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穴位详解:食窦穴

合集下载

从《扁鹊心书》浅析窦材的灸法思想

从《扁鹊心书》浅析窦材的灸法思想

从《扁鹊心书》浅析窦材的灸法思想李洪亮;薛智慧;陈果;粟艳梅;向芳;李铁浪【摘要】《扁鹊心书》是南宋著名医家窦材所撰.该书是窦氏数十年行医经验的总结,书中着重介绍了有关灸法的临床应用和治验,为灸法的研究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材料.笔者就该书中窦材灸法学术思想的特点有:崇素灵、辨经络、治病求本、本于真元;重元阳、温脾肾、扶阳三法、灼艾第一;审虚实、取穴精、辨证证治、艾药齐施;道艾火、法阴阳、灸法养生、延年益寿.【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年(卷),期】2014(023)010【总页数】3页(P1866-1868)【关键词】窦材;扁鹊心书;灸法【作者】李洪亮;薛智慧;陈果;粟艳梅;向芳;李铁浪【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湖南长沙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湖南长沙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湖南长沙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湖南长沙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湖南长沙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湖南长沙4102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9窦材,生卒年代不详,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人,南宋著名医家。

曾官任开州巡检、武翼郎。

初学《内经》与六子之书(张仲景、王叔和、孙思邈、孙兆、初虞世、朱肱),后师从“关中名医”(姓名不详),受得岐黄正术,潜心研究《黄帝内经》,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窦材临证虽针灸药兼施,但重用灸法,晚年鉴于医界不遵“正道”,“遂将追随先师所历之法,与己四十余年之所治验”编成《扁鹊心法》[1],于南宋绍兴十六年(1164年)刊行。

该书分上、中、下3卷,并附神方1卷;其中上卷总论部分主要阐明临床诊治的原则;中卷讲述伤寒各证,并附有验案;下卷介绍内伤杂病及内外妇儿等各科病症诊治心得。

笔者将书中有关灸法的学术思想总结如下。

窦材在《扁鹊心书》中曰“臣闻医家正道,《内经》为真,《内经》言病最详,而无治病之法,故黄帝又与岐伯撰出《灵枢》,实为医门所最急者也……历世绵远,屡遭兵火,其神书散亡,仅存《灵枢》、《素问》而已,虽不尽传宗派,是亦能救人疾苦,保人性命,但少洞彻脏腑、刳肠、涤髓之神耳”。

脾经21个穴位详解

脾经21个穴位详解
配伍: 配足三里治肠鸣泄泻;配中极穴治月经不 调;配子宫治疗阴挺;配大敦穴治疝气;配 内关穴、神门穴治失眠。
治法: 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漏谷穴
拼音: lòuɡǔ
别名: 太阴络穴
解析: 1)漏谷。漏,漏落也。谷,五谷也、细小之 物也。该穴名意指脾经中的浊重物质在此沉 降。本穴物质由三阴交穴传来,因脾经的湿 热之气与肝经及肾经气血物质进行了交换, 上行至本穴的气态物质则温度偏低,在本穴 的变化是散热缩合冷降的变化,浊重的部分 由天部沉降到地部,如细小的谷粒漏落之 状,故名。2)足太阴络、太阴络。本穴物质 为三阴交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其气与脾 经其它的气血物质相比温度较低,穴内气压 亦较低,脾经其它部位的水湿之气向本穴汇 聚并沉降地部,本穴有联络聚集脾经天部气 血物质的作用,故为足太阴络。
意义: 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吸热蒸升。
运行: 由天之下部上行于天之上部。
气血: 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
关联: 足太阴经所注为“输”;,属土足太阴脾经原 穴。
取穴: 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 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当第一跖 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解剖: 在拇展肌中;有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 及足跗内侧动脉分支;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 经分支。
意义: 脾经的热散之气由此上行。
运行: 循脾经快速上行后散热冷降。
气血: 气血物质为快速运行的风气及风气中夹带的 脾土微粒。
关联: 足太阴经所行为“经”,经穴,属金。
取穴: 商丘穴位于人体的足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 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解剖: 有跗内侧动脉,大隐静脉;布有隐神经及腓 浅神经分支丛。
配伍: 配地机穴、三阴交穴治疗出血症。
治法: 寒则通之,热则泻之。

人体361穴位详解高清彩图脾经21个穴位

人体361穴位详解高清彩图脾经21个穴位

人体361穴位详解高清彩图脾经21个穴位人体361穴位详解高清彩图"脾经"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刺激点与反应点。

腧与“输’通,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

所以,腧穴的本义即是指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转输或输注于体表的分肉腠理和骨节交会的特定的孔隙。

分为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耳穴四类。

功能输注脏腑经络气血,沟通体表与体内脏腑的联系。

一、隐白穴(脾经) yǐn bái别名:鬼垒穴,鬼眼穴,阴白穴取穴方法:隐白穴位于人体的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

穴位解析:1)隐白。

隐,隐秘、隐藏也。

白,肺之色也,气也。

该穴名意指脾经体内经脉的阳热之气由本穴外出脾经体表经脉。

本穴有地部孔隙与脾经体内经脉相连,穴内气血为脾经体内经脉外传之气,因气为蒸发外出,有不被人所觉察之态,如隐秘之象,故名。

2)鬼垒、鬼眼。

鬼,与神相对,指穴内气血来自地部。

垒,堡垒也,土堆也。

眼,孔眼也。

鬼垒、鬼眼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来自地之内部。

理同隐白名解。

3)阴白穴。

阴,地部也。

白,气也。

阴白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来自地部,且为肺性之气。

理同隐白名解。

4)脾经井穴。

井,地之孔也。

因本穴有地部通道与脾经体内经脉相通,为孔井通道,故为脾经井穴。

5)本穴属木。

属木,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的五行属性。

本穴物质为地之地部的气化之气,其性温湿,有木的生发特性,故其属木。

附注:足太阴经所出为“井”。

隐白穴意义:脾经体内经脉的气血由本穴外输脾经体表经脉。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湿热之气,位处地之上部天之最下部。

运行规律:湿热之气由地之地部上至地之表部。

功能作用:生发脾气。

主治疾病:腹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癫狂多梦,惊风。

〖人体穴位配伍〗配地机穴、三阴交穴治疗出血症。

〖治法〗寒则通之,热则泻之。

〖生理解剖〗有趾背动脉;为腓浅神经的足背支及足底内侧神经。

二、三阴交穴(脾经) sān yīn jiāo别名:承命穴,太阴穴,下三里穴取穴方法: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足内踝上缘四指宽,在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

命关穴

命关穴

命关穴:位于胁下宛宛中。

具体取法为坐位,先取中脘,以中脘与乳中穴连线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此三角形之另一角尖端即为命关穴。

作用:补脾阳、益脾气,本穴首载于《扁鹊心书》,是培补后天之重要穴位。

命关穴属于脾经(即食窦穴)!食窦食窦,经穴名。

出《针灸甲乙经》。

别名命关。

属足太阴脾经。

在胸外侧部,当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处。

布有第五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及胸腹壁静脉。

主治胸胁胀痛,噫气翻胃,腹胀水肿,咳嗽,痰饮,少乳等。

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前锯肌、第五肋间结构、胸内筋膜。

皮肤由第4、5、6肋间神经的外侧支重叠分布。

皮下筋膜疏松,内有皮神经及胸腹壁浅静脉经过。

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经胸大肌表面的深筋膜和其下缘,入前锯肌,再深进肋间内、外肌及其间的肋间血管和神经。

前二肌由胸前神经和胸长神经支配,后二肌由肋间神经支配。

在胸内筋膜的深面,正对第5肋间隙是胸膜腔及肺,因此,不宜深刺与提插。

【功用】宣肺平喘,健脾和中,利水消肿。

【主治病症】1.呼吸系统疾病:气管炎,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2.其它:肝炎,腹水,尿潴留,右食窦治肝区痛效好。

【刺灸法】刺法: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局部酸胀。

切勿深刺,以防气胸。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方例】胸胁满痛:食窦、膈俞、三阳络。

食窦为经穴名(Shídòu SP17)[3]。

出《针灸甲乙经》。

别名命关。

属足太阴脾经[3]。

食即饮食,窦即孔、空,喻食气由此孔穴而入,故名食窦[3]。

主治胸胁胀痛,嗳气,反胃,噫气,翻胃,食已即吐,噎膈,胃炎,腹胀,水肿,腹胀,黄疸,脾泄下注,大便失禁,胸满气喘,胁痛不止,腹水,肝区疼痛,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咳嗽,痰饮,少乳,气管炎,肝炎,尿潴留等。

4.1别名命关(《扁鹊心书》)。

4.2出处《针灸甲乙经》:食窦,在天溪下一寸六分陷者中。

最全含高清图经络穴位歌诀及白话解

最全含高清图经络穴位歌诀及白话解

十四经腧穴分寸歌十四经腧穴分寸歌(1)肺经(LU)【歌诀】【歌诀】太阴肺经走里前,起于中府少商尖。

中府六寸一肋间,云门锁下窝里延,天府腋下三寸边,侠白府下一寸粘,尺泽就在肘纹尖,孔最腕上七寸连。

列缺腕上寸半边,经渠一寸寸口沿,太渊陷入腕纹尖,鱼际赤白肉际间,少商拇甲韭叶远,咳嗽热喘咽喉炎。

【白话解】【白话解】太阴肺经走里前,起于中府少商尖。

胸肺疾患咳嗽喘,咯血发热咽喉痛。

太阴肺经走里前,起于中府少商尖。

胸肺疾患咳嗽喘,咯血发热咽喉痛。

“LU”是手太阴肺经国际标准命名的英文缩写,是手太阴肺经国际标准命名的英文缩写,本经共本经共11个经穴,起于中府穴止于少商穴。

本经经穴主治胸肺部的疾患、咳嗽、喘、咳血、发热、咽喉疼痛。

本经经穴主治胸肺部的疾患、咳嗽、喘、咳血、发热、咽喉疼痛。

中府六寸一肋间,云门锁下窝里延,天府腋下三寸边,侠白府下一寸粘。

中府穴位于胸前壁外上方、云门穴下l寸,距中线6寸,平第一肋间隙。

而云门恰在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

寸。

尺泽就在肘纹尖,孔最腕上七寸连。

列缺腕上寸半边,经渠一寸寸口沿。

天府穴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腋前纹头下3寸处,侠白位于4寸处。

寸处。

尺泽穴位于肘横尺泽穴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肌腱桡侧凹陷中,孔最穴在尺泽、太渊连线,腕横纹上7寸。

寸。

列缺腕上寸半边,经渠一寸寸口沿,太渊陷入腕纹尖,鱼际赤白肉际间,少商拇甲韭叶远,咳嗽热喘咽喉炎。

列缺穴位于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

简易取法两手交叉食指尽头处即是列缺。

经渠位于桡动脉桡侧,腕横纹上l 寸处,太渊位于桡动脉桡侧当腕横纹桡侧端的凹陷中,鱼际穴位于第一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少商穴位于拇指桡侧指甲角0.1寸即如一韭叶宽的地方。

叶宽的地方。

(2)大肠经(LI)大肠经手二十L I ,起于商阳迎香停,头面口鼻喉眼齿,胃肠神热与表皮, 商阳食指外侧钉,二间握拳节前定,三间握拳节后铭,合谷虎口岐骨进,阳溪腕上陷两筋,腕上三寸是偏历,温溜腕上五寸郗,池下四寸下廉气,池下三寸上廉臂,三里池下二寸请,曲池泽髁中央进,肘髎肱旁池寸离, 池上三寸寻五里,臂臑上方三角肌,肩髃肩峰举臂进,巨骨肩尖骨陷里,天鼎扶下一寸擒,扶突肌中喉结滨,禾髎孔外水沟平,迎香鼻唇沟外灵。

脾经的位置图

脾经的位置图

足太阴脾经经络穴位图脾经的位置足太阴脾经最全穴位:隐白穴、大都穴、太白穴、公孙穴、商丘穴、三阴交穴、漏谷穴、地机穴、阴陵泉穴、血海穴、箕门穴、冲门穴、府舍穴、腹结穴、大横穴、腹哀穴、食窦穴、天溪穴、胸乡穴、周荣穴、大包穴。

脾经循经位置从大趾末端开始(隐白穴),沿大趾内侧赤白肉际(大都穴),经核骨(第一骨小头后(太白穴、公孙穴),上向内踝前边(商丘穴),上小腿内侧,沿胫骨后(三阴交穴、漏谷穴),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地机穴、阴陵泉穴),上膝股内侧前边(血海穴、箕门穴),进入腹部(冲门穴、府舍穴、腹结穴、大横穴;中极穴、关元穴,属于脾,络于胃(腹哀穴;会下脘穴、日月穴、期门穴),通过膈肌,夹食管旁(食窦穴、天溪穴、胸乡穴、周荣穴;络大包;会中府穴),连舌根,散布舌下。

它的支脉:从胃部分出,上过隔肌,流注心中,接手少阴心经。

足太阴脾经循行图脾经穴位足太阴脾经一侧21穴(左右两侧共42穴)、其中11穴分布于下肢内侧面的前份,10穴分布于侧胸腹部。

首穴隐白,末穴大包。

主治脾、胃等消化系统病症、泌尿生殖系统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1、隐白穴SP1 Yǐn bái定位: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

解剖:有趾背动脉;为腓浅神经的足背支及足底内侧神经。

主治:腹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癫狂,多梦,惊风。

配伍:配地机、三阴交治疗出血症。

刺灸法:浅刺0.1寸。

附注:足太阴经所出为“井”。

2、大都穴SP2 Dàdū定位: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解剖:在拇展肌止点;有足底内侧动、静脉的分支;布有足底内侧神经的趾底固有神经。

主治:腹胀,胃痛,呕吐,泄泻,便秘,热病。

配伍:配足三理治腹胀。

刺灸法:直刺0.3~0.5寸。

附注:足太阴经所溜为“荥”。

3、太白穴SP3 Tài bái定位: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扁鹊心书》灸疗学术思想探析

《扁鹊心书》灸疗学术思想探析

157第17卷 第4期 2015 年 4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7 No. 4 Apr .,2015《扁鹊心书》,南宋著名医家窦材撰,成书于宋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年)。

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后附神方一卷。

书中所载针灸治病之法实为窦氏临床经验所得。

窦氏认为“医之治病用灸,如做饭需薪”,《扁鹊心书》灸疗学术思想探析王树东,张立德(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847)摘 要:《扁鹊心书》是宋代医家窦材所撰写。

窦材擅长针灸疗法,基于多年临床经验,临症时指出针灸治病要在辨证准确的基础上,同时注重配合灸法的诊疗思路,可谓是一部灸法专著。

通过分析《扁鹊心书》的学术思想,对现代灸法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扁鹊心书;窦材;灸法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2015) 04- 0157- 03收稿日期:2014-09-11作者简介:王树东(1979-),男,辽宁朝阳人,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针刺及运动损伤的机理及临床研究。

通讯作者:张立德(1959-),男,辽宁朝阳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针刺机理及神经电生理的研究。

Analysis on Moxibustion Academic thought from Bian Que Heart BookWANG Shudong,ZHANG Lide(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847,Liaoning,China)Abstract:Bian Que Heart Book was compiled by Dou Cai in Song dynasty. DOU Cai specializes in acupuncture therapy,based on the author's years of clinical experience,to be a senior acupuncturist,on the basis of exact symptom differentiation,at the same time,pay attention to cooperate with moxibustion diagnosing and treating idea,it is a monograph of moxibustion. Analysis on Academic thought from Bian QueHeart Book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odern moxibustion.Key words:Bian Que Heart Book ;DOU Cai;moxibustion 剂要素衍化情况大致可以归纳为两大类:(1)攻下与活血、逐水、凉血、祛风、宣肺、清热、开窍等药物合方。

男性人体穴位图

男性人体穴位图

男性人体穴位图:十四经穴高清图解2012-12-27 21:18:02 穴位密码网阿牛哥文章浏览:( 346506)次1、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图主条目: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左右各67个,共134个:睛明穴、攒竹穴、眉冲穴、曲差穴、五处穴、承光穴、通天穴、络却穴、玉枕穴、天柱穴、大杼穴、风门穴、肺俞穴、厥阴俞穴、心俞穴、督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胆俞穴、脾俞穴、胃俞穴、三焦俞穴、肾俞穴、气海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中膂俞穴、白环俞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会阳穴、承扶穴、殷门穴、浮郄穴、委阳穴、委中穴、附分穴、魄户穴、膏肓穴、神堂穴、譩譆穴、膈关穴、魂门穴、阳纲穴、意舍穴、胃仓穴、肓门穴、志室穴、胞肓穴、秩边穴、合阳穴、承筋穴、承山穴、飞扬穴、跗阳穴、昆仑穴、仆参穴、申脉穴、金门穴、京骨穴、束骨穴、足通骨穴、至阴穴。

2、足厥阴肝经穴位图主条目:足厥阴肝经穴;位于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左右各14个,共28个:大敦穴、行间穴、太冲穴、中封穴、蠡沟穴、中都穴、膝关穴、曲泉穴、阴包穴、足五里穴、阴廉穴、急脉穴、章门穴、期门穴。

3、足少阳胆经穴位图主条目:足少阳胆经穴;位于足少阳胆经上的穴位左右各44个,共88个:瞳子髎穴、听会穴、上关穴、颔厌穴、悬颅穴、悬厘穴、曲鬓穴、率谷穴、天冲穴、浮白穴、头窍阴穴、完骨穴、本神穴、阳白穴、头临泣穴、目窗穴、正营穴、承灵穴、脑空穴、风池穴、肩井穴、渊腋穴、辄筋穴、日月穴、京门穴、带脉穴、五枢穴、维道穴、居髎穴、环跳穴、风市穴、中渎穴、膝阳关穴、阳陵泉穴、阳交穴、外丘穴、光明穴、阳辅穴、悬钟穴、丘墟穴、足临泣穴、地五会穴、侠溪穴、足窍阴穴。

4、手少阴心经穴位图主条目:手少阴心经穴;位于手少阴心经上的穴位左右各9个,共18个:极泉穴、青灵穴、少海穴、灵道穴、通里穴、阴郄穴、神门穴、少府穴、少冲穴。

5、足太阴脾经穴位图主条目:足太阴脾经穴;位于足太阴脾经上的穴位左右各21个,共42个:隐白穴、大都穴、太白穴、公孙穴、商丘穴、三阴交穴、漏谷穴、地机穴、阴陵泉穴、血海穴、箕门穴、冲门穴、府舍穴、腹结穴、大横穴、腹哀穴、食窦穴、天溪穴、胸乡穴、周荣穴、大包穴。

倪海厦人纪针灸008(脾经)

倪海厦人纪针灸008(脾经)

倪海厦人纪针灸008(脾经)二十二:足太阴脾经:西医:认为脾脏没有什么功能中医:把脾脏和胰脏合在一起脾和胃相表里:脾是脏,收藏。

胃是腑,消化荣(血):脾有很多血在里面卫(气):胃又很多气在里面在呼吸时,横膈膜除了推动肝脏,气往上走,也推动脾脏,血在挤压,脾脏一挤压,脾一统血,胃就开始缩小。

胰脏的津液是涎脾主四肢,脾为练议之官。

例:有人全身乏力,你问他是筋无力还是肌无力还是骨节无力。

肝主筋:抽筋是肝的问题。

所有甜味入脾,而人工糖是酸味,吃到嘴里是甜的,而到胃里是酸的,时间久了胃就难受。

天然甜入脾:蔗糖,麦芽糖“土”生万物中风预兆:手前三指麻,6个月内会中风脾开窍在唇在音为宫,宫音为“呼”,在声为哕(yuě)(打嗝)思伤脾,脾主味,思虑伤脾时,吃什么都没味。

喝咖啡多会引起胰脏癌。

所有的酸味本身入肝,酸克土。

味道重的入血分,味道淡的入气分。

胃主气,脾主血,咖啡入血分伤脾,喝咖啡什么也不加,过20分钟会有胃酸。

隐白穴:井穴,属木。

治疗昏迷,肝,肾,脾经经过内侧股沟上来,如果是疝气,肠子下坠,在肝脏的井穴,脾经的井穴都可以下针。

脾脏主腹,管肚脐以下:白带,阴道滴漏不止,下隐白。

经外奇穴:隐白上面有几根毛,叫“三毛”。

灸三毛,专门治失眠。

大都穴:荣穴,母穴,虚症治此。

脾脏有虚症时,除四肢无力外,嘴唇会发白。

脾虚会生蛔虫,怎么知道长蛔虫?(1)嘴唇拉开,看下牙龈下方,如果有一排白点,则有虫。

(2)眼皮翻开(四白眼常常是盗贼,恶人),用手电筒照,眼白的地方有一个个蓝点,则有虫。

(3)睡觉时肛门痒。

(4)最明显的表症肚子大实脾则不生虫,多运动强脾。

太白穴:脾的俞穴,脾气血流注时间为上午9-11点,这时困为脾虚。

多运动多“呼”,或下太白,都强脾。

公孙穴:主冲脉公孙内关胃心胸:任何胃病,心脏病,胸口闷痛,气喘,咳嗽,肺气肿,心脏肥大,肚子鼓胀,这些病在公孙内关下针立竿见影。

胃吐血:下足三里胃蠕动的更快,吐的更快,所以不能下足三里,这时下公孙。

十二正经之六足太阴脾经穴位图

十二正经之六足太阴脾经穴位图

十二正经之六——足太阴脾经穴位图6、足太阳脾经循行图(9——11时)足太阴脾经穴位图2013-01-04 14:27:21 人体穴位网阿牛哥文章浏览:( 13798)次导读:足太阴脾经穴,归属于足太阴脾经的腧穴,共21个穴位。

以下详解足太阴脾经穴位图的位置、作用、主治功效等。

足太阴脾经穴,归属于足太阴脾经的腧穴。

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述,足太阴脾经所属穴计有:腧穴有:隐白穴、大都穴、太白穴、公孙穴、商丘穴、三阴交穴、漏谷穴、地机穴、阴陵泉穴、血海穴、箕门穴、冲门穴、府舍穴、腹结穴、大横穴、腹哀穴、食窦穴、天溪穴、胸乡穴、周荣穴、大包穴。

共21穴。

隐白穴2014-02-24 16:01:10 人体穴位网雨蒙蒙文章浏览:( 16202)次导读:按摩隐白穴的作用与好处具有调经统血,健脾回阳的功效,缓解治疗月经过多、带下、腹胀、便血、多梦等,隐白穴位的位置具体在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隐白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隐白穴位位置图】【图解隐白穴位的位置】隐白穴属于足太阴脾经,隐白穴位于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

【按摩隐白穴位的作用与好处】缓解治疗腹胀、泄泻、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带下、癫狂、多梦、惊风等按摩隐白穴的功效:调经统血,健脾回阳。

【温馨提示】隐白穴位配伍:隐白穴配三阴交穴、地机穴缓解治疗出血症。

针刺隐白穴的方法:隐白穴斜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艾灸隐白穴的方法:隐白穴艾条灸5-10分钟,隐白穴艾炷灸3-5壮。

按摩隐白穴的手法:用拇指和食指揉捏足大趾末节两侧,按压时要注意力度稍重,每次按摩五分钟,每日按摩2次。

大都穴2014-02-24 16:15:34 人体穴位网穴位密码文章浏览:( 5605)次导读:按摩大都穴的作用与好处缓解治疗腹胀、呕吐、便秘等,大都穴位的位置具体在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大都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大都穴位位置图】【图解大都穴位的位置】大都穴属于足太阴脾经,大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扁鹊心书灸法讲解》之扁鹊灸法

《扁鹊心书灸法讲解》之扁鹊灸法

《扁鹊心书•扁鹊灸法》记云:命关二穴在胁下宛中,举臂取之,对中脘向乳三角取之。

此穴属脾, 又名食窦穴,能接脾脏真气,治三十六种脾病。

凡诸病困重,尚有一毫真气,灸此穴二三百壮,能保固不死。

一切大病属脾者并皆治之。

盖脾为五脏之母,后天之本,属土,生长万物者也。

若脾气在,虽病甚不至死,此法试之极验。

肾俞二穴在十四椎两旁各开一寸五分。

凡一切大病于此灸二三百壮。

盖肾为一身之根蒂,先天之真源,本牢则不死,又治中风失音,手足不遂,大风癞疾。

三里二穴在膝眼下三寸,骯骨外筋内宛中,举足取之。

治两目腕腕不能视远及腰膝沉重,行步乏力。

承山二穴,在腿肚下,挺脚指取之。

治脚气重,行步少力。

涌泉二穴,在足心宛宛中。

治远年脚气肿痛,或脚心连胫骨痛,或下粗腿肿,沉重少力,可灸此穴五十壮。

脑空二穴,在耳尖角上,排三指尽处。

治偏头痛、眼欲失明,灸此穴七壮自愈。

目明二穴,在口面骨二瞳子上,入发际。

治太阳连脑痛,灸三十壮。

腰俞二穴,在脊骨二十一椎下。

治久患风腰痛,灸五十壮。

前顶二穴,在鼻上,入发际三寸五分。

治颠顶痛,两眼失明。

”由此可知,《扁鹊灸法》是以穴位应用为纲,以灸方为条目,来阐明穴位之治疗范围。

计有九法,即命关、肾俞、三里、承山、涌泉、脑空、目明、腰俞、前顶诸穴之灸,验之临床,确有卓效。

一、命关灸法“命关二穴在胁下宛中,举臂取之,对中旋向乳三角取之。

此穴属脾,又名食窦穴,能接脾脏真气,治三十六种脾病。

凡诸病困重,尚有一毫真气,灸此穴二三百壮,能保固不死。

一切大病属脾者并皆治之。

盖脾为五脏之母,后天之本,属土,生长万物者也。

若脾气在,虽病甚不至死,此法试之极验此乃《扁鹊灸法》言•“命关”的主治范围和作用机理。

盖因“脾为五脏之母,后天之本,属土,生长万物者也”,故窦材谓食窦“能接脾脏真气,治三十六种脾病”,继而谓“若脾气在,虽病甚不至死”,故名食窦穴为“命关”。

《甲乙经》云食窦为“足太阴脉气所发”之处,以其健脾益气,已成气血生化之源之功,而有培补后天之本之效,加施以灸法,共成“保扶阳气”“消尽阴翳”之勋,故为虚损病及慢性疾病之常用穴,施以灸法,名“命关灸法”。

肾经27个穴位详解

肾经27个穴位详解

肾经27个穴位详解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而经络穴位在我们的医疗或日常养生中广泛使用。

本文提供肾经27个穴位详解,以供大家参考选用。

涌泉穴拼音:yǒnɡquán拼音别名:地冲穴别名解析:(1)涌泉。

涌,外涌而出也。

泉,泉水也。

该解析穴名意指体内肾经的经水由此外涌而出体表。

本穴为肾经经脉的第一穴,它联通肾经的体内体表经脉,肾经体内经脉中的高温高压的水液由此外涌而出体表,故名。

(2)地冲。

地,地部也。

冲,冲突也。

地冲名意指体内肾经的经水由此外涌而出体表。

理同涌泉名解。

(3)肾经井。

井,地部孔隙也。

本穴气血运行是体内经水由地部孔隙外出体表,故为肾经井穴。

(4)本穴属木。

属木,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的五行属性。

本穴物质为体内外出体表的高温水液,出体表后水液大量气化为天部的水湿之气,此气因其湿重不能上行天部的更高层次,而是蒸升到天部的较低层次,只表现出木的一发特征,故其属木。

意义:体内肾经的经水由此外涌而出。

意义运行运行:由天部横向传于然谷穴。

气血: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温热水气。

气血取穴: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取穴约当第2、3趾趾指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在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

解剖:有指短屈肌腱,指长屈肌腱,第二蚓状肌,解剖深层为骨间肌;有来自胫前动脉的足底弓;布有足底内侧神经支。

功能:散热生气。

功能主治:头顶痛,头晕,眼花,咽喉痛,舌干,失主治音,小便不利,大便难,小儿惊风,足心热,癫疾,霍乱转筋,昏厥。

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科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

穴位指压法治疗脑溢血后的复原、穴位按摩治疗膀胱炎、指压法治疗白发等等。

操作操作:针灸方法:直刺0.5-0.8寸;可灸。

悬灸法:将艾灸点燃后放于涌泉穴上方约2-3厘米左右施灸,以无灼痛感为宜,一般每次两侧涌泉穴各灸5-10分钟。

十四经穴位分寸歌

十四经穴位分寸歌

十四经穴位分寸歌足太阴脾经,左右各21穴。

隐白大趾内角出,隐白在大趾内侧甲角旁1分节后陷中求大都,大都在第1跖趾关节前凹陷太白肉际关节后,太白在第1跖趾关节后凹陷公孙基底前下乎,公孙在太白后1寸,第1跖骨基底前下缘商丘内踝微前陷,商丘在舟骨结节与内踝连线中点三阴踝上三寸间,三阴交在内踝上3寸再上三寸漏谷是,漏谷在三阴交上3寸泉下三寸地机现,地机在阴陵泉下3寸胫踝后下阴陵泉,阴陵泉在胫骨内侧髁后下血海膝上二寸悬,血海在髌底内侧上2寸箕门海上六寸间,箕门在血海上6寸冲门曲骨旁三五,冲门脐下五寸,旁开3.5寸,平任脉曲骨穴府舍斜上七分许,府舍在冲门外上7分,中线旁4寸腹结横下寸三联,腹结在大横下1.3寸大横四寸脐两边,大横平脐旁4寸腹哀横上三寸续,腹哀在脐上3寸皆去中线四寸边,脾经腹部诸穴皆旁开中线4寸食窦适在五肋间,食窦在第5肋间天溪胸乡周荣连,天溪在第4肋问、胸乡在第3肋间、周荣在第2肋间上行寸六旁六寸,脾经胸部诸穴皆旁开中线6寸,肋间隙中四穴均在肋隙间。

四个穴位都在肋间隙中大包腋下正中线,大包在腋下中线上,第6肋间落至六肋脾经全。

大包在第6肋间,脾经的最后一个穴位。

任脉在人体正中线,共二十四个穴位。

任脉会阴两阴间,会阴在前后二阴之间曲骨毛际陷中安,曲骨在耻骨联合上缘中极关元及石门,中极在脐下4寸,关元在脐下3寸,石门在脐下2寸寸上脐下两寸边,以上四穴穴相距1寸往上,至石门为脐下2寸气海脐下一寸五,气海在脐下1.5寸阴交脐下一寸联,阴交在脐下1寸神阙即为脐中央,神阙即肚脐水分下脘与建里,水分在脐上1寸,下脘在脐上2寸,建里在脐上3寸中脘上脘及巨阙,中脘在脐上4寸,上脘在脐上5寸,巨阙在脐上6寸再加鸠尾共七穴,鸠尾在脐上7寸逐寸行至上腹边,上腹七个穴位从脐中开始相隔一寸上行。

鸠尾中庭下一寸,鸠尾在胸剑结合部中庭下1寸中庭胸剑结合从,中庭在胸剑结合部再上四穴逐肋数,中庭往上四穴:膻中,玉堂,紫宫,华盖每穴往上一寸六分膻中就在两乳间,膻中在两乳之间,平第4肋间玉堂紫宫华盖穴,玉堂平第3肋间,紫宫平第2肋间适平三二一肋间,华盖平第1肋间,中线上璇玑天突下一寸,璇玑在天突下1寸天突胸骨上窝间,天突在胸骨上窝中央廉泉舌骨上缘陷,廉泉在舌骨上缘凹陷承浆颏唇沟中间。

常用穴位功用

常用穴位功用

常用穴位功用会阴穴:性冷淡治疗找会阴曲骨穴:阳痿痛经用曲骨中极穴:尿频莫急取中极关元穴:闭经不育关元解石门穴:疝气当用石门穴气海穴:痢疾易治通气海阴交穴:血崩带下用阴交神阙穴:神阙可降中风病水分穴:腹水可治在水分下脘穴:胃炎顽疾按下脘建里穴:食欲增强靠建里中脘穴:消化不良用中脘上脘穴:上脘穴可治反胃巨阙穴:巨阙神奇治健忘鸠尾穴:鸠尾随按治晕车中庭穴:噎嗝腹胀取中庭膻中穴:过胖过瘦用膻中玉堂穴:乳房肿痛用玉堂紫宫穴:喉痹可消藉紫宫华盖穴:咽喉肿痛举华盖璇玑穴:胃积食疗有璇玑天突穴:扁桃体炎用天突廉泉穴:口舌生疮饮廉泉承浆穴:衄血不止用承浆第三章督脉:阳脉之海长强穴:长强常按治痔疮腰俞穴:下肢痿痹取腰俞腰阳关穴:赤白带下腰阳关命门穴:命门关命治肾病悬枢穴:消化不良用悬枢脊中穴:肩背风湿找脊中中枢穴:厌食自可找中枢筋缩穴:痉挛当因筋缩穴至阳穴:至阳能止腰背疼灵台穴:疔疮可灭在灵台神道穴:心慌可由神道安身柱穴:脊痛原来在身柱陶道穴:潮热通顺取陶道大椎穴:治疗颈椎找大椎哑门穴:失语打通哑门穴风府穴:脖梗就找风府穴脑户穴:头重在头找脑户强间穴:癫痫治疗在强间后顶穴:眩晕发作用后顶百会穴:血压低按百会穴前顶穴:头病勿忘是前顶囟会穴:鼻出血当用是卤会上星穴:风流眼最用是上星神庭穴:神庭信步治中风素髎穴:鼻炎顽固用素髎水沟穴:昏迷急救用水沟兑端穴:兑端能治口疮臭龈交穴:口臭莫如用龈交第四章手太阴肺经:调理气血中府穴:中府自能疗肩痛云门穴:胸中热散从云门天府穴:煤气中毒到天府侠白穴:干呕求助侠白穴尺泽穴:咳嗽哮喘最尺泽孔最穴:咳血最好找孔最列缺穴:牙痛很疼按列缺经渠穴:咽痛疏通经渠穴太渊穴:腕部疾病问太渊鱼际穴:支气管炎用鱼际少商穴:鼻出血用少商治第五章手厥阴心包经:代心受过天池穴:痰多多在天池浴天泉穴:心痛治疗啜天泉曲泽穴:曲泽可除胸闷病郄门穴:心烦散心出郄门问使穴:热病最用是间使内关穴:孕期反应通内关博览大陵穴:腕关节痛用大陵劳宫穴:烦躁养神在劳宫中冲穴:昏厥马上找中冲第六章手少阴心经:卫护心志极泉穴:狐臭可洗在极泉青灵穴:心水青灵治臂痛少海穴:失眠多按少海穴灵道穴:灵道很灵治心痛通里穴:舌强只要通通里神门穴:便秘可解从神门少府穴:小便不利用少府少冲穴:热病昏迷点少冲第七章手阳明大肠经:头面美容商阳穴:腮腺炎症取商阳二间穴:目昏不见二间取三间穴:目中漠漠寻三间合谷穴:身体疼痛想合谷阳溪穴:牙痛发作洗阳溪偏历穴:耳鸣常按偏历穴温溜穴:温溜合谷驱头痛下廉穴:腹胀直用下廉穴上廉穴:手臂麻木用上廉手三里穴:上肢不遂手三里曲池穴:排毒养颜沐曲池肘骼穴:肺肾失衡付肘髎手五里穴:老鼠疮用手五里臂臑穴:肩膀疼痛找臂臑肩髑穴:肩臂不遂取肩髑巨骨穴:巨骨能消肩臂挛天鼎穴:天鼎祛除颈椎病扶突穴:慢性咽炎用扶突口禾髎穴:鼻炎当然口禾谬迎香穴:鼻塞理当闻迎香第八章手少阳三焦经:调气护脑关冲穴:耳聋当用关冲穴液门穴:喉痛当从液门找中渚穴:头晕眼花取中渚阳池穴:脱发当在阳池洗外关穴:偏头痛时找外关支沟穴:急性喉病用支沟会宗穴:手臂肌痛取会宗三阳络穴:龋齿痛治从三阳络四渎穴:咽阻疏通从四渎天井穴:颈肩肋痛下天井清冷渊穴:目黄洗黑清冷渊消泺穴:颈项强痛消泺消膈会穴:肩胛肿痛用臑会肩髎穴:肩重不举用肩髎天髎穴:胸中烦懑取天髎天牖穴:头晕从头望天牖翳风穴:耳中湿痒翳风吹瘛脉穴:小儿惊痫用瘛脉颅息穴:耳痛当用颅息熄角孙穴:目翳不清用角孙耳门穴:耳鸣从耳在耳门禾髎穴:头重痛治用禾髎丝竹空穴:牙痛且听丝竹空第九章手太阳小肠经:有容乃大少泽穴:乳痈洗除在少泽前谷穴:乳少当用前谷穴后溪穴:目赤清洗在后溪腕骨穴:落枕难忍用腕骨阳谷穴:腕痛不妨去阳谷养老穴:目视不明需养老支正穴:肘臂酸痛需支正小海穴:癫痫用处小海穴肩贞穴:肩臂疼痛用肩贞膈俞穴:瘰疬治疗用臑俞天宗穴:五十肩用天宗穴秉风穴:上肢酸麻用秉风曲垣穴:肩胛疼痛取曲垣肩外俞穴:颈项强急肩外俞肩中俞穴:肩背疼痛肩中俞天窗穴:耳鸣耳聋开天窗天容穴:颈项疼痛用天容颧髂穴:口眼歪斜取颧髎昕宫穴:中耳炎治宜听宫第十章足阳明胃经:、后天之本承泣穴:治疗眼疾不求人四白穴:治疗近视是首选地仓穴:口歪治疗取地仓大迎穴:轻轻松松止牙痛颊车穴:揉揉颊车治浮肿下关穴:耳鸣直取下关穴头维穴:头痛医头是头维人迎穴:按摩人迎降血压水突穴:气喘咽痛用水突气舍穴:配合水突治咽痛缺盆穴:释放郁结治咳嗽气户穴:胸胀理当找气户库房穴:乳汁不足去库房屋翳穴:胸肋胀痛应屋翳膺窗穴:乳腺发炎看膺窗乳中穴:小叶增生乳中定不容穴:腹胀解决在不容承满穴:承满一按止胃痛梁门穴:消化不良入梁门关门穴:治疗遗尿如关门太乙穴:胃下垂病问太乙滑肉门穴:共太乙穴治胃痛天枢穴:慢性肠炎找天枢外陵穴:外陵原来治疝气大巨穴:早泄问题出大巨水道穴:痛经不孕循水道气冲穴:月经不调健气冲髀关穴:瘫痪多应髀关穴伏兔穴:脚气不治去伏兔阴市穴:腿膝痿痹应阴市梁丘穴:急性胃痛在梁丘犊鼻穴:关节炎症牵犊鼻足三里穴:长寿常湿足三里上巨虚穴:便秘应寻上巨虚条口穴:小腿转筋取条口下巨虚穴:痢疾直用下巨虚丰隆穴:痰多直用是丰隆解溪穴:洗脚扭伤去解溪冲阳穴:口眼歪斜用冲阳陷谷穴:陷谷原为治面肿内庭穴:肠胃疾病向内庭厉兑穴:胃热何妨三厉兑第十一章足少阳胆经:守护肝胆瞳子髎穴:怕光就取瞳子髎听会穴:耳鸣耳聋会听会上关穴:耳窍流脓走上关颔厌穴:目外眦痛用颔厌悬颅穴:头部疼痛去悬颅悬厘穴:上齿痛除从悬厘曲鬓穴:口噤不开用曲鬓率骨穴:眩晕呕吐取率骨天冲穴:牙龈肿痛用天冲浮白穴:目赤肿痛取浮白头窍阴穴:肝胆火盛头窍阴完骨穴:失眠癔病取完骨本神穴:半身不遂用本神阳白穴:头痛目眩用阳白头临泣穴:目翳当用头临泣目窗穴:远视近视开目窗正营穴:唇吻强急取正营承灵穴:鼻窒多涕用承灵脑空穴:惊悸热病取脑空风池穴:落枕失眠沐风池肩井穴:肩膀酸痛下肩井渊腋穴:胸肋胀满用渊液辄筋穴:胸闷喘息取辄筋日月穴:胆部疾病照日月京门穴:肾炎取用京门穴带脉穴:心肝脾肾走带脉五枢穴:阴疝里急开五枢维道穴:妇科疾病走维道居髎穴:腰腿痹痛取居髎环跳穴:腰胯疼痛用环跳风市穴:半身不遂去风市中渎穴:下肢麻木用中渎膝阳关穴:小腿麻木膝阳关阳陵泉穴:脚气沐浴阳陵泉阳交穴:膝股痛用阳交穴外丘穴:小儿龟胸去外丘光明穴:夜盲当然取光明阳辅穴:腋下痛用阳辅穴悬钟穴:胸腹胀满去悬钟丘墟穴:外踝肿痛用丘墟足临泣穴:目外眦痛足临泣地五会穴:头痛耳鸣地五会侠溪穴:足跗肿痛去侠溪足窍阴穴:多梦热病足窍阴第十二章足太阳膀胱经:筋络之本睛明穴:迎风流泪需睛明攒竹穴:眼睑下垂用攒竹眉冲穴:眩晕直上取眉冲曲差穴:鼻塞鼽衄用曲差五处穴:头痛目眩去五处承光穴:鼻塞头痛用承光通天穴:鼻出血治去通天络却穴:耳鸣头晕取络却玉枕穴:头项病痛枕玉枕天柱穴:颈椎酸痛擎天柱大杼穴:咳嗽直用大杼穴风门穴:感冒最治是风门肺俞穴:盗汗鼻塞取肺腧厥阴俞穴:心痛可取阙阴俞心俞穴:心悸当取是心俞督俞穴:寒热气喘用督俞膈俞穴:潮热盗汗需膈俞肝俞穴:宿醉最用是肝俞胆俞穴:肺痨可以用胆俞脾俞穴:食欲不振用胆俞胃俞穴:胃部疾病用胃俞三焦俞穴:糖尿病取三焦俞肾俞穴:性欲低下用肾俞气海俞穴:痛经直用是气海大肠俞穴:早泄最用大肠俞关元俞穴:尿频遗尿关元俞小肠俞穴:遗精遗尿小肠俞膀胱俞穴:小便不利膀胱俞中膂俞穴:腰脊强痛中膂俞白环俞穴:疝气遗尿白环俞上髎穴:阴挺阳痿用上髎次髂穴:痛经带下用次髎中谬穴:便秘治疗取中髎下谬穴:腹痛带下用下髎会阳穴:便血取用会阳穴承扶穴:臀部下垂找承扶殷门穴:下肢痿痹走殷门浮郄穴:股胭疼痛用浮郄委阳穴:腿足挛痛晒委阳委中穴:腰背酸疼委中求附分穴:肩背拘急取附分魄户穴:肺痨气喘从魄户膏肓穴:肩膀酸痛揉膏肓神堂穴:胸闷气喘住神堂慧蓿穴:疟疾热病用遗禧膈关穴:胃嗳气取膈关穴魂门穴:肝脏保养用魂门阳纲穴:肺肾消渴取阳纲意合穴:脾脏过热用意舍胃仓穴:胃病治疗用胃仓肓门穴:痞块消除从盲门志室穴:痛经出血去志室秩边穴:腰骶痛病从秩边合阳穴:崩漏可按合阳穴承筋穴:下肢挛痛用承筋承山穴:腿肚抽筋揉承山飞扬穴:腰腿疼痛去飞扬跗阳穴:腿部肿痛取跗阳昆仑穴:脚部浮肿上昆仑仆参穴:足跟痛用仆参治申脉穴:怯寒症用申脉穴金门穴:与太阳合谷治头痛京骨穴:头痛项强取京骨束骨穴:目眩癫狂用束骨足通骨穴:鼻出血止需足骨通至阴穴:胎位不正取至阴第十三章足太阴脾经:运化水谷隐白穴:月经过多用隐白大都穴:胃痛腹胀到大都太白穴:吐泻痢疾揉太白公孙穴:胃酸过多公孙抑商丘穴:黄疸便秘去商丘三阴交穴:妇科疾病三阴交漏谷穴:腹胀肠鸣去漏谷地机穴:痛经遗精用地机阴陵泉穴:膝痛当沐阳陵泉血海穴:更年期用血海穴箕门穴:腹股肿痛从箕门冲门穴:崩漏带下走冲门府舍穴:腹痛积聚在府合腹结仓穴:腹痛从腹腹结仓大横穴:腹泻便秘皆大横腹哀穴:痢疾莫哀找腹哀食窦穴:翻胃倒海取食窦天溪穴:乳汁少去天溪取胸乡穴:胸肋胀痛去胸乡周荣穴:咳嗽打嗝取周荣大包穴:全身疼痛用大包第十四章足厥阴肝经:条畅气机大墩穴:血崩尿血坐大墩行间穴:假性近视取行间太冲穴:面部色斑用太冲中封穴:阴茎痛除从中封蠡沟穴:睾丸肿痛去蠡沟中都穴:恶露不尽取中都膝关穴:膝膑肿痛用膝关曲泉穴:阴痒难忍洗曲泉阴包穴:月经不调用阴包足五里穴:小便不通足五里阴廉穴:小腹疼痛取阴廉急脉穴:经脉曲张用急脉章门穴:胆囊炎从章门治期门穴:食欲减退用期门第十五章足少阴肾经:先天所本涌泉穴:神经衰弱饮涌泉然谷穴:小儿脐风去然谷太溪穴:手脚冰冷浴太溪大钟穴:易惊善怒敲大钟水泉穴:月经不调喝水泉照海穴:惊恐不宁观照海复}留穴:记忆衰退反复溜交信穴:五淋宜取交信穴筑宾穴:小儿脐疝取筑宾阴谷穴:阴中痛除去阴谷横骨穴:阴部痛楚找横骨大赫穴:子宫脱垂用大赫气穴:宫冷不孕用气暖四满穴:带下当取四满穴中注穴:大便燥结用中注肓俞穴:腹痛绕脐找肓俞商曲穴:腹痛泄泻取商曲石关穴:夫人不孕守石关阴都穴:闭经莫急去阴都腹通谷穴:腹痛腹胀腹通谷幽门穴:烦心呕吐出幽门步廊穴:胸痛信步去步廊神封穴:乳痈莫如用神封灵墟穴:痰多直用是灵墟神藏穴:冠心病治用神藏或中穴:气喘发作去或中俞府穴:胸痛修养在俞府第十六章经外奇穴:奇穴奇用四神聪:精神病用四神聪印堂穴:鼻塞直按印堂穴太阳穴:头痛最是太阳穴十宣穴:急救专家是十宣四缝穴:小儿积食去四缝腰眼穴:腰痛当然取腰眼鹤顶穴:膝关节痛最鹤顶阑尾穴:阑尾发作按阑尾胆囊穴:胆道感染用胆囊当阳穴:前头痛用当阳穴鱼腰穴:眼睑下垂用鱼腰耳尖穴:上目翳时耳尖求球后穴:青光眼请球后看安眠穴:失眠当按安眠穴三角炙穴:疝气当取三角炙上迎香穴:鼻塞就闻上迎香内迎香穴:鼻疾常嗅内迎香聚泉穴:味觉减退饮聚泉海泉穴:口腔炎症洗海泉金津穴:口疮消除沐金津玉液穴:失语就去饮玉液翳明穴:目疾当取是翳明颈百劳穴:盗汗自汗颈百劳子宫穴:子宫脱垂提子宫定喘穴:哮喘当用定喘穴夹脊穴:腑脏疾患找夹脊夹承浆穴:牙龈炎用夹承浆牵正穴:下牙痛当来牵正胃脘下俞穴:胃脘下俞胰腺炎痞根穴:翻胃即找痞根穴下极俞穴:下肢疫痛下极俞二白穴:痔疮脱肛用二白大骨空穴:目翳内障大骨空小骨空穴:目赤肿痛小骨空腰痛点穴:腰扭伤腰痛点穴外劳宫穴:手背红肿外劳宫髋骨穴:膝关节炎取髋骨百虫窝穴:皮肤瘙痒百虫窝膝眼穴:鹤膝风用膝眼穴内踝尖穴:扁桃体炎内踝尖外踝尖穴:脚气不妨外踝尖八邪穴:毒蛇咬伤用八邪八风穴:足跗肿痛用八风独阴穴:卒心痛独用独阴气端穴:中风急救用气端中泉穴:颜面麻痹洗中泉中魁穴:肺炎当用是中魁十七椎穴:胎位不正十七椎肘尖穴:男女瘰疬用肘尖肩前穴:落枕就揉肩前穴落枕穴:落枕专用落枕穴。

肚子涨艾灸什么穴位

肚子涨艾灸什么穴位

肚子涨艾灸什么穴位肚子涨用艾灸什么穴位?人体不同的穴位对应不同的经络和脏腑,通过对不同穴位的按摩、针灸或者艾灸,可以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那么肚子涨用艾灸什么穴位呢?下面是为你整理相关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肚子涨用艾灸什么穴位1、肚子涨可以艾灸神阙穴方法:把姜切成厚约3毫米的薄片,再用针在姜片上扎些小孔。

患者仰卧,先把干燥的食盐填平肚脐眼,把姜片放在肚脐上方,然后把艾柱点燃后,放在姜片上,连续灸3个艾柱。

如果患者的肚脐凸出,也可以用温灸器置于肚脐部位施灸。

功效:温元阳、调脾胃、补肝肾、益气血,对于肚子涨、消化不良等有很好的防治作用,适宜肝气郁结、抵抗力较差的人使用,没病的人也可用于日常养生保健。

如果担心烫伤或不习惯温灸,也可以用按摩法来调理神阙穴,同样能够为肝脏增加动力,促进身体的气血循环。

2、肚子涨可以艾灸足三里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按压有明显的酸涨感。

足三里是人体穴位中运用最多的穴位,是脾胃作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穴位代表。

气虚血虚首选足三里、消化疾病首选足三里。

由于足阳明胃经属多气多血之经,足三里有气血双补的功能,常用于治疗肚子涨、腹泄、消化不良、食欲不好、胃溃疡、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阑尾炎、急慢性肠炎等疾病。

艾灸方法:如果身体不错只是保健保健,一星期灸2-3次,一次一个穴位不少于10分钟,如果身体差,气血差的那灸的时间需要长一点,最好是艾灸后再按摩,效果最好。

你自己观察,如果坚持灸足三里10日,你会感觉你精神好了,睡眠足了,吃饭香了,面色红润了。

3、肚子涨可以艾灸食窦穴食窦穴在中庭(任脉)旁开6寸,第五肋间隙处取穴。

食窦穴取法,须先单臂上举,以开经穴之路,然后下针,乃有疗效。

食窦穴有利胸膈、调脾胃、祛水饮,宣肺平喘,健脾和中,利水消肿的作用。

食窦穴主治胸胁胀痛,肚子涨,水肿,腹胀,黄疸,脾泄下注,大便失禁,胸满气喘,胁痛不止,腹水等。

现代又多用食窦治疗胃炎、腹水、肝区疼痛、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

针灸穴位 食关穴 说明指导书

针灸穴位 食关穴 说明指导书

针灸穴位食关穴说明指导书总述食关,经外奇穴名。

出自《医经小学》。

位于上腹部,脐上4寸,正中线旁开1.5寸处(一说位于脐上3寸,正中线旁开1寸),左右计2穴。

浅层布有第7、8、9胸神经前支的外侧支和前皮支,深层有第7、8、9胸神经前支的肌支。

主治脾胃病、胃痛、噎膈反胃、胃炎、胃痉挛、饮食不化、肠炎等。

本穴是穴位诊断消化不良的定性穴。

直刺0.5-1寸。

1.名称食关穴2.别名暂无资料。

3.出处《医经小学》4.隶属经外奇穴5.位置位于上腹部,脐上4寸,正中线旁开1.5寸处(一说位于脐上3寸,正中线旁开1寸),左右计2穴6.主治脾胃病、胃痛、噎膈反胃、胃炎、胃痉挛、饮食不化、肠炎7.功能暂无资料。

8.操作直刺0.5-1寸9.主要配伍暂无资料。

10.定位位于上腹部,脐上4寸,正中线旁开1.5寸处(一说位于脐上3寸,正中线旁开1寸),左右计2穴。

11.解剖穴下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

浅层布有第7、8、9胸神经前支的外侧支和前皮支及腹壁浅静脉。

深层有腹壁上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第7、8、9胸神经前支的肌支。

12.名词释义暂无资料。

13.功能作用暂无资料。

14.详细主治脾胃病、胃痛、噎膈反胃、胃炎、胃痉挛、饮食不化、肠炎等。

15.详细操作直刺0.5-1寸,局部有酸胀感,留针30分钟。

灸3-5壮,或温灸5-15分钟。

16.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胃痛、急、慢性胃炎、胃痉挛、呕吐、呃逆等。

此穴各注射胎盘组织液1ml,隔日1次,对治疗浅表性胃炎、胃溃疡有较好的疗效。

17.配伍暂无资料。

18.附注本穴是穴位诊断消化不良的定性穴。

19.相关论述1、《医经小学》:“漏经穴法:……食仓食关治脾胃,在中脘傍寸半位。

”2、《养生镜》:“食关穴,建里旁各开寸半。

”3、《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食关,奇穴。

脐上三寸,外开一寸。

针五分。

灸三壮。

主治饮食不化,噎膈反胃;亦治胃痉挛、肠炎、十二指肠炎。

”。

足太阴脾经图高清版人体穴位图

足太阴脾经图高清版人体穴位图

足太阴脾经图高清版人体穴位图足太阴脾经:从大趾末端开始(隐白穴),沿大趾内侧赤白肉际(大都穴),经核骨(第一骨小头后(太白穴、公孙穴),上向内踝前边(商丘穴),上小腿内侧,沿胫骨后(三阴交穴、漏谷穴),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地机穴、阴陵泉穴),上膝股内侧前边(血海穴、箕门穴),进入腹部(冲门穴、府舍穴、腹结穴、大横穴;中极穴、关元穴,属于脾,络于胃(腹哀;会下脘穴、日月穴、期门穴),通过膈肌,夹食管旁(食窦穴、天溪穴、胸乡穴、周荣穴;络大包;会中府穴),连舌根,散布舌下。

它的支脉:从胃部分出,上过隔肌,流注心中,接手少阴心经。

本经一侧21穴(左右两侧共42穴),其中11穴分布于下肢内侧面的前份,10穴分布于侧胸腹部。

首穴隐白,末穴大包。

主治脾、胃等消化系统病症、泌尿生殖系统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本经穴位:隐白穴、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1) 隐白穴SP1 Yǐn bái[定位] 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

[解剖] 有趾背动脉;为腓浅神经的足背支及足底内侧神经。

[主治] 腹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癫狂,多梦,惊风。

[配伍] 配地机、三阴交治疗出血症。

[刺灸法] 浅刺0.1寸。

[附注] 足太阴经所出为“井”。

(2) 大都穴 SP2 Dà dū[定位] 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解剖] 在拇展肌止点;有足底内侧动、静脉的分支;布有足底内侧神经的趾底固有神经。

[主治] 腹胀,胃痛,呕吐,泄泻,便秘,热病。

[配伍] 配足三理治腹胀。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足太阴经所溜为“荥”。

(3) 太白穴SP3 Tài bái[定位] 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穴位详解:食窦穴
配伍: 配膻中穴治胸肋胀痛。
中医穴位详解:食窦穴
治法: 寒则通之补之或灸之,热则泻之或水针。
谢谢!
食窦穴 穴位详解
中医穴位详解:食窦穴
食窦穴
拼音:shídòu 别名:命关穴,食关穴 经络:脾经
中医穴位详解:食窦穴
中医穴位详解:食窦穴
取穴: 食窦穴位于人体的胸外侧部,当第5肋间 隙,距前正中线6寸。
中医穴位详解:食窦穴
解剖: 在第五肋间隙,前锯肌中,深层有肋间内、 外肌;布有胸外侧动、静脉,胸腹壁动、 静脉;布有第五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中医穴位详解:食窦穴
解析: 3)足太阴阴维之会。本穴的地部经水为 满溢之状并散流脾经之外,表现出阴维脉 的气血特性,故为足太阴阴维之会。
中医穴位详解:食窦穴
意义: 脾经水湿在此沉降。
中医穴位详解:食窦穴
运行: 由穴内满溢穴外。
中医穴位详解:食窦穴
气血: 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中医穴位详解:来自窦穴中医穴位详解:食窦穴
解析:
1)腹哀。腹,腹部也,脾土也。哀,悲 哀也。该穴名意指本穴的地部脾土受水之 害。本穴物质为大横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云 气,至本穴后,水湿云气化雨降之于地部, 脾土受湿而无生气之力,因而悲哀,哀其 子金气不生也,故名。
中医穴位详解:食窦穴
解析:
2)肠哀、肠屈。肠,大肠也,此指大肠 所主的金气。哀,悲哀也。屈,亏缺也。 肠哀、肠屈名意指本穴的天部之气虚少, 脾土生发之气不足。理同腹哀名解。
附注: 足太阴与阴维脉交会穴。
中医穴位详解:食窦穴
功能: 冷降脾浊。
中医穴位详解:食窦穴
主治: 消化不良,腹痛,便秘,痢疾。
中医穴位详解:食窦穴
主治: 〖穴位配合〗配气海穴治肠鸣。
中医穴位详解:食窦穴
主治: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而灸之,热则 泻针出气或水针。
中医穴位详解:食窦穴
主治:
〖生理解剖〗在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肌部; 布有第八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八肋间神 经。取穴图穴位图隐白穴大都穴太白穴公 孙穴商丘穴三阴交穴漏谷穴地机穴阴陵泉 穴血海穴箕门穴冲门穴府舍穴腹结穴大横 穴腹哀穴食窦穴天溪穴胸乡穴周荣穴大包 穴计算器关税税率对联大全快递网点DNS 服务器信用卡进度旅游景点
中医穴位详解:食窦穴
主治:
格式转换衣服尺码亲属关系银行卡归属图 书大全音乐专辑电影大全古籍大全银行网 点军事百科武器大全日出日落民间谚语摩 尔斯电码进程查询汉字转拼音XML格式化 六十四卦驾驶行驶证音乐专辑电脑版|手 机版|孔隙率计算器
中医穴位详解:食窦穴
主治: 胸胁胀痛,噫气,翻胃,腹胀,水肿。
中医穴位详解:食窦穴
操作: 刺法:向外或平刺0.5-0.8寸。本经食窦 至大包诸穴,深部为肺脏,不可深刺。
中医穴位详解:食窦穴
操作: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中医穴位详解:食窦穴
操作:
按摩法:以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并 作圈状按摩。按摩腹哀穴常用于改善腹痛、 肠鸣、消化不良、痢疾、绕脐痛、胃溃疡、 胃痉挛、胃酸过多或过少等病 症。针刺 该穴对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有一定疗 效,可以减轻症状,同时可以促进溃疡愈 合,能抑制胃酸分泌,并能增强自身免疫 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