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道德内化问题研究(一)

合集下载

当代大学生道德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当代大学生道德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当代大学生道德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当代大学生的道德问题非常多,几乎涉及到大学生的各个方面。

以下简要介绍大学生道德问题及对策。

一、学习问题1、抄袭别人的论文和学术作品。

许多大学生喜欢拿别人的论文来当作自己的成果,甚至把他们自己的学术论文抄袭到别人著作里去,破坏了学术诚信原则,影响学术水平提升。

2、不负责任的学习态度。

学习往往无法靠自觉,也就是学生在学习领域里对自己并没有自律性和责任性,长期以来缺乏这种态度,会让学习更加缓慢,也就不能把最大的学习效率发挥出来。

二、道德问题1、中国大学生教育中“模仿”的文化的问题。

在中国的大学,由于传统的文化,往往以“模仿”去学习,不求创新,失去了该有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对知识的正确认识也受到了影响。

2、大学生对道德规范缺乏认识和执行。

由于大学里面没有强有力的道德制度,而每个人也没有清晰的道德标准,就会导致仁慈无助,道德价值的失落,一些道德规范的不违反,不仅影响自身成长,也影响了团结互助的团队文化。

三、解决对策1、完善学校的道德规范以及纪律的规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如今大学需要将道德规范和纪律写入法律法规,这样大学生就可以明确道德要求,同时避免“模仿”式学习现象发生。

2、加强自身道德规范觉悟。

大学生应该将道德规范和道德价值作为自身成长的指导方向,增强对道德规范的认知,加深对道德价值的理解,这样才能在大学生活中积极遵守道德准则,发挥好积极性和责任感。

大学生道德问题是时下非常关注的话题,如何解决它们,促使大学生道德素质良好,这无疑是一个大问题。

必须针对学习问题和道德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只有通过这样的对策,大学生的道德才能有所提高,为我们强身健体、为国家建功立业做出更大的贡。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调查研究[合集5篇]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调查研究[合集5篇]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调查研究[合集5篇]第一篇: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调查研究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调查研究大学生,是一个充满着无数光环的称呼。

它,意味着知识,意味着青春,但更意味着责任!然而如今,大学生的现状并不很乐观。

许多人因为没有正确的人生理想而多走了弯路,致使一些违法犯罪的事件时有发生。

我们知道,科学的人生理想,正是当代大学生乘风破浪,搏击沧海的灯塔和动力之源。

大学生追求远大理想,在为实现社会理想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是自身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是国家和人民的殷切期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

因此,进一步了解和分析当代大学生的理想状况显得十分重要。

为此,我们近期在河北工程大学展开了一次关于大学生人生理想的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样本总量为100份,获得有效样本94份,有效问卷率为94.0%。

一.调查者基本情况1.年级结构:大一占70%,大二占30%2.性别结构:男生占60%,女生占40%二.调查涉及的主要内容本次调查的问题涉及大学生目前的大学生活状态、过去个人理想的实现情况以及未来的事业等方面,以及与此相关的个人阅读习惯等,相对全面。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人生目的不强,理想不够明确人生目的,是人对“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价值观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生实践活动的前提和起点,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总目标,不同的人生目的导出形形色色的人生。

在被问及“现在对未来的想法如何?”这一问题时,仅有27%的同学认为自己现在对未来的目标“很明确”,大多数(53%)的同学是“比较模糊”的,而还有20%的同学则是“十分渺茫”。

这样的回答不容乐观,一艘没有方向的航船是不会正确驶向胜利的彼岸的,现在看来寻回明确的人生目的和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对我们大学生来说确实非常重要。

2.汗水浇灌理想,成功需要付出在被问及“当确立了理想后,你会怎样做?”这一问题时,有45%的同学选择自己会“十分努力去实现”,41.4%的同学则表明会“比较努力”,而尚有13.6%的同学说“无所谓、随他去吧”。

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及对策探析

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及对策探析

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及对策探析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其道德素质的现状一直备受关注。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道德素质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一些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糟糕的道德行为,比如考试作弊、缺乏公民意识、不尊重他人等现象。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大学生个人的发展,更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

探析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并提出对策成为当务之急。

一、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1. 缺乏认知在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中,一些学生缺乏对基本道德规范的认知。

他们对于什么是对错、什么是好坏的行为不够清晰,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

这一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容易陷入道德困境,做出违背道德规范的行为。

2. 考试作弊现象严重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考试作弊现象非常普遍。

一些学生为了获取好成绩,不惜一切手段。

他们使用作弊器材,抄袭他人答案,严重损害了自己的学术诚信,对学校教育制度和社会公平产生了消极影响。

3. 缺乏公民意识在一些大学生中,缺乏公民意识的问题比较突出。

他们对社会公共事务缺乏关注和参与,个人利益凌驾于社会责任之上。

这种现象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影响了学生自身的成长。

4. 不尊重他人在大学生中,存在一部分学生的行为不够尊重他人。

他们对待他人的态度不够谦和,缺乏基本的礼貌和礼仪。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学习和生活的氛围,也损害了学生自身的人际关系。

以上所述的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反映了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探索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并提出对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对策探析1. 强化道德教育对于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学校和家庭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增加道德课程,开展道德教育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强化对基本道德规范的认知。

家庭也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家庭教育,引导他们端正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建立学术诚信制度在大学校园中,应当建立健全的学术诚信制度。

学校可以加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管理,严格执行学术诚信规定,一旦发现考试作弊等行为,要坚决处理,严肃查处。

浅谈大学生道德社会化

浅谈大学生道德社会化

浅谈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随着道德社会化成为社会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也日益成为诸多学者关注的焦点。

大学生作为青年中一个特殊的年龄群体、文化群体和环境群体,其道德社会化不仅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还要面对各种新生事物带来的诱惑,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表现出明显的特殊性。

针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特殊性,探寻这一特殊群体道德社会化的多元途径也尤为必要。

一、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内涵(一)社会化、道德社会化与大学生道德社会化1、社会化19世纪90年代,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在《社会学问题》的研究论文中首次提出了“社会化”这个概念。

20世纪30年代后期,社会化成为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研究的热点。

关于社会化的定义,众学者莫衷一是。

社会学家齐美尔把社会化定义为个体转化为人的过程,并把社会化看做群体形成或社团形成、发展的过程;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帕森斯(T.Parsons)认为,社会化是个体学习社会对特殊角色要求并使之成为社会体系中发挥作用的成员的过程;社会学家罗宾逊认为,社会化就是使人们获得个性并学习其所在社会生活方式的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

美国社会学家E.A.罗斯(E.A.Ross)从社会意识的观点来解释社会化,认为它是在团体中与同伴产生共同行动的能力和意志时的一种群属之感的发展。

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人的社会化实质上就是把一个具有健康特质的人逐步教化为一个能适应社会的模塑过程。

国内学者对社会化也做出自己的解释。

郑杭生认为,人的社会化就是在特定的社会中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个体成员成为社会合格成员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对社会化的定义为:“社会化是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从一定意义上说,刚出生的婴儿是同其他动物无多大差别的生物人或自然人,社会通过各种教育方式,使自然人逐渐学习社会知识技能与规范,从而自觉遵守与维护社会秩序和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这一教化过程即社会化”。

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推荐阅读)

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推荐阅读)

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推荐阅读)第一篇: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道德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的重要内涵,起着导向的作用,决定着人的尊严、价值和成就。

良好的道德素质不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转型时期人们思想道德、人生价值观发展完善的必然,是教育工作者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内容。

一、当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现状八十年代以来,德育工作通过在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做了许多探索和改进。

如德育课程改革、社会实践活动的兴起、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加强、邓小平理论进课堂等,都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但从深度来看,目前在内容、方法、途径、手段等方面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改革开放、形势发展的新要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1、道德评价标准失范。

在现代社会的转型中,人们对某一种社会现象的评价总受到多种“标准”的影响,且似乎无论哪一种“标准”都有它的“合理性”;同时,似乎任何一种这样的标准还都可以找到其反向“标准”而使它同样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这种情况就导致了思想观念、道德评价的正确标准也模棱两可了,因此使人们常常陷入矛盾之中。

2、道德价值取向混乱。

由于评价的失范,必然会带来人们对价值取向的混乱。

在这种状态下,任何一种选择都似乎可以获得一种价值观的文化支持,受到一种价值标准的肯定和赞扬,但同时却又受到另一种价值标准的否定和妄评。

3、良好的德育心理氛围尚未完全形成。

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实施需要一种良好的德育环境和心理氛围,但目前在高校,良好的育人德育氛围还没有完全形成,部分专业教师身上还存在着只教不育、以教代育的现象,“德育是德育工作者的事情”的想法依然存在。

4、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差。

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是当前德育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尽管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高校普遍采取了改革德育课程体系,改进德育的方式方法,拓宽德育途径,增强内容的时代性等多种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教育的实效性并没有因此而有较大的改观。

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

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

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一、当代大学生思想素质现状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从根本上说,是与时代同步的,是历史的必然。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灵魂和勾画的未来发展蓝图,与当代大学生所崇尚的理想追求,与自身的成才发展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这是大学生政治上日趋成熟、理性的时代成因。

但随着社会利益关系日益多样化,使得当前大学生更加注重自我价值和个人利益的实现,有些价值取向也向着偏离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进行。

通过对河北高校四百个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从社会公共服务、职业修养、家庭教育还有大学生自身素质状况方面对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做了统计分析,总体状态是健康向上的。

大学生对于社会公德规范大都是支持的态度,也对社会不良的行为表示反感。

结果显示,有61.2%的学生参加过“捐款”、“扶贫活动”、“希望工程”等各种公益活动,要求自动献血的同学达35.7%以上;89.3%的同学都能在乘坐公交车时给老弱病残者和孕妇儿童让座;64.1%的同学在餐厅等公共场所都可以自觉保持安静。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道德缺失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一)社会公德方面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缺乏自己的一套道德观念体系,还有的人是心中有自己的道德判断,而且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做出违背内心道德的事情。

还有,现在很多学生都缺乏见义勇为的壮举,反而作为旁观者冷眼旁观的人比较多。

这种类似的事在社会报道中也屡见不鲜,比如在调查,“如果公共场合你目睹小偷偷钱包你会?”这一题中有78.5%的人都选择了“假装没看到”。

只有2.3%的人会选“当场呐喊,找群众帮忙制止”由此可见大部分人还是缺乏奉献精神。

(二)职业道德方面调查发现,大学生在面临职业选择时,有65.5%的人首先考虑的因素是收入的高低,只有26.9%的人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来选择,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而考虑社会威望的也占7.6%,由此说明,高校大学生首先考虑的都是是否满足自己的经济需求,其次才是自己对这份工作是否感兴趣。

大学生道德调研报告

大学生道德调研报告

大学生道德调研报告大学生道德调研报告【1】摘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更应该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培养社会公德意识。

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努力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目的及意义:了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作为一名当今社会的在校大学生,我们是当代中国的优秀青年,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21世纪振兴中华的主力军,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特别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下,我们更应争当道德模范。

调查现状:通过调查问卷设计,调查实践,数据统计,我顺利完成了“大学生社会公德”的问卷调查。

从调查的结果看: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未来接班人的主干群体,70%左右的被调查的同学具有较高的社会公德意识;20%左右的表现为良好;仅有不到10%的同学公德意识薄弱。

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标准,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相关,也是树立中国人良好国际形象的迫切需要。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准则。

遵守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是每个大学生的义务。

作为有较高素养的大学生,我们应当自觉培养公德意识,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行为习惯。

我们大学生应从小事做起,从小节做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社会公德所规范的行为包括社会公共生活中最微小的行为细节,这些细节极容易被人们忽略,而它一旦被社会群体中的大多数人所忽视,往往就可能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

因此,社会公德意识要在点点滴滴的日常小事中培养。

其实,践行社会公德并不难,提升敬人礼让的境界同样不难,比如,在公共场合主动排队是讲社会公德;乘坐公交车主动为老幼病残孕乘客让座是讲社会公德;最后离开教室时随手关灯是讲社会公德;在马路上看到垃圾捡起来扔进垃圾箱是讲社会公德,等等。

关于德育内化几个问题的论析

关于德育内化几个问题的论析

关于德育内化几个问题的论析摘要:德育内化过程,是把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意识,并进一步固化为学生道德行为的过程,是德育内化与外化彼此结合、互动的过程,是外部的社会道德规范逐渐为学生所同化的过程。

只有弄清德育内化的内涵、德育内化的作用以及德育内化与外化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才能有效帮助学生实现德育内化。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内化;内涵;作用德育过程的本质,即德育内化的过程,也就是把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这种转化需要教育者的协助。

但是,要完成这种转化,必须通过学生心理内部的矛盾运动,通过学生自我教育的内化吸收。

德育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矛盾统一的过程。

探究德育内化的目的,就是要在德育教学中使学生自觉接受和认同社会道德规范和德育课中的思想观点,自觉调整个体的意识和行为,向着符合社会需要的品德方向发展,达到个体品德与社会要求的统一。

这不是单纯内化的过程,而是德育内化与外化相互联系的统一过程。

其实质是德育内化与外化彼此结合、相互推进、共同作用的过程。

这是受教育者的需要,亦是衡量德育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德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一、德育内化的内涵内化是指人将外部事物通过认知活动转化为内部思维的过程。

这一概念是由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最先提出的。

他认为,社会本身即具有规范的体系,它超越个人意识而独立存在,个人只有透过内化的过程,才能将其植根于个人意识之中,即将社会意识形态的诸要素移植于个体意识之中。

德育内化就是把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自身的内在需要,成为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并且要使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成为受教育者的行为习惯,从而使学生主动地、自觉地追求道德。

这一过程是学生把社会价值观、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品质的过程。

如果教育者所施予的教育影响和学生思想状况一致,就会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即学生对某一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认同与接纳,主动、自觉地去追求道德,教育者所传授的德育知识能够真正被学生所接受,并形成其内心的信念。

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问题的研究

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问题的研究

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问题的研究道德社会化是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道德价值在社会生活和社会价值体系中的边缘化,道德社会化理论的不成熟,大学道德教育理想图景的缺乏,以及缺少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道德实践,是造成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程度不高的主要原因。

加强大学生社会化研究,建立促进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长效机制对提高人才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道德价值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问题研究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我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以及社会交往中的道德行为取向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与培养。

吉林大学是一个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且数量多,因此,我们以本校学生为研究对象,连续多年采取跟踪调查、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等多种方式对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取向进行连续性的研究,获取了一些有意义的资料和数据。

1、大学生的道德取向。

人要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与他人结成各种各样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

同时,人又总是生活和工作在现实的集体中,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与冲突也是不可回避的。

因此,如何认识和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国家及集体的利益关系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基本上出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是崇尚个性张扬、重视自我价值、追求物质与精神享受的一代,他们从不掩饰自己的欲望与观点。

在个人与他人的问题上,如何处理与同学的关系已经成为大学生最重视的问题。

我们在问卷中选择了竞争与合作的问题,结果显示,赞同“竞争与合作是辩证统一的”占25.1%,有32.6%学生认为“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的”;认为“现实生活中公平竞争是相对的”为27.6%,认为“竞争没有公平可言”的大大高于前者,为54.8%。

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认为应该是“责任关系”的占38.2%,认为是“利害关系”的占7.3%,认为是“互利关系”的占54.5%。

在关于“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的问题上,完全同意的占38.3%,基本同意的占28.8%,认同率达到67.1%。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道德问题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道德问题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道德问题公管101 卢济健学号1022310139爱因斯坦说:“人类最需要的努力,是在我们的行为中追求道德;我们内心的安定,甚至我们的生存都离不开道德。

只有道德的行为才能给生命以美和尊严。

90年代以来的大学生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出现了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的矛盾,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脱节等问题。

但诚如马克思所说的:“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人的时代声音。

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最实际的呼声。

”这种局面如何形成,当代大学生到底如何面对这种尴尬局面?这都是需要我们去探讨、分析的问题。

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导致大学生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思想倾向的形成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是时代变革的产物,由于对市场经济缺乏正确理解,使得原有的价值观念受到了不断强烈地冲击。

传统的观念提倡平等进取、尊老爱幼、“五爱精神”、奉献精神以及献身精神。

然而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使得新的平等观、民主观、价值观、尊重人的个性、尊严和价值追求成了一种新的道德取向而进入我们的道德观念体系之中,能够产生传统伦理道德结构中所缺乏的现代要素。

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拜金主义、实用主义、个人主义价值观等观念对社会道德规范和道德情感形成冲击,使得大学生对传统的道德教育内容与价值取向产生怀疑。

而且,在商品经济社会中,社会上腐败现象逐步滋生,如:钱权交易、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分配不公等,这种冲击和变化必然影响到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转化,25.2%的大学生同意“及时行乐”是有原因的。

传统美德被少数大学生认为是守旧、陈腐的。

又由于我们现在还处在转型期,新的道德体系还不完善,社会道德监控不力,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市场经济规则还没有达到完全有序,很多情况下法律还不能够有效地惩治那些为谋私利而损害他人和社会的违法行为,而与之相反的是社会的道德楷模却被认为是傻子;在发生利益冲突时,讲道德的人吃亏,不讲道德的人反而占便宜。

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与道德行为现状分析

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与道德行为现状分析

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与道德行为现状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学生道德教育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的接班人,他们的道德行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当代社会,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和道德行为却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这也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分析。

本文将通过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与道德行为现状的分析,探讨其中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之道。

一、大学生道德教育现状1.1 现有道德教育方式存在问题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教育方式的单一性。

目前,大学生道德教育多以理论灌输和单向宣扬为主,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导致大学生对道德教育的接受度不高。

道德教育缺乏实践性和针对性,往往只停留在口号和表面,缺少对学生实际生活和行为的引导和指导,难以对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产生深刻的影响。

部分大学对道德教育的重视不够,导致道德教育课程设置不足、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

1.2 道德观念缺失与扭曲在现代社会,道德观念的缺失和扭曲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一影响。

部分大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对一些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缺乏认识和理解,甚至出现了利己主义、唯利是图的行为倾向。

部分大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存在着道德底线的模糊和违反,比如欺诈、抄袭等行为时有发生,对社会道德风气造成负面影响。

2.1 部分大学生存在的道德问题在大学生当中,存在一些不良的道德行为和现象。

学术不端的行为普遍存在,包括抄袭、作弊、假证等,这严重影响了学术诚信和学术规范的建设。

部分大学生存在着自私自利、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的现象,他们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忽视了他人的利益和感受。

一些大学生还存在着道德行为的低劣和不文明,比如随地吐痰、不守交规等现象,这直接影响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和道德风气。

2.2 道德行为与价值观念的偏差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偏差与其价值观念的偏差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当今社会,金钱和物质享受成为了很多人追求的主要目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和价值观念。

大学生道德素质调研报告

大学生道德素质调研报告

大学生道德素质调研报告大学生道德素质调研报告汽服133沈曹辉一、前言在当今这个物质为主导的社会里,正确的道德和崇高的思想尤为重要。

对于当今的大学生而言,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是大学生立身做人的内在需要,更可以促进大学生脚踏实地的追求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甚至对整个国家和社会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和意义。

大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国家的栋梁,他们的道德素质尤其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大学生是新生代的力量,是未来社会的主要生力军。

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关系到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道德属于特定社会群体的公民道德,因此大学生的道德取向,是一个社会道德的风向标,它的好坏可以直接反映出这个社会所存在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是令人困惑的,它既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在就业、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压力下,大学生的道德现状是值得思考的。

因此我做了这个关于大学生道德素质调研的报告。

二、调研内容1、大学生诚信素质调研内容:用大学生作弊态度,和诚信看法来对大学生诚信素质进行了解2、大学生公德素质调研内容:用扔垃圾、过人行道、课桌文化以及公益活动等来对大学生公德素质进行了解3、大学生道德素质自评调研内容:调查大学生心中的自身道德素质水平调研对象:浙江经贸职业学院在校学生三、调研说明(一)调研总体浙江经贸职业学院在校的学生(二)调研目的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提高大学生道德实践水平的对策。

(三)调研方法考虑到科学性以及可行性,本调研对调研总体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随机抽取200人四、调研结果说明(一)大学生诚信素质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教诲。

诚信作为做人的基本准则,是立德修身之本。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人类社会共有的一项根本性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也是一个社会赖以存在进步的基础和必备条件。

当前我国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突出问题及思考

当前我国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突出问题及思考

当前我国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突出问题及思考当前我国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突出问题及思考学生在大学期间的重要任务之一是顺利实现其道德人格的进一步发展。

虽然其道德发展的总体状况是良好的,但在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过程中,仍然有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影响着其道德的顺利发展。

如大学生道德人格发育的土壤“先天”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性失衡与滞后性,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模式的单一,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机制不灵,等等,这些问题需要引起高校和社会等的高度重视和深度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突出问题大学生道德社会化即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在校学生在高校、社会和家庭等道德文化的综合影响下,在初级社会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接受社会道德的基本准则和规范而形成良好道德习惯,并使道德人格得到协调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目前我国大学生在其道德社会化的过程中还会遇到一系列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顺利实现。

一、大学生道德人格发育的土壤“先天”不足大学生道德人格不是个体心理因素的单独发展,而是在业已形成的有着悠久历史的校园文化的耳濡目染和正规的大学教育中形成的。

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先天”发育不足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中国的现代化是基于经济水平较低、国力较弱、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程度不高的背景下展开的,这种社会环境不利于现代化道德人格的顺利和健康发展。

其二,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发育中缺乏稳定的价值规范和精神支柱。

他们在扬弃传统时常因“传统文化未吃透”而无处着手,在选择西方现代文明时又因“外来文化未看透”而无所适从。

这些先天不足,造成其价值趋向的多重混乱,也造成一代人急功近利的趋向,并且加深了道德人格的失调,若不及时加以调控,重视先天不足的人格塑造,造就的将不是我们所需要的现代新人,而是早产后的现代化畸形儿。

①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的教育任务不仅仅是要教育学生什么是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价值判断,加强对大学生价值判断的引导,教会学生如何在多重混乱的价值中进行选择显得更为重要。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最新资料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最新资料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一、学校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滞后当代高校对大学生的德育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献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走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觉地遵纪守法;勤奋学习,勇于探索,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但是在当前高校普遍扩招的新形势下,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出现了滞后现象,教育水平远不能适应当前的客观要求,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特别是教育理念方式、教育内容、教师的职业道德都成为了重要影响因素。

1、思想道德教育方法不够灵活,形式主义严重。

在思想道德工作实践中,仍有很多工作者忽视了对大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意识以及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仍以知识理论的灌输为主,以说服为主,从而导致了学生在道德实践过程中出现了“知行不一”,在对学生进行强制的灌输理论同时,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造成了大学生对教育内容的排斥,因而大学生不会积极主动的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观念,形式主义严重,形式主义的实质其实是掩盖了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学生本应该具有的主体地位。

而当下的教育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在道德实践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很多教师拿着教材“照本宣科”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们处于机械地听讲、记笔记、背笔记、参加书面考试的过程中,消极被动的把老师讲的知识从笔记上变成试卷上,算是接受了教育,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教与学成为了真正形式主义。

2、思想道德教学内容滞后,更新慢时代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思想道德教学的内容也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而更好的适应实际情况的需要。

我国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却不能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反应社会的基本特点,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教学内容重视主流教育是是无可厚非的,如果忽视了社会多元化的存在,忽视了多元化教育的必要性,将无法让当代大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处理市场经济情况下的各种复杂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研究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研究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研究摘要:心理契约是人类所掌握的一种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普遍存在的一种生活现象。

所以这一现象在高校大学生中依然盛行。

而当代高校学生中最注重的应该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其中心理契约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就会根据心理契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问题展开论述,并且根据两个方面进行对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研究。

关键词:心理契约;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就是社会要求的一些准则和原则问题纳入到教育体系当中,其中包括政治、思想以及道德等方面。

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就是把社会上外在的规范带入到学生的内心当中,使得学生有良好的规范行为。

而随着世界上的智者对思想政治内化研究不断的加深,就间接的体现出了心理契约的重要性,现今的心理契约已经逐渐的渗透到了高校思想政治内化当中。

心理契约这一代名词最早提出是在七十年代左右,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契约也应用到了越来越多的领域。

美国的著名学家阿基里斯是最早把心理领域当中的心理契约概念带入到社会中的人,他曾经在一本书中探讨过工人与管理人员之间的默契关系,渐渐的心理契约这一名词就亮相在各类人士的脑海里。

但是阿基里斯并没有真正的提出这一代名词,最先提出的是美国的著名心理学家施恩教授,他认为心里契约是个人欲望以及各个管理部门对每个人的期望所展示的一种配合。

虽然听上去并不是真正存在的,但是心里契约的确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影响。

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内化与心里契约的关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内化研究可以结合心理契约理论来执行,其中存在着独特的视角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大多数人士都认为涉及的层面可以分为九种性质来定义,包括教育性、政治性、主观期望性、非功利性、内隐性、高情感性、平等性、不定因素性和双向交互性。

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内化中,心理契约可以作为良好的连接基础,通过外在和内在两种方式进行搭接,深入学生的内心,成功的心理契约模式是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问题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问题研究

绪论(一)研究的缘起及选题的意义1.研究的缘起在目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对大学生主要采用的手段是说服和强制灌输,比较重视大学生的外化过程,而不够重视大学生的内化过程,使大学生缺乏内化的动力和积极性,导致预期效果甚微。

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时效性,离不开教育者对大学生的正确引导,更离不开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努力和内在认同。

这里所说的内在认同是指大学生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强迫下,愿意相信思想政治教育宣传的思想观点,并主动将这些思想观点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的过程。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只有主动自觉的把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转化为自身的思想意识,进而外化为自己的行为才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根本。

本论文正是基于上述考虑而展开研究。

2.选题的意义(1)理论意义从理论上来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问题进行研究,在利于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研究还处于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还需进一步深化。

从教育过程来看,存在过分地强调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忽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育者的控制意图过于明显,忽视大学生内在需要等问题。

从大学生自身来看,存在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认识有误,内化积极性不高、缺乏内化动力、情感认同较弱、大学生知行脱节等问题。

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大部分为了应付考试或者是获得学分,只是单纯的学习接纳书本的知识,内心并没有真正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就不会主动的、自愿的将这些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

因此,从大学生这一主体出发,分析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探索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效果的主要途径是非常有必要的。

(2)实践意义从实践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问题进行研究,在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还比较低、内化效果还达不到预期。

浅析大学生道德内化问题研究

浅析大学生道德内化问题研究

浅析大学生道德内化问题研究[论文关键词]道德内化道德教育道德情感道德性为[论文摘要]大学生道德内化问题已日趋受到人们的重视,狠抓心理内化,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道德内化具有丰硕的理论内涵和依据,只要目标明确,方式适当,必能发展大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培育其丰硕而健康的道德情感,培植其果敢的道德勇气。

文章在论述道德内化大体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道德内化的目标定位、模式选择和方式途径。

目前,大学生道德内化问题已日趋受到人们的重视,教育界形成的共识是:狠抓道德内化,是提高德育质量的关键。

学校教育中的“内化”包括三个方面,即道德内化、知识内化与智力内化。

在本文中,笔者拟就道德内化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研究,以期对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有所启发。

一、道德内化的大体理论1.道德内化的含义。

大学生的道德、知识与智力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们最初均不过是一种潜能,必需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并从客观世界取得某些“营养”以后,这种潜能才会慢慢发展,形成大学生的道德、知识和智力。

可以说,人的道德、知识与智力,归根到底都是从外部取得的。

因此,咱们可以给内化下一个概念:凡外部的客体的东西转化为内部的主体的东西,都可称之为内化。

有内化必有外化,即凡内部的主体的东西转化为外部的客体的东西,称为外化。

我国清初学者刘智的“纳有形于无形”,就是内化;反之,“通无形于有形”,则是外化。

在某种意义上,教育的进程,就是内化与外化彼此结合、彼此推动的进程。

什么是道德内化呢?简言之,社会道德标准转化为个人道德就叫道德内化。

也就是说,社会道德是外部的客体的东西,它是社会集体向人们提出的各种政治要求、思想规范、道德标准、行为准则等的综合表现,社会集体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需认真固守。

如我国提出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都是客观存在的社会道德。

但这些道德不是人们生来就会具有的,也不是人们对它们有了某种熟悉以后就可以“据为已有”的,只有外部的客体的社会道德通过心理活动转变成个体道德以后,才会使它们成为与己一体的“同化物”,即成为内部的主体的东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大学生道德内化问题研究(一)
论文关键词]道德内化道德教育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论文摘要]大学生道德内化问题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狠抓心理内化,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道德内化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依据,只要目标明确,方法得当,必能发展大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培养其丰富而健康的道德情感,培植其果敢的道德勇气。

文章在阐述道德内化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道德内化的目标定位、模式选择和方法途径。

目前,大学生道德内化问题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育界形成的共识是:狠抓道德内化,是提高德育质量的关键。

学校教育中的“内化”包括三个方面,即道德内化、知识内化与智力内化。

在本文中,笔者拟就道德内化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研究,以期对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有所启发。

一、道德内化的基本理论
1.道德内化的含义。

大学生的道德、知识与智力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们最初均不过是一种潜能,必须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并从客观世界获得某些“营养”之后,这种潜能才会逐步发展,形成大学生的道德、知识和智力。

可以说,人的道德、知识与智力,归根到底都是从外部获得的。

因此,我们可以给内化下一个定义:凡外部的客体的东西转化为内部的主体的东西,都可称之为内化。

有内化必有外化,即凡内部的主体的东西转化为外部的客体的东西,称为外化。

我国清初学者刘智的“纳有形于无形”,就是内化;反之,“通无形于有形”,则是外化。

在某种意义上,教育的过程,就是内化与外化彼此结合、相互推进的过程。

什么是道德内化呢?简言之,社会道德标准转化为个人品德就叫道德内化。

也就是说,社会道德是外部的客体的东西,它是社会集体向人们提出的种种政治要求、思想规范、道德标准、行为准则等的综合体现,社会集体的每个成员都必须认真恪守。

如我国提出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都是客观存在的社会道德。

但这些道德不是人们生来就会具有的,也不是人们对它们有了某种认识之后就能“据为已有”的,只有外部的客体的社会道德通过心理活动转变为个体品德之后,才会使它们成为与己一体的“同化物”,即成为内部的主体的东西。

心理内化最早由法国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杜尔克海姆等人提出,其基本含义是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亦即意识形态的诸要素移置于个体意识之内。

杜氏的这一内化含义与道德内化基本一致,换句话说,社会道德诸要素移置于个体品德之内,即是道德内化。

20世纪80年代后期,内化问题逐渐成为世界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热门课题,不少教育家、心理学家都对此提出了种种不同的看法。

仅以道德内化为例,如美国心理学家克拉斯诺尔·布鲁姆等在研究价值(或行为规范)内化中,提出了内化的五种水平,即接受、反应、评价、价值概念化、价值性格化。

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则把价值内化过程划分为顺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

我国德育研究专家鲁洁教授吸收国外的研究成果,又把内化过程概括为感受、分析、选择三个阶段,国内外的这些观点对我们理解与把握道德内化的实质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德育内化的一般规律。

大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要经历由道德认识到产生道德情感,从道德意志的强化到道德行为的自觉调控这一基本过程。

道德情感的产生要有认知作为基础,没有正确的道德认识,情感就无从产生或者充其量是缺乏理智的情感冲动。

一定的道德认识只有同相应的道德情感产生强烈共鸣时,才能激发道德行为的动机,产生推动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

道德意志是道德认识外化为道德行为的心理调控力量,一个学生能否抵御现实中的各种诱惑,往往要取决于他的道德意志的强弱。

马丁·霍夫曼系统地提出了道德内化理论,他认为,道德内化的标志在于人的道德行为独立于外界压力的程度。

即当人们觉得有义务遵守某一种道德规范而不考虑外界威胁或惩罚时,则某一道德规范便可以被认为已获得内化;而且一个人对外界监督越不注意、越不在乎,那么,他的道德内化的程度就越高。

3.道德内化的理论依据。

道德内化是在人与人、人与环境亦即主体与客体、内部与外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的,而这种相互作用说便是实现道德内化的理论依据。

但在笔者看来,相互作用说未能确定主体与客体、内部与外部亦即内因与外因在内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似乎内外两个方面是半斤八两、平分秋色的,因此,这一理论在解释道德内化时,只能停留在表而,无法深入其实质。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这一观点可称之为条件一根据说它确定了主体与客体、内部与外部在道德内化(亦即“内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可以科学地、辩证地解释道德内化过程的本质。

据此,笔者以为,条件一根据说应当取代相互作用说而成为道德内化的理论依据。

当然,我们也不要随意抛弃相互作用说,实质上,“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并不排斥相互作用。

应当说,内因是基础和前提,外因是深化和落实。

因此,笔者以为,为了理解与把握道德内化,必须把相互作用说与条件一根据说结合起来对它加以解释。

二、大学生道德内化的目标定位
大学生道德教育,必须确立现代化的德育指导思想。

这个指导思想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即把人作为道德主体来培养,促进人的品德的健康发展。

现代德育的核心思想,就是“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现代德育是主体性、发展性的德育,它以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促进其个体道德的发展及道德人格的提升为宗旨并强调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作用和地位。

基于这样的理解,大学的德育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具有现代思想道德素质的主体上,弘扬人的主体地位,反对纯客体化地进行灌输。

也就是说,在大学的德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建立一种合作互动关系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必须得到同等的重视与加强。

反思我们以往的德育实践,主要偏差有三个方面:一是把学生置于被动接受教导、训诫的客体地位,忽视甚或抑制了学生的主体判断与选择,这是造成大学生独立的道德思维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不足的主要根源。

二是错把手段当目标。

哲人曾经说过,人类的最大愚蠢,就在于为了手段而忘记目的。

现在的高校德育活动,程度不等地也存在着这种倾向。

在许多人看来,把书本上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宣讲给学生听,并按照所谓的德育考核标准,以量化手段去考评学生的德行,便实现了德育目的。

这种片面强调可操作性的做法,大大降低了大学生德育的品位与质量层次。

三是德育内容脱离实际,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对它的内在需求,德育效果因此而大打折扣。

所有这些,都与现代德育思想、德育目标相背离。

道德教育不能以“束缚人、约束人”为目的,恰恰相反,它应力求通过发展人的主体素质、提升人的主体性,实现对时代的超越,完善人的个性品质。

主体性德育所确定的培养目标不是造就传统的机械模仿者,而是培养传统道德的批判继承者与未来文明的创造者。

因此,它不仅应重视道德规范的掌握,还应注重发展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培养其丰富而健康的道德情感,培植其果敢的道德勇气。

主体性德育对个体的目标要求是:以积极的姿态适应社会,并具有自主性、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等“主体性道德素质”,作为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应能在既有的社会规范基础上,经过自己的理性思维,独立地做出道德判断与道德选择,自主、自觉、理性地调节自己的道德行为,在生活实践中完善自身的品德,提升自己的人格。

主体性德育将德育的现实性功能与超越性功能、个体享用性功能和一系列社会性功能有机地整合于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培养上,全面展示了德育的功能:即通过道德教育传授现时代的规范,又按照某种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去塑造与培养人,促进人去追求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与行为方式,以此实现对现时代的否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