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端节
三都水族端节
风载水 情着族 。厚以 重端 的节 民为 族年 文节 化, 和源 浓远 厚流 的长 民, 族承
水历年终12月,正是谷熟的秋收时段, 端节也成为了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 祀祖先,聚会亲友的节日。
端节一定要登高赛马,在特定小山 坡‘端坡’举行‘男骑马去相姑娘, 女梳妆去看新郎’的端节歌句,反 映了男女青年社交活动的情况。
端节,最具特色的菜,算是鱼包韭菜了。 鱼包韭菜是水族端节家家户户必不可缺 的最珍贵的祭祖菜肴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祀祖 先的习俗,以示孝敬鱼、豆腐、糯饭、米酒、南瓜、 茄子等等。
他们热爱赛马,与蒙古族一道被 称为‘马匹上的民族’。
每年的‘端节’,数以万计的村民聚集 在‘端坡’上,观看新年的赛马盛况。
对长辈和领导碰杯时杯口要低于 对方表示尊敬。
水族人民世世代代酷爱铜鼓,并视 为权力、财富和图腾崇拜的象征。
在水族中,有‘过端不过卯,过卯不过端’ 的传统区分,而且各地区过节的先后次 序是不能颠倒或混淆的。关于这种风俗, 较一致的传说是,古代水族的祖公拱登 有两个儿子,哥哥被分住到上边内外套 地区,弟弟被分住到下边的九阡地区。 原先约定好,丰收后到祖公处团聚庆祝。 后来感到相聚路远,往来不便,就决定 哥哥过端节,弟弟过卯节。时至今日, 各地水族基本上是同宗同姓的一同过节。
三都水族端节
如歌梦幻
端节是水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依据水族典籍水书,水历的规定,端节在水族历法 年底,岁首的谷熟时节举行,以庆贺丰收,辞旧迎 新。
端节,贵州水族人民又称‘借端’或称‘借瓜’ (‘借’水语‘吃’的意思,‘借端’‘借瓜’即 吃端,过端之意。
一般而言,端节要从农历的八月 持续到十月,分七批过完,从头 至尾长达四十九天,可以说是世 界上延期最长的节日,端节之时, 正是秋高气爽,五谷归仓,水族 人民难以抑住内心的喜悦之情, 稻聚狂欢,以示庆贺一年辛劳所 得,期盼来年再丰收。
水族端午节的主要活动有
水族端午节的主要活动有水族端午节是中国水族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水族人民会组织各种有趣的活动,来庆祝节日和加深人们对水族文化的理解。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族端午节的主要活动。
一、赛龙舟赛龙舟是水族端午节不可或缺的活动。
在水族端午节期间,各地会组织龙舟比赛,参赛者齐聚水边,用力划浆,争夺胜利。
龙舟比赛不仅展示了水族人民的勇气和坚强,也彰显了水族文化的瑰丽和魅力。
赛龙舟不仅有比赛,还有表演,每支队伍都会在比赛和表演中展示出他们的才艺和特色。
二、包粽子包粽子也是水族端午节期间必备的一项活动,每年五月初五,水族家家户户都会在家里包粽子。
水族的粽子口感特别好,因为除了传统糯米和肉之外,还会加入很多自己特有的调料。
参加包粽子的活动不仅可以锻炼手部协调能力,还可以学习传统文化,更可以亲手制作出属于自己的美味粽子。
三、舞龙舞狮舞龙舞狮也是水族端午节不可或缺的活动之一,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舞龙舞狮活动的目的是祈求丰收、吉祥平安。
在水族端午节期间,各地会组织龙狮舞表演,令人目不暇接。
舞龙舞狮活动不仅展示了水族传统文化的瑰丽和魅力,更为豪迈激昂,令人振奋。
四、传统运动水族端午节传统运动非常多,比如滚铁环、打竿、踢毽子和跳绳等。
虽然这些活动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需要平衡感和灵敏度,可以锻炼身体和大脑,而且非常有意义。
五、赶集水族端午节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就是赶集,就是逛水族集市,品尝水族美食和品种繁多的手工艺品。
赶集也是人们结交朋友,增进感情的好机会。
在水族端午节期间,各地集市如火如荼,热闹非凡。
总之,水族端午节有很多有趣的活动,让人们感受到了水族文化的魅力和博大精深的内涵,更让人们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文化传承者,有责任和义务传承和保护好传统文化。
所以,每年的五月初五,水族人民都会迎来一个盛大的节日,纪念历史、传承文化、庆祝幸福。
水族端节作文
水族端节作文在我的家乡,有一个独具特色、热闹非凡的节日——水族端节。
端节对于水族来说,那可是一年中最盛大、最重要的节日,就如同汉族的春节一般。
每当端节来临,整个水族地区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之中。
记得有一年的端节,我亲身感受到了那种浓郁的节日气氛。
那时候,我跟着家人一起回到了老家,准备好好地过一个端节。
还没进村呢,远远就听到了敲锣打鼓的声音,那欢快的节奏让人的脚步都不由得加快了。
一进村,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家家户户门口挂着的彩旗和红灯笼,那鲜艳的色彩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
村里的人们都穿着崭新的水族传统服饰,男人们的衣服大多是蓝色或者黑色的,上面绣着精美的图案;女人们则穿着色彩斑斓的裙子,戴着闪闪发光的银饰,走起路来叮叮当当响,好听极了。
我们刚到家,亲戚们就热情地迎了上来,拉着我们的手问长问短。
我还没来得及坐下喝口水,就被小伙伴们拉出去玩耍了。
我们在村子里跑来跑去,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走到村子中央的广场上,那里更是热闹非凡。
一群水族的大哥们正在表演铜鼓舞,他们的动作整齐有力,手中的铜鼓敲得震天响。
旁边还有一群阿姨在跳着水族的传统舞蹈,她们的舞姿优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和小伙伴们在人群中穿梭着,时不时地跟着音乐扭动几下,开心得不得了。
到了中午,该吃团圆饭了。
这顿饭可真是丰盛啊!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美食,有香喷喷的糯米饭,有鲜嫩多汁的鱼肉,还有香辣可口的牛肉。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道“鱼包韭菜”,听大人们说,这道菜可是端节必不可少的佳肴,它象征着吉祥和幸福。
我迫不及待地夹了一块放进嘴里,那味道,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吃过午饭,大人们开始忙着准备祭祀的用品。
我们小孩子则在一旁好奇地看着,时不时地问这问那。
祭祀开始了,家族中的长辈们神情庄重地站在祖先的牌位前,口中念念有词,祈求祖先保佑家族平安、幸福。
我们这些小孩子也跟着恭恭敬敬地磕了头。
祭祀结束后,就是最让人期待的赛马活动了。
村里的年轻小伙子们骑着自己心爱的马,在赛道上飞驰。
水族节日:端节(中国传统节日)
水族节日:端节(中国传统节日)简介水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
端节是水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水语称“借端”、“过端”。
依据水族典籍水书、水历的规定,端节在水族历法年底、岁首的谷熟时节举行,时值大季收割、小季报告团种的年终岁首阶段。
因此,端节是辞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和预祝来年幸福的盛大节日。
节期正对应农历的八月至十月。
节日里的水族同胞载歌载舞,相聚狂欢。
向客人展示了庄严肃穆的祭祖活动、古老神秘的水书、巧夺天工的马尾绣,以及舞火龙、耍水龙、抢鸭子、赛马等传统水族民间表演。
一个个水族同胞欢笑的脸上,无不反映着这个民族积极、乐观精神面貌。
端节的由来端午源于以血缘为纽带的人们群体的原始宗教祭典活动。
过节日期从水历十二月至新年二月(相当阴历八至十月),据传端节原来只过一批,因为烟发展散居各地难以见面,因此衽按地域分批分期过节以便相互走访祝贺。
端节批次主要依亥日而定,其次是午未申日。
据说分别为先祖父祖母逝世及悼丧日子。
每年从年终十二月(阴历八月)的第一个亥日起开始过节,并依次往后推算。
水族端节是以水书水历推算出来的,从头至尾长达49天,是世界上延时最长的节日,又叫"瓜节",水语称"借瓜"或"借端"。
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水历将一年也分为12个月和四季,但把农历九月作岁首,农历八月当岁末,以十二地支记日,水历每年十二月下旬至次年二月。
每逢亥日,各地依传统分批过节,要分7批(古代分9批)才能过完。
端节保留着水族古代氏族部落庆谷熟、过新年的遗风。
水族的历法和端节,准确诠释了汉字"年","谷熟也"的本义。
因谷熟而举行的庆典,古代称为过年。
分析水族古文字"年",稻-想象作文化无不渗透其间,上下弯拐横画表示收割的刀具,指摘刀、镰刀;中竖,表示两个收割期之间的间隔,指水稻生长的一个周期,即一年;中横,表示均分一年为两季的中点。
水族文化——端节简介
水族端节水族端节,又叫瓜节,水族人称之为“借端”,是水族人特有的传统节日,与汉族的春节相似。
水族有自己的历法,“端节”就选择在水历的十二月至次年二月,时值大季收割、小季播种,也是水历的年末岁首,因此辞旧迎新、庆祝丰收、祭祀祖先的盛大节日。
端节从首批至末批,时长49天,被称为世界上历时最长批次最多,特色浓郁的年节。
端节活动的宗旨是:新年开端、辞旧迎新;稻谷成熟、庆贺丰收;祭祀祖先、报恩祈福;聚会亲友,和谐族群。
祭祖活动多在端节的“除夕”与“初一”早餐举行,要忌荤吃素。
水族祭祖吃素,只忌禽畜兽类油肉,不忌水产类,而以鱼作为主祭品。
祭祖时,在正堂供桌上摆上鱼包韭菜、炕鱼、豆腐、糯饭、米酒、南瓜、茄子和花生、葵花、糖果等馔品。
有的还供奉衣着首饰及摘糯谷穗(或称米廉),表示丰衣足食;摆上犁、锄镰等生产工具,启迪人们继往开来,靠劳动去创造财富与幸福。
有的习惯用簸箕设地席供祭。
有的还在门外设便席,打上一铲火子,放上烟杆与拐杖,以迎接外出渔猎的先祖的魂灵。
端节是水族文娱体育活动重要起源与传承的节日。
《铜鼓史话》载:“水族在九月节举行招魂仪式后,就把藏在家中的铜鼓拿出来,悬挂在门前,先以酒三杯供神,再以酒洒在鼓上,然后方可敲击。
”史称“水亦僚类”。
《随书•地理志》载“诸僚铸铜为鼓”,“悬鼓于庭,置酒以招同类。
”这正与水族端节击鼓的情况相似。
击铜鼓、皮鼓是传统的娱乐活动。
此外还有吹笙、跳舞、唱歌等。
水族古老的铜鼓舞、斗牛舞、角鼓舞(水语称为“点达报”)等,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创制、发展。
端节一定要登高赛马,在特定小山坡“端坡”举行。
“男骑马去相姑娘,女梳妆去看新郎”的端节歌句,反映了男女青年社交活动的情况。
水族端节的活动内容
水族端节的活动内容水族端节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水上运动盛会。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许多地方都会举办各种形式的水族端节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舞龙舞狮、划龙舟、赛鸭子、捕鱼等等,让人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气氛。
一、舞龙舞狮舞龙舞狮是水族端节中最具有特色的活动之一。
在这一天,人们会穿上传统的服装,手持五彩缤纷的巨龙和狮子模型,在街头巷尾表演。
表演者要扮成巨龙或狮子,并配合音乐和鼓点进行表演。
这项活动不仅能够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够增强人们对于团结协作和勇气精神的认识。
二、划龙舟划龙舟是水族端节中比较流行的一项体育运动。
在这一天,人们会组织各种规模大小的赛事,在湖泊或河流上进行比赛。
参赛队伍需要划着龙舟在水中竞速,比赛过程中还会有裁判员进行监督和评分。
这项活动不仅能够锻炼人们的身体素质,同时也能够增强人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
三、赛鸭子赛鸭子是水族端节中比较有趣的一项活动。
在这一天,人们会将许多小黄鸭放入河流或湖泊中,然后让它们自由游动。
参赛者需要选择一只小黄鸭,并预测它将会游到哪个位置。
最后,根据小黄鸭的游动位置来决定获胜者。
这项活动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却能够增加人们对于大自然的认识和了解。
四、捕鱼捕鱼是水族端节中比较传统的一项活动。
在这一天,人们会用各种方法来捕捉各种水生生物,如鱼、虾、蟹等等。
有些地方还会举办“捕龙虾”比赛,让参赛者使用专业工具去寻找并抓住龙虾。
这项活动既能够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同时也能够增加人们对于水生生物的了解和保护意识。
五、其他活动除了以上几种活动之外,水族端节还有许多其他的活动。
例如,在一些地方会有“水上游乐园”等娱乐设施供人们玩耍;还有一些地方会举行传统的民俗表演,如踩高跷、打旱船等等。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让人们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同时也能够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
六、总结水族端节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也是一个重要的水上运动盛会。
在这一天,人们可以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如舞龙舞狮、划龙舟、赛鸭子、捕鱼等等。
水族端节活动
水族端节活动水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
端节是水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依据水族典籍水书、水历的规定,端节在水族历法年底、岁首的谷熟时节举行,以庆贺丰收、辞旧迎新,节期正对应农历的八月至十月。
节日里的水族同胞载歌载舞,相聚狂欢。
向客人展示了庄严肃穆的祭祖活动、古老神秘的水书、巧夺天工的马尾绣,以及舞火龙、耍水龙、抢鸭子、赛马等传统水族民间表演。
一个个水族同胞欢笑的脸上,无不反映着这个民族积极、乐观精神面貌。
端节主要活动为祭祀和赛马。
节日期间,铜鼓声此起彼伏,悠扬的歌声和芦笙调从早到晚回荡在翠竹掩映的竹楼里,水乡山寨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
1、祭祀祭祖分别在除夕夜和大年清晨进行。
除夕与初一相连的两顿饭忌荤食素,惟独鱼不在禁用之列。
水族祭祖的鱼叫"鱼包韭菜",是将韭菜、栗仁等塞满鱼腹后,炖煮或清蒸而成,祭祖之后便可食用。
2、赛马赛马则是端节的最高潮,时间都在亥日(相当于汉族春节大年初一)午饭后进行。
赛马活动有固定的场所,叫"端坡"或"年坡",人们吃过年酒后便成群结队地从各村寨赶来这里,端坡顿时人山人海。
青年人赶端坡不但为了看赛马,还把这盛大的聚会看成是物色情侣的好机会。
赛马之前也要举行一个简便的祭典。
寨老要在端坡上设一供席,上摆各种各样的祭品,隆重祭祀开辟端坡的祖先。
由寨中德高望重的长者主祭,长老伫立桌前神情肃穆,端着斟满酒的酒杯,口中念念有词,大多是对祖先的怀念和吉祥如意的话语,祈求保佑端坡赛马活动平安无事,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祭典完毕,寨老跃身上马在跑道上遛上一圈,方宣告赛马开始。
水族的赛马形式非常独特,叫做"挤马"。
当指挥者一声号令,骑手扬鞭策马,在山谷互相冲闯,在抗争中挤出山谷向坡顶冲去,谁先到远坡顶,谁就是胜者。
端节堪称是历时最长、批次最多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年节。
登高赛马活动是南方民族年节中独有的现象。
水族端节的活动内容
水族端节的活动内容活动介绍水族端节是一个以庆祝水族文化为主题的传统节日活动。
这一节日源于古代中国水族文化的发展,旨在弘扬水族的传统艺术和民俗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水族的独特魅力。
水族端节的活动内容丰富多样,涉及到各个方面的水族文化体验。
水族艺术展览传统水族绘画展在水族端节期间,会举办传统水族绘画展,展示水族绘画的独特魅力。
这些绘画作品通常以水族文化为题材,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吸引观众。
观众可以欣赏到各种形式的水族绘画,如工笔画、写意画等。
水族剪纸展示水族剪纸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也常常在水族端节的活动中展示。
这些剪纸作品往往以水族传统元素为主题,精美细致。
观众可以了解到水族剪纸的制作工艺,也可以试着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剪纸作品。
水族文化体验水族传统音乐演出水族端节期间,会有水族传统音乐演出的活动安排。
观众可以欣赏到传统水族乐器的演奏,如古筝、洞箫等。
这些音乐作品通常富有水族文化的特色,给人以宁静祥和的感觉。
观众还可以通过参与一些音乐互动活动,更加深入地了解水族音乐文化。
水族传统舞蹈表演水族端节期间,会有水族传统舞蹈表演的活动安排。
观众可以欣赏到传统水族舞蹈的优美动作和高度协调的舞蹈技巧。
这些舞蹈作品往往以水族传说或传统节日为题材,表现出水族人民的喜悦和祝福。
观众还可以参与舞蹈教学班,亲身体验水族舞蹈的魅力。
水族传统服饰秀水族端节期间,会有水族传统服饰秀的活动安排。
观众可以欣赏到水族传统服饰的多样性和华丽程度。
这些服饰作品通常体现出水族文化的特色和传统,让观众感受到水族人民的独特品味。
观众还可以在活动现场购买或制作一些水族服饰,亲身感受水族文化的魅力。
比赛和竞技活动水族手工艺品比赛水族端节期间,会举办水族手工艺品比赛的活动。
参赛者可以展示自己的手工艺制作技巧,同时也可以学习到其他参赛选手的创作灵感。
观众可以欣赏到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作品,同时还可以在现场购买一些自己喜欢的手工艺品。
水族传统体育竞技水族端节期间,会有水族传统体育竞技的活动安排。
水族风俗习惯礼仪
水族风俗习惯礼仪节日风俗端节,是水族最隆重的节日,水族人把这个节日当成汉族的春节一样来过。
端节,水语称“借端”,意为吃端,是新年开端、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聚会亲友的年节。
额节,意为吃额,是荔波县永康、拉交地区水族的年节,除了没有跑马活动之外,过节的时段与内涵与端节相似。
卯节,水语称“借卯”,义为吃卯,在夏收夏种结束之后的水历9~10月间(对应阴历5、6月)分四批过节,是预祝稻作丰收与人口增殖的重大年节之一。
头三批分布在荔波县的水利、洞托、水浦等地。
最盛大的第四批卯节是三都县九阡镇、荔波县永康等地关尾。
节期在《水书》中被认为是“绿色生命最旺盛的时节”。
卯节,以地支卯日为节期,并以辛卯日为上吉,以丁亥日为至凶,担心旱象严重影响收成。
以祭祖、祭祀稻秧、祈雨、对歌为主要内容,是祈求稻作丰产和人口增殖的传统年节。
三都县水各村的卯节、卯坡,已作为重要的旅游文化开发。
苏宁喜节,水语音译,义为水历四月丑日节,水历四月对应阴历腊月,源于对生母娘娘祭祀的古节,被誉为水族的妇幼节,是贵州省三都县和勇村板孔、吉勇及相邻的独山县火寨等地的年节。
节日期间,人们互相走访庆贺,而娃儿们却别有一番乐趣,他们提着特制的小提篼,结队挨家逐户去讨吉利的年饭。
受到人们的热情地接待,给每人散发彩色糯饭、肉块、豆腐干及红鸡蛋等。
铜鼓节,是居住在都匀市基场、阳和两乡的水族,于清明节后第一个卯日在陈蒙坡丫口寨欢度的节日。
相传先祖迁来时,部落斗争频繁,虎豹成群,经过努力解除了灾害。
各村寨聚会商定,从此于清明过后卯日这一天聚会陈蒙坡欢庆胜利,相因成节。
此外,还有独山县羊场地区农历六月六日在温泉过的洗澡节,三都、荔波等地传存敬雨水神的古朴“霞节”等。
云南富源县古敢乡水族的节日还有二月二祭白龙(中和节,或称祭小白龙)、三月祭龙节(地支巳日过节,是古代上巳节的遗风)、六月祭土地、六月祭山神等。
祈求风调雨顺,年岁丰稔,村寨婚俗据说,水族的包办婚姻色彩其实是比较浓厚的,其青年男女的恋爱非常隐秘,只有赶场天和节庆日才有接触的机会,而且还必须避开长辈与兄嫂才行。
以水族过端节为例看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以水族过端节为例看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变迁社心学院应用心理1001朱智幸201031402010以水族过端节为例看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变迁一、什么是端节端节是水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水语称“借端”、“过端”。
依据水族典籍水书、水历的规定,端节在水族历法年底、岁首的谷熟时节举行,时值大季收割、小季报告团种的年终岁首阶段。
因此,端节是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和预祝来年幸福的盛大节日。
节期正对应农历的八月至十月。
为了欢度这一节日,一般水族人家在节前的两到三个月就要开始准备各种食材,通知远方的亲戚朋友等等。
节日到来前一日,全家老老少少就要着手把家里里里外外打扫一遍,锅碗瓢盆全都清洗干净,以便晚上迎接祖先回家。
当晚,各村寨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祭祖仪式由水书先生主持,各类供品纷纷端上,供物中最重要的就是“鱼包韭菜”、其他的还有南瓜、豆腐、九仟酒等素食(水族人民认为鱼是素食不是荤食)。
端节的高潮是端坡盛会,这一天男女老少盛装来到祖先留下的端坡参加赛马等活动,端坡是人山人海,盛况空前。
为了能在端坡上大显身手,小伙子们在端节前一两个月就到端坡上练习赛马,并且男女青年也会在端坡盛会上相互结识,互传情意。
二、端节的变化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水族人民的流动,端节或多或少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地区差异的变化。
20世纪50年代,龙马屯(位于广西省南丹县境内)水族仅有5户,尽管周边的人都过春节,但他们依然坚持过端节,但是由于人力物力等原因,他们只能在端节进行祭祖这一活动,而取消了赛马这一重要的节目。
到了现在,虽然人口得到了发展但越来越少的生活在此地区的水族人知道端节是什么,只有少数年迈的老人坚持回贵州老家过节,或者在自家过端节,可是在这为数不多的老人中更多的也只是象征性的保留祭祖的活动,而无其他了。
水族端午节的主要活动
水族端午节的主要活动水族端午节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在中国水族民族中也有着特殊意义。
这个节日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庆祝,正是春夏交替的时期。
水族端午节是水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每年的庆祝活动都包括各种令人兴奋的活动和传统仪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水族端午节的主要活动。
一、舞龙舞狮端午节的一个标志性活动是舞龙舞狮。
这种表演通常是由一些水族年轻人表演的。
在表演中,他们身着华丽的服装和特别设计的装饰,手持彩带和竹竿,在音乐的伴随下前进。
表演者们通常会模仿狮子的行为,完成一系列的跳跃和舞步,同时端着一棵用红布包装的青菜,这是向大家传达福气和祝福的象征。
这个活动在水族社区的庆祝活动中非常受欢迎。
二、划龙舟另一个重要的活动是划龙舟。
这个传统的竞赛活动在中国许多地方都会举行。
龙舟是一种长而狭窄的人力船,最初是用于赛龙舟的水上运动。
在水族端午节,划龙舟比赛通常是由不同社区之间的球队进行比赛。
球队由一群船员组成,他们根据指挥员的指令进行划桨。
同时,观众也可以在两岸观看比赛,为自己喜欢的队伍加油打气。
这个活动可以增强水族社区的凝聚力,也是一种过端午节的传统文化。
三、挂艾草端午节的一个传统习俗是挂艾草。
据说挂艾草可以驱邪辟邪,还可以预防疾病。
在水族端午节,人们通常会在家中挂上艾草或者将艾草放在自己的身上,如腕部、颈部和鞋底等。
这种草药被认为可以防范邪灵的进入,同时也代表着祝福和好运。
水族人还会用艾草制作美食,比如说艾面线和艾糕等。
这个习俗在水族文化中被广泛应用。
四、粽子制作端午节的粽子制作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
粽子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美食,通常由糯米、肉和豆类等食材制成。
在水族端午节期间,人们通常会在家中自制粽子,并将其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
粽子制作通常需要团队合作,人们一起加入食材,撤搞成团,再用莲叶或者竹叶包裹。
制作过程非常繁琐,但是也是一种庆祝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总结起来,水族端午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包括各种令人兴奋的活动和传统仪式。
三都水族端节文化习俗
三都水族端节文化习俗
七个水族分支,七天节庆周期,共历时七七四十九天的水族端节,是世界上最长的传统民族节日。
“端节”在水语中为“开端”,有辞旧迎新之意。
端节的第一天相当于我们熟知的大年初一,热情好客的水族人民会在这天把客人请到家中,一起享用水历新年的第一顿饭。
饱餐后,他们穿上崭新的水族服装,带上银饰,携亲戚好友来到三洞乡马坡,为赛马选手摇旗呐喊。
水族“端节”民间赛马,是水族人民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和预祝来年幸福的隆重节日活动。
每到“端节”这一天,水族聚居的村寨附近的“端坡”上,人山人海,马跃人欢,热闹非凡,那就是水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端节”赛马。
由于水族端节是以不同族姓分别轮流过的,因此不同族姓都有自己的“端坡”。
三都水族主要由七个分支组成,他们以村落的方式居住在三都水族自治县周覃镇、三洞乡、中和镇等地。
按照传统,每个分支从水历十二月至水历新年二月轮流举行为期七天的端节庆典,届时他们会邀请周边各个村落的亲朋好友一起庆祝丰收之喜。
水族端节又叫瓜节,其历史悠久,水族人称之为“借端”,与汉族的春节相似。
水族有自己的历法,“端节”就选择在
水历十二月至次年二月(相当于农历八月至十月),时值大季收割、小季播种,也是水历的年末岁首,因此是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的盛大节日。
水族端节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水族端节传承的价值
水族端节传承的价值
一、水族端节传承的价值
水族端节是指每年冬至时期,根据阴历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水族部落举行的一种传统节日活动。
水族端节传承了数百年,在传统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体现出水族部落的传统文化,而且还给水族社区带来了诸多实实在在的社会和经济利益。
1.保护和传承水族文化
水族端节传承了历史文化精髓,人们在这个节日里,会把水族的传统文化以及传统习俗展示出来,以此向下一代传承水族文化。
水族端节这种节日文化习俗大大保护了水族传统文化,阻止水族文化的被淡忘和被抹灭,有助于水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2.促进水族社区的经济发展
水族端节不仅是水族部落的一种文化传统,而且也是一种习俗,同时也是一种经济活动。
在水族社区,很多人会在端节期间以特别低的价格出售当地传统的水族食品,以及当地的特色产品,提供游客文化体验,甚至会有一些当地传统民俗表演,游客也可以参与其中,这都为水族社区的经济带来了很多利益。
3.维护水族社区的社会安定
水族社区里的人们因为水族端节,大家可以团聚在一起,多多交流,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把各家各户的习俗统一起来,让每个人都能够了解彼此,让整个社区的氛围变得温馨和谐,可以大大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有助于水族社区的社会安定。
综上所述,水族端节传承着水族历史悠久的文化,保护和传承水族文化,促进社区的经济发展,维护社区的社会安定,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贵州水族端节的风俗
贵州水族端节的风俗
贵州水族端节是贵州省水族族群中的传统节日,也是水族人民最盛大的节日之一。
在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日,水族人民会欢聚一堂,庆祝这个重要的节日。
贵州水族端节的风俗非常独特,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舞龙舞狮:在节日期间,水族人会表演传统的舞龙舞狮。
他们身穿色彩鲜艳的服饰,手持彩练,带领着龙或狮子跳跃、转圈、跑动。
这一传统舞蹈象征着吉祥和祈福。
2. 穿民族服饰:水族人在端节期间会穿上传统的水族民族服饰,女性会戴上饰有银饰物的头饰,身穿色彩斑斓的长袍,男性则会佩戴腰带,身穿短上衣和宽松的裤子。
这些服饰体现了水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3. 赛龙舟:龙舟赛是水族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们组成队伍,划着特制的龙舟,通过划桨的方式竞争力量和技巧。
这项传统体育活动不仅展示了水族人民的团结和智慧,也是他们祈求丰收和祈福的方式之一。
4. 祭祀祖先:水族端节期间,水族人会前往祖先墓地或家中的祖先神龛,进行祭祀仪式。
他们会烧香、献花、上供,以表达对祖先的尊
敬和感恩之情。
这一传统习俗体现了水族人民对祖先的崇敬和家族的重要性。
贵州水族端节是水族人民传承和弘扬自己文化的重要时刻,也是展示他们独特风俗和习惯的机会。
这个节日不仅加强了水族人民之间的凝聚力和友谊,也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其中,感受水族文化的魅力。
水族端午节主要活动内容
水族端午节主要活动内容水族端午节是水族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日。
在这个节日里,水族人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对生命、自然、社会等方面的感恩之情。
以下是水族端午节主要活动内容:一、赛龙舟赛龙舟是水族端午节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
在这个活动中,人们会组织龙舟比赛,以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
参赛队伍通常由数十名划手组成,他们在龙舟上奋力划桨,争取最快速度冲过终点线。
整个比赛过程热闹非凡,观众们会为自己支持的队伍欢呼加油。
二、包粽子包粽子也是水族端午节不可缺少的活动之一。
在这个活动中,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好糯米、肉类和其他馅料,并用竹叶或荷叶将其包裹成三角形或长方形的粽子。
包粽子不仅可以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在制作过程中还能够传承和弘扬水族的传统文化。
三、舞龙舞狮舞龙舞狮是水族端午节的又一重要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人们会表演各种形式的龙舞和狮舞,以庆祝这个节日。
表演者通常身穿华丽的服装,并手持色彩鲜艳的龙头或狮头,跳跃、扭动、腾空,展现出极强的肢体协调性和艺术感染力。
四、祭祖祭祖是水族端午节最为庄严和重要的活动之一。
在这个活动中,人们会前往祖先墓地或家庭祠堂,焚香、奠酒、敬献食品等方式向先人表达敬意,并祈求平安和健康。
这个活动不仅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家族之间的温情和凝聚力,还能够加深对自己文化根源的认识和理解。
五、唱山歌唱山歌也是水族端午节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这个活动中,人们会结伴前往田野或山间,高声唱出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山歌通常以水族语或汉语演唱,歌词简单而朴素,但充满了对自然、生命和人情的感悟和领悟。
六、民俗游戏除了以上几个活动外,水族端午节还有许多其他的民俗游戏,如踩高跷、打陀螺、赛斗鸡等。
这些游戏不仅能够增加人们的娱乐性和互动性,还能够传承和弘扬水族的传统文化。
总之,在水族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中,人们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以表达对祖先、自然、社会等方面的敬意和感恩之情,并加深对自己文化根源的认识和理解。
关于水族的节日由来
关于⽔族的节⽇由来 即使是同在⼀个国家,不同的民族之间也会有不同的节⽇,不同的节⽇习俗。
下⾯的是⽔族的节⽇由来,下⾯我们就来看看⽔族的节⽇来源吧! 端坡赛马由来 ⽔族过端节时要进⾏⼀项活动棗端坡上赛马,关于端坡赛马的由来,有⼀个它的传说。
从前有个寨王,他长期养尊处优,懒得连楼也不下。
久⽽久之,他的⾝体病弱得很厉害。
有⼀年过端,他兴致⼀来,让家丁扶他上马,缓绺登上了后⼭坡。
他虽然出了⼀⾝汗,但过端登坡,使他⾝⼼舒畅,精神振作,从此⾝⼦慢慢好起来。
到了第⼆年端节,寨王让村民都要骑以登⾼,说是登了年坡,能消灾除病,⼈畜兴旺,给寨⼦带来吉祥。
据说,从此以后,⽔族便有了端节登⾼和赛马的民俗活动了。
⽔族端节⽇由来 过端的由来,据传说讲,古时兄弟3⼈分家后,散居各地,关⼭的阻隔使他们平⽇不能见⾯。
于是,兄弟们相约在割完稻⾕的闲暇的⽇⼦,彼此串亲,以⽰庆祝丰收和不忘⼿⾜之情。
因为他们是在"亥"⽇分的家,便选择了这⼀天来团聚。
从此在"亥"⽇过端,便成了⽔族的年节⽽世代相传下来了。
为了使兄弟、亲友能在"亥"⽇互相拜访,⽔族的历史上便形成了轮流过端的规矩。
从农历⼋⽉下旬到⼗⽉上旬,由北往南,依次在每隔12天的"亥"⽇过端。
苏宁喜节⽇来历 相传,这天是⽣母娘娘给⼈间送来了嗣的⽇⼦,为此当地汉族⼈称之为"娘娘节"。
过节时,村⾥要设祭祀之所,主席敬祀⽣母"尼杭",亦称"敬⽛希登",副席供野⿁"⽛却"。
民间传说,从前⽔族村寨疫病流⾏,婴⼉死亡尤多,⼏乎听不到娃娃的欢笑声。
幸得此时天上的仙⼥⽛花散、⽛花离、⽛花隆、⽛花术下凡,消除了瘟疫,拯救了⼈间,并送⼦赐福,使⽔族村寨⼜兴旺起来了。
为了纪念这四位仙⼥的恩德,⽔族村寨便在她们下凡的这天设祭,并相沿⽽成民俗节⽇。
水族端午节主要活动内容
水族端午节主要活动内容引言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水族端午节活动是水族族群中的一个重要传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增进族群凝聚力,传承和弘扬水族文化,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传统端午节起源与发展传统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伟大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爱国精神和爱民情怀使他备受推崇。
然而,由于政治原因,他最终选择投江自尽,以表达对国家的忠诚。
为了纪念屈原,人们将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
随着时间的推移,端午节逐渐丰富了其庆祝活动,形成了独特的传统习俗。
各地的传统习俗略有差异,但都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水族端午节活动概述水族端午节活动是水族族群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包含了丰富多样的传统习俗和活动。
以下是水族端午节的主要活动内容:1. 赛龙舟赛龙舟是水族端午节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龙舟是一种长而窄的木船,通常由一群人共同划动。
比赛时,多支龙舟会在江河湖海中竞速,龙头雄纠纠,龙尾腾空起。
人们为龙舟比赛加油助威,现场气氛热烈。
2. 包粽子在水族端午节,包粽子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活动。
粽子是一种由糯米和各种馅料包裹而成的传统食品。
在水族族群中,包粽子是一种重要的传统技艺,代代相传。
家庭成员通常会聚在一起,共同参与包粽子的过程,增进亲密感和友情。
3. 赛毛猴赛毛猴是水族端午节的一项趣味比赛活动。
参赛者要扮成猴子的形象,穿上猴子的服装,进行各种有趣的比赛项目,如爬树、摘果子等。
这个活动既有娱乐性,又寓意着象征着幸福和快乐。
4. 打秧歌秧歌是水族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族端午节活动中的一项传统表演。
秧歌舞蹈形式多样,既有舞剑、舞扇、舞绸带等表演,也有合唱表演。
秧歌舞蹈充满了民间特色,舞者身着鲜艳的服装,舞姿优美,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祝福。
水族端午节活动的意义水族端午节活动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水族端午节活动是水族族群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端节
“端节”简介一“端节是居住在都柳江中上游地区的水族年节”。
“年,《说文解字》云:“谷熟也”;《尔雅·释天》训释:“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注疏则谓之:“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为岁。
”稻作民族以水稻农业生产为大季,故“谷熟”为其一个生产周期,是“每岁一熟”的主要标志。
以谷熟为特征的“年”,实际上就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所形成的一个周期的时间单位,正好是一年。
而水族历法以农历九月为岁首,应对“天之于物,春生秋实”之时令,正是万物随阳而终,复陈阴而起,无有终已。
其时秋高气爽、稻谷成熟、粮米归仓,人们为庆贺一年的辛勤劳动所得,便在“谷熟”、“瓜熟蒂落”之际而举行祈年的祭祀活动,不但印证了“谷熟也”的物候标志,也正好与“年”的本义完全吻合。
由此可见,端节的历史十分悠久。
二就年节而言,水族分为“端节”和“卯节”两大节日集团。
属于“端节”集团的这一部分水族把年节称为“端节”,“端”者为年末岁首之两端,而水族历法,以农历九月为岁首,农历八月为岁末,其年末岁首正值谷熟时节,其时也正是水族人民辞旧迎新、欢庆丰收、祭祀祖先、聚会亲友,预祝来年丰收盛产的年节。
水族以亥日为岁首和节日的开端,盖因“亥”为地支的第十二位,故以它为旧年之终了及新年的开始。
水族传统而古老的宗教典籍——“水书”认为,“阴杂阳气,该藏万物为种”。
这是水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通过认识自然规律而得出的生产实践经验,通过观察日月运行和时令变化,以草木之兴盛与枯荣的物候变化来指导春播秋收的生产,从而达到不误农时之目的。
因此,在“谷熟”之际举行盛大“端节”民俗活动,不但具有欢庆丰收之意,也是人们根据当地气候变化规律安排来年农业生产的经验性依据。
长期以来,人们相传,水历十二月(农历八月)第一个亥日,都匀的套头水族地区过第一个“端节”时,前3天起晨雾,亥日过节时有雨,则来年撒秧水会调匀;水历十二月尾亥日,三都县水东、拉佑、苗草一带过第二个“端节”时,亥日有雨,则来年不缺栽秧水;水历正月(农历九月)第一个亥日,三都县恒丰、廷牌和榕江县兴华水族地区过第三个亥日端时,亥日有雨,则来年就有灌溉的薅秧水;而第四个亥日的三洞、中和、水龙、地祥等地的“端节”和第五个亥日的“端”,如果亥日有雨,则来年就会烂冬;而塘州的午日端,如果过节有雨,则来年会有虫灾或水稻瘟疫。
水族过端节作文
水族过端节作文在咱们中国,有许多少数民族都有着独特而又迷人的节日,水族的端节就是其中之一。
说起水族的端节,那可真是一场盛大而又欢乐的庆典。
端节一般从水历的十二月至新年二月(相当于农历八月至十月),每逢亥日,各地依传统分批过节。
这端节啊,就像是水族人民的春节,是他们一年中最重要、最热闹的时刻。
我有幸亲身经历了一次水族的端节,那场景,至今都让我难以忘怀。
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满怀期待地走进了水族的村落。
还没进村呢,就远远听到了欢快的锣鼓声和人们的欢声笑语。
走进村子,只见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门窗上贴着精美的水族剪纸,那鲜艳的色彩和独特的图案,瞬间就吸引了我的目光。
村里的人们都穿着崭新的民族服装,妇女们戴着闪闪发光的银饰,走起路来叮叮当当响,别提多好听了。
男人们则大多穿着蓝色或黑色的对襟长衫,显得格外精神。
我随着人群来到了村里的广场,这里已经是热闹非凡。
广场中央搭起了一个大大的舞台,上面正有一群水族姑娘在翩翩起舞。
她们的舞姿优美动人,手臂像柔软的柳枝轻轻摆动,脚步轻盈得仿佛踩在云朵上。
在广场的一侧,是水族特色的美食摊位。
我凑过去一看,哇!各种各样的美食让人眼花缭乱。
有香喷喷的糯米饭,那米粒饱满晶莹,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还有色泽金黄的油炸粑粑,咬一口,酥脆可口,满嘴留香。
最让我感到新奇的是一种叫做“鱼包韭菜”的美食,用新鲜的鱼肉包裹着韭菜,蒸熟后味道鲜美极了。
我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继续在村子里溜达。
走着走着,就来到了一户人家的门口。
主人看到我,热情地邀请我进屋坐坐。
一进屋,我就看到屋子的正中间摆着一张大大的桌子,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水果和点心。
主人笑着跟我说:“今天是端节,大家都要开开心心的!”说着,给我倒了一杯自家酿的米酒。
我轻轻地抿了一口,甜甜的,带着一丝淡淡的酒香。
我们坐在火塘边,聊起了天。
主人跟我讲起了端节的由来和习俗。
原来,端节是为了庆祝丰收,也是为了祭祀祖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在端节期间,水族人民不仅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还要走亲访友,增进彼此的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文化申报项目介绍材料一、端节端节,水族人民又称“借端”(“借”水语“吃”的意思)是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都匀、独山、荔波等地水族人民欢庆团聚、辞旧迎新、庆丰收而举行的节日。
水族历法一年分为十二个月和春复秋冬四季。
阴历的九月为其岁首,阴历的八月为其岁尾。
水历十二月(农历八月)第一个亥日起,至水历新年二月(农历十月)期间,主要以亥日,按古老惯例分地区、分期分批轮流过节。
如三都水族自治县的内外套以第一个亥日为节日,水龙、周覃水东地区过第二个亥日;三洞、廷牌地区韦姓家族过第三个亥日。
三洞、中和、水龙地区潘姓家族过第四个亥日;三洞古城、古奇石姓家族过第五个亥日。
中间也有以巳、午、未、申日为端节的家族,共分7批过,历时一个多月,是世界上历时最长的民族节日。
每当节日来临,男女老少都穿盛妆,主要活动为祭祀和赛马。
“除夕”与“初一”相连的两餐要忌荤设素席祭祖,因此要认真清洗用具器皿;祭品以清蒸的鱼包韭菜、菜油烙豆腐、酒、糯饭、瓜果、茶、烟叶等。
也有将铜鼓、糯谷米粑、衣着首饰及农具作陈列品,表示托远祖洪福过上好日子,往后依旧靠劳动去开拓幸福。
“除夕”晚上男女老少聚集敲铜鼓或挨家挨户去贺新年。
“初一”上午挨家挨户去贺新年,吃年酒。
每到一家,大伙便按辈分依序入座,互挽手臂。
在“哟、哟”(水族语:好!好!)的欢呼声中干杯,互祝人寿年丰。
早饭后,四面八方骑手云集,在端坡上进行盛大的跑马活动,也有对歌和表演民间杂技的,邻近的各族人民也来参加。
端坡上人山人海,十分热闹。
晚上热情好客的主人设宴招待远方来的客人,趁着夜幕,在端坡上相识的未婚青年男女相约而至,水乡山寨星光点点,传来阵阵欢声笑语。
端节是水族众多传统节日中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节日,它以三洞、中和地区为中心。
“辞旧迎新,祭祀祖宗,祈求丰收,走亲访友”成了端节的主题。
水族端节在2006年6月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二、卯节卯节,水语称“借卯”,意为吃卯。
卯节的日期是依据水族历法来推算的。
具体的日期虽不固定,但有个选择的原则,即在水历九、十月(阴历五、六月)内的卯日分四批过节。
水历十月,水书称为“绿色生命最旺盛的时节”。
每年此时择一个卯日举行的传统节日。
水族人认为,辛卯日是“最顺遂的日子”,是过节的上吉日;此日过节就预示风调雨顺,人寿年丰。
与此相反,丁卯日被视为凶日,是过节的忌日。
过节逢丁卯日会招致旱象虫灾与瘟疫。
卯节的分批在很古的时候就约定俗成。
水家节日歌唱道:“第一卯/水利的卯,第二卯/洞坨的卯,第三卯/水扒浦卯,第四卯/九阡卯。
九阡宽/吃卯殿后”。
头三批卯节在荔波境内过,但并不隆重,将面临消失,第四批卯节,主要在三都九阡不过端节的村寨过,十分隆重。
过卯节大约前后四天,节前两三天,家家户户清扫庭院,将烟尘扫尽撒放田间(水家人认为阳尘能杀虫)。
到相当于春节除夕的寅日则宰杀肥猪、备鲜鱼、打豆腐、开窖酒,设丰盛宴席祭祀,村村寨寨敲击铜鼓,以迎四海宾客。
卯日这一天要认真清扫房屋院坝,为祭天敬祖摆上鱼、肉酒、饭等供品,并且要准备丰盛的佳肴款待宾客。
这时凡过卯节的村寨,都会敲起铜鼓、皮鼓,或唱起阵阵歌声,节日的高潮是卯日,而最具情趣的娱乐活动便是对歌。
这天下午,卯坡上人山人海,五颜六色的雨伞像一簇簇花团在涌动。
未婚男女青年身着盛装,聚会于卯坡上,只要见到称心如意的对象,便尽情地与之歌唱。
若是女方溜走,几个男青年挽着手臂热情地将其围住,留她唱歌。
有的姑娘为察看后生是否有诚意,是否有歌才,还故意溜走以激起对方的挑战。
歌词均为即兴演唱,歌词先是有幸初相识,慕名来拜访之类,接着唱开天辟地造千种万物的古歌,然后唱互倾爱慕的情歌。
节日夜晚,家家笑声朗朗,碰杯之声不绝于耳。
铿锵的铜鼓和浑厚的皮鼓声响彻水寨。
水家人一边喝着醇香的糯米酒,一边唱着比米酒更香的“姨娘歌”。
每个水族寨子都设有“歌堂”,女歌手及伴音姑娘坐在房里,男歌手与同伴及听众围坐堂中, 对歌时男女歌手有几位同伴作歌尾衬和的伴唱,每唱完一小段,伴音者就哼起衬和的帮腔调,对歌通宵达旦甚至两三昼夜,酣唱不止。
由于卯节以男女青年对唱情歌的习俗,故又称为“东方情人节”。
三、马尾绣马尾绣是三都水族自治县独有的一种传承千年的刺绣。
它全靠聪明娴慧的水族妇女世代相传,才保留至今。
在水族传统节日里,男子们赛马,女子们身着马尾绣盛装参与节日活动,成了最美丽动人的习俗。
水族马尾绣沿袭最古老的乱针、扎针等刺绣技法,其制作过程一般是先将三、四根马尾蓄成一束;然后从根部开始,用丝线(多为白色)缠裹在马尾上,状似一根根精细匀密的小提琴琴弦,马尾被裹在当中,看上去却毫无破绽,叫做马尾绣丝线;再将马尾丝线,依照构思好的图案,一针一线刺绣在用料考究,色彩浓重明快的水家土布上;最后缀绣上水族同胞认为铜有驱邪避凶的铜饰,这种铜饰状如古币,薄如纸片、直径只有3-5毫米大小,当地人叫作“小金钱”,用丝线穿贴于图案里,更增强了马尾绣的立体感。
马尾绣制成后,各色马尾丝线相间,丝丝镶嵌勾勒,走线曲折,还有“小金钱”在当中闪闪发光,耀眼夺目,变化无穷。
绣品多为背带、胸牌、鞋帽,图案以花、鸟、鱼、虫为主,既有象征吉祥如意的龙凤,又有滋润万物生长的日月星辰,寄托着水族人民对自然的原始崇拜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刺绣一幅完美的成品需耗时一个月或几个月之久,由于马尾绣工艺繁杂,刺绣精美,因而被誉为“中国刺绣艺术的活化石”。
2006年6月,马尾绣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四、水歌水族民歌是水族民间口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能反映民族特色的一种文学形式,在水族民间文学的主要地位。
水族歌谣曲调变化不大,旋律较简单,但歌词因事、因人、因物而变化、发展、丰富。
它也没有固定的句数,短的二、三句或五、六句为一首,长的几十句或数百句为一首。
句子长短不一,有三言句、四言句、五言句和七言句,而以七言句居多,有时也混合使用的。
水族民歌注重押韵,靠韵来组合诗歌,因此有“无句不有韵,无韵不成歌”之说。
押韵也十分特殊,有头韵、腹韵(腰韵)、尾韵(脚韵)三种,并且都混合使用,同时转韵、变韵快,极难找到一韵到底的水歌,所以有人称这种押韵为流水押韵法。
水族民歌常采用赋、比、兴和排比、选句、复沓、拟人、设问等修辞手法,并且以借喻、暗喻和拟人使用得最广泛。
其内容有热情的赞扬和歌颂,也有辛辣的讽刺。
水歌按其形式,大致可分为双歌、单歌、蔸歌、调歌、诘歌等五大类,其中以单歌、双歌居多。
按其内容分类有开天辟地歌、迁徙歌、生产歌、风物歌、风俗歌、礼仪歌、酒歌、苦歌、情歌、婚嫁歌、逃难歌、庆贺歌、丧葬歌等类别;各类歌中还可以分成若干个细目,如情歌可以分为见面歌、分别歌、青春歌、惜春歌、约会歌、想念歌、定婚歌、逃婚歌、离婚歌等。
由于水族人民喜欢用唱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使得民歌极为丰富多彩,素有“唱起歌,象江河水”之说。
已经搜集、整理、翻译,先后出版的水族民歌集《凤凰之歌》、《岛黛瓦》、《水族情歌选》等,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日益重视,水歌作为一种古老独特的文化,在民族音乐的舞台上受到各民族人民的热烈欢迎。
五、水族服饰水族服饰是水族最直观的外在标志,尤其是妇女的服饰最为体现其民族特色。
它以其多彩的风姿,展示水族文化的特有风貌和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
水族服饰主要流行于贵州三都、荔波等水族地区。
水族男女服饰多以水家布缝制,并以青、蓝两色为主,也有黑、白两种颜色搭配。
男子穿大襟布杉,衣襟镶边饰,青布包头、长裤、草鞋。
女子穿大襟圆领杉,领襟衣袖有绣饰,青布包头,系围腰,着长裤,裤脚镶花边,穿绣花布鞋。
喜欢佩带银项圈、银锁、银镯等银饰。
水族围腰是女子的主要服饰,流行于三都、荔波等地。
围腰上端镶绣片、银泡为饰,以花草、蝴蝶为主要图案。
穿时系银链,挂勾处有镂雕的银蝶或银花朵,十分精细。
水族围腰较长,系在衣服外面,既美观又保护衣衫。
由于居住地域的影响,水族妇女传统服饰大体上可以分为五种类型:一是三都水族自治县三洞、中和、水龙、廷牌、恒丰、塘州、阳安等地的服饰。
这是水族地区最基本的服饰类型,具体分为少女装、少妇装和老年装,该片区的青壮年妇女身着蓝色长衫、靛青色长裤,胸配绣花围腰,围腰上端至颈部挂银项链,围腰中部两侧系提花飘带拖于身后,脚穿尖钩马尾绣鞋或元宝盖绣花鞋,左额发间斜插长梳,外包一块六尺左右的家织布头帕。
未婚女子衣服有领,佩绣花围腰,穿绣花鞋。
已婚青壮年女子衣服无领,并在坎肩、衣襟、袖口、裤脚等处都绣斜面青布大绲边,外缘还镶两根绲条,绲边绲条都隆出衣面,绲条外缘还镶上栏杆花边。
二是三都自治县都江片区的服饰。
都江跟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榕江、雷山等县接境,因受侗族服饰的影响而近似侗装,衣脚狡小,呈椭圆状,妇女一般将头发盘结于头顶,包白色或格子方巾。
三是三都自治县九阡片区及荔波县佳荣、永康等地的服饰,衣裤均喜用纱质纤细、染工深透的青紫色回纹布料。
未婚女子戴不绣花的素净围腰,但围腰上的银链和飘带却极为讲究。
已婚女子不挂围墙,而喜长方形的青紫色腰巾。
四是三都自治县丰乐片区及都匀内外套的服饰。
除长帕包头外,还用一块白毛巾横扎。
衣裤均镶花边,衣长近膝,衣身衣袖及裤脚均较宽大,围腰不配银链而系腰带,并让围腰上的绣花胸牌翻下来作为装饰;五是三都自治县的牛场、普安等地的服饰。
由于与苗族杂居,水族妇女除以长帕包头保留水族传统特点外,大襟衣服已缩短至臀部,衣饰与苗族女子基本无异。
这些都是水族青壮年妇女的一般服饰。
在节日喜庆特别是结婚大典时,她们还另有盛装,以及特定的结婚礼服。
盛装及结婚礼服的上衣是古典式的对襟、宽袖的黑色短衣,下衣穿黑色百折裙兼长裤;脚穿尖钩扎金马毛绣鞋;为了适应佩戴银首饰,穿盛装时发式要有所改变,即把头发梳至头顶挽结;周身佩戴的银制饰品应有尽有;银花、银钗、银项圈、银压领、手镯、吊牌等。
其中百折裙银花、银叉限于新娘出阁时穿戴。
水族老年妇女的服饰与青壮年妇女的服饰有所不同。
她们上衣是内穿无领,无花边装饰的右衽长衫,外套对襟、无领、宽袖的短衣,下身穿长裤。
衣服用银质纽扣,脚穿尖钩马尾绣鞋。
发式是在头顶上挽发结,再包上黑色方巾。
水族老年男子平常多穿对襟布扣便服和长裤,节日喜庆时穿长衫再套马褂。
热天用短帕包头或戴马尾帽,冷天用长巾包头或戴锅驼帽。
脚穿轻便布鞋。
水族青壮年男子的服饰,除了有的人还包白头巾、身穿黑色短对襟外,大多数人的服饰已同汉族青年没有区别。
除青壮年妇女在喜庆节日和结婚大典时的穿着是特制服饰以外,其余的人在不同场合穿著的服饰差别并不大,只有新旧之分和布料贵贱之别而已。
旧衣服劳动时穿,半旧衣服闲时穿,新衣服则只在节日喜庆时、上街赶集时、或走亲访友时穿。
老年人服装以黑色缎子为贵重。
但一般人家常穿的还是家织布。
当代年青人则以高档料子为佳。
水族居住地区气候冬暖夏热,因而他们四季的服饰款式没有什么变化,只是从衣服布料颜色的深浅和服装件数的多少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