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水资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理利用水资源:

(1)造成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自然原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人为原因:数量---人口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用水增加;质量---水质污染

(2)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①开源措施:建立蓄水工程,修建跨流域的引水工程,合理开采地下水,海水淡化,人工增雨;

②节流措施:提高公民节水意识,改进工农业用水效率,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③农业节水:推广节水灌溉,推广耐旱农作物;

④工业节水:合理布局减少污水排放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采用先进工艺至无水工艺;

⑤城市节水:分质供水,推广节水型器具;

⑥3R原则——REDUCE、RECYCLE、REUSE(减污、循环、再用)。

•资源的跨流域调配:

我国实现资源跨区域调配大型工程主要有: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1)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

(2)区域间不流动

(3)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

量丰富,品种齐全;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利用率较低;地区分布不平衡等特点。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从国家层面的意义

①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优化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②为沿途各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激活沿途省区钢铁、建筑、建材、运输、商业、水泥、土建安装和机械电子等产业的发展潜力。

2、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

西部的资源优势与东部的经济、技术优势相结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黄土高原

1、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2、自然状况:

(1)范围: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区,位于第二级阶梯,四大地理区域的北方地区。位于黄河的中游地区。

(2)黄土物质来源——“风成说”占主导地位,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地貌特征是千沟万壑,地面破碎,沟谷密度大,平地少,斜坡多,沟谷两侧常出现直立的陡崖。

(3)其他:它是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产地,其中山西省最多。

3、水土流失原因:

(1)自然:黄土土质疏松的特性;降水集中在7、8月,多暴雨;

(2)人为:地表裸露,缺少植被保护;人类活动使植被破坏。

危害:

(1)带走地表肥沃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2)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3)向黄河下游输送泥沙,使下游形成“地上河”,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在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都位于第二级阶梯。

4、脆弱的生态环境: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气候较为干旱,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而且多种

自然灾害频发:旱灾、洪涝灾害、泥石流、滑坡和塌陷。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旱涝灾害。

所以这里的环境特别容易遭到破坏,而且破坏后不易恢复。本区的人地关系是恶性循环。

5、生态建设和环境改善:

(1)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2)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结合实例,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⑴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发达国家把原主导产业转移出去,可以把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中去,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如日本依次把轻工业转移出去发展重化工业,把重化工业转移出去发展高科技工业。

⑵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

从而促进了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⑶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一方面,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地理景观,如乡村地区变成了高度工业化地区。另一方面,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如日本的重化工业的转移污染了别国环境。

⑷改变了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如果一个国家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就减少了国内的就业机会,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发展中国家大量接受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与缓解本国就业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