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三都水族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黔南三都水族文化
一、简史:
三都水族自治县,隶属于贵州省黔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位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是中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地处“月亮山、雷公山”腹地。东邻榕江、雷山,南接荔波,西界独山、都匀,北连丹寨,距省城贵阳230公里,全县总面积2400平方公里。2009年全县总人口31.4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0.47万人,水族人口20.24万人,占总人口的64.8%,全国60%以上的水族人口居住在三都。国道321线横贯县境,是西南省区南下出海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桂林、贵阳、昆明达樟江国家级喀斯特森林保护区旅游线路上最便捷的通道。三都在夏朝属梁州东南裔;商属于荆州西南裔;周属越,领牂牁国地;秦属象郡且兰县地;汉属牂牁郡;晋至南朝宋属牂牁郡的东南角和武陵郡的西南角等处交界地;南朝齐属牂牁郡东南角和齐熙郡西北角等处交界地;梁、陈属南牂牁郡;隋属牂牁郡。唐初开始在三都境内设治,贞观三年(629年),置婆览县,即今三都恒丰、塘州、合江一带;都尚县,即今三都都江一带,属应州管辖,州治在都尚县。宋代(960~1279年),属夔州路绍庆府(今四川彭水县)所辖五十六羁縻州的南部东段边地。元朝至元二十六年六月(1289年),西南夷中下烂土等处洞长忽带等人,以三百洞、一百一十寨内附。至元二十八年十月(1291年),将洞蛮烂土建立定云府,改陈蒙洞为陈蒙州,合江为合江州。至元二十九年正月,设陈蒙烂土军民安抚司。明朝洪武十九年(1386年),改都匀定云安抚司为都匀安抚司。洪武二十四年三月,授张均为合江州陈蒙烂土长官,隶都匀卫。弘治七年五月(1494年),长官司改属独山州,隶新设的都匀府。雍正九年七月(1731年),置都江厅通判,即今三都水族自治县都江镇,隶都匀府。雍正十二年(1734年),以烂土司地置三脚屯州同,即今三合、大河、普安、中和等乡镇。民国二年十二月(1913年),都江厅改称都江县,三脚州同改称三合县。民国三十年二月(1941年),贵州省政府将都江、三合两县合并,改名三都县,三都县治设三合镇,都江县署改为区署。1949年12月6日三都解放,1950年1月14日三都县人民政府成立。1956年9月11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三十七次会议作出决定,撤销三都县,设置三都水家族自治县,同年12月21日,将三都水家族自治县更名为三都水族自治县。1957年1
月2日,三都水族自治县正式成立,县治设三合镇,隶属黔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县名、县治一直沿袭至今。
二.语言文字
水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和历法。水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
水语是水族聚居乡村的日常用语,分为三洞、阳安、潘洞三个方言区。水族又一种古老的文字,水语称为“沥虽”,汉译为水文或《水书》,有400多个单子,多系表达五行生、生死吉凶、二十八宿和天干地支之类,因此,仅限于民间择日子、看风水之用,形不成交际工具。《水书》系表意体系的文字,没有统一的刻板,故多属图系符号,多系誊写抄录传袭文本,变异较大,传授以简单的文字组成条目作框架。文字结构:分干支数目字、象形字、声形字和指示字(含会意字)4种。《水书》按其性质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泐多”,属吉祥类;另一类叫“泐凶”,属凶祸类。《水书》年月均按水历推算。水历以月的变化周期定月份。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以小季种植的时间为岁首(阴历九月),以大季收割的月份为年终(阴历八月)。与以十月为岁首的秦历接近。
三、风俗习惯
饮食水族的主食主要有黏米、糯米、玉米。副食,肉类有猪、牛、狗、鸡、鸭、鱼肉等,均属自养禽畜。水族的当家蔬菜,主要有青菜、广菜(又称广汉菜、玉荷菜)、萝卜、韭菜、瓜豆,还有一些野生蔬菜,如蕨菜、椿菜(又称香椿、椿芽)、竹笋及各种菌类。此外,酸、辣两味食品,是水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酸的种类较多,有毛辣酸、酸糟、酸汤、酸菜,还有竹笋和蕨菜作原料的腌菜。酒是水族人民的主要饮料,大多数水族男人喜饮酒。九阡酒是水乡名酒,产于三都水族自治县的九阡镇及其毗连地区。属米香型黄酒,味清甜。原料为糯米。以当地草药制成酒曲,发酵酿制而成。酿造时间多为阴历九月,为水族大年——端节时的主要饮料,民间有“无酒无鱼不成端”的民谣。
服饰男装:平时上穿大襟无领宽袖长衫,下穿筒裤,上下装均系自织自染的青蓝色土布。节日及赶场走访亲戚时,不少人喜穿绿绸长衫,腰系布带,头戴青缎瓜皮帽或马尾编织的瓜皮红结帽。
中老年妇女服饰:将长发梳成一把,盘绕于头顶,以青色布帕包裹。平时上穿大襟无袖的青蓝色土布长衫(衫长过膝),下穿青蓝色裤。脚穿尖钩元宝鞋或布鞋,腰拴不绣花的围腰。头饰有两种:一是以土之方格花纹的布巾包头;二是以土织天然白布包头,挽发髻于头顶。
青少年妇女服饰:盘发左上角斜插一把木梳,外包一条6尺左右的青或白帕。水族妇女的银饰,还有银梳、银篦、银钗、银花以及银制蝴蝶针线筒等。
居住:水族住宅大体有三种:一是“干栏”式住宅;二是吊脚楼;三是平房。20世纪80年代后,水族村寨也出现了一些砖墙玻窗瓦房。
婚俗礼仪:水族婚俗留有较浓的传统色彩,讲究明媒正娶。婚前,男女青年可以利用节日及赶集时的对歌活动交游相恋。即使自由恋爱定的情,也得明媒正娶,否则不合礼俗,要受歧视。青年男女相爱后,先托人告诉双方家长。若家长表示愿意,男方才请媒人去女方家送礼定亲,并择定吉日,派人抬着猪仔去女家“吃小酒”。正式迎亲时,再抬大猪到女家“吃大酒”。酒宴上要唱敬酒歌,女
主人每唱一首歌,客人就得干一杯酒,以喝醉来表现主人的盛情。接亲与送亲,男女双方的家人不参加,除少数地方由新娘的兄弟背新娘送至夫家外,多数是盛装的新娘打一把故意撕开一条缝的红伞步行在前,接亲的伴郎、伴娘及抬着嫁妆的长队紧随其后。一般是于中午出娘家门,傍晚六七点钟进夫家门,吉时不到不得进门。新郎家的亲人在新娘进门前外出回避,新娘进屋后才能回家。新婚之夜,伴娘与新娘同宿,第二天新娘即回门去娘家住。婚期之后,新郎再去请新娘回来,开始夫妻生活。有些新娘第一次回门就长达一两个月时间,谓之“坐家”,实际上是“不落夫家”婚俗的残存余音。新娘出嫁的路上,最忌讳打雷变天,因此婚期在秋冬举行。
水族有招赘的习俗,男方入赘女方家,婚礼程序大同小异,只不过以女娶男嫁的方式进行。婚后夫妻感情不和也可以离婚,但限制甚严。若是女方先提出,则要偿还男方结婚时花费的钱财。
在过去的水族社会里,还盛行着一种姑舅表婚的习俗。即姑母的女儿得嫁给舅父的儿子作“回头亲”。如果舅父无儿子或者年龄不相称,才允许对外开亲,但得付给舅父一份外甥出嫁的资财,又叫“外甥钱”。
水族姑娘出嫁后要完成的第一件事是挑水
丧葬:水族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从亡人落气时起,寨上人闻讯后即自觉前来帮忙,有“人死饭甑开,不请自然来”之说。丧葬形式,全为土葬,但有便葬、急葬、浅葬、深葬之分。一些水族地区曾盛行过“石棺墓”,用石板砌两层或三层的四方坟。尸骸埋于中或底层。祭拜与禁忌:水族主要信奉“母神”、“六甲公”及一些自然神。
四、宗教
中国水族固有的宗教。该族约28.6万人(1982),主要聚居于贵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部分散居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少数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由于同汉、苗、侗、布依、壮、瑶等族相杂处,其固有的宗教信仰也受到上述民族特别是汉族的影响。
敬神拜祖①“拜干散”。敬岩神的仪式,或称“拜眇”。水族语“干散”或“眇”为岩神,“拜”意为敬。在水族居住的地区。凡有巨石耸立之处都建有岩神棚。每逢水历五月十五日(农历正月十五日),各家都要带鸡、鸭、肉、豆腐、红纸等祭品到神棚献祭。求生子女或人畜平安者,剪红纸一张涂以畜血奉献,祭后在神棚聚餐。凡敬过岩神被认为有验的,还要杀猪,请姑、舅、外婆等亲戚来参加“还愿”。祭祀仪式在原神棚中举行,时间大多仍在水历五月十五日。
②“拜霞”。水族语,祈雨祭祀仪式。一般相隔七年或十三年举行一次,在水历十月择吉日举行。原先,拜霞时间各地并不一致,后来逐渐演变成为共同的固定节日。祭祀仪式极为隆重。祭日,各地以宗族支系为单位,长者身穿长衫,撑纸伞,摇羽扇缓步前行,随后由本族男子抬猪肉、米酒和糯米饭,敲锣打鼓,分别列队吆喝前进,按时到达古井或池沼旁的神坛。坛前竖一竹竿,竿上挂着装有一只雄鸡的笼子。巫师(水书先生)执鞭主祭,作令鸡啼和呼风唤雨的法术。如果鸡鸣或下雨,参加祭祀的人一律闭伞摘帽,表示接受沐浴,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③“黑板反”。水族语,驱寨鬼仪式。一般在春夏两季,或在发生自然灾害和传染病流行的季节举行。以村寨为单位,集资购买狗、白鸡、鸭、牛头、猪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