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探析

合集下载

浅析民生类电视新闻节目叙事性研究的论文

浅析民生类电视新闻节目叙事性研究的论文

浅析民生类电视新闻节目叙事性研究的论文论文关键词:叙事电视新闻民生新闻媒体传播论文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当今社会物质、精神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叙事”为出发点的民生新闻,因其选题亲民性、视角广泛性、时事互动性、播报通俗性受深广大受众的青睐。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崭露头角至今,民生新闻已逐步普及开来并走向成熟。

本文将以民生类新闻节目为例,对其内容的叙事性作以分析研究。

一、民生新闻的定义传统的新闻定义为:新闻,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按照性质,可将其区分为两个角度,一是新闻的本体论含义:新闻是先在于主体的客观事物变动的重要信息;二是新闻的认识论含义:新闻是主体感知到的、或用符号传播并为受众所接收到的客观事物变动的重要信息。

由此可见,新闻是先于受众而存在、被受众感知的,具有简明性和客观真实性。

相对比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及新兴媒体类(如网络、手机)新闻更凸显出卓越的时效性和现场感。

民生类电视新闻节目作为新闻的一个重要类型,同样具备新闻的性质及其特征。

“民生”一词在近几年中频繁出现,究其原因是在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今天,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

人们开始从社会发展和人文关怀的角度寻求自身发展机会的提供、能力的培养和权益的保护。

也就是说,当今“民生”的意义,就不仅仅是从人权上界定的人的基本生存、基本发展的权利,而是以人为本,从人的需求的角度出发,实现人的生存权利有关的全部需求和与实现人的发展权利有关的普遍需求。

电视新闻的触角也从大政方针的发布延伸至普通百姓的身边,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选择题材,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百姓冷暖和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播报形式活泼多样,以叙事风格为主,将真实事件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民生类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1995年,北京卫视录制播出的《点点工作室》在新闻的选择及栏目设置上基本带有了民生新闻的性质;1999年《第7日》(原名《元元说话》,北京卫视)以关心百姓身边事,解决百姓麻烦事收到广大受众的欢迎;1997年北京卫视的《北京特快》与1999年成都电视台推出的《今晚800》等,也都呈现出了典型的民生新闻特质;2001年,沈阳卫视以反映当地人民生活状况的新闻类节目《直播生活》;2002年,《南京零距离》(江苏卫视城市频道),开创了大时段都市民生类电视新闻节目的先河。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与对策分析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是电视台播出的一种以民生为主题的新闻节目,涵盖了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括教育、医疗、环境、就业、住房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媒体形式的多元化,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面临着一些困境。

本文将针对这些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一、困境分析1.传统节目形式受挑战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如互联网、手机客户端、社交媒体等,传统电视新闻的地位受到了挑战。

观众可以通过手机随时了解新闻,不再需要盯着电视等待新闻的播出,因此传统电视新闻的收视率逐渐下降。

2.内容同质化严重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中的内容同质化严重,大部分节目都聚焦于同一些热点话题,导致观众审美疲劳,失去了对电视新闻的兴趣。

3.新闻报道缺乏深度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报道往往只能停留在表面,对于一些复杂的社会问题很难做到深入解读,不能满足观众对于深度解读的需求。

4.受商业影响较大在现代社会,商业利益对于新闻报道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些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可能会因为赞助商的关系而无法客观地报道一些敏感问题,导致观众对新闻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二、对策分析1. 创新节目形式针对传统节目形式受挑战的困境,电视台可以在节目制作上进行创新,引入一些新的元素和形式,如VR技术、互动直播等,提高节目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观众。

2. 多元化内容策划要解决内容同质化严重的问题,电视台可以调整节目策划,扩大新闻报道的领域,增加报道内容的多元化,包括教育、医疗、环境、就业、住房等不同方面的内容,满足观众对于多样化新闻的需求。

为了解决新闻报道缺乏深度的问题,电视台可以加强对于新闻的深度报道,邀请各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解读分析,提高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和深度,增加观众对于新闻的认可度。

4. 提升新闻信誉度为了减少商业影响对新闻报道的影响,电视台应该建立起更加独立和客观的新闻机制,严格把控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提高观众对于新闻的信任度,增加收视率。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故事化策略-以湖南经视《都市晚间》为例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故事化策略-以湖南经视《都市晚间》为例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故事化策略-以湖南经视《都市晚间》
为例
电视民生新闻是指对社会生活中重要、紧迫、关切的民生问题进行报道和探讨的新闻内容。

而故事化策略则是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新闻报道中的一种手段,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来让新闻内容更加接地气、易懂易记、容易引发观众情感共鸣。

湖南经视的《都市晚间》就是一档善于利用故事化策略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

1. 选择脉点新闻
湖南经视的《都市晚间》在选择新闻内容的时候,首先注意抓住社会生活中重要的、关切的民生问题。

这也是故事化策略能够运用的基础。

比如,经常会报道社会治安、城市管理、社会热点等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而通过故事化的普及方式,可以将公共问题更好地展现出来。

2. 运用真实故事情节
在报道中,湖南经视《都市晚间》非常注重运用真实的故事情节进行报道。

这些故事情节往往是真实的民生案例,如老百姓生产生活、就医就学等方面的难题和矛盾,从而引起了广泛共鸣。

通过以故事的形式展示,新闻更加接地气、更容易引发群众共鸣。

3. 凸显人性关怀
在故事情节的展开过程中,湖南经视的《都市晚间》还注重凸显出来的是人性关怀。

并不仅仅是关注问题的发生,而是以人文价值的视角进行报道,更为贴近社会人群的内心与需求。

这样新闻内
容才能够更加多元化丰富,而不是简单地强调问题或事件发生的事实。

4. 提供解决方案
湖南经视的《都市晚间》在此基础上,通常情况下,也会提供对于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路线。

将新闻转化为一种服务,易于民众接受与实施,既充分体现了新闻服务于社会的宗旨,也能够给社会带来更加实质性的变化。

电视民生新闻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

电视民生新闻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

电视民生新闻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电视民生新闻是指报道社会各阶层的人民日常生活、社会民生问题及相关政策措施的新闻。

电视民生新闻在传播民生信息、引导社会舆论、提升公民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电视新闻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以期为该领域的从业者和观众提供一些思考和参考。

一、电视民生新闻现状分析1.传播形式多样化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电视民生新闻传播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新闻报道外,还出现了文艺类、纪录片类、访谈类等多种形式的民生节目。

这些节目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故事、专题报道等方式,深入挖掘社会民生问题,丰富了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形式,提高了观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2.关注焦点广泛化电视民生新闻在关注传统的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医疗卫生、教育就业等问题的还逐渐将目光拓展到了老年人、农村留守儿童、青少年成长等更为细致和全面的方面。

这种广泛化的关注焦点使观众对电视民生新闻产生了更大的认同感和共鸣感,有利于促进观众群众的情感共鸣和社会共鸣。

3.融合创新水平提升电视民生新闻在传播形式和关注焦点上的创新不断提升,融合化已经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新闻媒体不断借鉴其他文化领域、社会领域,提升新闻报道的艺术性和感染力,以期吸引更多的观众关注和参与。

1.深度挖掘与精细化报道未来,电视民生新闻将更多地进行深度挖掘和精细化报道,不再满足于表象,而是更多地关注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

这需要新闻从业者具备更强的调研和采访能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工作热情。

2.社会参与与互动性增强电视民生新闻将更多地增强社会参与和互动性,采取多元化的报道形式和参与方式,鼓励观众参与新闻话题的讨论和解决,使新闻报道不再是单向传播,而是构建起多方共同参与的新闻生态系统。

3.因地制宜与差异化报道电视民生新闻将更多地因地制宜,进行差异化报道。

因地制宜是指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报道和解决措施,差异化报道是指更多地关注不同群体的特殊需求和诉求。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与对策分析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是指以报道民生问题为主题的新闻节目,旨在为观众提供生活中的实用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当前的电视媒体环境下,民生新闻节目面临一些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其困境,并提出对策。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之一是内容单一化和功利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商业利益的影响,一些电视台和制片方倾向于追求收视率和广告收入,导致节目内容趋同,过分关注热点话题而忽视其他民生问题,缺乏深度和广度。

一些节目在报道民生问题时过于功利化,只关注解决问题的表面,而忽略了问题背后的根源和深层次因素。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还包括信息传递受限和观众参与度不高。

由于电视媒体的特性,节目的时间和空间有限,无法充分呈现复杂的民生问题和解决方案。

观众参与度不高也成为一个问题,观众只能被动接受节目的内容,无法对其进行互动和参与讨论。

针对这些困境,可以采取一些对策来改善和提升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质量和影响力。

制片方和电视台应该多样化节目内容,不仅关注热点问题,还关注其他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

可以通过深入调查和采访,揭示不同民生问题的背后原因和深层次影响,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分析,避免功利化的报道方式。

利用新技术手段扩大节目的传播和互动范围。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可以将电视节目与网络互动和社交媒体结合起来,开展在线讨论和观众参与活动。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加观众的参与度,让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提出问题和建议。

制片方和电视台也应该加强多方合作,与学术界、专业机构和民间组织合作,共同开展民生问题的研究和调查,提供权威的数据和专业的分析。

通过这种合作,可以提高节目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制片方和电视台还应该注重节目的创新和表现形式的多样化。

可以借鉴纪录片和访谈节目的方式,采用情景还原、主持人对话等形式,以更生动和具体的方式呈现民生问题和解决方案,增加观众的兴趣和参与度。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但可以通过多样化内容、加强互动和参与、与其他机构和组织合作、创新节目形式等对策来提升节目的质量和影响力,更好地服务于观众和社会。

民生新闻节目创新路径分析

民生新闻节目创新路径分析

民生新闻节目创新路径分析民生新闻节目是指以人民生活为主题的新闻报道,是新闻媒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生新闻节目越来越受到关注,观众对民生新闻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创新民生新闻节目,提高其影响力和观众吸引力,成为了新闻从业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提高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在制作民生新闻节目时,新闻从业者首先要做到的是提高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新闻报道要严格按照事实进行,不夸大、不缩小、不夸张,做到真实客观。

对于一些热点事件和社会问题,要深入调查、多方采访,确保报道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只有真实客观的报道,才能让观众获得更加全面和真实的信息,也能够增强民生新闻节目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二、增加民生新闻的互动性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观众获取新闻的方式多种多样,民生新闻节目需要增加互动性,让观众更加积极的参与其中。

通过引入互动环节,例如设置投票、留言互动等,让观众的声音得到更好的表达和回馈,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民生新闻节目的吸引力,也能够收集到更多观众的需求和意见,从而提供更好的节目内容。

三、加强公益性内容报道民生新闻节目要真正贴近民生,就需要更多的关注社会公益事业。

新闻从业者可以增加公益性节目内容,例如关注困境儿童、帮助敬老院、支持环保活动等,通过报道这些公益内容,不仅可以提高民生新闻节目的社会责任感,也能够增强观众的情感共鸣,让观众更有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深入挖掘民生领域的特色资源民生新闻节目要提高自身的吸引力,就要深入挖掘民生领域的特色资源。

新闻从业者可以选择一些有影响力的民生故事进行深入报道,例如关于突破性康复治疗的案例、关于民间公益机构的报道等,这样可以让民生新闻节目更具有特色和号召力,也能够引起观众的浓厚兴趣。

五、关注当下年轻人的生活热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人成为了主流消费群体,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民生新闻节目可以适当关注当下年轻人的生活热点,例如青少年教育、就业创业、文化娱乐等,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节目的时效性,也能够更好的吸引年轻观众的关注,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和影响力。

电视民生新闻的突破路径探析

电视民生新闻的突破路径探析

电视民生新闻的突破路径探析1. 引言1.1 电视民生新闻的重要性电视民生新闻是指关注人民群众生活、社会民生问题的新闻报道,是传播媒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视民生新闻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电视民生新闻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

通过报道民生新闻,可以揭示社会问题的存在和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引导社会舆论,推动政府和各方面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和改善。

电视民生新闻还可以增强媒体与受众的互动和沟通。

通过报道受众关心的民生问题,可以增强受众对媒体的信任和依赖,促进媒体与受众的互动和互动。

电视民生新闻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它不仅是媒体责任的具体实践,更是社会治理和民生改善的重要工具,同时也可以促进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在新闻报道中,应给予电视民生新闻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2. 正文2.1 电视民生新闻的传统报道模式电视民生新闻的传统报道模式通常采取了一种以事件为中心的方式进行报道。

在这种模式下,新闻报道的重点往往集中在某一具体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上,而忽略了事件背后的根本原因和更深层次的问题。

这种报道模式往往缺乏对事件的全面分析和深入挖掘,导致观众只能获取到事件的表面信息,而无法深入了解事件背后的真相和影响。

传统报道模式还存在着报道角度单一、内容枯燥乏味的缺点。

大多数电视民生新闻报道往往只是简单地将事件的发生过程进行梳理和呈现,缺乏深度和独特性,导致观众很难产生兴趣和共鸣。

这种单一、枯燥的报道方式容易使观众疲倦和失去兴趣,从而影响了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

传统电视民生新闻报道模式存在着信息片面、角度单一、内容枯燥等问题。

在新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需要转变传统的报道模式,注重挖掘事件的深层次内涵,提升报道的深度和独特性,以更吸引人的方式来呈现新闻内容,从而更好地吸引观众的关注并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

2.2 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分析电视民生新闻作为传播社会民生信息的重要渠道,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受众群体。

目前在现实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的发展对策探析——以龙岩电视台《百姓视点》创新为例

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的发展对策探析——以龙岩电视台《百姓视点》创新为例

紧目丁前沿理论透析传播实践O N G N A N C H U A N B O传媒研究——广播电视节目研究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的发展对策探析——以龙岩电视台《百姓视点》创新为例郭健(龙岩电视台新闻部福建龙岩364000)摘要:电视民生新闻是电视新闻传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被誉为中国电视传播的第三次革命。

面对新一轮的革命,全国电视台都在做着改版和扩版,抢占新的制高点,吸引观众的眼球。

作为一家地方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百姓视点》,需要在策划中抢占先机、节目中贴近地气、内容上丰富多彩、以充满浓郁地域特色的节目去引发观众的观看需求,获得观众的认同,提高收视率。

关键词: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地气优势地方特色“民生”作为一个名词,多次出现在各类政府报告中。

关注民生也成为了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

龙岩电视台<百姓视点>栏目从1998年创建以来,就坚持走社会新闻的路子,它也是龙岩电视台一档老牌的民生社会类新闻栏目。

节目定位为“关注社会热点、把握民生脉搏”,被龙岩人民称为“龙岩的焦点访谈”,获得了较高的收视效果和社会美誉度。

随着“民生新闻”浪潮的涌动,<百姓视点>栏目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民生新闻”的栏目大战中抢占先机?如何在众多电视节目中拥有固定的观众收视群体呢?一、观众需求变化促进节目改革。

地方电视台有着自身的特色优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视信息传播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

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收听信息,更注重的是电视节目是否贴近自己的生活和日常生活中的大量生活知识和生活指导,随着网络世界的普及,人们也越发地愿意体现自我和互动传播,这也为电视节目的制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播学之父”施拉姆曾这样解释:受众参与传播就好像在自助餐厅就餐,媒介在这种传播环境中的作用只是为受众服务,提供尽可能让受众满意的饭菜(信息)。

至于受众吃什么,吃多少,吃还是不吃,全在于受众自身的意愿和喜好,媒介是无能为力的。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与对策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承担着向观众传递时事资讯、关注社会民生的重要职责。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传统电视新闻节目正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

观众在面对多样化的新闻来源时,选择性地接受信息;内容单一化导致节目难以吸引广泛受众;时效性不足使得新闻节目难以抢占先机;激烈的竞争让节目制作方面临更大的挑战。

如何在面对这些困境的同时寻找有效的对策,成为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和对策展开分析,探讨未来展望。

2. 正文2.1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作为传播民生实况、关注社会热点的重要平台,面临着诸多困境。

观众流失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网络新闻获取信息,而传统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收视率逐渐下降。

内容单一化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许多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选择报道内容时往往偏重于热点事件或娱乐新闻,缺乏多样性和深度报道。

时效性不足也是一个困扰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难题。

随着信息传播的速度日益加快,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周期往往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导致观众流失。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面临着来自其他媒体形式的竞争,传统的电视节目面临着生存压力。

在这种困境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需要重新审视自身定位,创新节目内容和形式,提升节目质量,以吸引更多观众关注。

2.2 观众流失问题观众流失是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媒体形式的多样化,观众的收视习惯发生了变化,传统电视节目的观众群体逐渐减少。

观众流失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受众群体年龄结构的变化。

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年轻人对新媒体的偏好,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传统受众群体逐渐流失。

2. 观众对新闻质量的要求提高。

现代观众对新闻的态度更加理性和批判,他们更加注重新闻的客观性和深度,而传统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往往只是简单地报道事件,难以吸引观众关注。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与对策分析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发展,观众对于获取新闻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和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对策,以保持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重要地位。

一、困境分析1.观众需求减少。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观众在获取新闻信息上的选择变得更加多样化,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观众数量逐渐减少。

2.信息时效性不够。

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一些新闻信息更新速度很快,电视媒体很难及时报道,这导致它的信息时效性不够。

3.内容单一。

现在,很多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内容往往只是一些简单的文字解说,没有足够的图像和影音资料,缺少生动的现场报道和详实的独家调查。

二、对策建议1. 加强互动性。

一些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可以通过社交平台和微信公众号建立互动的平台,与观众的沟通更趋紧密。

同时,新闻播报可以采用有趣的方式、多层次地参与观众。

2. 提升专业性。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需要更加专业化的编辑和记者团队,能够投入到真正的新闻报道中。

同时,它们应该制作更多娱乐性的新闻内容,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3. 推动数据化报道。

数据化报道能够将复杂的数据通过图表、数字、图像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帮助观众理解复杂的事件背景。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吸引和留住观众。

4. 制作更优质的内容。

现在,有很多电视媒体通过优质的影像和音频资料来丰富内容,以吸引更多的观众。

这要求电视媒体要加强原创报道,力求制作更多的生动、详实、独家的报道。

总体来说,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需要遵照观众需求的变化,不断创新,维持卓越品质。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强项,并在改进质量、提升专业性等方面努力,让其成为真正的有价值的信息载体。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与对策分析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是电视台在播出中重要的一个栏目,它关注民生热点、反映社会问题、传递政府政策,是社会大众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传统媒体的衰落,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面临着困境,需要采取对策来应对挑战。

一、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1. 受众转移: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途径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电视新闻已经不再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尤其是年轻人更倾向于通过手机、电脑等新媒体获取新闻,这导致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受众群体逐渐减少。

2. 内容同质化:由于节目制作成本高昂,电视台倾向于选择容易生产的新闻内容,导致很多民生新闻节目呈现出内容同质化的现象,缺乏新意和深度,缺乏吸引力,令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3. 观众参与度低: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一般是单向传播模式,观众很难参与到新闻报道中来。

而互联网时代,新闻报道更趋向于互动和参与,观众希望能够和新闻媒体互动,发表意见,提出问题,但这对于传统电视新闻来说是一个挑战。

4. 广告收入下滑:随着电视收视率的下降,一些企业对电视广告投放的兴趣也在下降,这导致了电视台的广告收益下滑,民生新闻节目的资金来源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1. 提升内容品质:面临新媒体的冲击,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内容品质,让自己在内容上有独到之处,比如加大调查报道的力度,增加深度和艺术性。

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树立自己的观众群。

2. 多元化播出形式:如今的观众更加注重体验感受,希望通过多元的方式来获取新闻信息。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可以通过多种媒体平台,如网络直播、手机APP、社交媒体等,让更多的观众参与提高互动性和参与感。

3. 强化社会责任感:电视台作为社会舆论的一部分,应当承担起更多社会责任,关注社会民生问题,呼吁社会公众的关注和响应。

这样不仅能够展现电视台的社会责任感,也会受到更多社会的认可。

4. 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可以与新媒体平台合作,共同开发新闻产品,借助新媒体的资源和优势,加强内容传播,提升影响力和竞争力。

浅谈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现状及对策

浅谈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现状及对策

浅谈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现状及对策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作为新闻媒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达社会民生信息、引导社会关注焦点、解决社会问题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当前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传播方式、内容呈现、观众反馈方面普遍存在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

一、传播方式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传播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收看方式的变化而不断转变。

传统电视机收视方式已经逐渐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而网络、流媒体、移动终端等新媒体的应用摆在了眼前。

因此,电视节目应该借助新媒体,通过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等渠道互动,进行精准投放,实现信息覆盖面的扩大。

同时,制作方应该加强创新,充分结合大数据技术、视觉设计、导演语言,为观众呈现更丰富、更立体、更有人情味的电视节目。

二、内容呈现无论是传统电视还是网络视频,作为民生新闻节目,其内容必须具有前瞻性、公信力和人性化。

在前瞻性方面,节目制作方应该更加关注社会热点,自觉引领社会思潮,关注全民健康、人权保障、公共安全等社会公共问题,扩大受众面。

在公信力方面,节目制作方必须坚持独立书记,充分展现对象真实情况,保证信息的客观性,严打虚假报道、更加注重事实核实,确保电视节目传递真实、可信信息。

在人性化方面,电视节目要真正与观众沟通,关注社会基层,真实反映民生问题,传递温暖人文关怀。

同时注重以人为本,以人性化的润色、情感化的措辞来加强节目内容的感染力,吸引观众或让观众参与节目,促进社会关注和社会互动。

三、观众反馈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观众反馈是制作方判断、改进节目的重要依据。

要保持与观众的良好互动,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等渠道开展观众互动与评论,收集观众的反馈和建议,及时进行调整,并在未来的电视节目制作中考虑到观众对节目的喜好和要求,真正做到因为观众紧紧围绕着观众的利益需求来打造优质的电视节目。

总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应该结合新媒体的应用,推进传播方式、呈现内容的创新,注重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呈现及维护观众利益,才能真正起到引导社会,解决社会问题的作用,实现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与价值。

电视民生新闻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电视民生新闻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浅析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由《南京零距离》引发的思考2002年1月1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南京零距离》栏目,打出了“我们就在你身边,我们与南京没有距离”的口号,并率先提出“民生新闻”的理念,即新闻要反映老百姓的态度、视野和情怀。

作为江苏省十大名牌栏目之一,《南京零距离》的市场收视率稳居南京地区冠军,占据同时段南京地区一半的份额。

《南京零距离》的成功实践与民生新闻理论建构之间有着深刻的关系。

无论在技术、操作还是绩效方面,《南京零距离》让业内人士看到了在现实条件下民生新闻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民生新闻的异军突起,掀起了我国电视新闻发展的“第三次革命浪潮”,成为我国电视新闻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第三次电视变革不但出现了民生新闻节目的高涨,而且出现了所谓的平民主播,使得电视的大众性、平民性终于浮出水面。

随之而来的是更深层次的新闻观念的变化,这正是民生新闻之所以继续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原因。

此后,越来越多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声誉日隆,对全国新闻媒体改革形成又一次强烈冲击,“民生新闻”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悉、关注、认同、追捧。

1、民生新闻的概念从20世纪50年代中国电视新闻问世以来,新闻传播的取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比较窄的,其主要关注的是“高、大、全”式的新闻。

随着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全面入世,中国本土传统的电视新闻遭遇到严峻的挑战。

面对制作理念、技术手段、操作平台、争取观众等方面落后的挑战,随之而来的是电视民生新闻的出现。

民生新闻就是在党的新闻政策指导下,更多、更贴切地关注民生民情的当代新闻,是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以民众的人生诉求为基本出发点,以民众的生存状况为关注焦点,以民众的视角表现人文关怀的理念,以民众的生存空间开拓新闻资源的新概念新闻。

本文所界定的电视民生新闻区别于传统时政新闻,是指那些面向都市,以“民生、民情、民意”为主要关注点,以城市百姓“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通过记者现场调查、跟踪报道、嵌入式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方法采编制作,注重新闻的实用价值、娱乐价值、情感价值的电视新闻。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常见问题浅析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常见问题浅析

视听实践与思考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常见问题浅析□张骥芳摘要:仅从收视率和市场占有额来看,电视民生新闻依然是当今传统媒体新闻节目中的佼佼者。

但是经过17年的发展,节目疲态渐现,品质似乎进入了停滞阶段,暴露出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涉及新闻选材、内容策划、后期制作,忽视了舆论引导的重要性,已经影响到媒体在公众心目中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民生新闻;节目问题;舆论导向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栏目开播,标志着我国民生新闻的诞生。

电视民生新闻发展到2019年,大部分栏目能够坚持正确导向,用主流声音引导社会舆论,但是节目违规现象时有发生,违规形态繁多,违规情形复杂,出现的典型性、倾向性问题背后的原因让人担忧。

理性看待民生新闻的既往荣誉,持续加强电视节目的媒体责任和社会效益,是民生新闻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R常见问题类型(一)主持人评论不当民生新闻与时政新闻之间的区别之一,就是主持人播报风格不同。

民生新闻节目气氛比较轻松,主持人在播报新闻时,对语句、语气的使用没有严格要求,可以将自己的观点、思想融入点评,说出百姓的心声,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又因常常“敢为百姓出声”.极易引发观众的共鸣。

因此,在面对社会突发事件、重大危机事件、焦点话题时,如果主持人不能牢牢把握报道主流方向.容易误导观众的认知。

例如,有主持人评论问题疫苗时称“这件事这么严重,不杀一两个不足以平民愤”,评论限塑令时认为“太多的部门在做化解抵消改革的勾当,比腐败危害还大,最终损害的是企业、老百姓,吃饱的还是那些人”,偏激的评论用语显得过于主观随意,有引导舆论走向反政府方向之嫌.不利于疏导公众情绪。

主持人都有自己的主持特色,受欢迎的主持人更是对观众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所以其负面影响不容小觑=(二)集纳式编排负面题材新闻民生新闻栏目主要以报道民生、服务百姓为宗旨,题材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负面题材有车祸、火灾、溺水、诈骗、抢劫、煤气爆炸、工地事故、寻衅滋事、打架斗殴、邻里矛盾、情感纠纷等,如果一期节目过多选取此类题材,播出比例高于50%,即使对新闻内容进行积极准确的舆论引导,这种集纳式报道负面题材的编排方式,也会向观众传递过多负面信息,容易使观众产生社会不安定的错觉和消极情绪,不利于达到传播正能量的效果。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创新与发展探究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创新与发展探究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创新与发展探究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是以观众日常生活为主题,面向广大观众群体,关注人民群众生活所需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内容的一种新闻节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一、定位清晰,重视群众需求。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定位上要明确与凸显其面向的人群,即强调以了解观众需求并能够满足其需求为重点。

在内容安排和报道形式上更注重真实灵活,反映人民群众最真实生活状态。

二、深度报道,呈现实效。

以往出现在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中的新闻内容常常是深入生活,观察问题,反响热点,这些报道方法是新闻报道中的精髓。

针对人民群众的诉求,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要着重在深度报道上给予关注。

只有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报道,才能够让新闻报道产生真正的社会效应,让人民群众有所感知和改善。

三、人情味,有温度。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是一种传达情感、表达关怀的新闻形态。

只有把人情味和生活温度加进去,让新闻报道和观众的互动更加融洽,态度更加亲近,才能打动观众的心。

同时也将更好切合当前传播理念,资讯化、温情化、服务化。

四、多元化,形式多样。

电视产业的发展,也催生出了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新奇的电视节目。

电视新闻节目要抓住时代脉搏,不断研发新的一元化内容,多元化的形式,面向不同观众进行细分,才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总的来说,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创新与发展,在深度上、形式上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它要不断突破传统束缚,重视人性和市场,注重观众需求和节目呈现的特色,提高节目的反映性,增强节目的丰富性,以此来不断提升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质量,满足社会新闻媒体不断发展进步的需求。

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反思

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反思

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反思电视民生新闻是指报道和关注社会生活中普通人民关心的各种问题的新闻节目。

在现代社会中,电视新闻作为主要的信息传播渠道之一,对于传递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新闻信息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对于电视民生新闻的反思也十分必要,因为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

首先,电视民生新闻过于依赖负面报道。

负面报道具有吸引眼球的效果,容易引发公众的兴趣和关注。

然而,如果负面报道占据新闻报道的主导地位,就会给人们传递一种社会问题严重、社会不安定的信息。

这样的报道容易让人们感到沮丧和无望,丧失对社会的信心。

因此,电视民生新闻应该更加注重平衡报道,充分呈现社会问题的不同面貌。

其次,电视民生新闻缺乏深度和专业性。

在电视新闻的节目制作上,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和提高收视率,常常会采用轻松、娱乐化的方式进行报道,过度强调图像和视觉效果,忽略了对问题的深度分析和背后的原因探究。

此外,由于新闻媒体的快节奏、有限时间的限制,也很难对复杂的社会问题进行专业评述。

因此,电视民生新闻应该在节目制作时更注重专业性,通过深入的采访和分析,呈现真实的事实和观点,为观众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此外,电视民生新闻过于依赖煽情和渲染。

为了增加新闻的吸引力,往往会采用夸大、煽情的手法来渲染事件的严重性和观众的情感反应。

这种做法往往会引起观众的恐惧和焦虑,导致公众对社会问题的理解出现偏差。

因此,电视民生新闻应该摒弃夸张的渲染方式,追求真实而冷静的报道。

最后,电视民生新闻缺乏参与和互动。

传统的电视新闻是一种单向传播模式,观众只是被动接受信息,缺乏参与和互动的机会。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观众可以通过互动平台和社交媒体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新闻报道进行评论和讨论。

因此,电视民生新闻应该更加注重与观众的互动,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开展多样化的参与方式,使新闻报道更贴近观众需求。

总的来说,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反思是必要的。

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电视民生新闻作为主要的信息传播渠道,需要从新闻内容的选择、方式和手法上进行调整和改进。

电视民生新闻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

电视民生新闻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

电视民生新闻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电视民生新闻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在扮演着报道社会民生、关注民生问题、引导社会舆论的角色。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视民生新闻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本文将对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探析。

一、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1. 信息丰富度不断提升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于民生新闻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电视媒体在报道民生新闻方面,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新闻事件报导,而是更加注重深度报道和专题制作。

人们可以通过电视媒体了解到更多的民生信息,从而更好地了解社会,关注民生问题。

2. 新闻呈现形式多样化在当今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中,新闻呈现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新闻报道外,还有纪录片、访谈节目、互动栏目等形式。

这些多样化的形式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也更有利于深入挖掘民生问题。

3. 专业化程度提高随着新闻行业的不断发展,电视民生新闻的专业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新闻从业者接受专业的培训,拥有更高的新闻素养和专业技能,能够更好地报道和解读民生新闻,提高新闻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4. 多方合作,融合发展在当前的电视民生新闻领域,各种形式的合作与融合越来越多。

不仅是媒体之间互相合作,还有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等的积极参与,共同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

这种合作与融合的发展势头势必会促进电视民生新闻事业的发展,也更有利于社会民生的改善。

1. 多样化内容呈现未来的电视民生新闻必然会朝着内容多样化的发展方向前进。

不仅仅局限于政治经济类的民生新闻报道,还将涉及到健康、教育、环保等更多方面的民生问题。

通过多样化的内容呈现,能够更好地满足广大观众的需求,也更有助于引导社会关注更广泛的民生问题。

2. 新闻科技融合创新随着新闻科技的不断发展,电视民生新闻将会通过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创新,开发出更多的新闻产品和服务。

比如增加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报道中的应用,提供更立体更生动的民生新闻内容;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新闻生产效率和新闻推荐精准度,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

受 众来经历事件 的发生过程 。在这里 , 记 者 不 再 代 全 知 全 能 的 讲 述 者 , 是 身 而 处 其 中直 接 以 个 人 化 角 度 参 与 了 解 和 体 验现场 . 而受 众 在 其 带 领 下 , 目击 者 一 像 样 一 步 步 深 入 新 闻 事件 现场 .去 感 受 强 烈 的 感 官 冲击 。正 如有 的学 者所 说 : 在 “ 这 样 视 角 中 , 事 由宏 观 转 为 微 观 。 自 叙 使 己摆 脱传 统 的叙 述 角度 带 来 的宏 观 理 论
在 题 材上 以对 普 通 百 姓 日常 生 活 的 关 注 为 主 . 再 关 注 国 际 、 内重 大 新 闻 和 省 不 国
新 奇性 .同 时很 多 主持 人 对 新 闻事 件 还 以 幽 默 、调 侃 的形 式 进 行 一 家 之 言 式 的
评 论 . 到 为止 , 庄 于谐 。 如 江苏 卫 视 点 寓 “
变 的价 值 观 念 . 让新 闻本 位 有 了 回归 “ 受
姓关心身边事 和娱乐化 的收视心理 , 在
与传 统 新 闻 理 念 的 冲 突 与 的 空 间 ,成 为 目前 国 内 电视 新
闻 的主 流 模式 之 一 。 题材 : 日常 化


朱 寿 桐先 生认 为 , 民生 新 闻是 以 民 “ 众 的 日常 生 活 为 主要 内容 。 以 民众 的 人 生 诉 求 为 基本 出发 点 . 以 民众 的 生 存 状
新 闻 的 导 语 已 经 不 注 重 必 须 清 楚 地 交代
众本体” 的趋 向 。
另 一 方 面 .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 民生 更 在
新 闻中 .普 通 老 百 姓 就 是新 闻 主角 或 是 参 与 评 说 新 闻 的 主 角 。在 镜 头 面前 畅 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倩
一、电视民生新闻的优势分析
1.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李长春同志在2003年的《求是》杂志上,曾对“三贴近”原则进行了细致分析和内容阐述,即新闻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

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民生新闻节目,宣传口号是“老百姓自己的新闻”,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随后山东电视台的《民生直通车》栏目提出“忧百姓之忧、急百姓之急”的宣传口号,也贯彻了“三贴近”的原则,得到了广大观众的高度评价。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民生新闻之所以火爆,正是它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百姓的视角出发,将话语权更多地交给平民百姓,从而受到老百姓青睐。

2.符合本土化的地域优势
美国著名新闻主持人丹·拉瑟有一条后院篱笆原则( Back-fence principle),意思是说人们在一天工作结束后,两个家庭妇女在他们家后院的篱笆旁聊天时谈到的内容,往往是她们一天中最感兴趣的事。

因此我们的电视栏目,抓取新闻点时,也必须抓取最能引起广大民众关注的话题,而最能让受众感兴趣的莫过于他们身边发生的事也就是本地发生的新闻。

3.采用口语式的播报方式
著名学者哈贝马斯著名的“公共领域”和媒介关系的论述,指出媒介在传播方法上要讲究“家常化”、“口语化”,要架起媒介和公众交流和沟通的桥梁。

因此电视新闻栏目所强调的“口语化”,目的就是搭建电视和观众的桥梁,尽可能地拉近电视与广大受众之间的距离,使得老百姓感觉民生电视新闻就是咱们自己
的节目,真的是关心咱们自己的日常生活,有种平易近人的亲切感。

比如山东齐鲁频道的《拉呱》,主持人用地道的济南话说新闻,一开始从语言上就抓住了济南市民尤其是老济南市民的心,风格也比较轻松活泼,得到了本地观众的喜爱。

二、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走向
1.提升品质
如今,受众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如何在全国众多民生新闻栏目中脱颖而出,成为电视人的第一选择?“内容为王”是永不过时的一条真理,一档节目能够生存且长期发展下去,必须从内容入手,用精品内容抓住观众的遥控器。

(l)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一定要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的方针,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营造昂扬向上、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

”民生电视新闻也是如此,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性,在新闻报道中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客观公正的精神,确保思想不偏离方向,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2)挖掘报道深度
内容上不仅要注重舆论导向的问题,更要解决好节目内容对社会甚至各阶层的深层意义等问题。

民生新闻相对于其他新闻,价值点不能仅仅停留在事一报、就事论事的肤浅表面上,也不能仅仅停留在搞笑取乐,愉悦受众的感官层面上,而是应该眼光再高一些,问题再看深一层,注重挖掘新闻背后所体现出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引导人们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2.树立品牌
未来媒体间的竞争,将是品牌的竞争。

各民生栏目应在稳固品牌影响力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而提高媒体的公信力是品牌栏目未来的发展方向。

(1)打造品牌主持人
主持人是一个栏目的代言人,他受观众的关注度和喜爱度直接影响着此栏目被观众认可喜爱度的高低。

因此主持人一定要有吸引观众的本领,必须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标志,使自己和栏目成为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品。

中国传媒大学应天常教授在《节目主持语言学》中指出:“语言个性是在长期实践中磨练出来的,语言的学习、积累、比较、检验、运用、创造,伴随‘有心人’的所有语言活动,主持人要在思维、感受和语言上下工夫,观察得更细一些,思考得更深一些,联想得更丰富一些,在‘换一种说法’上动动脑筋”。

因此,作为一档民生新闻节目的主持人更应该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从而形成栏目收视率的推动力。

一方面要充实自己的文化知识,加深文化底蕴的修养,从而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另一方面要充实自己的电视语言,以朴实的风格、鲜活的语言,对栏目精心构思,从而完成节目的再加工。

(2)打造品牌
对地方电视台新闻栏目来说,把节目从包装到内容做好只是完成了第一步。

要想在纷繁复杂、竞争激烈的全国众多电视新闻栏目中脱颖而出,成为收视率的王牌,那就要树立节目品牌,加大推广宣传力度。

首先,要根据节目定位和风格,有针对性地在频道,甚至可以考虑在同省不同频道不同时段多频次地插播节目形象片和宣传片,利用各种途径宣传栏目。

其次,要充分利用节日、纪念日等受关注度
高的日子策划一些节日特别节目,或是组织一些现场活动,增强和改善电视与公众的关系,拉近二者的距离,为提高新闻传播影响力创造条件。

最后,有条件的话,可以考虑建立自己的形象识别系统,通过标志、栏目风格包装等外化的东西,来强化节目的整体形象。

通过以上的措施7口宣传推广,节目特色会更加明显、理念更加突出,从而在观众心中留下更深的印象。

3.增强创新
“创新是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就是要不断地解放思想、买事求是、与时俱进。

民生新闻栏目从制片人、策划人、主持人到制作人员等主创人员要不断加强各种新司、文化、艺术、技术等的学习,尤其是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只有从内容、包装、技术等各层面的创新再创新,才能赋予栏目新的生命和新的理念,彰显新的生机和新的活力。

(作者单位:冀州广播电视台博闻新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