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欧姆定律》导学案.doc.doc

合集下载

《欧姆定律》导学案

《欧姆定律》导学案

《欧姆定律》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欧姆定律,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2、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3、掌握解简单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学习过程】一、独立自主学习:请快速阅读课本P78---P79相关内容,然后独立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电流、电压和电阻它们三者有什么关系 (欧姆定律): 2、欧姆定律公式:3、符号的物理意义和单位:4.对于一个导体,只要知道电流、电压、电阻中的两个量,就可以利用欧姆定律求出第三个量①求电流用公式: I = ②求电压用公式:U = ③求电阻用公式: R =5、在课本P78的例题1中,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什么?用哪个公式来求?6、在课本P79的例题2中,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什么?用哪个公式来求?请结对相互更正,然后在组内展示质疑,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请其他小组来帮忙解决。

二、合作互助学习:先独立完成下列问题,有疑问的可以请教自己的对子。

1、指出下面这两个同学解题中的错误之处。

【交流】①某同学认为:由I=U/R 变形可得R=U/I .这表明“导体的电阻R 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②如图1所示,甲、乙分别是两个电阻的I-U 图线,甲电阻阻值为______Ω,符号物理意义单位I U R同学甲:解:已知U=6V ,I=500mA , 根据欧姆定律得: R=UI=6V ×0.5A=3Ω 同学乙:解:已知U=6V ,I=500mA , 根据欧姆定律,得 R=U/I=6V/500A=0.012Ω 题目:有一电阻两端加上 6 V 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500mA ,求该电阻的阻值。

乙电阻阻值为______Ω,电压为10V 时,甲中电流为______A ,乙中电流为______A 。

③如图2所示为两个电阻的U-I 图线,两电阻阻值之比R 1:R 2=,给它们两端加相同的电压,则通过的电流之比I 1:I 2=四、展示引导学习: 1、请结对子展示,然后小组长要求组员在小组内站起来讨论交流。

欧姆定律导学案

欧姆定律导学案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17.1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导学案一、明确目标1、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2、通过实验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3、会观察、收集实验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设置自学提纲猜想与假设:导体中的电流可能跟和等因素有关。

由于电流可能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验时要采用法进行探究.二、小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一: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之间的关系1、实验器材2、实验中要控制不变的量,实验中通过来达到这一目的。

要改变的量是,实验中通过来达到这一目的。

3、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4、按图连接电路,测量并记下几组电压值和电流值5、在右上图的坐标系中画出电阻的U—I关系图象6、分析数据和图象可得出的结论是探究二: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之间的关系1、实验中控制不变的量,实验中通过来达到这一目的的。

要要改变的量是,实验中是通过来达到这一目的的。

2、实验电路图3、按图连接电路,测量并记下几组电阻值和电流值R/ΩU = V4、在右上图的坐标系中画出电阻的R —I 关系图象5、分析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三、小组展示验证学习成果每个小组任意选组员汇报学习成果四、师生评析总结达成目标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可表示为:五、加强训练强化目标1. 一段导体两端电压是2.0V 时,导体中的电流是1.0A ,如果将其两端的电压增大到4.0V ,导体中的电流变为( )A.2.0AB.0.25AC.3.0AD.0.5A2、将一个10欧的电阻和一个20欧的电阻分别接到同一个电源的两端,如果流过10欧的电阻的电流为1安,则流过20欧的电阻的电流为( )A.2.0AB.0.25AC.3.0AD.0.5A3、为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小星将实物连接成如下图甲所示。

(1)请你指出下图甲中连接的错误之处:①_______ ;②_______ 。

(2)请你将正确的电路图画在答题卡虚线框内。

(导学案)欧姆定律

(导学案)欧姆定律

课时17.2《欧姆定律》导学案探究点一欧姆定律1.简述欧姆定律的内容,并指出公式中各字母的含义及各物理量的单位。

答: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I=U RI:电流,单位:安A;U:电压,单位:伏V;R:电阻,单位:欧Ω。

探究点二理解欧姆定律2.根据欧姆定律I=UR,可变形得到R=UI。

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D.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3.一段导体接在电压可调的电源上,如图所示。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为原来的2倍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导体的电流变为原来的2倍B.导体的电阻变为原来的2倍C.通过导体的电流不变D.导体的电阻不变易错警示:①混淆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探究点三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进行简单计算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8V,电阻R的阻值为10Ω,灯泡L两端的电压为6V,则通过灯泡的电流为多少?灯泡的电阻为多少?5.某导体两端加上6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3A。

当导体中电流为0.4A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为多大?当堂练习1.由欧姆定律公式可知A.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B.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因为没有电流通过,所以导体电阻为零C.导体中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小D.导体电阻的大小,可以用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来表示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A,A2的示数为0.3A,电阻R2的阻值为10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通过电阻R 1的电流为0.5AB .电源电压为5VC .电阻R 1的阻值为15ΩD .若断开开关S 2,电流表A 1示数变大3.两定值电阻甲、乙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现在将甲和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3V 的电源两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甲的电阻是乙的电阻的两倍B .甲的电压是乙的电压的两倍C .流过甲的电流是流过乙的两倍D .流过乙的电流是流过甲的两倍4.几位同学学习了欧姆定律后,根据I=U R,导出了R=U I .于是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通过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B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C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通过导体中的电流和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无关D .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导体的电阻为零5.已知12:2:3R R =,将它们接在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V 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 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及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是( )A .12:3:2I I = 12:1:1U U =B .12:3:2I I = 12:3:2U U =C .12:2:3I I = 12:1:1U U =D .12:1:1I I = 12:3:2U U =6.把阻值为2欧的电阻R 1 与阻值为5欧的电阻R 2串联起来接在电源上,I 1:I 2=_____,U 1 :U 2=_____;7.欧姆定律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必须是在__________中;①电流、电压和电阻中已知任意的_____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①计算时单位要__________。

《欧姆定律导学案》

《欧姆定律导学案》

《欧姆定律》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掌握欧姆定律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电路中的问题。

一、导入1. 通过实例引入:假设有一个电路,其中有一个电阻器和一个电压源,我们如何计算电流的大小呢?2. 提出问题:在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干系呢?二、观点诠释1. 介绍欧姆定律的观点:欧姆定律是指在恒定温度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的干系。

即:I=U/R。

2. 诠释电流、电压和电阻的观点:电流指的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电压指的是单位电荷所具有的能量;电阻指的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水平。

三、欧姆定律的公式推导1. 根据欧姆定律的定义,推导出公式I=U/R的过程。

2. 通过实例演示如何应用欧姆定律解决电路问题。

四、练习与应用1. 给出几个简单的电路问题,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

2. 提供一些扩展题目,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欧姆定律解决更复杂的电路问题。

五、实验设计1. 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验证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2.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六、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2.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欧姆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七、作业安置1. 安置相关练习题,稳固学生对欧姆定律的掌握。

2. 提出思考题,让学生对欧姆定律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学生们对欧姆定律会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熟练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各种电路问题。

希望学生在进修中保持好奇心,勇于探索,不息提升自己的电路分析能力。

欧姆定律复习导学案.doc

欧姆定律复习导学案.doc

《欧姆定律》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知道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理解欧姆定律。

3、知道电阻串、并联电路电阻的规律。

4、会用伏安法测电阻。

5、会设计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复习重点、难点:重点:欧姆定律的理解难点:欧姆定律的应用活动一:知识梳理(一)忆海拾贝(课前完成):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①提出问题:?②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即:a、保持不变,改变研究电流随的变化关系;b、保持不变,改变研究电流随的变化关系。

③进行实验,设计出实验电路图和实验表格:④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电阻一定;电压一定,2、欧姆定律的内容:数学表达式(在运用欧姆定律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解题时要注意电流、电压、电阻是同一导体的同一时刻,还要注意三者都要用国际单位V、A、Ω)3、欧姆定律的应用:法测电阻(1)实验原理:(2)实验器材:(3)实验电路图和实验表格:(4)实验步骤:(5)实验注意事项:○1 连接实物时,开关必须 ○2闭合开关前,变阻器的滑片应在 处。

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4、回顾电流、电压知识,填写下列表格。

5、电阻的串联和并联:(1)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是 ,可用公式表示为: 。

(2)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是 ,可用公式表示为 。

(二)浓缩升华:师生互动,构建网络活动二:课前热身1、对于电阻的定义式R=U/I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电阻串并联测电阻的阻值内容方法电路图探究实验欧姆定律应用各字母表示的物理量 各物理量的单位适用范围变形公式原理 电路图安全用电A 、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 、导体的电阻跟它的电流成反比C 、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零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2、有两个电阻分别在各自的电路中,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U 1:U 2=1:2,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 1:I 2=1:4,则两个电阻器的电阻之比R 1:R 2等于( )A 、1:2B 、2:1C 、1:8D 、 8:13、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 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的变化情况分别为( ) A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C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D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4、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A 和B 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

《欧姆定律》导学案

《欧姆定律》导学案

第x ~X 课时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第1课时学习目标:1。

能根据实验探究得到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得出欧姆定律。

2。

理解欧姆定律,记住欧姆定律的公式,并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1.复习第一节实验得到的两个结论.在导体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 ;在加在导体两端电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 .(强调前提) 2.有一个电阻,在它两端加上4V 电压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2A ,如果将电压变为10V ,通过电阻的电流变为多少?为什么?3.在一个10Ω的电阻两端加上某一电压U 时,通过它的电流为2A,如果把这个电压加在20Ω的电阻两端,电流应为多大?为什么?要点1:欧姆定律阅读教材第26页,思考下列问题: 欧姆定律的内容: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在 电压不变 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 .把以上实验结果综合起来得出结论,即为欧姆定律。

表述为: . 2、欧姆定律的公式是: 。

在公式中 U 表示 ,单位是 ; R 表示 ,单位是 ; I 表示 ,单位是 . 3、公式表示的物理意义:①当导体中的电阻R 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几倍,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就增加几倍.这反映了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的关系。

(I ∝U )②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增加几倍,导体中的电流就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

这反映了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的关系(I ∝R1) 4、有关欧姆定律的几点说明:(l ) 欧姆定律中的电流是通过导体的电流,电压是指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电阻是指这段导体所具有的电阻值.公式中的I 、U 、R 必须针对同一段电路.欧姆定律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统一为国际单位。

即I 的单位是 ,U 的单位是 ,R 的单位是 。

要点2:欧姆定律应用: ( 1)、公式变形同学们把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变形一下会得到哪些式子,分别有什么作用: I = (已知 、 求 ) R = (已知 、 求 )一、情景引入二、学习探索图1-1图1-2U = (已知 、 求 )也就是说在U 、I 、R 三个量中只要已知其中两个,便可以求出第三个量强调: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电阻可以用R=U/I 来计算,但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中的电流无关. (2)、欧姆定律的应用 [题型一] 求电流 I 例题1:课本26页例题 (1)要求学生读题.(2)让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简明电路图,并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及数值和未知量的 符号.(3)找学生回答根据的公式. (4)解答要求: ①通过例题,教会学生的做计算题的解题格式 ②归纳解电学题步骤(1)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2)在电路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未知量的符号;(3)利用相应公式进行求解.③注意: (1)解中包括已知条件;(2)注意写出原始公式;(3)对物理符号尽量有必要的文字说明;(4)代入的数值要带单位;(5)最后说明所求的量,不必写答. [题型二] 求电压 U例题2:有一种指示灯,电阻为6。

《欧姆定律》导学案 (1)

《欧姆定律》导学案 (1)

图 1图7-117.2欧姆定律导学案【导学目标】:1.1. 理解欧姆定律,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2.2. 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3. 掌握解简单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教学重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欧姆定律。

教学过程【复习引入】:1. 如图1所示是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电路图,请用铅笔画线连接实物图测量的步骤及数据: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②首先把10Ω的电阻连入电路,滑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R 1两端的电压,测得三组数据如表一所示;③分别把三个阻值不同的电阻连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始终保持每个电阻连端的电压为2 V ,测得三组数据如表二所示。

表一:电阻R 1=10 Ω 表二:电压U =2 V分析与结论: 分析表一得出的结论是:;分析表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知识点一】:欧姆定律阅读课本78页“欧姆定律”部分内容,自学姆定律及其公式。

1、电流、电压和电阻它们三者有什么关系(欧姆定律):2、欧姆定律公式:3、有关欧姆定律的几点说明:(l ) 欧姆定律中的电流是通过导体的电流,电压是指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电阻是指这段导体所具有的电阻值.公式中的I 、U 、R 必须针对同一段电路. 欧姆定律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统一为国际单位。

即I 的单位是 ,U 的单位是 ,R 的单位是 。

要点2:欧姆定律应用:电阻(Ω) 510 20 电流(A ) 0.4 0.2 0.1电压(V ) 1 2 3 电流(A ) 0.1 0.2 0.3( 1)、公式变形也就是说在U 、I 、R 三个量中只要已知其中两个,便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强调: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电阻可以用R=U/I 来计算,但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中的电流无关。

【交流讨论】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果错误请说明理由A .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B .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C .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D .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这段导体中电流就越大。

《欧姆定律》 导学案

《欧姆定律》 导学案

《欧姆定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

2、知道电阻的定义、单位及换算。

3、会应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学习重点1、欧姆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

2、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学习难点1、理解电阻的概念。

2、对欧姆定律的灵活应用。

四、知识链接1、电流的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的计算公式:I = Q/t (其中 I 表示电流,Q 表示电荷量,t 表示时间)五、学习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在前面学习了电流和电压的知识,那么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物理量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欧姆定律。

(二)欧姆定律的探究1、实验目的: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定值电阻(多个不同阻值)、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

3、实验步骤:(1)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注意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

(2)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别测量并记录对应的电流值。

(3)保持电压不变,更换不同阻值的电阻,分别测量并记录对应的电流值。

4、实验数据记录:|电阻 R(Ω)|电压 U(V)|电流 I(A)||||||5|1|02||5|2|04||5|3|06||10|2|02||10|4|04||10|6|06|5、数据分析:(1)当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2)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三)欧姆定律的内容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表达式:I = U/R (其中 I 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A);U 表示电压,单位是伏特(V);R 表示电阻,单位是欧姆(Ω))(四)电阻1、定义: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叫做电阻。

2、单位:欧姆(Ω),常用的单位还有千欧(kΩ)、兆欧(MΩ)。

3、换算关系:1 kΩ =1000 Ω,1 MΩ =1000 kΩ(五)欧姆定律的应用1、已知电压和电阻,求电流例题:一个电阻的阻值为10 Ω,两端的电压为 5 V,求通过电阻的电流。

第十四章《欧姆定律》复习导学案

第十四章《欧姆定律》复习导学案

第十四章《欧姆定律》复习导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欧姆定律》。

本节课主要复习欧姆定律的内容,包括欧姆定律的定义、表达式以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同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欧姆定律的定义和表达式,掌握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 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欧姆定律的定义、表达式以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难点:如何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阻、电流表、电压表、电源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家庭电路为例,让学生思考在家庭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2. 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复习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如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3. 欧姆定律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含义,即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4.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介绍欧姆定律的表达式I=U/R,让学生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5.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照明电路、手机充电等,让学生了解欧姆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6. 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欧姆定律测量电阻的值。

7.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欧姆定律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欧姆定律1. 定义: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 表达式:I=U/R3.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已知一段导体的电阻为10Ω,通过它的电流为2A,求导体两端的电压。

答案:U=IR=2A×10Ω=20V2. 题目:一个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通过电路的电流为4A,求电路中的电阻。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导学案.docx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导学案.docx

欧姆定律 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2.理解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3.理解欧姆定律的意义和应用条件。

学习重点理解欧姆定律的意义和应用条件。

学习难点掌握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知识回顾1. 复习欧姆定律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公式:__________;两个变形式 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

3.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_______________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_______________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课堂检测1.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 ,R 2的电阻为10Ω,电压表的示数为2V 。

对于R 1和R 2可求那些物理量?2. 如图所示,灯泡L 1的电阻 为20Ω,灯泡L 2电阻为10Ω,通过灯泡L2的电流表为0.6A 。

对于灯泡L 1和L 2可求那些物理量?=L L3.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后小灯泡L1两端的电压是3 V, L2的电阻是12Ω,电源电压是9V特, 则L1的电阻是多少?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20Ω。

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2A。

求:(1)电源电压U;(2)电阻R2的阻值。

5.如图10所示,电源电压为6V。

闭合开关S,电压表V1示数为4V,电流表示数为0.4A.求:(1)电压表V2的示数;(2 )R1、R2的阻值.6.为防止酒驾事故的出现,酒精测试仪被广泛应用。

有一种由酒精气体传感器制成的呼气酒精测试仪,当接触到的酒精气体浓度增加时,其电阻值降低,如图21甲所示。

第2节-欧姆定律-导学案

第2节-欧姆定律-导学案

第2节欧姆定律【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分析归纳得到欧姆定律。

2.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3.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变换式的意义。

【学习难点】1.运用数学推理、图象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建立和理解欧姆定律。

2.能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一.课堂导学,分析概括。

上一节课的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19世纪20年代,德国物理学家对电流与电压及电阻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对大多数导体而言,上面的规律是成立的,我们把上面的规律总结一下:1.为了纪念欧姆对电流规律发现的伟大贡献,我们上面的规律称之为:2.(1)公式:(2)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及单位:U的是,国际单位是。

R的是,国际单位是。

I的是,国际单位是。

重点:欧姆定律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同一用电器)而言的。

3.应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1)、利用欧姆定律求电流:应用公式:例1:一条电阻丝的电阻是97Ω,接在220V的电压上,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少?(2)、利用欧姆定律求电路的电压:由公式变形得例2、一个电熨斗的电阻是0.1KΩ,使用时流过的电流是2.1A,则加在电熨斗两端的电压是多少?(3)、利用欧姆定律求导体的电阻:由公式变形得注意:例3、在一个电阻的两端加的电压是20V,用电流表测得流过它的电流是1A,,则这个电阻的阻值是多少?4、通过以上的简单电学题目的计算,提出以下要求:(1)、要画好电路图,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2)、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物理公式再数值计算,答题叙述要完整。

二.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计算题解题思路及要求:(1)、要画好电路图,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欧姆定律导学案

欧姆定律导学案

欧姆定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和使用条件②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欧姆生平的学习,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二、重点欧姆定律的内容及简单的计算三、难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四、学法指导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四、学习过程:【回顾反馈】(3分钟)认识了电流.电压和电阻,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1.电流、电压、电阻的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电流,电压.电阻的国际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自主学习】(5分钟)1、阅读教材第76页,回答:(1)欧姆定律的内容是(2)欧姆定律可用公式表示为:【合作学习】探究点一:怎样正确理解欧姆定律(7分钟)小组成员合作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公式变形:由欧姆定律的公式I=U/R,可知:当电流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成______比,还可推导出U= ,它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等于通过它的与其的乘积,还可推导出R= ,它表示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加在导体两端的与通过导体的的比值. 但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导体的电流_________。

(填”有关”或”无关”)即:欧姆定律的变形:R=U/I只是电阻的计算式而不是决定式。

2、适用范围:欧姆定律适用于从电源正极到负极之间的整个电路或其中某一部分电路,并且是纯电阻电路(可简单理解为电路中没有电动机或电解装置,电能全部转化成热能)。

定律中的电压、电流、电阻必须是对同一导体而言。

3、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时,还要注意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物理量的单位分别为、、和,如果题目中给出的不是国际单位,必须先换算成国际单位再代入数据求解。

探究点二: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10分钟)1、小组成员相互合作,认真研究课本P79的例题,讨论并试着总结一下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方法或步骤或注意事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姆定律》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2、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中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3、尝试采用图像法来分析实验数据。

4、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分析归纳欧姆定律。

5、能正确表述和理解欧姆定律,学会用数学公式表述物理规律。

二、课前小测:1、什么是电流?通常测量电流的仪器是什么?2、电压的作用是什么?通常测量电压的仪器是什么?3、研究电阻的影响因素时,怎样比较导体电阻大小的?三、学习内容:【学点一】实验探究: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在闭合电路,导体中有电流存在,电流能产生各种效应,如:、、。

而这些效应都和电流的大小有关。

1、请你猜想: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关系?并说出你的猜想理由。

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本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请小组内讨论下列研究内容对应的实验设计方案并画出电路图,同时设计出相应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①控制不变时,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方案①对应的电路图实验方案①对应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②控制不变时,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方案②对应的电路图实验方案②对应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3、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将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后,填写在上表①和表②中。

4、分析比较实验数据,归纳得出结论:①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关系。

②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关系。

5、拓展:在分析实验数据时,还可采用图像法。

请你在课本的坐标图上画出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图像。

6、评估:你认为你测量的数据存在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学点二】欧姆定律:通过实验探究,我们已知道了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

把以上欧姆定律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 19 世纪初期( 1827 年)经过大量实验得出的一条关于电路的重要定律。

后人为了纪念他的贡献,把电阻的单位和上述电流定律都用他的名字命名。

欧姆定律的公式:如果用U 表示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R 表示这段导体的电阻,I 表示这段导体中的电流,那么,欧姆定律的公式是:。

在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分别是电流,电压,电阻。

有关欧姆定律的几点说明:①欧姆定律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②对于一段电路,只要知道I 、U 和 R 三个物理量中的两个,就可以应用欧姆定律求出另一个。

③使用公式进行计算时,各物理量要用所要求的单位。

④欧姆定律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的同一时刻而言。

四、课堂小结:1、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我们如何来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两个量的关系,应该“固定电阻,单独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或“固定电压,单独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这种把一个多因素的问题转变成为多个单因素问题的研究方法是实验物理中极为有用的方法。

2、知识点:五、达标检测:1、根据你在课堂上的探究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用电压表、电流表分别测出某一定值电阻R 两端的电压U 和通过它的电流I ,研究 I 、 U、 R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应选择不同的定值电阻多测量几次。

本探究实验需要的仪器有。

( 2)如何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说出你的几种办法。

( 3)在下图方框中画出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2、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物理量,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两个物理量,根据欧姆定律就可以求出第三个物理量。

因此,R=;U=。

3、由欧姆定律可以得出R=U/I ,对此表达式的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C.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电阻为零;D.以上说法都不对。

4、在探究电流跟电阻关系的实验中,部分同学作出了以下猜想:猜想 A :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电阻增大,通过电阻的电流不变;猜想 B :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电阻增大,通过电阻的电流减小;猜想 C: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电阻增大,通过电阻的电流增大;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明同学选取了有关器材,设计电路并按实验要求正确地测出有关的物理量完成了实验.请你分析:(1)请你在下面方框甲内画出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2)请你在下面方框乙内画出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 3)在实验时,需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小明同学的做法是。

( 4)通过分析数据.验证得出的结论应该和前面猜想一致。

(5)小明同学在本实验中采用了一种常用的探究方法是甲乙《欧姆定律》导学案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能正确表述和理解欧姆定律,学会用数学公式表述物理规律。

2、会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3、尝试采用图像法来分析实验数据。

二、课前小测:为了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 ,小明用定值电阻和一个电压恒定的电源,及有关的实验器材设计了电路。

(1)为了完成该探究实验,需要的测量仪表是________、 ________;(2)请在下面的方框内画出符合要求的实验电路图(3)小明按电路图连接好后,完成了实验并积累数据如下表:表一 :表二 :导体的电阻 R= 5Ω导体两端的电压U =3V电压( V)123电阻 (Ω)51015电流 (A)0.20.40.6电流 (A)0.60.30.2分析表一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表二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细心的小明发现在表一和表二两次的实验过程中,都要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但其作用是不同的.请你帮他分析一下:。

三、学习内容:重点:应用欧姆定律计算电路问题的一般步骤:(1)读题、审题。

(2)根据题意画出完整的电路图或某一段电路的示意图。

(3)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4)选用物理公式进行计算(书写格式要完整,规范)。

欧姆定律有三方面的应用,①计算电流,②计算电阻;③计算电压。

计算电流:利用公式I =。

1、工厂中车床照明灯采用36V 的安全电压,某车床照明灯工作时灯丝电阻是32Ω,求通过灯丝的电流。

2、用铜制成的导线电阻很小,某段铜导线的电阻为0.01 Ω,若把它直接接在一节干电池的两极,通过它的电流有多大?这时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3、为了保护电流表和电压表,通过它们的电流不可过大,否则会被烧毁,电流表的特点是电阻很小,电压表的特点是电阻很大,学过欧姆定律后,你能懂得在实验中绝不允许直接把电流表接到电源的两极而可以将电压表接到电源两极的道理吗?计算电阻:利用公式R=。

4、某手电筒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是 2.2V,用电流表测得流过的电流是250mA, 这个小灯泡的电阻是多少?5、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是3V时,测得通过它的电流是0.6A, 当它两端的电压是6V 时 ,能否用 0—— 0.6A 的电流表测量通过它的电流?6、在一个导体两端加3V 电压时,导体中的电流为0.5A ,这个导体的电阻是,当这个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到6V 时,导体的电阻为,通过电阻的电流是。

当不加电压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A,此时导体的电阻是。

7、一只电阻两端电压由2V 增加到 2.8V ,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增加了0.1A ,则该电阻的阻值为()A .8ΩB .18ΩC. 20Ω D . 28Ω计算电压:利用公式U=。

8、某种节日彩灯的灯丝电阻为30Ω,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0.2A ,求加在彩灯两端的电压为多大?最好采用什么电源给它供电?9、某电路中的电阻增加3Ω时,电流大小降为原来的2/3 ,设该电路两端的电压不变,则电路中后来的电阻大小为()A.3ΩB.6ΩC.9ΩD.12Ω综合应用: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I 和电压表的示数 U 变化情况是 ( )A.I 变小 U 变大B.I变大U变小C.I 变小 U 不变D.I、U都变小11、兴趣小组活动时,老师给了同学们两个未知电阻R 和 R ,怎样才能知道这两只12电阻哪个大?哪个小?请说出:(1)实验所需元件(2)画出设计的电路(3)判断方法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五、达标检测:1、对于欧姆定律公式I=U/R 的理解,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对某一导体来说,导体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B、在电压相同的条件下,不同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C、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电阻有关D、由 I=U/R 得 R=U/I ,说明 R 与 U成正比,与I 成反比2、一段导体两端电压是2V 时,导体中的电流是0.5A ,如果电压增加到6V,导体中的电流为A,导体的电阻为Ω 。

3、小明同学测出的一些常用电器工作时的电压、电流:用电器名称U(V)I (A)手电筒灯泡 2.50.25幻灯放映灯2412.5室内照明灯2200.45电热水器22012从表中数据可知,电阻最大的用电器是_______,电阻最小的用电器是。

4、用电器R1和 R2上都标有“6V”字样,已知它们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利用该图象可求出用电器R2的电阻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