生与死的本能
从生命本能和死亡本能看莫言《丰乳肥臀》
从生命本能和死亡本能看莫言《丰乳肥臀》作者:李楠楠来源:《神州·上旬刊》2020年第05期摘要:在弗洛伊德早期的理论中,把本能分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两类。
自我本能是与个体生存相联系的一类本能,性本能指与性欲和种族繁衍相关的一类本能。
他称性本能为力比多,性本能,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原动力或内驱力。
后期,他在《超越快乐原则》一书中,又将自我本能和性本能合称为“生命本能”(亦称厄洛斯),同时提出“死亡本能”(亦称桑纳托斯)的说法,本文将从“生命本能”和“死亡本能”的二重视角分析莫言的《丰乳肥臀》。
关键词:生命本能;性本能;死亡本能;快乐原则《丰乳肥臀》作为莫言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写上官家的兴衰存亡,描绘了生命延续的过程,赞颂了生命的创作者——母亲,也体现了生命本能与死亡本能的融合、抵消和替换,尤其是对生命本能中的性本能的诠释更为明显,本文将从二重本能的对立、融合、替换三个角度对文本进行分析。
一、生命本能与死亡本能的对立卡尔·奥古斯图·门宁格尔在《人对抗自己》中提出这样的观点,人是一种随时都可能陷入毁灭的脆弱的生物,他的生命不仅受到外来危险的威胁,而且更重要的是受到来自自身内部的死亡本能的威胁。
(1)当生死面前需要做出选择时,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便发生对立。
在《丰乳肥臀》中,多次出现了自杀的情节,死的本能盖过了生的本能,便产生了毁坏自我、趋向死亡。
也有上官鲁氏等选择生存,这是生的本能盖过了死的本能,生发出创造性和建设性力量。
首先是和上官鲁氏有关联的角色自杀。
马洛亚牧师,在亲眼看到上官鲁氏被轮奸后,自杀而死。
上官鲁氏的大女婿(即上官来弟的丈夫)沙月亮,在被爆炸大队击败后身亡。
上官鲁氏的五女婿(上官盼弟的丈夫)蒋立人在文革中不堪凌辱而自杀。
沙月亮和上官来弟的女儿(上官鲁氏的外甥女)因求婚司马粮不成而自杀。
双眼失明的上官玉女为了不拖累大家而跳河自杀。
此外,鲁五乱的妻子在德国兵入侵时,用白绫自缢。
心理学流派中的死的本能名词解释
心理学流派中的死的本能名词解释在心理学中,有许多流派对于死亡本能有着不同的解释。
本文将会介绍几种常见心理学流派关于死亡本能的名词解释。
1.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理论弗洛伊德是心理学领域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他提出了死亡本能理论。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死亡本能指的是一种人类内在的驱动力,追求生命的终结和无意识的宁静状态。
他认为,这种强烈的欲望在个体内部具有深层次的存在,并与生命本能相互作用。
2.尼采的虚无主义观点尼采也在心理学领域留下了自己的独特观点。
他认为,人类在面对死亡时,会感受到一种深刻的虚无和绝望,这是一种内在的本能反应。
他将这种本能与人类对生命的追求形成鲜明对比,认为人类不仅追求生命的意义,也追求超越生命的存在。
3.罗杰斯的自我实现理论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自我实现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内在的驱动力,追求个体的自我实现和成长。
死亡本能在罗杰斯的理论中被视为一种对死亡的客观意识,它激励着人们更加珍视生命,更加努力地追求自我实现的目标。
4.荣格的个体潜意识理论荣格的理论强调了人类个体内在的潜意识力量。
在他的观点中,死亡本能代表着个体对于生命的终结和归宿的渴望。
他认为,这种本能不是消极的,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内在驱动力,它推动着人们与潜意识中的死亡力量对话和实现个体的内外平衡。
总结起来,不同的心理学流派对于死亡本能有着不同的解释。
弗洛伊德认为它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尼采将其与虚无主义联系在一起,罗杰斯看待它为人生意识的一部分,而荣格将其视为人类潜意识中的渴望。
这些不同的解释为我们理解人类对于死亡的态度提供了多元化的观点和思考角度。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借鉴这些理论,更好地理解和帮助那些面对死亡问题的人们。
生本能与死本能
生本能与死本能生本能是为了获得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存在感,而死本能正好相反是为了在时间和空间中彻底的泯灭"死亡本能"按照弗洛伊德的学说主张,这种学说认为每个人的身上有一种趋向毁灭和侵略的本能。
而这冲动起初是朝着我们自己本身而发的。
弗洛伊德认为这个死亡的本能设法要使个人走向死亡,因为那里才有真正的平静。
只有在死亡--这个最后的休息里,个人才有希望完全解除紧张和挣扎。
生命由无机物演化而成,人从黑暗、温暖而平静的子宫而来。
睡眠与死亡的境界与人所来自的地方条件相似,所以生命一旦开始,一种意欲返回无机状态的倾向随之而生,这就是死亡本能的来源。
平常所谓的攻击驱力,可以说就是死亡本能的衍生物,只不过只将毁灭的对象从自身转移到他人而已。
当指向外界的攻击驱力因受到障碍而无法满足时,便会转向攻击自己(例如自杀)以图自我毁灭。
它是促使人类返回生命前非生命状态的力量。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生命的最后稳定状态,生命只有在这时才不再需要为满足生理欲望而斗争。
只有在此时,生命不再有焦虑和抑郁,所以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是死亡。
死亡本能派生出攻击、破坏、战争等一切毁灭行为。
当它转向机体内部时,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伤自杀,当它转向外部世界时,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
弗洛伊德后期思想认为,人有两种本能,一是爱的本能(或为性本能),二是死亡本能。
前者是建设性的,后者是破坏性的。
后者破坏的目的,直白的说法是为了找死,文雅的说法则是渴望从有机物状态回到无机状态。
这两种本能虽然作用相反,但却同时并存,此涨则彼消,此消则彼涨。
弗洛伊德引用叔本华Schopenchauer)的话断言道:“所有生命的目标都是死亡”(1920a/1955,第38页)。
死亡本能,或有时也被称为死亡愿望的最重要的派生物是攻击,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攻击是指向外部对象而不是指向自身的一种自我毁灭的需要;弗洛伊德认为,残酷、自杀、谋杀以及攻击都是死亡本能驱使的。
生本能和死本能的概念
生本能和死本能的概念
生本能,可以理解为每个生命都有生存的本能;包括吃饭、喝水、睡觉、性等,这些都是维持自身存在和种族存在的必要的能力和行为。
我们每天做的事几乎都是以这些本能为根本目的,简单地说就是为了更好的活下去,生育出更好的后代。
死亡本能,人类的死亡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生老病死,这是自然规律;不可抗力造成的死亡。
不可抗力造成的死亡又分为内在的和外在的;内在的最常见的就是心理冲突造成的自杀,外在的有各种自然灾害、交通事故、战争等等。
人的邪恶来自哪里,是心理缺陷,还是人性本就为恶呢?
人的邪恶来自哪里,是心理缺陷,还是人性本就为恶呢?人的黑暗的一面代表着暴力、杀戮、侵害、残忍等,我们每个人从小都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谁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有黑暗一面的。
那么,人类具有的最黑暗的一面是什么呢?心理学家说邪恶是人类最黑暗的一面。
邪恶,不同学派对它有不同的定义,对于心理学来讲,可以从人们的行为、情绪、思维、认知、人格等方面分别论述。
有些违背社会规范和道德伦理的行为,被认为是邪恶的,但这些行为却是具有相对性的,比如像堕胎这样邪恶的行为,却被大众所接受。
同样,邪恶也可以说成是一种强烈的个人体验,会使人产生强烈的情绪,当一个行为被人们定为是邪恶行为的时候,就会对这个行为产生厌恶的体验。
一,暴力的根源就是邪恶心理学家罗森博格认为暴力的根源就是邪恶,暴力是一种激烈却具有强制性的力量,这种力量会驱使人们产生斗殴、凶杀等暴力的行为。
他认为当某个人被认为是邪恶的时候,人们通常对他有一种惩罚和想要施加痛苦的欲望。
心理学家埃利斯在他的合理情绪疗法中,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也是认为邪恶、暴力、攻击行为是有联系的。
二,邪恶是一种心理缺陷心理学家派克认为人的邪恶是一种心理缺陷,主要是源自病态的自恋,这种病态会驱使人们做出一些变态的行为,他们不在意罪行的大小,而是通过不断的犯罪,用冷漠的同情心去实施自己的恶性,只为满足自己不平衡的内心。
他认为既然这是一种心理障碍,就会有治疗的方法,能够治疗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爱。
许多心理学家对他的论断有很多争议,认为他只是把邪恶限定在一小部分人当中,具有局限性。
三,邪恶是人的死本能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将人的生物本能分成生本能和死本能,生本能和死本能是相互对立的,他认为死本能就是个体的一种内向自我破坏的倾向,死本能在人类欲望的影响下,会将对内的破坏指向外部,最后以侵犯的形式表现出来,侵犯具有破坏和攻击性,也就是所谓的邪恶。
二元论 本能
本能二元论是弗洛伊德在《超越快乐原则》中提出的一种理论观点,认为生本能和死本能是人的两种基本本能。
生本能表现为生存、发展和爱欲的力量,代表潜伏在生命自身内的一种进取性、建设性和创造性的动机性内容;死本能则表现为破坏、攻击和自毁的力量,代表潜伏在生命自身内的一种消极性、退化和毁灭性的动机性内容。
弗洛伊德认为,生本能和死本能在人的心理动力结构中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两个基本动力,正是这两种本能在相互作用中构成了人的心理和行为。
然而,关于本能二元论的争议一直存在。
一些学者认为,本能并非一定要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两个对立的概念,而是可以归结为一种平衡的本能,即让人在生存环境中达到平衡的本能。
如果这种平衡的本能未能得到满足,就会激发出欲望,让人产生一种倾向和需求。
关于本能二元论的争议主要集中在生本能和死本能的定义和作用上,而并非所有的学者都认同这种观点。
不同的学者会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人内心的动力和行为,这些观点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0.1-生命本能和死亡本能
生命本能和死亡本能(Life Instincts and Death Instincts):精神分析学中两类基本的本能。
弗洛伊德后期对他早年提出的本能理论做了修正,认为性本能和自我本能虽各有不同的目的,但最终均指向生命的生长延续,故统称为生命本能,另辟“死亡本能”与之相对。
生命本能包括饥渴、性欲等等本能,事关人的自我保存及种族繁衍;死亡本能“它的作用正好相反,是使有生命物体退回到无机物状态”。
死亡本能决定了任何一个个体生命最终将归复到无机物质的恒态,但它又主要不是表现为一种求死的欲望,而是派生为种种破坏力和攻击力。
死亡本能的提出,构成了弗洛伊德恶性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生、死本能的博弈
生、死本能的博弈作者:王菲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30期摘要:精神分析学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在其本能论框架中,将人类的本能划分为以下两种:生的本能(Eros)和死的本能(Thanatos)。
二者既共存又相互制约,影响着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
本文从弗洛伊德本能论的视角出发,对爱德华·阿尔比《动物园的故事》的主人公杰瑞的悲剧性进行阐释,分析杰瑞选择自杀的原因,揭示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探寻作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弗洛伊德;本能论;生的本能;死的本能作者简介:王菲(1992-),女,满族,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现就职于吉林省教育学院。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0--02一、引言爱德华·阿尔比(Edward Albee)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最著名的荒诞派剧作家之一,极善于刻画二战后现代美国人民荒诞的生存状况和心理状态。
阿尔比在写作风格上比较独特,善于运用象征、暗喻以及夸张等手法来描绘美国社会的众生相,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其对现代西方文明的否定与谴责。
作为一名荒诞派作家,阿尔比对死亡有着深刻且严肃的思考,这在其作品中常有体现。
《动物园的故事》(The Zoo Story)是阿尔比对死亡主题进行深刻思考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第一部在当时引起广泛国内外关注的剧作。
剧中男主人公杰瑞的自杀,虽充满了荒诞意味,却又因其悲剧性和象征性耐人寻味。
本文将结合弗洛伊德的本能论,通过对杰瑞自杀原因的分析,阐释其悲剧性,揭示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探寻作品的现实意义。
二、弗洛伊德的本能论弗洛伊德的本能论(Theory of Instinct)是其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石。
1923年,弗洛伊德提出人格三分法的思想,即把人格分为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
本我代表本能和欲望,自我代表现实世界,超我代表道德和良知。
生与死的本质、意义及其辩证关系和自然生死观-Word整理
生与死的本质、意义及其辩证关系与自然生死观邹支龙(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文昌校区南京211800)摘要:自从生命产生至今,生与死一直在伴随着生命体的进化。
人类产生以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生死观。
探讨生与死的本质、意义及其相互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利于人们更有意义地生活,更加自然地面对死亡。
关键词:生死观;本质;意义;辩证关系;自然生死观The Essence ,Meaning and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and Death and Natural View of Life and DeathZou Zhilong(Jiangsu Province Jiangpu Senior Middle School Wenchang Campus Nanjing 211800)Abstract: Since the birth of life, life and death have been accompanied by the evolution of life. Since the emergence of mankind, as human society has been developed, various kinds view of life and death have been create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ssence, meaning and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and death, which is conducive to more intentional living and naturally to face of death.Keywords: View of life and death; Essence; Meaning;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National view of life and death.生死观是人类对生与死的本质、价值和意义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
人人都有死亡冲动很正常死本能与生俱来
人人都有死亡冲动很正常死本能与生俱来瞬间出现跳楼、溺水、刀割等意向并不可怕———你曾经有过从高处跳下的冲动么?曾经想投身飞驰的车流么?曾经不可遏抑地想到自己被溺死、被刀割的场面么?你可能会觉得这些极端的做法太“BT”,非“正常人”所为;但“咬指甲”、“想文身”这类的想法是不是很常见呢?至少,“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句话应该主动说过吧?但你是否知道,在心理学专家眼中,这三类完全不搭界的情况其实毫无差别,至少从产生的心理原因来看,它们都是源于同一种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死亡本能。
尽管如此,我们常被自己的突如其来的极端想法吓一跳。
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公布的数字,全国平均每年自杀死亡人数为2 8.7万人。
我们脑海中刹那的死亡冲动是否有一天真会转化成自杀的行动?而上帝造人时,为什么非要留这样一个“自我毁灭”的“后门”,然后又把开门的钥匙留在我们这些经常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痛苦徘徊的人手中呢?新闻背景瞬间跳楼冲动被众多网友理解据7月2日京城一家媒体报道,一福建小伙在北京游历两天后,登上国贸附近高三十层的富尔大厦顶楼俯瞰京城全景,随后突然产生从三十层纵身跃下的冲动,幸好被及时赶到的警察和大厦工作人员救下。
而当小伙被救下后告诉记者,他在顶层看到美丽的景色,顿时很想融入其中,于是迸发了跳下去的冲动。
这一则消息同样出现在北京多家平面媒体上。
当日在网络上也被几百家网站和论坛转载。
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上,网友纷纷跟帖。
奇怪的是,平日里毁誉参半、甚至以骂居多的跟帖风格这次出现了“大逆转”———近92%的人态度“一边倒”,对该男子纵身跃下的冲动表示了响应。
新浪网的一位网友留言道:“我有这种感觉,而且尾椎骨处还会有某种感觉,可能是进化过程中猿人时代下树的记忆残留”,更有网友说:“不过说句实话,我每次站在高一点的楼上向下看的时候就有一种错觉,想感受一下跳下去的感觉,所以我一般不敢向下看,那种感觉很可怕,真的,好像有魔力吸引我一样!”也有人觉得“太夸张了吧,还需要被‘救下’,刚搬到高层时,我常有这种感触,后来习惯了就没了。
死的本能名词解释
死的本能名词解释死是一个深邃而普遍存在于人类思考中的概念。
作为一种必然的生命终结状态,死亡不仅仅是生物学上的现象,更是对于人类情感、心理和哲学追问的关键议题。
然而,在探讨死亡的本能时,我们需要意识到该词汇的多义性。
这篇文章将以深度和广度的方式解释“死的本能”。
在心理学中,死的本能一词指的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对死亡的直觉和恐惧。
这种本能是我们大脑中的一种保护机制,旨在让我们避免危险和威胁。
然而,我们对死亡的恐惧也是一种复杂的情绪体验,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人类对死亡的恐惧源于对未知的无能感。
死亡是一种我们无法亲身体验的现象,因此我们对它的来临和后果感到困惑和无措。
这种无能感使我们对死亡过程产生恐惧,并且助长了我们对生命的珍视。
其次,死亡恐惧也反映了我们对独特性和存在的关注。
每个人都拥有独特的人生和体验,当死亡来临时,这种独特性将无可挽回地消失。
这种无法复制的存在使死亡成为一种丧失和无法忍受的概念。
此外,死亡对人类社会和人际关系也产生了影响。
我们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习俗中,死亡经常被视为一种痛苦和不可避免的现实。
对死亡的恐惧是由于我们对离别和丧失的恐慌,以及对自己以及他人身体脆弱性的认知。
然而,死亡的本能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推动个体生命意义追求的力量。
当我们深切意识到有限的生命时,我们被激发去探索和发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正是对死亡的恐惧和觉醒,我们才能更加珍视生命的每一刻,并积极追求幸福和满足。
除心理学视角外,哲学也提供了对死的本能深刻思考的路径。
在古希腊哲学家塞内加的著作中,他谈到了死作为一种存在的必然性,并把死亡本能视作人类不可逃避的一部分。
他强调死亡作为生命的终结,赋予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并引导人们更加深刻地思考自身存在的确切意义。
在终极的层面上,对死的本能的探索可以引发与宇宙中存在意义的关联思考。
人类生命短暂而微不足道,然而我们的存在与这个壮丽的宇宙相互交织。
死亡的本能引发了对宇宙意义和我们在其中的位置的思考,让我们思考我们的存在是否仅仅是匆匆过客或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和人格结构理论
关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和⼈格结构理论潜意识(⽆意识)弗洛伊德提醒我们,在我们⾏为中的⼀部分(也许是相当主要的部分),是由潜意识的⼒量所决定的。
我们的能量有许多不是⽤在为潜意识的想法寻找适当的表达⽅式,就是⽤在将它保留在潜意识中。
弗洛伊德在后来的理论发展中,⼜增添了许多新的概念,但是潜意识概念⼀直是其整个理论构架中的重要部分。
本我、⾃我与超我1923年,弗洛伊德⼜提出了本我、⾃我、超我的⼈格内部结构之理论。
根据弗⽒的理论,本我代表⼈的⽣物本体,是⼀切驱欲能量的来源。
弗⽒认为,⽣与死的本能,也即性与攻击的本能,乃是本我的⼀部分。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它追求快乐,逃避痛苦。
本我寻求⽴即的、全部的释放,本我作⽤的时候丝毫不加抑制,就像⼀个被宠坏的孩⼦,想要什么就要什么,想何时得到就得何时得到。
本我是不讲道理、不合逻辑、没有道德的。
总之,本我是⾮理性、⾮社会化、⾃私⾃是、盲⽬⽽且纵情享乐的。
弗⽒认为,超我代表⼈的道德分⽀,包括我们努⼒寻求的道德价值,以及当我们违背道德标准时所预感到的惩罚(即负疚感、罪恶感)。
超我的功⽤在于规范⼈的⾏为,对好的⾏为提供奖赏(如⾃豪、⾃爱),对坏的⾏为给予惩罚(如⾃卑、负疚)。
个⼈也许囿于⾮⿊即⽩、或全或⽆的判断,并将追求完美。
过度使⽤好与坏、是与⾮这⼀类字眼,经常是严格的超我表现。
这时候,超我是严峻的、刚愎的。
本我追求快乐,超我追求完美,⽽⾃我则追求现实。
弗⽒认为,⾃我的功能是配合现实和超我的要求,来满⾜本我的欲望。
呵呵,此句精辟。
⾃我遵循现实原则(reality principle),也即本能的满⾜要延宕到适当的时机。
本我的能量将被拦阻或转移或慢慢释放,这些均视现实的需要和良知⽽定。
弗⽒把⾃我描述为⼀个弱的结构,⼀个可怜⾍,它得服侍三个主⼈,即本我、现实与超我。
我们或可把⾃我和本我,⽐拟为骑师和马的关系。
马提供运动的能量,⽽骑师则有权决定⽬的地,⽽且有权引导这匹有⼒的马朝向⽬的地⽽去。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爱与恨——探索生本能与死本能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爱与恨——探索生本能与死本能死亡是一种本能,它代表着人类生命本质中的破坏与攻击、甚至自我毁灭的力量。
死亡本能的表现分内外两种,向外表现为侵略性的暴力行为,向内则表现成消极、自我放逐、自我惩戒、自虐甚至自杀的行为。
死亡本能在一开始就是一副“旺盛的生命力”的模样,可这不是乐观与积极的情感,它依然没有失去其毁灭的本质。
很多爱情的开端都是以积极的生存本能形式而存在的,但很多爱情又以双方的自我毁灭与相互伤害而结束。
弗洛伊德在1920年的《超越唯乐原则》一书中提出了“生本能”和“死本能”这一组相对的概念。
当人在生活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快乐,或者精神上的压力使其感到生是一种痛苦时,人对生的欲望就不是很强烈,这时死本能在潜意识中占的分量就比较大。
而当潜意识中这种死亡的动机强烈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现实中就会发生与之对应的事件。
何明华称,人对死亡的预感,可以说是这种死本能激发、扩大的表现。
因此,很多人对死亡的预见会表现为一种消沉的心理状态,这说明他们当时潜意识里“死本能”很活跃,而生本能相对压抑。
自伤指向毁灭,而死本能有传染性.死本能可以形式不同,但内核却是一样,所以,每一个求助者,其实都在考问咨询师,你的问题解决好了吗?咨询中,用生本能去拥抱死本能.所以说,世界上一切的问题由恨产生,而这一切问题可以经由爱得到解决.生本能是为了获得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存在感,而死本能正好相反是为了在时间和空间中彻底的泯灭!如果认真回想自己做过的那些不靠谱的事情就可以看到死本能的影子,其实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体验死亡。
所以如果你现在能意识到自己活着,那么你同时也在体验死亡。
生本能也叫性的本能或爱的本能。
死的本能也就是自我本能。
爱与恨——探索生本能与死本能爱是生本能,恨是死本能;爱是生本能但可以是由于爱使用了控制的方法使得生本能耗竭向着相反的方向转化而转为死本能。
性格有内外之分,本能也有内外之分,指向外的死本能是侵害时谋杀,指向内的死本能是自虐是自杀;指向外的生本能是爱,是拯救是帮助,是付出和给予。
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
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
一个人既然出生啦,那么他就要为活着而奋斗,这是通常说的“生的本能”。
它包括生活和生存。
所谓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所谓生存,就是生下来,存在下去。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快乐顺心地活着,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所以为了我们自己能够更好的生存下去,我们必须要奋斗。
“奋斗求生存,自强方不息。
”
然而如同“日升自然有日落,花开自会有花谢”一样,人既然有出生,就会有死亡,它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转移,这是“死的本能”。
死亡对于我们而言是可怕的,然而又是不可避免的。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我们不能决定自己什么时候生,也不能决定什么时候死,但我们可以决定生命的长度、可以决定生命的意义。
生要潇潇洒洒,死要轰轰烈烈。
生也罢,死也罢,最主要的是要活的有意义、有价值。
生与死的本质意义及其辩证关系和自然生死观
生与死的本质意义及其辩证关系和自然生死观生与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涉及到人的存在和意义的问题。
以下将从生与死的本质、意义、辩证关系,以及自然生死观展开探讨。
生与死是宇宙万物的规律,它们是一对辩证统一的关系。
生是指物质从无到有、有机体从胚胎发育成熟的过程。
死是指有机体从成熟到衰老、死亡的过程。
生与死的本质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没有生就没有死,没有死也就没有生存在的意义。
生与死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首先,生命本身具有独特的价值,是每个人都应当珍视和尊重的。
生命是不可复制的,每个个体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固有的尊严和权利。
其次,生命给予了人们体验和感受世界的机会,人们通过生活和奋斗,能够获得快乐和满足感。
同时,生命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基础,人的生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然而,生与死也是一对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生是无法脱离死而存在的,生与死是相对的,无法分割开来。
生与死的对立关系不仅存在于个体层面,也存在于自然界和社会层面。
例如,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繁殖和死亡来完成物种的延续和进化,社会中的个体通过出生和死亡来维持社会的平衡和发展。
在面对自然生死的观念上,人们的观点因时代、文化以及个人的观念而有所不同。
在一些文化中,死亡被看作是一种过渡,是进入另一个世界的开始。
在这种观念下,人们对生与死的态度更加宽容和接纳。
而在一些现代社会中,由于科学和医学的进步,人们对生命的追求更加强烈,对死亡的恐惧也更加深刻。
这导致了一些人对生与死的观念产生了质的变化,更加强调对生命的保护和延续。
综上所述,生与死是一对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生命本身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是人们应当珍爱和尊重的。
生与死在自然界和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基础。
在面对自然生死的观念上,人们的观点因不同的文化和个人背景而有所不同。
无论怎样,人们应当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与死,珍惜生命,追求幸福和意义。
生本能与死本能正能量与负能量的异同
生本能与死本能正能量与负能量的异同、生对死来说是短暂的。
因而,人都贪生怕死。
人贪恋短暂生命的跃动,而惧怕生命恒久地无声无息。
鞋生的另一端写着死,死时刻对生发出警告,或出示黄牌。
生的分分秒秒变得珍贵了。
生由此上升为一件了不起的事。
}其实,生和死是一个故事,生不过是故事的开头,而死是不可更改的结尾。
人无论把自己的故事编撰得多离奇,多精彩,可开头和结尾不会跟别}、两样。
勺习惯读生命的开头和结尾的人说,生意味着重复。
习惯描述生命开头的人说,生宣告苦难开始了。
习惯抒写生命结尾的人说,死是生早晚要画的句号。
毛生是一个课题。
死也是一个课题o不过读生这个课题需要一生的时间,而读死只需要一瞬。
所以世_L论生的书多,论死的书少。
}有人说,死也是一种迁居,人们喜欢用眼泪跟迁居者告别,死才有了悲剧色彩。
生也是一种迁居,胎儿被迫从温暖安宁的母体移居到世界上来,发出的第一个声音不也是啼哭吗?但因迁居者在哭的时候,这个世界上的人都在笑,生才有了喜剧色彩。
Ci世上天天有人降生,也天天有人死去。
生和死似乎是一件极自然极寻常的事。
因为人无法用平静的心对待这件事而变得不那么寻常了,因为人总是由此生发出许多联想和感慨而掀起大悲大喜3的情感波澜,生的故事和死的故事也就成了人类天天要读的故事,并且必须用哭和笑来读。
龟生举行庆典,死举行葬礼。
这是人类几千年认真重复做的两件事。
可是,这两件事都被称为喜事。
只是有了颜色之分,把生称为红喜,把死称为白喜。
红喜是接人下凡,白喜呢是送人上天堂。
人间和天堂是人生前和死后的两个去处,当然都该举行仪式。
黝所有的人都是哭着来的,但看见周围的人在笑。
所有的人走的时候都顾不上哭和笑,但听见周围的人在哭。
人乐于居住在有哭有笑的世界,人人都说活着好。
吻怎样生算好,怎样生有光彩,怎样生能免除灾祸,这是人人关心的事。
每个人都想长生不老,每个人都用心研究长生不老的学问。
世上有关写延年益寿的书和方术也就因此永远畅销。
至于死,虽说人人最后注定的去处,虽说人人需要一个好的归宿,但人仍无暇及,生让人倾注太多的力气,而死不过只需要咽下最后一口气已。
萨古鲁:生与死的本质是什么
萨古鲁:生与死的本质是什么进入维度之门,打开心灵密码,享受智慧人生萨古鲁:生与死的本质是什么萨古鲁审视了生与死的本质,并且解释了为何两者是一体的。
他说道,了悟超越死亡的维度需要意识,这是一种不需要思考就能了悟的方法。
萨古鲁:生命有许多面向,有出生、童年、青年和老年,也有爱、温柔、各种关系的甜蜜和苦涩、成功的喜悦、成就感、痛苦和快乐。
如果你已经将头脑的感知力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这些都是你能够感知和理解的。
但是,生命的决定性面向——死亡——是超越头脑的理解的,无论你认为自己多么聪明智慧,或多么有学问。
只因我们是会死的,生命才以这种方式呈现出来。
如果我们是不死的,就没有童年,没有青年,没有老年——我们甚至可以质疑是否有出生。
死亡是生命的基础。
如果你不懂得死亡,你将永远不会了悟生命,你也无法掌控生命,因为,生与死就像呼和吸一样,两者共存,不可分割。
只有当你直面死亡时,修行才真正开始——不管是直面你自己的死亡,还是某个你珍视的、你认为没有他你就活不了的人的死亡。
当死亡临近或发生时,就是大多数人头脑中会出现这个问题的时候,“死亡是怎么一回事?死之后又会发生什么?”只要生命的体验看起来如此真实,你就无法相信一切就要像这样结束了。
但是,一旦死亡临近,头脑就会设想,一定不会到此结束,一定还有更多东西。
无论头脑设想多少,它都无法真正了悟死亡,因为头脑只能基于它已经收集的信息运行。
头脑对于死亡没有任何倾向,因为它没有真实的信息,它有的只是传言。
慈悲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场没有所谓的生与死。
没有生,也没有死——生命只是所有这些构成的一场游戏。
你已经听说过当你死后,你会怎样坐到上帝的膝头的传言。
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应该今天就去。
如果你能有这样的荣幸的话,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拖延死亡的到来。
你已经听说过关于天堂和地狱的传言,也听说过天使或者别的什么的传言,但是,没有任何是得到确认的。
不要浪费时间去思考死后会发生什么,因为,这不是你头脑能够思考的领域。
生与死的对峙——本能理论在《马贩子的女儿》中的体现
生与死的对峙——本能理论在《马贩子的女儿》中的体现黄淑琼【摘要】根据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是人性中互相对立的两极,这两极之间的对抗和转化贯穿于整个生命过程和活动中.在短篇小说<马贩子的女儿>中,劳伦斯以纯熟的艺术手段诠释了本能理论.通过男女主人公的心理分析,探讨这篇心理小说中所体现的两种本能的相斥相合.【期刊名称】《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09(000)001【总页数】4页(P122-125)【关键词】劳伦斯;《马贩子的女儿》;弗洛伊德;心理分析【作者】黄淑琼【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泉州,362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4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擅长将现代精神分析学运用于自己的小说创作中。
他的短篇小说《马贩子的女儿》就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弗洛伊德本能理论的影响。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人性内在的冲突根植于本能层面的冲突,即,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之间的二元对立。
死亡本能(death instinct)或桑纳托斯(Thanatos)旨在促使生命复归于生命前的非生命状态中去;生存本能(life instinct)或爱洛斯(Eros)包括性的本能与自我本能,致力于保存物种,延续生命。
任何生命都无法摆脱这两种本能的驱使,也不能同时满足这两种本能的需求。
这两种本能既相互对峙,又互相转化。
在其心理小说《马贩子的女儿》(以下简称《马》)中,劳伦斯通过入微细致的人物心理刻画展现了这两股潜伏于人性中的力量之间的对抗和转化。
在弗洛伊德看来,生存本能与死亡本能之间的对立冲突和相互转化贯穿于每个生命过程和活动中。
从生命诞生的那一刻起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人的一切行为就注定了要受这两种本能的驱使。
“爱的本能从生命产生时便开始作用了。
它作为一种‘生的本能’来对抗‘死的本能’,而后者则是随着无机物质开始获得生命之时产生的”[1]67。
尽管劳伦斯否认弗洛伊德对其创作的影响,他的观点却与弗氏精神分析理论尤其是本能理论有某些相通之处。
如果说求生是人的本能,那么自杀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本能体现了。
如果说求生是人的本能,那么自杀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本能体现了。
如果说求生是人的本能,那么自杀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本能体现了。
自杀从形式上大致上可以分为主动自杀和被动自杀。
世界常见的自杀大多为主动自杀,如上吊服毒卧轨撞车坠楼溺水剖腹饮弹割腕刎颈毒气自焚窒息等等;而被动自杀一般很少见,这种情况大多出于仁义,如张艺谋摄制的电影《英雄》中为秦王所杀的刺客,本来刺客完全可以刺杀秦王,但义士为了天下太平最终选择了被秦王杀死的结局。
自杀心理过程可以分为潜意识过程意识过程自觉意识过程三个阶段。
潜意识过程一般需要较长期的心理准备,大约从自杀者幼年时期即开始培养了,如小时候所接触过的人事物,比如各类读物小说电影故事中的自杀事件自杀情节等等。
这些大量的事件情节会不间断刺激自杀者本人的潜意识,一些自杀情节会在梦境中逐一出现,形成完全不同的自杀样板,这些样板渐渐沉淀于自杀者潜意识中,成为日后自杀的心理准备。
意识过程一般是在外界或自身条件成熟时发生的,如因犯罪产生的负罪感---人格分裂道德忏悔心理负疚心理失控等,负罪感一般基于自杀者本人具有最为基本的道德意识---如良心人格尊严等等。
在意识过程中,自杀者内心心理已经明确了自杀所产生的后果,并知道这一后果所产生的社会影响(精神错乱者除外)。
有些自杀者是为了逃避社会责任,有些则纯粹是为了报复社会---用一种最极端的方式向社会挑战。
自觉意识过程表现为自杀者已经在心理上具有了自杀准备或预备行为,自杀者一般事先经过周密策划,如选择自杀地点时间以及自杀需用的工具等。
在自觉意识过程中,自杀者内心意识中已经完全对于自杀所产生的后果具备清醒的心理预期和心理暗示,心理上希望这种结果发生。
大多数人会在自杀前写下遗书,或留下生前录像,也有通过印刷品网页表达自己意愿或期望的。
从潜意识过程到意识过程到自觉意识过程,自杀者完成了一系列心理暗示心理预期和心理准备,当自杀完成的那一刻出现,决定了自杀者彻底放弃了自己的生命旅程,彻底离开他赖以生存的世界,彻底离开他周围的亲朋好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与死的本能
在弗济伊德的早期理论中,他把本能分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
后来他从生物观点出发,认为在人的心理成分巾,存在着死的本能,其反面是生的本能。
不过死的本能不是表现为求死的欲望,而是杀生的欲望。
生的本能变弱的话,死的欲望就会抬头,由此可以解释自杀现象。
总之,精神分析理论特别强调对人的问题行为、症状背后所压抑的各种需耍、欲求、感情的力曲关系的理解及其意义的解释。
四、行为主义的心理咨询(behavionsm counseling) 行为主义的心理咨询是以学习理论和行为疔法理论为依据的心理咨询,认为人的问题行为、症状是由错误认知与学习所导致的,主张将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的着眼点放在来访者当前的行为问题上,注重当前某一特殊行为问题的学习和解决,以促使问题行为的变容、消失或新的行为的获得。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 J.B.Watson)。
但对心理治疗产生较大影响的却是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斯金纳(B.F.Skinner) 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和班杜拉(A.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
(一)条件反射理论
条件反射理论成为行为主义心理咨询或行为疗法的根据,这一原理是由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创立的。
巴甫洛夫用狗做实验,当狗吃食物时,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无条件反射。
如果给狗以铃声,则不会引起狗的唾液分泌。
但是,如果给狗以铃声时即喂以食物,这样结合多次之后,每当铃声一响,虽然食物并未出现,狗也会分泌唾液,这时,原来与唾液分泌无关的刺激物——铃声,变成了引起唾液分泌这种无条件反射的无条件刺激物——食物的信号,转化为信号刺激物,引起唾液分泌。
这就是条什反射的原理。
但是,如果形成的条件反射不予强化和保持的话,就会产生条件反射的消退现象。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可以解释人的很多行为。
人的日常生活极其复杂多变,但人可以随机应变,首先就在于人因为条件反射而处于一种自动化了的或半自动化了的状态。
但是,如果这种条件反射产生负面作用的话,就会引起强迫症状、焦虑或不安发作,或也会形成某种癖病。
不良习惯、辍学或恐怖多山此而形成。
对于在无意识中的条件反射所形成的不良癖病、恶习或身心障碍、心理问题,在治疗和咨询
时可以使用反条件刺激予以清除和击退。
行为主义关于条什刺激的强化、条件反射的消退、奖励、惩罚、反馈、模仿、替代强化等概念和原理,为行为主义心理咨询方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什反射是指强化动物的自发活动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斯金纳在实验箱内放一只处于饥饿状态的老鼠,老鼠在箱内乱窜时,偶尔按压了一下能掀动食物的横杆获得了食物,强化几次之后,条件作用就迅速形成了。
踩杆反应是对环境的“操作”,因此称其为“操作条件反射”。
斯金纳认为,操作条件反射与经典条件反射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一个反应-刺激过程,而后者则是一个刺激-反应过程。
斯金纳在人的被试中开展实验研究址明,人的反应可以用言语声音或手势来代替具体的强化物。
同时,在实际治疗中,只要治疗者对期望的某种行为予以奖励,这种行为就会获得强化,反之就会消退。
若施以惩罚,则会加快消退的速度。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特别强调榜样的示范作用,认为人的大量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学习而获得的,不一定都要通过尝试错误学习和进行反复强化。
和建立条件反射一样,榜样学习也是人类的一种社会学习的基本方法,其过程分为四个步骤:
(1)注意:榜样的特征引起学习者的注意,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
(2)记忆:将榜样特征、内容保持在记忆中以便必要时再现,在保持过程中应不断再现榜样的表象。
(3)认同:学习者将榜样的特征纳入自己的行为之中并赋予自身人格的特征。
(4)定型:当模仿的行为得到外部或自我的不断强化之后,习得行为相对稳定建立起来并保持一一定的型态。
(四)条件强化的方法
下面简单介绍一种在心理疗法中经常使用的条件强化的方法一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是行为疗法的一项基本技术,由著名的精神病学家沃尔普(J.Wolpe)所创立。
例如在治疗恐惧症时,人为地引起与恐惧相矛盾的情绪反应,通过逐步递增引起恐惧反应的情境,增加耐受能力,达到消除恐惧反应的效果,这就是系统脱敏法的机理。
如在对恐高症进行治疗时,可以将地上的状态到高处的状态分为十个阶段,依次排列焦虑不安层次(从引起最轻微的焦虑不安到引起最强烈焦虑不安的恐惧的排列):①站台、②横断人行道桥、③从高层楼的下面向上看、③从比较低的楼窗向下看、……⑨从楼房的螺旋阶梯上走下来、
⑩高层楼房的建筑现场等。
在训练病人或来访者松弛全身的同时,给其分阶段地放映以上各阶段的电影或录相。
成功的关键是来访者能否从情景中走向现实情景,如能任原引起恐惧的情景中保持放松状态,焦虑不安情绪就不再出现,治疗即为成功。
我国金代医学家张子和医案中有一以惊治惊的病例,实际上就是运用系统脱敏的方法治疗恐惧症。
该案记述卫某之妻,有一次外出旅途中住宿在一家客店楼上,不料当夜强盗来店劫财放火,店内人乱。
她闻讯大惊,跌倒桌下,虽幸免于难,但从此得了对声响的恐惧症,一听到响声就会惊倒甚至晕厥。
家里的人为此轻手而动,蹑足而行,不敢发出响声,多方求医无效。
张子和为之医病,让她坐在椅子上,叫两侍女握住病人的双手,面前放一茶几,让病人看着茶几,张用一警木“啪”一声猛击茶几,病人大惊。
张说,“我以木击荣几,有什么可怕呢?”等病人惊恐稍停,张又击几下,病人虽仍害怕但较前为轻,张又击三五次,惊恐程度渐轻。
随后张让人用木击门、摇她背后的窗户,制造各种日常生活的声响,妇人逐渐适应而不再害怕。
这是运用系统脱敏法治疗恐惧症的典型案例,它说明系统脱敏法在我国医学家中已甲有应用。
除系统脱敏法之外,行为疗法还有其他的一些方法,如主张训练法(在人前能够自我主张的训练方法)、情动心像法(提示一些影像印象等)、强化法(如经常表扬的方法)、思考停止法(头脑中想象做不好的事时大声地说“停止”)、想象厌恶疗法(将欲戒除的行为与某种不愉快的或某种惩罚性刺激结合起来,通过厌恶性条件反射作用,达到戒除或减轻目标行为的目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