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手术器械清洗人员自身防护

合集下载

医务人员处理锐器时的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处理锐器时的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处理锐器时的防护措施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手术器械和医疗器械在医疗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医疗工作者们在使用这些器械时必须要注意到自身的安全。

本文将详细探讨医务人员在处理锐器时如何正确地进行防护措施。

一、锐器的概念和分类锐器是指尖端尖锐的器械,主要包括手术刀、缝合针、注射针、剃刀等。

因其尖锐性特点,使用时必须格外小心,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医务人员在处理锐器时要做到的防护措施1.正确使用和严格掌握锐器操作技巧医务人员在使用锐器时要严格控制手术刀和缝合针等器械的角度和力度,避免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

对于需要手动剃须的患者,医务人员也要采用正确的剃须方法,避免意外割伤皮肤。

此外,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细心、耐心、认真,尽量避免失误。

2.使用专业防护具医务人员必须在操作锐器时佩戴适当的防护具,如手套、防护眼镜、口罩和群帽等,以减少操作过程中尖锐器械对身体的伤害。

选择防护具要根据操作的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比如使用剃须刀时可以戴上手套和口罩,而需要进行缝合的手术工作者,应该戴上手套、口罩、群帽和防护眼镜等防护具。

3.加强锐器管理医院管理部门应该严格管理医院内的锐器,及时清点使用情况和库存量,检查器械的完好程度和保养情况,降低器械损坏和失效的风险。

此外,锐器的消毒和灭菌也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已经使用的锐器,应该立即送往灭菌科进行彻底消毒净化,以避免病菌或细菌的传播。

三、结语在医疗领域中,操作锐器是一项高度风险的工作。

医务工作者必须加强锐器的管理和维护,采取科学、合理的操作技巧,正确使用防护具,加强自身的防范意识,时刻注意病人和自身的安全。

在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将更好地完成诊疗工作,为社会健康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腔镜器械的清洗流程及注意事项

腔镜器械的清洗流程及注意事项

腔镜手术是一种通过人体自然腔道或微小切口进行的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美容效果好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而腔镜手术的成功与否与器械的清洁和消毒密不可分。

正确的清洗流程和注意事项对于保障患者的手术安全和术后康复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腔镜器械的清洗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腔镜器械的清洗流程1. 分类清洗:根据腔镜器械的不同用途和结构特点,将其分类清洗,避免交叉感染。

常见的腔镜器械包括腔镜、吸引器、钳夹、剪刀等,每种器械都需要有特定的清洗方法。

2. 预处理:对腔镜器械进行初步处理,包括去除器械表面的血迹、组织残留等,可以使用清洁剂和刷子进行清洗。

3. 洗涤清洁:使用专业的清洗剂和消毒剂对器械进行彻底清洗,保证器械表面的无菌化。

清洁剂的浓度和清洗时间需要按照要求进行。

4. 冲洗消毒:清洗干净的器械进行冲洗消毒,可以使用高温高压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液浸泡消毒等方法。

5. 包装贮存:清洁消毒干净的腔镜器械进行干燥、包装、贮存,确保在手术前保持器械的无菌状态。

二、腔镜器械的清洗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清洗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严格按照清洗操作规程进行清洗,杜绝疏忽大意和不规范操作。

2. 配戴防护用品:清洗人员需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手套、工作服等,防止因器械清洗过程中产生的飞溅和污染而感染。

3. 使用专业清洁剂和消毒剂:清洗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清洁剂和消毒剂,按照说明书要求使用,避免因清洗剂浓度不足或过高导致清洗效果不佳或器械受损。

4. 定期维护保养:定期对腔镜器械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及时发现器械损坏和老化情况,做好更换和维修工作,确保器械清洁完好。

5. 注意器械质量:购物腔镜器械时要选择正规厂家和有资质的产品,避免因使用劣质器械导致清洗效果不佳或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

腔镜器械的清洗流程及注意事项对于保障手术的安全和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医疗机构和清洗人员需要高度重视器械清洗工作,确保清洗流程规范、操作标准,并定期进行培训和审核,不断提高清洗质量和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腔镜手术服务。

消毒供应室职业安全防护

消毒供应室职业安全防护

消毒供应室职业安全防护消毒供应室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门,它负责为医疗机构的各个科室提供所需的各类消毒用品和器械。

由于其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防护措施,以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个人防护措施个人防护是保障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和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在消毒供应室工作时,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以下个人防护措施:1.佩戴防护服和口罩:由于消毒供应室与各类消毒物品和器械接触较多,容易受到有害物质的侵害。

因此,工作人员应佩戴适合的防护服和口罩,以防止有害物质对皮肤和呼吸道的侵害。

2.戴手套:消毒供应室中,手部是最容易受到污染的部位之一。

工作人员应佩戴符合要求的耐化学性手套,以防止有害物质对手部的损害。

3.佩戴护目镜或面罩:在处理病原微生物或有害物质时,容易飞溅到工作人员的面部。

因此,工作人员应佩戴护目镜或面罩,以保护眼部和面部免受外界的侵害。

4.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需要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以确保身体健康状况。

二、安全操作措施安全操作是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保证个人安全和工作效果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操作措施:1.正确储存和使用消毒用品和器械:消毒供应室内储存着各类消毒用品和器械,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正确储存和使用。

避免混用不同种类的化学品,以免产生反应或产生有害物质。

2.严格按照工艺操作要求进行工作:对于各种消毒物品和器械的包装、储存、配送和回收过程,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注意身体姿势和力度:由于消毒供应室的工作性质,工作人员需要经常搬运、移动各类消毒物品和器械。

因此,工作人员在进行物品搬运时,应注意身体姿势的正确性,避免因劳累或不正确的动作造成身体的损伤。

4.定期进行设备维护:消毒供应室中有各类设备,如洗消机、灭菌器等,工作人员需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

医疗器械安全防护措施

医疗器械安全防护措施

医疗器械安全防护措施医疗器械安全防护是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医疗过程中,正确使用和管理医疗器械对预防事故和保障医疗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医疗器械安全防护措施。

一、手术器械的清洁与消毒手术是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操作之一,因此,手术器械的清洁和消毒显得尤为重要。

在每次手术前,医务人员必须仔细检查手术器械的完整性和清洁度,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工作。

清洁和消毒程序必须严格执行,以杀灭潜在的病原体,降低感染的风险。

二、医疗器械的维护与保养医疗器械的维护与保养是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延长寿命的重要环节。

医务人员必须定期检查和维护医疗器械,确保其功能良好。

如果发现器械有损坏或故障,应及时联系供应商或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或更换。

此外,医务人员还应定期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洁和消毒,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三、正确使用医疗器械医疗器械的正确使用是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关键。

医务人员应受过专业培训,熟悉各种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在使用医疗器械之前,必须进行仔细的检查和确认,确保器械的完好无损。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力要集中,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错误使用或操作失误导致的事故发生。

四、医疗器械的存储与管理医疗器械的存储和管理对于保障其安全使用起着重要作用。

医务人员应将医疗器械妥善存放在专门的仓库或柜子中,避免受潮、破损或被污染。

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医疗器械管理制度,进行定期的清点和检查,确保器械的数量和质量与登记台账一致。

对于过期或不合格的医疗器械,必须及时淘汰和替换,以免给医疗操作带来安全隐患。

五、医疗器械安全培训与督导医务人员应接受规范的医疗器械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医院应定期组织医疗器械安全培训,向医务人员传授正确使用和管理医疗器械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医院还应建立监督和督导机制,对医务人员的操作进行跟踪和检查,及时纠正不规范的操作行为,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

总结起来,医疗器械安全防护措施对于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解读:医疗器械清洗技术操作

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解读:医疗器械清洗技术操作

医疗器械清洗需要把握哪八项原则?护理团体标准解读:医疗器械清洗技术操作纳洛酮由中华护理学会2019-11-10发布,2020-01-01实施的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T/CNAS 09-2019《医疗器械清洗技术操作》(以下简称《标准》),已经开始实施了。

本标准由中华护理学会提出并归口,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规定了医疗器械清洗的设备设施和耗材要求、个人防护要求和清洗操作等四大方面的内容标准。

下面,就T/CNAS 09-2019标准,进行解读。

医疗器械清洗,对设备设施和耗材有何要求?《标准》对医疗器械清洗的设备设施、医用清洗剂、清洗工具、清洗用水、水质监测等五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1、设备设施应符合WS 310.1 的要求,并配备配套的清洗架、清洗篮筐、器械分类保护用具、器械分类标识牌、清洗转运车等。

2、医用清洗剂#医用清洗剂和润滑剂应符合WS 310.1 的要求。

#保湿剂应选择对器械腐蚀性较低者。

3、清洗工具#材质应符合耐湿热、不落絮/颗粒、不脱色等要求。

#应配备各型号的清洗刷。

4、清洗用水#清洗用水的质量及使用应符合WS 310.1 的要求。

#清洗用水的氯化物含量宜≤100ppm 和pH 值为6.5~7.5。

#清洗软式内镜等专科器械,其用水质量应符合WS/T 507 规定。

#手工清洗水温宜为15℃~30℃,机械冲洗环节水温宜≤45℃。

5、水质监测#每天监测终末漂洗水电导率,应≤15μS/cm(25℃)。

# 每季度监测出水口处水的电导率,应≤15μS/cm(25℃)。

医疗器械清洗,对操作者个人防护有何要求?1、个人防护用品及着装应符合WS 310.2 的要求。

2、手工清洗操作时,应戴双层手套,根据需要使用喷溅防护罩。

3、使用蒸汽喷枪等高温设备时,应戴防烫手套、喷溅防护罩。

4、噪音过大时,可使用耳塞等隔音防护用品。

5、防护用品应每天清洗消毒或采用一次性用品。

医疗器械清洗,需要把握哪些原则?医疗器械的清洗,需要把握以下8项基本原则:1、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处理程序。

医院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制度

医院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制度

医院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制度医院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制度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医院必须严格执行以下制度:一、清洗制度1.清洗对象:所有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包括内镜、窥镜、手术器械、各种穿刺针、注射器、体温计等。

2.清洗时间:医疗器械在使用后应及时清洗,避免污物干燥,增加清洗难度。

3.清洗人员:指定专业人员进行清洗,并进行培训,确保清洗质量。

4.清洗剂:根据医疗器械的材质和污染程度选择合适的清洗剂。

(1)手工清洗:使用软毛刷、清洁布等手工工具,按照器械的清洗指南进行清洗。

(2)机械清洗:使用专业的清洗设备,如清洗机、超声波清洗机等。

6.清洗质量控制:定期检查清洗后的医疗器械,确保清洗彻底,无污物残留。

二、消毒制度1.消毒对象:所有清洗后的医疗器械,特别是高度危险物品,如手术器械、内镜等。

2.消毒时间:清洗后的医疗器械应立即进行消毒,避免再次污染。

3.消毒人员:指定专业人员进行消毒,并进行培训,确保消毒质量。

4.消毒剂:根据医疗器械的材质和病原体特性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1)化学消毒:使用化学消毒剂,如75%酒精、碘酊、氯化物溶液等。

(2)物理消毒:使用高温蒸汽、紫外线辐射等物理方法进行消毒。

6.消毒质量控制:定期检测消毒后的医疗器械,确保消毒效果达到规定标准。

三、灭菌制度1.灭菌对象:所有消毒后的医疗器械,特别是高度危险物品,如手术器械、内镜等。

2.灭菌时间:消毒后的医疗器械应立即进行灭菌,避免再次污染。

3.灭菌人员:指定专业人员进行灭菌,并进行培训,确保灭菌质量。

4.灭菌剂:根据医疗器械的材质和病原体特性选择合适的灭菌剂。

(1)高压蒸汽灭菌:使用高压蒸汽灭菌器,如高压锅、灭菌箱等。

(2)化学灭菌:使用化学灭菌剂,如环氧乙烷、过氧化氢等。

(3)物理灭菌:使用高温蒸汽、紫外线辐射等物理方法进行灭菌。

6.灭菌质量控制:定期检测灭菌后的医疗器械,确保灭菌效果达到规定标准。

医疗器械手工清洗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医疗器械手工清洗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缦鬯寓强
手术 的满意度 , 对有疑议 的患者及时做好解 释和沟通工作 。
2 讨论
理人员在整个护理过程 中面对面跟患者直接交流沟通 ,可促使 她们不断学习 以便提高 自身的理论知识 ,增强 了护理人员 的语 言表达能力与应变沟通能力 ,使得护理人员 的整体素质得到了 提高。
参考文献
不规范地使用洗涤剂 , 使用去污粉刷洗 。
2 应 对 措 施
21 加强工作人员 的 自身防护 .
加强工作人员 自身 防护
清洗通常不被人们所 重视 ,认 为器械和物 品一 旦经过灭 菌, 就可成为绝对 的无菌状态 , 殊不 知所有形式 的感 染都归于 微生物藏 匿于污物 中, 如不 注意对各种器械 特别是重复使用 的 医疗器械灭菌前污染 物的处理 , 很容 易造成灭 菌的失败 , 因此
干燥 , 对不耐热 的器械使用消毒 的低棉絮布擦干 ; 各种 清洗 液、 润滑剂应符合 卫生部相关要求 、 件齐全 , 证 使用浓度按 要求配 制并及时更换 , 已清洗较多物 品或清洗特殊污染物品 的清洗 对 液要 随时更换 , 尽量避 免使 用除锈剂 , 因除锈剂对器械 有一定
的腐蚀性 , 可采用局部 除锈的方法 进行除锈 ; 洗涤用水 应定期
用不规范 ;处 理污染物 品和消毒后 的清洁物 品操作 台面不分 ;
操作人员处理污染物品和消毒后 的清洁物 品不更换手套 ; 手工 清洗后器械不能及 时干燥 或干燥方法不 当 ; 清洗液 、 润滑油不 能及时更换 ; 刷洗工具用后未及时消毒而又重 复使用 。
医疗器械清洗是消毒供应室 工作 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 要保 证 医疗器械的消毒 、 灭菌质量 , 物品的清洗质量是关键。 同时清 洗质量的保证 , 也可以最大限度地保 护医疗 器械 不被有机 物腐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3篇)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3篇)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1.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工作时应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进入各工作区域要按规定更衣、更鞋、戴圆帽;去污区工作人员应加戴外科口罩,穿专用鞋,抗湿罩袍或围裙、戴橡胶手套或防刺穿乳胶手套,戴防护面罩或护目镜;去污区安置有洗眼装置。

2、手卫生防护:工作人员应严格掌握洗手及手消毒指征,做好自我防护工作。

3、锐利器械的防护:工作人员在进行器械分类时,注意力应集中,动作敏捷,锐利器械和普通器械应分开放置清洗,避免在清洗过程中误伤工作人员,同时防止利器相互碰撞,造成刃面受损。

如不慎被锐利器械刺伤,应做好锐器伤应急处理。

4、物理因素的防护:消毒员在灭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穿长袖工作服,戴清洁或灭菌的帆布手套进行灭菌物品的装载和卸载工作,另外科室的蒸汽管道应有保温防护,以免工作人员烫伤。

工作人员在操作煮沸消毒器和干燥恒温箱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必要时戴防烫手套;如不慎烫伤,科室配有烫伤膏予以紧急处理。

5、化学因素的防护:工作人员在使用和配制对皮肤有刺激的消毒液清洗剂、除锈剂时,必须戴手套、口罩、护目镜,必要时戴防护面罩。

6、免疫防护: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应每年进行输血前七项检查,根据化验结果及时进行疫苗接种并定期检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2)是为了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预防职业危害和事故发生,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而建立的。

1. 职业健康安全培训:所有工作人员应接受必要的职业健康安全培训,了解相关工作风险和防护措施,熟悉应急救援程序和设施。

2.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和风险评估结果,提供合适的劳动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防护眼镜、防护服等,并确保其正确佩戴和使用。

3. 安全设施和设备:工作场所应配备消防设施、安全防护设备和应急设施,如灭火器、紧急报警器、安全出口等,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紧急情况。

医疗器械工作者工作安全措施

医疗器械工作者工作安全措施

医疗器械工作者工作安全措施工作安全对每一个行业都至关重要,尤其是医疗行业。

医疗器械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到各种医疗器械,因此需要严格遵守工作安全措施,以保障自身和患者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医疗器械工作者应当采取的工作安全措施。

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医疗器械工作者在接触医疗器械时,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这包括戴手套、口罩、防护镜或面具等。

手套能够有效防止传播病菌,口罩可以过滤空气中的微粒,防护镜或面具则可以避免液体溅入眼睛。

合理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2. 清洁和消毒工作区域医疗器械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保持工作区域的清洁和消毒。

清洁工作区域可以减少污染源,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通过定期消毒工作区域,可以杀灭病菌,减少患者感染的风险。

3. 正确操作医疗器械医疗器械工作者需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和步骤,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

这包括正确连接和调试设备,了解设备的性能和用途,以及按照操作手册进行正常使用。

错误的操作可能导致设备故障、泄漏或伤害,因此必须了解并遵守相关指导。

4. 遵守医疗废物处理规范医疗器械工作者需要妥善处理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涉及到使用过的注射器、刀片、药物包装等,其中可能含有病原体或有害物质。

正确的医疗废物处理可以避免感染和环境污染。

医疗器械工作者需要了解医疗废物分类和处理规范,遵守相关要求。

5. 定期维护和保养设备医疗器械工作者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安全。

这包括清洁设备表面、更换易损件、检查电气线路和气源等。

定期维护和保养可以减少设备故障和意外发生的概率,保障工作者和患者的安全。

6. 接受相关培训医疗器械工作者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医疗器械工作安全措施的重要性,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培训还可以使工作者及时了解最新的安全知识和技术进展,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和设备。

总结起来,医疗器械工作者在工作中应采取一系列工作安全措施,包括穿戴个人防护装备,清洁和消毒工作区域,正确操作医疗器械,遵守医疗废物处理规范,定期维护和保养设备,以及接受相关培训。

2024年手术室常见的职业危险防护(三篇)

2024年手术室常见的职业危险防护(三篇)

2024年手术室常见的职业危险防护在手术室这个特殊的工作环境中,存在着诸多的职业危险因素,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些职业危险因素,提高自己的防护意识,正确的做好自身防护,保持一个良好健康的体魄,全身心的投入到护理工作中,为手术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1、锐利仪器使用的防护手术中刀、剪、针摆放及传递有规定,在新护士上岗时,严格带教,规范每名护士的基本操作。

规范手术患者术前生化检查项目,准确了解其肝炎和艾滋病病毒携带情况,并重点做好此类手术围术期的安全防护。

对术前无法确定其情况的患者,一律按此类患者处理术中用物。

2、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注意合理安排和适当调整洗手和巡回工作的次数,既要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又要注意缓解护士因工作姿势带来的身心疲劳,教育和传授年青护士学会恰当的选择工作速度,缓解紧张程度。

尽量减轻行为负荷,借助有效客观条件,注意节约体力和能量,不断地改善工作条件,简化人工运作的行程和程序,减少无效劳动,合理设计工作流程。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3、污染气体的处理手术室使用的仪器要保证泄漏量为最小。

将泄漏气体尽可能排放至室外。

改善通风条件。

麻醉机的废气连接管通至室外,室内装有负压抽吸装置,定期抽吸。

对孕期的护士合理安排工作。

4、电器使用的管理定期请专业人员检修手术室专用线路和电器。

电器安装在防漏电的安全插座上。

每个仪器配有操作程序卡,操作前严格遵守规程无误后方可使用。

湿式清扫手术间,保持术间湿度,防止静电效应。

5、激光手术的防护凡手术配合人员必须戴上防护镜。

操作时关闭房门,在房门上并注明激光字样。

在术间内有明显标牌示:用氧浓度要低于40%,必须使用水溶性润滑剂,防止引起火灾。

并将激光手术固定在一个手术间,保证安全。

6、消毒剂使用管理手术室护士常年接触甲醛。

因做标本固定防腐等需要接触时,戴上防护手套,注意勿泼翻。

按照配制方法,明确注意事项。

7、x射线的管理术中需要行x线透视的手术,上台前必须穿好铅衣,并在手术间安全的范围内设置铅屏风。

临床精密手术器械清洗相关概念、处理难点、清洗原则、人员要求、清洗流程、质量标准及注意事项

临床精密手术器械清洗相关概念、处理难点、清洗原则、人员要求、清洗流程、质量标准及注意事项

临床精密手术器械清洗相关概念、处理难点、清洗原则、人员要求、清洗流程、质量标准及注意事项精密手术器械是结构精细、复杂、易损,用于特殊手术或对清洗、消毒、灭菌处理有特殊方法和技术要求的医疗器械。

随着手术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微创手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量精密手术器械被应用于外科手术中。

精密手术器械在耳鼻喉科、眼科、神经外科、口腔科、骨科、心胸外科的使用率均达到了50%以上。

精密器械结构复杂、精细贵重、容易磨损,清洗难度大,一旦清洗不到位,直接影响灭菌质量和使用寿命,甚至造成患者感染,因此,规范、科学的清洗是保证其清洗质量,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的关键。

相关概念1.消毒供应中心(CSSD )集中管理: 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回收至CSSD 集中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的管理方式。

2.管腔器械:含有管腔,其直径≥2mm,且其腔体中的任何一点距其与外界相通的开口处的距离≤其内直径的1500倍的器械。

3.超声波清洗:是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的空化作用、加速度作用及直进流作用对液体和污物直接、间接的作用,使污物层被分散、乳化、剥离而达到清洗目的。

4.可追溯:对影响灭菌过程和结果的关键要素进行记录,保存备查,实现可追踪。

精密手术器械处理难点1.结构复杂精细、种类繁多、材质特殊。

2.形状多样、附件多、头端尖锐脆弱、易损坏。

3.价格昂贵、生产厂家多。

4.备用基数少、使用频率高、周转快。

5.专家专用性强。

精密手术器械清洗原则1.遵循器械厂家说明书和结构特点选择清洗方法。

2.不耐湿器械选择手工擦拭,耐湿器械选择手工清洗加超声清洗、医用清洗机进行清洗,首选湿热消毒,不耐湿不耐热器械可使用75%酒精进行消毒。

3.根据器械结构、功能、材质拆卸至最小单位进行清洗,注意保护,以防细小部件丢失。

4.清洗、消毒过程中注意轻拿轻放,避免受压、挤压、弯折、掉落等损害,影响器械的功能和使用,器械盒及清洗池必要时使用保护垫,以防器械损坏。

5.精密管腔手术器械采用手工清洗时应选择相匹配的专用清洗工具。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个人职业防护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个人职业防护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个人职业防护一、防护用品根据工作岗位的不同需要,应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圆帽、口罩、隔离衣或防水围裙、手套、专用鞋、护目镜、面罩等,去污区应配置洗眼装置。

(一)帽子1.作用(1)预防医务人员受到感染性物质的污染。

(2)预防微生物经头发上的灰尘、头皮屑等途径污染环境和物体表面。

2.应用指征(1)进入污染区或清洁区。

(2)进行无菌操作时。

3.注意事项(1)带帽子应遮住全部头发。

女性应把头发束好,以免头发散落滑出帽子外。

(2)布制帽子应保持清洁,定期更换和清洗。

(3)如被污染应立即更换。

44)一次性帽子不得重复使用。

(一)护目镜、面罩1.用法与作用选择合适的护目镜、面罩,佩带时应遮住双眼与面部紧贴,从而保护双眼以及两侧,可有效防止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物溅入医务人员的眼睛、面部皮肤。

2.注意事项(1)在佩戴护目镜或面罩时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无松懈。

(2)护目镜或面罩使用后应及时清洁与消毒。

(三)口罩1.作用选择的口罩应符合我国医药行业标准医用外科口罩(YY0469—2011)的要求。

标准医用外科口罩分为3层,外层有阻水作用;中层有过滤作用,可阻隔空气中大于90%的5uπι颗粒;近口鼻的内层有吸湿作用。

2,使用方法(1)口罩有颜色的一面朝外,或按口罩包装上的佩戴方法进行佩戴,(2)如果口鼻罩上有小铁条,将小铁条朝外并压向鼻梁,使口鼻罩的边缘与面部紧贴密封,然后将口鼻罩调整到舒适的位置。

如果没有小铁条,戴上后要调整使其能盖住口和鼻。

(3)拉下口鼻罩下部遮盖住口鼻和下巴。

3.注意事项11)口鼻罩变得潮湿、难呼吸和有破损时要更换。

(2)接触或摘下口鼻罩前要先洗手。

将用过的口罩丢弃在医用垃圾桶内。

(3)口罩应为一次性使用。

(四)手套1.作用(1)减少病原体迁移到手上或从手上迁移出来的最好方法。

(2)如果规范地戴手套及更换,成本效果好。

(3)降低病原体双向传播的危险。

(4)明显减少被针头刺破皮肤的概率,保护不受血液性传染病的感染2.指征接触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黏膜、破损的皮肤,处理和清洁带血液或体液的物品和表面时。

手术室人员职业危害和自身防护

手术室人员职业危害和自身防护

手术室人员职业危害和自身防护手术室是医院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因为它与患者的生命、健康密切相关。

而这场高风险的“硬仗”,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手术室人员倾力而为。

要想让手术室运作得更加安全高效,我们需要仔细了解和认识手术室人员职业危害及其自身防护,以提高他们的职业安全意识,降低职业病的风险。

一、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手术室是由许多不同的工种组成的,有医生、护士、手术室器械操作员、麻醉医师、器械清洗工等。

虽然每个岗位有着不同的职业危害,但还是有些共同点。

1、职业暴露问题手术室人员每天都要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病原体、血液、体液等危险物质,非常容易受到感染。

手术室人员长期职业暴露,容易导致肝炎、艾滋病、肺结核等疾病。

2、工作负荷大手术室工作期间需要长时间站立、操作、监测病情等,需要有较高的身体素质和注意力集中度,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不可避免地让手术室人员的生理、心理压力增加,导致疲劳过度、失眠、抑郁等问题,加重了身体健康和精神压力。

3、心理压力手术室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保持高度警觉,因为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手术室人员必须时刻注意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和专注力,承受着不小的心理压力,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下,很容易导致职业倦怠和工作烦躁情绪,最终导致工作滑坡。

4、放射线、药物等物质曝露手术室工作人员随时可能接触到放射线、药物等物质,这些物质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手术室人员对药物过敏、过度暴露放射线等问题的合理应对也是工作中不可忽视的。

二、手术室工作人员自我防护如何减少和避免手术室人员职业危害,是每个手术室从业人员都需要关注的问题。

了解和掌握适当的自我防护知识是必要的。

1、戴口罩、手套等防护手术室工作人员在接触患者时一定要正确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装备,避免被病原体侵害。

这些装备尤其对手上的伤口和深擦伤要特别注意,因为伤口是感染来源的门户。

2、合理规划工作手术室工作人员还需要规划好自己的工作,保持恰当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避免因长时间的操作而引起身体疲劳、工作失误等问题。

手术器械机械清洗流程及质量标准

手术器械机械清洗流程及质量标准

手术器械机器清洗流程及质量标准
必要时超声清洗和必要时器械 除锈:顽固污迹和血迹的器 除锈 械放入超声机内进行超声清 洗;有锈迹的器械放入除锈 剂浸泡除锈。 1. 顽固污迹和血迹的评估 顽固污迹和血迹的评估:选出顽固 污迹和备迹的器械放入超声清洗机, 内配制酶清洗剂; 2. 超声清洗方法 超声清洗方法:器械应用清洗篮框 装放,置于超声机液面下2cm,水 温45℃左右,超声时间3-5分钟, 超声机运行时应注意,防止气溶胶 和噪音污染环境,按产品要求使用 超声清洗机; 3. 锈迹器械评估 锈迹器械评估:选出锈迹器械,充 分打开,放入除锈剂中浸泡除锈, 按产品要求配置除锈剂;
手术器械机器清洗流程及质量标准
3.漂洗 漂洗:用流动水反复 漂洗 冲洗 1. 漂洗要求 漂洗要求:在常水下 用软毛刷反复刷洗, 流动水反复冲洗; 2. 漂洗质量评价 漂洗质量评价:翘头 凹位、凹位底部、底 部开关肉眼清洁,器 械无清洁剂和除锈剂 残留。
手术器械机器清洗流程及质量标准
4.清洁、消毒、润滑、 1. 放置要求 清洁、消毒、润滑、 清洁 放置要求:翘头位关 节充分打开; 干燥:将器械排放在 干燥 清洗篮框中,选择正 2. 运行观察:观察水流 运行观察 确的清洗程序,清洗 冲洗的情况,清洗程 消毒器自动完成上述 序正常运行情况; 程序。
手术器械机器清洗பைடு நூலகம்程及质量标准
5.卸载 卸载 1. 清洗质量评价 卸载 清洗质量评价:
时用清洁手检查和目测 器械,无肉眼可见的污 垢、锈迹无水珠,器械 物品清洁干燥,摆放在 器械包装台上;
2. 清洗质量不合格的器 械,及时由传递窗退 回去污区重新处理。 回去污区重新处理
手术器械机器清洗流程及质量标准
2.冲洗、刷洗:先冲洗器械 冲洗、刷洗 冲洗 上的明显血迹和污迹,用 毛刷尽量在水面下刷洗。 1. 器械刷洗方法 器械刷洗方法:用手握住 数把同种齿类器械的单边 手圈处,(数量根据清洗 者手大小)充分打开轴节 处,用软毛刷在水面下刷 洗; 2. 刷洗要求 :注意刷洗翘 头凹位、凹位底部、底部 开关,刷洗时须注意气溶 胶和水滴飞溅; 3. 刷洗质量评价 刷洗质量评价:翘头凹位、 凹位底部、底部开关肉眼 清洁,无血迹、无污迹、 无锈迹;

浅谈CSSD工作人员职业危害的自我防护

浅谈CSSD工作人员职业危害的自我防护

浅谈CSSD工作人员职业危害的自我防护【关键词】职业危害;感染;防护;消毒供应中心随着职业暴露防范工作的重视以及医院内预防感染管理的发展,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简称CSSD)工作人员自身安全防护引起了重视。

这是因为CSSD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是各种疾病诊疗器械用后聚集的地方,其工作人员是回收和处理污染器械的具体执行者,[1]稍有疏忽就会造成自身隐性感染,甚至蔓延全院危及病人安危。

因此,加强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掌握相关的防护措施,不仅可以避免其自身遭受各种因素的危害,更是防止医院内感染、切断传播途径的关键环节。

1职业危险因素1.1生物因素即经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感染。

主要发生在污染物品的回收、清洗环节。

被污染过的穿刺针头、手术器械及沾有血液、体液的器具,穿透工作人员皮肤黏膜而感染上乙型肝炎病毒及爱滋病毒等经血液传播性疾病。

有资料示,锐器伤传播职业性血液性传染病的危害性远远大于经皮肤接触和黏膜接触,约大于80%。

[2]1.2化学因素CSSD通常使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器械以及使用各种清洗剂、除锈剂等所产生的气溶胶对人体呼吸道和其它器官均有损害;另外工作人员还会接触到很多含铅物品,如各种化学指示卡、指示胶带、BD试纸等,由于操作时均不要求防护,也有可能损害身体。

[3]1.3物理因素1.3.1消毒因子的损害,如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煮沸及蒸馏水的制作过程中,均可能由高温、高压蒸汽意外引发烧伤、烫伤等。

1.3.2工作环境的影响,CSSD在高压蒸汽灭菌时,空压机、灭菌器的噪声强度均超过标准极限;而超声波清洗机、消毒清洗机、干热灭菌器、生物监测仪等一系列有提示作用的鸣音以及金属器械相互碰撞发出声音,又是造成高频噪音的主要来源。

工作人员长期受噪音刺激可造成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平衡失调,条件反射异常,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听觉迟钝、头晕眼花、血压升高、情绪焦虑、心慌、耳鸣、疲劳等。

1.3.3空气中的粉尘,CSSD负责全院各种敷料的整理、折叠、打包等工作,经常接触各种敷料,而敷料中纤维、粉尘极易吸入呼吸道,由于长期刺激日积月累而损害呼吸道,引起上呼吸道疾病。

医疗器械的清洗

医疗器械的清洗

去污的过程
去污包括:分类、浸泡、清洗、用自来水漂洗、干燥。
分类:最好使用完毕即进行分类,尽量不要直接用手进行分类。锐利物品 必须放在防刺容器内进行运输。污物要保持湿润防止干燥,如不能在1—2 小时内及时清洗,须将物品浸于冷水或含酶液体中。
浸泡:浸泡可防止污物变干和软化或去 除污物,对大量有机物污染或污物已干 可先用酶洗剂浸泡至少5分钟以上。
单击添加副标题
谢谢!
202X CIICK HERE TO ADD A TITLE
二.一般感染手术器械的处理
一般感染手术器械是指切开腔道的(如 胃、肠、胰、阑尾等)肿瘤根治、脓肿 切开、结核病灶清除以及感染梅毒、艾 滋病、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手术的器械。 (门诊手术如没有感染项目化验报告单 以感染手术器械处理)
处理方法:将术后器械浸泡于含氯消毒 液中30分钟(建议加亚硝酸钠)→酶 洗剂浸泡2min以上流动水刷洗干净→ 分类烘干→检查→上油→包装→高压消 毒后保存于无菌器械柜中。
01
清洗:有手工清洗、清洗机清 洗、超声波清洗。
02
手工清洗:对于没有机器清洗 设备或一些复杂物品,如各种 窥镜,导管等必须手工清洗, (选择合适的刷洗器具,比如 鞋刷、牙刷、长毛刷,根据不 同的器械进行针对性的选择, 官腔内可用20ml、50ml注射 器冲洗,有生锈的器械,可用 除锈剂清洗,尽量不用铁丝球, 以防损伤器械)。清洗人员须 注意自身保护。
效果和破坏物品。
清洗前避免污物变干。
3
复杂物品必须手工清洗有 4 机物污染较重,污物已干, 物品较复杂 应预先用酶 洗剂浸泡5分钟以上。
一般情况下主张先清洗,但必须注意自身 保护,尽量不要直接用手对尖锐物分类和 清洗,避免污物与身体的直接接触。若因 条件所限和其他原因不能很好地做到自身 防护,应先消毒后清洗(门诊手术根据情 况如需消毒再清洗的,一定要按院感制度 要求执行。

器械清洗不规范防控措施

器械清洗不规范防控措施

器械清洗不规范防控措施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器械在医疗、美容、保健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近年来频繁出现的器械清洗不规范问题引起了严重关注。

不规范的器械清洗过程可能导致交叉感染的风险增加,给患者和操作人员的健康带来威胁。

因此,加强器械清洗不规范的防控措施刻不容缓。

1. 防控措施的必要性经过使用的器械上常常残留血液、体液等有害物质和细菌病原体,如果不经过规范的清洗,将会给下一次使用器械的患者带来感染的风险。

经过清洗的器械不仅能够确保患者的安全,还能提高医疗机构的声誉和竞争力,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2. 规范的清洗流程2.1 清洗前准备在进行器械清洗之前,操作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个人防护。

戴好手套、口罩、帽子等相应的防护装备,并保持手部、衣物和周边环境的清洁。

2.2 清洗过程清洗过程应该根据器械的特点和污染程度选择适当的清洗方法,以确保彻底清除污物和病原体。

一般而言,清洗方法可以包括机械清洗、手工清洗和超声波清洗等。

同时,应该根据不同的器械选择相应的清洗剂,并确保清洗剂的浓度和温度符合规定。

2.3 清洗后处理器械清洗完成后,应该做好清洗后的处理工作。

首先,清洗好的器械应该进行标识和分类,方便后续的消毒和灭菌等处理;其次,清洗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废物等应该及时处理,防止二次污染的产生。

3. 人员培训和管理为了确保器械清洗过程的规范性,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并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操作人员应该了解清洗流程的要求,熟悉清洗器械的操作方法,掌握清洗剂使用的技巧等。

此外,医疗机构还应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考核和技能培训,以保证清洗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4. 器械清洗设备的维护和更新医疗机构应经常检查和维护清洗设备的正常运转。

如发现设备故障,应及时修理或更换设备,以免影响清洗效果。

同时,及时了解和引进新的清洗设备、技术,提高清洗的效率和质量。

5. 定期的监测和评估为了确保防控措施的有效性,医疗机构应该定期对器械清洗作业进行监测和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用锐器
如:骨刀、特制穿刺针,清洗操作 时应戴双层手套,韧面朝下,集中清 洗、消毒
装卸锐器
如:拆卸缝针、手术刀片,应使用 持针钳或辅助工具,以防刺伤
锐器收集盒
未及时整理用物
养成随时整理的习惯
未做预处理的器械
器械预洗处理
清洗流程中应注意的细节
预处理
使用后的器具应立即用流水去除可 见污染物,避免加重污染
精神紧张 心理压力增加 角色紊乱 内分泌失调 性格缺陷 抑郁
做好自身防护
培养防护意识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 自身防护从正确洗手开始 防护用具的正确使用 清洗操作中应注意的细节问题
培养防护意识
管理层的思想意识
环境布局符合感染管理规范 防护设施配置齐全,防护用品配备充足 规范操作流程及各项规章制度 提供各种培训学习机会
尽管没有现行数据说明快速自我保护措施 可以降低感染危险,快速自救却的确是一项公 认的基本常识
洗眼器 急救箱
保健与锻炼
操作间隙适当做一些颈部摇摆 动作
下班后做15-20min的颈、肩、 背部活动,缓解疲劳,以促进 局部组织血液循环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睡前热水泡脚或抬高腿部,预
防大隐静脉曲张
心理疏导
把工作当事业来做,用心工作有心工 作,从工作中找到乐趣和精神支点
自我调节心理压力,疏缓工作紧张情 绪,业余时间多看励志丛书,参加体 育锻炼以保持身心健康
团体努力,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升 专业知名度
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运输
密闭式运输污染器械特殊污染应 醒目标注,轻拿轻放器械
冲洗
控制水流速度,以免水花四溅
洗涤
液面下刷洗,选用低泡清洗剂
使用辅助工具
请戴手套操作
请给消毒液加盖
保持在液面下刷洗
洁污分开洗涤
锐器集中处理
限制空气污染
针刺伤、锐器伤处理
立即挤出伤口血液 → 反复冲 洗 → 消毒 → 伤口处理 → 24小 时内抽血检查患者体内HIV、HBV、 HCV → 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 → 告知预防保健科登记、上报 CDC→跟踪检测1年是否感染疾病
清洗人员的思想意识
增强各项操作的严谨性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按标准预防做好自身防护 正确穿戴防护用具
标 准 预防
概念
针对所有患者和医护人员采取的一 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预期 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 护目镜或防护面罩。也包括穿戴合适 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 品与医疗器械。
处理针头或污染器械时一定要戴手套
研究表明:如果被血液污染的针刺穿手套,接 触到的血液的量比未带手套低50%以上。
脱掉手套后应立即洗手, 手套撕裂、刺穿后立即除去并洗手
头面部防护
帽子 医用防护口罩(6-8h更换) 面罩或眼罩
可防止患者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 飞溅到医护人员眼睛、口腔及鼻腔
防护服 防水靴
双向防护 不仅保护了患者,也防护了医务人员!
什么时候应该洗手?
各项操作前后洗手 穿戴防护品前后洗手 接触不同污染物洗手 从污染到清洁前洗手 离开工作岗位时洗手 便前便后都不忘洗手 饮食搓眼抠鼻前洗手 咳嗽喷嚏以后要洗手
勤洗手 防感染
手套的屏障
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 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可防止医 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同 时也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获得 的病原微生物在人群中传播
自动清洗机
器械冲洗
负重的危害性
频繁弯腰
腰背痛 颈椎病 运动功能障碍 大隐静脉曲张
低头直立操作
化学因素的危害
含氯制剂 过氧乙酸 2%戊二醛 75%酒精
眼结膜灼伤 呼吸道炎症 喉头肌水肿 化学性皮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心理因素的危害
工作量大 高标准严要求 机械操作 社会地位有限 交流沟通机会少 缺乏职业自豪感
穿防护服、防水靴可防止被血液、分泌 物、渗出物、飞溅的水污染皮肤,必要时 可在防护服外加塑料围裙;但在脱去防护 服或防水靴后应立即洗手,以免污染环境
潮湿或明显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怎样穿防护服?
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
洗手 戴帽子 防护口罩 穿工作衣裤 换工作鞋
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
缓冲区 穿防护服
或面罩
乙型肝炎病毒 艾滋病病毒 结核杆菌 流感病毒 绿脓杆菌 疟疾
在医院全体人员中,接触患者血液、体液、脓液频率最高的是 护理人员占60%以上,其中以急诊科、手术室、器械去污护士 最为频繁
接触几率越大,感染可能性越大
噪音的危害
机器声 金属器械碰撞 噪音
流水声
疲劳 烦躁 眩晕 耳鸣 听力下降 神经衰弱
机械伤危害
针刺伤 锐器伤
血源 感染性 疾病
美国CDC报道,医务人员每年至少60-80万人次发生针刺伤 每年血源性传播疾病造成医务人员死亡超过百人
我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有80%的护士曾受过针 刺伤,其中缝针刺伤95%,刀剪刺伤24%,由注射药
物或整理器械时被刺伤占78%
生物因素的危害
血液 体液 脓液
(优选)手术器械清洗人员自 身防护
清洗的主要目是去除医疗器械、器 具和物品上的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 括器械回收—分类—清洗—初消毒
回收
分类
清洗
初消毒
职业危险原因
接触高度危险物品机率高 工作量大,器械种类繁多 操作流程繁杂 防护用品配置不足 防护知识缺乏
常见职业危害
机械性:针刺伤、锐器伤 物理性:噪音、负重伤、缺氧 化学性:化学消毒剂 生物性:血液、体液、脓液 心理性:心理压力、重复劳动
戴手套
戴护目镜 穿防水鞋
怎样脱防护服?
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
摘手套、消毒双手 摘护目镜 脱防护服 脱防护鞋
手消毒 进入潜在污染区 洗手
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
洗手或手消毒 摘用防护口罩 手消毒
脱工作服 摘帽子 洗手或
养成良好工作习惯
一次性锐器的处理
使用后立即放入特制容器,未能立 即处理应单手回套,锐器收集盒装放 不宜过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