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1-5)检测

合集下载

《论语》十二章检测题

《论语》十二章检测题

《论语》十二章检测题一、基础知识1、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后取字。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

还可以指《诗》《书》《礼》《论语》《易》《春秋》六种儒家经书。

(正确NC.小人,西周、春秋时对被统治的劳动人民的称谓。

也指人格卑贱或见识短浅的人。

D.±,在春秋时期,土在政治上居于卿大夫与庶民之间,处于贵族的最低层。

也泛指读书人。

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B项,“还可以指《诗》《书》《礼》《论语》《易》《春秋》六种儒家经书”错误,应该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儒家经书。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人而不仁,如礼何任重而道远B.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C.请问其目其“恕呼D.见贤思齐焉就有道而正焉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项,连词,表假设,如果/连词,表并列。

B项,助词,在句中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助词,相当于“的“。

<:项,代词,它的/副词,表推测,大概。

D项,均为语气词。

3、下列有关《论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

B.《论语》以叙事体为主,语录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一)C.《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D.“四书”和《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答案解析:解析:《论语》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

4、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可以兴,可以观兴:激发人的感情B.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敏捷I IC文胜质则史史:虚饰,浮夸D.君子喻于义喻:知晓,明白答案解析:解析:敏:勤勉。

《论语 十二章》检测题(含答案)

《论语 十二章》检测题(含答案)

《论语十二章》过关测试题(100分)班级姓名得分一.文学常识(5分)《论语》是家经典著作,是记录的一部书。

与合称为“四书”。

二.解释画线的词(每空1.5分共60分)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吾日三省吾身4.为人谋而不忠乎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6.传不习乎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8.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1.人不堪其忧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14.于我如浮云1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1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7.三军可夺帅也18.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三.翻译下列句子(24分)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8.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四.用“/”划分句子停顿,每句断两处。

(2分)1.人不知而不愠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五.《论语十二章》中的成语有(4分)六.下列“而”字用法与“不义而富且贵”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A.温故而知新B.七十而从心所欲C.学而不思则罔D.学而时习之七.从《论语十二章》中选取你感受最深的一章结合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3分)答案一.儒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大学》《中庸》《孟子》二.1.按时同“悦”愉快 2.生气恼怒有才德的人 3.每天多次反省3.替竭尽自己的心力 5.诚信 6.老师传授的知识7.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8.立身,指有所成就迷惑上天的旨意听得进不同的意见越过法度9.学过的知识做10.迷惑疑惑11.能忍受12.……的人以为……快乐13.吃冷水胳膊14.对于15.几个人在其中优点学习16.河流这17.军队改变18.坚定恳切仁德三.1.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2.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论语检测

论语检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__________。” 58.子华使于齐,______。子曰:“______。”请益。曰: “______。”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____,___,___。吾闻 之也:______。” 59.子曰:“贤哉,回也!___,___,___,__,___。贤哉,回 也!” 60.冉求曰:“_____,____。”子曰:“_____,_____。 ________。” 61.子谓子夏曰:“________,________。” 62.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君子。” 63.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5.子曰:“中人以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6.子曰:“_____,仁者乐山。_____,_____。_____, ______。” 67.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_________。’其从之也?” 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68.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政》检测 12.子曰:“为政以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子曰:“诗三百,___________,曰: ‘__________________。’” 14.子曰:“吾________,三十______,四十______,五十而 _______,六十而________,七十而_________,________。” 15.孟武伯问孝。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____。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______,________?” 17.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18.子曰:“君子________________。” 19.子贡问君子。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子曰:“__________________,小人比而不周。” 21.子张学干禄。子曰:“_______,_______,则寡尤;______, _______,则寡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或谓孔子曰:“_________?”子曰:“《书》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亦为政, 奚其为为政?”

论语十二章检测题

论语十二章检测题

《论语十二章》检测题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它以体为主,记录了言行。

《论语》与、、并称“四书”。

共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人,春秋末期的、、。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二、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吾身()传.不习乎()不惑.()不逾矩..()()不思则罔.()不学则殆.()一箪.食()曲肱..而枕.()()()好.之者()笃.志()三、解释加横线的词语1. 学而时习..之2.有朋自.远方来3.人不知.而不愠.4.不亦君子..乎5.吾日三省...吾身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7.传.不习乎8.三十而立.9.四十不惑.10.不逾矩..11.温故.而知新..12.学而不思则罔.13.思而不学则殆.14.可以为...师矣15.人不堪.其忧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18.饭疏食...饮水.19.曲肱而...枕之20.不义..而富且贵21.于.我如浮云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3.择其善者..而从之24子在川上..曰25.逝.者如斯.夫26.不舍.昼夜27.三.军.可夺帅也28.匹夫..不可夺志也29.博学而笃.志30.切问..而近思..四、通假字1.不亦说乎通,意思是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意思是五、古今异义词语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今义:。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今义:。

三,古义:,今义:)3.温故.而知新(古义:;今义:)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今义:(从,古义:;今义:。

)5.可以..为师矣(古义:;今义:)六、一词多义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3.知:人不知而不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温故而知新()2.而: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4.乐:不亦乐乎()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七、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八、按要求默写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论语》整本书阅读质量检测题及答案

《论语》整本书阅读质量检测题及答案

《论语》整本书阅读质量检测题及答案论语整本书阅读质量检测题及答案第一章:学而篇1. 什么是“学而时之,不亦说乎”?答:这句话是指通过反复研究和实践,能够真正理解并从中得到乐趣。

2. 孔子认为的“学”应该具备哪些特点?答:学应该是持续的,要时刻勤奋研究并实践所学的知识;学应该是全面的,要不只局限于某一领域;学应该是有实际应用的,研究的知识要能够在生活中得到应用。

3. 孔子提出了什么样的教育理念?答:孔子提倡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的全面发展教育。

他认为教育应该培养人的品德和能力,使人具备为社会作贡献的能力。

第二章:为政篇1. 孔子认为,一个好的政府应该具备哪些品质?答:一个好的政府应该具备仁爱、公正、诚信、智慧等品质。

他认为政府官员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倾听民意,恪守公正,善于智慧地处理问题。

2. 孔子对于政府官员的选拔标准是什么?答:孔子认为政府官员应该具备品德高尚、能力优秀的特点。

他强调官员应该以德才兼备为标准,而不是仅仅看重出身或财富。

3. 在孔子的理念中,什么是最重要的政治品质?答:孔子认为仁爱是最重要的政治品质。

他主张官员应该以仁爱心为核心,关心民众的福祉,以实际行动来造福社会。

第三章:八佾篇1. 八佾是古代什么样的仪式?答:八佾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仪仪式,多用于君主和贵族的庆典活动中,以示庄严和尊贵。

2. 孔子对于八佾的态度是什么?答:孔子认为八佾是一种体现君主尊严和社会秩序的仪式,他重视它的意义并且主张恪守礼制,以维护社会稳定和文明秩序。

3. 孔子如何看待礼的重要性?答:孔子认为礼是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重要体现。

他主张通过恪守礼节,人们可以维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并且塑造良好的品德和行为。

第四章:里仁篇1. 孔子对于“仁”的理解是什么?答:孔子认为“仁”是一种具备人际关系和道德观念的品德。

它表现为对他人的关爱、宽容和尊重,以及对道德原则的坚持。

2. 孔子认为“仁”应该如何实践?答:孔子主张通过修身养性,关心他人,尽己所能地为他人谋福利,以及遵循道德准则来实践“仁”。

1《论语》十二章检测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1

1《论语》十二章检测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1

1《论语》十二章检测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5.1《论语》十二章检测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材料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B.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C.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D.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A.“有道",字面的意思是有学问有道德,在文中活用作名词,指有学问、有道德的人。

B.“文质”,“文"指道德品质,“质”指外在表现,后来也指语言风格的华美和质朴。

C.“本末",“本”指树根,代表事物的根本,“末"指树梢,代表事物的细枝末节。

D.“庶人”,泛指没有官爵的平民百姓,地位比较低,在中国古代社会属于下层阶级。

《论语》修身篇测试以及答案

《论语》修身篇测试以及答案

高二(上)《<论语>选读》教学质量检测试卷2011.12“修身”专题姓名:一、课文基础积累和运用(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譬.(pì)如数.落(shǔ)后稷.(jì)耻恶.(wù)衣恶食者B.孝弟.(tì)酒馔.(zhuàn)师冕.(miăn)不得与.(yù)于斯文C.怃.然(fǔ)箪.食(dān)溘.然(hè)敝.(bì)之而无憾D.沟渎.(dú)曲肱.(gōng)便佞.(nì)杀鸡为黍而食.(shí)之2、下列各组句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①忠告而善道之②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③孙以出之B.①吾其被发左衽矣②归孔子豚③子钓而不纲C.①知者不惑②周监于二代③五世希不失矣D.①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②则民无所错手足③女奚不曰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活用特点与“己欲达而达人”的第二个“达”相同..的一项是()A.而耻.恶衣恶食者B.子钓而不纲.C.饭.疏食,饮水D.既来之,则安.之4、选出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A.请问其.目B.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C.尧舜其.尤病诸D.其.为人也孝弟5、下列句式的性质与例句“未足与议也”相同的一项是:A.先王以为东盟主B.信以成之C.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D.曾是以为孝乎6、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子路从而后,遇丈人..B.视其所以..C.尧舜其尤病.诸D.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7、下列各句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论语》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础,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B、子贡认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其中“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C.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诗经》默写检测解析

《论语》《诗经》默写检测解析
悟 再接再厉,每一分钟都做最好的自己 同学们加油!
• 1____________,眄庭柯以怡颜。
• 2____________,往往取酒还独倾。
• 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4其为人也,发愤忘食,___________,不知老之将至 云尔。(《论语·述而》)
周一早读任务
1七点十分小听写并改错 2熟读背诵《孔雀东南飞》 3接着往下背诵默写小本内容 4自由复习,建议背一下作文素材或指定篇目。
越是岁末越勤学 少年自然才更多 同学们加油!
• 《登高》 • 《蜀道难》 • 《声声慢》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 《兰亭集序》 • 《锦瑟》 • 《琵琶行》 • 《陈情表》 • 《念奴娇赤壁怀古》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六国论》 • 《陈情表》 • 《阿房宫赋》 • 《赤壁赋》 • 《滕王阁序》
《论语》《诗经》默写检测
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可谓好学也已。


2、八佾舞于庭,


3、见贤思齐焉,

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

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

6、君子坦荡荡,

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8、
,
,仁在其中矣。
9、
,来者犹可追。
10、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 , 。
11 、巧言乱德,
同学们加油!
(1)君子坦荡荡, 。(《论语•述而》)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劝学》)
,功在不舍。(《荀子•
(3)驾一叶之扁舟, 爽籁发而清风生

高中语文(1—5册)及《论语》背诵篇段默写检测苏教版

高中语文(1—5册)及《论语》背诵篇段默写检测苏教版

苏教版高中语文(1—5册)及《论语》背诵篇段默写检测1.怅寥廓,,?2.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

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4.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假舆马者,,;假舟楫者,,。

6.故,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7.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8.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9.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10.六国破灭,,战不善,。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11.苟以天下之大,,。

1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13.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14.,金块珠砾,,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15.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谁得而族灭也?16.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江山如画,。

17.羽扇纶巾,谈笑间,。

故国神游,,早生华发。

18.千古江山,。

舞榭歌台,。

19.想当年,,。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0.嗟乎!大阉之乱,,,有几人欤?21.故予与同社诸君子,,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

22.汩余若将不及兮,。

,夕揽洲之宿莽。

23.日月忽其不淹兮,。

,恐美人之迟暮。

24.路漫漫其修远兮,。

长太息以掩涕兮,。

25.臣闻求木之长者,;欲流之远者,。

26.夫在殷忧,;既得志,。

27.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28.,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

29.庄生晓梦迷蝴蝶,。

沧海月明珠有泪,。

30.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31.连峰去天不盈尺,。

飞湍瀑流争渲豗,。

32.剑阁峥嵘而崔嵬。

,。

33.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

34.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

35.,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36.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欲寄彩笺兼尺素,?37.,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38.,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39.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40.潦水尽而寒潭清,。

《论语》检测及答案

《论语》检测及答案

《论语》检测卷班级:姓名:一、解释加点词1、学而时习之2、不亦说乎3、人不知而不愠4、吾日三省吾身5、为人谋而不忠乎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7、传不习乎8、三十而立9、四十而不不惑10五十而知天命11、六十而耳顺12、七十而从心所欲13、不逾矩14、温故而知新15、学而不思则罔16、思而不学则殆17、人不堪其忧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19、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0、饭疏食,饮水、、21、曲肱.而枕之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3、择其善者而从之24、子在川.上曰、25、逝.者如斯.夫、26、匹夫不可.夺志也2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二、翻译句子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9、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三、你知道儒家有哪些重要思想?儒家最重要的思想:1、仁,2、民贵君轻,3、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这三个必答,其他如“仁义礼智信”等也可选答。

有教无类成语,出自于《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教:教育;类:类别。

有两种解释:解释一,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解释二,人原本是“有类”的。

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贤,有的不肖。

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有教则无类”,可见“有教无类”是教育的结果,不是前提。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论语〉十二章》同步检测1(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论语〉十二章》同步检测1(含答案)

《〈论语〉十二章》同步检测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各组加点的字注音。

论.语()不亦说.乎()游说.()儒.家()默而识.之()何有于我哉.()敏而好.学()谓.之“文”也()必有我师焉.()2.选择正确的字,并将序号填入横线上。

(1)_________人不倦 A.悔 B.诲(2)人不知而不________ A.缊 B.愠(3)学而不思则________ A.罔 B.惘(4)孔文子________谓之“文”也 A.何以 B.以何3.为句中加点词选择最确切的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内)(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①时:() A.按一定时间 B.有时 C.时常②说:() A.说话 B.同“悦”,愉快 C.劝说(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①罔:() A.不清楚 B.没有 C.迷惑而无所得②殆:() A.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B.危险 C.疲倦(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①识:() A.认知 B.知识 C.记住②厌:() A.厌恶 B.满足 C.厌烦③诲:() A.认识到自己的过失 B.引诱 C.教导、诱导4.下列句子的解释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解释:做人不知道怨恨,不也是君子的风格吗?()(2)是以谓之“文”也。

解释: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

()(3)何有于我哉!解释:为什么还有我呢?()(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解释: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5.“而”字的基本用法有两种:顺接和转接。

分析下列各句后回答。

A.学而时习之 B.人不知而不愠C.温故而知新 D.学而不思则罔E.学而不厌 F.择其善者而从之G.敏而好学 H.默而识之(1)属于顺接的有(2)属于转接的有6.本文有谈学习态度的,有谈学习方法的。

选出都是表示学习态度的一组()A.温故知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B.学而不厌不耻下问学而不思则罔C.敏而好学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D.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7.填空:(1)《论语》是记录的书,共篇,是家经典著作之一。

论语、孟子检测一

论语、孟子检测一

《论语》《孟子》名句检测(一)【46-77】1、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可谓好学也已。

2、,今之学者为人。

3、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君子乎?4、,,是以谓之‘文’也。

5、子绝四——,,,。

6、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

”7、吾尝终日不食,,以思,无益,。

8、由!诲女知之乎!,,是知也。

9、,,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10、不愤不启,。

,则不复也。

11、仰之弥高,。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12、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二乐也;,三乐也。

13、子贡曰:“,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

”14、,,窃比于我老彭。

15、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16、弟子,入则孝,,谨而信,,而亲仁。

行有余力,。

17、质胜文则野,。

,然后君子。

18、君子以文会友,。

19、,譬如北辰,。

20、,是可忍也,?21、自古皆有死,。

22、苟子之不欲,。

23、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24、,则言不顺,言不顺,。

25、其身正,;其身不正,。

《论语》《孟子》名句检测(一)【46-77】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6、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7、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8、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1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1、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论语十二章》当堂达标检测新人教版(new)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论语十二章》当堂达标检测新人教版(new)

《论语十二章》当堂达标检测(共30分)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6分)一箪.食()曲肱..而枕.()( )()好.之者( )笃.志()二、解释加点词语(10分)1。

温故.而知新( ) 2. 学而不思则罔.()3。

思而不学则殆.( ) 4. 可以为.师矣()5. 人不堪.其忧()6.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7。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8。

饭疏.食饮水( )9。

曲肱..而枕之() 10。

不义.而富且贵()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0分)1.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4。

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5.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四、解释一词多义(4分)1.为:(1)为.人谋而不忠乎( )(3)可以.为师矣( )2. 而:(1)人不知而.不愠()(2)温故而.知新()参考答案:一、略二、1. 学过的知识 2.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3。

有害4。

做,当作5. 忍受6. 喜欢,爱好7。

以……为乐趣8. 粗粮9。

弯曲胳膊10. 正当的手段三、1.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

3。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感到迷惑。

4.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荣华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样。

5。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四、1。

替;成为,做。

2.而:转折连词,却;顺承连词,不译。

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论语》复习检测

《论语》复习检测

(1-5则)《论语》测试一(18分)姓名得分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思而不学则殆。

”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一、本选段出自这部书,它是的一部书(2分)二、填出文中空缺处的句子。

(1分)三、解词(4分)1、传2、知3、日4、诲四、翻译句子(6分)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五、请选出文中和学习方法相关的一句,并进行评价分析(3分)句子:分析:六、选出与“人不知而不愠”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A学而时习之 B温故而知新 C为人谋而不忠乎 D思而不学则殆(6-10则)《论语》测试二(17分)姓名得分⑥子曰:“见贤思齐焉,。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本文的作者是,是人(朝代),他是家学派的创始人(3分)二、填出文中空缺处的句子。

(1分)三、解词(4分)1、弘毅2、凋3、其4、从四、翻译句子(6分)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五、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分)综合《论语》测试三(16分)姓名得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5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课时检测(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5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课时检测(含解析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45分钟,28分)一、基础应用(9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义之与比.(并列、紧靠)B.君子尚.勇乎(高尚)C.见危授.命(付出)D.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离开、背离)【解析】选B。

B项“尚”,意思是“尊崇”。

2.下列对文段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而富贵与道义是对立的,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君子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

B.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只要心中有了信念、信仰,即使物质生活条件是恶劣的,他在精神上也一样是充实的、快乐的。

C.乐道而安贫,鄙视富贵功名,是孔子一贯的追求。

D.孔子认为,真正完美无缺的人不仅要具备“智”“不欲”“勇”“艺”,而且要在此基础上“以礼乐”来修饰自己,而现实中这样的完人是不存在的。

【解析】选B。

A项,“富贵与道义是对立的”错;C项,“鄙视富贵功名”错;D项,“而现实中这样的完人是不存在的”错。

3.李格非先生安贫乐道,他不完全赞成“居无求安,食无求饱”和“富润屋,德润身”的说法,于是略加增删,集成一副佳联,上联是“居无求安食求饱”,下联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分)【解析】要将“居”与“食”、“富”与“德”对比思考,揣摩李格非先生追求什么看轻什么。

上联是“求食不求居”,下联必是“求德不求富”。

参考答案:富不润屋德润身二、拓展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

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

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

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

”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孔子布衣..难与比行。

5.1《论语》十二章+复习检查+++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5.1《论语》十二章+复习检查+++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五、理解性默写——模拟题
7.【江苏百校2022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孔子在《论语》中用 “__就__有__道__而__正__焉___”,指明要向有道德的人学习的从师观;韩愈则在 《师说》中用“__圣__人__无__常__师___”表明向多人学习的从师观。 8.【2021届江苏省七市高三二模】古人重视学习对改变自我的重要作用, 《劝学》中“君__子__博__学__而__日__参__省__乎__己__”强调要广泛学习、不断反省自己; 《论语·学而》中“就__有__道__而__正__焉__”强调虚心学习可以匡正自己。 9. “恕者,如心也”,即以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强调的是将心比心、 换位思考。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恕”字的解释 “__己__所__不__欲__,勿__施__于__人___”,与此意大致相同。
⑤敬而不中礼谓之野
⑥野芳发而幽香
粗野,鄙俗 田野,郊外 不受约束,不驯服 民间,不当政的地位 不合礼仪,不拘礼节 野生的
四、一词多义
①天下归仁焉
称赞,称许

②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归附
③殊途同归
结局
④之子于归
古代指女子出嫁
四、一词多义
①克己复礼
约束

②能克终者盖寡
能够
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战胜,攻破
五、理解性默写——模拟题
4.【2021年江苏泰州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 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两句是:“_君__子__喻__于__义___, _小__人__喻__于__利___。” 5.【2021年江苏徐州高三下学期高考零模】读书人要立志成为国家和社会 的脊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论语·泰伯》中曾子就曾经指出 “__士__不__可__以__不__弘__毅__,任__重__而__道__远___。” 6.【2022年江苏常州高三上学期期中】《论语·学而》中孔子提出:“君 子”不应把心思都放在追求物质享受上,要“___敏__于__事__而__慎__于__言___, ___就__有__道__而__正__焉_____”,如此可以称得上是“好学”。

《论语》十二章检测题26

《论语》十二章检测题26

《论语》十二章检测(100分)班级:姓名:一、文学常识(每空1分,共15分)1、《论语》,家经典著作,是记录________及其_______言行的书。

2.孔子,名,字,春秋时期国人,春秋末期的_______家、_____ 家、家。

孔子是学派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3、四书是指:《》《》《》《》。

二、解释重点字词。

(每个加点词1分,共39分)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三、文言虚词“而”(7分)1、一般表示四种关系、、、2、判断句子中“而”的用法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博学而笃志:四、本课的成语(列举5个)(5分):五、翻译下列句子并在括号里注明属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还是个人修养。

(1-11题每题3分,3题和12题各2分)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选读阶段检测答案【基础知识】一、指出下列各组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为政以德》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共,同“拱”。

环抱,环绕。

)道之以政(道,同“导”。

训导。

)道千乘之国(道,同“导”。

治理)是谁之过与(与,同“欤”,疑问语气词。

)2.《克己复礼》周监于二代(监,同“鉴”。

借鉴。

)盖十世希不失矣(希,同“稀”。

少。

)民无所错手足(错,同“措”。

放置。

)其为仁之本与(与,同“欤”。

疑问语气词。

)于女安乎(女,同“汝”。

你。

)盖阙如也(阙,同“缺”。

空缺。

)孝弟也者(弟,同“悌”。

敬爱兄长。

)4.《知其不可而为之》趋而辟之(辟,同“避”。

避开。

)是鲁孔丘之徒与(与,同“欤”。

疑问语气词。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而,同“尔”。

你)(辟,同“避”。

避开。

)植其杖而芸(芸,同“耘”。

除草。

)使子路反见之(反,同“返”。

返回。

)5.《仁者爱人》出则弟(弟,同“悌”。

敬爱兄长。

)愿无伐善(无,同“毋”。

不。

)吾其被发左衽矣(被,同“披”。

披散。

)与师言之道与(与,同“欤”。

疑问语气词。

)二、解释下列各组中的古今异义词1.《为政以德》民免而无耻(两个词,没有羞耻心)节用而爱人(两个词,爱惜人民)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指军事等重大行动)举善而教不能(指能力不足的人)2.《克己复礼》一日克己复礼(一旦)先生馔(年长者)是以为孝乎(固定结构,把……当作)弟子服其劳(即子弟,年轻人)4.《知其不可而为之》使子路问津焉(打听渡口。

两个词)遇丈人(对老人的尊称)明日,子路行(第二天)子路从而后(动词“从”和连词“而”的组合)5.《仁者爱人》仁者爱人(惠爱别人)弟子入则孝(年轻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习文化典籍)冕衣裳者与瞽者(指穿着礼服的贵族)己欲达而达人(使别人行得通,动宾短语)三、指出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情况1.《为政以德》富.之(使动用法。

使……富裕)足.食,足.兵(使动用法。

使……充足)于斯二者何先.(名作动。

把……放在前面)则修文德以来.之(使动用法。

使……来,招来)既来.之,则安.之(使动用法,“来”同上;安,使……安)小子鸣.鼓而攻之(使动用法。

使……响,敲响)举善而教不能..(作名词,能力不足的人)杀无道..(作名词,有道之人,无道..以就有道之人)2.《克己复礼》觚不觚.(名作动。

成为觚,像个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名作动,行君道,行臣道……)君不君.,臣不臣.(同上)八佾..舞于庭(名作状,用八佾)4.《知其不可而为之》子路从而后.(名作动,落在后面)止.子路宿(使动用法。

使……止,留宿)杀鸡为黍而食.之(使动用法,给……吃)见.其二子焉(使动用法,让……见,一说,“见”为“现”,使……出现)欲洁.其身(使动用法,使……洁)沐浴而朝.(名作动,上朝)歌.而过孔子(名作动,唱歌)5.《仁者爱人》冕衣裳...者与瞽者(名作动,戴礼帽,穿衣服)弋不射宿.(动作名,栖息的鸟)老者安.之(使动用法,使……安)尧舜其犹病.诸(意动用法,以……为病)己欲立而立.人(使动用法,使……站得住)己欲达而达.人(使动用法,使……行得通)无伐善.(形作名,优点,长处)钓而不纲.(名作动,使用纲这种方法捕鱼)霸.诸侯(名作动,称霸)一匡.天下(使动用法,使……正)被发左.衽(名作动,左开)不能死.(为动用法,为(之)而死)四、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为政以德》必.不得已而去(如果)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位置)子适.卫,冉有仆.(适,到;仆,赶车)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即使)杀无道以就.有道(接近)禹稷躬.稼而有天下(亲自)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努力)年.饥,用不足(收成)2.《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赞许)请.事斯语矣(请允许我,谦辞)天下有道..不议(有道,指政治清明;..,则庶人庶人,平民)无所苟.而已矣(马虎,随便)信.如君不君,臣不臣(诚然)钻燧改火,期.可已矣(时间周而复始,一周年)4.《知其不可而为之》陈成子弑.简公(指臣下杀君长)夫子怃然..曰(怅惘失意的样子)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担)末之难.矣(动词,辩驳)5.《仁者爱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的待人的基本原则。

“忠”指积极为人,“恕”指待人仁爱宽厚,推己及人)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兼词,相当于“之乎”或“之于”)盍.各言尔志(相当于“何不”两个词的意思)愿无伐.善(夸耀)无施.劳(夸耀,表白)过之,必趋.(快步走,表示尊敬意味)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信)五、指出下面各课中的特殊句式1.《为政以德》是社稷之臣也(判断句)君子之德风(判断句)小人之德草(判断句)为政以德(状语后置句,也叫“介词结构后置句”)齐之以刑(状语后置句,也叫“介词结构后置句”)季氏富于周公(状语后置句,也叫“介词结构后置句”)使民以时(状语后置句,也叫“介词结构后置句”)固而近于费(状语后置句,也叫“介词结构后置句”)动干戈于邦内(状语后置句,也叫“介词结构后置句”)南宫适问于孔子(状语后置句,也叫“介词结构后置句”)无乃尔是过与(宾语前置句,“是”为提宾标志)君孰与不足(宾语前置句)又何加焉(宾语前置句)尚德哉,若人(谓语前置句,也称“主谓倒装句”)君子哉,若人(谓语前置句,也称“主谓倒装句”)民无信不立(省略句,省略主语“国”,完整应为“民无信(国)不立”)草上之风,必偃(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完整应为“草上之(于)风”)非吾徒也(判断句,“非”表示否定)2.《克己复礼》甚矣,吾衰也(谓语前置句)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谓语前置句)有是哉,子之迂也(谓语前置句)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子将奚先(宾语前置句)齐景公问政于孔子(状语后置句,也叫“介词结构后置句”)4.《知其不可而为之》隐者也(判断句)滔滔者,天下皆是也(判断句,有判断词“皆”)而谁以易之(宾语前置句,应为“以谁易之”)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宾语前置句,应为“与斯人之徒”,“与谁”)奚自(宾语前置句)莫己知也(宾语前置句)末之难矣(宾语前置句)告于哀公曰(状语后置句,也叫“介词结构后置句”)问于桀溺(状语后置句,也叫“介词结构后置句”)宿于石门(状语后置句,也叫“介词结构后置句”)子击磬于卫(状语后置句,也叫“介词结构后置句”)有心哉,击磬乎(谓语前置句)之二三子告,不可(省略句,省略主语,完整为“(二三子)不可”)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省略句,省略主语,完整为“(接舆)趋而避之,(孔子)不得与之言”)鸟兽不可与同群(省略句,省略宾语,完整为“鸟兽不可与(之)同群”)丘不与易也(省略句,省略宾语,完整为“丘不与(之)易也”)子路行,以告(省略句,省略“以”的宾语“之”)使子路反见之(省略句,省略主语“孔子”)至,则行矣(省略句,省略主语,“至”的主语是子路,“则行矣”的主语是丈人)5.《仁者爱人》吾道一以贯之(宾语前置句,介词“以”的宾语前置)自经于沟渎(状语后置句,也叫“介词结构后置句”)莫知之也(宾语前置句)何谓也(宾语前置句)固相师之道也(判断句)子食于有丧者之侧(状语后置句,也叫“介词结构后置句”)虽少,必作(省略句,省略主语,前者省略“他们”,后者省略“孔子”)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省略句,完整应为“管仲不能死之”)六、指出下列各组词的意义和用法1.而鸣鼓而攻之(可不译。

连词,表修饰)人而不仁(假如。

连词,表假设)孔子沐浴而朝(而后。

连词,以理解为表修饰为佳,强调孔子对“朝”这件事的重视)今之从政者殆而(可不译。

助词,句末语气词)2.乎子见夫子乎(吗。

助词,表疑问语气)鄙哉,硁硁乎(相当于“然”,……的样子。

形容词词尾)郁郁乎文哉(相当于“然”,……的样子。

形容词词尾)必也圣乎(吧。

助词,表揣测语气)3.其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它的。

代词)如之何其彻也(语气副词,加强反问语气)4.为克己复礼为仁(是。

动词)其为人也孝弟(做。

动词)5.焉则将焉用彼相矣(何,怎么。

语气副词,表反问语气)又何加焉(呢,句末语气词)使子路问津焉(兼词,于之,解释为“向他们”)6.以使民以时(按照。

介词)忠以劝(而。

连词,表示并列)则修文德以来之(来。

连词,表示目的)7.于于斯三者何先(在。

介词)虎兕出于柙(从。

介词)季氏富于周公(比。

介词)固而近于费(和。

介词)告于哀公曰(向。

介词)8.之如之何(在一般结构中,“之”是代词。

在表示反问的“如之何”中,“之”不译出)君子之仕也(不译。

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理解题】一、为政以德(1)参考答案:1、取信于民,为政以德,讲究礼节。

(回答其中任何两个既可。

)2、因为“问政”的对象不同。

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尚未入仕参政,需要告诉他立国的必备条件;而季康子是大权在握的重臣,且有“暴政”倾向,因而孔子希望他能“为政以德”;齐景公是一国之君,故孔子提醒他要讲究礼节秩序。

(2)参考答案:1、以德治国(1分)2、(2)孔子为政的根本思想是以德治国,并且这种思想有很多是值得肯定的,比如说教育熏陶(1分,要肯定孔子的思想);但是道德的作用并不是无上的,有时特殊的环境和特殊的人要有不同的对待方式。

(1分)冉有的这些话让孔子觉得他是那种屡教不改的人,所以孔子认为冉有再也不能用那种道德去感化的方法,而应当去声讨他。

(1分)表述通顺、完整(1分)(共4分)二、克己复礼(1)1、同:能赡养,提供物质保障。

异:孔子认为孝更在于“敬”,和颜悦色,从内心尊敬、关爱父母。

(2分,两个要点各1分,意思符合即可)2、符合孔子的孝道观。

列举的“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更关注关心父母的精神生活,表现出子女对父母的敬重,使父母的生活更具品质,这正是孔子所倡导的“敬”的体现。

(3分,观点明确1分,分析在理2分。

有欠缺酌扣)(2)参考答案:[点出观点]不相同。

[解释含义]“克已复礼”是指约束自己,遵守、践行社会的礼节仪式、规章制度。

“明天理,灭人欲”是指要保存天理,必须泯灭人欲。

(1分)[辨析差异]理学家将“克己一理解为“灭入欲”是扩大了“克已”的内容。

孔子的“克己”并非完全泯灭人性的欲望。

同样,将“复礼”理解为“明天理”,也是拔高了“复礼”的高度。

“克已”“复礼”之间的关系也并非“明天理”灭人欲”之间的完全对立的关系。

(2分) [总结]因此,我认为,“克己复礼”与“明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是有本质不同的。

(1分,亮出观点和总结只要出现其一,即给1分)四、知其不可而为之(1)参考答案:1.“长幼之节”指老人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出来拜见子路;“君臣之义”指有才能的人应出仕辅佐君王。

2.“道”指儒家的政治主张,如施行仁义,恢复周礼等。

“道之不行”的原因是有才能的人只想保持自己的高洁,而不愿意出仕辅佐君王来推行道义。

(2) 参考答案:(1)知其不可而为之。

(1分)(2)丈人以不屑的态度批评孔子不务实,荷蒉者规劝孔子要学会变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