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视民生新闻的定位思考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品牌构建的实践与思考
告与品牌研究新闻文化建设 2021.4下广电传媒130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品牌构建的实践与思考李 洋摘要:电视民生新闻因其贴近百姓生活而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也成为许多地方媒体喜欢的栏目形式。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电视民生新闻竞争激烈,要想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提高栏目竞争力成为地方媒体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本文以多家地面频道民生新闻栏目为案例,探讨在融媒体环境中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品牌构建意义及策略。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品牌构建伴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不断壮大,传统的媒体环境和文化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媒体,传统媒体的影响力被大幅削弱。
在这场媒体变革中,传统媒体不能坐以待毙,而构建品牌栏目是电视民生新闻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然而,走好品牌发展的道路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不断地加强实践与探索。
一、找准品牌定位,稳固收视群体品牌定位是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构建最为关键的一步,其目的在于深挖受众的观看诉求,打造品牌的个性特点,形成栏目的核心理念,从而吸引稳定的收视群体。
具体来说,是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在市场环境中进行市场定位,围绕民生新闻特定受众需求进行栏目定位,对品牌的文化取向和个性差异进行建构,确定适当的市场位置的过程和结果,并以此出发做出让观众满意的内容。
明确电视栏目的品牌定位,建立权威性的品牌形象,可以为栏目带来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以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小莉帮忙》为例,其是河南电视台晚间黄金时间第一档“帮忙类”电视栏目,该栏目将“帮忙与服务”作为品牌定位,以电视台所在的郑州市为报道区域,为本土老百姓提供服务,帮助解决老百姓遇到的难事、烦心事,协调解决各种矛盾问题[1]。
在栏目创办之初,民生频道在实践中发现,“帮忙类”电视栏目不仅能为观众提供身边的社会民生新闻信息,还能为新闻当事人解决实际困难。
因此,民生频道抓住这一空白,及时推出《小莉帮忙》,定位“帮忙与服务” ,成为河南电视台晚间黄金时间第一档“帮忙类”电视栏目。
当今民生新闻的特点及现状反思
当今民生新闻的特点及现状反思在当今社会,民生新闻作为新闻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贴近民众生活、反映百姓诉求的特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民生新闻聚焦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涵盖了教育、医疗、就业、住房、交通等诸多方面,成为了人们了解社会动态、获取实用信息的重要渠道。
民生新闻的特点之一是内容的贴近性。
它关注的是老百姓身边的事情,比如小区的环境整治、菜市场的物价波动、学校周边的交通安全等。
这些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能够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让他们感受到新闻与自己的紧密联系。
另一个特点是报道的平民视角。
民生新闻不再以高高在上的姿态进行报道,而是以普通百姓的视角去观察和讲述事件。
记者深入基层,倾听民众的声音,将他们的喜怒哀乐真实地呈现出来。
这种平民化的报道方式,拉近了新闻与观众的距离,增强了新闻的亲和力和可信度。
及时性也是民生新闻的显著特点之一。
在信息传播迅速的今天,民生新闻能够在第一时间将与百姓生活相关的突发事件、政策变化等传递给观众。
比如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民生新闻能够及时报道受灾情况、救援进展以及政府的应对措施,为民众提供最新的信息和指导。
然而,在民生新闻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部分民生新闻存在过度娱乐化的倾向。
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一些民生新闻节目过度追求新奇和刺激,将一些琐碎、低俗的内容作为重点,忽视了新闻的严肃性和社会价值。
这种过度娱乐化的报道不仅降低了新闻的质量,也容易误导观众的价值观。
另一方面,民生新闻的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
在竞争激烈的媒体环境中,许多民生新闻节目在选题和报道方式上缺乏创新,导致内容相似、形式单一。
观众在不同的频道看到的往往是类似的新闻,这使得民生新闻的吸引力逐渐下降。
此外,民生新闻在报道深度上还有待加强。
有些民生新闻仅仅停留在事件的表面,没有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例如,对于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只是简单地报道事件的经过,而没有挖掘背后的原因和影响,无法为观众提供更有价值的思考和启示。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与对策分析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是电视台播出的一种以民生为主题的新闻节目,涵盖了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括教育、医疗、环境、就业、住房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媒体形式的多元化,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面临着一些困境。
本文将针对这些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一、困境分析1.传统节目形式受挑战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如互联网、手机客户端、社交媒体等,传统电视新闻的地位受到了挑战。
观众可以通过手机随时了解新闻,不再需要盯着电视等待新闻的播出,因此传统电视新闻的收视率逐渐下降。
2.内容同质化严重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中的内容同质化严重,大部分节目都聚焦于同一些热点话题,导致观众审美疲劳,失去了对电视新闻的兴趣。
3.新闻报道缺乏深度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报道往往只能停留在表面,对于一些复杂的社会问题很难做到深入解读,不能满足观众对于深度解读的需求。
4.受商业影响较大在现代社会,商业利益对于新闻报道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些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可能会因为赞助商的关系而无法客观地报道一些敏感问题,导致观众对新闻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二、对策分析1. 创新节目形式针对传统节目形式受挑战的困境,电视台可以在节目制作上进行创新,引入一些新的元素和形式,如VR技术、互动直播等,提高节目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观众。
2. 多元化内容策划要解决内容同质化严重的问题,电视台可以调整节目策划,扩大新闻报道的领域,增加报道内容的多元化,包括教育、医疗、环境、就业、住房等不同方面的内容,满足观众对于多样化新闻的需求。
为了解决新闻报道缺乏深度的问题,电视台可以加强对于新闻的深度报道,邀请各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解读分析,提高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和深度,增加观众对于新闻的认可度。
4. 提升新闻信誉度为了减少商业影响对新闻报道的影响,电视台应该建立起更加独立和客观的新闻机制,严格把控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提高观众对于新闻的信任度,增加收视率。
地市级电视台民生类新闻栏目的创新思考
地市级电视台民生类新闻栏目的创新思考【摘要】地市级电视台民生类新闻栏目一直是传播社会关注焦点的重要平台。
本文从加强主题设置、拓展报道形式、提升互动体验、优化内容策划和整合资源等方面提出创新思考。
加强主题设置可以更好地贴合当下社会热点,引起观众共鸣。
在报道形式上可以多元化,通过图文并茂、视频直播等形式吸引更多观众关注。
提升互动体验,让观众参与进来,增强互动性和参与感。
优化内容策划,注重策划和把握新闻价值点,引发更多关注和讨论。
整合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新闻制作效率和质量。
通过这些创新思考,地市级电视台民生类新闻栏目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公众,传递更有深度和广度的信息,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地市级电视台、民生类新闻栏目、创新思考、引言、背景介绍、研究意义、正文、加强主题设置、拓展报道形式、提升互动体验、优化内容策划、整合资源、结论、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建议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地市级电视台作为地方重要的传媒平台,承担着向公众传递新闻资讯、服务民生的重要使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媒体环境的变化,传统的电视新闻栏目在内容传播和受众互动方面面临着一些挑战。
对地市级电视台民生类新闻栏目进行创新思考,提升节目质量和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现实需求。
在传统电视新闻栏目中,往往以新闻报道为主,内容单一,缺乏创新和互动性,容易导致受众的疲劳和流失。
加之当前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电视台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地市级电视台民生类新闻栏目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提升节目的吸引力和传播效果,以适应现代受众的需求和口味。
通过对地市级电视台民生类新闻栏目的创新思考,可以实现节目内容多元化,丰富节目形式,增强互动体验,提高受众参与度,进而提升节目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不仅有助于电视台稳固观众基础,增加收视率,也有利于提升电视台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形象。
1.2 研究意义地市级电视台民生类新闻栏目在传播时事新闻的更应关注民生热点、社会民生问题,为广大观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反映社会发展的脉搏。
如何做好电视民生新闻报道
如何做好电视民生新闻报道眼下,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新媒体、短视频的不断崛起,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种形势,电视的民生新闻报道如何选好内容、做好策划?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显得尤为重要。
民生新闻顾名思义就是关注老百姓生活问题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是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还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生存空间以及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开辟民生栏目,收集民情民意从民生帮忙类新闻的“王牌节目”南京台的《南京零距离》、到河南台的《小莉帮忙》,这些民生栏目一直坚持以人为本、平等交流,用故事化的表现形式,成为了社会群体的“代言人”。
这些帮忙类节目发挥了媒体沟通信息的社会功能,报道或揭露了社会问题,服务大众。
架起了人民群众和职能部门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这些栏目的主持人或者出镜记者是大众传媒的代表,以真诚的态度、真实的话语和真挚的感情帮助百姓解决问题,最终赢得观众的信赖。
突出“帮忙”这一主题,直击现场,记录帮忙的全过程,事情发生的曲折,找到事件的“三方”并不断设置悬念。
一来让解决问题更真实,二来也能够吸引更多的关注。
民生新闻的基本特征就是民众视角、民本取向[1]。
关注普通民众的生活状况报道百姓各方面的热点问题,做好下情上达,反映社情民意。
同时,也做好上情下达,做解疑释惑、排忧解难的文章。
泗阳县融媒体中心创办的《1890民生直通车》,通过热线电话、微博、微信,搜集民情民意,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并及时回头看,督促相关部门及时解决。
在百姓口中常有说道“1890,一拨就灵。
”该节目曾获评江苏省创新创优栏目,也培养出一大批名主持、名记者,成为百姓心中的热心肠的记者小姐姐。
随着直播常态化,如今每周一档的《姗颜两语来帮忙》正是通过直播的形式,由记者到现场帮忙解决百姓投诉,通过一问、二看、三听,了解问题症结,还让矛盾双方甚至三方到场,“当面锣对面鼓”地化解矛盾,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让“门不再难进”、“事不再难办”、“脸不再难看”,推动社会和谐善治。
浅议电视民生新闻
后 我们 推 出 “ 东 英烈 ” 稿 , 绍 了 2 皖 组 介 5位
我们 身边 的英 雄 ,受 到 了读 者 的 欢 迎 , 有
青 。(皖 东 晨 T ) o 7 4月份 ) 事 实 证 《 I2 o 年 3 ) 。
明 , 组稿件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这
道 , 者 就 会对 社 会 道德 产 生 较 大 的怀 疑 , 读
一
闻 ” 呈现 的对 民 生 景观 的 报 道 自然 承 载 所 着媒体的社会责任。 从 节 目形 式 上 来 说 . 环 节 、 色 彩 、 小 多 主 持 人 贯 通 、 众 互 动 , 近 生 活 使 民 生 观 贴 新 闻 赢 得 了 市 场 。 但 从 总 体 来 看 , 生 新 民 闻 仍 然 是 各 类 新 闻 的 杂 糅 体 , 照 栏 目宗 按 旨进 行 了 格 式 化 的 包 装 , 其 在 内 容 定 位 使 上显示出某种一致性——关注民生疾 苦。
策划 内容 的至 关 重 要 位 置 。 要做到策划符合“ 人和 ” 的要 求 , 必 就
意 识 和 媒 体 意 识 中形 成 。 因 此 , 民 生 新 “
近 年 来 ,浪 潮 性 ” 现 的 电视 “ 生 “ 出 民
新 闻 ” 目 , 誉 为是 中 国 电 视 新 闻 传 播 节 被
因 此 . 本 质 上 讲 , 电视 民 生 新 闻 ” 指 从 “ 是 以 广 义社 会 新 闻 为 定 位 , 群 众 日常 生 活 从 中采制 . 内容 上 关 注 普 通 百 姓 生 存状 态 与
读 者 还将 这 组 稿 件 整 理 收 集 , 以做 资料 。
再 来 看 读 者 的 阅 读 爱 好 。现 代 社 会 “ 以人 为 本 ”就 笔 者 分 析 来 看 , 者 的 阅 . 读 读 爱 好 也偏 向 于 “ 人 为 本 ”他 们 愿 意 看 以 , 到 新 闻报 道 更 多和 自 己 一样 的 普 通 人 , 因 为这 些人 就 在 自 己 的身 边 , 至 就 是 自 己 甚 认 识 和 熟 知 的人 。 以在 新 闻 策 划 的 过 程 所 中 , 们 也 应 该 有 这 方 面 的侧 重 。 比如 说 我 我 们 在 五 一 劳 动 节 到 来 之 时 , 能 简 单 报 不 道 有 关 部 门 对 劳 动 者 的慰 问 之 类 , 应 该 而 有 所 策 划 . 一 些特 殊 行 业 的 劳 动 者 进 行 对 采访 , 为他 们 提 供 展 示 的 平 台 。在 新 年 开 始 之 际 , 应 该 关 注 普 通 人 的 年 过 得 怎 么 也
破解民生新闻报道困境的思路与方法
破解民生新闻报道困境的思路与方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新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尤其是民生新闻,它贴近百姓生活,关系千家万户。
然而,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民生新闻报道也面临着一些困境。
如何破解这些困境,创新民生新闻报道的思路与方法,成为了当下新闻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困境分析1.信息同质化严重:由于新闻源头的丰富度不足,很多民生新闻报道趋于同质化,缺乏特色与深度,导致观众对新闻的兴趣减弱。
2.报道角度单一:部分民生新闻报道过于关注事件本身,忽视了背后的原因和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使得报道显得表面化。
3.叙事方式陈旧:传统的新闻叙事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观众的需求,需要寻找新的表现手法,让新闻更具吸引力。
4.媒体责任缺失:在追求率和收视率的压力下,部分媒体忽视了新闻的本质,过于追求眼球效应,甚至制造虚假新闻。
二、破解思路与方法1.拓宽信息来源:新闻工作者应跳出传统的信息渠道,通过社交媒体、网络论坛等平台,挖掘更具价值的新闻线索,提高信息的丰富度。
2.深化报道内容:在报道民生新闻时,不仅要关注事件本身,还要挖掘背后的社会问题,以小见大,让新闻更具深度。
3.创新叙事手法:可以尝试采用故事化、可视化、互动化等新的叙事手法,使新闻更具吸引力。
例如,通过微电影、动画、图表等形式,让新闻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4.强化媒体责任:新闻工作者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立足于民生,关注社会痛点,传递正能量。
同时,加强对虚假新闻的辨识能力,杜绝虚假新闻的传播。
5.加强人才培养:新闻机构应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6.融合多媒体手段: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形式,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新闻传播的效率。
三、实践案例1.黑龙江卫视的《新闻夜航》:该节目以民生新闻为主,关注百姓生活,同时注重报道背后的社会问题,深受观众喜爱。
2.南方都市报的“南都深呼吸”:该栏目关注时事热点,以深度报道为主,通过对事件的深入挖掘,展现社会问题,引发读者思考。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与对策分析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一直是电视台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观众关注度较高的栏目之一。
随着社会发展和媒体格局的变化,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也面临着诸多困境。
本文将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困境分析1. 受众需求下降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观众获取信息的途径逐渐多样化,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受众需求逐渐下降。
许多人更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获取新闻信息,而对电视新闻的关注度降低。
2. 缺乏亮点和创新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大多采取传统的报道形式,缺乏足够的亮点和创新,内容同质化严重。
这些节目缺乏吸引观众的特色,难以吸引更多的收视率。
3. 缺乏深度报道和调查受制于时间和资源的限制,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往往只能进行表面报道,缺乏深度和调查性报道,难以满足观众对真实、全面信息的需求。
4. 资源投入不足由于电视台的资源有限,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制作往往受到一定的制约,导致节目品质无法得到提升,制作水平相对较低。
二、对策分析1. 多样化内容,提升品质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应该增加内容的多样性,通过深度报道、专题策划等方式提升节目品质,增强吸引力。
节目还应该注重调查性报道,为观众呈现真实、丰富的新闻信息。
2. 创新节目形式,吸引受众新闻节目制作者需要不断改进节目的形式,增加节目的亮点和吸引力。
可以借鉴电视剧、综艺节目等的制作手法,使新闻节目更加生动有趣,吸引更多的观众。
3. 注重互联网传播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应该利用互联网平台,提升新闻内容的传播效果。
可以通过建设官方网站、开设新闻客户端等方式将节目内容进行二次传播,吸引更多的受众。
4. 加大资源投入电视台应该增加对民生新闻节目的资源投入,提高制作水平和节目品质。
还需要加强节目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观众对新闻节目的认知度和关注度。
5. 加强团队建设,提高专业素养新闻节目制作要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创新意识,不断引进新的人才和技术,使节目制作水平得到提高。
电视民生新闻研究综述
电视民生新闻研究综述在当今社会,电视民生新闻无疑是最为贴近百姓生活的新闻形式之一。
然而,随着其日益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现象,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本文将从电视民生新闻的定位、现状分析以及未来发展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一、电视民生新闻的定位电视民生新闻是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关怀为特点的新闻形式。
它的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身边琐事以及社会热点问题,通过报道和解读,传递出深刻的人文关怀和社会价值。
电视民生新闻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新闻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让观众能够看到自己身边的事情,感受到新闻与自己的紧密。
二、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分析目前,电视民生新闻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民生新闻过度琐碎事件,如车祸、打架、跳楼、纠纷等,而缺乏对社会热点和公共利益的深度。
这表明我们的民生新闻在选题和立意上还有待提高。
其次,一些民生新闻过于强调画面的冲击力,而忽视了文字和语言的表述。
这会导致观众只被画面所吸引,而无法真正理解和感受到新闻所传递的信息。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电视民生新闻的优点。
它以百姓的视角去发现和挖掘新闻,让新闻更加贴近群众,更具社会性。
同时,电视民生新闻善于运用画面语言,使得新闻报道更加直观、生动。
三、电视民生新闻的未来发展面对现存的不足,电视民生新闻需要在未来做出改进。
首先,民生新闻需要拓展选题范围,不仅仅局限于琐碎事件,而是要更多地社会热点和公共利益,发挥其舆论监督的作用。
其次,民生新闻在制作上应该注重平衡视觉效果与信息含量的关系,既要保证新闻的视觉吸引力,又要确保新闻信息的充分传递。
此外,电视民生新闻从业者应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以提升民生新闻的质量和社会影响力。
未来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还需要加强与其他媒体形式的合作。
通过融合各种媒体资源和技术手段,拓展传播渠道和覆盖范围,使民生新闻更加便捷、高效地传递给观众。
例如,可以利用网络媒体的优势,进行新闻线索征集、实时互动等操作,使民生新闻更加贴近观众,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关于民生新闻的几点思考
关于民生新闻的几点思考[“民生新闻”一个电视新闻学术领域的新名词,它的方兴未艾,对它的讨论曾经一段非常热烈,但严谨的学理总结并不多,有些基本的问题还有进一步深入探讨的必要,比方说,民生新闻对中国电视而言究竟带来了什么?正如人们已经认识到的那样,在操作层面,它改变了固有的新闻播报模式,实行个性化、开放式的直播和长时段的杂志化编排;在传播理念层面,以平民视角观照平民生活,从而开始了一种新的节目形态,实现了从精英到平民回归历程。
还有的研究者则以更宏观的视野,从对整个中国电视发展态势的把握出发,认为:因为民生电视的成长,中国才真正开始拥有了自己所谓的“本土化新闻”。
应该说,这种认识是最富启发性的,它的好处很多,但是好处很多并不说明它是完美的,没有任何弊端和问题的,面对“民生新闻”产生的“强吸引力”、“高收视率”的热浪,我们应对其显性或隐性的弊端加以冷静的思考和分析。
一、表现在新闻的内容和价值上民生新闻多选择的是市井新闻,有的新闻从业者片面理解“民本”取向,过分强调本土化特色,使新闻变成琐闻。
民生新闻的主题是鸡鸣狗跳、家长里短,这些“新闻”仅能充当谈资,难以发挥“环境守望”的社会功能。
这种琐碎化也导致了新闻的表面化,大多数的观众对新闻的要求不只希望了解表面,而希望看到更深入的东西,由于新闻的表面化,无瑕再分析新闻背后的深层原因,没有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理性评判,只在事件的表面做文章,抢一时之鮮,吐一时之快。
民生新闻报道的事件都是发生在生活周围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挖掘事件背后不寻常的意义,如果只重表面日复一日会造成受众的审美疲劳。
“民生新闻”告诉百姓事实和真相无可非议,但必须全面分析,把握正确尺度,本着科学的态度,公正客观地表述、分析。
还有“民生新闻”关注老百姓的生计是正确的,然而,有的人错误地认为“民生新闻”反映百姓的困难和意见越多越好。
孰不知每天大量的诸如此类的报道,无意中让老百姓把社会陋习误解为社会的主流,容易引起人们对现实社会的错误认识和不满情绪,不能真正起到抵制丑恶现象的作用,反而可能引发新的不安定因素。
对民生新闻报道角度的几点思考
加强行业自律,规范报道行为
行业自律是保障新闻报道公正、 客观、真实的重要保障。加强行 业自律,规范报道行为,有助于
提高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制定严格的行业规范和标准,强 化对新闻报道的监督和管理。
加强媒体内部制度建设,完善采 编流程和审核机制,确保新闻报
道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THANKS
感谢观看
03
民生新闻报道的案例 分析
案例一:城市拆迁的新闻报道
关注被拆迁群体的权益
报道中应注重呈现被拆迁户的诉求和生活状况,揭示拆迁对他们 造成的影响。
全面呈现拆迁原因
除了呈现政府或开发商的立场和利益,也要关注被拆迁户的合理利 益诉求。
深入挖掘社会问题
通过城市拆迁的案例,探讨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资源利用、城市规 划、社会公平等问题。
对民生新闻报道角 度的几点思考
2023-11-15
目 录
• 民生新闻概述 • 民生新闻报道的角度选择 • 民生新闻报道的案例分析 • 民生新闻报道的未来展望
01
民生新闻概述
民生新闻的定义与特点
民生新闻的定义
民生新闻是以平民视角、人文关怀和民生情怀为出发点,关 注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社会实践和生存状态的一种新闻表 现形式。
案例二:医疗体制改革的新闻报道
报道改革措施的实施情况
01
关注医疗体制改革政策在各地的落实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和
遇到的问题。
探讨改革对民众生活的影响
02
分析医疗体制改革对民众就医、医疗费用等方面的影响,特别
是对贫困人群和弱势群体的影响。
反映医疗资源的配置和利用
03
关注医疗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揭示资源不均等的问题,提
论电视时政新闻的民生化
论电视时政新闻的民生化电视时政新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作为媒体平台,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重要议题呈现给公众。
然而,许多人认为这些时政新闻往往太过抽象、远离民生,缺乏真正的实际意义。
因此,本文将探讨电视时政新闻如何实现民生化,促进公众更好地了解、关注社会进步与改革。
一般来说,民生化的意思是将政治、经济、社会等大众关注的新闻与当地百姓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这样,百姓能够感受到时政新闻对他们生活的影响,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进来。
以中国为例,如何将时政新闻民生化,对国家改革和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
首先,在报道中,应当注重与社会大事直接相关的主题和话题,例如疫情、环境污染、就业机会、房价高涨等等。
这些议题涉及到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有利于引起公众的共鸣。
不仅如此,应该把矛盾和代表人民呼声的议题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在报道中更多地向“基层”采访报道。
记者采取以上方式时,能够更多地把话题带回到人民群众身边,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其重要性。
其次,在主持和介绍时,新闻主持人应以平常百姓的姿态、语言、思维方式来讲述新闻,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重塑信息。
这种传播方式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在电视台播报时政新闻的时候,应当讲述故事性、疑问性、互动性的新闻信息,引发观众主动与信息产生互动,从而实现精华的优化和传播。
此外,时政新闻的民生化还需要涉及行业、领域的深度分析。
江苏卫视《新闻说话人》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
节目将时政新闻与行业领域深度结合,以行业的角度呈现时政新闻,将大众群体关注的问题呈现出多个侧面,让观众更多地了解与感受到新闻的人性化背景与关切因素。
最后,更好的民声化也需要相关部门和群众的积极参与,形成一种新闻互动的绿色生态系统。
当广大媒体、专家学者、政治领袖、公众等多方参与新闻舆论交流时,将会出现各种多样性、矛盾性、参与性、公正性的意见和声音。
这不仅能让民众真正参与社会进程,更能够让新闻舆论更加民主和透明。
民生新闻栏目策划
民生新闻栏目策划背景介绍作为新闻节目的核心板块之一,民生新闻栏目旨在关注和报道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
通过深入挖掘社会民生领域的热点问题,为广大观众提供有关家庭、教育、就业、医疗等方面的相关信息,搭建一个了解社会问题、参与社会讨论的平台。
栏目定位民生新闻栏目立足于社会群众的需求,聚焦人民日常生活中的挑战和问题,以深入报道和独家实时信息为特点。
通过创新的报道形式和多元的角度,力图为观众提供具有分析性、解决性和参与性的新闻内容,引导观众关注社会民生领域的热点话题,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
栏目内容1. 热点话题追踪民生新闻栏目将跟踪和报道与社会民生领域相关的热点话题,深入研究问题的来龙去脉,以及其对人民群众的影响。
旨在增加观众对社会问题的了解,让他们明白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并能形成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2. 生活实用信息栏目将提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家庭、教育、就业、医疗等方面。
为观众提供有关这些方面的政策法规变化、实用技巧、市场趋势等实用信息,助力观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3. 深度调查报道通过深入调查和采访,栏目将针对特定社会问题展开深度报道,揭示问题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通过多角度、全面性的报道,为观众呈现问题的真相,激发公众对问题的关注和讨论,推动问题的解决和改善。
4. 观众互动参与栏目将借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建立观众与栏目之间的互动机制。
观众可以通过留言、评论等方式向栏目提供问题和建议,栏目工作人员将选择优质问题进行解答或报道。
在调查报道环节中,鼓励观众提供线索和参与调查,让观众参与到新闻的形成和解决的过程中。
栏目特色1. 全面而独立的观点民生新闻栏目将坚持客观、公正、中立的原则,通过多方面的采访和调查,为观众提供全面、多角度的报道。
不局限于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更注重发掘深层次的问题,提供独到的观点和分析,使观众对问题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浅谈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思维创新——以河南电视台《民生大参考》为例
影视 传视 民生新闻栏 目的思维创新
以河南电视台 《 民生大参考 》为例
贾 音 ( 新 乡学院新 闻传播 学院 4 5 3 0 0 0 )
( 一 )栏 目定位 明确 ,把 握好娱 乐性 元 素的尺 度 《 民生 大 参 考 》 电视 民生 新 闻 栏 目的 火爆 , 并 非偶 然 ,而 的 独 特 特 点 , 民 生新 闻 大胆 的 改 革 了传 播 语 态 和传 统 的传 播 方 式 ,从 足 一种 必 然 。因为 在 设计 这档 节 目时,工 作 人 员就 已经 为节 目进 而使 民 生 新 闻更 有 味 道 。 可是 , 民 生新 闻在 发 展 的过 程 中 也 会遇 到 瓶 行 了 明确 的定 位 , 《 民生 大参 考 》将 《 阳光生 活报 道 》 作为前 行 颈。本文就 以河 南电视 台 《 民生大参考 》为例子 ,分析 了我 国电视 民 的路 标 , 内容 和风 格 既与 社会 新 闻不 同 ,也和 时政 新 闻不 同,在 生 新 闻 发展 的 现 状 和 创 新 思 维 , 以求 推 动 我 国民 生 新 闻 栏 目的 发展 。 对观 众 收视 需 求和 收视 行 为 习惯进 行 深刻 的分 析研 究 后 , 《 民生 关键 词 :电视 节 目 ;民 生 新 闻 ;思 维创 新 大参 考 》栏 目创立 了独 特 的 电视模 式— — “ 新 闻资 讯 ”模 式 ,将 广大 百姓 的重 大利 益作 为播 报 的主 要 重点 ,将 党 “ 亲 民爱 民、 以 以 《 民生 大参 考 》为 代表 的 国 内民生 新 闻栏 目掀 起 了我 国 电 人 为本 ”的理 念体 现 了 出来 ,与此 同时 , 《 民生 大参 考 》将 普通 视新 闻改革 的 新浪 潮 , 由于 网络媒 体 的 日益 发达 , 民生 新 闻栏 目 市 民作 为 收视 的主 要 群体 ,也 是这 档 节 1 5 1 能够 成功 的一个 重大 原 《 民 生大 参考 》这 种 讲述 方式 没 有湘 军 的 “ 调 ”,也 没有 京 在发 展 的 同时 也遇 到 了阻碍 ,如何 突破 这 个障 碍 ,使 民 生新 闻能 因 , 侃 ” , 体现 出 了 自己具 备 亲 和 力 却 又不 乏 庄 重 沉 稳 的 特 够 可 持续 发 展 ,是 本文 将 要研 究 的话题 。笔者 从事 相 关工 作 ,对 腔 的 “ 此有 着较 为 深刻 的 认 识 ,就 以 《 民生 大参 考 》为例 子 ,讲 述我 国 点 ,将 定 向的 内容 用合 适 的载 体传 达 出 去,从 而 引起 广大 观众 群 民生 新 闻栏 目的发 展现 状和 未来 发展 的新 思维 。 体 的共 鸣 。 当前 我 国电视 民生 新闻 栏 目的现 状 ( 二 )利 用 多种元 素 ,做 出节 目自己独 特 的风格 ( 一 )新 闻含 金量 较低 , 内容杂 乱琐 碎 互 动 、 直 播 , 这 些 设 想 都 是 十分 必要 的 , 《 民生 大 参 考 》 当前 ,国 内有不 少 民生 节 日将 百姓 生活和 民生 问题混淆 。这些 之所 以能够 获得 成 功 ,很 大一 方面 原 因就 是因 为节 目合理 运用 了 节 目讲述 的都 是我 国人 民生活 当 中的琐 碎小事 ,使 民生节 目原本 的 这些 设 想 ,将 新 的技术 和 理念 运用 到 了节 日实 际 的运 作 当中 ,从 品味和 高度缺 失,没有 向着 民生建设 的宏伟 目标前进 。有不 少民生 而树 立 起 了品 牌效 应 。虽然 ,国 内也有 不 少有 激情 又 有活 力 的节 新闻节 目没有对 新 闻发生 的社 会背景进 行理性 的批判 和挖掘 ,缺乏 目,但 这些 节 目都 因 为缺 乏和 观众 的 有效 沟通 、缺 乏 电视 经验 而 对 题材 的筛选 ,新 闻的重点 围绕在一个 单个事 件 ,造 成 了民生节 目 很难 达 到预 期 的效 果 。 《 民生 大参 考 》 中的 “ 老蔡 读 报 ” “ 王 强 的肤 浅和 琐碎 , 内容杂 乱,很难将 有价值 的信息 带给人们 。 看市 ” “ 新 颖 说天气 … ‘ 庄 园 主播 ”等 节 目,都是 审 核设 计 、大 胆创 新 的产 物 ,在 人才 任用 上 ,节 目选 择 大胆 的任 用 人才 ,将 创 ( 二) 节 目形 式互 相抄 袭严 重 题 材 的蘑 复 , 同质化 的竞争 ,不仅 会 浪费 大量 的 新 闻资源 , 新进 行 到底 ,却 又保 持 在 一个 合理 的度 内,尤 其是 互动 参 与 、手 有 些 在 同一 时段 内播 出的 民生 节 日还 会 因 为分摊 厂 告和 抢 夺观 众 机短 信 、热 线互 动等 内容服 务 的加 入 ,使 民生 电视 新 闻栏 目变 得 使 新 闻市 场 的结 构和 秩 序遭 到破 坏 。你 有新 闻 眼 ,我 就有 热线 ; 更 为生动 形象 ,也 更加 亲 民 。可 想 而知 , 未来还 会有 更多 的新 技 你有 真 人 秀 ,我 就 有F L A S H 动 画 。还 有 很 多 电视 民 生新 闻 节 目扎 术运 用到 《 民生 大参考 》节 目当中 ,使节 目变得 更加 完 美 。 堆播 报 明星 结婚 、 明星 生 活等 内容 , 以博 得观 众 的眼 球 ,这样 的 ( 三 )做 到持 续创 新 ,时刻 校正 节 目的战 略 目标 《 民生大 参 考 》栏 目的成功 很 大一 部分 原 因都 来 自于 全体 工 同质 化竞 争现 象 会对 民生节 目的长 期发 展造 成 十分 不 良的影 响 , 作人 员 意识 的清 醒 ,他 们深 刻 的认 识 到 ,品牌 常青 的 根本 就是 团 作为 电视 民生 节 目,一 定要 深刻 反思 ,找 到其 中 的错 误。 队 的创新 力 ,初 始探 索 的创 新 固然 重要 ,但 持 续 的创 新能 力更 加 ( 三 ) 电视 民生节 目娱 乐化 严重 目前 , 国 内游很 多 的 电视 民生新 闻栏 日从 设计 、制 作 、播 放 重要 。在 节 日发 展 的过 程 中, 一定 要考 虑 到观众 需 求等 因 素 ,不 等 节 目都 存在 着 严重 的娱 乐化现 象 。例 如 ,使 用花 哨 的字 母 、使 断 的校 正防 止观 众 收视 疲劳 机制 、校 正记者 、节 目编辑 的 工作 状 用 搞 笑或 者滑 稽 的音 乐 效果 ,这 些 虽然 对 民生 新 闻栏 目的 表面 进 态 、校正 栏 目的智力 和 体力 配 置等 。与 此 同时 , 电视 民生 节 目还 行 了包 装 ,但 深 层意 义来 讲 ,并没有 对 民 生节 目起 到 实质 性 的作 应 当不 断 的制 定新 的战 略 目标 ,对 观众 起 到引 导作 用 ,从 而获 得 更多 的观 众 。 用 , 反而使 人觉 得 民生新 闻栏 目脱离 了原有 的轨 道 ,变得 庸俗 。 笔者 认 为 ,民 生新 闻栏 目的娱 乐化 现 象会 对 民生 新 闻栏 目的 总之 ,虽然 我 国 电视 民生 新 闻栏 目取 得 了一定 的 成就 ,但 其 发展起 到 以下影 响 : 1 . 使 民生 新 闻栏 目在 播 出的过 程 中缺 乏批 判 中还 存在 着 很 多 问题 ,还有 很 长的 一段 路 要走 ,我 们要 学 习 《 民 意 识 ,使 电视 新 闻 的理性 力 量变 弱 ,在对 某 一 时 间进 行描述 时 , 生大 参考 》 中 的优 点 ,结合 自身的 节 日特 点,创 立 有特 点 、勇 于 观 众 会被 新 闻栏 目中的娱 乐 化元 索 所影 响 ,而 忽略 了新 闻 本来 的 创新 的 民生新 闻 节 目。 价 值 ,达 不到 民生新 闻栏 日播放 的本 意 ;2 . 在 民生 新 闻栏 目中添 加 众 多的 娱乐 化 元素 ,会 使 原本 讲述 人 民疾 苦 的 内容变 作 一场 娱 乐 秀 ,使广 大 观众 的看客 心理 有 所增 长 ,和 原本 的 播放 理念 背 道 参考 文献: 1 】 孟 建,刘华宾. 对 “ 电视 民生新 闻”现 象的理论 阐释一 以安徽 电视 而 驰 ;3 . 众 多娱 乐化 元 素在 电视 民生新 闻 栏 目中存 在 ,致 使新 闻 【 第一时间》为例 t 1 ] . 中国广播 电 视 学刊 ,2 0 0 4( 7 ) . 对 社 会真 实记 录 的诚 意 性和 客观 性 有所 减 弱 ,使 民生 新 闻栏 目在 台 《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与对策分析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是电视台在播出中重要的一个栏目,它关注民生热点、反映社会问题、传递政府政策,是社会大众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传统媒体的衰落,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面临着困境,需要采取对策来应对挑战。
一、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1. 受众转移: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途径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电视新闻已经不再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尤其是年轻人更倾向于通过手机、电脑等新媒体获取新闻,这导致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受众群体逐渐减少。
2. 内容同质化:由于节目制作成本高昂,电视台倾向于选择容易生产的新闻内容,导致很多民生新闻节目呈现出内容同质化的现象,缺乏新意和深度,缺乏吸引力,令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3. 观众参与度低: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一般是单向传播模式,观众很难参与到新闻报道中来。
而互联网时代,新闻报道更趋向于互动和参与,观众希望能够和新闻媒体互动,发表意见,提出问题,但这对于传统电视新闻来说是一个挑战。
4. 广告收入下滑:随着电视收视率的下降,一些企业对电视广告投放的兴趣也在下降,这导致了电视台的广告收益下滑,民生新闻节目的资金来源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1. 提升内容品质:面临新媒体的冲击,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内容品质,让自己在内容上有独到之处,比如加大调查报道的力度,增加深度和艺术性。
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树立自己的观众群。
2. 多元化播出形式:如今的观众更加注重体验感受,希望通过多元的方式来获取新闻信息。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可以通过多种媒体平台,如网络直播、手机APP、社交媒体等,让更多的观众参与提高互动性和参与感。
3. 强化社会责任感:电视台作为社会舆论的一部分,应当承担起更多社会责任,关注社会民生问题,呼吁社会公众的关注和响应。
这样不仅能够展现电视台的社会责任感,也会受到更多社会的认可。
4. 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可以与新媒体平台合作,共同开发新闻产品,借助新媒体的资源和优势,加强内容传播,提升影响力和竞争力。
电视民生新闻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浅析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由《南京零距离》引发的思考2002年1月1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南京零距离》栏目,打出了“我们就在你身边,我们与南京没有距离”的口号,并率先提出“民生新闻”的理念,即新闻要反映老百姓的态度、视野和情怀。
作为江苏省十大名牌栏目之一,《南京零距离》的市场收视率稳居南京地区冠军,占据同时段南京地区一半的份额。
《南京零距离》的成功实践与民生新闻理论建构之间有着深刻的关系。
无论在技术、操作还是绩效方面,《南京零距离》让业内人士看到了在现实条件下民生新闻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民生新闻的异军突起,掀起了我国电视新闻发展的“第三次革命浪潮”,成为我国电视新闻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第三次电视变革不但出现了民生新闻节目的高涨,而且出现了所谓的平民主播,使得电视的大众性、平民性终于浮出水面。
随之而来的是更深层次的新闻观念的变化,这正是民生新闻之所以继续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原因。
此后,越来越多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声誉日隆,对全国新闻媒体改革形成又一次强烈冲击,“民生新闻”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悉、关注、认同、追捧。
1、民生新闻的概念从20世纪50年代中国电视新闻问世以来,新闻传播的取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比较窄的,其主要关注的是“高、大、全”式的新闻。
随着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全面入世,中国本土传统的电视新闻遭遇到严峻的挑战。
面对制作理念、技术手段、操作平台、争取观众等方面落后的挑战,随之而来的是电视民生新闻的出现。
民生新闻就是在党的新闻政策指导下,更多、更贴切地关注民生民情的当代新闻,是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以民众的人生诉求为基本出发点,以民众的生存状况为关注焦点,以民众的视角表现人文关怀的理念,以民众的生存空间开拓新闻资源的新概念新闻。
本文所界定的电视民生新闻区别于传统时政新闻,是指那些面向都市,以“民生、民情、民意”为主要关注点,以城市百姓“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通过记者现场调查、跟踪报道、嵌入式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方法采编制作,注重新闻的实用价值、娱乐价值、情感价值的电视新闻。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创新与发展探究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创新与发展探究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是以观众日常生活为主题,面向广大观众群体,关注人民群众生活所需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内容的一种新闻节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一、定位清晰,重视群众需求。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定位上要明确与凸显其面向的人群,即强调以了解观众需求并能够满足其需求为重点。
在内容安排和报道形式上更注重真实灵活,反映人民群众最真实生活状态。
二、深度报道,呈现实效。
以往出现在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中的新闻内容常常是深入生活,观察问题,反响热点,这些报道方法是新闻报道中的精髓。
针对人民群众的诉求,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要着重在深度报道上给予关注。
只有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报道,才能够让新闻报道产生真正的社会效应,让人民群众有所感知和改善。
三、人情味,有温度。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是一种传达情感、表达关怀的新闻形态。
只有把人情味和生活温度加进去,让新闻报道和观众的互动更加融洽,态度更加亲近,才能打动观众的心。
同时也将更好切合当前传播理念,资讯化、温情化、服务化。
四、多元化,形式多样。
电视产业的发展,也催生出了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新奇的电视节目。
电视新闻节目要抓住时代脉搏,不断研发新的一元化内容,多元化的形式,面向不同观众进行细分,才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总的来说,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创新与发展,在深度上、形式上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它要不断突破传统束缚,重视人性和市场,注重观众需求和节目呈现的特色,提高节目的反映性,增强节目的丰富性,以此来不断提升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质量,满足社会新闻媒体不断发展进步的需求。
浅谈县级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定位和创新
2 0 1 3年 7 期 ( 上)
浅谈县级电视 台民生新闻的定位和创新
冯 燕
( 安 阳县广播 电视总 台 河南 安 阳 4 5 5 0 0 0)
近年来 , 党和政府明确提 出 “ 以人为本” “ 执政为 民” 的执政 理念 ,对新 闻报道 提出 了 “ 三贴近 ”的要 求 , 新 闻媒体更加注重人 文关 怀 , 在这种形势下 , 民生新闻应运而生。 民生新闻 自出现起 , 政府就把它 当作了联系 群众的纽带 , 百姓把它当作了代 言人 ,民生 新 闻节 目收视率一路攀升 , 对开拓电视新闻 报道领域 、 扩大电视新 闻影响起到了不可低 估的作用。今天 ,我就县级 电视 台民生新闻 的定位谈一些 自己的认识 和看法 。 民生新闻及县级 电视 台民生新 闻定
一平 民的视 角 出 发 ,关注寻常百姓 的 日 常生活 , 关注百姓 日 常生存状态的电视新闻。它不仅 内容上从广 大普通百姓需求出发 , 形式上 也是人 民群众 所喜 闻乐见的。从贴近 民众这一层面看 ,民 生新 闻无疑是最成功的新 闻种类 , 就是媒体 利用平 民化的视角、平 民化的语言 、 关 注民 众生计 的一种报道方式。民生新 闻是 近年来 各级各类新闻媒体普遍关 注的报道重点 。 打 开 电视 。翻开报 纸 , 进人 网络 ,民生报道 随 处可见 ,令人眼花缭乱 。那么基层的县 级电 视 台如何定位 民生新闻呢? 1 . 挖掘 内涵 , 找准定位 。县级 电视 台应 该发挥 民生新 闻以平 民百姓为本位的理 念 , 依 靠本 土化 的地域优 势和充 满人 文情怀 的 风格找 准定位 。其中 , 正确理解 民生新闻的 内涵是找准定位 的首要条件 。 县级电视台民 生新 闻立足于 民,取之于民 , 服务于民在贴 近上为其他新 闻样式作 出了表率 , 所以今后 时期,民生新闻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 间。县 级 电视 台民生新 闻要立足县情实际 。 让 电视 节目 充 满乡土气息 ;作为当地媒 体的 “ 特产 品” , 要为县域范围内的农民观众服务 ,最 大限度挖掘和采 编富有地方特色的新闻。 2 . 找 准原动力 ,把握好栏 目定位 。这种 原动力 ,主要指收视主体 、价值 取向、取材 视角、解 决好 “ 为 了谁”的根本 问题 。如果 说 时政经济 新 闻主要是 以县 乡各级 官员和 城区 “ 白领”为主的话 , 那 么民生新 闻的原 动力就是农民和普通 城镇居 民。栏 目定位 , 关系栏 目的特色和生存 。只有错位竞争 , 才 能特色发展。我们 以观众诉求为新闻点 。 社 会琐事就是节 目大事 , 始终抓住民生这根 主 线。 栏目 定位为 “ 报 最新 时讯 、 道百 姓情 怀、 看人间万象”, 力求 为民说事儿 。 在 这方 面, 我们安 阳电视台作了一些探 索 , 先后 开设 了 民生栏 目《 希望的田野 》 、《 乡村服务社 》 , 定位为说老百姓故事 , 办老百姓的节 目, 记 者深人乡村 、基层发现老百姓关注的热点 、 难点话题 , 及时报道我市各地的先进做法和
怎样让民生新闻更有温度和深度
怎样让民生新闻更有温度和深度要让民生新闻更有温度和深度,首先应该注重选题和报道角度的选择。
以下是一些方法和建议:1. 增加真实案例和个人故事:将抽象的统计数据或政策解读与真实的个人故事相结合,让读者更能从情感上投入到新闻报道中。
这样能够增加新闻的温度,让读者更能产生共鸣。
2. 深入调查和采访:新闻报道要有足够深度,就需要记者深入调查和采访,去了解事件的全貌和背后的原因。
仅凭表面报道往往只能探及问题的表象,而无法展现问题的深层次。
要通过多角度和多层次的采访,挖掘出事件的真实内幕和人物的真实心声。
3. 着重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和边缘人群:社会弱势群体和边缘人群往往是民生新闻的重要关注对象。
他们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往往比较突出,报道这些群体的新闻会更有温度和深度。
通过关注他们的生活和困境,可以引发社会对于相关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4. 增加背景信息和专业解读:新闻报道不仅要呈现事实,还要加入背景信息和专业解读,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和深层次原因。
这不仅能够增加新闻的深度,还能让读者对事件更全面地了解,提高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5. 多媒体报道的运用:在报道中可以运用照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的媒体手段,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示事件和人物。
这样不仅能够增加新闻的温度,还能让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事件的影响和人物的情感。
要让民生新闻更有温度和深度,需要记者在选题和报道角度上下功夫,注重真实案例和个人故事的运用,深入调查和采访,关注弱势群体和边缘人群,增加背景信息和专业解读,并运用多媒体形式进行报道。
通过这些方法和策略,才能够让民生新闻更有温度和深度,引发公众对于相关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电视民生新闻的定位思考
电视民生新闻是电视传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直接涉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关注着
人们的福祉,也是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
在当今多元化的传媒环境下,电视民生
新闻的定位思考尤为重要。
首先,电视民生新闻的定位应该是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
作为传媒机构,电视台不仅
要追求商业利益,更应该关注社会公共利益。
因此,在报道民生新闻时,应该坚持公正、
公平、公开的原则,客观呈现事实,关注民众的需求,真正做到新闻报道的发现、交流和
引导。
其次,电视民生新闻的定位应该是以人为本。
民生新闻的前提是要关注人,而不是物
或者资本。
应该积极关注人们的现实问题,解决人们的疑惑和困惑,为人们创造安全、舒适、和谐的社会环境。
电视民生新闻应该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挖掘问题的根源,探
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为人们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启迪。
再者,电视民生新闻的定位应该是立足于人民群众。
民生新闻报道的对象是人民群众,因此,报道方式与方法应该顺应人民群众的要求,保持着朴素、简洁、直接的风格。
应该
把当地的生活状况、人民群众的经济、文化、生活需求等方面的情况展现到人们眼前,让
人们了解自己身边的事情,培养群众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最后,电视民生新闻的定位应该是促进社会和谐。
电视民生新闻应该不断加强对社会
不平等、矛盾和风险等方面的监督,促进社会公正和互惠。
还应该积极宣传和倡导人民群
众的优良品德和伦理,推动新时代的道德、法制和文明建设。
综上所述,电视民生新闻的定位应该是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关注人为本,立足于人
民群众,促进社会和谐。
只有坚持这些原则,才能让电视民生新闻真正成为人民群众感受
到的传媒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