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讲褶皱与断层及山地对交通影响分析
2020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四章第2讲山地的形成讲义(含解析)鲁教版

第四章第2讲山地的形成第二讲山地的形成◎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1.褶皱山(1)褶皱①概念:岩层在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
②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2.断块山(1)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发生破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
(2)断层的位移类型3.火山(1)熔岩高原:岩浆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而形成。
(2)火山①形成:岩浆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而形成。
②组成:包括火山口和火山锥两部分。
[温馨提示] 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区别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导致的岩层变形变位,它是地壳运动的“足迹”,它主要有褶皱(向斜、背斜)、断层。
构造地貌是由地质构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特征,它的主要类型有山地、谷地、平原、盆地、陡崖等。
特别注意向斜谷、向斜山、背斜山、背斜谷、断块山均为地貌类型。
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 、B 、C 三处的地质构造名称,并说明理由。
A________,判断理由:岩层向上拱起,中间岩层____,两翼岩层______。
B________,判断理由:岩层向下弯曲,中间岩层____,两翼岩层____。
C________,判断理由:岩层不连续并有明显________。
(2)图中岩层1~6按由老到新的排序为____________。
(3)A 的地貌类型是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受________作用形成谷地;B 的地貌类型是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受挤压力,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而形成________。
(4)良好的储水构造是____;良好的储油气构造是____;有泉水出露的是____;适合开挖隧道的是____。
(填字母)答案:(1)背斜 老 新 向斜 新 老 断层 位移 (2)1、2、3、4、5、6(3)背斜谷 背斜顶部 外力侵蚀 向斜山 向斜槽部 山岭 (4)B A C A下图为某地理兴趣小组为进行野外考察而绘制的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讲资料

A.该地地层的变形、变位状况反映出该地地质构造生成的顺序
是先有断层后有褶皱
B.该地有大片的花岗岩存在,可以推断出地质时期变质作用显
著
C.云山地处背斜构造处,因而是修建隧道的良好选址
D.灵河所在地区可能蕴藏丰富的地下水
【思路点拨】从图中灵河的岩层弯曲状况可知为向斜,从地貌 形态来看为谷地,故其构造地貌为向斜谷地。由图可以看出该 地是先发生褶皱又出现的断层;该地有大片的花岗岩存在,可 能是岩浆侵入所形成的;云山下面岩层有断层,不宜建隧道; 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答案】(1)A (2)D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a~b公路在山区、c~d公路在 平原,在修筑时难度差别很大。投入的资金多少也有较大差异, 影响其修建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中的工程造价。第(2)题, ① 方案穿过山地,而②则沿等高线修筑,避开了陡坡,增加了运 营安全。第(3)题,b镇到d市的公路不走直线,而绕道c镇,是 为了满足c镇发展,利于c镇社会经济发展。第(4)题,山区交通 线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密度较平原地区小。
第二讲 山地的形成
1.褶皱、断层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1.褶皱山
(1)褶皱——基本单位:__褶__曲____。 ①内力作用:强大的__挤__压__作用。 ②两种基本形态:__背__斜___和___向__斜___。 (2)板块构造学说如何解释海洋、裂谷和褶皱山系的形成。
(1)影响交通线的主要因素。
(2)山地道路选线的原则。 ①要尽量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②线路一般呈“之”字或“S”状(线路尽量与等高线平行)。 ③应尽量在交通量最大、线路最短、占用耕地最少之间寻求平 衡。 ④少跨越河流,修筑桥梁时在河道窄的河段,且与河流流向垂 直,以减少工程量。 3.山地对交通线网密度的影响 山地交通线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在其他地区密度 比较低。
山东专用2020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四章第2讲山地的形成讲义

第四章第2讲山地的形成第二讲山地的形成◎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1.褶皱山(1)褶皱①概念:岩层在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
②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2.断块山(1)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发生破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
(2)断层的位移类型3.火山(1)熔岩高原:岩浆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而形成。
(2)火山①形成:岩浆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而形成。
②组成:包括火山口和火山锥两部分。
[温馨提示] 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区别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导致的岩层变形变位,它是地壳运动的“足迹”,它主要有褶皱(向斜、背斜)、断层。
构造地貌是由地质构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特征,它的主要类型有山地、谷地、平原、盆地、陡崖等。
特别注意向斜谷、向斜山、背斜山、背斜谷、断块山均为地貌类型。
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 、B 、C 三处的地质构造名称,并说明理由。
A________,判断理由:岩层向上拱起,中间岩层____,两翼岩层______。
B________,判断理由:岩层向下弯曲,中间岩层____,两翼岩层____。
C________,判断理由:岩层不连续并有明显________。
(2)图中岩层1~6按由老到新的排序为____________。
(3)A 的地貌类型是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受________作用形成谷地;B 的地貌类型是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受挤压力,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而形成________。
(4)良好的储水构造是____;良好的储油气构造是____;有泉水出露的是____;适合开挖隧道的是____。
(填字母)答案:(1)背斜 老 新 向斜 新 老 断层 位移 (2)1、2、3、4、5、6(3)背斜谷 背斜顶部 外力侵蚀 向斜山 向斜槽部 山岭 (4)B A C A下图为某地理兴趣小组为进行野外考察而绘制的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2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节第2课时板块运动与地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课件

材料二 雅西高速公路是连接雅安市和西昌市的高速公路,全长约240千 米,整条线展布在崇山峻岭之间,全线桥隧比高达55%。
结合材料探究: (1)“二十四道拐”所在地区地形有何特点? 提示 地形崎岖,相对高度和坡度大。 (2)为什么该公路在短短的4千米路段上设计“二十四道拐”? 对车辆行驶有 何影响? 提示 山区地形起伏大,工程难度高,遇到陡坡,呈“之”字形弯曲,这样可以降 低坡度,有利于车辆通行,但延长了行驶距离。 (3)雅西高速公路穿越山区时采取了桥隧结合的方式,试分析其优点。 提示 采用桥隧结合的方式能够缩短道路里程,提高通行速度,减少通行时 间,并且还能够有效地避免自然灾害的威胁。
目录索引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课程标准呈现
核心素养目标
结合实例,解释内力 和外力对地表形态 变化的影响,并说明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 态的关系
1.结合板块分布示意图,认识板块的分布及板块边界 附近重要的山脉、岛屿等,培养区域认知素养 2.通过观看视频、图片等,理解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 的影响、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培养地理实践力
形成裂谷和海岭,再结合图中断层箭头运动方向,可知张裂处总体上呈下降
趋势,故最可能形成裂谷。
[2022·浙江6月]下图为世界局部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海沟的成因是( D ) A.亚欧板块张裂 B.美洲板块抬升 C.太平洋板块张裂 D.太平洋板块俯冲 4.与海沟相伴的宏观地形 有( C ) ①海岭 ②裂谷 ③山脉 ④岛弧
应用体验 读图,完成1~2题。
图1
图2
1.图甲的①②③④四处中,与图2所示的地壳运动最相符的是( B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2所示地壳运动最可能形成( D )
学案26:4.2 山地的形成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学习目标定位1.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
2.学会运用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基本形态及地貌表现。
3.能够利用相关数据,从技术要求、工程量和造价等方面的差异,说明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的影响。
知识体系导引新课预习知识点一 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1.褶皱山(1)褶皱的概念:在 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 弯曲。
(2)褶皱基本形态褶皱基本形态⎩⎪⎨⎪⎧背斜:一般岩层向上拱起,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地貌一般发育为山岭,但常被侵蚀成谷地如图中字母A 处所示向斜:一般岩层向下弯曲,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地貌一般发育为谷地,但因岩层受挤压,变得紧密,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如图中字母B 处所示[规律总结]位于大地形单元交界处易形成交通要道如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交通联系几乎都要经过河西走廊;大型山脉的垭口也易形成交通要道,如中尼公路、中巴公路就经过多个垭口。
(3)板块构造学说①岩石圈可以划分出六大板块。
②板块运动⎩⎪⎨⎪⎧(背离运动:地壳张裂而形成裂谷或发育为海洋)相对运动:(相互碰撞、褶皱隆起而形成高大的褶皱山系)2.断块山 (1)断层的形成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 发生明显的 ,就形成断层(如图)。
(2)位移3.火山(1)形成: 沿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而成。
(2)组成⎩⎪⎨⎪⎧火山口:地下岩浆上涌喷出地表的出口火山锥:由火山碎屑物质和喷涌出来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堆积而成的锥形体判断(1)褶曲的基本形态可分为向斜和背斜。
( ) (2)背斜谷和向斜山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 ) (3)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位于亚欧板块。
( ) (4)火山由火山口和火山锥两部分组成。
( )知识点二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思考】平原地区公路选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互动探究重点一褶皱山【探究活动】2018年1月12日,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背斜首口页岩气预探井开始压裂施工。
高三地理复习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1.从外貌景观看:断块山由于断层构造的存在, 常形成巨大的陡崖,地势格外险峻。
2.从地质构造看:褶皱山是由褶皱发育而成,各 地岩层未失去连续完整性,而断块山是由断层发育而成, 在断层(陡崖)两侧,岩层失去了连续完整性,同时代 的岩层发生明显的错位。
褶皱与断层的比较
地质 构造
褶皱
形成 受地壳水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力, 原因 使水平的岩层发生弯曲
背斜顶部受张力,疏松易被外力侵蚀成 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致密不易被外力 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那这样的褶皱在实际生活中 有什么用途呢?
背斜穹隆结构的储油、储气图
褶皱山
常见形态: 连绵的山体 代表:喜马拉雅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 安第斯山脉
2.断块山
断层 岩体发生破裂后,两侧岩体沿断裂面 发生明显的位移,形成了断层。
背斜
向斜
褶曲的基本形态
背斜
向斜 新
新
老
新
老
一般: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向斜、背斜的区别
地貌
类型
岩层形态 (一般形态)
原始地貌
侵蚀地貌
岩层新 老关系
形成 地形
背斜 向上拱起 向斜 向下弯曲
山岭
山谷
中老 翼新
褶
皱
山 谷 山 岭 中新 山 翼老
为什么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挤压
张裂
“地形倒置”的原因——
溯源侵蚀
图解重点
河源背后的松散岩石被冲走。
河源向后退(后退/前进) 河谷的长度增加。
下蚀
河流把河床上的岩石沖走。
下蚀使河谷 加深。
侧蚀
河流把河道两岸的岩石冲走。
侧蚀使河谷 展宽。
(2)对河流的影响:河谷的演变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山地的形成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考纲呈现考点解读考情分析1.地质构造的形成、判断及其对地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多以地质学生用书P074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1.褶皱山(1)褶皱——基本单位:①褶曲。
⎩⎪⎨⎪⎧内力作用:强大的②挤压作用。
两种基本形态:③背斜和④向斜。
(2)板块构造学说如何解释海洋、裂谷和褶皱山系的形成(1)断层⎩⎪⎨⎪⎧内力作用:强大的⑦压力和张力。
标志:两侧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
(2)断层的地貌类型(1)成因: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地下深处的岩浆喷出地表。
(2)两大组成:○10火山口和⑪火山锥。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内力作用的结果;“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是在内力作用的基础上由外力作用而形成的。
微探究1 是否可以根据地貌来判断其地质构造是背斜还是向斜?答案 判断地质构造是背斜还是向斜,应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来进行判断,中部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为背斜,反之为向斜。
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山地交通线路的走向尽量要沿等高线,减少道路的坡度,增加安全性。
铁路的最大限度坡度远远小于公路,说明其对地形要求较高,山地地区修建铁路的工程量、造价和技术要求比公路高。
微探究2 山区修建公路的一般原则是什么?答案①建筑公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如沼泽地、陡崖、地质灾害多发区;②山区公路受地形影响很大,一般沿等高线修建,呈“之”字形,避开陡崖、陡坡;③平原地区的公路要处理好与耕地、村镇、水利设施的关系;④公路选线应尽量在交通量最大、线路最短(工程量最小)、占用耕地最少之间寻求平衡。
学生用书P075考点一地质构造的判读和实践意义1.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1)找矿①背斜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由于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背斜底部,中间为石油,如上图所示。
②利用向斜确定钻矿的位置。
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如煤、铁矿等,它们往往保留在向斜构造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
高中地理第二讲褶皱与断层及山地对交通影响分析34页PPT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4
高中地理第二讲褶皱与断层及山地对交通 影响分析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N褶皱山与断块山及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2、乙地,因为背斜的岩层走向类似于石拱桥构造,安全 稳定,而向斜是一种储水构造故不能选甲地。
B
C A
D
1、图中C处地质构造名称是 背斜 B处是 向斜 2、c地地质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
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
3、建设地下隧道应选址在A、B、C处的 C 处为好, 其中 A 处最不适合建大型工程。 4、BC两种构造中利于储存石油的是 C 利于储存地下水的是
小结
山岳的形成 山岳 山岳对交通 运输的影响
褶皱山 断块山
火山
运输线路格局 线路分布格局
线路延伸方向
水库地质构造褶皱断层形成原因受地壳水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力使水平的岩层发生弯曲受地壳水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使岩层发生断裂错开基本形态背斜向斜形成地貌有时成山岭但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有时成谷地但槽部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受侵蚀反而成山岭泰山庐山华山等东非裂谷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实际因是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
• 3. 讨论:图中A、B、C三处中,何处不宜 修地下隧道? B、C • 请说明理由。(提示:从工程的安全性、 稳定性及地下水运动等方面加以考虑。)
(1)从地质构造基本形态上看,A,B,C, D分别为: 背斜 向斜 地堑 地垒 A_____ B ______ C______ D ______
地质构造
形成 原因 基本形态
褶皱
受地壳水平运动产生的水 平挤压力,使水平的岩层 发生弯曲
断层
受地壳水平运动产生的 强大压力或张力,使岩 层发生断裂错开
背斜
向斜
有时成谷地 泰山、庐山、 东非裂谷、 ,但槽部受挤 华山等 渭河平原、 压物质坚实不 汾河谷地 易受侵蚀反而 成山岭
有时成山岭, 但顶部受张 形成地貌 力常被侵蚀 成谷地
【高中地理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构造地貌的形成课件第2课时 板块运动、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陆-陆 陆-洋
背斜 向斜 水平位移 垂直位移
相向 相离 褶皱 断层
板块构 造学说
地质 构造
人口
地
构
城市
壳
造
运
地
动
貌
交通
交通运输方式选择 修建难度、成本
工农业 交通运输线延伸方向
其他
三、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陡坡
山谷
河流
沼泽
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
1.公路选线时考虑了哪些 自然因素?
陡坡 山谷 河流 沼泽
三、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
在陡坡线路呈 “之”字形
在山谷沿低地 修建
跨河架桥
2.如何处理与这些自然因 素的关系的?
避开沼泽地
三、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1.“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是如何形成的?
绵延的喜马拉雅山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二、板块运动与地貌
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
3.板块相向运动
①大陆板块与 大陆板块碰撞, 形成巨大的褶 皱山系
二、板块运动与地貌
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
3.板块相向运动
2.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地方,堪称“世界第四极”, 它是如何形成的?
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太平洋板块俯冲到 大陆板块下方,俯冲边界形成海沟。
二、板块运动与地貌
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
3.板块相向运动
①大陆板块与 大陆板块碰撞, 形成巨大的褶 皱山系
②大陆板块与 大洋板块碰撞, 形成海沟、海 岸山脉、岛弧。
二、板块运动与地貌
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A________,C________。
(3)如果该地打算修建一条东西走向的地铁,则地铁隧道的工程 地址应选在A、B两处中的哪处?试说明理由。 (4)如果该地有丰富的石油,那么石油一般储存在A、B两处中的
方法 老关 两翼部分岩层较新 翼部分岩层 较老 系上 图示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 或陡崖,如东非大 裂谷。断层一侧上 升的岩块,常成为 侵 块状山或高地,如 蚀 背斜顶部受张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 华山、庐山、泰山, 构造 后 力,常被侵蚀 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另一侧相对下降的 地貌 地 成谷地 常形成山岭 岩块,常形成谷地 貌 或低地,如渭河平 原、汾河谷地,沿 断层线常发育成沟 图 谷,有时有泉、湖 示 泊 背斜常 形成山岭 向斜常形成 谷地或盆地
内容导航
基础梳理
考点再现
技能提升
练出高分
背斜两翼岩层较新, 中心岩层较老 1 2 3 2 1
向斜两翼岩层较老, 中心岩层较新
1 2 3 岩层由新到老
3
2
1
2
3
夯实基础· 整合体系
优化整合
有序识记
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2.断块山 断层
内容导航
基础梳理
考点再现
技能提升
练出高分
地垒
地堑
2.断块山 (1)断层 压力和张力 。 ①内力作用:强大的___________
及其在找水、找矿、工程建设方面的意义。2.理解地形对 交通线路布局的影响。3.了解河流地貌的形成、分布及其 对聚落分布和生产、生活的影响。
内容导航
思维导图
两大 基础
四个 考点
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河流地貌的发育
褶皱山和断块山 板块运动与地貌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主要地貌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项 技能
②标志:两侧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
(2)断层的地貌类型 位移类型 水平方向 垂直 方向 地貌类型
会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 地貌 相对下降 相对上升 形成___________ 谷地或低地 发育成山岭或高地 ___________
主要地质构造的对比及其应用
对比分析褶皱和断层两种地质构造
背斜开采天然气易发生瓦斯 爆炸 向斜找矿易发生透水事故
(2)利用背斜、向斜确定钻矿的位置。 如果岩层中含有矿层,如煤矿、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 下,因此钻矿应在_____ _____顶部易被侵蚀,背斜顶 向斜 构造处;因背斜 部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掉了。
3.工程建设 (1)背斜部位是隧道良好的选址。 背斜呈天然拱形,结构稳定,工程量小,不易储水,比较 安全;向斜部位结构不稳定,是地下水汇集区,建隧道可
褶皱和断层是两大基本的地质构造类型,二者在产生原因、 结构特征和形成的主要地貌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具体分 析如下:
褶 皱 断 层 褶皱是地下岩层受到水平挤压 地质构造 力发生弯曲变形,但岩层还是 连在一起的 背斜 向斜 从形 态上 岩层一般向上拱起 岩层一般向 下弯曲 岩层受力破裂并沿 从岩 中心部分岩 断裂面有明显的相 判断 层新 中心部分岩层较老, 层较新,两 对位移
(2)板块构造学说如何解释海洋、
裂谷和褶皱山系的形成
板块划分 地球岩石圈划 分为六大板块
板块运动 形成的地貌 背离运动 张裂区-裂谷或_____ 海洋 生长边界 相对运动 碰撞区-高大的_________ 褶皱山系 消亡边界
夯实基础· 整合体系
优化整合
有序识记
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 原因分析??
侵蚀后地貌: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 蚀,常形成山岭
第2讲 山地的形成和河流地貌的发育
【四川考纲】 1.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 响。2.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3.流水、风力、冰川等
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塑造。4.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
的影响。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影响。 【目标定位】 1.理解内力作用形成的褶皱山、断块山和火
山的成因,理解背斜、向斜、断层的特征及对地貌的影响
地质构造图的判读
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1.褶皱山 岩层在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 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
褶曲
褶曲
褶皱
岩层受力向上拱 起形成背斜 地貌形态为山岭
岩层受力向下弯 曲形成向斜 地貌形态为谷地
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1.褶皱山 褶曲 。 (1)褶皱——基本单位:_____ 挤压 作用。 ①内力作用:强大的_____ 背斜 和____ 向斜 。 ②两种基本形态: _____
岩隙水易沿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断层易被侵蚀为洼地,
利于地表水汇集;往往是泉水等地下水出露的地方。
2.找矿 天然气 。 (1)利用背斜找_____ 石油 、 _______ “背斜顶部油气丰,气在油上要记清”。背斜是良好的储油、 背斜 顶部,水最重分布于 气构造。由于天然气最轻,分布于_____ 石油 。 背斜底部,中间为_____
的错动、位移。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才是断层。
【融会贯通】 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分析地质构造不仅可以揭示地质时期地壳运动,分析地貌
形成,而且对人类找水、找矿、工程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具体分析如下:
1.找水
水 。“向斜岩层储水好,水量丰富容易 (1)利用向斜构造找___ 找”。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侧的水向中间汇集, 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选择在向斜中心。 (2)利用断层找水。
能变成水道,因此修筑铁路开凿隧道应避开_____ 向斜 。
(2)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工程应回避_____ 断层 。 断层能加大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断层处的烈度会变大。
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
渗漏等不良后果。
3、火山 (1)成因:在巨大的压力 作用下,地下深处的岩浆 喷出地表。 火山口 (2)两大组成:_______ 火山锥 。 和_______
未 侵 蚀 地 貌
学法指导:判读地质构造的基本技巧 (1)区分背斜和向斜构造时,不应单纯的从形态上来判断,而应
从岩层的新老关系方面进行研究。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
为背斜;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为向斜。例如:下图中A为 背斜,而B为向斜。
(2)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是看岩体是 不是受力产生破裂;二是看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是否有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