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穴位讲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曲池 【定位】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 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 1.为全身祛风退热要穴。热病,丹毒,疮, 疥,瘾疹,瘰疬,疟疾。 2.咽喉肿痛,牙齿痛,目赤肿痛。 3.上肢不遂,肘臂无力。 4.腹痛,呕吐,泄泻,痢疾。 5.癫狂,善惊,高血压。 6.月经不调。 7.为治疗皮肤病的要穴:瘾疹;
五、肾经
肝经后面是肾经, 距离不远两指空; 分泌系统掌控中, 尿量稀少还尿频; 眼袋眼皱足下冷, 下肢肿胀善惊恐; 经前腰酸背又痛, 脸上出斑心发惊; 记忆下降无睡梦, 症状不通慢慢通;
六、膀胱经
肾经对应膀胱经, 泌尿骨骼掌控中; 小便发黄膀胱痛, 尿路发炎讲卫生; 四肢无力后背痛, 痔疮难坐肩颈痛;
十、肺经
胸到拇指为肺经, 手臂内侧属阴经; 呼吸免疫掌控中, 缺水敏感鼻不通; 体热出汗背有痘, 干燥痰多下咽痛; 感冒发冷体内空;
十一、心经
心到小指为心经, 手臂内侧属阴经; 循环系统掌控中, 胸口沉闷与头痛; 心烦失眠也多梦, 肩与前胸多疼痛; 目赤颧红口干燥, 血液不良喜安静; 心事过多压力重;
当机体功能亢进时
恢复正常
②相对特异性如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 素髎升压
(四)、 腧穴的定位方法
1.体表标志法
2.骨度分寸法 3.手指比量法 4.简便取穴法
1.体表标志法
①固定标志
人体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窝、骨
骼等皆有一定的位置,可以作为取穴的标志。
①第七颈椎棘突为最高的棘突 ②肩胛岗内端平第三胸椎棘突 ③肩胛骨下角平第七胸椎棘突 ④髂嵴平第四腰椎棘突
②活动标志 指各部关节、肌肉、 肌腱皮肤随患者活动而出 现的空隙、凹陷、皱纹、 尖端等。
3.手指同身寸法(手指比量法)
4.简便取穴法
合 谷: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当 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取穴
(五)、常用腧穴的定位与功效
合谷 【定位】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 中点处。简便取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 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主治】 1.头面一切疾患,如头痛,下齿痛,口眼歪斜,鼻衄, 鼻渊,耳聋,痄腮,失喑,目赤肿痛。 2.胃肠病主要配穴之一,如胃脘痛,腹痛,便秘,痢 疾。 3.外感病:发热恶寒,无汗多汗,咳嗽,疟疾。 4.半身不遂,小儿惊风,狂躁证。 5.疔疮,疥疮,瘾疹等皮肤外科病证。 6.痛经,经闭,滞产,胎盘不下等产科病证。 7.本穴为全身镇痛镇静要穴之一,常用于针刺麻醉。
• • • • • • •
主治:气病,肺病,胃心胸病,乳少。 ①咳嗽,气喘,气短。 ②心胸痛,心悸,心烦。 ③噎膈,呃逆,呕吐。 配伍: ① 配厥阴俞可宁心安神主治心悸、失眠; ②配少泽可通经活络主治乳少。
大椎 【定位】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 ①热病。 ②感冒,目赤肿痛,头项强痛。 ③咳喘。 配伍: ①配合谷、外关可清热解表主治发热; ②配肺俞、足三里可治疗哮喘。
子午流注
子时 丑时 寅时 卯时 辰时 巳时 午时 未时 。 申时 。 酉时 戌时 。 亥时 。 (23点至1点),胆经最旺。 (1点至3点),肝经最旺。 (3点至5点),肺经最旺。 (5点至7点),大肠经最旺。 (7点至9点),胃经最旺。 (9点至11点),脾经最旺。 (11点至13点),心经最旺。 (13点至15点),小肠经最旺
配伍: 1.配太冲为四关穴,同时针刺,称为“开四关 ”,可镇静安神、平肝熄风主治高血压、神志 病等。 2.配三阴交可调经催产治疗滞产、难产。 3.配复溜可治疗多汗、少汗。 4.配列缺为原络配穴主治咳嗽、气喘等。 5.配曲池可治疗疥疮、风疹等皮肤病。 6.合谷配颊车治疗下齿痛,口眼斜。 7.合谷配手三里、肩髃治疗上肢不遂。
十二、小肠经
小指肩窝小肠经, 手臂外侧属阳经; 消化神经掌控中, 太阳耳部会疼痛; 经前腹胀后脑痛, 后背肩胛至背痛;
十三、心包经
胸到中指心包经, 手臂内侧属阴经; 分泌循环掌控中, 循环差异血管病; 心跳过快还便秘, 心烦目赤上肢痛;
十四、三焦经
无名至肩三焦经, 手臂外侧属阳经; 分泌循环掌控中, 免疫下降忧郁症; 疲倦易得慢性病!
配伍 : ①配血海、三阴交可治疗皮肤病; ②配足三里可治疗高血压病; ③配合谷、外关可清热解表主治咽喉炎、 扁桃体炎。 ④配肩髃、臂臑、合谷、外关等治疗上肢 麻木,疼痛,不遂。
天枢 【定位】 在腹中部,平脐中,距脐中2寸。 【主治】 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 【配穴】天枢穴是临床治疗胃肠病的常见穴 (1)腹痛配关元; (2)腹泻配大肠俞、足三里; (3)便秘配支沟; (4)痢疾配上巨虚、合谷; (5)配关元,三阴交等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 。
2.远治作用:十四经穴还能治疗本经循行所 过的远隔穴位所在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 的病变,甚至对全身有影响。 四总穴歌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
酸痛阿是穴,急救刺水沟。
3.特殊作用:
①双相良性调节作用 当机体功能低下时
机体功能增强
(同一穴位) (某些穴位)
环跳 【定位】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 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 分之一交点处。 【主治】腰胯疼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
关元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主治】泌尿及生殖系统疾病,妇科病,肠道病, 中风脱证,虚劳羸瘦。 ①遗精,阳痿,早泄,遗尿,小便频数,尿闭。 ②痛经,黄白带下,月经不调,不孕。 ③腹痛,泄泻。 ④中风虚脱,虚劳羸瘦无力。(为全身强壮穴之一 ,为保健要穴。) 【配伍】 ①配阴陵泉可清热利湿主治尿黄阴痒; ②配复溜、三阴交治疗阴道炎; ③配百会可治疗遗尿。
委中 【定位】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 的中间 【主治】①腰痛,下肢痿痹。 ②腹痛,吐泻。 ③小便不利,遗尿。 ④丹毒,瘾疹,皮肤瘙痒,疔疮。 ⑤中风,半身不遂。
Baidu Nhomakorabea
涌泉 【定位】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 当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 2/3交点上。 【主治】 (1)肺系病:咽喉肿痛,舌干,失瘖。对阴虚 火旺症具引火归源,益肾滋阴之效,所谓上病 下取。药物贴敷。 (2)二便疾病:便秘,小便不利。 (3)局部病:足心热。 配四神聪、神门可安神镇静主治失眠。
肺俞
【定位】在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发热,咳嗽。
心俞
【定位】在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①心痛,心悸,胸闷,气短。②失眠,健忘。
胃俞
【定位】在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①胃脘痛,呕吐。②腹胀,肠鸣。
肾俞
【定位】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①遗尿,小便不利。②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白带。 ③腰痛。
2.督脉 • 循行:人体后正中线。
3.任脉
• 循行:人体前正中线。
二、腧穴 的 基 本 知 识
(一)、腧穴的概念:腧穴是人 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在体表的 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同 时,亦是针灸和其他疗法施术 的部位。俗称“穴位” 。
(二)、 腧穴的分类
1.十四经穴 2.经外奇穴
3.阿是穴
1.十四经穴: 指分 布于十二经脉和任脉、 督脉上的腧穴。 双穴(十二经穴)309穴 单穴(任、督脉)53穴
神阙 定位:在腹中部,脐中央。 主治: ①久泻,脱肛,腹胀,绕脐腹痛。 ②中风虚脱,四肢厥冷。 配伍: ①配关元可温补肾阳主治久泄、中风脱症 ; ②配百会可升阳举陷主治脱肛。
• 中脘 • 定位:在上腹部, 前正中线上,当脐 中上4寸。 • (注:前正中线, 胸剑联合与脐中连 线中点取穴。)
• 主治:胃肠病,肝胆病,神志病。
百会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 ①眩晕,头痛。 ②昏厥。 ③脱肛。 ④癫狂不寐。
• 3.命门 • 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 凹陷中。
• • • • • • • •
主治: ①虚损腰痛,头晕,耳鸣 ②遗精,阳痿,早泄,带下,不孕,月经不调。 ③遗尿,尿频,五更泄。 ④癫痫,惊恐。 配伍: ①配肾俞可调补肾气主治肾虚遗尿; ②配肾俞、关元、三阴交可补益肾气主治阳痿、 早泄; • ③配气海、天枢可温肾健脾主治五更泄。 • 操作:直刺或微向上斜刺0.5~1寸;宜灸。
2.经外奇穴:指有一定穴名和位 置,但不列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
3.阿是穴:又称“天应穴”,是指 患病时,在身体上暂时出现的压痛点或 反应点。
“ 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 上,若里当其处,不问空穴,即得便快,或痛 处,是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
(三)、 腧穴的治疗作用 1.近治作用:有治疗穴位所在部位及邻近部位 组织器官、脏腑病变的作用。这是所有穴位的 共同点
天宗 【定位】正坐或俯伏位,在肩胛冈下缘 与肩胛骨下角之间连线上, 当上、中 1/3交点, 与第四胸椎棘突下间平齐。 【主治】肩胛酸痛,肩周炎, 肩背软 组织损伤,上肢不举,乳腺炎。
血海 【定位】 屈膝,在髕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 内侧头的隆起处;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 患者右膝髕骨上缘,二至五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 45度斜置,拇指尖下是穴。 【主治】 1.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 2.皮肤湿疹,瘾疹,丹毒,皮肤瘙痒。(血 热性皮肤病)配合谷、曲池、三阴交。
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经脉(十二正经)
手三阴(内)
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足太阴脾经
手三阳(外)
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三阳(外)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三阴(内)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十二经脉分布规律:
四肢部的分布规律:
一、任脉
任脉位于正前胸, 心脏脾胃行不通; 上连乳腺下子宫, 万一不通变老翁;
二、督脉
督脉立于脊椎中, 监督气血来运行; 五脏六腑督脉宫, 对应区域弯曲痛
三、胆经
胆经裤线重叠行, 分泌紊乱变神经; 嗜睡液汗疲倦态, 腋窝肿胀后脑痛; 淋巴发炎局部胖, 眼花目黄有增生;
四、肝经
肝经对应胆经行, 循环分泌掌控中; 肤色发青腰疼痛, 眼圈发黑有痛经; 眼球发干眼屎多, 肝火旺盛有罪行;
七、胃经
胃经位于胆经前, 三指距离到经中; 口腔糜乱牙肿痛, 口干口臭腹胀痛; 体热打嗝喜食冷, 大便干燥且不通;
八、脾经
胃经对应是脾经, 免疫神经掌控中; 胃胀打嗝排气空, 呕吐难耐肋下痛; 曲张平血低血压, 风湿还有关节痛;
九、大肠经
食指腋窝大肠经, 手臂外侧属阳经; 消化神经掌控中, 它要不痛腹胀痛; 便秘口干肩颈痛, 体热痔疮加头痛;
• ①胃痛,腹痛,腹胀,肠鸣泄泻,反胃,呕逆,
食不化,纳呆,疳积。
• ②咳喘痰多,失眠,脏躁,癫痫。
• 配伍:
• ①配天枢可和胃降逆主治吐泻; • ②配足三里可调和胃气主治胃痛、泄泻; • ③配胃俞可宽中理气主治呃逆、胃脘胀痛。
• 膻中 • 定位: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 第四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气海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主治】主治:泌尿及生殖系统疾病,妇科病, 肠道病,虚脱,形体羸瘦。(强壮要穴) ①腹痛,泄泻,便秘。 ②遗尿,癃闭,遗精,滑精,阳痿。 ③崩漏,带下,月经不调,阴挺,产后恶露不止 。 ④中风虚脱,真气不足,肌体羸瘦无力。(具强 身健体作用,为保健要穴之一。) 配伍: ①配血海可行气活血主治淋证; ②配三阴交可养阴填精主治白浊、遗精;
足三里
【定位】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 一横指(中指)。 【主治】 胃痛,呕吐,腹胀,泄泻,便秘,下肢痹痛,虚劳赢瘦。
三阴交
【定位】 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後缘 【主治】 肠鸣腹胀,腹泻等脾胃虚弱症;月经不调、崩漏、经闭、带下、 遗精,阳痿,小便不利;心悸,失眠;下肢痿痹。
【配穴】 ①配中脘,内关,公孙等治疗胃脘痛 ,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症. ②配天枢,上巨虚治疗急慢性泄泻, 痢疾,便秘等病. ③配环跳,风市,阳陵泉,悬钟等治 疗下肢麻木,疼痛,功能障碍等。
(15点至17点),膀胱经最旺 (17点至19点),肾经最旺。 (19点至21点),心包经最旺 (21点至23点),三焦经最旺
五、气血与经络
手太阴肺经多气少血; 手阳明大肠经气血俱多 足阳明胃经多血多气; 足太阴脾经少血多气 手少阴心经多气少血; 手太阳小肠经多血少气 足太阳膀胱经多血少气; 足少阴肾经多气少血 手厥阴心包经多血少气; 手少阳三焦经多气少血 足少阳胆经多气少血; 足厥阴肝经多血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