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寻觅社会的真谛讲义(学生版)

合集下载

《寻觅社会的真谛》教案(新人教版)

《寻觅社会的真谛》教案(新人教版)

《寻觅社会的真谛》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一、@§本单元的地位@§本单元是全书的终点,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全书的落脚点。

因为我们明白了"世界是什么",懂得了"世界怎么样",知道了如何正确地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目的就是为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服务于我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从知识目标来说,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和实践出发,认识社会历史的真谛(知道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明确社会历史的主体,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人生的价值,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懂得如何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把握实现和创造人生价值的基本途径。

@§从能力目标来说,主要是帮助学生用唯物史观、尤其是用物质生产实践认识社会历史的奥秘,初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的能力,初步具有运用唯物史观正确分析和看待社会、人生的能力,初步形成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初步具有正确地设计和规划自己人生的能力。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来说,主要是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培养学生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走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的群众观点,坚定学生的群众立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立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做贡献的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教材从生活实践出发,经过了"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这样一个中间环节,最后又回到了生活和实践。

这是一个循环上升运动,但它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循环,而是在更高的基础上实现了向生活、实践的回归,即在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础上的回归。

总之,本单元是全书的逻辑终结,在整部教材中具有目的和归宿的意义。

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本单元围绕的核心问题是在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世界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025年新人教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义 必修4 第二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2025年新人教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义  必修4 第二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寻觅社会的真谛第二十一课2025年新人教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义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课标要求考情回顾考点考题考情分析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2023·河北高考,10;2023·广东高考,122022·广东高考,16;2022·江苏高考,9高考试题主要结合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永葆赶考意识、我国法律政策的出台等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依托我国经济领域的改革和民主法治建设进程,考查对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解。

结合经济建设成就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成就分析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及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社会发展的规律2022·湖南高考,15;2022·江苏高考,152022·山东高考,8;2022·湖北高考,20(1)社会历史的主体2023·全国甲卷,23;2023·湖北高考,202023·辽宁高考,19(1);2023·海南高考,25(1)2022·全国甲卷,40(2)关键词: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群众观 点与群众路线思维导图基本问题地位:历史观的①_________社会历史的本质寻觅社会的真谛实践: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历史的发展基 础基 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含义关系社会存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社会存在② 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③___________规律:生产力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上层总趋势决定反作用决定反作用前进的、上升的,过程是④ 的实现方式:在社会⑤ 的不断产生、发展和解中实现的社会历史的主体前提条件制约决定相对独立性曲折基本矛盾创造者寻觅社会的真谛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历史的发展要 求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社会物质财富的⑥_______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坚持以⑦ 为中心坚持人民⑧ 地位社会历史的主体前提条件制约人民主体内容索引社会历史的本质核心考点一课时精练社会历史的发展核心考点二社会历史的主体核心考点三><核心考点一社会历史的本质精讲核心知识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

寻觅社会的真谛PPT教学课件

寻觅社会的真谛PPT教学课件

1.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 社会基本矛盾在任何社会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 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都是通过实践加以解决的。但 在阶级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不同,解决 的具体方式也不同,在阶级社会里,这一矛盾是对抗性的, 通过阶级斗争去实现;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矛盾是非对
2.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 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 础的发展。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
5.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 的过程是曲折的。 6.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 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 中实现的。 (1)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 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 直接动力 (2)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社 会的基本矛盾并非发生变化,但这种矛盾是非对抗 性的,可以通过改革加以解决。
A.①② C.①④
B. D.
答案 C 解析 本题运用排除法。②是唯物论,③是认识论, 故排除。广纳群言、广集众智体现了坚持群众观点 和群众路线;《纲要》是中国国情和时代的反映。
➢课时知识建构
➢时政热点链接
【背景材料 2011年7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正式 实施,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工伤有保障、重大工 伤对家人有照顾” 社会保险法规定,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 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 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 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 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
解析 建国60多年来的成就凝结着人民群众的奉献和创 造性劳动,说明人民群众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 这启示我们要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将尊重实 践与尊重人民群众紧密结合,ABC应选。人民群众创造 历史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D错误。 答案 ABC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复习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复习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复习
2023年9月
【考纲考情】
课标要求
备考策略
1.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以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事件及成功做法为
2.理解价值观的形成与时代和环境密切相关; 背景,考查社会历史的本质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3.解析价值观差异与冲突产生的社会根源, 的知识;以党的理想信念和党员的优秀做法为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 ①社会存在: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 式,还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等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②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 形式,即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也包括 社会心理和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三个要素。其中生产工具的水 平是生产力水平的标志。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中所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生产资料归谁所 有)、产品分配关系(产品如何分配)、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雇佣关 系、合作关系等)。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重点把握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 关系的变革。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 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 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 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 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精梳细理——重基础]
考点1 社会历史的本质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 发展。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做实践去理解”。 人类进行物质生产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经济领域,人类调整、改革社 会关系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政治领域,人类创造科学文化的实践构成 了社会生活的精神文化领域。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形成了全 部社会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课件-2025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ppt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课件-2025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ppt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 神财富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③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 革的决定力量 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发展
(≠领导力量)
(二)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拓展延伸】:发展的动力问题
(1)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2)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推动社 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直接动力; (3)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人民群众。 (4)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 (5)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
①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②认识事物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③全面深化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A.③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二)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总趋势 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024·北京)辛亥革命后,各种政治力量反复较量,中国共产党脱颖而出 ,团结带领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召开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一九五四年宪法, 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75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 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②“五四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历史变 革 ③政治制度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④美好生活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A.①② B.①③ C.② ④ D.③④

课件8:4.11 寻觅社会的真谛

课件8:4.11 寻觅社会的真谛

质量、增加民生福祉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 福”“活力”“生态”等常见宣传
位 置 。 在 城 市 形 象 宣 传 中 , “ 幸 福 ”“ 活 语属于社会意识,经济社会转型则属
力”“生态”等成了常见的宣传语。这说明 于社会存在。伴随着经济社会转型,
(A ) A.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语言的变化决定意识的变化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4.网络热词往往能折射出社会生活的变迁和人
第 13 页
们的感慨,由前几年的“被幸福”“被增长”
解析
答案
到今天的“duang”“然并卵”等,每一段时期都 网络热词折射出社会生活的变迁
有一些网络热词出现。网络热词的出现说明了 和人们的感慨,体现了社会意识
(C)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C.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4.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
第 19 页
纠错: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
根本动力。
[抓重点·析难点——互动探究]
问题1 社会基本矛盾(重难问题 师生共研)
适应我国人口形势变化的新特点,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
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我完善加以解决。
第 17 页
1.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劳动关 系矛盾的解决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2016·高考全国卷Ⅰ) 纠错:劳动关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生产关 系的性质是由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决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 层建筑的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推动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 专题五 寻觅社会的真谛

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 专题五  寻觅社会的真谛

相对独立性 性质 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社会存在与 社会意识的 辩证关系
特别关注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和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类别 研究对象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人类社会
地位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问题
物质与意识 整个世界
哲学的基本问题
区别
作用
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
4.(2017·全国卷Ⅲ)“爆竹声中一岁除”是传承千百年的中国春节习俗,然而
2017年春节期间,许多人选择少放甚至不放烟花爆竹,北京、上海等许多城市的烟花爆
竹燃放量较往年大幅减少,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在从“放”到“少放”或“不放”的变
化中,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绿色环保过春节正成为“新年俗”。年俗的这种变化
二、社会发展的规律与趋势 1.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 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基本矛盾
辩证关系
基本规律
生产力和生 产关系的矛 盾
生产关系一 定要适合生 产力状况的 规律
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 性质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定社会意识 过程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时间 社会意识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社会意识有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明确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自觉坚持唯物史观。 2.科学精神:能够辩证看待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科学认知社会生活。 3.公共参与:明确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自觉落实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教案

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教案

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2. 教学难点: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社会现象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寻觅社会的真谛。

2. 新课讲授(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意识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社会生活中正确发挥社会意识的作用。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讲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通过历史事件的分析,让学生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介绍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但过程是曲折的。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历史的发展,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

3.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以及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4.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或阅读材料,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

高二政治《寻觅世界的真谛》说课稿.doc

高二政治《寻觅世界的真谛》说课稿.doc

高二政治《寻觅社会的真谛》说课稿高二政治《寻觅社会的真谛》说课稿我说课的课题是《社会发展的规律》今天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六方面对本框教学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即本课的教学地位和作用《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第4册,《生活与哲学》第4单元第11课的第1框的内容。

本节课的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的第一框,主要讲授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社会的基本矛盾、以及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通过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的学习,分析说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该框是学习好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对学生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以及下一框的学习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认识人类社会发展以及下一框的学习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二、说教学目标(每个说1~2个)按照新课标教学目标,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掌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以及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2、能力目标:通过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学习,初步形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看待社会现象、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的学习,初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能力,3、情感与价值观的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能从社会存在出发理解社会意识,坚持思想领域的问题要到物质领域中去寻找根源,坚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

并且让学生能主动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去实践,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各说2~3个)本着高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使学生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规律。

对哲学上实践的概念,社会的基本矛盾以及延伸出来的理论在理解上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并且正确理解以上知识点对下一阶段的学习以及树立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也很重要,因此我把它作为本框的重点和难点。

《寻觅社会的真谛》课件-

《寻觅社会的真谛》课件-
社会结构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和多 样性,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 化,同时又受到历史、地理、文化 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社会结构的重要性
社会结构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它决 定了社会的稳定性和发展水平,也 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
社会制度
社会制度定义
社会制度是指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和程序,用于规范和调节 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保障社会的正常运转。
社会发展是社会变迁的动力和源泉,通过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
的进步,促进社会结构的优化和社会关系的调整。
03
社会变迁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
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一方面社会变迁推动社
会发展,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又促进社会变迁。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内容回顾
总结了《寻觅社会的真谛》课件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存 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人民群 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核心观点。
《寻觅社会的真谛》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社会学的定义与起源 • 社会结构与社会制度 • 社会互动与社会关系 • 社会变迁与社会发展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寻觅社会的真谛》是一门探讨 社会学基本原理和思想的课程, 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社会现象、社 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
创新研究方法
倡导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推动该课件研究的创新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课程内容
课程将涵盖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理论和方法,包括社会结构、社 会互动、社会变迁、文化与社会
、社会问题等方面的内容。
课程目标

课件6:4.11 寻觅社会的真谛

课件6:4.11 寻觅社会的真谛

2.社会的基本பைடு நூலகம்盾与基本规律
第 27 页
(1)社会的基本矛盾:④ 生产力 和生产关系的矛盾、⑤ 经济基础 和上层
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2)社会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⑥ 生产力状况 的规律,上层建筑一
定要适合⑦ 经济基础状况 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思考:上层建筑的完善一定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吗?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和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第 17 页
第 18 页
典例1 (2017北京丰台期末,21)“供给侧”“工匠精神”“洪荒之力”等词汇 入选2016年十大流行语。流行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社情民意、社会心理 的特殊载体,折射出社会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每一年流行语的变化体现了 (A ) A.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B.社会意识总是与时俱进的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提示:不一定。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第 28 页
(1)总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⑧ 前进的 、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⑨
第1 页
必修4 生活与哲学 政治 第四单元 认识苏社版会与价值选择
第11课时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2 页
考纲展示
第十一课时 寻觅社会真谛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生产力与 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4.社会历史的主体:(1)人民群众的概念;(2)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课件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课件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1、经济基础: 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生产关系(即所有制形式、交换形式、分配形式)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2、上层建筑: 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 和设施等的总和。 【扩展】 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政治上层建筑是指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建起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建立的军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人类历史是绝对 观念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外化的产物。
你怎么评价他们的观点?
陷入历史唯心主义
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原因
① 实质: 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 会存在。 ②根本原因: 以往的社会历史理论被这种假象所迷惑,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 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进一步追溯到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 原因——社会存在。
海北的“鸟友”前来参观,以护鸟观鸟、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特色的产业
蓬勃发展,以前打鸟、捕鸟的村民成为爱鸟、护鸟的“土专家”和良好生态
环境的自觉守护者。这表明( )
①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根源于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
②不与社会存在同步变化的社会意识是落后的社会意识
B
③社会意识能够转化为改变社会存在的物质力量
④社会意识能否推动社会发展取决于其是否反映社会存在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1)生产力 ①含义: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 ②要素:其基本要素包括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③地位: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课件7:4.11 寻觅社会的真谛

课件7:4.11 寻觅社会的真谛

生活的本质是实践。二十国集团成员要共同践行联动理念,把行动
落到实处。
第 30 页
学案二 社会历史的主体
第 31 页
层级(一) 基本知识掌握牢
1.全面理解人民群众的世界观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第 32 页
含 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劳动群众是人民 义 群众的主体部分
第9 页
基本矛盾
辩证关系
基本规律(任何社会都起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
的矛盾
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
筑的矛盾
础状况的规律
反作用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第 10 页
社会物质财 富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 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世 界 观
人民群众 是历史的 创造者,
社会精神财 富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③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图示
第8 页
地位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 领域的体现。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中,社会存在的决定 作用是第一位的,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历史唯物主义既反 对抹杀社会意识反作用的形而上学机械论,又反对将这种反作用夸大 的历史唯心主义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课件12:4.11 寻觅社会的真谛

课件12:4.11 寻觅社会的真谛

答案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生产力 状况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阻 碍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 盾、解放生产力的基本方式,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小岗 村进行“大包干”改革、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和土地流转,发展 集体股份经济,不断破除阻碍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经营机制 弊端,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
①社会意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的 ②社会意识可以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 ③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④社会意识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社会存在变化的反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典例2 (2017课标Ⅲ,20,4分)2016年10月,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 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 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 式、快捷性优势,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 效化。强化互联网思维的依据是 ( C ) ①互联网思维决定了网络时代社会形态的性质和面貌 ②互联网思维适应了网络时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③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意识先进与否的主要尺度 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提示:✕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 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二是社会意识对社 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其中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社 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 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 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① 推动作用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 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② 阻碍作用 。 判断:只要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寻觅社会的真谛的课件

寻觅社会的真谛的课件

探究:社会生活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总 体来说并没有贯彻到社会历史研究领域中去。即便 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 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
问题:(1)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是什么? 物质决定意识
(2)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有什么不同?
有意识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哲学
马克思 主义哲学
辩证唯 物主义
辩证的唯物论
唯物的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历史唯 物主义
社会历史观 价值观 人生观
考点要求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三、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 线的基本内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即‚瞎子阿 炳‛,1893年出生,江苏无锡人, 一生坎坷,献身音乐,终成杰出的 民间音乐家。他创作演奏的6首二 胡、琵琶乐曲是我国民族音乐的瑰 宝,在国际乐坛上享有盛誉。其中, 《 二泉映月 》被列为世界十大名 曲之一,被美国宇宙飞船带入太空 播放。华彦钧又是世界音乐史上的 一代名人。
3.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加息、审计风暴、 油价、电荒、循环经济等成为近年来中国热 词。这表明 C A.社会意识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B.人们的思想观念决定社会发展 C.社会存在的变化在社会意识中反映出来 D.社会意识总是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判断] (1)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就是社会意识促进 社会存在不断向前发展。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第05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讲义)(解析版)

第05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讲义)(解析版)

第05课查找社会的真谛名目考情分析网络构建【速记卡片】考点一社会历史的本质【夯基·必备基础学问梳理】学问点1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学问点2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易混易错】【学问拓展】【提升·必考考向归纳】考向1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考向2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考点二社会历史的进展【夯基·必备基础学问梳理】学问点1 社会历史进展的规律学问点2 社会历史进展的总趋势【易混易错】【学问拓展】【提升·必考考向归纳】考向1 社会历史进展的规律考向2 社会历史进展的总趋势考点三社会历史的主体【夯基·必备基础学问梳理】学问点1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制造者学问点2 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易混易错】【学问拓展】【提升·必考考向归纳】考向1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制造者考向2 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时政探究【命题猜测】真题感悟【速记卡片】1个本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个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1个总趋势:社会进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进展的过程是曲折的1个观点和路线: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2个基本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3个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3个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宝的制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宝的制造者、是社会变革的打算力气考点一社会历史的本质学问点1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歧: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两种基本的历史观。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1.生产资料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展。

( )纠错: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展。

2.社会存在打算于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进展起乐观的推动作用。

( )纠错:社会存在打算社会意识,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进展起乐观的推动作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5 寻觅社会的真谛【课程标准要求】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特性和作用,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阐述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

【政治核心素养】科学精神: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通过事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问题。

认识社会基本矛盾,初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能力;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准确把握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区别,理解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政治认同:从社会存在出发理解社会意识,坚持思想领域的问题要到物质领域中去寻找根源,坚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认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坚信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认同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公共参与:在实践中要自觉地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考情考向分析】从2022年山东、北京、辽宁、浙江等省(市)新高考真题、2023年新课标高考真题和湖北高考试题主要考查哲学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特征、认识的发展、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人民群众主体、人的价值、价值观、文化的作用、文化交流与发展、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022年山东、北京、辽宁、浙江等省(市)没有考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内容,2023年新课标、山东、北京、辽宁、浙江、湖南、湖北等省(市)都考查了这一内容,2023年各省市还都考查了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有关内容。

【思维体系构建】《哲学与文化》全书逻辑框架的大思路第二单元知识体系本专题脉络【核心考点突破】第一部分:必备知识考点一:社会历史的本质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考点二:社会历史的发展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突破提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①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合生产力状况,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②要全面深化改革。

二、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考点三:社会历史的主体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突破提升:比较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突破提升:真理是客观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精析突破】1、比较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和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和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图示2、比较阶级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表现和解决方式3、比较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要矛盾【知识提炼】1个总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2个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3对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精选典例精析】一、单选题1.(2023·浙江湖州·浙江省长兴中学校考模拟预测)2022年12月27日,增值税法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首次审议,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有关政策规定上升为法律,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对部分内容作了必要调整,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税收立法再进一程,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添力。

这体现了()①生产关系的适当调整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调整上层建筑的状况来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④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23·云南曲靖·校考三模)2023年3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

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重点是加强科学技术、金融监管、数据管理、乡村振兴、知识产权、老龄工作等重点领域的机构职责优化和调整,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以便更好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深化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唯物史观依据是()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②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对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根本变革③完善行政管理体制,调整生产关系以促进经济发展④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使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2023·海南·模拟预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党的中心任务有不同的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对党的中心任务的认识的转变是基于()①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过往正确的认识往往是我们获得新认识的基点③正确的社会意识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④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2023·浙江·校联考模拟预测)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是基于()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②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③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④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2023·四川成都·石室中学校考模拟预测)2023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在作关于立法法修正草案的说明时指出,修改立法法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法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客观要求,是总结新时代正确处理改革和法治关系的实践经验、更好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和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相统一的现实需要。

这表明()①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②社会意识能主动适应社会存在的变化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2024·四川成都·成都七中校考模拟预测)2023年2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意见》。

《意见》提出明确联络机构、建立会商机制、推动协同保护相关法律政策完善、促进行政标准与司法标准统一等13项具体举措,为整体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可见()①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②整体与部分就是绝对与相对的关系③上层建筑的调整应服务于经济基础④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2023·山东菏泽·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校考三模)自2023年1月8日起,我国新冠疫情防控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是在综合评估病毒变异疫情形势和我国防控工作等的基础上作出的防控策略调整,以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这表明()①社会意识的变化源于社会存在的变化②合适的上层建筑能巩固发展经济基础③人类能够在不相容的思维中把握事物④实践基础上的社会意识科学预判未来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2023·广西·模拟预测)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这是因为()①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③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④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二、材料分析题9.(2023·黑龙江大庆·大庆中学校考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我国国家安全面临诸多风险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国家安全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统筹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

党的十九大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并写入党章。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作出了部署。

随着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落实,我国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有力地维护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分析我国创造性提出并不断完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积极意义。

【易混易错辨析】1.生产资料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3.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4.社会意识总是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5.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6.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7.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8.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抗性矛盾。

9.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

10.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11.改革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的直接动力。

12.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3.人民群众创造的精神财富来源于传统文化艺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