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路径_马雨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大国关系实质上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的大国关系,是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的新方式。纵观历史,从美苏争霸到苏联解体,世界一直呈现两极对抗的局面。冷战结束后,各国之间日益紧密的联系将这一格局彻底打破,国际关系更趋向复杂和多极化发展,单纯的武力对抗已显然不能再顺应时代潮流。因此,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大国关系应运而生。从目前我国国情、时代主题以及中美两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来看,两国构建新兴大国关系是历史的必然,是时代的必然。首先,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基本矛盾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基于此,我国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特别是与重要大国之间的良好关系。其次,与美国共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中国梦”的重要里程,“中国在实现小康社会与中华民族复兴的过程中,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来促进国家建设发展,构建以新安全观为基础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关键”[1]。最后,和平与发展是世界潮流,也决定着中美共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之路的整体方向。目前我国正在努力建立一个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管控分歧、相互尊重、平等互谅、合作共赢、培植

友谊的新型大国关系,这与当下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相符合。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探索历程

中美两国分别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肩负着稳定国际局势的重大责任,两国关系也一直备受关注。中美自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历经风雨,曲折发展。两国对相互之间关系的探索大致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一)改革开放后十年间双方互动增多,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1979年,中美两国建交公报的发表,使得美国

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政府的唯一性,改变了两国关系徘徊不前的局面。中美两国由正式建交到开始进行战略合作,两国关系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1980年,随着两国互访的持续进行和一系列合作协议签订,中美关系逐步回暖。1982年《八一七公报》的发表,美国做出“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的承诺。在1979—1989年期间,中美两国之间的积极互动为双方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JournalofJiangxi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

第37卷第4期

2016年8月

文章编号:2095-3046

(2016)04-0106-05DOI :10.13265/j.cnki.jxlgdxxb.2016.04.022

新时期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路径

马雨薇,

雷江梅

(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430070)

要:中美两国从建交开始,经过种种调整、适应、冲突与合作,已走过三十余年。目前,两国在

意识形态、经济发展、地区问题等方面仍存在问题与摩擦。为突破“修昔底德陷阱”,妥善处理双方关系,中国提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这一伟大构想。而受国际局势和国内政局的影响,这一构想变得十分复杂,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达成,稍有不慎就会引起两国乃至国际秩序的动荡。因此,中美双方要加强对话沟通、有效管控分歧、深化合作交流,才能够避免战略误判,增强互信,更好地面对各种挑战,为中美关系的前进之路提供更为光明的前景。关键词:中美关系;新型大国关系;管控分歧;战略意图;深化合作中图分类号:D822.3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6-01-0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5BKS011);湖北省优秀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作者简介:马雨薇(1993-),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全球化等方面的研究,E-mail:Bella071209@.

通信作者:雷江梅(1978-),女,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全球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方面的研究,E-mail:leijm78@.

Vol.37,No.4Aug.2016

(二)两极格局破裂后两国不断调整适应,关系曲折发展

20世纪80—90年代,柏林墙倒塌、东欧剧变到苏联解体,世界格局变化加剧。中美两国此时失去了对抗苏联的共同战略基础,“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成为了90年代中美关系大起大落的根本症结所在。1989年,美国开始对华实行全面制裁,1993年的“银河号事件”“人权问题”,以及90年代末的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等事件,都使得中美双边关系笼罩于阴霾之下。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提出:“要建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积极致力于发展‘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新型大国关系”[2]。

(三)21世纪以来两国调整发展,相互合作

21世纪伊始,布什政府开始对中国采取“遏制”态度,企图“分化”“西化”社会主义中国,以此实现扼杀社会主义制度的战略目标。南海撞击事件又使得双方关系进一步僵化。而时隔不久的“9·11”事件过后,恐怖主义成为美国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美国不得不思考调整对外政策,这为改善中美关系带来了新机遇。奥巴马入驻白宫后,更是通过与中国的合作,才早于预期地摆脱了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此时,美国政府清醒地认识到,全球化时代下,在面对各种危机及全球性问题时,美国不可能离开与中国的合作而独自应对。新世纪以来,中美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到“建设性合作关系”,再到“积极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两国一直在努力重新定位相互关系。“2010年5月,中国在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首次提出要与美国探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3]而此时美国并未以积极的态度做出回应。2011年的《中美联合声明》提到,中美两国是构建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这也是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雏形。“2012年是中美两国从合作伙伴关系提升到新型大国关系真正意义上的起源之年”[4],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用事实表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使得两国关系的发展方向得到新确认。同年11月,中共十八大的召开及奥巴马的成功连任,使中美两国关系走向再次成为焦点。

(四)十八大后两国共建新型大国关系,相互尊重,互利共赢

2013年6月的“庄园会晤”,中美两国元首首次以共同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为主题,就双边关系进行深入交谈并达成共识,取得了重要成果。习近平主席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概括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安纳伯格庄园会晤之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之路变得更为清晰和明确。从2014年的“瀛台夜话”到2015年中秋的“白宫秋叙”,每次“习奥会”都在不断增进战略互信,增信释疑,不断将中美新兴大国关系推向正确的发展方向,使中美关系又一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二、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面临的问题与摩擦

近年来,国际上关于中国形形色色的言论尤其是“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然而这并非偶然。

(一)意识形态和政治认知存在差异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在民主和人权问题上,有着承袭优秀传统和自主选择本国发展道路的权利。而美国是经历了200多年的风云变幻、战争动荡和政权更迭,有着较为浓重的冷战思维,有着与中国完全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治国理念。从现阶段来看,中美两国有着难以弥合的根本性差异,尤其是美国妄想利用“中国改变论”将中国彻底颠覆,想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美国式的民主和人权观点以及基于这种价值观之上的规则和制度安排,这使得中美两国的发展产生巨大阻碍,并且影响彼此对战略意图的正确判断。

(二)生产总值差距导致经济发展严重失衡

美国作为霸权主义的守成大国,难以接受中国以新兴大国的身份快速崛起。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显示,中美两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差距由2000年的8倍缩小到2014年的不到1.7倍。此外,从2010年开始,中国GDP排名跃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当然,这是在采用官方汇率的计算方法、低估人民币实际购买力的情况下得出的数字。世界银行按照购买力平价来计算,就得出了中国在2014年就已超过美国的结论,至今,中国经济仍然在平稳增长。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权利开始发生转移,国际舆论开始下意识从‘老大’和‘老二’的角度谈论两国关系”[5]。这显然触碰到以美国为首的一些既成大国的敏感神经。

(三)亚太地区战略误判产生利益冲突

我国在亚太地区等国际事务中影响力的上升,使得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变得格外敏感,这也是美国之前一直不肯积极响应习近平提出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6个“重点方向”的主要原因。中国一

第37卷第4期马雨薇,等:新时期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路径1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