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实验方案

合集下载

遗传实验03:果蝇综合大实验-

遗传实验03:果蝇综合大实验-
果蝇作为模式生物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果蝇在药物 筛选、疾病模型建立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拓展果蝇在进化生物学和生态学领域的研究
通过研究果蝇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和进化机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生物进化和生态学的 基本规律和原理。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果蝇培养环境
培养基的制备
培养基成分
制备果蝇培养基时,需要包含水、 琼脂、酵母粉、糖和其他营养成
分,以保证果蝇正常生长和繁殖。
制备流程
按照规定的比例混合各种成分,加 热溶解琼脂,再加入酵母粉和其他 营养物质,搅拌均匀后倒入培养瓶 中,等待凝固。
注意事项
培养基的pH值和温度需控制在一定 范围内,以保证果蝇的正常生长和 繁殖。
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温度控制
果蝇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果蝇 的生长和繁殖。因此,需要使用恒温设备来维持培养环境的温 度。
湿度控制
果蝇需要一定的湿度环境,湿度过低会导致果蝇脱水死亡, 湿度过高则会导致果蝇滋生细菌。因此,需要保持适当的湿 度环境,通常湿度应控制在60%-70%。
结论与讨论
结论总结
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总结出果蝇遗传特性的规律和特点。
讨论与展望
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讨论,探讨果蝇遗传特性的机制和未来研究方向。
05 实验总结与展望
实验收获与体会
实验收获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果蝇的遗传特性和繁殖机制,掌握了果蝇杂交实验的基本操作流程和 技术,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04 结果分析与解读
数据记录与整理
实验数据
详细记录了果蝇在实验过程中的生长 情况、繁殖情况以及表型特征等数据 。

果蝇实验报告

果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果蝇的遗传学特性。

2. 掌握果蝇的遗传实验方法。

3. 学习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一种常用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具有以下特点:1. 生命周期短,繁殖速度快,便于实验操作。

2. 基因连锁和交换现象明显,便于观察和研究遗传规律。

3. 基因数目相对较少,便于解析。

本实验主要观察果蝇的性别决定、染色体遗传、基因连锁和自由组合等现象,验证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果蝇、白蚁、酒精、生理盐水、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解剖针、培养皿、酒精灯、剪刀等。

2. 试剂:醋酸、甘油、生理盐水、乳酸等。

四、实验步骤1. 观察果蝇的性别决定(1)观察果蝇的生殖器官,判断性别。

(2)记录性别比例。

2. 观察果蝇的染色体遗传(1)取果蝇幼虫,制作染色体涂片。

(2)观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判断染色体遗传。

(3)记录染色体遗传现象。

3. 观察果蝇的基因连锁(1)选取具有特定基因型的果蝇,进行杂交。

(2)观察F1代的表现型,判断基因连锁。

(3)记录基因连锁现象。

4. 观察果蝇的自由组合(1)选取具有不同基因型的果蝇,进行杂交。

(2)观察F2代的表现型,判断自由组合。

(3)记录自由组合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果蝇的性别决定:实验中,雌雄果蝇比例约为1:1,符合二倍体生物的性别比例。

2. 观察果蝇的染色体遗传:实验中,观察到果蝇的染色体数目为8条,符合二倍体生物的染色体数目。

3. 观察果蝇的基因连锁:实验中,观察到F1代的表现型为杂合子,符合基因连锁现象。

4. 观察果蝇的自由组合:实验中,观察到F2代的表现型比例为9:3:3:1,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果蝇的遗传学特性,掌握了果蝇的遗传实验方法,验证了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制作染色体涂片、观察染色体遗传、基因连锁和自由组合等现象,为今后的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果蝇的三点测交试验

果蝇的三点测交试验

果蝇的三点测交试验
果蝇的三点测交试验是一种经典遗传学实验,用于研究性状的遗传方式和遗传规律。

该实验利用果蝇容易繁殖、生命周期短、遗传稳定等特点,通过人工控制交配,可以确定
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从而深入了解遗传现象。

实验步骤:
1.饲养果蝇:首先需培育出足够数量、健康的果蝇,确保其基因型和表型的稳定性。

采用人工饲养的方式,果蝇的饲养环境需控制恒温、恒湿、恒光、无杂质。

2.选取实验材料:选择具有稳定性状的果蝇为实验材料。

例如,选取表现为黑色眼睛、有翅膀、灰色体色的果蝇为正常型(wild type),选取表现为白色眼睛、无翅膀、黄色体色的果蝇为突变型(mutant type)。

3.实验设计:设计交配方案,进行杂交。

将正常型的雌性与突变型的雄性交配,产生
F1代。

将F1代的雌性与F1代的雄性进行三点测交试验。

4.观察表型:观察F1代和F2代的表型。

例如,如果F1代的全部表现为正常型,说明突变型的性状为隐性遗传;如果F1代和F2代都表现为正常型和突变型的混合,则说明突
变型的性状为隐性遗传;如果F1代表现为正常型,F2代表现为正常型和突变型比例为3:1,则说明突变型的性状为显性遗传。

5.计算遗传比例:根据后代表型推断基因型,利用遗传学计算方法计算各基因型在后
代中分布的比例。

三点测交试验是一种重要的遗传学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性状的遗传方式,对基因表达和遗传变异进行研究,为进一步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
思路。

实验二果蝇的双因子实验

实验二果蝇的双因子实验

实验二果蝇的双因子实验引言: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被广泛应用于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模式生物。

它拥有短的世代间隔、易于繁殖和培养,且具有丰富的遗传工具和资源,因此被用来研究多种生命现象。

本实验旨在通过进行果蝇的双因子实验,对果蝇的基因互作进行研究,揭示其遗传规律。

通过交叉杂交基因型不同的果蝇并观察后代群体的表型分布,我们可以推断不同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材料与方法:1.果蝇培养器;2.采集的野生型果蝇;3.各种突变型果蝇(例如白眼果蝇、翅脉丧失果蝇等);4.容器和培养基(用于培养果蝇);5.显微镜和显微镜玻片。

实验步骤:1.建立草果蝇的基因库:分别捕捉野生型和各种突变型果蝇,建立其基因库以保证实验的供给;2.选定两个突变型果蝇:从基因库中选出两个具有突变表型的果蝇,例如白眼果蝇和翅脉丧失果蝇;3.进行双因子交叉杂交:将白眼果蝇和翅脉丧失果蝇进行交叉杂交,产生F1代杂交种;4.分析F1代杂交种的表型分布:观察F1代杂交种群体的表型分布,统计白眼和翅脉丧失的个体数量;5.分离F1代个体:将F1代个体分离并进行单独培养;6.分析F2代个体的表型分布:观察F2代个体的表型分布,统计白眼和翅脉丧失的个体数量;7.统计与推断:根据F2代个体的表型分布,进行数据统计和推断双因子的遗传关系。

结果与讨论:在进行双因子实验后,观察到F2代果蝇群体中白眼果蝇占比为25%,翅脉丧失果蝇占比为25%,白眼和翅脉正常的果蝇各占比25%。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推断果蝇的白眼和翅脉丧失是由两个基因的双重显性突变所导致。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不仅可以揭示果蝇基因的互作关系,还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基因的表达和功能。

此外,通过观察果蝇表型的变异,我们还可以研究基因的表达调控和胚胎发育等生命过程。

总结:通过果蝇的双因子实验,我们可以揭示基因之间的互作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基因的遗传规律。

果蝇作为经典的遗传学模型生物,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基因的工具和资源。

果蝇综合大实验

果蝇综合大实验

(五)果蝇的培养A、培养基的制备果蝇在水果摊或果园里常可见到,但它并不是以水果为生,而是食生长在水果上的酵母菌,因此实验室内凡能发酵的基质,均可作为果蝇饲料。

目前本实验室所用的果蝇培养基配方如下:A:蔗糖13克,琼脂1.3克,加水100毫升,煮沸溶解。

B:玉米粉17克,加水80毫升,混合均匀。

将B 慢慢倒入A中,并不停搅动混合,加热成糊状后,再加1.4克酵母粉,混合均匀,稍冷却后加入1毫升丙酸,调匀后即可分装到培养瓶中。

除了以上的饲料外,常用的还有米粉饲料和香蕉饲料:1.米粉饲料的配制:琼脂0.9—2.5克加入100毫升水中,加热煮沸溶解;再加10克红糖,待溶解后将8克米粉(或麸皮)倒入正在煮沸的琼脂—红糖溶液中去,不断搅拌煮沸数分钟,待成稀粥状后即可分装使用。

2.香蕉饲料配制:将熟透的香蕉捣碎,制成香蕉浆(约50克)。

将1.5克琼脂加到48毫升的水中煮沸,溶解后拌入香蕉浆,再煮沸后即可分装。

以上两种饲料容易生霉菌,必要时需加少量防霉剂。

B、培养容器培养果蝇的饲养瓶,常用的有牛奶瓶,大中型指管,用纱布包裹的棉花球作瓶塞(有条件的地方可改用泡沫塑料作瓶塞)。

饲养瓶先消毒,然后倒入饲料(2厘米厚),待冷却后,用酒精棉擦瓶壁,然后滴入酵母菌液数滴,再插入消毒过的吸水纸,作为幼虫化蛹时的干燥场所。

C、原种培养在作为新的留种培养时,事先检查一下果蝇有没有混杂,以防原种丢失。

亲本的数目一般每瓶5—10对,移入新培养瓶时,须将瓶横卧,然后将果蝇挑入,待果蝇清醒过来后,再把培养瓶竖起,以防果蝇粘在培养基上。

原种每2-4周换一次培养基(按温度而定),每一原种培养至少保留两套。

培养瓶上标签要写明名称,培养日期等,作为原种培养,可控制到10—15℃,培养时避免日光直射。

(六)实验室果蝇品系性状观察认真观察实验室果蝇品系的性状,完成下表品系体色眼色翅型刚毛3 黄红长直4 灰红残直6 灰白短卷18 灰红长直22 灰白长直26 黑檀红长直第二部分果蝇设计实验(反交组)1)理解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正确认识伴性遗传的正反交的差别。

果蝇大实验设计(初稿加草稿)

果蝇大实验设计(初稿加草稿)

果蝇大实验设计初稿PS: 求吐槽、拍砖~1、PPS:和新蕾讨论出来后, 感觉现在有的材料果蝇有:2、转基因果蝇A(Tau)3、转基因果蝇B(绿色荧光)4、残刻翅果蝇(有balancer)5、短刚毛果蝇(有balancer)6、GMR-Gal4果蝇(与A杂交后会有发育不良的表征)实验需要的是转基因果蝇A和转基因果蝇B的三号染色体上基因重组, 追求的稳定遗传则可以是“balancer+重组基因”(因为两条的纯合重组感觉很困难的样子), 其余三只是供我们选择, 作为工具的。

而balancer的效果是:1)与残刻翅/短刚毛决定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让其不发生重组2)如果出现残刻翅/短刚毛纯合, 也即是balancer纯合, 那么果蝇死亡(这样使活着的都满足残刻翅/短刚毛杂合)另外, 感觉还有一点(通过题目前提介绍和后来强调的白眼): A的纯合度(也就是插入进的基因数)越大, 那么眼睛越红(也就是与白眼纯合杂交后会生出橙色眼的子代)实验大致设计:[1]选取A果蝇的处女蝇和B果蝇的雄蝇杂交(数量, 防止回交)[2]选取[1]中子代(应该是相同的基因型)中的处女蝇与残刻翅(感觉残刻翅更好观察区分)雄果蝇杂交(数量, 防止回交)[3]选取[2]中子代有绿色荧光且残刻翅的, 并将其中的处女蝇与GMR-Gal4雄果蝇杂交,出现眼睛发育不良即证明亲代处女蝇为目标蝇(这里就发现亲代处理方面会存在问题, 所以不知道能不能通过眼睛颜色来进行判断;或许可以采用先用眼睛颜色判断,然后再用GMR-Gal4果蝇进行检验;也可以在眼睛发育不良的子代中挑选绿色荧光的子代, 但这会导致以后的子代出现眼睛发育不良, 应该不是上上选)(数量、防止回交)求大大们拍砖呐~。

果蝇的相关实验报告(3篇)

果蝇的相关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通过果蝇实验,验证孟德尔遗传学定律,包括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连锁定律。

2. 学习和掌握果蝇的饲养、观察和杂交技术。

3. 提高对遗传学实验设计、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遗传学研究的模式生物。

果蝇具有以下优点:1. 饲养简单,繁殖速度快,便于实验操作。

2. 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和分析。

3. 遗传变异丰富,便于研究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

本实验主要研究果蝇的遗传学定律,包括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连锁定律。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野生型果蝇、突变型果蝇(如红眼、白眼、长翅、残翅等)、培养皿、培养箱、显微镜、解剖针、酒精灯、镊子等。

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温度计、计时器、酒精棉球、乙醚、酒精、清水等。

四、实验方法1. 果蝇饲养:将野生型和突变型果蝇分别饲养在培养皿中,注意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2. 果蝇杂交:将野生型雄蝇与突变型雌蝇进行杂交,得到F1代;将F1代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2代。

3. 果蝇观察:观察F1代和F2代果蝇的性状,记录红眼、白眼、长翅、残翅等性状的表现。

4. 数据分析:根据观察结果,分析遗传学定律。

1. 饲养果蝇:将野生型和突变型果蝇分别饲养在培养皿中,注意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2. 杂交:将野生型雄蝇与突变型雌蝇进行杂交,得到F1代。

3. 观察F1代:观察F1代果蝇的性状,记录红眼、白眼、长翅、残翅等性状的表现。

4. 杂交F1代:将F1代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2代。

5. 观察F2代:观察F2代果蝇的性状,记录红眼、白眼、长翅、残翅等性状的表现。

6. 数据分析:根据观察结果,分析遗传学定律。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F1代观察结果:F1代果蝇全部表现为红眼和长翅,说明红眼和长翅为显性性状。

2. F2代观察结果:F2代果蝇中,红眼:白眼=3:1,长翅:残翅=3:1,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果蝇打斗实验报告模板(3篇)

果蝇打斗实验报告模板(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观察果蝇在打斗过程中的行为表现。

2. 分析果蝇打斗时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3. 探讨果蝇打斗行为与基因、环境等因素的关系。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野生型果蝇、突变型果蝇2. 实验器材:培养皿、显微镜、计时器、温度计、酒精灯、剪刀、镊子、培养箱等3. 实验试剂:麻醉剂、生理盐水、消毒液等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野生型果蝇和突变型果蝇分别放置于两个培养皿中,保证每个培养皿中果蝇数量相等。

2. 麻醉果蝇:使用麻醉剂将果蝇麻醉,确保实验过程中果蝇不会受到伤害。

3. 观察打斗行为:将麻醉后的果蝇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其打斗行为,记录打斗时间、打斗次数、胜负情况等。

4. 生理指标检测:在实验过程中,定期使用温度计检测果蝇体温,使用显微镜观察果蝇内脏器官变化。

5. 基因分析:收集实验过程中死亡果蝇的DNA,进行基因测序,分析其基因型。

6. 数据统计: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野生型果蝇和突变型果蝇在打斗行为、生理指标、基因型等方面的差异。

四、实验结果1. 打斗行为观察结果:野生型果蝇在打斗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和耐力,打斗时间较长,胜率较高。

突变型果蝇在打斗过程中,攻击性较弱,耐力较差,打斗时间较短,胜率较低。

2. 生理指标检测结果:野生型果蝇体温相对稳定,内脏器官无明显变化。

突变型果蝇体温波动较大,内脏器官出现一定程度的损伤。

3. 基因分析结果:野生型果蝇基因型为AA,突变型果蝇基因型为aa。

五、实验讨论1. 果蝇打斗行为与基因、环境等因素的关系:本实验结果表明,果蝇打斗行为与基因型密切相关。

突变型果蝇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其打斗行为和生理指标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了其在打斗中的胜率。

2. 打斗行为对果蝇生理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打斗行为对果蝇的生理产生了显著影响。

野生型果蝇在打斗过程中,虽然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和耐力,但体温相对稳定,内脏器官无明显变化。

而突变型果蝇在打斗过程中,体温波动较大,内脏器官出现一定程度的损伤。

果蝇设计实验

果蝇设计实验

果蝇设计杂交实验小组成员:蔡舒、若男、佳林、嘉杰一、实验目的通过对果蝇的杂交实验,能基本掌握果蝇的杂交技术。

并验证与加深理解三个遗传规律。

二、实验原理(一)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属于昆虫纲,双翅目。

果蝇形体小,生长迅速,繁殖率高,饲养简便,突变性状多,是遗传学研究的极好材料。

(二)果蝇培养基的配制(三) 遗传基本规律(1)分离定律一对等位基因在杂合子中,各自保持其独立性,在配子型城市,彼此分开,随即进入不同的配子,在一般情况下:F1杂合子的配子分离比为:1:1;F2表型分离比是3:1;F2基因型分离比为1:2:1。

(2)自由组合定律支配两对(或两对以上)不同形状的等位基因,在杂合状态保持其独立性。

配子形成时,各等位基因彼此独立分离,不同对的基因自由组合。

在一般情况下,F1配子分离比是1:1: 1: 1;F2基因型分离比率(1:2:1)2, F2表型比率:9:3:3:1(3)伴性遗传由性染色体所携带的基因在遗传时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方式。

三、实验材料1、果蝇材料:18号:灰体红眼长翅直刚毛;e号:黑檀体红眼长翅直刚毛2、实验器具与药品器具:放大镜、培养瓶、麻醉瓶、白瓷板、标签、毛笔药品:玉米粉、酵母粉、蔗糖、丙酸、琼脂、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正交:e(♀) ×6(♂)反交:e(♀) ×6(♂)分离定律1 选择处女蝇:2 杂交:23℃恒温培养。

3 移走亲本:待F1幼虫出现即可放掉亲本。

4 观察F1:观察F1的体色。

5 F1自交:在新培养瓶内,放入3~5对F1果蝇,培养。

6 移去F1:待F2幼虫出现即可放掉并处死F1果蝇。

7 观察F2:观察F2的体色后处死,连续观察统计数据。

8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分析实验结果与预期理论的符合程度。

详细步骤:选处女蝇-杂交-移去亲本-观察后代-后代自交-移去亲本-观察统计后代-数据处理第一周:选取每组实验所要用的各种果蝇表型(黑檀体红眼长翅直刚毛为母本和灰体红眼长翅直刚毛父本)分别培养使其产卵,9-10天后收集处女蝇。

果蝇综合大实验

果蝇综合大实验

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学实验报告组员:杨朝雄张晓旭赵慧佳杨明月徐聪吴燕张玮单因子、双因子杂交、伴性遗传和三点测交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果蝇的杂交实验,正确理解分离定律的实质,并验证与加深理解三个的遗传规律;2、认识伴性遗传的正、反交差别,掌握伴性遗传的特点;3、掌握绘制遗传学图的原理和方法,加深对重组值、遗传学图、双交换、并发率和干涉等概念的理解;4、掌握果蝇的杂交技术,并学会记录交配结果和掌握统计处理的方法;二、实验器材:1、材料: 6号果蝇灰体白眼短翅卷刚毛和26号果蝇黑檀体红眼长翅直刚毛2、试剂:乙醇、乙醚、果蝇培养基等3、器具:麻醉瓶、酒精灯、白瓷板、毛笔、镊子、培养管、棉球等三、实验原理:果蝇具有生活史短、繁殖率高、饲养简便、染色体数目少2n=8和突变性状多等特点,是研究遗传学的好材料;本次设计实验就是利用果蝇进行一系列的遗传学验证实验和染色体基因相对顺序和距离的测定;1、双因子杂交:果蝇的灰体基因E与黑檀体基因e为一对相对性状,而长翅与短翅为另一对相对性状;这两对基因是没有连锁关系的,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因此非同源染色体的这两对非等位基因可以很好的验证自由组合定律;自由组合规律: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非等位基因,其杂合体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非等位基因可自由组合进入同一配子,结果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若显性完全, F1自交产生F2代表现出4种表型,比例为3:3:1:1;双因子杂交的遗传规律:双因子杂交正交6♀×26♂灰长黑短F1 灰长2、伴性遗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叫作伴性基因,其遗传方式与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有一定差别,它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方式与雌雄性别有关,伴性基因的这种遗传方式称为伴性遗传;果蝇的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单基因控制,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之间的关系为红眼对白眼完全显性;当白眼果蝇♀和红眼果蝇♂杂交,F1代中的雌果蝇为红眼,雄果蝇却为白眼;F2代中红眼果蝇∶白眼果蝇=1∶1,在雌果蝇或雄果蝇中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比例均为1∶1;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X w X w X+Y♂白眼♀红眼F1: X+X w X w Y♀红眼♂白眼F2: X+X w X w X w X+ Y X w Y♀红眼♀白眼♂红眼♂白眼3、三点测交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是连锁的,而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会发生一定频率的交换,使子代中出现一定数量的重组型;重组型出现的多少反映出基因间发生交换的频率的高低;而根据基因在染色体上直线排列的原理,基因交换频率的高低与基因间的距离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基因图距就是通过基因间重组值的测定而得到的;如果基因座位相距很近,重组率与交换率的值相等,直接将重组值作为基因图距;如果基因间相距较远,两个基因间往往发生两次以上的交换,必须进行校正,来求出基因图距;通过一次三点测验可以同时确定三个连锁基因的位置,即相当于进行三次两点测验,而且能在试验中检测到所发生的双交换;如果两个基因间的单交换并不影响邻近两个基因的单交换,那么预期的双交换频率应当等于两个单交换频率的乘积,但实际上观察到的双交换值往往低于预期值,因为每一次发生单交换,它邻近也发生一次交换的机会就减少,这叫干涉; 三点测交6号♀wsnm/wsnm ⨯ 26号♂+++/Y白卷短 红直长统计F2代各类型及数目填入表格四、实验步骤: 1.准备工作:将麻醉瓶和器具白瓷板、毛笔等领取培养管6支,填写标签并贴在培养管上; 标签写法举例如右:选取6号处女蝇和26号雄蝇:实验前2-3天陆续按组合收集8小时内羽化的果蝇,分离♀♂2果蝇杂交:转移5-6对亲本,记录杂交日期和亲本组合名称; 4、去亲本:杂交后7-8天;F1: ♀+++/wsnm ♂wsnm/Y 红直长 白卷短⊗5、F1代性状观察及自交:去亲本后4-5天进行,连续检查2-3天;移5-6对进行自交无需处女蝇;6、再去亲本:自交后7-8天7、记录结果:去亲本后4-5天进行,连续统计7-8天五、实验记录:记录了11月12日到11月20日的数据;数据总数表一表二表三六、实验数据分析:1、单因子杂交的实验数据分析1预期F2的表型与比例灰体:黑檀体=3:1单因子杂交的χ2测验df=2-1=1;α=;χα2=结论:χ2<χα2;观察值与预期值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实验结果符合3:1的分离比;2、双因子杂交的实验数据分析1预期F2的表型与比例:灰长:灰短:黑长:黑短=3:3:1:1双因子杂交的χ2测验df=4-1=3;α=;χα2=结论:χ2<χα2;观察值与预期值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实验结果符合3:3:1:1的分离比;3、伴性遗传的实验数据分析1预期F2的表型与比例:红眼雌:白眼雌:红眼雄:白眼雄=1:1:1:1伴性遗传的χ2测验df=4-1=3;α=;χα2=结论:χ2<χα2;观察值和预期值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实验结果符合1:1:1:1的分离比4、三点测交的实验数据分析:两端的基因间距离进行校正:%+2×%=%据本次实验结果算出的三个基因的相对顺序和距离w-sn-m三个基因的遗传学图单交换率分别为%和%;双交换率为%并发率=%/%×%=,干扰==;意味着13%的双交换被干涉掉了,说明染色体的一个区段的交换抑制了邻近区段的另一次交换;七、结果讨论:本次遗传学综合大实验历时一个多月,并分为单因子、双因子杂交、伴性遗传和三点测交四个部分;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并且分配好每个人的任务,在观察和统计的过程中要认真、细心;就实验结果来看,一个小组的实验数据是远远不够的,实验数据少导致了在验证伴性遗传、自由结合定律的时候与预期比例有偏差;但是总体来说,本次的实验还是成功的;。

果蝇三点测交试验

果蝇三点测交试验
单击添加副标题
果蝇的三 点测交试

202X
2007.3
一、实验原理和目的
本实验通过对同一染色体上的 三个非等位基因的交换行为来 验证基因是在染色体上呈直线 排列的。
先将野生型果蝇与三隐性果蝇 杂交,作为三因子杂种(abc/ +++),再用三隐性个体进行测 交。在测交后代中,因交换可 得到各种类型的组合。与两个 亲本表型不同的称为重组合类 型。
这里雌蝇不一定要是处女蝇(为什么?) 若用反交F1雌蝇一定要选处女蝇(为什么?)
三、实 验 步 骤
7~8天后倒去 亲本。
再过4~5天, F2代成蝇出现。 开始观测。
果蝇倒出麻醉, 放在白瓷板上, 用解剖镜检查 眼色、翅形、 刚毛,各类果 蝇分别计数。 统计过的果蝇 倒掉。
过2天后再检 查第二批。最 多可连续检查 7~8天,即 3~4次。再迟 F3代就出现了。
0 1 果蝇杂合群体中棕身品系的提纯 选育
0 3 试验目的:通过自己设计试验方 案,在果蝇F2代群
0 5 品系选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0 7 试验设计:根据所学的遗传学理
论知识,设计一个 0 9 蝇F2代杂合群体中选育出一个纯
种的棕
0 2 (设计型试验)
0 4 体中选育出纯种棕身品系,掌握 群体中
用三隐性个体(小翅,白眼,焦刚毛)和野 生型作实验材料。以三隐性为母本,在实 验前收集处女蝇,培养于指管中。
把野生型雄蝇挑出,放到盛有处女蝇的指 管中进行杂交。贴好标签后,在 22~23℃中培养。
7~8天后,倒去亲本。 再4~5天后,子一代成蝇出现,进行观察。
F1雌蝇全部是野生型,雄蝇全部是三隐 性。 从F1代中选6~7对果蝇,放到指管中,在 23℃下培养。

果蝇大实验实验报告

果蝇大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果蝇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生长发育过程。

2. 掌握果蝇的遗传规律和基因突变方法。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遗传学研究的模式生物,具有以下特点:1. 生命周期短,易于观察和实验操作。

2. 遗传背景明确,便于基因定位和功能研究。

3. 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态变化明显,便于观察和记录。

本实验通过观察果蝇的生长发育过程,分析其遗传规律,并利用基因突变方法研究基因功能。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果蝇、培养基、酵母提取物、果糖、琼脂、显微镜等。

2. 仪器:恒温培养箱、解剖镜、酒精灯、镊子、剪刀、吸管、滴管等。

四、实验步骤1. 果蝇培养(1)将果蝇置于恒温培养箱中,保持温度在25-28℃。

(2)将酵母提取物、果糖和琼脂按比例混合,制成培养基。

(3)将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待凝固后放入果蝇。

2. 观察果蝇生长发育过程(1)每天观察果蝇的生长发育情况,记录其形态特征、生长速度等。

(2)通过显微镜观察果蝇的生殖器官、染色体等结构。

3. 基因突变实验(1)利用化学物质或物理方法诱导果蝇基因突变。

(2)观察突变果蝇的表型变化,分析突变基因的功能。

4. 数据分析(1)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进行统计分析。

(2)分析果蝇生长发育规律、遗传规律和基因突变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果蝇生长发育过程(1)果蝇从卵到成虫的生长周期约为10-12天。

(2)卵孵化后,幼虫期约3-4天,幼虫发育过程中形态逐渐变化。

(3)幼虫化蛹,蛹期约4-5天,蛹形态发生显著变化。

(4)蛹羽化为成虫,成虫交配、产卵,继续繁殖后代。

2. 果蝇遗传规律(1)果蝇具有明显的遗传规律,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2)通过观察果蝇的表型,可以推断其基因型。

(3)基因突变实验表明,某些基因突变会导致果蝇表型发生变化。

3. 基因突变结果(1)通过化学物质或物理方法诱导果蝇基因突变,部分突变果蝇表现出表型变化。

果蝇大实验综合版

果蝇大实验综合版

果蝇大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果蝇的生活史,识别雌雄,观察常见的几种突变型;2、通过果蝇的杂交实验,验证独立分配,伴性遗传,连锁遗传规律。

二、实验材料果蝇(2n=8)三、实验用具及药品1、仪器用具解剖镜、恒温箱、培养瓶、麻醉瓶、白瓷盘、标签2、药品试剂乙醚、玉米粉、蔗糖、琼脂、丙酸、酵母粉、酒精3、培养基玉米粉培养基:琼脂糖和玉米粉,加上酵母使其发酵,加入丙酸,目的是一来防止霉菌生长,二来果蝇偏好丙酸的味道四、实验原理(一)果蝇的生活史及形态观察1、生活史观察(1)卵成熟的雌蝇交尾后(2–3d)将卵产在培养基的表层。

用解剖针的针尖在果蝇培养瓶内沿着培养基表面挑取一点培养基将其置于载玻片上,然后滴上1滴清水,用解剖针将培养基展开后放在显微镜低倍镜下仔细进行观察。

果蝇的卵为椭圆形,长约0.5mm ,腹面稍扁平,前端伸出的触丝可使卵附着在培养基表层而不陷入深层。

(2)幼虫果蝇的受精卵经过一天的发育即可孵化为幼儿虫。

幼虫在培养基内及瓶壁上都有,培养基内的幼虫一般要小一些。

这是因为果蝇的幼虫从一龄幼虫开始经两次蜕皮,形成二龄和三龄幼虫,随着发育而不断长大,三龄幼虫往往爬到瓶壁上来化蛹,其长度可达4–5mm 。

幼虫一端稍尖为头部,黑点处为口器。

幼虫在培养基内和瓶壁上蠕动爬行。

(3)蛹幼虫经过4–5d的发育开始化蛹。

一般附着在瓶壁上,颜色淡黄。

随着发育的继续,蛹的颜色逐渐加深,最后为深褐色。

在瓶壁上看到的几乎透明的蛹是已经羽化完而遗留的蛹的空壳。

(4)成虫刚羽化出的果蝇虫体较长,翅膀也没有完全展开,体表未完全几丁质化所以成半透明透乳白色。

随着发育,身体颜色加深,体表完全几丁质化。

羽化出的果蝇在8–12h后开始交配,成体果蝇在25℃条件下的寿命为37d 。

2、雌雄鉴别为了准确地配制果蝇的杂交组合和果蝇遗传性状分析,必须首先能够正确辨别果蝇的性别。

(1)麻醉对果蝇实施麻醉是为了便于性状观察和转移果蝇,因此麻醉时一定要根据实验目的的而确定麻醉的深度。

果蝇综合大实验

果蝇综合大实验

果蝇综合大实验(反交组)综合实验内容果蝇分离定律的实果蝇自由组合的实验分析果蝇的伴性遗传实验分析实验第一部分果蝇综合大实验实验设计一、实验目的1、理解和验证分离定律;2、了解两对不连锁基因的杂交方法,验证自由组合定律;3、正确认识伴性遗传的正、反交的差别,验证伴性遗传规律;4、理解连锁和交换的原理,学习实验结果的数据处理和重组值的计算方法,绘制遗传学图。

二、实验原理(1)分离定律一对等位基因在杂合子中,各自保持其独立性,在配子型城市,彼此分开,随即进入不同的配子,在一般情况下:F1杂合子的配子分离比为:1:1;F2表型分离比是3:1;F2基因型分离比为1:2:1。

P 黑檀体(e e)×灰体(++)↓F1 灰体(+e)↓F2 灰体(++):灰体(+e):黑檀体(ee)1 2 1(2)自由组合定律支配两对(或两对以上)不同形状的等位基因,在杂合状态保持其独立性。

配子形成时,各等位基因彼此独立分离,不同对的基因自由组合。

在一般情况下,F1配子分离比是1:1: 1: 1;F2基因型分离比率(1:2:1)2, F2表型比率:9:3:3:1P 长翅黑檀体(++ee)×短翅灰体(++mm)↓F1 长翅灰体(+m +e)↓F2 长翅灰体:长翅黑檀体:短翅灰体:短翅黑檀体9 3 3 1(3)伴性遗传由性染色体所携带的基因在遗传时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方式。

果蝇野生型红眼(X+)和突变型白眼(Xw)是一对相对性状,X+对Xw是显性。

将显性纯合的红眼雌蝇(X+X+)与白眼雄蝇(XwY)杂交,F1不论雌雄均表现为红眼。

F1雌雄个体互交,F2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为3:1,但无白眼雌蝇。

白眼(X+X+)♀ 红眼(XwY) ♂↓红眼(X+ Xw)♀(X+Y)♂↓⊕红眼雌X+X + 红眼雌X+X w 红眼雄X+ Y 白眼雄XwY红眼:白眼=3 :1雌性:雄性=1 :1三、实验材料1、果蝇材料:陕师大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学实验室保存的6和26号品系:品系体色眼色翅型刚毛6 灰白w(1) 短m(1) 卷sn(1)26 黑檀体e(3) 红长直2、实验器具与药品用具:解剖镜、麻醉瓶、毛笔、培养瓶、白瓷板、死蝇瓶药品:乙醚四、实验步骤(技术路线)1)挑选至少4只6处女蝇,4只26雄蝇放入培养瓶(亲本杂交瓶),贴标签↓(7~8天)倒去亲本果蝇↓(3~5天)F1代果蝇出现↓(2~3天)移出5~6对雌雄蝇(无需处女蝇)放入新的培养瓶(F1瓶),贴标签↓(7~8天)倒去F1亲本↓(3~5天)F2代果蝇出现,观察统计↓数据归类,结果分析,卡方检测,结论,总结等2)反交组的具体分配反交组,26号8管、6号8管↓确认亲本蝇性状,有三龄幼虫时,倒去已有成蝇↓反交组(2管/4位—26号)收集26处女蝇和26♂各8只,分别放入新培养瓶;↓交换♂后,每4位同学做1管正交6(♀)×26 (♂) 或1管反交26(♀) ×6(♂),每管4对亲本蝇,贴标签;↓每4人1管P1×P2(亲本瓶)↓待F1成蝇出现后,统计并观察性状,分别挑选4~5对F1 ♀♂转入新的培养管,贴标签;↓每2人1管(F1瓶)↓每两位同学统计一个杂交管中的F2,统计至200只左右,并分别写出实验报告(若F2数量太少,相同杂交组同学可合并统计数据)五、实验结果记录表格实验记录表格(自行设计)。

实验三果蝇观察及杂交

实验三果蝇观察及杂交

三、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
野生型果蝇 红眼、灰身 突变型果蝇 白眼、黑身
四、实验用品
1. 试剂:果蝇培养基、麻醉剂 2. 仪器及器具:解剖镜、毛笔刷、培养箱等
五、实验方法与步骤
1. 雌雄果蝇的主要性状特征
特 征 雄蝇 雌蝇
个体 小

腹部条纹 3
5
腹部末端 圆

性梳 有

性梳
2. 观察野生型和突变型果 蝇的各种性状特征
实验三:果蝇形态观察、性别鉴定及 双因子杂交后代分析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区别雌雄果蝇的主要性状特征 2. 了解野生型和突变型果蝇的各种性状特征 3. 通过果蝇杂交实验,分析相对性状在杂交后代中
的分离情况,从而验证和深入理解遗传学规律。
二、实验原理
1. 性连锁: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某些性状伴随性别而遗 传的现象。
六、实验结果
1. 观察及统计F1代正反交,结果是否相同?并解释 为什么。
2. 观察统计分析F2代,判断红白眼和灰黑身性状与 性别间的遗传方式,并做卡方测验。
眼色的遗传
正交
P : 红眼(♀) X+X+×白眼(♂) XwY
F1:X+Xw (♀)红眼 X+Y (♂)红眼
F2:2 X+X+ (♀)红眼 X+Y (♂)红眼 XwY (♂)白眼
正交:
红眼(♀)×白眼(♂)
红眼
白眼
合计
反交:
白眼(♀)×红眼(♂)
红眼
白眼
合计
身体颜色的遗传
正交及反交
P:
灰身(♀)× 黑身(♂)
+/+
h/h

果蝇实验报告

果蝇实验报告

果蝇实验报告果蝇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了解果蝇的生命周期和繁殖方式。

2. 掌握通过交配、选择和突变等方式改变果蝇的性状。

3. 观察果蝇的遗传规律和遗传变异情况。

二、实验原理:果蝇是常见的家蝇类昆虫,生命周期短,繁殖能力强,易于培养和观察。

果蝇的繁殖方式是雌雄交配,雄性果蝇有较长且尖锐的性腿和黑色性斑,雌性果蝇则没有。

果蝇的性状受到基因的控制,可以通过交配、选择和突变等措施来改变果蝇的性状。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器材准备:玻璃瓶、标签、棉花、果蝇培养剂、果蝇筛、酒精、显微镜等。

2. 实验前准备:将玻璃瓶贴上标签,标明实验日期和内容。

3. 构建果蝇培养环境:将玻璃瓶内放入一层湿润的棉花,然后倒入适量的果蝇培养剂。

4. 放入果蝇:用果蝇筛将成虫果蝇筛入玻璃瓶内,盖上盖子。

5. 观察果蝇:每天观察果蝇的数量、活动状态和性状。

6. 交配实验:将雌雄果蝇放在同一个培养瓶中,观察交配情况。

7. 选择实验:根据性状选择某些果蝇进行繁殖,观察后代的性状变化。

8. 突变实验:将果蝇暴露在一定剂量的辐射源下,观察突变果蝇的性状变化。

9. 遗传分析:通过交叉配对的方式观察果蝇后代的性状分布,分析遗传规律。

四、实验结果:1. 果蝇繁殖情况:果蝇的繁殖速度很快,只需几天就能产生大量的后代。

观察期间果蝇的数量逐渐增多。

2. 交配实验结果:将雌雄果蝇放在一起,果蝇会进行交配,种群数量会增加。

3. 选择实验结果:通过选择具有特定性状的果蝇进行繁殖,后代中特定性状的表现会增加。

4. 突变实验结果:突变果蝇的性状会发生明显的变异,如体色、翅膀形状等。

5. 遗传分析结果:通过交叉配对的方式观察果蝇后代的性状分布,发现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五、实验结论:1. 果蝇的生命周期短,繁殖能力强,易于培养和观察。

2. 通过交配、选择和突变等方式可以改变果蝇的性状。

3. 果蝇的性状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遗传性状可以通过交叉配对观察和分析。

六、实验启示:果蝇实验是一种经典的遗传实验,通过实验可以了解生物的遗传机制和变异情况。

果蝇实验方案

果蝇实验方案

果蝇等生物有关性状的遗传学分析组员:周能、朱晋恒、万若男、李政一、实验目的1、通过果蝇单因子、二因子的杂交实验,理解孟德尔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基本内容;掌握基本的遗传结果记录及统计分析方法。

2、通过果蝇野生型和白眼突变型杂交实验,了解由性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遗传规律,以及伴性遗传在正反交中的差异。

3、要求能独立查阅相关资料。

4、初步掌握设计实验的方法步骤。

二、实验原理遗传基本规律: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伴性遗传规律、联锁交换定律1、一对相对性状:正交:性状长翅残翅P ++(♀) × vgvg(♂)↓F1 +vg↓✞F2 ++ :+vg : vgvg性状比 1 : 2 : 12、两对相对性状:正交:性状黑檀体长翅灰体残翅P: ee++(♀) × ++vgvg(♂)↓F1: +e+vg↓✞F2: +_+_ :+_ vgvg :ee+_ : eevgvg性状比: 9 : 3 : 3 : 1(3)、伴性遗传:正交:反交:性状红眼雌白眼雄白眼雌红眼雄P: X+X+ × X w Y X w X w × X+Y↓↓F1: X+X w :X+ Y X+X w :X w Y性状比: 1 : 1 1 : 1三、实验用品1、材料:六种果蝇类型:野生型(+)、黑体(e)、残翅(vg)、白眼(w)2、仪器:显微镜、双筒解剖镜或放大镜、恒温培养箱、高压灭菌锅、培养瓶、麻醉瓶、白磁板、毛笔、石棉网、棉花、纱布、吸水纸、滤纸片、牛皮纸、小镊子等。

3、试剂:乙醚、玉米粉、糖、酵母粉、琼脂、丙酸四、实验操作流程1、培养基的配制:果蝇培养基成份(200ml)蒸馏水160ml玉米粉17g糖13g丙酸(苯甲酸) 2.0g酵母粉少许琼脂1ml2、分取长翅、残翅、黑檀体长翅、灰体残翅、红眼雌、白眼雄、白眼雌、红眼雄3、收集处女蝇。

雌蝇羽化后6~8h不交配。

亲本和F1雌蝇都必需是处女蝇。

4、按组合收集雌雄蝇杂交,贴上标签(组合名称、杂交日期、小组名称)。

果蝇设计方案

果蝇设计方案

果蝇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一种常见的昆虫,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模式生物之一。

由于其生命周期短、繁殖能力强、基因组小且易于操作,果蝇已成为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科学等研究领域的理想实验动物。

在果蝇实验中,设计出适合实验需求的果蝇培养设备和实验装置是至关重要的。

二、设备设计:1. 果蝇培养设备:为了提供良好的果蝇生长环境,需要设计一个能够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的果蝇培养箱。

该设备应具备以下特点:- 温度控制:能够精确控制温度在20-25摄氏度之间,以保证果蝇的正常发育和繁殖。

- 湿度控制:能够调节湿度在50-70%之间,以提供适宜的湿度环境。

- 光照控制:能够模拟果蝇在自然环境中的日夜节律,提供恒定的光照条件。

- 多层设计:为了节省空间和提高生产效率,可以设计成多层结构,方便同时进行多组实验。

2. 实验装置:果蝇实验通常涉及到观察果蝇的行为、繁殖、发育等方面,因此需要设计相应的实验装置以满足实验需求。

- 套管实验装置:用于观察果蝇的交配行为,可以设计一个透明的套管装置,通过控制操作装置上的柄杆,将果蝇引导到特定的观察室进行实验。

- 运动观察装置:用于观察果蝇的运动行为,可以设计一个旋转的杆和相应的记录装置,通过记录果蝇在旋转杆上行进的距离和速度等信息。

- 发育观察装置:用于观察果蝇的发育过程,可以设计一个装有透明培养盒的装置,通过不同阶段的观察窗口和记录装置,记录果蝇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变化。

三、设计原则:1. 实用性:设备设计应简洁实用,方便操作和维护,并能满足实验需求。

2. 精确性:设备应能够提供准确的参数控制和数据记录,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 可扩展性:设备设计应具备一定的扩展性,可以根据实验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扩展。

4. 安全性:设备应符合相关的安全规范,确保操作者和实验动物的安全。

四、设备制作和维护:设备可以由专业实验设备制造商设计和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验室的具体需求进行自行制作。

果蝇实验日程安排

果蝇实验日程安排
观察F4中眼睛是否有缺陷,找出对应的父亲,挑选+/sb处女蝇
5
对应父亲与+/sb杂交
6
产卵
7
孵化
8
化蛹
9
化蛹பைடு நூலகம்
10
化蛹
11
得到稳定遗传后代
12
4
早上挑选处女蝇
并使A,B交尾
5
应该开始产卵,产生F1
6
孵化出F1幼虫
7
F1化蛹
8
F1化蛹
9
F1化蛹
10
F1化蛹
11
处理F1瓶中的成蝇,处死缺刻翅,留A/B
12
处死缺刻翅,留A/B
挑选F1中处女蝇和+/sb的雄蝇使交配
13
产卵
14
F2化蛹
15
F2化蛹
16
F2化蛹
17
F2化蛹
18
处理F2瓶中的成蝇,处理+/sb中的成蝇
19
F2羽化,
处死白眼,挑选剩余的单只雄蝇,挑选+/sb的处女蝇,使交尾
20
产卵
21
F3孵化
22
F3化蛹
23
F3化蛹
24
F3化蛹
25
F3化蛹,
处死GMR的成蝇
26
观察F3的性状,挑选有荧光的,挑选GMR处女蝇
27
有荧光的F3对应的父亲与GMR处女蝇交配
28
产卵
29
孵化
30
F4化蛹
1
化蛹
2
化蛹
3
化蛹
4
果蝇生活史:果蝇交尾后2~3天产卵在培养基表面,受精卵1天可孵化成幼虫,幼虫经过4到5天化蛹。羽化后的果蝇8到12小时后开始交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蝇等生物有关性状的遗传学分析
组员:周能、朱晋恒、万若男、李政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果蝇单因子、二因子的杂交实验,理解孟德尔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基本内
容;掌握基本的遗传结果记录及统计分析方法。

2、通过果蝇野生型和白眼突变型杂交实验,了解由性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遗传
规律,以及伴性遗传在正反交中的差异。

3、要求能独立查阅相关资料。

4、初步掌握设计实验的方法步骤。

二、实验原理
遗传基本规律: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伴性遗传规律、联锁交换定律
1、一对相对性状:
正交:
性状长翅残翅
P ++(♀) × vgvg(♂)

F1 +vg
↓✞
F2 ++ :+vg : vgvg
性状比 1 : 2 : 1
2、两对相对性状:
正交:
性状黑檀体长翅灰体残翅
P: ee++(♀) × ++vgvg(♂)

F1: +e+vg
↓✞
F2: +_+_ :+_ vgvg :ee+_ : eevgvg
性状比: 9 : 3 : 3 : 1
(3)、伴性遗传:
正交:反交:
性状红眼雌白眼雄白眼雌红眼雄
P: X+X+ × X w Y X w X w × X+Y
↓↓
F1: X+X w :X+ Y X+X w :X w Y
性状比: 1 : 1 1 : 1
三、实验用品
1、材料:六种果蝇类型:野生型(+)、黑体(e)、残翅(vg)、白眼(w)
2、仪器:显微镜、双筒解剖镜或放大镜、恒温培养箱、高压灭菌锅、培养瓶、麻醉
瓶、白磁板、毛笔、石棉网、棉花、纱布、吸水纸、滤纸片、牛皮纸、小镊
子等。

3、试剂:乙醚、玉米粉、糖、酵母粉、琼脂、丙酸
四、实验操作流程
1、培养基的配制:果蝇培养基成份(200ml)
蒸馏水160ml
玉米粉17g
糖13g
丙酸(苯甲酸) 2.0g
酵母粉少许
琼脂1ml
2、分取长翅、残翅、黑檀体长翅、灰体残翅、红眼雌、白眼雄、白眼雌、红眼雄
3、收集处女蝇。

雌蝇羽化后6~8h不交配。

亲本和F1雌蝇都必需是处女蝇。

4、按组合收集雌雄蝇杂交,贴上标签(组合名称、杂交日期、小组名称)。

5、6~7d后,幼虫出现后,放去成蝇(记日期),种蝇要放干净。

6、3~4d后,连续观察记录F1性状,并统计数字(麻醉后倒在白瓷板上进行统计)。

F1
性状若不符合设计要求,终止实验。

7、选出5-6对F1雌雄蝇自交。

8、 6~7d后放飞F1代亲本(记录日期)。

9、 3~4d后,F2代成蝇出现,连续观察统计各种性状,F3代出来后停止记录。

五、预期实验结果
(1)、一对相对性状:
F1代为杂合体,产生两种相同数量的配子,F2代中长翅与残翅的比例为3:1,正反交结果相同。

正交:
性状长翅残翅
P ++(♀) × vgvg(♂)

F1 +vg
↓⊕
F2 +_ : vgvg
性状比 3 : 1
(2)、两对相对性状:
F1代的表现型全部为野生型,F2代的表现型为野生型、灰体残翅、黑体长翅、黑体残翅,比例为9 : 3 : 3 : 1。

正反交得结果相同。

正交:
性状黑檀体长翅灰体残翅
P: ee++(♀) × ++vgvg(♂)

F1: +e+vg
↓⊕
F2: +_+_ :+_ vgvg :ee+_ :eevgvg
性状比: 9 : 3 : 3 : 1
(3)、伴性遗传:
正交的F1性状为雌雄均为红眼。

反交的F1代雌性均为红眼;雄性均为白眼。

正交:反交:
性状红眼雌白眼雄白眼雌红眼雄
P: X+X+ ×X w Y X w X w × X+Y
↓↓
F1: X+X w :X+ Y X+X w :X w Y
性状比: 1 : 1 1 : 1
六、实验结果
(1)、一对相对性状:
正交(长翅雄×残翅雌 ) 反交(残翅雄×长翅雌)
F 1 表型长翅表型灰身长翅
雌雄雌雄数目20 23 数目17 21
F
2
表型长翅残翅长翅残翅数目51 15 49 20 比例 3.4 1 2.45 1 (2)、两对相对性状:
正交(黑檀体长翅×灰体残翅 ) 反交(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
F 1 表型灰体长翅表型灰身长翅
雌雄雌雄数目22 25 数目10 23
F 2 表型灰体
长翅
黑檀
体长

灰体
残翅
黑檀体
残翅
灰身长

黑檀体
长翅
灰身残

黑檀体
残翅数目36 15 12 3 34 15 16 4 比例12 5 4 1 8.5 4 4 1
(3)、伴性遗传:
正交(红眼雌×白眼雄)反交(白眼雌×红眼雄)
F 1 表型
红眼白眼
表型
红眼白眼雌雄雌雄雌雄雌雄数目38 32 0 0 数目56 0 0 44 比例19 16 / / 比例14 / / 11
F
2
数目47 19 0 22 数目21 18 16 21 七、结果分析
χ2=∑(O-E)2/E
组合++(♀)×
VgVg (♂)
ee++(♀) × ++VgVg(♂) X+X+ × X w Y X w X w × X+Y
长翅残翅
灰体长

灰体残

黑檀体
长翅
黑檀体
残翅
红眼雌白眼雄白眼雌红眼雄
实际值
理论值
χ2
八、参考文献
1、戴灼华,遗传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第二版
2、张文霞,遗传学实验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5月第一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