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月份别称
中国农历月份的别称
农历月份的别称1、农历一月太簇、陬月、肇春、孟春、元春、新春、初春、端春、早春、月正、新正、正月:正阳之月。
A、柳月:正月银柳插瓶头,又称柳月。
B、端月:是指农历的正月,一年的开始为“正”。
后来,秦始皇当政,“正”和“嬴政”的“政”谐音,所以正月便改为端月。
端,顶也,仍是开端伊始的意思。
秦始皇名“政”,秦人改“正月”为“端月”。
C、献春:《魏书·乐志》:“自献春被旨,赐令博采经传,更制金石。
” 《初学记》卷三引南朝梁元帝《纂要》:“正月孟春,亦曰……献春。
”D、太簇:据《吕氏春秋通诠》记载,太簇,是古代音乐十二律中阳律的第二律。
清黄宗羲《答刘伯绳问律吕》:“太簇长八寸,积六百四十八分。
”古人将十二律与十二月相配,太簇配正月,所以太簇也是农历正月的别名。
E、肇春:([zhào] :1.开始,初始:~始。
~生。
~端。
~基2、农历二月:杏月、花朝、如月、仲春、仲阳、酣月、大壮A、杏月:二月,大地吐绿,万物迎春,杏花含苞欲放,所以二月冠以美丽的名称——杏月。
“二月红杏闹枝头”,又称杏月。
B、令月:指夏历二月。
清厉荃《事物异名录·岁时·二月》引明彭大翼《山堂肆考》:“二月曰仲阳,曰令月。
”C、大壮:《易》六十四卦之一。
即乾下震上。
为阳刚盛长之象。
D、花朝: 我国民间的岁时八节中,就有一个花朝节,也叫花神节,俗称百花生日。
它的由来已久,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书》中已有记载。
至于“花神”,相传是指北魏夫人的女弟子女夷,传说她善于种花养花,被后人尊为“花神”,并把花朝节附会成她的节日。
据明末清初文学家、绍兴籍人张岱(1597—1679)在《陶庵梦忆》中所记载:“西湖香市,始于花朝(农历二月十二,即所谓…百花生日‟)。
到清代,一般北方以二月十五为花朝,而南方则以二月十二为百花生日。
我国南北气候条件不同,南方比北方提早几天为节日是合理的。
花朝节亦称“百花生日”。
晋代在农历二月十五日,至宋以后,始渐改为二月十二日。
古代年月日称谓对照表
古代年月日称谓对照表农历一月的别称:正月、元月、端月、孟月、征月、初月、嘉月、三微月、陬月、孟春、开岁、发岁、献岁、芳岁、华岁、早春、春王、孟阳、孟陬、首阳、新正、夏正、三之日、青阳、三阳、初春、始春、元春、太簇、首春、元阳、正阳、寅月、泰月。
农历二月的别称:杏月、丽月、花月、令月、如月、仲春、酣春、仲阳、竹秋、四之日、中和、花潮、夹钟、大壮、卯月、绀香。
农历三月的别称:桃月、桐月、蚕月、季春、末春、暮春、晚春、杪春、莺时、桃浪、雩风、樱笋时、上已、寒食、三春、阳春、故洗、央月、辰月。
农历四月的别称:梅月、麦月、仲月、阴月、乏月、麦秋月、清和月、余月、槐月、孟夏、初夏、维夏、槐夏、麦候、麦序、纯阳、正阳、朱明、麦秋、仲吕、乾月、槐序、已月、卯月。
农历五月的别称:榴月、蒲月、恶月、皋月、午月、仲夏、天中、郁蒸、小刑、鸣蜩、满月、端阳、端月、蕤宾。
农历六月的别称:荷月、季月、焦月、暑月、溽月、且月、伏月、季夏、精阳、徂署、荔月、天贶、林钟、遁月、未月、水无月。
农历七月的别称:兰月、瓜月、凉月、巧月、相月、桐月、霜月、孟秋、初秋、上秋、首秋、早秋、新秋、瓜时、兰秋、肇秋、中元、夷则、否月、申月。
农历八月的别称:桂月、壮月、仲秋、仲商、正秋、中秋、桂秋、竹小春、南吕、酉月。
农历九月的别称:菊月、朽月、玄月、亥月、青女月、季秋、凉秋、三秋、杪秋、穷秋、暮秋、晚秋、季商、暮商、霜序、重阳、菊秋、无射、菊序、元月、剥月、戌月。
农历十月的别称:良月、小春月、阳月、孟冬、开冬、上冬、初冬、小阳春、梅月、阳春、应钟、坤月、亥月。
农历十一月的别称:葭月、龙潜月、畅月、辜月、子月、复月、仲冬、一之日、霞月、冬月、长至、黄钟。
农历十二月的别称:冰月、除月、腊月、蜡月、严月、涂月、嘉平月、二之日、清祀、寒冬、大吕、严冬、临月、岁杪、丑月。
每月1一30日的雅称农历初一,朔一日。
农历初二,朔二日。
农历初三,朔三日。
农历初四,朔四日。
【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农历月份的别称
【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农历月份的别称
中国农历是指以月相周期为基础,结合太阳周年周期编制的一种历法。
农历的月份有别称,都是根据历法的特点、农时、自然现象和人们的习俗命名的,它们既直观、浅显地反映了分月、驭月的情况,又集中地反映了元代人的文化和智慧。
农历月份的别称分别为:
正月:元月,是处于春节前夕的一个月,传统习俗有过年、祭祖等。
二月:杏月,因为在二月里杏花盛开,所以杏到。
四月:兰月,四月兰花盛开。
五月:竹月,五月竹笋发芽。
八月:桂月,因为八月时月圆更有桂香。
十月:腊月,旧时这个月要腌制腊肉。
十一月:冬月,因为这个月就是入冬之际。
十二月:腊月,腊月二十三是腊八节。
【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农历月份的别称
【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农历月份的别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农历月份有着自己独特的别称,这些别称往往来源于古代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
了解这些农历月份的别称不仅可以增加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些诗词歌赋。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农历月份的别称吧。
一、正月:腊月/正阳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正月又称作腊月或正阳月。
腊月之称来源于旧时在这个月份要祭祀祖先,煮腊肉以供祭祀。
在民间信仰中,正月也被称为正阳月,意味着阳气正盛,带来了吉祥和福气。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我们常能见到一些关于正月的诗词歌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就写到了“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徐家卖蔬菜,腊月金陵消夜市”,通过其中的“腊月”一词,可以感受到古代正月的氛围。
二、二月:如月/雨水月二月在传统文化中有两个别称,分别是如月和雨水月。
如月这个称呼来源于古人对于二月时节的描绘,认为二月时节万物渐惊、宛如春梦初醒,故称为如月。
而雨水月则是因为在二月时节,气候转暖,天气多雨,表示春天即将到来。
在古代的诗词中,二月常常被赋予了浓郁的春意和生机,如晋代诗人王羲之的《醉中双乳过阳台》,其中描绘了“如花有落无心莫急,雨水就饮却相迎。
”带有如月和雨水月的意境。
三、三月:惊蛰月/早春月三月还有两个别称,分别是惊蛰月和早春月。
惊蛰月这个别称源自古代民间的习俗和传说,据说这时是春雷惊醒冬眠的蛇类,进入了生产季节,代表着春天的到来。
人们称这个月份为惊蛰月。
而早春月则是因为在三月时节,春天已经来临,大地万物开始复苏,春意盎然。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三月往往会被赋予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如宋代诗人苏轼的《西江月》中写到了“三月东风花草香,雨余草自绿,阳和香雾散初春”。
四、四月:清明月/春分月四月的别称是清明月和春分月。
清明月这个别称是因为在这个月份里,正是清明节的时候,是祭扫先人的日子,所以人们称其为清明月。
而春分月则是因为在四月的春分这一天,昼夜平分,阳气升长,大地回春,故称为春分月。
农历十二个月的别称
一月月正、新正、孟春、首春、上春、寅孟春、始春、早春、元春、新春、初春、端春、肇春、献春、春王、华岁、岁岁、肇岁、开岁、献岁、芳岁、初岁、初月、初阳、孟阳、新阳、春阳、春王、太簇、岁始、王正月、初空月、霞初月、初春月、陬月、王月、端月、孟陬、泰月、谨月、建寅、寅月、杨月、孟春月、三微月、三正、三之日、睦月、上月二月如月、梅见月、梅月、丽月、卯月、杏月、酣月、令月、跳月、小草生月、衣更着夹钟、仲钟、仲春、仲阳、中和月、四阳月、四之月、春中、婚月、媒月、大壮、竹秋、花朝三月暮春、末春、季春、晚春、杪春、褉春、蚕月、花月、桐月、桃月、夬月、嘉月、辰月、稻月、樱筍月、姑洗、桃浪、雩风、五阳月、桃季月、花飞月、小清明、竹秋四月乏月、荒月、阳月、农月、乾月、巳月、畏月、云月、槐月、麦月、朱月、余月、首夏、夏首、孟夏、初夏、维夏、始夏、槐夏、得鸟羽月、花残月、仲侣、纯阳、纯乾、正阳月、和月、麦秋月、麦候、麦序、六阳、榎月、梅溽五月仲夏、超夏、中夏、始月、星月、皇月、一阳月、蒲月、兰月、忙月、午月、榴月、毒月、仲夏、超夏、中夏、始月、星月、皇月、一阳月、蒲月、兰月、忙月、午月、榴月、毒月、恶月、橘月、月不见月、吹喜月、皋月、蕤宾、榴月、端阳月、暑月、鹑月、鸣蜩、夏五、贱男染月、小刑、天中、芒种、启明、郁蒸六月且月、荷月、暑月、焦月、伏月、季月、未月、暮夏、杪夏、晚夏、季夏、长夏、极暑、组暑、溽暑、林钟、精阳七月孟秋、首秋、上秋、瓜秋、早秋、新秋、肇秋、兰秋、兰月、申月、巧月、瓜月、凉月、相月、文月、七夕月、女郎花月、文披月、大庆月、三阴月、夷则、初商、孟商、瓜时八月仲秋、秋半、秋高、橘春、清秋、正秋、桂秋、获月、壮月、桂月、叶月、秋风月、酉月、月见月、红染月、南吕、仲商、柘月、雁来月、中律、四阴月、爽月、满清月、竹小春九月菊月、授衣月、青女月、小田月、剥月、贯月、霜月、长月、戌月、朽月、咏月、玄月、禰觉月、菊开月、红叶月、季秋、暮秋、晚秋、菊秋、秋末、残秋、凉秋、素秋、五阴月、穷秋、杪秋、秋商、暮商、季白、无射、霜序十月阳月、亥月、吉月、良月、阳月、坤月、正阳月、小阳春、神无月、拾月、时雨月、初霜月、应钟、初冬、孟冬、上冬、开冬、玄冬、玄英、小春、大章、始冰、极阳、阳止十一月仲冬、中冬、正冬、畅月、霜月、霜见月、子月、辜月、葭月、纸月、复月、天正月、一阳月、广寒月、龙潜月、雪月、寒月、黄钟、阳复、阳祭、冰壮、三至、亚岁、中寒十二月腊月、除月、丑月、严月、冰月、余月、极月、涂月、地正月、二阳月、嘉平月、三冬月、梅初月、春待月、季冬、暮冬、晚冬、杪冬、穷冬、黄冬、腊冬、残冬、末冬、严冬、师走、大吕、星回节、殷正、清祀、冬素。
农历12个月份的别称介绍
农历12个月份的别称介绍农历的12个月份的别称还是会有很多人都不了解。
很多人说到日期都会只想到阳历的。
但是在中国传统的习俗上,那些重要的日子,喜庆的节日什么的都是从通过农历而挑选出来的。
那么本期农历小知识,就为你介绍农历12个月份的别称。
1、一月一月:正月、柳月、端月、初月、嘉月、新月、开岁、陬月。
正月:正阳之月。
柳月:正月银柳插瓶头,又称柳月。
端月:是指农历的正月,一年的开始为“正”。
后来,秦始皇当政,“正”和“赢政”的“政”谐音,所以正月便改为端月。
端,顶也,仍是开端伊始的意思。
秦始皇名“政”,秦人改“正月”为“端月”。
2、二月二月:杏月、仲春、仲阳、如月、丽月、花月、仲月、酣月。
杏月:二月,大地吐绿,万物迎春,杏花含苞欲放,所以二月冠以美丽的名称——杏月。
“二月红杏闹枝头”,又称杏月。
3、三月三月:桃月、春晚、晚春、暮春、蚕月、上春、春日、绸月、季月、莺月、末春。
桃月:三月桃花粉面羞,又称桃月。
到了三月,桃花怒放,绮丽芬芳,自然称“桃月”。
春晚、晚春、暮春:三月春晚,即晚春、暮春。
暮春:即夏历三月,或阴历三月。
蚕月:夏历三月。
三月,是养蚕的月份,所以叫“蚕月”。
上春:指孟春正月。
春日:夏历三月。
4、四月四月:槐月、孟夏、首夏、初夏、阳月、麦月、梅月、纯月、清和、余月。
槐月:万物枝长叶茂青翠欲滴,槐树也绽开了黄白色的花瓣儿,有人称四月为“槐月”。
四月:四月槐花挂满枝,又称槐月。
5、五月五月:蒲月、仲夏、超夏、榴月、郁月、呜蜩、天中、仲夏、皋月。
蒲月:五月初五端午节,许多人家悬挂菖蒲、艾叶于门上,用以避邪,因此,五月又称“蒲月”。
五月:五月榴花红似火,又称榴月。
6、六月六月:荷月、季月、伏月、焦月、署月、精阳、溽暑、季暑、且月。
荷月、伏月:六月三伏赤日炎炎,许多植物在酷夏的灼烤下无精打采,只有荷塘中的荷花亭亭玉立,精神抖擞,因而,便称之“伏月”或“荷月”。
六月:六月荷花满池放,又称荷月。
7、七月七月:巧月、瓜月、兰月、兰秋、肇秋、新秋、首秋、相月、孟秋、初秋。
农历月份别称
农历月份别称最全的中国农历月份别称,一定要记好啦!一月:寅月、陬月、柳月、正月、征月、元月、端月、冠月、初月、新月、太月、王月、上月、早月、嘉月、泰月、谨月、睦月、隅月、杨月、三微月、十三月、三之日、孟月、孟春、首春、始春、初春、肇春、元春、上春、早春、开春、献春、发春、岁首、首岁、开岁、发岁、献岁、肇岁、芳岁、华岁、正岁、岁初、岁始、春王、孟王、孟陬、孟阳、首阳、初阳、新阳、春阳、青阳、三阳、元阳、正阳、新正、夏正、三正、建寅、太簇;二月:卯月、如月、杏月、花月、酣月、丽月、令月、命月、跳月、婚月、媒月、同月、四之日、仲月、仲春、中春、半春、盛春、酣春、艳春、芳春、绀香、花朝、竹秋、仲阳、中和、大壮、火壮、建卯、夹钟;三月:辰月、寎月、桃月、桐月、稻月、蚕月、莺月、鹂月、绸月、炳月、禊月、夬月、桃李月、花飞月、暮月、季月、季春、殿春、暮春、杪春、末春、晚春、深春、春残、春阑、春归、春枯、晓春、阳春、三春、木少春、樱笋时、莺时、鸢时、桃浪、桃缘、花饰、青章、雩风、上巳、寒食、建辰、姑洗;四月:巳月、余月、阴月、槐月、梅月、麦月、荒月、乏月、畏月、檟月、农月、云月、和月、纯月、乾月、孟月、孟夏、首夏、始夏、初夏、上夏、早夏、维夏、槐夏、桐夏、麦秋、麦候、麦序、槐序、清和、花残、梅溽、六阳、纯阳、正阳、朱明、建巳、中吕;五月:午月、皋月、榴月、蒲月、毒月、恶月、雨月、炎月、橘月、忙月、鹑月、星月、皇月、姤月、薰风月、仲月、仲夏、中夏、半夏、盛夏、超夏、长至、芒种、端阳、浴兰令节、鬱蒸、鸣蜩、小刑、天中、启明、建午、蕤宾;六月:未月、且月、荷月、莲月、荔月、暑月、伏月、焦月、遁月、溽月、梓月、秀月、旦月、蝉羽月、季月、季夏、暮夏、杪夏、末夏、晚夏、深夏、夏残、夏阑、长夏、三夏、木少夏、季暑、极暑、烦暑、溽暑、徂暑、征暑、精阳、小吉、玉绳、天贶、建未、林钟;七月:申月、相月、兰月、瓜月、巧月、霜月、凉月、鬼月、楝月、否月、砧月、文月、七夕月、文披月、大庆月、孟月、孟秋、首秋、始秋、初秋、肇秋、上秋、早秋、开秋、新秋、嫩秋、素秋、萧秋、兰秋、桐秋、孟商、初商、瓜时、烹菽、银璜、飞星、流火、太乙、中元、建申、夷则;八月:酉月、壮月、桂月、叶月、获月、爽月、鸦月、萤月、虹月、柘月、观月、阖户月、雁来月、燕去月、仲月、仲秋、中秋、正秋、盛秋、清秋、秋半、秋高、桂秋、蟾秋、吟秋、商吕、仲商、竹小春、迎寒、天罡、虚宿、建酉、南吕;九月:戌月、玄月、菊月、苔月、朽月、长月、去月、柯月、剥月、贯月、咏月、琼月、青女月、小田月、季月、季秋、暮秋、杪秋、末秋、晚秋、深秋、穷秋、严秋、余秋、霜秋、凉秋、秋残、秋阑、秋晏、三秋、木少秋、季白、季商、暮商、桑落、肃霜、霜序、菊序、重阳、授衣、太冲、天睢、终玄、建戌、无射;十月:亥月、阳月、露月、寒月、吉月、良月、檀月、坤月、小春月、小阳春、子春、孟月、孟冬、始冬、初冬、上冬、早冬、开冬、元冬、玄冬、玄英、霜华、岁阳、阳止、六阴、纯阴、正阴、魁冈、建亥、应钟;十一月:子月、辜月、葭月、冬月、雪月、畅月、复月、周月、周正、达月、鸭月、栆月、章月、纸月、龙潜月、天正月、一之日、叶蛰官、仲月、仲冬、中冬、正冬、盛冬、冬半、短至、亚岁、阳复、阳祭、水正、天泉、建子、黄钟;十二月:丑月、涂月、腊月、蜡月、严月、除月、荼月、冰月、凋月、殷正、临月、残月、栎月、椒月、地正月、二之日、季月、季冬、暮冬、杪冬、末冬、晚冬、深冬、穷冬、严冬、隆冬、苍冬、冬残、冬底、冬素、三冬、木少冬、暮序、暮节、穷稔、穷纪、穷天、穷阴、穷节、星回节、岁终、岁尽、岁竟、岁晏、岁暮、岁莫、岁尾、岁杪、岁木少、残霜天、腊祭、土牛、清祀、嘉平、星回、玄枵、神后、建丑、大吕。
【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农历月份的别称
【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农历月份的别称农历,又称阴历,是我国传统的日历系统,其中每个月份都有自己的别称。
以下是常见的农历月份别称。
1.正月:春节、元月、上元节、新年、开春等正月是农历的第一个月,也是一年的开始。
春节就是在这个月底庆祝的。
其他别称则与新年、春季等有关。
2.二月:仲月、夜月、思牛月等二月是农历的第二个月,因其较少黄历上的重要节日,故别称相对较少。
仲月一词源自“仲”字的本义,表示“中”。
夜月一词则与月相有关。
3.三月:孟春、东月、啼鸟月、桃月、草木萌生月等三月是春季的正当时节,别称与“春”、“生”、“长”等词有关。
4.四月:清明月、谷雨月、春月等四月是春季的后期,也是传统的清明节所在月份。
谷雨是指雨水降下后,使谷粒发芽成穗,因此也称谷芽雨月。
春月则强调了四月的春意。
5.五月:芒种月、立夏月、仲夏月等五月是立夏后的第一个月,同时也是种植夏季作物的关键时期,因此得名“芒种”。
仲夏则说明五月天气已经非常炎热。
6.六月:小暑月、芒种后、夏腊月等六月是夏季的正当时节,天气越来越热。
小暑是一年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能反映出六月天气的特点。
芒种后和夏腊则是六月与农作物有关的别称。
7.七月:小暑后、大暑月、中夏等七月是夏季的后期,也是大暑节气所在月份。
小暑后是指小暑节气过后,天气更加炎热。
中夏则说明七月是夏季当中的中期。
8.八月:立秋月、孟秋等八月是秋季的开始,同时也是立秋节气所在的月份。
孟秋一词强调了八月秋意渐浓。
9.九月:白露月、处暑月、仲秋月等九月是秋季的正当时节,白露节气也在这个月份。
处暑则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之一,说明天气已经开始转凉。
仲秋表示九月秋意愈浓。
10.十月:寒露月、霜降月、季秋等十月是秋季的后期,气温渐渐下降,寒露和霜降都能反映出秋季的寒意。
季秋则说明十月是秋季的第三个月。
12.十二月:大雪月、冬至月、岁末月等十二月是冬季的正当时节,也是一年的结束。
大雪和冬至都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分别代表了降雪和冬季到达极点的日子。
中国农历月份的别称
农历月份的别称1、农历一月太簇、陬月、肇春、孟春、元春、新春、初春、端春、早春、月正、新正、正月、柳月、端月、献春、太簇、肇春2、农历二月:杏月、花朝、如月、仲春、仲阳、酣月、大壮、令月、竹秋3、农历三月:暮春、晚春、季春、桃月、蚕月、花月、姑洗、杪春、竹秋4、农历四月:乏月、槐月、梅月、初夏、孟夏、夏首、麦序、槐月5、农历五月:仲夏、端阳月、榴月、蒲月、皋月、恶月、蕤宾、鸣蜩、芒种、吹喜月、郁蒸、蕤宾、鸣蜩6、农历六月:荷月、暑月、焦月、伏月、季月、暮夏、杪夏、晚夏、季夏、溽暑、7、农历七月:孟秋、首秋、上秋、瓜秋、早秋、新秋、肇秋、七夕月、巧月、初商、孟商、女郎花月、文月、夷则、兰秋、兰月、8、农历八月:仲秋、秋半、秋高、清秋、正秋、桂月、桂秋、获月、壮月、秋风月、仲商、雁来月、月见月、叶月、红染月、爽月、商吕9、农历九月:菊月、授衣月、红叶月、季秋、暮秋、晚秋、菊秋、残秋、凉秋、素秋、杪秋、秋商、暮商、季白、霜序、青女月、贯月、霜月、长月、戌月、朽月、咏月、玄月、菊月、授衣月10、农历十月:阳月、阴月、小阳春、亥月、吉月、良月、阳月、坤月、正阳月、神无月、拾月、初霜月、应钟、初冬、孟冬、上冬、开冬、玄冬、玄英、小春、大章、始冰、极阳、应钟11、农历十一月:仲冬、中冬、正冬、畅月、霜月、霜见月、子月、辜月、葭月、复月、天正月、一阳月、广寒月、龙潜月、雪月、寒月、黄钟、阳复、阳祭、冰壮、三至、亚岁12、农历十二月:腊月、除月、涂月、严月、殷正、清祀、星回节、嘉平月、冰月、地正月、二阳月、三冬月、梅初月、春待月、大吕农历月份的别称1、农历一月太簇、陬月、肇春、孟春、元春、新春、初春、端春、早春、月正、新正、正月:正阳之月。
A、柳月:正月银柳插瓶头,又称柳月。
B、端月:是指农历的正月,一年的开始为“正”。
后来,秦始皇当政,“正”和“嬴政”的“政”谐音,所以正月便改为端月。
端,顶也,仍是开端伊始的意思。
农历各月份的别称
农历各月份的别称农历各月份的别称(农历各月份的别称1、农历四季的别称春季:阳春、艳阳、淑节、青春、阳节、青阳夏季:三夏、朱明、九夏、炎夏、朱律、清夏秋季:凄辰、金天、三秋、商节、素节、白藏冬季:安宁、冬辰、岁余、九冬、无序、严节2、以花命名的农历各月份的诗意别称正月——柳月银柳插瓶头,又称柳月二月——杏月杏花闹枝头,又称杏月三月——桃月桃花粉面羞,又称桃月四月——槐月槐花挂满枝,又称槐月五月——榴月石榴红似火,又称榴月六月——荷月荷花满池放,又称荷月七月——巧月凤仙节节开,又称巧月八月——桂月桂花遍地香,又称桂月九月——菊月菊花傲霜雪,又称菊月十月——阳月芙蓉显小阳,又称阳月十一月——葭月葭草吐绿头,又称葭月腊月——梅月梅花吐幽香,又称梅月3、农历各月份的又一别称正月:孟春、寅月、嘉月、首阳、献岁、早春、元月、端月、华月、夏正、冠月、新正二月:建卯、夹仲、丽月、酣春、花朝、仲春、花月、杏月、竹秋、火壮、中春三月:季春、姑先、桃月、辰月、莺时、末春、蚕月、桐月、秒春、桃浪四月:槐序、孟夏、麦春、乾月、除月、麦候、建巳、中吕、朱明、正阳五月:建午、炎月、天中、午月、幕月、仲夏、蒲月、郁蒸、小刑、鸣蜩六月:季夏、林钟、征暑、荷月、遁月、精阳七月:早秋、兰秋、首秋、建中、上秋、相月八月:仲商、中秋、壮月、桂月、仲秋、南宫九月:朽月、霜序、菊月、暮秋、无射、咏月十月:良月、子春、孟冬、初冬、坤月、吉月十一月:建字、葭月、畅月、复月、黄钟、寒月十二月:建丑、严月、腊月、嘉平、残月、冰月1、农历四季的别称春季:阳春、艳阳、淑节、青春、阳节、青阳夏季:三夏、朱明、九夏、炎夏、朱律、清夏秋季:凄辰、金天、三秋、商节、素节、白藏冬季:安宁、冬辰、岁余、九冬、无序、严节2、以花命名的农历各月份的诗意别称正月——柳月银柳插瓶头,又称柳月二月——杏月杏花闹枝头,又称杏月三月——桃月桃花粉面羞,又称桃月四月——槐月槐花挂满枝,又称槐月五月——榴月石榴红似火,又称榴月六月——荷月荷花满池放,又称荷月七月——巧月凤仙节节开,又称巧月八月——桂月桂花遍地香,又称桂月九月——菊月菊花傲霜雪,又称菊月十月——阳月芙蓉显小阳,又称阳月十一月——葭月葭草吐绿头,又称葭月腊月——梅月梅花吐幽香,又称梅月3、农历各月份的又一别称正月:孟春、寅月、嘉月、首阳、献岁、早春、元月、端月、华月、夏正、冠月、新正二月:建卯、夹仲、丽月、酣春、花朝、仲春、花月、杏月、竹秋、火壮、中春三月:季春、姑先、桃月、辰月、莺时、末春、蚕月、桐月、秒春、桃浪四月:槐序、孟夏、麦春、乾月、除月、麦候、建巳、中吕、朱明、正阳五月:建午、炎月、天中、午月、幕月、仲夏、蒲月、郁蒸、小刑、鸣蜩六月:季夏、林钟、征暑、荷月、遁月、精阳七月:早秋、兰秋、首秋、建中、上秋、相月八月:仲商、中秋、壮月、桂月、仲秋、南宫九月:朽月、霜序、菊月、暮秋、无射、咏月十月:良月、子春、孟冬、初冬、坤月、吉月十一月:建字、葭月、畅月、复月、黄钟、寒月十二月:建丑、严月、腊月、嘉平、残月、冰月一月:正月、隅月、孟月、端月、始春、元春;二月:如月、杏月、仲春、早春;三月:病月、桃月、季春、炳月、三春、阳春、暮春;四月:余月、清和月、桃月、孟夏;五月:榴月、薄月、仲夏;六月:且月、荷月、伏月、季夏;七月:相月、巧月、霜月、孟秋、桐月;八月:壮月、桂月、仲秋、中秋月:九月:亥月、菊月、季秋;十月:阳月、小阳春、孟冬;十一月:辜月、葭月、仲冬;十二月:涂月、腊月、嘉平月,季冬。
阴历月份的名称
阴历月份的名称
中国农历(阴历)各月份的别称如下:
1. 正月:又称端月、元春、孟陬、始春、陬月等。
2. 二月:又称杏月、如月、仲春等。
3. 三月:又称桃月、桐月、季春、炳月等。
4. 四月:又称余月、清和月、槐月、梅月、孟夏等。
5. 五月:又称皋月、榴月、蒲月、仲夏等。
6. 六月:又称且月、荷月、伏月、季夏等。
7. 七月:又称相月、瓜月、巧月、霜月、孟秋等。
8. 八月:又称壮月、桂月、仲秋等。
9. 九月:又称玄月、菊月、暮秋等。
10. 十月:又称阳月、小阳春、应钟、露月等。
11. 十一月:又称辜月、冬月、葭月、中冬等。
12. 十二月:又称腊月、嘉平月、涂月、季冬、除月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可能会对农历月份有不同的别称,上述列举的是较为常见的一些称呼。
农历每个月的别称
农历月份
别称
农历月份
别称
一月
孟春、正月、端月、元春、月正、新正、首春、上春、寅孟春、始春、早春、元月、新春、新正、初春、端春、肇春、献春、春王、华岁、岁岁、肇岁、开岁、献岁、芳岁、初岁、初月、初阳、孟阳、新阳、春阳、春王、太簇、岁始、岁首、王正月、初空月、霞初月、初春月、陬月、王月、端月、孟春、孟陬、泰月、谨月、建寅、寅月、杨月、孟春月、三微月、三正、三之日、睦月、上月、正岁
八月
仲秋、桂月、秋半、秋高、橘春、清秋、正秋、桂秋、获月、壮月、叶月、秋风月、酉月、月见月、红染月、南吕、仲商、柘月、雁来月、中律、四阴月、爽月、大清月、竹小春
三月
季春、桃月、桐月、蚕月、暮春、末春、寎月、晚春、杪春、褉春、、夬月、嘉月、辰月、稻月、樱筍月、姑洗、桃浪、雩风、五阳月、桃季月、花飞月、小清明、竹秋
十月
孟冬、良月、阳月、亥月、吉月、坤月、正阳月、小阳春、小春、神无月、拾月、时雨月、初霜月、应钟、初冬、孟冬、上冬、开冬、玄冬、玄英、小春、大章、始冰、极阳、阳止
五月
仲夏、榴月、毒月、蒲月、超夏、中夏、始月、星月、皇月、一阳月、蒲月、兰月、忙月、午月、恶月、橘月、月不见月、吹喜月、皋月、蕤宾、榴月、端阳月、暑月、鹑月、鸣蜩、夏五、贱男染月、小刑、天中、芒种、启明、郁蒸
七月
孟秋、兰月、巧月、瓜月、首秋、上秋、瓜秋、早秋、新秋、肇秋、兰秋、申月、凉月、相月、文月、七夕月、女郎花月、文披月、大庆月、三阴月、夷则、初商、孟商、瓜时、霜月
二月
仲春、杏月、花月、如月、梅见月、梅月、丽月、卯月、酣月、令月、跳月、小草生月、衣更着夹钟、仲钟、仲阳、中和月、四阳月、四之月、春中、婚月、媒月、大壮、竹秋、花朝
十一月
农历各月别称
农历各月别称一月:正月、瑞月、初月、嘉月、新正、开岁、陬月、孟春、春王。
二月:丽月、杏月、花月、仲阳、仲春、酣春、如月。
三月:桃月、蚕月、季月、莺时、晚春、暮春、三春。
四月:阴月、麦月、梅月、清和、初夏、孟夏、余月。
五月:蒲月、榴月、鸣蜩、天中、仲夏、皋月、端月。
六月:荷月、焦月、暑月、精阳、溽署、季夏、旦月。
七月:瓜月、巧月、兰月、肇秋、首秋、孟秋、相月。
八月:桂月、仲商、竹春、正秋、仲秋、壮月。
九月:菊月、暮商、霜序、朽月、季秋、三孟秋、玄月。
十月:良月、露月、冬、初冬、开冬、阳月、孟冬。
十一月:畅月、葭月、仲冬、龙潜月、幸月。
十二月:冰月、腊月、严月、除月、季冬、残冬、未冬、嘉平、穷节、星回节。
古代年龄称谓不满周岁——襁褓;2岁~3岁——孩提;女孩7岁——髫年;男孩8岁——龆年;幼年泛称——总角;10岁以下——黄口;13岁~15岁——舞勺之年;15~20岁——舞象之年;12岁(女)——金钗之年;13岁(女)——豆蔻年华;15岁(女)——及笄之年;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信年华;至出嫁——标梅之年;至30岁(女)——半老徐娘;20岁(男)——弱冠;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80岁——杖朝之年;80岁~90岁——耄耋之年;90岁——鲐背之年;100岁——期颐。
【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农历月份的别称
【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农历月份的别称农历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历法,也被称为阴历或旧历。
与公历不同的是,农历是根据月亮的运行周期确定的,一个农历年通常有12个农历月。
每个农历月的别称是指每个月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中受到称之为的名称。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农历月份的别称:一月:正月、腊月、元月、大年初一、春节月正月,亦称为腊月,是农历年的第一个月份,也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的月份。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最隆重、最具特色的民间传统节日。
二月:二月初二、二月十五、人日月二月,农历二月初二被称之为龙抬头,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也是龙年人们迎接新年首个龙抬头祭拜活动的节点日期。
三月:三月初三、三月廿三、寒食月三月,农历三月初三是中国传统节日——上巳节,也叫寒食节,是中国古代的重要的祭祀节日。
四月:四月初八、清明月四月,农历四月初八是中国传统节日——佛诞节,也称为浴佛节。
佛诞节是佛教中庆祝佛陀释迦牟尼诞生的节日。
五月:五月初五、端午月五月,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六月:六月初六、六月廿四、天贶月六月,农历六月初六是中国传统节日——天贶节,也称天贶节、博饼节或傩祭。
天贶节是汉族的民间传统节日之一。
七月:七月初七、盂兰月七月,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节日——盂兰盆节。
盂兰盆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国汉民族和东亚区域诸族有关祖先崇拜和报恩敬祀图霸汉。
九月:九月初九九月,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佳节之一,也被称为“登高节”。
十月:十月初一十月,农历十月初一是中国传统节日——皇帝诞辰。
皇帝诞辰是对中国历代帝王的生辰进行庆祝的节日。
十一月:十一月十四、三九月十一月,农历十一月十四是中国传统节日——三九节。
三九节是古代民间的传统节日,主要在南方农村地区流传。
十二月:十二月初八、除夕月十二月,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
【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农历月份的别称
【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农历月份的别称
农历是中国传统的日历体系,使用基于农业生产和天文观察的方式计算时间,主要以
月亮的运行周期为基准。
农历一年被分为十二个月份,每个月份都有自己的别称,下面是对每个月份的中文别
称的介绍:
1. 正月:又称元月或大年月,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份,代表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2. 二月:又称破寒月,表示寒冷的冬季即将过去。
3. 三月:又称桃月,桃花盛开的季节,也代表着春天的来临。
4. 四月:又称卯月或雨月,是春季多雨的时候。
5. 五月:又称草月或采月,是万物生长茂盛的季节。
6. 六月:又称芒种月,芒种是指禾谷类作物的收割季节。
7. 七月:又称七月半或鬼月,有传统的鬼节和盂兰盆节。
9. 九月:又称重阳月,重阳节是重要的传统节日。
11. 冬月:又称冬腊月或小年月,是冬天最寒冷的时候。
除了这些通用的月份别称外,不同地区和民族还有一些特殊的称呼,比如:“割稻月”(广东)、“针卯月”(福建)、“芒稻月”(江苏)等。
农历月份的别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农业生产的特点,而这些别称也反映了中国人
对自然环境变化的观察和感知。
农历月份的别称,你知道吗?
农历月份的别称,你知道吗?一起学诗历月份的别称农历月份有很多别称,如果你了解并熟记,也许在写格律诗词的时候,遇到由于格律要求造成平仄音律不好解决时,对你有帮助。
【正月】正阳之月,通常称:柳月、孟春、开岁、寅月、嘉月、首阳、献岁、早春、元月、端月、华月、夏正、冠月、新正。
柳月:正月银柳插瓶头。
又称柳月;孟春:孟,首也,即春季的第一个月;寅月:古人把十二支和十二个月相配,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农历十一月配子,称为建子之月。
由此顺推,十二月为建丑之月,正月为建寅之月,简称寅月;端月:是指农历的正月,一年的开始为“正”。
后来,秦始皇当政,“正”和“嬴政”的“政”谐音,所以正月便改为端月。
端,顶也,仍是开端伊始的意思。
秦始皇名“政”,秦人改“正月”为“端月”。
开岁中的“岁”指代岁星,即木星。
木星运行一周天称为一纪(十二年);运行一次(一纪的十二分之一),称为一岁。
开岁就是一年开始了。
【二月】通常称:杏月、仲春、仲阳、如月、丽月、花月、仲月、酣月。
杏月:二月,大地吐绿,万物迎春,杏花含苞欲放,所以二月冠以美丽的名称——杏月。
“二月红杏闹枝头”,又称杏月。
仲春即春季的第二个月,包括惊蛰、春分两个节气。
《尔雅·释天》说:“二月为如。
”又据清人郝懿行《尔雅义疏》云:“如者,随从之义,万物相随而出,如如然也”,所以二月又称如月。
【三月】通常称:桃月、春晚、晚春、暮春、蚕月、春日、绸月、季月、莺月、末春。
桃月:唐人张旭诗句:“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描写暮春季节的景致,故三月别称桃月。
到了三月,桃花怒放,绮丽芬芳,自然称“桃月”;春晚、晚春、暮春:三月春晚,即晚春、暮春;蚕月:夏历三月。
三月,是养蚕的月份,所以叫“蚕月”。
【四月】通常称:槐月、孟夏、首夏、初夏、阳月、麦月、梅月、纯月、清和、余月。
槐月:万物枝长叶茂青翠欲滴,槐树也绽开了黄白色的花瓣儿,有人称四月为“槐月”。
四月槐花挂满枝,又称槐月。
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历月份别称
农历的第一个月,按照习惯称为正月。
农历的十一月和十二月分别称为冬月和腊月,但现在已经很少用了。
表示气候寒冷的成语“十冬腊月”就是从此得来,字面意思即为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为一年中最寒冷的月份。
农历的一个月的前十天按顺序习惯上称为初日,如农历的一月二日称为正月初二。
后十天按顺序习惯上称为廿日,亦有些通胜将之说成念日;如农历的一月二十二日称为正月廿二或正月念二。
农历的每个月份都有不同的别称。
由于它和农业生产紧密的联系,所以从二月到九月差不多都用植物来表示,下面是农历十二个月的别称:
一月:正月、端月、元春、孟春
二月:杏月、仲春
三月:桃月、季春
四月:梅月、阴月、孟夏
五月:榴月、毒月、仲夏
六月:荷月、季夏
七月:兰月、巧月、孟秋
八月:桂月、仲秋
九月:菊月、阳月、季秋
十月:良月、孟冬
十一月:冬月、仲冬
十二月:腊月、季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