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老师讲解油画的主要技法:透明覆色法

合集下载

儿童美术:油画着色的主要方法

儿童美术:油画着色的主要方法

儿童美术:油画着色的主要方法一、直接着色法即在油画画布上作出物象形体轮廓后,凭借对物象的色彩感觉或对油画画面色彩的构思铺设颜色,基本上一次画完,不准确的部位用画刀刮去后继续上色调整。

这种画法中每笔所蘸的颜料比较浓厚,色彩饱和度高,笔触也较清晰,易于表达作画时的生动感受。

19世纪中叶后的很多画家较多采用这种画法。

为使一次着色后达到色层饱满的效果,必须讲究笔势的使用即涂法,常用的涂法分为平涂、散涂和厚涂。

平涂就是用单向的力度、均匀的笔势涂绘成大面积色彩,适于在平稳、安定的构图中塑造静态的形体;散涂指的是依据所画形体的自然转折趋势运笔,笔触比较松散、灵活;厚涂则是全幅或局部地厚堆颜料,有的形成高达数毫米的色层或色块,使颜料表现出质地的趣味,形象也得到强化。

二、透明覆色法即用不加白色而仅仅被调色油稀释的颜料实行多层次描绘。

必须在每一层干透后实行下一层上色,因为每层的颜色都较稀薄,下层的颜色能隐约透露出来,与上层的颜色形成变化微妙的色调。

例如在深红的色层上涂罩稳重的蓝色,就会产生蓝中透紫即冷中寓暖的丰富效果,这往往是调色板上无法调出的色调。

这种画法适于表现物象的质感和厚实感,尤其能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人物肌肤细腻的色彩变化,令人感到肌肤表皮之下流动着血液。

它的缺点是色域较窄,制作过程工细,完成作品的时间长,不易于表达画家即时的艺术创作情感。

三、多层次着色法作画时先用单色画出形体大貌,然后用颜色多层次塑造,暗部往往画得较薄,中间调子和亮部则层层厚涂,或盖或留,形成色块对比。

因为厚薄不一,显出色彩的丰富韵意与肌理。

透明与不透明两种画法没有严格的区别,画家经常在一幅画作中综合使用。

表现处在暗部或阴影中的物象时,用透明覆色法能够产生稳定、深邃的体积感和空间感;不透明覆色法则易于塑造处在暗部以外的形体,增加画面色彩的饱和度。

19世纪以前的画家大都采用这两种画法,制作作品的时间一般较长,有的画完一层后经长期放置,待色层完全干透后再实行描绘。

古典油画的透明画法

古典油画的透明画法

古典油画的透明画法一、素描初稿。

透明画法主要依赖于清晰、成功的单色底画——素描。

在这个阶段,可以用任何素描媒介——炭条、色粉笔等清楚地确定一个可填充底色的框架——素描稿。

之后,喷一层发胶或上光油。

二、纯灰画法。

一般用白色与黑色调和的灰色作画,也可用赭石或褐色与白色调和。

基本要求是反差强烈的明暗层次,尽可能用亮色调表现,因为其后每一遍上色都会使画面变暗一点。

根据“肥盖瘦”原则,这一阶段尽可能少用油,古代画家多用铅白,因为铅白在油画颜料中最“瘦”,而黑油画色含油多,因而要少用。

在表现明暗层次反差强烈的肖像时,并不意味着越暗越好,在保持亮度的基础上,最深的调子处于中间灰色即可。

在画灰色画时,应常备一支扇形笔或油画滚子,不断用它把颜料抹平,一般只在确实需要的地方才画稍厚的笔触。

灰色画完成之后,至少要让它干两天以上再涂上一层润色光油,这利于随后的色层上光。

三、着色。

开始时色层要概括,大面积涂上单纯的经过稀释的上光色是着色过程的第一步。

待一层上光色干后才能覆盖下一层色,间隔约为一至两天。

当然可以采用湿盖湿的画法,但不易控制色彩,所以很多采用透明画法的艺术家同时画几幅画。

四、薄涂。

透明着色之后,为增加物象的体感、质感,高光及细节部分常采用薄涂方式强调,用大量白色调和大量的调色油涂于干后的上光色上,多加调色油是为了遵守“肥盖瘦”的原则。

注意:这一阶段不要使用松节油。

松节油只在灰色画阶段使用。

在透明画法中,上光着色与薄涂覆盖可以交替进行。

有时两三遍即可,也可能三、四十遍不止。

作品完成后需干燥几个月,然后涂一遍上光油。

有人说:有多少采用透明画法的艺术家就会有多少种技法,可见透明画法并不局限于上述方法。

画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探索属于自己的技法风格。

下面再介绍一种古典透明画法:首先用木炭起稿,然后用长锋勾线笔蘸乳胶调和的黑颜料或墨汁准确地勾出轮廓,再用大刷笔蘸“三合一”油达玛上光油∶亚麻仁油∶松节油=1∶1∶3调出赭色调的稀薄色,以松散的笔意涂满画面,再用抹布轻擦吸去多余的油。

油画的透明画法

油画的透明画法

油画的透明画法透明画法是宾卡斯先生的主要授课内容之一。

他对透明画法的讲授并没有做一套从头到尾的完整技术示范,他自己也认为他所示范的一些透明画法已不再是绝对精确的古典模式,而只是他个人对这种传统技术的研究成果。

一幅作业的开始:一幅艺术品的开始并不是在画家举笔落墨之时,而是从画家观察对象,选择绘画表现手段、工具以及材料时就已经开始了,所以完成一幅作品的全过程应包括选择表现内容和准备工具材料两项内容。

这两个最初的绘画步骤对于整幅作品的完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正因为如此,它们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油画通常画在布、板或纸上。

每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美感,利用和表现这种美感是画家的水平所在。

画布:纯亚麻布、棉布和混纺布。

画布中最佳者莫过于纯亚麻布,它作为油画布已经具有久远的历史。

国产亚麻布质量较好,可选用。

但混纺亚麻布不适于作画,因为不同质地的纤维收缩程度不同,作品表现的油画色会因纤维的收缩差异出现龟裂。

另外好的棉布也属油画布中的佳品。

眼下商店出售的现成的油画布由于制作工艺水平的局限极易出现问题,如龟裂、脱落等。

我们应该提倡艺术家自己刷制画布,因为它是你的绘画过程中的一个有机部分。

绷画布:绷画布时应注意四点。

第一,买来的亚麻布用之前要用水洗去胶质;第二,不要绷的太紧,像鼓一样,而是绷的即要紧又要有弹性。

太紧,布眼会被扯大,对涂胶层以及将来的绘画过程都有影响,太紧也会导致颜色层龟裂;第三,画布须钉得平整,纤维的纹路要平直,不能扭曲,扭曲的纹理(尤其是粗画布)会破坏作品表层的肌理美感;第四,钉子间距以四公分为宜。

涂胶:(1)胶层的调治:涂胶是绘画过程中的极重要的一环,也是作品的第一层结构。

(注意:透明画法要求胶层为白色,以便于形成色层的透明折光效果)(2)涂胶:第一遍和第二遍胶要以稀薄为佳。

第二遍要待第一遍干后再涂。

涂是画布要平放,同样,涂毕也要平放晾干。

第三遍胶要略厚于前两遍,干后可用刮胡刀修整。

如用砂纸打磨,磨后要上一遍稀薄的胶以防吸油。

油画常用的两种画法-透明画法与直接画法

油画常用的两种画法-透明画法与直接画法

油画常用的两种画法-透明画法与直接画法油画技法是十分丰富多采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油画工具材料的改进及画家们的不断创新而发展的.但是,如果加以归纳,油画的基本方法不外乎两大类型(也是油画技法发展上的两个大阶段),即:透明画法与直接画法(或称"综合画法").所谓透明画法,简单地说就是先画好油画单色素描稿,然后罩上层数不等的稀薄的透明油色(油画颜色与纯净的亚麻仁油溶和而成),通过光的透射作用,使素描和色彩结合起来,获得完整的形象和艺术效果.从油画形成之初直到十九世纪初,透明画法是油画的基本方法.尤其是早期油画,完全是用透明画法画成的.不过,透明画法的具体方法又是很多样的.例如,从单色底稿来说,有的画派采用灰绿色,有的则采用赭石、茶褐色等.从造型处理上说,有的注重外轮廓,以线条为主,工整细致,不露笔迹,画面象玻璃、瓷器一般光洁,有很强制装饰效果.有的以明暗为基本造型手段,注意对物象的体积感、空间感和质量感的真实描绘.在笔法上有平涂的、散涂的、厚涂的.在用色种类、制作程序上也各有不同.透明画法总的特点是素描、色彩分两步,对表现形体结构,素描关系比较有把握,画面色彩透明、晶莹和富有光泽感.古典画有运用透明画法时,虽然用的颜色种类不多,但仍可以获得丰富微妙的艺术效果.伦勃朗的油画是用透明画法完成的,从外表上看和近代绘画十分相似,如曾来我国展出过的伦勃朗的《朱诺》.再如与伦勃朗同时代的另一位荷兰画家弗美尔的油画,是用独特的透明画法完成的,具有鲜明的光色效果.透明画法的缺点是,在上色时必须等先上的色层干透,因此作画受时间的限制很大,完成一幅作品的时间拖得很长,并且事前难以充分估计到画面的最终效果(这对初学和缺乏经验的绘者来说尤其感到没有把握).为了突破和改进透明画法所存在的缺陷,要求更多地发挥色彩在绘画中的作用,许多画家对此作过多方面的探索和尝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代表画家提香,在他的后期作品中,基于他对色彩的重视,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绘画技巧,他不再严格地用单色打底稿,改用多种颜色起稿,并使用清晰的笔触、色层厚薄相间的画法.这对十七世纪和近代油画产生重要影响.十七世纪三位油画大量鲁本斯,伦勃朗和委拉斯开兹在发展油画技法方面都有很大贡献.在突破透明画法方面来说,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开兹尤为重要,他在继承提香的基础上迈出了重要的步伐.他的后期作品中开始直接用颜色调用白色作画,不再分单色底稿和着色的程序,而充分利用油画颜色的覆盖性能(不再是稀薄的透明油色),综合地解决素描、色彩.作品可以一次或数次完成、开创了新的油画方法--直接画法("直接画法"作为一个流行的油画术语,始于十九世纪末).直接画法可以大大地缩短一幅作品的制作时间,效果容易显现,用笔用色比较自由,更能发挥色彩的作用,技法变化多样(要求画家有更熟练的技巧,需要同时解决色彩、素描问题).直接画法的优点是明显的.但是直接画法出现之初,由于工具材料并未跟着有明显改进(当时的颜色种类仍然不多,画家要自己制作),更由于继续受明暗是造型的基本手段的传统的影响,色彩的重要性还没有充分地提出来,因而直接画法并没有能马上取代透明画法.从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是从透明画法逐渐向直接画法过渡的阶段.许多画家根据画面的不同部位,不同的对象,采用透明画法,直接画法同时并用的方式.十九世纪前半叶,随着色彩科学研究的进步,浪漫主义绘画对色彩的重视,其杰出代表德拉克洛瓦在绘画色彩上的成就,以及油画工具的重要改进--二十年代英国人发明了锡管装的油画颜色,开始成批生产,这使得油画颜色使用,携带变得异常方便.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直接画法广为流行.十九世纪中叶,印象派绘画的出现,对新的色彩光学原理的运用,要求对客观世界丰富复杂的光色关系的真实表现,色彩替代素描成为油画的主要表现手段,再加上印象派画家热衷于户外对景写生的作画方式,从而使直接画法完一取代透明画法.近百年来,直接画法已成为油画最基本方法,透明法成为一种辅助的、局部的画法.现在所讲的油画技法,一般指的都是直接画法.本站上传的这些教材也不例外.但不能认为透明画法已经完全没有了,透明画法在描绘某些对象进,仍然很有效.例如,我国已故著名画家董希文的《开国大典》中,毛主席上拿的讲话稿,就是使用透明画法的,在光感、质感的表现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在具有一定的油画基础后,可以学习和尝试透明画法,以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

油画——透明画法

油画——透明画法

油画——透明画法油画是西方绘画中最重要的画种,15世纪以前欧洲绘画主要采用蛋黄乳液一类调和剂混合颜料绘制的蛋彩画,称谓“坦培拉”绘画。

画家们在谙熟和热衷于层层罩染技法的“坦培拉”绘画时,渐渐发现它的缺陷与不足,如颜色之间难以融合衔接,色彩不够柔和艳丽,小笔多次排线描绘过于费时费力,以及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易发霉和低度抗碰撞能力。

鉴于此,有画家采用透明漆上光以保护画面法,又有画家在坦培拉底层画面上做多层透明色罩染的上光油画法或釉染法,这便形成了混合技法,一种非坦培拉亦非油画的油性坦培拉绘画技法。

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三位杰出画家,他们的画作并非纯油画,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就是油性坦培拉绘画。

达·芬奇对油性颜料进行过多次研究运用,但技术不够成熟,致使许多作品没能留存下来。

15世纪荷兰画家扬·凡·艾克(Jan Van Eyck又译扬·凡·爱克)(1385年-1441年)在前人的基础上,经过不懈地研究和实验,制作出了理想的颜料调和剂作画的方法,用亚麻油调和矿物颜料粉末作画,创作出了真正意义上的油画。

杨·凡·爱克的《阿尔诺芬尼的婚礼》和《根特祭坛画》被认为是欧洲油画发展史上最早的重要作品,扬·凡·艾克被称为油画之父。

西方油画自15世纪诞生到21世纪,历时5个多世纪,因时代、社会、民族、审美、油画艺术自身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油画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中有着不同的语言风格,西方油画艺术语言风格的演变主要经历了15-16世纪早期古典主义油画、17-18世纪写实油画、19世纪近代油画、20-21世纪现代与后现代时期。

乔托(约1267-1337)欧洲绘画之父重新发现了在平面上造成深度错觉的艺术在壁画《哀悼基督》中,乔托打破了中世纪圣像绘画对称、稳定的构图传统,将悲悼的场景安排在画面下半部的直角三角形区域。

古典油画中熟油、透明调色膏和上光油的制作方法介绍

古典油画中熟油、透明调色膏和上光油的制作方法介绍

熟油的制作方法熟油的使用是绘制古典油画诸因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曾经见过一些我国画家所临摹的欧洲古典油画或模仿古典油画效果创作的艺术作品,对其总的印象是面目全非。

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他们并不是按照古典油画的程序和古典油画的材料进行这项工作的。

可以说,熟油这个概念也是依维尔给我们带来的,从他那里我们才真正知道熟油是如何炼制出来的及其在古典油画中所起的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下面我们就在这里介绍炼制熟油的方法:将生核桃油或亚麻油倒入经过上釉处理的陶罐(或烧杯)中,然后放在火炉上,容器和火炉间应放置一块散热板。

每250克生油内需加15克一氧化铅粉剂,同时将一个小洋葱去皮(或一小片面包)放进容器里。

一氧化铅粉需待生油在文火中熬煮15分钟和油的温度达到70℃时才可放入,再继续把油熬煮至l小时45分钟和油的温度达到100℃~110℃之间即可。

放洋葱或面包的目的是为了从其冒泡的程度来控制温度,每隔20分钟需用玻棒搅动一下油内沉淀的一氧化铅,当油中冒泡时应暂停熬煮,千万不可把油煮沸和烧焦。

熬好的熟油是暗色的,刚加入一氧化铅粉时油色为橙黄,加温至一定的时间变成灰色,最后才变成暗红颜色。

在熬制熟油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土灰色的沉淀物,因而待油熬好后应用做试验的过滤纸进行过滤。

过滤后的熟油最好存放在白玻璃瓶内并用瓶盖密封,然后放置在窗台上让阳光照射,一两月后油色会逐渐清亮,这时再用过滤纸将白色的沉淀物再过滤一遍即可使用。

媒介剂(透明调色膏)的制作方法形成古典油画的特殊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画家在作画时使用了一种特殊的物质——媒介剂。

媒介剂对于习惯直接画法的中国油画家来说是闻所未闻的“新生事物”。

依维尔把它介绍给了中国公众,至此我们才恍然大悟,怪不得我们在一些画册中看到古典画家的许多自画像在其所使用的调色板上有小指头那么大一点点,显然不是颜料而又叫不出名目来的东西,现在我们才知道这就是古典油画中不可缺少的媒介剂( Medium)。

常用的油画技法有哪些?

常用的油画技法有哪些?

常用的油画技法有哪些?一、油画技法——直接着色法;直接着色法也称为不透明一次着色法;在创作油画过程中,在画布上简单勾勒出所画事物的轮廓,凭借自己对事物色彩的感觉加以着色,大体上要一次性画完,剩余需要修改的部分,可后期进行着色调整。

直接着色法中所用的色彩颜料比较浓厚、饱和度高,画面也比较清晰。

为使直接着色能够有好的色彩效果,着色时必须要均匀分布。

着色过程中,颜料的涂法有平涂、散涂及厚涂。

平涂就是单向用力,均匀涂满大部分的色彩,经常应用于比较平稳、固定的物体上。

散涂是根据所画事物的形态,灵活运用色彩进行着色。

厚涂是整体上或者部分厚涂颜料,形成一堆堆的色块或者色层。

二、油画技法——不透明着色法;首先用单色画出事物大略,然后用颜色多方面地勾勒,或一层层厚涂、覆盖、保留,形成色块鲜明对比。

由于画中的色彩深浅、厚薄不一,使油画作品的色彩看起来更加丰富,更能将所画事物的色彩表现得细腻、生动。

三、油画技法——透明着色法;透明着色法就是为使作品的底色隐约显现,使人有种若隐若现的感觉。

着色时将颜料稀释进行涂画,且要等每一层干透后再进行下一层着色。

由于每一层着色都比较稀薄,之前涂过的颜色就可隐约显现出来,层与层之间产生一种微妙的色彩变化,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冲击。

四、油画技法——粗与细;在油画多层次画面中,一般要让底层色彩颜料比上一层粗糙一点,只有底层颜料粗糙,才能让接下来的着色更好上色。

如果是表面过于光滑的画面,在着色的时,就会产生颜料翘裂脱落的后果。

五、油画技法——快与慢;油画创作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多层次画法,进行多层次绘画时,底层的颜料需要选择干燥速度快的颜料,便于下一层色彩更好地上色。

油画创作技法的快与慢,不仅指的是层与层之间颜料的干燥时间快慢,还是油画绘制过程中每一个步骤的时间快慢。

六、油画技法之厚与薄;油画中的厚与薄指的是油画层次中,底层颜料要比上一层的颜料含干性成分少。

这是油画创作中必须要遵循的基本规律,只有这样,接下来的上色才能更好地渗入底层中,使得层与层之间的色彩衔接自然。

油画透明画法的特点与实践

油画透明画法的特点与实践

油画透明画法的特点与实践【摘要】透明画法是古典油画的传统技法,它和直接画法在材料和技法方面有很大不同,二者的视觉效果也大不相同。

学习和掌握透明画法,研究透明画法的技法对于丰富油画语言很有助益。

本文就笔者学习、研究透明画法的心得作一总结。

【Abstract】The transparent brushwork is the traditional skill and method of the classical paining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direct brushwork on the material, the skill and the method. In addition, there is big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on the visual effect. Therefore, it is very helpful for enriching the paining language to learn and master the transparent brushwork and research the skill and method of it. In this paper, the writer has summarized what he has learnt in learning and researching the transparent brushwork.【Keywords】Painting Transparent brushwork Covering and dyeing Adhesive intermedium透明画法是西方古典油画的传统技法,最早可追溯到15世纪。

过去中国油画界因受俄罗斯绘画的影响极深,直接画法占据统治地位,透明画法在国内一直处于非主流地位,而且研究不深。

近年来,特别是在法国画家宾卡斯、伊维尔来华讲学之后,透明画法开始逐渐热络起来,至今已经涌现了一大批熟练驾驭透明画法的画家。

油画的技术技巧

油画的技术技巧

油画的技术技巧油画是一种充满艺术表现力的绘画技巧,是指用油性颜料进行绘画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有着丰富的色彩层次和质感,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图案和形象。

下面将介绍一些油画的常见技术技巧。

1. 画面布局:油画的画面布局是指画面中物体的组合和空间的安排。

在布局时,要注意平衡和对比,使画面更加有趣和吸引人。

可以运用对角线布局、黄金分割、三分法等构图原则,来达到画面的和谐统一。

2. 色彩运用:油画有着丰富的色彩表现力,艺术家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色彩效果。

掌握色彩理论和色彩搭配,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和具有层次感。

在选择颜料时,要注意它们的光泽度和透明度,以及它们在调和过程中的变化。

3. 绘画素描:油画的绘画素描是绘制画面轮廓和基本形状的骨架,在绘画过程中起到了基础和定位的作用。

因此,熟练的素描技巧是油画创作的基础。

可以运用细软铅笔、炭笔等工具进行素描,注意观察和把握物体的整体和细节。

4. 色彩层次:油画的特点之一是可以通过给予颜料透明度和浓度来创造出层次感。

在绘画过程中,可以通过叠加不同的颜色和掌握色彩的透明度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

可以用薄的透明色彩打底,再用厚重的浓色进行修饰,创造出更丰富的质感和立体感。

5. 运用刷法:油画的刷法是艺术家表现形象和质感的重要手段。

可以运用平刷、侧刷、勾勒、刮擦等不同的刷法来表现不同的效果。

比如,利用平刷可以表现出柔和的质感,利用侧刷可以表现出粗糙的质感,利用刮擦可以创造出特殊的纹理效果。

6. 运用明暗:明暗是油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它能够创造出画面的光影效果。

在绘制时,可以通过增强颜色的明度和对比度,来强调画面的主题和重点。

可以运用光线的方向和强度来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情感。

7. 绘画细节:绘画细节是油画创作中不可忽视的部分,细致的绘画可以增加画面的真实感和立体感。

可以用细小的画笔勾勒出物体的纹理、表面的光泽、细微的线条等细节,以加强画面的表现力。

8. 调色技巧:在创作油画时,需要掌握一定的调色技巧。

欧洲油画古典技法介绍 油画透明罩染技法

欧洲油画古典技法介绍  油画透明罩染技法

欧洲油画古典技法介绍油画透明罩染技法
刘孔喜
【期刊名称】《美术大观》
【年(卷),期】1999(000)001
【摘要】本文中笔者通过自己创作的油画《午后》,介绍一种近似伦勃朗式的油画透明罩染技法。

1.制作画布绷画布和刷底涂料的方法与我们一般的方法相同。

先绷好画布,用1份白乳胶+1.5份水调匀后将画布刷两遍。

干透后再用1份白乳胶+1份大白粉+1份立德粉+1
【总页数】3页(P13-15)
【作者】刘孔喜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13
【相关文献】
1.古典油画创作中的罩染技法与运用浅析 [J], 林历
2.油画古典技法与现代技法的比较 [J], 敬鹏飞
3.欧洲油画古典技法介绍坦培拉与油画的混合技法 [J], 刘孔喜
4.油画透明罩染技法步骤 [J],
5.现代油画绘画作品中罩染技法体现的艺术美剖析 [J], 邹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油画大师们的透明画法

油画大师们的透明画法

油画大师们的透明画法油画透明画法是传统油画的绘画技法,是15世纪欧洲尼德兰的画家杨·凡·奈克兄弟发明。

直到19世纪以前欧洲一直延续的绘画技法。

透明画法主要运用快干的松节油及亮光油,综合在一起做为颜料的调和剂,层层覆盖,进行色彩罩染。

绘画过程中可多次修改,快干耐久,完成后色泽丰富,光亮度强。

能够真实表现客观物体。

1、透明色重显:利用调色油稀释油画颜料,使颜料产生透明感,在油画布上进行多层次的薄色描绘。

必须在上一层干透后再进行下一层上色。

由于颜色稀薄,叠加在底层的颜色隐约透露,与上层的颜色形成微妙的色调。

尼德兰的画家杨·凡·奈克兄弟曾经在菲利普国王宫廷担任画师。

《根特祭坛画》 画中不乏女性及儿童形象(圣母、天使等),此画就是就是采用此透明薄涂法。

油画的种透明薄涂法也有不足之处,是色域较窄,制作过程精细,需要长时间完成作品,不利于画家表达创作过程中产生的即兴的情感。

2、薄底透明罩色:是在中间调子的灰棕色底色上用深棕色或银灰色画出较严格的素色油画,等底色完全干透后再罩上透明色,所罩颜色必须保持一定的透明度,要求所罩颜色要少量的调和白色。

这种画法需要将底画的素色油画预先提高明度,为多层罩色留下余地。

16世纪意大利现实主义画家卡拉瓦乔。

即采用此法在深棕色底子上完成创作,所绘作品细致、深入、完整,几乎像是在“黑白照片”上罩颜色。

3、厚底透明罩色:在底画厚涂平滑的表面及底画厚涂凹凸的表面上罩透明色。

先用厚色涂抹,在颜料未干时扫平,干后罩透明色。

古典主义风格的油画多使用这种技法。

如使用厚涂颜料表现肌肤受光部分,达到与背景部分的厚薄拉开距离的视觉效果。

厚涂颜料未干时用毛笔轻轻扫匀笔触进行平滑处理。

干透后再罩透明色,能达到既厚实又透明晶莹的效果。

使用这种技法的典型画家是17世纪法国的安格尔,肖像作品,技巧严谨、线条流畅、用笔简练、造型准确、神态庄重,有着古典美与理想美的双重特性。

【油画技法】油画对比色画法多层覆盖画法色调画法

【油画技法】油画对比色画法多层覆盖画法色调画法

【油画技法】油画对比色画法多层覆盖画法色调画法【油画技法】油画对比色画法\\多层覆盖画法\\色调画法\\油画的对比色画法完全是用强烈的色彩效果画出来的。

将最浓艳的颜色同时用画笔或调色刀画上去,再用调色刀迅速把颜色刮下,使其只留下薄薄的色彩效果。

然后,用相对的补色或灰色对这种强烈的色调加以缓和。

这种起初太粗俗的色彩,可以通过覆盖各种对比色(不要用力混合)使之变得优雅,这样,就得到了和谐的效果。

使初学者感到惊奇的是,最暖的色调多么迅速和容易地转而变成冷色调,最强烈的色彩又能转而变弱。

如果作品有变弱的预兆,就必须从起初的强烈色彩重新开始,一定要果断地使用最强烈的对比色,即最暖的或最冷的色调,然后,再使其关系谐调,而不减弱其原有色彩效果,这里是用较大的色度变化相连或间隔对比来达到某种效果的。

运用对比色画法,能使油画家获得非凡的能力和快速的作画技巧。

尽管印象派塑造的形体及其特有的色彩都服从于对象整体的瞬间感觉,但是当今的画家却是用对比色彩,从单个强烈的色彩开始作画的。

比方说,一个画家被某种鲜艳的蓝色物所吸引,于是就寻找它的对比物,并根据仔细估计的对比色画出他的画;同时还小心地进行对比试验,注意不使这一色彩的品质由于在画中涂改太多而受到损害。

为此画家把一些着色的纸片或其他材料暂时放在画的一些部位上,以揣摩他所考虑的某种色彩效果。

这样,画家就可以用绿色衣服代替红色衣服等,来检验其效果,而不损害画面。

在对比色油画技法中,“Valeurs”即艳丽无比的色彩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由单调和粗俗的对比色发展为十分和谐的绘画整体,其效果颇为微妙。

每种色彩的位置可逐一根据其浓淡和整体的需要仔细地加以考虑,这样,画面就成为一个统一体。

通过色彩冷暖对比的变化可获得最美的效果,犹如肤色中较暖的红色脸颊与鲜艳的冷红色嘴唇之对比。

不言而喻,任何对色彩敏感的画家都知道如何安排所有的色彩,以便它们能融合成主色调。

今天,许多油画家追求一种像壁画那样平涂的明亮无光的效果,他们故意用这种方法作画。

堪比教科书——油画透明技法解读

堪比教科书——油画透明技法解读

堪比教科书——油画透明技法解读14世纪以前绘画技法上从湿壁画到坦培拉画广泛意义上来说多是以水溶性技法为中心的然而史料记载把油用在绘画里在一世纪就有人使用只是当时的油主要以橄榄油为主不易干、易酸化只是在画好的表层上涂上油使其光亮而真正的结合在绘画中使用一直没有解决修道士提奥弗鲁斯著书中所查已在15世纪以前的几百年间无数的画家们尝试用油来画画经历了数世纪的试行错误树脂溶液终于到了15世纪初在欧洲的尼德兰地区以杨·凡·艾克为代表的北方画家研制出稳定性很好的天然树脂液油以乳香树脂、达玛为主要成份外加太阳晒过的亚麻仁油的处方为结合剂将其与天然颜色搅拌制作出透明性很高的树脂油画具使用于坦培拉层与油层相结合的画法这种画法——称之为混合画法李晓刚(艺术家)其画法被尼德兰的画家们成功运用杨·凡·艾克的《根特的祭坛画》就是油画的初例从而初期的油画技法首次被确立了《根特祭坛画-羔羊的崇拜》到如今我们所用的油画技法与当时的油画的技法与程序上大有不同当时的树脂油透明度和流畅性比起今天我们使用的油要高的很多油画技法总体来划分的话经过了3个大阶段而趋于完善从杨·凡·艾克的尼德兰技法到提香的威尼斯画派技法再到鲁本斯弗拉芒技法壹杨·凡·艾克技法作画程序(混合技法)使用细密的橡木板做基底材白垩粉与兔皮胶为底涂料数层涂刷,细磨光滑做成吸收的画地下层描画以印度墨或银尖铅笔勾轮廓画素描之后用树脂油调绿色或褐色薄薄的全画面透明涂上进行透层罩染后的下层素描稿清晰可见油层起到上下绝缘作用要求是尽量低脂或脱脂(imprimtura地透层法)像覆盖一层有色玻璃纸一样完全的透出来进入中层描画用鸡蛋与树脂调配成的乳溶液调和坦陪拉白进行线影法提白提白时一般从最明部开始绘制:王冰(青年画家)中间部、暗部,依层次推移最暗部不动,通过提白把型塑造好用树脂液调制好的天然树脂油绘透明色开始实施透层(glazing)上釉法罩染对下层单色提白后的层上色趁树脂未干时再次提白乳溶液作用于油与水之间坦陪拉白很容易被树脂油层吸收这也是混合技法的技术关键利用坦陪拉画层的半透明与不透明的特点和透明亲水性好的树脂油画色层反复多层相叠据记载,杨·凡·艾色的画画到30-40层之多这种不断的画层多层树脂色彩层对光的透明折射达到了一种微妙而深厚七彩玻璃的效果杨·凡·艾克技法的透层技术的关键一来取决于屈折率非常高的树脂的使用二来使用加了树脂的鸡蛋乳溶液使油水结合一体贰提香的威尼斯技法阐述(坦陪拉树脂油画具)杨·凡·艾克的尼德兰油画的确立很快的传播与欧洲南边的意大利当时也传说:“阿尔卑斯山的那边有油画的真谛”意大利画家们也去尼德兰取经学习然而15世纪意大利的油画却发展的很缓慢到了16世纪威尼斯随着威尼斯海运业的发展商业蓬勃发展大画的定制很普遍作画的效率随时代的要求得以改变提香使用了直接画法代替了程序繁琐的尼德兰方法同时船上用的亚麻帆布替代了以木板作画很多大的油画不易用沉重的木板中粗麻布上作画经济便于拆卸携带提香的油画上多是在画布上画的早期主要以平滑的透层方法为主打素描稿一改良杨·凡·艾克的坦陪拉与油的混合技法而需要一种更强的结合剂来代之树脂根据圣马尔可图书馆的手稿记载提香的配方里将1容量搅拌的偏硬的树脂油画色加上半容量的坦陪拉色相混合这个混合色,加水搅拌和1:1的蛋黄混合做成可以更直接涂画的水溶性树脂油膏作画时既可以达到非常厚的笔触也可以画的很薄像纱一样的半透明画层干燥的很快不会再被溶解运用这种透明下层与厚涂的不透明层以及像纱雾一般的半透明层与半覆盖层的结合提香将这种相对直接的作画技术运用到自己的画作里称之直接画法但它与我们今天所用的直接画法不同今天我们多是用笔调出多种冷暖不同的色彩而当时仅是两三种左右的固有色当时混色的方式也还是以层与层的冷暖层的相叠来布色的提香早期主要以平滑的直接方法为主到了1540年开始在作品中使用了更多的厚涂技法明暗部都画的很厚笔触潇洒自如他随时可以即兴的修改自己的创作很多和我们今天的作画方法相似歌德在谈到提香时说到:“伟大的色彩家提香早期是以具象作画为主的随着高龄这种对同样具象物质的描画呈现了一种抽象的观念性的东西提香的油画技法对荷兰的伦勃朗和维米尔以致我们今天的作画技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然褒贬各半过多的加厚使之暗变和脱落在过深的红底子之上画还未具有稳固性的油画与坦培拉混合颜色随着时间开始皂化颜色褐变黒变的很显著叁鲁本期的弗拉芒技法(树脂油画具画)17世纪初大多数的画家还是采用了16世纪红色的厚石膏底子直接作画为主的时期,鲁本斯,冷静的看出这种技法的一定缺陷,他聪明的将提香的直接画法与15世纪的杨·凡·艾克混合技法的长处相结合并研制出流动性和塑造性很高的树脂油画具慢慢取代了以前的油水性画具混用方法进入了新的油画时代画底子制作的改良:画底上用细的木炭粉与油性铅白色混合的亮灰色涂料涂在吸收性白垩地子之上使底子变成半吸收或不吸怍的亮灰色涂时留有刷毛纹路状(肌理感)描画中巧妙的运用使用造型上更自由生动光学灰的追求:他的学生凡·代克的谈话中这样描述鲁本斯的技法“他要求把画的亮部画的非常厚而暗部画要求画得非常薄最后的层必须要看到下面的层不这样的话底子的灰色涂层就会失去意义地涂层合理利用并与其他画层产生互动效果称之为光学的灰色具体是在地涂层的素描稿上面画染半透层调子再随型涂上比较弱的半透明半覆盖色层中间局部使用干擦的掠层法并反复在实施透明罩染这样多层的透层与不透层相互折射作用产生的光学灰色层称光学灰的效果在鲁本斯的亲自画的作品中能够看到他把光学灰效果表现的非常熟练而他的弟子们为他画的大作里去是很难见到媒介剂发明:鲁本斯在媒介剂的发明于运用上也达到了很完美的水准他使用的媒介剂非常的强力以至于他的画画完很久都不需要用光油上光也是他作品色彩的光艳度保持的良好的秘密所在胡桃油文件中记载像胡桃油、威尼斯松脂、太阳晒过的亚麻仁油、乳香、薰衣草精油、松节油以及核桃油与氧化铅煮制成的油膏是他常备和混合使用的油威尼斯松脂他只在作画当日将适度的干性油与树脂加入到颜色里搅拌做成一种适度的树脂软膏它柔软并流动性很好因而使得他在中层作画时利用这种软膏用湿加湿的画法(wet in wet)反复趁着色层未干前把局部画成这种新鲜调制的颜色好用超过我们今天成批加工的锡管里的油画色grisaille法是鲁本斯常使用的下层作画方式有色底子上用黑白单色软色膏塑造形体巧妙的利用浮白与透层把型塑造好干后再用透明色罩染与直接画法交替上色的方法grisaille法在他未完成的画稿中常常可见这种单色的画法一直影响到同时期的伦勃朗和18-19世纪大卫特和安格尔伦勃朗绘画技法研究《带金色头盔的男子》绘制:张晗东(青年画家)鲁本斯与伦勃朗属于同一个时代伦勃朗绘画受到很多鲁本斯的影响当然也受到提香厚涂技法的影响后来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方式他使用厚涂法将亮部画的很厚暗部使用透层画法安格尔绘画技法的研究绘制:张勖(青年画家)罩染时的半透明效果。

古典油画透明技法

古典油画透明技法

古典油画透明技法古典油画透明技法(教学设计)教学⽬的:1.使学⽣了解古典油画透明技法的⽅法与地位作⽤2.使学⽣了解古典油画透明技法中使⽤的材料分类与区别3.使学⽣初步掌握古典油画透明技法的绘制步骤及其在油画临摹与写⽣当中的⽅法运⽤。

教学重点:掌握古典油画透明技法的制作步骤教学时间20分钟教学过程导语:前⾯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关于油画的相关概念,材料介绍,技法介绍等,包括古典油画技法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学古典油画技法,想必⼤家都有⼀定了解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么样来画古典油画静物,如何使⽤这古典油画透明技法。

这是油画最传统的技法,也是我们必须学习和掌握的技法。

⼀、古典油画透明技法:古典法是最早留下来被认为正宗典范的技法。

它的表现形式有⼆:⼀是层层罩染,⼆是直接铺⾊。

它们的共同点是注重对象描绘的精确性和⽴体感;造型严谨,⽤⾊单纯,刻画细腻,讲求滋润和柔和。

(以宾卡斯的古典油画透明技法为例)⼆、作品赏析:凡爱克:油画形成时期的关键性⼈物,改进丹培拉乳剂材料的⽅法,⽤油代替。

《阿诺尔芬尼夫妇像》空间,光线,细节,质感都有⾼超的把握。

伦勃朗:制造出各种对⽐效果,从透明与不透明,明与暗,清晰边缘与模糊云状边缘,⼀直到冷暖⾊对⽐。

上光着⾊与薄涂覆盖可以交替进⾏,亮厚暗薄。

三、技法步骤1、做框做底(胶底,油底)2、起稿定稿3、着⾊准备,罩基底⾊(达玛上光油∶亚⿇仁油∶松节油=1∶1∶3)4、提⽩(向暗部过渡,制造飞⽩效果显出中间⾊调,此时画⾯的明暗对⽐应概括、强烈)5、罩染(提⽩与第三步的釉染反复进⾏,直到造型与⾊彩完美结合为⽌。

6、上光四、作业布置临摹⼀张40×50cm左右⼤⼩的古典油画静物,要求掌握材料选择与技法步骤的运⽤。

古典油画直接画法授课教案15世纪古典画家在处理花草时,往往采⽤直接画法,17世纪⼀些画家则开始更多地使⽤局部直接画法来描绘⼈物。

如委拉斯贵⽀后期作品的⼈物与服装善⽤透明画法与直接画法的混合技法。

绘画技法知识:采用透明色彩的绘画技巧

绘画技法知识:采用透明色彩的绘画技巧

绘画技法知识:采用透明色彩的绘画技巧绘画是人类文化的珍贵遗产之一,历史上许多大师们无私地传授了各种各样的绘画技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采用透明色彩的绘画技巧。

这种技巧不仅可以使绘画作品更加生动、细腻,而且可以让画面更加灵动、逼真,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绘画作品。

在绘画中,透明色彩指的是那些可以透过来的色彩,例如水彩、贝壳粉、颜料、蜜蜡等等。

这些透明色彩的绘画技巧通常是通过在色彩层之间进行一些特殊处理来实现的。

这种技巧可以在画作中表现出光亮、透明、明亮的效果,使画面充满神秘的气息,有着非常高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在使用透明色彩的时候,艺术家们可以通过混合在一起多个颜色来获得更加精细的色彩变化。

这需要充分了解色彩的特性,如相互渗透、改变透明度等。

在使用水彩时,可以通过在纸上用湿画法,来让颜色更好地融合在一起,表现出更为自然、流畅的视觉体验。

此外,艺术家还可以使用淡化法来创造透明效果,这种技巧常用于绘制水、雪、浓雾和雾气等场景,使这些元素更加真实、鲜活。

使用透明色彩时,艺术家们还需要掌握画面的构图技巧。

涉及到构图的时候,艺术家们应该选择合适的背景颜色,以增加层次感和空间感。

在表现人物形象时,应注意人物身上与空气中的透明彩色的混合关系,使人物表情和身体动作看起来更加真实。

在表现物体时,可以引入一些反射阴影和光斑等元素,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内涵。

这些技巧的正确应用将使画面更具深度和层次感,增强画面的艺术表现力。

最后,在绘画中,艺术家们需要认真考虑画面的整体氛围和表达的意境。

透明色彩技巧是一个强有力的传达这种氛围和意境的工具。

艺术家们可以通过运用透明色彩,在画作中唤起观者的各种情感和想象。

如通过运用色彩过渡将不同的透明度较一定的颜色混合在一起,表现出温柔、婉约、酥软的效果。

通过透明色彩的运用,艺术家们可以了解到颜色的奥妙,同时还可以更好地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艺术的美妙。

总之,透明色彩是绘画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技巧。

油画技法1

油画技法1

胶质底子的特点及制作方法如何?胶质底子的制作,用料与程序都较简单造价底,所需时间短,着色牢固,柔韧性强,最适于表现性较强的厚涂画法。

胶底画布是现代画家写生与创作的理想材料,它不仅适于油画,也适合坦培拉、蜡画、丙烯以及其它混合媒介绘画。

曾风行于古典透明油画技法时代,后来又被印象派画家所采用。

胶质底子的缺点是不抗潮,在潮湿的环境下,画布易松弛;不具备石膏底子那鲜明、耐久的白色;不及纯油底子有弹性。

古代欧洲画家采用动物皮胶(兔皮、羊皮、鹿皮等)。

皮胶须用冷水浸泡,然后加热溶解。

动物胶液的浓度可根据加水的多少来调整,用于作底的胶液一般采用45~80克动物胶加一升水。

现代画家多用乳胶作底胶,使用方法详见“怎样使用乳胶做底子”。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成品底涂料(GEO)均为胶质涂料,可直接涂底作画。

除动物胶、乳胶外,还有少数画家使用工程用胶,但不能含酸性物质,不能有腐蚀性、白色立邦漆作为胶质漆也可以做底子。

专业画家在制作底子上各有自己的习惯和方式,这与画家的作品风格有关。

下面介绍几种中国油画家制作胶底子的方法:(1)画家杨飞云使用中密度亚麻布,将乳胶用水稀释,用板刷在布面上刷一遍作为底层,干后再用乳胶加水和大白粉刷二遍,干透之后用细砂纸稍作打磨,平整布面,最后用乳胶加水稀释薄涂一至二遍,布面底子呈亚光效果。

(2)全山石先生使用的是粗纹理亚麻布。

先用牛皮胶刮底层,再刮一层鱼皮胶,第三层是上底色(立德粉+胶),一般至少刷五遍。

这种胶质底基本不吸油。

(3)画家朝戈使用中密度亚麻布。

由于布纹不是很粗,经几遍胶粉薄涂之后呈半吸油状态,露出亚麻布纹理。

如果表层有颗粒,将画布靠在平地上,取硬物从背面顶一下即可。

不要用砂纸过多打磨布面,以免使画布表面过于光滑妨碍用笔。

(4)画家韦尔申选用“4215”型工程用胶(用于粘陶瓷、木板、石板等材料)刷底子。

他通常用刮刀将胶在画布上刮一遍即成。

若布面缝隙太大,则需在胶中加水用板刷再刷一遍。

油画基础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油画基础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油画基础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油画颜料的主要载体是什么?A. 水B. 油C. 酒精D. 丙烯酸答案:B2. 下列哪位艺术家被认为是现代油画之父?A. 达芬奇B. 米开朗基罗C. 梵高D. 保罗·塞尚答案:D3. 油画中常用的调色油有哪些?A. 松节油B. 亚麻籽油C. 核桃油D. 以上都是答案:D4. 油画的底层材料通常是什么?A. 石膏板B. 木板C. 画布D. 纸张答案:C5. 油画中常用的透明覆盖技法是什么?A. 干刷B. 罩染C. 刮刀D. 点彩答案:B6. 油画中“Fat over lean”原则是指什么?A. 厚涂覆盖薄涂B. 薄涂覆盖厚涂C. 厚涂覆盖厚涂D. 薄涂覆盖薄涂答案:A7. 油画中“冷色”和“暖色”是如何定义的?A. 根据颜料的物理温度B. 根据颜料在色轮上的位置C. 根据颜料的化学成分D. 根据颜料的亮度答案:B8. 油画修复中常用的溶剂是什么?A. 白酒B. 汽油C. 松节油D. 丙酮答案:C9. 油画中“色温”是指什么?A. 颜料的温度B. 颜料的亮度C. 颜料的冷暖倾向D. 颜料的透明度答案:C10. 油画中“直接画法”和“间接画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使用的颜料不同B. 画布的质地不同C. 绘画的步骤不同D. 完成作品的时间不同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油画中常用的调色板材质包括哪些?A. 塑料B. 玻璃C. 木质D. 金属答案:ACD2. 油画中常用的固定剂有哪些?A. 达玛树脂B. 琥珀C. 松香D. 蜂蜡答案:ACD3. 油画中常见的构图原则包括哪些?A. 三角形构图B. 对称构图C. 黄金分割D. 重复与节奏答案:ABCD4. 油画中常用的底色有哪些?A. 白色B. 黑色C. 灰色D. 棕色答案:ABCD5. 油画中常见的光线效果包括哪些?A. 侧光B. 逆光C. 顶光D. 底光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油画的干燥过程。

传统油画不透明覆色技法解析

传统油画不透明覆色技法解析

传统油画不透明覆色技法解析不透明覆色法也称多层次着色法。

不透明覆色法:先用单色画出形体大貌,再用颜色多层次塑造,中间调子和亮部层层厚涂,暗部则画得较薄,形成色块对比。

由于明暗部分的厚薄对比,画面显出色彩的丰富韵意与肌理效果。

油画的技法发展到后来,透明与不透明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别,综合运用薄画与厚画的技法经常在一幅画中出现。

透明覆色法:表现暗部或阴影中的物象。

可以产生稳定、深邃的体积感和空间感;不透明覆色法:表现暗部以外的形体,同时增加画面色彩的饱和度,有利于塑造形体这两种画法在19世纪以前都比较流行。

制作作品的时间一般较长,有的画完一层后经长期放置,待色层完全干透后再进行描绘。

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提香就是采用此法的著名画家。

他改进北欧薄涂油画技法进而形成南欧画法。

提香放弃树脂的使用,直接将想法大略勾画在有色底画布上,在颜料中调和白颜料,以不透明的厚层颜料来作画。

提香画布用皮胶均匀涂满,防止日后油彩使画布变脆,在画布上涂薄薄一层底料。

底料是由石膏粉和皮胶调和而成的,目的是填满织物纤维间的缝隙,并做成有色底子,底子涂上褐色或其他底色,代替北欧画家的纯白底子,直接用油彩在画布上勾出大致底稿,油彩以矿物质颜料与白颜料为主,整个作画过程相当自由与随意。

传统的不透明一次着色油画技法也称为直接着色法。

即在画布上起稿后,凭借对物象的色彩感觉直接铺设颜色。

基本上一次画完,不正确的部位用画刀刮去后继续上色调整。

画法中每笔所蘸的颜料比较厚,色彩饱和度高,笔触也较清晰,易于表达作画时的生动感受。

19世纪中叶后的许多画家较多采用这种画法。

为使一次着色后达到色层饱满的效果。

必须讲究笔势的运用即涂法,常用的涂法分为平涂、散涂和厚涂。

平涂:用单向的力度、均匀的笔势涂绘成大面积色彩,适于在平稳、安定的构图中塑造静态的形体。

散涂:指的是依据所画形体的自然转折趋势运笔,笔触比较松散、灵活;厚涂:是全幅或局部地厚堆颜料,有的形成高达数毫米的色层或色块,使颜料表现出质地的趣味,形象也得到强化。

通过油画发展的色层美

通过油画发展的色层美

通过油画发展的色层美通过油画的发展,可以看到色层美是不断开掘与创造的.油画颜料厚堆的功能和极强的可塑性是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它的这种特性使油画在观感上产生出能与人们思想情感共振的节奏与力度.在运笔的作用下,塑造不单是完成造型的任务,而且也对画面的肌理效果产生着直接的影响.伦勃朗、鲁本斯都是善于掌握和控制肌理的人,因为肌理直接传达着艺术家的心理感受,影响着作品的感染力度.所谓肌理的合理表现不仅包括肌理对对象质感的摹仿和再现,还包括对画面的总体情绪的描述与表现.在传统写实油画中,肌理很能胜任对质感的再现任务,对象的细腻和粗糙的质地感都可用相应的肌理加以模仿,但这是一种非常被动的行为,而真正谓之美的肌理是那些能表达画面的韵律及艺术家的情感的、具有高度和谐秩序的肌理.这种纹理往往超越质感的局限而将精神之气贯穿于整个画面和观者的内心,成为抽离于具象的色层美.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抽象的.但在传统油画中它反过来又附着于写实的对象上,融合于由小至大的总体氛围之中.[3]透明覆色法即用不加白色而只是被调色油稀释的颜料进行多层次描绘.必须在每一层干透后进行下一层上色,由于每层的颜色都较稀薄,下层的颜色能隐约透露出来,与上层的颜色形成变化微妙的色调.例如在深红的色层上涂罩稳重的蓝色,就会产生蓝中透紫即冷中寓暖的丰富效果,这往往是调色板上无法调出的色调.这种画法适于表现物象的质感和厚实感,尤其能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人物肌肤细腻的色彩变化,令人感到肌肤表皮之下流动着血液.它的缺点是色域较窄,制作过程工细,完成作品的时间长,不易于表达画家即时的艺术创作情感.不透明覆色法也称多层次着色法作画时先用单色画出形体大貌,然后用颜色多层次塑造,暗部往往画得较薄,中间调子和亮部则层层厚涂,或盖或留,形成色块对比.由于厚薄不一,显出色彩的丰富韵意与肌理.透明与不透明两种画法没有严格的区别,画家经常在一幅油画画作中综合运用.表现处在暗部或阴影中的物象时,用透明覆色法可以产生稳定、深邃的体积感和空间感;不透明覆色法则易于塑造处在暗部以外的形体,增加画面色彩的饱和度.19世纪以前的画家大都采用这两种画法,制作作品的时间一般较长,有的画完一层后经长期放置,待色层完全干透后再进行描绘.不透明着色法也称为直接着色法即在画布上作出物象形体轮廓后,凭借对物象的色彩感觉或对画面色彩的构思铺设颜色,基本上一次画完,不正确的部位用画刀刮去后继续上色调整.这种画法中每笔所蘸的颜料比较浓厚,色彩饱和度高,笔触也较清晰,易于表达作画时的生动感受.19世纪中叶后的许多画家较多采用这种画法.为使一次着色后达到色层饱满的效果,必须讲究笔势的运用即涂法,常用的涂法分为平涂、散涂和厚涂.平涂就是用单向的力度、均匀的笔势涂绘成大面积色彩,适于在平稳、安定的构图中塑造静态的形体;散涂指的是依据所画形体的自然转折趋势运笔,笔触比较松散、灵活;厚涂则是全幅或局部地厚堆颜料,有的形成高达数毫米的色层或色块,使颜料表现出质地的趣味,形象也得到强化.世界油画作品:/img/98_679.asp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老师讲解油画的主要技法:透明覆
色法
从欧洲油画发展史的角度看,油画是从蜡画法、蛋胶画法上逐渐地发展起来的。

色彩是油画创作表现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条件之一。

它对塑造人物、描绘景物,可以起到引人入胜、增强作品艺术效果的作用。

巧妙的运用色彩,能使油画创作更具魅力,给人印象更强烈、更深刻,塑造艺术形象,能够更真实、更准确和更鲜明地表现生活和反映现实,因而也就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而且油画是以易于油剂(亚麻仁油、罂粟油、核桃油等)调和颜料,在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制作的一个画种。

作画时使用的稀释剂为押发性的松节油和干性的亚麻仁油等。

画面所附着的颜料有较强的硬度,当画面干燥后,能长期保持光泽。

油画是西洋画的主要画种。

今天杜老师带大家看看油画的主要技法:
① 透明覆色法
即用不加白色而只是被调色油稀释的颜料进行多层次描绘。

必须在每一层干透后进行下一层上色,由于每层的颜色都较稀薄,下层的颜色能隐约透露出来,与上层的颜色形成变化微妙的色调。

例如在深红的色层上涂罩稳重的蓝色,就会产生蓝中透紫即冷中寓暖的丰富效果,这往往是调色板上无法调出的色调。

这种画法适于表现物象的质感和厚实感,尤其能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人物肌肤细腻的色彩变化,令人感到肌肤表皮之下流动着血液。

它的缺点是色域较窄,制作过程工细,完成作品的时间长,不易于表达画家即时的艺术创作情感。

② 不透明覆色法
也称多层次着色法。

作画时先用单色画出形体大貌,然后用颜色多层次塑造,暗部往往画得较薄,中间调子和亮部则层层厚涂,或盖或留,形
成色块对比。

由于厚薄不一,显出色彩的丰富韵意与肌理。

透明与不透明两种画法没有严格的区别,画家经常在一幅画作中综合运用。

表现处在暗部或阴影中的物象时,用透明覆色法可以产生稳定、深邃的体积感和空间感;不透明覆色法则易于塑造处在暗部以外的形体,增加画面色彩的饱和度。

19世纪以前的画家大都采用这两种画法,制作作品的时间一般较长,有的画完一层后经长期放置,待色层完全干透后再进行描绘。

③ 不透明一次着色法
也称为直接着色法。

即在画布上作出物象形体轮廓后,凭借对物象的色彩感觉或对画面色彩的构思铺设颜色,基本上一次画完,不正确的部位用画刀刮去后继续上色调整。

这种画法中每笔所蘸的颜料比较浓厚,色彩饱和度高,笔触也较清晰,易于表达作画时的生动感受。

19世纪中叶后的许多画家较多采用这种画法。

为使一次着色后达到色层饱满的效果,必须讲究笔势的运用即涂法,常用的涂法分为平涂、散涂和厚涂。

平涂就是用单向的力度、均匀的笔势涂绘成大面积色彩,适于在平稳、安定的构图中塑造静态的形体;散涂指的是依据所画形体的自然转折趋势运笔,笔触比较松散、灵活;厚涂则是全幅或局部地厚堆颜料,有的形成高达数毫米的色层或色块,使颜料表现出质地的趣味,形象也得到强化。

油画作为一种艺术语言,油画包括色彩、明暗、线条、肌理、笔触、质感、光感、空间、构图等多项造型因素,油画技法的作用在于将各项造型因素综合地或侧重单项地体现出来,油画材料的性能充分提供了在二度的平面底子上运用油画技法的可能。

油画的制作过程就是艺术家自觉地熟练地驾驭油画材料、选择并运用可以表达艺术思想、形成艺术形象的技法的创造过程。

油画作品既表达了艺术家赋予的思想内容,又展示了油画语言独特油画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古典、近代、现代几个时期,不同时期的油画受着时代的艺术思想支配和技法的制约,呈现出强化美术培训学校不同的面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