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作业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3课 辛亥革命练习题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3课辛亥革命练习题C.否定了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D.确立了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答案】C3.鲍明铃认为,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规定的政体结构内,如果议会强大有力,内阁将被引向对议会负责的方向,否则就要对总统负责。
这主要是因为A.内阁总理由议会选举的多数党产生B.约法特别规定临时政府实行总统制C.内阁总理同时要对总统和议会负责D.双重行政体制中权力划分含糊不清【答案】D4.历史图片作为历史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可让我们更形象、更贴切的感受历史。
观察下图,与之有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A.同盟会成立B.湖北军政府成立C.中华民国成立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答案】C5.下图是辛亥革命期间的漫画,下列选项中符合漫画主题的是A.武昌起义的爆发B.清朝统治土崩瓦解C.清帝退位D.清朝的强大,光芒四射【答案】B6.“中华民族”概念是在20世纪初出现的,最初只是指代汉族。
但在1913年初各蒙古王公及其代表发表声明:“我蒙同系中华民族,自宜一体出力,维护民国。
”“中华民族”内容的变化反映出A.辛亥革命使各民族间真正实现了平等B.中华民国的建立有助于现代国家认同C.《临时约法》使近代国家观念得到传播D.中华民国成立推动中华民族意识形成【答案】D7.参加过辛亥革命的林伯渠曾感慨地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在林老看来,辛亥革命A.政治意义常被低估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在反封建方面意义重大D.因群众基础薄弱而失败【答案】C8.(2019年江苏卷)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
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
”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A.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B.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C.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D.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答案】B9.下图为发表于一九一一年12月14日《神州日报》的时事漫画《万目一的》。
【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第13课辛亥革命作业1
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4单元第13课辛亥革命同步练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马勇在《重新认识近代中国》中写道:“从孙中山到袁世凯,是民国初年的一个美丽传说。
这个传说为中国人赢得了无数的赞美和荣光。
”下列史实中,不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 )A.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B.袁世凯劝退清帝,赞成共和,化解南北对峙C.孙中山信守承诺,辞职下野,让位于袁世凯D.袁世凯力图恢复秩序,废除共和,重建帝制2、“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各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上述文字出自(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孙中山《民报》发刊词C.宣统帝退位诏书D.陈独秀《敬告青年》3、莫理循出任《泰晤士报》中国记者期间(1897~1912年)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迄今为止,所有迹象表明这纯粹是一场内部的、反政府的、反朝廷的运动。
这是广泛的反对腐败政治的起义。
各种迹象表明这场运动迄今不是针对外国人的。
”他的观察()A.反映出“运动”对西方利益的维护B.肯定了“运动”对社会转型的意义C.没有准确认识当前“运动”的影响D.体现出列强对“运动”的支持立场4、1919年,尚未成为职业革命家的毛泽东在《民众的大联合》中指出,“辛亥革命……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无关系……然而我们却有一层觉悟,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
”毛泽东认为辛亥革命()A.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结束了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C.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D.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5、学者马海珍在《袁世凯的时代困境》中记述:“武昌起义后,各地响应,新军发挥实力,先后参加湖南、陕西、江西、云南等十余省市的独立起义……在独立的各省中,许多新军将领出任各省都督。
”这些“都督”()A.壮大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力量B.推动了革命后全国政治秩序的稳定C.埋下了民国初年军阀割据隐患D.提供了袁世凯掌权可以利用的势力6、有学者指出,纪年的改革是“皇帝倒了”的结果,但对中华大地上远离革命风暴中心的人们来说,正是纪年的改革才使他们相信皇帝己经倒了。
高一人教版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同步练习 (2)
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首先要解决的社会矛盾A.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C.民族资产阶级与满洲贵族的矛盾D.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派的矛盾2.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主要是指A.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形成B.积极发动人民参加革命C.与保皇派展开了激烈论战D.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和纲领3.《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在当时最实际的意义是A.确立民主共和政体B.使人民获得政治权利C.限制袁世凯的权利D.否定君主专制制度4.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后,革命主要领导人中,有的准备功成身退,有的转移实业,有的醉心于议会政治。
这说明他们①革命性已经丧失②对中国革命缺乏全面和完整的认识③未看到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复杂性④未认清中外反动派的本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天朝田亩制度》与民生主义的“平均地权”的相同之处是A.平分土地给农民 B.反对封建制度C.提出土地国有D.保护小农经济6.清朝统治的结束,意味着在中国A.君主专制政体结束B.专制统治结束C.封建统治结束D.君主立宪制的破产7.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指出,“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历史命运,那时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制没有能保障广大人民的权利,最终在各种反动势力的冲击下归于失败”。
造成这一结局的原因有①西方式的政治体制脱离中国国情②中国国民的素质与共和制的要求相差太远③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破坏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自身存在的明显弱点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一位对孙中山怀有无比敬仰之情的外国人想到孙中山曾经工作、生活、战斗过的地方旅游。
假如你是位导游,你可以给他推荐的地方有①广州②中山市③西安④南京A.①②④B.①②C.②③④D.③④9.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
第13课辛亥革命课后练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3课:辛亥革命1.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
”日记中的“万恶之政府”指( )A.清政府B.南京临时政府C.北洋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2.同盟会纲领是对兴中会革命纲领的继承和发展,同盟会纲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A.提出了民族主义 B.提出了民权主义C.提出了民生主义 D.提出了民主主义3.“事不孤起,必有其邻”。
武昌起义之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911年11月下旬,全国有十几个省区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
这些省区包括( )①浙江②湖北③直隶④江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与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直接相关的是( )十八星旗飘扬于湖北军政府A.兴中会成立B.同盟会成立C.黄花岗起义D.武昌起义5.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
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6.清末预备立宪之后,梁启超说:“在民主专制之下,宪法徒具一纸空文,议会只是尸位素餐。
然而,专制政体久而久之亦失人心。
除了再革命之外,别无他途。
”梁启超意在说明( )A.辛亥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B.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根深蒂固C.清廷专制体制导致革命爆发D.君主政体是革命出现的根源7.“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上述评价意在指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D.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8.民国建立之初,名士王湘绮撰对联一副:“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 练习):_第13课 辛亥革命
第13课辛亥革命基础巩固1“建立民国……大总统由国民共举……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
”材料应出自哪一政党的誓词( )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C.华兴会D.光复会解析A、C、D三项都是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不是政党,均排除。
依据“建立民国”等信息,可知此时民国还未成立,故应该是中国同盟会的纲领,选B项。
答案B2中国同盟会成立后,“从此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
这说明中国同盟会( )A.推动了各个革命团体的“百家争鸣”B.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形势的日益高涨C.使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D.使工农运动风起云涌解析题干材料“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反映了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推动了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故选B项。
答案B3与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直接相关的是( )十八星旗飘扬于湖北军政府A.兴中会成立B.同盟会成立C.黄花岗起义答案D4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采用红、黄、蓝、白、黑“五色旗”为国旗,取代清朝的国旗——龙旗。
其主要意图是( )A.象征“五族共和”B.反对封建迷信C.反对满洲贵族统治D.实行分权制衡解析五色旗的红、黄、蓝、白、黑代表的是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五个民族,象征“五族共和”,A项正确。
答案A5“被民族危机催得早熟的中国资产阶级顾不得自己的幼稚和力量弱小,一代又一代付出努力,想把西方近代化运动引入中国,每一代人都在自己所处的历史条件下做了前人所不曾做的事。
”其中,辛亥革命“做了前人所不曾做的事”是指( )A.建立民主共和政体B.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C.发展资本主义经济D.促进国人的思想解放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辛亥革命的成果,题眼是“前人所不曾做的事”。
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中华民国,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故A项正确。
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就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故B项错误;《资政新篇》和资产阶级维新派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故C项错误;早在辛亥革命前,维新变法就已经促进了国人的思想解放,故D项错误。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13课 辛亥革命 Word版含解析
第13课辛亥革命随堂作业——练双基一、选择题知识点一武昌起义1.晚清政府推行的自救运动“新政”和“预备立宪”,虽没有挽救清朝走向灭亡的命运,但是客观上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直接促使了武昌起义的爆发B.加强了清政府的综合实力C.阻挡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D.为酝酿民主革命创造条件答案:D解析: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故答案为D。
其他选项说法皆不符合史实。
2.20世纪初,某人在其著作中写道:“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
据此推断,此人可能是()A.林则徐B.洪仁玕C.康有为D.邹容答案:D解析:由“20世纪初”可排除A、B两项。
由“自由”“革命”等关键词可以看出,其主张通过革命的方式建立民主政体。
而康有为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反对革命,故排除C,答案为D。
3.“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这是中国近代革命党人黄兴为其领导的某次革命活动所写的挽联。
该革命活动是()A.武昌起义B.四川保路运动C.黄花岗起义D.金田起义答案:C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黄兴”“领导”“七十二健儿”“黄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发生于1911年的黄花岗起义。
答案为C。
4.《纽约时报》是以报道重大事件为主、具有全球性影响的报纸。
该报在近代某一时段共5个月的时间内,对中国某一事件的报道文章有500余篇;以该事件相关城市为标题关键词进行检索的话,武汉三镇、北京、南京的报道数量分别为38、50和25篇。
由此判断该事件是()A.义和团运动B.鸦片战争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D.辛亥革命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时,应从题干材料信息“5个月”“武汉三镇、北京、南京”等进行判断,这与辛亥革命相符合,故D项正确;其他三项在地理信息上均不符合,排除A、B、C。
历史新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辛亥革命
第13课辛亥革命【水平测试】1.“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一政治纲领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A.兴中会成立大会 B.同盟会成立大会C.某某军政府成立大会 D.中华民国成立大会2.(2010年某某聊城模拟)某年出版的日本报纸关于中国事件的报道中,使用了下列小标题:“点燃革命之火”,“某某的形势”,“排满兴汉宣言”,“列国的态度”等。
这些文章集中报道的可能是()A.太平天国运动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辛亥革命3.(2010年某某六校模拟)口号和标语往往具有一定的政治背景。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下列标语、口号最有可能出现在某某街头的是()A.热烈祝贺孙某某先生就任军政府都督!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万岁!C.热烈庆祝某某军政府诞生!D.满清已经灭亡,汉人从此翻身!4.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某某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某某国政府,主要是因为它()A.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是在美国支持下建立的C.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的5. 为了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某某某某制,《临时约法》特别规定()A.实行责任内阁制B.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C.实行总统制D.实行君主立宪制6. 中华民国成立后,列宁高度评价了孙某某及其革命的卓越贡献,并认为孙某某领导的这场革命“正在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
列宁的这一看法肯定了A.革命派从此登上中国政治舞台 B.孙某某防止社会的贫富分化C.孙某某为救国救民而不懈努力D.辛亥革命打击了列强在华势力7.阅读下列材料: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某某之区别。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
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总统签署法令须经内阁总理副署……参议院对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之出席,出席员之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3课 辛亥革命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第13课辛亥革命[等级提升]一、选择题1.1894年孙某某创建兴中会时指出:“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效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
乃以庸奴误国,涂(荼)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
方今强邻环列,蚕食鲸吞……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以下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开发中华资源,抵御列强侵略B.推翻满清贵族统治C.建立资产阶级某某国D.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答案 C解析由材料中“土地之饶”“庸奴误国”“拯斯民于水火”等信息,可判断A、B、D 三项正确,故排除;建立资产阶级某某国材料无法体现,故C项符合要求。
2.有学者认为:革命党虽然嚷嚷了这么多年的革命,但他们并没有准备好一个周密详尽的计划。
到武昌起义之前,所有革命党的起义,没有一次起义有成功的机会。
这可用来说明( )A.辛亥革命的必要性 B.辛亥革命的偶然性C.辛亥革命的紧迫性 D.辛亥革命的仓促性答案 B解析从“没有准备好一个周密详尽的计划……没有一次起义有成功的机会”可知,该学者意在强调辛亥革命的成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故选B项。
3.武昌起义发生后,时任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意识到,“运动的广泛性以及它到处获得胜利,使得以武力恢复国家原来面目的一切企图难以实现”。
面对这种形势,以英国为首的列强采取的对策是( )A.扶植新的在华代理人 B.默认革命党掌握权力C.进行直接的武装干涉 D.培植军阀以分裂中国答案 A解析“武昌起义”后列强意识到“以武力恢复国家原来面目的一切企图难以实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们转而以和平的方式支持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即扶植新的在华代理人,故A项正确。
列强没有默认革命派掌握权力,故B项错误;列强采取扶植代理人方式,并没有直接进行武装干涉,故C项错误;袁世凯死后才出现军阀割据,故D项错误。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13课 辛亥革命同步练习人教必修1.doc
第13课辛亥革命一、选择题1.20世纪初,民主革命取代维新变法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是因为①戊戌变法失败②《辛丑条约》的签订③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④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发动革命运动的根本目的是A.改朝换代,由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B.实现君主立宪的国家政权C.开辟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D.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实现中华民族独立3.《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
”对其认识正确的是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B.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C.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4.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
据统计,以下为1900-1936年各报刊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
其中属于1912年的是A.立宪、八国联军、南昌、赔款、阿QB.三民主义、民国、南京、孙逸仙、共和C.新文化、北洋、实业救国、张骞、仲甫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改造、抗日5.在中国近代史上,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A.武昌起义成功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C.清帝退位D.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6.1915年12月20日,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在北京居仁堂正式登基称皇帝,改元洪宪,册封了将领、皇子、后妃。
这套做法实际上是恢复了A.共和制度B.宗法制度C.君主专制制度D.君主立宪制度7.武昌起义后,袁世凯重新掌握清政府实权的最主要原因是A.控制着北洋新军B.立宪派的支持C.帝国主义的扶植D.革命党人妥协&有人这样评价辛亥革命的作用:“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
”这表明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在于A.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B.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迫使清帝退位D.建立了完善的民主制度9.列宁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事件时指出,标榜“自由”、“民主”、“共和”的欧洲资产阶级国家,并没有支持中国的革命运动;相反,这一运动激起了他们“掠夺中国”的欲望,为此还与中国的落后势力“实行联盟”。
历史人教必修1 第13课 辛亥革命 作业(1)
《辛亥革命》一、单选题1.武昌起义后成立的“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成员多有立宪派和旧官僚,但他们承认并通过了革命派雷奋等起草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这说明()A.共和制得到社会各界一致支持 B.清政府统治的土崩瓦解C.各派实现追求民主制的目标整合 D.辛亥革命具有不彻底性2.1912年,革命党人多有要求毁党建国的提议,立宪派也要求革命党人撤销党名,手握重兵的黄兴耐心回答了不能取消同盟会名称的理由,表示:“将来政治竞争,但能以政见相折冲,不愿以武力相角逐,各国政党大抵如此。
”黄兴反对取消同盟会的出发点是()A.民主代议制需要政党竞争 B.武装斗争依靠政党领导C.社会利益需要政党来代表 D.政党竞争优于武力角逐3.秋瑾就义后不久,同盟会领导人胡汉民说:“故为中国计,为多数人计,此后非特暗杀之事不可行,即零星散碎,不足置彼房死命之革命军,亦断不可起。
”这一言论反映出,当时的革命志士()A.革命立场发生动摇 B.要改变革命策略 C.计划创立革命政党 D 斗争目标不明确4.有学者指出:“辛亥革命乃留学生的发踪指示,哥老会的摇旗呐喊,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无关系。
我们虽赞成他们的主义,却不曾活动,他们也不用我们的活动。
然而我们却有一层觉悟,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
”可见,辛亥革命()A.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B.推翻了多年的封建制度C.极大地提高了国民意识 D.思想启蒙有一定成效二、材料题5.美国《1787年宪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都是在本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颁布的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但结局却大不相同。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統、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4单元第13课《辛亥革命》练习
第13课《辛亥革命》练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从实力上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最确切的回答是( ) A.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B.三民主义符合历史潮流C.革命成功重在舆论宣传D.洪秀全不注意斗争策略2.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和日本”一章这样写道:“在广东,小规模的革命党起义虽遭镇压,可是在汉口,1911年10月10日,革命者的一家炸弹制造厂的意外爆炸,导致了附近帝国军队的兵变。
”这场“兵变”带来的结果不包括( )A.清朝政府垮台 B.封建制度结束C.中华民国成立 D.中国历史巨变3.袁世凯为笼络康有为,召他主持清史馆。
康有为力辞道:“我若修清史,则袁世凯首为罪人,如此必不为所容,因此不可赴任。
”这反映出( )A.威权政治下知识分子的艰难抉择B.康有为坚持君主立宪道路C.康有为对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不满D.康有为无法接受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4.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下图所示的文件,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B.标志清王朝统治的结束C.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D.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5.1935年林语堂曾痛心疾首地评论道:“1911年的革命不过在种族革命上获得了胜利,它不过是粉碎了一个皇权,而留下了一堆毁垣碎瓦和呛人的尘灰。
”此评论 ( ) A.全面否定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B.认为辛亥革命基本实现了三民主义C.为辛亥革命不彻底而深感惋惜D.强调革命未根本改变中国社会性质6.鲁迅曾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
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
”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 ) A.没有明确的反帝目标B.脱离下层人民群众C.反封建不彻底7.《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为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兴起。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必修1历史习题:第十三课 辛亥革命 课时作业 Word版含答案
第四单元第13课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晚清政府推行的自救运动“新政”和“预备立宪”,虽没有挽救清朝走向灭亡的命运,但是客观上也起到了肯定的乐观作用。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直接促使了武昌起义的爆发B.加强了清政府的综合实力C.阻挡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D.为酝酿民主革命制造条件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预备了一些条件。
故答案为D项。
其他选项说法皆不符合史实。
2.孙中山先生是宏大的民族英雄、宏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宏大先驱。
孙中山的“先驱”活动体现在( D )A.最早提出在中国进展资本主义B.最早进行了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斗争C.最早领导推翻了封建制度D.最早建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最早提出进展资本主义的是洪仁玕,故A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最早进行反侵略、反封建斗争,故B 项错误;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帝制,封建制度仍旧根深蒂固,故C项错误;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故D项正确。
3.(2021·浙江学业水平模拟)同盟会纲领是对兴中会革命纲领的继承和进展,同盟会纲领的进展主要体现在( C )A.提出了民族主义B.提出了民权主义C.提出了民生主义D.提出了民主主义兴中会革命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具有民族、民权的含义。
同盟会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纲领,相比较兴中会纲领,同盟会纲领的进展主要体现在民生主义,故选C项。
4.(2021·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无论是从破还是从立的角度看,武昌起义都可谓首创性义举,故史称“辛亥首义”。
这里所说的“首义”主要是指武昌起义( D )A.是革命党人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B.是推翻清王朝并导致民国建立的起义C.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反清起义D.是第一次得到广泛响应和支持的起义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之前进行了不只一次的武装起义,所以A项错误。
【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第13课辛亥革命作业1
【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第13课辛亥革命作业1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4单元第13课辛亥革命同步练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马勇在《重新认识近代中国》中写道:“从孙中山到袁世凯,是民国初年的一个美丽传说。
这个传说为中国人赢得了无数的赞美和荣光。
”下列史实中,不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 )A.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B.袁世凯劝退清帝,赞成共和,化解南北对峙C.孙中山信守承诺,辞职下野,让位于袁世凯D.袁世凯力图恢复秩序,废除共和,重建帝制2、“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各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上述文字出自(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孙中山《民报》发刊词C.宣统帝退位诏书D.陈独秀《敬告青年》3、莫理循出任《泰晤士报》中国记者期间(1897~1912年)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迄今为止,所有迹象表明这纯粹是一场内部的、反政府的、反朝廷的运动。
这是广泛的反对腐败政治的起义。
各种迹象表明这场运动迄今不是针对外国人的。
”他的观察()A.反映出“运动”对西方利益的维护B.肯定了“运动”对社会转型的意义C.没有准确认识当前“运动”的影响D.体现出列强对“运动”的支持立场4、1919年,尚未成为职业革命家的毛泽东在《民众的大联合》中指出,“辛亥革命……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无关系……然而我们却有一层觉悟,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
”毛泽东认为辛亥革命()A.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结束了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C.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D.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5、学者马海珍在《袁世凯的时代困境》中记述:“武昌起义后,各地响应,新军发挥实力,先后参加湖南、陕西、江西、云南等十余省市的独立起义……在独立的各省中,许多新军将领出任各省都督。
高中历史 第13课《辛亥革命》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含解析)
高中历史第13课《辛亥革命》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含解析)(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A组(基础题)1.孙中山(1866-1925)在回忆录中说:“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满清王朝。
”孙中山“28岁那年”的主要行动是( )A.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B.联合其他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C.与革命党人一起发动黄花岗起义D.领导同盟会会员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解析:孙中山28岁那年应是1894年,他在檀香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答案:A2.孙中山指出:“现今之主义,总以互相联络为要”。
为此他采取的行动是( )A.成立中国同盟会B.发动辛亥革命C.建立中华民国D.颁布《临时约法》答案:A3.孙中山总结黄花岗起义时说:“事虽不成……已震动全球。
”主要是因为( )A.扩大了武装起义的规模B.导致了武昌起义的爆发C.体现了革命党人的斗志D.推动了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解析:题干说明黄花岗起义的意义重大。
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已震动全球”。
答案:D4.右图是坐落于武汉市的一个著名建筑,2011年6月正式建成,10月10日正式开放,以纪念某一重大历史事件一百周年,你认为这一历史事件是指( ) A.太平天国运动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答案:D5.1911年4月21日,中国海军巡洋舰“海圻”号出航,它出使英国参加乔治五世国王的加冕庆典,并出访美国、古巴。
13个月后它回到上海应升起的国旗是( ) A.大清王朝的龙旗B.中华民国的五色旗C.中华帝国的青天白日旗D.新中国的五星红旗解析:13个月后应是1912年5月,上海属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统治区,故应升中华民国五色旗,选B。
答案:B6.某班同学举行了一次关于辛亥革命的讨论,下列结论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推翻了旧政权B.颁布了新宪法C.建立了新政府D.实现了真民主答案:DB组(能力题)7.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为一部‘帝王专制史’;而现代的中华通史,则是一部‘民主政治史’”。
人教版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13课辛亥革命一、单项选择题:1.湖北省武汉市的武昌区有一条街叫“首义路”,这是为了纪念发生在这里的武昌首义。
武昌首义发生于A.1911年10月10日 B.1912年元旦C.1912年2月12日 D.1912年3月2.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诸法令中,对原中国同盟会纲领未真正实施的纲领是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3.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高度评价了辛亥革命,集中反映了A.当时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的深切愿望B.当时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深切愿望C.当时中国人民寻求民族独立,推翻帝制的深切愿望D.当时中国人民寻求民族独立和解放,振兴中华的深切愿望4.中国近代史上,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A.湖北军政府成立 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C.清帝退位 D.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5.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原因是A.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B.在美国的支持下建立C.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D.确立了国民的权利与自由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议员有弹劾总统的权力,表明A.中华民国有真正的民主 B.孙中山也受到制约C.临时大总统没有权力 D.孙中山试图限制袁世凯7.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的原因有①同盟会四分五裂②列强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③立宪派旧官僚乘机向革命党人进攻④革命政权内外交困处境艰难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8.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C.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D.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殖民势力9.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但没有得到资本主义各国的支持,其主要原因是A.外国人不了解孙中山及其革命的性质B.资本主义各国不赞成武装起义的斗争方式C.西方各国不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D.列强已经选中了袁世凯为其代理人10.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巨变的是A.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B.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C.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D.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11.下列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A.清朝湖北当局无力抵抗B.革命党人筹划周密完善C.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D.立宪派改变策略乘机附和12.“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予吾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认识者,均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
4.13辛亥革命课时作业人教版必修1)
课时作业13辛亥革命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两幅图,反映了辛亥革命爆发时的背景,从图中可以看出哪些因素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①民族危机的深重②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严重阻碍③清政府腐败无能④资产阶级革命力量的发展壮大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解析:从图中看不出④,排除带④的选项。
答案:C2.(2012·厦门高一检测)1912年2月15日,孙中山率临时政府文武官员赴明孝陵,祭奠明太祖朱元璋。
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孙中山革命思想中的()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创立民国C.平均地权D.发展资本主义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
从材料中“祭奠明太祖朱元璋”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三民主义中反对满清贵族的民族主义思想,故选A项。
B、C、D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答案:A3.下列图片所示内容,反映了革命党人发动的哪一次武装起义()A.萍浏醴起义B.黄花岗起义C.镇南关起义D.浙皖起义解析: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先后发动了一系列起义,推动了全国革命进入高潮。
黄花岗起义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次,起义失败后有七十二具革命党人的尸体合葬在广州黄花岗,称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答案:B4.(2012·北京高一检测)一部历史作品中写道:“1912年元旦,下午6时15分,孙文换乘马车去总统府,由黄兴和各省代表迎入内府。
当晚11时,举行受任典礼。
”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孙中山就任同盟会总理B.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C.孙中山就任海陆军大元帅D.孙中山就任中国国民党总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
结合材料“1912年元旦”等信息可知应选B项。
答案:B5.1913年,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赢得参众两院大多数议席,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这意味着()A.北洋政府实行民主政治B.国民党取得组织责任内阁的权力C.国民党领导人依此将取代袁世凯的总统职位D.总统制将取代责任内阁制答案:B6.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下图所示的文件,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B.标志着清王朝统治的结束C.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D.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答案:D7.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从法律层面对人民权利和自由实行保护的是()A.《资政新篇》B.《天朝田亩制度》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秦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临时约法》内容及其历史地位的理解领悟。
历史人教必修1 第13课 辛亥革命 作业(3)
《辛亥革命》一、单选题1.有学者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为中国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铁和血铸成的句号。
这主要是指辛亥革命()A.结束了中国的封建社会 B.确立了西方的民主制度C.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赢得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2.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错误的是()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C.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3.1909至1910年,清政府各省咨议局相继成立,许多议员为争取对本省行政、参政、法律等方面的监督权,要求改革地方弊政、检举地方官吏贪赃枉法等。
咨议局的成立反映了()A.清王朝加强专制主义的倾向 B.晚清政府打击官员贪腐的决心C.列强对中国政治侵略的放松 D.有识之士宪政救国的迫切愿望4.中国同盟会成立后,“从此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
这说明中国同盟会的成立()A.推动了各个革命团体的“百家争鸣”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形势的日益高涨 D.使工农运动风起云涌5.2011年我国两会的主题是“民生”,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
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他的这一主张是()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6.维新变法时期,我国出现了许多政论性较强的报刊,有助于开启民智、推进变法。
下列不属于这一类型的报刊是()A.《中外纪闻》 B.《强学报》 C.《时务报》 D.《民报》7.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的()A.兴中会 B.光复会 C.华兴会 D.同盟会8.19世纪的报刊、揭贴中,对民众多以“臣民”“子民”相称。
进入20世纪“国民”逐渐取代了“臣民”“于民”。
这反映出()A.五四运动促成了民族觉醒 B.民主共和观念得到广泛传播C.维新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D.“中体西用”传播了启蒙思想9.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是()A.《民法大全》 B.《权利法案》 C.《资政新篇》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0.《天朝的镜像》一书中描述:“无数中国人在1911年被革命的细菌所传染,并于一夜之间在没有具备任何新思想的情况下,变成了暴力反满和反君主政体者。
高中历史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3课 辛亥革命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
第13课辛亥革命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易中武昌起义1、2中华民国成立 3中国某某进程的丰碑 6 4、5综合7一、选择题1.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写道:“武昌起义后,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
清朝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
”这一材料( )A.说明了同盟会力量的强大B.否定了武昌起义关键作用C.揭示了清朝灭亡内在原因D.说明了革命党人的软弱性解析:C 材料“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
清朝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说明清朝灭亡是由于自身统治危机所致,揭示了清朝灭亡内在原因,C项正确;A、B、D三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2.孙某某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书》上说:“某某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所谓独立,对于清廷为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蒙古、某某意亦同此。
行动既一,决无歧趋,枢机成于中央,斯经纬周于四至。
”这里孙某某主要强调的是( )A.继续进行革命B.加强政治统一C.各省放弃独立D.实行民族自治解析:B 材料强调独立于清廷的各省份应当行动统一,听命于中央,而非继续革命,故A项错误,B项正确;孙某某肯定各省独立的重要性,故C项错误;孙某某认为蒙古、某某等地也应当跟其他省份一样统一行动,故D项错误。
3.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A.立法目的是为了推翻君主专制B.确立了责任内阁制和总统制C.拉开了中国政治某某化的序幕D.体现了分权制衡的立法原则解析: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于1912年3月,此时君主专制制度已经被推翻,故A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责任内阁制,限制和削弱总统权力,没有确立总统制,故B 项错误;戊戌变法拉开了中国政治某某化的序幕,故C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按照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规定中华民国的政治体制,故D项正确。
4.陈旭麓认为,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里“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他还说:“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辛亥革命
基础巩固
1“建立民国……大总统由国民共举……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
”材料应出自哪一政党的誓词( )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华兴会
D.光复会
、C、D三项都是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不是政党,均排除。
依据“建立民国”等信息,可知此时民国还未成立,故应该是中国同盟会的纲领,选B项。
2中国同盟会成立后,“从此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
这说明中国同盟会( )
A.推动了各个革命团体的“百家争鸣”
B.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形势的日益高涨
C.使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D.使工农运动风起云涌
,推动了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故选B项。
3与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直接相关的是( )
十八星旗飘扬于湖北军政府
A.兴中会成立
B.同盟会成立
C.黄花岗起义
4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采用红、黄、蓝、白、黑“五色旗”为国旗,取代清朝的国旗——龙旗。
其主要意图是( )
A.象征“五族共和”
B.反对封建迷信
C.反对满洲贵族统治
D.实行分权制衡
,象征“五族共和”,A项正确。
5“被民族危机催得早熟的中国资产阶级顾不得自己的幼稚和力量弱小,一代又一代付出努力,想把西方近代化运动引入中国,每一代人都在自己所处的历史条件下做了前人所不曾做的事。
”其中,辛亥革命“做了前人所不曾做的事”是指( )
A.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B.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C.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D.促进国人的思想解放
,题眼是“前人所不曾做的事”。
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中华民国,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故A项正确。
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就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故B项错误;《资政新篇》和资产阶级维新派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故C项错误;早在辛亥革命前,维新变法就已经促进了国人的思想解放,故D项错误。
6有学者认为:“它的意义不同于中国历史上常见的改朝换代,也不仅仅限于赶跑了一个皇帝,而是从根本上动摇了大多数中国人的信仰……”这位学者所说的“它”是指( ) A.戊戌变法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7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并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下列举措对这一潮流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 )
A.成立中国同盟会
B.提出三民主义
C.建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D.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8鲁迅在小说《祝福》中写道:他(四叔)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
这段描写反映了辛亥革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没有广泛发动群众
B.没有进行广泛的思想启蒙
C.没有属于革命派的武装
D.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二十九条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之二以上者为当选。
第三十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四十八条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行政、立法与司法权的规定,体现了什么原则?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分权与制衡。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无论从破还是从立的角度看,武昌起义都可谓首创性义举,故史称“辛亥首义”。
这里所说的“首义”主要是指武昌起义( )
A.是革命党人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B.是推翻清王朝并导致民国建立的起义
C.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反清起义
D.是第一次得到广泛响应和支持的起义
21912年元旦,《申报》一篇名为《新祝词》的文章写道:“我四万万同胞如新婴儿新出于母胎,从今日起,为新国民,道德一新、学术一新、冠裳一新,前途种种新事业,胥吾新国民之新责任也。
”这段材料表明( )
A.清政府已经被推翻
B.中华民国已经成立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中华民国实现国民当家作主
年元旦”这一关键信息。
题干材料反映了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申报》等媒体对中华民国充满憧憬。
A项发生于1912年2月12日;C项是辛亥革命的影响;D项与史实不符。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条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其实质意义是( )
A.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人民在政治上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
C.确定了民主共和的基本原则
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皇帝掌握一切大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实质上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4“自辛亥革命以后,民主主义就成了正统。
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
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对这段材料的正确理解是( )
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封建社会
B.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辛亥革命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D.辛亥革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二、非选择题
5辛亥革命是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问题一偶然与必然
张鸣认为:“起义前一个月,革命党人在汉口试验炸弹不慎爆炸,暴露了据点。
清政府拿到了他们丢下的革命党人名册、武器,湖广总督瑞澂抓了20多个人。
之后就有传言说瑞澂要按图索骥把所有革命党都抓了,当时新军军营里有不少革命党人,包括一些跟革命党有过交往的人……人心惶惶……其实瑞澂未必打算追查,但谣言四起,形成一种人人自危的恐怖气氛。
武昌起义其实是出乎意料地爆发,并出乎意料地取得成功,带有极大的偶然性。
”金冲及则认为历史的发展决不会是无缘无故的,总由当时的客观大趋势所决定,这就是必然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问题二成功与影响
列宁说:“资产阶级革命面前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扫除、摒弃并破坏旧社会的一切桎梏。
任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这个任务,也就是完成它所应做的一切,即加强资本主义发展。
”
(2)结合列宁的观点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的理解。
答案一观点: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偶然的。
理由:革命党人试爆炸弹不慎爆炸,
清廷大搜捕的谣言盛行,人人自危。
答案二观点: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必然的。
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革命的主客观条件。
具体要点: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革命政党成立;清政府卖国的反动本质进一步暴露;保路运动等收回利权斗争兴起等。
(2)辛亥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