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样品前处理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车间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

车间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

车间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车间微生物检验是指对车间环境、设备和产品进行微生物污染检测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控制微生物污染问题,保障产品质量和员工健康。

本文将详细介绍车间微生物检验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检验前准备1.1 清洁车间环境车间环境的清洁程度对微生物检验结果有重要影响。

在进行检验前,需要确保车间环境的卫生状况良好,尽量减少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

定期清洁车间地面、墙壁和设备表面,使用合适的清洁剂进行消毒。

1.2 准备检验设备和试剂进行微生物检验需要使用一系列的设备和试剂,包括培养基、培养皿、移液器、显微镜等。

在检验前,需要检查这些设备和试剂的完好性和有效期,确保其能够正常使用。

同时,要做好试剂的储存和保管工作,避免受潮或受污染。

1.3 培养基的制备培养基是进行微生物检验的基础,其制备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

在制备培养基时,要注意消毒操作,避免细菌污染。

同时,要根据检验需要,选择适合的培养基类型和配方,确保能够有效检测出目标微生物。

二、样品采集与处理2.1 样品采集方法选择根据不同的检验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样品采集方法。

常见的样品采集方法包括空气采样、表面刷拭法、冲洗法等。

要注意采样器具的消毒和无菌操作,避免样品污染。

2.2 样品处理与制备采集到的样品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制备,以便于后续的微生物检验。

对于液体样品,可以通过过滤、离心等方法获得微生物。

对于固体样品,可以使用稀释液进行稀释,然后进行培养。

同时,要注意样品的保存和标识,避免交叉污染和混淆。

2.3 样品保存和运输采集到的样品需要及时保存和运输,以保持微生物的活性和可检测性。

对于不同类型的样品,可以选择适当的保存方法,如低温保存、添加保护剂等。

在运输过程中,要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以及震动和挤压等对样品的不利影响。

三、微生物检验方法3.1 培养方法培养方法是微生物检验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将样品接种到培养基上,利用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和条件,使细菌能够生长和繁殖。

车间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

车间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

车间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车间微生物检验是保障产品质量和生产环境卫生的重要环节。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规范车间微生物检验的操作流程,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为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二、检验项目和方法1. 空气微生物检验1.1 采样方法:使用空气采样器,在车间指定位置进行采样,采样时间为30分钟。

1.2 培养基选择:选择适合空气微生物检验的培养基,如TSA、SDA等。

1.3 培养条件:将采样板放置在恒温恒湿培养箱中,温度为25℃,湿度为50%。

1.4 培养时间:培养48小时后,进行菌落计数。

1.5 报告结果:记录不同菌落形态和数量,按照规定标准进行评估。

2. 表面微生物检验2.1 采样方法:使用消毒棉签或消毒纱布,在车间指定表面进行刮取采样。

2.2 培养基选择:选择适合表面微生物检验的培养基,如R2A、PCA等。

2.3 培养条件:将采样物放置在培养基上,温度为30℃,培养时间为48小时。

2.4 报告结果:记录不同菌落形态和数量,按照规定标准进行评估。

三、操作规范1. 检验前准备1.1 检验仪器和设备的校验和检查:确保仪器设备正常运行,校准合格。

1.2 检验培养基的质量控制:检查培养基的保存条件和有效期,确保培养基质量良好。

1.3 检验区域的清洁和消毒:对检验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确保无杂质和污染。

2. 采样操作2.1 采样器的正确使用:按照操作说明正确使用采样器,避免污染和误差。

2.2 采样点的选择:根据车间布局和生产工艺要求,在合适的位置选择采样点。

2.3 采样器的消毒和更换:每次采样前,对采样器进行消毒处理,并及时更换采样板或采样棉签。

3. 培养和计数3.1 培养条件的控制:严格控制培养箱的温度和湿度,确保培养条件稳定。

3.2 菌落计数的方法:使用显微镜和菌落计数器进行菌落计数,保证结果准确可靠。

3.3 数据记录和报告:将检验结果准确记录,并按照规定标准进行评估和报告。

四、质量控制1. 内部质量控制1.1 培养基的质量控制:每批培养基使用前,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培养基质量符合要求。

车间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

车间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

车间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标题:车间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车间微生物检验是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能够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车间微生物检验的作业指导书,匡助工作人员正确进行微生物检验,保障生产质量。

一、样品采集1.1 确定采集点:根据生产流程和检验要求,确定样品采集点,确保代表性和准确性。

1.2 采集工具准备:准备好消毒的采集容器、取样器具等工具,避免污染样品。

1.3 采集方法: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采集,避免外界污染和误差。

二、样品处理2.1 样品保存:将采集的样品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检验,避免样品变质。

2.2 样品处理:根据检验要求,进行样品的处理和预处理,确保检验结果准确。

2.3 样品分装:根据检验项目的不同,对样品进行分装处理,避免相互干扰。

三、实验室操作3.1 检验设备准备:检查实验室设备是否正常运转,准备好所需的试剂和培养基。

3.2 检验条件控制:控制实验室环境温度、湿度等条件,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3.3 检验操作规范: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微生物检验,避免操作失误和污染。

四、结果分析4.1 结果记录:记录检验结果和相关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4.2 结果解读:根据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确定产品是否符合要求。

4.3 异常处理:对于异常结果,及时进行处理和调查,找出问题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五、质量控制5.1 质量管理: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微生物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2 员工培训: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

5.3 持续改进:定期评估检验流程和结果,不断改进和优化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提高检验效率和准确性。

总结:车间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是保障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的重要工具,正确操作和严格执行作业指导书能够有效提高微生物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翼本文的介绍能够匡助工作人员更好地进行微生物检验,确保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安全。

微生物样品前处理作业指导书

微生物样品前处理作业指导书

微生物样品前处理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保证微生物样品检测的有效性,必须有合理的方法指导。

2.适用范围:食品(微生物检测)样品的前处理。

3.职责:由微生物操作人员进行微生物检测前的样品前处理。

4.操作步骤:1实验室接到送检样品后应认真核对登记,确保样品的相关信息完整并符合检验要求。

1.1.2 实验室应按要求尽快检验。

若不能及时检验,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持样品的原有状态,防止样品中目标微生物因客观条件的干扰而发生变化。

1.1.3 冷冻食品应在 45 ℃以下不超过15 min ,或2 ℃~5 ℃不超过 18 h 解冻后进行检验。

1.2 检验方法的选择1.2.1 应选择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方法。

1.2.2 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标准中对同一检验项目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定性检验方法时,应以常规培养方法为基准方法。

1.2.3 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标准中对同一检验项目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定量检验方法时,应以平板计数法为基准方法。

2前处理步骤2.1肉与肉制品检验按GB/T 4789.17-2003执行蛋与蛋制品检验按GB/T 4789.19-2003执行水产食品检验按GB/T 4789.20-2003执行冷冻饮品、饮料检验按GB/T 4789.21-2003执行调味品检验按GB/T 4789.22-2003执行冷食菜、豆制品检验按GB/T 4789.23-2003执行糖果、糕点、蜜饯检验按GB/T 4789.24-2003执行酒类产品前处理按GB 4789.25-2003执行2.2其他产品按GB 4789.1-2016及GB 4789.2-2016中步骤进行样品的稀释2.2.1 固体和半固体样品:称取25g样品置盛有225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杯内,8000r/min~10000r/min均质1min~2min,或放入盛有225mL稀释液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min~2min,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作业指导书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作业指导书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作业的指导,以确保标本采集的质量和准确性。

本指导书适用于医疗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和实验室技术人员等。

二、目的准确的微生物标本采集是诊断和治疗感染病例的重要环节。

本指导书的目的是提供清晰的指导,确保标本的采集过程符合规范,以减少错误和污染的风险,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三、采集前准备在进行微生物标本采集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了解标本类型和采集方法:不同类型的标本需要采集不同的方法,例如血液标本、尿液标本和呼吸道标本等。

在采集前要了解每种标本的采集方法和要求。

2.准备采集工具和材料:根据标本类型和采集方法,准备好相应的工具和材料,例如采血针、尿液收集容器和标本袋等。

3.按照消毒和无菌要求准备采集区域:在采集前要确保采集区域干净、消毒和无菌。

根据需要,可以使用消毒剂和无菌覆盖物等。

四、标本采集步骤4.1 血液标本采集血液标本采集是常见的微生物标本采集方法之一。

下面是血液标本采集的步骤:1.确定采集部位:通常选择患者的上臂静脉作为采集部位。

2.消毒:用75%乙醇消毒采集部位,采用无菌棉球擦拭。

3.选择合适的采血针:根据患者的年龄和采血需要选择合适的采血针。

4.采集血液:在消毒后,用采血针穿刺患者的静脉,收集所需的血液量。

5.采集完毕后,用无菌棉球和胶布固定针头,然后将血液转移到标本管中。

6.标本管标记:在标本管上正确标记患者的信息和采集时间等。

4.2 尿液标本采集尿液标本采集常用于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断。

以下是尿液标本采集的步骤:1.洗手:采集前要洗手并戴好一次性手套。

2.选择合适的容器:选择容量合适的尿液收集容器。

3.女性患者:清洁外阴部,将尿液收集容器放置在外阴,以接收尿液。

4.男性患者:将尿液收集容器放置在清洁的阴茎上方,以接收尿液。

5.患者采集尿液:患者尽量采集中段尿,避免采集到开始或结束的尿液。

6.收集完毕后将尿液收集容器密封,标记患者的信息和采集时间等。

车间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

车间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

车间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1. 引言车间微生物检验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规范车间微生物检验的操作流程,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适合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合于车间微生物检验的所有环节,包括样品采集、样品处理、菌落计数、菌种鉴定等。

3. 检验设备和试剂3.1 检验设备:- 微生物培养箱- 培养基灭菌器- 显微镜- 平板计数器- 灭菌器3.2 试剂:- 培养基- 琼脂- 细菌培养液- 生理盐水- 无菌纱布- 灭菌液4. 检验流程4.1 样品采集4.1.1 样品采集前,操作人员应穿戴好无菌手套和口罩,保持采样环境的洁净。

4.1.2 样品采集应遵循标准采样方法,使用无菌容器采集样品,并确保样品不受外界污染。

4.1.3 采集样品后,即将送至检验室进行处理。

4.2 样品处理4.2.1 样品处理前,操作人员应将工作台面、仪器设备等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操作环境的无菌。

4.2.2 样品处理应根据不同的样品类型进行相应的处理方法,如稀释、过滤等。

4.2.3 处理后的样品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保存,避免细菌污染。

4.3 菌落计数4.3.1 菌落计数前,操作人员应准备好所需的培养基、琼脂等试剂,并进行灭菌处理。

4.3.2 取适量的处理后样品,加入培养基中,均匀涂布在琼脂平板上。

4.3.3 将涂布好的琼脂平板放入微生物培养箱中,设定适当的温度和时间进行培养。

4.3.4 培养结束后,使用平板计数器进行菌落计数,记录结果。

4.4 菌种鉴定4.4.1 菌落计数后,根据需要选择部份菌落进行鉴定。

4.4.2 取菌落样品,进行细菌培养液的接种。

4.4.3 将培养液接种于琼脂平板上,进行纯培养。

4.4.4 观察培养结果,根据形态、生理特性等进行菌种鉴定。

5. 结果分析与记录5.1 对菌落计数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计算菌落形成单位(CFU)。

5.2 对菌种鉴定结果进行记录,包括菌种名称、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

5.3 结果记录应详细、准确,并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整理和归档。

微生物作业指导书

微生物作业指导书

食品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能力比对计划作业指导书测试样品说明为了保证此次能力验证计划的顺利实施,请在测试前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1、样品的分发与保存样品为液体样品,在发送前,已经过均匀性和稳定性试验,保证分发到各参试单位的样品是稳定、可靠的,当样品分发给各单位后,请妥善保管并尽量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受污染,到达单位后请将试验样品置于4℃的冰箱中保存,并尽快对样品进行测试,最迟2日内必须对样品进行测试。

2、检测项目参加本次比对检验的每个单位领取三份样品,每个样品中都有一个唯一的编号(请注意不要弄丢或弄错样品编号),每个样品的检测项目为: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3、检测方法本次比对检验目的在于对参加单位微生物的检测能力的验证,为保证各参加单位给出的结果具有可比性,因而本次比对检验规定分别采用以下检测方法:《GB/T4789.2-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第一法平板菌落计数法,结果报告方式为:CFU/mL;《GB/T4789.3-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第一法大肠菌群MPN计数结果报告方式为:MPN/100 mL;4、试验方法样品在100mL玻璃瓶中,为液体状,开启时要小心;从开启样品到测试结束均应按照无菌操作进行;样品开启后,应先做菌落总数,首先分别取1mL 原液接种于2个无菌培养皿中;然后再取原液做10-1、10-2、10-3、10-4稀释(注:稀释用水可采用无菌生理盐水,也可采用无菌水),每个稀释度分别取1mL稀释样液于2个无菌培养皿中,同时分别取1mL稀释用水于2个无菌培养皿中做空白对照,然后及时将15-20mL冷却至约45摄氏度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PCA)倾注培养皿,冷却凝固后翻转,37摄氏度培养48小时后观察结果。

菌落总数接完种后,取10mL原液接种到双料LST肉汤管中,共接种3管,同时取1mL原液接种到单料LST肉汤管中,共接种3管,然后再取原液做10-1、10-2、10-3、10-4稀释(注:稀释用水可采用无菌生理盐水,也可采用无菌水),每个稀释度都接种3管单料LST肉汤,每管接种1mL,共组成18管LST肉汤,置于37摄氏度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后观察结果,如有阳性者,转种于BGLB肉汤中做证实试验。

微生物作业指导书(2011)

微生物作业指导书(2011)
2.化学方法
由于消毒防腐剂没有选择性,因此对一切活细胞都有毒性,不仅能杀死或抑制病原微生物,而且对人体组织细胞也有损伤作用,所以只能用于体表、器械和周围环境的消毒。按照其作用的水平可分为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
灭菌剂:可杀灭一切微生物使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包括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氧化氯等。
3.2培养
3.2.1待琼脂凝固后,将平板翻转,36℃±1℃培养48h±2h,水产品30℃±1℃培养72h±3h。
3.2.2如果样品中可能含有在琼脂培养基表面弥漫生长菌落时,可在凝固后的琼脂表面覆盖一薄层琼脂培养基(约4ml),凝固后翻转平板,按3.2.1条件进行培养。
4菌落计数
可用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或菌落计数器,记录稀释倍数和相应的菌落数量。菌落计数以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CFU)表示。
高效消毒剂:指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胞也有一定杀灭作用,达到高水平消毒要求的制剂。包括含氯消毒剂、臭氧等。
中效消毒剂:指仅可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包括含碘消毒剂、醇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等。
低效消毒剂:指仅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达到消毒剂要求的制剂。包括苯扎溴铵等季铵盐类消毒剂。
菌落总数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如需氧情况、营养条件、pH、培养温度和时间等)每克(每毫升)检样所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总数。按国家标准方法规定,即在需氧情况下,37℃培养48h,能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所以厌氧或微需氧菌、有特殊营养要求的以及非嗜中温的细菌,由于现有条件不能满足其生理需求,故难以繁殖生长。因此菌落总数并不表示实际中的所有细菌总数,菌落总数并不能区分其中细菌的种类,所以有时被称为杂菌数,需氧菌数等。

车间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

车间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

车间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车间微生物检验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能够匡助企业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准确的操作指导,匡助车间人员进行微生物检验工作,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样品采集与处理1.1 样品采集- 样品采集前,应对采样容器进行消毒处理,以避免外界微生物的污染。

- 采样时,应选择代表性样品,并避免交叉污染。

根据不同产品的特点,确定采样点位和采样时间。

- 采样时,应注意避免直接接触样品,使用无菌采样工具进行采集。

1.2 样品处理- 样品采集后,应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 样品处理前,应根据检验要求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如稀释、搅拌等。

- 样品处理时,应注意避免样品的二次污染,使用无菌操作工具和环境。

1.3 样品储存与运输- 样品处理完成后,应根据检验要求选择适当的储存条件,如低温、避光等。

- 样品储存时,应密封好容器,避免外界微生物的污染。

- 样品运输时,应选择适当的运输方式,并确保样品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二、微生物检验方法2.1 培养基选择- 根据不同微生物的生长特性和检验要求,选择适当的培养基,如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等。

- 培养基的配制应按照规定的配方和浓度进行,避免过度或者不足。

2.2 培养条件控制- 培养条件包括温度、湿度、pH值等,根据不同微生物的生长要求进行控制。

- 培养条件的控制应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2.3 培养时间和观察- 培养时间根据不同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和检验要求确定,普通为24-48小时。

- 培养过程中,应定时观察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颜色等特征,并记录观察结果。

三、结果判定与记录3.1 结果判定- 根据检验要求和标准,对培养基上的菌落进行鉴定和计数。

- 结果判定时,应注意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如颜色、形态等。

3.2 结果记录- 结果记录应详细、准确,包括样品信息、检验项目、结果等。

- 结果记录时,应使用规定的记录表格或者系统,确保结果的可追溯性和可比性。

车间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

车间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

车间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车间微生物检验是指对车间环境和产品进行微生物学检验,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卫生安全和产品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车间微生物检验的操作指导,包括样品采集、培养方法、检测技术、结果解读和记录等方面。

一、样品采集1.1 采样点选择:根据车间布局和生产工艺,选择代表性的采样点,涵盖不同区域、设备和工序,以确保全面检测车间微生物污染情况。

1.2 采样器具准备:准备无菌的采样器具,如无菌棉签、无菌采样袋等。

在采样前进行灭菌处理,避免样品污染。

1.3 采样操作:在采样前,工作人员应佩戴无菌手套和口罩,以防止人员对样品的污染。

根据采样点特点,选择适当的采样方法,如直接接触采样、表面刮取采样等。

采样时要注意避免交叉污染,避免样品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

二、培养方法2.1 培养基选择:根据不同微生物的生长特性和检测要求,选择适当的培养基。

常用的培养基有营养琼脂、大肠杆菌选择性琼脂、霍乱弧菌选择性琼脂等。

2.2 培养条件:根据不同微生物的要求,设置适当的培养条件,如温度、湿度、气氛等。

培养温度普通为37摄氏度,但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3 培养时间:根据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和检测要求,确定培养时间。

普通情况下,培养时间为24-48小时,但对于某些微生物,如真菌,可能需要更长的培养时间。

三、检测技术3.1 基本技术:车间微生物检验常用的基本技术包括菌落计数法、涂布法、过滤法等。

根据检测要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技术进行检测。

3.2 PCR技术:PCR技术可以对微生物进行快速检测和鉴定,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

在车间微生物检验中,可以应用PCR技术进行快速筛查和定性分析。

3.3 生物传感技术:生物传感技术结合微生物学和传感器技术,可以实现对微生物的实时监测和定量分析。

在车间微生物检验中,可以应用生物传感技术进行实时监测,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四、结果解读4.1 判断标准:根据相关标准和法规,对微生物检测结果进行判断。

微生物作业指导书

微生物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本方法引用GB/T4789-2003,适用于成品大肠菌群/生菌数检验/人员涂抹大肠菌群及生菌数检验二.检验规范:1)样品制备和稀释以无菌操作取25g样品放入装有225ml无菌生理盐水的广口瓶内,振摇均匀,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用1ml灭菌吸管准确吸取1:10的样品匀液1ml,注入含9ml无菌生理盐水的的螺旋盖试管中,振摇,制成1:100的样品匀液。

2)平板菌落计数A:取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样品匀液1ml,分别接种两个已经编号的灭菌平皿内,再以同一吸管吸1:100样品匀液1ml,分别接种两个异外编号的灭菌平皿内。

B:分别加12-15ml营养琼脂培养基(已放45±1℃的水浴中恒温)到各平皿内,立即将平皿内的样品液和琼脂培养基充分混合。

混合方法是将平皿倾斜和旋转。

要防止把混合物溅到平皿壁和盖上,同时将另一平皿加入1ml生理盐水和营养琼脂12-15ml混合,作空白对照试验。

将样品液加入平皿后应立即倾注琼脂培养基,每个样品从开始稀释到倾注最后一个平皿所用的时间不得超过20min。

C:待琼脂凝固后,倒置平板,在36±1℃恒温培养箱内培养24±2h。

D:菌落计数和结果的报告方法a) 若为一种稀释倍数时,则以该稀释倍数的两个平皿的菌落数平均值乘以稀释倍数A1+A2 A:稀释倍数─────×A2A1、A2:培养皿菌落数b) 若有两种稀释倍数时,则依下列公式计之,记录生菌数时应将第三位数字四舍五入A1+A2 B1+B2─────×A+─────×B22─────────────────2A、B:稀释倍数A1、A2、B1、B2:稀释倍数之菌落数3)大肠菌群检验A:用1ml灭菌吸管分别吸取1:10稀释的样品匀液,接种两个灭菌平皿,每皿1ml。

另取1ml灭菌生理盐水加入一个灭菌平皿作空白对照。

B:将冷却至45±1℃的去氧胆酸盐琼脂培养基10-15ml倾注到每个平皿中,小心旋转平皿,将培养基与样液充分混合。

微生物检验实际操作作业指导书(定稿)

微生物检验实际操作作业指导书(定稿)

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目录一、菌落总数测定作业指导书 (3)(一)菌落总数测定过程概述 (3)(二)菌落总数测定过程及注意事项 (3)1培养基的制备 (3)2样品的采集、处理和稀释 (4)3倾注平板 (5)4培养 (6)5菌落计数 (7)6菌落总数结果与报告 (7)7检验记录表格样本 (8)8其他注意事项 (9)二、大肠菌群测定作业指导书 (9)(一)大肠菌群测定过程概述 (9)(二)大肠菌群测定过程及注意事项 (9)1培养基的制备 (9)2样品的采集、处理和稀释 (10)3初发酵试验 (11)4复发酵试验 (11)5大肠菌群检验记录表格样本(表3或表4) (11)6大肠菌群最可能数(MPN)的报告 (11)7大肠菌群测定过程中注意事项 (11)三、微生物检验常见问题答疑 (13)四、食品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要求 (15)(一)无菌操作要求 (15)(二)无菌室使用要求 (15)(三)消毒灭菌要求 (16)(四)培养基制备要求 (17)(五)样品采集及处理要求 (18)(六)样品检验、记录和报告的要求 (18)一、菌落总数测定作业指导书(一)菌落总数测定过程概述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如培养基、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等)培养后,所得每g(mL)检样中形成的微生物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的测定,一般将被检样品制成几个不同的10倍递增稀释液,然后从每个稀释液中分别取出1mL置于灭菌平皿中与营养琼脂培养基混合,在一定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后(一般为48小时),记录每个平皿中形成的菌落数量,依据稀释倍数,计算出每g(mL)原始样品中所含微生物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测定的基本操作包括:培养基的制备→灭菌→样品的稀释→倾注平皿→培养48小时→计数报告。

(二)菌落总数测定过程及注意事项1培养基的制备1.1.培养基的称量及溶解(1)培养基可以选择成品,也可自行制备。

(2)选择成品:称取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杭州天和)23.5g放入1000mL 烧杯中,加100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电炉上煮沸溶解,调节pH7.0±0.2,分装于锥形瓶中。

医院检验微生物作业指导书

医院检验微生物作业指导书

1.目的规范微生物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确保临床报告的质量。

2.适用范围微生物实验室的所有检验项目。

3.职责实验室检验人员均需熟知并遵守本程序。

4.程序4.1分析前质量控制4.1.1检验申请单:临床医生应按照《微生物检验项目申请程序》申请临床微生物检测口头申请追加样本检验项目,必须在样本有效期内申请.并补正式的检验申请单。

4.1.2生成微生物检验标本标签:护士应在核对医嘱患者信息和检验申请信息后,按照《微生物检验标本条形码程序》生成申请单和微生物检验项目标签,并将微生物检验项目标签正确张贴于标本容器上。

4.1.3样本采集手册:实验室应制订样本采集手册,指导正确采集和处理样本。

4.1.4样本采集和运输:样本采集人员应按照《采样前患者识别程序》确认患者,按照《标本采集、运送、保存程序》采集样本,并在规定的时间和温度范围内,使用指定的运输培养基,安全运送到微生物室。

4.1.5样本的接收:样本接收人员应严格按照《标本接收、标识及信息录人程序》《标本拒收程序》对样本接收或拒收,并记录。

4.1.6微生物检验标本信息输人:微生物实验室接种岗位检验人员严格按照相关的微生物标本检验信息输,人程序录人,核对患者信息和标本信息等资料。

4.1.7样本储存:微生物实验室接种岗位检验人员按照相关的微生物标本检验前储存程序正确铺存未能及时处理的标本,已经检验的样本应在保证其性质稳定的条件下,将样本以适当的方式保留到规定时间内,以便能在出具结果报告后可以复查,成做补无检食。

4.2分析中质量控制4.2.1试剂的质量控制4.2.1.1所有试剂用于检测标本前,必须做质控以验证试剂性能并记录质控结果,只有质控合格才可使用(表2-1-1)。

质控应遵循以下原则。

4.2.1.1.1使用中的染色剂(革兰染色、特殊染色和荧光染色),至少每周(若检测频率小于每周1次,则实验当日)用已知阳性和阴性(适用时)的质控菌株检测。

4.2.1.2平行试验:新批号试剂使用前须用老试利或参考材料平行试验。

微生物样品前处理作业指导书

微生物样品前处理作业指导书

微生物样品前处理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保证微生物样品检测的有效性,必须有合理的方法指导。

2.适用范围:食品(微生物检测)样品的前处理。

3.职责:由微生物操作人员进行微生物检测前的样品前处理。

4.操作步骤:1实验室接到送检样品后应认真核对登记,确保样品的相关信息完整并符合检验要求。

1.1.2实验室应按要求尽快检验。

若不能及时检验,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持样品的原有状态,防止样品中目标微生物因客观条件的干扰而发生变化。

1.1.3冷冻食品应在45℃以下不超过15min,或2℃~5℃不超过18h解冻后进行检验。

1.2检验方法的选择1.2.1应选择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方法。

1.2.2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标准中对同一检验项目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定性检验方法时,应以常规培养方法为基准方法。

1.2.3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标准中对同一检验项目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定量检验方法时,应以平板计数法为基准方法。

2前处理步骤2.1肉与肉制品检验按GB/T 4789.17-2003执行蛋与蛋制品检验按GB/T 4789.19-2003执行水产食品检验按GB/T 4789.20-2003执行冷冻饮品、饮料检验按GB/T 4789.21-2003执行调味品检验按GB/T 4789.22-2003执行冷食菜、豆制品检验按GB/T 4789.23-2003执行糖果、糕点、蜜饯检验按GB/T 4789.24-2003执行酒类产品前处理按GB 4789.25-2003执行2.2其他产品按GB 4789.1-2016及GB 4789.2-2016中步骤进行样品的稀释2.2.1 固体和半固体样品:称取25g样品置盛有225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杯内,8000r/min~10000r/min均质1min~2min,或放入盛有225mL稀释液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min~2min,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2.2.2 液体样品:以无菌吸管吸取25mL样品置盛有225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匀,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微生物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微生物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微生物的测定作业指导书1 设备和材料1.1 恒温培养箱(36 ℃±1 ℃、28 ℃±1 ℃)、冰箱(2 ℃~5 ℃)、天平(感量为0.1 g)、无菌移液管(1 mL、10 mL、吸头)无菌锥形瓶(容量100 mL、250 mL)、无菌培养皿(直径90 mm)、放大镜1.2 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PCA):见附录A中A.1、无菌生理盐水(试管):见附录A中A.2、孟加拉红培养基:见附录A中A.3、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LST)肉汤:见附录A中A.4、煌绿乳糖胆盐(BGLB)肉汤:见附录A中A.5、90mL无菌水2 步骤2.1 样品的稀释2.1.1 固体和半固体样品:称取10 g样品置盛有90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用手进行拍打混匀,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2.1.2 液体样品:以无菌移液管吸取10 mL样品置盛有90 mL无菌水的锥形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匀,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2.1.3 用1 mL无菌移液管吸取1:10样品匀液1 mL,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9 mL无菌生理盐水试管中(注意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振摇试管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样品匀液。

用另一支干净的1mL无菌移液管吸取1:100样品匀液1 mL,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9 mL无菌生理盐水试管中(注意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振摇试管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1000的样品匀液,不换移液管继续吸1mL1:100样品匀液于无菌培养皿中(做4个培养皿),继续吸1mL 1:100样品匀液于LST肉汤中(做3支管),记10-2。

更换一支干净的1mL 无菌移液管吸取1:1000样品匀液 1 mL于无菌培养皿中(做4个),继续吸1mL1:1000样品匀液于LST肉汤中(做3支管),记10-3。

用另一支干净的1mL无菌移液管吸取1:1000样品匀液1 mL,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9 mL无菌生理盐水试管中(注意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振摇试管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10000的样品匀液,更换一支干净的1mL 无菌移液管吸取1:10000样品匀液1 mL于LST肉汤中(做3支管),记10-4。

车间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

车间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

车间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车间微生物检验是工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解决微生物污染问题,保障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车间微生物检验的作业指导书,帮助工作人员正确进行微生物检验工作。

一、准备工作1.1 准备检验设备和试剂:确保实验室内的显微镜、培养皿、培养基、试管等设备齐全,并且保持清洁。

1.2 检查试剂有效期:检查试剂的有效期,确保使用的试剂没有过期,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1.3 检查实验室环境:确保实验室内的环境干净整洁,无污染源存在,保持空气流通。

二、取样和处理2.1 取样方法:根据检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取样方法,避免外部污染。

2.2 取样器具消毒:使用取样器具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避免外部微生物的干扰。

2.3 取样保存:取样后,必须妥善保存,避免样品变质或受到外部污染。

三、培养和观察3.1 培养基选择:根据待检微生物的特性选择适合的培养基,促进微生物生长。

3.2 培养条件控制:控制培养温度、湿度等条件,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观察。

3.3 观察方法:使用显微镜观察培养皿中的微生物形态和数量,根据特征判断微生物种类。

四、结果判读4.1 结果记录:将观察到的微生物形态和数量记录下来,便于后续分析和比对。

4.2 结果分析:根据观察结果和实验要求进行微生物种类的鉴定和分析。

4.3 结果判读:根据分析结果判断微生物检验是否合格,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五、清洁和消毒5.1 清洁工作:检验结束后,及时清洁实验室设备和工作台面,避免交叉污染。

5.2 消毒操作:对使用过的试剂瓶、培养皿等进行消毒处理,确保实验室环境的清洁卫生。

5.3 废弃物处理:将实验产生的废弃物分类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结语: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车间微生物检验工作人员正确进行检验作业,提高微生物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同时,建议定期对检验作业指导书进行更新和完善,以适应工作中的变化和需求。

微生物作业检验作业指导书

微生物作业检验作业指导书

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明确工作职责,严格按照作业规范操作,掌握工作重点,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为产品品质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

2.适用范围所有需要作微生物的公司产品,原物料。

3.工作程序3.1 微生物检验前准备a. 平皿、吸管及取样所用锥形瓶的干热灭菌,温度160-170℃,时间2小时。

b. 培养基、生理盐水及滤杯的湿热灭菌,温度121℃,时间15-30分钟。

c. 无菌室的紫外杀菌,75%酒精喷洒消毒。

d. 取样所用篮筐300ppmCLO2消毒、手部用75%酒精消毒,药匙、镊子用酒精灯的火焰灼烧。

3.2样品的留样及取样a.成品按规定取样,规定执行。

b. 原物料的微生物取样按《微生物检验作业规范》执行。

c.水处理各环节水样取样前取样阀先用300ppmCLO2擦拭消毒,然后排水20-30分钟,取样时再用300ppmCLO2消毒。

d. 除成品外,检样一经取回,放置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微生物滋长;需稀释样品按不同稀释倍数稀释后检验;检样与平皿做好相应标记。

e. 空瓶、瓶盖、洗瓶水等的取样按规定频率执行,具体操作如下:空瓶取样:带上洒精喷壶去净化间,请操作工暂停机器,用双手喷洒75%洒精,在进瓶前取3个空瓶,戴上鞋套,无菌帽和口罩,用75%洒精喷洒双手,进入净化间,在冲瓶后迅速取3个空瓶,离开净化间,同时记录线别、空瓶容量、生产状态等,将取好后的样品带回放入无菌室,待检。

瓶盖取样:将灭菌已冷却的三角烧瓶做好标识,连同镊子放入75%酒精喷洒的拖盘中,同时带上洒精喷壶和酒精灯,取样前, 用75%酒精喷洒双手,拿起镊子,迅速剥去牛皮纸,经酒精灯火焰灭菌后,立即向正在运转的每台机取5个瓶盖,放入三角烧瓶中,盖上胶塞,包上牛皮纸。

将取好后的样品带回化验室放入无菌间,待检。

洗瓶水取样:将灭菌已冷却的三角烧瓶做好标识,带上洒精喷壶,取样前, 用75%酒精喷洒双手,尽可能在余氯均匀处快速取样,然后取洗瓶水用比色法检测余氯浓度,同时记录检测结果,将取好后的样品放入无菌间,待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样品前处理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保证微生物样品检测的有效性,必须有合理的方法指导。

2.适用范围:
食品(微生物检测)样品的前处理。

3.职责:
由微生物操作人员进行微生物检测前的样品前处理。

4.操作步骤:
1实验室接到送检样品后应认真核对登记,确保样品的相关信息完整并符合检验要求。

1.1.2实验室应按要求尽快检验。

若不能及时检验,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持样品的原有状态,防止样品中目标微生物因客观条件的干扰而发生变化。

1.1.3冷冻食品应在45℃以下不超过15min,或2℃~5℃不超过18h解冻后进行检验。

1.2检验方法的选择
1.2.1应选择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方法。

1.2.2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标准中对同一检验项目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定性检验方法时,应以常规培养方法为基准方法。

1.2.3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标准中对同一检验项目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定量检验方法时,应以平板计数法为基准方法。

2前处理步骤
2.1肉与肉制品检验按GB/T 4789.17-2003执行
蛋与蛋制品检验按GB/T 4789.19-2003执行
水产食品检验按GB/T 4789.20-2003执行
冷冻饮品、饮料检验按GB/T 4789.21-2003执行
调味品检验按GB/T 4789.22-2003执行
冷食菜、豆制品检验按GB/T 4789.23-2003执行
糖果、糕点、蜜饯检验按GB/T 4789.24-2003执行
酒类产品前处理按GB 4789.25-2003执行
2.2其他产品按GB 4789.1-2016及GB 4789.2-2016中步骤进行
样品的稀释
2.2.1 固体和半固体样品:称取25g样品置盛有225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杯内,8000r/min~10000r/min均质1min~2min,或放入盛有225mL稀释液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min~2min,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2.2.2 液体样品:以无菌吸管吸取25mL样品置盛有225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匀,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2.2.3 用1mL 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10样品匀液1mL,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9mL稀释液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管或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振摇试管或换用1支无菌吸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样品匀液。

2.2.4 同理操作,制备10 倍系列稀释样品匀液。

每递增稀释一次,换用1 次1mL 无菌吸管或吸头。

批准/日期:审核/日期:编制/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