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炎症与组织细胞损伤的修复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名词解释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名词解释损伤和修复是生物体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遭受的一种现象,无论是内源性或外源性的原因,生物体的组织和细胞经常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本文将解释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的相关名词。
1. 组织损伤:组织损伤是指在外部或内部刺激下,细胞和组织遭受破坏或改变的过程。
组织损伤可以是机械性的,如撞击、割伤或拉伤;化学性的,如酸碱等化学物质的侵蚀;或是生物性的,如微生物感染。
组织损伤会引发炎症反应,并触发组织修复的过程。
2. 细胞损伤:细胞损伤是指细胞受到外界刺激或内源性因素破坏的过程。
细胞损伤可以是可逆性的,如细胞受到轻微的热、辐射或化学物质刺激;也可以是不可逆性的,如细胞遭受严重的烧伤、缺血等。
细胞损伤会导致细胞功能障碍甚至细胞死亡。
3. 炎症反应:炎症反应是组织损伤后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
当细胞或组织受到损伤时,机体会释放炎症介质,如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以引起局部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和白细胞浸润等症状。
炎症反应有助于清除病原体和损伤组织的残留物,并为后续的修复过程提供必要的环境。
4. 组织修复:组织修复是指损伤组织重新恢复其结构和功能的过程。
组织修复包括两个主要过程:再生和修复。
再生是指通过细胞增殖和分化,受损组织恢复其原有结构和功能;修复是指通过成纤维细胞产生的胶原蛋白填充损伤区域,形成瘢痕组织,但无法完全恢复原有结构和功能。
5. 细胞凋亡:当细胞受到不可逆性损伤时,会发生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是一种被程序性激活的细胞死亡过程,具有清除受损细胞和维持组织稳态的作用。
细胞凋亡的特征包括细胞收缩、细胞核碎裂和形成凋亡小体。
6. 瘢痕组织:当损伤较大或再生能力有限时,修复过程往往会形成瘢痕组织。
瘢痕组织由成纤维细胞产生的胶原蛋白组成,具有嫩粉色或无色的外观,但不具备原有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7. 再生能力:再生能力是组织和细胞损伤修复的关键指标。
再生能力指的是细胞或组织在受损后能够恢复其原有结构和功能的能力。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名词解释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名词解释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而组织则是由细胞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
在生物体内,组织和细胞常常面临各种不同的损伤,然而,生物体拥有一套精细的损伤修复机制,可以迅速启动并促进组织和细胞的修复过程。
细胞损伤是指细胞受到外界或内部因素的破坏或变化,从而导致其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细胞损伤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机械创伤、热伤、化学物质作用、病原体感染、辐射等。
当细胞受到损伤时,它们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物学反应,以保护自身或启动修复过程。
组织损伤是指整个组织或其各个组成部分受到外界或内部因素的破坏或变化。
组织损伤可以是细胞损伤的集合体,也可以是在细胞损伤基础上引起的更大范围的损伤。
常见的组织损伤包括创伤性损伤(如刀伤、撞击)、烧伤、化学物质作用、感染、缺血和缺氧等。
组织损伤导致组织结构的解体和功能的丧失,进而影响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损伤修复是指生物体对组织和细胞损伤的自我修复过程。
损伤修复包括多个阶段,如炎症反应、再生和修复。
炎症反应是组织和细胞损伤后启动的一种生理防御反应,其特征是发热、红肿、疼痛和功能受损等。
炎症反应通过引起血管扩张、血液凝固和白细胞浸润等一系列反应,为修复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再生是指受损组织和细胞通过分裂和增生恢复其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在组织损伤后,某些细胞,如干细胞和再生细胞,可以经过增殖和分化,替代受损的细胞,并重新建立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然而,再生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同组织和细胞具有不同的再生能力。
修复是指组织和细胞在无法完全再生的情况下,通过产生瘢痕组织或纤维组织来填补受损区域,以恢复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当组织损伤严重或失去再生能力时,修复是一种重要的修复方式。
修复过程包括创伤面外伤血凝块形成、细胞增生和分化、细胞迁移和分泌基质、新生血管生成等。
细胞和组织损伤与修复是生物体内一个复杂而精密的机制,它保证了生物体的完整性和正常运作。
深入理解细胞和组织损伤与修复的过程和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可以为各种疾病的治疗和再生医学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损伤修复的基本过程
损伤修复的基本过程
损伤修复的基本过程通常包括以下阶段:
1. 凝血:当伤口出现时,机体会释放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来封闭伤口。
血小板会聚集在伤口上形成血栓,凝血因子则会被激活并形成网状纤维蛋白,进一步加固和稳定血栓。
2. 炎症:伤口处开始出现炎症反应,包括炎性细胞的迁入,如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它们清除伤口区域的杂质和细菌。
炎症过程还会激活一些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产生,为后续的修复过程做好准备。
3. 细胞增生:在炎症过程中,机体会释放生长因子来刺激细胞增殖。
此时,周围的血管开始生成新的血管,以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此外,新生的血管还帮助排出代谢产物和废物。
4. 修复和再生:在细胞增生的基础上,伤口开始形成新的结缔组织。
这种组织一般由胶原蛋白生成,它可以填充伤口,并使伤口边缘重新连接起来。
新生的组织会逐渐变得更加坚固,并逐渐恢复正常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损伤修复的过程可能因伤口的严重程度、个体差异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有所不同。
此外,一些复杂或严重的损伤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完成修复过程。
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组织细胞的损伤与修复
您的姓名:[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依据损伤程度的不同,组织细胞损伤可分为三种形式()。
[单选题] *A .衰老、萎缩、死亡B .萎缩、衰老、坏死C .萎缩、变性、衰老D .萎缩、变性、坏死(正确答案)E .衰老、变性、坏死2.机体在物质代谢障碍的情况下,在细胞内或者间质中浮现异常物质或者正常物质的含量增多时称为()。
[单选题] *A .坏死B .萎缩C .填充D .增生E .变性(正确答案)3.属于正常的生理性萎缩的是()。
[单选题]*A. 组织的萎缩B .脑萎缩C .肝脏萎缩D .性成熟后胸腺萎缩(正确答案)E .脾脏萎缩4 .不属于全身性萎缩的原因()。
[单选题]*A .长期饲料不足B .慢性消化道疾病C .严重的消耗性疾病D .某器官组织受到长期机械性压迫(正确答案)E .机体慢性中毒、反复发热5 .下列哪项不是萎缩的病理变化()。
[单选题] *A .萎缩的器官组织体积缩小,分量减轻B .萎缩的器官组织色泽变浅(正确答案)C .萎缩的器官组织边缘锐薄、质地坚实D .萎缩的器官组织被膜变厚,皱缩E .肠腔器官严重萎缩时,肠壁变薄,肠腔呈半透明状,牵拉时易碎裂6 .()是萎缩病理变化。
[单选题] *A .细胞体积缩小和数目的减少(正确答案)B .细胞数目的减少和体积增加C .细胞体积增大和数目减少D .细胞体积减小和数目增多E .病变器官功能增强7 .下列情况普通不引起全身性萎缩的是()。
[单选题] *A .营养缺乏B .结核病C .关节炎(正确答案)D .寄生虫病E .血癌8 .对萎缩描述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 .发生萎缩的器官、组织的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者数量减少B .发生萎缩的器官、组织分量减轻,色泽加深C .犊牛瘤胃功能不及成牛是由于犊牛瘤胃发生了萎缩(正确答案)D .发生萎缩的前提是正常发育成熟的器官E .发生萎缩的器官功能会降低9 .全身性萎缩发生最早最显著的组织器官是()。
损伤修复的基本过程
损伤修复的基本过程引言:损伤修复是生物体在受到外界损伤后,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生化过程,使组织或器官恢复正常结构和功能的过程。
损伤修复通常包括炎症反应、再生修复和瘢痕形成等阶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损伤修复的基本过程。
一、炎症反应阶段炎症反应是损伤修复的第一个阶段,其主要功能是清除伤口区域的细菌、病毒或其他有害物质,并为后续的修复过程提供保护作用。
炎症反应的特征包括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在炎症反应过程中,血管扩张,使得血液流量增加,血浆和白细胞等细胞成分渗出到伤口区域,形成炎性渗出物。
炎症反应还会激活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如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进一步调控炎症反应和促进组织修复。
二、再生修复阶段再生修复是损伤修复的关键阶段之一,它主要通过细胞增殖和分化来恢复组织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在再生修复过程中,损伤部位的细胞被激活,开始进行增殖和分化。
对于一些具有再生能力的组织,如皮肤和肝脏,损伤后很快就能恢复正常结构和功能。
而对于一些缺乏再生能力的组织,如心脏和神经组织,再生修复的能力比较有限,往往会形成瘢痕组织。
三、瘢痕形成阶段瘢痕形成是损伤修复的一种典型结果,它主要发生在那些无法进行完全再生修复的组织或器官。
在瘢痕形成过程中,损伤部位的细胞会分泌胶原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等胶原类物质,填充伤口,并最终形成瘢痕组织。
瘢痕组织通常比正常组织的结构复杂,功能较差,容易影响组织或器官的正常功能。
在一些严重的瘢痕形成情况下,还可能导致畸形或功能障碍。
四、修复过程中的细胞信号通路损伤修复过程中的细胞信号通路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在炎症反应阶段,炎症介质通过调控炎症反应过程中的细胞黏附、细胞迁移和细胞增殖等过程,促进炎症反应的进行。
而在再生修复阶段,一些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则通过激活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信号通路,推动再生修复的进行。
在瘢痕形成阶段,一些细胞外基质蛋白和细胞因子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降解,影响瘢痕组织的形成和结构。
组织损伤与修复
组织损伤与修复组织损伤是人类生命中不可避免的一个方面。
当我们遭受心灵上的伤害时,相信我们都会得到安慰和帮助去修补和治愈这些创伤。
然而,我们受到的身体上的伤害却没有那么容易被人们关注和修复。
组织损伤和修复是生命体经历的基本过程,它们不仅仅发生在人类身上,而且发生在动物和植物身上。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组织损伤与修复的过程,包括其发生的方式、激活的信号和响应以及如何治疗和预防组织损伤。
组织损伤的发生方式有很多种,包括机械损伤、化学损伤和放射性损伤等。
其中机械损伤是最常见的,可以分为外伤和内伤。
外伤是由于身体受到打击、割伤、摔伤、烧伤和切割等而造成组织损伤。
内伤则是由于身体受到摩擦、挤压、拉伸和骨折等内部因素而造成组织损伤。
不同类型的组织损伤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
虽然大多数轻微损伤可以通过休息和自我康复来修复,但严重的组织损伤可能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组织损伤的修复需要一系列的复杂过程。
首先,激活的信号源于伤害的范围和严重性,以及周围支持组织的类型和情况。
损伤的组织会释放信号物质,如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这些物质将引发身体的免疫反应和细胞的更新。
这个过程需要很多类型的细胞来协调彼此,包括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这些细胞一方面清除坏死的组织和细胞,另一方面释放生长因子和其他信号物质来促进新的细胞生成和再生。
组织损伤和修复的过程可以被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炎症、增生和修复。
在炎症阶段,损伤的组织会引发炎症反应,产生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来引起免疫反应,清除坏死的组织和细胞,为新生细胞的增长和再生铺平道路。
在增生阶段,损伤的部位开始发生细胞增生和分化。
新生细胞从相关的干细胞中分化出来,并在周围支持细胞的帮助下成长和发展。
在修复阶段,新生细胞开始分化形成组织和细胞类型,并且最终形成完整的组织或部位。
整个修复的过程需要几天或几周的时间,具体取决于损伤的类型和程度。
治疗和预防组织损伤需要改变生活方式和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
病理学-2019中医分阶段-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
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如何学习?有的放矢的学习目的考试考点重点不是本科生学习矢教师讲解病理学特点学习方法轮转法考试大纲2017版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实证研究第一阶段医学综合笔试大纲病理学总论-重点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本章重点—概念、类型(举例)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概念适应是机体对持续性内外刺激做出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
>>类型1.萎缩2.肥大3.增生4.化生适应性改变---萎缩1.概念:发育正常的器官和组织,由于实质细胞的体积变小和数量减少而致其体积缩小。
2.分类>>生理性:生命过程的正常现象。
青春期后胸腺;绝经后卵巢、子宫、乳腺等。
>>病理性:·全身性萎缩:长期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或消化道梗阻及恶性肿瘤患者晚期的全身萎缩(恶病质)等情况。
全-营销恶·局部性萎缩:由于某些局部因素发生局部组织和器官的萎缩。
√营养不良性:如肾、脑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斑块使血管腔变窄,引起肾、脑等器官萎缩;√去神经性:脊髓灰质炎时,因前角运动神经元损害,其所支配肌肉发生萎缩;√废用性:肢体骨折后,用石膏固定患肢,由于长期不活动,肌肉和骨发生萎缩;√压迫性:肾盂积水时长期压迫引起肾实质萎缩;√内分泌性:西蒙氏病(多种病因所致腺垂体激素分泌不足,继发性腺、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所呈现的临床征群)。
局-赢肾脑;神脊髓;废肢体;压肾盂;内西蒙。
3.病理变化体积—小重量—轻色泽—深心肌、肝细胞—脂褐素蛋白↓—功能适应性改变---肥大、增生和化生肥大>>概念: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的增大。
>>类型:>>1.生理性肥大>>①代偿性肥大:运动员的骨骼肌增生肥大>>②内分泌性肥大:内分泌激素作用于效应器官,引起肥大>>如哺乳期的乳腺腺泡上皮细胞肥大;妊娠期子宫平滑肌细胞肥大等。
>>2、病理性肥大>>①代偿性肥大:高血压病引起的左心室肥大;一侧肾脏切除后,对侧肾脏的肥大等。
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是生物体对环境变化和损伤的生理反应过程。
下面是对这些概念的一般解释:
1. 细胞的适应
细胞适应是指细胞对环境条件的调整和变化,以维持正常功能并适应环境压力。
适应可以是可逆的,也可以是不可逆的,取决于环境压力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常见的细胞适应形式包括增生(细胞数量增加)、肥大(细胞体积增大)、萎缩(细胞体积减小)等。
2. 组织的适应
组织适应是指组织对环境刺激作出的结构和功能上的调整。
组织适应可以包括细胞数量增加、细胞类型改变、基质合成增加等。
例如,肌肉组织在力量训练后适应增生,骨骼组织在负重运动中适应增加骨密度。
3. 细胞的损伤
细胞损伤是指细胞受到损害或破坏,导致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细胞损伤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物理创伤、化学物质暴露、感染、缺氧、炎症等。
细胞损伤的严重程度可以从可逆性到不可逆性变化。
4. 组织的损伤与修复
组织损伤是指细胞受到严重损害或死亡,导致组织结构和功能的丧失。
组织损伤的修复过程涉及多个步骤,包括凝血、炎症、增生和重塑。
在修复过程中,损伤组织会通过再生(细胞增生)或瘢痕形成(纤维组织替代)来填补损伤区域。
修复过程旨在尽量恢复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总之,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是生物体对环境变化和损伤的复杂生理反应过程。
这些过程对于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和健康至关重要。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名词解释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名词解释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是指当身体组织或细胞受到外界刺激或内部病理因素,导致其结构或功能发生异常变化时,机体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病理过程来修复受损组织和细胞的过程。
本文将对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的相关名词进行解释。
1. 组织:组织是由一群相同类型或相似类型的细胞组成的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
常见的组织类型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当组织遭受外界刺激或内部病理因素时,其结构和功能可能会受到损伤。
2. 细胞:细胞是构成生物体基本单位的最小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具有自我复制、能量代谢、遗传信息传递和功能表达等基本特征。
细胞损伤与修复主要指细胞结构或功能受到损害后,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自我修复机制来恢复正常状态。
3. 损伤:损伤是指外界刺激或内部病理因素对组织和细胞造成的结构或功能的异常变化。
损伤可分为机械性损伤、化学性损伤和病理性损伤等多种类型。
机体受损后,会启动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和修复机制来恢复受损组织和细胞的正常状态。
4. 修复:修复是指在组织和细胞损伤后,通过一系列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使受损组织和细胞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过程。
修复过程包括炎症反应、再生和修补。
炎症反应旨在清除受损细胞和引起炎症的因子,创建良好的环境促进组织修复。
再生是指受损组织通过增殖和分化恢复原有结构和功能。
修补是指受损组织不再恢复原有结构和功能,而是以瘢痕组织替代。
5. 炎症反应:炎症反应是组织和细胞遭受损伤后机体的非特异性防御机制之一。
炎症反应的特点是局部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症细胞浸润等。
炎症反应旨在清除损伤组织和细菌等致病因子,为修复过程创造有利条件。
6. 再生:再生是指受损组织通过细胞增殖和分化,恢复原有结构和功能的过程。
再生通常发生在具有高度再生能力的组织或细胞,如皮肤、肝脏、骨骼肌等。
再生过程中,干细胞或分化细胞能够重新进入细胞周期,通过细胞分裂来恢复受损部位。
7. 修补:修补是指受损组织在无法恢复原有结构和功能的情况下,以瘢痕组织替代的过程。
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的炎症反应
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的炎症反应第一部分炎症反应的定义与功能 (2)第二部分组织损伤的分类和机制 (4)第三部分炎症反应的启动与过程 (7)第四部分细胞因子在炎症中的作用 (9)第五部分炎性细胞的迁移与浸润 (11)第六部分炎症反应对组织修复的影响 (13)第七部分炎症反应过度与慢性疾病 (15)第八部分抗炎策略与组织修复促进 (18)第一部分炎症反应的定义与功能炎症反应是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如病原微生物、异物或自身损伤)的一种防御性生理反应。
在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炎症反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定义炎症反应是指当机体受到有害刺激时,局部组织发生的以血管反应为中心的复杂病理过程。
这一过程涉及多种细胞和分子参与,并分为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两种类型。
二、功能1.吞噬和清除有害物质炎症反应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通过吞噬和清除有害物质来保护机体。
在此过程中,白细胞(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发挥重要作用。
它们能够识别并迁移到受损区域,吞噬和清除病原微生物、死亡细胞和其他有害物质。
2.组织修复与再生炎症反应还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炎性细胞释放的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可刺激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等细胞增殖和分化,加速伤口愈合。
同时,炎症反应也能够促进血管生成,为新生组织提供充足的营养供应。
3.信号传递和免疫调节炎症反应还是一个复杂的信号传递系统,涉及到众多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细胞粘附分子。
这些分子在炎症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不仅调控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还影响免疫系统的其他功能。
4.防止感染扩散炎症反应可以通过血栓形成和血管收缩等方式限制感染灶的扩大,防止病原微生物进一步侵入体内其他部位。
总之,炎症反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理过程,在组织损伤修复中起到关键作用。
然而,过度或持续的炎症反应可能导致组织损伤加重甚至发生器官衰竭。
因此,掌握炎症反应的机制并及时调控其强度和持续时间,对于治疗各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组织损伤的分类和机制组织损伤是生物体内一种普遍发生的生理现象,其发生的原因和类型多样。
组织细胞损伤修复ppt课件
五 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
2 不良肉芽组织的形态: ① 水肿型: 肉芽组织生长高出创面,表面苍白
② 迟缓型: 长时间肉芽组织不能填满创口,表面脏, 并出现结痂
2、稳定细胞(stable cells)
静止细胞(quiescent cell):
① 各种腺体实质细胞
② 间叶组织细胞及其分化出来的各种 细胞。
如:肝细胞、胰腺、甲状腺、肾小管 上皮细胞、纤维母细胞、 内皮、平滑肌、骨、 软骨细胞。
3、3、永久性细胞(permanent cell) 非分裂细胞(nondividing cell):
手 术 切 口
1.创缘整齐,组织破坏少 ,无感染及异物
2.经缝合,创缘对合,炎症反应轻
3.表皮再生,少量肉芽组织 4.愈合后少量瘢痕形成
从伤口边缘长入
2、二期愈合(healing by second intention)
与一期相反
① 条件:A 缺损大,B 创缘不齐、对合不 齐,C 有感染及异物。 ② 缺点:A 时间长,B 肉芽多、瘢痕大,C 对器官组织影响大。
突起幼芽
细胞条索
向前移动+后续细胞增生
管腔形成
分泌IV型胶原 层粘连蛋白
纤维粘连蛋白
毛细血管构筑完成
新生血管连接成网 基底膜基板
血管再生模式图
(五) 肌组织与神经组织再生
平滑肌、心肌 破坏后基本上都是瘢痕修复。 横纹肌的
再生能力很弱。
神经组织 再生的特点:
胶质瘢痕形成— 脑、脊髓内的神经细胞 破坏后,由神经胶质细胞及其纤维修复,称之 为胶质瘢痕。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和修复
(3)细胞内玻璃样变性: 蓄积于细胞内的异常蛋白凝聚而成
镜下:细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圆形均质红染小 滴。 常见部位: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肝细胞、心肌、 骨骼肌细胞。
4. 病理性色素沉着 内源性色素:含铁血黄素、脂褐素、黑
色素、胆红素等 外源性色素:炭尘、煤尘、纹身色素等 (1)含铁血黄素 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或血红蛋白 铁蛋 白微粒聚集体 光镜:金黄色、棕黄色颗粒 全身性:溶血性贫血。 局灶性:心衰、组织内局灶性出血
镜下观:胞质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脂滴 石蜡切片HE染色为空泡,核可挤向一侧; 苏丹Ⅲ染色为橘红色,锇酸染色为黑色。 (心肌)肉眼观:
灶性: 中毒缺氧 “虎斑心” 弥漫性 :中毒或严重缺氧 心肌脂肪浸润:心外膜下脂肪组织
肌层伸入
Fatty infiltration (left) and fatty change (right) of the heart
(二)瘢痕组织:是肉芽组织经改建成熟形 成的纤维结缔组织
有利面 : 保持组织、器官的完整性与坚固性
不利面 :器官硬化 瘢痕收缩 瘢痕性粘连 弹性降低 瘢痕疙瘩(keloid)
三 创伤愈合wound healing (一) 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
1.伤口的早期变化 组织坏死、血管断裂、出血、炎症
反应 2.伤口收缩
肌纤维母细胞增生 缩小创面 2-3天开始收缩,14天左右停止。 是伤口周围的肌纤维母细胞牵拉结果。
3.肉芽组织增生及瘢痕形成
第3天开始生长肉芽组织;5-6天产 生胶原纤维;1个月左右瘢痕组织形成。
瘢痕组织能增强组织的拉力
4.表皮及其他组织再生
24小时内,创口边缘基底细胞增生, 移向创口中心处,当彼此相遇时,停止 生长,形成被覆上皮。
【病理生理学】第二章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 刘燕
以发育正常的组织和器官体积的缩小称萎
缩。
• 原因:
由于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数目减少引起。
萎 缩 (atrophy)
分类:
生理性萎缩
病理性萎营缩养不良性萎缩 废用性萎缩 去神经性萎缩 压迫性萎缩 内分泌性萎缩
萎 缩 (atrophy)
• 萎缩病理变化:
【肉眼】:
体积减小、重量减轻、颜色加深、质韧、
蓄积。 • 常见疾病:
间叶组织肿瘤、风湿病、AS、营养不良骨髓和 脂肪组织。 • 镜下:
间质疏松,灰蓝色粘液性基质内有散在的星芒状纤 维细胞。
间质疏松,灰蓝色粘液性基质内有散在的星芒状纤 维细胞。
病理性色素沉着
• 概念:
细胞或组织内有色物质过量积聚称色素沉 积。
• 常见类型:
1、含铁血黄素 2、胆红素 3、黑色素
• 概念:
一种类型的成熟细胞或组织由于环境改变而 转化为另一类型的成熟细胞或组织称化生。
• 部位:
化生只能在同类组织的范围内出现,常发
生于上皮和结缔组织。
化 生 (metaplasia)
• 常见类型:
鳞状上皮化生 上皮组织化生
肠上皮化生 间叶组织化生 纤维组织
骨组织
柱状上皮化生为鳞状上皮
支气管粘膜部分纤毛柱状上皮化生为鳞状上皮
第二章 组织细 胞的损伤与修复
目标要求
1、掌握细胞和组织几种常见的适应性变化的概 念、常见类型和病理改变。
2、掌握细胞和组织变性损伤的常见类型。掌握各 自的概念和形态变化。
3、掌握坏死的概念、类型、病理变化和结局影响。 4、掌握肉芽组织的概念和形态特征,熟悉创伤愈合 的概念和类型。
概述
机体为抵御各种刺激因子的损害, 通过自
组织和细胞的适应、损伤、修复
组织和细胞的适应、损伤、修复组织和细胞的适应、损伤、修复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而组织则是细胞的有序结合体。
细胞和组织在面对外界环境的适应、遭受损伤以及进行修复时,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生命力和自我保护机制。
细胞的适应能力是指细胞对环境改变产生的不适应反应进行修正和改善的能力。
当细胞面临不良刺激时,会通过一系列的反应来尝试适应新的环境。
例如,当细胞暴露于高温环境中时,细胞核能够合成更多的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从而增加细胞的耐受力;当细胞缺氧时,细胞能够通过增加基因表达来增加氧摄取能力;当细胞面临氧化应激时,细胞会增加抗氧化酶的合成,以抵抗氧化损伤。
这些是细胞在适应环境改变时的常见策略。
然而,当细胞遭受到过度或持续的不良刺激时,细胞的适应能力会逐渐耗尽,导致细胞发生损伤。
细胞损伤可以分为可逆性和不可逆性损伤。
可逆性损伤是指细胞在一段时间内暂时性的受到损害,但细胞结构和功能可以在刺激消除后恢复正常。
例如,细胞暴露在低温环境下会降低细胞内的代谢活性,但当回到适宜温度后,细胞能够逐渐恢复正常。
不可逆性损伤即细胞遭受持续、严重的损害,导致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不可逆转地发生改变,并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例如,长时间、高强度的热或化学损伤都可能导致细胞内蛋白质变性、细胞膜的破坏甚至细胞溶解。
细胞受损后,为了保护和修复受损细胞,机体会启动一系列的生理和病理反应。
细胞修复的过程可以分为再生性修复和瘢痕性修复两种方式。
再生性修复是指受损组织通过细胞增殖和再生来恢复其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这种修复方式通常发生在具有较好再生能力的组织,如表皮和肝脏。
当细胞损伤发生时,干细胞或成熟细胞会进行有序的增殖和分化,最终恢复受损组织的完整。
瘢痕性修复是指当受损组织无法通过细胞增殖和再生来修复时,机体会形成瘢痕组织填充受损区域,以保护周围正常组织。
这种修复方式通常发生在神经组织和心脏等不能再生的组织。
细胞修复的过程涉及到一系列细胞和分子的相互作用,如炎症反应、血管生成和纤维化等。
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损伤 病理学课件
气球样变性 水肿严重
明显 增大
胞浆淡染、清亮,就好像被 吹开的气球一样
正常细胞
颗粒样变性 疏松样变性
气球样变性
正常细胞
气球样变性细胞
细胞水肿的结局:
轻度细胞水肿时,原因消除,可恢复正常; 重度细胞水肿时,细胞坏死。
脂肪变性:
当甘油三酯蓄积于非脂肪细胞的细胞质 中我们就称之为脂肪变性。
脂肪蓄积
脂肪
体积增大
正常细胞
脂肪变性细胞
脂肪变性
好发部位:
肝细胞 心肌细胞 肾小管上皮细胞
1.脂肪酸的增多
高脂饮食→产生脂肪酸↑
营养不良→脂肪酸
脂肪 蓄积
脂肪变性
缺氧→糖酵解→转化脂肪酸
2.脂蛋白合成障碍
缺氧 营养不良 中毒状态
脂蛋白
脂肪
合成障碍 蓄积
3.酗酒
合成新的甘油三酯
脂肪变性
大体观: (大、黄、软、油) 明显肿大,色变黄,触之有油腻感
细胞、组织适应、损伤的变化关系
机体外环境刺激因子
非损伤性应答
适应性改变
萎缩 肥大 增生 化生
重度损伤
细胞、组织
死亡改变
轻 度 损
坏死 凋亡
不可逆性损伤
伤
变性改变
细胞水肿 脂肪性变性 玻璃样变性
可逆性损伤
变性
由于物质代谢障碍而引起细胞或细胞间质内出 现某些异常物质,或原有正常物质积聚过多的现象 称为变性。
胸膜玻璃样变性
好发部位:
纤维结缔组织 细小动脉 细胞内
细胞内玻璃样变性
✓肾小球肾炎:
肾小管 上皮细胞
吸收 蛋白质 融合 溶酶体
圆形红 染小滴
组织损伤修复的生物学机制
组织损伤修复的生物学机制生物学机制是指生物体内的一系列生物学过程和机制,用以修复和恢复组织损伤。
对于维持身体健康和干细胞活性的细胞,修复损伤对维持整个器官和组织的功能至关重要。
这篇文章将探讨组织损伤修复的生物学机制,包括炎症反应、干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细胞迁移以及基质重塑等重要过程。
一、炎症反应当组织遭受损伤时,身体会立即启动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是生物体对外界刺激的防御机制,也是修复损伤的第一步。
损伤引起的细胞坏死释放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和趋化因子。
这些介质诱导机体的免疫细胞和炎症细胞聚集到损伤部位,清除死亡和受损细胞,并释放更多的信号分子来招募更多的细胞。
二、干细胞活化损伤诱导干细胞的活化和增殖。
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潜能的细胞。
损伤刺激会释放活化因子,如造血干细胞因子(HSC)和角质层上皮细胞因子(CEP)。
这些因子刺激干细胞从其静止状态进入活化状态,使其开始分裂增殖,并差异化为所需的细胞类型。
三、增殖和分化干细胞在损伤修复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旦干细胞被激活,它们将进入增殖和分化阶段。
增殖是指干细胞快速分裂,形成大量的同类型细胞以替代受损细胞。
而分化则意味着干细胞分化成特定类型的细胞,如肌肉细胞、神经细胞或血管内皮细胞等,以修复和重建受损组织。
四、细胞迁移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细胞迁移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损伤诱导活化的细胞会通过细胞间连接释放化学信号,这些信号吸引其他细胞进入损伤部位。
特别是修复过程中的巨噬细胞和纤维母细胞,它们分泌一系列的趋化因子,如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以促进细胞迁移和组织再生。
五、基质重塑组织损伤修复的过程中,基质在修复和再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基质是一种支持细胞生存和功能的三维结构,在修复过程中起着框架和信号传导的作用。
损伤后,细胞释放一系列酶来分解基质并清除受损的组织,如金属蛋白酶和组织蛋白酶等。
损伤修复的基本过程
损伤修复的基本过程引言:人体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遭受各种损伤,如切口、骨折、烧伤等。
然而,人体拥有一套复杂而精确的机制来修复这些损伤。
损伤修复的基本过程包括炎症反应、新生血管形成、组织修复和瘢痕形成等阶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阶段,并探讨它们在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一、炎症反应阶段炎症反应是损伤修复的第一阶段,其主要目的是清除损伤区域的细菌和坏死组织,为后续的修复提供良好的环境。
当损伤发生时,体内的血管会迅速收缩,然后扩张,使血液流向受损区域。
同时,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和白细胞渗出到组织间隙中。
这些白细胞会吞噬细菌和坏死组织,释放出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如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
这些物质能够吸引更多的白细胞和修复细胞进入损伤区域,形成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不仅清除了病原体,还为后续的修复过程提供了信号和基质。
二、新生血管形成阶段新生血管形成是损伤修复的关键过程之一。
在损伤区域,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细胞间粘附分子会被激活,吸引周围的内皮细胞结合在一起,形成血管内膜。
随后,内皮细胞会开始增殖并向外突出,形成管腔。
同时,损伤区域的修复细胞会分泌一系列的生长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刺激新生血管的形成。
这些新生血管为损伤区域提供了氧气和营养物质,促进了组织修复。
三、组织修复阶段组织修复是损伤修复的核心过程,包括细胞增殖、基质合成和再生等过程。
在损伤区域,损伤的细胞会释放出生长因子和细胞外基质降解酶,促进周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这些细胞会分化为不同类型的细胞,如成纤维细胞、肌肉细胞和骨细胞等,合成胶原蛋白、弹力纤维和骨基质等基质分子,修复受损的组织。
同时,神经细胞和皮肤细胞等也会进行再生,恢复受损的功能。
四、瘢痕形成阶段瘢痕形成是组织修复的最终阶段。
在组织修复过程中,新生的组织会逐渐收缩和重塑,最终形成瘢痕组织。
瘢痕组织的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它具有较低的弹性和柔软度,与原有组织的特性有所不同。
瘢痕组织的形成是为了填补损伤区域,但它不能完全恢复受损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EALTH & DISEASE
PEACE & WAR
炎症与损伤的修复
Inflammation and Repair
By Dr. S. J. YANG
Department of Patholgy, 4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学习内容
1. 炎症的概念(Conception of Inflammation) 2. 病因(Etiologic Agents) 3. 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Local and Systemic Manifestations – Signs & Symptoms) 4.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Morphologic Patterns of Inflammation) 5. 急性性炎症类型及特点、发病机制(Acute Inflammation and Pathogenesis) 6. 损伤的修复(Repair) 7. 慢性炎症及其类型和特点 (Chronic Inflammation) 8. 炎症的结局(Prognosis of Inflammation)
慢性胆囊炎时粘膜上皮和腺体增生
2、间质细胞增生:包括巨噬细胞、血管内 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炎症的类型 Classification of inflammation
急性炎症:病程短,几天- 1月,以变质渗出为主
临床类型
慢性炎症:病程长, 数月-数年,以增生为主
OUTCOMES OF INFLAMMATION
•
• •
Fever - clinical hallmark of inflammation
•
Endogenous pyrogens: IL-1 and TNF-a
•
Leukocytosis - may be neutrophils, eosinophils, or lymphocytes Leukopenia - rare Acute Phase Reactants - non-specific elevation of many serum proteins - will markedly increase the “sed rate”
炎症的致病原因
Etiologic Agents of Inflammation
Local and systemic manifestations
Acute Inflammation
Cardinal Signs (Celsus, 1 AD)
• • • • •
Redness (rubor) Swelling (tumor) Heat (calor) Pain (dolor) Loss of function (functio laesa) (the fifth cardinal sign supposedly added by Virchow)
Inflammation
Definition
• 各种致炎因子引起机体的组织损伤所诱 发的以防御为主的局部组织反应。(第一 版) • 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 发生的防御反应。(第四版)
Inflammation and repair - Defensive reaction. Defensive ? Defective ?
变质:Alteration 基本病变 渗出:Exudation
增生:Proliferation 变质和渗出出现于早期,而增生出现于晚期
变质(Alteration)
1、概念:
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
2、原因:
致病因子直接作用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免疫介导
炎症反应产物的间接作用
3、变质的细胞的类型和形态变化
变性:细胞水肿、脂肪变性
实质细胞
坏死:凝固性和液化性坏死
变性:黏液变性、玻璃样变性
间质细胞
坏死:纤维素样坏死
渗出 (Exudation) 1、概念: 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成分、蛋白质 和各种白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 组织、体腔
、体表和粘膜表面的过程,称为渗出
渗出是炎症n ) 1、实质细胞增生:肝炎时,肝细胞的再生
•
Initiation(开始或启动) – 血管反应为中心
• • •
Stimulation (injury) with changes in microvasculature Structural changes leading to extravasation Emigration of WBCs to the site of injury
Spreading
Bacteremia Toxemia Septicemia Pyemia *The longer the stimulus persists, the greater the
Story of mice
急性炎症
PHASES OF INFLAMMATION • Initiation • Amplification • Termination
Definition by Big Robbins
“Inflammation is the
reaction of living tissues to all form of injury. It involves vascular, neurologic, humoral and cellular response at the site of injury” (Basic Pathology)
•
•
Amplification(扩大或进展)* - 炎症介质和炎细 胞的作用-Both soluble mediators and cellular inflammatory systems are activated and amplified Termination(终止)* - 再生、修复和愈合 accomplished by specific inhibition or dissipation of the mediators
Acute Inflammation
Cardinal Signs - Redness
Acute Inflammation
Cardinal Signs - Swelling
Acute Inflam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