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服饰 水族服饰的发展史是怎样的
水族简介
水族婚礼
水族婚姻讲究明媒正娶。婚前,男女青年可 以利用节日及赶集时的对歌活动交游相恋。自 由恋爱定的情后,托人告诉双方家长。若家长 表示愿意,男方才请媒人去女方家送礼定亲, 并择定吉日,派人去女家“吃小酒”认亲。过后 才举办婚礼,酒宴上要唱敬酒歌,女主人每唱 一首歌,客人就得干一杯酒,以喝醉来表现主 人的盛情。新婚之夜,伴娘与新娘同宿,第二 天新娘即回门去娘家住。
水族的传统文化
水族芦笙舞 水族铜鼓舞
舞蹈随着芦笙曲调的节奏翩翩起 舞,动作摆动的幅度较大,姿态 优美。
鼓点从慢到快,从低沉到高 昂,舞步也跟着由缓而急,由 快而密,使观众既兴奋又愉悦
水族的传统体育——赛马
水族的风俗习惯
水族传统的居住建筑有两种形式,一是木结构的干栏 式,另一种是砖或木石结构的硬山搁檩式。
伴娘:
婚礼陪酒
嫁 装
水族葬礼
• 水族一般实行 土葬,死者临终 时,家人必须守 侯身旁,一旦咽 气,立即放铁炮 或鸣放火药枪三 响。家人立即奔 赴亲戚家“报 丧”。死者入棺 前,家人要给其 进行梳洗净身, 并把一小块银子 烧热后放在死者 的口中或手中。 净身后,穿好寿 衣才能入棺。择 吉日方可下葬水 族
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入
2014年3月11日
内容
1 2 3 4 水族简介 水族文化 水族节日 水族景区
水族的简介
水族,中国56个少数民族之一。现有将近 40万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以 及贵州的荔波、独山、都匀、榕江、从江等县,水 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水族名称的由来
水族自称为“虽”,汉族称其“水”,是民族自称的音 译。在历史上,水族曾被统称为“百越”“僚”、“苗”、“蛮”等 ,直到明清两代,才有 “水”、“水家苗”“水家”的汉称。新中 ” 。 国建立后,根据民族愿,国务院于1956年确定其族称为“ 水族。
水族服饰
• 水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345993人,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南 布依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和荔波、都匀、独山以及黔东南苗 族侗族自治州的凯里、黎平、榕江、从江等县,少数散居在广西壮族 自治区的西部。主要从事农业,善种水稻和糯稻。 • 水族的居住地位于云贵高原东南部的苗岭山脉以南,都柳江和龙江上 游。森林密布,山水如画,适于农林业的发展,是贵州高原的鱼米花 果之乡。水族在民歌中,常以“像凤凰羽毛一样美丽”来形容自己的 家乡。 • 水族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九阡酒”是水族传统佳酿。 水族 有自己的历法,水历与夏历基本一致,但以夏历八月为岁末,九月为 岁首。 • 水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 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和 荔 波、都匀、独山以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凯里、黎平、榕江、 从江等县,少数散居于广西壮族 自治区的西部。水族主要居住在贵州 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及荔波、都匀、独山榕江等县,一部分分布在广西 壮族自治区西部。水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水族原 有一种古老的文字,称为“水书”,造字方法有象形、会意、谐音和 假借,通用单词100多个,现在则通用汉文。水族信仰多神,崇拜自 然物。相传水族的先民是岭南“百越”之一骆越人的一支。水族的名 称最早出现在中国明朝末年的文献中。
马尾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牌匾
卯坡圣地
水族水书
水族女服
• 水族女服多以水家布缝制,无领大襟半长衫或长衫。长衫 过膝,一般不绣花边。而节日和婚嫁盛装与平时截然不同。 婚礼服上装的肩部一圈及袖口,裤子膝弯处皆镶有刺绣花 带,包头巾上也有色彩缤纷的图案。头戴银冠,颈戴银项 圈。腕戴银手镯,胸佩银雅领,耳垂银耳环,脚穿绣鞋、。 新娘子往往被打扮得花枝招展,风采翩翩。此外妇女刺绣 的背带更有艺术性。说是“带”,实际上是一块刺绣华丽 的“T”形“帘子”,上端两边有带,“帘子”的大小可包 住幼儿。它是将白色马尾缠绕上白丝线,再加上其它色彩 丝线,先把各种图案分别刺绣好,最后将绣好的图案拼镶 到背带布料上做成的。背带美观实用,是母亲给出嫁的女 儿最好的礼品。
水族文化
水族工艺
• 民间剪纸是我国民间美术形式之一。水族 剪纸图案的民俗特性在于它不是一种单纯 的装饰纹样,而大多是水族民俗生活的形 象化缩影,它洋溢着人情、神韵和深刻的 寓意寄托。它作为水族民俗生活中的大众 艺术形式,具有历史的传承性,是民族传 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 水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不仅创造 了供自己生活需要的物质财富,而且还创 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财富。 • 水族剪纸艺术,便是水族文化艺术宝库中 的一朵奇葩。水族剪纸的魅力体现在其具 有明显的实用性,构图上讲究工整、对称、 平衡。题材内容选择广泛,且作品寓意深 刻,充分显示了水族人民情感和个性。
• 按照水族的族规, 凡过端节的村寨, 就不过卯节,而过 卯节的,就不过端 节。 • “水族的情人 节”——卯节 。 • 水族的古老而神秘 的卯节被成为“东 方情人节”。
水族歌舞
• 水族的民族传统体育同有些民族一样,其 中有不少项目是与舞蹈紧密相连的。它们 大多是融健身与娱乐为一体的文艺活动, 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逢年过节,是水族 村寨最热闹的日子,那里的歌舞升平总是 令来此的宾朋好友们流连忘返。 • “打铜鼓”是水族广泛流行的打击乐器, 尤为广大青年所喜爱。
• 在众多的文体活动中《斗角舞》也是水族乡民非 常喜欢的舞蹈之一。《水族斗角舞》也称《斗牛 舞》,水语称为“斗贵”或“兜刀”,意思即为 斗牛、斗角。它原是水族人民用以祭奠祖先的一 种祭祀性舞蹈,一直在水族民间广为流传。随着 历史的变迁,斗角舞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独具民族 传统特色的民间舞蹈。多年来,每当红白喜事, 传统佳节之际,人们就跳起着激情奔放的斗角舞, 以表示水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企盼岁 岁五谷丰登好年景的美好心愿。 • 舞蹈《金秋端节》通过水族青年男女们热烈奔放 的舞姿,表现了水族人民喜庆端节,马坡赛马, 载歌载舞,谈情说爱的节日场面。
少数民族水族民俗文化科普介绍PPT教学课件
02 水族传统服饰与习俗
水族的传统服饰
01
传统男子服饰
水族男子传统服饰包括白色的对襟上衣和长裤,有时会戴帽子或头巾。
04 水族的科学成就与贡献
水族的农业与渔业
传统农业
水族主要居住在云贵高原的山区,以 传统农业为生。他们精于耕作,善于 利用山地地形和水资源进行农耕,种 植水稻、玉米等作物。
渔业
水族人民也擅长渔业,他们使用传统 的捕鱼工具,如鱼网、鱼篓等,捕获 各种鱼类。渔业是水族的重要经济来 源之一。
水族的工艺技术与发明
发掘和创新
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 发掘水族民俗文化的创新 潜力,推动其与现代社会 的融合与发展。
宣传和教育
加强宣传和教育力度,提 高公众对水族民俗文化的 认识和了解,培养更多的 传承人和爱好者。
呼吁社会各界关注与支持水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政府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水族民俗文 化的保护和发展工作的投 入,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 保障。
传统的手工艺品
水族民间音乐和舞蹈具有独特的韵律和风 格,如“双歌”和“龙舞”等,体现了水 族人民的音乐舞蹈天赋和才华。
水族手工艺品制作精良、技艺精湛,如剪 纸、刺绣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 价值。
展望水族民俗文化的发展前景
01
02
03
保护和传承
加强对水族民俗文化的保 护和传承工作,确保其能 够流传于世并继续发挥其 文化价值。
对襟上衣的纽扣和襟花通常由银或铜制作,并绣有花鸟鱼虫等图案。
富源古敢水族文化
富源县古敢乡水族一、语言文字水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水语支。
水族先民曾创制过自己的文字,称为“水书”,其形状类似于甲骨文和金文,是一种已经有2000年历史的古老文字,但只有400多个单字,且多用于巫术活动。
这些文字全靠誊写抄录,没有刻版印刷,但各地的水书基本一致。
大部分水族人不认识。
他们日常生活中通用汉文。
在富源县古敢乡补掌村委会,水族村民们通用汉语,口音和富源口音有所不同,接近贵州地方口音。
二、音乐文化1、原始社会时期的水族音乐水族的原始社会时期指从人类起源到氏族社会末期的历史阶段。
这一时期的水族音乐创作大多围绕着天地山川、日月星辰、人类起源、动植物的起源而展开。
这些口头创作多用韵文体,于是便形成了一种紧贴语言的讲唱型古歌,水语称“旭济”(意为创世歌)。
由于有了吟唱音调,较之于语言的直叙更为生动感人,加之它集中反映了水族先民在探索自然、解释自然、改造自然的若干思想,因而得到广泛流传。
在创造和发展过程中,水族先民还塑造了许多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神灵,继而有了相应的祭祀活动,最原始的歌舞亦随之萌生;“旭济”古歌便为群众性的聚会,祭祀场合所必唱。
“旭济”古歌(创世歌)的内容可大体归纳为三方面:开天辟地;人类起源;氏族斗争。
“旭济”应当产于远古,是最古老的歌曲,是水族音乐的“活化石”。
至今,富源县的水族还有会唱“旭济”古歌(创世歌)的,只是不全面,汉人一般难懂。
2、封建社会时期的水族音乐(前206——1840)在漫长的封建历史时期里,水族人民深受奴隶主、封建王朝和领主、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世世代代过着食不果腹的贫困生活。
由此可以看出,社会构成的基本点已经是阶级和阶级斗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缓慢而又不断前进,水族音乐作为经济基础派生出来的观念形态,作为时代的镜子和实践的反映,必然要受到这一状况的影响和制约。
因而多以趋于复杂化的社会生活与阶级斗争为内容;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品里,减少了幻想的成分,一般都扣住劳动这一主题。
东海诸岛渔民服饰的历史、特点及其类别变迁述略
关键词 :东海诸 岛渔 民;服饰 文化 ;服饰 变迁
中图分类号 : J 5 1 3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献编号 : 1 0 ( ) 3 — 9 4 8 1( 2 0 1 6) 0 6 — 0 { ) 3 6 一 ( ) 5
东 海诸 岛渔 民的 服饰 与 大 陆 内 原 始 的纺 织 术 ,而 纺轮 则是 纺 纱 的 主 脚 特 肥 大 ,穿 起 来 好 像 提 着 两 盏 大 灯
摘要:东海诸 岛渔民的服饰起 源较早 , 其特点是 古朴、海派和时尚 , 类别有 日常生f 6 " N. 式 、劳动服式和婚嫁童年服 式等
当代 渔民在 继承传 统服饰的 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 和生活状 态的不断改善 , 传 统服 饰得到 了由繁到 简的演 变 , 形成 了 独特的服饰特 色。这种服饰 文化能够 以独特 而 自成体 系的形式发展延 续 ,在 中国甚至全世界都是 独一无二的 , 具有很
若 说 东 海 诸 岛 渔 民 服饰 的 第 二 个 又 云 : “ 往 往 时 式 服 装 始 流 行于 沪上 , 县) 、镇 ( 镇海 ) 等 邑 ,有 过 之 而 无 不
早。《山海经 》中说 ,远 古时代 ,在 特点 ,即与海洋环境和 海上劳作方式 不数 日乡里之人 即仿效 之 ,较鄞 ( 鄞
地 一 样 ,主 要 功 能 是 护 体 、 遮 羞 和 要 工 具 。 为此 ,近 年 在 定 海 白泉 和 大 笼 。俗 称 “ 笼 裤 ”。“ 栲 衣 ”和 “ 笼裤 ”
装饰。应该 说远在人 类的初创 阶段 ,
衢 岛孙 家 山等 地 ,考 古 发掘 的 一 件 扁 是 东 海 诸 岛渔 民服 饰 的一 大 亮 点 。 这
服 装 的产 生 主要 出于 人 的本 能和 生 圆形石纺轮和一件陶纺轮 , 以及 骨针 、 就构成海岛服饰第二个特点 , 即称 “ 海
水族服饰有何历史?水族便装与盛装啥样
水族服饰有何历史?水族便装与盛装啥样>水族服装简史水族是古代“骆越”的一支,秦代时迁入黔、桂边境。
唐宋时,水族妇女“束发椎髻”。
明代,男子留长发,绾结于头顶,穿交领、无扣长衫。
由于明代政府实行大规模的移民垦荒政策,大量汉民迁入水族居住地区,通过与水族长期相处、通婚,一部分汉族融合于水族,汉族的一些服装款式和穿着方式也在民族融合中为水族所采用。
至清代,受政府强制改装的影响,老年男性剃发留辫,头戴瓜皮帽,穿大襟、圆领、阔袖的青蓝布长衫,内衬白布短褂,下装为青蓝色宽脚便裤,猫头鞋或翘尖布鞋;冬则着棉布长袍,穿夹裤。
青壮年剃发绾辫盘于头顶,以青布包头;上身穿大襟、无领的短上衣或长衫;下穿直统便裤;脚穿布袜和元宝盖布鞋。
年长妇女多绾发于顶,用青布方巾包头。
中青年妇女将长发梳成一把,盘绕于头,包青、白布长条头巾,盛装时插上各种银饰品;上穿对襟、圆领、阔袖、有银扣的短上衣;下装多为百褶裙,有的还扎裹腿,腰部系腰巾(围腰);脚穿翘尖鞋或绣花鞋。
水族老年男子剃发,着大襟布扣长衫。
中青年男子剃发,缠青蓝布包头,多穿对襟布扣短衣。
在作客和喜庆节日时,外罩一件马褂,穿元宝鞋。
男子服饰与汉族衣着大体相似。
便装与盛装水族的服饰根据年龄和性别分为便装和盛装,区别主要在女子的装饰佩戴上。
男子盛装以干净或新便装代之。
上世纪50年代以来,男子便装较为盛行短上衣,颜色为蓝色或青色,同时戴马尾帽和遮阳布帽。
下穿长裤,脚穿千层底布鞋,扎有绑腿。
女子盛装以发髻盘于头顶,以银簪束发,盘似船形,然后用龙、定海针、船帆、揽素庄、防盖、船桨、凤凰等七件银质饰物装饰。
妇女盛装上装为绿色或蓝色对襟妇母装,领子用布壳衬里,红布包边,领口排列三颗红布纽扣,领下至肋下排列六颗布制纽扣。
袖口镶深色布边,拴围腰,围腰上方有梯形丝绣蝴蝶、花卉、凤凰及几何图案,两角各缀一只银雕花篮,两侧配有两条绣花带,围腰链为银制,用银箔制成花状环扣相连,两端悬挂雕花银牌,用时可将带子在胸前打一个结,作为装饰。
少数民族——水族
斗角舞
芦笙舞
铜 鼓 舞
婚俗礼仪
• 水族婚俗留有较浓的传统色彩,讲究明媒正娶
• 要受歧视。青年男女相爱后,先托人告诉双方家长。若家 长表示愿意,男方才请媒人去女方家送礼定亲,并择定吉 日,派人抬着猪仔去女家“吃小酒”。
• 正式迎亲时,再抬大猪到女家“吃大酒”。 • 酒宴上要唱敬酒歌,女主人每唱一首歌,客人就得干一杯
• 铜鼓多在节日、祭祀、 丧葬或者盛大庆贺活动中 使用,多由两人共同演奏。
三都县怎雷寨风景
语言文字
水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水语 支。水族先民曾创制过自己的文字,称为 “水书”,其形状类似于甲骨文和金文, 是一种已经有2000年历史的古老文字,但 只有400多个单字,且多用于巫术活动。这 些文字全靠誊写抄录,没有刻版印刷,但 各地的水书基本一致。大部分水族人不认 识。他们日常生活中通用汉文 。
• 多数:贵州省{黔南:布依苗族自治州的三 都水族自治县和荔波、都匀、独山 {黔东南:黔东南苗族侗族自 治州的凯里、黎平、榕江、从江等县
• 少数: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部
建筑
水族居住区处于亚热带,多雨潮湿,加 之树林茂密,豺狼虎豹野猪经常出没其间。
水族居住“干栏”住宅,正可避免
地面潮湿和野兽的侵害。
• 水族喜爱喝酒,家家都会烤制 米酒。逢年节、庆典或亲朋来 访,都离不开以酒待客。水族 好客有着悠久传统,轮流过端 就是热情好客的文化表露。
水书《连山》
水书《泐金》》和水书八卦
历法:水历
• 水历是水族的一种传统历法,以阴阳合历 为依据,加进了天干地支和阴阳五行。水 历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四个季节,三个 月为一季。
其中刺绣、染织和雕刻最为有名。
剪纸
水族的民间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剪纸的内 容多种多样,有表现吉祥的龙、凤、麒麟、 梅花鹿,也有花鸟鱼虫等自然现象,造型 千姿百态,生动别致,栩栩如生
水族历史发展与传统习俗
水族历史发展与传统习俗在中国的南方地区,有着一个独特而古老的民族,那就是水族。
水族是指分布在中国的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传统习俗。
本文将探讨水族的历史发展以及他们的传统习俗。
一、历史发展水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水族最早出现在现今云南的滇池地区。
在宋代时期,水族经历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南迁。
由于当时的政治和战争原因,许多水族人离开滇池地区,南下到了贵州和广西地区,并逐渐定居繁衍生息。
这一南迁事件标志着水族在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也为水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历史的长河中,水族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特文化和传统习俗。
他们以渔猎为生,居住在河畔和湖岸边,与水为伴。
水族人民敬畏自然,崇拜水神,并始终与水建立着深厚的情感纽带。
二、水族文化1. 音乐舞蹈:水族是一个热爱音乐和舞蹈的民族。
他们以歌舞的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恩和敬畏之情。
水族的歌舞形式多种多样,如芦笙舞、团花舞等,每一种舞蹈都有其独特的动作和音乐伴奏,充满了浓郁的水族风情。
2. 服饰与饮食:水族的服饰色彩丰富多样,缀满亮片和花边,体现了水族人民对美的追求。
而在饮食方面,水族人民以米酒和糯米饭为主食,他们烹饪的菜肴鲜香可口,口味独特,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垂涎欲滴。
3. 婚俗与民居:水族人民重视家庭和婚姻,他们通过丰富多样的礼仪来庆祝婚礼。
水族的民居多为木结构,建筑风格独特,体现了水族人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4. 节日庆典:水族有许多独特的传统节日,如泼水节、龙船节等。
泼水节是水族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三月,人们手持盛满清水的竹筒,相互泼水以祈求幸福和健康。
三、传统习俗1. 拜水神:水族人民视水为生命之源,深信水神能够保佑人们平安和幸福。
在水族社区,每逢重要节日或开工动土之前,人们会举行隆重的拜水仪式,向水神祈祷保佑。
2. 水上婚礼:水族的婚礼习俗独特而浪漫。
水族妇女服饰浅析
斜插一把长梳 , 外包黑( 色头帕。( 白) 过去 , 水族青壮年女子在 日常生活中多包黑色头帕, 只有在守孝
期 间才包 白头帕 。随着 时代 的进步 , 想观 念 的改变 , 思 现在 基本 上 是 以包 白头 帕为 主 , 是在 接 亲嫁 女 但 的场 合仍 然 忌违包 白帕 , 能包黑 色头 帕 。 年青 的 已婚 妇 女胸 配 绣花 围腰 , 穿 元宝 盖 绣花 鞋 ; 只 ) 脚 中年妇 女则 不再 配 绣花 围腰 , 而喜欢 在腰 间带 一块 素净 方 巾 , 脚穿 尖角 马尾绣 花鞋 。水 族老年 妇女 的服饰 与青 壮年 妇 女 的服饰 有所不 同。他们上 衣 是 内穿 无 领 、 花 边装 饰 的右衽 长 衫 , 套 对 襟 、 领 、 袖 的短 无 外 无 宽 衣, 下身 穿 长裤 。衣服用 银质 纽扣 , 脚穿 尖钩 马尾 绣鞋 , 头式 是在 头顶上挽 发 结 , 包上 黑 色方 巾。 再 这些 地 区未 婚女子 和 已婚女子 在服 饰上 有 区别 , 是水 族婚 恋 现象 的一 种体 现 。平 时水 族男 女青 年 交往 和 恋爱 的主 要途径 是通 过赶集 互相 认识 , 深 了解 。在 集市 上 , 青年 如果 看上某 位女 子 , 她 的 加 男 从
Absr t tac :Th ue y o fS u tncGru ihc nb s i cl ec ie ho g h e s8i tec eo tr mb lo h i h i o pwhc a emotdr t p revd tru htesn e s h 神 s e e y me s,epe il h n s s cal teo e y
o o e .T eC u m f h o e f h i tncgo pi 】 s f a d uo o o sC u t n eyS n o g J qa F n l , u n a d fw m n h  ̄t e o tew m no S u e i ru 5 a S n uA tn m u o ny  ̄ l a d n , i i s h n m o u n。 e ge P a , n
论水族妇女服饰由裙装至裤装的变化与动因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155美术与设计 | FINE ARTS & DESIGN 2018_02论水族妇女服饰由裙装至裤装的变化与动因①卞向阳 马晨曲(东华大学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 200051)[ 摘 要 ]在文献检索为数不多的水族妇女服饰记载中,对于水族女性何时从裙装转变为以裤装,并作为主要服饰形式以及产生这种变化的动因,过去基本未有涉及。
本文根据历史文献、图像以及实物等资料,综合史学和服装学科的相关原理和方法,考察清代和民国时期关于水族妇女着装形式特征记载,推断水族妇女服饰在19世纪后期的晚清时期由裙装转向以裤装为主。
在当时的社会情境下,汉族影响是造成水族妇女服饰由裙装转向裤装的主要因素,但是水族女性服饰中裙装并未彻底消失,而是作为盛装服饰的一部分存在。
[ 关键词 ]水族;妇女;服饰;裙;裤[ 中图分类号 ] J5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75(2018)02-0155-03收稿日期:2017-09-20作者简介:卞向阳(1965-),男,江苏南通人,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服装史论及设计理论。
马晨曲(1988-),女,山东临沂人,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服装史论及设计理论。
①基金项目:上海市设计学IV 类高峰学科资助项目-服饰文化历史与传承研究团队(DD17002)成果。
水族是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大约在唐代以前,水族人民就生活在苗岭山脉以南的龙江和都柳江上游的狭长地带。
[1]1由于水族人口少,又地处边陲,历史上关于水族及其服饰的记录极少,因此有许多水族服饰历史研究中的空白有待填补。
自有记载开始,水族妇女服饰的穿着形式就以上衣下装为主。
关于上衣下装组合的服饰形式,可以根据下装的不同简单分为裙装和裤装两类。
综合分析前人记载可以发现,水族妇女服饰形式经历了由穿裙为主发展至穿裤为主的过程,但是其转变时间与原因并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述。
水族服饰来历
水族服饰来历
水族服饰的来历深深植根于水族的历史文化与生活环境之中。
水族源于古代“骆越”族群的一支,秦代时迁徙至黔桂边境地区。
据史书记载,唐宋时期水族妇女有束发椎髻的习俗,而明代男子则留长发绾结于头顶,并穿着交领无扣长衫。
随着历史的发展,特别是明清两代大规模的移民垦荒政策以及民族交融过程中,汉族的服装款式和穿着方式逐渐渗透到水族服饰中,形成了具有独特地方色彩而又兼容汉式元素的服饰样式。
水族主要聚居在贵州高原的山区和丘陵地带,当地的气候条件、自然资源尤其是丰富的靛蓝植物资源,决定了他们服饰以青、蓝、白等冷色调为主,这些颜色耐脏且适合农耕劳作。
同时,水族人民自古善于纺织和染布,所织造的“水家布”(如九阡青布)闻名遐迩,是制作传统服饰的重要原料。
水族服饰上常常装饰有本民族特色的图案,这不仅体现了审美趣味,还承载着水族的图腾崇拜和宗教信仰的符号。
水族曾经有自己的文字——水书,虽然主要用于宗教仪式,但在服饰细节上可能也有所体现。
此外,服饰的制作工艺繁复精细,体现了水族人民对技艺传承的坚守和对美的追求。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加深,水族青年一代受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影响,开始接受市场上的成品衣物,传统服饰的穿戴面临着一定的冲击和挑战。
然而,水族女性的传统服饰仍保留了鲜明的民族特征,成为展示水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浅析水族妇女服饰特点
2 . 4都江 和黔 东南 苗族侗 族 自治 州 的榕 江 、 雷 山等县接境 , 因受侗族服 饰的影响 而近似侗装 。他
们 的衣脚 狭小 , 呈椭 圆状 , 女一 般将 头发 盘结 于 妇
6 3
山东 纺 织 经 济
2 1年第 6期( 00 总第 10期) 6
头顶 , 白色或黑 白相间的格子方 巾。 包
( 武汉纺织大学服装 学院
湖北武汉
407 ) 30 3
摘 要 : 饰 艺术是 一座 璀璨 的 艺 术 宝塔 , 一 个 民族都 有 不 同的服 饰 文化 。 本文从 水族 妇女服 饰 服 每 颜 色 、 式及 道德 修 养方 面 阐述其服 饰 特点 , 款 并说 明水 族服饰 特 点所 产 生的原 因。
永 康等地 的服饰 。衣裤 均喜用纱 质纤细 、 染工 深透
少 女装一 般为蓝 色有领 长衫 、 青色 长裤 , 配 绣 靛 胸 花 围腰 , 围腰上端 至 颈部挂 银项 链及 链 坠 . 围腰 中 部两侧 系提花飘带拖 于身后 ,脚 穿元宝盖绣 花鞋 。
留海发式 , 外包一块 六尺左右 的家织布 白头帕 。少
上接45页要充分体现其针对性适应性和前瞻性又要针对当前经济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或更严重的问题兼顾经济发展对管理工作的要求体现内部控制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以便更好地发挥内部控制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2 1 年第 6 ( 00 期 总第 10期 ) 6
山东 纺 织 经 济
浅析水 族妇女 服饰特 点
贾 双
部。水族的居住地位于云贵高原东南部的苗岭 山脉
以南 , 都柳 江和龙江上游 。森林密 布 , 山水如 画 , 适 于农林业 的发展 , 贵州高原 的鱼 米花果之 乡 。水 是 族 在 民歌 中 , 以“ 常 像凤凰 羽毛一样 美丽” 来形 容 自
[精品]水族服饰赏析
水族服饰赏析水族自称“海水”,意为水人。
早在秦汉以前,岭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一带就居住着许多部落,据考水族是从其中一个叫做“骆越”的部落发展起来的。
清代人们称其为“水家苗”、“水家”,解放后正式定名为水族。
水族的节日中最隆重的是端节(借端)和卯节(过卯),端节是水族民间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端节水语叫“借端”,是水族最大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最初的端节在每年农历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每逢亥日进行一个民族最直观的标志是服饰,尤其是妇女的服饰,水族同样是这样。
就现状而言,水族青壮年妇女的服饰最能够代表水族的服饰特色,按地区差异,她们的服饰大致可以分为五种类型:一是三都水族自治县三洞、中和、水龙、廷牌、恒丰、塘州、阳安等地的服饰。
这些片区是水族的主要聚集区,所以这里的水族服饰是水族地区最基本的服饰类型。
具体可以分为少女装、少妇装和老年装。
少女装一般为蓝色有领长衫、靛青色长裤,胸配绣花围腰,围腰上端至颈部挂银项链及链坠,围腰中部两侧系提花飘带拖于身后,脚穿元宝盖绣花鞋,留海发式,外包一块六尺左右的家织布白头帕;少妇装跟少女装基本相似,不同的是衣服无领,并在坎肩、衣襟、袖口、裤脚等处都绣斜面青布大绲边,外缘还镶两根绲条,绲边绲条都隆出衣面,绲条外缘还镶上栏杆花边。
头发梳至额头由左向右挽起,并在发间斜插一把长梳,外包黑(白)色头帕。
(过去,水族青壮年女子在日常生活中多包黑色头帕,只有在守孝期间才包白头帕。
随着时代的进步,思想观念的改变,现在基本上是以包白头帕为主,但是在接亲嫁女的场合仍然忌违包白帕,只能包黑色头帕)。
年青的已婚妇女胸配绣花围腰,脚穿元宝盖绣花鞋,中年妇女则不再配绣花围腰,而喜欢在腰间带一块素净方巾,脚穿尖角马尾绣花鞋。
水族老年妇女的服饰与青壮年妇女的服饰有所不同,上衣是内穿无领、无花边装饰的右衽长衫,外套对襟、无领、宽袖的短衣,下身穿长裤。
衣服用银质纽扣,脚穿尖钩马尾绣鞋,头式是在头顶上挽发结,再包上黑色方巾。
少数民族介绍水族
男性传统服饰为蓝 色长衫、长裤和斗 笠,女性传统服饰 为蓝色或黑色大襟
衣、长裤和围裙
水族服饰的图案多 以花鸟鱼虫为题材, 具有浓厚的审美价
值和文化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 水族人的服饰也发 生了变化,但仍保
留着传统的元素
01
02
03
04
节日与活动
端节是水族最重要 的节日之一,类似
于汉族的春节
卯节则是青年男女谈情说 爱的节日,人们会在卯坡 上唱歌跳舞,寻找心仪的
少数民族 介绍 水族
1 历史 3 语言 5 社会生活 7 饮食 9 节日与活动
-
2 文化 4 宗教信仰 6 建筑与工艺 8 服饰
少数民族介绍 水族
水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贵州、广 西以及云南等地,人口约5.7万
02 01
水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有 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历史
历史
水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百越,他们 曾在中国南方建立过强大的水东吴国
助
他们也尊重老人,视老 人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
支柱
建筑与工艺
建筑与工艺
水族的建筑风 格独特,以石 板房和吊脚楼
为主
石板房的外墙 用石板堆砌而 成,具有坚固 耐用的特点
吊脚楼则以木 结构为主,造 型别致,具有 浓郁的民族特
色
此外,水族的 刺绣、剪纸、 银饰等手工艺 品也是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
饮食
Stage 1
水族的音乐舞蹈也是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如"铜鼓舞"、" 芦笙舞"等
语言
语言
水族的语言属于壮侗语系,与侗族、壮族等民族的 语言有相似之处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水族人也能说汉语,但在家 庭和社区中,他们仍然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交流
水族服饰
水族概述
• 全国共有水族36万人。其中,大部分分布在贵州省境 内。在广西境内的水族2007年有1.4万余人。主要分布 在南丹、宜州、融水、环江、都安、河池等县、市(自 治县)。 • 水族有自己独立的语言,水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 语支。 • 水族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和文化。很早时候,水 族人民就创造了一种古老的文字 ,称为“水书”或“ 水字”。水族人民还创造了自己的历法——水历 。 • 水族人民还创造了丰富的民间文 学。
水族民居
• 水族人民世代依山傍水而居,村寨按姓氏聚族而居或 成片聚居,一般由数十户或 上百户组成一个村寨。
水族民居
水族民居
水族信仰文化
原始宗教 信仰范畴
神灵崇拜 祖灵崇拜
自然崇拜
在水族社会中,不论是原始宗教信仰的崇拜对象,或是崇拜形 式、信仰仪式,还是原始道德的内容及其形式与传承方式,都 比较清晰地反映出信仰文化与民间知识二者相互杂糅、有着千 丝万缕联系的特点
水族服饰
水族服饰
水族服饰
水族服饰
水族服饰
水族服饰的应用与设计
水族马尾绣
水族饮食
.水族以大米为主 食,喜食酸辣调味, 有“无菜不酸,无 辣不食”的习俗。 待客以酒为重,主 人敬酒时带头喊一 声“秀”(即干杯 的意思),众人也 齐声喊“秀”,将 酒饮尽 .待客礼节,水族 重酒、烟而轻茶
水族服饰
• 水族在服饰上禁忌大红、大黄的热调色彩,喜欢蓝、 白、青三种冷调色彩,服饰浅淡素雅。
少数民族水族PPT
饮食习俗与特色美食
饮食习俗
水族以大米为主食,喜食酸辣调味。他们待客热情,宴席上必有酒,且以酒敬客为最高 礼节。
特色美食
水族的特色美食有鱼包韭菜、九阡酒、水族酸汤等。其中,鱼包韭菜是水族的第一名菜,具有浓 郁的民族特色和奇特的文化内涵;九阡酒则是以当地优质糯米和山泉水为原料酿制而成的一种低 度米酒,口感醇厚、清香爽口;水族酸汤则以酸辣为主味,具有开胃消食、增进食欲的功效。
水族语言文字
水族语言
水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水族古文字体系保留着图画文字、象形文字、抽象文字兼容 的特色。
水族文字
水族历史上曾有过自己的文字,但由于历史原因已经失传。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重视和保护, 水族语言文字的研究和传承工作也得到了加强。目前,已经有一些学者和专家致力于水族语言文字的研究和整理 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水族历史与文化
历史渊源
水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百越族群,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水 族文化。
民俗文化
水族的文化丰富多彩,包括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多个 方面。其中,水族端节、卯节等传统节日是水族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这些节日具有浓厚的民俗气息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
05
水族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旅游资源现状及特点
水族聚居地旅游资源丰富
水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该地区拥有独特 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水族文化独具特色
水族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字、服饰、歌舞、节庆等文 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为旅游业增添了浓厚的民族风情。
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少数民族水族
目录
水族服饰简介 水族人日常服饰有啥特点
水族服饰简介水族人日常服饰有啥特点>水族男子穿大襟无领蓝布衫,戴瓜皮小帽,老年人着长衫,头缠里布包头,脚裹绑腿。
妇女穿青黑蓝色圆领立襟宽袖短衣,下着长裤,结布围腰,穿绣青布鞋。
水族男装从20世纪40年代起就与周围汉装无大差别,倒是妇女服饰至今仍保留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水族妇女织的“水家布”(即九阡青布)纱质精细均匀,所染青、蓝、绿色皆深透耐洗,早在百年前就闻名远近。
水族独创的豆浆画印染工艺技术,相传已有700多年历史,其印染品更是深受人民喜爱。
水族女服多以水家布缝制,无领大襟半长衫或长衫。
长衫过膝,一般都不绣花边。
而节日和婚嫁盛装与平时截然不同。
婚礼服上装的肩部一圈及袖口,裤子膝弯处皆镶有刺绣花带,包头巾上也有色彩缤纷的图案。
头戴银冠,颈戴银项圈。
腕戴银手镯,胸佩银雅领,耳垂银耳环,脚穿绣花鞋。
新娘子往往被打扮得花枝招展,风采翩翩。
此外妇女刺绣的背带更有艺术性。
说是“带”,实际上是一块刺绣华丽的“T”形“帘子”,上端两边有带,“帘子”的大小可包住幼儿。
它是将白色马尾缠绕上白丝线,再加上其它色彩丝线,先把各种图案分别刺绣好,最后将绣好的图案拼镶到背带布料上做成的。
背带美观实用,是母亲给出嫁的女儿最好的礼品。
水族妇女在婚前喜用浅蓝、绿色或灰布做成便服长衫,上衣多以绸缎为衣料。
衣身衣袖都比过去收缩,显得贴身利索有曲线美。
胸佩绣花长围裙,头包青白布长条巾,素雅文静。
已婚妇女的袖口、环肩、裤脚口,都镶一道蓝杆花边做装饰。
长发梳成一把盘于头顶,从右侧插梳子固定。
有的妇女在头巾外又横扎白巾,有的直接用花格方头巾包头,传统而不失时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族服饰水族服饰的发展史是怎样的
>随着现代文明进程的日益加快,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水族服饰作为水族最直观的外部标志,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随着市场经济在水乡各地的逢勃发展,随着城乡人口的相互交流,水族服饰的传承和发展面临挑战:一是现在的水族男女青年纷纷离开祖辈居住的家园外出务工,融入到社会的大溶炉里。
他(她)们在接受先进生产技艺的同时也接受了先进的思想观念,他(她)们买市场上的成品衣服穿,在穿戴上与汉族青年无异。
二是水族服装做工繁杂,费工费料,年轻人为方便直接购买汉族成品衣服穿。
三是小孩子从读书到走入社会,基本上都是穿戴汉族服装。
四是人们的思想观念转变了,水族女子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她们冲破礼教的束缚改穿汉装,并以此为美。
但是,水族千百年来所形成的传统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突破传统毕竟是少数,水族服饰以其庄重、大方、飘逸的造型,受到广大水族人民群众的喜爱。
只是在衣料质地、颜色、款式等方面有所改变。
过去,水族妇女自己种植棉花、自己织布、自己染色、自己裁剪、自己缝制;后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衣料由家织布向机织布转变,集市上便开始有专门缝制衣服的艺人,人们可以买来合意的衣料请人代做衣服;现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水族服饰在加工、生产和制作方面也上了规模和档次,服装艺人购进各式各样的衣料,做成各种款式的成品服装(主要是衣料质量、长短尺寸、颜色深浅、有无花边装饰等方面存在差异),然后拿到集市上卖,人们只要口袋里有钱,不用再费心去买布,可以直接到市场上随意选购自
己喜欢的成品衣服。
有些能干的水族妇女还将民族服装店开到县城,大量加工生产水族仿古服装,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随着各级党政部门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随着各民族间的相互交流和了解,水族服装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喜爱。
现在,水族服装在三都自治县县城已经得到普及,各机关单位的女职工基本上都制有水族服饰,各民间花灯队、舞狮队、舞龙队等都将水族服饰作为队服。
水族服饰的发展出现了喜人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