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语文:《我的空中楼阁》 教案
《我的空中楼阁》 教案教学教案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2. 掌握文章的主旨思想和主题。
3.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1.2 教学内容1. 文章背景和作者简介。
2. 文章的主旨思想和主题。
3. 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文章的主旨思想和主题。
2. 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2.2 教学难点1. 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2. 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思想和主题。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3. 运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互动和合作。
1. 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2. 提供相关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3. 使用问题表格或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活动4.1 教学步骤1. 引入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2. 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题。
3. 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4. 总结和归纳文章的主旨思想和主题。
5. 进行课堂小测验或思考题的解答。
4.2 教学活动1. 观看作者简介的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对作者的好奇心。
2. 分组阅读文章,进行快速阅读理解练习。
3. 小组内讨论,分享对文章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的看法。
4. 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展示小组的分析成果。
5.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对文章主旨思想和主题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文章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的掌握情况。
1. 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
2. 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和反馈,促进共同进步。
3.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反馈,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六章:教学拓展与延伸6.1 教学拓展1.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与《我的空中楼阁》主题相关的文章或书籍,拓宽视野。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

《我的空中楼阁》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我的空中楼阁》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表达方式和写作特点。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如何从文章中提炼主题,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我的空中楼阁》的主要内容及其表达方式。
(2)生字词的正确运用。
(3)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表达的抽象概念的理解。
(2)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分析。
(3)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环境。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空中楼阁的想象和理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我的空中楼阁》,了解主要内容。
(2)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并进行组内交流。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如“空中楼阁”、“自然与人文”等。
(2)分析作者对这些概念的表达方式和观点态度。
4. 课堂展示:(1)各小组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2)其他学生对展示内容进行评价和补充。
5. 总结提升:(1)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展示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2)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向上,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心中的空中楼阁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

《我的空中楼阁》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我的空中楼阁》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2)能够分析作者的表达技巧和语言特点。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理想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我的空中楼阁》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2. 作者的表达技巧和语言特点。
3. 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我的空中楼阁》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2)作者的表达技巧和语言特点。
(3)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
2. 教学难点:(1)作者的表达技巧和语言特点。
(2)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我的空中楼阁》的相关资料,如作者简介、课文译文等。
(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和主题思想。
2. 课堂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我的空中楼阁》的作者和背景。
(2)学生分享预习过程中的收获和疑问。
3. 课堂讲解:(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主题思想。
(2)分析作者的表达技巧和语言特点。
(3)讲解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并进行实际语境的演练。
4. 课堂互动:(1)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进行解答。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文《我的空中楼阁》的课后练习题。
2. 结合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写一篇关于自己的理想家园的短文。
3. 深入研读课文,分析作者的语言特点,并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对于问题的思考深度。
《我的空中楼阁》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我的空中楼阁》详案(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我的空中楼阁》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帮助学生分析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及其对生活的态度。
3. 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优美的文字和表达方式。
4. 提高学生对散文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欣赏课文中细腻的情感描写。
2.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3.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思考人生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2. 运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3.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4. 采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互动和合作。
五、教学准备1. 课文《我的空中楼阁》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和拓展阅读。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4. 准备相关的问题和讨论话题。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课文图片或相关视频,引发学生对空中楼阁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主人公情感变化。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3. 分析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情感共鸣: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思考人生意义和追求幸福的方式。
学生进行分享和交流。
5. 欣赏语言: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优美文字和表达方式,学生进行欣赏和模仿练习。
七、课堂练习1. 根据课文内容,学生完成填空题或选择题,检查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2.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于空中楼阁的理解和想象。
3. 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练习,讨论并分享自己对于幸福和生活的态度。
八、拓展阅读1. 教师推荐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和拓展阅读,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进行讨论和交流。
《我的空中楼阁》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我的空中楼阁》详案(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文章大意;(3)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口头表达和写作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2)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提高环保意识;(3)培养学生勇于挑战自我,努力实现梦想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导入:简要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2. 课文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回答相关问题;3. 词汇学习: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让学生能够正确运用;4. 文本分析: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5. 小组讨论:围绕课文主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心得体会。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对空中楼阁的想象。
2. 课文阅读:(1)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词汇学习:(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2)学生跟读,巩固词汇和短语的正确发音;(3)学生运用词汇和短语进行口头练习。
4. 文本分析:(1)教师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2)学生总结作者的写作特点;(3)教师举例说明,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
5. 小组讨论:(1)教师围绕课文主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2)学生分享心得体会,互相交流;(3)教师点评,总结讨论成果。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的空中楼阁;2. 调查身边同学对空中楼阁的想象和期待,整理成报告;3. 预习下节课内容,准备相关问题。
《我的空中楼阁》优秀教案

《我的空中楼阁》优秀教案《我的空中楼阁》优秀教案「篇一」我的空中楼阁(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的思路2 体会本文多角度写景的方法3 初步品味本文的语言二、教学重点:体会本文多角度写景的方法三、正课师:我想问一下在坐的各位同学,假如你有足够的钱的话,你会把你的家建在哪里?是这里呢?还是这里?或是这里?(出示幻灯片)我想,每个人心目中都会有向往已久的房子。
它可能在徐志摩的康桥边,也可能在郑愁予的江南小镇,在舒婷浪漫的橡树林里,也许像海子的房子那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房子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是我们精神的家园,选择什么样的房子,往往能看出我们什么样的性情和志趣。
那么,今天,我们来看看作家李乐薇她心目中的房子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屏显:我的空中楼阁师:大家都预习过的对不?在字词上应该不会有什么障碍吧?那么这节课不再强调字词了。
现在,我不叫你们用嘴巴阅读,用什么呢?用耳朵阅读。
(生:耳朵?师:能理解么?用耳朵怎么阅读?生:哦,就是通感对不?)师:呵呵,用耳朵阅读,就是用耳朵去倾听,我下面要放一个视频朗诵材料,我要大家做到,用耳朵去倾听视频里那个人是怎么声情并茂的朗读的,我们平时又是如何朗读的。
然后,把你的纸拿出来,将你心中的小屋画出来,跟视频里面的画面比比,用眼睛去欣赏画面,然后,用心灵去感应,感应什么呢?感应字里行间作者所体现出来的感情,有没有让你心灵产生共鸣的地方。
多媒体朗读师:好,哪位同学能说说,哪一幅才是你心目中的那幅画面吗?师:好的,大家回答很好。
我们说,一篇文章到了读者手里阅读就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
每个人的理解感受都会不同。
那么,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是: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本文多角度写景的方法,还有就是品味语言。
当然,作为一篇精美的散文,仅仅是这个层次上的解读是不够的,但是这是第一课时,我们只有在这一层面上理解了才能在下一课时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对不。
师:那现在我们进入学习目标第一阶段――理清思路。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我的空中楼阁》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2)能够把握作者李乐生的写作手法和风格。
(3)能够分析并欣赏这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2)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3)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我的空中楼阁》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2. 作者李乐生的写作手法和风格。
3. 这篇小说的艺术特色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我的空中楼阁》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把握作者李乐生的写作手法和风格,分析并欣赏这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欣赏小说的艺术特色。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我的空中楼阁》,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主题,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风格。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4. 艺术欣赏: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并欣赏小说的艺术特色,如象征意义、寓意等。
5.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感悟,创作一篇类似的短篇小说,提升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阅读理解: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主题的理解程度。
3.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对课文内容和主题的把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课文《我的空中楼阁》全文。
2. 作者李乐生的生平和作品介绍。
《我的空中楼阁》备课教案(通用6篇)

《我的空中楼阁》备课教案(通用6篇)《我的空中楼阁》备课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的空中楼阁》备课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的空中楼阁》备课教案篇1学习目标:一、把握托物言志的手法。
二、鉴赏散文清新、自然、含蓄的语言,学习语言表达的技巧。
三、体会文章的主旨学习重点:鉴赏散文清新、自然、含蓄的语言,学习语言表达的技巧学习难点:体味作者对大自然,对独立生活的向往和迷恋之情。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们有一笔足够的钱,可以修建一所自己的小屋,你们会把它修在哪里呢?生1:我心目中的房子应该建在水上的。
因为我比较喜欢在水边的生活,我可以下水游永,钓鱼,我觉得那样的生活很适合我。
生2:我心目中的房子应该是建在空中的。
因为我比较喜欢站在高空往下看的感觉,然后我可以和云朵作伴,还有,上面的空气一定很新鲜的。
这样有因为我比较喜欢站在高空往下看的感觉,然后我可以和云朵作伴,还有,上面的空气一定很新鲜的。
这样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生3:我喜欢在大海边生活。
每天面对大海,我的心情就很好。
生4:我喜欢山村里的生活,因为我这个人喜欢清静,喜欢一个人独处,喜欢和大自然作伴。
喜欢远离尘嚣脱离世俗的那种生活。
师总结:刚才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我想,每个人心目中都会有向往已久的房子,我们暂且称它为小屋吧,温馨点。
这小屋它可能在毛泽东笔下的湘江畔,在徐志摩的康桥边,也可能有在郑愁予达达的马蹄走过的江南小镇,在舒婷浪漫的橡树林里,在狄金森充满诱惑的篱笆下。
这小屋也许像海子的房子那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许在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或者干脆就是归有光的一间陋室。
这小屋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是我们精神的家园,选择什么样的小屋,往往能看出我们什么样的性情和志趣。
那么,今天,我们来看看作家李乐薇她心目中的小屋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二、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同学们都预习过,那么我给几分钟时间请同学为我们用说明文的语言客观的介绍一下这间小屋(意图让学生初步体会文章中语言的诗意和超然)颜色:蓝墙白窗外形:整齐的屋瓦屋檐翘起位置及周围环境:利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在一座有着浓郁树阴的小山上三、把握文章脉络请同学们主动选择自己愿意朗读的段落,老师朗读剩下的段落,完成全文的阅读。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

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基本概念和观点。
培养学生对空中楼阁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空中楼阁的定义和特点。
分析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探讨空中楼阁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章:教学步骤与方法2.1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发学生对空中楼阁的兴趣。
阅读:让学生阅读文章,理解其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讨论:分组讨论文章中的观点,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2.2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讲解空中楼阁的定义和特点。
阅读理解法:学生通过阅读文章,理解其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第三章:教学资源与材料3.1 教学资源与空中楼阁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参考书籍或文章,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2 教学材料分组讨论的表格或卡片,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空中楼阁的模型或图片,用于辅助学生理解概念。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提问和作业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4.2 教学反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其优点和不足之处。
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五章:教学延伸与拓展5.1 教学延伸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话题的写作或研究报告,进一步深入研究空中楼阁的意义和价值。
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实地考察或参观,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5.2 教学拓展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相关的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引导学生参与相关的艺术创作或设计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第六章:教学活动与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空中楼阁的理解和观点。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文章中的情景,增强体验感。
举办写作比赛,鼓励学生创作关于空中楼阁的故事或诗歌。
6.2 教学互动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和发表意见,促进师生互动。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我的空中楼阁》的主要内容和情节;(2)能够把握作者李乐薇的观点和情感态度;(3)能够分析并欣赏课文中运用到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3)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创意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培养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2)学会珍惜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努力追求心中的理想。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我的空中楼阁》的主要内容和情节;2. 分析并欣赏课文中运用到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3. 把握作者李乐薇的观点和情感态度。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2. 深入剖析作者心中的空中楼阁及其寓意;3.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2. 运用案例分析法,剖析课文中的精彩片段;3. 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作者李乐薇及作品背景,激发学生兴趣;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作者情感;3. 课堂讲解:分析课文中的精彩片段,讲解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4. 案例分析:剖析作者心中的空中楼阁及其寓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提高审美鉴赏能力;6. 创意写作: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创意写作练习;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8.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消化吸收课文内容。
六、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我的空中楼阁》,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 分析并总结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3.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空中楼阁”的短文;4.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作者李乐薇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加深对作品的理解;5. 预习下节课内容。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通用5篇)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我的空中楼阁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的空中楼阁教案(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篇1教学目标1、领悟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的巧妙运用,把握文章传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清新、优美、生动的语言,提高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体味作者对大自然、对自由生活、对独立人格的向往,唤起学生对积极而坚实、乐观而执著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1、品味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学习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2、学习作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观察景物,定景换点的写法。
教学难点:领会“空中楼阁”的优美意境,理解作者寄寓于小屋的生活理想。
教学方法1、诵读法。
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尽可能背诵一些比喻句或对称、排比句。
2、比较欣赏法。
如将本文与刘禹锡的《陋室铭》的比较阅读。
3、讨论法。
如对文章托物言志中“志”的含义的理解。
课时安排: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章,把握文脉。
2、美读文章,品味清新淡雅的优美语言。
一、导语设计学生背诵刘禹锡的《陋室铭》。
这篇托物言志的美文借“陋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态?——旨在表达陋室不陋,在于室主的道德高尚,含有对自己激励和对权贵愤懑的意味。
二、解题李乐薇江苏省南京市人。
早年曾肄业于上海大厦大学,后一直在台湾从事文艺教育工作,是台湾当代散文作家。
她的散文作品,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温婉、含蓄,善于借助富有物质感的形象来表现无形的主观意念,刻意于意象的经营,能够运用有声、有光、有色、有味、有形的物象幻化暗示出微妙的“自我的情绪”,透露着浓郁的现代派艺术信息。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脉1、听录音。
2、指定两名学生分节朗读课文。
提示:文章的感情基调是明快、乐观的,要带着欢快的感情,读出明快、跳荡的节奏来。
《我的空中楼阁》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我的空中楼阁》详案(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我的空中楼阁》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能够分析并欣赏课文中运用的一些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和思想,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思考和评价。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通过写作和展示,培养表达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批判性思考和积极面对困难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我的空中楼阁》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和思想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思考和评价。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某些难懂的句子和表达的理解。
(2)对课文中的观点和思想的深度理解和批判性思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对空中楼阁的想象和憧憬,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欲望。
(2)提问:你们对空中楼阁有什么样的理解和想象?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我的空中楼阁》。
(2)教师提问并引导学生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3. 分析与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进行欣赏和理解。
(2)学生举例并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四、作业布置1. 回家后,学生选择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一种现象,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和思想进行思考和评价,写一篇短文。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我的空中楼阁》的续写部分。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的互动和讨论等,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六、教学延伸1. 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一种现象。
(2)小组成员共同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和思想进行思考和评价,讨论并准备进行全班的分享。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优秀7篇)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优秀7篇)我的空中楼阁教案篇一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文章。
语言美和意境美以及人文美的结合,使得任何的拆解都于心不忍,于是笔者决定将本文上成鉴赏课。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很多人的梦想可能就是找一个世外桃源,享受一种安宁、和平、自由、快乐的生活,为什么呢?生:1、那儿景色美、风光好。
2、那里不受外界干扰,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
3、更接近大自然,空气新鲜而纯净。
师:我们喜欢大自然,大自然赋予我们美好的想象,尤其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大自然的抚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
二、作者简介:李乐薇,江苏南京人,早年肄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后来一直在台湾从事教育工作。
他以散文见长,文笔清新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婉丽而富有情感。
他有很深的中国古典文化的积淀,又接受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故而作品善于借助有质感的想象来表现无形的主观意念,刻意于主观意象的经营,能够运用有声、有色、有味、有形的物象幻境暗示出微妙的“自我情结”。
三、课文预习: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一遍,然后思考问题:1、本文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什么是描写的重点?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分小组讨论问题。
各组派代表到黑板上写出答案。
师生共同讨论,然后明确:主要景物:山、小屋、树、花、花园、光线、山路、灯重点景物:山、小屋、树2、研讨标题的含义。
学生分小组讨论。
生:(从课文中找)“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即指建于山上,在烟雾迷朦中,犹如耸入天际的楼阁。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但是小屋仅仅指建在山上的小屋吗?生:不是!师:那它还指什么呢?我们从“空中”二字可以看出,它一方面是指小物的地理位置,另一方面也指那种想象的、不切实际的东西,就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那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分析完课文后再作回答。
四、课文赏析。
师:同学们读完课文后有什么感觉?生:语言优美、意境优美。
《我的空中楼阁》教学设计(精选14篇)

《我的空中楼阁》教学设计(精选14篇)《我的空中楼阁》教学设计篇1一、导入课文:在解读这篇课文之前,我想起了张晓凤的一段文字——《遇》:生命是一场大的遇合。
一个民歌手,在洲渚的丰草间遇见关关和鸣的睢鸠,——于是有了诗。
黄帝遇见磁石,蒙恬初识羊毛,立即有了对物的赞叹和对物的深情。
牛郎遇见织女,留下的是一场恻恻然的爱情,以及年年夏夜,在星空里再版又再版的永不褪色的神话。
夫子遇见泰山,李白遇见黄河,陈子昂遇见幽州台,米开朗基罗在浑炖未凿的大理石中预先遇见了少年大卫,生命的情境从今就不一样了。
我渴望生命里的种种遇合,某本书里有一句话,等我去读、去拍案。
田间的野花,等我去了解、去惊识。
山风与发,冷泉与舌,流云与眼,松涛与耳,他们等着,在神奇的时间的两端等着,等着相遇的一刹--一旦相遇,就不一样了,永久不一样了。
我因而渴望遇合,不管是怎样的情节,我始终在等待着种种发生。
与“诗意”遇合当然是漂亮的,但是我们在生活中遇合的往往不是诗意,而是“一地鸡毛”。
我们每天都得面对庸俗不堪的现实生活,我们每天都得面对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生活细节。
我们是否能从日常生活的情境中获得“诗意地生活”的境界?我们是否还能够在繁忙而琐碎的生活里保持一种生活的激情?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需面对的问题。
这也是我们在阅读这样的文字时,必需向自己的心灵提出的问题,我们应当让自己的静下心来,领悟这样的逼问。
一般说来,我们必需遭受两种生活。
第一种是“散文式的生活”,我们必需活着,琐碎的衣食住行;其次种“诗的生活”,不计利害得失的自由想象的精神层次的生活。
物质层次的“散文式”的活动意味着功利的、合乎常理的的实际生活,它是世俗化的、循规蹈矩的,而精神层次的“诗意”的生活则是以跳动的、想象的、不计功利的,它注意生活的价值体验和审美体验。
应当说,这两种生活对人类来讲都是必需的。
对于个人来说,只有这两种生活持续不断地相互关联,以“诗”的生活完善升华“散文”的生活,以“散文”的生活使“诗”的生活落到实处,才是较完善的人生。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15篇】

《我的空中楼阁》优秀教案【优秀15篇】《我的空中楼阁》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学习本文别具一格的托物言志的写法。
(二)学习本文语言清新、优美,描绘景物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特点。
二、难点、重点分析(一)本文状物写景的特点是什么?分析:把“小屋”和周围环境对比,作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是本文状物写景的特点。
文章大体可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从开头至“轻灵而自由”,是立足于小屋之外,看小屋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后一部分则是立足于小屋,看周围环境和小屋的关系。
前一部分有三层:第一层(开头至“一点情调”),写小屋和山的关系,小屋“点破了山的寂寞”,给山川美景增添了“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这是立足山外,是远观,看全景。
第二层(“小屋点缀了山”至“含蓄而有风度”),写小屋和树的关系,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使小屋更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这是立足山上,是近看,看局部。
第三层(“换个角度”至“轻灵而自由”),继续写小屋和树的关系,立足点移到远远的山下,仰望远观,“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仿佛“凌空而起”,更加“姿态翩然”了。
后一部分有四层:第一层(“小屋之小”至“叫它云或霞”),写小屋的花园和山上的云霞。
花园极小,“领土”有限,可是小屋的“领空”却是无限的;花园里繁花绚烂,天上的云霞也如花一样绚烂。
第二层(“空气在山上特别清新”至“也富于浪漫的文学性”),写小屋的空气和光线。
因为在山上,空气特别清新,而光线则富于变化,富于“浪漫的文学性”。
第二层(“山的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至“唤做空中走廊”),写小屋和外界的相通。
小屋在高高的山坡上,只有一条山路和外界交通,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
第四层(“我把一切应用的东西当做艺术”至结尾),写夜晚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缥缈若“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点明了题意。
文章前一部分重在自然景物的真实描写,尽管有丰富的联想,想象,但写的是确确实实的山、树、房屋的形势、情姿。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精选3篇)

The direction of the tree is determined by the wind.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我的空中楼阁教案(精选3篇)我的空中楼阁教案1教学目标1.鉴赏__诗化语言,理清__结构,体会作者独特的感受。
2.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领悟如诗如画的意境。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独立自一由的情感和品质。
教学重点通过诗化语言的赏析和结构的疏通鉴赏意境之美。
教学重点托物言志手法的理解。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散文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诗情画意,即具有诗一般的语言,画一般的意境,还有深蕴的人生哲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李乐薇先生写的《我的空中楼阁》就是一篇融诗情、画意和哲理为一炉的绝妙好文。
二、感知课文1.创设美好情境,进行配乐朗读。
2.分析写小屋的观察角度,理清__脉络,感知课文。
观察角度:远望一近观一远眺一仰视一俯瞰。
理清“文脉”:开头描写小屋“立于山脊的一个柔和的角度上”容易让人产生凌空之感;其次“近看改为过观”,树遮掩了小屋,只看到建筑的线条、屋檐、窗等,很有凌空而起之势;再次,它有无限大的“领空”作“开放性__院子”,而山路则被叫做“空中走廊”;最后点明,夜景中的小屋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抓住__的脉络,__的基本内容就迎刃而解。
3.__表现技巧方面的独到之处(1)诗化的语言(学生找出并体会其表达的效果)①对称的句式,轻快的节奏__在写景时多用对称句式,读来节奏感很强,富有韵一律美。
如“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
”“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
”等等。
②奇妙的修辞比喻新奇,有朝气与活力。
如:a.“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非常独特、自然,而且富有美的韵致,不仅点染了小屋的醒目、清新、玲珑,而且两处配合自然、融合,浑然天成,令人浮想联翩,美味无穷。
b“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一蕊中一般……”新奇,传神,细腻地描绘了静态之物的动一态感,从而产生极好的艺术效果。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并欣赏现代建筑风格,认识空中楼阁的概念。
激发学生对创新建筑设计的兴趣和想象力。
1.2 教学内容展示现代城市中的创新建筑案例,如空中花园、悬挂建筑等。
引导学生思考空中楼阁的定义和特点。
1.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观看现代建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其特点。
邀请建筑师或城市规划师进行讲座,介绍空中楼阁的设计理念和实现方式。
第二章:空中楼阁的历史与发展2.1 教学目标了解空中楼阁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认识不同文化背景下空中楼阁的特点和意义。
2.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古代的空中楼阁,如悬空寺、黄鹤楼等。
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空中楼阁的案例,如泰国的空中宫殿、印度尼西亚的空中别墅等。
2.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古迹,亲身体验空中楼阁的结构和魅力。
开展小组讨论,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空中楼阁的异同,分享各自的感受和见解。
第三章:空中楼阁的设计与构造3.1 教学目标学习空中楼阁的设计原则和构造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空中楼阁的设计原则,如稳定、安全性、舒适性等。
讲解空中楼阁的构造方法,如悬挂、支柱、桥梁等。
3.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设计并制作一个小型空中楼阁模型。
邀请工程师或建筑师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在设计和建造空中楼阁方面的经验和心得。
第四章:空中楼阁的功能与用途4.1 教学目标了解空中楼阁的功能和用途,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4.2 教学内容展示空中楼阁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如空中花园、悬挂式办公室等。
引导学生思考空中楼阁在未来城市发展中的潜在用途。
4.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空中楼阁在未来城市发展中的潜在用途。
邀请城市规划师或房地产开发商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在空中楼阁应用方面的见解和经验。
第五章:空中楼阁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5.1 教学目标了解空中楼阁对环境的影响,探讨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潜力。
语文教案-《我的空中楼阁》语文优质教学教案5篇

《我的空中楼阁》语文优质教学教案5篇空中楼阁,中国成语,意指悬于半空之中的城市楼台。
也比喻虚构的事物或不现实的理论、方案等。
语本唐宋之问《游法华寺》诗:“空中结楼殿,意表出云霞。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的空中楼阁》语文优质教学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我的空中楼阁》语文优质教学教案1[教学重点]赏析课文的情趣美,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组织学生讨论本文与《陋室铭》在内容艺术上的异同。
[教学过程]一、检查学生对个别段落的背诵情况。
二、赏析课文的画面美宋代苏轼曾经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样,在这里,作者也用那美妙而自然的笔调,饱含深情的笔墨,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
请同学们从文中找一幅画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描绘小屋的英姿,并用自己的话来描述画面。
小结:作者以心爱的小屋为焦点,从各个角度描绘小屋,写出了小屋的神韵。
小屋点缀了山,使山光水色平添异彩;树点缀了小屋,使小屋另添一种风韵,显得“含蓄有风度”。
山与树是自然景观,屋是人文景观,人与自然不可分离。
作者是诗人,是画家,更有哲学家的内蕴。
三、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通过描述作家形象,把握文章的情、志1、“诗言志,文传情”,优美的散文总有一位抒情主人公形象。
上节课,我们用笔墨画出了如梦似幻的“荷塘月色”,今天,请同学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设想一下生活在小屋中的作者的形象,可以用我们知道的文人为其画像。
(要求动笔写出,时间5分钟)明确:①是当代的“陶渊明”。
陶渊明曾有诗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方宅十余亩,草屋__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更有甚者,他设想了文人千古一梦的“桃花源”。
他把田园生活描述得这般可亲,把劳作写得如此富有诗意,表现了向往大自然、寄情山水、回归田园的恬适之情。
②是当代的“王维”。
王维在《山居秋冥》中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2024年语文教案-我的空中楼阁

2024年语文教案-我的空中楼阁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本文的主题和背景。
2. 激发学生对空中楼阁的想象和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作者和作品的背景。
2. 解读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空中楼阁的理解和想象。
2. 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简单介绍作者的生平和对作品的创作灵感。
3. 解读作品主题:引导学生思考空中楼阁的象征意义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第二章:词汇学习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本文中的重点词汇。
教学内容:1. 本文中的重点词汇。
教学步骤:1. 列出本文中的重点词汇。
2. 解释词汇的意思和用法。
3. 学生通过例句练习运用词汇。
第三章:句子理解1. 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文中的重要句子。
教学内容:1. 文中重要的句子。
教学步骤:1. 找出文中重要的句子。
2. 解释句子的意思和表达方式。
3. 学生通过讨论和分析句子,理解其深层含义。
第四章:文本分析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分析文中的主题和情感。
教学内容:1. 文中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主题和情感。
2. 分析文中的象征和隐喻。
3. 学生通过讨论和写作,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第五章:拓展活动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文本中的知识和技巧。
教学内容:1. 文本中的知识和技巧。
1. 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活动,如写作、绘画或表演。
2. 学生通过活动运用文本中的知识和技巧。
3. 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并进行交流和评价。
第六章:文学鉴赏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欣赏并分析文本中的文学元素。
教学内容:1. 文本中的文学元素,如修辞手法、描写技巧等。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文学元素。
2. 分析并解释文学元素的作用和效果。
3. 学生通过讨论和写作,表达自己对文学元素的欣赏和理解。
第七章:课堂讨论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教学内容:1. 文本相关的话题和问题。
教学步骤:1. 提出与文本相关的话题和问题。
《我的空中楼阁》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我的空中楼阁》详案(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我的空中楼阁》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独特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手法;(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追求梦想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我的空中楼阁》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2. 作者独特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手法;3.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我的空中楼阁》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2)作者独特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手法;(3)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 教学难点:(1)作者独特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手法;(2)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对空中楼阁的想象和认识;(2)展示课文《我的空中楼阁》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3)小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主题思想。
3. 欣赏与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手法;(2)学生分享自己的欣赏感受和心得体会;(3)小组合作,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4. 写作练习:(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2)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3)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评价和交流。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意识。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写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表达清晰度、语言准确性和创造性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我的空中楼阁》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Lessons from "My Sky Pavilion"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中学编订:FoonShion教育《我的空中楼阁》教案教学目标:1.把握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手法。
2.鉴赏品味散文的内容,表现技巧、语言。
3.理解作者表达的对“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重点:散文的欣赏。
教学难点:作者独特的表达;提高赏析能力,了解多流派的散文风格特点。
教学方法:主要通过创设情境比较的点拨法,将学生导入特定的情境之中,通过让学生用心去感受、体味,捕捉情感信息,认识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那种思想感情的合理性,进一步体例体会散文“情”与“景”、“形”与“神”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教具使用:相关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这是唐代刘禹锡《陋室铭》的语句,虽是一栋陋室,但在诗人眼里却充满了清幽雅静的情趣。
如“苔痕上阶绿,草色如入帘青”,“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同样在高一,我们还接触过一位身居陋室却怡然自得的作家——“归有光”。
他笔下的项脊轩经过修耷后,是什么样子的呢?“使不上漏……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循,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一间“尘泥渗漉”,狭小破旧的陋室,在归有光的笔下却充满了诗情画意,今天,我们再一起去参观一座山间小屋。
二.解题作者李乐薇,江苏人,现代作家。
早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后一直在台湾从事文化教育工作,以散文见长,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温婉而富有感情。
“空中楼阁”,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折射而出现的虚幻的楼台景物,后多比喻虚构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
清代李渔《闲情偶寄•结构第一》曾引用此语:“实者,就事敷陈,不假造作,有根有据之谓也;虚者,空中楼阁,随意构成,无影无形之谓也。
”《我的空中楼阁》也正是通过虚实相生的写法,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小屋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独立人格的向往。
三.课文录音+字词四.整体感知1.在文中“我的空中楼阁”具体指什么?山上小屋--“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2.作者是怎样写山和小屋的关系?①“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暗喻,拟人,突出了小屋的玲珑、小巧的特点②“柔和的一个角度上”:明暗和色泽差别不大、不刺眼,和顺悦耳,质地柔软,亲切、温顺。
山坡平缓,地势、地形,具体的事物赋予色彩、质地、性情。
③“点破”:直接了当地捅破,力度突出的是小屋的位置的显眼、显要和。
④博喻: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叫博喻,又叫连比。
运用博喻能加强语意,增添气势。
a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去,像莲花,像海棠叶儿,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说不定你忘记自己在漓江上了呢!(杨朔《画山绣水》)b一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的灰色的瓦瓴上。
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王蒙《春之声》)c“砰”一声,郎平的一记重扣,激起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欢呼声和鼓掌声,像海涛击岸,像山洪爆发,像飞瀑倾泻。
观众们蜂涌到场子里,将一束束散发着馨香的鲜花,献给教练、领队和姑娘们。
(鲁光《中国姑娘》)d张老师却是一对厚嘴唇,冬春常被风吹得爆出干皮儿;从这对厚嘴唇里迸出的话语,总是那么热情、生动、流利,像一架永不生锈的播种机,不断在学生们的心田上播下革命思想和知识的种子,又像一把大笤帚,不停地把学生心田上的灰尘无情地扫去……(刘心武《班主任》)上面例①用“莲花”、“海棠叶儿”、“一挂一挂的葡萄”、“仙人骑鹤”、“乐队吹箫”五个喻体来比喻“累累垂垂的石乳”这一个本体;例②用“雪”、“玉”、“飞溅的浪花”三个喻体来比喻“白丁香花”这个本体;例③用“海涛击岸”、“山洪爆发”、“飞瀑倾泻”三个喻体来比喻“欢呼声和掌声”这一个联合体;例④用“播种机”、“大笤帚”两个喻体来比喻“话语”这一个本体。
如果用一个喻体来比一个本体,又用另一个喻体来比另一个本体,这不是博喻,这是比喻的连续运用。
⑤如果从选景、取景的角度看,这些内容从哪些角度观察?远处。
----远观全景。
3.作者怎样写小屋和树林的关系:①树点缀了小屋(由近及远)。
近观: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
树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好的绿的背景,使小屋显得别致出色。
高出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美而浓的树阴”,“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拟人)。
②小屋点缀了树林、树丛(由远及近)远看: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
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
”“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隐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
”这一部分重在自然景物的真实描写,尽管有丰富的联想、想像,但写的是确确实实的山、树、屋的形势和情姿。
这是此文托物言志的第一个里程碑。
③请用一个成语概括山和小屋的关系?相得益彰,相互掩映。
4.如果说以上内容是从实处写,那么作者还从哪些方面怎样写其它?虚写写花园:由“领土”有限,到“领空”无限;由“有形的围墙”到“无形的围墙”;由花园的花朵到天上的云霞。
小屋的光线也富有浪漫的文学性;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
早晨光线加强,花蕊慢慢绽开,傍晚,光线暗淡,花瓣微微收拢。
明明是“高高的山坡”,崎岖的“山路”,却叫它“幸福的阶梯”,“空中走廊”;夜幕中的小屋,却觉得它仿佛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由实入虚,将现实的自然景观,融进迷离朦胧的诗一般的意境,难怪作者情不自禁,“身在小屋享受着人间清福,享受着充足的睡眠,以及一天一个美梦”啊!这是此文托物言志的第二个里程碑。
5.从文章的整体看,“我的空中楼阁”是不是确有其建筑?理想中的生活地方。
从全文看,这小屋应是虚构的。
作者特意让小屋踞于“高高的山坡”上,强调“山路和山坡不便行车”,暗合远离“入境”“不闻车马喧”之意。
文章题为《我的空中楼阁》,一语双关:既指“我”家居的“小屋”建于山上,在烟雾迷蒙中,犹如耸入天际的楼阁,又指幻景中的“空中楼阁”,理想中“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
6.“我的”这一定语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倾向?从此可以感悟到作者什么样的志趣?喜爱之情。
表明了作者对超然物外的“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
读最后一段。
作者特意强调,“这座空中楼阁占了地利之便”。
所谓“地利”即“空中楼阁”,它踞于“高高的山坡之上”,“山路和山坡不便行车”,暗含远离“人境”,“不闻车马喧”之意,是“我”理想中“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
“不必养鸟,无须挂画”,不要人为的“文明”,只要“自然”,表明了作者对超然物外的“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
这是此文托物言志的第三个里程碑。
作者把小屋视为“快乐的起点”和“幸福的终点”,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薄,远离闹市人境,在尘嚣中寻找闲静,从明丽质朴的自然中获得无限的意趣,是对人生的一种超然态度,但作者这种幸福观是与众不同的,有其积极的一面,即对社会现实的厌恶和失望,对名利社会的彻底否定;也有其颇为消极的一面,即超凡脱俗、清心寡欲的遁世思想。
因此,作者的这种“快乐”和“幸福”的人生追求,只是一种海市蜃楼式的幻景罢了,小屋只是一座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他所企望的境界实际上是镜中花水中月,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只不过是人生的生活理想的寄托。
文章开将从山写起,用比喻的方法,以神来之笔点出小屋的位置,接着用一组博喻来突出小屋点缀山,接着重点写小屋和树的关系,这部分由近到远,由局部到整体,多方位写两者的关系。
尔后,又以大量篇幅立足于小屋描写外面的景致,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在对外面多种景物进行描写的基础上更侧重于抒写自己对自然景物的感受,这样独具匠心的构思,使文章的内容由浅入深、由实而虚,也自然而然地借景物描写抒发了情怀。
7.表现手法文学创作中,作家有时感到某种抽象的精神难作具体描绘,有时也会由于某些原因不便对所表现的失望进行直接描述,于是便往往借对某一适当物象的描写,便抽象的精神具体化,让不便明言的情思含蓄、曲折地表达出来。
《我的空中楼阁》便是这样的托物言志、咏物寄情的作品。
状物与言志,融洽无间,和抒情也浑为一体。
托物言志就是通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
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与“志向”,“物品”与“感情”的内在联系。
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点要与自已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
其次,描述时,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点为核心。
物品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
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
示例:我们学校大礼堂的屋檐下,有一口老铜钟。
这口老铜钟和学校大礼堂同龄,已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了。
从我上一年级到五年级,几乎每天都去看看它。
由于日晒、风吹、雨打,全身长满了青绿色的铜锈,因而外表并不美观,也不光亮,它的表面除了五朵雕花和三圈花纹外,再没有别的打扮了。
有一天,学校停电,电铃响不起来。
这时老铜钟响了。
“当!当!当!”好像在招呼我们,“上课了,大伙儿快进教室吧!”哟,老铜钟居然也有比电铃好的地方呢!老铜钟像一位淳朴厚道、不计报酬的老人,打算一辈子都作为我们默默作贡献似的。
(《大礼堂屋檐下的老铜钟》)说明:这篇文章通过对大礼堂屋檐下的大铜钟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意愿做一个淳朴厚道、不计报酬,一辈子为人们默默做贡献的人。
这篇文章在交代了老铜钟所在的地点和方位之后,重点抓住老铜钟的两个特点来言志。
一是抓住老铜钟的“老”。
老铜钟有二三十年的历史,全身长满了铜锈,外表并不美观,也不光亮。
赞美了老铜钟淳朴厚道,一辈子为学生作贡献的精神。
二是说明老铜钟的作用。
在停电的时候,老铜钟发出“当!当!当!”的响声,招呼同学们进教室上课。
赞美了老铜钟不计报酬,随时为学生们服务的精神。
作者对老铜钟的赞美,实际上是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意愿和志向。
这篇文章在描写老铜钟时,采用了拟人的方法,如老铜钟在电铃不响的时候招呼同学们进教室上课。
结尾写老铜钟像一位淳朴厚道、不计报酬的老人。
这样写较鲜明、具体地表达了作者的志向。
8.描写景物的角度:本文在描写景物时,角度变化多端。
A.近看小屋,呈现的景色是:“有了这许多树,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
树总是轻轻摇动着。
树的动……”看到小屋的整体,看到屋的大小和树的动静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