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语文:中考说明文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阅读说明文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阅读说明文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阅读说明文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2. 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概念与特征解释说明文的定义分析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2. 阅读说明文的方法与技巧快速浏览和抓住主题细读理解重点信息和细节分析论据和论证逻辑3. 说明文的分析与理解识别作者的观点和立场分析论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评价文章的逻辑性和说服力4. 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学习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和手段掌握说明文的组织和表达方式5. 阅读练习与评价精选说明文阅读材料学生自主阅读和实践讨论和分享阅读心得与感悟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概念、特征和阅读方法。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阅读体验。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说明文案例,深入理解其写作技巧。

4. 阅读练习法:布置课后阅读任务,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说明文阅读材料,包括范文和练习文章。

2. 制定教学计划和时间表,确保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

3. 准备教学PPT或黑板,用于展示和讲解知识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2. 阅读练习评价:评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思考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说明文阅读技巧的掌握情况。

4. 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在课堂表现、阅读练习和作业完成方面的表现,给予总体评价。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一些经典的说明文作品,激发学生对说明文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说明文的特点和价值。

2. 讲解说明文的概念与特征:详细讲解说明文的定义,分析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帮助学生建立对说明文的初步认识。

3. 教授阅读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掌握快速浏览和抓住主题的方法,教授细读理解重点信息和细节的技巧,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和分析能力。

4. 分析与理解说明文:通过具体的说明文案例,引导学生识别作者的观点和立场,分析论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评价文章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阅读说明文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阅读说明文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阅读说明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特征,包括说明对象、说明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

2. 培养学生准确理解说明文内容,抓住文章的说明中心和说明要素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概括、提炼说明文信息的技巧。

4. 引导学生运用说明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说明文的速度和效果。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概念及基本特征2. 说明文的说明对象、说明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3.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4. 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5. 说明文题目类型的分析与解答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说明文的基本特征、阅读方法和技巧。

2. 难点:说明文题目类型的分析与解答。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说明文为例,解析说明文的基本特征和阅读方法。

2. 采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说明文的特点和阅读技巧。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做题实践,巩固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说明文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如说明对象、说明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

3. 分析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如抓住文章的说明中心和说明要素,理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等。

4. 讲解说明文题目类型的分析与解答方法。

5. 课堂练习:让学生阅读一篇说明文,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和解答。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说明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阅读一篇说明文,总结阅读方法和技巧。

六、教学案例分析:1. 案例选取:选取一篇具有代表性的说明文进行案例分析。

2. 分析内容:从说明文的基本特征、阅读方法、题目类型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3. 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析过程,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七、课堂讨论与互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在阅读说明文时的经验和方法。

2. 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分析成果,并邀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提问。

3.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讨论和互动进行点评,总结说明文阅读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中考说明文阅读教案范文精选

中考说明文阅读教案范文精选

中考说明文阅读教案范文精选随着中考越来越近,说明文读也成为了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

说明文阅读是对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考查,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梳理知识点并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解题方法。

下面是一些中考说明文阅读教案范文,尤其适合中考前的集训。

一、标题:如何写好说明文一、教学目标:1、理解说明文的基本概念及特点;2、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3、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1、说明文的特点及写作方法和技巧;2、说明文的实例分析。

三、教学难点:1、说明文怎样进行结构分析和提取信息;2、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过程:1、介绍说明文的基本概念及特点,让学生对该类文体有个整体的认识。

2、引导学生关注说明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通过分析实例来分析其特点和写作方法。

3、设计写作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说明文写作的技巧。

4、对学生交的作业进行详细指导,让其在知识点掌握和写作能力上得到提高。

五、结语:说明文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体,在中考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对说明文的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技巧和写作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且对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也有极大的帮助。

二、标题:如何分析说明文的结构一、教学目标:1、理解说明文的结构及其作用;2、掌握说明文的结构分析方法;3、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的结构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1、说明文的结构分析方法;2、通过实例分析,提高结构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1、说明文的结构分析如何用句子概括;2、如何通过结构分析,进行有效的信息提取。

四、教学过程:1、介绍说明文的结构和作用,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和概括。

2、带领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加深其对说明文结构分析的理解。

3、设计课堂练习,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说明文结构的概括和句子写作。

4、进行课堂互动,以实现知识点的真正掌握。

五、结语:在教育教学中,说明文的结构分析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有了结构分析,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原文,把握要点,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加有效地进行学习和认知。

九年级语文中考说明文阅读指导

九年级语文中考说明文阅读指导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说明文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技巧。

3.能够准确理解和分析说明文的内容。

二、教学重点1.说明文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说明文的阅读技巧。

三、教学难点能够准确理解和分析说明文的内容。

四、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提问或演示引发学生对说明文的兴趣。

2.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合作探究来分析和理解说明文的内容。

3.归纳法:通过归纳总结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特点和阅读技巧。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故事或真实案例等方式引出说明文的概念,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概念解释(10分钟)教师向学生解释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强调说明文的主要目的是向读者传达其中一种知识、技能或经验,内容通常比较客观、全面和系统。

3.阅读技巧探究(25分钟)a.学生小组合作阅读一篇简短的说明文,并完成相关问题。

b.学生交流、讨论问题,归纳总结说明文的特点和阅读技巧。

c.教师梳理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解和解读,引导学生掌握核心内容。

4.实例分析(20分钟)选择一篇中考说明文进行分析,让学生根据之前学到的阅读技巧,理解和分析说明文的内容,答题并互相讨论。

5.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进行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再次强调说明文的特点和阅读技巧。

六、作业布置布置阅读中考说明文的作业,并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总结和归纳说明文的特点和阅读技巧。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发学生对说明文的兴趣,通过合作探究和实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了说明文的特点和阅读技巧。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动讨论的形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然而,本节课的时间安排稍微有些紧张,可能会导致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够充分。

下节课可适当调整课时和安排,增加实践和练习环节,加深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和掌握。

中考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语文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中考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语文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中考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语文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2.提高学生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说明方法的能力。

3.培养学生准确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2.难点: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说明方法,准确筛选信息、概括要点。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说明文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说明文知识。

2.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说明文时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一篇说明文,初步感知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

2.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勾画出关键信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包括: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

2.教师通过实例,讲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说明方法,如:平实、准确、简明等。

四、互动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所读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说明方法。

五、实践训练1.教师给出一篇说明文,学生独立完成阅读任务,包括:筛选信息、概括要点、分析说明方法等。

2.学生展示阅读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反思在阅读说明文时的不足之处。

一、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1.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旨在客观、准确地介绍事物的特征、原理、功能等。

2.说明文的特点:客观性、准确性、条理性、通俗性。

二、说明文的阅读方法1.理解说明对象:明确说明文所介绍的事物或现象,把握其本质特征。

2.分析说明顺序:了解说明文的逻辑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总分总顺序等。

3.筛选关键信息:勾画出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如:定义、特征、原理、功能等。

4.概括文章内容:根据关键信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说明方法1.语言特点:平实、准确、简明。

说明文的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复杂的句子,使读者容易理解。

2.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等。

2024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2024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2023—2024学年(下)尤溪一中文公分校九年级语文专题复习课教案课题:说明文阅读教学时间:课标学业质量描述: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考查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具体考查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能力。

复习目标:复习考点精讲1—5的知识点,在练习中掌握答题策略及方法指导,并用自己的方法梳理归纳。

复习重难点:练习中掌握答题策略及方法指导,并用自己的方法梳理归纳。

复习方法:自主复习法,梳理归纳法,合作交流法,点拨指导法复习内容:说明文文体知识梳理、考点精讲、阅读精练复习课时安排: 3课时。

复习过程:第1课时一、明确考点1.考点1 信息把握辨析2.考点2 信息筛选与概况二、链接教材(相关课后习题链接,预习作业检查)三、典例引路(历年(近三年)中考试题训练及讲评)1.方法指导(二)信息筛选与概况1.方法指导四、课堂练习(《面对面》习题训练及讲评)五、课堂小结由学生总结完成此类题目的思考与方法六、课外跟踪训练题七、教学反思第2课时一、明确考点:考点3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二、链接教材(相关课后习题链接,预习作业检查)三、典例引路(历年(近三年)中考试题训练及讲评)(三)方法指导四、课堂练习(《面对面》习题训练及讲评)五、课堂小结:由学生总结完成此类题目的思考与方法六、课外跟踪训练题七、教学反思第3课时一、明确考点1.考点4说明文语言2.考点5拓展探究二、链接教材(相关课后习题链接,预习作业检查)三、典例引路(历年(近三年)中考试题训练及讲评)(二)说明文语言1.主要题型说明文语言的考查,设问方式通常为:1.文中加点的词××能否删掉?为什么?2.第×段中加点词语“××”能否换成“××”?请说明理由。

3.请分析第×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中考说明文的阅读教学设计

中考说明文的阅读教学设计

中考说明文的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中考是每个初中学生都要面对的考试,其中包含了各种不同题型,其中包括说明文的阅读题。

通过对说明文的阅读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为他们应对中考提供帮助。

本文将从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三个方面,探讨中考说明文的阅读教学设计。

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1. 信息获取活动在开始教学之前,教师可以提供一篇有关中考说明文的阅读材料,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主题信息、关键词以及段落大意等。

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做好标注,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

2. 合作学习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篇说明文。

要求小组成员相互交流并合作解答问题,促进他们的思维碰撞和合作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来调整问题难度,确保每个小组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

3. 视觉辅助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图表、图片或多媒体等视觉辅助工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说明文的内容。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表或图片,并与文章内容进行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推理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预测猜测法在阅读说明文之前,教师可以提供文章标题或段落的第一句话,让学生通过这些信息猜测文章的主题和大意。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并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调整和验证他们的猜测,从而增强他们的思维敏锐性和阅读策略。

2. 段落分析法根据说明文的结构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每个段落的中心思想,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每个段落的细节信息。

教师还可以借助标注、划重点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

3. 主题归纳法在阅读完成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题和核心观点,并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进行联系。

通过概括归纳,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章的内容,提高对说明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四、评价手段1. 阅读提问设计一些针对说明文的问题,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并作出回答。

这些问题可以包括主旨大意、细节信息、逻辑关系等方面,可以为选择题、填空题或简答题形式。

初三语文教案-中考语文阅读说明文 精品

初三语文教案-中考语文阅读说明文 精品

三、阅读说明文(一)复习要点(1)阅读说明文:要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理清说明的条理,明确说明的顺序;理解分类别、下定义、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运用说明文的知识阅读说明文,划分文章的层次,看出层与层之间的联系,概括层意。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二)复习辅导(1)阅读说明文,首先要能够感知课文的整体内容,明确说明的对象,获得对文章的总印象。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

阅读说明文,能根据文章的内容,分辨文章的类型。

说明文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说明事物的,如《苏州园林》,说明"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征。

另一种是阐明事理的,如《死海不死》,科学的说明了死海不死的原因在于"海水的咸度很高"。

(2)阅读说明文,要结合说明文的文体知识,这是读懂说明文的前提。

要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或本质。

介绍事物必须抓住它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只有准确地掌握了说明对象的特征,才能深入地理解说明的对象。

说明对象的特征、本质,在文章中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文章中有足以概括特征、本质的语句,通过对全文的阅读分析,可以把它找出来。

二是文章中没有全面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或本质的语句,或者虽然有,但不集中,需要通过对全文的分析把它概括出来。

理清说明的条理,明确说明的顺序,这是读懂说明文的必经之路。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的语言标志是表时间的词语;空间顺序的语言标志是表方位的词;逻辑顺序就是以思维的规律为序。

要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说明文要采用相应的说明方法。

我们应该掌握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下定义、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等。

浙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项指导教学设计中考复习部分

浙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项指导教学设计中考复习部分

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项指导(6课时)一、说明文中考考点✧将涉及说明文基本常识。

✧所选文章以课外为主,不排除课内。

✧内容更关心环境保护、高科技,注意飞船、卫星等方面的知识。

✧题型仍是客观题占主导地位。

✧考题以信息筛选的准确性为重点,兼顾说明语言的准确性问题。

二、了解说明文特点概念:说明文是以“ 说明” 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

与其他文体的区别:●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知授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的分类:事物说明文:如《晋祠》,说明“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的特征。

事理说明文:如《统筹方法》,科学的说明了"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 的本质特征。

二、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只有准确地掌握了说明对象的特征,才能深入地理解说明的对象。

在文章中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文章中有足以概括特征、本质的语句,通过对全文的阅读分析,可以把它找出来。

如《晋祠》一文是典型示例。

二是文章中没有全面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或本质的语句,或者虽然有,但不集中,需要通过对全文的分析把它概括出来。

如《死海不死》一文,围绕死海的特征,从三个角度进行说明:先说死海的“死”(现象特征),再说死海的“不死”(本质特征),最后又说到死海的“不死”与“死”(现状与未来发展特征)。

这样死海的全面特征便被一层一层地揭示出来了又如《苏州园林》一文,围绕"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特点,从五个方面加以说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以及门窗雕镂琢磨和颜色等。

三、理清说明顺序✧三大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是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的语言标志是表时间的词语。

中考说明文阅读教学设计

中考说明文阅读教学设计

中考说明文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说明文的特点和作用;2. 掌握说明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3. 提高对说明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4. 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作用;2. 学习说明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3. 进行说明文的分析和解读。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说明文的逻辑关系;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准确传达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PPT、说明文阅读材料;2. 学生准备:书写工具、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导入引导:1. 大致介绍说明文的定义和作用,激发学生对说明文的兴趣和好奇心;2. 提出问题:你们平时接触到哪些说明文?它们在你们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知识讲解与讨论:1. 教师呈现PPT,介绍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对比说明文与其他文体的区别;2. 给出几个例子,让学生分析其特点,例如有机食品说明、使用说明书等;3. 通过展示说明文阅读材料,让学生讨论说明文的结构特点和常用的写作手法。

阅读分析与讨论:1. 选择一篇中等难度的说明文材料,让学生独立阅读;2. 指导学生进行整体把握和细节理解,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逻辑关系;3.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例如作者的写作意图、读者的受益和影响等。

方法总结与归纳:1. 教师总结说明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如逐段理解、优先把握关键句等;2.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方法,记录在笔记本中,以便今后阅读和学习时使用;3. 学生自主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巩固拓展:1. 提供更多的说明文阅读材料,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 引导学生撰写一篇简短的说明文,展示对说明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3.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说明文,分析其优缺点及改进方向。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作用,学习了说明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阅读和分析说明文,培养了学生的思维逻辑和语言表达能力。

初三说明文阅读语文教案

初三说明文阅读语文教案

初三说明文阅读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及其阅读方法;2.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批判性阅读能力;3.掌握关键词句的识别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说明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2.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进行有效的批判性阅读。

三、教学方法1.授课法:通过讲解、解读文本,引导学生理解说明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2.问答法:通过提问教学的形式,发现学生对于说明文的认识盲点;3.互动式学习法:通过分组讨论、小组赛、游戏等互动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批判性阅读技巧。

四、教学内容(一)什么是说明文?说明文是通过对客观现象、事物、过程等的描述、分析、阐释,从而使读者对其有一个较为全面和准确的认识,培养读者的了解和认识的一种文学或学术作品。

(二)说明文的特点1.客观性。

说明文重视事实、逻辑、科学等,力求客观、准确地表述事物,提供完整的信息;2.系统性。

说明文表达信息的前提是结构清晰、条理逻辑合理;3.逻辑性。

说明文强调事物之间的关系、联系,因此具有严密的逻辑性;4.应用价值。

说明文不仅让读者了解某一事物,更能从中找到应用价值,有利于读者理性判断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说明文的阅读方法1.识别关键词句。

说明文具有大量的术语和名词,学会识别这些术语和名词,理解起来就更简单;2.把握论述结构。

说明文的论述结构必须清晰,通过了解文中的论述结构,能更好地理解说明文;3.分析逻辑关系。

学会分析各种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转折关系、并列关系等,能帮助读者理解文章;4.总结概括。

读完一篇说明文后,能对其中的信息进行总结和概括,帮助阅读者总结知识。

(四)阅读实践让学生选取一篇说明文进行阅读及理解,同时掌握一些详细信息,并能在课堂上针对文章中的关键点发表阐述意见。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活动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编写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打开话题。

•你们学过什么样的说明文?你们觉得说明文有什么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事物能算是说明文?(二)学习内容讲解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同时阐释说明文的阅读方法,重点讲解识别关键词句、把握论述结构、分析逻辑关系和总结概括等。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学设计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学设计复习目标:1 .理解文章所说的主要内容,明确说明的重点,领会文章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的。

2 .领会事理说明文是如何抓住说明的对象及本质进行说明的。

3 .理解说明的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领会说明文内容和形式的条理性。

4 .能理解和分析常用的说明方法,包括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喻等。

5 .体会说明性语言准确、简明等特点,了解平实说明文和科学小品的不同特点。

重难点: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语言特点等知识点的掌握与运用教学过程:一导入(中考形势分析)说明文的阅读,从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看,所选文章以课外为主;内容更关心环境保护、高科技或身边的人文环境。

题型由主观题占主导地位,其中开放性试题已占一席之地,并有扩大的趋势。

所谓“开放”是指解题思路和试题答案的多元化,只要言之成理就行,以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在训练理解能力的同时,训练表达能力,对答案的表述不能只靠一个符号或一个词语来完成,要写成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话。

二、明确中考说明文考点:对说明文考查以下方面:1、把握说明对象及其主要特征2、理清说明的顺序和说明的结构3、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4、归纳内容要点5、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三、说明文基本知识点回顾(一)、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不同的类别。

1.通常,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说明目的是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的特征,我们称之为事物说明文。

二是抽象事理,说明的目的是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我们称之为事理说明文。

2.我们还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

九年级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学设计

九年级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说明文的特点及阅读策略;2.学习如何从说明文中获取关键信息;3.培养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内容:1.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2.说明文的阅读策略;3.在说明文中寻找关键信息。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知(10分钟)1.引入话题:先向学生展示几张说明文的图片,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文体,并引出说明文的概念。

2.提问学生:说明文有哪些特点?如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重点突出等。

Step 2:知识讲解(20分钟)1.呈现PPT,详细介绍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

2.展示几篇经典说明文,对比其特点和其他文体的区别。

Step 3:阅读策略(20分钟)1.讲解说明文的阅读策略:先扫描、再选择、再细读、最后理解。

2.利用示例说明每个阅读策略的操作方法。

Step 4:获取关键信息(30分钟)1.分发说明文阅读材料,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快速扫描全文,标记重要信息。

学生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笔来标记不同类型的信息(如“主要观点”、“例子”、“比较”等)。

2.学生相互交流并比较他们标记的关键信息,马上反馈给整个班级。

Step 5:小组合作(3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篇说明文进行合作阅读。

2.学生讨论并回答指导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并记录关键信息。

3.每个小组选派一个代表,介绍他们的文本和阅读策略。

Step 6:总结和讨论(10分钟)1.学生回答一些问题,让他们总结说明文的特点和阅读策略。

2.教师做最后的点评和总结。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选择一篇说明文,根据所学的阅读策略,做一篇阅读笔记。

并再次强调信息获取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1.PPT2.说明文阅读材料3.笔记本和笔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个人和小组活动表现来评估他们是否掌握了说明文的特点和阅读策略。

2.作业评估:阅读笔记的质量和完整性来评估学生是否能准确获取关键信息。

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在学习说明文之后,尝试撰写一篇自己的说明文,以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

中考说明文阅读指导详案(九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

中考说明文阅读指导详案(九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

中考说明文阅读指导详案(九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复习说明文的基本知识。

2、掌握说明文阅读中的解题思路及技巧二、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说明文阅读中的解题思路及技巧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说明文按照说明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能不能举一些我们学过的课文的篇目呢?(《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奇妙的克隆》《大自然的语言》等等。

)据我统计,初中三年共169篇课文,其中说明文不超过10篇,所占的比例很小,似乎不那么重要。

但是在新课改以来,无锡地区每年中考都会考到说明文,看图。

所以千万不能因为课本上学的篇目少而忽视说明文。

今天我们这堂说明文阅读指导课就专门教大家在考场短暂的时间内,准确地解答说明文问题的思路和技巧。

二、指导说明文阅读的思路1.初读文本在考场上,我们拿到一篇说明文之后,第一部是先看后面的问题呢还是先读文章呢?毫无疑问,应该初读文本,即快速浏览文章本身,了解大意。

因考场上时间宝贵,不可能像平时那样慢慢地读,快速浏览的目的是把握文本的主要意思。

所以我们应带着任务读:定对象、明结构、理顺序。

定对象,就是明确说明对象,说明的内容。

一般可以通过看文章标题,找中心句等解决。

明结构,譬如是总分式,还是层层深入的递进式。

理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原因——结果现象——本质主要——次要特征——用途概括——具体整体——部分)下面我们就通过练习来实践初读文本这一解题思路。

水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素,被称为六大营养素之首。

人不可一日无水。

一个人不吃饭,生命可维持一周以上,但如果滴水不进,两三天就难活命。

普通的人,体内三分之二都是水,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体内含水量达40公斤;而刚出生的婴儿,整个身体的含水量占五分之四。

而且人体的每个地方都离不开水,皮肤失水会引起干裂,内脏失水,会引起头昏乏力,体温升高,甚至危及生命。

水可以帮助人体进行新陈代谢。

人体内的消化系统(包括排泄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以及皮肤、头发甚至指甲等,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水分,而这些失掉的水分必须及时给予补偿,主要通过瓜果、蔬菜、饮料等进行补充,因为瓜果蔬菜的含水量一般在98%以上。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特征,如说明对象、说明内容、说明顺序等。

2. 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说明文的能力,能够概括文章的主题和要点。

3. 引导学生运用说明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速度和准确度。

4. 通过对说明文的阅读复习,帮助学生提高中考语文成绩。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概念及特点2. 说明文的阅读方法3. 说明文常见题型及解题策略4. 说明文重点知识点梳理5. 说明文阅读练习及解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说明文的基本特征、阅读方法、题型和解题策略。

2. 难点:对说明文深层次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如快速寻找主题、理解要点等。

3. 分析:分析说明文常见题型,如概括主旨、理解词句、推理判断等,并给出解题策略。

4. 练习:布置说明文阅读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自主学习。

5. 讲解: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讲解重点知识点,解答学生疑问。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知识点掌握程度:通过提问、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说明文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教学效果,不断调整教学方法。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的说明文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说明文的结构和特点。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阅读说明文的心得体会。

3. 练习巩固:定期布置说明文阅读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4. 反馈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优点,指出不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阅读方法和题型解题策略。

2. 示范法:以示例文章为例,展示阅读说明文的过程和方法。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阅读练习,提高说明文阅读能力。

九年级语文中考专题复习事物说明文的阅读策略+导学案+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九年级语文中考专题复习事物说明文的阅读策略+导学案+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九年级语文中考专题复习事物说明文的阅读策略+导学案+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九年级语文中考专题复习事物说明文的阅读策略导学案学习目标:归纳、运用阅读策略,提升事物说明文的阅读效果。

一、回顾教材,考点探源1.参考八年级第五单元课后“思考探究"或“阅读提示”有关文本主要内容的题目,填入下表。

篇目考点探源《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蝉》要关注作者是如何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客观记录蝉的习性与成长规律的。

《梦回繁华》可以先浏览全文,了解主要内容,再细读文中的重点段落。

细读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语句,梳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看看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说明的。

2.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梳理,我们发现:二、以文析法,归纳策略。

案例1:《中国石拱桥》文章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选取了许多例子。

从课文中找出这些例子,提取关键信息,填写下面的表格。

填完之后,纵向看一看,你有哪些发现?序号名称建造时间特点1 约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石拱桥2 赵州桥约605年3 1189—1192年4 江东桥5 1961年当时世界上最长的独拱石桥6 双曲拱桥解放后案例2:《苏州园林》课文中哪一句话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展开说明的?三、以法析文,巩固策略。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蝉》中“蝉的地穴"这一部分的内容,简要概括“蝉的地穴”的特点。

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梦回繁华》一文,说说文中主要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哪些特点四、以文测法,内化能力。

1.阅读《行走的种子》,回答问题。

行走的种子(节选)①春花烂漫的时节过去了。

枫树和山核桃树上开败的花朵如雨点一般洒落下来,向大地证明了这些树木繁茂的生殖能力。

成百上千朵小花静静地躺卧在坛城中。

与虫媒植物外表华丽的花朵不同,这些树木的花朵温和而谦逊,既没有明显的花瓣,也没用多姿多彩的装扮。

这种极端素朴的装束暗示出,坛城上树木之间的繁衍,是一项严肃的任务,绝不同于虫媒植物铺张的花蜜与色彩的盛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中考说明文阅读指导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Reading guidance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中学编订:FoonShion教育中考说明文阅读指导一、关注《语文课程标准》:“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二、关注《XX年考试说明》“阅读说明性的非文学类作品,能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思想,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尝试探讨。

”(一)、说明方法和其作用说明方法特征作用(结合原文作答)列数字有具体的数字具体准确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作比较两个事物之间的对比突出举例子有“例如、如、像”等词具体有力地打比方把要说明的事物用人们熟悉的事物来作比喻生动形象地分类别分门别类说明条理清楚地(二)、说明文的语言:准确考察语言准确性,要注意表示修饰限制的作用的词语,如:“基本上”、“大约”、“比较”、“一般”、“大多数”、“仅仅”、“主要”等词语。

*举例:“x x”词能不能删掉?为什么?答题格式:不能,删掉“x x”一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x x”词,符合实际情况,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1、具体分析及对策考试情景下的阅读尤其需要整体感知。

理清思路把握主要内容抓住被说明事物或事理的特征。

2、局部探究要逐段概括要点,理清说明顺序,感知文章结构。

重视首括句、尾结句或提问式语句。

(可作必要的圈点)XX年中考卷:爱听“高雅音乐”的跳舞草①跳舞草是一种有“灵性”的植物。

只要听到优美的音乐,或者有人对着它唱一首抒情的歌曲,跳舞草的叶片就会随着音乐的节奏而舞动。

它的两片绿色的嫩叶为一对舞伴,它们时而合抱,时而交叉,时而各自向后旋转180度,深情相拥,再分开翩翩而舞。

音乐响起,整株跳舞草就像在开一场交谊舞会,霓裳鬓影,一枝一叶都有情。

②跳舞草绝对是一位洁身自好的舞女,因为这种小草有个怪癖:如果放的是怪腔滥调,即使是时下流行的disco曲,它也会娥眉紧蹙,停步罢舞。

跳舞草是没有夜生活的,在晚间,它会剪羽而归,所有叶片竖贴于枝干,像个规规矩矩的淑女,安静而眠。

③跳舞草长得像少女一般灵秀。

每一根纤细的枝干上,都嵌着一大两小三片叶子,像美女的眉,形状有点像竹叶,但质地要柔弱得多。

跳舞草最高能长到半米左右,疏朗的枝叶之间仿佛蕴藏着一种灵气,让人不得不感叹造物主的鬼斧神工。

④跳舞草不只会跳舞,还有其他功效。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过记载,说跳舞草的根、茎、叶均可入药,用其泡酒,早晚各服一杯,对治疗骨病、风湿病、关节炎、腰膝腿痛有特别的疗效。

而用嫩叶泡水洗脸,能令皮肤光滑白嫩。

据说云南的少数民族家里一般都摆上几盆,城里的女孩子也喜欢在阳台上种几盆,每天摘取几片叶子泡水洗脸,以此美容养颜。

⑤跳舞草为什么会跳舞?人们一直在探索其中的奥秘。

目前为止,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发现,跳舞草小叶片叶柄处的细胞里有一种海绵体,这种海绵体对中低频率,也就是35至65分贝的声音有共振作用。

⑥不管跳舞草遵循的是什么物理或化学原理,小草的翩翩舞姿使它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

只要想像一下,每天下班回到家,打开音响,躺在沙发上看一场小草的舞蹈,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

(摘自《科学24小时》有改动)【相关链接】(1)跳舞草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令人惊叹不已。

当气温达到24℃以上,且在风和日丽的晴天,它的一对对小叶便会自行交叉转动、弹跳,两叶转动幅度可达180度以上,然后又弹回原处,再重复转动。

当气温在28~34℃之间,或在闷热的阴天,或在雨过天晴时,数十双叶片翩翩飞舞,使人眼花缭乱。

(摘自新浪博客网)(2)跳舞草的每根枝干上有一片大叶和两片小叶,每当太阳落山、光线变弱,与白天的光线有了差别、变化时,小叶叶柄基部的海绵就会自然收缩,小叶便摆动起来,仿佛在跳舞。

(摘自百度查询网)(3)跳舞草有光则舞,无光则息,就像向日葵冲着太阳转动一样。

(摘自百度百科网)13.为什么把跳舞草称为“洁身自好的舞女”?(4分)14.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分)每一根纤细的枝干上,都嵌着一大两小三片叶子,像美女的眉……15.阅读第④段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跳舞草的功效。

(4分)1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有什么作用?(2分)人们一直在探索其中的奥秘。

目前为止,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发现,……17.跳舞草会跳舞,除了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发现外,还有什么原因?请综合“相关链接”的材料进行探究,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

(3分)XX年中考卷①在大家眼里,印度农民尼柏•丘德芮堪称模范:他借助有机肥料和天然杀虫剂辛勤地耕种了一大片紫花苜蓿,他还在牧场边栽种了各种果树,还精心照料着若干头奶牛。

但是,在环保人士的眼中,丘德芮所经营的牧场的背后,隐藏着一场可能危及全球的灾难。

在一年中,丘德芮用自己家的小型水泵抽取的地下水的总量,大概是同一区域降水总量的2倍左右,而丘德芮所在的村庄的地下水位在一年中大约下降了6米。

②环顾世界,像丘德芮一样的农民还有很多。

40多年来,世界各国的人们都在大量使用地下水,以解决困扰百姓的温饱问题。

与上世纪相比,人类种植的农作物总量增加了1倍多,所消耗的淡水也在原有基础上增长了2倍多。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印度农民自发地借来钻探装置,买来小型水泵,把地下水抽出来灌溉庄稼。

目前,在印度,大约有2/3的庄稼是用地下水灌溉的。

③50年前,印度古拉特邦北部的农民主要靠开放式水井供水,水井的深度大约为10米左右;现在,人们得把管道深入地下400米左右的地方才能找到水。

整个印度西北部地区,将近一半的开放式水井和数以万计的管道式水井已经完全枯竭;在印度南部的泰米德邦,近2/3的开放式水井已经废弃,有水灌溉的农田仅为XX年前的一半。

目前古拉特邦和泰米德邦的常驻人口大大削减,许多农民不堪重负走上自杀的不归路,更多人不得不背井离乡,迁居到城市的贫民窟,成为流动的建筑工人甚至流浪者。

④令人担忧的是,印度的悲剧正在其他国家重演。

许多亚洲国家都普遍出现过量用水、河流干涸的现象,局部地区甚至引发气候恶化。

面对如此局面,专家指出,等到地球上的地下水资源消耗殆尽时,人类将面临水荒,持续的干旱会把数以亿计的百姓推向饥饿和灾难。

(摘自《世纪水荒》,有删改)【相关链接】材料1:我国工业废水、第三产业污水及生活污水排放量在1997-XX期间增长18%。

我国南方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0%以上,但是工业和生活污水几乎任意的排放,污染了大多数河流湖泊而导致出现水质性缺水。

(摘自邹蓝《中国水危机》)材料2:上世纪90年代初期,嘉兴地区二、三类水体(达标饮用水)占50%;到XX年,嘉兴境内已无合格地表饮用水源。

水体污染——水质性缺水——大量开挖深井,过度开采地下水,这种恶性循环直接导致了另一种可怕的灾害——地面沉降,我市因此蒙受85亿元的损失。

(摘自《嘉兴日报》)材料3:根据嘉兴市政府规划,太湖引水工程一期(至XX 年)计划投资302亿,嘉善、平湖将从太湖太浦河取水;海宁、海盐、桐乡、南湖区和秀洲区将从太湖吴溇港引水。

(摘自浙江在线)10.“在环保人士的眼中,丘德芮所经营的牧场的背后,隐藏着一场可能危及全球的灾难”一句中,“灾难”指的是什么?(3分)11.第③段从哪三方面说明了印度水荒的现状?请概述。

(3分)12.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分)与上个世纪相比,人类种植的农作物总量增加了1倍多,所消耗的淡水也在原有基础上增长了2倍多。

13.请根据选文和“相关链接”的材料,就嘉兴水危机问题进行比较探究,用简洁通顺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

(不超过60字)(6分)解读一:筛选和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

主要题型:①直接筛选相关信息。

例: “在环保人士的眼中,丘德芮所经营的牧场的背后,隐藏着一场可能危及全球的灾难”一句中,“灾难”指的是什么?②将分散的或隐蔽的信息进行整理合成。

例:第③段从哪三方面说明了印度水荒的现状?请概述。

解题指导:正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不遗漏要点;要有原文意识,尽量提取原文;分散在文章各部分的信息,要在原文文意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归纳、重新组合。

解读二: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主要题型:①品味加划词语的表达作用或表达效果。

例、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分)与上个世纪相比,人类种植的农作物总量增加了1倍多,所消耗的淡水也在原有基础上增长了2倍多。

解读三: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尝试探究。

主要题型:材料链接类探究题。

07题、跳舞草会跳舞,除了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发现外,还有什么原因?请综合“相关链接”的材料进行探究,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

08题、请根据选文和“相关链接”的材料,就嘉兴水危机问题进行比较探究,用简洁通顺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

(不超过60字)。

这类试题要求考生结合阅读文章对几则材料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并且写出自己的发现和感悟,是一种综合性的探究学习。

FoonShion教育研究中心编制Prepared by foonshion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