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殿比较分析

合集下载

长生殿桃花扇异同

长生殿桃花扇异同

长生殿桃花扇异同长生殿桃花扇的异同比较中文摘要在清初剧坛上,有两部不朽的历史传奇大剧——《长生殿》和《桃花扇》,这两部剧本产生于同一时代,都为清朝初年,面对基本相同的历史环境和社会背景,两者在许多方面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都是采用了历史题材的悲剧,都将政治主题与爱情主题有机的结合起来,都描绘了一段经典的男女爱情故事,两者表达思想感情内涵都有思明辅清的思想,线索结构上都是复线结构,并且两剧都表现了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民族意识等等。

尽管如此,两者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别的,如两者具有不同的悲剧结局,爱情与政治主题所占比重也各有不同,在思想感情上也略有不同,《长生殿》是垂戒来世之情,而《桃花扇》是易代兴亡之感,在性爱和义理在情感中的表现也各有侧重,《长生殿》是政中侧重于情,而《桃花扇》情中突显政。

关键词《长生殿》《桃花扇》《长生殿》《桃花扇》异同AbstractIn the early plays, there are two monumental historical legendary drama, "Palace" and "Peach Blossom Fan", the two plays produced at the same time, for the early years of the Qing Dynasty, with basically the same historic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background, both are inextricably linked in many aspects: both the historical themes of the tragedy, the political theme and the theme of love organically, portray a classic story of love between men and women, both the expression of thoughts and feelings connotation have clear idea of Siming auxiliary structure is complex, clues and structure, and the two drama show deep nostalgia and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Nevertheless, there are still certain differences, such as they have different political themes of love and tragedy, the proportion is also different, inthe thoughts and feelings is also slightly different, "Palace" is the afterlife vertical ring of love, and the "Peach Blossom Fan" is the easy generation of a sense of the rise and fall in love. And the meaning of emotional in the performance also have different emphases, "Palace" is focused on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and the "Peach Blossom Fan" emotion in political prominence.Keywords Palace of Eternal Life The Peach Blossom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目录一、《长生殿》与《桃花扇》语言比较 (2)(一)曲词:崇雅之旨与新警之求 (2)二、《长生殿》与《桃花扇》结构艺术比较 (3)(一)、两剧对历史材料剪裁之比较 (3)(二) 、两剧结构线索之比较 (3)(三) 、两剧结构布局之比较 (3)三、《长生殿》和《桃花扇》内容比较 (4)(一)同是借古讽今的悲剧,却有不同的结局 (4)(二)同是爱情与政治主题结合,两者比重各不同 (4)(三)同是政事与情事交错发展,性爱与义理的表现各有侧重 (4)四、《长生殿》与《桃花扇》艺术作品中的兴亡之感 (5)结论 (6)致谢 (6)参考文献 (7)一、《长生殿》与《桃花扇》语言比较《长生殿》与《桃花扇》是中国戏曲史上语言成就卓著的“双璧”。

“闹热《牡丹亭》”——《牡丹亭》与《长生殿》之比较

“闹热《牡丹亭》”——《牡丹亭》与《长生殿》之比较

“闹热《牡丹亭》” ——《牡丹亭》与《长生殿》之比较摘要:梁清标曾言《长生殿》是一部闹热的《牡丹亭》,洪昇亦对此说法表示赞同。

由此可见,两部剧作确有相似之处,但细究之,又同中见异。

本文主要从演出排场、情节结构、主旨意蕴三个能体现闹热性的方面试对《牡丹亭》与《长生殿》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牡丹亭》;《长生殿》;闹热所谓“闹热”是对传统戏剧“热闹”状态与性质的概括性描述,即传统戏剧的本质属性,亦可称为“闹性”。

①“闹热”不仅着眼于戏曲的舞台性,如演出排场的热闹,还包括戏剧的文本内容,如剧本结构的冲突性以及主题意蕴的多义性。

因此,在比较两部剧作的“闹热”时,要兼顾舞台与文本两重属性。

1.演出排场之比较汤显祖在创作《牡丹亭》时注重科诨的插入以加强情节的喜剧性和剧作的闹热性,如《闺塾》《劝农》《冥判》等出。

《闺塾》中春香、杜丽娘、陈最良三人构成了一副诙谐闹热的画面,特别是春香的插科打诨,使人读来忍俊不禁。

《劝农》一出田夫、牧童、采桑老妇、采茶人依次登场,也构成了春耕劝农的闹热场面。

《冥判》则是展现了鬼判们的诡异腔调和古怪行径等极具闹热氛围的表演。

但是,《牡丹亭》毕竟以“冷”戏为主,“冷” 戏最精彩、最动人,也最富意蕴、最富韵味、最启人思索,如《游园》《惊梦》《寻梦》《冥誓》等出,每一场次至多出现两人,只有在这样“冷清”的场面和氛围中,杜丽娘才可以通过大段的唱词将春意萌发的黯然、春心萌动的惊惧以及死而不悔的追逐细腻地表达出来,以将“至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与《牡丹亭》相比,《长生殿》无疑更加“闹热”。

首先,洪昇喜欢用众多人物穿插构成“闹热”场面,如《春睡》一出,永新、念奴、杨玉环、李隆基、高力士和杨国忠等各色人物依次登场,整个场面生动宏大,热闹至极。

其次,《长生殿》的场景多是两两对照,苦乐相应,如《进果》与《舞盘》二出,一方是田禾被踏坏,行人被踩死,令人惨不忍睹;一方则是轻歌曼舞,逸态横生,极尽靡乐。

再次,《长生殿》的排场之盛,令人叹为观止,作者用大量笔墨写天上与人间,朝堂与疆场,官员与百姓,涉及场景之广,人物之多,都极富“闹热性”。

比较《长生殿》和《桃花扇》艺术结构上的特点

比较《长生殿》和《桃花扇》艺术结构上的特点

比较《长生殿》和《桃花扇》艺术结构上的特点《长生殿》与《桃花扇》是清代传奇的代表之作,皆是以涵咏古情事来表达作者的历史观。

《长生殿》是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来表达“乐极哀来,垂戒来世”的主旨;《桃花扇》则是通过写晚明士子侯方域和“秦淮八艳”之一李香君的爱情的“离合之情”来写国破家亡的“兴亡之感”。

(1)两剧对历史材料剪裁之比较①由于创作主旨不同,《长生殿》借“安史之乱”、“国倾而复平”来写李、杨生死不渝的“钗盒情缘”,因而“凡史家秽语,概削不书”。

对生、旦都进行了“美化”。

而且,下本多属虚构,以浪漫主义的手法,采用美丽的神话传说,“借月宫足成之”。

②而《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故侯、李的活动多与政治斗争紧密相关。

同时,对生、旦都进行了“拔高”。

上下本都多属实,以现实主义的手法,稍加提炼,让生、旦相会栖霞山,双双断除花月缘而遁入空门。

两剧相同处写政多属实,写情多点染。

(2)两剧结构线索之比较《长生殿》和《桃花扇》两剧结构线索的特点都是双线结构,两线交错,形成对比,互为因果,有主有从。

但不同之处在于:①《长生殿》描写爱情戏一线重于反映政治戏一线;《桃花扇》反映政治戏一线重于描写爱情戏一线。

因此,两剧结构线索,谁主谁从,也就恰好相反。

②《长生殿》和《桃花扇》两剧都应用了“钗盒”、“扇子”这种具有象征性的事物分别作为关合两条线索的枢纽。

但两者仍有区别,《长生殿》中的“钗盒”主要是李、杨爱情的象征和见证,而《桃花扇》中的那柄血染的“扇子”,不仅是侯、李坚贞爱情的象征,而且是南明王朝兴亡的见证。

③人物的设计安排上也各有差异。

《长生殿》生、旦两人贯穿全剧,忠奸仅是穿插其中,因而人物关系较为单纯。

而《桃花扇》贯穿全剧的人物除生、旦外,还有老赞礼、张瑶星等重要人物,因此,其人物关系较为复杂。

(3)两剧结构布局之比较就《长生殿》和《桃花扇》结构布局看,两剧都分上下两部,但结构布局艺术却有区别:①就《长生殿》整体结构布局看,上本布局严谨有致,下本布局松缓失度。

明代戏曲《长生殿》的历史背景与文学价值评析

明代戏曲《长生殿》的历史背景与文学价值评析

明代戏曲《长生殿》的历史背景与文学价值评析1. 引言1.1 概述明代戏曲《长生殿》是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中的重要作品,创作于明朝嘉靖年间。

这部戏曲以唐代皇帝李世民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为基础,展现了唐朝宫廷乱象与封建礼教的冲突,并通过悲壮、缠绵的音乐和舞蹈来表达人性的美好与无奈。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和文学价值两个方面深入评析该剧。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引言、明代戏曲《长生殿》的历史背景、明代戏曲《长生殿》的文学价值评析、评析其他版本和改编作品、结论。

在引言部分,将对文章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结构。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明代戏曲《长生殿》在历史与文学上的价值,并通过研究其创作背景、艺术手法以及影响力等方面,展示其对中国传统戏曲发展与演变的影响。

通过评析其他版本和改编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长生殿》在不同时期的受众反响和影响力。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对《长生殿》的历史地位和文学价值进行综合评述,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这篇文章,希望读者能够深入了解《长生殿》这一经典作品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2. 明代戏曲《长生殿》的历史背景:2.1 戏曲发展背景:明代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黄金时期,各类剧种如京剧、越剧、昆曲等相继形成并盛行。

这一时期,戏曲演出成为社会生活中重要的娱乐方式,经常在宫廷和民间进行演出。

明代的戏曲创作以及演出文化水平都达到了高峰。

2.2 《长生殿》的创作背景:《长生殿》是明代著名戏曲作家洪升所创作的一部杂剧。

该剧创作于万历年间(1573-1620),讲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

洪升通过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改编,表达了对人性善恶、权力斗争以及爱情美好与悲剧等主题的思考。

2.3 剧情梗概与主要角色介绍:《长生殿》的故事取材自唐代宫廷中真实发生过的事件,以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动人而悲壮的爱情为主线。

剧中的主要角色包括唐玄宗、杨贵妃以及一些权臣和宫女等。

故事发生在唐朝,杨贵妃自河南进京后被选入宫中,逐渐引起了唐玄宗的注意。

古代戏剧长生殿与汉宫秋的主题对比

古代戏剧长生殿与汉宫秋的主题对比

古代戏剧长生殿与汉宫秋的主题对比古代戏剧《长生殿》与汉宫秋的主题对比汉代是中国古代文化丰富多彩的时期,而戏剧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汉朝达到了巅峰。

在当时,有一部备受瞩目的戏剧作品叫做《长生殿》,与之相呼应的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汉宫秋》。

虽然这两个作品的形式截然不同,但它们的主题却有着一定的联系与对比。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长生殿》与《汉宫秋》的主题,并探讨其在古代文化中的意义。

首先让我们来看《长生殿》,这是一部著名的元曲作品,由郑光祖创作。

该剧主要讲述了唐朝宰相杨广与他的妃子王昭君之间的爱情故事。

通过剧中人物的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这部戏剧作品中强烈的爱情主题。

杨广为了与王昭君相守,不惜丢弃乌纱帽、补天裳等象征着他的地位与荣誉的物品。

他们的爱情在政治与历史的压力下泛起浪花,而这种追求真爱的坚韧不拔,正是《长生殿》主题的核心。

相比之下,王之涣的《汉宫秋》则追求的是一种淡泊宁静的意境。

这首诗通过描写汉宫的秋景,表达了诗人的胸怀和情感。

诗中的主题主要集中在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如梦的思考上。

诗人以自己的眼睛观察到了悠远的历史,融入其中的感慨和蔚蓝的天空一起构成了这首诗的主旨。

与《长生殿》追求真爱的剧情相比,《汉宫秋》则更加关注的是人生的短暂与闲适。

对比两者可以看出,《长生殿》和《汉宫秋》在主题上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与对比。

《长生殿》以浓烈的爱情为核心,追求真爱,而《汉宫秋》则以淡泊宁静的情感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思考。

这两个作品通过戏剧与诗歌的形式,各自传递出了不同的情感与观念。

本文不仅对两个作品的主题进行了对比,也对它们在古代文化中的意义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长生殿》展现了汉代文化中强烈的情感追求,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爱情的向往与追逐。

而《汉宫秋》则代表了汉代文化中的一种心境,即对于宁静与淡泊的追求。

总之,《长生殿》和《汉宫秋》是两个不同形式的作品,却都具有一定的主题对比。

《长生殿》追求真爱,表达了浓烈的情感;《汉宫秋》则主张淡泊宁静,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思考。

明代戏曲《长生殿》的美学价值与剧情解读

明代戏曲《长生殿》的美学价值与剧情解读

明代戏曲《长生殿》的美学价值与剧情解读1. 引言《长生殿》是明代著名戏曲作品,以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精彩的剧情而闻名。

本文将从美学角度出发,探讨《长生殿》在艺术表现上的创新之处,并对剧情进行深入解读。

2. 美学价值分析2.1 批判现实主义《长生殿》通过揭示明代社会中封建统治阶级的黑暗和腐朽,展现了戏剧批判现实主义的特点。

通过寓政治讽喻于戏剧形式之中,使观众深刻认识到封建制度下人民受苦受难。

2.2 唯美意象塑造《长生殿》以诗意般的唯美意象塑造为特色。

作者利用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华丽的语言,打破了传统戏曲形式的桎梏,赋予作品以浓郁而梦幻的氛围,使观众沉浸其中。

2.3 情感表达与审美体验《长生殿》通过对人物情感的真切描绘和丰富多样的表演艺术手法,给观众带来深刻的情感体验。

观众在欣赏戏曲时,能够与剧中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并体验到纷繁复杂的审美快感。

3. 剧情解读3.1 女主角范晔形象解析范晔作为《长生殿》的女主角,她集聪明、勇敢和善良于一身,是一个极具个性和魅力的人物。

通过她与其他角色之间的互动,展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面对压迫与约束时所表现出来的坚强和勇敢。

3.2 长生殿的象征意义长生殿作为戏剧中重要的舞台背景之一,在剧情发展中扮演着特殊而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代表着理想化社会存在的可能性,也象征着艺术家对自由与正义追求的渴望。

3.3 爱情与悲剧《长生殿》以一段跨越生死的伟大爱情为核心,将爱情与悲剧紧密联系在一起。

通过虐心而又感人至深的剧情展开,观众不仅被其浪漫而激动人心的爱情所吸引,也对悲剧结局中人物的命运感到深深地同情和忧伤。

4. 结论《长生殿》作为明代戏曲中的经典之作,其美学价值和深刻的剧情使其成为了一部永恒不朽的艺术杰作。

通过对其批判现实主义特点、唯美意象塑造、情感表达与审美体验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长生殿》所体现出来的独特之处。

同时,透过剧情解读探索女主角范晔形象、长生殿象征意义以及爱情与悲剧等元素,能够深入挖掘并领略该作品所带来的文化与艺术魅力。

昆曲《长生殿》赏析课件

昆曲《长生殿》赏析课件
昆曲《长生殿》赏析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昆曲与《长生殿》概述 • 《长生殿》剧情解析 • 《长生殿》音乐赏析 • 《长生殿》表演艺术分析 • 《长生殿》的文化内涵与传承价值 • 《长生殿》的现代演绎与创新发展
01
昆曲与《长生殿》概述
昆曲的起源与发展
昆曲的起源
昆曲起源于江苏昆山,具有600 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戏曲中 最古老的剧种之一。
唱腔:昆曲演员的唱腔要符合人物性格和情感,声音圆润、吐字清晰,展现出角色 的内心世界。
动作:演员的台步、手势、身段等都要符合古典戏曲的规范,表现出角色的身份和 性格。
演员表演技巧与人物塑造
• 表情:演员要善于运用面部表情和眼神,表现出 角色的喜怒哀乐,传达情感。
演员表演技巧与人物塑造
人物塑造
主角杨贵妃:演员要表现出杨贵妃的娇美、聪慧、多情,以及与唐明皇 之间的深情厚意。
艺术特色
该剧具有浓郁的文学色彩和音乐韵味,以优美的唱词和动人的旋律著称。同时,该剧的舞美设计和服装也极具特 色,展现了唐朝宫廷的华美和精致。
03
《长生殿》音乐赏析
昆曲音乐特点与乐器介绍
昆曲音乐特点
昆曲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接近于歌唱的音乐形式,具有独特的声腔、旋律和节奏特点。其声腔清丽柔 美,旋律缠绵婉转,节奏缓慢悠长。
《长生殿》的现代演绎与创新发展
《长生殿》的改编与演绎现状
01
02
03
文本改编
对原著进行适当的改编, 以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和 观赏需求。
表演风格
在传统表演风格的基础上 ,融入现代元素,使观众 有更直观、生动的感受。
音乐创作
结合现代音乐元素,创新 传统昆曲音乐,使其更具 有时代特征。

《长生殿》与《杨贵妃》中唐明皇形象的比较研究

《长生殿》与《杨贵妃》中唐明皇形象的比较研究
2 】 施耐庵 : 水浒传 》 ,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 ,2 0 9 9 年版,第 水 ” 。有 学 者 这 样 分 析 道 : “ 作 者 极 力 否 定 与 批 判 的 坏 女 【
1 3 页,文章有关 《 水浒传 》的文字均 出于此 书。 人 形 象 刻 画 较 为 成 功 ,但 描 写 她 们 也 只 是 为 了衬 托 男 性 英 2
妃 》 ,希 望从 这两 部 体裁 不 同 的作 品 中唐 明皇 的形 象入
手 ,比较 深 入 地 剖 析 这 一人 物 。

“ 开元 之 治 ”的 原 因之 一 。在 《 长 生殿 》和 《 杨 贵妃 》 中 , 其 自 由平 等 的 民主 意 识 则 集 中体 现 在 与 杨 贵 妃 的 婚 恋 上。 作 为 万乘 之 尊 ,他 拥 有 诸 多特 权 ,但 在两 部作 品 中 ,
( 论文指 导教 师:王菊艳 )
( 彭素倩
常熟理工学院人文 学院
2 1 5 5 0 0 )
2 0l 5 . 1 0
视 与 舞 兮 艺术
力 地 体 谅和 宠爱 意 中 人 。 于 放 纵 自我 , 过 度 沉 溺 声 色 , 必 然 会 “占了 情 场 ”而 “ 失 比如在 《 长 生殿》第二 出 《 定 情 》 中 唐 明皇 与 杨 贵 妃 了 朝 纲 ” 。 两 部 作 品 对 此 也 都 进 行 了批 判 。 《 长 生殿》 携 手 散 步 ,互 相 对 饮 , 并拿 出 金 钗 钿 盒 和 玉 环 定 情 , 款 款 的 第 十 五 出 《 进 果 》 写 了 玄 宗 为 博 妃 子 欢 心 ,不 惜 兴 师 动 深情 见于唱词 【 棉搭絮 】中: “ 这金钗钿 盒百宝翠花攒 , 众 , 劳 民伤 财 , 让 人 不 远 万 里 进 贡 荔 枝 。倘 若 是 明君 , 定 我 紧 护 怀 中 ,珍 重 奇 擎 有 万 般 。 今 夜 把 这 钗 呵 ,与 你 助 云 不会 放 纵 至 此 。 在 昆 曲 《 杨 贵 妃 》 中有 这 样 一 个 片 段 , 玉

明代戏曲《长生殿》中的妇女形象分析

明代戏曲《长生殿》中的妇女形象分析

明代戏曲《长生殿》中的妇女形象分析1. 引言明代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戏曲是表达文化和艺术的重要形式。

《长生殿》是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一部话剧,通过对妇女的形象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对于妇女地位、情感等方面的思考与反思。

2. 妇女形象概述在《长生殿》这一古典戏曲中,妇女形象多种多样,呈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和社会角色。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2.1 主要女性角色主要女性角色包括杜十娘、王丙诚、幽兰等。

她们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和独立思想,在剧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2.2 社会地位与束缚明代封建社会对于妇女地位有所限制,在剧中也体现了被家庭束缚、归于男性主导和相夫教子的传统观念。

2.3 婚姻与情感婚姻是明代社会中妇女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婚姻与情感问题也贯穿整个剧情,通过对于婚姻制度和爱情观的描绘,展示了当时妇女在婚姻中面临的困境。

3. 妇女形象的塑造3.1 描述与言行剧中通过对女性角色的描述和言行举止的刻画,使读者或观众对她们的性格、气质等方面产生直观印象。

3.2 对比与矛盾不同女性角色之间存在着鲜明的对比和矛盾。

这些对比和矛盾体现了作者对于妇女形象多样性的思考,并集中展现在戏曲情节之中。

4. 妇女形象对社会影响《长生殿》中丰富真实的妇女形象不仅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下妇女地位的局限,在文化艺术上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该剧推动了明代戏曲艺术向更加真实生活和人物形象刻画发展,引领了后来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新风貌。

5. 结论明代戏曲《长生殿》中的妇女形象具有多样性,通过对女性角色的描绘和塑造,展现了当时社会对妇女地位、情感等方面问题的思考和反思。

这些形象不仅在文化艺术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后来社会对于妇女地位与权益的关注提供了参考和启示。

以上就是关于明代戏曲《长生殿》中的妇女形象分析的内容概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长生殿的分析

长生殿的分析

主题思想––即一部作品中所要表现的中心思想。

现在有些人把李渔的“立主题”,说成是主题思想,这种解释欠妥。

“主脑”是一个事物的主要部分,或核心的东西,并不等於主题思想。

我们不能人云亦云。

《长生殿》是一部具有一定思想深度与艺术成就较高的古典名著。

而是一部思想很复杂的作品。

关于他的主题思想,一九五四年在纪念洪升逝世250周年纪念大会以来,国内学术界与戏剧界有过很多探讨。

有人认为,它是一部纯碎写李、杨爱情故事的爱情戏,又有人认为,它是一部与国家兴亡的政治讽刺戏;又有人认为,它是一部写“安史之乱”,真实反映这段历史故事的历史剧。

直至今天,众说纷云,主要是大家对这个作品的理解与评价不一样,因而得出的结论自然不同。

这本戏长达五十出之多,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的取材、风格,以及创作方法等方面也有明显的不同。

前半部多为现实主义的描写,揭露与批判了以李杨为中心的封建宫廷的腐败,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夕的唐王朝深刻的社会矛盾。

从而有力地揭示了安史之乱发生的根本原因,作者描写的细节真实。

似乎是一部历史剧。

后半部,虽然有现实主义的描写,然而主要用的是浪漫主义的幻想,吸取了从唐代起就流行的民间的神话般的美妙的传说。

对李杨作了有意识的净化和美化,进而歌颂他们真挚的、生死不渝的爱情。

以丰富的想像力,从生写到死,从人间写到天上,从现实世界写到幻想世界,共登仙城,回到天宫,永为夫妻。

同时,又通过《骂贼》、《弹词》,《私祭》等出戏的描写,给予戏剧内容以时代精神。

表现了洪升当时的鲜明的政治倾向。

由此观之,又似乎是一部政治讽刺戏。

然而,《长生殿》自始至终,贯穿着一条中心的主线那就是歌颂李杨生死不渝的爱情。

通过以李杨的爱情纠葛为主要情节,同时又着力地描写了李杨关系给当时社会政治带来的坏影响,再现了唐代天宝年间的重要社会矛盾与时代面貌,“旁见侧出”地批评了当时统治阶级的荒淫腐败。

我们认为,这才是《长生殿》的主题思想。

《长生殿》的基本主题思想,是歌颂李杨生死不渝的爱情的。

长生殿与桃花扇之比较一

长生殿与桃花扇之比较一

《长生殿》与《桃花扇》之比较(一)清初民族矛盾尖锐,民族反抗激烈,同时经历了一场社会大变动之后,知识分子痛定思痛,他们要探索明亡的原因,吸取历史教训,正是在这样时代背景、思想背景上,反映社会重大问题,就成为这一时期戏曲创作的主导倾向。

在这一创作中,历史剧一马当先,作者借历史剧抒发亡国之痛,寄予故国之思,描写动乱带给人民的不幸。

总之,作家是借历史剧来总结历史教训,表达民族的意识。

在这些戏曲作品中,《长生殿》、《桃花扇》的影响最大。

《长生殿》作者洪升,他的文学修养非常深,对现实多有不满。

他的戏曲作品除《长生殿》外,还有《四婵娟》,是由四个单折短剧组成,分别写谢道韫、卫茂漪、李清照、管仲姬四位才女的故事。

《长生殿》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直接受白居易的《长恨歌》、白朴的《梧桐雨》的影响。

剧本以表现爱情为主,同时也以天宝由盛而衰的历史“垂诫来世”。

因此我们说《长生殿》有双主题,即爱情主题、政治主题。

在政治主题方面,作品描写了皇帝的昏庸、政治腐败、不理国事、重用权奸,因此酿成了内乱。

剧本中还描写了皇帝贵族非常奢侈,荒淫无耻。

作者借批评唐朝来总结明亡的教训,达到“垂诫来世的目的。

剧本也表达了爱国的思想和民族的意识,斥骂了投降派。

总之,剧本的政治主题是很明确的。

在剧本的双主题中,是以表现爱情主题为主的。

唐明皇、杨贵妃的爱情是全剧的中心线索和主要的内容。

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有一个由浅而深的发展过程,中间曾经克服了各种缺陷,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最后达到成熟,表现了他们的爱情忠贞不逾。

但我们说这种纯洁、高尚的爱情,是不可能产生在历史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这不符合统治阶级的爱情特点,只是表现了作者的一种理想。

按照作者的设计,《长生殿》着重表现爱情主题,政治主题起配合、陪衬作用。

但我们看到了剧本中男女主人公,既是祸国殃民的统治者,又是美好爱情的体现者,因此两方面的内容不够谐调,两个主题结合的不好。

《长生殿》的曲词与音律俱佳,文情和声情并茂。

《长生殿》唐明皇形象解读

《长生殿》唐明皇形象解读

《长生殿》唐明皇形象解读引言:唐玄宗的形象被塑造成三个部分:因爱失国,宠信奸臣和凡人天子。

剧本虽然谴责了唐玄宗的穷奢极侈,但同时又表现了对唐玄宗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的同情,在结尾处对唐明皇思念月儿的描写间接表达了对唐朝统治的同情,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一、《长生殿》中唐明皇的形象(一)因爱失国(二)宠信奸臣(三)凡人天子二、《长生殿》中唐明皇形象的意义(一)从唐明皇的性格特点看《长生殿》的传达的爱情主题(二)从唐明皇的形象塑造看《长生殿》作者的爱情观1.专一平等的爱情2.拥有共同理想的爱情3.建立在互相奉献之上的爱情三、从《长生殿》看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悲剧性原因(一)社会矛盾严重激化(二)府兵制被募兵制代替(三)唐明皇的消极怠政结论:安史之乱的爆发注定李杨爱情的悲剧结尾。

二人之间的感情应其真挚而得到传颂与赞叹,然而排除这场感情中平常的夫妻之情,帝妃的身份使得他们的感情不可能与寻常百姓一般纯粹唐廷的正常运作,玄宗的执政和决策手段,社会的正常发展均对两人的爱情起到了保障作用。

当危机来临之时,二人的感情亦绝不能独善其身。

我们在为他们的爱情没有善果惋惜的同时,也应该会对中国封建社会最繁荣鼎盛时期的结束感到惋惜。

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林立,唐王朝不复如前。

参考文献:[1]王佳丽. 《长生殿》唐明皇形象解读[J]. 才智, 2013(4).[2]李振中. 忏悔灵魂的救赎——谈《长生殿》中唐明皇的负罪意识[J]. 四川戏剧,2007(4):25-26.[3]李敏星. 皇帝的平民意识——漫议《长生殿》中的唐明皇[J]. 艺术百家,1992(1):95-99.[4]马涛. 浅析《长生殿》中唐明皇的哭[J].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69-72.[5]江雨浓. 从《长生殿》看唐明皇文学形象的演变[J]. 科学导报, 2015(17).[6]许可. 论《长生殿》[J]. 文学评论, 1962(2):26-38.[7]汪翠萍. 论《长生殿》的爱情主题[J]. 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1999(3):25-27.。

《桃花扇》与《长生殿》之比较

《桃花扇》与《长生殿》之比较

《桃花扇》与《长生殿》之比较摘要:《桃花扇》和《长生殿》是清初戏剧中的力作。

两部戏剧同中有异,都是借儿女之情,抒兴亡之感。

但同写爱情又有所区别,《长生殿》是净化与升华,而《桃花扇》是维护与捍卫;两者表达思想感情内涵都有思明辅清的思想,但也所不同,《长生殿》是垂戒来世之情,而《桃花扇》是易代兴亡之感;在线索结构上都是复线结构,但《长生殿》是政中侧重于情,而《桃花扇》情中突显政。

关键词:《桃花扇》《长生殿》比较《桃花扇》和《长生殿》是清初剧坛的双璧,两部戏一经问世,出现了“两家乐府盛康熙,勾栏争唱孔洪词”的盛况,在这样的盛况下,当时也出现了“南洪北孔”的说法。

两部戏虽给作者带来盛名,也带来不幸,洪昇国子监被革,而孔尚任也因戏而罢官。

同时两部戏都写“儿女之情”,来抒写“写兴亡之感”的主题,并且两剧都表现了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民族意识。

《长生殿》借用唐代以来脍炙人口的唐明皇、杨贵妃的故事,将前半部历史剧的规模,为后来《桃花扇》开拓了一条新路。

可见两戏有千丝万缕的相似,又有所不同。

本文从以下内容、结构、艺术三个方面,对两部戏进行分析比较。

一、《桃花扇》与《长生殿》中的爱情之比较《桃花扇》和《长生殿》中贯穿爱情这一线索,但对爱情的定位不同。

在《长生殿》中首先对李、杨爱情进行定位。

作为帝王的唐明皇,已不是盛世明君的形象,在剧中却是“愿此生终老温柔,白云不羡仙乡”的风流情种,同时在自序中删去了史家及野史中杨玉环与寿王婚事、禄山秽事,重新界定她为一个纯情女主人公形象。

处在社会最高层李、杨不顾身份而追求至真至纯的爱情。

在《桃花扇》中,侯、李之爱的定位。

侯方域是个风流倜傥,“书剑飘零”、客居金陵,却也是“春情难按”,物色名姝的文人;而作为“妙龄绝色,平康第一”的李香君则是借名士梳拢品题,以抬高身价的歌妓,却因为李香君的不畏强权,而使爱变得惊心动魄。

两部戏表现的爱情表现的形式是不同。

在《长生殿》中爱情是一个净化,逐渐升华的过程,而《桃花扇》中爱情是遭遇强权,不断维护与捍卫的过程。

《长生殿讲析》课件

《长生殿讲析》课件

参考资料
《长生殿》原著
汤显祖的原创作品是了解《长生殿》的重要参考。
学者研究成果
各位学者对《长生殿》的研究成果为我们的课件提供了有力支持和深入解读。
相关文献收集和整理
我们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收集和整理与《长生殿》相关的文献资料,为大家提供可靠的 参考。
汤显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著称,研究其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对理解 作品至关重要。
现实意义
对社会的启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长生殿》通过剖析人性的弱点和社会道德的扭曲, 提出了对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重要启示。
对人们的教育意义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给人们提供了反思自我和 完善个人素养的重要素材和启示。
结语
通过《长生殿讲析》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经典的传统戏 曲作品,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历史背景
明清时期是中国社会变革和文学盛行的时期,而《长生殿》正是在这个时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和影响。
文化内涵
婚姻观念和道德伦理
《长生殿》探讨了古代中国婚 姻观念和道德伦理,引发人们 对爱情与权力、责任与自由的 思考。
女性地位和权利
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塑造了勇敢、 独立和聪慧的形象,揭示了女 性在古代社会中的挣扎和艰辛。
剧情简述
《长生殿》讲述了明皇宫女玉清因成全贵妃杨玉环与太子李建成的爱情而历经磨难的故事,以及她与李建成在 长生殿中的绝唱。
作品特点
1 传世经典
《长生殿》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复杂的人物关系,是中国文化瑰宝之一。
2 艺术价值
作品融合了剧情、音乐、舞蹈等多种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
3 思想深邃
《长生殿》通过对爱情、婚姻和人性的揭示,引发了人们对道德和伦理的深入思考。

《长生殿》分析

《长生殿》分析

政治背景下的悲剧性爱情——《长生殿》分析《长生殿》是通过爱情谈兴衰, 以爱情为经, 以政治斗争、民族矛盾为纬把作者要塑造的各种人物形象拉到观众面前的。

它的时代是唐朝由极盛转向衰落的时代,在这样的动乱中,政治的影响显得格外重要,处于其中的真情不可避免的受到时局的影响。

《长生殿》一方面继承了自《浣纱记》以来的传统,写出了爱情与政治的矛盾,另一方面借传统的李、杨爱情故事,描写了一对罕有的皇家夫妻杨玉环和李隆基的爱情在人间发生、发展、毁灭,又在仙界复活、长生的过程,描写了在这一过程中对真挚、专一、永久的夫妻爱情的追求。

爱情的强者,这一点很符合中国戏曲的爱情戏中男弱女强的传统,就像《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和《牡丹亭》里的杜丽娘,她们留给读者的印象绝对要比张君瑞和柳梦梅深刻。

杨玉环对爱的执着则是剧中最动人的地方。

她要求九五之尊的皇帝只爱她一个人,该有多么地惊世骇俗,为了虢国夫人给驱逐出宫,为了梅妃去质问唐明皇。

这种行为,即使在普通人家也会成为被休的理由,何况是在“三千宠爱在一身”的皇宫大内,她当然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可真正的爱情是排他的,一颗心里只容得下一颗心,她爱李隆基,所以要求李隆基只爱她,就算被驱逐也不放弃自己的爱情理想。

杨玉环知道只有美貌是无法赢得爱情的,皇帝是个梨园皇帝,梅妃因为她的“惊鸿舞”占据唐明皇心中的一个位置,于是杨玉环要制出一曲“掩出其上”,在苦思冥想和嫦娥的帮助下制成了“霓裳羽衣”曲,《制曲》、《舞盘》充分展示了杨贵妃在歌舞方面的才华,也彻底征服了李隆基的心,在七夕密誓中赢得了自己向往的真正的爱情。

唐明皇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宝塔顶峰,在享有爱情时具有极度的特权。

《长生殿》从一最开始就凭一纸圣旨得到了玉环,而并非如平常儿女爱情两厢情愿却千难万阻。

当然,他们在拥有他人所没有的特权的同时,受着更大的束缚,也涉及到更广阔的社会空间,在爱情本身和道德之外,还存在着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因此他们的结合引发了一系列的政治后果。

论清初戏剧中的乐人形象——以《长生殿》《桃花扇》为例

论清初戏剧中的乐人形象——以《长生殿》《桃花扇》为例

论清初戏剧中的乐人形象——以《长生殿》《桃花扇》为例清代戏剧是中国戏剧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其中《长生殿》《桃花扇》是两部代表作品。

乐人是戏剧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之一,伴奏着演员的表演,同时也承载着音乐文化的传承。

本文将以《长生殿》和《桃花扇》中的乐人形象为例,探讨清初戏剧中乐人的角色和作用。

一、乐人在戏剧中的概述二、《长生殿》中乐人形象的分析1. 乐人的身份和职责2. 乐人与主人公的关系3. 乐人的影响力和地位三、《桃花扇》中乐人形象的分析1. 乐人的角色与职责2. 乐人与主人公的互动关系3. 乐人与时代背景的关系四、清初戏剧中乐人的平面样式1. 乐人服饰的特点2. 乐人动作的形态3. 乐器的选择和演奏方式五、清初戏剧中乐人的表演技巧1. 声音的运用2. 节奏的掌握3. 灯光和舞台效果的运用六、清初戏剧中乐人的文化背景1. 乐器文化的传承2. 戏曲音乐的演变3. 乐人在宫廷文化中的地位七、乐人形象对清初戏剧的影响1. 乐人的表现方式对戏剧的整体效果有何影响2. 乐人在戏剧中所传递的价值观念3. 乐人在戏剧中的文化意义八、现代戏剧中乐人形象的转化1. 乐人形象的表现形式和样式的变化2. 乐人的角色和功能的变化3. 现代社会中乐人所承担的文化传承的角色九、结语通过对《长生殿》和《桃花扇》中乐人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清初戏剧中乐人在戏剧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和他们对整个戏剧文化的影响。

并且,乐人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于当代戏剧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1. 乐人在戏剧中的概述这一部分应当简要介绍乐人在中国传统戏曲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乐人的历史背景、职责和地位。

2. 《长生殿》中乐人形象的分析针对《长生殿》中乐人的角色和作用,分析乐人的身份、职责、与主人公的关系,以及乐人的影响力和地位,举例说明乐人在该剧中的表现方式和意义。

这部分应当具体分析剧中乐人扮演了什么角色,以及乐人通过音乐为情感和故事情节传达了什么信息。

《长生殿》传情达意手法分析

《长生殿》传情达意手法分析
样 便 顺 理 成 章 地 引 出下 文 深 情 哭
于 写唐 杨 爱情 的 有 诗 歌 《 长 恨 歌》 、 戏 曲《 梧 桐雨》 等各类文 学作
品 ,但 中 间 多 涉 及 杨 贵 妃 与 安 禄
1 . 诗 词 的化 用 引 用 或 化 用 前 人 的 诗 词 典
故 ,在 明清传奇 中并 不少 见 。在 《 哭像 》 一出中, 开首 生扮 唐 明皇 上, 宾白:
“ 蜀 江水碧蜀 山青 , 赢 得 朝 朝 暮 暮 情 。但 恨 佳 人 难 再 得 , 岂知 倾
山间 的暧昧关系 ,一 嫁寿王 等情 节, 洪 异在撰写 《 长 生殿》 一本时 ,
尽 数 删 去 这 些 情 节 ,而 将 史 书 中 记 载 的 贵 妃 不 捡 等 内 容 一 转 而 认
学教 育
像的场景 。 还有 在行文 中 ,同样 也有化 用诗 词 的 出现 , 比如在 【 二煞 】 中 的“ 悲风荡 , 肠 断杀 数声 杜宇 , 半
壁斜 阳。” 对 诗词熟悉 的文人 , 往 往在 听到这里 ,想 到 的肯 定是李

爱情主题的赞赏 。
洪异撰作 《 长生殿 》 并 没有用 到 如 何 华 丽 的辞 藻 ,通 过 戏 曲人 物 的宾 白 、 唱词 , 来 深 刻 塑 造 人 物
迭奏 , 此初唐 诗也 。” 吴梅更 是给 予 了高度 的评 价 , 在《 顾 曲麈谈 》
形象 , 表达 人物情感 。《 大 宴》 《 迎
妃 间 的 真 挚 爱 情 。在 洪 异 之 前 关
顾倾人城 。 再顾倾人 国。 宁不知
倾 城 与 倾 国 。佳 人难 再 得 。” 李 延 年 的歌是 向君 王赞颂其妹妹 这样 的 可 以与 君 王 匹 配 的佳 人 。 而 此

古代戏剧长生殿与野猪林的主题对比

古代戏剧长生殿与野猪林的主题对比

古代戏剧长生殿与野猪林的主题对比古代戏剧《长生殿》与《野猪林》的主题对比戏剧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承载着文化、历史以及对人性的思考与表达。

在古代中国,有许多优秀的戏剧作品,其中《长生殿》和《野猪林》无疑是闪耀的明星。

尽管两者在题材、情节和表现手法上存在差异,但它们共同关注并探讨了人性的深层次问题,体现了对人生、爱情、权力和道德的独特见解。

本文将从不同层面对这两部戏剧进行对比。

首先,从主要情节来看,《长生殿》和《野猪林》所选取的背景与时代各不相同。

《长生殿》以唐朝宰相李治与美女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贯穿了众多生离死别的场景,展现了不同人物在爱情中的坚持与抉择。

而《野猪林》则以近代中国社会中的权力斗争、道德沦丧为背景,通过展现各个人物角色的命运与心理状况,揭示现代社会中腐败和道德缺失的问题。

其次,这两部戏剧在主题上呈现出鲜明的对比。

《长生殿》主要关注爱情、生死及超凡寿命;而《野猪林》则更着重于权力、道德以及社会现实的批判。

在《长生殿》中,爱情被视为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在《野猪林》中,权力被揭示为导致人性堕落的根源,个人的道德观念常常因为利益的驱使而岌岌可危。

此外,这两部戏剧在表现手法上也有着独特之处。

《长生殿》运用了戏剧化的手法,通过舞台表演、音乐、舞蹈等多种形式,使观众沉浸在梦幻般的故事场景中,以达到情感共鸣的效果。

而《野猪林》则更加注重对话和对内心情感的描写,通过人物间的交流和独白,深入展示了每个人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困境和选择。

综上所述,《长生殿》和《野猪林》这两部古代戏剧在不同层面上呈现出鲜明的对比。

《长生殿》以爱情和超凡寿命为主题,通过唯美的表达和戏剧化的手法展现了人性的至善与坚守;而《野猪林》则更加注重权力斗争、道德沦丧以及社会现实的揭示,描绘了一个众志成城、个体桎梏的社会图景。

两者的主题观念虽然有所差异,但都力求通过戏剧的形式唤起人们对人生、爱情、权力和道德的思考,并激发出对社会走向的关注与警示。

长生殿与牡丹亭的比较

长生殿与牡丹亭的比较

长生殿与牡丹亭的比较《长生殿》与《牡丹亭》的比较在《长生殿》里的例言写道“棠村(梁清标)相国尝称予是剧乃一部闹热的《牡丹亭》,世以为知言。

”再细观《长生殿》、《牡丹亭》二剧,不难看出在许多情节、思想方面,《长生殿》借鉴了《牡丹亭》。

洪昇本人对于《长生殿》是一部闹热的《牡丹亭》这种说法也并不反感,反而引以为荣。

“予自惟文采不逮临川,而恪守韵调,罔感稍有逾越。

”从这里也能看出,洪昇本人也承认自己的《长生殿》与《牡丹亭》有很深的渊源。

《长生殿》与《牡丹亭》都推崇一个“情”字。

在《牡丹亭》的作者题词里有这样一段话“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与此相呼应的是《长生殿》第一出【传概】中的“今古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但果有精诚不散,终成连理。

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哪论生和死。

”这两个“情”都是可以超越生死,跨越时空,是情之至也。

杜丽娘为情【闹殇】,为情【魂游】,为情【回生】。

杨贵妃为情【密誓】,为情【冥追】,为情【重圆】。

虽然两位作者都借作品歌颂了“至情”的理想,但是从全剧来看两部作品的“情”还是有很大区别。

《牡丹亭》中的“情”是由梦境到现实,最后杜丽娘还魂,重回人间与柳梦梅有情人终成眷属。

《长生殿》的“情”是由现实到虚幻,杨贵妃去后,唐明皇终日思念,寻求道士觅魂,二人最终共同升入上界成为天上夫妻。

虽然都是团圆的结局,但是这个团圆的弦外之音却大不相同。

《牡丹亭》的结尾南【双声子】:姻缘诧,姻缘诧,阴人梦黄泉下。

福分大,福分大,周堂内是这朝门下。

齐见驾,齐见驾,真喜洽,真喜洽。

领阳间诰赦,去阴司销假。

从这些唱词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一种欢喜,快乐,充满希望的情绪。

这正应证了第一出【标目】里的一句话,“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只要能坚守住这份爱情,有情人必定能再续前缘。

在《长生殿》的结尾【永团圆】中有这样的唱词“尘缘倥偬,仞利有天情更永。

不必凡间梦,悲欢和哄,恩与爱,总成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年论文题目《长恨歌》《梧桐雨》《长生殿》对比分析学生马郁指导教师胡世强年级 2012级专业汉语言文学系别中文系陕西学前师范学院2015年6月论文提要《长恨歌》是中国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

《长恨歌》与《梧桐雨》的比较,虽然在对李、杨爱情故事的描述上,《长恨歌》较《梧桐雨》更纯洁、真挚,但这并不影响《梧桐雨》的悲剧程度要比《长恨歌》强烈。

然而在《长生殿》中,作者对李、杨做出了净化了。

唐明皇和杨贵妃并不像现实中悲剧收场。

执着的感情和真诚的忏悔,终于得到天孙、玉帝的恩准,双双进入月宫实现了“长生殿里盟言”。

《长恨歌》《梧桐雨》《长生殿》比较研究马郁摘要天宝之乱以来,李、杨的故事就成了文学史上的热门题材。

特别是《长恨歌》问世以后,唐宋诗人就从不同的角度对这段历史进行反思、描绘。

白朴的《梧桐雨》直接取材于《长恨歌》,但基本思想倾向和意境情调却大有不同。

洪昇的《长生殿》继承了《长恨歌》和《梧桐雨》在剧情上对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但也做出了相应的改变。

关键字《长恨歌》《梧桐雨》《长生殿》情感一、《长恨歌》中的爱情“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乐天在《长恨歌》一诗中赞美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唯美爱情。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

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认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

根据全诗的内容和情节发展,可将诗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至“尽日君王看不足”,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纪。

贵纪进宫后恃宠而娇,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士”,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后完全沉湎于歌舞酒色。

开卷首句既提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

第二层从“渔阳鼙鼓动地来”至“回看血泪相和流”,写安史之乱,玄宗逃难,被迫赐死贵妃,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

诗人有意将因玄宗荒淫误国所造成的安史之乱进行了淡化处理,对二人的生离死别则着意形容,读者受到的是悲剧气氛的感染而不是历史的理性批判。

第三层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至“魂魄不曾来人梦”,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行宫见月,夜雨闻铃,是一片“伤心色”和“断肠声”。

长安收复以后回朝时,重过马嵬坡,“不见玉颜空死处”。

回宫后,池苑依旧,物是人非,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荡气回肠。

第四层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此恨绵绵无绝期”,写玄宗派方士觅杨贵妃之魂魄,重在表现杨妃的孤寂和对往日爱情生活的忧伤追忆。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上天入地,后终在虚无缥渺的仙山上让贵妃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再现于仙境。

“情”的渲泄已超脱于帝王妃子间的感情纠葛,而更多地带有诗人的主观的理想成分,并早已超出了历史事实的范围,将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冲突表现无余。

结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句,是爱情的叹息与呼声,是对于爱情受命运播弄,和爱情被政治伦理摧残的痛惜,此恨之深,已超越时空而进入无极之境。

这样,诗人便以“长恨”表现了爱情的长存,亦即点明全诗的主题。

二、《梧桐雨》中的爱情天宝之乱以来,李、杨的故事就成了文学史上的热门题材。

特别是《长恨歌》问世以后,唐宋诗人就从不同的角度对这段历史进行反思、描绘。

坊间还出现了《杨太真外传》、《玄宗遗录》等著作。

到了金元时期,作家们对李、杨的爱情故事有了更浓厚的兴趣,出现了许多当时著名的戏剧。

比如关汉卿的《哭香囊》、庾天锡写过《华清宫》、《霓裳怨》,岳伯川写过《梦断杨妃》、王伯成写过《天宝遗事》。

但是这些剧本都没有流传下来,唯独白朴的《梧桐雨》流传至今。

《梧桐雨》取材于唐人陈鸿《长恨歌传》,取自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句。

“秋雨梧桐叶落时”一句,饱含凄清幽怨的意境,到了金元时期,唐明皇李隆基与梧桐的细节受到了诗人们的重视。

白朴的《梧桐雨》就是在这样的创作氛围中收到了启迪。

《梧桐雨》剧写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故事。

全剧四折,第一折,写李隆基不问是非,竟给丧师失地的番将安禄山加官进爵,让他镇守边境。

写杨贵妃对与她有暧昧关系的“义子”安禄山的思念,在李、杨爱情关系上抹上了一道不光彩的、有着潜在危险的阴影。

第二折写安禄山为夺江山、迎娶杨贵妃而造反,而李隆基却不理朝政,只命使臣进荔枝,让杨贵妃金盘跳舞。

在他淫乐无度时,安禄山攻下潼关,直逼长安,李隆基被迫带着杨贵妃逃往四川。

第三折写马嵬兵变,士兵刀砍杨国忠、马踏杨贵妃。

第四折是全剧最精彩的部分,主要写了李隆基退位之后,在西宫养老,他满怀惆怅,在“秋夜梧桐雨”的环境下思念杨贵妃,他想到“无权炳”的苦恼,“孤辰限”的凄惶,他苦叹道“妃子呵,常记得千秋节华清宫宴乐,七夕会长生殿乞巧。

誓愿学连理枝比翼鸟,谁想你乘彩凤返丹霄,命夭!”他在梧桐树下盘桓,想到“常记得碧梧桐阴下立,红牙箸手中敲。

他笑整缕金衣,舞按霓裳乐。

”再“到如今翠盘中荒草满,芳树下暗香消。

空对井梧阴,不见倾城貌。

”一切的美好事物都只成追忆。

在叶落满阶时,李隆基做了一个梦,梦中杨玉环请他到长生殿排宴,不了才说了一两句话,梦就被惊醒了。

梦醒后“是兀那窗儿外梧桐上雨潇潇。

一声声洒残叶,一点点滴寒梢,会把愁人定虐。

”这部分心理刻画细致入微,人物的悲凉心境与戏剧氛围协调一致,用雨打梧桐叶的实写引出“雨滴人心碎”的虚写,既切合人物的精神风貌又富有诗意,是元人杂剧中场面描写中的上品。

三、《长生殿》中的爱情《长生殿》继承了《长恨歌》和《梧桐雨》在剧情上对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但也做出了相应的改变。

《长生殿》讲了唐明皇继位以来,励精图治,国势强盛,但他却从此寄情声色,下旨选美。

因发现宫女杨玉环才貌出众,于是册封为贵妃,两人对天盟誓,并以金钗钿盒为定情之物。

杨玉环自册封为贵妃,荣耀及于一门,其兄弟姊妹俱有封赏。

这年春日,唐明皇与杨贵妃游幸曲江,秦、虢、韩三国夫人随驾,唐明皇因爱虢国夫人不施铅华的淡雅之美,特命她到望春宫陪宴并留宿。

杨贵妃知悉后,醋性大发,言语间触怒了明皇,明皇一怒之下,命高力士将她送归相府。

此后,唐明皇坐立不安,后悔不已。

高力士将此情景报与贵妃。

杨贵妃遂剪下一缕青丝,托他献给明皇,明皇见发思情,命高力士连夜迎接回宫,两人和好如初。

失机边将安禄山按律当斩,却因贿赂杨国忠,不但免于一死,反而升了官,从此骄横于朝廷,唐明皇失策竟将他调任范阳节度使。

安禄山一到范阳(今北京),招兵买马,妄图进兵中原,夺取天下。

此时,唐明皇还沉湎在声色之中。

杨贵妃新舞《霓裳羽衣曲》压倒梅妃《惊鸿舞》。

自此,三千宠爱,集于一身。

唐明皇为她,不惜劳民伤财,从海南运来荔枝。

安禄山反叛,唐军节节败退。

唐明皇奔逃蜀中避难,在马嵬坡,军士哗变,杀杨国忠,更逼杨妃。

唐明皇无奈,被迫赐杨妃自尽。

自此心灰意冷,传位于太子,自己当了太上皇。

后大将郭子仪奉旨征讨,大败安禄山,收复长安。

唐明皇以太上皇身份自蜀中归来,仍是日夜思念杨妃。

有一天做了一场恶梦后,访得异人为杨玉环招魂。

临邛道士杨通幽奉旨作法,找到杨玉环幽魂。

八月十五夜,杨通幽引太上皇魂魄来到月宫与杨玉环相会。

玉帝传旨,让二人居忉利天宫,永为夫妇。

《长生殿》中,唐明皇和杨贵妃并不像现实中悲剧收场。

而是经过了“冥追”、“觅魂”、“补恨”、“寄情”,执着的感情和真诚的忏悔,终于得到天孙、玉帝的恩准,双双进入月宫实现了“长生殿里盟言”。

四、三部作品的比较我们看到,《长恨歌》中的李、杨爱情故事,由于采用了民间的私誓情节,明皇、贵纪两个形象也具有了普通男女的思想感情。

人皆有情,君王也与普通人一样有情,一样为色所迷。

所以,当《长恨歌》转向描写此种“色”、“情”时,便无法贯彻对唐明皇的批判,而变成对这位具有普通人性的多情男女的赞叹。

长恨歌主要是在歌长恨,全文上下已恨为主线。

在诗中,白居易并不没有把唐明皇与杨贵妃作为一个真实的帝王的形象来描写,作者只是利用了这一个题材,把李、杨由历史人物变成了传奇人物。

所以作者一方面美化了他们的爱情,另一方面没把“安史之乱”归罪与杨贵妃,通过他们歌颂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生死不渝的爱情。

白朴的《梧桐雨》直接取材于《长恨歌》,但基本思想倾向和意境情调却大有不同。

在《梧桐雨》里,作者把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悲欢离合连接在一起,让梧桐作为世事变幻的见证,让雨湿寒梢、敲愁助恨的景象,搅动了人们沉淀在心底里的悲伤,从而使剧本获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第四折更是从李隆基一人的哀伤心境中,让人感受到李、杨爱情的悲剧,让人充满惋惜。

白居易的《长恨歌》涉及李隆基与杨玉环的关系时,有意掩盖唐明皇夺儿媳的行为,说杨玉环“养在深宫人未识,一朝选在君王侧”。

在《梧桐雨》中,白朴一开始就交待了杨玉环是唐明皇儿子寿王的妃子,因具有人间少有的嫦娥之貌,唐明皇一见倾心,先将她度为女道士,然后娶入宫中册为贵妃。

可身为贵妃的杨玉环却与唐明皇的义子安禄山有男女私情,安禄山起兵时说:“单要抢贵妃一个,非专为锦绣江山。

”白朴这么写显然并不是为了歌颂李、杨两人的爱情。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成到衰的转折点,他把李、杨两人的爱情故事放到这样一种急剧变化的历史背景上来表现,写的是人世沧桑之感。

尤其是剧中第四折,写战乱平息后,历经患难的唐明皇独自面对杨贵妃画像秋夜听雨的描写,把繁华已去,盛景不再,只剩下孤独寂寞时的悔恨和哀怨写得百转千回。

这种由盛至衰的人世沧桑的悲剧,通过李、杨爱情故事敷演出来,尤为惊心动魄。

然而在《长生殿》中,作者仿佛对杨贵妃的形象净化了。

作者不提杨贵妃和寿王的关系,更不提她与安禄山的关系。

在历史上,杨贵妃是寿王的妃子,而寿王是唐明皇的儿子。

这首先引起人们对杨贵妃的非议,在古代人们只非议女人。

洪昇不提这件事是怕有损他们的形象,不利于描写他们的爱情。

《长生殿》中更寄寓了作者的爱情理想。

明皇与杨妃的爱情是从“定情”开始的,明皇集轻浮与多情于一身,前一特点自然给李杨爱情的发展带来许多障碍,后一特点又使明皇的被改造成为可能。

杨妃的不懈努力,经过“复召”和“絮阁”两次风波,可能成为现实,在“密誓”中,他们的人间爱情达到高潮。

马嵬之变是转折点,这以后,李杨爱情由人间恋爱变为人鬼之恋,浪漫主义色彩大量出现。

这一变化,使李杨爱情的内容表现出新的特点。

首先是爱情的宫廷局限性或者消失,或者退居次要地位。

这是因为李杨都已退出政治旋涡,他们的爱情不在对政治施加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