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出台后对我市创建园林城市工作三点思考
关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几点思考
关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几点思考【摘要】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如何解决城市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摆在城市建设者面前。
对此国家提出了园林城市建设方式,通过加强园林绿化解决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恶化的尖锐矛盾。
本文针对创建城市园林城市中出现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案,提出几点思考意见。
【关键词】国家园林城市创建环境宜居一、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意义1、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水平的重要手段。
通过创建工作,能够逐步完善城市的绿地系统,让人民群众拥有树荫环抱、绿茵遍地的绿色空间,能够创造更优的人居环境,满足人们游憩、锻炼、娱乐、社交活动的需求。
2、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有利于加强城市环境保护。
通过创建工作,有利于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落到实处,建立起城市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有利于保护蓝天碧水绿地,为城市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开辟广阔的前景。
3、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可以增加城市的人文景观。
通过创建工作,在营造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承载着大量历史文化的积淀,反映着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丰富城市的人文意识与审美价值,体现城市的文化特色。
4、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有利于树立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通过创建工作,能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树立良好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推动城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二、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缺少科学的规划和完善的制度许多城市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存在盲目性,在没有进行科学规划的情况下仓促开展创建工作,缺乏科学系统地建设思路,规划编制人员技术水平参次不齐、规划编制质量不高、规划的指导缺少科学性。
在创建工作中,相关制度不完善,缺少相应的管理办法,没有明确城市绿线、蓝线、紫线,使园林绿化工作无章可守、无律可循。
(二)创建工作方向存在偏差一是模式样板化,照搬其他城市模式,缺乏地区自身历史、文化底蕴,形成千城一面;二是物种单一化,忽视园林植物的功能性,追求大树古树,盲目引进外来物种,不能做到功能性、景观性、文化性、生态性的有机统一;三是片面追求大景观、大绿地,忽视城市街巷、住宅、边角的高效利用。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总结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总结将一个城市打造成为国家园林城市是一项艰巨而充满挑战的任务,但我们团队齐心协力,努力达成了这一目标。
在此,我将对我们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回顾。
一、规划策略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进行了全面的规划策略。
通过梳理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环境资源以及人居环境等因素,我们确定了一个清晰的发展目标,并制定了相应的行动计划。
我们注重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充分调动了各方资源,确保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效果和影响力。
二、绿化与园艺一个园林城市的关键要素就是绿化和园艺。
我们通过增加绿地的面积,种植各类植物,布置景观花坛等方式,丰富了城市的景观。
我们注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的植物,以确保植物的生长和发展。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专业的园艺管理,包括定期修剪、浇水、施肥等工作,以保持植物的健康和美观。
三、环境保护作为国家园林城市的创建者,我们深知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垃圾分类处理,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大气污染控制等。
我们加强了城市的环保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和示范引导,使居民养成了良好的环保习惯。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与环保机构和社会团体的合作,共同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四、文化传承与创新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过程中,我们注重保护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
我们修缮了历史建筑物,举办了传统文化活动,呈现了城市的独特魅力。
同时,我们也注重创新,通过引入现代艺术和设计,使城市更具现代化的气息。
我们鼓励艺术创作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产业发展一个国家园林城市的建设不能仅仅依靠景观和环境的改善,我们还要注重经济的发展。
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过程中,我们积极引导和扶持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与园林相关的旅游业、花卉产业等。
我们加强了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总结:通过我们团队的共同努力,我们成功地将这个城市打造成为一座国家园林城市。
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的对策和建议
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的对策和建议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意义,接着从健全园林管理机制,强化行业监管,坚持规划建绿,稳步增加城市绿化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对策为了更好的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为市民打造良好的生态景观,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加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的大潮,顺应了城市生态化发展的趋势,“生态城市”开始作为城市建设的主要模式。
我国各个省市都开始取消传统唯GDP至上的考核指标,把生态环境保护当作一条不能越界的红线,以此来营造良好的人文居住环境,提高了城市发展竞争力。
一、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意义随着生态意识逐步深入人心,人类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居住环境,明白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关系,用生态学的思想来进行城市的规划与发展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具体意义如下:首先,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新时期,城市发展成为重要的议题之一,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创建生态园林城市,能够让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的优化,让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求。
其次,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建设宜居城市的举措。
如前文所述,创建生态园林城市能够改善居住环境,为市民谋福利,受到市民的广泛欢迎。
而且在生态园林城市持续创建过程中,城市的环境在一步步的发生改变,城市的品味也在提升,使经济与环境之间实现了协调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这个城市的综合实力。
再次,通过多个城市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实践可以看出,这项活动的开展能够完善城市功能,让城市的环境水平大幅度提升。
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全面进步的重要举措。
在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过程中,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制定创建目标,并分层次、分阶段的实施,避免出现反复调整的状况,减少人才物的浪费。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思考(提纲)1.7.18doc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思考(提纲)一、国家园林城市的各项指标与我市现状的比较、问题、急需做的工作(一)国家园林城市的各项指标与我市现状的比较(按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新标准对照,实现国家园林城市Ⅰ级标准,我们必须完成8大类73小项指标中得34个基本项指标,9个一般项指标,其中基本项指标是必须达到的。
)比较:1、绿地系统三大指标,涉及5个基本项指标已实现,即:绿地率33.94%>31%(国标),绿化覆盖率39.8%>36%(国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65m2>9m2(国标),城市各城区绿地率最低值>25%(国标),城市各城区人均公园绿化面积>5.00m2/人(国标)。
2、尚有差距的6个基本项指标为:第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第二,城市绿线管理;第三,城市蓝线管理;第四,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信息技术应用;第五,城市湿地资源保护;第六,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
(二)存在的问题1、我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存在绿地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北多南少的现象。
2、绿地结构不合理,缺乏中间层次的居住区公园绿地、湿地公园、儿童公园等专类主题公园。
3、规划不完善4、对照标准梳理的19个项目至今未启动。
5、遥感测试所需的14项基础资料才开始准备,准备时间只有一个月,非常急迫。
(三)急需做的工作1、解决专类公园不足2、加快旌南片区和天元片区公园绿地建设。
3、加快高速公路和铁路防护绿地林带建设。
4、建立市区公用自行车租赁系统试点工作。
5、建立绿化数据信息库。
6、完善城市主要道路无障碍设施。
二、公园建设、小区绿化的品质提升措施办法(一)公园建设一应注重均匀分布,二应注重服务半径。
(二)绿化从平面向立体发展,增加层次感。
(三)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和品质,注重细节。
(四)加快完善城市园林绿化制度建设工作。
(五)逐步开展城市立体绿化工作,进一步推动拆墙透绿、屋顶增绿和见缝插绿工作。
(六)加强园林基础设施建设。
(七)加强对小区绿化的监管,同时采取鼓励政策。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国家园林城市标准是指为了打造具有特色、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提出一系列关于园林建设的要求和指南。
这些标准的制定旨在保护和提升城市绿地的质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标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建立科学的绿地规划系统。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要求明确城市规划中的绿地比例和布局,根据城市的发展目标和特点,合理规划城市绿地的分布和类型。
比如,城市中心区域应该有足够的公园和广场,满足市民休闲和社交的需求;而城市交通枢纽周边应该有更多的绿化带,以减缓交通所带来的噪音和污染。
此外,绿地规划还要考虑到生态系统的连接和保护,避免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
其次,要加强绿地建设质量的监管。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不仅要求建设足够的绿地,还要求建设高质量的绿地。
通过制定规范和标准,明确绿地建设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确保绿地能够实现预期的效果。
例如,对于植物的选择和配置,要考虑植物的适应性和生态功能,提倡本地树种的使用,减少外来物种的影响;对于景观设计,要从人文、生态和艺术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考虑,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绿地空间。
再次,要加强绿地管理和保护。
标准需要明确城市管理部门对绿地的责任和职能,建立健全的绿地管理机制。
这包括绿地养护、环境保洁、公园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也要加强对绿地的保护和监管,防止滥用绿地资源、破坏绿地生态环境的行为。
鼓励市民参与到绿地保护和管理中来,形成社会共治的局面。
最后,要加强绿地的利用和价值提升。
除了满足市民休闲娱乐的需求外,绿地还应该具有更多的功能和价值。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可以引导城市管理部门和开发商在绿地建设上注重创新,打造集景观、生态、教育和文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绿地空间。
例如,可以在公园内设置儿童乐园和运动场,满足不同年龄群体的需求;可以在绿地中设置水景和花坛,增加景观的吸引力;可以在绿地内设置文化雕塑和纪念碑,弘扬城市的历史文化。
创建国 家园林城市工作总结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总结《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总结》国家园林城市是一个城市的重要名片,也是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部门通力合作,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现将创建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创建工作的背景和目标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我市明确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即通过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打造绿色、宜居、宜业的城市空间。
二、创建工作的主要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
(二)完善规划体系编制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一系列规划,明确了城市绿地的布局和建设要求,为创建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加大绿化建设投入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公园、广场、道路绿化等项目建设。
新建了一批大型公园和街头绿地,增加了城市绿量。
(四)加强绿化管理建立了绿化养护管理长效机制,提高了绿化养护水平。
加强对损绿、毁绿行为的执法监督,保护绿化成果。
(五)推动社会绿化广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鼓励单位和个人参与绿化建设,提高了市民的绿化意识。
三、创建工作的成果(一)城市绿化指标显著提升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得到改善,水生态系统得到修复,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
(三)城市景观更加优美公园、广场、道路绿化等相互衔接,形成了点、线、面结合的城市绿化景观体系。
(四)市民满意度提高城市环境的改善提升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市民对创建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四、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绿化建设还存在不均衡的情况部分区域绿化覆盖率较低,需要进一步加强。
关于园林城市创建的几点思考
2014年第5期现代园艺来的山地露天温泉,到独特溶洞温泉,再发展到首创的树上温泉,清远市在温泉开发创新上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并获得“中国温泉之乡”荣誉。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清远主要是利用天然的温泉资源在逐步引流开发一些结合游玩功能的景观来供游人享用,是一种专类园林景观。
是冬日取暖、放松养生的理想休息站,温泉营造的景观也别具一格,主要的景观形式有渡假区、自然风景区等。
有些地区还结合休闲会所而设,在设立园林景观的同时,还可以以园林小品,园林雕刻的形式来向人们介绍温泉的特色,甚至对人有许多保健功能。
2.6漂流文化元素极限漂流总是给人激情澎湃、狂野豪迈的动感之美,古龙大峡谷景区内佳木葱茏、竹海清幽、湖瀑川连的自然景观同样展示着一种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静态之美。
漂流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主要是依山而设、傍水而立,在自然山水资源的基础上开发特色文化景观。
漂流在清远主要是利用自然山体及溪流资源来供游人漂流游玩,是一种专类园林景观。
3结语综上所述,清远是一个历史悠久,富含特色文化的城市。
清远市在园林景观建设中,应该考虑融入各种各样的特色文化元素,以之营造出清远特色的景观。
使清远更具有本土文化特色,从而以清远特色文化去塑造清远、美化、宣传清远。
让来清远游玩的人们记得清远,回味清远。
希望清远市能借助本身丰富的特色资源,把清远的特色文化推广至全省、全国,甚至全世界,让世界人们都来参观清远,让清远的特色文化产品可以流向世界各地,愿清远能与世界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1清远市政府,清远市宣传部,南方日报出版社.清远历史文化行[M].20122甘枝茂,马耀峰.旅游资源与开发[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3郭兴良,周建忠.中国古代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04连州市保安镇政府、市政协文史.连州文史资料·保安镇专辑[M].20045李春娇,董丽.试论植物园专类区规划[J].广东园林,2007(2)6胡永红.专类园在植物园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对上海辰山植物园专类园设置的启示[J].中国园林,2006(7)(责任编辑舒丹丹)1园林城市的内涵园林城市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评选出的分布均衡、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景观优美,人居生态环境清新舒适、安全宜人的城市。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总结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总结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钢筋水泥充斥着人们的视野。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的产生。
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我们积极推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
下面将对这项工作进行总结。
二、建设目标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是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打造生态便捷宜居的城市。
我们制定了以下几项具体目标:1. 增加城市绿地面积,让绿色成为城市的底色。
2. 提升城市建筑的绿化率,打造垂直绿化的城市景观。
3. 推广生态建筑理念,鼓励建筑以生态环保为导向。
三、工作成果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1. 城市绿地面积得到极大扩展,已覆盖全市70%的区域。
2. 增设了大量的休闲公园、社区绿地和城市森林公园,丰富市民的休闲娱乐空间。
3. 在城市建筑绿化方面,我们积极推广垂直绿化技术,让建筑物变成了巨大的绿色氧吧。
4. 生态建筑得到了普及,多个示范项目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崭露头角,成为引领城市发展的新亮点。
四、推动措施要取得如上所述的成果,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 成立了城市园林管理委员会,集中统一管理城市绿地建设和保护。
2. 建立了城市绿地指导规划,将城市绿地建设纳入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加大投入,增加财政资金用于绿地建设和管理。
4. 开展了大规模的绿化行动,动员市民参与,种植绿植、绿化树木。
五、面临的挑战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了一些挑战:1. 市区土地有限,需要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进行绿地建设。
2. 郊区绿地开发压力大,需要合理平衡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
3. 资金投入仍然不足,需要进一步提高政府的资金支持力度。
六、展望未来在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推动工作,实现更高水平的城市绿化和生态保护:1. 加大绿地建设力度,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地覆盖率和绿化率。
2. 推广绿色建筑技术,将生态建筑理念深入到每一栋建筑中。
关于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的思考
谐 , 园林 浑 然一 体 。放 开 眼 界 , 是 不 仅要 注重 平 面绿 与 就
绿 化 美化
化 , 注 重立 体 绿 化 ; 仅 要进 行地 面 绿 化 , 条 件 的地 还要 不 有 方 还 要 力争 搞好 屋 顶 和 阳 台的绿 化 。 样做 不 仅增 加 了景 这 改善 城市 生 态环 境 状 况 , 够更 好 地发 挥 大 园林 的 作用 。 能 园 林 城市 的设 计 要 讲 求 风格 。 格 是 由地 理 的 、 史 风 历 的 、 治 的 、 济 的 、 化 艺 术 的 及 造 园所 使 用 的 材 料 等 政 经 文
较 强 的植 物 。
( ) 通 岛周 边 的植 物 配 置 宜 增 强 导 向作 用 , 行 车 1交 在
视距 范围 内应采用通 透式配置 ,避 免遮蔽 司机 的视线 。 般应经过引种驯化试验 , 能推广应用 , 才 抗性强 的植物优 绿 岛上 自然式配置树丛 、 孤植树 , 在开敞 的绿 化空间 中 ,
否则就没有 了生命。为要实现创新 , 很重要的 胁人的健康 。这些促使人类觉悟到保护环境就是 保护人 大力创新 ,
一
到环 境 的全 部 , 好 景 观 环境 设 计 。 搞
随着 经济 的增 长 和科 学 技 术 的进 步 ,劳 动 生产 效 率 标志物等物体 ,并且还要联系每一个空 间环境的艺术设 要 体 处 提 高 , 工 作 时间 缩 短 , 们 的闲 暇 时 间增 多 。 紧张 快 节 计 , 将 环境 中的诸 多 因素 从位 置 、 量 到 色彩 , 理 得 和 使 人 奏 的工 作 ,人 们迫 切 需要 很好 地 利 用 闲 暇时 间去放 松 一
生 物多 样性 。 13 创 建 园林城 市是 创 建和 谐 社会 发展 要 求 .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总结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总结近年来,为了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我们积极推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城市绿化、美化城市、引导人们更加关注环境保护等方面。
下面,我将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回顾。
一、城市绿化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过程中,我们把城市绿化放在首要位置。
通过加大绿化投资,扩大绿地面积,增加植物种植数量,我们成功地提升了城市的整体绿化水平。
在公园、广场、街区和居民小区等地方,我们引进了各种花草树木,创造了一个生态友好、花团锦簇的城市景观。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对城市树木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通过进行定期修剪、补植、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大大提高了城市树木的覆盖率和生态效益。
同时,我们加大了宣传力度,呼吁市民共同参与绿化保护工作,提高了公众对绿色生态环境的关注度。
二、城市美化为了实现城市美化的目标,我们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清洁行动。
通过加强垃圾分类、倡导环保理念、增设垃圾桶等措施,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的卫生状况。
同时,我们还注重对街道、建筑物的外立面进行美化,修缮老旧建筑,整治乱贴乱画等不文明现象。
这些努力使城市焕发出独特的面貌,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在建设国家园林城市的过程中,我们还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通过修缮保存古建筑、街巷,传承和弘扬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
同时,在新建项目中,我们注重融入当地特色,保护传统建筑风格,使新旧城区相衔接,形成和谐统一的城市风貌。
三、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为了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
通过举办环境保护讲座、义务植树活动等,引导市民树立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到环保工作中。
我们还成立了绿色志愿者服务队伍,鼓励市民自觉参与城市环境建设和保护,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良好氛围。
此外,我们还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查处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确保城市环境的安全和清洁。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取得了显著成绩,并逐渐形成了城市居民对环境保护的共识。
对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理解和建议
对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理解和建议第一篇:对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理解和建议对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理解和建议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与形成城市景观风貌的物质载体,其建设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撤县设区对于我区来说是一个契机、是一个发展的机遇。
园林处作为城市绿化的主体管理单位,根据多年的管理经验、教训以及现状发展情况,对于三城联创中的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理解和建议如下:(一)、创建生态城市的现实意义1、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是实行差别竞争,优化投资环境的基础条件。
城市既是社会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要依托。
建好城市园林,搞好绿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是增强城市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有利于提升城市品位,聚集人口、凝聚人气、吸引人才,促进科技、教育、文化等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树立城市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改善投资环境,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城市发展。
这是被许多发达地区的实践所证明了的经验。
如**、**、**、**等一些城市在城市建设中,坚持以绿带园,以绿兴城,改善了城市环境,增强了城市魅力,吸引了日、韩等许多国家的大企业投资,实现了以绿引商,以商扩城的良性循环。
优美的绿化环境也是城市的无形资产。
2、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是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流动的音符,是展示城市特色和魅力的重要载体,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良好的城市人居环境,不仅体现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上,体现在宽阔、繁华的城市街道上,更体现在城市园林绿化水平上。
优美的绿化环境,对人的行为是一种规范,对人的心灵是一种净化,对人的身心更是一种呵护。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质量,不仅要解决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问题,而且要不断改善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城市园林绿化在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改善城市面貌方面,具有其它设施不可替代的功效,是提高广大市民生活质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托条件。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总结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总结一、工作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城市居民对绿色环境和健康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为了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我市积极推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
二、工作目标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是通过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提升城市整体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生活品质,形成独具特色的园林城市形象。
三、工作重点1. 绿化建设: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完善城市绿化系统,提高绿化覆盖率。
推动城市公园、社区公园、生态公园的建设,为市民提供更多休闲活动场所。
2. 美化环境:加强道路、河道、广场等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和治理,提升城市形象。
改善城市立体绿化设施,注重美化城市视觉环境。
3. 生态保护:加强对城市绿地的保护和管理,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加强湖泊、河流等水域环境保护,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4. 城市管理:优化城市规划布局,合理规划城市用地,实现城市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
加强城市绿化设施的养护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四、工作措施1. 增强宣传引导力度:通过新闻媒体、互联网等渠道,宣传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意义和目标,引导市民参与到园林城市建设中来。
2. 加大投入力度:加强财政投入,增加城市绿化建设和管理的资金支持,确保城市园林建设的顺利推进。
3. 强化组织领导:设立专门的园林城市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责任和职能,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
4. 增强社会参与:积极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组织志愿者参与城市绿化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五、工作成效经过一段时间以来的努力,我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城市绿化率大幅提升,城市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市民对城市环境的满意度显著提高。
园林城市建设也为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六、存在问题与建议1. 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园林城市建设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目前城市财政投入还不够,需要加大对园林城市建设的资金投入。
2. 社会参与不够广泛:虽然已经组织了一定数量的志愿者参与工作,但仍需要进一步提高社会参与的程度,激发更多市民的参与热情。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总结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总结一、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各地纷纷致力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我市作为一个重要的中心城市,在过去一年里,也积极参与了这项工作。
二、创建工作概述1. 绿化环境建设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过程中,绿化环境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新建公园绿地、提升城市道路两侧的景观绿化、加强街头巷尾的绿色装饰等。
通过这些举措,我们成功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为市民提供了更加美丽宜居的居住环境。
2. 垃圾分类和处理为了提升城市的整体环境卫生水平,我们加大了对垃圾分类和处理的力度。
通过宣传教育和配套设施的完善,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明显增强,垃圾分类率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我们还加大了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更新,使垃圾处理能力得到了明显增强。
3. 生态保护和改善为了实现国家园林城市的创建目标,我们积极推动生态保护和改善工作。
我们加强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加大了退耕还林还草的力度,加强了湿地和鸟类保护工作。
通过一系列措施,我们成功改善了生态环境,保护了自然资源。
4. 城市景观提升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过程中,我们注重提升城市的景观品质。
我们加大了对城市建筑外立面的整治,美化了城市的公共设施,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更好的观赏和休闲环境。
三、取得的成效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首先,城市的绿化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公园绿地和景观绿化得到了扩大和提升,市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其次,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市民的环保意识增强,城市环境卫生水平大幅提升。
此外,生态保护和改善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自然资源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最后,城市的景观品质有所提升,增加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四、存在的问题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首先,资源调度和投入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创建国 家园林城市工作总结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总结《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总结》近年来,我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力投入到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工作中。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总结如下:一、创建工作的背景与目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为了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市确立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
这一目标的实现,将使我市成为一个生态优美、环境宜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
二、创建工作的主要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
(二)科学规划引领编制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明确了城市绿地的布局和建设目标。
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合理布局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等各类绿地,确保城市绿地分布均衡,功能完善。
(三)加大资金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投入。
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二是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每年有足够的资金用于绿化建设和养护;三是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绿化项目中。
(四)推进绿化工程建设1、公园绿地建设新建了一批综合性公园、专类公园和社区公园,增加了公园绿地面积,提高了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
同时,对现有公园进行改造提升,完善公园设施,提高公园品质。
2、道路绿化建设按照“一路一景”的原则,对城市主次干道进行绿化提升,增加行道树和绿化带的宽度,打造了一批景观优美的道路绿化景观。
3、防护绿地建设加强了城市周边防护绿地的建设,构建了城市绿色生态屏障,有效减少了城市污染和风沙危害。
4、附属绿地建设加强对单位、居住区附属绿地的建设和管理,提高附属绿地的绿化质量和景观效果。
做好城市的园林管理思考
做好城市的园林管理思考做好城市的园林管理,既是对城市环境的保护和美化,也是对市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和文化内涵的增加。
园林作为城市的绿色空间,不仅可以丰富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还可以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增加城市的文化内涵。
园林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从园林管理的意义、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思考。
一、园林管理的意义1. 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生态环境园林是城市的绿色空间,可以有效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通过园林的管理和设计,可以打造出更加舒适宜人的城市环境,减少城市的污染和热岛效应,为市民提供更加清新的空气和美好的自然景观。
2. 提升城市形象,增加城市文化内涵良好的园林管理可以提升城市的形象,增加城市的文化内涵。
城市园林的设计和管理能够展现城市的特色和魅力,增加城市的历史文化氛围,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为城市的品牌形象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3. 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城市园林是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好的园林管理可以丰富市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
园林中的健身步道、休闲广场、花园景观等设施和景观能够为市民提供丰富多彩的休闲活动场所,让市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够享受自然,释放压力,增进身心健康。
二、园林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 园林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目前,我国各地的园林管理水平差异较大,一些城市园林管理水平较高,园林景观美观整洁,市民生活的舒适度较高;而另一些城市园林管理水平较低,园林景观杂乱无章,环境脏乱差,市民对园林环境的满意度较低。
2. 园林资源利用率不高在一些城市,园林资源的利用率并不高。
一方面是由于园林资源配置不合理,一些园林资源得到的关注和利用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管理不善,一些园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不充分。
园林资源的浪费和未被充分开发利用,既是对资源的浪费,也是对城市资源的浪费。
3. 园林管理留下的问题在一些城市,由于园林管理不善,园林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搭乱建等行为,严重影响了园林的整体美观,并且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重要指标内容
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重要指标内容一、背景介绍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是对城市园林建设的评价指标,旨在促进城市园林建设的规范化和提升城市园林质量。
《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是指导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文件,具有指导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在园林城市创建工作中,充分运用《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二、评选标准概述《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包括了城市绿地面积、绿化覆盖率、园林绿化质量、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园林绿化管理等多个方面的指标,综合考评了城市园林的建设成果。
其中,我认为城市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率是评选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
1. 城市绿地面积城市绿地是城市的绿肺和休闲娱乐场所,它对改善城市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增进市民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中关于城市绿地面积的指标,要求城市绿地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比例达到一定的标准,以确保城市拥有足够的绿地供市民休闲和游憩。
2. 绿化覆盖率绿化覆盖率是评价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是指城市绿化植物在地面上的投影面积与该地面总面积之比,是反映城市绿化状况的重要参数。
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温,对保障人们的生存环境和提高城市形象都具有重要意义。
3. 园林绿化质量园林绿化质量是指城市园林的建设和管理质量,包括植物配置、景观设计、绿化养护等方面。
园林绿化质量不仅关乎城市形象,也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评选标准中对园林绿化质量的要求十分重视。
4.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是指城市园林建设中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包括水质净化、空气净化、垃圾处理、环境保护等方面。
这些指标的达标与否关系到城市环境的整体质量,也是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的一项重要内容。
5. 园林绿化管理园林绿化管理是指城市园林的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好坏决定了城市园林的品质。
评选标准中对园林绿化管理的要求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是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指导文件,它为城市园林的规范化和提升质量提供了指引和保障。
国家园林创建工作总结
国家园林创建工作总结
国家园林创建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不仅是为了美化城市环境,更是为了
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园林工作者在国家园林创建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下面我将对这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首先,我们在城市绿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在城市
各个角落增加了大量的绿化植被,种植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使城市变得更加美丽宜居。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城市绿化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了城市绿化的良好状态。
其次,我们在园林景观规划和设计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我们根据城市的实
际情况,制定了一些园林景观规划和设计方案,使城市的园林景观更加多样化和有特色。
这些规划和设计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美观度,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
然而,我们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一方面,城市园林创建工作需要大量的
资金和人力投入,而我们目前的资源还不够充足。
另一方面,一些地方的园林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导致了一些园林设施的破损和荒废。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进国家园林创建工作。
首先,我们可以加大对园林创建工作的投入,争取更多的资金和人力资源。
其次,我们可以加强对园林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管理水平,确保园林设施的良好状态。
总的来说,国家园林创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和
改进。
我相信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将国家园林创建工作做得更好,为人民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新的《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出台后对我市创建园林城市工作的三点思考思考一:《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建城〔2010〕125号)同《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建城〔2005〕43号)的区别(以下简称新旧标准)旧标准包含了组织领导、管理制度、景观保护、绿化建设、园林建设、生态环境和市政设施七个考核指标,新标准则由综合管理、绿地建设、建设管控、生态环境、节能减排、市政设施、人居环境、社会保障八个考核指标构成。
新标准采用了新的考核指标体系,增加了新的考核指标,既涵盖了旧标准的考核内容,而且又增加新的考核内容。
新标准的考核内容更多更细,涉及的相关部门更多,考核的范围更宽、更深入,考核指标更量化更科学精准。
新标准中尽量少用需要人工判读和统计的程序,特别是遥感测试部分,以前只有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3个指标,现在则增加到12项。
新标准特别单列出人居环境和社会保障两项指标,充分体现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以人为本、和谐”的理念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思考二:对照新的《国家园林城市标准指标体系》我市创建工作的不足之处德阳建市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都非常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园林绿化建设,2007年我市成功创建成为四川省园林城市,到2009年省级园林城市复查时,我市建成区绿地率33.10%、绿化覆盖率38.3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88平方米。
经过灾后重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特别是“五十百千优美示范城市”创建活动,使我市城市形象极大提升,具备了现代山水园林城市的风貌,但与新的《国家园林城市标准》比较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思考三:根据新标准调整创园工作体系,使创园工作内容与新标准相契合,以此为依据制定今后我市创建的主要任务(一)加强城市绿化建设1、扩大绿地、增加绿量。
通过规划扩绿、见缝插绿、租地造绿等途径,保持城市绿化指标逐年增长。
2010年-2011年新增绿地约100公顷,保证市区各类绿地建设达到规范要求。
以“绿满蜀郡、山水德阳”为主题,完成了南、北公园建设,胜利堰景观打造,对市区长江路、泰山路等7条城市主要干道和八角广场进行景观的升级打造。
对城市东、西、北“三大门”实施绿化建设,2011年将完成火车站前广场、南公园二期20万平方米和湿地公园一期360亩景观建设。
形成一批绿量浩大、景观幽美的城市精品工程。
继续开展庭院和居住区绿化工作,对绿化指标不达标或绿化质量不高的居住区、单位进行整改达标。
加强城市街道绿化,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在95%以上,城市道路绿地达标率超过80%,高品质打造道路景观,逐步达到一街一景、步移景异的德阳特色。
2、讲究特色,提升品味。
坚持“力求精品、彰显特色”的方针。
把德阳打造为“蓝天、碧水、绿地、宁静、洁净”的现代化工业山水园林城市。
新建项目严格执行《公园设计规范》,公园广场突出植物造景为主,乔灌草相结合,绿地面积占总面积70%以上,绿化种植植物群落富有特色,建筑小品、城市雕塑作为园林绿化重要内容,要体现城市特色,富有历史文化底蕴;沿街单位、商业门市、居住小区开展门前景观改造,单位、小区内部增植大树,拆墙透绿或对围墙绿化、美化,充分利用建筑退让红线的空地,对原有功能进行整理的基础上进行绿化。
3、全民发动,拓展空间。
以每年3月义务植树为依托,广泛开展群众性绿化活动,全方位拓展城市绿色空间。
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义务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不低于85%,尽责率不低于80%,积极开展绿地认养活动,进一步搞好庭院绿化,城市沿街单位90%动,全市园林式单位(小区)分别达到60%以上。
大力推行城市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和阳台室内摆花养草,构建立体型、复合型绿色空间,积极引导农村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绿化苗圃和基地,提高生产绿地面积和绿化苗木合格率,全市生产绿地面积占城市建成区面积2%以上,提高苗木生产能力和科研水平,保证绿化苗木自给率80%以上。
4、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场所建设。
按《德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逐步完善德阳市各类防灾避险绿地。
对已确定的各类防灾避险绿地四川文化娱乐城、南公园、北公园、石刻公园、文庙广场、旌东广场等增设应急避险标志,配套避险场地相应所需设施,进一步完善应急避险管理制度。
使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场所实施率超过70%。
5、生物防治推广。
积极推广利用微生物防治、寄生性天敌防治和捕食性天敌防治技术,减少由于防治病虫害过程中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确保生物防治推广率达到50%以上。
(二)完善管理制度1、按照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充分利用我市自然景观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注重植物地带性风貌特色,高标准修编完成《德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德阳市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和实施城市规划区内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保证城市常用的园林植物以乡土物种为主。
通过规划引导全市建成区内的山体林地向城市公园过渡,指导城市公共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合理布局,确保城市绿地系统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
2、结合我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按照高于国家林城市标准,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和河流水系文化资料,注重植物地带性风貌特色,2011年编制完成城市“蓝线”规划和城市“紫线”规划,分别制定管理办法并严格保护。
3、健全和完善绿线管理,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绿化养护管理,园林绿化公示,控制大树移载,防止外来物种入侵,义务植树等各项管理制度。
4、要尽快建立城市园林绿化数字化信息库(各类绿地分布、植物物种统计与分布等)、信息发布与社会服务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城市园林绿化信息化监管体系。
(三)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1、加强道路交通建设。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规划开工4项道路工程,有东山片区主干道、莹华山北路(青衣江西路以北段)、城际北站广场景观大道、城际北站广场站前黄山北路,总投资11.13亿元,并确保城市道路完好率达95%以上。
优化城市公交发展,加强公交配套设施建设,规范公交管理,减少交通拥堵情况,使城市主干道平峰期平均车速大于等于每小时35公里。
2、加强公用设施建设管理。
加强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建设和城市水厂的建设力度,规范管理,安全运行。
3、强化市政基础设施安全运行。
制定市政基础设施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明确职责,逐级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整治。
进一步健全城市地下管网、道路桥梁等市政基础设施的档案管理,完善运行管理制度,有关部门监管到位,城市安全运行得到保障。
4、加强城市亮化设施管理。
城市道路照明装置率达到99%,城市道路亮灯率达到99%;城市公园、广场亮化工程实施率达100%,亮灯率99%。
做到功能性照明的指标全面达标,景观性照明科学合理,彰显城市特色。
(四)加强城市景观的保护和管理1、保护文化遗产资源。
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充分挖掘本地文化遗产资源,重点抓好广汉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罗江白马关三国文化遗址、德阳文庙保护利用等,落实保护措施,有效保护文物古迹所处环境。
2、保护城市原有自然风貌,继续实施封山育林加快山体植被恢复,重点加快实施建成区周边山体绿化。
抓好城市水体景观建设。
3、保护城市古树名木。
我市完成了古树名木摸底调查,建立了古树名木保护档案,并对其挂牌管理。
下一步要加大对古树名木周边环境整治,深入研究古树名木的文化价值,广泛宣传古树名木的独特作用,全面开展古树名木的复壮保护。
4、塑造城市景观。
根据我市特征,努力做到城市布局合理,建筑和谐,容貌美观。
重点塑造一路、一河、三大门、一个广场、两个公园与均衔分布的众多小游园为主的城市景观风貌,一路即迎宾大道城市景观轴线,一河即旌湖城区段绿色廓道,三大门即东、西、北三个公路连接出入口,一个广场即市中心文庙广场,两个公园即石刻公园和东湖山公园。
(五)城市生态环境建设1、加强城市大环境绿化建设。
根据《德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城市规划区内构建“五区四纵七横多点”生态绿化。
加强城市防护林建设,进一步加强成绵高速公路两侧30-50米宽,宝成铁路市区段两侧20-50米宽的防护绿带建设。
德中路、德什路、大件路等公路两侧防护绿带按绿地系统规划分步实施。
充分利用郊区林业和农业用地,将城市绿化同国土绿化紧密相联,形成城乡一体的优良环境。
重点打造城市周围山体绿化工程,继续打造东山一带城市“绿肺”工程。
加强工厂、医院等重点区域防护林建设,营造城市绿色生态屏障。
2、大力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
从结构减排、项目减排、管理减排三方面入手,加紧取缔违法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严格实施项目准入制度,严禁高污染、高排放、资源浪费大的“两高一资”项目上马,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排放,做到不欠新帐。
对已经取得排污许可资格的企业实施全面监管,同时加快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使我市年空气污染指数小于或等于100的天数,达到240天以上。
3、加强城市河流地表水污染防治。
加强境内河流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严格控制全市所涉企业的污染物排放,保持地表水在iii 类及以上。
4、控制城市热岛效应。
通过控制城市大气污染,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减少各种人工热源,进一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热岛效应强度低于3度,加强对城市热岛效应的监测力度,气象部门实行动态监测,做好热岛效应的数据监测。
5、推广节能材料。
城市建筑按照国家标准,普遍采用节能措施和节能材料,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所占比例达到35%以。
(六)加强社会保障建设1、加强住房保障建设。
加强住房保障工作,进一步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按照《市住房建设规划》,加强廉租房、城中村改造、棚户区建设力度,完成保障房建设项目,按照建成区人口,使城市住房保障率达到80%以上,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完成率达到100%。
2、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
2011年完成城市主要道路、公园、公共建筑等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建设,并规范管理制度,同时把无障碍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整体规划,进行用地预留或配套建设,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一律不予批准和验收,对未按照规范或《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要求进行无障碍设计的,不予办理相关规划审批手续,对未按照要求施工或擅自更改设计图纸中的无障碍设施内容的,责令限期整改,未整改的不予验收。
3、加强社会配套设施建设。
强化社区配套设施建设,增强社区吸引力,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加强社区商业、教育、体育、卫生、无障碍通道和社区应急避险场所等配套设施建设,确保维护和管理落到实处。
4、加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
根据总体规划要求,制定完善的城中村改造规划,建成区内基本消除棚户区,居民得到妥善安置。
5、加强林荫路推广建设。
2011年完成人行道、自行车道两侧行道树的补植补栽,形成林荫路。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