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员审核规则与技巧
内审员审核方法与技巧
内审员审核方法与技巧内审员是负责内部审核和评估组织运作合规性和有效性的人员。
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以确保审核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一些内审员审核方法与技巧的总结。
1.规划审核过程:在开始审核前,内审员应制定详细的审核计划,明确审核范围、目标和时间表。
这有助于确保审核工作的有序进行,并提高审核效率。
2.进行前期准备:内审员应在进行审核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研究和了解相关文件和资料,以及与被审核部门或个人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运作和问题。
这有助于内审员对被审核对象有更全面的了解,为审核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3.有效沟通:内审员需要与被审核对象进行良好的沟通,以确保他们对审核目的和程序的理解。
内审员应在审核开始前向被审核对象解释审核的目的、范围和期望,以便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合作。
4.使用多种取证方法:内审员应使用多种取证方法,如文件审查、观察和访谈等,来获取和收集审核证据。
这有助于确保审核结果的全面和客观性。
5.注意审核证据的可靠性和可验证性:内审员应关注审核证据的可靠性和可验证性。
他们应确保所收集到的证据是准确和可信的,并能够在需要时进行验证。
6.分析和评估审核证据:内审员需要对收集到的审核证据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确定组织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他们应考虑证据的重要性和相关性,并进行综合评估。
8.编写审核报告:内审员应编写详细的审核报告,总结审核发现、问题和建议。
审核报告应准确、清晰,并提供相关的证据和数据支持。
9.审核后的跟踪和监督:内审员应跟踪和监督组织在审核后采取的措施和改进行动。
他们应确保组织按照建议进行改进,并在需要时提供支持和指导。
10.持续学习和自我提高:内审员应持续学习和自我提高,以不断提升审核方法和技巧。
他们应了解最新的审核标准和要求,并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技能。
综上所述,内审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规划能力、沟通能力、分析能力和报告能力,以确保审核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通过合理的审核方法和技巧,内审员可以为组织提供有价值的评估和改进建议,帮助组织提高运作效果和合规性。
企业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员的审核方法和审核技巧
ISO9000标准质量体系内部审核教程企业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员的审核方法和审核技巧欢迎参加2000版ISO9000标准的网上培训,本次培训将结合新版标准介绍企业内部审核员应该掌握的基本审核方法和技巧。
希望通过网上的学习,使质量管理工作者对审核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初步掌握一些方法,可以开展审核工作.如果需要更详细的资料,请按网站上的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
第一讲审核一基本概念1 审核是指什么?审核—-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2 过程实是指什么?企业在实施94版ISO9000标准时,是按逐个要素编制程序文件,2000版则分为五大过程,所有的工作都分解成各种过程。
审核的过程是指――审核到现场发现证据对其进行评价,确定是否满足审核准则。
3 审核准则是指什么?审核准则原称审核依据。
(包括ISO9001标准,手册,程序文件,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或其它依据)审核是按我们自己所承诺的一些文件结合我们现场做的过程是否符合这些文件的要求。
4 审核的目的是指什么?审核的目的:是确保企业质量体系与ISO 9000质量标准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符合性是指我们所做的过程和活动是否符合标准中所要求的内容,或是否符合对外承诺的标准,或者是对外承诺的活动。
5 审核员的工作是什么?内审员的工作就是拿着编好的各种文件对照各个部门做的情况是否符合。
二新版9001与9004的区别9001和9004是两个相关的标准,所有的标题号内容全部是一一对应的,只不过9001标准作为审核、作为企业、作为组织申请认证必须按照9001标准的要求检查我们的活动。
但是如果编制质量手册或准备各种质量文件、策划各种活动的时候,就要按9004标准。
要求一个组织在编制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过程中,要把9001和9004两个标准对照起来.9001标准就是提出一些要求,9004标准有一些解释性,可以指导如何实现9001标准.9001标准和9004标准结合起来以后,作为一个组织更能发挥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9004标准中提到有效性和效率。
企业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员的审核方法和审核技巧
企业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员的审核方法和审核技巧1.准备工作在进行内部审核之前,审核员需要充分了解和熟悉质量体系的相关文件和记录,例如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工作指导书和程序文件等。
对要审核的区域或流程有足够的了解,并根据审核范围和重点编制审核计划。
2.目标明确审核员需要明确审核的目标,即审核的范围和目的。
在审核计划中确定需要审核的过程和关键要素,并与相关负责人沟通,确保达到预期的结果。
3.客观独立审核员在审核过程中应保持客观独立的原则,避免与被审核部门或人员发生利益冲突,以确保审核结果真实客观。
4.面谈和观察审核员需要与负责人和员工进行面谈,了解他们对质量体系的理解和落实情况。
同时,通过观察工作现场和实际操作情况,了解质量体系在实践中的运行状况,评估其有效性和符合性。
5.记录和整理审核员应记录审核中的问题和发现,包括不符合项、改进建议等,并整理成报告。
报告应包括审核的过程、结果和建议。
6.善于沟通审核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与被审核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确保问题的准确理解和共识达成。
同时,根据需要向管理层提供相关的信息和建议,帮助改进和提高质量体系的管理水平。
7.持续改进审核员应持续关注和学习相关标准和法规的变化,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将其应用到内部审核实践中。
通过持续改进的实践,提高审核的质量和效果,促进企业质量体系的不断发展。
总之,企业质量体系内部审核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需要审核员具备专业知识和审核技巧。
通过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审核员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估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为企业持续改进提供有力支持。
内审流程及审核技巧
内审流程及审核技巧内审是企业内部进行的一种审核活动,旨在评估和改善组织的内部控制和管理系统。
内审流程是指在内审活动中需要遵循的一系列流程和步骤。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内审流程及一些审核技巧。
一、内审流程1.确定内审目标:内审目标应明确具体,符合组织的战略和目标,并与现有管理体系和要求相契合。
2.制定内审计划:内审计划是内审活动的基础,应包括审核时间、地点、内审对象、内审标准和方法、内审人员等。
3.准备内审工作:内审人员应收集和准备相关资料和文件以进行内审工作,包括组织结构、内部控制制度、流程图、政策和程序等。
4.进行内审活动:内审人员按照内审计划进行内审活动,包括现场观察、文件和记录的查阅、访谈内审对象等。
5.收集内审证据:内审人员应收集和整理内审活动中获得的证据,以评估内控体系是否有效、合规和符合要求。
6.分析内审证据:内审人员应对收集的证据进行分析、比对和评估,以发现潜在问题和机会,并形成内审结论。
7.写作内审报告:内审人员应撰写内审报告,报告应真实准确地反映内审活动的结果,内容应简明扼要,提供具体改进建议。
8.发布内审报告:内审报告应及时发布给相关人员,如组织管理层和内审对象,以确保及时采取改进措施和行动计划。
9.追踪内审结果:内审人员应追踪内审报告的执行情况和改进措施的效果,并及时汇报内审结果。
二、审核技巧1.预备和准备:内审人员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熟悉内审对象的相关资料和文件,并对内审标准和方法有清晰的了解。
2.采用多种证据:内审人员应采用多种证据来支持内审结论,包括文件记录、现场观察和访谈内审对象等。
3.注意聆听和观察:内审人员应注意聆听内审对象的陈述和解释,并观察现场的情况和细节,以发现问题和潜在风险。
4.针对重点和风险领域:内审人员应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组织的重点和风险领域,以确保内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遵循审核流程:内审人员应按照事先制定的审核流程进行内审活动,不要跳过任何重要的步骤和环节。
内审员审核方法与技巧
内审员审核方法与技巧内审员是负责评估和监督内部控制体系的专业人员,他们的工作对于组织的有效运营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审核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内审员需要掌握一些方法与技巧。
本文将介绍一些内审员在进行审核时可以采用的方法和技巧。
一、准备工作在开始审核之前,内审员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
首先,他们需要对待审核的业务和相关法规进行深入了解,熟悉组织的内控政策和程序。
其次,内审员需要与待审核的部门或个人进行事前沟通,了解其运营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最后,内审员还应准备好相关的文件和工具,以便进行审核过程中的记录和分析。
二、制定审核计划在进行审核时,内审员应制定详细的审核计划。
审核计划应包括审核的目标和范围、审核的时间和地点、审核的重点和重要性等,以确保整个审核过程的有序进行。
内审员还应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细致的审查和分析。
三、采用多种审核方法内审员可以采用多种审核方法来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常用的审核方法包括文件审核、观察法、访谈法和抽样法等。
文件审核是通过审查组织的文件和报告来进行核实。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业务操作的实际情况来确认内控的有效性。
访谈法是与相关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和内部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
抽样法是从整体中抽取一部分进行检查,以获取全面而又有效的信息。
四、注重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内审员进行审核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内审员可以识别出潜在的风险和异常情况,进一步验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数据分析可以采用统计分析、比较分析和趋势分析等方法,以获取更准确的结论和评价。
内审员还应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如数据挖掘和风险评估软件,来辅助数据分析和提高审核效率。
五、关注问题解决和改进在审核过程中,内审员往往会发现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作为审核的结果,内审员应及时将问题进行记录,并向相关部门或个人提出建议和改进建议。
内审员应采取积极的态度,与被审核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共同解决问题并改进内部控制。
内审员应该掌握的审核工作方法和技巧
内审员应该掌握的审核工作方法和技巧随着新技术、新的管理理论和新标准的涌现,内审员这个职业(岗位)需要进行不断的充电,需要学习很多新知识,在专业方面持续实践和总结经验教训,才能保持自己的能力水平,才能跟上内审员职业发展的需求。
内审员应该掌握的审核工作方法和技巧有哪些呢?优秀内审员应掌握的审核工作方法1. 面谈面谈是现场审核中较为常用的方法。
通过与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及各部门领导面谈,可以确认其对各自职责的理解和职责的落实情况;与现场员工的交谈可以判断他们对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中的要求的了解程度和执行情况,从而判断体系的实施情况。
这里要注意:有时对于交谈所得到的信息,特别是涉及到数据的一些信息,还应该通过其他渠道获取支持信息予以核实,例如通过查阅记录、现场观察来核实面谈所得到的信息,以保证审核的客观性。
2. 查阅文件与记录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文件化的体系,查阅文件和记录是现场审核中必须采用的方法,通过文件和记录可以了解体系的要求,可以追溯体系的发展及运行状况,审核中需查阅的主要记录包括:设计评审、验证、确认记录、供应商评价记录、培训记录、协商与沟通记录、文件控制记录、监测与测量记录、不符合、纠正措施记录、内审记录以及管理评审报告等。
由于组织的同一类记录往往很多,不可能一一核查。
审核员要善于从中选取代表性的样本进行审核。
3. 现场观察审核员通过自己的眼睛看到的应是最真实的,所以审核员应当具备敏锐的观察力,现场观察的方法可用于判断组织在实际工作中是否遵守了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这也要求审核员事先熟悉文件对现场的各项主要要求。
同时,也不应拘泥于文件的要求,应善于自己发现问题。
现场观察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判断有无重要的生产过程被遗漏,要做好这一点,审核员就必须掌握有关的质量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
优秀内审员应掌握的审核技巧1. 要善于提问如果审核员在现场审核时基本上是按检查表组织提问,则应做到自然、合理,切忌生搬硬套。
实验室内审需要注意的地方和技巧
实验室内审需要(xūyào)注意的地方和技巧实验室认可50多年前产生于澳大利亚,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实验室认可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
内部审核也称为(chēnɡ wéi)第一方审核,是实验室自己进行的,用于内部目的的审核,是一种自我约束、自我诊断和自我完善的活动,也是实验室获得国家认可的关键点。
一、内审员实验室内部审核(shěnhé)涉及方方面面,有一支良好的内审员队伍,是做好内审工作的基本保证。
内审员应具备下列条件:①经过认可准则和审核(s hěnhé)要求、审核方法、审核技巧方面的培训;②熟悉本实验室的质量(zhìliàng)管理体系和技术运作;③业务能力较强、为人公正、善于观察、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二、内审方法能达到内审目标的内审方法很多,不能千篇一律,应根据内审员的自身经历、经验、习惯灵活运用,而且在许多情况下,一个有经验的内审员往往是多种方法并用。
现将常用的内审方法分别说明如下。
1、宏观评审法宏观评审法也称“现场扫描评审法”,是以全面观察现场现象为主的评审法,是发现评审重点的途径之一。
大家知道,一个实验室的质量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
其整体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其机体的健全、有效,同时也很容易反映出内在的缺陷、失调(控)。
实验室现场评审时,内审员从参观实验室开始就进入了“现场考评”阶段。
评审时一般没有预定的检查目标,但每个内审员都要注意自己分工评审的情况,涉及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方面都是评审的对象。
例如:实验室的设施(shèshī)环境、设施配备与布局、各种记录、证书、操作人员的现场表现等。
2、逐项评审(pínɡ shěn)法这种方法是按照认可准则的要求,对照评审核查表的相应内容,围绕一个项目(一个质量管理体系要素(yào sù)或实验室的一个部门)逐项对实验室的实际工作进行评审、查实取证。
内审员审核方法与技巧培训讲义
内审员审核方法与技巧培训讲义一、介绍内审员是组织内部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核的人员,他们的任务是评估和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和效果。
内审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以有效地进行审核工作。
本次培训旨在介绍内审员的审核方法与技巧,帮助他们提升审核能力,更好地实施审核工作。
二、内审员的角色和责任1.角色:内审员是客观、公正、独立的评估者,旨在通过审核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促进组织的持续改进。
2.责任:内审员应遵循审核计划,按照内审程序进行审核,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并提出改进建议,编制内审报告,并监督纠正措施的实施。
三、内审的准备工作1.审核计划:制定审核计划,明确审核的范围、目标和时间,保证审核的全面和方法的科学性。
2.审核文件:准备好审核所需的文件,包括文件列表、审核记录表、内审报告模板等。
3.审核团队:组建合适的审核团队,包括内审员和技术专家,确保审核的专业性和全面性。
四、内审的实施步骤1.开会准备:开会前内审员应熟悉审核计划和程序,并准备好文件、记录表等。
2.开会:开会时应介绍内审员和审核团队,明确审核的目标和范围,由组织方介绍审核的背景和要求。
3.收集信息:通过访谈、观察、记录和抽样等方式,收集和验证信息,了解组织的运作和体系的有效性。
4.发现问题: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包括实际操作的不合规范、程序和文件的不符合要求等。
5.提出改进建议: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以促进组织的持续改进。
6.撰写报告:根据审核结果,撰写内审报告,包括问题描述、改进建议和审核结果等。
7.结束会议:总结审核的过程和结果,与组织方进行反馈和沟通,达成一致意见并结束会议。
五、内审的技巧1.问询技巧:对被审核人员进行问询时,应采取积极、开放、理性和客观的态度,避免批评和指责,以便顺利获取信息。
2.观察技巧:通过观察被审核人员的行为和环境,了解组织的运作情况和文件的实际执行情况。
3.记录技巧:记录时应准确、清晰和完整,包括时间、内容、事实和见解等,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判断。
内审员审核规则与技巧
内审员培训专用教材审核规则与技巧培训一、质量体系审核定义确定质量体系的活动和其有关结果是否符合有关标准或文件,质量体系文件中的各项规定是否得到有效的贯彻并适合于达到质量目标的系统的、独立的审查。
质量体系的审核大致可以分为文件审核(符合性)和现场审核(有效性)两个阶段。
二、质量体系审核种类1、内部审核——第一方:即审核自身的质量体系。
2、外部审核─—第二方:按合同规定对其供应商的质量体系审核。
第三方:认证/注册机构或其它公正的第三方对申请的企业进行审核。
三、质量体系审核目的第一方审核(内部质量体系审核)主要目的。
•依据某一质量体系标准来评价组织自身的质量体系。
•验证组织自身的质量体系是否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并且正在进行。
•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和自我改进的机制,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使体系不断完善,不断改进。
•在外部审核前作好准备。
第二方审核的主要目的•当有建立合同关系的意向时,对供方进行初步评价。
•在有合同关系的情况下,验证供方的质量体系是否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并且正在进行。
•作为制定和调整合格供方的名单的依据之一。
•沟通供需双方对质量要求的共识。
第三方审核的主要目的•确定质量体系要素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确定现行的质量体系实现规定质量目标的有效性。
•确定受审方的质量体系是否能被认证/注册。
•为受审方提供改进其质量体系的机会。
•减少许多重复的第二方审核。
•提高企业声誉,增强竞争能力。
四、质量体系审核的范围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质量体系要素,场所和活动进行审核。
要素:ISO9001:2000仅有5个要素。
在第三方认证时,要素一个也不能少;除非没有,如7.3设计和开发;组织可以根据其实际状况进行剪裁,但要在相关体系文件(如:质量手册)中进行描述。
第一方审核,则要素以手册中所列的范围为准。
场所:凡是与审核的质量体系所覆盖的产品和质量活动有关的部门和地区均应列在审核范围以内。
活动:指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活动,主要包括所涉及的产品范围。
内部审核技巧
内部审核技巧以下是 7 条关于内部审核技巧的内容:1. 内部审核技巧之一就是要像侦探一样细心!比如说,审核文件时,你得像福尔摩斯似的,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一个标点符号都可能有大文章。
你想想看,要是不小心忽略了啥重要信息,那不就糟糕啦?2. 沟通在内部审核里那可是超级重要的呀!就好比搭积木,一块一块才能搭出坚固的城堡。
审核过程中你得和各个部门的人多交流,听听他们的想法和意见。
嘿,你可别小看这,有时候几句话就能解决大问题呢!3. 灵活性也是必备的内部审核技巧哦!不能死板地套流程呀。
要是遇到特殊情况,咱得像变形金刚一样,随时调整策略。
打个比方,突然发现一个前所未见的问题,你就得马上转变思路去应对呀,不然咋整呢?4. 观察也是一门大学问呐!你得像老鹰一样敏锐。
审核现场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大家的工作状态,这就好像能透过表面看到骨子里一样。
难道不是吗?这能让你发现很多隐藏的问题呢!5. 要有全局观念呀!不能只盯着一个地方看。
就跟下棋似的,得纵观整个棋盘。
在内部审核中,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影响,不能只看眼前这一小点,得放眼大局,这样才能找出真正的关键所在呀,是不是?6. 记录要准确详细呀!就像写日记一样,把所有的重要信息都记录下来。
这可不是随便写写就行的,等回头看的时候,这些记录就得像地图一样给你指引。
你说如果记录不准确,那不就跟没记一样嘛!7. 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可是重中之重!只有自己够专业,才能发现那些深层次的问题呀。
就像武林高手,没有深厚的内力怎么行?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才能在内部审核中如鱼得水呀,难道不是这个道理吗?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掌握这些内部审核技巧,能让我们的审核工作更加高效、准确,能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内审员应该掌握的审核工作方法和技巧
内审员应该掌握的审核工作方法和技巧内审员是负责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专业人员,他们需要掌握一系列的审核工作方法和技巧,以确保审核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完成。
以下是内审员应该掌握的一些常用的审核工作方法和技巧。
首先,内审员需要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准确理解和把握各项规定的内容和要求。
他们需要熟悉公司的战略目标、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等,以便能够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其次,内审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他们需要与各个部门和员工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疑虑,并解答他们的问题。
内审员还需要撰写审核报告,清晰、准确地传达审核结果和建议。
第三,内审员需要掌握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他们需要收集和整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比较,以便发现异常和风险。
他们还需要熟练使用各类财务和内部控制软件工具,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第四,内审员需要具备较强的判断和决策能力。
他们需要根据审核结果和各种风险评估,提出可行的改进建议,并参与决策的制定和实施。
他们还需要判断和解决一些复杂和敏感的问题,以保证审核工作的公正和客观性。
第五,内审员需要注重团队合作和自我学习。
他们通常需要与其他部门的员工密切合作,进行数据和信息的共享和讨论。
他们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了解最新的法律法规和内审理论,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除了上述方法和技巧外,内审员还需要具备其他一些基本的素质和能力。
他们需要具备较强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保证工作的客观、公正和保密。
他们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应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总之,内审员是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需要掌握一系列的审核工作方法和技巧,以确保审核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完成。
以上所述只是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技巧,内审员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内审员审核技巧
内审员审核技巧一、引言内审员是企业中非常重要的角色之一,他们负责对企业的内部运作进行审查和评估,以确保企业的运营符合法律法规和内部规定。
为了提高内审员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本文将探讨一些内审员审核的技巧。
二、准备工作1. 充分了解审计对象:在进行内部审核之前,内审员需要对审计对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这包括了解审计对象的业务流程、组织结构、风险点等。
通过对审计对象的全面了解,内审员可以更好地确定审计重点和范围。
2. 制定审计计划:内审员需要在审核开始前制定一个详细的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应包括审计的时间安排、审计的范围和目标、所需资源等。
制定审计计划有助于提高内审员的工作效率,并确保审核过程的顺利进行。
三、审核过程1. 采取适当的审核方法:内审员可以根据不同的审计对象和审计目标采取不同的审核方法。
常用的审核方法包括文件审核、访谈、观察等。
内审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审核方法,并确保审核过程的全面和准确。
2. 注重证据的收集和分析:在审核过程中,内审员需要收集和分析足够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审核结论。
收集证据可以通过查阅文件、询问相关人员、观察工作场所等方式进行。
内审员需要确保收集到的证据具有可靠性和有效性,并对证据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评估。
3. 注意关注异常情况:内审员在审核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可能存在的异常情况。
异常情况可能是潜在的风险点,需要内审员进行重点关注和深入调查。
异常情况的发现和处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内控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
四、审核结果1. 编写审核报告:内审员在审核结束后需要编写一份详细的审核报告。
审核报告应包括审核的目的、范围、方法、结果和建议等内容。
审核报告应准确、清晰地反映审核的情况,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2. 与相关方沟通:内审员在编写审核报告后需要与相关方进行沟通。
相关方包括被审核部门的负责人、内审部门的负责人等。
通过与相关方的沟通,内审员可以更好地传达审核结论和建议,并促进相关方对审核结果的理解和接受。
内审员审核方法与技巧
内审员审核方法与技巧
一、审核计划与准备
在开始审核之前,内审员应该制定详细的审核计划,明确审核目标、范围、时间安排等。
同时,需要准备好相关的审核工具和资料,确保审核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文档审查
内审员需要对被审核对象的文档进行审查,包括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操作规程、记录等。
在审查过程中,要注意文件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并记录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三、现场检查
内审员需要对被审核对象的现场进行检查,包括设备、设施、工作环境等。
在检查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现场的实际情况,并与文档审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对比,确认问题的真实性和严重性。
四、沟通与访谈
内审员需要与被审核对象的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与访谈,了解他们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识和执行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在沟通过程中,要注意表达清晰、态度友好,并记录重要信息。
五、问题分析与记录
内审员需要对审查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确定问题的性质和影响程度,并记录在审核报告中。
在分析问题时,要注意客观公正、准确全面,避免主观臆断和遗漏。
六、报告编写与发布
内审员需要编写审核报告,将审核结果和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报告编写要规范、准确、简洁,易于理解和接受。
发布审核报告前,需经相关领导审批,确保报告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七、跟踪与验证
内审员需要对审核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跟踪和验证,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和改进。
在跟踪过程中,要注意及时反馈和调整,保证审核工作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同时,需要对审核结果进行定期评估和总结,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提供支持。
内审计划及审核技巧
内审原理、作用、内审员职责及内审策划、具体实施计划、方法及应注意事项;内审计划实施、内审过程协调、内审员与审核对象关系维护、内审记录填写注意事项;审核清单的作用、编制要求及使用一、审核清单的作用1、始终保持审核目的。
审核清单应列出与审核目的的有关的项目和要点,以确保审核覆盖面的完整和代表性;2、紧扣审核主题,确保审核计划兑现;3、减少审核偏见,提高审核核能;4、确定审核思路和审核策略,突出重点,照顾一般,提高审核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二、审核清单的编制要求1、审核员在编制审核清单前,应掌握组织各部门质量职能分配情况;2、内审应以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为主要依据编制审核清单;3、应选择典型的、关键的质量问题;4、应突出审核区域的主要职能,并选出有代表性的样本;5、应突出重点,照顾一般,编制详略得当的审核清单;6、应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审核项目和客观依据;7、应有可操作性,检查项目具体,检查方法实用,客观证据易收集。
三、审核清单的使用有了审核清单,虽然可使审核工作有序、按计划进行,并提高效率,但也容易陷入机械呆板的泥坑。
所以有经验的审核员在按照检查的同时,也十分注意灵活应用审核清单的内容以达到审核的目的。
有经验的审核员还高度重视审核清单以外的内容,以发现一些未列入审核清单中的问题。
灵活有效地使用审核清单是一个经验积累和熟练的过程。
对刚开始从事审核工作的审核员可着重注意以下方面:1、不应只采用YES/NO问答的模式,否则会导致审核失败;2、审核员进入一个部门或区域时,可请有关人员介绍体系是如何运作的;3、询问执行人员是如何工作的,是否有文件规定或记录;4、观察执行人员按照有关程序工作的情况;5、验证必要的记录或文件;6、按手册程序或标准评价上述了解到的情况,并决定是否符合要求;7、最后利用审核清单确保所有方面的要求都已查到;8、切忌机械地从审核清单的第一个问题按顺序开始,应该把提问、评价、记录结合起来,然后利用审核清单确保提出了所有的问题并得到答复;9、尽可能不要照着事先准备好的审核清单去宣读一个个问题。
内审员审核审核技巧 文档
内审员审核审核技巧(一)封闭式发问封闭式发问指在特定的领域中能带出特定的答复(如“是”或“否”)的问句。
例如:“您是否认为售后服务没有改进的可能?”“您第一次发现商品含有瑕疵是在什么时候?”等。
封闭式问句可令发问者获得特定的资料,而答复这种问句的人并不需要太多的思索即能给予答复。
但是,这种问句有时会有相当程度的威胁性。
(二)澄清式发问澄清式发问是针对对方的答复,重新提出问题以使对方进一步澄清或补充其原先答复的一种问句。
例如:“您刚才说对目前进行的这一宗买卖可以取舍,这是不是说您拥有全权跟我们进行谈判?”澄清式问句的作用在于:它可以确保谈判各方能在叙述“同一语言”的基础上进行沟通,而且还是针对对方的话语进行信息反馈的有效方法,是双方密切配合的理想方式。
(三)强调式发问强调式发问旨在强调自己的观点和己方的立场。
例如:“这个协议不是要经过公证之后才生效吗?”“我们怎能忘记上次双方愉快的合作呢?”(四)探索式发问探索式发问是针对对方答复,要求引申或举例说明,以便探索新问题、找出新方法的一种发问方式。
例如:“这样行得通吗?”“您说可以如期履约,有什么事实可以证明吗?”“假设我们运用这种方案会怎样?”探索式发问不但可以进一步发掘较为充分的信息,而且还可以显示发问者对对方答复的重视。
(五)借助式发问借助式发问是一种借助第三者意见来影响或改变对方意见的发问方式。
例如:“某某先生对你方能否如期履约关注吗?”“某某先生是怎么认为的呢?”采取这种提问方式时,应当注意提出意见的第三者,必须是对方所熟悉而且是他们十分尊重的人,这种问句会对对方产生很大的影响力;否则,运用一个对方不很知晓且谈不上尊重的人作为第三者加以引用,则很可能会引起对方的反感。
因此,这种提问方式应当慎重使用。
(六)强迫选择式发问强迫选择式发问旨在将己方的意见抛给对方,让对方在一个规定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回答。
例如:“付佣金是符合国际贸易惯例的,我们从法国供应商那里一般可以得到3%—5%的佣金,请贵方予以注意好吗?”运用这种提问方式要特别慎重,一般应在己方掌握充分的主动权的情况下使用,否则很容易使谈判出现僵局,甚至破裂。
内审员审核规则与技巧
内审员培训专用教材审核规则与技巧培训一、质量体系审核定义确定质量体系的活动和其有关结果是否符合有关标准或文件,质量体系文件中的各项规定是否得到有效的贯彻并适合于达到质量目标的系统的、独立的审查。
质量体系的审核大致可以分为文件审核(符合性)和现场审核(有效性)两个阶段。
二、质量体系审核种类1、内部审核——第一方:即审核自身的质量体系。
2、外部审核─—第二方:按合同规定对其供应商的质量体系审核。
第三方:认证/注册机构或其它公正的第三方对申请的企业进行审核。
三、质量体系审核目的第一方审核(内部质量体系审核)主要目的。
•依据某一质量体系标准来评价组织自身的质量体系。
•验证组织自身的质量体系是否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并且正在进行。
•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和自我改进的机制,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使体系不断完善,不断改进。
•在外部审核前作好准备。
第二方审核的主要目的•当有建立合同关系的意向时,对供方进行初步评价。
•在有合同关系的情况下,验证供方的质量体系是否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并且正在进行。
•作为制定和调整合格供方的名单的依据之一。
•沟通供需双方对质量要求的共识。
第三方审核的主要目的•确定质量体系要素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确定现行的质量体系实现规定质量目标的有效性。
•确定受审方的质量体系是否能被认证/注册。
•为受审方提供改进其质量体系的机会。
•减少许多重复的第二方审核。
•提高企业声誉,增强竞争能力。
四、质量体系审核的范围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质量体系要素,场所和活动进行审核。
要素:ISO9001:2000仅有5个要素。
在第三方认证时,要素一个也不能少;除非没有,如7.3设计和开发;组织可以根据其实际状况进行剪裁,但要在相关体系文件(如:质量手册)中进行描述。
第一方审核,则要素以手册中所列的范围为准。
场所:凡是与审核的质量体系所覆盖的产品和质量活动有关的部门和地区均应列在审核范围以内。
活动:指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活动,主要包括所涉及的产品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审员培训专用教材审核规则与技巧培训一、质量体系审核定义确定质量体系的活动和其有关结果是否符合有关标准或文件,质量体系文件中的各项规定是否得到有效的贯彻并适合于达到质量目标的系统的、独立的审查。
质量体系的审核大致可以分为文件审核(符合性)和现场审核(有效性)两个阶段。
二、质量体系审核种类1、内部审核——第一方:即审核自身的质量体系。
2、外部审核─—第二方:按合同规定对其供应商的质量体系审核。
第三方:认证/注册机构或其它公正的第三方对申请的企业进行审核。
三、质量体系审核目的第一方审核(内部质量体系审核)主要目的。
•依据某一质量体系标准来评价组织自身的质量体系。
•验证组织自身的质量体系是否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并且正在进行。
•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和自我改进的机制,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使体系不断完善,不断改进。
•在外部审核前作好准备。
第二方审核的主要目的•当有建立合同关系的意向时,对供方进行初步评价。
•在有合同关系的情况下,验证供方的质量体系是否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并且正在进行。
•作为制定和调整合格供方的名单的依据之一。
•沟通供需双方对质量要求的共识。
第三方审核的主要目的•确定质量体系要素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确定现行的质量体系实现规定质量目标的有效性。
•确定受审方的质量体系是否能被认证/注册。
•为受审方提供改进其质量体系的机会。
•减少许多重复的第二方审核。
•提高企业声誉,增强竞争能力。
四、质量体系审核的范围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质量体系要素,场所和活动进行审核。
要素:ISO9001:2000仅有5个要素。
在第三方认证时,要素一个也不能少;除非没有,如7.3设计和开发;组织可以根据其实际状况进行剪裁,但要在相关体系文件(如:质量手册)中进行描述。
第一方审核,则要素以手册中所列的范围为准。
场所:凡是与审核的质量体系所覆盖的产品和质量活动有关的部门和地区均应列在审核范围以内。
活动:指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活动,主要包括所涉及的产品范围。
第三方审核时只涉及申请认证时所规定的产品范围。
第一方审核时,凡涉及正常生产的产品及按质量手册所规定的程序研制的新产品或按某个质量计划生产的特殊产品,均应包括在内审范围内。
五、质量体系审核依据•ISO9001:2000标准。
•质量手册。
•程序文件。
•工作文件。
•合同。
•产品有关的行业标准。
•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六、质量体系审核的时机和频度时机:第一次内审时机宜选择在质量体系文件已全部编制完成,分布实施,而且已经运行一段时间,各项质量活动均已有记录可查之时。
此时内审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对刚刚建立的质量体系的有效性作出评价。
频次:应考虑影响质量体系的管理、组织、方针、技术或工艺的重大变更,或质量体系本身的变化,以及近期的审核结果。
组织内部由于管理或经营目的,可以定期地开展审核。
1.例行的常规审核:按年计划进行。
2.特殊情况下的追加审核。
1)发生了严重的质量问题或用户有严重申诉;2)组织的领导层、隶属关系、内部机构、产品、质量方针和目标、生产技术及装备以及生产场所等有较大改变;3)即将进行第二、三方审核或法律、法规规定的审核;第三方审核后获得认证注册资格和证书,而证书即将到期又希望继续保持认证资格。
七、质量体系审核的一般顺序外部审核:1.提出审核:向认证机构提出认证/注册的申请。
2.文件初审:申认证机构审阅受审方文件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3.审核准备:审核组、审核计划、检查表。
4.实施审核、首次会议、现场审核、末次会议。
5.编写审核报告。
6.跟踪纠正措施。
7.监督审核:在认证以后进行。
内部审核:1. 确定任务1)例行审核:按计划;特殊审核:明确目的受审部门,要素。
2)明确依据。
3)审批。
2. 审核准备1)管理者代表任命审核组长和审核员。
考虑人选的主要因素包括:资格、业务范围、工作经验、组织能力、专业知识、工作中的协调为受审部门所接受。
2)审核组长:编制审核计划日程表、分配任务。
通知受审部门确定发言人及陪同人员。
3)审核员:编制检查表,组长审批。
审阅文件在审阅程序文件时,不仅要检查该部门自身中心工作的程序文件,还要检查与其它部门程序文件的接口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协调。
对于通用文件(如质量手册)和程序(如文件控制、不合格品控制和内部质量审核等程序)也要收集齐全。
对外来标准的有效性要注意到。
还应该对部门重要的质量记录加以预先审阅,如以往审核报告,其它记录现场随机抽样。
作业指导书一般也在现场随机抽样。
3. 现场审核1)准时召开首次会议,说明审核目的、范围、依据和方法。
2)现场审核应以事实为根据,以标准或其它文件的规定为准绳,收集客观证据,作出公正的判断。
3)不合格(不符合):填写不合格报告,并请受审部门领导对事实认可(签字)。
4)末次会议:报告审核结果,宣读不合格报告,并请受审部门负责人填写纠正措施计划。
4. 编写审核报告1)按规定格式编写报告。
2)管理者代表审核后发受审部门。
5. 纠正措施的跟踪1)质量管理部门会同审核组对纠正措施计划实施进行跟踪验证。
6. 全面审核报告的编写和纠正措施计划完成情况的汇总分析。
1)管理评审前所有内审活动之总结。
八、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策划(一)领导重视是做好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关键。
(二)管理者代表要亲自抓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工作。
(三)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具体工作需要有一个职能部门来管理。
(四)要组建一支合格的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员队伍。
内审员分布要适当分散,不可集中在某一部门(如质量管理部门),因为内审员不得审核本部门的体系运作。
内审员经培训考核后由组织正式任命。
(五)内部质量体系审核需要有一套正规的程序。
(附样板)(六)建立质量体系时应考虑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工作。
一些组织在建立体系时培养了一批骨干来编写质量体系文件,这批骨干同时也成为以后的内审员。
X公司2002年第一次内部审核计划目的:检查本公司质量体系是否能按GB/T19001-ISO9001:2000提供质量保证,是否具备申请ISO9001:2000认证的条件;范围:质量手册覆盖的所有部门和要素,重点是GB/T 19001-ISO 9001:2000所要求的各要素及涉及的各职能部门;依据:GB/T19001-ISO9001:2000标准、质量手册、有关的程序文件;审核组:组长:张一平;组员:王俊、李子文、陈谦;计划编制人: 张一平(审核组长) 批准人: 赵文刚(管理者代表)2002年3月1日 2002年3月1日九、检查表作用2)明确与审核目标有关的样本:抽样包括抽什么、数量、如何抽、时间等。
3)使审核程序规范化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
4)按检查表的要求进行调查研究可使审核目标始终保持明确。
5)保持审核进度。
6)作为审核记录存档。
7)减少重复的或不必要的工作量。
8)树立审核员在受审方中的职业形象。
十、如何编制检查表1.对照标准和手册的要求。
2.选择典型的质量问题。
9)结合受审部门的特点。
3.检查表的精华应在于突出受审对象的特点。
4.抽样应有代表性。
10)样本量至少3~4个,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数量适当的客观证据。
11)样本的种类应有代表性,才能体现出检查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5.时间要留有余地。
6.检查表应有可操作性。
12)要调查的问题是否符合质量保证标准,及手册的规定。
13)具体的检查方法,(选抽什么样本,数量多少,问什么问题、观察什么事物、取得客观证据)。
7.按部门进行审核时,要包括涉及的要素;按要素进行审核时,要包括涉及的部门。
14)检查表可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更新完善,但不必每次都重新编写一次。
内部质量审核检查表受审核部门____________编制/日期审核组长/日期十一、首次会议主要内容1.向受审核方的高层管理者介绍审核组成员。
2.重申审核的范围和目的。
3.简要介绍实施审核所采用的方法和程序。
4.在审核组和受审核方之间建立正式联系。
5.确认审核组所需要的资源和设施已齐备。
6.确认审核组和受审方高层管理者之间末次会议和中间数次会议的日期和时间。
7.澄清审核计划中不明确的内容。
应注意记录与签到。
十二、现场审核注意事项1. 审核组长要控制审核的全过程1)控制审核计划。
(必要时才修改)2)控制审核进度。
(及时补救)3)控制气氛。
(防止对抗)4)控制客观性。
(主观估计、猜测、推理)5)控制纪律。
(违规、居高临下、咄咄逼人)6)控制审核结果。
(公正、客观、适宜)2. 要相信样本正确:样本选定后,按样本去寻找客观证据,如果找到的是合格的客观证据,就应相信结果是合格的。
错误:一次又一次地扩大样本的品种和数量,直到发现不合格,才算达到目的。
3. 选择样本要有代表性,应由审核员随机抽样。
4.要依靠检查表,若要偏离检查表,必须小心谨慎。
5.要从问题的各种表现形式去寻找客观证据。
6.当发现不合格时,要调查研究到必要的深度。
15)发现不合格追溯真正原因的审核方法,可从一个要素追溯到另一个要素,从这个部门追溯到另一个部门。
7.与被审方负责人共同确认事实。
16)同意确认不合格──纠正措施。
17)不同意审核员观点──说明客观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18)撤回不合格报告──受审方出示反证据,证明其行动是合格的。
19)各执已见──管理者代表甚至总经理仲栽。
8.始终保持客观、公正和有礼貌。
20)均以事实为依据,标准或规定为准绳,不能提示对方改变现状。
21)保守机密。
22)不论对方有任何对抗情绪,均应保持有礼貌和尊重对方的风度。
十三、客观证据定义:通过观察、测量或试验获得的并且能被验证的,与产品和服务质量有关的或与某一质量体系要素的存在和实施有关的定性或定量的信息、记录或事实陈述。
──ISO 10011-1《质量体系审核指南──审核》说明:1.存在的客观事实可以成为客观证据,而主观分析、推断、臆测要发生的事不能成为客观证据。
2.被访问的、对被审核的质量活动负有责任的人的谈话可以成为客观证据,而传闻、陪同人员或其他与被审核的质量活动无关人员的谈话不能成为客观证据;但还注意;“对于面谈获得的信息应通过实际观察、测量和记录等其他渠道予以验证。
”(ISO 10011-1)3.现行有效的质量文件中的规定和质量记录可以成为证明当前发生的质量活动的客观证据,而已作废的质量文件中的规定和经擅自修改过的记录不能成为证明当前发生的质量活动的客观证据。
十四、审核的路线和方法1.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法:自上而下──如对文件控制要素的检查。
(中心→各部门)自下而上──如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审核。
(各部门→中心)2. 正向和逆向的审核方法(特别适用第二方审核)正向──从合同签订至售后服务、顺序审核。
逆向──从售后服务步步追溯直到合同签订。
3. 按要素审核和按部门审核的方法。
十五、不合格项的确定一、不合格定义:没有满足某个规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