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5《海上英魂》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3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S)教学设计
教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
课文:25 海上英魂
板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这篇略读课文,记叙了一百多年前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表现了以邓世昌为代表的北洋水师将士同仇敌忾、顽强作战、宁死不屈的英勇
精神。
根据本课篇幅较长,教学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读课文内容,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品味、体会,通过想象,
再现激战场面,在读中体会情感。还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加深对文章主人公的了解。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在中日甲午战争中邓世昌率领将士顽强作战的
动人事迹,体会昨日的英雄们舍身报国的崇高精神。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语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
3.帮助学生认识“霎、锚、霄、频、屡、舵”;积累“霎时、频频、毫不示
弱、响彻云霄、乘风破浪、置之度外、同归于尽”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想象激战的场面,体会邓世昌热爱祖国、誓死报效祖国的英雄气概。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语的深刻含义。
课前准备:
1.课前搜集邓世昌的相关资料。
2.课件。
教学过程:
⑴、这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放在课文结尾有什么作用?
(点明事情的结果,照应开头,说明楚王改变了对晏子的态度。)
⑵、改双重否定句为肯定句,比较语意。
(“从这以后,楚王很尊重晏子了。”书上原句比改后的句子意思更肯定,语气更强烈。
⒉深刻认识“晏子”。
学习课文后,你喜欢晏子吗?为什么?
(有过人的才智,善变的口才,不畏强权,热爱自己的国家。)
⒊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分段,再写段意。
第一段(1、2 自然段):楚王仗着国势强盛,想趁机侮辱出使到出国的晏子。(起因)
第二段(3 至5 自然段):晏子针锋相对,三次反驳了楚王对它的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经过)
第三段(第6 自然段):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结果)
⒋课堂作业:完成作业本三第5、6 题。
㈢课后小结:
板书设计:
11晏子使楚
不尊重——不敢不尊重
(反驳)
楚国是狗国
楚国是下等国
楚国社会风气不好
12半截蜡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10 个生字,绿线中的2 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一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1、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
2、默读课文明白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剧本的提示,理解人物的心理和行为。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10 个生字,绿线中的2 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一说伯
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1、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
2、默读课文明白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剧本的提示,理解人物的心理和行为。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板书课题:半截蜡烛
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为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3、师质疑: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感知
1、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2、通过读课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
3、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
三、检查生词的掌握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词,要求读准确,特别强调“烛”、“诺”、“遭”“盯”“琳”等字的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