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新创新一轮岳麓版精练:综合检测二十八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含解析
2020版高考历史新创新一轮岳麓版讲义:必修三第十二单元第2讲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含答案
第2讲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形成体系把握要点1.关于宗教改革的4个关键点(1)一个核心:信仰得救。
(2)两个代表:马丁·路德、加尔文。
(3)三个观点:“因行称义”、“因信称义”、“先定论”。
(4)三大新教:路德派、加尔文派、英国国教。
2.关于启蒙运动的4个关键点(1)一个旗帜:理性主义。
(2)两个批判对象: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3)四个代表: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
(4)四个学说:“三权分立”、“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社会契约”。
课题(一)宗教改革[回扣教材知识]一、背景二、概况1.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2.结果: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如路德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等。
三、实质:新兴资产阶级在宗教改革的掩护下发动的一场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皇统治的政治运动。
四、主张1.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得救。
2.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
3.简化宗教仪式,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五、影响[进补课程知识]一、宗教改革的原因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天主教会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天主教会对德国的剥削和压迫最多,摆脱罗马教廷的桎梏成为德意志各阶层的二、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探究重难知识][材料][解读]上图是反映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漫画,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旁边站着信士,天平的左端站着的是教士,旁边是教皇、红衣主教等,左端被高高翘起。
一本《圣经》就比教士都重,反映了《圣经》高于教皇和教士,进而体现信仰得救的新教思想,实质上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和地位。
[史论形成] 宗教改革体现的人文精神(1)“因信称义”彻底否定了教皇和罗马天主教会的至上权威,肯定了个人在宗教信仰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具有鲜明的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色彩。
(2)以《圣经》和个人内在信仰的权威否定教会特权和等级制度,确定了个人宗教信仰平等的权利。
2020届高考一轮总复习历史(必修部分)练习:第27讲 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漳州调研)1415年,胡斯因反对天主教会拥有地产、谴责教皇兜售“赎罪券”而被处以火刑;1517年,马丁·路德提出同样的质疑却掀起欧洲宗教改革。
这表明( )A.思想变革是社会转型先决条件B.英雄人物的出现决定历史进程C.革故鼎新需契合社会演变时机D.历史事件的发生存在着偶然性解析:材料中两次反对天主教会的行为及结果差异说明进行变革要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故C项正确;社会转型的先决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不是思想变革,故A项错误;B项说法扩大了个人的作用,不符合唯物史观,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1415年胡斯的失败是必然的,不是偶然的,故D项错误。
答案:C2.(2019·郑州模拟)16世纪的英国,天主教会及其信条遭到变革,传统宗教机构被大量解散,使得延续数个世纪之久的社会调节剂和润滑剂几近消逝,给城市的社会秩序带来比较大的麻烦。
这说明宗教改革( )A.推动了社会秩序的重组 B.促进了行政机构的调整C.摧毁了民众的宗教信仰D.阻碍了近代城市的转型解析:由材料中的“给城市的社会秩序带来比较大的麻烦”可知宗教改革会推动城市社会秩序的重建,故A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城市社会秩序而不是行政机构,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并没有否定宗教信仰,故C项错误;从题干看宗教改革是有利于城市社会秩序重建的而不是阻碍,故D项错误。
答案:A3.(2019·保定模拟)16世纪欧洲产生了许多新教派,每个新教派都以古代《圣经》原文希腊文和希伯来文为信仰的最高权威,并用民族语言翻译《圣经》,而且坚决脱离腐败的罗马教会。
该历史现象( )A.表明罗马教会进行了顺应时代的改革B.受到文艺复兴运动直接推动而出现C.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D.顺应了民族国家发展的时代潮流解析:“每个新教派都以古代《圣经》原文希腊文和希伯来文为信仰的最高权威,并用民族语言翻译《圣经》,而且坚决脱离腐败的罗马教会”可见与民族国家发展的时代潮流相关联,故D项正确。
2020届高中历史一轮新课标通用版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作业Word版含答案
考点训练33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题组一基础小题]1.(2019·福建永安一中月考)德意志宗教改革时期,以路德为代表的市民阶级同以萨克森选侯为代表的世俗贵族阶级结成了反对罗马教廷的同盟。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二者都有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B.宗教矛盾成为德意志主要矛盾C.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D.建立资产阶级廉俭教会的需求答案 B解析市民代表和世俗贵族联合反对教廷,是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对本民族权益的捍卫,是欧洲民族国家兴起的表现,故宗教矛盾成为德意志主要矛盾,故选B项。
世俗贵族没有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排除A项;材料与宗教改革相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资产阶级建立廉俭教会的需求,排除D项。
2.(2019·湖南雅礼中学月考)马丁·路德宣称,人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被上帝称为“义人”,于是信徒就不再是“罪人”,就得救了。
这种主张在当时的主要进步意义在于()A.打破了罗马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B.使个人获得了与教皇同等的宗教地位C.打击了宗教权和专制王权D.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救赎的自主权答案 D解析马丁·路德认为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否认了教皇和教士是通往天堂钥匙的掌管者,使人们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和精神的自由,马丁·路德的主张是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故答案为D项。
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通过宗教改革,个人并没有取得与教皇同等的宗教地位,排除B项;宗教改革没有打击王权,排除C项。
3.(2019·山东淄博实验中学诊断)马丁·路德认为:政府必须掌握在世俗统治者手里,家庭必须对政府负责,人世间的教会作为一种世俗组织,也要归世俗政府管理。
这一观点()A.否定了神学对人们的精神控制B.有利于加强世俗君主的权力C.使德意志建立起统一的国家D.得到欧洲贵族的普遍支持答案 B解析根据“政府必须掌握在世俗统治者手里……人世间的教会作为一种世俗组织,也要归世俗政府管理”可知,马丁·路德主张世俗君主不仅掌握世俗权力,而且应该控制教会,这有利于加强世俗君主的权力,故B项正确。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作业:13.2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含答案)
13.2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马克思认为:“他把人从外在宗教中解放出来,又把宗教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
他把肉体从枷锁中解放出来,又给人的心灵套上了枷锁”。
“他”的主要思想是() A.因行称义B.君权神授C.因信称义D.人非工具解析: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判断“他”指的是马丁·路德,其主要思想是因信称义,主张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
答案:C2.英国学者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
”由此可见宗教改革的本质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B.反世俗君主的民主革命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解析:题干强调反对教皇是因为他“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说明宗教改革的性质是反封建的政治斗争,D项正确。
答案:D3.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
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
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
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
”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它()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B.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C.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D.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欧洲的宗教改革。
材料中的信息“义人必因信得生”体现了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思想,即只要信仰即可得救,这实际上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权威,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故答案为B。
答案:B4.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尼采曾在《快乐的科学》中借疯子之口喊出了“上帝死了”,疯子接着承认,是“我们”杀死了他。
这里的“我们”是() A.文艺复兴文学家B.宗教改革家C.启蒙运动思想家D.社会主义者解析:启蒙思想家认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有自己的“理性”,把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因此题干中“我们”是启蒙思想家,答案为C项。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8讲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课后限时集训 岳麓版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八)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宗教改革’一词像‘文艺复兴’一词一样容易使人产生误解……表面上看,宗教改革可以理解为对教会某些弊病的反应……这些弊病很容易激怒人们,但它们只是新教徒进行宗教改革的借口,而不是根源。
”下列表述与材料主题意思相符的是( )A.宗教改革是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进行的B.宗教改革一词没有准确地揭示运动实质C.宗教改革是因为教会出售赎罪券而引发D.宗教改革没有对天主教进行彻底的改革B[材料并未涉及“异端的形式”,故A项错误;材料“易激怒人们,但它们只是……宗教改革的借口,而不是根源”说明宗教改革一词并不能反映该运动的根源、本质,故B项正确;材料论及宗教改革的本质,非引发改革的原因,故C项错误;D项表述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2.(2017·大连模拟)1517 年,传教士马丁·路德揭露赎罪券的欺诈,宗教改革像野火一样烧遍欧洲,教徒自读白话文《圣经》,直接跟上帝交谈,不要教会做中介。
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否定信仰上帝B.主张废除教阶制与宗教仪式C.挑战教会权威D.极力宣扬《圣经》的至高无上C[否定信仰上帝与材料“教徒自读白话文《圣经》,直接跟上帝交谈”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宗教改革的内容没有涉及废除教阶制与宗教仪式,故B项错误;从材料“教徒自读白话文《圣经》,直接跟上帝交谈,不要教会做中介”可知,马丁·路德的改革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权威,故C项正确;D项内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与题意不符。
]3.马丁·路徳废除了教士的豁免权以及牧师、僧侣、修女不交纳赋税、不履行城市义务的权利,从而把他们纳入了正常的社会生活。
通过培训市民出身的传教士进行布道,减少了圣礼和繁琐的宗教仪式,提高了传教的质量。
这反映了德国宗教改革( )A.破除了天主教对人们的束缚B.倡导因信称义,宣扬理性主义C.适应社会变革,促进社会进步D.关注民众疾苦,体现人文主义C[题干材料有关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建立“廉价教会”的要求,破除了天主教对人们的束缚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马丁·路德倡导因信称义不是宣扬理性主义而是人文主义,故B项错误;适应社会变革促进社会进步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体现不出德国宗教改革关注民众疾苦,故D项错误。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测评四十一 宗教改革及启蒙运动 岳麓版-岳麓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核心素养测评四十一某某改革及启蒙运动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有学者研究发现,某某改革时期,无论是新教还是天主教会,都致力于重新制定缔结婚约的规则,给有效婚姻的缔结附加了一些条件,其中“子女的婚姻需得到父母的同意”成为欧洲社会各界普遍提出的一个要求。
这表明某某改革时期( )A.阶级对立十分严重B.家长权威得到充分尊重C.新旧教会逐渐合流D.人文主义受到沉重打击【解析】选B。
通过常识可知子女和父母之间不是对立的阶级关系,故A错误;通过“子女的婚姻需得到父母的同意”的表述,可知在某某改革时期,家长的权威得到了尊重,故B正确;题干没有论及某某改革之前,欧洲教会对于子女婚姻的规定,故C错误;题干没有提及人文主义问题,故D错误。
2.(2020·某某新高考模拟)西方学者对近代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作了如下描述:“它是破坏现存秩序的个人主义强大潮流的产物”“具有回到早期根源的性质”“认为人性无比腐化和堕落”。
这场运动是( )A.文艺复兴B.某某改革C.启蒙运动D.科学革命【解析】选B。
文艺复兴和某某改革都符合前两个特征。
人文主义者一般认为人性是善良的;某某改革者则认为人性无比腐化和堕落。
文艺复兴的领袖们信奉温和与宽容;路德和加尔文的信徒们则强调信仰和服从。
3.16世纪欧洲产生了许多新教派,每个新教派都以古代《圣经》原文希腊文和希伯来文为信仰的最高权威,并用民族语言翻译《圣经》,而且坚决脱离腐败的罗马教会。
该历史现象( )A.表明罗马教会进行了顺应时代的改革B.受到文艺复兴运动直接推动而出现C.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D.顺应了民族国家发展的时代潮流【解析】选D。
材料“用民族语言翻译《圣经》,而且坚决脱离腐败的罗马教会”有利于增强民族意识,促进民族国家的人民思想解放,表明该历史现象顺应了民族国家发展的时代潮流,故D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以古代《圣经》原文为信仰的最高权威,并且坚决脱离腐败的罗马教会,是对罗马教会权威的反对,故A错误;B“直接”表述错误,排除;材料未涉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C错误。
高考历史一轮(二十七)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含解析
课时检测(二十七)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如图是1535年欧洲的一幅画《路德是魔鬼的风笛》,画中路德的脑袋被描绘为由魔鬼吹奏的风笛。
此画反映了当时()A.路德否定了对上帝的信仰B.路德教摆脱了教皇的控制C.宗教改革缺乏民众的支持D.新、旧教派之间的冲突激烈解析:选D马丁·路德的说法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许多地方兴起,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基督新教派,“路德是魔鬼的风笛”应该是旧教派对新教派的攻击,故D项正确。
2.《圣经·新约》中称:“心里相信,就可称义。
”但又强调“信心没有行为是死的”。
因此有宗教学者认为马丁·路德强调信仰即可得救是“故意曲解了《圣经》”。
这种“曲解”() A.缓解了天主教会的危机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C.打破了教会的思想专制D.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解析:选C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打破了教会的思想专制,创立了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教,故C项正确;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破除了教皇的宗教权威,加重了天主教会的危机,使民众的传统信仰发生危机,故A、B、D三项错误。
3.中世纪教会倡导“日月说”:教权是太阳,皇权是月亮,月亮依附于太阳。
但丁提出“两个太阳说”:教权是一个太阳,皇权也是一个太阳。
他们分工不同,教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精神的世界,皇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现实的世界,他们起着不同的领导作用。
但丁本意在于()A.坚持教权的至高无上B.厘清王权与教权职责C.阐述王权与教权平等D.弱化教权并强化王权解析:选D“教权是太阳,皇权是月亮,月亮依附于太阳”看出当时教权凌驾于世俗政权之上,“教权是一个太阳,皇权也是一个太阳。
他们分工不同,教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精神的世界,皇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现实的世界”表明弱化教权并强化王权,故D项正确。
4.(2018·苏北四市期中)“(宗教改革派)反抗由教会包办的信仰,回转头去,求之于《圣经》和良心。
2020版高考历史岳麓版(山东专用)一轮复习试题:第十二单元 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检测:含解析
第十二单元检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和文艺复兴智者学派相对主义的影响 1 柏拉图理想主义的思想理念 2 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3 苏格拉底以发展的眼光认识自我 4 对人性的尊重 5 普罗塔哥拉、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思想的共同点6 古希腊先哲强调理性7 古希腊哲学研究方向的转变8 苏格拉底对智者学派的批判9 古代中外思想家主张的对比10 苏格拉底美德的内涵11 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的比较12 文艺复兴的特点13 人文主义者对封建特权的抨击14 人文主义者对文雅生活方式的追求15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路德主张人文主义宗教观16 加尔文教的积极意义17宗教改革成功的原因18经济发展与思想解放的内在联系19加尔文宗教改革的专制性文化政策20启蒙运动的背景21伏尔泰主张有理性的宗教信仰22启蒙运动反对封建专制23启蒙运动产生的条件24启蒙运动的时代特征2526、27、综合28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有学者评价说:“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的。
……不难想象那些凶暴而野心勃勃的人能利用这句格言干出什么样的事情,有人可以利用这句格言为任何邪恶的行径装上科学或哲学的门面。
”“这句格言”代表的思想( )A.体现古代希腊人文主义的本质B.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C.重新建立了人们道德价值观念D.否定了神的存在,树立了人的尊严价值解析:A 智者学派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因此约束力也都是相对的,其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与材料中“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的”相符,故A项正确;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与材料中“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的”不符,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中“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的”“为任何邪恶的行径装上科学或哲学的门面”不符,故C 项错误;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不等于否定了神的存在,故D项错误。
2020高考历史新增分方案大一轮新课改省份专用精练:综合检测二十八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含解析
综合检测(二十八)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时间:45分钟满分:5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
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A.开始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B.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C.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D.使基督教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解析:选C“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强调的是人的自由和独立性,C项符合题意;开始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的是文艺复兴,排除A项;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未被动摇,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人人平等方面的信息,排除D项。
2.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
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
”下列对宗教改革的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A.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B.树立信仰本身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C.试图清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开启了人类理性的光芒D.改变了过去通过神职人员与上帝沟通的惯例,人人都可以同上帝直接对话解析:选C马丁·路德改革的重大意义就是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故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马丁·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无需购买赎罪券,灵魂就能得到解救,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马丁·路德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并未否定宗教的作用,没有消除宗教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
3.教会认为,人们要获救,只有通过教会。
因此教会规定了许多所谓教徒获救必经的手续和仪式,这些仪式统称为“圣事”。
对此,马丁·路德提出()A.信仰教会即可得救B.简化宗教仪式C.国家权力高于教会D.信徒有直接解释《圣经》的权力解析:选B由题干可知教会仪式繁杂,不利于思想解放,结合宗教改革的知识可知马丁·路德主张简化宗教仪式,故B项正确。
2020版高考历史课时检测(三十八)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含解析).doc
2020版高考历史课时检测(三十八)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含解析)课时检测(三十八)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它在一般人和虔诚信徒中唤醒了宗教,将宗教几乎逐出了政治。
它的主要性质,即人类心灵的解放以及精神领域内绝对权力的废黜。
”这里的“它” A.冲破了宗教对人的精神控制B.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弘扬人文主义C.打破民众对罗马教会的迷信D.宣扬进化论挑战基督教神学创世说解析选C 根据材料“在一般人和虔诚信徒中”“心灵的解放”等说明是宗教改革,故C项正确。
2.瑞士学者雅各布·布克哈特曾说“一个奇怪的事实是这个新文化的某些最热心的提倡者是最虔诚地敬上帝的人乃至是禁欲主义者所有这些倾向的结果就是佛罗伦萨的柏拉图学院有意识地以调和古代精神和基督教精神作为它的目标,这是那个时代的人文主义者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绿洲。
”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 A.主张信仰得救,倡导王权至上B.追求民主法制,反对禁欲苦行C.体现新旧交替,彰显人性价值D.抨击君主专制,提倡信仰自由解析选 C 依据题中的“这个新文化的某些最热心的提倡者是最虔诚地敬上帝的人乃至是禁欲主义者”可以推导出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体现了新旧交替,彰显人性价值,故C项正确。
题文中没有“王权至上”“民主法制”“抨击君主专制”的相关表述,故A、B、D三项错误。
3.有学者认为,宗教改革涉及上帝观、自然观和人性观三个层面的重大转变,都直接或间接地为近代科学之树的破土而出松动了土壤,输送了营养。
其含义是指宗教改革A.为近代科学发展消除了体制障碍B.为近代科学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C.从根本上消除了科学与宗教对立D.直接呼唤了科学革命时代的到来解析选B 体制障碍包括宗教、政治等方面,材料只涉及宗教,不能说消除了体制障碍,故A项错误;思想解放成为近代科学兴起的前提,与材料相符,故B项正确;“根本上消除了”表述绝对化,故C项错误;直接呼唤与材料中“或间接地”不符,故D项错误。
【人教版】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测试: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含答案)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一、选择题1.当沉浸于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索之中时,人们能够回想起来探索与发现的诸种辉煌成就……看起来仿佛是在每一个方面,人类行动的疆界都变得更为广阔。
能反映此观点的是()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②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③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④拜伦的《唐璜》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的影响。
拜伦的《唐璜》反映的是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叶,人们对资产阶级革命后现实社会的不满,与题意不符,排除④,故选A项。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属于文艺复兴的影响,符合题意。
答案 A2. “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
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
”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A.卢梭B.伏尔泰C.孟德斯鸠D.康德解析题干材料体现了卢梭的人民主权的思想。
答案 A3. “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作出这一论述的思想家应该是()A.孟德斯鸠B.伏尔泰C.卢梭D.康德解析本题为材料理解题。
通过材料中“启蒙运动”以及选项内容可对应至启蒙思想家。
材料中多次提到“自由”,最后又具体到“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可得到关键词“理性”。
启蒙思想家中强调“理性”为康德的特点,总结自他的著作《纯粹理性批判》。
答案 D4.观察下图,图一反映的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图二的内容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A.反皇权专制B.反封建礼教C.反殖民侵略D.反教会压迫答案 D5.薄伽丘的《十日谈》讲了一百个故事,主要诉说了天下有情人的种种悲欢离合的遭遇,其思想价值在于()A.宣传主权在民思想B.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C.弘扬人文主义思想D.倡导宗教改革解析薄伽丘的《十日谈》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
2020高考历史新一线大一轮专题岳麓版讲义:第十三单元课题三十八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含答案
课题三十八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一、宗教改革1.背景(1)经济:天主教会的腐败统治阻碍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根本原因)(2)政治:欧洲民族意识增强和封建君主极力强化王权。
罗马天主教会与欧洲各主权国家及社会各阶层的矛盾激化。
(3)思想: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
(4)导火线:1517年罗马教皇兜售赎罪券。
2.概况(1)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2)结果: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如路德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等。
(3)性质: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
3.主张(1)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得救,即因信称义。
(2)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
(3)简化宗教仪式,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4.影响(1)宗教:新教登上欧洲历史舞台,欧洲形成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教鼎立的局面。
(2)思想:在文艺复兴的基础上进一步弘扬了人文主义精神,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3)文化: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4)经济: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5)政治: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意识方面的准备,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新兴民族国家的发展。
二、启蒙运动(一)社会背景1.政治:新兴资产阶级强烈反对封建专制;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创立和示范作用。
2.经济: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3.文化: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自然科学突飞猛进为人们认识人类社会提供了新的依据。
(二)核心思想——理性主义否定封建权威,提倡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主张“天赋人权”、主权在民和法治观念,敬畏事实,提倡科学。
(三)代表1.启蒙运动猛烈地批判了封建专制统治,提倡自由、平等、民主、理性和科学,是欧洲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提出理论构想。
3.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斗争。
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一轮特训:第30讲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b Word版含解析
板块四限时·规范·特训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固基题组]1.[2015·潍坊一模]下图是16世纪漫画《灵魂的运输车》,画中恶魔抡着木槌,将人的灵魂塞入大桶中,装在牛车上向地狱驶去。
车身是教皇的身体,车轮辐条分别由主教、枢机主教和修士构成。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依靠神职人员帮助,灵魂才能得救B.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C.人们要求摆脱宗教束缚D.主张通过苦行升入天堂答案 B解析解读题意,可知反映的是天主教会把灵魂带向地狱,是对天主教会的不满,故A项错误,B项正确;16世纪宗教改革只反对天主教会和教皇的特权,不是要摆脱宗教束缚,故C项错误;D项与题意明显不符,故D项错误。
2.[2016·临川月考]受天主教把团结互助视为社会责任的宗教传统影响,威廉一世提出:“必须把那些工人阶级直接感受到的、不言而喻的实惠,用法律的手段固定下来,才能使工人阶级感知到,国家并不是力图保障社会上富有阶级的工具。
”上述材料主要说明()点击观看解答视频A.宗教成为统治阶级缓和社会矛盾的工具B.德国有悠久的社会救助传统和经验C.宗教传统有助于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D.德国统一后君主立宪政体专制色彩浓厚答案 C解析“必须把那些工人阶级直接感受到的、不言而喻的实惠,用法律的手段固定下来”是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表现之一。
而根据这是“受天主教把团结互助视为社会责任的宗教传统影响”可见宗教传统有助于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
3.[2016·山东临沂质检]“启蒙思想家手中所持有的武器同样是传统里面的东西……是借助于远古的传统反对近世的传统。
”“近世的传统”是指()A.古希腊罗马思想传统B.神权思想与拜金主义C.封建专制与宗教神学D.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答案 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斗争的对象是专制王权和教权主义,因此“近世的传统”是指封建专制与宗教神学,故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4.27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考题演练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4.27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考题演练【高考题组】 高频点1 宗教改革A.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C.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D.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解析】选C 。
据题干“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可知是对教皇统治宗教信仰方式的严厉打击,故C 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基督教会信息,故D 错误。
2.(xx ·广东文综·T18)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
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 A.教会是否腐败 B.信仰是否必要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解析】选C 。
关键信息:“马丁·路德”“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
本题要求回答马丁·路德和教皇代表的分歧所在。
马丁·路德主张每个人都可以阅读《圣经》,同上帝对话,信仰即可得救,教会代表认为《圣经》容易被人曲解,个人的得道要依赖于教会对《圣经》的解释,所以他们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是谁掌握《圣经》的解释权。
材料没有涉及教会腐败问题,排除A 项,很明显也可以排除B 项,D 项《圣经》作为信仰的基础是没有分歧的。
高频点2 启蒙运动1.(xx·海南单科·T11)卢梭和洛克都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
在下列洛克关于国家政治的主张中,与卢梭的主张不同的是( )A.议会君主制是最好的政府形式B.国家源于社会契约C.人民有权反抗和改变违约政府D.人人生而自由平等【解析】选A。
洛克主张国王及其政府应该在立法权控制下行使权力,是议会君主制的体现,故A正确;“国家源于社会契约”属于社会契约论,是二人共同主张,故B错误;“人民有权反抗和改变违约政府”也是二人共同主张,故C错误;“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不符合题干中“国家政治”的要求,故D错误。
【特供】2020高考历史(B版)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第22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巩固练(含解析)
第22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1.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宣称:“人能够由于承认上帝而把他吸引到自己灵魂的狭窄范围以内来,但也能由于热爱上帝而使自己的灵魂扩展到他的无限大之中——这就是在尘世上的幸福。
”这表明文艺复兴( )A.强调人和人性的价值B.论述了天赋人权思想C.是人类自我意识首次觉醒D.将人类从神权中解放出来解析:A 材料中“人能够……”“在尘世上的幸福”反映了人文主义,故A项正确;天赋人权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与材料中“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不符,故B项错误;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故C项错误;文艺复兴反对神性,倡导个性解放,但并未实现将人类从神权中解放出来,故D项错误。
2.(2018·广东茂名二模)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宗教主题占主导地位,而世俗主题的绘画也在增加,通常是富人或贵族的肖像画,不过更多的普通人也出现在绘画中。
造成绘画主题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转变B.人们的宗教信仰发生改变C.中世纪传统艺术被抛弃D.教权被世俗政权所取代解析:A 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人文主义兴起的时代,社会价值观发生变化,由教会倡导的灭人欲,死后升入天堂到肯定人和人性,追求现世的幸福,因此,文艺复兴时期世俗主题的绘画增加,故A项正确;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宗教信仰没有发生变化,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宗教主题占主导地位”是中世纪绘画主题的延续,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教权被世俗政权所取代,故D项错误。
3.(2018·陕西渭南二模)文艺复兴中的艺术把握了人文主义的精髓,提出了愈完善就愈接近自然的基本原则,艺术中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为精确观察而进行的实验、透视法所带动的数学方法的兴起,促进了观察实验与数学方法的各自发展,并将二者相结合。
这说明( )A.文艺复兴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建立B.文艺复兴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建立C.近代科学是文艺复兴的有力武器D.近代科学直接体现了对人的关怀解析:B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建立,故A项错误;题干表明在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的推动下,“观察实验与数学方法的各自发展,并将二者相结合”,说明文艺复兴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建立,故B项正确;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有力武器,故C项错误;近代科学没有直接体现人文主义,故D项错误。
2020版高考历史岳麓版(山东专用)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二单元 第37讲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
2.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关系 (1)对财富的态度。新教认为,财富本身没有善恶之分,关键在于财富是如何 获得和如何使用的。如果用不正当手段谋利,如果谋利最终是为了肉体享受, 则财富便代表了一种罪恶 ; 如果通过正当手段合理谋利 , 并用理性约束本能、 节制消费 , 财富能够荣耀上帝 , 并作为灵魂获救的象征。这种态度与资本主 义精神中那种献身于经济活动、拼命工作、聚敛财富、节制享受、不断扩 大投资,用财富衡量人的能力和道德的内在气质是一致的。
二、启蒙运动 1.背景 (1)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2)思想上: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反对 封建统治 与教会特权的斗争 深入展开。 (3)科技上: 自然科学 的新发展为人类认识社会提供新证据。 2.含义: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给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 3.内容 (1)用 理性 判断一切事物,敬畏真实、尊重科学。 (2)批判锋芒直指 封建专制制度 及其宗教思想体系。
山东 考情 回顾
五年真题:(1)2015· 山东卷,20:考查启蒙运动的特点和影响 (2)2012· 山东卷,15:通过“美式思维模式”考查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 点 备考分析:西方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一直是高考的重点,学习时应该认识到不同 历史阶段思想的嬗变,理解思想文化具有既受现实制约又具有传承性的特点
卢梭
康德
5.实质:欧洲历史上的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6.意义 (1)政治上: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制度,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
(2)思想上:为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做了舆论准备;丰富和发展
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是人类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
重理解
1.推动人类精神层面现代化的四场运动和变革 (1)文艺复兴肯定了人的价值、人的欲望以及对现世幸福的追求。 (2)宗教改革建立了人在信仰事务上的自主。 (3)在科学革命中,人的理性探索出认识自然规律的行之有效的系统方法,新 的思维传统和科学精神由此形成。 (4)启蒙运动将人类社会作为理性认识的对象,激发了人类运用理性的勇气 和决心。 这四场运动并非环环紧扣,其精神实质却相通相融,共同推进了人类在精神 层面的自立、自主、自觉和自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检测(二十八)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平泉模拟)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
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A.开始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B.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C.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D.使基督教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解析:选C“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强调的是人的自由和独立性,C项符合题意;开始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的是文艺复兴,排除A项;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未被动摇,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人人平等方面的信息,排除D项。
2.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
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
”下列对宗教改革的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A.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B.树立信仰本身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C.试图清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开启了人类理性的光芒D.改变了过去通过神职人员与上帝沟通的惯例,人人都可以同上帝直接对话解析:选C马丁·路德改革的重大意义就是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故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马丁·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无需购买赎罪券,灵魂就能得到解救,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马丁·路德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并未否定宗教的作用,没有消除宗教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
3.宗教改革期间,英国人威克里夫把《新约全书》从拉丁文译为英文,他的几个弟子翻译了《旧约全书》,文字浅显流畅,使普通人可以阅读并形成自己的理解。
威克里夫等人的行为在当时()A.动摇了上帝在人心中的地位B.挑战了罗马教会的权威C.破除了人们对神学的迷信D.使人们的民主意识觉醒解析:选B根据所学可知,罗马教会的神职人员垄断和把持翻译、解释《圣经》的权利,但在宗教改革期间,威克里夫和其弟子打破了这一规定,挑战了罗马教会的权威,这有助于人们摆脱罗马教廷的束缚,使人们可以自由理解《圣经》的教义,但人们还是信仰上帝的,故B项正确,A项错误;C项说法夸大了威克里夫等人的行为的作用,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民主意识问题,故D项排除。
4.布鲁斯·雪莱的《基督教会史》认为:加尔文教强调上帝的主权反过来产生出一种特殊的国家观。
路德倾向于认为国家至高无上。
……但加尔文教说,没有人(无论是宗教还是国王)可以要求绝对的权力。
……加尔文教反对君主施行独裁的思想是现代宪政得以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据此可知加尔文教主要强调()A.以上帝名义反对君主独裁B.宗教改革是人文主义思潮发展的结果C.崇尚民主共和D.宗教改革思想是现代宪政的核心思想解析:选A根据材料信息“加尔文教强调上帝的主权……没有人(无论是宗教还是国王)可以要求绝对的权力”,可知加尔文教主要强调以上帝名义反对君主独裁,故选A项;B、C、D三项均和材料不符。
5.16世纪的英国,天主教会及其信条遭到变革,传统宗教机构被大量解散,使得延续数个世纪之久的社会调节剂和润滑剂几近消逝,给城市的社会秩序带来比较大的麻烦。
这说明宗教改革()A.推动了社会秩序的重组B.促进了行政机构的调整C.摧毁了民众的宗教信仰D.阻碍了近代城市的转型解析:选A材料“天主教会及其信条遭到变革,传统宗教机构被大量解散……社会调节剂和润滑剂几近消逝”,反映了英国宗教改革破坏了旧的社会宗教秩序,这有利于新的社会秩序的重组,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行政机构的调整问题,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是反对天主教会,不是摧毁民众的宗教信仰,故C项错误;宗教改革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近代城市的转型,故D项错误。
6.新教伦理所表现的现世禁欲精神,合理安排的伦理生活却无意中促进了经济活动的开展,新教伦理赋予了经商逐利行为以合理的世俗目的;印度教、佛教、儒教、道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等没有经过宗教改革的各大宗教,其古老宗教伦理精神对于这些民族的资本主义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上述材料体现了()A.新教伦理精神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B.只有奉行现世禁欲精神才能发展资本主义C.没有经历宗教改革的地区经济不可能发展D.经商逐利的世俗目的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解析:选A“新教伦理赋予了经商逐利行为以合理的世俗目的”,实际上为资产阶级的经济活动披上了神圣的宗教外衣,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A项正确。
B、C两项说法绝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7.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家不但创作出诸如现实小说、哲理戏剧和讽刺诗歌等文艺作品,而且还印刷了大量的报刊、小册子等印刷品,让下层群众了解新观念。
这说明启蒙运动() A.起源于普通民众的意愿B.是一场纯粹的文艺运动C.认识到普通民众的力量D.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解析:选C材料说启蒙思想家不但创作出大量的文艺作品,在上层社会宣传启蒙思想,还通过大量印刷报刊等印刷品让下层群众了解和接受启蒙思想,由此可知,启蒙运动认识到了普通群众的力量,C项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启蒙运动起源于普通民众,A项错误;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不是纯粹的文艺运动,B项错误;启蒙运动的旗帜是理性主义,不是浪漫主义,D项错误。
8.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说:“像牛顿先生这样一个十个世纪以来的杰出的人,才是真正的伟大人物……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
”基于这一认识,伏尔泰()A.提倡个性自由阐释人性之美B.提出三权分立学说防止暴政C.否定外在权威推崇理性思考D.倡导人民主权反对君主制度解析:选C题干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伏尔泰对理性的推崇,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三权分立是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故B项错误;材料中对牛顿的推崇说明伏尔泰推崇理性,否定外在的权威,故C项正确;人民主权是卢梭的思想主张,故D项错误。
9.(2019·渭南模拟)在卢梭看来,人类社会所共有的自由是人性的产物,人性的首要法则是要维护自身的安全与生存,故为了人类社会安全的缘故,人们将一部分权利让渡给另一些人。
这表明卢梭认为()A.权利转让体现了个体自由B.社会应提倡生而自由精神C.社会应由自由的个体组成D.自由需要社会契约来约束解析:选D由题干中的“人类社会所共有的自由是人性的产物”、“为了人类社会安全的缘故,人们将一部分权利让渡给另一些人”可知,人类的自由和安全需要通过让渡部分权利建立社会契约来实现,故选D项;权利转让不能体现个体自由,而是将部分自由让渡给了别人,故排除A项;B、C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
10.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不能实现思维方式的真正改革。
而新的偏见也正如镜子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
”这一观点强调()A.政治革命,推翻专制B.信仰自由,社会契约C.主权在民,人人平等D.批判质疑,理性思考解析:选D康德是德国启蒙思想家,主要倡导理性思维,“不能实现思维方式的真正改革”说明康德主张批判质疑,理性思考,故D项正确;A、B、C三项是卢梭思想,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11.“人只有一种天赋的权利,即与生俱来的自由。
自由是独立于别人的强制意志,而且根据普遍的法则,它能够和所有人的自由并存,它是每个人由于他的人性而具有与生俱来的权利。
”与此主张一致的是()A.人没有真正的自由B.人享有法律范围内的自由C.法律纵容自由泛滥D.法律的制定以自由为原则解析:选B材料一方面强调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另一方面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所有人的自由是并存的,即人享有的自由权利是以不侵犯别人的自由权利为前提的,这与“人享有法律范围内的自由”的观点相近,故B项正确。
材料中提到人具有与生俱来的自由,而非没有真正的自由,故A项错误。
法律在约束而非放纵自由的泛滥,故C项错误。
材料表述的是自由受到法律的限制,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12.(2019·太原模拟)18世纪后半期,法国思想家狄德罗召集了一批知识分子编撰了一部涉及科技、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百科全书》。
当局曾在最高法院对百科全书派提出公诉,其罪名是“他们形成一个集团,为着拥护唯物主义,摧毁宗教,鼓吹独立自由和败坏风俗”。
这说明()A.科技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开展B.百科全书派都是唯物主义者C.理性思想冲击了法国旧社会D.《百科全书》集启蒙运动之大成解析:选C百科全书派属于启蒙运动学派,主张理性主义,而法国当局在最高法院对百科全书派提出公诉,这说明启蒙运动的理性思想冲击了法国旧社会,故而遭到旧势力的压制,故C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反映科技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开展,而是强调启蒙运动遭到旧势力的反攻,故A 项错误;“百科全书派都是唯物主义者”说法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虽然百科全书涉及科技、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领域,但并不能说明《百科全书》集启蒙运动之大成,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14~18世纪欧洲思想领域经历重大转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4世纪中期的意大利,薄伽丘小说的“市井琐事”和“市民情调”是对古典拉丁文化的直接挑战,也是对市民社会风俗的积极倡导……在对教会和君主双重压迫的反抗和嘲弄过程中,薄伽丘实现了为市民阶级价值观念张目的人文关怀主题。
——摘编自张缵、江宁康《文艺复兴与早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嬗变》材料二路德认为,只有信仰基督,才可得到上帝的恩典……只要心存信仰,人的获救就无需教士的中介作用,不必求助教皇和教会……路德新教所推崇的权威《圣经》,也不是如天主教解释的那样,是一本只有教皇可以解释的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教条主义的经典,而是一本人人可以阅读和解释的,并在其中得到人与上帝交流的福音书。
——摘编自李平晔《人的发现——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材料三孟德斯鸠不但抨击暴君政体,而且他还专门研究了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的具体办法。
按照他的看法,只有划分国家的权力,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才能避免暴政的出现。
——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1)据材料一,归纳薄伽丘小说的主要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薄伽丘小说产生的经济根源。
(10分)(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