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之”用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009.广东)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D )
A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
B.发兵捕之,久不得
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
周怀政之诛,帝怒甚
C 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
D.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
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
解析:B项第一个”之“,代词,代逃兵;第二个”之”,
(三)动词,到……去。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 之事》)
返回
课堂练习
1.下列加点的“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C.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E.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F.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
答案:BF
(A这; B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C往,到……去; D助词,补语标志,不译; E取独; F助词,宾语前 置的标志)
返回
2.判断“之”在文中的意义。 一僧欲1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2之应。久3之, 此僧以箪食瓢饮4之助至南海,夸5之于唐僧:“此 何难6之有?”唐僧曰:“汝7之百折不挠,实可钦 佩。然汝8之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9之乎?”
①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六国论》)
②余之力尚足以入。
(《游褒禅山记》)
2.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宾语提前的标志,不译。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②何陋之有?
(《陋室铭》)
3.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退秦师》)
①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 (《与妻书》)
③臣请入,与之同命!
(《鸿门宴》)
2.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季氏将伐颛臾》)
②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
返回
(二)助词
1.定语的标志,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或不译。
文言常考虚词
(一)代词 (二)助词
(三)动词 (四)例题
返回
真题回顾
1.(2008.广东)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 B )
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
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 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
解析:考查文言文的语法知识。在考题中直接考查语法知识, 并不多见。A.动词,去。B.代词,代周访,否定句中代词作 宾语,宾语前置。C.代词,代杜弢。D结构助词,宾语前置 的标志,,不译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5.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 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同的一组是( )
A.其智能亦自可韬
语其妻曰……
C项“之”均为代词,他,代罗提督。
B.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
越关以过,船皆设炮械
C.令捕之杖毙,弃诸野
妻泣而从之,病果瘳
D.遂违众一战,歼贼且尽
吾病且死,汝亦饿死耳
返回
“之 ”字用法
(一)代词。
1.可代人、物、事、处所等,代人多是第三人称代词,他、她、
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返回
3.(2010.广东)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
的一组是
A.今俞瑱得之
乃令吴玉守之
B.利为彼有
宜为报仇 A项“之”均为代词,代指居庸
C. 降家皆为上所杀 儿为所误 关
D.我师乘之而入,宋忠匿于厕 斩孙泰于阵,余众悉降
4.(2011.广东)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
1、动词,可译为到、往
2、代词,可译为他
3、助词,调节音节,用在时间词后,不译
4、助词,的
5、代词,可译为这件事
6、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7、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8、助词,可译为的
9、人称代词,可译为我
返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