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地理总复习热点专题二复兴号高铁首发、港珠澳大桥成功通车练习
2018年中考地理热点高铁建设与“复兴号动车”等模拟考题训练及答案
2018年中考地理热点高铁建设与“复兴号动车”等模拟考题训练一、第五个南极考察站前期建设完成2018年4月21日,334人组成的中国第34次南极考察队顺利抵返上海。
此次考察历时超过5个月,圆满完成了各项考察任务。
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此次考察完成了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选址奠基及前期建设任务:恩克斯堡岛新站临时建筑和临时码头的搭建,实现了发电、海水淡化、通讯等功能,并于今年2月举行了新站选址奠基仪式。
据了解,考察队由“雪龙”号船、内陆队、大洋队、航空调查队、综合队、新站建设队、阿蒙森海调查队、第33次中山站越冬队、长城站越冬队、“向阳红01”号船等组成。
此次考察历时164天,总航程3.8万余海里,考察队先后在罗斯海、中山站、普里兹湾、戴维斯海、阿蒙森海等区域开展了海陆空立体协同考察,取得了丰硕的考察成果。
围绕国际关注的海洋微塑料、人工放射性核素、重要水团与环流、海洋生态系统等问题,考察队开展了业务化调查,取得重要调查成果。
在南极半岛海域和戴维斯海首次检测出微塑料;在普里兹湾冰间湖、埃默里冰架前缘海域、罗斯海等海域,取得了大量相关调查数据。
此外,本次南极考察首次实现“雪鹰601”固定翼飞机运载大规模人员进出南极中山站。
据统计,“雪鹰601”总计执行80次起降。
其中,在科研观测方面,“雪鹰601”共完成19个架次的飞行观测,累计飞行超过 4.5万公里。
考察队还组织实施了史上最远距离(距中山站38公里)的直升机卸货作业,卸运物资和燃油453吨,运回科学样品和废弃物74吨,完成了中山站补给任务,同期全面实施了中山站夏季科考、航空调查、后勤保障工程和考察站越冬交接工作。
【考点】1.极地经纬网地图的阅读;2.极地环境的特点(科考站建立需要应对的困难);3.极地环境的保护【预测试题】目前,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的选址区域定于难言岛,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难言岛经纬度位置的判读,正确的是( )A.164°E,75°SB.164°W,75°SC.136°W,80°SD.136°E,80°S2.关于南极地区及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所有的南极科考站都位于南极圈以南B.南极科考时间多为每年的5月至10月C.南极素有“冰雪高原”和“风库”之称D.南极洲年平均降水量极少,淡水资源缺乏中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已经在罗斯海地区完成规划选址。
高考地理小专题——港珠澳大桥
高考地理小专题——港珠澳大桥典型例题一:(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已经全线贯通,预计将在2018年7月1日前正式通车。
大桥通车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下图为粤澳港大湾区和港珠澳大桥示意图。
下表为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其他大湾区基本情况对比表。
nrnr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粤港澳湾区面积(万km2) 3.68 2.15 1.79 5.60人口(万人)438323407606671GDP(万亿美元) 1.80 1.400.76 1.36人均GDP(万美兀) 4.1 6.99.9 2.0第三产业占比(%)82.389.482.862.2集装箱吞吐量(万标箱)7664652276520机场旅客吞吐量(亿人次) 1.12 1.300.71 1.75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家)60282216(1)从自然角度,分析港珠澳大桥建设面临的困难。
(6分)(2)与其他世界三大湾区相比,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条件。
(6分)(3)对比其他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世界级大湾区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6分)(4)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6分)典型例题二:(14分)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总投资达720多亿元的港珠澳大桥于2010年12月15日在珠海举行开工仪式。
大桥跨越珠江口海域,是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
大桥全长为49.968公里,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35.578公里,岛隧工程全长约7440米,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作为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项目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
材料二:港珠澳大桥建设方案示意图。
(1)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港珠澳大桥造价昂贵的原因。
(6分)(2)分析港珠澳大桥中部采用隧道而不采用桥梁的原因。
(4分)(3)运用城市中心地理论,简述港珠澳大桥通车对香港、珠海、澳门三城市的主要影响。
2019年广东省中考地理时事热点预测试题及答案
2019年广东省中考地理时事热点预测题及答案一、港珠澳大桥通车【热点材料】2018年10月24日上午,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
港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总长约55公里,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热点背景】珠江三角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珠江两岸发展的差距也在逐步拉大,珠江西岸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于东岸,与香港交通联系不便是影响珠江西岸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构建港珠澳交通大通道,有利于增强香港及珠江东岸地区经济辐射带动作用,改善珠江西岸地区的投资环境,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竞争力,保持港澳地区的持续繁荣和稳定。
【模拟题型一】下图为港珠澳大桥所在区域图,读图回答一下问题。
1.图中①为____________经济特区;②为____________城市。
2. 关于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珠江东侧,北与珠海接壤B.陆地全部由填海而来C.经济以博彩业和旅游业为主D.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3. 港珠澳大桥通车后,受益最显著的产业是( )①建材行业②信息产业③物流业④旅游业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4. 说明港珠澳大桥建设对促进“珠三角”工业化、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二条即可)【参考答案】1. 深圳澳门2.C3.D4.①缩短港珠澳之间的交通,提高运输效率,促进物流业发展;②带动“珠三角”地区旅游业发展;③加强内部联系,扩大交流;④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加速区域开发。
【模拟题型二】港珠澳大桥全长49.968公里,其中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达35.578公里。
海中桥隧主体工程及珠海接线将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整个大桥造价超过720亿元人民币。
下图为港珠澳大桥。
试分析港珠澳大桥施工难度大、成本高的原因。
【参考答案】海域宽阔,桥梁跨度大;桥、隧结合,海底地质(水文)条件复杂;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多台风活动(气象条件复杂);海水腐蚀性强,对建筑材料要求高。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练习题100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2018年10月23日,全球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市举行。
左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右图为太阳直射点位置及移动方向示意图(地球运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运动)。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举行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A. 甲段B. 乙段C. 丙段D. 丁段(2)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位置及其移动方向是()A. 位于北半球,向北运动B. 位于北半球,向南运动C. 位于南半球,向北运动D. 位于南半球,向南运动【答案】(1)C(2)D【解析】【分析】(1)10月23日,地球公转运动处于秋分日和冬至日之间,也就是图中的丙段,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2)10月23日,地球公转运动处于秋分日和冬至日之间,也就是图1中的丙段,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且还在向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各地气温越来越低,白昼时间越来越短。
故答案为:(1)C;(2)D;【点评】地球公转是地球绕着太阳的转动,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以及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北半球的二分二至分别是3月21是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6月22日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9月23是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12月22日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
2.甲骨文是我国古老的象形文字,最早发现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年”字的写法见图,其本义是:年成,五谷成熟。
引申为一年的收成。
古人用五谷成熟表示“一年”,这是因为()①地球自转周期是一年②地球公转周期是一年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周期为一年④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周期为一年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答案】 D【解析】【分析】解:古人用五谷成熟表示“一年”,这是因为地球公转周期是一年,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周期为一年,表现出了四季的变化;结合题意。
2018年初中毕业考试地理时事专题
2018年初中毕业考试地理时事专题第一篇:2018年初中毕业考试地理时事专题2018年广东省初中毕业考试地理时事专题港珠澳大桥全长55千米,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中间段的海底隧道两端各建一个人工岛。
下图为港珠澳大桥整体结构图。
读图完成1~3题。
1.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__________省珠海市的大型跨海大桥。
()A.广东省B.海南省C.台湾省D.福建省2.港珠澳大桥主桥在深水区设计的是海底隧道,这主要考虑的是()A.河水流速 B.节省投资 C.防御台风 D.河海联运3.海底隧道两端人工岛的主要功能是()A.方便游人观景 B.方便旅客休息C.抵御地震台风 D.利于桥隧转换港珠澳大桥全长55千米,大桥开通后,开车从香港到珠海的时间将由目前的3个多小时缩减为半个多小时。
据此回答4—5题。
4.修建港珠澳大桥的主导因素是()A.技术 B.地形 C.政治 D.经济 5.推测港珠澳大桥合理的限速最接近()A.60km/小时B.80km/小时C.100km/小时D.120km/小时读朝鲜半岛位置示意图,回答6—8题。
6.朝鲜半岛的地理位置重要,据图示河流可判断半岛的地势特征为()。
A.由东北向西南倾斜B.由西南向东北倾斜C.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为主D.以AB线为界,分为山地与平原 7.朝鲜半岛形状狭长,东岸平直,西岸曲折。
下列海岸地貌选项中,与朝鲜半岛东部、西部海岸相对应的是()。
A.乙、丁B.乙、丙C.乙、甲D.戊、甲 8.关于朝鲜半岛,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势东高西低 B.属于季风气候,南部呈现明显的海洋性C.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 D.南北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方面差别大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基本上形成了六大汽车产业群,同时新能源汽车也已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
读图表回答9—11题。
传统汽车与纯电动汽车部分参数对比表我国汽车产业群分布图9.从地理方位看,汽车产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其分布还具有沿_______和沿_______的特点。
湖南衡阳2018中考历史一轮专题八“复兴号”发车和提速、港珠澳大桥、京新高速通车—科技进步促进社会发展
线索
3
工业革命与工业化(2015.28)
1. 中国工业化进程
2. 世界工业化进程
角度设问 【角度一:原因类】 1. 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 (1)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长期相对稳 定的政治格局为科技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环境; (2)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促进科技的进步; (3)各民族间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相互 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4)教育和科举的发展促进了科技进步; (5)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刻苦钻研、重视调查研究 的优良传统,富于智慧和创新精神; (6)明清以前,中国历代统治者大都实行对外开放 政策; (7)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代文明, 文化传承没有间断。
线索 项目
2
三次科技革命(2012.27)
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领先国家
主要标志
第一次工业 第三次科技 第二次工业革命 革命 革命 18世纪60年 20世纪四五 19世纪中后期 代 十年代 19世纪上半 19世纪末20世纪 正在进行 期 初 英国 美、德 美国 瓦特改良的 电子计算机 蒸汽机广泛 电力的广泛使用 的广泛使用 使用
线索
线索梳理 1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2016.29)
1. 造纸术 (1)西汉早期出现麻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 的纸。 (2)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 (“蔡侯纸”)。降低了造纸成本,提高了纸的产量 和质量。 (3)传播:首先传入朝鲜、日本,公元8世纪传入阿 拉伯,经阿拉伯传入欧洲,最后传遍全世界。 (4)意义:有利于信息的记录、继承和传播,促进 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传入欧洲后促进了欧洲 文化的发展,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2018年高考地理 终极冲刺押题卷 交通
高考地理终极冲刺押题卷:交通一、选择题2012年12月28日东北网报道以桥隧结合方式修建的港珠澳大桥工程已进入攻坚阶段。
大桥贯通后,由香港开车到珠海或澳门,只需要不到20分钟。
读港珠澳大桥设计图,回答1~2题。
1.港珠澳大桥采用桥隧结合方式的原因是( )。
①减小对当地生态的破坏②当地地质基础不稳定,不利于桥梁的建设③节约建设成本,降低技术难度④保持珠江主航道的通航能力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2.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将会( )。
A.使珠海城区的重心向桥头方向偏移B.有利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经济联系C.削弱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D.给珠江航运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解析第1题,采取以桥代路、以隧道代路的方式可以减少交通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选D。
第2题,珠海位于大陆,大桥贯通会促进珠海借助港澳发展经济。
选A。
答案 1.D 2.A武九客运铁路专线项目规划全长198千米,在2013年全线建成。
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武九客运专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武九客运专线的修建有利于促进九江经济振兴②武九客运专线修建的最大制约因素是地形③武九客运专线可以激活全国铁路网④沿线地区生态环境良好,有利于高铁建设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4.在平原地区,武九客运专线多采用以桥代路的修建方式,可能的原因是( )。
A.节省建设投资B.减少占用耕地C.减少噪声扰民D.保护野生动物解析第3题,据题中信息可知,武九客运专线途经地区地形平坦,地形不是该铁路线建设的主导区位因素;武九客运专线可以激活该区域铁路网。
选D。
第4题,在平地区、交通线建设中以桥代路可以减少对耕地的占用,保护耕地资源。
选B。
答案 3.D 4.BB2C是英文商家对顾客)的缩写,是近年来依赖于互联网迅速崛起的新颖销售模式。
如众多年轻人购物首选的淘宝网即属此类经营模式。
读B2C交易流程示意图,完成下题。
5. B2C模式( )。
①是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重要方式之一②易受自然环境影响,成本高、利润低③宜将商业网点布局在中心商务区④依赖于现代物流业不断地发展A.①④ B.②④C.①③ 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方式。
2020-2021初中地理压轴题专题复习—地球和地图的综合附答案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2018年10月23日,全球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市举行。
左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右图为太阳直射点位置及移动方向示意图(地球运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运动)。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举行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A. 甲段B. 乙段C. 丙段D. 丁段(2)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位置及其移动方向是()A. 位于北半球,向北运动B. 位于北半球,向南运动C. 位于南半球,向北运动D. 位于南半球,向南运动【答案】(1)C(2)D【解析】【分析】(1)10月23日,地球公转运动处于秋分日和冬至日之间,也就是图中的丙段,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2)10月23日,地球公转运动处于秋分日和冬至日之间,也就是图1中的丙段,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且还在向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各地气温越来越低,白昼时间越来越短。
故答案为:(1)C;(2)D;【点评】地球公转是地球绕着太阳的转动,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以及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北半球的二分二至分别是3月21是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6月22日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9月23是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12月22日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
2.中国传统的风水学,古代称堪舆术,将天文、气候、地形、水文、生态等内容引进选择城址、构建环境的艺术之中。
四川阆中古城被称作“风水第一城”,旅游业发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阆中古城所属地形区是()A. 四川盆地B. 青藏高原C. 云贵高原D. 柴达木盆地(2)阆中古城濒临河流所属水系是()A. 长江水系B. 黄河水系C. 珠江水系D. 淮河水系(3)从传统风水学说来看,阆中古城是一个风水宝地。
据图分析,阆中古城城址选择的有利条件包括()①三面环水②北面靠山③矿产丰富④地势平缓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1)A(2)A(3)C【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阆中古城所属地形区是四川盆地。
【精品】2018年中考地理时事热点押题卷及答案
2018年中考地理时事热点押题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题)2018 年 2 月,经过 20 多天连续施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7日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
选址为图中难言岛(恩科斯堡岛)。
完成1-4题。
1.难言岛大致经纬度位置正确的是()A.164°E ,75°SB.164°W ,75°SC.136°W ,80°SD.136°E ,80°S 2.难言岛位于长城站的( )A.西南方B.东南方C.东北方D.西北方 3.难言岛与中山站相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A.纬度更高,白昼更短B.距离日界线更近C.没有极昼极夜现象D.淡水资源短缺4.南极洲比北冰洋更加寒冷的原因中,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②③④C.①④D.③④台湾著名诗人、《乡愁》作者余光中先生于2017年12月14日辞世,享年90岁。
他曾想到生命的终结是返乡,可以满足地睡去。
读图完成5-7题: 5.乡愁产生的地理原因不包括( )A. 人口迁移B. 经济全球化C. 城市化D. 逆城市化6. 下列地理现象中不能体现乡愁的是( )A. 个别投资者因为个人偏好,选择在工业区位条件并不十分优越的地方建厂B. 2018年2月,多条高速公路因为车流量太大短时间封闭C. 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D. 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民俗博物馆和民俗村3.工程选址的时候,考虑到了( )7.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半环状的环岛铁路,这样选择线路主要是考虑了哪种因素对铁路建设的影响 ( )A. 地形因素B. 河流因素C. 气候因素D. 矿产因素读下图读图和资料完成8-10题。
西成高铁全线于 2017 年 12 月 6 日开通运营,西安至成都的运行时间将由普快 11 个小时缩短为 4 小时8.西成高铁修建难度非常大,突出困难是( )A.穿越秦岭等山地,地形复杂,起伏大B.穿越横断山区一山有四季,气候条件复杂C.穿越高海拔地区,广泛分布永久冻土D.干旱多风沙,修建难度大,市场需求小9.西安所在平原也曾有天府之国美誉,与成都相比,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相对不足的是( )A.水分和热量B.光照和土壤C.劳动力数量D.市场需求10.两地都是美食之都,各自有享誉全国的特色食品,下面对应正确的是( )A.西安-火锅B.西安-羊肉泡馍C.成都-肉夹馍D.成都-拉面注:馍是特色传统面食,是把面粉加水调匀,发酵后蒸熟或烘焙、烤制而成的食品。
新疆地区中考地理总复习热点专题二复兴号高铁首发港珠澳大桥成功通车课件
2. 修建港珠澳大桥的意义包括(B) ①极大缩短两岸车程 ②促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 ③促进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长期繁荣稳定 ④加强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的联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修建港珠澳大桥的意义。修建港珠 澳大桥大大缩短香港、澳门、珠海之间的通行时间; 有利于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经济一体化;促进香港、 澳门、珠海三地文化交流,促进港、澳长期繁荣稳定; 促进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
热点精练
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计划于2017年底正式 开通,读该桥示意图,回答1~2题。
1. 在该桥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A) A. 台风 B. 暴雪 C. 凌汛 D. 沙尘暴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气象灾害。港珠澳大桥濒临南 海,夏秋季节多遭受台风袭击;港珠澳大桥位于北回 归线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不会出现暴雪、凌 汛和沙尘暴天气。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属于温带季风气 候;区内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为重要的农 业区,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长城以北的农作物熟制 为一年一熟,主要有春小麦、玉米、甜菜等,长城以 南的农作物熟制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主要有冬小 麦、棉花等。
角度 2 复兴号高铁建设的条件和作用
第三部分 热点专题
热点专题二 复兴号高铁首发、港珠澳大 桥成功通车
——重大工程沿线地区的自然、人文概况
热点1:2017年6月26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 准动车组“复兴号”,在京沪高铁正式双向首发。这标志 着中国高速动车组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热点2:港珠澳大桥于2009年12月20日动工建设。跨海逾 35公里,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2017年7月7日,港珠 澳大桥主体工程实现全线贯通,年底具备通车条件。
中考热点:港珠澳大桥、粤港澳大湾区 (含介绍+综合题)无答案
热点一:港珠澳大桥2018年10月24日,港澳珠大桥正式通车。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长55千米,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新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
大桥通车后,开车从香港到珠海的时间将由3个多小时缩减为半个小时。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对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影响深远。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约50千米,中间段是6千米长的海底隧道。
通车后,珠海至香港的车程将由3小时缩短到30分钟内。
1.港珠澳大桥跨海逾35千米,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这里的“海”是指__海。
2.港珠澳大桥连接了____省珠海市、____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图中A是_____(铁路干线),B是____经济特区。
3.港珠澳大桥中间段采用海底隧道的形式修建,是为了()A.欣赏海底风光B.便于大型轮船通行C.降低施工难度D.减少占用耕地4.在该桥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有( )A. 台风B. 暴雪C. 凌汛D. 沙尘暴5.港珠澳大桥加强了香港与祖国内地的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促进香港人口向大陆迁移,缓解其地狭人稠的状况B.促进香港博彩旅游业的发展,使其成为支柱产业C.促进人员物资的密集流动,强化香港自由贸易港发展D.促进内地向香港输送能源,利于香港发展大型重工业6.港珠澳大桥通车后香港到珠海的车程从三小时减少为半小时。
港澳地区哪个行业因此受益最大()A. 旅游业B. 金融业C. 制造业D. 国际贸易7.修建港珠澳大桥的意义包括( )①极大缩短两岸车程②促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③促进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长期繁荣稳定④加强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的联系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热点二:粤港澳大湾区2019年2月18日,国家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标志着粤港澳合作发展进入了新时代。
北京市2018年中考地理 热点二 复兴号高铁首发、港珠澳大桥成功通车同步测试(含解析)
热点二复兴号高铁首发、港珠澳大桥成功通车——重大工程沿线地区的自然、人文概况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计划于2017年年底正式开通。
读该桥示意图,回答1~2题。
1. 在该桥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A. 台风B. 暴雪C. 凌汛D. 沙尘暴2. 修建港珠澳大桥的意义包括( )①极大缩短两岸车程②促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③促进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长期繁荣稳定④加强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的联系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约50千米,中间段是6千米长的海底隧道。
2017年7月28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西人工岛主体建筑,顺利封顶,预计2017年年底建成通车。
据此,完成3~4题。
3. 港珠澳大桥跨海逾35千米,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这里的“海”是指( )A. 渤海B. 黄海C. 东海D. 南海4. 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后,有利于哪个工业基地的发展( )A. 辽中南B. 京津唐C. 长江三角洲D. 珠江三角洲2017年6月26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在京沪高铁正式双向首发。
据此回答5~7题。
5. 京沪高铁南北连接的我国两大工业基地是( )①京津唐工业基地②沪宁杭工业基地③辽中南工业基地④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6. 京沪高速铁路纵贯了我国三大直辖市和山东省、河北省、安徽省、________。
( )A. 河南省B. 江苏省C. 江西省D. 陕西省7. 京沪高速铁路途经下列哪个地形区 ( )A. 青藏高原B. 黄土高原C. 四川盆地D. 华北平原8.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
我国取得如此非凡成就主要归功于大力发展了( )A. 机械工业B. 高新技术产业C. 冶金工业D. 飞机制造工业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9年道德与法治中考材料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重大时政
热点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热点命题解读】材料一:港珠澳大桥成为世界首创2018年10月24日,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这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堪称交通工程界的“珠穆朗玛峰”。
港珠澳大桥集桥、岛、隧道于一体,为世界首创。
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世界最长的跨海钢桥,用钢量可修建近60座艾菲尔铁塔。
同时,大桥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沉管海底隧道,全长约6.7公里。
1.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表明了什么?(1)我国积极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就。
(2)我国坚持创新,科技水平发展迅速,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2.港珠澳大桥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首创?(1)我国始终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稳步推进。
(2)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正确的方针路线。
(3)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奋斗,敢于创新。
3.港珠澳大桥集桥、岛、隧道于一体,为世界首创。
这给我国的创新发展带来哪些启示?(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3)创新驱动是国家国运所系。
4.看到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小莫倍感兴奋和激动。
这种情感源自什么?(1)爱国主义情怀。
(2)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3)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强大,人民才更有尊严等。
材料二:港珠澳大桥彰显中国奋斗精神港珠澳大桥是科技工程,也是人心工程,再好的方案和技术最终都需要人去完成。
大桥每一个节点的进展、每一次攻关、每一次创新,都蕴含着可经受历史考验的中国工匠精神。
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在高温、高湿、高盐的环境下,一线建筑工人舍身忘我,以“每一次都是第一次”的初衷,焊牢每一条缝隙,拧紧每一颗螺丝,筑平每一寸混凝土路面,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劳作中,将大桥平地拔起。
5.港珠澳大桥彰显了哪些中国奋斗精神?(1)敢为人先、探索新知的创新精神。
中考热点:港珠澳大桥热点题无答案
热点:港珠澳大桥2018年10月24日,港澳珠大桥正式通车。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长55千米,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新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
大桥通车后,开车从香港到珠海的时间将由3个多小时缩减为半个小时。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对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影响深远。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约50千米,中间段是6千米长的海底隧道。
通车后,珠海至香港的车程将由3小时缩短到30分钟内。
1.港珠澳大桥跨海逾35千米,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这里的“海”是指__海。
2.港珠澳大桥连接了____省珠海市、____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图中A是_____(铁路干线),B是____经济特区。
3.港珠澳大桥中间段采用海底隧道的形式修建,是为了()A.欣赏海底风光B.便于大型轮船通行C.降低施工难度D.减少占用耕地4.在该桥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有( )A. 台风B. 暴雪C. 凌汛D. 沙尘暴5.港珠澳大桥加强了香港与祖国内地的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促进香港人口向大陆迁移,缓解其地狭人稠的状况B.促进香港博彩旅游业的发展,使其成为支柱产业C.促进人员物资的密集流动,强化香港自由贸易港发展D.促进内地向香港输送能源,利于香港发展大型重工业6.港珠澳大桥通车后香港到珠海的车程从三小时减少为半小时。
港澳地区哪个行业因此受益最大()A. 旅游业B. 金融业C. 制造业D. 国际贸易7.修建港珠澳大桥的意义包括( )①极大缩短两岸车程②促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③促进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长期繁荣稳定④加强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的联系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
高中地理知识点:《中国交通和港珠澳大桥》真题再现与模拟试题
高中地理:《中国交通和港珠澳大桥》真题再现与模拟试题真题再现(2018·北京卷)2018年4月,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开始铺轨。
读图1,回答第1~2题。
1.图示区域A.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B.河流的流向自西向东C.自然景观为高寒荒漠D.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2.川藏铁路开通后,能够①缓解青藏铁路运输压力②改善西藏物资供应③消除区域内灾害的影响④促进地域文化交流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1.D 2.B【解析】1.据图,该区域为我国西南地区,结合板块分布可知该区域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A错误;地势决定河流的流向,据图可知,图示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B错误;四川盆地自然景观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错误;青藏高原为我国第一级阶梯,四川盆地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因此该区域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D正确。
故选D。
2.据图可知,川藏铁路开通后,增加了进藏通道,可以缓解青藏铁路运输压力,改善西藏物质供应,促进西藏和区外的文化交流和联系,①②④正确;但不能够消除区域内灾害的影响,②错误。
故选B。
(2017江苏单科)下图为“上海港口迁移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港口区位迁移形成的拓建模式是 ( )A.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干流港B.深海港→门户港→干流港→支流港C.干流港→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D.支流港→干流港→门户港→深海港4.洋山港建设对上海发展最重要的意义是 ( )A.促进城市内部功能的变迁B.加速临港工业的快速发展C.提升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D.推动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答案:3.D 依据图例可知,港口迁移由1时期向6时期不断变化:图示1时期港口位于黄浦江的支流苏州河上,属于支流港;2、3时期港口位于黄浦江干流上,属于干流港;4时期港口位于黄浦江干流上和海岸线处,属于干流港和门户港;5时期港口位于海岸线处,属于门户港;6时期港口位于海洋中的洋山港,属于深海港。
故D正确。
备战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附详细答案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下列小小题。
材料一粤港澳大湾区包括广东、深圳、珠海等九市以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是全球继纽约、旧金山、东京后的第四大湾区。
“湾区经济”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
港珠澳大桥已于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
材料二:(1)图一中属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那天,图二中地球正运行至cd之间,四大湾区均昼短夜长B. 四大湾区均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拥有便利的交通条件C. 四大湾区所在国家之间的合作称为“南南合作”D. 甲湾区的“硅谷”依托斯坦福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成为美国乃至世界最具有影响力的高新技术园区。
(3)对图一中①、②、③、④点描述正确的是()A. 达州市 (31.2°N, 107.5°E)位于③点的东南方向B. ①、②、③、④点中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的是④点C. ①点的经纬度位置是(40°N, 80°W)D. ①、②、③、④点中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只有②点【答案】(1)D(2)C(3)A【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甲是旧金山大湾区,乙是纽约大湾区,丙是东京大湾区,丁是粤港澳大湾区。
故D符合题意。
(2)读图分析可知,当地球公转到图中a、b、c、d四地时,分别是北半球的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
A.根据题意可知,2018年10月24日正值秋分至冬至日之间,此时地球正运行至cd之间,四大湾区均位于北半球,此时昼短夜长,A不符合题意:B.四大湾区都位于中低纬沿海地区,交通便利,B不符合题意;C.四大湾区中的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美国、日本属于发达国家,因此四大湾区所在国家之间的合作称为“南北对话”,C符合题意;D.甲湾区的旧金山“硅谷”依托斯坦福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成为全球闻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D不符合题意;(3)读图可知:A.达州市 (31.2°N, 107.5°E)位于③点的东南方向,A符合题意;B. ④点位于西半球、南半球、低纬度, B不符合题意;C. ①点的经纬度位置是(40°W, 80°N),C不符合题意;D.①、②、③、④点中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有②、③两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D;(2)C;(3)A。
高中地理港珠澳大桥试题汇编
时事地理 | 地理视角下的港珠澳大桥2017年7月7日,世界最长海底隧道——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贯通,标志着港珠澳大桥主体全线贯通。
年底具备通车条件后,届时从香港到珠海、澳门陆路车程由3.5小时缩短为半小时。
从1983年第一次提出港珠澳大桥构想,到2003年立项,再到2009年动工,至今已有34年。
一桥飞架三地。
“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古人的诗句在今天已经变为现实。
1港珠澳大桥简介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的组成部分和跨越伶仃洋海域的关键性工程,将形成连接珠江东西两岸的新的公路运输通道。
港珠澳大桥的起点是香港大屿山,经大澳,跨越珠江口,最后分成Y字形,一端连接珠海,一端连接澳门。
整座大桥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
它是全球第一例集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大桥;沉管隧道,也是当今世界上最长、埋深最深、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沉管隧道;港珠澳大桥也是目前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大桥能抗16级台风、8级地震,它的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
2修建中面临的困难水文状况:伶仃洋是珠江最大的喇叭形河口湾,虽属弱潮河口,但其下有两个深海沟,即便是无风天气,看似平静的海面,也会形成凶猛的涌浪。
涌浪是风停止后或风已削弱,改变了原来风向,在海面上留下的波浪。
涌浪是海面上由其他海区传来的(远处的风),或已经过去的风所引起的波浪。
“无风三尺浪”指的就是涌浪。
风浪是由当地风产生,且一直处在风的作用之下的海面波动状态。
---涌浪与风浪的区别气候:季风气候,多暴风雨,尤其是夏秋季节容易受到台风的侵袭。
地质:位于珠江的入海口,地基不稳;海底地质状况复杂,对施工影响大;其它:海域宽阔,桥梁长度大;海底隧道长度大,埋藏深,技术要求高;海水腐蚀性强,对建筑材料的要求高;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横跨三个区域,协调困难等。
3大桥为何要用“桥隧'构造大桥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是以公路桥的形式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
备战初中地理综合题专题复习【地球和地图】专题解析含答案解析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下列小小题。
材料一粤港澳大湾区包括广东、深圳、珠海等九市以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是全球继纽约、旧金山、东京后的第四大湾区。
“湾区经济”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
港珠澳大桥已于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
材料二:(1)图一中属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那天,图二中地球正运行至cd之间,四大湾区均昼短夜长B. 四大湾区均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拥有便利的交通条件C. 四大湾区所在国家之间的合作称为“南南合作”D. 甲湾区的“硅谷”依托斯坦福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成为美国乃至世界最具有影响力的高新技术园区。
(3)对图一中①、②、③、④点描述正确的是()A. 达州市 (31.2°N, 107.5°E)位于③点的东南方向B. ①、②、③、④点中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的是④点C. ①点的经纬度位置是(40°N, 80°W)D. ①、②、③、④点中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只有②点【答案】(1)D(2)C(3)A【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甲是旧金山大湾区,乙是纽约大湾区,丙是东京大湾区,丁是粤港澳大湾区。
故D符合题意。
(2)读图分析可知,当地球公转到图中a、b、c、d四地时,分别是北半球的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
A.根据题意可知,2018年10月24日正值秋分至冬至日之间,此时地球正运行至cd之间,四大湾区均位于北半球,此时昼短夜长,A不符合题意:B.四大湾区都位于中低纬沿海地区,交通便利,B不符合题意;C.四大湾区中的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美国、日本属于发达国家,因此四大湾区所在国家之间的合作称为“南北对话”,C符合题意;D.甲湾区的旧金山“硅谷”依托斯坦福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成为全球闻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D不符合题意;(3)读图可知:A.达州市 (31.2°N, 107.5°E)位于③点的东南方向,A符合题意;B. ④点位于西半球、南半球、低纬度, B不符合题意;C. ①点的经纬度位置是(40°W, 80°N),C不符合题意;D.①、②、③、④点中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有②、③两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D;(2)C;(3)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点专题二复兴号高铁首发、港珠澳大桥成功通车——重大
工程建设沿线地区的自然、人文概况
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计划于2017年底正式开通,读该桥示意图,回答1~2题。
1. 在该桥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A )
A. 台风
B. 暴雪
C. 凌汛
D. 沙尘暴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气象灾害。
港珠澳大桥濒临南海,夏秋季节多遭受台风袭击;港珠澳大桥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不会出现暴雪、凌汛和沙尘暴天气。
2. 修建港珠澳大桥的意义包括( B )
①极大缩短两岸车程
②促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
③促进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长期繁荣稳定
④加强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的联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修建港珠澳大桥的意义。
修建港珠澳大桥大大缩短香港、澳门、珠海之间的通行时间;有利于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经济一体化;促进香港、澳门、珠海三地文化交流,促进港、澳长期繁荣稳定;促进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约50千米,中间段是6千米长的海底隧道。
2016年6月29日,主体桥梁成功合龙,预计2017年年底建成通车。
据此读图,完成3~4题。
3. 港珠澳大桥跨海逾35千米,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这里的“海”是指( D )
A. 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D. 南海
【解析】本题考查港珠澳大桥的地理位置。
港珠澳大桥跨珠江口,珠江口属于南海。
4. 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后,有利于哪个工业基地的发展( D )
A. 辽中南
B. 京津唐
C.长江三角洲
D. 珠江三角洲
【解析】本题考查港珠澳大桥对我国工业区的影响。
港珠澳大桥以公路桥的形式连接了香港、珠海和澳门,加强了珠江口东岸与西岸的联系,有利于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发展,其余工业基地地理位置较远。
2017年6月26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在京沪高铁正式双向首发。
据此,回答5~7题。
5. 京沪高铁南北连接我国两大工业基地是( A )
①京津唐工业基地②沪宁杭工业基地
③辽中南工业基地④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京沪铁路连接的工业基地。
京沪高速铁路的起止点城市是北京和上海,北京是京津唐工业基地的核心城市,上海是沪宁杭工业基地的核心城市,故京沪高铁南北连接京津唐工业基地和沪宁杭工业基地。
6. 京沪高速铁路纵贯了我国三大直辖市、山东省、河北省、安徽省和________省。
( B )
A. 河南省
B. 江苏省
C. 江西省
D. 陕西省
【解析】本题考查京沪铁路所经过的省级行政区。
京沪高速铁路纵贯了我国三大直辖市、山东省、河北省、安徽省和江苏省。
7. 京沪高速铁路途经下列哪个地形区( D )
A. 青藏高原
B. 黄土高原
C. 四川盆地
D. 华北平原
【解析】本题考查京沪铁路经过的地形区。
京沪高速铁路自北向南经过的地形区有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8.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
我国取得如此非凡成就主要归功于大力发展了( B )
A. 机械工业
B. 高新技术产业
C. 冶金工业
D. 飞机制造工业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由题干可知,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科技含量很高,主要归功于大力发展了高新技术产业。
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港珠澳大桥是一个全长55公里,集路、桥、岛、隧为一体的工程,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78
大型基础设施,2017年7月1日主体工程实现全线贯通。
通车后,珠海至香港的交通时间将由现在的水路约1小时、陆路3小时以上,缩短到20至30分钟内,首次实现珠海、澳门与香港的陆路对接,将极大缩短港珠澳三地间的距离。
(1)港珠澳大桥跨越的水域①是珠江口;因其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在河口附近形成的地形区是珠江三角洲。
(2)图中②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其回归时间是1999年12月20日。
(3)图中虚线框内③表示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其由新界、九龙和香港岛组成。
(4)为了加强港澳地区与内地的联系,大陆将诸多交通线向南延伸,图中④是京九铁路;外埠船只也可以逆珠江而上。
(5)港澳与大陆内地的联系,更在于外引内联。
如图中⑤是深圳经济特区,利用地缘优势,成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