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不良贷款处置中的法律问题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3期投资与创业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张宏涛 中国农业银行陕西分行风险资产处置部摘 要:近些年来,国内的商业银行频繁的产生不良贷款现象。
当前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以及改革期间,不良贷款的相关问题已经产生了严重的阻碍影响,一方面会阻碍我国经济体制平稳的向前运营,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导致金融危机状况。
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均予以了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极高的关注度,并且积极的展开各种不良贷款处置工作,以及提升防控不良贷款的意识度。
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问题和策略近些年来,我国的商业银行不断的增加不良贷款情况,已经严重的阻碍了商业银行将来的发展。
如果不良贷款问题居高不下,就会大大的提升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性几率,也容易导致金融危机现象。
同时鉴于国内的银行体系改革制度发展相对较晚,存在较大的不良贷款绝对额,所以应该引起政府监管部门等较高的关注度。
为防止新增不良贷款问题,应该积极的采取各种有效的途径避免,并且科学的解决好已经产生的巨额不良资产。
一、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分析不良贷款主要是商业银行可能无法收回或者不能够收回的已经产生了问题的贷款。
因较多因素的影响,在近些年以来,国内的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存在迅速的下滑的状况,而且导致了不良贷款显现出迅速的上升的趋势。
于目前的经济具有下行趋势的发展形势下,凸显出了银行业资产质量不断降低的形势。
例如,在二零一二年的三季度以来,全部的银行业中,不管为不良贷款额,或者为不良贷款率,都具有较为迅猛的攀升情况。
二、引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因素分析银行业金融机构所产生的不良贷款现象因素众多,总结我国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原因,主要包含了以下的几点内容。
首先,为经济周期性变化影响因素。
在商业银行出现不良贷款的因素中,经济周期属于其中的一项重要因素。
由于经济发展期间,会表现出繁荣、萧条以及衰退和复苏等形式的过程,往往会因为产生了这种经济大环境循环往复更替现象,使得银行资产质量发生伴随着经济周期的改变而变化的情况。
银行不良贷款处置中的法律问题
银行、购房者、工程款、民间借贷购房者、工程款、银行、民间借贷课后测试如果您对课程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可以点击这里再次观看 观看课程测试成绩:100.0分。
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单选题1. 从论持久战来看,我国的不良贷款处于 VB 战略相持阶段C 「I 战略反攻阶段正确答案:A2. 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的,担保人承担的民事责任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CA 五分之一B \11_四分之一厂二分之一 正确答案:C3. 同一房屋先出租后抵押,租赁权与抵押权的关系租赁权优于抵押权B 厂抵押权优于租赁权C 同时履行租赁权劣于抵押权正确答案:A4. 以下关于在建工程抵押后的受偿顺序正确的是|rA购房者、银行、工程款、民间借贷B正确答案:C5.机器设备在拍卖过程中,可以拍卖 V一次 正确答案:B6. 抵押物第一次流拍后,第二次拍卖的保留价一般会在第一次拍卖保留价的基础上下浮,一般下浮幅度不0.10B * 0.20.15正确答案:B 多选题7.不良贷款不断上升的主观原因有 V司法遇阻 B 口市场风险银行内部人员素质有待提高©D 匕债务人、担保人愿意逃废债正确答案:A C D8. 以下关于抵押权与租赁权关系的正确说法是V租赁先于抵押的,适用买卖不破租赁”规则 抵押先于租赁的,不适用买卖不破租赁”规则 * 若订立租赁合同时抵押人已将抵押事实告知承租人,则承租人自己承担损失9D *若未告知,抵押人承担承租人的损失正确答案:A B C D9. 最高法院关于租赁权优先于抵押权的认定标准有 V<? 二次cq四次艮行、购房者、民间借贷、工程款D D .39A ’租赁合同真实9B ‘租赁合同的签订时间早于抵押合同签订时间0c F"I承租人已合法至今占有该房屋正确答案:ABC判断题10. 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的,担保人都不需耍承担民事责任。
r正确曹席错误正确答案:错误11. 不良贷款的风潮是从内陆地区向沿海地区进行风险传递的。
浅谈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及对策
浅谈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及对策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商业银行的放贷风险也随之增加。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信贷项目可能会产生不良资产。
如何有效地处置不良资产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就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识别首先,商业银行要正确地识别不良资产,并对其进行核销或处置。
不良资产是指由对方资不抵债、担保物不足、被执行或被诉讼等情形所产生的债权。
商业银行应该经常对贷款质量进行评估,识别哪些贷款已经出现了偿还能力不足、担保物不足等情况,并根据不同贷款的风险程度和特点,确定不同的处置策略。
商业银行有多种不良资产处置方法,其中包括以下几种:1、核销:将不良贷款在银行账户上全部核销,资产减值损失记在当期损益中。
但要注意,核销处理不良贷款只解决了资产减值问题,未解决对方的还款问题,如果对方实力较强,仍可能被继续追缴债务。
2、委外:将不良贷款转让委托给第三方机构进行处置。
委外方式好处在于银行可以将不良贷款交给专业机构进行处置,能够更好地利用市场优势,并且委外方通常有比较完整的不良贷款处置流程和有效的不良贷款催收手段。
3、追偿:该方式是银行根据担保人、主借款人等利益方不良贷款处置前提下,利用法律手段对不良贷款进行追偿。
商业银行存在不良资产,既涉及到银行贷款收回的实际问题,也可能对银行经营、信誉、市场份额等方面造成影响。
为有效处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对策:1、加强风险管理:要加强对信贷风险的管理,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减少不良贷款的发生。
2、十分谨慎的放贷:加强对贷款的审查和风险控制,确保贷款的安全性、合法性以及可回收性。
3、加强不良资产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不良资产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和实施不良资产处理规程、加强内部控制与审计。
4、加强合作:与专业催收机构合作,合理分配利益,避免双方利益冲突,实现合作互赢。
总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理应指导银行避免不良资产的产生和规避不良资产对银行经营的不利影响。
不良资产处置面临的司法困境及建议
风险治理Risk不良资产处置面临的司法困境及建议农发行可通过强化贷款管理、加大清收力度、提出诉求建议、优化诚信环境等方式,破除不良资产处置面临的司法困境。
■许革伟在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下,银行业信 用风险呈加速暴露态势,贷款违约率急速 上升,不良贷款大幅增加。
然而与此相反,不良贷款处置却相对缓慢,造成不良贷款 余额持续攀升,成为威胁银行业信贷资金 安全以及制约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风 险因素。
本文以某市分行为例,着重对该 行处置不良资产面临的司法困境进行调查 并提出建议。
一、 基本情况截至2015年末,该行不良率超过10%, 5年来该行对二十多户企业近40笔不 良贷款全部进行了碰呆全,并全部胜诉,支付诉讼及保全费近500万元,律师费100 多万元。
但诉讼方式清收不良资产仅4笔,金额1700多万元。
扣划保证金收回2500 多万元,最终不得不以批量转让方式处置 不良资产,涉及金额近4亿元。
从处置不 良资产的方式看,主要集中在催讨清收、诉 讼清收、$包上、呆账核销等传统方式上,资 产证券化、债转股的新几乎没有涉及。
二、 不良资产处置中面临的司法困境(一)司法保障方面1. 案件处置耗时较长。
近几年,大量经济金融纠纷案件短期集中到法院立案、排队等待,在诉讼过程中,各种情况也是层出不穷,特别是债务人拒收传票或失联,法院只能通过公告方式送达诉讼文书,延长了诉讼程序及时间。
从该行所有诉讼案件看,从起诉到执行大都是1-3年,个別案件因中途遇到企业破产重整,长达5年未果,难以通过处置资产快速实现债权。
2. 司法执行难度较大。
司法执行是有效收回不良资产的关键。
从该行近几年在诉讼执行中遇到的情况可以明显看出,银行通过诉讼维护自身权利的效率比较低,即便赢得诉讼也面临执行上的诸多困难,有的以规划变更、房屋出租年限未到、房产涉及债务纠纷、债务人涉及其他案件等作为法院暂不执行的理由,还存在诸如法院拍卖执行标准不统一之类的问题。
此外,在执行过程中,部分债务人采用滥用执行异议和占用拍卖物等手段拖延执行的时限,同时延迟整个处置清收的进程。
不良贷款清收过程中的问题
不良贷款清收过程中的问题、成因及解决办法随着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各项业务向着更规范化、更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然而,由于历史、制度、人员及社会信用逐渐缺失等原因,不良贷款的产生及清收便成为突出问题,如不找到原因并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将会成为阻碍农商行发展的一大绊脚石.一、不良贷款清收中出现的问题:1、贷款合同不完善.尤其是农户小额贷款中,借款人和担保人的配偶都没有在借款合同或者担保合同上签字,借款人的配偶(个别是家庭成员)只是在《贷款申请审批表》上“信用审查”一项上签字,表示接受信用审查。
因贷款合同格式不同,个别贷款合同的《审批表》上,“配偶或者主要家庭成员签字”一栏里,记载“本人承诺在借款人不及时返款贷款时,承担连带还款责任”。
这些情况下,起诉时就要合理的确定被告,否则由于没有在借款合同或者担保合同上签字,配偶就不能作为适格的被告。
2、贷款过程有瑕疵,贷款时不是本人签字。
不是本人签字的情况不在少数,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如果借款人不是本人签字,会导致整个借款合同无效,如果担保人不是本人签字,该笔借款就少了一个可以承担责任的主体,无论哪种情况,对银行来说,都是不小的损失。
3、贷款逾期几年、甚至十几年,贷款材料混乱、不完整。
尽管几年前已经开始大批量整顿不良贷款,但在近期的催收过程中,仍有不少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已经逾期的不良贷款尚未催收完毕。
由于历史久远、人员调动等原因,导致对借款人的近期的情况不了解或者了解的不详细,再加上有些贷款材料比较混乱,同一借款人的几笔贷款混在一起,个别贷款材料不完整,只有贷款申请和贷款合同,借款借据丢失,这些都加大了清收的难度.4、贷款逾期后,未及时催收.个别贷款逾期后,并未及时催收,有些仅是在贷款逾期的最初几年催收几次,有些催收通知单上不是借款人签章(如关联企业的签章)或者签字,有些是一次性在几张催款通知单上加盖签章几年不在催收,有些仅是发出电报催收但借款人并未签收……无论上述哪一种情况,除非借款人同意还款,否则,无法在程序上保证不良贷款的回收。
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处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地方法人依法司法处置面临难等问题。
在物贬值、流拍贷款根据最高民法院在进行家属最低生活执行过程中很置抵债资产买受人的财务行的市场定牧民,尤其是场价格波动影润。
农合行核特别是在年末贷款核销。
施。
核销工作体审查确认,该笔贷款的因。
农合行在做出分析,例布,以及对核置费用高。
从来看,一般等方式,缺乏催收,往往采。
以资抵债失,前期投金融机构利润机构内部承,无法达到贷款,司法处置面临耗时长、成本高、见效慢、干预因素多、执行难等问题。
二、对策建议(一)多方合作,使化解更具有成效性。
一是建议地方政府部门在化解金融风险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由政府协调公检法等部门在农村合作机构不良贷款诉讼问题上予以配合和支持,使诉讼清收的法律手段切实起到作用;二是对于现金清收和其他清收方式实行困难的情况,建议在(省)自治区联社层面成立资产管理公司,负责受让各家农村合作机构的不良资产。
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不仅可以集中专业力量对涉及不良贷款问题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处理,还可以整合全区的金融资源对不良贷款的化解工作进行多元化的创新和探索。
(二)细化方式,使化解更具有针对性。
建立不良贷款重点企业的目录,将重点企业落实到专人负责。
在经济发展下行压力较大的时期,应该对市场和企业预留一定的缓冲时间。
对于生产经营暂时遇到贷款困难的企业,可以根据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款速度、企业目前的生产经营周期调整贷款的还款期限。
对于停产时间较长、已经被市场淘汰的企业要及时按照监管要求调整贷款形态,并按照法律程序对抵质押物进行处理。
对于其他经营项目类别或者其他涉及以自然人名义贷款而形成的不良贷款,要及时纳入失信人管理名单,加大对失信人员的惩戒力度。
(三)健全审贷制度,从源头来杜绝风险。
地方法人机构,特别是以涉农贷款为主要业务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要进一步规范企业及个人征信体系、严格放贷条件、加强审查流程、健全对信贷人员的约束机制。
加强对信贷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增强其责任意识;在办理业务时,注重对贷款人和担保人的资格、偿贷能力以及抵押物的真实价值、变现能力和保值能力的审查。
银行不良贷款的几个问题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探讨银行 不良贷款处置的最佳实践和未来发展 方向。 THANKS谢谢您的观看
06
银行不良贷款的前景展望
未来发展趋势
风险化解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 升级,银行不良贷款率有 望逐步降低,风险化解取 得积极进展。
监管加强
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对 银行不良贷款的监管力度 ,推动银行加强风险管理 和内部控制。
创新处置方式
银行将积极探索不良贷款 处置新方式,如资产证券 化、债转股等,提高处置 效率和降低处置成本。
风险预警机制
部分银行缺乏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的不良贷款。
借款人因素
企业财务状况
借款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影响不良贷款率的重要因素。企业盈 利能力、偿债能力等财务指标的恶化,会增加贷款违约风险 。
企业信用状况
借款企业的信用状况也是影响不良贷款率的重要因素。企业 征信记录、历史表现等信用状况的恶化,会增加银行贷款违 约的风险。
产生原因
不良贷款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 包括但不限于借款人经济状况恶 化、市场环境变化、银行内部管 理和风险控制不足等。
分类
按照风险程度分类
银行不良贷款可分为次级、可疑和损失三类。次级贷款是指借款人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存在一定违约风险; 可疑贷款是指借款人还款能力已经出现问题,违约风险较高;损失贷款是指借款人已经无力偿还贷款,银行面临 较大损失。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01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各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和制约,
降低操作风险。
加强内部审计
02
浅谈银行不良贷款化解难点及对策
浅谈银行不良贷款化解难点及对策银行不良贷款是指贷款违约或无法按时还款的情况,是影响银行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化解不良贷款是银行风险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维护金融系统稳定的关键举措。
不良贷款化解过程中存在一些难点,需要采取相应对策加以解决。
不良贷款化解难点之一是高额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形成和使用。
由于不良贷款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银行需要设立相应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以应对可能的损失。
确定准备金的具体金额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结合不良贷款的风险特征、资本充足度、盈利能力等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不良贷款损失准备金的使用也需要掌握度,避免过度使用导致银行资本实力减弱,影响正常经营。
不良贷款化解难点还包括资产处置难度。
银行通过处置不良贷款下降承担的风险,但是处置过程中也面临一定的困难。
银行需要进行资产评估和定价,确定合理的处置价格。
银行还需要选择合适的处置方式,如转让、公开拍卖、债务重组等,以最大程度降低风险并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
资产处置过程中也面临一定的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需要银行加强对市场和法律环境的研究和把握。
不良贷款化解难点还涉及到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加强。
银行在化解不良贷款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风险的管理和控制,确保风险的及时发现和防范。
银行需要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机制,建立较为完善的风险管理框架和流程,确保风险的有效识别、评估和控制。
银行还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和审计,确保不良贷款带来的风险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防止内外部欺诈行为的发生。
银行还需要加强对风险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
针对上述的不良贷款化解难点,可以采取一系列对策。
在高额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形成和使用方面,银行可以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贷款风险评估和准备金计提工作,确保准备金的合理性和充分性。
在资产处置方面,银行可以加强对资产市场和法律环境的研究,提高资产评估和定价的准确性,选择合适的处置方式,提高处置效率。
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方面,银行可以建立更加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高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
浅谈银行不良贷款化解难点及对策
浅谈银行不良贷款化解难点及对策银行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利息或费用,已经或者可能对银行造成损失的贷款。
不良贷款是银行业面临的一大难题,它对银行的资产质量、风险管理和盈利能力都带来了严重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银行需要积极采取有效的化解难点并采取对策,从而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一、银行不良贷款化解难点1. 不良贷款规模庞大银行不良贷款的规模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不良贷款规模庞大意味着银行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化解工作,这无疑会对银行的资本、流动性和盈利能力造成严重影响。
2. 风险管控不当银行在贷款发放过程中,由于风险管控不当导致不良贷款增加。
这可能包括对借款人的信用调查不够严谨、对抵押物价值评估不充分等问题,这些都会导致不良贷款的产生。
3. 法律法规不完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对于不良贷款的处理程序和规定不够完善,导致银行在化解不良贷款时面临各种法律纠纷和诉讼风险。
4. 宏观经济环境不利经济的不景气和市场的低迷也是银行不良贷款化解的难点之一。
宏观经济环境的不利因素会使得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下降,从而增加了不良贷款的风险。
1. 加强风险管理银行在贷款发放过程中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包括对借款人的资信调查、抵押物评估、风险定价等方面的工作,以降低不良贷款的风险。
2.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银行需要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包括风险管理、贷款审核、贷后监管等方面的制度,以确保不良贷款的及时发现和化解。
3. 加强法律法规的配套银行需要与相关部门合作,加强法律法规的配套工作,从而提高不良贷款的清收效率和法律纠纷的解决效率。
4. 加强资产管理银行需要根据不良贷款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资产管理方案,包括委托清收、资产转让、资产证券化等方式,以降低不良贷款的损失。
5. 加强风险对冲银行可以通过多元化的资产配置、风险对冲等方式,降低整体风险,从而减少不良贷款的可能性。
6. 提高风险意识银行员工需要提高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培训,从而提高不良贷款的预防和化解能力。
不良贷款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不良贷款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巨额不良贷款的存在成为国有商业银行顺利发展的绊脚石,为解决不良贷款问题,国家成立了信达、华融、长城、东方四家资产管理公司,集中管理、处置从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在处理不良贷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给国有商业银行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产生新的不良资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不良贷款处置;问题;原因;措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是金融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的最大障碍。
为解决不良贷款问题,国家成立了信达、华融、长城、东方四家资产管理公司,集中管理、处置从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
据银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我国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共累计处置不良资产8663.4亿元,累计回收现金1805.6亿元,占处置不良资产的24.20%。
不良贷款剥离后,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但不良贷款数额仍然很大,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新增不良贷款。
截至2007年底,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1149.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05%,占不良贷款总额的87.9%,不良贷款比率仍然较高,2007年又出现反弹趋势,信贷资产风险依然较大,必然给国有商业银行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一、不良贷款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分业经营的限制为维护国家金融体系安全,禁止商业银行乱投资,扩大金融风险,针对20世纪90年代中期银行大量投资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了分业经营。
如今,这一原则却带来了负面效率,成了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贷款的巨大障碍。
商业银行不能采取资产管理公司的债转股,折扣出售,与外资成立合资公司等多种形式,只能单纯地展期、催收,最后只有诉讼。
银行处置不良贷款手段的单一极大地影响了化解不良贷款的效率。
2.地方政府的行政化干预地方政府的过度行政化干预,一方面使国有商业银行丧失了部分经营自主权,无法根据实际经营状况决定贷款的流向,自然不利于经营效益的提高。
农信社不良贷款处置中的法律风险防范
新抵押给另一债权人 , 否则造成脱保 。 按照《 担保法》 第 良贷款 的重要 方 式 之一 , 在清 收 工作 中部 分人 员 或 为保 五 十 四条规 定 :同一 财 产 向两 个 以上 债权 人 抵 押 的 , “ 拍 证不 良贷款清收成效和完成不 良贷款双降 目 , 因法 标 或
一
贷款处置工作中面临的法律问题及风险主要有 :
是转换为保证担保的贷款方式 的。 如果原贷无保 证人 , 新贷增加了保证人 , 或原贷有保证人 , 新贷更换或
增 加 了保 证人 , 须 确保 保 证 人 明确 贷 款 必
用 途 为 借 新还 旧 , 否则 保 证 人会 以不 知 道
贷 款 用 途 为借 新 还 旧 , 以银 行 和借 款 人在
追加 抵押 担保 , 由于若 属事 后抵 押性 质 , 其
田 吉债权人 , 防止债务人 与其 中一个债权人恶意 串通 , 将 权人面临风险。 比如《 税收征收管理法》 确立 了税权优先 其 全部 或者 部 分财 产 抵 押 给该 债权 人 , 因此 丧 失 了履 行 的原则 , 如果办理借新还旧时 , 借款人欠缴税款 , 则税权
签 订合 同时恶意 串通 , 虚构 贷款 用途 , 自己 致 担保 落空 。
的意 思 表示 不 真 实 为 由进 行 抗辩 , 而导 从
二 是抵 押担 保 合 同的效 力 。 借款 合 同
当事 人协 议 借 新 还 旧 , 表 明原 有 的贷 款 即
债权 消灭 , 押权也 同时消灭 , 的债务 关 抵 新
农 信 社 不 良贷 款 处 置 中的法律 风 险 防范
当前银行不良贷款处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吉林省为例
Commercial Bank 团他箱行当前银行不良贷款处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吉林省为例杨财(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吉林长春〗3〇〇51)摘要:在当前经济整体下行、过剩产能行业“去产能”以及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吉林省银行机构不良贷款持续增加,资产质量承压。
银行机构加大了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但受诸多因素影响,不良贷款处置仍面临困难和问题亟待关注。
关键词:不良贷款;处置;制约因素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109(2016) 12-0036-022016年9月末,吉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较2015年年末增加15.8亿元,不良贷款率3.46%,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银行业资产质量承压。
同时,关注类贷款占比高位攀升,贷款质量持续向下迁徙风险增大。
在当前经济下行、过剩产能行业“去产能”以及国有企业改革深人推进背景下,银行业不良贷款形势严峻,不良贷款处置问题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银行机构面临的共同课题和严峻考验。
_、吉林省银行机构资产质量变化特点1.法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持续增加。
自2014年起,吉林省地方法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连续9个季度环比持平或增加,2016年三季度末,法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2亿元,同比增长62.5%,不良贷款率为1.58%,较2015年同期提高0.39个百分点。
2016年,吉林省地方法人商业银行关注类贷款余额逐季提升,9月末,关注类贷款余额118亿 元,年内新增29亿元。
2 .法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承受能力逐渐减弱。
吉林省地方法人银行机构拨备覆盖率持续下降,从2014年3季度274.93%、2015年3季度的264.14%,下降为2016年3季度207.3%,虽然均高于150%的监管要求,但银行机构对不良贷款的承作者简介:杨受能力明显减弱。
3.不良贷款形成领域较为集中。
2016年前三季度,吉林省银行机构新增不良贷款15.8亿元,其中,钢铁煤炭行业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是不良贷款的主要领域,小微企业贷款不良贷款增量为8.33亿元,占全部新增不良贷款的52.7%。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不良贷款是指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逾期或无法按时回收本金和利息的贷款。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多种多样,包括经济周期波动、管理不善、风险控制不力等因素。
以下将详细探讨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
一、成因分析1.经济周期波动:经济增长放缓或经济衰退,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增加了贷款违约和不良资产风险。
2.借款人信息不真实:借款人提供虚假资料或隐瞒重要信息,使银行无法准确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进而产生不良贷款。
3.贷款审批不严谨:银行在贷款审批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风险评估不全面等问题,未能准确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负债风险。
4.风险分散不足:商业银行在贷款时未能对贷款对象进行充分的风险分散布局,多样化贷款组合,导致贷款违约风险集中。
5.法律环境不完善:法律对于贷款违约及资产处置等方面缺乏完善的法规和制度,使银行难以有效解决不良贷款问题。
二、对策建议1.风险管理加强:商业银行应加强风险管理能力,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模型和提升风险管理技术,降低不良贷款风险。
2.信息披露完善:商业银行应加强借款人信息核实,要求借款人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信息,并加强信息共享,提供准确的信用评估。
3.创新风险管理工具:商业银行可以引入衍生品等金融工具,降低贷款利率、提前还款等风险,进一步规避风险。
4.合理定价:商业银行应根据借款人的风险评估结果,合理定价贷款利率,确保利差覆盖不良贷款风险。
5.债务违约解决机制: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的债务违约解决机制,加强银行对于不良贷款的追偿能力。
6.完善内部控制:商业银行应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完善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化解风险。
7.提高员工素质: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增强员工对于不良贷款的风险防范和处置能力。
总结起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复杂多样,需要从风险管理、信息披露、定价策略、法律环境等方面综合考虑,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有效降低不良贷款风险,保持银行业的稳健发展。
最新不良贷款清收处置方案
最新不良贷款清收处置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国家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银行业不良贷款的数量不断攀升,严重威胁着银行的金融稳定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银监会及时采取行动,出台了不良贷款清收处置方案。
二、方案内容1. 风险分类不良贷款清收处置方案的第一步是对不良贷款进行风险分类。
银行将不良贷款分为四个等级:逾期 90 天以内贷款、逾期 90 天至一年的贷款、逾期一年以上未处置的贷款和已经处置的不良贷款。
2. 处置措施银行针对不同等级的不良贷款,采取不同的清收处置措施。
•对于逾期 90 天以内贷款,银行将通知客户尽快进行还款,同时采取追偿措施。
•对于逾期 90 天至一年的贷款,银行将会采取多种追偿措施,如适用诉讼程序、采取法律保全、对抵押物进行变卖等。
•对于逾期一年以上未处置的贷款,银行将会采取法律手段清收贷款。
•对于已经处置的不良贷款,银行将通过妥善处理资产,将不良资产变为可变现的资产。
3. 处置周期清收不良贷款的周期取决于处置等级以及不动产市场行情等多种因素。
一般来说,逾期 90 天以内的贷款清收处置周期较短,逾期一年以上的贷款清收周期比较长。
三、方案的实施效果银行实施不良贷款清收处置方案的效果比较显著,下面简单介绍几方面的表现。
1. 不良贷款占比降低通过银行的不良贷款清收处置方案,不良贷款的占比得以有效降低,从而提高银行的风险防范能力,增强金融稳定性。
2. 客户满意度提高银行实施不良贷款清收处置方案,将减少客户可能面临的负面影响。
在银行处置不良贷款的过程中,银行会与借款人积极沟通,协作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客户的信任和满意度。
3. 企业形象提高银行在实施不良贷款清收处置方案的过程中,坚持遵循合法、公正、透明的原则,生成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这对于银行及金融行业的形象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总结不良贷款清收处置方案是银行保障金融稳定性、提高客户满意度、加强企业形象的关键措施。
同时,银行在实施清收处置方案的过程中要保持透明、公正、合法,合理处置不良资产,最大限度降低不良资产损失。
中国农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国农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及对策分析中国农业银行是全国性农村金融机构之一,其主要服务对象是农业、农村及农民群体,因此,其风险管理和不良贷款问题一直是该行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从不良贷款问题的背景和原因分析入手,进而提出中国农业银行的解决对策。
一、不良贷款问题的背景和原因分析首先,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的经济转型与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困难。
其次,传统农业经济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连续多年的自然灾害对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压力,也使得银行的贷款出现了一定的不良情况。
此外,农业领域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和拖欠资金的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问题。
二、对中国农业银行的解决对策1. 完善内部控制机制通过建立内部控制机制和完善内部检查和审计制度,提高贷款的审核标准和风险评估能力,从源头上避免不良贷款的发生。
2. 严格管理借款人加强对农民或农村企业的贷款管理,仔细评估贷款人的信用状况和经济实力,加强担保品的审查和管理,同时通过加强信访渠道建设,及时了解贷款人的资金状况,对于出现拖欠的情况,及时采取法律手段,维护银行的权益。
3. 积极推进金融创新通过积极推进金融创新,逐步实施差别化战略,将财务资源向高风险低收益客户和领域转移,同时注重开拓新的客户和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点。
4. 建立风险预警模型要做到事前预防和事中治理,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模型,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此外,建立流动资金管理系统,将贷款资金的使用情况全面监管,避免银行资金被变相流入其他领域,从而减少不良贷款的发生。
三、总结在经济形势变化、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农业银行需要加强内外部系统的建设,在风险管理、贷款管理和法律风险预警基础上,不断提升金融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确保农村金融发展有序、稳健,不良贷款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面临的困难问题及意见建议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面临的困难问题及意见建议一、不良贷款处置方式偏少,处置受偿率低、处置效率低。
一是目前银行业机构能够采取的处置措施主要包括现金清收、诉讼保全、批量转让、呆账核销、重组转化等,其中以诉讼保全、批量转让、呆账核销手段居多,但银行业机构面临诉讼时间长、转让渠道少、转让受偿率低等困难;二是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普遍缺乏相对公正客观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对不良资产的价格评估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影响了处置效率。
建议:创新不良资产清收处置的新方法、新途径。
一是在坚持传统处置手段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专业化、多样化的处置方式,综合运用资产置换、并购重组、以资抵债、减免表外息以及某些投资银行手段,提高处置的成功率;二是建议政府出面组建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交易平台,通过集中竞价公开买卖等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不良资产市场化运作;三是积极拓展不良资产清收处置的新途径,对清收处置工作中的某些环节如市场评估、市场定价以及抵押押品管理等方面外包给中介机构或组建商业银行自身的专门机构,实现专业化清收。
二、不良处置过程中限制性因素多、处置周期长、处置税费用高,处置难度大。
目前处置方式中现金清收乏力,效果不明显,多依赖于诉讼清收,司法诉讼环节较多,处置执行工作漫长,诉讼程序较为繁杂,司法处置过程过长,诉讼清收成本较高,且诉讼费、保全费等需要立案人预付,经常出现“赢了官司输了钱”的现象。
以资抵债方式处置不良贷款后续资产处置难,主要是通过法院裁定进行抵债,但在后期抵债资产处置变现过程中,仍会遇到流拍、资产清场难等困难,导致原价格很难变现。
以物抵债产生产权人变更时,均需缴纳过户费用,各项费用汇总占比不低于10%,过户税费成本过高,加大了抵债资产处置难度。
建议:开辟绿色通道工作机制,优化政策顶层设计。
针对经济下行时期金融机构贷款违约率不断上升、银行诉讼案件大幅增加的现实,建议执法部门对银行纠纷案设立绿色通道,加快法律诉讼、审判、执行等环节的工作进程,优化诉讼、执行及相关流程,协调相关部门,在资产评估、过户等执行环节上减轻银行及企业负担,提升案件中可执行资产的尽快处置。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责任认定和追究存在的问题与机制构建建议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责任认定和追究存在的问题与机制构建建议
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已成为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问题。
商业银行对不良贷款的责任认定和追究,关系着银行的声誉、业务展望和社会责任。
下面是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责任认定和追究存在的问题和机制构建建议:
问题:
1. 整个不良贷款认定过程不透明,难以评估审查透明度;
2. 不良资产质量的判断标准存在争议,处置难度增加;
3. 财务报表披露缺失透明度,难以判断实际不良贷款比例和规模;
4. 银行内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不完善,导致风险审查流程不规范。
建议:
1. 建立透明的不良贷款认定标准和流程,确保所有不良贷款审查过程透明化,通过加强沟通、交流和信息反馈,提高对公、对私等业务线员工的业务意识,减轻不良贷款带来的损失;
2. 制定标准化处置机制,使其符合业务特征和现实要求,并加强不良贷款处置前、后的信息披露和公示,提高不良贷款处置后的资源利用效率和市场透明度;
3. 确保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加强不良贷款管理、外部审计和风险监管,避免银行财务资产虚高或虚折,保证股东和投资者公正合理的收益和风险;
4. 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提高风险管控效率,并制定明确的
责任分工和考核办法,加强对不良贷款管理的监管和管理,促进银行业务健康发展。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化的法律问题
安徽 财 经大 学 姜 婷婷
[ 摘 要]08年 , 20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我们 敲响了警钟。我 国商 3 ̄ 行作 为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枢 纽, 多年 的 ,I kt 在 改革 与发 展 历 程 中, 累 了丰 富 的经 验 , 模 大 、 积 规 资金 雄 厚 、 营 网点 多、 经 服务 面 广 , 近 年 来也 暴 露 出一 些 弱 点 和 劣 势 , 中 问题 的 焦 但 其 点主要在于 巨额的不良资产。不 良资产 问题 已经是 中国银行业的最大问题, 并已经成为 中国银行业改革和发展 的沉重 包袱和 障碍。 在全球化过程 中, 为依 法 治 国和 市 场 经 济 的 需要 , 国 商业 银 行 加 快 改 革和 发 展 步 伐 , 大 不 良资 产 的 处置 力 度 , 我 加 以期提 高 商业 银 行 资产质量 , 促进稳健发展 。然 而, 国商业银行在 处置不 良资产过程 中, 我 存在的诸 多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所诱发的风险 , 当引起极 大 应 的关注, 在法治视界 下厘清这些问题 、 风险及 解决对策显得更加迫切和 重要 , 更具有现 实意义。
作 为特 殊 的金 融 债 权 是 否 也 允 许 呢 ? 果 禁 止 , 商 业 银行 处 置 不 良资 如 对 产 不利 ; 果 允 许 , 会 造 成 对 银 行 放 贷 权 的 冲击 。按 贷 款 通 则 及 有 关 如 则 规 定 , 同务 院外 , 除 任何单位或个人都 无权减免贷款利 息 , 更不用说对 本金部分 的减免 了。但现实是 , 在处理不 良资产时 , 减免部分利息或本 金 之后 债 务 人 履 行 清 偿 义务 的 ,往 往 能 将 商 业 银 行 的损 失 减 少 到 最 低 程度。 目前商业银行在处置不 良资产时 ,进行债权转让是一种重要方 式 。但 同时 存 在 的 较 多 问 题需 要 在法 律 法 规 的层 面 进 行 规 范 。 ( 商业银行非剥离资产 债转股 的问题及风险 四) 商业 银行 目前许多非剥离 的不 良资产实施 了债转股 。《 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转让存在问题及建议
不良贷款转让存在问题及建议不良贷款转让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把自己名下不良贷款的权利转让给另外的投资者,以达到分散风险和减少损失的目的。
但是,在不良贷款转让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不良贷款转让的方式不规范。
在不良贷款转让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违法违规的行为。
例如,有些金融机构并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备案登记,也没有进行披露,或是存在代理人非法匹配的情况。
这些违法违规的行为不仅可能给投资者带来经济损失,也对整个金融市场的运行造成不利影响。
其次,不良贷款转让的风险较大。
不良贷款往往伴随着不确定性和风险,因此转让不良贷款也带有风险。
例如,一些不法分子通过恶意转让不良贷款来达到牟取暴利的目的,而投资者可能因此蒙受严重的经济损失。
第三,不良贷款转让通常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在进行不良贷款转让时,投资者往往难以获得足够的真实信息,这给投资者的决策带来风险。
而金融机构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可能会让投资者承担更大的风险。
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不良贷款转让的监管。
相关监管机构应该加强对不良贷款转让机构的监管,确保其遵守法律法规,完善备案登记和披露制度。
其次,明确不良贷款转让的流程和标准。
应该设立专门的标准和流程来规范不良贷款的转让,确保转让程序透明化、公开化和合法化,避免违规操作。
第三,加强信息披露。
金融机构应该对不良贷款的数量、质量等进行透明,让投资者有足够的真实信息来作出决策。
监管机构也应该加强对金融机构的信息安全管理,防止信息泄露。
总之,不良贷款转让作为一种金融手段,在在风险控制和资产清理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要确保不良贷款转让的合法性、规范性和安全性,就需要加强监管,规范制度,增强信息披露,降低不良贷款转让的风险,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除了以上提到的问题和措施之外,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需要关注和解决。
首先,不良贷款转让的价格问题。
由于不良贷款的价值难以确定,不良贷款转让的价格较低,可能导致金融机构在转让后承担的损失过大。
信用社(银行)清收不良贷款过程中遇到的基本法律问题及注意事项
信用社(银行)清收不良贷款过程中遇到的基本法律问题及注意事项清收不良贷款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最终获取央行专项票据资金扶持,化解历史包袱,维护广大入股社员利益的重要措施。
在清理不良贷款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运用法律手段和方法来规范信用社的行为,保护信服务社地的合法权益,是当前应当得到信用社高度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根据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就农村信用社清理不良贷款涉及的一些基本法律问题做初步探讨:1、借款人发送催收通知书催收通知书是敦促借款人或担保人履行债务、承担担保责任的法律文书。
贷款人可以分别向借款人、担保人发送催收通知书,也可以一并发送。
实践中采用此种方式应当注意以下问题:(1)催收形式应该采用书面形式,必须写明合同编号、名称、借款金额、尚未履行金额、偿还贷款的期限以及要求借款人偿还贷款本息、担保人履行担保责任等。
(2)直接送达催收通知单方式的,应当注意收集送达证据并要求借款人在催收通知上签字,做好工作记录。
(3)采用邮件送达。
可采用特快专递方式,并在特快专递“文件名称”和特快专递回执上载明“贷款催收通知单”字样。
(4)当借款人拒绝或不原在催收通知单上签字时,可采用对帐方式让借款人在对帐单或利息清单上签章,达到催收和中断诉讼时效的目的。
(5)向借款人送催收贷款通知书的同时,对承担连带责任的保证人应在保证期间内及时发送催收通知,连带责任保证人未在催收通知书上签章,也未与信用社达成新的协议的,保证时效届满前应依法诉讼或申请仲裁。
(6)信贷管理部门在贷款状态监控的基础上要保持催收贷款手续的连续性,保证合同约定保证期间的须在保证期间内催收,没有约定保证期间或约定不明确的,最迟须在贷款到期后6个月内发出书面催收通知。
(7)对于原借贷合同中订有“直到贷款本息还清为止”条款的应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2条办理,在贷款到期后约定期限或两年内依法主张权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测试
如果您对课程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可以点击这里再次观看。
观看课程
测试成绩:100.0分。
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从论持久战来看,我国的不良贷款处于√
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相持阶段
C战略反攻阶段
正确答案:A
2.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的,担保人承担的民事责任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A五分之一
B四分之一
C三分之一
D二分之一
正确答案:C
3.同一房屋先出租后抵押,租赁权与抵押权的关系√
A租赁权优于抵押权
B抵押权优于租赁权
C同时履行
D租赁权劣于抵押权
正确答案:A
4.以下关于在建工程抵押后的受偿顺序正确的是√
A购房者、银行、工程款、民间借贷
B银行、购房者、工程款、民间借贷
C购房者、工程款、银行、民间借贷
D银行、购房者、民间借贷、工程款
正确答案:C
5.机器设备在拍卖过程中,可以拍卖√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正确答案:B
6.抵押物第一次流拍后,第二次拍卖的保留价一般会在第一次拍卖保留价的基础上下浮,一般下浮幅度不超过√
A0.1
B0.2
C0.15
D0.3
正确答案:B
多选题
7.不良贷款不断上升的主观原因有√
A司法遇阻
B市场风险
C银行内部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D债务人、担保人愿意逃废债
正确答案:A C D
8.以下关于抵押权与租赁权关系的正确说法是√
A租赁先于抵押的,适用“买卖不破租赁”规则
B抵押先于租赁的,不适用“买卖不破租赁”规则
C若订立租赁合同时抵押人已将抵押事实告知承租人,则承租人自己承担损失
D若未告知,抵押人承担承租人的损失
正确答案:A B C D
9.最高法院关于租赁权优先于抵押权的认定标准有√
A租赁合同真实
B租赁合同的签订时间早于抵押合同签订时间
C承租人已合法至今占有该房屋
正确答案:A B C
判断题
10.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的,担保人都不需要承担民事责任。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11.不良贷款的风潮是从内陆地区向沿海地区进行风险传递的。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12.工程款优先权不论产生的时间先后,均排在抵押权之前√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13.房产作为不动产可以拍卖二次。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14.债务人只有一套居住房屋,不能查封执行。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15.银行处理抵押物的时候,只能通过公开拍卖的方式进行。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