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陶渊明

合集下载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原文: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误落一作:误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颠通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

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

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

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注释1.少:指少年时代。

适俗:适应世俗。

韵:本性、气质。

一作“愿”。

2.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

这里指仕途。

3.三十年: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陶渊明做官十三年)。

一说,此处是三又十年之意(习惯说法是十又三年),诗人意感“一去十三年”音调嫌平,故将十三年改为倒文。

4.羁(ji)鸟:笼中之鸟。

恋:一作“眷”。

5.池鱼:池塘之鱼。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6.野:一作“亩”。

际:间。

7守拙(zhuō):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8.方宅:宅地方圆。

一说,“方”通“旁”。

9.荫(yìn):荫蔽。

10.罗:罗列。

11.暧暧(ài):昏暗,模糊。

12.依依:轻柔而缓慢的飘升。

墟里:村落。

13.户庭:门庭。

尘杂:尘俗杂事。

14.虚室:空室。

余闲:闲暇。

15.樊(fán)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官场生活。

樊,藩篱,栅栏。

16.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赏析陶渊明因无法忍受官场的污浊与世俗的束缚,坚决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

小学课文归园田居原文及翻译

小学课文归园田居原文及翻译

小学课文归园田居原文及翻译小学课文归园田居原文及翻译归园田居是陶渊明一篇经典的古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自己对乡村纯真美好生活的向往,下面是小学课文归园田居原文及翻译,欢迎参考阅读。

原文归园田居(其一)[晋]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注释归园田居:此诗共五首,自成一组。

本首为其一。

适俗韵:合适于世俗的性情。

韵,性情、情调、风度。

尘网:尘世的网罗,这里指仕途。

意思是说仕途像网罗一样束缚人。

三十年:有人说当作“十三年”,因为陶渊明由出任江州祭酒到辞去彭泽县令归田,前后正好是十三个年头。

在这里的“三十”不是确数。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束缚于笼子中的鸟儿总是依恋过去的树林,养在池子中的鱼儿总是想着原来生长的潭水。

羁鸟,束缚于笼子中的鸟。

池鱼,被人养在池子中的鱼。

渊,潭。

本句以“羁鸟”、“池鱼”比喻不自一由的仕途生活,以“旧林”、“故渊”比喻渴望的田园。

南野:一作“南亩”。

际:间。

守拙:安于没有能力做官。

拙,指不善于做官,也就是不善于逢迎取巧之意。

荫:荫蔽。

罗:罗列。

暧暧:昏昧的样子,指隐约不清。

依依:轻柔的样子。

墟里烟:村落里的炊烟。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门庭之内没有尘俗杂事,虚空安静的居室显得很闲暇。

户庭,门庭。

尘杂,尘俗杂事。

虚室,虚空的屋子。

余闲,闲暇。

樊笼:关鸟兽的笼子,这里比喻仕途。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两句是说自己象笼中的鸟一样,重返大自然,获得自一由。

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译文我这个人天生就缺少迎一合世俗的本性,自幼就钟情于悠闲自在的山川田园生活。

然而却不慎陷落了仕途的网罗中,这一去就是很多年。

就像关在笼子中的鸟儿总是依恋曾经生长的山林,养在池子中的鱼儿永远都思念生活过的深潭一样,我毅然退出官一场,固守愚拙,回到家乡开荒种地,享受渴望已久的田园生活。

陶渊明归园田居诗全部

陶渊明归园田居诗全部

《归园田居》是东晋时期诗人陶渊明创作的一组诗歌;这组诗歌共五首,通过描绘陶渊明归隐田园后的生活,表达了他对自然、自由和简朴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官场世俗的厌倦。

下面是《归园田居》五首的原文及简要翻译:《归园田居·其一》原文: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翻译:少年时代就没有随世俗的气韵,本性热爱自然。

不小心落入尘世的罗网,一去就是三十年。

像羁绊的鸟儿怀念旧日的山林,池中的鱼儿思念曾经的生活。

在南野际开荒,保持拙朴的本性回归田园。

宅院有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桃李花开在堂前。

远处的村落朦胧可见,炊烟袅袅升起。

深巷中传来狗吠,桑树上雄鸡啼鸣。

庭院内洁净无尘,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尘世的束缚,如今重获自由回归自然。

《归园田居·其二》原文:野外罕人事,穷巷窄陋居。

白日掩荆扉,对案嚼蜡无。

鸡犬相闻望,黍稷随时序。

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寒风。

翻译:野外少有世俗的纷扰,贫巷中狭窄简陋的住所。

白天关着荆木门,面对案板嚼蜡般的生活。

鸡犬之声彼此相闻,黍稷随季节生长。

破旧的房屋何必追求宽敞,只要能遮挡寒风就好。

《归园田居·其三》原文:种桑长江边,春来多雨好。

深耕种禾黍,常恐失时节。

雨好养蚕子,茧薄丝更长。

得天宽恕已,赋税皆输将。

翻译:在长江边种桑,春天多雨利于生长。

深耕种植禾黍,时常担心错过时节。

雨量充沛利于养蚕,茧子薄丝更长。

得到天时地利,赋税皆能如期缴纳。

《归园田居·其四》原文: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逍遥于红尘之外,的追求。

农夫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我行四方,以求草木之滋。

翻译:日出时劳作,日落后休息。

在红尘之外,逍遥自在。

农夫告诉我春天已来临,将要去西畴耕作。

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原文翻译

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原文翻译

陶渊明归园田居原文翻译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原文翻译《归园田居》是晋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共五首。

在他心中,大自然的一切都是生生不息,自乐自得地存在,一切都那么和谐美好。

在他的.诗中,没有用语言赞美自然,而自然的大美却从心里流溢出来。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原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误落一作:误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颠通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

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

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

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归园田居·其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墟曲中一作:墟曲人)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译文】乡居少与世俗交游,僻巷少有车马来往。

白天依旧柴门紧闭,心地纯净断绝俗想。

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

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我田桑麻日渐长高,我垦土地日渐增广。

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译文】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

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

《归园田居》全文带拼音

《归园田居》全文带拼音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怜பைடு நூலகம்下草裙石。
一径青山天外碧,
无人行径自茅屋。
解析:
《归园田居》是唐代文学家陶渊明的作品之一,也是他后来的《桃花源记》的预示。该诗通过描写归田田园生活的情景,表达了陶渊明向往田园的心情和对现实社会的失望。
诗中的第一句“竹杖芒鞋轻胜马”,以简洁的形象描述了陶渊明归田的状态,他骑着竹杖辅助自己行走,穿着草鞋,轻松自在。这句话中使用了反讽手法,以竹杖芒鞋来对比马匹,表达了陶渊明不追求奢华,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无人行径自茅屋”,描述了陶渊明生活的环境。他的住处是一座茅屋,处于偏僻的位置,没有人迹可寻。这句诗传达了他远离尘世的愿望和对宁静生活的期待。
通过这首诗,陶渊明表达了他对离尘世归隐田园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失望。他希望能够过上简朴自然的生活,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这种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田园诗的代表作。
第二句“谁怜足下草裙石”,描绘了陶渊明漫步田间的情景。他行走的路上是长满草的小径,脚下是坚硬的石头。这句话中的“足下草裙石”一词形象地描述了他的归园生活,显示了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态度。
接下来的"一径青山天外碧"一句中,陶渊明通过描绘青山碧水的景色,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他的归园之境被青山环绕,天空湛蓝。这一句揭示了陶渊明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向往。
《归园田居》全文带拼音
归园田居guī yuán tián jū
竹杖芒鞋轻胜马zhú zhàng máng xié qīng shèng mǎ
谁怜足下草裙石shéi lián zú xià cǎo qún shí
一径青山天外碧yī jìng qīng shān tiān wài bì
古诗词全文展示如下:

陶渊明归园田居原文翻译

陶渊明归园田居原文翻译

陶渊明归园田居原文翻译陶渊明从二十九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

他在义熙元年(405年)四十一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即辞官回家。

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

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了归园田居原文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归园田居·其一魏晋: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误落一作:误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颠通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

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

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

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注释1. 少:指少年时代。

适俗:适应世俗。

韵:本性、气质。

一作“愿”。

2. 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

这里指仕途。

3. 三十年: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陶渊明做官十三年)。

一说,此处是三又十年之意(习惯说法是十又三年),陶渊明诗人意感“一去十三年”音调嫌平,故将十三年改为倒文。

4. 羁(ji )鸟:笼中之鸟。

恋:一作“眷”。

5. 池鱼:池塘之鱼。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6. 野:一作“亩”。

际:间。

7 守拙(zhuō):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8. 方宅:宅地方圆。

一说,“方”通“旁”。

9. 荫(yìn):荫蔽。

10. 罗:罗列。

11. 暧暧(ài ):昏暗,模糊。

归园田居陶渊明其一注释

归园田居陶渊明其一注释

归园田居陶渊明其一注释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注释】
1. 适俗韵:适应世俗的气质、性情。

韵,气质、情致。

2. 尘网:尘世的罗网,这里指仕途。

3. 三十年:有人认为当作“十三年”,陶渊明自太元十八年(393)初仕为江州祭酒,到义熙元年(405)辞彭泽令归田,恰好是十三个年头。

4. 羁(jī)鸟:被束缚的鸟。

羁,束缚。

5. 池鱼:水池里养的鱼。

6. 故渊:指鱼儿原先生活的水潭。

7. 南野:南面的田野。

一作“南亩”,指农田。

8. 守拙(zhuō):守正不阿。

拙,愚拙,指不善于在官场逢迎取巧。

9. 方宅:宅地方圆。

10. 荫(yìn):遮蔽。

11. 罗:罗列。

12. 暧暧(ài ài):昏暗,模糊。

13. 依依:轻柔而缓慢地飘升。

14. 墟里:村落。

15. 颠:顶端。

16. 户庭:门庭。

17. 尘杂:尘俗杂事。

18. 虚室:空室。

比喻心境空灵。

19. 樊(fán)笼:关鸟兽的笼子,这里比喻官场生活。

陶渊明《归园田居》原文及翻译.doc

陶渊明《归园田居》原文及翻译.doc

陶渊明《归园田居》原文及翻译的我为大家整理了“陶渊明《归园田居》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查阅!陶渊明《归园田居》原文及翻译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少无适俗韵⑴,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⑵,一去三十年。

羁鸟⑶恋旧林,池鱼思故渊⑷。

开荒南野际⑸,守拙归园田⑹。

方宅十余亩⑺,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⑻,桃李罗堂前⑼。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⑽。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⑾。

户庭无尘杂⑿,虚室有余闲⒀。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⒁。

注释1少:指少年时代1适俗:适应世俗。

韵:情调、风度。

2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

这里指仕途。

3羁鸟:笼中之鸟。

池鱼:池塘之鱼。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4南野:一本作南亩。

际:间。

5守拙:守正不阿。

潘岳《闲居赋序》有“巧官”“拙官”二词,巧官即善于钻营,拙官即一些守正不阿的人。

守拙的含义即守正不阿。

6方:读作“旁”。

这句是说住宅周围有土地十余亩。

7荫:荫蔽。

8罗:罗列。

9暧暧:暗淡的样子。

10依:轻柔的样子。

墟里:村落。

11这两句全是化用汉乐府《鸡鸣》篇的“鸡鸣高树颠,犬吠深宫中”之意。

12户庭:门庭。

尘杂:尘俗杂事。

13虚室:闲静的屋子。

余闲:闲暇。

14樊:栅栏。

樊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仕途。

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这两句是说自己像笼中的鸟一样,重返大自然,获得自由。

译文从小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性格本来爱好山野。

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就是三十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陶渊明归园田居赏析

陶渊明归园田居赏析

陶渊明归园田居赏析陶渊明的代表作《归园田居》共五首,描写了作者离开了官场时的愉快心情,赞美了田园风光和表达了对躬耕生活的羡慕。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陶渊明归园田居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陶渊明归园田居赏析篇1:归园田居·其一朝代:魏晋作者:陶渊明原文: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误落一作:误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颠通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赏析陶渊明因无法忍受官场的污浊与世俗的束缚,坚决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

脱离仕途的那种轻松之感,返回自然的那种欣悦之情,还有清静的田园、淳朴的交往、躬耕的体验,使得这组诗成为杰出的田园诗章。

这组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从而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同时又隐含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的生活的厌恶之感,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为保持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

组诗集中体现了陶渊明追求自由、安于清贫、隐逸山野、洁身自好、远离官场、超脱世俗的美好情操。

陶渊明写“归园田居”其实是写作者自己理想的故居。

《归园田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其所以是如此,不仅在于每首诗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其所抒发的感情而言,是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来贯穿这一组诗篇的。

诗中虽有感情的动荡,转折,但那种欢愉,达观的明朗色彩是辉映全篇的。

第一首诗主要是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田园诗:陶渊明《归园田居

田园诗:陶渊明《归园田居

【导语】陶渊明等诗⼈形成东晋⽥园诗派,谢灵运、谢朓等诗⼈形成南朝⼭⽔诗派,王维、孟浩然等诗⼈形成盛唐⼭⽔⽥园诗派。

诗⼈们以⼭⽔⽥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林,悠闲的⽥野,创造出⼀种⽥园牧歌式的⽣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活的向往。

下⾯是⽆忧考为⼤家带来的:⽥园诗:陶渊明《归园⽥居•其三》原⽂翻译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归园⽥居•其三魏晋:陶渊明种⾖南⼭下,草盛⾖苗稀。

晨兴理荒*,带⽉荷锄归。

道狭草⽊长,⼣露沾我⾐。

⾐沾不⾜惜,但使愿⽆违。

译⽂我在南⼭下种植⾖⼦,地⾥野草茂盛⾖苗豌稀。

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光扛锄归去。

狭窄的⼭径草⽊丛⽣,夜露沾湿了我的⾐。

⾐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园的⼼意。

注释南⼭:指庐⼭。

稀:稀少。

兴:起床。

荒*:形容词作名词,荒芜,指⾖苗⾥的杂草。

*:肮脏。

这⾥指⽥中杂草荷锄:扛着锄头。

荷,扛着。

狭:狭窄。

草⽊长:草⽊丛⽣。

长,⽣长⼣露:傍晚的露⽔。

沾:(露⽔)打湿。

⾜:值得。

但使愿⽆违:只要不违背⾃⼰的意愿就⾏了。

但:只。

愿:指向往⽥园⽣活,“不为五⽃⽶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违:违背。

创作背景 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折腰向乡⾥⼩⼉”,挂印回家。

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不由⼰的⽣活,终⽼⽥园。

归来后,作《归园⽥居》诗⼀组,共五⾸。

赏析 这⾸“种⾖南⼭下”⼋句短章,在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四⼗个字的⼩空间⾥,表达出了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了诗⼈隐居之后躬耕劳动的情景。

本诗共分为两层,前四句为第⼀层。

反映了作者躬耕劳动的⽣活。

暗⽤杨恽诗作。

“种⾖南⼭下,苗盛⾖苗稀”。

此⼆句引⽤了杨恽的“⽥彼南⼭,芜*不治”,是对其劳作情况做总体交待,先指明耕种的是“⾖”,再说劳作的地点在“南⼭下”,五个寻常字,将事情叙说得⾮常清楚。

诗⼈毕竟是“少学琴书”,⼠⼈出⾝,躬耕⽥亩缺乏经验,“草盛⾖苗稀”的劳动后果,也就不⾜为怪了。

陶渊明《归园田居》原文翻译及注释

陶渊明《归园田居》原文翻译及注释

陶渊明《归园田居》原文翻译及注释《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注释⑴适俗:适俗韵:适,指逢迎、周旋;韵,是指为人品格、精神气质。

所谓“适俗韵”指的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

⑵尘网: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

这里指仕途、官场。

⑶三十年:吴仁杰认为当作“十三年”。

陶渊明自太元十八年(三九三)初仕为江州祭酒,到义熙元年(四○五)辞彭泽令归田,恰好是十三个年头。

⑷羁鸟:笼中之鸟。

池鱼:池塘之鱼。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⑸南野:一本作南亩。

际:间。

⑹守拙:守正不阿。

潘岳《闲居赋序》有“巧官”“拙官”二词,巧官即善于钻营,拙官即一些守正不阿的人。

守拙的含义即守正不阿,可解释为固守自己愚拙的本性。

⑺方:读作“旁”。

这句是说住宅周围有土地十余亩。

⑻荫:荫蔽。

⑼罗:罗列。

⑽暧暧:暗淡的样子。

⑾依依:形容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

⑿这两句全是化用汉乐府《鸡鸣》篇的“鸡鸣高树颠,犬吠深宫中”之意。

⒀户庭:门庭。

尘杂:尘俗杂事。

⒁虚室:闲静的屋子。

余闲:闲暇。

⒂樊:栅栏。

樊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仕途、官场。

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这两句是说自己象笼中的鸟一样,重返大自然,获得自由。

翻译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热爱山川田园生活。

错误地陷落在官场的罗网中,一去十三个年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固守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升。

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

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

《归园田居》古诗鉴赏整理

《归园田居》古诗鉴赏整理

《归园田居》古诗鉴赏整理《归园田居》古诗鉴赏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许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精确地来说应当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归园田居》古诗鉴赏,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归园田居》古诗鉴赏1:陶渊明原文: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解释:1、南山:指庐山。

2、稀:稀有。

3、兴:起床。

4、荒秽:形容词作名词,指豆苗里的杂草。

秽:肮脏。

这里指田中杂草5、荷锄:扛着锄头。

荷,扛着。

6、晨兴理荒秽: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

7、狭:狭窄。

8、草木长:草木丛生。

长,生长。

沾:(露水)打湿。

9、足:值得。

但:只。

10、愿:指憧憬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11、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反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12、违:违反。

诗意:南山下有我种的豆地,杂草丛生而豆苗却稀有。

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

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傍晚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

衣服沾湿了并没有什么值得惋惜的,只要不违反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赏析:《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的结尾二句,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所谓“自然”,不仅指乡村的自然环境,亦是指自然的生活方式。

在陶渊明看来,为口腹所役,以社会的价值标准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追赶富贵,追赶虚名,都是扭曲人性、失去自我的行为。

而自耕自食,满意于俭朴的生活,舍弃人与人之间的竞逐与斗争,这才是自然的生活方式。

不管这种熟悉在社会学中应作如何评价,终究是古今中外反覆被提出的一种思想。

当然,陶渊明作为一个贵族的后代,一个很少经受真正的苦难生活的磨砺的士大夫,要完全凭借自己的体力养活一家人,实际是难以做到的;而且事实上,他的家中仍旧有僮仆和带有人身依附性质的“门生”为他种田。

但他的确也在努力实践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特别熟悉,常常参与一些农业劳动,并在诗歌中歌颂这种劳动的愉悦和美感。

陶渊明《归园田居》全文及翻译

陶渊明《归园田居》全文及翻译

陶渊明《归园田居》全文及翻译陶渊明《归园田居》全文及翻译《归园田居》细腻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风格清淡而又不失典雅,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对归隐的自豪。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归园田居》全文及翻译,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归园田居》全文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翻译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野草茂盛,豆苗稀疏。

清上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

狭窄的山径草木丛生,夜露沾湿了我的衣。

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

注释①南山:指庐山。

②稀:稀少。

③兴:起床。

④荒秽:形容词作名词,荒芜,指豆苗里的杂草。

秽:肮脏。

这里指田中杂草⑤荷锄:扛着锄头。

荷,扛着。

⑥狭:狭窄。

⑦草木长:草木丛生。

长,生长⑧夕露:傍晚的露水。

⑨沾:(露水)打湿。

⑩足:值得。

⑪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鉴赏这首“种豆南山下”八句短章,在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四十个字的小空间里,表达出了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了诗人隐居之后躬耕劳动的情景。

本诗共分为两层,前四句为第一层。

反映了作者躬耕劳动的生活。

暗用杨恽诗作。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这两句写诗人归田园后在南山的山脚下种了一片豆子,那地很荒,草长得很茂盛,可是豆苗却稀稀疏疏的。

起句平实自如,如叙家常,就像一个老农在和你说他种的那块豆子的情况,让人觉得淳朴自然,而又亲切。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为了不使豆田荒芜,到秋后有所收成,诗人每天一大早就下地,晚上月亮都出来了才扛着锄头回家。

虽说比做官要辛苦得多,可这是诗人愿意的,是他最大的乐趣。

正如诗人在《归田园居》(一)中所说的那样:“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诗人厌倦了做官,“守拙归田园”才是最爱。

从“带月荷锄归”这一美景的描述就可以看出来,他非但没有抱怨种田之,反而乐在其中。

后四句是本诗的第二层,抒写的则是作者经过生活的磨砺和对社会与人生深刻思索之后,对真善美理想的执着追求和与现实社会污浊官场的决裂。

《归园田居》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归园田居》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归园田居》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归园田居》是晋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共五首(一本作六首)。

第一首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

第二首诗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以朴实无华的语言不加雕饰地描绘出一个宁静纯美的天地,表现了乡村的幽静和作者心境的恬淡。

第三首诗细腻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风格清淡而又不失典雅,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对归隐的自豪。

第四首写作者亲自参加劳动和对劳动的热爱,表明他不但没有因早出晚归地辛苦劳动而减少对劳动的兴趣,反而加深了他对劳动的感情,坚定了他终生归耕的决心。

第五首诗讲述了作者耕种归来的活动,表达其欣然自得之情,内蕴醇厚,情感真挚。

第六首诗讲述了诗人一天的劳动生活,最后揭示其劳动的体验、田居的用心。

末首诸家以为非陶诗,而苏轼以为陶作,并评曰:“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

”(见《冷斋诗话》)作品原文: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虚里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以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四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归园田居(5首) 原文、翻译及赏析

归园田居(5首) 原文、翻译及赏析

归园田居(5首) 原文、翻译及赏析归园田居(5首)_古诗文网陶渊明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参考资料典故:不为五斗米折腰中国古代有不少因维护人格,保持气节而不食的故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

东晋后期的大诗人陶渊明,是名人之后,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

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年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

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身世陶渊明,中国是中国文学史上堪与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比肩的伟大诗人。

陶渊明自己从来没有说过是哪里人,甚至也不说生于何时何地。

于是,在陶渊明的出生年份上,就出现了公元365年、公元369年、公元372年等等多个版本。

陶渊明的身世也成了难解之谜。

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宜丰学者凌诚沛主持组建了“陶渊明始家▼生平青少年时期(28岁以前)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曾做过大司马,祖父、父亲也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

但陶渊明的父亲死得早,渊明少年时,家运已衰落,“少而贫苦。

”他自述:“自余为人,逢运之贪。

箪瓢屡罄,絺綌冬陈。

”(《自祭文》)但物质生活虽然贫乏,陶渊明的精神生活却很丰富。

他学习儒家《六经》,学习《老子》、▼归隐隐逸诗人俗称五柳先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

其隐逸文化总的风格有三:其一是柔,其二是淡,其三是远。

他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的体系,从而使中国古典诗歌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从古至今,有很多人喜欢陶渊明固守寒庐,寄意田园,超凡脱俗的人生哲学,以及他淡薄渺远,恬静自然,无与伦比的艺术风格;同时对陶渊明▼文学成就饮酒诗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

归园田居陶渊明整理

归园田居陶渊明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归园田居陶渊明整理归园田居陶渊明归园田居(陶渊明)原文: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译文:南山下我种的豆子地里,杂草丛生豆苗却很稀。

一大早到了地里清除杂草,月亮出来扛着锄头往家里走。

小路狭窄却长满了的杂草,夜晚的露水打湿了我的衣服;湿了衣服并不行惜,只盼望不要违了我的心愿。

归园田居赏析:这首诗写了田园艰辛的劳作,从中反映了诗人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种豆盼望得豆,无奈草盛豆苗稀有。

人生在世总有不如意的事情,但诗人有一颗淡泊的心。

即使豆苗稀有也无所谓,多付出一些辛苦罢了。

一大早就上地除草,直到月亮出来了才扛着锄头往家走。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在平淡的叙事中显现出隐士安贫乐道的`守朴境界,在早晨清爽的空气中,带露的青草和豆苗欣欣然一片绿意,弯腰锄草的劳,沉没在一片绿海第1页/共2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中,多么和谐的意境。

夜晚明媚的月亮静静静的跟在荷锄者身后,走过弯弯曲曲的小路送劳回家,多么的满意和谐。

这是人与自然奇妙的情趣交融,是诗人摆脱尘网回归园田的抱负境界。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诗人走过杂草丛生的乡间小路,晶莹的露水打湿了他的衣服,衣服虽然湿了,但是并不行惜,由于诗人体验到了清静舒心的生活乐趣和自然和谐的人生真谛。

"但使愿无违'道出了此诗的主旨,虽然从早到晚辛苦劳作,也难免有"草盛豆苗稀'的不如意,但折腰锄禾的辛苦远比"为五斗米折腰'的官场生涯轻松愉悦的多。

同是折腰,意义却大相径庭。

一是心甘情愿的生存行为,一是违心的人性扭曲。

这里暗合了诗人对田园自由生活的憧憬,和不愿受世俗污流羁绊的意愿,表现了诗人喜爱田园生活,憎恶黑暗官场的人生态度,反映了诗人高洁傲岸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

陶渊明《归园田居》诗赏析

陶渊明《归园田居》诗赏析

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五首赏析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虚里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以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xiàn)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hè)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四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诗篇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从而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

同时又隐含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的生活的厌恶之感。

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为保持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

作者陶渊明其实写的归园田居是自己理想的故居。

《归园田居》五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其所以是如此,不仅在于五首诗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其所抒发的感情而言,是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来贯穿这一组诗篇的。

诗中虽有感情的动荡,转折,但那种欢愉,达观的明朗色彩是辉映全篇的。

有的论者很乐于称道渊明胸中的“无一点黏着”,其实,“黏着”还是有的。

即以渊明辞官之际写下的《归去来兮辞》而论,不也还有“奚惆怅而独悲”之句吗就是说,他心中总还难免有一丝惆怅之感的。

真正纯净的灵魂不会是与生俱来的(尽管诗人一再宣称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而是在不断地滤除思想杂质的过程中逐渐变得澄澈的。

正如一个人不愿触及心中的隐痛那样,诗人在《归园田居》中也很不愿意提及刚刚从其中拔脱的污秽官场。

归园田居陶渊明的原文

归园田居陶渊明的原文

归园田居陶渊明的原文归园田居陶渊明的原文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陶渊明的翻译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地,杂草丛生,豆苗长得很稀。

清晨我下地松土除草,星月下我扛着锄头回家歇息。

草木覆盖了狭窄的归路,夜露打湿了我的粗布上衣。

衣服湿了又有什么可惜,只求我那心愿至死不移。

归园田居陶渊明的赏析这首诗我们并不陌生,它是五柳先生陶渊明归园田居中五首诗中的第三首。

陶渊明,又名潜,是一位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当时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为了做官不择手段。

陶渊明也做了几年小官,可是他却不能忍受官场中的尔虞我诈,毅然选择了退出官场,归隐田园。

所以他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

他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的体系,使我国古典诗歌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从古至今,有很多人喜欢陶渊明固守寒庐,寄意田园,超凡脱俗的人生哲学,以及他淡薄渺远,恬静自然,无与伦比的艺术风格。

这首诗正是田园诗的代表。

首先,从诗歌的语言方面看来,这首诗歌并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优美的修饰,短短四句话,不过四十个字却将描绘出了一幅平静恬淡却不失美丽动人的农家生活图:南山下有我种下的豆苗,杂草丛生而豆苗却稀少,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夜晚顶着一轮圆月带着出头归来。

乡间道路狭长,路旁草木长的郁郁葱葱,以致衣服也被露水沾湿。

只是衣服沾湿了并不可惜,只要不要辜负了我的这片心意。

而且诗中所描写的一切都是极为平常的“豆苗,南山,小路,杂草,夕露。

”但正是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下却勾勒出了一幅恬淡优美,清新可人的图画,在这幅美丽的画面中,田园风光以其清淡朴素的,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现在我们眼前,就像一个世外桃源,让人悠然神往。

简明扼要,朴实无华的语言,虽然显得十分的“拙劣”,却真实的反应出了农家生活的恬淡与美好,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全诗突出一个“拙”字,陶渊明不善农作,所以有了“草盛豆苗稀”的景象,但能得归隐躬耕,其意趣正从中得来,言语之中透露着对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意与享受,自得之意,溢于诗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园田居陶渊明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归园田居》五首陶渊明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四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写作背景】晋义熙二年,亦即渊明辞去彭泽令后的次年,诗人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着名诗篇。

这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词,迎新我的颂歌。

它所反映的深刻思想变化,它所表现的精湛圆熟的艺术技巧,不仅为历来研究陶渊明的学者所重视,也使广大陶诗爱好者为之倾倒。

【赏鉴】《归园田居》五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其所以是如此,不仅在于五首诗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其所抒发的感情而言,是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来贯穿这一组诗篇的。

诗中虽有感情的动荡,转折,但那种欢愉,达观的明朗色彩是辉映全篇的。

有的论者很乐于称道渊明胸中的\'无一点黏着\',其实,\'黏着\'还是有的。

即以渊明辞官之际写下的《归去来兮辞》而论,不也还有\'奚惆怅而独悲\'之句吗就是说,他心中总还难免有一丝惆怅之感的。

真正纯净的灵魂不会是与生俱来的(尽管诗人一再宣称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而是在不断地滤除思想杂质的过程中逐渐变得澄澈的。

正如一个人不愿触及心中的隐痛那样,诗人在《归园田居》中也很不愿意提及刚刚从其中拔脱的污秽官场。

\'误落尘网中\',就很有点引咎自责的遗憾意味。

而\'一去三十年\',是指自己从29岁\'投耒去学仕\',到41岁\'我岂能为五十斗米向乡里小几折腰\'而辞去彭泽县令这宦海沉浮的十三年。

然而,今天毕竟如愿以偿了,此刻的心情也就豁然,释然了。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其中洋溢着一种故园依旧,\'吾爱吾庐\'的一往深情。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檐后榆柳树影婆娑,浓阴匝地,习习清风平息了诗人心中的焦虑。

眼前桃李花荣实繁,弄姿堂前,唤起诗人心中多少欢欣。

诗人在同无知的草木交流着感情。

极目远眺,炊烟融入暮霭,侧耳谛听,依稀听得犬吠鸡鸣。

眼前堆案盈几的文牍案卷不见了,代之以心爱的\'清琴\'\'异书\'。

嵇康把\'人间多事,堆案盈几\',\'宾客盈坐,鸣声聒耳,嚣尘臭处,千变百伎\'(《与山巨源绝交书》)视为不堪为官的理由。

诗人在这里,也似在有意无意之间地用了\'尘杂\'这个字眼。

他告诉我们,从前苦于应对\'尘网\'的一切,都没有,也不会再有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确有点儿\'虚室\'之感;但虚中有实,他重新开始了完全由自己来安排,支配的生活。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久\'与\'三十年\'相映,\'樊笼\'与\'尘网\'相映,\'自然\'与\'性\'相映,而以一\'返\'字点明了\'魂兮归来\'的乐趣。

是的,官场消蚀了自己的半生,玷污了自己的\'清节\',而今天,苦尽甘来,诗人终于得到了欣慰的补偿。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我看这两句都应该倒过来理解:\'为了罕见人事,我才来到野外,为着免于酬酢,我才住进了僻巷\'。

须知,这不是客观的叙述,而是主观的选择啊。

诗人从官场退居到\'野外\',从\'野外\'退处到\'穷巷\',\'白日掩荆扉\',又冥坐室中,\'对酒绝尘想\'。

层层防范,躲避尘世唯恐不远,屏绝交游唯恐不及,屏弃俗虑唯恐不尽。

诗人是不是太孤寂了,以至有些不近人情呢不,诗人仿佛要有意消除人们这种错觉,而为我们展开了自己的生活和精神世界:\'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

\'他虽无\'三径\'之设,却自有同道频繁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他们共有一个心爱的话题。

乡间的生活是简朴甚至贫困的,清静甚至寂寞的。

但是,也正是这样的环境,使人们获得了共同的语言,培育起一种朴质真挚的感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移居》)诗人不惜一身清苦,儿辈\'幼而饥寒\'(《与子俨等疏》),而孜孜以求的,正是这种天地间的真情。

新的生活要从以躬耕洗雪身陷宦海的耻辱开始。

也许是官身束缚,体质有所下降的缘故,也许是久别田园,农艺有些荒疏了吧,\'草盛豆苗稀\',耕耘欠佳。

这里流露出来的是一种自惭,自勉之情。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仅从时间上看,也可见诗人决心之大,用力之勤。

他清除\'荒秽\',也是清除心中的杂念。

除去了杂草,心中也就宽慰了一些,见出我还是那个\'性本爱丘山\'的我,还是那个乐于为农,也能够为农的我。

荷锄夜归,心情傲然,举头仰望,皓月当空,诗人很像一个凯旋的士兵。

辛苦是有的,但正是这辛苦的劳作使他获得了心灵的极大满足。

诗的第四首同第五首实际是一首诗的前后两个部分。

诗人怀着意满志得,甚至是带点炫耀的心情造访故友。

子侄与俱,笑语不断,披榛寻径,健步而前。

他要同故友共忆时岁月,向他们倾诉心曲,同他们畅饮几杯……然而,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的残破景象,听到的是故友\'死没无复余\'的噩耗。

一向通达的诗人也不禁陷入了\'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的深沉哀伤之中。

所以,第五首写归来,\'怅恨独策还\',虽仍有子侄跟随,诗人却不愿多言,形同孤雁,踽踽\'独\'行;\'崎岖历榛曲\',一任小径上的灌木丛牵掣他的衣衫。

诗人\'怅恨\'什么呢惆怅的是人生必然的幻化,恼恨的是自己的不悟。

如果早离官场,多同故友相聚些时日,不就实际上最大限度地推迟了这一悲剧的降临那么,诗人又是如何从这种怅恨的心情中解脱出来的呢——\'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也许是因为访友不得的余哀,也许是因为旅途的困顿劳乏,诗人在溪涧边坐下来小憩片刻。

这溪水清澈见底,直视无碍;濯足水中,顿时,一股凉意流遍全身,也使他从纷繁的思绪中清醒过来。

他仿佛又从悲哀的幻梦中回到了现实中来。

我不是到底归来了么\'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归去来兮辞》)人生固然短暂,我不是还有所余无多的宝贵时日昔人固已凋零,我不是还有许多\'披草共来往\'的友人从\'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来看,诗人显然已经抹去了笼罩心头的不快的阴云。

酒以陈为美,而\'新熟酒\'一词,一是说明家无余财,二也在点明诗人此刻\'喝酒如狂\'的迫切心情。

这不禁使我想起诗人所着《晋故征西大将军孟府君传》一文中那段有趣的对答:\'(桓)温尝问君(孟嘉):\'酒有何好,而卿嗜之\'君笑而答曰:\'明公但不得酒中趣尔。

\'\'如果我们此刻问渊明:\'酒有何好,而卿嗜之\'想来他也定会回答我们\'但不得酒中趣尔\'。

是啊,这\'酒中趣\'太丰富,太玄妙了:它消除了诗人一天的疲劳;它排解了访友不得的余哀;它使诗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真趣;使诗人重又乐观起来,达观起来;它也加深了诗人同邻曲的理解和感情。

主客俱欢,频频举觞;暮色降临,诗人胡乱燃起荆柴,学一个\'秉烛夜游\'。

满屋烟火之气不仅不使人感到穷酸,反而平添了热烈亲切的气氛。

什么人生如寄之悲,什么故旧凋零之叹,一霎时都悄悄地消融在这人生真谛的通达领悟之中了。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新的一天开始了,而刚刚开始的新生活不也正如这旭日一般灿烂这两句是全诗传神的点睛,是乐章的主旋律,是生活的最强音。

通观五首,官场污秽,而终获补偿的欣慰;生活贫困,却有亲朋的挚情;农事辛苦,而得心灵的满足;人生短暂,乃有人生真谛的彻悟。

真个是\'何陋之有\'这样,诗人就把整个隐居生活,不,整个人生的乐趣,包容到他浑涵汪洋的诗情中去了。

这是一种高度的概括,也是一种深刻的揭示。

正是在这种同污秽现实截然对立的意义上,《归园田居》达到了完美和谐的艺术意境,开拓出一片\'浩浩落落\'的精神世界。

诗人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的心中也不是消弭了一切矛盾的静穆世界。

诗人的可贵之处在于,在与世族社会相对立的理想田园世界中,他终于发现了自己人格的尊严,朋友的挚情,无地位尊卑,无贫富悬殊差别的人际关系,无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人生理想。

这是陶诗思想意义的集中反映,也是陶诗平实,质朴,清新,自然风格的源泉。

他描绘的是常景。

茅舍草屋,榆柳桃李,南山原野,犬吠鸡鸣,这些在高贵的世族文人看来,也许是难登大雅的,诗人却发现了蕴含其中的朴质,和谐,充满自然本色情趣的真美。

他抒发的是真情。

他不是以鉴赏者那种搜奇猎异,见异思迁,短暂浮泛的感情去玩赏,而是以一种乡土之思去体察,去颂赞。

所以,他的感情执着,浑厚,广阔,专注。

周围的一切都是他生活中无言的伴侣,启动他心灵深处的共鸣。

他阐释的是至理。

他理解到的,就是他付诸实施的。

他耿直,不孤介;他随和,不趋俗。

他从不炫耀,也无须掩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