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蛇舌草抗肿瘤药理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白花蛇舌草抗肿瘤有效成分及其机制最新研究进展_左琳

白花蛇舌草抗肿瘤有效成分及其机制最新研究进展_左琳
收稿日期: 2015 - 04 - 19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81173614) 作者简介: 左琳( 1989 - ) ,女,山东兰陵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天然
药物化学成分及化学分析研究。 通讯作者: 吕青涛( 1965 - ) ,男,山东济南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 天
然药物化学成分及化学分析研究,E - mail: luqingtao9 @ 163. com。
白花蛇舌草抗子宫内膜癌的研究未见报导。本课 题组前期研究对白花蛇舌草提取物用不同极性溶剂进 行了初步萃取,分别研究其各萃取部位抗子宫内膜癌 的活性,其抗肿瘤活性成分最有可能集中在石油醚部 位和氯仿部位,这就为抗肿瘤活性成分的分离指明了 方向。本研究发现,白花蛇舌草石油醚部位体外抗子 宫内膜癌活性最强,提示该部位可能成为治疗子宫内
膜癌的新型候选药物,为抗癌新药的研发奠定基础; 同 时此结果可以指导该药的剂型改造,以使其发挥更好 的抗癌疗效。对其抗肿瘤机制的初步研究显示该药物 可能通过阻止肿瘤细胞的 DNA 复制使其无法进入 S 期,起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并诱导其凋亡的作用。
白花蛇舌草抗肿瘤机制尚不明确,所以今后应着 重于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深入研究,探讨其作用机制, 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同时也可为开 发高效、低毒的抗肿瘤新药打下基础。
ZUO Lin,MAN Qiqian,Rong Rong,LYU Qingtao ( College of Pharmacy,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an 250355,Shandong,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iscovery of anti - tumor activity of Hedyotis Diffusa willd,the study on active ingredients and merchanisn has been deeper and deeper.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studies in the antitumor active ingredients and merchanisn of the Hedyotis Diffusa willd in the last five years,which provides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Hedyotis Diffusa willd.

白花蛇舌草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白花蛇舌草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白花蛇舌草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11-05-12 11:02:00 ] 作者:王锦燕编辑:studa20【关键词】白花蛇舌草;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综述白花蛇舌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等功效,为临床常用药。

现就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的新进展做一简要概述。

1 药理作用1.1 抗肿瘤作用谭氏等[1]的研究表明,白花蛇舌草的乙醇提取物对结肠癌、黑素瘤和乳腺癌细胞株显示一定活性,特别是对乳腺癌细胞株活性更强。

袁氏等[2]以不同剂量的白花蛇舌草在裸鼠胶质瘤间质注射,观察实体瘤的瘤重及组织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其对裸鼠肿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于氏等[3]研究表明,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Bel-7402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抑制细胞集落的形成,没有逆转Bel-7402多药耐药性的作用。

实验还确定了白花蛇舌草的安全剂量范围是100~1 000 g/L,在安全剂量范围内对机体正常细胞无毒性作用。

为临床上治疗多药耐药肿瘤提供了一种新的药物。

于氏等[4]从细胞代谢和形态学变化的角度初步论证了白花蛇舌草提取物的抑瘤机制。

白花蛇舌草作用后的肿瘤细胞,DNA复制受到抑制,细胞的活力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达到有效抑制Bel-7402细胞分裂的作用。

高氏等[5]研究表明,白花蛇舌草可以促使细胞中储存的钙离子释放,引起钙离子耗竭,同时诱导胞外钙离子的内流,以升高胞内游离钙的浓度。

提示白花蛇舌草的抗癌作用在于诱导癌细胞进入凋亡程序。

1.2 增强免疫系统功能王氏等[6]的实验研究表明,白花蛇舌草总黄酮具有增强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能够促进免疫功能低下的小鼠由ConA或LPS诱导的脾细胞的增殖反应,并提高小鼠血清IL-2和IFN-γ的含量,促进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脾脏IgM抗体形成,并升高抗肿瘤药物所致的小鼠白细胞减少。

1.3 抗菌消炎作用蒋氏等[7]的研究表明,白花蛇舌草醇提物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白花蛇舌草活性成分及其协同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白花蛇舌草活性成分及其协同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花蛇 舌草有 效成分及 药理作用 进展 , 但 并 未 见 对 其
1 . 1 蒽醌类 、 黄酮类 、 萜类、 甾醇类 , 有机 酸类、 苯丙 素 类化 合 物 白花蛇舌 草 中活 性成分 极多 , 报道 具有 抗肿瘤 活性 的主 要有 蒽醌 类 、 黄酮 类 、 萜类 、 甾醇类 、 有 机 酸类 、 挥 发 油 类 以及 多糖 类 。蒽 醌 类 成 分 以 茜 素 型
机制相关 , 还 有待 进 一 步 深入 研 究 。
关键 词 : 白花 蛇 舌 草 活性 成 分
D o i : 1 0 . 1 1 8 4 2 / ws t . 2 0 1 5 . 0 3 . 0 4 2
抗 肿 瘤 作 用 机 制
中图分 类 号 R 2 8 4 . 1 文献 标识 码 : A
2 0 1 5 第十七卷
第三期
V o 1 . 1 7 N o . 3
白花蛇舌草活性成分及 其协 同抗 肿瘤机制
研 究 进展 呋
李文婷 , 戴 紫函 , 程 海 波 , 周红光 , 吴勉 华
( 1 . 南京 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江苏省 中医药防治肿瘤协 同创新 中心 2 . 爱丁堡大学生物科学学 院 英 国 E H 9 3 J R) 南京 2 1 0 0 2 3 ;
资 源开 发 , 充 分实 现市 场价值 , 笔者 总 结归 纳 了近
年 来 白花 蛇 舌 草 有 效 抗 肿 瘤 作 用 , 归 纳 作 用 机 理 及 活 性 成 分 协 同抗 肿 瘤 作 用 机 制 , 以期 更 好 指 导 临 床
合理运用 。
胃、 大肠 、 小肠 经 ] 。现代研究 资料表 明其具有抗 肿 瘤、 抗氧化 、 抗菌、 增 强 非 特 异 性 免 疫 和 保 护 神 经 系

白花蛇舌草的抗肿瘤研究进展

白花蛇舌草的抗肿瘤研究进展

白花蛇舌草的抗肿瘤研究进展白花蛇舌草,又名鬼臼、苦草等,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中草药材。

在传统中医药中,白花蛇舌草被广泛应用于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活血止痛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白花蛇舌草在抗肿瘤领域的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

白花蛇舌草中的活性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苯丙素类物质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对多种癌症类型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通过对白花蛇舌草中活性成分的研究,科研人员发现,其可以通过调节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阻断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等多种途径来发挥抗肿瘤作用。

在动物实验中,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多种肿瘤模型均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

例如,在乳腺癌模型中,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可以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减小肿瘤体积;在结肠癌模型中,其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的侵袭转移能力。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白花蛇舌草具有很高的抗肿瘤潜力,对癌症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除了对白花蛇舌草提取物的研究之外,科研人员还对其单独的活性成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例如,生物碱类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毒性作用已经得到证实,部分黄酮类物质也表现出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苯丙素类物质对某些特定类型的肿瘤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如对胰腺癌、肺癌等具有抗肿瘤作用。

随着对白花蛇舌草抗肿瘤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科研人员还发现了一些新的药理活性。

例如,白花蛇舌草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增强机体抗肿瘤能力;还可以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降低肿瘤组织的血管生成能力,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这些新的发现为白花蛇舌草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白花蛇舌草在抗肿瘤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

通过对其活性成分的研究,科研人员揭示了其多种药理活性及抗肿瘤机制;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了其在抗肿瘤治疗中的显著疗效。

未来,科研人员还将继续深入研究白花蛇舌草的抗肿瘤作用,探索其更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为癌症患者的治疗提供更有效的药物选择。

白花蛇舌草抗肿瘤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白花蛇舌草抗肿瘤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http : //hljnykx. haasep. cnDOIJO. U942/j ・ issn!002-2767.2020.04.0134■黑龙江农业科学2020(4):130-134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袁源见,王小青,陈超,等.白花蛇舌草抗肿瘤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2020(4):134-134.白花蛇舌草抗肿瘤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袁源见,王小青,陈超,曾慧婷,何小群,蔡妙婷,虞金宝(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西 南昌330046)摘要:为促进白花蛇舌草的进一步研发和利用,本文对近3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

分析总结了白花蛇舌草作为传统中药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包括大肠癌、肺癌、肝癌、肾癌等。

白花蛇舌草能够抑制 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以及能够显著调节免疫作用。

关键词:白花蛇舌草;抗肿瘤;作用机制;综述白花蛇舌草为茜草科耳草属植物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ld)的全草,始载于《广西中药志》,主产于我国江南及两广地区,微苦、微 甘,微寒,归心、肝、脾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 肿、活血止痛之功口切。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广西本草选编》《中伍药》《德宏药录》等多处记载了白花蛇舌草的抗肿瘤作用⑷。

本文对白花 蛇舌草抗肿瘤作用和作用机制进行总结,以期为白花蛇舌草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1白花蛇舌草抗肿瘤作用1.1抗大肠癌细胞作用靳祎祎页研究发现复方白花蛇舌草能够缓解收稿日期:2019-12-11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CARS-21)O第一作者:袁源见(1992-),男,硕士,实习研究员,从事中药资源与开发利用研究。

E-mail :357342432@qq. com 0通信作者:虞金宝(1966-),男,学士,研究员,从事中药研究 与开发工作。

E-mail :yjb2217@ 163. com o5-氟尿曙睫导致的肠道损伤和减轻肠道黏膜损伤程度,分别通过TUNEL 法测定复方白花蛇舌草对5-氟尿囉喘引起的肠道细胞凋亡,及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复方白花蛇舌草对空肠组织中的Bcl-2等蛋白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复方白花蛇舌草能显著降低5-氟尿囉睫引起的细胞凋亡,显著上调 Bcl-2、PCNA 、CyclinDl 、CDK4 的表达和下调Bax 、p21的表达。

白花蛇舌草研究进展

白花蛇舌草研究进展

白花蛇舌草研究进展【摘要】白花蛇舌草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作用的中药,可用于治疗肿瘤、各种炎症、皮肤病等多种疾玻近年对其研究颇多,本文就近年来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其更深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白花蛇舌草,又名蛇舌草、甲猛草、舌针草、白花十字草等,为茜草科耳草属植物白花蛇舌草Hedytisdiffusailld.[ldenlandiadiffusa(illd.)Rxb.]的带根全草,是一年生草本植物。

在我国云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安徽、湖南、湖北等地均有生长,夏秋采集,洗净,切段,鲜用或晒干。

其性寒、味甘,归心、肝、脾、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解毒散结等功效。

内服用于肺热咳喘、咽喉肿痛、水肿、热淋、肠痈痢疾、湿热黄疸、癌肿等,外用治疮疖痈肿,毒蛇咬伤[1~3]。

为民间常用中草药。

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主要有蒽醌类、萜类、黄酮类、甾醇类、烷烃类、有机酸类、多糖类、香豆精类和生物碱类等。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白花蛇舌草具有调节免疫活性、抗化学诱变、抗肿瘤、抗菌抗炎、抗氧化等作用。

近年来对该药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以及临床应用做了大量工作,研究日趋深入。

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化学成分1.1蒽醌类为2-甲基-3-羟基蒽醌(2-ethy-3-hydrxyanthraquinne)、2-甲基-3-甲氧基蒽醌(2-ethy-3-ethxyanthraquinne)、2-甲基-3羟基-4-甲氧基蒽醌(2-ethy-3-hydr-4-ethxyanthraquinne)、2,3-二甲氧基-6-甲基蒽醌(2,3-diethxy-6-ethyanthraquinne)[4,5]。

1.2萜类为车叶草苷(asperulside)、车叶草苷酸(asperulsideaid)、去乙酰基车叶草苷酸(deaetylasperulsideaid)、都槲子酸(genipsidiaid)、鸡屎藤次苷(sandside)、鸡屎藤次苷甲酯(sandsideethylester)、6--对羟基桂皮酰鸡屎藤次苷甲酯(6--p-hydrxyinnaylsandsideethylester)、6--对甲氧基桂皮酰鸡屎藤次苷甲酯(6--p-eth-xyinnaylsandsideethylester)、6--阿魏酰桂皮酰鸡屎藤次苷甲酯(6--ferulylsandsideethylester)、熊果酸(ursliaid)、齐墩果酸(leanliaid)[6~11]。

白花蛇舌草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白花蛇舌草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 : 白花蛇舌草


抗肿 瘤 免疫调节 研究进展
白花蛇舌草始 载于《 广西 中药志》 为茜草 , 科耳草属植物 白花蛇舌草的全草 ,其性味苦 、 甘、 , 心、 、 寒 人 肝 脾三经 , 具有清热解 毒、 活血
2 . %、 39 %、94 %、 63 %、 25 %t 3 7 6 .3 3 . 7 0 4 .3 4 . 6  ̄ 。同
低浓度只对人肠腺癌细胞株 S 2 W60有一些增 殖抑制作用( 3%) 约 0 , 在高浓度下对人肠腺 癌
细胞株 S 2 、 W60 乳腺癌细胞株 M F 、 C 7肝癌细胞
株 H p 2肠腺癌细胞株 L 10的增殖抑制率 eG 、 S8
分别为 4 %、9 2 %、o 其在实验浓度范 1 1%、5 4%, 围内对人肠腺癌细胞株 H 2 未观察到有增殖 T9
3 第1 ( 6 期 总第 6 ) 3期
重庆 中草药研究
二。一一 年六 月
多糖可抑制小 鼠移植型 S 10肉瘤 的生长 , 一8 抑
制率达 4 %左右阐 0 。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人肝
癌 细 胞 株 B l7 0 胞 的生 长具 有 明显 的抑 e- 4 2细
总黄酮有增强机体细胞免疫 和体 液免疫 的作 用 , 升高抗肿瘤药物( 并 环磷 酰胺 或阿糖胞苷)
至正 常的表达水平 ,这些基 因与肝癌 的发生 、 发展密切相关囹 。
起核心作用 , T细胞功能障碍会 直接影 响机 体
的细胞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 。白花蛇舌草可促 进 I_ L 2的分泌 ,而 I - 是 T淋巴细胞 主要 的 I2 , 自分泌生长因子 , 一 作用于 B淋 巴细胞 , I 2 L 既 可 以作为生长因子又是抗体合成的刺激物 。白 花蛇 舌草 可 明显促 进 小 鼠脾 细 胞 产 生 I一 , L 2 间 接增强体液免疫应答【。通过对一系列脾细胞 堋

白花蛇舌草的研究进展

白花蛇舌草的研究进展

白花蛇舌草的研究进展作者:葛莉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9年第09期摘要:本论文通过对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定量方法进行分析并总结,为白花蛇舌草药材及制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含量测定白花蛇舌草为茜草科耳草属植物伞房花耳草的干燥全草,主要产自于广东省,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功效,具有很好的抗肿瘤作用,且不良反应小、价格便宜、来源广泛,在多地的地方中药材标准中均有收录,其药理活性的广泛具有的抗肿瘤和调节免疫活性受到密切关注,且被人们广泛应用。

本论文对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含量测定方法进行研究,以期为其制剂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1化学成分研究白花蛇舌草主要含黄酮类、蒽醌类、挥发油类、萜类、含酸化合物、甾醇类、多酚类、生物碱、强心苷类等成分,还含有一些微量元素、氨基酸及挥发性成分。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黄酮类化合物亦是白花蛇舌草中的主要药效成分之一。

白花蛇舌草中分离出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山奈酚、槲皮素及其苷类。

甾体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与自然界中的一类结构中具有环戊烷骈多氢菲甾体母核的天然化学成分,其生理活性主要取决于苷元部分。

已从白花蛇舌草中分离出的甾体类化合物多是以甾醇及其苷的形式存在。

2药理作用研究2.1 抗肿瘤作用近些年来,对白花蛇舌草的药理学研究大多数集中于它的抗肿瘤活性这一方面。

研究中显示,白花蛇舌草中含有蒽醌、萜类、多酚等多种抗肿瘤的活性成分,这也是中医临床治疗各种肿瘤疾病的常用药物之一,它在抗肿瘤方面作用明显,比起其他药物,其副作用较小。

白花蛇舌草的提取物对人的肝癌、宫颈癌、肺癌等多种肿瘤疾病都有显著的疗效。

赵浩如分别采用了水提法、乙醇提取法、脱脂水提醇沉法三种方法对白花蛇舌草进行提取,所得提取物对接种了S-180实体瘤的小鼠给药,并以环磷酰胺和云芝多糖胶囊进行对照组来测试其抗癌活性。

结果显示:水提法所得提取物在体内对S-180实体瘤无明显抗肿瘤活性,而脱脂水提醇沉法所得提取物中含多糖类成分可抑制S-180实体瘤的生长。

白花蛇舌草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白花蛇舌草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的细 胞活性 ,增强脾 细胞增殖 ,显 著提高腹 腔 巨噬细 胞 的 调Pim.1SHPim一2 mRNA的表达 ,进而诱导HT-29细胞凋亡 。 吞噬 功能 ,显 著增加 血清 中抗 羊红细 胞凝集 素值 ,高、 中 2.3.3 诱导肿瘤细胞 凋亡的其他途径 刘颖等 “ 研 究发现 ,
剂量 组可 明显提 高脾脏IL.2活性 。 白花蛇 舌草 能提高 网状 一 定浓度 的 白花蛇舌草 在诱导HeLa细胞 凋亡的 同时伴 随着
小增 通过磷 酸化不 同底物而 在细胞凋亡 、细胞周 期调控 以及肿
殖 ,而对 自然 杀伤细胞 没有 影 响。马天 舒等 证 实 ,白花 瘤发 生中起着 重要作用 。魏丽 慧等 证 明, 白花蛇舌草 乙 蛇舌草注射液 各剂量组均可 显著提 高 自然杀伤细胞 (NK) 醇提取物 (SCD)能显著抑制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 ,下
移植于裸 小 鼠,用 不 同剂 量的 白花蛇 舌草注射于 肿瘤 间质
于春艳 等 用MTT法 (噻 唑蓝法 )和集落形 成实验检 内,用 药12 d后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曾永长等“3】
测发现 , 白花 蛇舌 草提取物 作用后 的Be1.7402 ̄ 瘤细胞膜 采用S 。实体瘤小 鼠动物模 型评 价 白花蛇舌草水提部位 (白
瘤 作 用 。
最主 要成员 ,是在 鼠类 淋 巴瘤细 胞 中作 为癌 基因发现 的,
2.1 增 强 免疫 功 能
目前 在人类淋 巴瘤 、 白血病 、多发性骨髓瘤 及前列腺癌 等
于春 艳等 研 究发现 , 白花蛇 舌草提 取物 能明显促 进 多种肿瘤细胞 中也发现 了其异常表达 。研究发现 ,Pim激酶
亡 ,呈现 明显 的剂 量依赖 性 。经 白花蛇舌 草提取物 处理 的 度 药 物较 低 浓度 更 能抑 制细 胞增 殖 。王 苑等 证 明 , 白 HT-29细胞 明显减 少 ,细胞变 圆 , 由贴壁 而脱 落 ,浮 悬于 花蛇舌 草提取 物对 白血病HL.60细胞 有 明显 的抑制作 用 , 培养液 中,AnnexinV检测有 明显凋亡 ,出现 明显 的阶梯 状 并且 呈剂 量.时 间依赖 关系 。钱 韵旭 等[1 研究 发现 ,SCD 凋亡 条带 (即DNA Ladder),线粒 体膜 电位 显著 降低 , 对人 类 口腔表 皮样 癌细 胞 (KB)、人低 分化 胃腺癌 细胞 Caspase.9 ̄llCaspase.3显 著 激 活 ,均 呈 现 明 显 的 剂 量 依 赖 。 (BGC)、人 原髓细 胞 白血病 细胞 (HL.60)、小 鼠黑色

白花蛇舌草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白花蛇舌草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3] 吕长准.薄层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药房,
2006。17(22):1748—1749.
[4] 李晓敏.毕雪艳,李莉,等.平喘镇咳中成药中非法添加两种化
学药品检验方法研究[J].中国药事,2007,21(6):447.
[5] 刘吉金.降压保健品及中成药中非法添加化学成分的,2007,16(17):19.
华玉琴,祝波,栾成章.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止咳平喘中药制
剂中违法添加的茶碱[J].中国药业,2007.16(24):34—35.
[12] 王晓琦,田永庆,孙会昌,等.RP-HPLC检测治疗淌渴疝制剂巾多
种磺酰脲类化学成分[J].中成药,2007,29(7):101l一1012.
[13] 谢荚新,王峰.HPLC·MS联用技术在约学中的应用[J].黑龙
江医药,2007,20(5):495—496.
[14] 江生.非法掺入哮喘保健品中的盐酸麻黄碱鉴别[J].中国药
业,2006,15(1):41.
[15]
郭瑞锋,郄冰冰,何建峰.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法检测百花定喘丸 中掺有的激素成分[J].中国药业,2007.16(18):28—29.
·344·
Herald of Medicine V01.28 No.3 March 2009
掺杂的快速测定方法[P].中国:1563953A.2005一Ol一12.
[2] 胡景莲,吕浩然,于黎明.中药制剂中添加对乙酰氨基酚的检测
方法探讨[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4,10(11):52—53.
至今从白花蛇舌草中已分离得到30多种化合物。其中, 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成分主要集中在黄酮类化合物、甾醇类化合
[收稿日期]2008-03·14

白花蛇舌草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白花蛇舌草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白花蛇舌草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朱大诚;尹小明
【期刊名称】《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18)1
【摘要】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ld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全草,广泛分布于亚热带地区,我国长江以南各省诸有分布,别名蛇舌草、矮脚白花蛇利草、目目生珠草、蛇总管等近30个名称。

其味苦、甘、性寒,归心、肺、肝、大肠经。

清热解毒,利湿,抗癌,主治肺热喘咳、咽喉肿痛、肠痈疮疡、毒蛇咬伤、热淋涩痛、水肿、痢疾、肠炎、湿热黄疽、癌肿等。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白花蛇舌草的抗肿瘤作用进行了研究,为此,我们对白花蛇舌草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总页数】2页(P74-75)
【作者】朱大诚;尹小明
【作者单位】江西中医学院,南昌,330004;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33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5
【相关文献】
1.白花蛇舌草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J], 孙岩;李洁
2.白花蛇舌草抗肿瘤作用及机制最新研究进展 [J], 贺奇凯;俞祖亮;郁志鹏;吴小超;查阳阳;张权
3.白花蛇舌草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J], 芦柏震;周俐斐;侯桂兰;王春雷
4.白花蛇舌草提取物体外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 [J], 于春艳;李薇;刘玉和;盖小东
5.白花蛇舌草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J], 孙岩; 李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花蛇舌草抗肿瘤化学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白花蛇舌草抗肿瘤化学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020年第3期综述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别名龙舌草、羊须草、蛇总管,为茜草科耳草属。

一年生披散草本,叶对生,无柄,顶端短尖,基部合生成鞘状,花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

多生长于海拔800米的山地岩石之上。

白花蛇舌草味苦而性寒,具有抗炎、增强免疫功能、抗氧化等功效,同时其在抗肿瘤方面具有较显著疗效,虽然现已有大量有关白花蛇舌草的抗肿瘤有效成分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但仍需要更加系统的总结与归纳。

本文进行综述,以此为白花蛇舌草更深入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化学成分浦飞飞等[1]统计研究指出现对白花蛇舌草提取分离出的有效化学成分已达百余种,其中包括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32种、黄酮类化合物26种、蒽醌类化合物24种、酚酸类化合物23种、挥发油类化合物29种、微量元素14种以及多糖类化合物等。

而其中蒽醌类、黄酮类、环烯醚萜类以及多糖类等经研究表明均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同时多糖类为白花蛇舌草的重要有效成分,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并提升机体的免疫功能[2,3]。

马河等[4]则首次从白花蛇舌草的水提物中鉴定出肌苷(inosine,3)、尿苷(uridine,4)、鸟苷(guanosine,5)及β-腺苷(β-adenosine,6)等6种核苷类有效成分。

于亮等[5]复对邹香妮,闫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摘要:白花蛇舌草别名龙舌草、羊须草、蛇总管。

味苦而性寒,具有抗炎、抑菌、增强免疫功能、抗氧化等功效,同时因其具有较好的抗肿瘤功效而成为医学、化学、药理学研究的热点。

现有研究已表明,白花蛇舌草所含有的有效活性成分如蒽醌类、黄酮类、环烯醚萜类以及多糖类等均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但对某些活性成分及其抗肿瘤机制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且尚未在临床中有较好的应用。

本文对白花蛇舌草的抗肿瘤有效活性成分以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行归纳与总结,以利于其在科研及临床中更好的运用,并为其更进一步的探究与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白花蛇舌草抗肿瘤作用及机制最新研究进展

白花蛇舌草抗肿瘤作用及机制最新研究进展
药学 2 1 0 2年第 9卷第 6期

综 述 ・
白花蛇舌草抗肿瘤作 用及 机制最新研究进展
贺奇凯 俞祖亮 郁志鹏 吴小超 查 阳阳 张 权( 江苏徐州医 药学院 徐州 21 4 学院 2 0) 0
摘要 : 目的: 综述 白花蛇舌草抗肿 瘤作 用及机 制的最新进展 。方法: 通过整理近 年来国 内外对白花蛇舌草抗肿瘤作 用及机制的 最新研究成果进行 归纳总结。 结果: 有文献表 明白花蛇舌草在体 内外均有抗肿 瘤作 用, 主要作 用机制是诱 导肿瘤细胞凋亡、 现 其 影响其信号通路 、 增强免疫功能等。结论 : 白花蛇舌草 的抗肿瘤作 用已经得到研 究者认 可, 但其作 用机制还不完全 明确。 关键词 : 白花蛇舌草 抗 肿瘤 有效成分 机制
Ab ta t O jci :ods uste a t tmo e et n ec a i f e y d i ua wU . a d i t t e e p n. eh d : s c : be t e i s h n —u r f c a d m rh ns o d o sd 『 id, n sl e v l me t M to s r vT c i n H 目s t a sd o
S mma ii g a d c n l d n r u h r o g n zn h o e g n o si t d fIe y t i u a wi d ’ n i t mo f c n u rz n o cu i g t o g e r a ii g te fr i n a d d me tc su y o t d oi df s l .s a t— u re e t a d n h s l
me c a in i e e ty as Re u t: u r n t d e n iae出a , d o sdf s i d h s a t t mo f c o i io a d v t . r h n s r c n e r. s l C r t u isi d c t n s e s t He y t i u aw l . a n — u r e t 出 n vv n o r i i i e b o

白花蛇舌草抗癌机理及有效成分研究进展1

白花蛇舌草抗癌机理及有效成分研究进展1

白花蛇舌草抗肿瘤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摘要:通过查阅近年来的文献, 对白花蛇舌草抗肿瘤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现状与进展做了总结, 发现白花蛇舌草中甾醇类、黄酮类、萜类及多糖类药理活性比较明显, 多种成分均具有抗肿瘤、加强吞噬细胞作用,为白花蛇舌草的更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白花蛇舌草;抗肿瘤;有效成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白花蛇舌草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OldenlandiadiffusaWilld.的带根全草。

性寒,味苦、甘,归胃、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收敛止血、利湿通淋,燥湿祛痰的功用,内服多用于治疗恶性肿瘤、阑尾炎、肝炎、泌尿系统感染、支气管炎等疾病,外用可治疗毒蛇咬伤、痈肿疔疮等[1]。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花蛇舌草具有抗肿瘤、抗菌消炎、增加免疫功能等作用。

目前对白花蛇舌草研究最多的也是最有前景的是其抗恶性肿瘤的作用。

中医认为,恶性肿瘤的发生与邪毒侵袭,留着不去有关。

邪毒长期作用于人体,气血凝滞,日久成积,积久化热,耗气伤阴。

白花蛇舌草有清热解毒之功,能使恶性肿瘤渐消缓散,并防止其复发,并辅以益气养阴之品,以提高疗效,从而达到治疗恶性肿瘤、延长患者生命的效果。

本文就白花蛇舌草抗多种恶性肿瘤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1有效成分的药理活性研究白花蛇舌草主要含有蒽醌类、萜类、黄酮类、甾醇类、烷烃类、有机酸类、多糖类、生物碱、白花蛇舌草素、强心甙等成分,还含有一些微量元素、氨基酸及挥发性成分[2]。

1.1直接抗肿瘤、加强吞噬细胞作用的有效成分从白花蛇舌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三萜类、香豆素类、多糖类和甾醇类,将所得成分进行肿瘤动物实验研究,结果三萜类抗肿瘤效果最优。

熊果酸、齐墩果酸抑制肉瘤180株生长[3],是抗肿瘤的有效成分。

谭宁华报道从白花蛇舌草乙醇提取物中得到一个脂溶性有效部位,主要成分为甾醇和熊果酸,该部位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多糖类对淋巴肉瘤1号腹水型和艾氏腹水癌皮下型;香豆素类对子宫颈癌14型、肉瘤180、肝癌实体型;三萜类对淋巴肉瘤1号腹水型、子宫颈癌14型、肉瘤180、肝癌实体型均有抑制作用[4]。

中药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及有效成分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中药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及有效成分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中药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及有效成分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中药白花蛇舌草,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广泛应用的中草药,其在中医药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及有效成分药理活性的研究逐渐深入,为揭示其药用机制和应用价值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文旨在综述白花蛇舌草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效成分的药理活性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白花蛇舌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通过对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的分析,发现其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黄酮类、萜类、苯丙素类等。

这些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菌等。

本文将对白花蛇舌草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详细介绍,并重点阐述其有效成分的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

本文还将对白花蛇舌草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发现白花蛇舌草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如肝炎、肿瘤、心血管疾病等。

本文将对这些临床应用进行详细介绍,并分析其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及有效成分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白花蛇舌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也希望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和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研究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ld.),又称为蛇舌草、蛇针草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广泛应用于中医药临床实践中。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分离纯化技术和分析技术的进步,对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的研究不断深入,为揭示其药理作用机制提供了物质基础。

白花蛇舌草含有多种类型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萜类、苯丙素类、甾醇类以及其他一些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是其中的一类重要成分,如金丝桃苷、槲皮素、山奈酚等,这些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生物活性。

白花蛇舌草中还含有一些萜类化合物,如香豆素、蛇舌草素等,这些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白花蛇舌草的药理和临床应用进展

白花蛇舌草的药理和临床应用进展

白花蛇舌草的药理和临床应用进展钟立敏;周宏霞;刘丹【期刊名称】《中医药信息》【年(卷),期】2001(018)004【摘要】@@ 白花蛇舌草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ld的干燥或新鲜全革.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之功.随着现代药理学对其深人的研究,白花蛇舌草展现了更加广泛的临床作用.rn1 药理作用rn1.1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rn具有增强动物免疫功能的作用[1].白花蛇舌草能明显促进刀豆蛋白(ConA)和脂多糖(LPS)对小鼠脾细胞的增殖反应,药物本身对脾细胞具有丝裂原样作用,能明显增加小鼠脾细胞对羊红细胞的特异抗体分泌细胞数,增强异型小鼠脾细胞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及毒性T淋巴细胞的杀伤功能.rn增强实验动物抗感染能力.白花蛇舌草对兔实验性阑尾炎的治疗显著,使兔体温稳定或下降,白细胞明显下降,炎症基本吸收.本品抗感染作用是通过调动机体内部积极因素,如刺激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增强吞噬细胞活力等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提高所致[2].【总页数】2页(P14-15)【作者】钟立敏;周宏霞;刘丹【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垦总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8;哈尔滨制药三厂,黑龙江哈尔滨,150010;牡丹江中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相关文献】1.白花蛇舌草抗肿瘤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李梓盟;张佳彦;李菲;付丽娜;朱志敏;王刚2.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模式预测白花蛇舌草抗非小细胞肺癌关键靶点和分子机制 [J], 叶松山;刘云鹤;李文涛;夏颖;赵芷洁若;于建春3.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白花蛇舌草治疗骨肉瘤的作用机制 [J], 刘沁;段辛威;李西海4.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白花蛇舌草治疗骨肉瘤的作用机制 [J], 刘沁;段辛威;李西海5.基于网络药理学消岩汤中夏枯草与白花蛇舌草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作用机制的研究[J], 魏传宇;于晓宇;申倩;李俊辰;肖贤;贾英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花蛇舌草抗肿瘤成分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白花蛇舌草抗肿瘤成分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云南 、湖北 、湖南 、江西等南方地 区。白花蛇舌草 中含有 多种化 学成分 ,具有 多种 药理作用 ,如免疫调 节 、抗氧化 、 抗肿瘤、杀菌 消炎等 ,其 中以抗肿瘤作用尤 为突出。由于肿瘤 的发展速度快 、难 于控 制 、治疗 药物不 良反应大 ,使得 肿瘤一直是威胁人类生命 、困扰 医疗工作者 的医学难题 。 白花蛇舌草 中多种主要化 学成分都具有很好 的抗肿瘤作 用 ,

3 1 2 8 ・
现代预防 医学 2 0 1 5 年第 4 2 卷第 1 7 期
M o d e r n P r e v e n t i v e M e d i c i n e ,2 0 1 5 ,V o 1 . 4 2 , N O . 1 7

营 养与食 品卫生 ・
白花 蛇舌草抗肿瘤成分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R 2 8 5 . 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3 — 8 5 0 7 ( 2 0 1 5 ) 1 7 — 3 1 2 8 — 0 5
Re s e a r c h pr o g r e s s o n c he mi c c o n s t i t u e n t a n d a nt i -t um o r a c t i v i t y o f o l d e nl a nd i a d i fu s a wi l l d
毛 宇 ,徐 芳 ,徐 小娟 ,刘 湘新 ,贺 建华
1 .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湖南 长沙 4 1 0 1 2 8 ;2 .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 ,湖南 长沙 4 1 0 1 2 8 ;
3 湖 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 院 ,湖南 长沙 4 1 0 1 2 8 摘要 :白花蛇舌草为 民间常用 中药 ,是茜草科耳草属一年生 草本植 物 白花蛇舌草 的干燥 全草 ,多数生长 在我 国广东 、

关于白花蛇舌草治疗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理论基础研究进展

关于白花蛇舌草治疗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理论基础研究进展
白花蛇舌草在中药中属于清热解毒类药物,而清热解毒类药
物所具有的抗肿瘤作用是有其中医理论基础的。中医对肿瘤的记 载已久,最早可见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就有“瘤”的记载,东汉《论 衡》中可见“肉暴长曰肿”的说法,宋朝官方编撰的《圣济总录》有 记录:“瘤之为义,留置而不去也”。但中医对肿瘤的并没有成系统 的认识,大多散布在对各种独立病症的理解里,如《咽喉脉证通论》 对喉癌的认识,认为 :“此证因食膏粱炙煿厚味过多,热毒积于心 脾二经,上蒸于喉,结成如菌”。《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舌部》 对舌癌的描述,“此证由心脾毒火所致。其症最恶,初如豆,次加菌, 头大蒂小,又名舌菌”。此外《医贯》对食管癌的认识 :“论噎膈, 丹溪谓得之七情六淫,遂有火热炎上之化。”
90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93
·综述·
关于白花蛇舌草治疗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理论基础研究进展
曹凯琪,高晋生 ( 通讯作者 *)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山西 太原)
摘要:随着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在现代社会的日益增高,如何治疗肿瘤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而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有着价格 低廉、副作用较小、对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等优点成为各种慢性病治疗中新的希望,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白花蛇舌草作为临床常用的抗肿瘤 中药,其相关的临床研究及药理学研究在近几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对过往相关文献的检索,整理了关于白花蛇舌草在治疗 恶性肿瘤方面的中医理论基础、西医药理机制及中医常用配伍等内容。 关键词:白花蛇舌草;恶性肿瘤;中医理论基础;西医药理机制;中医常用配伍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93.044 本文引用格式:曹凯琪,高晋生 . 关于白花蛇舌草治疗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理论基础研究进展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93):90-92,1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 花 蛇 舌 草 为 茜 草 科 植 物 白 花 蛇 舌 草 Hedyotis diffusa willd.的干燥或新鲜全草,广泛分布于热带地区,我国长江以南 诸省有分布。其味苦、甘,性寒,归心、肺、肝、大肠经。具清热 解毒、消痈抗癌、利湿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有抗肿 瘤、增强免疫、抗菌消炎及对胃肠功能的调节作用等[1]。早期 在两广一带民间使用,主要用于治疗阑尾炎、疮疔痈肿及毒蛇 咬伤等,是广东地产常用药物之一。近代继而发现其有治疗 恶性肿瘤之功效。目前对白花蛇舌草研究最多的也是最有前 景的是其抗恶性肿瘤的作用。中医认为,恶性肿瘤的发生与 邪毒侵袭,留着不去有关。邪毒长期作用于人体,气血凝滞, 日久成积,积久化热,耗气伤阴。如《诸病源候论·积聚病诸 候》所言:“诸病受邪,初未能成积聚,留滞不去,乃成积聚。”白 花蛇舌草有清热解毒之功,能使恶性肿瘤渐消缓散,并防止其 复发。亦可在治疗中酌情加入其它清热解毒之药,并辅以益 气养阴之品,以提高疗效,从而达到治疗恶性肿瘤、延长患者 生命的效果。本文就白花蛇舌草抗多种恶性肿瘤的实验研究 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民间用新鲜白花蛇舌草每次 120g,洗净榨汁治疗原发性 肝癌,效果好。陶文琪[15]以家传白花蛇舌草汤内服外敷治疗肝 癌,汤药内服,药渣敷肝区,效果明显。刘俊保等[16]应用白花蛇 舌 草 注 射 液 治 疗 肝 癌 40 例 ,有 效 率 为 17.5% ,稳 定 率 为 62.5%,半年生存率为 60.0%,1 年生存率为 27.5%,治疗过程 中无不良反应发生。康连香等[17]报道,运用白花蛇舌草 30 g, 当归 18 g,龟板 15 g,鳖甲 12 g,黄芪 12 g,党参、地黄、白芍、白 术、柴胡、茵陈、蒲公英各 9 g,加上化疗治疗肝癌,4 周后,有效 率可达到 56%以上。
3 抗胃癌
3.1 药理研究 顾玉兰等[18]采用 MTT 药敏实验,检测了白花蛇舌草、大
黄、甘草、茯苓等 6 种中药的乙醇提取物对耐长春新碱胃腺癌 细胞 SGC790l 的逆转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甘草、白花蛇舌 草、大黄等的乙醇提取物能够部分逆转胃癌细9]采用体外培 养胃癌细胞 BGC-823 细胞株,以不同浓度的白花蛇舌草提取 物作用 24 h,用荧光标记的方法定量检测端粒酶。结果表明, 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胃癌细胞 BGC-823 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 用并呈现剂量依赖性。 3.2 临床应用
2 抗肝癌
2.1 药理研究 胡玲等[10]研究观察白花蛇舌草对 H22 肝癌细胞移植瘤组织
HSP70 及 P16 抑癌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花蛇舌 草及党参未封闭组 HSP70 蛋白的表达上调,尤以白花蛇舌草组 上调较为明显,与二药封闭组及空白对照组之间比较,具有显著 性差异。王春涛等[11]研究表明,白花蛇舌草通过诱导细胞凋亡 对人肝癌 HEPG2 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于春艳等[12,13]的研究 表明,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 Bel-7402 的 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与浓度呈正相关,IC50=1.6 g· L-1,但不能逆转 Bel-7402 的多药耐药;电镜观察认为这种抑制 作用可能与直接影响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有关。吕秀芳等[14] 从基因水平研究白花蛇舌草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 Bel-7402 细 胞 诱 导 凋 亡 的 作 用 。 结 果 表 明 ,白 花 蛇 舌 草 抑 制 人 肝 癌 Bel-7402 细胞增长,诱导细胞凋亡,其分子机制可能与激活抑 癌基因 p53 基因、抑制原癌基因 Bcl-x1 基因表达有关。 2.2 临床应用
[19] Wu T,Chan Y, Leu Y,et al. Nothapodytine A and B from Nothapodites foetida [J]. Phytochemistry,1996,42 (3):907.
[20] Penge Onokoko,Maurice Vanhaelen. Two new diterpene-base alkaloids from Icacina guesfeldtii [J]. Phytochemistry,1980,19:303.
1 抗鼻咽癌
1.1 药理研究 赖晓明等[2]将鼻咽灵片和鼻咽灵颗粒(由白花蛇舌草、山
豆根、麦冬、半枝莲、玄参、石上柏、党参等组成)2 个制剂进行 了与化疗药 5-氟尿嘧啶(5-Fu)合并用药对人鼻咽癌裸鼠 CNE-2 的治疗增效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鼻咽灵浸膏对人
鼻咽癌裸鼠移植性肿瘤模型 CNE-2 有疗效且与单独使用相同 剂量的 5-Fu 相比有一定的疗效增加作用。刘书静等[3]将人鼻咽 癌高转移潜能细胞株及低转移潜能细胞株分别与含 10%药血清 (由白花蛇舌草、黄芪、党参等组成)共同培养,采用四甲基偶氮 唑盐(MTT)法检测含药血清对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 检 测 nm23-H1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应用含药血清干预后, 高转移潜能细胞 5-Fu 出现了与细胞钙电流降低幅度相平行的 细胞迁移能力抑制,药物血清可增加 5-Fu 细胞的 nm23-H1 活 性。梅全喜等[4]研究了以白花蛇舌草为主药的中药复方Ⅰ号方 对人鼻咽癌 CNE-2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该方对人 鼻咽癌 CNE-2 细胞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均随浓度增加而 加强,呈浓度依赖性关系。 1.2 临床应用
赵超[5]报道在门诊应用白花蛇舌草治疗 2 例鼻咽癌患者, 分别随访 9 年及 6 年。2 例患者均以白花蛇舌草煎水当茶饮, 癌肿明显缩小且未见复发。李奕珍[6]报道用复方蛇舌汤(白花 蛇舌草、十大功劳叶各 60 g,石膏、半枝莲各 30 g,金果榄 12 g) 治疗鼻咽癌 1 例,患者服用复方蛇舌汤并随证加减,半年后症 状消失并无复发。潘敏球[7]将鼻咽癌分为 6 个证型,其中的肺 经风热证型以鼻塞流涕、口苦咽干、身热等为主要表现,治则 以疏风散邪,宣肺清热为主,方用苍耳子散加减(白花蛇舌草、 半枝莲各 30 g,苍耳子、辛夷、法半夏各 10 g,菊花、黄芩、连翘、 白茅根各 15g ,栀子炭 12 g,茜草根、瓜蒌各 20 g,薄荷、甘草各
������������������������������������������������������������������������������������������������������������������������������������������������������������������������������������������������������������������������������������������������������������������������������������������������������������������������������������������������������������������������������������
白花蛇舌草抗肿瘤药理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Δ
梅全喜 ,林 1,2* 慧 1,(2 1.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中山市 528400;2.广东中山市中医药研究所,中山 市 528400)
中图分类号 R285.1;R97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10)47-4508-03
· 4508 · China Pharmacy 2010 Vol. 21 No. 47
中国药房 2010 年第 21 卷第 47 期
5 g)。李家庚等[8]认为,鼻咽癌多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阴血 虚和脾肺气虚,标实以痰浊、毒热、瘀血为患,临床常分为五 型。其中,热毒郁肺证型以头剧痛、涕稠、口渴、便结等实热症 状为主要表现,治则以清热解毒解毒为主,方用黄连解毒汤加 减(花蛇舌草、牡丹皮、石上柏、豆根各 15 g,黄芩、栀子各 20 g, 金银花、天花粉各 25 g,白荔枝核、天葵、草河车各 12 g,半夏、 茯苓、陈皮、甘草各 10 g)。刘伟盛等[9]将鼻咽癌分为 3 个证型, 其中痰热蕴结证型以涕浊、颈部瘰疬、口舌歪斜、苔厚腻为主 要表现,治则以化痰散结,清热解毒为主,方用清金化痰丸加 减(白花蛇舌草、夏枯草、茯苓、麦冬各 20 g,土茯苓、连翘、黄 芩、桔梗、大蓟、小蓟各 15 g,川贝母、瓜蒌仁、橘红、白僵蚕、胆 南星各 10 g,甘草 6 g)。
Δ 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2006A166) *教授,主任中药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广东地产药材 研发。电话:0760-88815106。E-mail:meiquanxi@
[16] Ritsuo Aiyama,Hisako Nagai,Kenichiro Nokata,et al. A camptothecin derivative from Nothapodites foetida [J]. Phytochemistry,1988,27(11):3 663.
[21] Tkaneko T,Sakamoto M,Ohtani K,et al. Secoiridoid and flavonoid glycosides from Gonocaryun calleryanum [J]. Phytochemistry,1995,39(1):115.
(收稿日期:2010-01-28 修回日期:2010-05-05)
[17] Wu T,Leu Y,Hsu H,et al.Constituents and cytotoxic principles of Nothapodites foetida[J]. Phytochemistry, 1995,39(2):383.
[18] K V N S Srinivas,Biswanath Das.9-metheoxy-20-Oacetylcamptothecin,a minor new alkaloid from Nothapodites foetida [J]. Biochem Syst Ecology,2003,31:85.
epi-kingisidic acid from Citronella gongonha[J]. Phytochemistry,1993,32(4):1 071. [11] Tetsuo Kaneko,Mayumi Sakamoto,Kazuhiro Ohtani,et al.Secoiridoid and flavonoid glycosides from Gonocaryun calleryanum [J]. Phytochemistry,1995,39(1):115. [12] Chan Y,Leu Y,Lin F,et al. A secoiridoid and other constituents of Gonocaryun calleryanum [J]. Phytochemistry, 1998,47(6):1 073. [13] Marilia O F Goulart,Edson De S Bento,Aroldo Trainotti,et al. Sesquiterpenoid emmotins from two Poraqueiba species [J]. Phytochemistry,1995,39(4):835. [14] 陈承声,陈清光,曾陇梅. 定心藤化学成分研究[J].中山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9(6):120. [15] Marilia O F Goulart,Antonio E G Santana,Ricardo J Alves,et al. Icacinic acid,a triterpenoid from Poraqueiba guianensis[J]. Phytochemistry,1994,37(4):1 1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