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财1109考试批次《刑法》复习题及答案讲解学习
刑法考试试题及解析

刑法考试试题及解析刑法考试试题及解析一、单选题1、(10分)甲欲杀乙,将毒药投入乙的饮料中,但甲担心乙发现毒药,又将毒药从乙的饮料中倒出,请问甲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A. 构成犯罪 B. 不构成犯罪正确答案是:A. 构成犯罪。
甲的行为构成犯罪,因为其具有杀人的故意,并且实施了投毒的行为,但由于未达到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目的,属于犯罪未遂。
2、(10分)丙在乙开的超市中购买了一瓶饮料,饮用后发现该饮料已过期,请问丙是否可以要求乙进行赔偿? A. 可以要求赔偿 B. 不可以要求赔偿正确答案是:A. 可以要求赔偿。
根据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购买商品时享有知情权和选择权,商家不得隐瞒商品的真实信息。
如果商家销售过期商品,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进行赔偿。
3、(10分)丁在公共场所故意损毁公私财物,价值5000元,请问丁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A. 构成犯罪 B. 不构成犯罪正确答案是:A. 构成犯罪。
根据中国《刑法》的规定,公共场所故意损毁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构成犯罪。
本题中丁的行为符合该罪的构成要件,因此构成犯罪。
二、多选题4、(20分)甲在某工厂盗窃了一台价值10万元的机器,并将其藏匿于家中,后被警方抓获,请问甲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A. 构成盗窃罪 B. 不构成盗窃罪 C. 构成侵占罪 D. 不构成侵占罪正确答案是:A. 构成盗窃罪。
根据中国《刑法》的规定,盗窃罪的构成要件为秘密窃取他人动产,且数额较大。
本题中甲秘密窃取了工厂的机器,并将其藏匿于家中,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因此构成盗窃罪。
5、(20分)乙在某公司担任高管,因公司经营不善而被迫辞职,但公司未及时支付乙的工资和补偿金,请问乙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A. 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B.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C. 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 D. 向国务院相关主管部门投诉正确答案是:A. 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和B.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刑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刑法考试试题及答案刑法考试试题及答案刑法作为法律学科中的重要分支,对于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必修课程之一。
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各种形式的考试,以检验学生对于刑法理论和实践应用的掌握程度。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刑法考试试题,并给出相应的答案。
一、简答题1. 什么是刑法?刑法是指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规定并制裁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所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 刑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法定性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犯罪事实与法定刑相适应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法适用法律效力原则等。
3. 什么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人主观上具有犯罪故意,即明知犯罪行为的性质和后果,有目的地实施犯罪行为的行为。
4. 什么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是指犯罪人因疏忽、粗心等原因,没有预见到或者没有应当预见到犯罪行为的危险性和后果,但是应当预见到并且能够预见到的行为。
5. 什么是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实施犯罪行为,共同犯罪人对于犯罪行为具有共同的犯意,并且在实施犯罪行为中分工合作,共同实施犯罪行为。
二、案例分析题1. 某人因盗窃他人财物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你认为这个判决是否合理?为什么?答:根据刑法规定,盗窃罪的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根据案例中的判决,判处的刑期为一年,属于刑法规定的刑罚范围内。
而缓刑一年则是根据犯罪人的情况和社会需要来判断的,因此,该判决是合理的。
2. 某人因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你认为这个判决是否合理?为什么?答:根据刑法规定,故意伤害罪的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根据案例中的判决,判处的刑期为三年,属于刑法规定的刑罚范围内。
因此,该判决是合理的。
三、论述题1. 刑法的目的是什么?答:刑法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维护社会正义和法律权威。
通过制定刑法规范,对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进行制裁,以达到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
刑法考试题及答案

刑法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哪项不属于犯罪的构成要件?A. 犯罪客体B. 犯罪主体C. 犯罪客观方面D. 犯罪的主观方面答案:A2. 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过失致人死亡C. 正当防卫D. 紧急避险答案:C3. 刑法中规定的“犯罪未遂”是指?A.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完毕B. 犯罪行为已经着手实施,但未达到既遂状态C. 犯罪行为尚未实施D.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但未造成损害结果答案:B4.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哪项不属于刑罚的种类?A. 管制B. 拘役C. 有期徒刑D. 罚款答案:D5. 以下哪种情况下,行为人不承担刑事责任?A. 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B. 醉酒的人犯罪C. 未满十四周岁的人犯罪D.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答案:A6. 刑法中的“共同犯罪”是指?A. 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B. 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C. 两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过失犯罪D. 两人以上共同犯罪,不论故意或过失答案:A7. 以下哪种情况下,可以对犯罪分子从轻或者减轻处罚?A. 自首B. 立功C. 犯罪中止D. 以上都是答案:D8. 刑法中规定的“累犯”是指?A. 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B. 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三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C. 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两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D. 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一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答案:A9. 以下哪种情况下,可以对犯罪分子适用缓刑?A. 犯罪情节较轻B. 有悔罪表现C. 没有再犯罪的危险D. 以上都是答案:D10. 刑法中规定的“假释”是指?A. 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后,认为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可以附条件地将其置于监外执行B. 对于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后,认为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可以附条件地将其置于监外执行C. 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后,认为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可以附条件地将其置于监外执行D. 对于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后,认为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可以附条件地将其置于监外执行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犯罪?A. 盗窃B. 诈骗C. 故意伤害D. 非法拘禁答案:ABCD12.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些情况下,行为人可以被认定为犯罪?A.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B. 行为人在不能预见的情况下,过失造成危害结果C. 行为人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造成危害结果D. 行为人由于意外事件造成危害结果答案:AB13. 以下哪些情况下,行为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A. 正当防卫B. 紧急避险C. 犯罪中止D. 犯罪预备答案:ABC14. 以下哪些情况下,可以对犯罪分子从轻或者减轻处罚?A. 自首B. 立功C. 犯罪中止D. 犯罪预备答案:ABC15. 以下哪些情况下,可以对犯罪分子适用缓刑?A. 犯罪情节较轻B. 有悔罪表现C. 没有再犯罪的危险D. 犯罪情节严重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
刑法学考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罪刑法定原则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 刑罚从轻原则答案:D2.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罚的种类?A. 管制B. 拘役C. 罚金D. 警告答案:D3. 下列行为中,哪一个不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钱包后据为己有D. 因紧急避险而造成损害答案:D4. 以下哪一项不是犯罪的主观方面?A. 故意B. 过失C. 动机D. 目的答案:C5. 以下哪一项不是犯罪的客观方面?A. 犯罪行为B. 犯罪结果C. 犯罪动机D. 犯罪手段答案:C6. 以下哪一项不是犯罪构成的要件?A. 主观要件B. 客观要件C. 法律要件D. 时间要件答案:D7. 以下哪一项不是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A. 存在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B.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个人合法权利C.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D. 防卫行为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答案:C8.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刑法中的共同犯罪?A. 教唆犯B. 帮助犯C. 从犯D. 单独犯罪答案:D9.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罚执行的制度?A. 减刑B. 假释C. 缓刑D. 罚金答案:D10.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法中的犯罪形态?A. 犯罪预备B. 犯罪未遂C. 犯罪中止D. 犯罪既遂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属于刑法的基本原则?A. 罪刑法定原则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 刑罚从重原则答案:ABC12. 以下哪些属于刑罚的种类?A. 管制B. 拘役C. 有期徒刑D. 警告答案:ABC13. 以下哪些属于犯罪的主观方面?A. 故意B. 过失C. 动机D. 目的答案:ABD14. 以下哪些属于犯罪的客观方面?A. 犯罪行为B. 犯罪结果C. 犯罪动机D. 犯罪手段答案:ABD15. 以下哪些属于犯罪构成的要件?A. 主观要件B. 客观要件C. 法律要件D. 时间要件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罪刑法定原则是指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刑法考试题及答案

刑法考试题及答案在这里为您提供一份关于刑法考试题及答案的文章。
刑法考试题及答案第一题:什么是刑法?刑法是国家对犯罪行为予以制裁的一种法律规范。
它规定了刑法应当管辖的犯罪行为以及对犯罪行为的处罚措施。
刑法的目的是保护社会秩序、维护公共利益并惩罚犯罪行为。
第二题:列举一些常见的犯罪行为。
常见的犯罪行为包括但不限于:盗窃、抢劫、故意伤害、谋杀、贩毒、走私、贪污、受贿、诈骗、破坏公共财物等。
第三题:什么是刑法责任?刑法责任是指因犯罪行为而产生的法律后果。
当一个人犯了罪,他将承担相应的刑法责任。
刑法责任主要表现为刑罚或者其他刑事制裁措施。
第四题:请解释一下法定刑的概念。
法定刑是指刑法对犯罪行为规定的明确的刑罚范围。
刑法规定了每种犯罪行为的最低刑罚和最高刑罚。
在法定刑的范围内,法院根据犯罪的具体情况,依法判处刑罚。
第五题:列举一些刑法中的基本原则。
刑法中的基本原则包括但不限于:法无禁止即许可、犯罪与刑罚必须法定、罪刑相适应、犯罪个体不可替代、犯罪事实及证据确实、有罪推定等。
第六题:什么是犯罪构成要件?犯罪构成要件是指一个行为必须具备的条件,才能被认定为某种犯罪行为。
通常包括犯罪的客观要素和主观要素。
例如,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盗窃他人财物的客观行为和故意占有的主观心态。
第七题:刑法有哪些刑事责任类型?刑法中的刑事责任类型包括:主体刑事责任、从犯刑事责任和未成年人刑事责任。
不同的刑事责任类型适用于不同的人群或角色。
第八题:被告人的无罪辩护权是什么?被告人的无罪辩护权是保障被告人合法权益的一项权利。
根据刑事诉讼法和相关规定,被告人有权通过辩护人等方式进行无罪辩护,并享有合法程序和公正审判的权利。
第九题:什么是紧急避险行为?紧急避险行为是指在遭遇危险时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采取合理的行动。
在刑法上,紧急避险行为通常是被认为是正当防卫或者紧急避险的一种情节,被排除或减轻刑事责任。
第十题:请解释一下犯罪的故意和过失的区别。
刑法复习题及答案

刑法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哪项不属于犯罪的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动机D. 犯罪结果答案:C2. 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故意犯罪?A. 明知行为违法而为之B. 明知行为违法而为之,但希望结果发生C. 明知行为违法而为之,但不希望结果发生D. 明知行为违法而为之,但放任结果发生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刑法中规定的正当防卫条件?A. 存在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B.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C. 防卫行为是为了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个人合法权利D. 防卫行为必须在不法侵害发生时进行答案:B4. 根据刑法,以下哪种情形不构成犯罪?A. 行为人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B. 行为人主观上没有犯罪故意C. 行为人的行为造成了严重后果D. 行为人的行为违反了刑法规定答案:B5. 以下哪项不是刑法中规定的刑罚种类?A. 管制B. 拘役C. 有期徒刑D. 罚金答案:A6. 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主要区别在于?A. 犯罪预备没有实施犯罪行为B. 犯罪未遂已经实施了犯罪行为C. 犯罪预备没有达到犯罪目的D. 犯罪未遂达到了犯罪目的答案:B7.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项不属于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形?A. 自首B. 立功C. 犯罪后主动赔偿被害人损失D. 犯罪后拒不认罪答案:D8. 以下哪种情形不属于数罪并罚?A. 一人犯数罪,判决宣告前发现的B. 一人犯数罪,判决宣告后发现的C. 一人犯数罪,判决执行完毕前发现的D. 一人犯数罪,判决执行完毕后发现的答案:D9.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项不属于累犯?A. 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后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B. 因过失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后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C. 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后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并且前罪和后罪均属于故意犯罪D. 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后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并且前罪和后罪均属于过失犯罪答案:B10. 以下哪种情形不适用死刑?A. 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人B. 审判时怀孕的妇女C. 审判时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D. 犯罪后自首并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人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认定为犯罪中止?A. 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B. 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C. 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因意外事件而未能完成犯罪D. 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因被他人阻止而未能完成犯罪答案:A, B2.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认定为共同犯罪?A. 两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犯罪行为B. 两人以上共同过失实施犯罪行为C. 两人以上分别实施犯罪行为,但彼此之间有共同的犯罪故意D. 两人以上分别实施犯罪行为,但彼此之间没有共同的犯罪故意答案:A, C3.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认定为自首?A. 犯罪后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B. 犯罪后被抓获,但在司法机关讯问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C. 犯罪后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但未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D. 犯罪后被抓获,但在司法机关讯问时未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答案:A, B4.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认定为立功?A. 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B. 犯罪分子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线索,经查证属实C. 犯罪分子协助司法机关抓捕。
东财刑法期末考试重点

刑法期末考试复习题一.刑八的特点(一)修改的规模最大、内容最多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惩治犯罪、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刑八相当于前7次刑法修改的总和,一共修改50个条款,其内容不仅涉及总则的19条一般规定,还涉及分则的43种具体犯罪。
(二)首次修改总则且内容主要集中在刑罚制度方面1.例如,对老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规定,对管制、死刑、死缓的规定,对累犯、数罪并罚、缓刑、坦白的规定,对减刑、假释的规定等。
2.这反映了刑法在刑罚结构的立法上还存在缺陷。
(三)修改内容有轻有重,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一)刑八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全面贯穿于修改的相关法条之中。
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导向下,社会各界对刑罚的功能及负效应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不再片面倚重严刑峻法。
(二)1.区别对待不同犯罪。
1)体现了刑法“严”的一面。
对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加大打击力度、适用特殊累犯2)体现了刑法“宽”的一面。
对未成年人犯罪的轻刑免除其报告前科的义务、不适用累犯;对已满75周岁的老年人犯罪不适用死刑、进一步明确缓刑的适用条件。
2.理性对待死刑。
1)总则中缩小了死刑适用主体的范围2)分则中废除了较少适用的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3)它的修改显示了我国政府和立法者对死刑问题的关注,符合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体现了保护生命、尊重人权的价值观,更突显了我国刑事法律文明的进步。
3.进一步落实坦白从宽的刑事政策。
对虽不具有自首情节,但能够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处罚。
(三)这次刑法的修改改变了我国刑法修改长期以来只做加法、不做减法的惯例。
如此加法和减法一起做,更好地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四)充分体现了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民生观念显著增强对于一些严重危害社会、人民群众反响强烈或当前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违法行为,此前由民事手段或行政手段予以规制,这次修改将其纳入刑法规制的范围,充分体现了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民生观念显著增强。
东北财经大学“法学”《刑法》23秋期末试题库含答案

东北财经大学“法学”《刑法》23秋期末试题库含答案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20题)1.我国《刑法》第236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
采取的是()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引证罪状D.空白罪状2.下列刑法基本原则中,不是刑法明文规定的是()。
A.罪刑法定原则B.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罪责自负原则D.罪责刑相适应原则3.犯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对被组织人有强奸行为的,构成()。
A.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B.强奸罪C.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和强奸罪D.按强奸罪从重处罚4.按照共同犯罪人行为的性质和犯罪分工,将共同犯罪人分为()。
A.组织犯、实行犯、帮助犯和教唆犯B.主犯和从犯C.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D.未遂犯、预备犯和中止犯5.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侵犯的客体是()A.国家安全B.公民人身权利C.公民财产权利D.社会公共安全6.下列犯罪分子中,不能适用假释的有()。
A.累犯B.被判处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C.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D.因犯强奸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E.被判13年有期徒刑的故意杀人犯7.下列关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有()。
A.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法不溯及既往B.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事立法制定合理的刑罚体系C.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与犯罪性质、犯罪情节和罪犯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D.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在行刑中合理地运用减刑、假释等制度8.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之日计算。
A.判决确定B.判决生效C.判决执行D.死刑缓期执行期满9.一切犯罪在客观方面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危害行为B.危害结果C.危害行为和时间、地点D.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10.甲乙共同实施盗窃犯罪,盗得财物后,甲离去,乙发现屋内有一熟睡的少女,顿起歹意,将少女强奸,对于强奸少女案的处理:()A.甲乙构成共同犯罪B.甲构成未遂,乙构成既遂C.甲构成中止,乙构成既遂D.由乙单独负刑事责任11.广义上的刑法包括()。
刑法习题课答案及解析

刑法习题课答案及解析1、答案:ABD解析:根据《刑法》第6条的规定,犯罪行为地或者结果地有一项发生在中国,就认为犯罪是在中国境内发生的。
“结果地”包括结果发生地和期望结果发生地。
故A正确。
B选项的长途汽车不属于“船舶和航空器”,行为人不是本国人,被害人不是本国人,实施的不是国际罪行,我国没有管辖权。
选项C错在普遍管辖中定罪量刑的根据是我国刑法,管辖的根据是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
D选项关于保护管辖,还要求在犯罪地国也认为是犯罪的,我国才可以基于保护管辖行使刑事管辖权。
2、答案:C解析: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但不禁止扩大解释,故A错;罪刑法定禁止类推解释,对解释的主体没有限制,故B错;D罪刑法定原则的一个派生原则就是明确性,基于明确性的要求,刑法对于犯罪与刑罚的规定应当是明确的,要求犯罪构成要件要素也应当是明确的,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与明确性相违背,所以罪刑法定原则原则上是反对、排斥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所以答案是C。
3.答案:B解析:选项A考察的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形式侧面之一的法律主义(或成文法主义)。
法律主义,是指规定犯罪及其后果的法律必须是成文的法律,具体说:规定犯罪与刑罚的只能是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排斥习惯法;行政规章不能制定刑法,所以不使刑法的渊源;学理解释不是立法机关制定的,同样不能成为刑法的渊源。
选项B考察的是罪刑相适应原则的涵义,该项是正确的。
选项C中“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是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原则,适用于刑法全过程,既是司法原则,也是立法原则。
选项D,对国家声明保留的除外。
4.答案:C解析:A选项,属于当然解释;B选项出售,本身不包括购买,但是解释为包括为了出售假币而购买假币,以及出售假币的行为,属扩大解释;刑法第267条第2款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凶器”在性质上是足以杀伤他人的器物。
将携带凶器解释为行为人随身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进行抢夺或者为了实施犯罪而携带其他器械进行抢夺的行为属于扩张解释。
东财《刑法》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东财《刑法》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 18 道试题,共 72 分。
)1. 我国刑法规定对首要分子以外的主犯的处罚原则是()A. 按其所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B. 按照其所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C. 按照犯罪集团所犯全部罪行处罚D. 从重处罚-----------------选择:C2. 集资诈骗罪,其目的是()A. 非法占有B. 破坏金融秩序C. 骗取公共财产D. 营利-----------------选择:A3. 刑事责任开始产生的时间是()A. 犯罪行为发生时B. 犯罪行为结束时C. 立案时D. 犯罪分子被抓获时-----------------选择:A4. 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A. 可以从轻处罚B.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 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选择:C5. 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有关单位通知拒不改正,造成火灾发生的,构成( )A. 失火罪B. 放火罪C. 重大责任事故罪D. 消防责任事故罪-----------------选择:D6. 对原判刑罚附条件的不予执行的制度在刑法上称为()A. 缓刑B. 减刑C. 假释D. 免除处罚-----------------选择:A7.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主体是()A. 国有公司、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B. 公司、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C. 国有公司、企业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D.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选择:B8. 斗殴中,王某向李某腿部扎了一刀,李某因失血过多而死亡。
王某构成()A. 故意杀人罪B. 故意伤害罪C. 过失致人死亡罪D. 过失伤害罪-----------------选择:B9. 伪造国库券,构成()A. 伪造货币罪B. 伪造金融票证罪C. 伪造、变造有价票证罪D. 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罪-----------------选择:D10. 某机修师因对领导不满,利用工作之便,在进厂大修的飞机上,非法加装两套控制电路,妄图使飞机在试飞时空中断油停机,造成机毁人亡的严重事故。
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作为法律领域的重要一支,刑法在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而对于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刑法知识不仅对他们的学业有着重要的影响,还对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刑法考试知识,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个刑法考试题库以及相应的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刑法基础知识1. 刑法的定义是什么?答案:刑法是国家法律制度中的一门法律学科,它规定了国家对犯罪行为的制裁方式和程度,以及对犯罪人的法律责任。
2. 刑法的分类有哪些?答案:刑法可以分为普通刑法和特殊刑法两大类。
普通刑法是指适用于所有公民的一般规定,而特殊刑法是指适用于特定人群或特定犯罪行为的专门规定。
3. 刑法中的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答案:犯罪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四个方面。
犯罪主体是指能够负刑事责任的人,犯罪客体是指犯罪行为的直接对象,犯罪行为是指违反刑法规定的行为,犯罪结果是指犯罪行为所引发的后果。
第二部分:案例分析方受伤严重。
请分析小明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并解释为什么。
答案: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小明的行为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
犯罪主体要件中规定了能够负刑事责任的人,小明明显符合这一要件。
犯罪客体要件中规定了犯罪行为的直接对象,而小明使用刀具将他人捅伤属于对他人身体的侵害,因此也符合客体要件。
犯罪行为要件中规定了违反刑法规定的行为,小明的行为显然违反了我国刑法中关于故意伤害的规定。
犯罪结果要件中规定了犯罪行为所引发的后果,小明的行为导致对方受伤严重,因此也满足了结果要件。
综上所述,小明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案例二:某人盗窃他人财物后,从被害人身上发现了已经失去行动能力的老人的身份证。
请分析该人是否犯罪,并解释为什么。
答案: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该人的行为可能构成盗窃罪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犯罪主体要件中规定了能够负刑事责任的人,该人显然符合这一要件。
犯罪客体要件中规定了犯罪行为的直接对象,而该人对他人财物实施了盗窃行为,属于客体要件的盗窃罪范畴。
19秋东财《刑法》在线作业一-0023参考答案

东财《刑法》在线作业一-002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1.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或者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其行为构成()
A.受贿罪
B.贪污罪
C.职务侵占罪
D.不构成犯罪
答案:B
2.我国刑法规定对犯罪集团首要分子的处罚原则是()
A.按其所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
B.按照其所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C.按照犯罪集团所犯全部罪行处罚
D.从重处罚
答案:C
3.集资诈骗罪,其目的是()
A.非法占有
B.破坏金融秩序
C.骗取公共财产
D.营利
答案:A
4.下列犯罪分子中,不适用缓刑的是()
A.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
B.累犯
C.被判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D.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答案:B
5.下列侵犯著作权行为中不构成侵犯著作权罪的是()
A.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
B.未经录音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
C.制作、出版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
D.剽窃、抄袭他人作品
答案:D
6.刑事责任与犯罪和刑罚的关系是( )
A.刑事责任是一个独立的概念,与犯罪没有关系
B.刑事责任是一个独立的概念,与刑罚也无关系
C.刑事责任虽与犯罪、刑罚有联系,但联系不大
D.刑事责任是介于犯罪和刑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关系密切
答案:D
7.罪刑法定原则最早见于()。
刑法考试题目解析及答案

刑法考试题目解析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项不属于犯罪的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主观方面D. 犯罪客观方面答案:B2. 刑法中所称的“故意”是指行为人:A.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B. 明知自己的行为不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C. 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D. 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不希望也不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答案:A3. 下列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过失致人死亡C. 正当防卫D. 故意伤害答案:C4. 刑法中规定的“累犯”是指:A. 犯罪后再次故意犯罪B. 犯罪后再次过失犯罪C. 犯罪后再次故意犯罪,并且前罪未执行完毕D. 犯罪后再次过失犯罪,并且前罪未执行完毕答案:C5. 以下哪种情况可以适用缓刑?A. 犯罪情节严重B. 犯罪情节较轻C. 犯罪情节特别严重D. 犯罪情节轻微答案:B6. 刑法规定的“自首”是指:A. 犯罪后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B. 犯罪后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但未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C. 犯罪后未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但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D. 犯罪后未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也未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答案:A7. 刑法中规定的“数罪并罚”是指:A. 对一人所犯数罪,分别判处刑罚后,合并执行B. 对一人所犯数罪,只判处一个刑罚C. 对一人所犯数罪,分别判处刑罚,但只执行最重的刑罚D. 对一人所犯数罪,分别判处刑罚,但只执行最轻的刑罚答案:A8. 刑法中规定的“假释”是指:A. 对正在服刑的罪犯,根据其表现,暂时释放出狱B. 对正在服刑的罪犯,根据其表现,永久释放出狱C. 对正在服刑的罪犯,根据其表现,改为监外执行D. 对正在服刑的罪犯,根据其表现,改为缓刑执行答案:A9. 刑法中规定的“缓刑考验期”是指:A. 缓刑判决执行前,对罪犯进行考察的期限B. 缓刑判决执行后,对罪犯进行考察的期限C. 缓刑判决执行前,对罪犯进行考察的期限,但罪犯在此期间不得离开居住地D. 缓刑判决执行后,对罪犯进行考察的期限,但罪犯在此期间不得离开居住地答案:B10. 刑法中规定的“没收财产”是指:A. 没收罪犯的个人财产B. 没收罪犯的个人财产和家庭财产C. 没收罪犯的个人财产和家庭财产,以及其亲属的财产D. 没收罪犯的个人财产和家庭财产,以及其亲属的财产,但需保留其基本生活费用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行为属于犯罪?A. 盗窃B. 诈骗C. 赌博D. 吸毒答案:A、B2.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哪些情形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A. 犯罪中止B. 自首C. 立功D. 犯罪未遂答案:A、B、C3. 刑法中规定的“共同犯罪”是指:A. 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B. 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C. 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D. 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但其中一人未实施具体犯罪行为答案:A、D4. 刑法中规定的“犯罪预备”是指:A.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B. 为了犯罪,实施了部分犯罪行为,但未完成犯罪C.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但未实施具体犯罪行为D. 为了犯罪,实施了部分犯罪行为,但未完成犯罪,也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答案:A、C5。
刑法考试题目解析及答案

刑法考试题目解析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哪项不属于犯罪构成的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动机D. 犯罪结果答案:C解析:犯罪构成的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和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动机虽然对犯罪的定性和量刑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属于犯罪构成的要件。
2. 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A. 预谋杀害他人B. 过失致人死亡C.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D. 故意杀害他人答案:B解析:故意杀人罪要求行为人有故意杀害他人的主观故意,而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人没有故意杀害他人的主观故意,因此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哪些行为可以构成共同犯罪?A. 共同预谋实施犯罪B. 共同实施犯罪C. 事后帮助犯罪分子逃避法律追究D. 提供犯罪工具答案:A、B、D解析: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共同预谋实施犯罪、共同实施犯罪和提供犯罪工具都可以构成共同犯罪。
事后帮助犯罪分子逃避法律追究的行为,如果事先有通谋,则构成共同犯罪;如果事先没有通谋,则不构成共同犯罪。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案例:甲在乙的家中盗窃财物,被乙发现后,甲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对乙实施了暴力,导致乙轻伤。
请问甲的行为构成何罪?答案:甲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解析:根据刑法规定,盗窃公私财物,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在本案中,甲在盗窃过程中被乙发现后,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对乙实施了暴力,导致乙轻伤,符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什么是犯罪未遂?答案: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
解析: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的主要区别在于犯罪行为是否得逞。
犯罪未遂是犯罪行为已经开始实施,但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如被他人阻止、犯罪工具失效等,导致犯罪行为未能完成。
东北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刑法》网课测试题答案4

东北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刑法》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具体表现是()。
A.轻罪轻罚B.重罪重罚C.罪刑相称D.罚当其罪E.有罪必罚2.抢劫犯甲闯入乙家将乙打昏并抢得大量钱物,甲正准备离开现场时,乙的丈夫下班回家发现,打伤甲并夺回了钱物。
乙丈夫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B、防卫过当C、假想防卫D、防卫不适时3.违反国家规定,将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构成()。
A.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B.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C.走私罪D.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4.按照共同犯罪人行为的性质和犯罪分工,将共同犯罪人分为()。
A.组织犯、实行犯、帮助犯和教唆犯B.主犯和从犯C.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D.未遂犯、预备犯和中止犯5.下列各项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应当减轻处罚的情节的是()。
A.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B.犯罪以后自首并有重大立功表现的C.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D.造成损害的中止犯6.7.下列各项中,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有()。
A.累犯B.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C.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D.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8.间谍罪的形式主要是()。
A.参加间谍组织B.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行为C.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D.刺探情报的行为E.参加国外组织9.赵某为某私企会计,一日深夜潜入本单位会计室,用钥匙打开保险柜拿走单位现金2万元。
赵某的行为构成()。
A、盗窃罪B、职务侵占罪C、侵占罪D、诈骗罪10.赵某为某私企会计,一日深夜潜入本单位会计室,用钥匙打开保险柜拿走单位现金2万元。
赵某的行为构成()。
A.盗窃罪B.职务侵占罪C.侵占罪D.诈骗罪11.非法狩猎罪的行为特征是()。
A.在禁猎区进行狩猎,情节严重的B.在禁猎期进行狩猎,情节严重的C.使用禁用工具进行狩猎,情节严重的D.使用禁用的方法进行狩猎,情节严重的E.偷猎野生动物的12.行为人在法律上的认识错误表现为()。
刑法 东财在线 作业+随堂随测 题库及答案

《刑法》第一套作业【1】我国刑法规定,凡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
•A、一律适用我国刑法•B、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我国刑法•C、我国公民适用我国刑法,外国人不适用•D、我国公民适用我国刑法,外国人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答案:B【2】行为人在实施不纯正不作为犯罪时,其罪过()。
•A、只能是故意•B、只能是过失•C、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D、只能是间接故意答案:C【3】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
•A、犯罪人对自己行为是故意还是过失的心理态度•B、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C、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社会效果所持的心理态度•D、犯罪主体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答案:D【4】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的()。
•A、适用我国刑法•B、可以适用我国刑法•C、有条件地适用我国刑法•D、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不适用我国刑法答案:A【5】犯罪的本质特征是()。
•A、一定的社会危害性•B、刑事违法性•C、应受刑罚惩罚性•D、犯罪的阶级性答案:A【6】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
•A、主客观相一致•B、罪责自负•C、罪责刑相适应•D、刑法人道主义答案:C【7】我国刑法中的犯罪主体划分为()。
•A、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B、自然人主体与单位主体•C、成年人主体与未成年人主体•D、单独主体与共同主体答案:B【8】我国刑法第12条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答案:D【9】犯罪客观方面的要件可分为()。
•A、基础要件和充足要件•B、先决要件和补充要件•C、基本要件和非基本要件•D、必要要件和选择要件答案:D【10】刑法理论上将犯罪的故意区分为()。
•A、有预见的故意与无预见的故意•B、明知的故意与不明知的故意•C、可能的故意与必然的故意•D、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答案:D【11】从刑法解释的效力上看,以下属于有效解释的是()。
19春东财《刑法》在线作业一【标准答案】

东财《刑法》在线作业一-0006试卷总分:100 得分:0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1.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每月可回家()A.1天B.3天C.1天至2天D.2天至3天2.张某准备到某厂财务室撬保险柜偷钱,他邀约李某帮助他去望风,李某不同意,并到派出所告发了张某。
张某的行为属于()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意表示D.犯罪中止3.犯罪行为达到既遂状态的标准是()A.犯罪分子达到犯罪目的B.犯罪分子完成犯罪行为C.犯罪行为导致客观危害结果D.犯罪行为完全符合法定构成要件4.死刑缓期2年期满,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条件是()A.确有认罪表现B.确有悔改表现C.确有立功表现D.确有重大立功表现5.宣告刑是指()A.刑法规定的对各种犯罪所规定的应处刑罚的标准B.犯罪分子实际执行的刑罚C.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依法确定的刑罚D.犯罪分子在监狱实际执行的刑罚6.某甲潜入一商店盗窃现金5000元,被保安人员抓住后,向保安人员捅了一刀,夺路而逃。
某甲的行为构成()A.盗窃罪B.抢夺罪C.抢劫罪D.故意伤害罪7.甲、乙、丙三人合伙开办一家副食商店,某日工商行政管理人员邓某来商店检查,甲、乙、丙与邓某吵闹、纠缠,致使检查无法进行,造成恶劣影响。
甲、乙、丙3人的行为应定性为()A.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罪B.一般违法行为C.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D.妨害公务罪8.我国刑法规定的自然人负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A.已满14周岁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C.已满16周岁D.已满18周岁9.刑事责任开始产生的时间是()A.犯罪行为发生时B.犯罪行为结束时C.立案时D.犯罪分子被抓获时10.某饭店老板伍某为阻止卫生防疫人员对其饭店进行检查,当场将卫生防疫人员路某打成重伤。
伍某的行为构成()A.故意伤害罪B.妨害公务罪C.妨害传染病防治罪D.故意伤害罪和妨害公务罪11.境外居民宁某伪造票面总价值为150万元的人民币,并运输到我国境内出售牟利。
刑法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刑法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18小题.每题1.0分,共18.0分。
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依照刑法规定,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
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 )核准。
A 最高人民检察院B 最高人民法院C 高级人民法院D 中级人民法院【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解析] 依照刑法规定: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
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第2题关于缓刑,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B 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C 对于数罪并罚但宣告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D 虽然故意杀人罪的法定最低刑为3年有期徒刑,但只要符合缓刑条件,仍然可以适用缓刑【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刑法第74条的规定,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所以A项正确。
第72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
由于刑法中各种减轻、免除处罚规定的存在,数罪并罚和故意杀人罪最后的宣告刑模考吧网提供最优质的模拟试题,最全的历年真题,最精准的预测押题!我们一直在努力做得更好!都有可能为3年以下,所以两者都有能够适用缓刑的可能,C、D选项均正确。
刑法中并未明确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不可适用缓刑,所以B选项错误。
第3题国家工作人员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某单位谋取利益。
随后,该单位的经理送给甲一张购物卡,并告知其购物卡的价值为2万元、使用期限为1个月。
甲收下购物卡后忘记使用,导致购物卡过期作废,卡内的2万元被退回到原单位。
关于甲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甲的行为不构成受贿罪B 甲的行为构成受贿(既遂)罪C 甲的行为构成受贿(未遂)罪D 甲的行为构成受贿(预备)罪【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刑法第385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财1109考试批次《刑法》复习题及答案《刑法》模拟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我国刑法关于刑法溯及力问题采取的原则是()。
A. 从新原则B. 从旧原则C. 从新兼从轻原则D. 从旧兼从轻原则2、我国刑法规定,凡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
A. 一律适用我国刑法B. 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我国刑法C. 我国公民适用我国刑法,外国人不适用D. 我国公民适用我国刑法,外国人通过外交途径解决3、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在刑事责任方面,解决的途径是()。
A. 诉讼程序B. 外交途径C. 国际法院D. 政府间协调解决4、罪刑法定原则最早见于()。
A. 1787年《美国宪法》B. 英国《权利法案》C. 法国《人权宣言》D. 美国《独立宣言》5、在下列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中,揭示犯罪实质特征的要件是()。
A. 犯罪客体B. 犯罪客观方面C. 犯罪主体D. 犯罪主观方面6、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A.犯罪的同类客体B.危害行为的形式C.犯罪对象的特点D.行为人的主观心态7、我国刑法采取的数罪并罚原则是()A.并罚原则B.吸收原则 C.折中原则 D.限制加重原则8、下述人员不得假释的有()。
A.危害国家安全罪犯B.累犯C.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D.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9、甲和乙多次发生争吵,矛盾日深。
某日,两人又发生争吵,甲提出决斗,乙同意应战。
决斗中,甲将乙刺成重伤,乙奋起反抗,刺穿甲的心脏致甲死亡。
乙的行为属于()。
A. 正当防卫B. 防卫过当C. 故意犯罪D. 过失犯罪10、我国刑法对于空间效力的规定,采取的是()A.属地原则B.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和普遍原则C.保护原则D.属人原则11、简单客体是指一种犯罪行为只侵犯()。
A.一个法律条文B.一个特定的人C.一种具体物D.一种具体社会关系12、因身份、地位等的不同而轻罪重判或者重罪轻判,违背了()。
A. 罪刑法定原则B. 罪责自负、反对株连无辜原则C.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13、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盗窃他人巨额财产,()。
A.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可以从轻处罚C.可以减轻处罚D.不负刑事责任14、民警刘某家中被盗,怀疑是叶某所为,遂将叶某强行带回家中逼问,并对其拳打脚踢长达二小时之久。
刘某的行为构成( )A.刑讯逼供罪 B.故意伤害罪 C.非法拘禁罪 D.暴力逼证罪15、我国刑法规定,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
A.14周岁B.16周岁C.18周岁D.20周岁16、缓刑考验期限从()之日起计算。
A.羁押B. 判决宣告C.判决执行D.判决确定17、我国刑法理论上把犯罪故意区分为两种类型,即()A.有预见的故意与无预见的故意B.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C.可能的故意与必然的故意D.明确的故意与不明确的故意18、我国刑法的生效时间是()。
A.从刑法批准公布之日起生效,公布一段时间以后施行B.从公布之日施行C.从批准之日施行D.公布一段时间以后施行19、盗窃罪属于()。
A.故意和过失犯罪B.过失犯罪C.只是故意犯罪D.故意或过失犯罪20、研究刑法学的根本方法是()。
A. 分析的方法B. 历史的方法C. 比较的方法D.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1、司机甲夜晚行车中,因疏忽大意将乙撞成重伤,甲为了不让后面的来车很快发现肇事而得以争取时间顺利逃脱,即将伤口流血不止并处于昏迷中的乙拖下路边小树林中。
甲预见这样乙可能会出血过多死亡,但他想乙也可能醒来呼救,或者恰巧有人从林中小路行走时发现乙而将之救护,实际上却是乙未获救护,因伤口出血过多而死亡。
甲对乙的死亡属于()。
A. 直接故意B. 间接故意C. 疏忽大意的过失D. 过于自信的过失22、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保险金提供条件的,应当以( )定罪处罚。
A.伪证罪 B.保险诈骗罪C.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 D.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23、只能由不作为方式构成的犯罪有()。
A. 遗失武器装备罪B. 遗弃罪C. 放火罪D. 玩忽职守罪24、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行为构成犯罪,必须是销售金额达到()。
A. 5万元以上B. 10万元以上C. 20万元以上D. 50万元以上25、某邮政局工作人员于某,一次偶然发现一封破损的信件中央有100元人民币,于是他将人民币取出,而将信毁掉。
此后,他为了窃取财物,毁掉他人信件、包裹等百余封(次),获取财物共约2万多元。
对于某的行为应当认定为()A.其行为已构成了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罪,鉴于其有取得财物的行为,所以,应以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罪从重处罚B.其行为已构成了侵犯通信自由罪,从中取得财物是从重处罚的条件C.应依照盗窃罪定罪从重处罚D.鉴于其有窃取财物的事实,应依照贪污罪从重处罚26、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经过一次或者几次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
A.二分一B. 三分之二C.四分之三D.四分之一27、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
A. 必然因果B. 偶然因果C. 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D.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28、行为人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危害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是()。
A.直接故意B.过于自信的过失C.疏忽大意的过失D. 间接故意29、甲教唆乙盗窃,两人为此制定了计划,并准备了作案工具。
乙在盗窃时被人发现即逃跑。
此案是()。
A. 教唆未遂B. 未遂的教唆C. 不属于共同犯罪D. 共同实行犯罪30、紧急避险保护的合法权益与牺牲的合法权益的关系是()。
A. 前者大于后者B. 前者等于后者C. 后者大于前者D. 前者大于或等于后者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我国刑法在空间效力上所采用的原则,包含了以下()内容。
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保护原则 D、普遍原则2、导致行为人无责任能力的因素有()。
A. 行为人尚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B. 行为人又聋又哑C. 行为人系醉酒人D. 行为人患精神病3、被告人吴某系某国有煤矿供销科长,月工资1200余元,爱人在农村,两个孩子在身边上学,家境困难,经常申请补助。
但一次吴某家被盗,破案后查明罪犯盗得其现金20多万元,名贵香烟30多条、“茅台”等名酒20多瓶、金项链2条。
吴某涉嫌经济犯罪被捕,吴某供述上述财物均是受贿所得,但查证属实的受贿物品仅有30000多元,吴某的行为构成()。
A.受贿罪B.职务侵占罪C.贪污罪D.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4、研究犯罪构成的意义有()。
A. 为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提供根据B. 为划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提供标准C. 为学法的人分析犯罪提供武器D. 为无罪的人不受非法追究提供法律保障5、在下列情形中,应视为不法侵害已经终止的是( )A.不法侵害已经完结B.不法侵害人已经丧失继续侵害的能力C.不法侵害人已被制服D.不法侵害人自动中止侵害三、名词解释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 共15分)1、正当防卫2、洗钱罪3、法定情节4、紧急避险5、过于自信的过失四、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抢劫罪与抢夺罪的区别是什么?2、简述犯罪预备形态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3、简述共同犯罪成立须具备的要件。
4、简述犯罪构成的概念及其与犯罪概念的联系。
5、简述犯罪未遂的特征。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王某在14周岁之前盗窃各类财物总计约7 000余元。
14岁生日那天,王某邀请几个朋友到一饭馆吃饭。
饭后回家途中,王某看到一行人手拿一提包,即掏出随身携带的弹簧刀将持包人刺伤把包抢走,包内有手提电话一部,现金5 000余元。
第二天王某出门游逛,见路边停着一辆吉普车,即设法打开车门,将车开走。
行驶途中,因操作生疏,将车站候车的3人撞倒,二死一伤。
王某不但未停车,反而加大油门逃走。
当日下午,王某将汽车以两万元的价格卖出,后被抓获。
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根据刑法的规定,王某各个行为应承担什么责任?《刑法》模拟题二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以防卫过当罪定罪,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防卫过当的场合,其罪过形式通常是直接故意C.紧急避险用于解决紧迫情况下合法利益之间的冲突D.对于“事后防卫”的,通常按照防卫过当处理2、陈某偷割某铁路建设工地正准备架设的一段铁路专用电话线(价值3000余元)当作废品出售,获利500余元,致使工程进度受到严重影响。
陈某的行为构成 ( )。
A.盗窃罪B.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C.破坏交通设施罪 D.破坏生产经营罪3、犯罪中止形态只能发生在()。
A. 犯罪预备过程中B. 犯罪实行过程中C. 犯罪预备与犯罪实行过程中D. 犯罪过程中4、工人孙某休假回村,一日主动携带邻居6岁小孩进入村旁林深路险、豺狼出没的山林中狩猎玩。
走入森林约5公里的时候,两人失散。
孙某继续独自狩猎,之后既不寻找小孩,也没返村告知小孩家人,便径直回县城工作单位,4日后,林中发现被野兽咬伤致死的小孩尸体。
孙某的行为属于()。
A.故意杀人B.意外事件C.过失杀人D.不构成犯罪5、甲乙共同实施盗窃犯罪,盗得财物后,甲离去,乙发现屋内有一熟睡的少女,顿起歹意,将少女强奸,对于强奸少女案的处理()。
A. 甲乙构成共同犯罪B. 甲构成未遂,乙构成既遂C. 甲构成中止,乙构成既遂D. 由乙单独负刑事责任6、甲和乙将某林场已经采伐下来的木料用车偷运走,木料价值6000元,甲和乙销赃后各得款3000元,两人的行为是()。
A.共同销赃罪B.共同盗伐林木罪C.共同盗窃罪D.共同盗窃罪和共同销赃罪7、自首后在一审结束前又翻供的,()。
A.不能按照自首处理B.仍然按照自首处理C. 酌情予以减轻处罚D. 从轻或者免除处罚8、假释考验期限,从()起计算。
A.判决宣告之日B.假释之日C.判决确定之日D. 判决执行之日9、行为人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过程中,自动停止继续实施犯罪预备行为的,其行为构成()。
A. 犯罪预备B. 犯罪中止C. 犯罪未遂D. 不构成犯罪10、某甲盗窃了摩托车一辆,价值5000余元,交予朋友某乙帮助销售。
某乙明知是甲盗窃的赃物,而将摩托车卖给了不知情的某丙。
某乙的行为是()。
A. 与某甲构成共犯,是主犯B. 不构成犯罪C. 独立构成犯罪D. 与某甲构成共犯,是从犯11、刑事责任开始产生的时间是()。
A. 犯罪行为发生时B. 犯罪行为结束时C. 立案时D. 犯罪分子被抓获时12、甲在树丛中向乙射击,连开两枪未射中乙,在能继续开枪的情况下,不再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