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一病原微生物危害等级分类

合集下载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风险分级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风险分级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风险分级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附件1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风险分级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风险分级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使人或者动物致病的微生物。

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4类,相应风险等级为I级~IV级。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患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相应的风险等级为IV级(个体高风险,群体高风险),即容易直接或间接或因偶然接触在人与人、动物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间传播,一般为不能治愈的病原体(如Smallpox virus)。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患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问传播的微生物。

相应的风险等级为Ⅲ级(个体高风险,群体低风险),即通常不能因偶然接触而在个体间传播,或能使用抗生素、抗寄生虫药治疗的病原体(如Salmonellatyphi、prion)。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相应的风险等级为Ⅱ级(个体中风险,群体有限风险),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构成严重危险的病原体。

实验室暴露很少引起致严重性疾病的感染,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传播风险有限。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相应的风险等级为I级(个体低风险,群体低风险),即不会使健康工作者或动物致病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如非致病性生物因子)。

其中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国内外关于病原微生物等级的划分

国内外关于病原微生物等级的划分

国内外关于病原微生物危害等级的划分1、《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七条规定,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的微生物。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其中,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2、《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19489-2004)根据生物因子对个体和群体的危害程度将其分为4级:危害等级Ⅰ(低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不会导致健康工作者和动物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因子。

危害等级Ⅱ(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能引起人或动物发病,但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会引起严重危害的病原体。

实验室感染不导致严重疾病,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传播风险有限。

危害等级Ⅲ( 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能引起人或动物严重疾病,或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但通常不能因偶然接触而在个体间传播,或能用抗生素抗寄生虫药治疗的病原体。

危害等级Ⅳ(高个体危害,高群体危害):能引起人或动物非常严重的疾病,一般不能治愈,容易直接、间接或因偶然接触在人与人,或动物与人,或人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病原体。

3、农业部《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中的微生物危害通常分为以下4级:生物危害1级:对个体和群体危害程度低,已知的不能对健康成年人和动物致病的微生物。

生物危害2级:对个体危害程度为中度,对群体危害较低,主要通过皮肤、粘膜、消化道传播。

病原微生物分类等级

病原微生物分类等级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
在我国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病原微生物: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国际上以世界卫生组织(WHO)为代表,根据感染性微生物(我国称作“病原微生物”)的相对危害程度制订了危险度等级的划分标难,将感染性微生物分为危险度1级、2级、3级和4级。

(危险程度由低到高)。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风险分级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风险分级

附件 1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风险分级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风险分级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使人或者动物致病的微生物。

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4类,相应风险等级为I级~IV级。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患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相应的风险等级为IV级(个体高风险,群体高风险),即容易直接或间接或因偶然接触在人与人、动物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间传播,一般为不能治愈的病原体(如Smallpox virus)。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患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问传播的微生物。

相应的风险等级为Ⅲ级(个体高风险,群体低风险),即通常不能因偶然接触而在个体间传播,或能使用抗生素、抗寄生虫药治疗的病原体(如Salmonellatyphi、prion)。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相应的风险等级为Ⅱ级(个体中风险,群体有限风险),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构成严重危险的病原体。

实验室暴露很少引起致严重性疾病的感染,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传播风险有限。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相应的风险等级为I级(个体低风险,群体低风险),即不会使健康工作者或动物致病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如非致病性生物因子)。

其中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生物安全等级规范及病原体微生物危险性等级分类

生物安全等级规范及病原体微生物危险性等级分类

special waste disposal Class III BSC, or positive
pressure suits in
conjunction with Class II
BSCs, double-ended
autoclave (through the
wall), filtered air
Primary health 害標誌
全櫃
services; diagnostic GMT plus protective Open bench plus BSC for
services, research clothing, biohazard sign potential aerosols
第三級 第三等級 特殊診斷服務、 同第二等級加上特 生物安全櫃及(或)其
access, directional
airflow
第四級 第四等級 具危險性之病原 同第三等級加上氣 三級生物安全櫃或二
4 Biosafety Level 體
4
Dangerous
pathogen units
密門、出口淋浴及廢 級生物安全櫃並穿著 棄物之特殊處理 正壓防護衣、雙門高壓 As Level 3 plus airlock 蒸氣滅菌器(穿牆式) entry, shower exit, 及經l 研究
殊防護衣、進入管制 他所有實驗室工作所
3
Special diagnostic 及定向氣流
需要之基本裝置
services, research As Level 2 plus special BSC and/or other primary
clothing, controlled devices for all activities

国内外关于病原微生物等级的划分

国内外关于病原微生物等级的划分

国内外关于病原微生物危害等级的划分1、《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七条规定,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的微生物。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其中,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2、《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19489-2004根据生物因子对个体和群体的危害程度将其分为4级:危害等级Ⅰ(低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不会导致健康工作者和动物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因子。

危害等级Ⅱ(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能引起人或动物发病,但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会引起严重危害的病原体。

实验室感染不导致严重疾病,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传播风险有限。

危害等级Ⅲ( 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能引起人或动物严重疾病,或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但通常不能因偶然接触而在个体间传播,或能用抗生素抗寄生虫药治疗的病原体。

危害等级Ⅳ(高个体危害,高群体危害:能引起人或动物非常严重的疾病,一般不能治愈,容易直接、间接或因偶然接触在人与人,或动物与人,或人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病原体。

3、农业部《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中的微生物危害通常分为以下4级:生物危害1级:对个体和群体危害程度低,已知的不能对健康成年人和动物致病的微生物。

生物危害2级:对个体危害程度为中度,对群体危害较低,主要通过皮肤、粘膜、消化道传播。

国内外关于病原微生物等级的划分(精)

国内外关于病原微生物等级的划分(精)

国内外关于病原微生物危害等级的划分1、《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七条规定,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的微生物。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其中,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2、《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19489-2004根据生物因子对个体和群体的危害程度将其分为4级:危害等级Ⅰ(低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不会导致健康工作者和动物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因子。

危害等级Ⅱ(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能引起人或动物发病,但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会引起严重危害的病原体。

实验室感染不导致严重疾病,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传播风险有限。

危害等级Ⅲ( 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能引起人或动物严重疾病,或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但通常不能因偶然接触而在个体间传播,或能用抗生素抗寄生虫药治疗的病原体。

危害等级Ⅳ(高个体危害,高群体危害:能引起人或动物非常严重的疾病,一般不能治愈,容易直接、间接或因偶然接触在人与人,或动物与人,或人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病原体。

3、农业部《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中的微生物危害通常分为以下4级:生物危害1级:对个体和群体危害程度低,已知的不能对健康成年人和动物致病的微生物。

生物危害2级:对个体危害程度为中度,对群体危害较低,主要通过皮肤、粘膜、消化道传播。

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级的依据

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级的依据

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级的依据病原微生物,听起来就很让人毛骨悚然,对吧?你可以想象一下那些细菌、病毒、真菌或者寄生虫,就像是藏在我们周围的无形怪物,时刻准备着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趁机发威。

咱们每天走在大街上,碰到的每个门把手,吃到的每道菜,甚至空气中漂浮的尘土,都可能藏着它们的身影。

别说了,有时候感觉这些病原微生物就像是隐形的敌人,真的是“防不胜防”。

你不打它,它可能就来找你了。

这么一说,你也许会好奇,那到底哪些病原微生物最危险?它们的危害程度又是如何分级的呢?别急,我们慢慢聊。

咱们得知道,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的分级是个技术活。

并不是随便一个病菌就能被随便“打上”个标签,谁厉害谁不厉害。

每个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程度是根据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来判断的。

这就像是打游戏一样,什么敌人最强,什么敌人最弱,完全得看它的“技能”有多恐怖。

举个例子,有些微生物让你感冒,顶多流流鼻涕,咳咳嗽嗽,几天后就痊愈了。

而有些呢?一旦感染了,可能就会让你高烧不退、呼吸急促,甚至直接危及生命。

真是“蝼蚁虽小,五脏俱全”!咱们先说一下轻度的,那些比较“温柔”的微生物,像是常见的流感病毒、普通的感冒病毒。

你看,它们的“破坏力”其实不大,最多就是让你不舒服个几天,打个喷嚏、流个鼻涕,像极了跟你作对的小调皮。

它们的威胁性比较低,但这并不代表它们不危险。

毕竟,有时候你正在感冒时,免疫力下降,可能就会变得更容易感染一些更棘手的东西。

尤其是年纪大了,或者体弱的朋友们,碰到这些小毛病都可能引发一连串麻烦,所以千万别轻视它们!接下来就是那些“中等强度”的家伙了。

像某些致病细菌,可能让你拉肚子、呕吐,症状虽然不像流感那样温和,但也不至于让你命悬一线。

比如一些常见的食源性病菌,大家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可能就中招了。

你可能会觉得这类病菌看似不那么“吓人”,但它们搞不好让你体力透支,没个几天的时间还真难好转。

要知道,肠道出问题了,咱可不只是肚子疼而已,整个人的状态都会被拖垮。

附录一病原微生物危害等级分类

附录一病原微生物危害等级分类

附录一病原微生物危害等级分类附录一:病原微生物危害等级分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和动物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等级分类是为了对不同的病原微生物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以保障公共卫生和动物健康。

以下是病原微生物危害等级分类的详细介绍。

一、一级病原微生物一级病原微生物是指对人类和动物有潜在危险,但一般不具有传染性或传播能力的微生物。

这类微生物通常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但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影响较小。

一级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室操作一般是安全的,不需要特殊的生物安全措施。

二、二级病原微生物二级病原微生物是指具有一定传染性,并能够引起人类和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这类微生物通常具有一定的传播能力,但传播范围有限,传播途径主要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直接接触。

实验室操作二级病原微生物需要采取一定的生物安全措施,如佩戴防护服、戴口罩、手套等。

三、三级病原微生物三级病原微生物是指具有高度传染性,并能够引起严重人类和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这类微生物通常具有广泛的传播能力,可通过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途径进行传播。

实验室操作三级病原微生物需要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如在防护性较高的实验室中操作、使用生物安全柜等。

四、四级病原微生物四级病原微生物是指具有极高传染性,并能够引起严重人类和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这类微生物通常具有极强的传播能力,可通过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途径进行广泛传播。

实验室操作四级病原微生物需要在高度密闭的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进行,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如全套防护服、生物安全柜、负压通风等。

在实验室操作病原微生物时,应根据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等级进行严格的生物安全管理。

对于一级病原微生物,一般只需要采取基本的生物安全措施即可,如佩戴实验服、戴手套等。

对于二级病原微生物,需要在实验室中进行操作,并采取相应的生物安全措施,如佩戴防护服、戴口罩等。

对于三级和四级病原微生物,需要在高度密闭的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进行操作,并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如全套防护服、生物安全柜、负压通风等。

附录一病原微生物危害等级分类.docx

附录一病原微生物危害等级分类.docx

附录一病原微生物危害等级分类本规范采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的病原微生物危害等级分类方法,与《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19489-2008)和 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的分类方法对应关系见表 1。

表 1: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等级划分与标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全管理条例》GB19489-2008(第三版 2004 )四类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Ⅰ级(低个体危害,低群体Ⅰ级(无或极低的个体和群危害)不会导致健康工作者和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体危险)不太可能引起人或动动物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物。

物致病的微生物。

和寄生虫等生物因子。

三类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Ⅱ级(中等个体危害,有限Ⅱ级(个体危险中等,群体群体危害)能引起人或动物发危险低)病原微生物能够对人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病,但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或动物致病,但对实验室工作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会引人员、社区、牲畜或环境不易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起严重危害的病原微生物。

实导致严重危害。

实验室暴露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验室感染不导致严重疾病,具许会引起严重感染,但对感染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并微生物。

传播风险有限。

且疾病传播的危险有限。

二类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Ⅲ级(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能引起人类或动物严重疾病,或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但通常不能因偶尔接触而在个体间传播,或能使用抗生素、抗寄生虫药物治疗的病原微生物。

Ⅲ级(个体危险高,群体危险低)病原微生物通常能引起人或者动物的严重疾病,但一般不会发生感染个体向其他个体的传播,并且对感染由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Ⅳ级(高个体危害,高群体一类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危害)能引起人或动物非常严重疾病,一般不能治愈,容易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直接或间接或偶然接触在人与人,或动物与人,或人与动布消灭的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风险分级精选文档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风险分级精选文档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风险分级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附件1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风险分级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风险分级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使人或者动物致病的微生物。

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4类,相应风险等级为I级~IV级。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患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相应的风险等级为IV级(个体高风险,群体高风险),即容易直接或间接或因偶然接触在人与人、动物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间传播,一般为不能治愈的病原体(如Smallpox virus)。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患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问传播的微生物。

相应的风险等级为Ⅲ级(个体高风险,群体低风险),即通常不能因偶然接触而在个体间传播,或能使用抗生素、抗寄生虫药治疗的病原体(如Salmonellatyphi、prion)。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相应的风险等级为Ⅱ级(个体中风险,群体有限风险),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构成严重危险的病原体。

实验室暴露很少引起致严重性疾病的感染,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传播风险有限。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相应的风险等级为I级(个体低风险,群体低风险),即不会使健康工作者或动物致病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如非致病性生物因子)。

其中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国内外关于病原微生物等级的划分(精)

国内外关于病原微生物等级的划分(精)

国内外关于病原微生物危害等级的划分1、《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七条规定,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的微生物。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其中,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2、《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19489-2004根据生物因子对个体和群体的危害程度将其分为4级:危害等级I (低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不会导致健康工作者和动物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因子。

危害等级U (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能引起人或动物发病,但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会引起严重危害的病原体。

实验室感染不导致严重疾病,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传播风险有限。

危害等级川(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能引起人或动物严重疾病,或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但通常不能因偶然接触而在个体间传播,或能用抗生素抗寄生虫药治疗的病原体。

危害等级W (高个体危害,高群体危害:能引起人或动物非常严重的疾病,一般不能治愈,容易直接、间接或因偶然接触在人与人,或动物与人,或人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病原体。

3、农业部《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中的微生物危害通常分为以下 4 级:生物危害1级:对个体和群体危害程度低,已知的不能对健康成年人和动物致病的微生物。

生物危害2级:对个体危害程度为中度,对群体危害较低,主要通过皮肤、粘膜、消化道传播。

附录一病原微生物危害等级分类

附录一病原微生物危害等级分类

附录一病原微生物危害等级分类本规范采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的病原微生物危害等级分类方法,与《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和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的分类方法对应关系见表1。

表1: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等级划分与标准附录二生物安全柜选型原则实验室应根据所需保护的实验对象的类型;针对操作感染性物质所需的个体防护要求;暴露于放射性核素和挥发性有毒化学品时的个体防护要求;或其他特殊性的工作要求来选择生物安全柜的类型。

一般在二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实验室中主要使用Ⅱ级生物安全柜(A1型、A2型、B1型、B2型),常用的是A2型和B2型。

生物安全柜的选型遵循原则见表2。

表2:生物安全柜选型原则附录三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和基本程序一般根据物品的种类和污染后的危害程度来选择消毒、灭菌方法。

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的方可选化学方法。

对于菌(毒)种、生物样本、其他感染性材料和污染物等,应选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处理。

对于实验防护服、实验器具等,可选用高压蒸汽灭菌、化学浸泡法处理。

对于实验仪器,台面和实验室环境等,可选用化学消毒剂或紫外线照射的方法处理。

但若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应采用更为有效的消毒法(如甲醛熏蒸等)。

对于被菌(毒)种、生物样本或其他感染性材料污染的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后清洗,使用前再按物品危险性的种类,选择适当的消毒、灭菌方法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

附录四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方法及周期实验室必须对消毒、灭菌效果定期进行监测。

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不合格的物品不得离开实验室。

一、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应进行生物和化学监测。

生物监测:消毒剂每季度一次,细菌总数必须<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灭菌剂每月一次,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化学监测:应根据消毒、灭菌剂的性能定期监测,含氯消毒剂等应每日监测。

二、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

高压蒸汽灭菌应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病原微生物危险等级划分依据

病原微生物危险等级划分依据

病原微生物危险等级划分依据一般来说,病原微生物的危险等级划分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致病性,包括微生物对宿主的致病能力、毒力因子等,通常
通过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来评估。

2. 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食物水源
传播等,不同的传播途径会影响病原微生物的传播范围和速度。

3. 传播能力,包括微生物的传染性、潜伏期、感染率等,这些
因素直接影响了病原微生物在人群中的传播和流行程度。

基于以上因素,通常将病原微生物划分为不同的危险等级,例
如高危、中危、低危等级。

对于高危病原微生物,通常需要采取更
严格的防控措施,包括隔离、消毒、个人防护等措施,以防止其传
播和流行。

而对于低危病原微生物,则可能只需要一些基本的卫生
措施即可进行有效的控制。

病原微生物危险等级的划分依据不仅对于疾病防控工作具有指
导意义,也对于科研、医疗、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科学准确地评估和划分病原微生物的危险等级,可以更好地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促进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生物安全分级

生物安全分级

WHO《实验室 生物安全手册 》 危险度1 级 (无或极低的 个体和群体危 险) 不太可能 引起人或动物 致病的微生物 。 危险度2 级 (个体危险中 等,群体危险 低)病原体能 够对人或动物 致病,但对实 验室工作人员 、社区、牲畜 或环境不易导 致严重危害。 实验室暴露也 许会引起严重 感染,但对感 染有有效的预 防和治疗措 施,并且疾病 传播的危险有 限。
危险度3级个体危险高群体危险低病原体通常能引起人或动物的严重疾病但一般不会发生感染个体向其他个体的传播并且对感染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 《实验室生物安 实验室生物安 全通用要求》 全管理条例》 1级 第四类病原 微生物,是指 在通常情况下 不会引起人类 或者动物疾病 的微生物。 危害等级Ⅰ(低 个体危害,低群 体危害)不会导 致健康工作者和 动物致病的细菌 、真菌、病毒和 寄生虫等生物因 子。 危害等级Ⅱ(中 等个体危害,有 限群体危害)能 引起人或动物发 病,但一般情况 下对健康工作者 、群体、家畜或 环境不会引起严 重危害的病原体 。实验室感染不 导致严重疾病, 具备有效治疗和 预防措施,并且 传播风险有限。
4级
第一类病原微 生物,是指能 够引起人类或 者动物非常严 重疾病的微生 物,以及我国 尚未发现或者 已经宣布消灭 的微生物。
危害等级Ⅳ(高 个体危害,高群 体危害)能引起 人或动物非常严 重的疾病,一般 不能治愈,容易 直接、间接或因 偶然原体。
危害等级Ⅲ( 高 个体危害,低群 体危害)能引起人 或动物严重疾 病,或造成严重 经济损失,但通 常不能因偶然接 触而在个体间传 播,或能用抗生 素抗寄生虫药治 疗的病原体。

实验室操作因子及其危害程度分级一览表

实验室操作因子及其危害程度分级一览表

实验室操作因子及其危害程度分级一览表安全水平病原微生物操作安全设备(一级屏障)设施(二级屏障)备注BSL-1 对个体和群体危害程度低,已知的不能对健康成年人和动物致病。

包括所有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的不涉及活病原的血清学检测以及疫苗用新城疫、猪瘟等弱毒株。

危害1级。

标准微生物操作[实验室诊断,病原的分离、鉴定(毒型和毒力),动物实验等及相关试验研究和操作]无要求要求开放台面,有洗手池BSL-2 对个体危害程度为中度,对群体危害较低,主要通过皮肤、粘膜、消化道传播。

对人和动物有致病性,但对实验人员、动物和环境不会造成严重危害,具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BSL-1含的病原微生物外,还包括三类动物疫病,二类动物疫病(布病、结核病、狂犬病、马传贫、马鼻疽及炭疽病等芽孢杆菌引起的疫病除外)。

危害2级。

实验室诊断,病原的分离、鉴定(毒型和毒力),动物实验等及相关试验研究和操作。

BSL-1操作加:◇限制进入;◇生物危害标志;◇“锐器伤”预防;◇生物安全手册应明确废弃物的去污染处理和监督措施。

一级屏障包括:对引起传染性飞溅物或气溶胶的病原体的所有操作使用的I或II级生物安全柜或其它防护设备。

个人防护装备:必需的实验室工作外套和手套,必要时要有防护面罩。

BSL-1实验室加:◇高压灭菌。

猪瘟等疫病的免疫荧光、免疫组化试验可在本级实验室进行。

BSL-3 对个体危害程度高,对群体危害程度较高。

能通过气溶胶传播的,引起严重的或致死性疫病。

对人引发的疾病具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除BSL-2含的病原微生物外,还包括一类动物疫病(口蹄疫、猪水疱病、猪瘟、非洲猪瘟、非洲马瘟、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痒病、兰舌病、小反刍兽疫、绵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等)、二类动物疫病中布病、结核病、狂犬病、马传贫、马鼻疽及炭疽病等引起的疫病、所有新发病和部分外来病。

从事外来病的调查和可疑病料的处理分析。

危害3级。

实验室诊断,病原的分离、鉴定(毒型和毒力),动物实验等及相关试验研究和操作。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风险分级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风险分级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风险分级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附件1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风险分级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风险分级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使人或者动物致病的微生物。

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4类,相应风险等级为I级~IV级。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患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相应的风险等级为IV级(个体高风险,群体高风险),即容易直接或间接或因偶然接触在人与人、动物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间传播,一般为不能治愈的病原体(如Smallpox virus)。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患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问传播的微生物。

相应的风险等级为Ⅲ级(个体高风险,群体低风险),即通常不能因偶然接触而在个体间传播,或能使用抗生素、抗寄生虫药治疗的病原体(如Salmonellatyphi、prion)。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相应的风险等级为Ⅱ级(个体中风险,群体有限风险),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构成严重危险的病原体。

实验室暴露很少引起致严重性疾病的感染,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传播风险有限。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相应的风险等级为I级(个体低风险,群体低风险),即不会使健康工作者或动物致病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如非致病性生物因子)。

其中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国内外关于病原微生物等级的划分(精)

国内外关于病原微生物等级的划分(精)

国内外关于病原微生物危害等级的划分1、《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七条规定,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的微生物。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其中,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2、《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19489-2004根据生物因子对个体和群体的危害程度将其分为4级:危害等级Ⅰ(低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不会导致健康工作者和动物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因子。

危害等级Ⅱ(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能引起人或动物发病,但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会引起严重危害的病原体。

实验室感染不导致严重疾病,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传播风险有限。

危害等级Ⅲ( 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能引起人或动物严重疾病,或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但通常不能因偶然接触而在个体间传播,或能用抗生素抗寄生虫药治疗的病原体。

危害等级Ⅳ(高个体危害,高群体危害:能引起人或动物非常严重的疾病,一般不能治愈,容易直接、间接或因偶然接触在人与人,或动物与人,或人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病原体。

3、农业部《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中的微生物危害通常分为以下4级:生物危害1级:对个体和群体危害程度低,已知的不能对健康成年人和动物致病的微生物。

生物危害2级:对个体危害程度为中度,对群体危害较低,主要通过皮肤、粘膜、消化道传播。

1-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及其防护等级

1-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及其防护等级

附件1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及其防护等级
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家对病原微生物实行分类管理、对生物安全实验室实行分级管理原则。

依据《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卫生部〔2005〕15号),将病原微生物分成四类,一类至四类危害性逐步减低。

一、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将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防护水平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分别用BSL-1、BSL-2、BSL-3、BSL-4表示仅从事体外操作的实验室的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用ABSL-1、ABSL-2、ABSL-3、ABSL-4表示包括从事动物活体操作的实验室的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其防护要求参照《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规定。

三级、四级实验室实行国家认可制度,一级和二级实验室实行备案管理制度。

病原微生物实验从事的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及其相应的防护等级见表一、表二。

表一: 病毒类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防护等级
注:“*”表示部分第一、二类病原微生物按《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或卫生部规定可以在BSL-2操作。

表二: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类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防护等级
注:“*”表示部分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按《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或卫生部规定可以在BSL-2操作。

附表一 生物安全等级规范及病原微生物危险性等级分类

附表一 生物安全等级规范及病原微生物危险性等级分类

附表一生物安全等級規範及病原微生物危險性等級分類分類基準:依病原微生物危害性為基礎而分以下四類(依據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九十三年六月增修之「基因重組實驗守則」)一、第一級危險群微生物(Risk group 1 , RG1)第一級危險群微生物與人類健康成人之疾病無關。

例如不產生內孢子之Bacillus licheniformis, Escherichia coli-K12, adeno-associated virus第一型至第四型,及重組的不含潛在致癌基因產物或毒素之adeno-associated virus,且在無輔助病毒存在下進行培養。

二、第二級危險群微生物(Risk group 2 , RG2)第二級危險群微生物在人類所引起的疾病很少是嚴重的,而且通常有預防及治療的方法。

(一)細菌包括披衣菌1.Acinetobacter baumannii(以前稱為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2.Actinobacillus3.Actinomyces pyogenes(以前稱為Corynebacterium pyogenes)4.Aeromonas hydrophila5.Amycolata autotrophica6.Archanobacterium haemolyticum(以前稱為Corynebacterium haemolyticum)7.Arizona hinshawii(所有血清型)8.Bacillus anthracis9.Bartonella henselae, B. quintana, B. vinsonii10.Bordetella包括B. pertussis11.Borrelia recurrentis, B. burgdorferi12.Burkholderia(以前稱為Pseudomonas species;列於第三級危險群者除外)13.Campylobacter coli, C. fetus, C. jejuni14.Chlamydia psittaci, C. trachomatis, C. pneumoniae15.Clostridium botulinum, Cl. chauvoei, Cl. haemolyticum, Cl. histolyticum, Cl. novyi, Cl.septicum, Cl. tetani16.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 C. pseudotuberculosis, C. renale17.Dermatophilus congolensis18.Edwardsiella tarda19.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20.Escherichia coli(所有腸致病性、腸致毒性、腸侵襲性及攜帶有K1抗原的菌株,包括E. coli O157:H7)21.Haemophilus ducreyi, H. influenzae22.Helicobacter pylori23.Klebsiella(除K. oxytoca(RG1)以外之所有菌株)24.Legionella包括L. pneumophila25.Leptospira interrogans(所有血清型)26.Listeria28.Mycobacterium(除了列於第三級危險群者)包括M. avium complex, M. asiaticum,M. bovis BCG vaccine strain,M. chelonei, M. fortuitum, M. kansasii, M. leprae, M.malmoense, M. marinum, M. paratuberculosis, M. scrofulaceum, M. simiae, M. szulgai, M.ulcerans, M. xenopi29.Mycoplasma(M. mycoides及M. agalactiae除外)30.Neisseria gonorrhoeae, N. meningitidis31.Nocardia asteroides, N. brasiliensis, N. otitidiscaviarum, N. transvaiensis32.Rhodococcus equi33.Salmonella包括S. arizonae, S. cholerasuis, S. enteritidis, S. gallinarum-pullorum, S.meleagridis, S. paratyphi, A, B, C, S. typhi, S. typhimurium34.Shigella包括S. boydii, S. dysenteriae, type 1, S. flexneri, S. sonnei35.Sphaerophorus necrophorus36.Staphylococcus aureus37.Streptobacillus moniliformis38.Streptococcus包括S. pneumoniae, S. pyogenes39.Treponema pallidum, T. carateum40.Vibrio cholerae, V. parahemolyticus, V. vulnificus41.Yersinia enterocolitica(二)真菌1.Blastomyces dermatitidis2.Cladosporium bantianum, C.(Xylohypha)trichoides3.Cryptococcus neoformans4.Dactylaria galopava(Ochroconis gallopavum)5.Epidermophyton6.Exophiala(Wangiella)dermatitidis7Fonsecaea pedrosoi8.Microsporum9.Paracoccidioides braziliensis10.Penicillium marneffei11.Sporothrix schenckii12.Trichophyton(三)寄生蟲1.Ancylostoma human hookworms包括A. duodenale, A. ceylanicum2.Ascaris包括Ascaris lumbricoides suum3.Babesia包括B. divergens, B. microti4.Brugia filaria worms包括B. malayi, B. timori5.Coccidia6.Cryptosporidium包括C. parvum7.Cysticercus cellulosae(hydatid cyst, larva of T. solium)8.Echinococcus 包括E. granulosis, E. multilocularis, E. vogeli9.Entamoeba histolytica10.Enterobius11.Fasciola包括F. gigantica, F. hepatica12.Giardia包括G. lamblia13.Heterophyes14.Hymenolepis包括H. diminuta, H. nana15.Isospora16.Leishmania包括L. braziliensis, L. donovani, L. ethiopia, L. major, L. mexicana, L. peruvania,L. tropica17.Loa loa filaria worms18.Microsporidium19.Naegleria fowleri20.Necator human hookworms包括N. americanus21.Onchocerca filaria worms包括O. volvulus22.Plasmodium包括引起猿猴類疾病之P. cynomologi, P. falciparum, P. malariae, P. ovale, P.vivax23.Sarcocystis包括S. sui hominis24.Schistosoma包括S. haematobium, S. intercalatum, S. japonicum, S. mansoni, S. mekongi25.Strongyloides包括S. stercoralis26.Taenia solium27.Toxocara包括T. canis28.Toxoplasma包括T. gondii29.Trichinella spiralis30.Trypanosoma包括T. brucei brucei, T. brucei gambiense, T. brucei rhodesiense, T. cruzi31.Wuchereria bancrofti filaria worms(四)病毒1.Adenoviruses, human-all types2.Arenavirusesa. 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 virus(non-neurotropic strains)b. Tacaribe virus complexc.其他被特別引述而列名之病毒3.Bunyavirusesa. Bunyamwera virusb. Rift Valley fever virus vaccine strain MP-12c.其他被特別引述而列名之病毒4.Calciviruses5.Coronaviruses(SARS-Associated Coronaviruses列於第三級危險群除外)6.Flaviviruses(Togaviruses)- Group B Arbovirusesa.Dengue virus serotypes 1, 2, 3, and 4b.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c.Yellow fever virus vaccine strain 17Dd.其他被特別引述而列名之病毒7.Hepatitis A, B, C, D, and E viruses8.Herpesviruses(Herpesvirus simiae(Monkey B virus)除外)a. Cytomegalovirusb. Epstein Barr virusc. Herpes simplex types 1 and 2d. Herpes zostere.Human herpesvirus types 6 and 79.Orthomyxovirusesa. Influenza viruses types A, B, and Cb.其他被特別引述而列名之壁蝨攜帶正黏液病毒10.PapovavirusesAll human papilloma viruses11.Paramyxovirusesa. Newcastle disease virusb. Measles virusc. Mumps virusd. Parainfluenza viruses types 1, 2, 3, and 4e.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12.ParvovirusesHuman parvovirus(B19)13.Picornavirusesa. Coxsackie viruses types A and Bb. Echoviruses-all typesc. Rhinoviruses-all types14.Poxviruses (Monkeypox virus及被管制的Alastrim, Smallpox與Whitepox除外)15.Reoviruses包括Coltivirus, human Rotavirus及Orbivirus(Colorado tick fever virus)16.Rhabdovirusesa. Rabies virus-all strainsb. 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實驗室調適的病毒株包括VSV-Indiana, San Juan及Glasgow17.Togaviruses(參見Alphaviruses及Flaviviruses)Rubivirus(rubella)三、第三級危險群微生物(Risk group 3 , RG3)第三級危險群微生物在人類可以引起嚴重或致死的疾病,可能有預防及治療之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一病原微生物危害等级分类
本规范采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的病原微生物危害等级分类方法,与《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和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的分类方法对应关系见表1。

表1: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等级划分与标准
附录二生物安全柜选型原则
实验室应根据所需保护的实验对象的类型;针对操作感染性物质所需的个体防护要求;暴露于放射性核素和挥发性有毒化学品时的个体防护要求;或其他特殊性的工作要求来选择生物安全柜的类型。

一般在二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实验室中主要使用Ⅱ级生物安全柜(A1型、A2型、B1型、B2型),常用的是A2型和B2型。

生物安全柜的选型遵循原则见表2。

表2:生物安全柜选型原则
附录三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和基本程序
一般根据物品的种类和污染后的危害程度来选择消毒、灭菌方法。

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的方可选化学方法。

对于菌(毒)种、生物样本、其他感染性材料和污染物等,应选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处理。

对于实验防护服、实验器具等,可选用高压蒸汽灭菌、化学浸泡法处理。

对于实验仪器,台面和实验室环境等,可选用化学消毒剂或紫外线照射的方法处理。

但若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应采用更为有效的消毒法(如甲醛熏蒸等)。

对于被菌(毒)种、生物样本或其他感染性材料污染的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后清洗,使用前再按物品危险性的种类,选择适当的消毒、灭菌方法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

附录四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方法及周期
实验室必须对消毒、灭菌效果定期进行监测。

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不合格的物品不得离开实验室。

一、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应进行生物和化学监测。

生物监测:消毒剂每季度一次,细菌总数必须<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灭菌剂每月一次,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化学监测:应根据消毒、灭菌剂的性能定期监测,含氯消毒剂等应每日监测。

二、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

高压蒸汽灭菌应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工艺监测应每锅进行,并详细记录。

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对于高危险性物品需进行中心部位的化学监测。

预真空压力灭菌器每天灭菌前进行B-D试验,生物监测应每月进行,新灭菌器使用前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三、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
紫外线消毒应进行灯管照射强度监测和生物监测。

高强度紫外线不得低于90μw/cm2
灯管照射强度监测每半年进行一次,不得低于70μw/cm2。

新使用的灯管也要进行监测,不得低于100μw/cm2
生物监测必要时进行,要求经消毒后的物品或空气中的自然菌应减少90.00%以上,人工染菌杀灭率应达到99.90%。

四、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包括对空气、仪器设备、物体表面和工作人员手的监测。

在怀疑有实验室污染时应进行环境监测。

监测方法和卫生标准见《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

附录五生物安全标识的使用
一、生物安全标识
凡是盛装生物危害物质的容器、运输工具、进行生物危险物质操作的仪器和专用设备等都必须粘贴标示有相应危害级别的生物安全标识(见图1)。

图1:生物安全标识
注:标志为黑色,背景为黄色
二、生物安全标识的使用
在生物安全实验室入口的明显位置必须张贴生物危害标志。

标志上应明确标示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等级,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人、紧急联系方式等。

见图2
图2:生物安全实验室标识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授权人员方可进入
责任人:
紧急联系电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