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患者术后淋巴转移怎么办

合集下载

结肠癌术后转移肺部的治疗方案

结肠癌术后转移肺部的治疗方案

一、引言结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术后转移至肺部的结肠癌患者预后较差,治疗难度较大。

本文将对结肠癌术后转移肺部的治疗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治疗方案1. 个体化治疗针对结肠癌术后转移肺部的患者,治疗方案应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身体状况、肿瘤分期、转移灶数目等)制定。

以下为常见的治疗方案:(1)手术切除对于部分转移灶较少、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可行手术切除转移肺病灶。

手术切除后,患者需接受化疗、放疗等辅助治疗,以提高生存率。

(2)化疗化疗是治疗转移性结肠癌的主要手段,常用的化疗药物有奥沙利铂、伊立替康、5-氟尿嘧啶等。

化疗方案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如FOLFOX、FOLFIRI、FLOX等。

(3)靶向治疗针对部分转移性结肠癌患者,可使用靶向治疗。

目前常用的靶向药物有贝伐珠单抗、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等。

靶向治疗联合化疗可提高疗效。

(4)放疗放疗在治疗转移性结肠癌中具有重要意义,可减轻症状、控制病情。

放疗可分为外照射放疗和近距离放疗。

外照射放疗适用于转移灶较大的患者,近距离放疗适用于转移灶较小的患者。

2. 综合治疗对于转移性结肠癌患者,综合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以下为常见的综合治疗方案:(1)化疗+放疗化疗和放疗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减轻症状。

化疗可杀伤肿瘤细胞,放疗可缩小肿瘤体积,减轻肿瘤对周围组织的压迫。

(2)化疗+靶向治疗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可提高疗效,减轻化疗副作用。

靶向治疗可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性受体,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

(3)化疗+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

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可提高疗效,减轻化疗副作用。

3. 支持治疗(1)营养支持转移性结肠癌患者往往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营养支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营养支持包括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必要时可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

(2)对症治疗针对转移性结肠癌患者出现的症状,如疼痛、咳嗽、呼吸困难等,需给予对症治疗。

肠癌早期手术治疗方案

肠癌早期手术治疗方案

一、引言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早期手术治疗是肠癌治疗的主要手段,能够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肠癌早期手术治疗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手术适应症1. 早期肠癌:包括T1、T2、T3期的直肠癌和结肠癌。

2. 肠癌局部浸润:肿瘤未侵犯邻近器官,但已侵犯肠壁全层。

3. 肠癌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数目不超过3个。

4. 肠癌远处转移较少,且无远处转移证据。

5. 患者全身状况良好,能够耐受手术。

三、手术禁忌症1. 肠癌晚期,肿瘤已侵犯邻近器官或远处转移。

2. 患者全身状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

3. 患者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

4. 患者合并严重感染或出血性疾病。

四、手术方法1. 术前准备(1)完善相关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2)调整患者全身状况,如纠正贫血、控制感染等。

(3)术前3天开始口服肠道抗菌药物,预防术后感染。

(4)术前禁食、禁饮。

2. 手术步骤(1)麻醉:采用全身麻醉。

(2)切口:根据肿瘤位置选择合适的切口,如左下腹直切口、右下腹直切口等。

(3)探查:探查肿瘤位置、大小、浸润范围、淋巴结转移情况等。

(4)切除肿瘤:根据肿瘤位置和浸润范围,选择合适的切除方式,如直肠癌根治术、结肠癌根治术等。

(5)淋巴结清扫:根据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淋巴结清扫。

(6)吻合:根据切除范围,进行肠管吻合。

(7)引流:放置引流管,预防术后出血和感染。

3. 术后处理(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监测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等指标。

(2)保持引流管通畅,及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3)预防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

(4)营养支持,根据患者营养状况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

(5)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

五、手术并发症及处理1. 切口感染:保持切口清洁,给予抗生素治疗。

2. 出血: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必要时进行止血治疗。

3. 淋巴囊肿:观察囊肿大小,必要时进行穿刺或手术切除。

结肠癌患者手术后怎么调理

结肠癌患者手术后怎么调理

结肠癌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恶性肿瘤疾病,得了结肠癌,如果发现的比较晚,会影响到我们的生命,所以我们要及早的发现结肠癌,手术虽然是治疗结肠癌的常见方法之一,但只能切除肉眼可见的肿瘤,并不能将癌细胞彻底消灭,残留在体内的癌细胞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仍有复发转移的可能,术后要及时配合其他方法调理巩固才行,那结肠癌患者手术后怎么调理呢?手术虽然能够使患者的病情在短期内得到控制,但对患者有一定的创伤,使得体内营养物质流失,术后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物质。

患者可以多吃一些含蛋白质以及维生素丰富的食物,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增强患者免疫力以及抵抗力。

除身体创伤外,手术还容易给患者在带来一定的心理创伤,家属在术后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与心理支持。

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袁希福曾言,癌症患者康复治疗的最佳场所是家庭而不是医院,唤起家庭成员对癌症患者的关爱与心理支持是治疗结肠癌必不可少的环节。

患者的家属的悉心照顾和心理安慰是看不见的治疗疾病行之有效的方法。

除了以上这些,患者术后还应该积极进行巩固治疗。

结肠癌术后配合中医药的治疗,一方面注重调理患者的机体,使术后受损的机体得到尽快的修复,加快伤口的愈合,补充患者元气,增强患者的体能,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防治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一方面能抑杀术后残存的癌细胞,稳定病情,降低术后复发转移的几率,进一步延长患者的生命。

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袁希福从事中医治疗肿瘤近40年,在他看来几乎所有的结肠癌患者都存在元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结聚三种基本病因病机,简而概括为"虚、瘀、毒",并针对此病机,提出“三联平衡理论”。

其中“三联”是指联系到肿瘤患者存在的元气亏虚、痰凝血淤、癌毒结聚三大基本病因病机,用药进行扶正补虚、消痰化淤、攻毒散结;“平衡”是指使患者气血、阴阳平衡。

而该理论的实质内涵就是:抓住关键病机:“虚”“瘀”“毒”,统筹兼顾,采取“扶正”“通淤”“祛毒”三大对策,有的放矢,重点用药,将扶正补虚,疏导化瘀,攻毒排毒三方面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施治用药,从而达到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机能平衡的根本目的。

结肠癌晚期多发转移怎么办 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中医更适合晚期治疗

结肠癌晚期多发转移怎么办 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中医更适合晚期治疗

结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晚期常伴随有黄疸、腹水、浮肿等肝转移症状,以及恶病质,直肠前凹肿块,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肿瘤远处扩散转移的表现。

此时由于治疗难度大,晚期病人预后极差,此时如何治疗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对此,大河健康网记者特意采访了知名中医肿瘤专家、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袁希福院长,看看他是怎么说的。

生活中,结肠癌恶化到晚期时,病人体内的癌细胞多会通过直接浸润、血液或淋巴液等方式,向机体其它组织器官扩散转移,继而形成新的继发性癌灶及并发症,在给病人身心带去巨大痛苦之时,更会增加治疗难度,危及病人生命。

此时,如何治疗能够减轻痛苦,延长病人生命,成为关注的焦点。

袁希福院长表示,结肠癌属于消化类恶性肿瘤疾病,由于长期遭受癌毒侵蚀,病人极易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佳等消化类症状,长期如此病人身体极度虚弱。

此时,病人在癌细胞扩散转移,病人身体虚弱等因素影响下,需要根据自身实际病情辩证治疗,以免因不当治疗或过度治疗,危及病人生命。

临床上,由于手术与放疗属于局部治疗,化疗缺乏选择性,具有敌我不分,饮鸩止渴,且治标不治本等弊端。

因此,多建议病人考虑中医药保守治疗。

中医治疗结肠癌从病人整体出发,治疗“肿”、“痛”、“水”这些“标”症的同时,更注重辨病因、病机,重点治疗肿瘤“虚”、“瘀”、“毒”三大本质,并且调整全身的免疫和阴阳平衡,所以治愈后不易复发,疗效持久稳定。

袁希福院长向我们介绍了一位,曾经接诊过的结肠癌晚期病人,通过他的病例,希望能够帮助病人朋友树立信心:李来双,男,77岁,结肠癌,山西太原李来双起初出现腹痛、腹胀,20天未见缓解,治疗期间一直在发烧,温度最高时达到38.8℃,经检查最终确诊为结肠癌。

由于李来双身体异常虚弱,而且伴有低蛋白血症、水电酸碱平衡紊乱,因此在山西省太原市人民医院经过一系列调理后做了手术,术后医生建议李来双继续做化疗,但化疗的毒副作用很大,家人担心老人受不了。

这时李来双的儿子想起自己身患胃癌的叔叔在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吃中药,治疗效果一直不错,李来双家人决定也去试试袁希福院长的中医治疗。

结肠癌肿瘤分期与术后辅助治疗

结肠癌肿瘤分期与术后辅助治疗

结肠癌肿瘤分期与术后辅助治疗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常采用肿瘤分期来确定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目前,最常用的肿瘤分期系统是美国癌症学会(AJCC)和国际癌症联盟(UICC)联合发布的TNM分期系统。

该系统基于肿瘤的深度侵犯、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三个方面来评估患者的肿瘤分期。

结肠癌的分期一般分为0期到Ⅳ期,其中0期是指癌前病变,一般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而Ⅰ~Ⅳ期则是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阶段。

Ⅰ~Ⅱ期是结肠癌的早期,一般通过手术切除肿瘤,达到根治目的。

此外,对于Ⅱ~Ⅲ期的患者,术后辅助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

术后辅助治疗是指手术切除肿瘤后,在恢复期结束后给予的一种治疗方法。

术后辅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复发率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术后辅助治疗可以包括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和靶向治疗等。

化学治疗是目前最常用的术后辅助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给予化疗药物,可以清除残留的癌细胞,减少复发的风险。

化疗药物可以根据患者的分期和个体化情况进行选择,一般常用的有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等。

化学治疗的疗程一般为6个月,通过连续多个周期的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癌细胞的存活率,并达到控制肿瘤复发的目的。

放射治疗是通过应用高能射线照射肿瘤部位,杀死癌细胞或阻止其生长和扩散。

对于结肠癌来说,放射治疗主要用于Ⅲ~Ⅳ期患者术前辅助治疗,目的是缩小肿瘤的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的可行性。

术后,放射治疗一般不是主要的辅助治疗方式,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仍然可以考虑应用。

靶向治疗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干扰肿瘤的生长信号通路,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对于结肠癌来说,最常用的靶向治疗药物是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

靶向治疗的优势在于可以减少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但靶向治疗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总的来说,结肠癌的肿瘤分期和术后辅助治疗是密切相关的。

结肠恶性肿瘤术后护理措施

结肠恶性肿瘤术后护理措施

一、引言结肠恶性肿瘤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治疗结肠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

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结肠恶性肿瘤术后护理措施。

二、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术前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焦虑情绪,使其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

2.饮食护理:术前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以增强患者的体质。

3.肠道准备:术前进行肠道清洁,以减少手术中感染的风险。

4.手术部位皮肤护理:术前清洁手术部位皮肤,预防术后感染。

三、术后护理1.病情观察(1)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伤口观察:术后伤口处可能会有渗血,需及时清理,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3)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脱落,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体位护理(1)术后6小时内,患者取平卧位,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

(2)术后6小时后,患者可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引流。

3.饮食护理(1)术后禁食24-48小时,待肠道蠕动恢复后,逐渐过渡到流质饮食。

(2)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4.活动护理(1)术后早期,患者应适当进行床上活动,如深呼吸、踝泵运动等,预防血栓形成。

(2)术后1-2周,患者可下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

5.造口护理(1)观察造口情况,保持造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2)教会患者正确使用造口袋,定期更换。

(3)指导患者进行造口灌洗,保持造口通畅。

6.并发症护理(1)便秘:指导患者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道蠕动,必要时使用缓泻剂。

(2)腹泻:观察患者排便情况,调整饮食,必要时使用止泻剂。

(3)感染:观察伤口、引流液等,保持伤口清洁,预防感染。

四、出院指导1.饮食指导:保持饮食规律,避免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2.活动指导:逐渐增加活动量,保持适量运动。

Ⅲ期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Ⅲ期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Ⅲ期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朱俊强【摘要】目的:探讨III期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根治性手术的III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采用由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评估。

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无病生存率。

结果单因素分析确定了四个因素与肿瘤复发有关:癌胚抗原(CEA),肿瘤分期,阳性淋巴结的节点数和淋巴结比例。

淋巴结比例为最大的危险因素。

患者淋巴结转移率<15%,3年无病生存率为90%(对应64%的患者,P=0.011)。

结论淋巴结比例是Ⅲ期结肠癌肿瘤复发的的危险因素。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isk factors of recurrence in stageⅢcolon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radical re-section.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70 cases of stage Ⅲcolon cancer after radical surger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were used for assessment .Disease-free survival was calculated using the Kaplan-Meier method .Re-sults Univariate analysis identified 4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umor recurrence: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tumor stage, lymph node-positive and lymph nodes ratio .Lymph nodes ratio was the greatest risk factor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patients less than15%,3-year disease-free survival rate was 90%(corresponding to 64%ofpatients,P=0.011).Conclusion Lymph node ratio is a risk factor for recurrence of stage Ⅲcolon cancer .【期刊名称】《实用癌症杂志》【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3页(P1443-1445)【关键词】Ⅲ期结肠癌;根治术;复发;危险因素【作者】朱俊强【作者单位】213000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5大肠癌(CRC)是全世界第三大常见的恶性肿瘤,仅在欧洲,2002年就有超过37万人罹患该病,占全部癌症的12%,死亡人数大约为20万人[1]。

肝癌腹腔淋巴结转移还能治好吗

肝癌腹腔淋巴结转移还能治好吗

肝癌日常高发的恶性肿瘤疾病,如果病情持续恶化,且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极易危及病人生命。

众所周知,肝癌晚期恶化到晚期,癌细胞极易出现腹腔淋巴结转移,在给病人身心带去巨大痛苦之时,更会增加治疗难度,危及病人生命。

此时,不免很多病人及家属会问,肝癌晚期腹腔淋巴结转移还能治好吗?的疑问。

近年来,在多种致癌因素的影响下,肝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临床上,由于肝癌恶性高,病情发展快,很多病人在确诊时,病情多已恶化到晚期,癌细胞在病人机体内肆意游离,极易形成腹腔淋巴结转移,导致病人腹部有肿块,出现腹水、腹胀等现象。

临床上,由于肝癌腹腔淋巴结转移,会给病人身心带去巨大痛苦,且会增加治疗难度,很多病人及家属担心出现“人财两失”,而放弃治疗,放弃生命。

著名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教授指出,肝癌晚期腹腔淋巴结转移,形成新的继发性癌灶,虽然会增加治疗难度,但并不等于只能坐以待毙。

如果能够根据自身实际病情,辩证选择科学合理疗法,完全有希望,有机会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目前,当肝癌腹腔淋巴结转移如果继续治疗,如何选择治疗方法,才能早日康复呢?肝癌淋巴转移病人在积极治疗时,能够根据自身实际病情,辩证选择治疗方法,是病人早日减轻痛苦,实现康复的前提。

因此,病人在治疗前需注意两点:一是,此时癌细胞已经扩散转移,常见的局部治疗无法消灭游离癌细胞,应注重全身治疗;二是,长期遭受癌毒侵蚀,病人身体虚弱,机体耐受力较差。

肝癌淋巴转移怎么治效果最好?一般来说,晚期肝癌大多已经发生转移,无法进行手术切除,临床上,晚期肝癌的治疗方法主要依赖药物治疗,包括化疗及中医药治疗,也可视情况采取放射治疗,无论化疗或放疗都应结合中医药治疗,以便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

放疗仅适用于肿瘤范围局限的晚期肝癌患者,切因为放射线缺乏选择性,对人体正常细胞也会造成伤害,因此晚期肝癌的放疗应慎用,若适合放疗,应结合中医药进行治疗以起到增敏减毒的作用,合并放疗治疗肝癌能减轻放射线的伤害,提高治疗效果。

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分析

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分析

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分析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通常生长在肠壁黏膜层,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向周围组织蔓延,进一步导致淋巴结转移。

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是指该肿瘤细胞从原发肿瘤生长处经由淋巴管进入肠系膜和髂内淋巴结,进而转移至腹膜后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和肝门淋巴结等淋巴结。

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程度可以影响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方案。

在治疗中,医生常常需要进行淋巴结转移分析,以确定患者的癌症扩散和转移情况,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治疗计划。

本文旨在深入剖析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分析的相关问题。

一、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对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方案都有很大的影响。

研究表明,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达35%~45%。

其中,直肠癌中低位的淋巴结转移率较高,而直肠癌高位淋巴结转移率则较低。

此外,其他因素,如直径大于5cm、组织学类型为腺癌、同时合并浆液分泌性腺瘤癌等,也会使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增加。

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淋巴结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直肠癌治疗中,医生通常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考虑以下因素:1.患者年龄:年轻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相对较低。

2.病变部位:病变部位越低,淋巴结转移率越高。

3.病变长度:病变长度越长,淋巴结转移率越高。

4.不同性质的病理:组织学类型为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率最高。

5.肿瘤组织侵袭深度:肿瘤组织侵袭越深,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就越高。

6.病变的分化程度:分化程度越低的病变,淋巴结转移率越高。

三、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方法淋巴结转移的确诊还是需要通过病理学检查,但在临床前期可以通过以下检查手段来判断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1.直肠前列腺指诊:直肠前列腺指诊可以通过探测到直肠的淋巴结质地、大小和顺畅度等特征来判断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2.腹部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可以检测到淋巴结的肿大和结构改变等,对于前列腺或周围血管区域的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识别价值。

3. 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联用,可以准确判断淋巴结有无炎症或转移。

结肠癌病人护理查房

结肠癌病人护理查房


术中取11枚淋巴结,均未见转

5.22
行“FOLFOX”方案化疗1疗程
CT
肝脏低密度影,诊断肝脏转移明确
2017.6. 为求进一步治疗
14
入住我科
6.15-6.16日
血标本
生化:胆汁酸14.6umol/L↑, 白蛋白37.4g/L↓; 肿瘤指标:CEA 19.56ng/ml↑, CA199 96.57U/ml↑
护理体检
2
.
一般体检
生命体征
皮肤
四肢肌力
二便
T:36.5℃ P:72次/分 R:19次/分 BP:135/76mmHg NRS:0分
全身皮肤未见瘀点 瘀斑,轻微黄染, 脐右侧有一纵向长 约6cm手术瘢痕,愈 合佳,腹部散在几 处腹腔镜手术痕迹,
表面愈合良好
均为5级 活动度良好
大便:1次/天; 小便:6-7次/天, 每次200ml左右
答案:按TNM法表示为: T2N0M1(pT2N0M1表示术后 病理分期、cT2N0M1表示影 像学分期,xT2N0M1表示临
床分期)
肠癌的扩散和转移方式
直接转移:向三个方向浸润扩散,即肠壁深层、 环状浸润和沿纵轴浸润。
淋巴转移:是大肠癌最常见的播散方式
血行转移:沿门静脉转移至肝,也可转移至肺、
骨和脑等。
视诊
触诊
叩诊
听诊
头发: 无脱发 口腔: 无义齿、无牙龈 出血、黏膜完整
肝脏触诊: 肋下未触及 胆囊触诊: 墨菲氏证(-)
脾脏触诊: 肋下未触及
腹部: 无压痛、反跳 痛
腹部: 无移动性浊音, 叩诊呈鼓音
肺部:清音 痰鸣音:无 心率:72次/分 二尖瓣听诊区:
无杂音

结肠肿瘤术后化疗方案

结肠肿瘤术后化疗方案

结肠肿瘤术后化疗方案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结肠肿瘤的术后化疗方案得到了不断优化和改进,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本文将介绍结肠肿瘤术后化疗的方案及其注意事项。

一、化疗的目的和意义结肠肿瘤的术后化疗是指在手术切除肿瘤后应用化疗药物进行辅助治疗的方法。

它的主要目的是杀死残留的癌细胞,防止复发和转移。

结肠肿瘤的特点是易转移,尤其是淋巴结和远处器官。

通过化疗可以有效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提高术后生存率。

二、化疗药物的选择结肠肿瘤的化疗药物包括氟尿嘧啶、组织膜抗原、奥沙利铂等。

具体的药物组合方案需根据患者的病情、病理类型、分期和身体状况等因素来确定。

常用的方案有FOLFOX方案(氟尿嘧啶+亚叶酸+奥沙利铂)、CAPEOX方案(氟尿嘧啶+卡培他滨+奥沙利铂)等。

三、化疗方案的周期和剂量通常情况下,结肠肿瘤的术后化疗方案为6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2-3周。

化疗剂量的确定需要考虑患者的耐受性和毒副作用。

剂量过低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剂量过高则会增加毒副作用的发生。

因此,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个体化的剂量。

四、化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饮食调理:术后化疗期间应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的食物,同时避免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减少对肠道的刺激。

2.休息调节:术后化疗会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和体力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患者需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身体素质。

3.注意毒副作用:化疗药物常会引起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患者在化疗期间应密切关注自身身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乏力等不适症状,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给予相应对症治疗。

4.心理支持:化疗对患者而言是一种身心的双重负担,患者需及时向医生和家人倾诉内心的疑虑和困扰,接受专业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五、化疗后的随访和复查化疗结束后,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以监测疾病的复发情况。

随访过程中会进行身体检查、彩超、CT或PET/CT等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发生淋巴漏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发生淋巴漏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发生淋巴漏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李艳萍(广东省中医院外二科,广东 广州 510120)【摘要】目的:分析采取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发生淋巴漏的原因以及相应护理对策,为临床防治提供科学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20年10月299例接受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术后发生淋巴漏的例数,采取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式,探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发生淋巴漏的原因,并探讨相关护理对策。

结果: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表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进食时间、淋巴管血管侵袭、癌结节均是影响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淋巴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对采取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需要加强对患者的观察,掌握术后发生淋巴漏的危险因素,同时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以保证手术效果及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淋巴漏;原因;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R735.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2)06-0111-04右半结肠癌指的是处在腹部偏右侧部位结肠发生的结肠癌,可见大便次数增加,大便带粘液与血,继而容易出现腹胀、腹痛以及腹不排气梗阻等典型症状[1]。

在临床治疗右半结肠癌的过程,系统彻底的淋巴结清扫术是疾病治疗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实施结肠癌根治术的一个基本准则[2]。

而实施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过程,临床中在彻底清除腹腔淋巴结的同时,机体相应区域组织以及结构均会出现损伤以及破坏,甚至还有可能引起术后淋巴漏以及腹水等并发症,因此需加强相关的防范工作,做好相应的护理干预,经周到的干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3]。

本次研究中采取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式,探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发生淋巴漏的原因以及相关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3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299例择期采取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肠癌淋巴转移化疗康复案例

肠癌淋巴转移化疗康复案例

很多病友因为没有对结肠癌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出现一些症状以后没有加以重视,导致了延误结肠癌的治疗,更有甚者出现了转移情况。

很多患者就此放弃了治疗,但其实如果能够选择正确的方式,还是有治愈的可能的,以下就是一个康复案例:方女士,浙江人,50岁。

病史:腹痛4年,未引起注意,于2011年5月初疼痛厉害,经检查发现,腹部出现拳头大小肿物,并且还常常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腹胀腹痛,便血,色鲜红,消瘦等症状。

在当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是结肠癌。

于同年6月底在肿瘤医院行结肠癌切除术。

术后病理示:结肠局限溃疡型低分化癌,淋巴结转移,术后行全身化疗6个疗程,具体方案不详。

随后复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大便不规律,时干时稀,偶有便血,未行特殊治疗,一月前症状加重,急剧消瘦,腹痛难忍并伴有下坠感再次CT检查肝脏有阴影显示肝脏有转移现象。

后在朋友建议下,服用灰树花D阻分(D组分)联合治疗,服用一个星期后,呕吐减少,睡眠质量提高。

随后继续服用D阻分联合化疗治疗,腹胀症状减轻,便血症状消失。

一个疗程后上诉症状基本消失,患者精神好,食欲大增。

两个疗程后再去CT检查肝脏阴影,发现未有扩散转移。

化疗结束后,继续服用灰树花D阻分至今,恢复良好,未出现转移现象。

通过这个案例,大家可以看出灰树花D阻分联合化疗减毒增效的作用很明显,而且能防止癌细胞扩散转移。

另外,也告诉告诉大家,延误诊断的危害性真的很大,所以大家一定要提高结肠癌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的意识。

如果出现由于延误而致使结肠癌晚期或者转移的现象大家也不要放弃,现代科技如此发达,一定能找得到适合您的治疗方法。

希望大家都能够得到良好的治疗,并取得满意的结果。

直肠癌术后转移至肺部,治疗方法

直肠癌术后转移至肺部,治疗方法

直肠癌术后转移至肺部,治疗方法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然而,手术后仍可能出现肺部转移情况。

肺部转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治疗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一、治疗方法1.手术治疗手术仍是治疗肺部直肠癌转移的有效方法之一。

对于单侧肺部转移且病灶较小的患者,可考虑行肺部楔形切除术或肺叶切除术。

对于多发肺部转移或病灶较大的患者,可行肺部肿瘤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

2.放疗治疗放疗是治疗肺部转移的常见方法之一。

对于手术困难或无法手术的患者,可行放疗治疗。

对于肺部转移较多的患者也可行放疗,可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放疗时间一般为1-2个月,治疗剂量和次数应根据患者情况和放射科医师的建议进行调整。

3.化疗治疗对于肺部转移病灶较多或无法手术的患者,化疗是效果不错的治疗方法之一。

化疗方案应根据患者情况和化疗医师的建议进行调整,治疗时间一般为3-6个月。

常见的化疗药物包括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依托泊苷、亚叶酸等。

4.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一种针对肿瘤发生机制的治疗方法。

在直肠癌肺转移的治疗中,靶向治疗主要是指采用靶向EGFR抑制剂进行治疗。

EGFR靶向药物的主要作用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同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靶向治疗的时间和早期干预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治疗前应考虑是否需要进行基因检测。

二、注意事项1.术后随访术后定期随访是防治肺部直肠癌转移的一项重要措施。

对于手术后的患者,应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复查,如发现有肺转移的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饮食注意患者在接受肺部直肠癌转移治疗期间,应注意合理的饮食安排。

应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和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生葱生姜等,以免刺激肠道。

应多吃维生素和含纤维的食品,如蔬菜、水果和全麦面包等。

3.锻炼注意患者在治疗肺部直肠癌转移期间,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这可以提高免疫力和预防肥胖。

但是,患者在锻炼时应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避免过度运动或过度累。

大肠癌引流淋巴结转移及nlr与预后关系

大肠癌引流淋巴结转移及nlr与预后关系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Hunan, 410002, China
[
]
To explore the association of metastasis-related indexes and 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NLR) of draining
value虽然大肠癌患者的生存时间近年来有所延长袁但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只有50左右袁仍不够理想12遥引流淋巴转移为肿瘤常见的转移方式袁是指浸润的肿瘤细胞穿过淋巴管壁袁脱落后随淋巴液被带到汇流区淋巴结袁并且以此为中心生长出同样肿瘤的现象遥国际抗癌联盟渊uicc冤尧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渊nccn冤均根据阳性淋巴结转移数作为恶性院湖南省卫生计生委2018年度科研基金c20180617院410007长沙袁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检验与病理科渊方宇袁王海娟袁李征洋冤曰湖南省人民医院肾内三科渊张黎冤院张黎袁email院920459579qqcom肿瘤淋巴转移渊tnm冤分期的判断依据34遥近年来袁临床证实袁阴性淋巴结数渊nnln冤尧阳性淋巴结数占比渊lnr冤以及阳性淋巴结对数比渊lodds冤均是大肠癌预后的重要指标56遥此外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渊nlr冤作为反映机体抗肿瘤免疫平衡的重要因子袁也是多种恶性肿瘤的不良预后的预测指标7遥本研究探讨了npln尧nnln尧lnr尧lodds及nlr等指标对n2b期大肠癌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遥病例资料回顾性收集医院2012年1月耀2014年10月采取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大肠癌患者93窑窑西南国防医药2020年2月第30卷第2期98例临床资料遥纳入标准院术前均为疑似肠癌患者袁且未接受放化疗及其他辅助治疗袁术后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n2b期原发性大肠癌曰患者病历资料完整曰本研究经医院伦理会批准和同意遥排除标准院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曰多发大肠癌曰术后3个月内发生淋巴转移或死亡者曰有其他恶性肿瘤病史遥其中男性58例袁女性40例曰年龄3078渊6327依413冤岁曰肠癌类型院结肠癌35例袁直肠癌63例曰病理类型院腺癌79例袁其他19例曰tnm分期院玉耀域期6例袁芋耀郁期92例曰手术方式院开腹手术21例袁腹腔镜手术77例曰肠癌扫除淋巴结数院12枚以下11例袁12枚以上87例曰术后辅助治疗情况院39例渊3980冤接受了术后单纯辅助化疗袁50例渊5102冤接受了术后同步放化疗袁9例渊918冤术后未接受辅助治疗遥方法调阅98例患者5年内渊截止2019年8月冤随访记录袁统计患者5年生存情况遥同时袁统计患者术后阳性淋巴结数渊npln冤尧nnln尧lnr尧lodds及nlr袁比较不同分组与预后的关系遥lnr阳性淋巴结数淋巴结总数袁阴性淋巴结数总淋巴结数阳性淋巴结数袁loddslog渊阳性淋巴结数05冤渊阴性淋巴结数05冤遥

直肠癌4年是3个月术后复查,下颌淋巴大,治疗方法

直肠癌4年是3个月术后复查,下颌淋巴大,治疗方法

直肠癌4年是3个月术后复查,下颌淋巴大,治疗方法直肠癌是指发生在直肠内的肿瘤,是临床上较常见的肿瘤之一。

根据报告,直肠癌的发病率近年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患者的身体与心理健康带来重大影响。

本文将围绕直肠癌术后复查及颌淋巴大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探讨。

一、术后复查经过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复查。

复查的目的是判断患者的病情及病情变化,包括恶性程度的改变、病变位置是否愈合等。

在3个月进行首次复查是比较适宜的时间。

1.复查项目1.1 生物化学指标的检测术后复查主要从生化指标和影像学两个角度来观察复查患者的病情。

常见的生化指标有肿瘤标记物CEA检查、癌胚抗原检测、嗜铬细胞瘤指标及激素水平的检查。

1.2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包括肠镜检查、CT、MRI、PET等。

其中,肠镜检查是判断肿瘤复发或转移的有效手段,推荐在手术后3个月进行。

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还需注意患者的肾功能,避免影响检查结果。

2.注意事项2.1 排便习惯术后3个月,需要关注患者的排便习惯。

若患者排便次数在一定程度上下降,有可能是肠胃功能受到影响,需要进一步检查。

2.2 膀胱功能术后容易出现膀胱功能障碍,例如排尿困难等。

建议检查患者的膀胱功能,营养科医生还可为患者做相关膳食指导,调整患者的饮食能量循环。

2.3 内分泌平衡手术治疗会影响患者的内分泌系统,建议在复查过程中检查患者的内分泌水平,倘若需要调整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干预。

二、颌淋巴管肿大的治疗方法颌淋巴管肿大是近年来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若以颌淋巴管肿大为主要症状,需要综合考虑病因、肿瘤的病理类型、分期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来确定治疗方案。

对于直肠癌患者而言,颌淋巴管肿大可能为病程漏诊或转移的征兆。

因此,及早进行治疗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1.手术治疗如果颌淋巴管肿大于3cm,可能存在恶性肿瘤的可能,则需要考虑手术切除肿块。

在手术治疗后可能会消除患者的症状,但由于手术对患者身体的影响,手术前建议细致全面的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尤其要考虑患者的心、肺功能和肾功能,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右半结肠肝曲粘液腺癌伴有淋巴转移术后如何,治疗方法

右半结肠肝曲粘液腺癌伴有淋巴转移术后如何,治疗方法

右半结肠肝曲粘液腺癌伴有淋巴转移术后如何,治疗方法右半结肠肝曲粘液腺癌伴有淋巴转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在治疗方面,主要有手术、化疗和放疗等治疗方式。

然而,手术仍然是治疗右半结肠肝曲粘液腺癌伴有淋巴转移的主要方法。

手术治疗手术是治疗右半结肠肝曲粘液腺癌伴有淋巴转移的首选方法。

根据癌症的程度和位置,手术范围通常包括右半结肠的一部分或全部、右侧横结肠、肝曲等。

1. 根治手术:这种类型的手术旨在彻底摘除肿瘤和淋巴结,并修复受损的器官,以减轻患者的症状。

根治手术通常包括右半结肠切除术或右半结肠和横结肠切除术、肝切除术等。

2. 接受辅助治疗:对于已经进行了根治手术的患者,需要接受辅助治疗,以降低癌症复发的风险。

辅助治疗包括化疗和放疗等治疗方式。

化疗化疗是通过给患者注射化学药物来消灭恶性细胞的治疗方法。

它通常用于辅助治疗手术后的患者,以减轻肿瘤复发的风险。

化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定制,剂量和时间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调整。

放疗放疗适用于术后复发患者,是一种以电离辐射为主要手段消灭肿瘤细胞的方法。

放疗可以用于直接杀死癌细胞,也可以减少辅助治疗的副作用。

治疗注意事项1. 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因为不同治疗方式可能会有副作用和风险,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 患者需要积极配合治疗,坚持药物治疗计划,注意身体休息,避免出现并发症的发生。

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测,了解病情的变化。

3. 患者应避免过度运动和剧烈的体力劳动,避免出现肠瘘和术后腹泻等并发症。

同时还应注意口腔卫生和饮食结构,避免刺激性饮食和过度进食。

4. 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化疗和放疗,并按时去医院进行复查。

禁止自行停止化疗或放疗,否则可能会导致病情加剧。

5. 患者术后需要加强身体锻炼,增强身体素质,避免病情复发、减轻手术后的并发症,缓解术后持续的疲劳感。

总之,右半结肠肝曲粘液腺癌伴有淋巴转移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等方式。

结肠癌早期患者手术之后怎么办

结肠癌早期患者手术之后怎么办

由于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加上不规律的作息和不良饮食习惯,导致结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到了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因此确诊后要及时治疗。

对于结肠癌早期患者来说,手术是首选的方法,手术可以直接切除肿块,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也有不少患者在手术成功后1~3年内出现复发转移的情况,甚至有的数月即可复发转移,那结肠癌早期患者手术之后怎么办呢?临床上有不少结肠癌患者在做了手术或接受了其他方式治疗后,认为自己已经康复,医生也告诉说肿瘤切除得很彻底,只需以后每三个月来复查一次,于是他们便以为真正治愈,可以高枕无忧了。

然而不久后“卷土重来”的癌瘤常使他们欲哭无泪。

因复查时,已发现了转移。

而此时,坐等复查已使他们丧失了巩固治疗的最佳时机。

因为癌细胞的隐蔽性和检测仪器精确度的有限性,临床确诊的结肠癌,绝大多数已到了浸润期,此时癌细胞多已蔓延到区域淋巴结及其他部位,并同时伴有血道播散,手术切除往往不能将其“斩草除根”。

因而手术后复发、转移的机率是不容低估的。

即便是早期手术,患者体内仍可能残存有少量癌细胞,因为此时尚未形成肿块,这时CT、B超、磁共振等先进设备均检查不出来。

等条件适合时,这些癌细胞就有可能“死灰复燃”,再次形成癌瘤。

因此,即使手术很成功,也千万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轻心,应把握住早期康复的有效时机,增强抵抗能力,尤其是中药巩固治疗,扶正祛邪不伤身,非常必要。

在临床上,中医三联平衡疗法以显著的疗效,受到很多患者和家属的好评。

三联平衡疗法是我国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教授在传统中医理论及袁氏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结合30多年临床抗癌实践经验,把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当代免疫理论、细胞分化增殖周期理论及基因理论等最新医学理论有机嫁接,融会贯通而创立中医治疗肿瘤的方法。

三联平衡疗法”应用中药治疗,从患者整体着手,抓住病机要害,增强患者自身的抵抗力、免疫力,可采用内服与外敷相结合,病变部位与经络穴位用药相结合,治疗与康复同时进行,由于从整体治疗出发,着眼于调整全身阴阳平衡,所以治疗康复后不易复发,疗效持久稳定。

左-右半结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差异

左-右半结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差异

左\右半结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差异【摘要】目的探讨左、右半结肠癌淋巴结转移方式上的差异。

方法结肠癌患者118例,其中行D2 式淋巴廓清术者12例,D3式90例,D4式16例。

用新鲜标本挤压触诊法行淋巴结检取。

统计N1,N2,N3,N4 站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结果左半结肠癌淋巴结转移率为33.8%,其中肠旁淋巴结转移率为28.0%,中枢方向淋巴结转移率为19.1%。

右半结肠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52.0%,其中肠旁淋巴结转移率为52.0%,中枢方向淋巴结转移率为38.0%。

结论右半结肠癌肠旁淋巴结及中枢方向淋巴结的转移率均高于左半结肠癌。

结肠癌的手术应以D3 术式为基本术式,重点要清扫向中枢方向转移的淋巴结。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of left and right colon cancer lymph node metastasis ways.Methods 11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olon cancer,in which line D2-type dissection in 12 cases,D3-type 90 cases,D4-type in 16 cases were studied.Lymph node was examined by fresh specimens’compression and palpation.Lymph nodes at N1,N2,N3,N4 stations were statistized.Results Left colon cancer lymph node metastasis rate was 33.8%,in which intestin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rate was 28.0%,and the central direction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rate was 19.1%.Right colon cancer lymph node metastasis rate was 52.0%,in which intestin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rate was 52.0%,and the central direction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rate was 38.0%.Conclusion The right colon intestinal lymph nodes and the central direction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rate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left colon.Colon cancer surgery should be based on D3-type as the basic surgical technique,and we should be focus to clean the central direction of the transfer of lymph node.【Key words】Colon Cancer;Lymphatic metastasis;D3 radical operation目前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男性位于肺癌、胃癌之后,在女性位于乳腺癌及宫颈癌之后,并呈逐渐上升之势。

结直肠癌淋巴微转移免疫组化检测及其意义

结直肠癌淋巴微转移免疫组化检测及其意义

结直肠癌淋巴微转移免疫组化检测及其意义程明荣;程志俭;蔡元坤;赵家应;徐宏智【摘要】目的观察Ⅰ、Ⅱ期结直肠癌术后病理因素和淋巴结微转移对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的影响.方法纳入研究对象为Ⅰ、Ⅱ期结直肠癌患者共126例,均为我院胃肠组行结直肠癌根治术者,术后随访64~106月.平均每例结直肠癌患者检查淋巴结数10枚以上,将所有淋巴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对10个临床病理因素与免疫组化表达的关系及微转移对5年无瘤生存率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仅见"淋巴管侵犯"与淋巴结免疫组化表达阳性有正相关,而其他临床病理因素与淋巴结免疫组化表达均无明显相关性.淋巴结免疫组化表达阴性、孤立肿瘤细胞巢(isolated tumor cells,ITCs)和微转移(micrometastasis,MCM)的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8.7%、65.5%和43.8%.ITCs与淋巴结(-)的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4),而MCM与淋巴结(-)的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对于Ⅰ、Ⅱ期结直肠癌患者,若淋巴结中检测出有微转移,其预后较差,术后复发率较高,术后应予以积极的辅助治疗.【期刊名称】《复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0(037)001【总页数】5页(P29-33)【关键词】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上皮膜抗原;癌胚抗原【作者】程明荣;程志俭;蔡元坤;赵家应;徐宏智【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普外科,上海,200240;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普外科,上海,200240;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普外科,上海,200240;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普外科,上海,200240;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普外科,上海,2002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4.62;R574.63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决定肿瘤分期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的主要参考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期危害性大,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一定的麻烦。

结肠癌发生转移是晚期常见的症状,淋巴转移是最常见的转移现象,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同时大大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淋巴转移主要是因为结肠癌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产生脱落,并且转移到淋巴的一种常见晚期现象。

针对这种现象的出现,应当及时进行适合的治疗,才能够更有效的控制病情延长生命。

那么结肠癌患者术后淋巴转移怎么办?下面请袁希福教授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结肠癌淋巴转移的治疗方法的选择是影响结肠癌患者存活期的重要因素。

临床上治疗结肠癌的方法主要有手术,化疗,放疗,中医药治疗。

手术可以及时有效的切除结肠癌肿瘤的原发病灶,迅速消灭患者的威胁,但是对切缘周边的癌细胞没有治疗作用,容易导致结肠癌的转移和复发,并没有完全治愈癌症,可以说是治标不治本。

术后出现转移,专家建议采用中医保守治疗。

服用中药可以全面调理机体内环境,补气养血,扶正祛邪,有效控制病情,缓解痛苦,延长生命。

化疗是晚期结肠癌的主要化疗方式,能一定程度上缩小癌肿,但其亦会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毒副反应,因此,化疗药物及化疗时间应依据缓解情况、症状缓解情况以及治疗相关性毒性而定。

放疗也是晚期结肠癌临床应用较多的治疗方法之一,可使缩小,改善症状,通常联合化疗应用,效果比单纯放疗或单纯化疗为好。

但放疗对机体有较大的伤害,对身体机能差的晚期结肠癌患者应慎用。

另外,鉴于放化疗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在晚期结肠癌的治疗中可合并中医治疗,以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配合化疗应用,降低毒副作用,能够取得很好的疗效。

对于转移范围广,身体机能弱,已经难以耐受放化疗的晚期结肠癌患者,可用中医药进行保守治疗,虽然短期效果没化疗明显,但远期效果好,在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有明显的作用。

中医治疗对患者无痛苦,无副作用,能有效帮助患者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减轻患者痛苦,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

中医治疗讲究对于不同的转移部位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因病施治,改善症状,控制转移,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中医治疗结肠癌转移针对性强,抑制杀灭癌细胞效果好,而且不损害正常机体细胞,服用安全,患者无痛苦,而且效果可靠,同时中医治疗能有效的控制转移癌肿和原发癌肿,提高全面抗癌的效果,防止癌细胞继续转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中医三联平衡疗法治疗,该疗法的治疗疗效已经深受广大癌症患者的认可和推崇。

三联平衡疗法治疗结肠癌从整体治疗出发,调节人体的各项机能,而且具有见效快、无副作用、降低放化疗毒副作用、抑制肿瘤生长、转移、复发和晚期肿瘤继续恶化等特点,激活体内的免疫功能,促进治疗,控制癌细胞的转移和复发,有效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相信大家通过阅读上面的内容,对结肠癌患者术后淋巴转移怎么办这个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结肠癌淋巴转移孙然是晚期患者的表现,但是缓则和依然不能放弃治疗的希望,要积极治疗,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尽最大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命。

中医治疗是一种绿色的治疗方法,性质温和,副作用极小,并且能在完全不伤害患者机体的情况下,杀伤肿瘤细胞、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从根源上阻止癌症的复发和转移,稳定病灶、避免扩散、防止并发症产生、减轻痛苦,帮助延长乳腺癌晚期的生存期。

若您还有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咨询。

希望患者朋友能够早日康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