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导学案: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
九年级物理上册:14.3欧姆定律的应用学案含练习新版粤教沪版1127362.doc
![九年级物理上册:14.3欧姆定律的应用学案含练习新版粤教沪版1127362.doc](https://img.taocdn.com/s3/m/c579e88b3186bceb18e8bb1f.png)
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图14-3-1一 伏安法测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伏安法用________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用________测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利用公式____________计算出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原理及实验电路图原理:欧姆定律I=UR(或R=UI)电路图:步骤及数据记录(1)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2)闭合开关,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路中的电流以尽可能小的电流逐步调至小灯泡正常发光,观察灯的亮度并读出不同状态下的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在表格中;(3)计算出不同亮度下的电阻次数U/VI/AR/Ω灯泡亮度1不亮2灯丝暗红3微弱发光4正常发光交流与评估(1)注意选择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 (2)不能用四次测算的电阻的平均值作为小灯泡的电阻;(3)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控制电路电流,保护电路元件;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二 运用欧姆定律解析短路的危害不能把导线或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因为导线的电阻、电流表的内阻非常小,根据I =UR,即使不高的电压也会使电路中的电流________,会损坏电源、电流表及导线.类型一 伏安法测电阻例1 在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待测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压为2.5 V.(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4-3-2甲中的实物图补充完整.(连线不得交叉)图14-3-2(2)当开关闭合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经过分析,同学们猜想了一些可能的原因,如下表.请根据同学们的分析,将表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情况在空白处补充完整.猜想电压表示数情况电流表示数情况灯泡断路____________示数接近零灯泡短路示数为零有示数(3)故障排除后,同学们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了多组小灯泡两端电压和对应的电流值,根据这些数据在坐标图上绘制出了I-U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电阻为________Ω.(4)从图像还可看出,小灯泡灯丝的电阻随两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了,从物理学角度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易错辨析]“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和测定值电阻的区别由于灯丝的电阻阻值受温度的影响,所以,导致两实验在实验操作上有所区别:在测定值电阻的阻值时,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而测小灯泡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得出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不能取平均值.类型二短路的危害例2 在研究电路问题时,使用的电源电压为3 V,学生实验使用的常规电流表电阻为0.3 Ω,若将电流表和电源直接相连,则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为______A,这样操作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反馈(十七)[欧姆定律的应用]1.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阻的阻值实验中,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__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在________处.滑动变阻器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2.5 V.(1)如图17-1甲所示是“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的电路图,在图中的“○”内填上相应的电流表,电压表符号.(2)连接好实物图后,李明同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了多组小灯泡两端不同的电压及对应的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值,根据这些数据在坐标图上绘制出了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灯丝电阻为________Ω.(3)从实验中可以看出,小灯泡灯丝的电阻随________的升高而增大.图17-13.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小明选取了两节干电池、一个开关、一个阻值约为10 Ω的定值电阻、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电压表和一个电流表进行实验.(1)小明连接的电路如图17-2所示,请你帮他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正确接入电路中.图17-2(2)闭合开关前,小明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到________(选填“A”或“B”)端.(3)闭合开关后,若发现电压表指针向左偏转,说明电压表的____________.(4)正确连接电路后,电流表示数为0.2 A,电压表示数如图17-3所示,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Ω.图17-34.电源短路带来的危害是( )A.用电器烧毁B.开关烧毁C.电路中电流变小D.电源烧毁.。
14.3欧姆定律的应用教案3(沪粤版九年级上册)
![14.3欧姆定律的应用教案3(沪粤版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309296a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50.png)
教案 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第3节,主要讲述欧姆定律的应用。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欧姆定律的表述、欧姆定律的应用实例以及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 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2. 学会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1.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及其应用;2. 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个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背后的原理。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欧姆定律的内容,并板书欧姆定律的表达式:U = IR;2. 教师讲解欧姆定律的应用实例,如:如何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等;3. 教师通过PPT展示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尝试解答。
三、随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几个与欧姆定律相关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答;2. 学生分享解答过程和答案,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例题讲解(15分钟)1. 教师选取一道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和分析;2.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理解例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3.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家庭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等。
五、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出一个综合性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尝试解答;2. 学生分享讨论过程和答案,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5分钟)1. 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设计板书结构,突出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及其应用;2. 教师在黑板上展示板书,让学生跟随板书进行学习和记忆。
作业设计:题目1:一个电路中,电流为2A,电阻为3Ω,求电压。
答案:电压= IR = 2A × 3Ω = 6V题目2:一个电路中,电压为12V,电阻为4Ω,求电流。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导学课件: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导学课件: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a37fb57b84ae45c3b358c5c.png)
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
应用示例
类型一 伏安法测电阻
例1 在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待测小灯泡正常 发光时电压为2.5 V.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4-3-2甲中的实物图补充完 整.(连线不得交叉)
图14-3-2
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
[答案]如图所示
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
的原因是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或灯泡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
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
[易错辨析] “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和测定值电阻的区别 由于灯丝的电阻阻值受温度的影响,所以,导致两实验在实验操作上有所 区别:在测定值电阻的阻值时,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而测 小灯泡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得出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不能取 平均值.
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
问题2:如图14-3-4所示,两只小鸟落在裸露的电线上,会发 生触电的小鸟是___乙_____,不会发生触电的小鸟是__甲____,因为 _导__线_将__甲__小_鸟__短_路__,__导_致__加_在__甲__小_鸟__两_端__的_电__压__为_零__,_故__没__有_电__流_通__过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
图14-3-2
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
问题2:根据实验原理自己试着画出测量小灯泡的电路图,展示 你所设计的电路图如图14-3-2所示. 问题3:在以上设计的电路图中,你认同的电路图是___(_a)____, 理由是__滑__动_变__阻_器__能__够_保__护_电__路__,_且__能_改__变__小_灯__泡_两__端__的_电__压_______.
(3)故障排除后,同学们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了多组小 灯泡两端电压和对应的电流值,根据这些数据在坐标图上绘制 出了I-U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小灯泡正常工作 时电阻为____1_0___Ω . (4)从图像还可看出,小灯泡灯丝的电阻随两端电压的变化而变 化了,从物理学角度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___灯__泡_的__电__阻_随__温_度__的__升_高__而_增__大______.
沪科粤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
![沪科粤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6571831ec3a87c24128c40a.png)
I/A
R/Ω
3.通常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时会增加一个问题: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伏安法测导体和小灯泡电阻的比较
伏安法测导体和小灯泡电阻时数据处理的区别一: 两个实验是不是都可以用如下的表格?如果不能,为什么?
U/V 1 1.5 2 2.5 3 I/A R/Ω `R/Ω
伏安法测导体和小灯泡电阻的比较
伏安法测导体和小灯泡电阻时数据处理的区别二:
I/A
I/A
0.6
0.5
0.4
0.3
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
三、实验电路
V
A Lx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①保护电路 ②调节小灯泡两端电压
R0
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
四、实验步骤 1、连接电路:按照顺序连接好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闭合 开关前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 2.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达到某一值,并记录此时的电 压和电流值。 3.利用欧姆定律计算出此时导体的电阻。 4.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重复步骤2、3。 5.求出各次测量的电阻值的平均值。
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
五、数据处理
U/V 1 1.5 2 2.5 安法测导体电阻时,每次测出的电阻都有差异,这个差异是如 何产生的?
伏安法测导体电阻时各组数据的差异是由于测量误差而产生的。
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时,每次测出的电阻也有差异,这个差异是 如何产生的?
伏安法测电阻
问:什么是伏安法测电阻?
伏安法测电阻是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直接测量导体 电阻的常见方法。
伏安法测导体电阻
一、实验原理 欧姆定律 I= U R R= U I
伏安法测导体电阻
二、试验器材 待测导体 电流表 电压表 电源 开关 导线 滑动变阻器
14.3欧姆定律的应用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14.3欧姆定律的应用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c0f7a93e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69.png)
教案:14.3欧姆定律的应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4章第3节,主要讲述了欧姆定律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2.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3. 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掌握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2. 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深入探究欧姆定律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难点: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等)。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个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表、电压表和电阻器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引入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3.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道典型例题,讲解如何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解答。
4.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 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交流。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2.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3. 欧姆定律的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用欧姆定律计算一个电阻器在10V电压下的电流。
2. 某电路中,电流为2A,电阻为5Ω,求电压。
3. 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当电阻为10Ω时,电流为2A;当电阻为20Ω时,电流为1A。
请分析原因,并解释欧姆定律的含义。
答案:1. 电流为1A。
2. 电压为10V。
3. 电阻为10Ω时,电流为2A;电阻为20Ω时,电流为1A。
欧姆定律表明,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的应用—沪粤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
![欧姆定律的应用—沪粤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https://img.taocdn.com/s3/m/b68628e30b4e767f5bcfcec5.png)
随堂检测
1.用“伏安法”测量一只小灯泡的电阻. (1)下图是实验电路图,图上的圆圈表示电 表,请在圆圈内填入相应的字母.
V
A
随堂检测
(2)某实验小组通过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进
3A,则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 Ω.
2.在“测定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有如下器材:电压表、电流表、开关、电压为6V的电源、小灯泡(估计通过电流大约0.
课后练案
1.如下图是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的 实验装置. (1)根据所示的电路图把实物图连接完整,要 求电流表、电压表均接小量程.
课后练案
(2)右图是某一次测量时电压表的数据,则此 时电压表的读数是__0_.8__V__,如果此时电流表的 读数是0.16A,则电阻是___5___Ω.
课后练案
图1
图2
课后练案
(2)下表是按正确的操作测得的数据,从表 中计算出三次小灯泡的阻值不相等,其原因是 __小__灯__泡__的__电__阻__随__温__度__的__升__高__而__增__大____.
实验次数
1
23.0
3.8
电流I/A 0.33 0.34 0.40
电阻R/Ω
6.0
金牌导学案
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
1 .课....前...学....案.... 2 .课....堂....导...案.... 3 .随....堂...检....测.... 4 .课....后...练....案.... 5 .拓....展...提....升....
课前学案
1.根据欧姆定律的公式可以推导出R=______, 用 __电__压___ 表 测 出 小 灯 泡 两 端 的 __电__压___ ; 用 __电__流___表测出流过小灯泡的__电__流___ .根据前面 的公式就可以计算出小灯泡的__电__阻___ .这种测 量方法叫__伏__安___法.
2023年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四章第三节欧姆定律的应用第2课时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2023年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四章第三节欧姆定律的应用第2课时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336aed5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4a.png)
15.当多个电阻并联时,其等效电阻称为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如
图乙中的电阻R可视为图甲中电阻R1和R2的总电阻。
(1)试推导:并联电路的总电阻R与各支路电阻R1、R2的大小关
系为 = + ;
为0.3 A,再闭合开关S1后,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2
A,则电阻R1和R2的等效总电阻为 6 Ω。
第8题图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能力提升
拓展突破
-8-
第2课时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9.两定值电阻,甲标有“20 Ω 0.3 A”,乙标有“12
Ω 0.4 A”,把它们串联在同一电路中,总电阻为
32 Ω,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 9.6 V;
第13题图
C.当滑片P移动到b端时,只闭合S1,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与R1两
端的电压之比是1∶1
D.当滑片P移动到b端时,只闭合S2,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与R2两
端的电压之比是2∶1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能力提升
拓展突破
-13-
第2课时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14.[2022·
上海]如图所示电路,电阻R1的阻值为10
的电压为6 V,故要串联一个 5 Ω的电阻,才能
使它在9 V的电压下正常工作。
基础巩固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拓展突破
-3-
第2课时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知识点2 欧姆定律在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4.如图所示电路中,R1=6 Ω,R2=12 Ω,若电流
表示数为0.75 A,则AB两端的电压为 3 V。
第2课时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13.[2021·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4.3欧姆定律的应用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4.3欧姆定律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0b83cc5daef5ef7ba0d3ca4.png)
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
2.会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处理数据。
3.会运用欧姆定律分析“短路的危害”。
【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通过欧姆定律测算和分析讨论,弄清楚灯丝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和短路的危害。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励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伏安法测电阻。
【教学难点】实验电路的设计与连接。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夜幕降临了,小明同学在做功课,桌上的台灯发出明亮的光线,做完功课,小明轻轻转动台灯上的一个旋钮,发现灯光由亮变暗,变得十分柔和,室内显得格外幽雅宁静。
他想:调光灯为什么能调亮暗呢?调光原理是什么?2.小明通过思考找到答案后,接着他又想:当灯泡的亮度发生变化时,灯的电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学完本节内容后,希望你一定能知道其中的道理。
二、新课教学(一)[活动1]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1.师生共同分析找出实验原理教师讲解: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进而分析总结了欧姆定律。
那么我们能不能利用欧姆定律的原理测出一个正在工作的用电器电阻呢? 启发学生分析回答后,教师总结。
教师讲解:根据欧姆定律I =UR 可以推导出变形公式R =U I,要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需要测出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所以需要用到电压表和电流表。
像这种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测电阻。
小节:实验原理欧姆定律变形公式:R =UI2.师生共同设计出实验电路图并说出实验所需器材教师引导:要想测出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应把该用电器串联接入电路中,再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出通过用电器的电流和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最后利用公式R =U I即可算出其电阻大小。
为了测量小灯泡在不同亮度下的电阻,可以在电路中串联接入一个滑动变阻器,通过移动滑片的位置,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出小灯泡的电阻值进行比较即可。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四章 第三节 欧姆定律的应用 课件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四章 第三节 欧姆定律的应用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f7303927d3240c8447efda.png)
连接电路
A
S
L
R V
一、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实验过程
实验时,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路中的电流,从尽可能小的电流逐 步调至小灯泡正常发光。用手触摸灯泡,感受小灯泡的温度变化。同 时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并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将实验数据记 录在下表中。
不亮
2
灯丝暗红
3
微弱发光
4
正常发光
一、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合作交流
请分析不同发光情况下的灯泡电阻值,并回答下列问题:
1、小灯泡由不亮逐渐变为正常发光,灯泡
灯丝的温度是否在变化? 2、小灯泡灯丝的电阻跟灯丝的温度高
低有什么关系? 3、有同学将记录表中四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
提示:根据 实验数据计 算灯泡的电 阻值,回答 下列问题。
小灯泡的电阻,你认为这样做正确吗?为什么?
典型例题
【例】小英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测量电阻R 的
阻值。闭合开关 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后,观察到电压表和 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_0_._4__A,
电阻R的阻值为___5____Ω。
典型例题
【例】某同学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下表为记录的实验数 据,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说明原因。
A.电流表烧坏,电压表示数为0 B.小灯泡烧坏
S V
L
R A
C.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值
D.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为0
再见
第三节 欧姆定律的应用
思考:学习了电流、电压的测量,怎样测量电阻?
电流 I
电压 U
电阻 R
I=
U R
R=
U I
2019-2020最新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word版
![2019-2020最新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1698979f08a1284ac85043a2.png)
【教学难点】
实验电路的设计与连接.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新课引入
1.夜幕降临了,小明同学在做功课,桌上的台灯发出明亮的光线,做完功课,小明轻轻转动台灯上的一个旋钮,发现灯光由亮变暗,变得十分柔和,室内显得格外幽雅宁静.他想:调光灯为什么能调亮暗呢?调光原理是什么?
2.小明通过思考找到答案后,接着他又想:当灯泡的亮度发生变化时,灯的电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学完本节内容后,希望你一定能知道其中的道理.
通过生活中的实验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分析的能力.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小结┃
【板书设计】
14.3欧姆定律的应用
一、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1.实验目的、原理、器材
2.实验注意事项
小节:实验原理欧姆定律变形公式:R=
2.师生共同设计出实验电路图并说出实验所需器材
教师引导:要想测出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应把该用电器串联接入电路中,再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出通过用电器的电流和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最后利用公式R= 即可算出其电阻大小.为了测量小灯泡在不同亮度下的电阻,可以在电路中串联接入一个滑动变阻器,通过移动滑片的位置,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出小灯泡的电阻值进行比较即可.
3.会运用欧姆定律分析“短路的危害”.
二、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通过欧姆定律测算和分析讨论,弄清楚灯丝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和短路的危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cae1d2f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4a.png)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教案设计意图:教学目标:1. 知道欧姆定律的内容,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2. 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求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值。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导线等)。
学具:笔记本、笔。
活动过程:一、导入(5分钟)以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器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欧姆定律(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值。
2. 学生将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发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三、应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10分钟)1. 出示实际问题,如:一个电阻器在5V电压下通过的电流为2A,求该电阻器的电阻值。
2. 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欧姆定律求解电阻器的电阻值。
四、课堂小结(5分钟)活动重难点:重点: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求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值。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等方式,较好地掌握了欧姆定律的应用。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对公式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1. 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设计一个电路,使电流通过一个电阻器,并在不同电压下测量电流值,验证欧姆定律。
2. 引导学生思考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家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电流值等。
3.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探究欧姆定律:在这个环节中,我选择了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器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这是因为我认为,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欧姆定律。
沪粤版14.3欧姆定律的应用
![沪粤版14.3欧姆定律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0a3c02caaea998fcc220e88.png)
V
当RX > >RA 时, R测≈RX 2. 电流表外接法: UV=UX
Rx IA=IX+IV >IX
A
R测= UV / IA = RX · RV / (RX+ RV )< RX = UX / IX
小结外接法:电压为真实值,电流偏大, 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U/ V
I/A
R/Ω
R 平均值/Ω
1 2 3 模拟实验 6.3测电阻02.swf
注意事项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断开 ____闭合开关前,滑动 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 电阻最大 _________位置。
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1)保护电路; (2)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便于多次测 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开关、小灯泡、导线、 滑动变阻器 设计实验电路图:
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能超过灯泡标注的电压值
实验步骤:
1.设计并画出电路图.
2.断开开关,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应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阻值最大的位置.
3.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接通电路.
4.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阻值,分别读出两表示数, 逐一填入记录表格中;实验结束后要立即断开开关. 5.整理实验器材.
灯丝暗红 微弱发光 正常发光
变化的 从实验中可以看出:灯丝的电阻是__________ 思考:灯泡由不亮逐渐变为正常发光,灯泡灯丝的温 度是否在变化? 由本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灯丝(金属导体)的电阻跟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学生活动: 1. 比较灯泡在较低电压下和较高电压下测得电阻值 有何区别?能否将3次电阻的平均值作为小灯泡的电 阻?为什么? 较低电压下电阻较小,较高电压下电阻较大。为什么? 不能。因为灯丝发光时温度升高,使得电阻相差较 大,每次测得的数值是灯丝在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所 以不能取平均值。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四章 第三节 欧姆定律的应用 导学案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四章 第三节 欧姆定律的应用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3ab2b2aeaad1f347933f40.png)
第三节欧姆定律的应用【学习目标】1、掌握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电阻的方法2、进一步掌握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3、加深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的理解【学习重点】利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电阻【学习难点】设计实验方案【自主学习】知识点1.测量小灯泡的电阻1、实验原理:。
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3、实验器材:。
4、实验电路:5、部分器材的作用分别是:电压表:。
电流表:。
滑动变阻器:。
6、连接电路时应注意的问题有:。
7、实验时应如何调节灯泡两端的电压值。
8、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10、比较计算出的几个电阻值,电阻的大小相同吗?,你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
【典型例题】1、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关于滑动变阻器作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控制电源的电压,以免损坏电压表B.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实现多次测量C.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更加准确D.只能使电阻两端的电压升高,电阻中的电流变大2、小红在做测定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将正常的电流表、电压表接入电路,当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有读数,电压表读数为零,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时电流表读数有变化,电压表读数始终为零,其原因可能是()A.滑动变阻器接触不良B.开关接触不良C.小灯泡两端短路D.灯泡的钨丝断了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电路图,图中a是 ______ ,b是 ______ ,为使a表示数变小,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 ______ 端移动,为使b的示数变大,滑片P 应向 ______ 端移动,另外,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待测电阻R的阻值为______。
4、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实验。
(1)请在方框内(图1)画出实验电路图。
(2)图2是小红连接的电路.实验中某次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如图3,电压U= ______ V,电流I= ______ A,算出R= ______ Ω。
(3)小明发现图2的电路接线错了,电压表实际测量的是 ______ 两端的电压。
14.3欧姆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14.3欧姆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7213a4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cf.png)
作业布置:
1.欧姆定律应用场景分析:请学生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电路问题,如手机充电、家用电器使用等,运用欧姆定律解释电路的工作原理。
2.欧姆定律计算练习:提供一些实际电路参数,如电压、电流、电阻等,要求学生根据欧姆定律进行计算,求解未知参数。
3.欧姆定律应用实例设计:要求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并运用欧姆定律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或电阻,以验证电路设计的正确性。
3.科学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欧姆定律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使其能够积极地学习和应用物理知识,提高生活质量。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欧姆定律的应用场景;2.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计算方法;3.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难点:1.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欧姆定律的应用问题;2.如何进行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计算;3.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欧姆定律应用实例。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设置分组讨论区和实验操作台。在分组讨论区,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碰撞;在实验操作台,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5.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包括课程导入、知识点讲解、实例分析、练习题等环节,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跟随教学进度,提高教学效果。
2.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计算方法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I = V/R,其中I表示电流,V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在实际问题中,我们通常需要根据已知条件来计算其中的一个变量。例如,如果我们知道电路中的电压和电阻,我们可以通过欧姆定律来计算电流;如果我们知道电流和电阻,我们可以计算电压;如果我们知道电流和电压,我们可以计算电阻。
14.3欧姆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x
![14.3欧姆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x](https://img.taocdn.com/s3/m/94adbcc2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67.png)
3. 实验器材:
- 准备电阻、导线、电池、电流表、电压表等实验器材,确保每组学生都能进行实际的电路搭建和测量。
- 检查所有实验器材的功能性和安全性,保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4. 教室布置:
- 在教室前方设置讲台区域,用于教师讲解和演示。
拓展与延伸
1. 拓展阅读材料:
- 《电路世界》杂志中关于欧姆定律在不同类型电路中的应用专题。
- 《物理学的乐趣》一书中关于欧姆定律发现者乔治·西蒙·欧姆的介绍及其在电学研究中的贡献。
- 《生活中的物理学》科普读物中关于家用电器中欧姆定律实际应用的案例分析。
2. 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 鼓励学生在家中观察和记录不同电器的电压、电流和电阻值,尝试用欧姆定律解释这些设备的电路工作原理。
3. 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 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欧姆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 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 串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分布规律。
-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和总电流的关系,以及并联电压的特点。
② 关键词:
- 欧姆定律
- 电流、电压、电阻
- 串联电路
- 并联电路
- 分布规律
- 安全电压
③ 板书设计:
1. 欧姆定律基本概念
- I=V/R
- 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2. 串联电路特点
2019秋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2)
![2019秋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2)](https://img.taocdn.com/s3/m/c9972b3759eef8c75ebfb31a.png)
R=
U I'
=
6V 0.06 A
=
100
Ω
I' R1=20 Ω R2=80 Ω
U1=1.2 V U=6 V
V P
R1
R2
A
S
新知讲解
1.电阻串联的规律: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的阻值之和,即: R =R1+R2
新知讲解
利用欧姆定律解决串、并联电路的相关计算的步骤: (1)根据题意分析各电路状态下电阻之间的连接方式,画出等效电路图。 (2)通过审题,明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和未知量,并将已知量的符号、 数值和单位,未知量的符号,在电路图上标明。 (3)每一步求解过程必须包括三步:
新知讲解
例4 如图所示,R2=30 Ω,电流表的示数为0.6 A,电压表的示数为12 V。求: (1)R1的阻值;(2)并联电路总电流I ;(3)并联电路总电阻R。
解:(1)R1 =
U I1
=
12 0.6
V A
=
20
Ω
(2)I2
=
U R2
=
12 30
V Ω
=
0.4
A
I=I1+I2=0.6 A+0.4 A=1 A
九年级物理沪粤版·上册
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
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2)
授课人:XXXX
新课引入
知识回顾:
1.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你能说出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吗?
I=
U R
R
=
U I
U =IR
新课引入
3.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分别有什么规律: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8d9c0bed15abe23482f4dba.png)
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1.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2.能运用欧姆定律分析“短路的危害”等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会利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教学难点:根据电路图进行实物接线,并能排除接线过程中出现的故障。
学生电源一台、小灯泡(3.8V 0.3A )一只、电流表一只、电压表一只、开关一个、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计算电阻的公式是什么?如何测电阻呢? 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 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1.实验方案讨论:提出问题:我这儿有一个小灯泡,谁有办法测出它的电阻值?学生:只要测出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利用公式R=IU 就可以计算出它的电阻。
教师:怎样测量电压和电流呢?请画出你们设计的电路图。
学生把设计的电路图画在黑板上。
结合学生的回答和电路图小结:伏安法测电阻:把灯泡接入电路,使灯泡中通过电流,用电压表测出灯泡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灯泡的电流,再用欧姆定律公式算出灯泡的电阻。
2.测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回顾:根据以前的实验经验我们知道,通过灯泡的电流不同其亮度有没有发生变化?猜一猜:同一灯泡,当亮度不同时,其电阻值是否相同?学生经过讨论,可能提出两种猜想:(1)电阻不随亮度改变,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不会随电流、电压而改变;(2)导体的电阻跟温度有关,亮度不同,灯丝的温度不同,电阻会变化。
教师:为了测量灯泡在不同亮度时的电阻值,那么对这个电路如何改进?学生设计出完整的电路后,可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明确具体实验步骤。
进行实验、收集实验数据。
通过实验操作和分析比较这些数据,你发现:灯泡由不亮到逐渐变为正常发光的过程中,灯丝的温度怎样变化?灯泡灯丝的电阻怎样变化?结论:灯丝的电阻跟温度有关,灯泡越亮,灯丝的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思考: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夜里,刚开灯(白炽灯泡)的一瞬间,灯丝特别容易烧断?探究点二研究短路有什么危害1.什么叫短路?2.小实验:将一根导线直接连接到一节电池的两极上,过一会儿,请用手摸一摸该导线,你有什么感觉?请推理想象一下:若时间较长,或者电源电压较大,会有什么后果?结合书上“活动2:研究短路有什么危害”的计算结果,说一说“绝不允许用导线直接将电源的两极连接起来”这句话的道理?3.学习电流表使用时,说明书上有这样一段话“严禁将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通过本节的学习,你能解释这样规定的道理吗?假如电流表并联在用电器两端,通过它的电流将达30A,远远超过电流表的量程,会烧坏电流表。
九年级物理上册14.3欧姆定律的应用课件粤教沪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14.3欧姆定律的应用课件粤教沪版](https://img.taocdn.com/s3/m/a12e52233c1ec5da50e2709c.png)
灯泡亮度
不亮
灯丝暗红 微弱发光 正常发光
2020/1/1
精品课件
7
U/ V 小灯泡的伏安特性表
3
2.5
2
1.5
1
0.5
0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1.1 1.2 1.3
I/A
2020/1/1
精品课件
8
1、灯泡由不亮逐渐变为正常发光,灯泡灯丝
的温度是否在变化。请用手摸一摸,感受灯泡的温 度变化。
出待测电阻值。
3
2020/1/1
精品课件
17
5、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次序 电压U/V
(1)
2
(2)
2.5
(3)
3
电流I/A 0.2 0.25 0.28
电阻R/Ω 10 10
10.7
上表是某同学的实验记录,则被测电阻的阻 值应为____1_0_._2_Ω_
分析比较上面的实验数据,你还能得到什 么结论?
法叫做伏安法。
2020/1/1
精品课件
3
2、实验器材:
电源、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小 灯泡和导线若干等。
3、画出实验电路图:
2020/1/1
精品课件
4
2020/1/1
精品课件
5
4、实验步骤:
(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注意:开关要处于断开 状态,且在实验前要将滑 片P移动至阻值 最大,选择合适 量程,电压表、电 流表 正、负接线柱要接正确。
1、这个实验做三次的目的是 什么?这与研究电流、电压、电 阻之间关系及测量小灯泡工作时 的电阻的三次实验的目的有什么 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 初 三 级 物理科 上册学案 主备: 上课老师: 学生姓名: 班别: 时间:2019年 月 日
学习内容: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 教学设计
三、展示反馈
1、如图甲是电阻R 和灯泡L 的U-I 图像,由图可知电阻R 的阻值是 Ω;若将电阻R 和灯泡串联在电路中,如图乙,电流表的示数是0.4A ,则电源的电压是 V 。
2、小明想测出一个额定电压已知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此实验中,通过 使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若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则可能的故障有
.
四、拓展提升
学习目标:
1、理解欧姆定律,懂得用伏安法测电路的电阻,知道电路短路的危害。
2、熟练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问题。
学习重点:理解欧姆定律内容和其表达式、变换式的意义。
学习难点:利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一、自主学习
.1、串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是 电压关系是 2、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是 电压关系是 3、欧姆定律的公式是 二、小组学习
1、为完成“测定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的实验,小柯同学选取了相应器材,小灯泡上标有“2.5V”字样。
教学反思
(1)如图甲电路无法正常完成实验,有一处导线连接错误,错误导线是 (选
填“①”或“②”)。
(2)改正电路后,小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 欧姆。
2、有两个电阻R1、R2的阻值分别是6Ω和9Ω,串联后接到某电源上,那么电阻R1、R2的电流之比为______,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_,电路的总电阻为_____Ω。
如果把这两个电阻改为并联后接到原电路中,那么R1、R2的电流之比为_______,两点组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__,电路的总电阻为________Ω。
3、把R1=15Ω,R2=5Ω的两电阻并联接在电源上,通过R1的电流是0.4A ,R2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V ,干路中的总电流为________A 。
4、一段导体两端电压是2V 时,导体中的电流是0.5A ; 如果电压增加到6V ,导体中电流为 A ,导体的电阻为 Ω。
1、 在图14甲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 从2转到1时,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对应的示数,在U-I 坐标中描绘了相对应的坐标点,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是 ,电阻R1的阻值是 ,电阻R2的阻值是
2、 小华做了以下电学实验。
用“伏安法”测电阻:
①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20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② 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_,滑动变阻器滑片P 应位于____端(选填“A”或“B”)。
③ 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移动到某一位置,电压表的示数为1.5V ,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1所示,其示数为______A ,则R 的阻值是_______Ω。
实验中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二、1、(1)②(2)5 2、v R U I -
U
IR UR V V
- 三、5;3
三、2、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同时观察电压表示数 灯泡短路或电压表短路
四、1、6V 10Ω 20Ω 当S 接1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当S 接2时,U1=2V U2=U-U1 I=0.2A 3、(1)○1略 ○2断开 B ○30.3 5 减小误差 (因无规律可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