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合成 第五章 稳定化碳负离子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反应介质的影响:
反应介质可分为质子性或非质子性溶剂,还可以分 为极性或非极性溶剂 只有pKa大于碳氢化合物的溶剂才能在碳负离子的 反应中使用,质子性溶剂一般难以满足要求,故反 应时一般选择非质子性溶剂,如苯、THF、DMF等 极性大的溶剂促进离子的溶剂化,利于离子型反应
综上,反应一般选合适的碱在非质子性的
-OH
CH2O + H-CH2CHO
HOCH2-CH2CHO
-OH
2CH2O
浓-OH
(HOCH2)3CCHO
CH2O
(HOCH2)4C + HCOOH
Cannizzaro 反应 甲醛的羰基碳极为活泼,在所有醛酮中优先反应
2、苯甲醛可以作为单纯的羰基参与羟醛缩合反应, 比如Claisen-Schimdt缩合、Perkin反应等
(i-C3H7)2NLi + C4H10
5.1 稳定化碳负离子形成的原理
六、影响负离子形成及反应的因素:
1.碱(B-)的影响:
有机原料酸性越弱,则应使用越强的碱,如:
强碱带来正向反应的增加,但也带来副反应,如:
交叉羟醛缩合反应时需防止强碱带来的自身缩合
王鹏
5.1 稳定化碳负离子形成的原理
王鹏
5.2 碳负离子的缩合反应
交叉羟醛缩合反应:
两种不同的醛、酮之间发生的羟醛缩 合反应称为交叉的羟醛缩合反应。
有两种情况 (1)只有一种醛或酮有-H,常见于甲醛和苯甲醛的反应 (2)原料醛酮有不同的-H。需控制碱性进行定向反应
王鹏
5.2 碳负离子的缩合反应
第一种情况:
1、甲醛的缩合反应大多属于此类情况,如
-OH
O OH O OH OH OH CH3CHCH 2CHO + (CH3)2CCH2CCH3 + CH3CHCH 2CCH3 + (CH 3)2CCH 2CHO -H2O 乙醛缩合产物 丙酮缩合产物
(CH3)2C=CHCHO
王鹏
5.2 碳负离子的缩合反应
自身羟醛缩合反应:
醛的自缩合较酮容易,酮需要采取一定 措施(如移走其中一种产物)才能反应 Soxhlet提取器:索氏提取器
C H + B
共轭酸
C + HB
共轭碱
碳负离子的形成与碳原子的直接连接基团和离域稳定 性等各种因素有关,因此要使用pKa值判断碳负离子的 稳定性顺序
pKa值是什么?
王鹏
5.1 稳定化碳负离子形成的原理
三、有机物的酸性比较:
pKa是酸电离常数的负对数,值越小酸性越强:
为什么?
王鹏
5.1 稳定化碳负离子形成的原理
5.1 稳定化碳负离子形成的原理
2.高共轭效应
高共轭效应是非邻位基团(常为β-位)因空
间或位置等引起的对碳负离子的稳定作用 该类稳定作用通常存在于具有特殊空间立体 结构的化合物中,如二环类化合物:
存在特殊的共振结构
王鹏
5.1 稳定化碳负离子形成的原理
3.
符合Hü ckel规则的芳香性作用:
O CH3CH2CHCH 2CCH2CH3 OH
O
CH3CH2CHO + CH 3CCH2CH3
反应式
O CH 3CCH2CH3
LDA 制烯醇盐 CH3CH2CHO 羟醛缩合
THF,
-78oC H2 O
O CH3CH2CHCH 2CCH2CH3
王鹏
5.2 碳负离子的缩合反应
一、羟醛缩合:(Aldol缩合、醇醛缩合)
有α-H的醛/酮在稀碱溶液中与另一分子醛/酮反
应生成β-羟基醛/酮的缩合反应,反应实质上是 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
O C + C H O C OH OH C C O C or C C O C
醛或酮
β-羟基醛(酮)
α,β不饱和醛(酮)
KOH, 15oC
CH3CCH3
O OH CH3CHCH 2CCH3
丙酮中加入KOH,摇匀后再缓缓滴加乙醛
乙醛活性强于丙酮,若过早加入乙醛,则KOH也可 以使乙醛自身缩合而降低产率
一般来说,α-H较稳定的原料先变为负离子,
羰基活性高的最后滴加
王鹏
5.2 碳负离子的缩合反应
下面的合成应如何操作?
王鹏
5.1 稳定化碳负离子形成的原理
一、稳定化的碳负离子
1.
形成——强碱制弱碱:
常见的无机酸碱反应 有机化学中一般的酸碱反 应(难以进行) 有机化学中特殊的酸碱反 应(可以进行)
碳负离子需要两个特殊条件才能生成
王鹏
5.1 稳定化碳负离子形成的原理
两个特殊条件:
①有机物的酸性或其共轭碱的稳定性足够强,可以 主动脱H+ ②碱的碱性足够强,能够夺取有机物的氢 两条件相互关联,酸性越强的化合物反应所需碱的 碱性越弱
极性溶剂中反应
比如烯醇负离子烷基化反应采用THF或乙二醇
二甲醚,在相应的碱存在下反应
王鹏
5.1 稳定化碳负离子形成的原理
THF和乙二醇二甲醚的优点:
分子具有一定的极性和金属配位能力,且具有合适 的沸点和水溶性,适于后处理
为促进反应,通常需要加入少量的反应促进剂,常 常是具有金属配位能力的化合物,如HMPA(六甲 基磷酰胺)、TMEDA、冠醚等
pKa值综合了各种影响因素,是最终的实验测
定值,因此可以通过pKa值比较酸性 酸性越强其负离子越稳定,越易发生反应,即 反应活性强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活性氢的邻位有吸电子基 团(如羰基,硝基等)其酸性都强 思考:
请解释为什么乙酰丙酮酸性强于EAA, EAA又强于 EM?
pKa: 9
常用的强碱可以分为三代:
醇碱金属盐(RO-M)、氢化钠(钾)及氨基钠 (钾)及大位阻二级胺碱金属盐(LDA等)
第一代和第二代碱的缺点:
第一代碱的碱性不强,难反应 第二代碱较难溶解,造成非均相反应,产率低
LDA(二异丙胺锂)的制备
(i-C3H7)2NH + n-BuLi
王鹏
无水溶剂
特点: 利用虹吸现象进行 反复抽提,若将干 燥剂放入提取器内 则可以进行不接触 原料的干燥
待提取物等
王鹏
5.2 碳负离子的缩合反应
碱性催化剂的选择:
弱碱用于活性较大的醛的缩合,产物多为β-
羟基化合物 强碱用于活性较小、空间位阻大的醛或酮之间 的缩合,且反应多在非质子极性溶剂中进行 工业上的弱碱常使用如碳酸钠、碳酸氢钠、醋 酸钠等强碱弱酸盐,而强碱则常由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氢化钠、醇钠等提供。
王鹏
正负离子的对比
碳正负离子的性质对比:
正离子的生成一般在酸性条件下生成并反应;由于 其连接的供电子基团的迁移而发生重排得到最稳定 结构;除重排副反应外,反应较容易控制
CH
CH
负离子必须在强碱条件下才能生成;吸电子基团不 易迁移所以不会发生重排;反应条件控制较复杂
CH
-ຫໍສະໝຸດ CH两类离子的反应常常要避免水的存在
苯甲醛在KCN
的作用下生成二聚体的反应为 安息香缩合反应
二苯基羟乙酮 安息香
王鹏
5.2 碳负离子的缩合反应
引申:任选试剂两步合成二苯乙二酮:
王鹏
5.2 碳负离子的缩合反应
四、特殊羟醛缩合——Perkin反应:
芳醛与脂肪族酸酐发生的缩合反应,称为
Perkin反应。当酸酐包含两个α-H时,通常生 成α,β—不饱和酸,如肉桂酸的制备:
CH2=N+R2 -COOR -CN
-NO2
-CHO
-COR
-SO2Ph SR
-CONR2
-SOR
Ph
上述基团的稳定作 用依次减小
王鹏
5.1 稳定化碳负离子形成的原理
羰基变为烯醇式是烯醇负离子产生的前提:
Bredt规则
?
王鹏
桥环烃化合物中的桥 头碳原子上不能连有" 双键".否则会引起很 大的环张力
第五章 稳定化碳负离子
常见的碱性条件反应
王鹏 山东科技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碳的负离子
碳负离子:
含有一个带孤对电子碳的活性中间体,通常是
四面体构型,孤对电子占据一个 sp3杂化轨道
碳负离子可分为两类:
与金属相连,通常较敏感,称为不稳定碳负离子 与非金属相连,较为稳定,称为稳定化碳负离子 与吸电子基团相连的碳负离子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2.
稳定化碳负离子形成的条件:
如何达到有机物的酸性要求? 普通碳负 离子 稳定化碳 负离子
需要吸电子基团的存在
王鹏
5.1 稳定化碳负离子形成的原理
需要有更强的碱存在使碳负离子起亲核作用而非碱 性
H2O
3.
CH + OH-
A
常见的稳定化碳负离子:
负离子的邻位带有硝基、羰基等吸电子基团的负离 子,如烯醇负离子,1, 3-二羰基化合物的负离子等
王鹏
11
13
5.1 稳定化碳负离子形成的原理
四、稳定化碳负离子的反应性:
稳定化碳负离子是活泼的亲核试剂,重要的反
应有三类:
与卤代烃的反应 与不饱和亲电试剂的亲核加成
与αβ-不饱和亲电试剂的亲核加成
王鹏
5.1 稳定化碳负离子形成的原理
五、碱(B-)的碱性和使用:
碱可以直接影响碳负离子生成的速度
需注意:交叉羟醛缩合只有特定条件才有意义
王鹏
5.2 碳负离子的缩合反应
反应原理: CH3CH=O -B: CH3CH=O 烯醇化
-CH CH=O
2
O亲核加成
O
CH3CHCH 2CH
H2 O
OH
O
CH3CHCH 2CH
-H2O
CH3CH=CHCHO
酸碱反应
制备β-羟基醛/酮,通常采用弱碱性 催化剂,温度较低的反应条件
CHO
O O + CH3COCCH3
CHO OH
CH3COONa 170oC
(CH3CO)2O CH3COONa
CH=CHCOOH
类似的还有:
香豆素
O O
缩合、成酯一步完成
王鹏
5.2 碳负离子的缩合反应
存在的两个问题:
(1)两个反应物都有α-H时,到底哪个出α -H, 哪个出羰基? (2)不对称酮发生羟醛缩合反应时,哪个位置生成 α –碳负离子?
王鹏
5.1 稳定化碳负离子形成的原理
几种重要的稳定作用介绍:
1.
共振稳定作用(邻位共轭基团)
碳负离子的α-位置存在重键时负离子可以得到极大 稳定,如烯丙基和苄基碳负离子 如果重键上包含电负性较大的原子如氧、氮,或存 在吸电子基团,则稳定作用更强(加强了共轭)
吸电子能力越强,稳定性越高,酸性越强:
如果环状化合物形成负离子后满足Hü ckel规则,则 由于满足了芳香性而显示出特殊的稳定作用,典型 的该类离子就是环戊二烯负离子
H H
Na N2
苯
Na
H
H
该类化合物的负离子因为芳香性的存在而分散负电 荷,从而稳定存在
王鹏
5.1 稳定化碳负离子形成的原理
碳负离子的总结
各种稳定作用的本质是对负电荷的分散作用,碳负离 子形成的难易取决于分散作用 有机物形成的碳负离子的稳定性与有机物的酸性相关
两种具有α-H的化合物进行反应时,必须根据
产物要求选择合适的碱并严格滴加顺序,如下 面的合成如何进行?
Ph2C=CHCHO
?
王鹏
5.2 碳负离子的缩合反应
合成路线1:直接合成
TM
二苯甲酮活性低,乙醛优先自身缩合
合成路线2:先变为烯胺
CH3CHO + H2N
O phCph
-70-25oC
常用的碱有:KOH, C2H5ONa, (t-BuO)3Al 等
王鹏
5.2 碳负离子的缩合反应
自身缩合:
CH3CH2CH2CHO + CH2CHO CH2CH3 OH CH3CH2CH2CHCHCHO
I2
-OH
CH3CH2CH2CH=CCHO
CH2CH3
CH2CH3
交叉缩合:
CH3CHO +
王鹏
CH3CH=N
LDA Et2O
_ CH2CH=N
Li +
_ CH2=CHN
Ph2C=CHCHO 78 % -85%
Li +
H2O
-H2O
5.2 碳负离子的缩合反应
因为乙醛的羰基太活泼,加入LDA后会先与它
反应。因此在加入碱之前须先转为烯胺以保护 下面的反应应如何进行操作?
O
CH3CHO +
王鹏
5.2 碳负离子的缩合反应
二、特殊羟醛缩合—Claisen-Schimdt缩合:
芳醛与含α-H的醛/酮缩合生成含芳环的α,β-不
饱和醛/酮的反应,实质是特殊的交叉羟醛缩合 (芳醛无α-H ) 例:查尔酮的制备:
查尔酮
王鹏
5.2 碳负离子的缩合反应
三、特殊羟醛缩合——安息香缩合:
O O C H R'
C
OH
H 2C
O
R
C
NO2
王鹏
5.1 稳定化碳负离子形成的原理
二、碳负离子的稳定因素
共振作用★ 2. 高共轭效应(空间效应) ★ 3. 杂化轨道效应★ (π-键及小环负离子稳定) 4. 符合Hü kel规则的芳香性作用★ 5.其他的稳定因素:
1.
吸电子基团的诱导作用 邻位正电荷作用(叶立德) d轨道作用(S、P、Si杂原子对碳的轨道作用) 偶极稳定化
反应介质可分为质子性或非质子性溶剂,还可以分 为极性或非极性溶剂 只有pKa大于碳氢化合物的溶剂才能在碳负离子的 反应中使用,质子性溶剂一般难以满足要求,故反 应时一般选择非质子性溶剂,如苯、THF、DMF等 极性大的溶剂促进离子的溶剂化,利于离子型反应
综上,反应一般选合适的碱在非质子性的
-OH
CH2O + H-CH2CHO
HOCH2-CH2CHO
-OH
2CH2O
浓-OH
(HOCH2)3CCHO
CH2O
(HOCH2)4C + HCOOH
Cannizzaro 反应 甲醛的羰基碳极为活泼,在所有醛酮中优先反应
2、苯甲醛可以作为单纯的羰基参与羟醛缩合反应, 比如Claisen-Schimdt缩合、Perkin反应等
(i-C3H7)2NLi + C4H10
5.1 稳定化碳负离子形成的原理
六、影响负离子形成及反应的因素:
1.碱(B-)的影响:
有机原料酸性越弱,则应使用越强的碱,如:
强碱带来正向反应的增加,但也带来副反应,如:
交叉羟醛缩合反应时需防止强碱带来的自身缩合
王鹏
5.1 稳定化碳负离子形成的原理
王鹏
5.2 碳负离子的缩合反应
交叉羟醛缩合反应:
两种不同的醛、酮之间发生的羟醛缩 合反应称为交叉的羟醛缩合反应。
有两种情况 (1)只有一种醛或酮有-H,常见于甲醛和苯甲醛的反应 (2)原料醛酮有不同的-H。需控制碱性进行定向反应
王鹏
5.2 碳负离子的缩合反应
第一种情况:
1、甲醛的缩合反应大多属于此类情况,如
-OH
O OH O OH OH OH CH3CHCH 2CHO + (CH3)2CCH2CCH3 + CH3CHCH 2CCH3 + (CH 3)2CCH 2CHO -H2O 乙醛缩合产物 丙酮缩合产物
(CH3)2C=CHCHO
王鹏
5.2 碳负离子的缩合反应
自身羟醛缩合反应:
醛的自缩合较酮容易,酮需要采取一定 措施(如移走其中一种产物)才能反应 Soxhlet提取器:索氏提取器
C H + B
共轭酸
C + HB
共轭碱
碳负离子的形成与碳原子的直接连接基团和离域稳定 性等各种因素有关,因此要使用pKa值判断碳负离子的 稳定性顺序
pKa值是什么?
王鹏
5.1 稳定化碳负离子形成的原理
三、有机物的酸性比较:
pKa是酸电离常数的负对数,值越小酸性越强:
为什么?
王鹏
5.1 稳定化碳负离子形成的原理
5.1 稳定化碳负离子形成的原理
2.高共轭效应
高共轭效应是非邻位基团(常为β-位)因空
间或位置等引起的对碳负离子的稳定作用 该类稳定作用通常存在于具有特殊空间立体 结构的化合物中,如二环类化合物:
存在特殊的共振结构
王鹏
5.1 稳定化碳负离子形成的原理
3.
符合Hü ckel规则的芳香性作用:
O CH3CH2CHCH 2CCH2CH3 OH
O
CH3CH2CHO + CH 3CCH2CH3
反应式
O CH 3CCH2CH3
LDA 制烯醇盐 CH3CH2CHO 羟醛缩合
THF,
-78oC H2 O
O CH3CH2CHCH 2CCH2CH3
王鹏
5.2 碳负离子的缩合反应
一、羟醛缩合:(Aldol缩合、醇醛缩合)
有α-H的醛/酮在稀碱溶液中与另一分子醛/酮反
应生成β-羟基醛/酮的缩合反应,反应实质上是 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
O C + C H O C OH OH C C O C or C C O C
醛或酮
β-羟基醛(酮)
α,β不饱和醛(酮)
KOH, 15oC
CH3CCH3
O OH CH3CHCH 2CCH3
丙酮中加入KOH,摇匀后再缓缓滴加乙醛
乙醛活性强于丙酮,若过早加入乙醛,则KOH也可 以使乙醛自身缩合而降低产率
一般来说,α-H较稳定的原料先变为负离子,
羰基活性高的最后滴加
王鹏
5.2 碳负离子的缩合反应
下面的合成应如何操作?
王鹏
5.1 稳定化碳负离子形成的原理
一、稳定化的碳负离子
1.
形成——强碱制弱碱:
常见的无机酸碱反应 有机化学中一般的酸碱反 应(难以进行) 有机化学中特殊的酸碱反 应(可以进行)
碳负离子需要两个特殊条件才能生成
王鹏
5.1 稳定化碳负离子形成的原理
两个特殊条件:
①有机物的酸性或其共轭碱的稳定性足够强,可以 主动脱H+ ②碱的碱性足够强,能够夺取有机物的氢 两条件相互关联,酸性越强的化合物反应所需碱的 碱性越弱
极性溶剂中反应
比如烯醇负离子烷基化反应采用THF或乙二醇
二甲醚,在相应的碱存在下反应
王鹏
5.1 稳定化碳负离子形成的原理
THF和乙二醇二甲醚的优点:
分子具有一定的极性和金属配位能力,且具有合适 的沸点和水溶性,适于后处理
为促进反应,通常需要加入少量的反应促进剂,常 常是具有金属配位能力的化合物,如HMPA(六甲 基磷酰胺)、TMEDA、冠醚等
pKa值综合了各种影响因素,是最终的实验测
定值,因此可以通过pKa值比较酸性 酸性越强其负离子越稳定,越易发生反应,即 反应活性强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活性氢的邻位有吸电子基 团(如羰基,硝基等)其酸性都强 思考:
请解释为什么乙酰丙酮酸性强于EAA, EAA又强于 EM?
pKa: 9
常用的强碱可以分为三代:
醇碱金属盐(RO-M)、氢化钠(钾)及氨基钠 (钾)及大位阻二级胺碱金属盐(LDA等)
第一代和第二代碱的缺点:
第一代碱的碱性不强,难反应 第二代碱较难溶解,造成非均相反应,产率低
LDA(二异丙胺锂)的制备
(i-C3H7)2NH + n-BuLi
王鹏
无水溶剂
特点: 利用虹吸现象进行 反复抽提,若将干 燥剂放入提取器内 则可以进行不接触 原料的干燥
待提取物等
王鹏
5.2 碳负离子的缩合反应
碱性催化剂的选择:
弱碱用于活性较大的醛的缩合,产物多为β-
羟基化合物 强碱用于活性较小、空间位阻大的醛或酮之间 的缩合,且反应多在非质子极性溶剂中进行 工业上的弱碱常使用如碳酸钠、碳酸氢钠、醋 酸钠等强碱弱酸盐,而强碱则常由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氢化钠、醇钠等提供。
王鹏
正负离子的对比
碳正负离子的性质对比:
正离子的生成一般在酸性条件下生成并反应;由于 其连接的供电子基团的迁移而发生重排得到最稳定 结构;除重排副反应外,反应较容易控制
CH
CH
负离子必须在强碱条件下才能生成;吸电子基团不 易迁移所以不会发生重排;反应条件控制较复杂
CH
-ຫໍສະໝຸດ CH两类离子的反应常常要避免水的存在
苯甲醛在KCN
的作用下生成二聚体的反应为 安息香缩合反应
二苯基羟乙酮 安息香
王鹏
5.2 碳负离子的缩合反应
引申:任选试剂两步合成二苯乙二酮:
王鹏
5.2 碳负离子的缩合反应
四、特殊羟醛缩合——Perkin反应:
芳醛与脂肪族酸酐发生的缩合反应,称为
Perkin反应。当酸酐包含两个α-H时,通常生 成α,β—不饱和酸,如肉桂酸的制备:
CH2=N+R2 -COOR -CN
-NO2
-CHO
-COR
-SO2Ph SR
-CONR2
-SOR
Ph
上述基团的稳定作 用依次减小
王鹏
5.1 稳定化碳负离子形成的原理
羰基变为烯醇式是烯醇负离子产生的前提:
Bredt规则
?
王鹏
桥环烃化合物中的桥 头碳原子上不能连有" 双键".否则会引起很 大的环张力
第五章 稳定化碳负离子
常见的碱性条件反应
王鹏 山东科技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碳的负离子
碳负离子:
含有一个带孤对电子碳的活性中间体,通常是
四面体构型,孤对电子占据一个 sp3杂化轨道
碳负离子可分为两类:
与金属相连,通常较敏感,称为不稳定碳负离子 与非金属相连,较为稳定,称为稳定化碳负离子 与吸电子基团相连的碳负离子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2.
稳定化碳负离子形成的条件:
如何达到有机物的酸性要求? 普通碳负 离子 稳定化碳 负离子
需要吸电子基团的存在
王鹏
5.1 稳定化碳负离子形成的原理
需要有更强的碱存在使碳负离子起亲核作用而非碱 性
H2O
3.
CH + OH-
A
常见的稳定化碳负离子:
负离子的邻位带有硝基、羰基等吸电子基团的负离 子,如烯醇负离子,1, 3-二羰基化合物的负离子等
王鹏
11
13
5.1 稳定化碳负离子形成的原理
四、稳定化碳负离子的反应性:
稳定化碳负离子是活泼的亲核试剂,重要的反
应有三类:
与卤代烃的反应 与不饱和亲电试剂的亲核加成
与αβ-不饱和亲电试剂的亲核加成
王鹏
5.1 稳定化碳负离子形成的原理
五、碱(B-)的碱性和使用:
碱可以直接影响碳负离子生成的速度
需注意:交叉羟醛缩合只有特定条件才有意义
王鹏
5.2 碳负离子的缩合反应
反应原理: CH3CH=O -B: CH3CH=O 烯醇化
-CH CH=O
2
O亲核加成
O
CH3CHCH 2CH
H2 O
OH
O
CH3CHCH 2CH
-H2O
CH3CH=CHCHO
酸碱反应
制备β-羟基醛/酮,通常采用弱碱性 催化剂,温度较低的反应条件
CHO
O O + CH3COCCH3
CHO OH
CH3COONa 170oC
(CH3CO)2O CH3COONa
CH=CHCOOH
类似的还有:
香豆素
O O
缩合、成酯一步完成
王鹏
5.2 碳负离子的缩合反应
存在的两个问题:
(1)两个反应物都有α-H时,到底哪个出α -H, 哪个出羰基? (2)不对称酮发生羟醛缩合反应时,哪个位置生成 α –碳负离子?
王鹏
5.1 稳定化碳负离子形成的原理
几种重要的稳定作用介绍:
1.
共振稳定作用(邻位共轭基团)
碳负离子的α-位置存在重键时负离子可以得到极大 稳定,如烯丙基和苄基碳负离子 如果重键上包含电负性较大的原子如氧、氮,或存 在吸电子基团,则稳定作用更强(加强了共轭)
吸电子能力越强,稳定性越高,酸性越强:
如果环状化合物形成负离子后满足Hü ckel规则,则 由于满足了芳香性而显示出特殊的稳定作用,典型 的该类离子就是环戊二烯负离子
H H
Na N2
苯
Na
H
H
该类化合物的负离子因为芳香性的存在而分散负电 荷,从而稳定存在
王鹏
5.1 稳定化碳负离子形成的原理
碳负离子的总结
各种稳定作用的本质是对负电荷的分散作用,碳负离 子形成的难易取决于分散作用 有机物形成的碳负离子的稳定性与有机物的酸性相关
两种具有α-H的化合物进行反应时,必须根据
产物要求选择合适的碱并严格滴加顺序,如下 面的合成如何进行?
Ph2C=CHCHO
?
王鹏
5.2 碳负离子的缩合反应
合成路线1:直接合成
TM
二苯甲酮活性低,乙醛优先自身缩合
合成路线2:先变为烯胺
CH3CHO + H2N
O phCph
-70-25oC
常用的碱有:KOH, C2H5ONa, (t-BuO)3Al 等
王鹏
5.2 碳负离子的缩合反应
自身缩合:
CH3CH2CH2CHO + CH2CHO CH2CH3 OH CH3CH2CH2CHCHCHO
I2
-OH
CH3CH2CH2CH=CCHO
CH2CH3
CH2CH3
交叉缩合:
CH3CHO +
王鹏
CH3CH=N
LDA Et2O
_ CH2CH=N
Li +
_ CH2=CHN
Ph2C=CHCHO 78 % -85%
Li +
H2O
-H2O
5.2 碳负离子的缩合反应
因为乙醛的羰基太活泼,加入LDA后会先与它
反应。因此在加入碱之前须先转为烯胺以保护 下面的反应应如何进行操作?
O
CH3CHO +
王鹏
5.2 碳负离子的缩合反应
二、特殊羟醛缩合—Claisen-Schimdt缩合:
芳醛与含α-H的醛/酮缩合生成含芳环的α,β-不
饱和醛/酮的反应,实质是特殊的交叉羟醛缩合 (芳醛无α-H ) 例:查尔酮的制备:
查尔酮
王鹏
5.2 碳负离子的缩合反应
三、特殊羟醛缩合——安息香缩合:
O O C H R'
C
OH
H 2C
O
R
C
NO2
王鹏
5.1 稳定化碳负离子形成的原理
二、碳负离子的稳定因素
共振作用★ 2. 高共轭效应(空间效应) ★ 3. 杂化轨道效应★ (π-键及小环负离子稳定) 4. 符合Hü kel规则的芳香性作用★ 5.其他的稳定因素:
1.
吸电子基团的诱导作用 邻位正电荷作用(叶立德) d轨道作用(S、P、Si杂原子对碳的轨道作用) 偶极稳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