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课题研究方案

合集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计划

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计划

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计划一、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合作学习强调学习者之间的相互合作和共同学习,通过共享知识和交流经验,实现共同提高和发展。

而小组合作学习更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具体形式,通过小组内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各个成员的学习和成长。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学生之间的合作意愿不足、分工不明确、组织协调能力差等问题。

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是当前教育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小组将开展一项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探讨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和问题,并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具体目的包括:1. 总结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和问题;2. 探讨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因素;3. 分析小组合作学习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4. 提出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三、研究内容1. 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和问题- 总结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分析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2. 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因素- 学生个体因素- 小组内部因素- 教师的指导与支持3. 小组合作学习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学生合作意愿不足- 小组分工不明确- 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差- 解决方案:激励、规范、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4. 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设计合适的小组合作学习任务- 提供有效的指导与支持- 建立学生之间的合作共识- 提供有效的反馈机制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通过总结前人研究成果,了解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和观感,并通过访谈的方式深入了解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

(完整)《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课题研究方案

(完整)《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课题研究方案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课题研究方案上饶市广丰区洋口中心小学:谢芳菊一、课题的提出:现阶段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广泛地进行“小学数学分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旨在通过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但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多是形式上的合作,没有完全体现出合作学习的真正作用,还有许多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还不够完善,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误区。

我们就这一内容进行研究,以使我们对合作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优化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一)理论建构心理学理论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促进学生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是有极大帮助的。

学习交往理论认为,思维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穷、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实施方案

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实施方案

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实施方案一、问题的提出当今社会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各行各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些竞争并不是靠个人的单兵作战就可以取胜的。

团队精神在竞争中越来越重要,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很多工作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

因此,合作在今天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教育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来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学校教学采取的是班级授课制,学生在教室里正襟危坐,专心听教师讲课;学生有时站起来回答问题或到黑板上板演,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早被人们所认识。

就其局限性来说,它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它不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的矛盾已经越来越突出。

19世纪早期,美国的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合作学习并运用于实践,杜威创办的芝加哥实验学校就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柏克赫斯特实施的道尔顿计划的三个原则之一便是合作。

到了20世纪70~80年代,合作学习在美国的研究和应用已相当广泛。

在我国,近几年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研究过程中,人们也在反思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

教育部于2001年7月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

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便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

因此,我们认为此项课题的研究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也是可行的.结合本校具体情况,我们将在初一年级各个班级开展研究.二、研究目标和理论基础(一)研究目标: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多项技能为根本目标。

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主、高效的学习与交流的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而且对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二)理论基础:本研究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以及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新的认知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同时以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为指导,试图探索“合作学习”的基本规律、实施原则和方式方法,进而形成可供操作的课堂教学及班级管理模式。

《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策划方案

《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策划方案

《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策划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笔记本上,我的思绪也随之飘散开来。

关于《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实践研究》的课题策划,就像一幅未完成的画卷,等待着我用经验和热情去描绘。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小组合作学习,这个概念在教育界已经不算新鲜,但如何真正实践并提高其效果,却一直是个难题。

小学生正处于个性发展和认知成长的关键时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他们可以更好地锻炼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所以,这个课题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研究目标1.探索适合小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2.分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3.提出改进措施,促进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教育中的有效运用。

三、研究内容1.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起源、发展及其理论基础,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分析: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实践探索: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一系列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验证。

4.效果评估与改进措施:对实践探索的结果进行评估,分析其有效性,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改进措施。

四、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查阅国内外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设计问卷,收集小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3.访谈法:与一线教师、学生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实际需求。

4.实证研究:在实验班级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实践,观察学生的表现,评估策略的有效性。

五、研究步骤1.第一阶段:文献综述和现状分析。

通过查阅文献和问卷调查,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和现状。

2.第二阶段:策略实践。

根据前期研究成果,设计适合小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并在实验班级中进行实践。

3.第三阶段:效果评估与改进。

小组合作课题研究方案2篇

小组合作课题研究方案2篇

小组合作课题研究方案2篇Group cooperation project汇报人:JinTai College小组合作课题研究方案2篇前言:策划书是对某个未来的活动或者事件进行策划,是目标规划的文字书及实现目标的指路灯。

撰写策划书就是用现有的知识开发想象力,在可以得到的资源的现实中最可能最快的达到目标。

本文档根据不同类型策划书的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方案2、篇章2:小组合作学习性课题研究方案篇章1: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方案一、国内外现状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于美国的,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小学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小组合作”是近几年兴起的教学形式,它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之一,以“课堂”为载体以“问题”为中心,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合作学习”的教学原则。

目前国内实施“小组合作教学形式”的学校大多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我校也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与实践,在小组合作教学形式中,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教改新路。

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意义我校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小学数学分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旨在通过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小学科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科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科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研究报告小学科学小组合作研究研究一、研究背景随着教育理念的变革和科学教育的推进,小学科学教育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

为了提高小学科学研究的效果和兴趣,学者们将小组合作研究引入教室,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科知识的掌握。

小组合作研究是指小学生在小组内共同研究、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科学小组合作研究的有效性并为教师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小学科学小组合作研究的效果,了解小组合作研究对学生知识掌握、学业成绩以及研究兴趣的影响。

通过对比小组合作研究和传统研究方法的差异,我们将分析小组合作研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选取两个小学的四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实验组将采用小组合作研究的方式,而对照组将采用传统的个体研究方式。

研究期间,我们将收集学生的研究成绩、研究兴趣以及合作情况的相关数据,并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

四、研究结果和讨论研究结果显示,与传统研究相比,小组合作研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首先,小组合作研究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精神,增强对学科知识的共同探究和理解。

其次,小组合作研究可以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力,减少研究的枯燥感,使学生更愿意主动参与研究。

最后,小组合作研究可以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学业成绩,通过相互研究和讨论,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然而,小组合作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小组合作研究需要良好的合作氛围和相互信任的基础,而这需要教师在研究环境的创设和引导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其次,小组合作研究容易出现个体懒惰和依赖他人的情况,需要教师加强对小组研究过程的监督和指导。

五、结论和建议综上所述,小组合作研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具有积极的影响,但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组合作研究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 创设积极向上的研究氛围,培养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和信任。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课题研究方案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课题研究方案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自主参与,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探索,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这种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生主体间的交互活动,倡导小组合作式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尽可能地拓宽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让学生更为自觉地、主动地获取新知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学校加强和重视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课程改革推进实施的重要保证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进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已经得到教育工作者的认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是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已经成为现代课堂的一道风景线。

但在教学中也存在较多问题,如小组活动重视形式,课堂纪律有时处于无序状态,学生间缺乏高效的合作,学生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合作不够主动,有些合作甚至是一种赶“潮流”的合作,其实质效果并不理想,对学生的学习与能力的提高极为不利。

正是在对当前这种现状反思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和重要意义“合作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

它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和互动来相互传递和交流信息,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交际化。

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成的教学活动,它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

而有效的合作学习则是人人参与、小组成员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认真倾听并概述和吸取他人的意见,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集体观念、发展审美能力;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不足;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小组成员间互动和帮助,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小组合作课题研究方案 (共3篇)

小组合作课题研究方案 (共3篇)

小组合作课题研究方案(共3篇)小组合作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自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小组合作学习”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大“亮点”。

小组合作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学习方式。

但在当前的很多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搞得热火朝天,但细细分析存在许多误区。

纵观分析不外乎有以下几点:1、部分教师盲目的追求,“流行色”、“赶时髦”。

没有切合实际,片面追求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对合作学习的理念了解不足,理解不全面,很多时候小组活动流于形式,看似“热热闹闹”,其实是一种摆设;往往部分优等生是教师的“宠儿”,他们思维活跃,反应灵敏,是教师“导演”下的学习“主角”,大部分学生则是学习的“配角”。

因而在同一课堂上,优等生往往比中差等生获得更多的表现机会。

有的小组分工不明确,学生显得手忙脚乱,降低了合作的效果;2、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不确定,仅随随便便限于“前后桌”,学生之间也没有明确的分工,导致交流与讨论具有随意性;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能力3、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生生合作,还是师师合作、师生合作,教师不善于合作交流,势必也会影响教学效率;4、现实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往往偏爱和关注学习好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参与较高,而学习不好的学生或学习缺乏主动性的学生,教学中教师没有考虑到互补性,在角色安排上缺乏明确的分工。

二、研究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主动性学习意识,教给学生合作技能。

3、通过培养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让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

5、通过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加完善,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要比单纯的小组合作学习更多得多。

特别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做到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的分层效果。

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校本小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校本小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校本小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1、人的发展的需要。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现代人一生发展的四大支柱。

其中学会共同生活是当今教育中的重大问题之一。

教育的使命是教学生懂得人类的多样性,及所有人之间具有相似性又相互依存,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

当人们为一些能使自己摆脱日常惯、值得做的项目共同努力时,人与人之间的分歧甚至是冲突就会逐步减弱,有时就消失了尤其刚入学的孩子在研究的惯方面就是一张白纸,亟待我们教师的帮助和指导。

“合作研究”是锻炼小学生“与他人一起生活”能力的重要途径。

2、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研究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研究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可见,合作研究有助于提高学生研究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

3、课堂教学的需要。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低效力、研究形式的单一化,严重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

而小组协作研究在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能力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构造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

它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力。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教科研工作相对落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虽有落实新课标,组织合作研究的意识,但如何科学的组织学生进行合作研究,提高合作研究的效率,一直困扰着全体数学老师。

二课题界定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作研究”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课堂为载体,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合作研究,达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研究方式,本课题着重从实践层面研究在合作研究活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

三、理论依据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理念关注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数学研究的历程,强调研究方式的多样化。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方案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方案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方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研究意义(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目前,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各地各校在深入学习领会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探索和研究。

注重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探究性品质,让学生的思维更具独立性、深刻性和灵活性。

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互助,使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扩大学生课堂学习参与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教师课堂中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定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平等中的首席”。

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群体功能,促进了个体学习,使合作学习与个性化自主学习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

很多专家、教师对合作学习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践,其成功的经验给了我们如下启示:合作学习应该是严密而有序的;合作学习应该是多方位的交流与互动,即交互式的;合作学习应该是有效的,即要求做到充分自主,有效合作,适度探究。

当然,在探索和实践中,也有一些所谓的“合作学习”,学生犹如天马行空,表面热烈,实际收效甚微,诚如教育专家杨再隋所说“不过是彩色的泡沫”;有的课堂上的合作学习过于格式化,合作学习成了变相的“拉郎配”等。

有鉴于此,教师应着力寻求一种有效的小组合作探究策略及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有效措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氛围,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订出了《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这一课题,并就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策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各种能力的培养及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的教学评价等方面展开研究,研究旨在使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上有一个较大的突破,为我校在语文小组探究学习中创出一条新路子,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达到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1、开展“高效课堂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研讨,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交流课题研究

小组合作交流课题研究

小组合作交流研究计划同昱小学柴宁一、指导思想以新的课程观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根据语文学科教育的具体特点,认真开展好《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课题展开活动,对自身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切实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合作协调能力。

二、研究目标本学期是课题主项实施的第一个学期,我将遵循规律紧密结合课程改革,认真扎实开展课题工作,搞好课题研究的现实性与效益性。

三、工作措施及方法1、利用休息时间阅读教育书籍,并写好读书笔记。

2、积极进行课题研究,定班定人,上好研究课,积极邀请同行进行指导、研究,做到有计划、有记录。

将学生合理分成4人小组,让一名语文成绩好、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学困生定为每组副组长。

3、抓住一切学习的机会,听同行们的课,积极捕捉课题研究信息,搜集教学资源。

4、及时总结课后的不足,制定好下一次研究的目标。

四、具体活动内容九月1、课题主项。

2、写好实施方案,写好计划,部署学期研究工作。

十月、十一月1、进行理论学。

2、多听同行的课,捕捉研究信息,搜集研究资料。

3、上好课题研究课。

十二月1、继续搞好理论学习。

2、写学习心得。

3、进行学期阶段性小结。

小组合作交流课题研究反思同昱小学柴宁新课改以来,小组交流讨论是教师组织上课的常用模式。

但是不同老师组织小组讨论其效果却是天差地别,有些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更好;而有些却只有形而没有质。

下面是我研究小组合作交流以来的几点思考:一、小组讨论交流者首先需要独立思考,学生来不及独立思考,就不能进行有一定深度的讨论。

1、在讨论之前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有问题时,老师不要急于组织讨论,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等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参与讨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主见,都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讨论。

而且会达到小组讨论较好的效果。

2、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管讨论结果是对是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而非盲目听从“优生”,最终就是受益者。

《小学科学小组合作式学习》课题研究方案.doc

《小学科学小组合作式学习》课题研究方案.doc

小学科学实验课中小组合作式学习的研究------- 小学科学子课题实验方案一、子课题的提出:科学课实验教材是由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组成的,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在科学实验课教学的过程中,几乎每-•节课都需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但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不能合作,教师宣布合作开始,但是小组成员,或者无所适从,或者争抢材料,乱哄哄,乱告状; 不会合作,没有明确分工,不能取长补短,缺少互相帮助,小组长指挥不动,汇报员缺乏整体意识;不愿合作,好学生独霸一方,差学生无事可做,小组内互相批判,小组间互相攻击,甚至故意找茬,经常弄得课堂上乱糟糟的,因乱受批,因吵闹伤和气。

这样,表面看一节课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的有效探究不够,深度思考不足。

而且,由于合作效益差,常常使教学目标难以完成,教师累,嗓子喊破,身心疲惫,学生却争吵一•节少有收获。

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将小学科学实验研究课型的研究与实施作为重点研究的课题,把这种课型研究透彻,找出这种课型的教学规律,设计出适合这种课型的教学行为,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主动参与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优化我们的科学课堂实验教学二、课题的界定: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的一种授课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

它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小组F1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或者说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础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小学语文教研组“小组合作互助学习”课题实验方案

小学语文教研组“小组合作互助学习”课题实验方案

阿房路三校语文教研组“小组合作互助学习”课题实验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一般来说,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之间个体差异较大。

在传统的“齐步走”的授课模式下,所有学生“一刀切”,教学时同一内容,同一要求,势必造成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消"。

最终导致尖子不尖,差生更差的现象。

要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充分发展,我们教师应该钻研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也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从当前中小学课堂所采用的合作学习方式来看,还存在着理解与执行上的一些普遍性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一些教师误认为新课程改革中课堂秩序混乱是由于新的学习方式引起的,进而抵触与否定新的学习方式。

通过课堂学习方式的研究,反思学习方式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论对教师的观念与意识,还是对课堂学习方式的变革,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我们主要研究班内分层合作学习。

所谓班内分层合作教学,就是将全班学生依个性化特征、心理倾向、认知结构、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分为不同的层次,然后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把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合为多个学习小组,这是教师既重视分层次进行不同程度的教学,又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把因材施教提高到可操作的水平,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而且对于改善和调动课堂教学时学生的心理气氛,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良好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

合作学习强调人际关系的教育教学功能是顺应教改潮流的。

目前改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人际关系不仅作为一种有效手段,而成为一种目的。

传统教学只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作用,忽视师生互动及同伴关系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合作学习则以同学之间的协作带动师生关系的改善,教师成为组织者、指导者而不再是绝对权威,这样便充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了教学的感情效应,传统教学中学生习惯于各自开展学习,缺乏社交能力,而信息社会的人才规格提出了对合作技能的要求,合作学习则为改变现状提供了契机三、研究内容1、合作小组构建策略2、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选择3、学生合作技能的养成策略4、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研究5、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策略6、小组合作学习的奖励机制四、研究过程设计1、9月上旬成立课题实施小组,负责领导课题实施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组合作课题研究方案小组合作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自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小组合作学习”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大“亮点”。

小组合作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学习方式。

但在当前的很多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搞得热火朝天,但细细分析存在许多误区。

纵观分析不外乎有以下几点:1、部分教师盲目的追求,“流行色”、“赶时髦”。

没有切合实际,片面追求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对合作学习的理念了解不足,理解不全面,很多时候小组活动流于形式,看似“热热闹闹”,其实是一种摆设;往往部分优等生是教师的“宠儿”,他们思维活跃,反应灵敏,是教师“导演”下的学习“主角”,大部分学生则是学习的“配角”。

因而在同一课堂上,优等生往往比中差等生获得更多的表现机会。

有的小组分工不明确,学生显得手忙脚乱,降低了合作的效果;2、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不确定,仅随随便便限于“前后桌”,学生之间也没有明确的分工,导致交流与讨论具有随意性;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能力3、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生生合作,还是师师合作、师生合作,教师不善于合作交流,势必也会影响教学效率;4、现实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往往偏爱和关注学习好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参与较高,而学习不好的学生或学习缺乏主动性的学生,教学中教师没有考虑到互补性,在角色安排上缺乏明确的分工。

二、研究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主动性学习意识,教给学生合作技能。

3、通过培养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让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

5、通过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加完善,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要比单纯的小组合作学习更多得多。

特别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做到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的分层效果。

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1、研究目的:(1)通过研究,确实改变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动力;(2)通过研究,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会策略性地学习;(3)通过研究,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学会做学习的主人。

(4)通过该课题研究,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新要求。

研究的意义:对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改变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同时又为新课程提出的改变学习方式丰富了一定的理论。

四、研究内容:1、改变传统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观念,树立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中的主动性学习为核心的教学宗旨,有重点地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主动性学习习惯,增强主动意识。

2、根据新课程标准,创立新的教学模式。

(1)设置情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所营造的特殊合作、互助的氛围中,同学们朝夕相处的共同学习与交往中,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交流,培养了彼此间的合作与协作精神。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积极动脑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体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2)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创立新的教学模式,联系教学内容,把多种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合作成果进行巩固,合作中的主动性学习能激励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3)教师在教学中营造出平等、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

3、在实践活动中,体现自我,发展合作学习能力。

(1)让学生根据要求,选择合作学习的形式。

这样学生在互相学习中,能够不断的学习别人的优点,反省自己的缺点,就有助于进一步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潜能,使大家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2)通过培养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主动性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五、研究方法:1、学习小组的组建。

首先宣传发动,然后采用自愿组合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平日表现及学习成绩把班级20名同学组成4个学习小组,每组4人,使各组总分基本相近,各组选出品学兼优的学生担任组长,明确组长的职责,同时座位按学习小组编排,4人成“方阵”形,便于讨论问题,便于展开活动。

各组设计自己的组名,口号,制作成卡片粘贴于教师版面。

2、建立竞争激励机制。

在学习小组之间营造互相竞争的氛围,组内每人寻找各自的竞争目标,五人拧成一股绳。

形成“齐心协力,力争上游,挑战自我,永不言弃!”的信念。

3、对小组的成绩的变化经常进行分析和对比,每次考试后对一、二、三名的小组分别给予:“三星”、“二星”、“一星”称号以鼓励,对进步的小组也给予鼓励,对落后的小组给予激励,对全体学生都有促进,进步的小组偿到了成功的喜悦,未考好的小组中的未考好的同学会感到对不起本组同学,会暗暗地下决心争取下次考好,这样各组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氛围自然形成。

4、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各组组长自己有学习任务还要帮别人,这种精神要不断表扬。

其实,辅导别人的同时,自己对辅导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理解,自已收益更大。

对各小组进步特别明显的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5、运用评价策略,培养学生自我评价与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评价策略主要是指对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一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

教师、学生或同学之间对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进行客观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实现学习目标有调整和指导作用。

在学习活动中可以采取各种正规或非正规的评价方法。

实验中,根据年级学生特点,建立相适应的自主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进行较为全面的考查。

评价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注重评价学生的自主意识、参与程度、参与能力的增强与提高。

如高年级具体的评价指标:1、学习目标明确,有强烈的求知欲,知道学习是自己的责任。

2、有不甘落后、自强不息、竞争向前的自信和意志力。

3、有积极探索,敢于质疑,创新的精神。

4、形成勤于思索、善于思考的优良思维品质。

5、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进行适当的调控。

6、能有计划、有目标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自觉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习惯。

7、能积极地参与实践,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

显然,通过评价策略的科学应用,引导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表现和学习能力做出评价,这样不但能使学生之间互相学会客观的评价自己和他人,在评价过程中逐步完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主学习的过程,而且能够发现自己和别人的差异,从而修正自己的方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断进行自我调节。

另外,还要提供机会,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小学生天性活泼开朗,顽皮好动,喜爱集体生活,已具备一定的生活实践能力。

若把这些来自于学生的问题,放回于学生之中,鼓励他们去自主解决,就一定会锻炼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首先我成立学习互助组、采用“轮流值周,人人当班委、当学习组长、当小老师”这一自我教育形式。

6、从方法措施入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自主学法”指导。

通过学法指导,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意识地总结和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

具体做法是备课中有“学法”设计,上课时有“学法”指导,课后有“学法”总结。

实验中,更要关注那些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仅靠自己还不会进行有效学习,因此对他们进行方法指导尤为重要。

实验时,力争做到在建构新知识时,教给学生课前预习、查阅资料的方法;在复习时教给学生归类、整理、综合性学习的方法;在出现错误时教给学生纠正、反思的方法。

学习指导方法很多,还可以结合班级实际,灵活运用教法传授学法。

学期末评选“自主学习小主人”。

条件是:爱学、会学、主动学、有创造性、有毅力、学习效果好、团结协作好等。

7、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努力创设适宜而新颖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参与。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一是创设专题性自主学习活动的空间。

即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在一段时间内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专题性学习活动,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如“成语趣话”、“错字门诊”、“古诗积累”、“佳作赏析”、“即兴演讲”、“制作课本剧表演”等活动。

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科内容,又充实了学习生活,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又进一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进而产生”不由自主”的自主学习活动,有助于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二是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训练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智力结构的核心,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基础和关键。

因此,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学生各种思维能力的训练。

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来参与接受信息,有利于改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教会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方法。

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将直观生动地对学生心理“催化”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六、研究步骤主要分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9)认真填写“课题”申报表,撰写“课题”方案。

2、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9—2015.5)依据研究方案,认真开展研究:(1)学习理论并运用有关理论指导实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2)分析实验过程情况,完善方案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

3、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5.5—2015.6)(1)进行课题实验的总结、反思(2)搜集材料,撰写结题报告,总结出具有特色的经验、成果。

七、课题研究小组人员课题负责人:赵健民研究实验人员:赵健民孙培江刘尔生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方案2016-09-24 9:51 | #2楼一、国内外现状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于美国的,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小学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小组合作”是近几年兴起的教学形式,它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之一,以“课堂”为载体以“问题”为中心,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合作学习”的教学原则。

目前国内实施“小组合作教学形式”的学校大多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我校也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与实践,在小组合作教学形式中,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教改新路。

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意义我校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小学数学分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旨在通过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