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现状、应对措施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及其防治措施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的出现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其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1. 缺乏监护人:由于父母在城市务工,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监护人的关爱和照顾,易受到诸如同伴压力、网络游戏等不良影响,从而导致犯罪行为。
2. 交往环境不良:农村留守儿童往往与亲友关系疏远,社交网络较差,易受到坏人的诱导和引诱,成为犯罪分子的帮凶。
3. 教育缺失: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的不足,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较低,缺乏良好的道德教育,容易产生犯罪行为。
4.心理健康问题:长期与父母分离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这些心理问题也更易坠入犯罪的泥潭。
1. 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机制: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照顾,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机构,提供综合性的关爱服务,包括心理辅导、学习辅导、生活照料等,同步建立监护人制度。
2. 加强家庭教育:通过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提高父母的教育水平,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并改善与留守儿童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家庭的和谐发展。
3. 提供教育资源: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成长机会,降低其犯罪的可能性。
4. 增加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让他们了解和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确保自身的安全。
5. 建立法律援助体系: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法律援助,保障其合法权益,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帮助他们解决法律问题,有效减少其涉及犯罪的可能性。
6. 建立社会联动机制:加强政府、学校、社会团体等多方面的合作,共同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共同制定和落实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共同打造一个关心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
三、结语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的防治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政府、家长、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通过建立完善的关爱机制、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加强家庭教育、增加安全防范意识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农村留守儿童的犯罪问题的发生,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及其防治措施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留守儿童问题也日益突出。
留守儿童因为父母外出务工,长期在家独自生活,缺乏家庭关爱和监护,容易陷入不良社会环境,甚至出现犯罪问题。
本文将对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的表现1. 肇事肇祸。
由于长期缺乏监护和教育,留守儿童缺乏遵守道德和规则的意识,容易在社会交往中发生冲突和矛盾,甚至卷入违法犯罪活动。
2. 迷恋网络。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留守儿童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短视频,容易受到网络暴力和不良信息的影响,产生攻击性、侵犯性行为。
3. 早恋堕胎。
长期独自生活的留守儿童缺乏正确的性教育和情感支持,容易陷入早恋,甚至导致未成年怀孕和堕胎事件。
4. 受骗上当。
缺乏生活经验和社会辨识能力的留守儿童容易受到传销组织和网络诈骗的侵害,轻则财产损失,重则受到身体伤害。
1. 家庭缺席。
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导致留守儿童缺乏家庭关爱和教育,甚至丧失家庭安全感。
2. 教育资源匮乏。
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留守儿童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
3. 社会封闭性。
部分农村地区社会交往相对封闭,留守儿童缺乏正常社交和沟通,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 心理压力大。
留守儿童长期独自生活,缺乏家庭支持和情感交流,导致心理压力过大,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和行为。
1. 加强家庭教育。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关爱和扶持力度,帮助父母提高育儿水平,减少家庭矛盾,构建和谐家庭环境。
2. 完善教育体系。
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改善农村学校师资配备和教育设施建设,提高留守儿童的教育水平和生活质量。
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和社会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和压力应对能力。
4. 增加社会关爱。
社会应提高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支持力度,通过志愿者、公益组织等形式,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生活扶持等服务。
留守儿童家庭状况问题对策
留守儿童家庭状况问题对策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因工作、生活等原因长期不在身边,由他人照顾的未成年人。
留守儿童家庭状况问题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怀。
为了帮助留守儿童家庭改善现状,以下是一些问题对策。
一、了解留守儿童家庭的状况我们需要了解留守儿童家庭的具体状况。
留守儿童在家庭中通常由祖父母、亲戚或其他监护人照料,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
除了生活上的照顾外,他们更需要情感上的支持和关怀。
需要通过调查、走访等方式深入了解留守儿童家庭的实际情况,为他们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支持。
二、提供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很容易导致心理问题。
我们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心理支持和关怀。
可以通过组织心理辅导、常规的情感交流活动等方式,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和温暖,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服务体系,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工作人员,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和支持。
还可以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扩大交际圈子,增加正面情感体验,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三、加强教育资源的倾斜支持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教育指导,往往在学业上存在较大困难。
需要加大对留守儿童教育资源的倾斜支持力度。
可以通过设立特别奖学金、提供免费教育资源、加强教育培训等方式,帮助留守儿童提高学业成绩,增强学习动力。
可以组织志愿者到留守儿童家庭开展教育辅导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的家长教育,提高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和关注,共同为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助力。
四、建立社会关爱机制留守儿童家庭状况问题要解决,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关爱。
可以通过建立社会关爱机制,组织志愿者队伍,定期走访留守儿童家庭,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成长情况,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引导社会各界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动员社会资源,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公益服务和支持。
政府、企业、媒体等各方都可以积极参与,共同为留守儿童家庭状况问题做出努力。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随着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民工外出务工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大难题。
这些留守儿童通常是指因父母长期离家务工、离异、生病等原因,而留在农村的未成年子女。
他们面临诸多教育问题,如学业成绩差、心理问题、行为问题等,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成为了关注的热点话题。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学校条件差:农村地区的学校通常设施简陋,师资力量不足,导致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农村留守儿童在这样的学校环境下学习,难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
二、心理问题突出: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关爱和陪伴,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例如情感孤独、自卑等。
三、学业成绩较差:缺乏家长的督促和指导,以及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普遍较差,影响他们未来的学习发展和就业前景。
四、行为问题突出:缺乏家庭教育和社会熏陶,以及长期独处的影响,一些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出现问题行为,例如早恋、打架斗殴等。
一、加大教育投入:政府部门应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提高教学质量,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机构:在农村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机构,为他们提供情感关怀、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等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三、加强家庭教育: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村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支持,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育儿水平,让父母能够更好地关爱和照顾留守儿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四、建立社会支持网: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网,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资源、生活帮助和情感关怀。
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家长应提高自身的教育意识,关心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社会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支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其策略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其策略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留守儿童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
他们因为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长期留在农村,缺乏家庭关爱与教育资源,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其策略,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外出务工、离异或其他原因,长期单独或与其他家人在农村居住的未成年人。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超过九千万,占农村儿童的三分之一以上。
他们通常在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的照料下成长,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照料,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出现问题行为、学习成绩下降、人际关系困难等情况。
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带动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难题之一。
1. 父母外出务工。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许多父母被迫外出务工,留守儿童成为无奈之举。
2. 家庭变化。
农村家庭结构变迁,离散的家庭关系使得儿童无法得到家庭的关怀。
3. 教育资源不足。
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留守儿童面临较差的学习环境和教育机会。
4. 社会环境恶劣。
农村社会环境恶劣,存在安全隐患,留守儿童容易受到不良影响。
1. 完善政策法规。
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规,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力度,保障他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2. 加强定期探望。
父母和亲戚应定期回家探望留守儿童,与他们保持联系,提供亲情关怀。
3. 加强家庭教育。
加强父母和亲戚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
4. 创设良好学习环境。
在农村设立教育中心,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
5. 加强社会关怀。
组织志愿者和社会组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公益活动,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社会问题,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和留守儿童问题的投入,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社会关爱。
对农村留守儿童
对农村留守儿童1. 引言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而留在农村老家生活的儿童。
这一群体由于缺乏良好的监护和教育环境,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
本文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2. 主要问题2.1 教育问题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农村留守儿童常常无法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
他们可能在教育机构上课时间不定期缺席,无法跟上同龄人的学习进度。
缺少家庭监管和支持,他们更容易在学业上感到挫败和失落。
2.2 心理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在情感上缺乏父母的陪伴,往往感到孤独和无助。
他们可能经历情感上的困扰和焦虑,甚至出现孤独症的症状。
这种长期的心理压力可能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3 社交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温暖和亲情关怀,面临着社交问题。
他们可能缺乏与同龄人的交往机会,社交能力和交流技巧不够发达。
这可能导致他们感到孤独和难以融入社会。
2.4 健康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通常缺乏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可能容易患上一些常见疾病。
由于缺乏父母的照顾和指导,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不够重视。
3. 解决方案3.1 加强教育资源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支持力度,建设更多的教育资源。
可以设立留守儿童学习中心,提供免费的学习场所和教育辅导。
同时,可以通过网络教育等方式,为他们提供与城市学生同等的教育机会。
3.2 心理辅导和关爱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和关爱非常重要。
可以设立心理咨询中心,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
同时,可以组织各种社会活动和集体活动,增加他们与社会的联系和社交机会。
3.3 加强社会支持网络农村留守儿童需要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关注。
可以建立志愿者组织或社区机构,关注他们的生活和成长。
通过与父母和社区的合作,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关怀。
3.4 健康管理和教育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管理和教育,可以提升他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四篇)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四篇)篇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3300字“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长期的、必然的社会问题。
由于历史和现实等诸多原因,“留守儿童”在我国经济社会结构中处于“弱势”地位,是一种特殊的群体,特别是在我县,“留守儿童”为我县“打工经济”的繁荣承担了很多压力和责任,有理由得到社会的更多关注、关心和关爱。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所谓留守儿童,就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
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不仅成为我县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而且给正在成长中的儿童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影响。
通常情况下,在父母外出打工后,农村留守儿童有四种被监护方式。
一是隔辈监护。
监护人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他们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主体。
他们占监护者总数的90%左右。
他们的年龄大都在60岁以上,这些人绝大多数人文化水平较低,文盲半文盲占绝大多数。
二是上辈监护。
监护的主体是叔叔、婶婶,舅舅、舅妈等。
这类监护比例不是很大。
但是,这种监护方式存在着监护权比较频繁流动的问题,很不稳定。
三是同辈监护。
监护者是哥哥、嫂嫂或姐姐、姐夫。
这类监护者一般是年纪较轻,文化水平也较高,如果有就业信息或机会,他们随时都会外出打工。
所以,该类监护者也存在着监护权不稳定的问题。
四是监护缺失。
也就是农村流动父母外出打工后,把监护权交付给了留守儿童自己。
这类留守儿童往往除了要自己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外,还要承担起农业劳动力的角色,照顾好自家的农田。
二、留守儿童现状产生的根源(一)农民工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最直接的根源。
我县农村青壮年约有80%以上常年流向各地,但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
原因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人选择到城市谋生,导致不少留守儿童在农村生活。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
本文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现状与问题1. 父母缺位与偏差行为由于长时间工作,留守儿童的父母很少在家中出现,导致留守儿童长期没有家庭的陪伴和精神支持。
此外,一些家长在儿童教育中存在偏差行为,如情绪上的冷漠、过度物质关注和溺爱等,从而儿童面临心理困境和行为问题。
2. 学习成绩与道德核心价值观教育缺失留守儿童因为长期没有相应的家庭教育,学习成绩得不到有效保障,同时,在受到一些不正面的社会价值观影响,其道德观念也难以培养和巩固。
3. 交流方式和能力的问题由于长期缺乏家庭关爱和陪伴,留守儿童在交流方式和交往能力上显得有限,而在成长过程中,良好的交往能力是其发展各方面的关键。
二、对策1. 加强家长教育需要向留守儿童的家长传授正确的育儿理念和方法,父母应当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指导儿童的学习和成长,建立互相信任的家庭关系。
此外,需要加强家长的人生规划,引导适度地发展家庭经济,减少长期离开家的现象。
2. 政府调配资源政府可以适时对留守儿童提供帮助,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建立特殊教育基地,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帮助。
同时,政府可以向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投资,建立更多的教学设施和环境,让孩子们有更舒适、安全的学习环境。
3. 增强素质教育留守儿童需要多角度、全方位的培养,需要注意他们的情感、智力和道德教育方面。
因此,学校需要加强课外活动,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提高他们的兴趣爱好和良好的交往能力。
同时,学校也应该实施素质教育,引导留守儿童掌握正确的人生方向和行动规律,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
4. 社会救助社会应对留守儿童表示关注和关爱,进行必要的物质和精神帮扶,如特别教育和心理咨询,建立更好的社会支持网络。
此外,礼品和探访等节日活动也应该不断创新,慰问留守儿童和陪伴他们的志愿者,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爱和关怀。
关爱留守儿童
关爱留守儿童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急剧增加,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留守儿童经常面临着教育、健康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困境,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努力。
本文将探讨留守儿童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途径。
一、留守儿童的问题1.1 孤独与自卑感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经常独自面对生活。
“空巢”式的家庭环境使得他们缺乏亲情的陪伴。
缺乏父母关爱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孤独感、自卑感等负面情绪,甚至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1.2 教育滞后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其学习条件严重不足。
缺乏父母的指导和关注,他们在学习上会遇到许多困难,学习成绩普遍较低。
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个人发展,也制约了农村地区整体的教育水平。
1.3 营养不良留守儿童的饮食营养相对不够均衡,由于缺乏监督和照顾,他们容易形成不良的饮食习惯,使身体发育受到影响,易患疾病。
二、关爱留守儿童的途径2.1 家庭关爱父母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依靠和支持,他们应该尽量减少外出务工时间,或者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以便跟随孩子居住在一起。
如果长时间不得不外出,他们应该保持与孩子良好的沟通,给予关心和鼓励,让孩子感知到家人的温暖。
2.2 利用互联网技术借助互联网和现代科技手段,可以实现远程教育和亲子关爱。
学校和家长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教学,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
同时,通过视频通话等方式,增加与父母之间的互动,减少孩子的孤独感。
2.3 引入社区志愿者社区可以组织一些关怀项目,吸引志愿者参与到留守儿童的生活中。
志愿者可以帮助留守儿童完成学业,指导他们健康饮食,提供心理支持等。
这不仅能够缓解儿童的孤独感,还能够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2.4 政府支持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问题,制定相关政策并落实到位。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和优质的教育环境。
此外,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关注度,让更多人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动中。
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教育对策
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教育对策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监护人因工作等原因长期不在家陪伴孩子,这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行为的出现。
以下是一些教育对策,帮助留守儿童应对问题行为:
1. 建立稳定的日常生活规律: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包括起床、吃饭、学习、娱乐和睡觉等活动。
给留守儿童提供有规律的生活环境,稳定的生活节奏可以帮助他们减少焦虑和不安情绪。
2. 加强情感沟通和关怀:与留守儿童保持良好的沟通,尽量多花时间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通过电话、视频通话或书信等方式与父母保持联系,让孩子感受到家人的关心和爱。
3. 培养兴趣爱好:鼓励留守儿童参加各种兴趣班或社交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通过参与有意义的活动,留守儿童可以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
4. 提供适当的自我管理和决策机会:给留守儿童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参与家庭规划和决策。
在合理的范围内,鼓励他们做出自己的选择,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指导。
5. 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帮助留守儿童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朋友关系,让他
们有机会参与集体活动和社交互动。
这将有助于留守儿童增强社交技能,提高自信心,减少孤独感和问题行为的出现。
6. 寻求专业支持:如果问题行为较为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家长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如心理咨询师或儿童心理学家。
他们可以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和支持,帮助解决问题行为背后的根源问题。
以上是一些教育对策,帮助留守儿童应对问题行为。
关键在于建立稳定的生活环境、加强情感沟通和关怀,培养兴趣爱好,提供自主权和社交机会,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支持。
这样可以帮助留守儿童更好地适应家庭状况,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及其防治措施随着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和农村人口外流的加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长期以来,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这些孩子由于长期独自在农村家中生活,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导,容易受到不良影响,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为了有效防治农村留守儿童的犯罪问题,我们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采取相关措施,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并全面提升他们的素质。
一、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的形成原因1. 家庭教育缺失: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和父母的关爱。
长此以往,儿童容易受到不良影响,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2. 社会关注度不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一直受社会关注度不足,缺乏关爱和帮扶措施,使得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甚至犯罪。
3. 社会环境恶劣:农村留守儿童长期处于贫困环境中,受教育条件差,文化水平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易受到不良影响,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二、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的类型1. 盗窃、抢劫等财产犯罪:由于长期缺乏监督和教育,留守儿童在不良环境中容易受到诱惑,产生偷盗等违法犯罪行为。
2. 暴力行为犯罪:长期处于缺乏父母监管的环境中,留守儿童很容易产生攻击行为,甚至参与打架斗殴等暴力行为。
3. 不良行为犯罪:长期缺乏正面引导和教育,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吸烟、赌博、吸毒等不良行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三、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的防治措施1. 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机制:国家和社会应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关爱力度,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机制,包括提供心理辅导、教育资助和爱心关怀等服务。
2. 家庭教育加强: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支持,鼓励父母回乡创业或就近务工,尽快回到家庭,亲自教育和关爱孩子。
3. 增加社会关爱力度:通过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心理辅导等活动,增加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关爱力度,帮助他们改善心理健康和生活水平。
4.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通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增加留守儿童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使他们远离违法犯罪。
关注留守儿童教育
关注留守儿童教育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监护人因工作或其他原因长期不与他们居住在一起的儿童。
这个特殊群体面临着诸多教育问题,需要我们的关注与支持。
本文将讨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缺乏亲情陪伴: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缺乏家庭的温暖与关爱,无法获得正常的亲子互动,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造成了负面影响。
2. 教育资源匮乏:留守儿童普遍来自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不足。
他们可能面临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设施简陋等问题,导致他们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结果都不尽人意。
3. 学业压力与自我管理困难:留守儿童在学业上缺少监督,可能面临学习压力和自我管理困难。
由于无人指导,他们容易走上错误的学习道路,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
第二部分: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方案为了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家庭关怀与社区支持:建立留守儿童关怀小组,由社区成员和志愿者互相照顾和支持这些孩子,提供情感上的陪伴。
同时,也鼓励父母在休假时返乡与孩子团聚,加强亲子关系。
2. 教师培训和师资支持:为农村地区的学校提供更多教师培训和支持,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与专业素养。
同时,鼓励城市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确保留守儿童能够获取良好的教育资源。
3. 心理辅导与关爱服务:建立心理辅导团队,为留守儿童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增强心理健康。
同时,加强关爱服务,为留守儿童提供集体活动和娱乐设施,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
第三部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和建议关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在于,他们是脆弱群体,需要特别的关爱和支持。
为了确保他们的健康成长,我们需要:1. 政府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多资源和支持,确保留守儿童能够享受公平的教育机会。
2. 社会关怀:全社会应关注留守儿童的问题,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关爱和支持。
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与解决方案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工作或离乡谋生而留在家乡务农的儿童。
由于父毋的长期离家外出工作,而未能与父毋同住,其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方式与其他正常家庭相比有着较大的不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围绕留守儿童面临的教育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留守儿童教育问题1.心理健康问题留守儿童缺少父毋的关爱和教育指导,容易产生孤独、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
长期的孤独感和缺乏安全感,会影响其心理健康,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
2.学习困难由于长期缺乏家长的教育指导和监督,留守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律能力较低,容易产生学习困难。
很多留守儿童在学业上成绩不理想,甚至辍学的情况时有发生。
3.行为问题部分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家庭教育的不足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容易产生叛逆、攀比、不良行为等问题。
一些留守儿童甚至会尝试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
4.人际关系问题长期缺乏家庭关爱和教育指导,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弱,容易在与人相处和团体协作方面有所不足,甚至出现社交恐惧等问题。
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案1.营造亲情温暖,加强家庭教育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增进亲子关系。
在孩子的心理建设上要主要培养他们做人的品质,进行充分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2.加强学校教育,提高学习成绩学校是孩子最主要的成长环境,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应注重留守儿童的学习指导和辅导,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学校应该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帮助。
帮助孩子树立自信,保持积极的心态,理性看待生活和未来,避免产生消极情绪和心理问题。
4.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加课外活动课外活动可以帮助留守儿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培养综合能力和兴趣爱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有助于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和孤独感。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大量劳动力进城务工;教育就面临一个新的问题——留守儿童教育..受农村整体经济、文化及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等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教育状况不尽如人意;问题愈发凸显;令人堪忧;成为和谐社会构建中一个“不和谐”的音符..那么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哪些呢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一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对孩子往往会产生负疚感;多采取物质+ 金钱的方式;来弥补孩子精神上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养成胡乱花钱、奢侈浪费、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气;极易形成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错误思想认识..二心理孤僻、抑郁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聚少离多;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引导教育;他们渴望亲情;渴望父母能在他们身边;当孩子的情绪情感发生变化时;由于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引导;容易产生自卑、孤僻、敏感、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影响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使他们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社会;都经常出现一些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行为;这些行为常常超越道德、法律底限..三学习态度不端正“读书无用论”现象普遍留守儿童受年龄和身心发展的限制;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加之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使父母往往忽视孩子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导致留守儿童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读书无用论”现象较为普遍..四法制观念淡漠、道德失范现象增多农村“留守儿童”大多跟祖辈一起生活;由于文化层次较低;对孩子比较纵容溺爱;只求孩子平安无事;在物质上不亏待孩子;而对孩子精神上的需要、道德习惯的养成少有关注..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行为出现偏差;道德失范现象严重;主要表现为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甚至染上了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的恶习;更有甚者干脆成为了社会上失足青年的打手和帮凶;逐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法制观念极为淡薄..二、留守儿童中存在问题成因的分析一艺术教育的缺失;使儿童阶段的创造力发展受限;而创造力又影响孩子解决实际生活或学习问题的能动性;观察环境和自主创造的主动性不足;可导致社会适应困难..留守儿童的社会心理发展尚处于无法自知自控的早期阶段;该阶段的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将来的社会适应能力..乡村学校艺术教育资源有限;孩子们的学习模式较一元化..二社会认知偏差;使留守儿童在升学阶段无法预知社会环境的变化;无法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学习心态和生活习惯;若无主动探索外部世界的自主习惯;他们将面临巨大的心理落差..乡村学校由于教学资源不足、教学观念传统;常忽视引导孩子主动认知外部世界..课本知识呈献给孩子的世界较为平面;孩子的好奇心也无法被持续刺激..通过艺术教学;他们就可能会被艺术魅力引导;主动学习新知和体验学习乐趣的欲望也被激发出来..三留守儿童和父母间或祖父母间的代际沟通缺乏;导致他们个性孤僻、表达被动、沉默自闭等心理问题;与周围人沟通是孩子与世界积极互动的重要渠道;沟通习惯影响心理平衡能力的成熟..在部分乡村学校;留守儿童面临着贫穷、欺负、歧视等问题;当他们的心理诉求无法得到正向回馈;便逐渐萌发了习得性无助;不再信任环境;选择关闭自己.. 通过艺术的启发;孩子们将更喜欢对外界表现自己;和别人做情感上的沟通..四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模糊、学习心态较复杂;因为父母和稍年长的兄长们在外大多从事低技能和机械式的劳务;留守儿童不敢期待大梦想;甚至在升学压力前无法自我激励;学习动机和学习心态会影响儿童的未来的职场发展..三、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家庭、学校、社会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形成的三个重要因素;因此必须从这三方面入手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一重视亲情关怀;强化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他们对于孩子的个性发展、人格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要在思想上使父母充分认识到思想品德教育在子女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改变重物质轻精神;重智育轻德育的传统观念;在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多的关注其思想、行为及心理的发展变化;使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其次;要加强父母与子女、学校、代管人之间的沟通;强化父母在子女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了解子女在学习、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动态;做到早发现、早沟通、早解决;使孩子从小就能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第三;要发挥家庭教育在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针对当前我国农民工家长家庭教育知识缺乏的特点;输入地政府可以通过开办“农民工家长学校”;加强对农民工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懂得如何与孩子沟通;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情感交流;扭转留守儿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劣势..二转变教育理念;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也是留守儿童最聚集的地方;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学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德育课的教学活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第二;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重视农村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接受再教育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发挥他们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作用..三营造健康向上的的育人环境;形成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氛围第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相关的政策;切实履行政府职能;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实质上是这些孩子在家庭教育、保护和亲情上缺失的问题;要从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通过法律、政策和制度的不断完善保障农民工和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需要职能部门的长期不懈努力..第二;发挥大舆论的导向作用;加强宣传;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帮助农村留守儿童;为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水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第三;清理整顿校园周边小环境;营造和谐的社会大环境..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使留守儿童免受不良风气的影响;对他们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民工进城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城市化、市场化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期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因此;家庭、学校、社会应该齐抓共管;把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做好..。
论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现状、问题和治理对策
论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现状、问题和治理对策一、本文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他们的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则被迫留在了农村。
这些孩子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面临着诸多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进而导致部分留守儿童出现了犯罪行为。
本文旨在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现状、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本文将对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包括犯罪的类型、特点以及发展趋势等。
本文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犯罪背后的原因,如家庭教育缺失、社会环境不良、心理健康问题等。
本文将提出一系列治理对策,包括加强家庭教育、改善农村教育环境、优化社会环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以期减少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发生,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的关注,共同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现状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其现状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和趋势。
从犯罪类型来看,农村留守儿童涉及的犯罪主要集中在盗窃、抢劫、故意伤害等侵犯财产和人身安全的犯罪上。
这些犯罪行为的发生,往往与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以及社会支持不足等因素密切相关。
家庭环境的缺失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往往缺乏家庭的关爱和监管,容易形成孤僻、叛逆的性格,进而产生对社会的不满和敌意。
同时,一些留守儿童还可能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面临生存压力,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教育资源的匮乏也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重要因素。
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留守儿童往往难以获得良好的教育机会。
一些留守儿童因为学习成绩不佳而遭受歧视和排斥,进而产生自卑和逆反心理,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而走上犯罪道路。
社会支持的不足也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犯罪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农村地区的社会支持体系相对薄弱,留守儿童往往缺乏必要的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支持。
2024年留守儿童现状调研报告
2024年留守儿童现状调研报告2024年留守儿童现状调研报告1(约3799字)近几年来,在我县的农村出现了一大批的“留守儿童”。
这些父母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缺少父爱、母爱、家庭温暖的农村孩子,面临着生活、学业、心理上的诸多问题。
近期,我们专门组织力量到鹤溪镇,采取问卷、访谈、座谈会等形式,对“留守儿童”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结合本次调研的情况,对“留守儿童”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建议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基本情况据统计,鹤溪镇现有人口2.6万多人,现有6400名农村青壮年常年在外务工。
打工收入占农民家庭总经济收入的90%。
本次调查选取鹤溪镇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学生,年龄分布在7-16岁之间。
本次调查共涉及58个班级,总人数2469人(其中,初中生819人,小学生1670人)。
在2469名被调查对象中,父母双方均常年或大部分时间在外务工的留守学生占总数的53%。
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教育现状及性格培养等方面不容乐观。
一是成长环境和教育现状。
外出经商、务工的家庭多半是当地家庭贫困、生活困难迫于无奈才背井离乡,只有一小部分通过合法经营、勤劳致富明显改善了家庭生活状况,而更多的农民仍然挣扎在温饱线上。
“留守儿童”一方面要承受家庭贫困的困扰,另一方面还要承担大量的家务和农活,从而使他们原本恶劣的学习环境雪上加霜。
如鹤溪中学八年级四班学生陈杰,父亲身染重病不幸死亡,母亲带着姐姐离家出走,他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爷爷也是身患不治之症。
早上,他早早地起床来到学校,中午赶回家拔兔草,做好了家里的杂活才能来上课,每日如此。
生活的无奈和艰辛造成“留守儿童”的正常成长和教育根本无从谈起。
二是性格的培养。
由于正常的家庭心理环境的缺失、农村教育环境的不理想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渗透,使得留守儿童形成了典型的个性特征和行为缺陷。
祖辈的溺爱,造成留守儿童我行我素、不尊敬老人、固执倔强、情绪波动大、爱发脾气等不良性格。
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
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随着城市化和农村人口减少,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走出家园,移居城市或外地谋生。
这导致了一些子女被迫留在乡村,由爷爷奶奶或其他家庭成员照顾,他们被成为“留守儿童”。
这些孩子的生育环境经常比其他孩子差,他们长期忍受着与父母的分离痛苦,随之而来是各种行为问题和自我身份认同感缺失。
因此,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亟需一系列有效措施。
一,留守儿童现状分析1. 缺乏家庭陪伴由于父母需要远离家乡谋生,在城市生活,留守儿童几乎整个童年时期都是孤独的。
因此,独处时间多,在生活和学习方面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如心理上的抑郁和学习上的挑战。
这导致留守儿童很难正常成长,会受到诸如攀比、打架等有害行为的影响,不良社会行为对其产生负面影响。
2. 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通常缺乏相应的家庭教育,只能得到较少的关心和引导。
在这种情况下,留守儿童常常由老人或其他家庭成员照顾,但他们的年龄大多比孩子年龄大得多,教育孩子更困难。
3. 学习环境和资源差异大与城市孩子相比,留守儿童的教育环境和资源要差很多。
在农村,学校和图书馆的设施不完善,教学质量也不高。
而城市的孩子,他们有更多的资源,例如更优质的学校、更先进的教育设备和更多的文化活动。
这导致留守儿童更难与其他孩子竞争。
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1. 政策上的改变政府要提高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并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需要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卫生健康以及教育等方面的保障。
政府还应该加大对留守儿童社会福利的投入力度。
2. 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对于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首先要解决的是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
政府可以推出带薪留守政策,让留守农民工享受同等待遇,实行定期工资发放。
这样便可让让留守儿童得到更优质的生活与教育资源。
3. 强化社区服务社区应该为留守儿童提供相应的帮助,例如可以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举办教育和培训、组织体育活动。
同时,可以把留守儿童和城市的孩子联接起来,让留守儿童有机会与他人交往,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留守儿童是指父母由于工作、生活等原因长期不能陪伴在身边而留在原籍的儿童。
留守儿童问题成为当代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长期缺乏家庭关系的陪伴,留守儿童面临多种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教育成长。
实际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迫切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各方合力,才能有效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
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1. 心理问题:长期与父母分离会给留守儿童带来心理不安全感,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他们缺乏温情的家庭环境和家长的关怀,心理问题困扰他们的成长。
2. 生活习惯不良:缺少家长的教育和引导,留守儿童的生活习惯通常不良,饮食不规律、作息不正常,容易形成不良的生活方式。
3. 学习困难: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长的指导与关爱,学习上存在困难,学习动力不足、自律性差,严重影响学业成绩。
4. 行为问题:缺乏家长的管教和引导,留守儿童较易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例如冷漠、孤独、攻击性、逆反行为等。
对策1. 建立“空巢青少年”关爱体系政府、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可以合作,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体系,提供心理辅导、学习辅导等服务。
可以开设心理咨询热线,招募心理医生和志愿者,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
可以组织志愿者到学校和留守儿童家庭开展关爱活动,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提供帮助和支持。
2. 完善留守儿童监护制度建立留守儿童监护制度,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监护和照料。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明确留守儿童监护的责任主体,确保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安全。
可以建立留守儿童关爱基地,提供留守儿童的临时看护服务,确保他们的生活和安全。
3. 加强家庭教育工作加强家庭教育工作,培养父母对于子女的责任心和关爱意识。
政府可以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活动,提供家庭教育培训,帮助父母提高养育孩子的能力。
学校和社会团体可以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和活动,引导父母更多地参与子女的生活和成长。
4. 加强学校教育管理学校应当重视留守儿童的特殊情况,制定相应的教育管理措施,提高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现状、应对措施
自1994年第一次出现留守儿童一词,近二十年来,随着社会的变迁,留守儿童一词也出现了更多更普及的定义。
近年来留守儿童各种问题行为与日俱增,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本文就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根源、现状进行分析,旨在对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提出应对措施,减小留守儿童问题行为发生的概率。
标签:留守儿童;问题行为;影响因素;现状;展望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规模为2948万,其中6~14岁学龄阶段儿童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占48.31%,因为和父母长期分离,留守儿童生活照顾、安全保护和接受教育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留守儿童无法享受正常家庭的抚养、教育和关爱,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
然而,留守儿童恰恰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刻,面临着人生的分水岭,会面临着不同的困惑而无法应对。
面对这样的事实,我们不得不对留守儿童问题行为产生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遏制留守儿童产生问题行为。
1.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
(1)遗传因素。
遗传是儿童成长发展的先决条件,对孩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先天的脑损伤和智力等问题是促进留守儿童产生问题行为的关键因素。
(2)家庭因素。
家庭作为儿童社会化的最早和最主要的执行者,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已有的儿童发展和问题行为的理论认为家庭中存在一些不良因素与儿童的问题行为密切相关。
一个家庭的和谐与否、父母是否互相关爱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
而不完整不和睦的家庭是导致孩子问题行为的直接原因。
(3)学校因素。
学校中课堂学习氛围、教师人格魅力、同伴关系等因素都对留守儿童的行为产生关键影响。
其中,同伴关系对于留守儿童尤为重要。
同伴的榜样作用对留守儿童的行为有着关键影响。
2.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现状
(1)现实实发案例。
2006年6月29日,姜堰桥头中心小学校长管柏林指出,很多留守儿童都存在这样一些问题:散漫、任性、经常打架斗殴、制造恶作剧、不爱学习。
2015年6月10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政府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9日晚11点半,该区田坎乡4名儿童在家中疑似农药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
留守儿童自杀的现实摆在了公众面前。
(2)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研究还比较少。
李光友和陶方标的研究表明,完整的家庭结构可以降低自杀的危险性,不完整的家庭对儿童心理健康有害。
西南大学陈旭应用日本长岛贞夫等人编
制的《问题行为早期发现测验手册》(PPCT)来测查学生的问题行为及其家庭影响因素,得出是否与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父母外出时间、外出距离、回家频率、代养人类别及教养方式、留守儿童性别及年级是影响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
3.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应对措施
留守儿童问题行为预防的道路可谓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1)国家重视,颁布政策。
党和政府需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颁布相关的法律政策促进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的防治,并且鼓励相关部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提出问题行为的干预措施。
(2)坚持“机制为先,完善社会支持系统”。
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是防治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的有效利器。
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机制为先,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并且可以通过课堂教育、社会实践等途径,创建一套完整、科学、系统的社会支持体系。
(3)父母关注,关爱儿童。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父母可以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世界的熏陶。
父母的关爱可以帮助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和危机应对能力。
留守儿童产生问题行为正是由于缺乏关爱,缺乏危机应对能力,无法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4)坚持“以人为本”,融合师生之间的教育指导关系。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留守儿童的教育应该做到“以人为本,为学生服务”的宗旨,从而努力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促进师生之间亲密友好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妇运,2013(06):30—34.
[2]王爱莲.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思考[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06).
[3]黄小娜,吴静,彭安娜,等.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不可忽视的弱势人群[J].医学与社会,2005(02).
(指导老师:赵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