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探索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
探索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引言: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
了解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索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希望能够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一些启示和指导。
一、认知能力的发展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在这个阶段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他们开始能够进行抽象思维,能够理解并运用抽象的概念。
同时,小学生的注意力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他们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和思考。
此外,小学生的记忆力也得到了明显的增强,他们能够记住更多的信息,并能够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和运用。
二、逻辑思维的发展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这个阶段得到了重要的发展。
他们开始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并能够运用逻辑规律解决问题。
小学生的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他们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新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灵活的思维。
三、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这个阶段也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他们开始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并能够提出一些新颖的观点和想法。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给予他们更多的思考和表达的机会,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并给予积极的反馈。
四、情感认知的发展小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在这个阶段也得到了重要的发展。
他们开始能够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并能够理解和感受他人的情感。
小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对于他们的社交和情绪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培养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
五、思维习惯的养成小学生的思维习惯在这个阶段也开始形成。
他们开始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如观察、思考、分析和总结等。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帮助他们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
六、思维发展的个体差异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存在个体差异。
不同的小学生在思维发展上可能存在差异,有些小学生在某些方面的思维能力可能较强,而在其他方面可能较弱。
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特点是什么
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特点是什么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特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你整理小学生思维力的发展特点,希望能帮到你。
小学生思维力的发展与特点1 . 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刚刚入学的小学生,思维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
他们需要具体形象的帮助来理解抽象的字、词。
在数学的计算中,小学生往往需要实物或手指的帮助才能运算。
他们的思维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和面前的具体事物及生动的记忆表象联系着。
小学生的思维逐渐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他们思维发展“过渡”的实现是思维发展过程中的质变,是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不断“消亡”及改造而实现的。
实现显著质变的决定因素是小学生的生理成熟、集体生活环境和教育作用的综合效应,而不是简单地由哪一个方面所决定的。
小学生思维发展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并不是说,他们的思维就不存在具体形象性了。
相反,小学生的思维必须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来实现抽象逻辑思维,小学生低年级学生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性成分占优势,而抽象逻辑思维居次要地位。
随着年级的增高,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才逐渐占主导地位。
2 .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较差小学生不能自觉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低年级小学生尤其明显。
例如,语文阅读中,默读比朗读困难大,这是因为儿童的内部言语的发育尚未成熟,而内部语言是对思维本身进行分析综合的基本条件,因此,有经验的教师会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和阅读一些课外读物。
对数学应用题的解答,小学生不会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也就是常说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不习惯于自我检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注意引导学生在解应用题时,说出思考过程,检查一下自己在解题时的思维障碍在哪里,并注意及时准确地检查作业,将有助于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自觉性的发展。
3 .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不平衡小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不同的学科中,其表现是不相同的。
例如,在数学课学习中,尤其是经过系统的小学奥林匹克数学训练的学生,可以离开具体事物进行抽象思考。
小学儿童思维特点和学习方法
小学儿童思维特点和学习方法小学儿童是指6-12岁的孩子,这个阶段的儿童思维特点和学习方法与其他年龄段有一些差异。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开始进入正规学校教育,逐渐培养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和技能。
首先,小学儿童的思维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1.感性思维转向逐渐形成的抽象思维:小学儿童逐渐从感性思维阶段转向抽象思维阶段,他们能够利用符号、图形和概念进行思考和表达。
2.思维逻辑性的发展:小学儿童开始发展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进行推理和解决简单的问题,逐渐建立起因果关系和推理能力。
3.狭隘的思维视角:小学儿童的思维还局限于他们直接的经验和观察,他们往往只能从事物的表面现象进行思考,缺乏整体的思考和深入的分析能力。
4.想象力的丰富:小学儿童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能够通过想象和幻想来解决问题和满足自己的需求。
基于以上的思维特点,我们可以给小学儿童提供以下的学习方法:1.实践与体验结合的学习方法:小学儿童对于学习更加感性,他们希望通过实际的操作和亲身体验来深入了解事物。
因此,在教学中,要尽量给孩子提供实践和体验的机会,让他们通过亲自动手来学习。
2.教学材料的形象化和具体化:小学儿童的思维还不够抽象和理论化,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具体的、形象的教学材料。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图片、图表、实物模型等具体的教学材料来辅助他们的学习。
3.逻辑性的教学方法:小学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逐渐发展,我们可以通过讲解和启发式的问题引导他们进行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可以逐步提供一些递进的问题,帮助他们建立起因果关系和从整体到部分的思考能力。
4.启发式问题引导探索:小学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旺盛,他们希望通过探索和发现来学习新知识。
我们可以通过启发式问题来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知识的系统化和整体化:小学儿童的思维还局限于事物的表面现象,他们往往缺乏系统化和整体化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与培养方法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与培养方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都具有极大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以及相应的培养方法,帮助家长和教师更好地引导和促进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明显的特点,了解这些特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他们的学习方法和教育方向。
以下是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1. 感性思维阶段:小学生主要依靠感觉和直观的印象进行思考和认知。
他们更注重观察和体验,对抽象的概念理解较为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借助具体的事物或形象,培养他们的感性认识和思维能力。
2. 喜欢模仿和联想:小学生倾向于模仿他人的行为和言语,通过模仿来学习和表达自己。
同时,他们善于联想,会将各种信息和经验进行联结,从而形成新的认知。
因此,教育者可以引导他们通过模仿和联想来提升他们的思维水平。
3. 好奇心旺盛:小学生的好奇心非常强烈,他们对世界充满了探索和求知的欲望。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帮助他们主动探索和认识。
4. 学习态度和兴趣的形成:小学生在这个阶段培养了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兴趣,这将对他们的未来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任务,可以通过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供愉悦的学习环境以及启发他们的创造力来实现。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培养方法了解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后,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培养方法来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思维能力:1.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鼓励小学生参与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包括实践、实验、观察、阅读等。
提供各种信息和经验,帮助他们扩展知识面,培养广泛的兴趣。
2. 培养创造力:通过引导和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可以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3. 激发好奇心:设立问题和挑战,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首先,小学生智力发展迅速,他们开始逐渐培养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能够思考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学会分类和归纳,根据对事物的观察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判断。
他们开始能够处理抽象的概念,并开始逐渐理解并使用比喻和隐喻。
他们的思维变得更加具体和系统化。
其次,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也是他们思维发展的重要方面。
他们学会将思想和观点表达出来,并开始熟练地运用一定的语言规则和结构。
他们具备一定的词汇量,能够有效地使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同时也能够理解他人的语言表达。
小学生的语言发展促进了他们思维的深化和扩展。
其次,小学生开始逐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他们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本质和关系。
他们能够运用逻辑和推理进行问题解决,并能够理解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
他们开始学习并掌握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逐渐形成一种系统化的思维方式。
此外,小学生思维方式的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他们思维更加具体、直接和直观,注重个人经验和感性认识,并且容易受到感觉和情感的影响。
他们的思维方式更加自发、随意和感性,往往更加片面和局限。
随着认知的发展,他们的思维方式逐渐变得更加系统和逻辑。
小学期间的思维发展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阶段,鼓励他们多进行观察、探索和实验,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同时,家长和老师也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合理的培养和引导,可以促进小学生思维方式的发展,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认知观念和思维方式,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学生思维的主要特点
小学生思维的主要特点1.类比思维:小学生思维喜欢通过类比的方式来理解新概念和知识。
他们会把新的事物或概念与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进行比较,并以此来建立起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当学习“太阳的作用”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太阳比喻成一把大火炬,给地球提供温暖和光明,帮助植物生长等等。
通过类比思维,小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太阳的作用。
2.意象思维:小学生思维偏向于形象思维,他们更容易通过图像、图表以及身体感受等方式来理解和记忆知识。
例如,当学习动物类别时,老师可以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的动物,并让学生触摸、辨别和描述动物的特点。
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感官和直觉,帮助他们形成更鲜明的形象记忆,并加深对动物类别的理解。
3.逻辑思维:小学生思维开始逐渐发展出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他们能够通过辨认事物间的逻辑关系,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
例如,当学习“国家的标志”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国家的国旗和国徽,并让他们通过比较和分析来找出相同和不同之处。
这样的学习过程可以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帮助他们辨别事物的特点和类别。
4.定向思维:小学生思维不够灵活,容易受到环境和外界刺激的影响。
他们更倾向于依赖外部指导和信息,很少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例如,当面临一个问题时,小学生可能会依赖老师或其他人的指导来寻求解答,而不会主动思考和尝试。
这是因为他们的思维还没有达到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5.意识的局限性:小学生思维具有局限性,他们的短期记忆和注意力都有限。
他们往往只能集中注意力在单一的任务上,对于复杂或多任务的思维要求较难应对。
例如,当面临一个需要同时处理多个信息的任务时,小学生可能会分散注意力,无法有效地处理和整合不同的信息。
这是因为他们的意识能力和注意力还不够成熟。
综上所述,小学生思维的主要特点包括类比思维、意象思维、逻辑思维、定向思维以及意识的局限性。
了解和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引导和促进小学生的思维发展。
小学生思维能力的特点是什么
小学生思维能力的特点是什么小学生思维能力的特点1、抽象概括能力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概括能力不强,他们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总是借助于对直观事物的了解。
例如:在二年级时,讲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这节课时,学生对“平均”不理解,我们在教学可以准备一些漂亮的纸星星,从中拿来20颗星星,分成四组,比如按照8、4、5、3的顺序分的,然后问孩子“这是平均分吗?然后,一个一个的分,正好每组都分得5颗。
然后问学生:这是平均分吗?进而告诉孩子:“这就是平均分,就是每组(或每人)分得的东西同样多。
”学生对“平均分”这一抽象的概念的理解正是借助直观的实物纸星星来实现的。
2、直观形象思维能力小学生是对自己身临其境的事物感兴趣,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如说:刚开始学加法时的孩子你问他1+1等于几他可能不知道,但如果你给他一块糖,然后再给他一块糖,这时你问他一共有几块糖,他马上就会回答有两块糖。
其实,小孩并不是不知道1+1等于几,而是他们的认知过程总会与具体的事物放到一起。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多使用直观教具,有助于学生直观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3、有效思维的时间短由于小学生思维品质的特点,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那么学生有效思维的时间就较短。
所以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就能够较长时间的保持学生的有效思维能力。
4、小学生的思维浅显,不深入由于小学生独立思维能力不是很强,在遇到困难时不能深入的思考,只考虑表面。
例如在教学找规律时,2、4、8、14、22__44、58中间的数应该填几,有很多同学找不到规律,就放弃了,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
在他的印象中像2、4、6、8、10、12、14这样的等差数列,才算有规律,因为它们每相邻两个数之间差2。
而2、4、8、14、22__44、58它们的差是2、4、6、8、10、12、14具有一定的变化,学生学习起来困难较多,这与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分不开的。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是什么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是什么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思维发展极快,并且有着发展的一般特点。
、今天店铺为大家带来了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一起来看看吧!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1、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虽然有了抽象的成分,但仍然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比如,他们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他们难以区分概念的本质和非本质属性,而中高年级小学生则能区分概念的本质和非本质属性,能掌握一些抽象概念,能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进行思考。
小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着一个转折期,一般出现在四年级。
如果教育得当,训练得法,这一转折期可以提前到三年级。
2、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不平衡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水平不断提高,思维中抽象的成分日渐增多,但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中表现出不平衡性。
例如,对于儿童熟悉的学科、难度小的任务,儿童思维中抽象的成分较多,抽象的水平较高;而对于儿童不熟悉的学科、难度大的任务,儿童思维中的具体成分就较多。
3、抽象逻辑思维从不自觉到自觉小学低年级学生虽然已掌握一些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但他们尚不能自觉地调节、控制自己的思维过程。
而中高年级小学生,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反省和监控的能力有了提高,能说出自己解题时的想法,能弄清自己为何出错,这表明他们思维的自觉性有了发展。
4、辩证逻辑思维初步发展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要经历初步逻辑思维、经验逻辑思维、理论逻辑思维(包括辩证逻辑思维)三个阶段。
小学生的思维主要属于初步逻辑思维,但却具备了逻辑思维的各种形式,并具有了辩证逻辑思维的萌芽。
研究表明:小学儿童辩证逻辑思维发展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小学一、二、三年级是辩证逻辑思维的萌芽期,四年级是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的转折期。
整个小学阶段辩证逻辑思维发展水平尚不高,属初级阶段。
小学生思维特点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干涉,毕竟小学还是个学习的过程,想了解他就要从他接触的环境入手针对自己觉得是恶习的方面潜移默化的改变他的环境或让他接触你认为好的人事等而不要直接指出或打骂这样只能适得其反(其实他们的思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只要多接触多了解没什么难的)如何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呢思维能力的训练主要目的是改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只要能实际训练中把握住思维品质,进行有的放矢的努力,就能顺利地卓有成效地坚持下去。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特征分析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特征分析引言: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过程,它直接关系到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能力。
了解小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特征,对于教育者和家长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认知、情感和社交等方面,对小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特征进行分析。
一、认知发展阶段特征:1. 感知阶段(6-7岁):在这个阶段,小学生主要通过感官来获取信息,他们的思维还比较简单,缺乏抽象思维能力。
他们对于外界的事物会进行直接的感知,喜欢通过观察、摸索和模仿来认识世界。
2. 具体操作阶段(8-10岁):在这个阶段,小学生开始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
他们善于观察和归纳,能够将具体的事物进行分类和比较。
在学习上,他们喜欢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解决问题。
3. 形式操作阶段(11-12岁):在这个阶段,小学生的思维逐渐趋于抽象和理论化,能够进行更加复杂的逻辑推理。
他们开始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从多个角度来思考和分析事物。
在学习上,他们喜欢进行推理和探究,善于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二、情感发展阶段特征:1. 自我意识的形成(6-7岁):在这个阶段,小学生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开始关注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他们开始表现出一定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但也容易受到他人的评价和影响。
2. 情绪管理的提升(8-10岁):在这个阶段,小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逐渐提升,能够更好地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他们开始懂得关心和体谅他人,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 价值观的形成(11-12岁):在这个阶段,小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开始思考和判断事物的好坏。
他们开始关注社会公平和正义,对于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有一定的认识。
三、社交发展阶段特征:1. 同伴关系的建立(6-7岁):在这个阶段,小学生开始主动与同伴进行交往,开始建立起友谊和合作关系。
他们通过游戏和互动来学习和成长。
2. 团队合作的能力提升(8-10岁):在这个阶段,小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逐渐提升,能够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小学生思维力发展有什么特点
小学生思维力发展有什么特点小学生思维力的发展与特点1.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刚刚入学的小学生,思维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
他们需要具体形象的帮助来理解抽象的字、词。
在数学的计算中,小学生往往需要实物或手指的帮助才能运算。
他们的思维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和面前的具体事物及生动的记忆表象联系着。
小学生的思维逐渐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他们思维发展“过渡”的实现是思维发展过程中的质变,是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不断“消亡”及改造而实现的。
实现显著质变的决定因素是小学生的生理成熟、集体生活环境和教育作用的综合效应,而不是简单地由哪一个方面所决定的。
小学生思维发展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并不是说,他们的思维就不存在具体形象性了。
相反,小学生的思维必须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来实现抽象逻辑思维,小学生低年级学生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性成分占优势,而抽象逻辑思维居次要地位。
随着年级的增高,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才逐渐占主导地位。
2.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较差小学生不能自觉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低年级小学生尤其明显。
例如,语文阅读中,默读比朗读困难大,这是因为儿童的内部言语的发育尚未成熟,而内部语言是对思维本身进行分析综合的基本条件,因此,有经验的教师会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和阅读一些课外读物。
对数学应用题的解答,小学生不会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也就是常说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不习惯于自我检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注意引导学生在解应用题时,说出思考过程,检查一下自己在解题时的思维障碍在哪里,并注意及时准确地检查作业,将有助于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自觉性的发展。
3.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不平衡小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不同的学科中,其表现是不相同的。
例如,在数学课学习中,尤其是经过系统的小学奥林匹克数学训练的学生,可以离开具体事物进行抽象思考。
但在自然课上仍停留在较具体的形象水平上。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征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征
首先是感性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基于感觉和直观的。
他们对事
物的认识主要通过感官的观察和直接经验来理解。
例如,他们通过观察和
感受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点来构建对事物的认知。
感性思维的特
点是直观且具体,很难进行抽象和逻辑推理。
再次是随意性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缺乏规划和目的性,更多地是根据
当前情境和需求进行思考。
他们的思维常常受到感情、兴趣和直觉的影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
例如,他们可能会在解决问题时被自己的喜好所左右,而忽视了客观的事实和逻辑。
此外,小学生的思维还具有一定的否定性和绝对性。
他们在思考问题
时往往以非黑即白的方式进行,很难接受模糊和复杂的情况。
他们可能对
事物简单地进行分类和划分,很难理解中间地带和不确定性。
例如,他们
可能会认为只有好人和坏人,而不理解人性是复杂多面的。
然而,尽管小学生在思维发展上存在上述限制,他们也具有一些积极
的特点和潜力。
他们在创造和想象力方面表现出色,能够通过自己的思维
来产生新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他们对新事物和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探
索欲望也是他们思维发展的推动力。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征表现为感性思维、非联结思维、随
意性思维、否定性和绝对性思维等。
虽然他们在逻辑推理、整体性思维等
方面还有待发展,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是他们思维发展的亮点。
教
育者和家长应该结合他们的特点和潜力,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和引导,促
进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特点是什么
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特点是什么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特点是什么?下面为你整理小学生思维力的发展特点,希望能帮到你。
小学生思维力的发展与特点1 . 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刚刚入学的小学生,思维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
他们需要具体形象的帮助来理解抽象的字、词。
在数学的计算中,小学生往往需要实物或手指的帮助才能运算。
他们的思维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和面前的具体事物及生动的记忆表象联系着。
小学生的思维逐渐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他们思维发展“过渡”的实现是思维发展过程中的质变,是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不断“消亡”及改造而实现的。
实现显著质变的决定因素是小学生的生理成熟、集体生活环境和教育作用的综合效应,而不是简单地由哪一个方面所决定的。
小学生思维发展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并不是说,他们的思维就不存在具体形象性了。
相反,小学生的思维必须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来实现抽象逻辑思维,小学生低年级学生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性成分占优势,而抽象逻辑思维居次要地位。
随着年级的增高,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才逐渐占主导地位。
2 .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较差小学生不能自觉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低年级小学生尤其明显。
例如,语文阅读中,默读比朗读困难大,这是因为儿童的内部言语的发育尚未成熟,而内部语言是对思维本身进行分析综合的基本条件,因此,有经验的教师会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和阅读一些课外读物。
对数学应用题的解答,小学生不会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也就是常说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不习惯于自我检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注意引导学生在解应用题时,说出思考过程,检查一下自己在解题时的思维障碍在哪里,并注意及时准确地检查作业,将有助于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自觉性的发展。
3 .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不平衡小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不同的学科中,其表现是不相同的。
例如,在数学课学习中,尤其是经过系统的小学奥林匹克数学训练的学生,可以离开具体事物进行抽象思考。
你了解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吗?
你了解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吗?小学时期是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两种思维形式交错发展的时期,主要是发展抽象逻辑思维。
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写你了解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吗?,一起来看看吧!小学生思维形式的这种过渡是思维发展过程中的质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形象思维的全部“消亡”。
低年级小学生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中、高年纪的小学生才逐步学会区分概念中本质的东西和非本质的东西,主要和次要的东西,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同时离不开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
“即使是只要求儿童进行对抽象的数进行运算的项目,儿童往往会借助只管的图象来求解答;当解题遇到困难时,这种现象更为常见。
”(心理学家刘范)● 小学生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是思维发展过中的“飞跃”、“质变”。
这个转折期一般认为在四年级(约10——11岁),如教育条件适当,这个关键年龄可以提前到三年级。
林崇德运用横断法和纵向法,通过对小学生数学概括与运算能力发展的研究发现:在一般教育条件下,四年级儿童在数概括能力发展中,有显著的变化,这是一个“关键年龄”。
● 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小学生逐步具备了人类思维的整体结构。
在思维结构发展中,抽象思维要经历初步逻辑思维、经验型逻辑思维阶段、理论型思维(包括辨证思维)阶段三个阶段。
● 小学生思维的发展,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中,存在不平衡性。
不平衡性既表现为个体发展的差异,也表现为思维对象的差异。
例如,在算术教材的学习中,学生已达到较高层次的抽象水平,在历史教材的学习中有停留在比较具体的表象水平,在学习分数和分数运算时,如果没有具体事物的支持,学生还会感到很大的困难。
探究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探究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与趋势思维发展是小学生阶段最为重要的发展之一,这个阶段的小学生正处于从儿童向成人的过渡阶段,他们的思维发展具有极其特殊的意义。
本文将从思维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以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小学生的思维发展。
一、思维发展的特点1. 逻辑性思维逐渐成为主流小学生的思维发展逐渐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发展,逐渐从经验型思维向探究型思维发展。
小学生逐渐能够比较全面地看待问题,能够根据已有的证据和经验进行判断和推理,逐渐形成自己的理性思考。
2. 思维方式向着多样化发展小学生的思维方式逐渐多元化,不仅仅局限于按照固定的思维模式进行,而是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思考。
小学生开始逐渐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3. 创新性思维逐渐兴起小学生逐渐开始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开始逐渐尝试寻找新的思维模式,探索未知领域。
小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逐渐兴起,这对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思维发展的趋势1. 思维难度逐渐提高小学生阶段的思维难度逐渐提高,他们需要思考的问题越来越复杂,需要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
这种难度提高的同时,也给了小学生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充分地思考和探索。
2. 思维难度逐渐从单一到复杂小学生的思维难度逐渐从单一到复杂,从只考虑表面问题到考虑本质和多个方面。
小学生需要逐渐从单一的角度看待事物,逐渐理解问题的多个方面,并形成自己的见解。
3. 思维难度逐渐从僵化到灵活小学生的思维难度逐渐从僵化到灵活,他们需要逐渐摆脱思维的束缚,寻找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小学生需要逐渐具备灵活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让他们的思维更加开放和自由。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和趋势表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正在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发展,从经验型思维向探究型思维发展,从单一维度思维向多维度思维发展。
小学生阶段思维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也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儿童思维发展的年龄特点
儿童思维发展的年龄特点儿童思维发展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也逐渐发展和成熟。
本文将探讨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在此基础上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指导和参考。
1. 幼儿期思维发展特点在0-2岁的幼儿期,儿童的思维能力还处于起步阶段。
他们主要通过感官和运动来认识和感知世界,例如触摸、品尝、观察等。
此时,幼儿的思维主要表现为感知、意象和动作的结合。
他们开始形成对象的概念,并学会使用简单的符号进行交流,如指点、示意等。
另外,幼儿还具有自我中心思维,往往难以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感受。
2. 学龄前儿童思维发展特点3-6岁的学龄前阶段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
随着语言能力的提高,他们开始使用语言进行思维活动。
学龄前儿童的思维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按照感官特点分类思维。
学龄前儿童善于从感官特点入手,将事物进行分类。
例如,他们可能会将颜色相似的物体归为一类,而不是按照功能或用途进行分类。
(2)无法逆向思维。
学龄前儿童的思维还没有具备逆向思考的能力,他们往往只能从前提出发,逐步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
(3)增加了逻辑思维的能力。
学龄前儿童开始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他们能够运用简单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和判断。
例如,能够理解“如果……就……”的关系。
(4)具有自我中心思维。
学龄前儿童在沟通和交往中仍然具有较为明显的自我中心思维,难以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想法。
3. 小学阶段思维发展特点进入小学阶段,儿童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他们思维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有了一定的增强,并能够进行抽象思维。
以下是小学阶段儿童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1)具有逆向思维的能力。
小学生开始具备逆向思维的能力,能够从结果出发,进行逆向思考和解决问题。
(2)主动思维转变为自主思维。
随着学习经验的积累,小学生逐渐培养了主动思维,能够自主地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并进行有目的的学习。
(3)开始发展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渐增强,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判断,但仍需要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进行培养和训练。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与培养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与培养小学阶段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掌握基本知识和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小学生的思维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并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合作来进行培养。
一、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1.感知与表象为主。
小学生的思维基本上是从感性认识的层面来进行的。
他们更注重对事物的直观观察和感受,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较为困难。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具体的形象,来帮助小学生掌握知识。
2.条件反射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条件反射的结果。
他们依赖于外界的刺激,根据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
因此,在教学中要给予小学生足够的刺激,帮助他们进行积极的学习反应。
3.逻辑思维能力较弱。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未完全发展,往往不能进行系统性的思考和推理。
他们更习惯于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经验进行思考。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启发式教学和引导来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社会化思维开始形成。
小学生在面对问题和交往时,开始体会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和尊重他人的权利。
他们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产生影响,并开始考虑别人的感受。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合作学习和互动交流的形式,培养小学生的社会化思维能力。
二、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培养1.创设情境,引导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创设情境,帮助小学生发现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兴趣。
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小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让他们能够进行主动思考。
2.多角度教学,丰富知识。
小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能力较弱,容易形成片面的认识。
因此,教师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教授知识,丰富小学生的认识。
比如,在教授数学时可以使用游戏、实验等方式,帮助小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3.启发式教学,培养逻辑思维。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的方式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让小学生进行分析和推理,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相互交流,激发思维。
解析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解析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及其对教学的启示引言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
了解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对于教学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并探讨这些特点对教学的启示。
一、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1. 感性思维占主导地位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以感性思维为主导,他们更倾向于通过感觉和经验来认识世界。
他们喜欢动手实践,通过观察和操作来获取知识。
2. 形象思维较为突出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特点。
他们更善于通过形象、图像和具体的事物来进行思考和表达。
对于抽象概念和符号的理解相对较弱。
3. 思维逻辑性渐渐形成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思维逻辑性逐渐发展。
他们开始能够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和逻辑思考。
然而,他们的思维还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4. 个体差异显著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存在个体差异。
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能力水平各异,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采取差异化的教学策略。
二、小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对教学的启示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生喜欢通过感官来认识世界,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创设丰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通过实地考察、实验和游戏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积极探索和发现。
2. 引导学生进行形象思维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较为突出,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图片、实物、模型等形式,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感知,帮助他们建立起形象思维的基础。
3. 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尽管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但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和问题解决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因果推理和逻辑推断,帮助他们逐步提高思维的逻辑性。
4. 个性化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采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
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优势,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差异化教学,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5.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小学生的思维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小学生数学思维特点
小学生数学思维特点1.直观思维: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主要是通过直观形象来理解问题,他们对于数字、形状和空间的感知相对较强。
例如,他们可以通过观察图形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关系来解决几何问题,或者通过实物和图形来解决简单的计数和加减法问题。
2.想象力丰富:小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他们可以通过想象和构建具体的情境来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在解决加减法问题时,他们可以将问题转化为故事或情景,通过设想自己是一个参与其中的人来思考解决方案。
4.逻辑思维:小学生渐渐开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可以通过观察、比较和归纳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更加系统和有条理。
例如,在解决数列问题时,他们可以通过观察数字之间的规律和关系来推测下一个数字,并找到解题的方法。
5.积极探索:小学生具有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他们善于提问,喜欢尝试新的方法和解决途径。
他们愿意尝试一些独特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即使失败也能从中学习和总结经验。
他们勇于尝试,对于数学问题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探索意识。
6.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和思维发展还不成熟,他们在处理数学问题时缺乏抽象思维能力。
他们往往需要通过具体的物质、情境或操作来辅助思考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概念时,他们可能需要通过将物体分成若干等份,并进行物体比较来理解分数的含义。
7.受限于基础知识和技能: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受限于他们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
他们可能会因为缺乏一些具体的计算方法或概念而产生思维障碍,需要不断学习和巩固基础知识来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主要表现为直观思维、想象力丰富、实用性思维、逻辑思维、积极探索等特点。
同时,由于认知和思维发展还不成熟,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还受限于抽象思维能力和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逻辑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提供丰富的情境和实践机会,帮助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和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小学儿童是儿童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们从幼儿期逐渐进入到学龄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的思维开始逐渐成熟和复杂化。
下面将详细探讨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1.儿童思维的具体化和逻辑性的特点小学儿童进入到学校学习环境后,他们开始具体化地思考问题。
他们逐渐能够从具体情境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他们能够使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分析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儿童思维的操作性和实用性的特点3.儿童思维的发散性和想象力的特点在小学阶段,儿童开始展示出较强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他们能够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
他们喜欢提出一些奇思妙想和独特的想法,具有一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4.儿童思维的初步抽象性和符号化的特点小学儿童的思维开始逐渐从具体形象的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
他们能够通过符号和象征性的表达方式来进行思维活动,例如使用符号或图表表示物体或概念。
他们逐渐理解和使用一些常见的符号和象征,例如数字、计量单位等。
5.儿童思维的自我中心性和逻辑分析能力的初步发展小学儿童的思维在这个阶段仍然存在一些自我中心性,他们往往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难以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感受。
然而,他们开始发展逻辑分析能力,能够通过比较和分类来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
6.儿童思维的逐渐系统化和批判性的特点随着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的逐渐发展,他们开始具备一定的系统化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关键点,能够辨别真伪,区分主次,逐渐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7.儿童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特点在小学儿童的思维发展过程中,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庭和学校应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思考条件,激发小学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此外,家长和教师也应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引导他们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
通过合理的教育和引导,可以帮助小学儿童更好地发展他们的思维潜能,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小学生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小学生的思维方式逐渐从感性向理性发展。
他们开始通过观察和思考来探索世界,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认知结构。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1. 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小学生思维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在六七岁时,小学生的思维主要以感性认识为基础,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知主要依靠感官经验。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能够将观察到的具体事物抽象化,并进行更为复杂的思维活动。
这种抽象化的思维方式为后续的逻辑思考和概念形成奠定基础。
2. 直觉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转变随着小学生的年龄增长,他们的思维开始从直觉思维转变为逻辑思维。
直觉思维是基于个体过去的经验和感官印象,属于一种非理性的思维方式。
而逻辑思维则是建立在逻辑规律和严谨推理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通常从一些简单的推理开始,例如分类、序列和关系的建立,逐渐发展到更复杂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
3. 具体事物向抽象概念的过渡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从具体事物向抽象概念的过渡。
在学习过程中,小学生逐渐从对具体事物的认知转向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与运用。
通过学习社会科学、数学和自然科学等学科,小学生开始接触到一些抽象的概念,例如时间、空间、数量、运动等。
通过与具体事物的联系和比较,小学生逐渐形成对这些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进而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4. 自主思维向合作思维的过渡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另一个规律是从自主思维向合作思维的过渡。
在幼儿园和低年级阶段,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自主的,他们更多地依赖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来解决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逐渐认识到合作和交流的重要性,开始尝试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通过与同伴的合作、教师的引导以及家庭的支持,小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合作和交流的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思维发展水平。
5. 逐渐发展出系统性思维随着年龄和学习经验的增长,小学生逐渐能够发展出系统性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思维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较高级的心理过程,它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的特点。
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与儿童言语的发展分不开的,也与儿童的经验和实践活动密切相关。
借助思维活动,儿童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深入理解教材,掌握多种概念、理论,了解事物的规律和知识体系,才能在人际交往中解决自身遇到的各种问题。
比起感觉和知觉等,思维发生较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思维水平不断提高,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儿童的思维显示出不同的水平和特点。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的思维发展划分为四个大的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演阶段、具体运演阶段和形式运演阶段。
而小学阶段正处于皮亚杰所论述的具体运演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显示出如下一些特点。
(一)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儿童思维的发展遵循着质量互变这一辩证规律。
在小学阶段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发展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是一个质变。
但思维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质变都不是突然爆发的,而是通过新质要素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逐渐衰亡和改造实现的。
小学儿童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不是自发实现的,而是在新的生活环境中,在教学条件的影响下实现的。
刚入学的儿童的思维还离不开事物的具体形象,也就是说,他们还要借助具体事物的表象解决问题。
有经验的教师都会发现这样
一个事实:当儿童对抽象的数学运算感到困难时,只要教师用直观教具一演示或以形象的语言来提示,学生就能很快领悟,得到正确答案。
初入学儿童的思维虽然保持具体形象的特点,但不意味着他们的思维没有任何抽象概括的成分。
小学儿童的思维如何从以具体形象为主向以抽象概括为主过渡呢?我们仅以一个实
验为例具体说明。
在一个关于“儿童对物体运动速度”的认知发展研究中,小学儿童在理解v=s/t这一抽象关系时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最初(6~7岁)儿童比较两车速度的快慢只是依据单一的空间因素,如哪个车停在前面哪个车就快;或只依据单一的时间因素,如哪个车先停哪个车就快。
以后,儿童逐渐能看到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的因素,但也只能从外部形象判断,不能整合其中的关系。
最后,儿童才能真正抽象出“速度=路程/时间”的关系,主动采取各种策略解决问题,他们的思维逐渐达到了抽象概括的水平。
对速度的认知如此,对其他事物的认知也表现出类似的发展趋势。
(二)思维的基本过程日趋完善
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幼儿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注意事物的某一点或某一个方面,不能同时注意和思考更多的方面。
这种倾向称之为思维的中心性。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做过一个试验:他给儿童看两个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玻璃杯,杯中装着一样多的水,让儿童确认两个杯子的水一样多之后,将其中之一倒在另一个扁平的杯子中。
他们让儿童判断此时两个杯子
的水是否一样多,幼儿往往认为两杯水是不一样多的。
这说明幼儿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容易考虑事物的单一因素,他们的分析综合能力还很差。
而到了小学阶段(6岁半到8岁半),儿童已能同时考虑到液面降低了和杯子变宽了等多种因素,而且知道一个维度──液体高度的变化可以由另一个维度──液体宽度的相应变
化所补偿。
这种倾向称为思维的脱中心化。
这说明儿童的分析综合能力提高了。
小学低年级儿童还只能在直接观察事物的条件下进行分析综合,随着儿童知识经验的积累,在教学条件的影响下,小学高年级儿童已能在表象和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更高水平的分
析和综合了。
比较也是思维的过程。
要找出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就需要比较。
研究表明,小学儿童比较能力的发展表现在:从区分具体事物的异同,逐渐发展到区分许多部分关系的异同;从直接感知条件下的比较逐步发展到运用语言在头脑中引起表象的条件下
进行比较。
小学儿童的比较不是在所有条件下都是相同的,对某些事物的比较既能找出相似点又能找出细微的差别,但在另一些条件下,他们进行比较时则有不同。
小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也有了明显的发展,这种发展表现在儿童能从对事物外部特点的概括(形象概括)发展到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抽象概括);从对简单事物的概括发展到对复杂事物的概括。
申禁等研究人员对儿童词语概括能力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发现二至五年级儿童在概括三组包含不同因素的材料时,有不同
的水平。
句组中包含的因素越多,概括的难度越大。
小学儿童的概括能力是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的,但发展的过程有时快有时慢,对不同任务的认知发展是不同步的。
儿童对数的概括能力的发展也表现出类似的发展趋势。
林崇德等对儿童数能力发展的研究表明:小学儿童数概念的发展趋势是,7~8岁儿童基本上属于具体形象概括,8~10岁从具体形象概括向抽象概括过渡,10~12岁儿童大部分达到初步本质抽象概括水平。
(三)逐步稳定地形成各种概念
概念是思维的重要方面。
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认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童只有形成了某种概念,才能用它进行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用它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而另一方面,儿童掌握概念和理解概念又是以原有认知水平,特别是以思维水平为基础的。
儿童概念的发展水平是教材和教法制定的依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按照儿童概念发展的规律传授知识,才能更好地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稳定性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小学阶段,儿童各种概念的发展已趋于稳定。
皮亚杰把这种认知发展的稳定性称为“守恒”,即儿童在认识事物时,不像幼儿那样容易受事物表面现象的变化所左右,能稳定地掌握事物的有关属性。
比如,皮亚杰在一个数量守恒实验中,将八粒钮扣直接排在另一排八粒
钮扣之上,这样两排钮扣的长度相等,儿童同意这两排钮扣同样多。
但如果把一排钮扣排得靠近些,使这一排短一些,幼儿(前运算阶段)就可能说较长的一排钮扣多。
而小学儿童(具体运演阶段)知道钮扣的重新排列并不改变他们的数目。
在小学阶段,儿童已能达到数的守恒(6~9岁),长度守恒(6~8岁),液体守恒(6~8岁半),面积守恒(8~10岁),重量守恒(9~10岁)和容积守恒(11~12岁),等等。
达到守恒是具体运演阶段儿童的主要成就。
儿童为什么能达到守恒?皮亚杰认为,这是因为儿童能够进行可逆的心理运算。
可逆性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另一个指标。
可逆性包括逆向性和互反性。
逆向性如M 加上A 为N, N 减去A 回到M,减是增的逆向。
互反性如A>B,它的互反为B<A。
幼儿的思维往往是不可逆的。
比如在一个实验中,当实验人员要求儿童以填空的方式按时间先后顺序组成时间系列时,幼儿只能理解时序的相对固定性,如春、夏、秋、冬的顺序。
但如果实验人员把代表冬天的图片放在前面,令儿童在代表冬天的图片后面填上合适的图片时,幼儿会感到困惑。
他们会把代表冬天的图片移到后面,而摆上春天的图片,表现出只能“顺向”思考问题而不能“逆向”思考问题的特点。
而到了小学阶段,儿童不仅能理解时序的相对固定性,也能理解时序的相对可变性了,有了可逆性思维。
(四)已能初步监控自己的认知活动
能监控自身的认知活动过程与策略,即对认知的认知,是发
展得较迟的一种能力,称其为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已成为认知发展研究中一个重要领域。
幼儿的元认知能力还刚刚萌芽,而到了小学阶段,儿童的这种能力已有所发展。
在解决问题之后,如果你要求儿童报告其解决问题的过程和采用的方法,他们已能回答问题。
但如果要求儿童详细描述自己解题的过程和策略时,他们还会感到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