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分型、分级、分期Word版
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有哪些?
![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e0663c28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be.png)
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有哪些?
小荷医典
前天16:30·小荷医典官方账号
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有哪些
肿瘤的分型有WHO肿瘤分型标准、肿瘤分子表型检测等;肿瘤分级根据肿瘤类型而存在明显差异,常见为简明三级方案;肿瘤分期一般为TNM分期系统。
具体情况请以当地医院出具报告为准。
1.肿瘤的分型
可提示肿瘤起源细胞种类,一般以肿瘤中大于50%的组织结构类型进行分型诊断,即按照肿瘤中优势成份的组织学类型进行分类,常见WHO肿瘤分型有腺癌、鳞癌、黏液性癌、浆液性癌、上皮细胞癌等。
另外恶性肿瘤均具有异质性,有时可见肿瘤细胞多方向分化或不同组织学类型细胞混杂存在,此时可借助分子表型检测进行分型。
2.肿瘤的分级
提示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区分肿瘤细胞异型性大小,可用于评估患者预后。
常用简明三级方案,即高分化、低分化以及介于两者之间。
临床肿瘤类型多样,其分级方法也存在明显差异,尚无同一标准。
3.肿瘤的分期
目前多采用TNM分期系统,T指原发肿瘤大小及浸润范围,N指局部或远处淋巴结受累情况,M指远处脏器或组织转移情况,可用于评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情况。
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综合阐述肿瘤内在特征及外在侵袭情况,是一个整体,应根据自身情况综合分析。
本内容由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彭小东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肿瘤的分级与分期
![肿瘤的分级与分期](https://img.taocdn.com/s3/m/dd1ce3b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6e.png)
实性癌(硬癌)
实性癌(髓样癌)
实性癌(单纯癌)
(3)粘液癌(mucoid carcinoma) 或胶样癌(colloid carcinoma)
常见胃和大肠 主要特点: 癌组织内含有大量粘液
病理变化: 肉眼观: 镜下: 印戒细胞癌
二、间叶组织肿瘤
(一)间叶组织良性肿瘤 (二)间叶组织恶性肿瘤
二、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第九节 常见肿瘤举例
一、上皮组织肿瘤
(一)良性肿瘤 1、乳头状瘤 2、腺瘤
(二)恶性肿瘤 1、鳞状细胞癌 2、腺癌 3、基底细胞癌 4、尿路上皮癌
1、乳头状瘤
(1)组织来源 (2)好发部位 (3)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
皮
肤
肉眼:
镜下:
(4)注意: 外耳道 阴茎 易癌变 膀胱
特点: 1、好发中、老年人面部 2、很少转移 3、低度恶性 4、对放疗敏感
癌细胞似基底细胞: 体积小,立方形,核大
3、移行细胞癌 (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好发部位:膀胱、肾盂 病理变化:
肉眼观:呈乳头状、单发或多发
光镜下:癌细胞呈多层排列,异型性明显
4、腺癌(adenocarcinoma)
(1)管状腺癌 (2)实性癌 (3)粘液癌
( 1)管状腺癌:
癌细胞形成腺样结构,有腔 多见于胃肠道、肺、乳腺
胃腺癌
组织来源: 病理变化:肉眼:
镜下:
正常胃粘膜
200×
பைடு நூலகம்
胃腺癌
乳头状腺癌:伴有大量乳头状结构 囊腺癌:腺腔高度扩张呈囊状 乳头状囊腺癌:伴有乳头状生长的
①组织来源: ②好发部位: ③ 病理变化:
肿瘤的分型分级及分期
![肿瘤的分型分级及分期](https://img.taocdn.com/s3/m/b38d6e21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68.png)
肿瘤的分型分级及分期
肿瘤的分型分级及分期是肿瘤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这个过程涉及到对肿瘤的详细分析和分类,目的是提供更准确的疾病描述,引导更为个性化和精准的治疗方案。
现在,我们将详述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的过程和意义。
一、肿瘤的分型
肿瘤的分型是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特征来进行的。
主要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通常生长缓慢,病变范围有限,不会侵犯或转移到其他部位;而恶性肿瘤则生长迅速,侵犯周围组织,且有可能转移到其他部位。
在进一步的分类中,我们还可以根据肿瘤的起源组织来进行分型,如鳞状细胞癌、腺癌、肉瘤等。
二、肿瘤的分级
肿瘤的分级是根据肿瘤细胞的化学、形态和生物学特性,判定其恶性程度和预后。
通常,肿瘤的分级分为四级,即低级别(I、II)和高级别(III、IV)。
低级别肿瘤的细胞分化良好,生长缓慢,预后相对更好;高级别肿瘤的细胞分化差,生长迅速,预后比较差。
三、肿瘤的分期
肿瘤的分期是对肿瘤病性程度和扩散范围的评估,这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至关重要。
肿瘤的分期通常包含三个方面:肿瘤的大小(T),淋巴结是否受到侵犯(N),是否有远处转移(M)。
根据
这三个因素的不同组合,我们可以将肿瘤分为四期,从I期至IV期,肿瘤的严重程度逐步增加。
综合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我们可以对肿瘤的性质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这对于制定合适的治疗策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和生存期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准确的评估肿瘤的类型、级别和阶段,我们才能有效地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实现精准医学的理念,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肿瘤的分型分级分期
![肿瘤的分型分级分期](https://img.taocdn.com/s3/m/bdfb534f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3d.png)
肿瘤的分型分级分期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是肿瘤诊断的三个关键环节,对医生制定治疗方案、预测疾病进展及预后至关重要。
一、肿瘤的分型肿瘤的分型主要是根据肿瘤的组织学来源、形态结构和特征进行的。
肿瘤的类型非常多,包括表皮型、结缔组织型、淋巴造血组织型、神经组织型等等。
并且,不同类型的肿瘤会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生长、侵袭和转移的方式,对治疗的反应也有所不同。
比如,鳞状细胞癌和腺癌就是非常常见的两种肿瘤类型,前者源自表皮鳞状细胞,生长速度相对较快,易于侵润和转移,后者源自腺体,生长速度一般较慢,但也存在侵犯深部组织和器官、远处转移的可能。
二、肿瘤的分级肿瘤的分级是根据病理分析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和恶性程度来归类,一般将其分为低级别、中级别和高级别。
低级别肿瘤,也称为良性肿瘤,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较好,形态接近正常组织,特性相对稳定,生长缓慢,一般不侵及周围正常组织,也不远处转移。
中级别和高级别肿瘤,即恶性肿瘤,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差,形态远离正常组织,特性较为不稳定,生长速度快,不仅可以侵犯周围组织,还可以通过血液和淋巴进行远处转移。
这个分级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以及预测病情的发展趋势,为患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三、肿瘤的分期对于恶性肿瘤,分期是对肿瘤的大小、局部侵犯的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常用的分期系统有TNM分期,即T 为肿瘤,N为淋巴结,M为远处转移。
每个分类又分为0-4级,数字越大表示肿瘤程度越重。
分期可以帮助医生评价疾病的严重程度,预测疾病的预后,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分期较低的肿瘤,如果病灶相对局限,治疗控制相对较易,预后较好。
分期较高的肿瘤,扩散和侵犯比较严重,治疗困难,预后相对较差。
总之,对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确定其性质,预测其行为,为患者制定个性化和精准的治疗方案,对疾病的治疗,控制和预后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肿瘤的分型、分级、分期
![肿瘤的分型、分级、分期](https://img.taocdn.com/s3/m/7d7a11194a7302768e9939a4.png)
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发表者:杨军7782人已访问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呈现持续升高态势,据推测到2020年前,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将增加50%,不仅如此,恶性肿瘤的死亡人数也在全球迅猛上升[1],而在我国等发展中国家,这一趋势将更为明显,并具有显著的年轻化趋势。
因此,加强恶性肿瘤的防治研究,准确、客观评价肿瘤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制定治疗方案显得更为迫切。
肿瘤的分型(classification)、分级(grading)和分期(staging)是目前评价肿瘤生物学行为和诊断的最重要的三项指标,其中分级和分期主要用于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评估。
近数十年来,得益于生命科学和医学技术的突破性进展,肿瘤个体化治疗相关靶标的检测及包括靶向治疗在内的个体化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早期肿瘤的检出率,也明显改善了许多肿瘤的预后。
传统肿瘤分型、分级和分期的临床价值和意义也随之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本文拟深入分析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的生物学依据及临床价值,以期为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更为精确的分子生物学信息、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和疗效监测。
一、恶性肿瘤的病理分类(分型)尽管,关于肿瘤起源的干细胞理论和去分化理论的争论仍在持续,但是,机体各器官和组织、细胞均可发生肿瘤的事实却不可否认。
肿瘤细胞与其来源组织的相似或接近于正常组织的程度是肿瘤病理学分类(分型)的重要诊断依据,例如,角化型鳞癌出现不成程度的角化、腺癌具有分泌功能、黑色素瘤能够合成黑色素、滑膜肉瘤具有双向分化特征等等。
因此,肿瘤的病理学分型是最能反映肿瘤来源组织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和形态学特征的重要参数。
不同组织类型的肿瘤具有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和侵袭转移能力,例如,来源于消化道的粘液性癌粘液性癌(印戒细胞癌或粘液癌)较管状腺癌更易于发生淋巴结转移、预后更差,而乳腺粘液癌预后良好。
而从肿瘤细胞分化层面讲,低分化肿瘤较高分化肿瘤具有更强的侵袭转移能力、恶性程度更高。
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
![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https://img.taocdn.com/s3/m/437bee7b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ed.png)
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肿瘤是一种异常细胞的过度增生,形成肿块或肿瘤。
了解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评估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肿瘤相关问题。
一、肿瘤的分型肿瘤的分型是根据肿瘤的组织来源、形态特点及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分类的过程。
分型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类型,因此能够指导合理的治疗方案。
1. 组织来源分型根据肿瘤的组织或细胞来源,肿瘤可以分为上皮肿瘤、间叶肿瘤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
上皮肿瘤起源于上皮组织,如乳腺癌、肺癌等;间叶肿瘤起源于间质组织,如肉瘤等;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如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等。
2. 形态特点分型根据肿瘤的形态特点,肿瘤可以分为腺癌、鳞癌、混合型肿瘤等。
腺癌起源于上皮腺体,如乳腺腺癌;鳞癌起源于上皮表面,如肺鳞癌;混合型肿瘤则具有两种或更多不同的组织成分。
3. 分子生物学分型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发现,肿瘤的分子特征与预后关系密切。
例如,乳腺癌根据HER2、ER和PR的表达水平,可以分为不同的亚型,包括HER2阳性、激素受体阳性和三阴性亚型。
二、肿瘤的分级肿瘤的分级是根据其组织结构的异质性、细胞分化程度和细胞增殖指标等特征进行评估的过程。
分级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恶性程度,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肿瘤的分级通常采用三级制度,即G1、G2和G3。
G1表示肿瘤组织结构较为成熟,细胞分化良好,生长缓慢;G2表示肿瘤组织结构相对较为成熟,细胞分化中等,生长速度适中;G3表示肿瘤组织结构较不成熟,细胞分化差,生长速度较快。
分级的结果可以帮助医生预测肿瘤的侵袭性和预后评估。
一般来说,G1级别的肿瘤较为温和,预后相对较好;而G3级别的肿瘤则较为恶性,预后较差。
三、肿瘤的分期肿瘤的分期是根据肿瘤的扩散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情况进行分类的过程。
分期是评估肿瘤的临床扩散程度和分级的重要方式。
1. TNM 分期系统TNM分期系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肿瘤分期系统。
肿瘤分期大全
![肿瘤分期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31d4ea9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2a.png)
肿瘤分期大全肿瘤分期是指根据肿瘤的扩散程度和侵袭范围来评估肿瘤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预后情况的方法。
不同的肿瘤有不同的分期系统,下面将介绍常见肿瘤的分期方式。
1. 乳腺癌乳腺癌分期采用TNM系统,即肿瘤大小(T)、淋巴结受累情况(N)和远处转移(M)。
根据肿瘤的大小分为T1-T4,根据淋巴结的受累情况分为N0-N3,根据远处转移情况分为M0和M1。
通过组合T、N和M三项信息,可以得出乳腺癌的分期,如Ⅰ期、Ⅱ期、Ⅲ期等。
2. 肺癌肺癌的分期同样采用TNM系统。
T分期根据肺癌的大小和侵犯范围来确定,N分期根据淋巴结受累情况划分,M分期则根据是否存在远处转移来判断。
根据组合不同的T、N和M分期,肺癌可被分为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
3. 结直肠癌结直肠癌的分期也采用TNM系统。
T分期根据肿瘤在结肠或直肠内的侵犯范围来判断,N分期根据淋巴结受累情况进行分类,M分期则根据有无远处转移判断。
结合T、N和M三项指标,结直肠癌可被分为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
4. 胃癌胃癌的分期常常使用TNM分期系统。
T分期根据胃癌的侵犯深度来分类,N分期根据淋巴结转移情况来评估,M分期根据是否存在远处转移来判断。
通过综合T、N和M三项指标,胃癌可被分为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
5. 前列腺癌前列腺癌的分期通过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肿瘤在前列腺内的扩展程度和是否存在远处转移等信息进行评估。
前列腺癌的分期通常为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
6. 肝癌肝癌的分期使用了BCLC(巴塞罗那诊疗改善肝癌)分期系统。
根据肿瘤大小、肿瘤数量、肿瘤侵犯范围和患者的肝功能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将肝癌分为五个分期,即A、B、C、D和E。
7. 鼻咽癌鼻咽癌的分期采用了国际鼻咽癌分期系统。
该系统根据肿瘤的侵犯范围和淋巴结受累情况来判断肿瘤的分期,可分为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
总结:分期是肿瘤诊断和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不同种类的肿瘤根据其生长和扩散特点采用不同的分期系统。
肿瘤分期标准
![肿瘤分期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62d894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b.png)
肿瘤分期标准
肿瘤分期是指对肿瘤的大小、扩散范围以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等因素进行评估和分类,以便确定肿瘤的临床分期和预后,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不同类型的肿瘤有不同的分期标准,以下是一些常见肿瘤的分期标准举例:
1. 前列腺癌分期标准:
- T1期:肿瘤局限在前列腺内,不能触及或看到。
- T2期:肿瘤局限在前列腺内,可以触及或看到,但未侵犯周围组织。
- T3期:肿瘤侵犯前列腺周围组织。
- T4期:肿瘤侵犯邻近器官,如直肠等。
2. 肺癌分期标准(TNM系统):
- T分期:描述肿瘤的大小和侵犯范围。
- N分期:描述淋巴结转移情况。
- M分期:描述是否有远处器官的转移。
3. 乳腺癌分期标准:
- T分期:描述肿瘤在乳房内的大小和范围。
- N分期:描述淋巴结转移情况。
- M分期:描述是否有远处器官的转移。
4. 结肠直肠癌分期标准:
- T分期:描述肿瘤在结肠直肠内的大小和侵犯范围。
- N分期:描述淋巴结转移情况。
- M分期:描述是否有远处器官的转移。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肿瘤分期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上述仅为常见肿瘤的分期标准举例,并不包括所有类型的肿瘤。
具体的分期标准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所患肿瘤类型来确定。
肿瘤大小分级标准
![肿瘤大小分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fd0a7b4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25.png)
肿瘤大小分级标准
肿瘤大小分级标准是用于评估肿瘤大小的一种分类方法。
常用的肿瘤大小分级标准包括以下几种:
1. T分期:T分期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癌症学会(AJCC)制定的肿瘤分期标准,用于评估肿瘤在原发部位的大小。
T分期标准根据肿瘤的大小和侵犯的范围将肿瘤分为
T1、T2、T3和T4四个阶段,T1表示较小的肿瘤,T4表示较大的肿瘤。
2. 肿瘤直径:肿瘤直径一般是指肿瘤在最大直径上的大小。
常用的分类是小于或等于2厘米的肿瘤为微小肿瘤,大于2厘米小于或等于5厘米的为小肿瘤,大于5厘米小于或等于10厘米的为中型肿瘤,大于10厘米的为大肿瘤。
3. Breslow厚度:Breslow厚度是用于分期恶性黑色素瘤的标准,它通过测量肿瘤在皮肤内的垂直距离来评估肿瘤的大小。
通常以毫米为单位,Breslow厚度越大,表示肿瘤越厚。
4. 肿瘤体积:肿瘤体积是通过测量肿瘤在三个维度(长度、宽度和高度)上的大小,计算体积的大小。
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按照肿瘤体积的大小将肿瘤分为小、中、大等等。
不同类型肿瘤的大小分级标准可能有所不同,具体应根据医学专业机构或组织的指导来确定肿瘤大小分级标准。
肿瘤的分类与分期
![肿瘤的分类与分期](https://img.taocdn.com/s3/m/75b06f0c43323968011c9281.png)
肿瘤TNM分期
国际癌症联盟(UICC) TNM分期 T:Tumor,原发肿瘤的范围 N:Lymph Node,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范围 M:Metastasis,远处转移
(二) 区域淋巴结(N) ① Nx —区域淋巴结(转移)不明; X 代表未知。 ②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0 代表没有。 ③ N1、N2、N3 —区域淋巴结侵犯递增。
TNM通用定义
(三) 远处转移(M) ① Mx —远处转移存在与否不能确定; ② M0 —远处转移不存在; ③ M1 —远处转移存在。
织
骶尾部
成黑色素 黑痣 细胞瘤
恶性黑色素瘤 皮肤、眼、粘膜、 口腔、鼻腔、食管、 阴道、阴茎、直肠
良性与恶性肿瘤的比较
生长特性
良性肿瘤
生长方式 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
生长速度 通常缓慢生长
边界与包膜 边界清晰,常有包膜
质地与色质 接近正常组织
浸润性
少数伴局部浸润
转移性
不转移
复发
一般不复发
恶性肿瘤 多为浸润性生长 生长较快,常无止境 边界不清,常无包膜 与正常组织差别较大 一般有浸润蔓延现象 一般多伴有转移 治疗不及时常易复发
大于3cm 累及主要支气管,但距离隆突(气管分成左右主
要支气管的地方)超过2cm 已经扩散到脏层胸膜部分阻塞了气道,但没有造
成全肺萎陷或肺炎。
TNM 分 期 --非小细胞肺癌
T3:癌症具有以下一个或者多个特征: 扩散到胸壁、膈肌(将胸部和腹部分开的呼吸肌),纵隔 胸膜 (包裹着双肺之间空隙的膜),或者壁层心包(包裹 心脏的膜)。 累及一侧主支气管,距隆突(气管分成左右主支气管的地 方)少于2cm但不包含隆突。 已经长入气道足以造成全肺萎陷或者全肺炎。
第六章-肿瘤的分级与分期 ppt课件
![第六章-肿瘤的分级与分期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8cd77cff00bed5b9f31db8.png)
5.网状 F : 癌C间多无网状F
肉瘤C间多有网状F
6.转 移 : 多经L道转移
多经血道转移
第十节 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
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disease)某些病变虽然本 身不是恶性肿瘤,但具有发展为恶性肿瘤的潜能,患 者发生相应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这些病变称为癌 前病变。
好发部位:皮肤、肌肉、内脏器官等 (1) 毛细血管瘤:增生的Cap. (2) 海绵状血管瘤:扩张的血窦 (3) 静脉血管瘤:
3. 平滑肌瘤(Leiomyoma)
部位: 子宫 > 胃肠道 G:① 呈球形或结节状,质硬,边界清楚
② 切面呈灰白色,见编织状条纹 M:形态较一致的梭形SMC,排成束状,编织状核 呈长杆状,两端钝圆,核分裂像罕见
较快 浸润性生长,无包膜
境界不清楚 常发生坏死,出血,溃疡
常有转移 手术等治疗后较多复发 大,浸润破坏T器官,并发 坏死出血,感染,恶病质
第九节 常见肿瘤举例 一、上皮组织肿瘤
(一)上皮组织良性肿瘤 1、乳头状瘤(Papilloma):鳞状上皮/尿路上皮 G:呈指状或乳头状突起,菜花或绒毛状外观,其根
(二)恶性间叶组织肿瘤
癌与肉瘤的区别
癌
肉瘤
1.组织分化:
上皮T
间叶T
2.发病率: 较常见,多见于40
较少见,大多见于青
岁以上成人,
少年
3.大体特点: 质较硬、色灰白、
质软、色灰红、
较干燥
较干燥、鱼肉状
4.T学特点: 多形成癌巢,实
肉瘤C多弥漫分布,
质与间质分界清
实质与间质分界不清
楚,FT常有增生
间质血管丰富,FT少
(二) 上皮组织恶性肿瘤
肿瘤的分级与分期
![肿瘤的分级与分期](https://img.taocdn.com/s3/m/2a146aca6137ee06eff91822.png)
肿瘤的分级与分期-百度文库
肿瘤的分级:I级为分化良好,属低度恶性;II级为分化中等,属中度恶性;III级为分化很差,属高度恶性。
肿瘤的分期:根据原发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范围以及是否累及邻近器官、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血源性或其他远处转移确定肿瘤发展的程期或早晚。
国际上广泛采用TNM分期系统。
T是指肿瘤的原发灶,随着肿瘤的增大依次用T1—T4来表示;
N指局部淋巴结受累及,淋巴结未累及是用N0表示,随着淋巴结受累及的程度和范围的扩大,依次用N1—N3表示;
M指远处转移,无远处转移者用M0表示,有远处转移用M1表示。
原发肿瘤(T)分期
Tx: 原发肿瘤大小无法测量;或痰脱落细胞、或支气管冲
洗液中找到癌细胞,但影像学检查和支气管镜检查未发
现原发肿瘤
T0:没有原发肿瘤的证据
T1:单个肿瘤结节,无血管侵润
T2:单个肿瘤结节,并伴血管侵润;或多个肿瘤结节,最
大径均≤5cm
T3:多个肿瘤结节,最大径>5cm;或肿瘤侵犯门静脉或肝
静脉的主要分支
T4:肿瘤直接侵犯除胆囊以外的附近脏器;或穿破内脏腹膜。
肿瘤分类与分期
![肿瘤分类与分期](https://img.taocdn.com/s3/m/4f905f6b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93.png)
肿瘤分类与分期肿瘤是现代医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而对于肿瘤的分类与分期也是临床实践中的重要一环。
肿瘤的分类与分期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地了解肿瘤的类型、生长方式及预后,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肿瘤分类与分期的相关知识。
一、肿瘤分类肿瘤的分类是按照不同的标准将肿瘤分为不同的类型,以便于进行病理学研究和临床治疗。
肿瘤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如组织学分类、遗传学分类、生长方式分类等。
1. 组织学分类组织学分类是根据肿瘤起源的组织类型对肿瘤进行分类的方法。
常见的组织学分类包括上皮性肿瘤、间质性肿瘤和造血系统肿瘤等。
上皮性肿瘤主要源于上皮细胞,如乳腺癌、肺癌等;间质性肿瘤起源于支持组织,如脂肪瘤、纤维瘤等;造血系统肿瘤主要源于造血干细胞,如白血病、淋巴瘤等。
2. 遗传学分类遗传学分类是根据肿瘤的基因改变对肿瘤进行分类的方法。
不同的遗传变异可以导致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因此遗传学分类对于预测肿瘤的预后和治疗反应具有指导意义。
例如,乳腺癌可以分为雌激素受体阳性、HER2阳性和三阴性等不同亚型。
3. 生长方式分类生长方式分类是根据肿瘤的生长方式对肿瘤进行分类的方法。
肿瘤的生长方式可以是局部浸润性、包膜推移性或远处转移性等。
例如,乳腺癌的生长方式可以是以乳腺管为中心的区域性生长,也可以是侵犯邻近组织的局部浸润。
二、肿瘤分期肿瘤的分期是指根据肿瘤的大小、深度和蔓延范围等因素,将肿瘤分为不同的阶段,以便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预测患者的预后。
常用的肿瘤分期系统包括TNM分期和AJCC分期等。
1. TNM分期TNM分期是一种以肿瘤的大小(T)、淋巴结转移(N)和远处转移(M)为指标的肿瘤分期系统。
T表示原发肿瘤的大小和程度,依次分为T0、T1、T2、T3和T4等;N表示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分为N0、N1、N2、N3等级;M表示远处转移的情况,分为M0和M1。
例如,胃癌的分期可以是T2N1M0,表示原发肿瘤较大,有淋巴结转移但无远处转移。
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
![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https://img.taocdn.com/s3/m/4182499d0242a8956aece411.png)
.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呈现持续升高态势,据推测到2020年前,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将增加50%,不仅如此,恶性肿瘤的死亡人数也在全球迅猛上升[1],而在我国等发展中国家,这一趋势将更为明显,并具有显著的年轻化趋势。
因此,加强恶性肿瘤的防治研究,准确、客观评价肿瘤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制定治疗方案显得更为迫切。
肿瘤的分型(classification)、分级(grading)和分期(staging)是目前评价肿瘤生物学行为和诊断的最重要的三项指标,其中分级和分期主要用于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评估。
近数十年来,得益于生命科学和医学技术的突破性进展,肿瘤个体化治疗相关靶标的检测及包括靶向治疗在的个体化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早期肿瘤的检出率,也明显改善了许多肿瘤的预后。
传统肿瘤分型、分级和分期的临床价值和意义也随之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本文拟深入分析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的生物学依据及临床价值,以期为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更为精确的分子生物学信息、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和疗效监测。
一、恶性肿瘤的病理分类(分型)尽管,关于肿瘤起源的干细胞理论和去分化理论的争论仍在持续,但是,机体各器官和组织、细胞均可发生肿瘤的事实却不可否认。
肿瘤细胞与其来源组织的相似或接近于正常组织的程度是肿瘤病理学分类(分型)的重要诊断依据,例如,角化型鳞癌出现不成程度的角化、腺癌具有分泌功能、黑色素瘤能够合成黑色素、滑膜肉瘤具有双向分化特征等等。
因此,肿瘤的病理学分型是最能反映肿瘤来源组织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和形态学特征的重要参数。
不同组织类型的肿瘤具有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和侵袭转移能力,例如,来源于消化道的粘液性癌粘液性癌(印戒细胞癌或粘液癌)较管状腺癌更易于发生淋巴结转移、预后更差,而乳腺粘液癌预后良好。
而从肿瘤细胞分化层面讲,低分化肿瘤较高分化肿瘤具有更强的侵袭转移能力、恶性程度更高。
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
![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https://img.taocdn.com/s3/m/386ef366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53.png)
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而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对于医生和患者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将详细介绍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并探讨其对治疗和预后的影响。
一、肿瘤的分型肿瘤的分型是根据其组织学类型进行的分类。
根据肿瘤起源的不同,肿瘤可以分为上皮性肿瘤、间质性肿瘤和淋巴造血系统肿瘤三大类。
1. 上皮性肿瘤上皮性肿瘤起源于上皮组织,包括表皮上皮性肿瘤和腺上皮性肿瘤。
表皮上皮性肿瘤常见的有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等;腺上皮性肿瘤则包括乳腺癌、胃腺癌等。
2. 间质性肿瘤间质性肿瘤起源于间质组织,包括纤维组织、软骨组织等。
间质性肿瘤常见的有纤维肉瘤、软骨肉瘤等。
3. 淋巴造血系统肿瘤淋巴造血系统肿瘤起源于淋巴或造血组织,包括淋巴瘤、白血病等。
淋巴瘤根据细胞来源和病理特点又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等。
二、肿瘤的分级肿瘤的分级是根据其组织学分化程度和细胞学特征进行的评估。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根据肿瘤细胞形态和相对细胞多样性的指标,将肿瘤分为不同的级别。
分级的目的是为了评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了解其预后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常用的分级系统有肺癌的TNM分级系统、乳腺癌的Elston分级系统等。
三、肿瘤的分期肿瘤的分期是根据肿瘤的扩展范围和转移情况进行的评估。
通过分期可以确定肿瘤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期,帮助医生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常用的肿瘤分期系统是TNM分期系统,即根据肿瘤的大小(T)、淋巴结转移情况(N)和远处转移情况(M)来评估肿瘤的临床分期。
例如,胃癌的TNM分期将肿瘤分为I期、II期、III期和IV期,以指导相关的治疗措施。
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对于肿瘤的准确分型、分级和分期非常关键。
结语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评估了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扩展范围和转移情况等重要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评估预后和指导临床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7.6.1 肿瘤的分级与分期
![7.6.1 肿瘤的分级与分期](https://img.taocdn.com/s3/m/1b3e6fb2bd64783e08122b32.png)
恶性肿瘤的分级
与分期
恶性肿瘤的分级
恶性肿瘤的分期目录/CONTENTS
PART
01
PART
02
恶性肿瘤的分级
PART 01
01
肿瘤的分级
恶性肿瘤的分级 依据:肿瘤的病理形态特点。
意义:反应肿瘤的恶性程度。
分级:三级。
肿瘤分级
Ⅰ级:分化程度较高(高分化),恶性程度低。
Ⅱ级:分化程度中等(中分化),恶性程度中等。
Ⅲ级:分化程度低(低分化),恶性程度高。
恶性肿瘤的分期
PART 02
肿瘤分期
依据:肿瘤的大小、侵袭深度、扩散范围及转移情况。
意义:反映临床肿瘤生长扩散的范围和发展阶段。
分期: TNM分期法。
TNM分期法
T 指原发瘤的大小,用T1 ~ T4表示。
N 指局部淋巴结转移,N0表示无淋巴结内癌转移,用N1 ~ N4表示淋巴结内癌转的程度和范围。
M 指血道转移,M0表示无血道转移。
用M1、 M2表示。
谢 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发表者:杨军7782人已访问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呈现持续升高态势,据推测到2020年前,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将增加50%,不仅如此,恶性肿瘤的死亡人数也在全球迅猛上升[1],而在我国等发展中国家,这一趋势将更为明显,并具有显著的年轻化趋势。
因此,加强恶性肿瘤的防治研究,准确、客观评价肿瘤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制定治疗方案显得更为迫切。
肿瘤的分型(classification)、分级(grading)和分期(staging)是目前评价肿瘤生物学行为和诊断的最重要的三项指标,其中分级和分期主要用于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评估。
近数十年来,得益于生命科学和医学技术的突破性进展,肿瘤个体化治疗相关靶标的检测及包括靶向治疗在内的个体化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早期肿瘤的检出率,也明显改善了许多肿瘤的预后。
传统肿瘤分型、分级和分期的临床价值和意义也随之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本文拟深入分析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的生物学依据及临床价值,以期为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更为精确的分子生物学信息、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和疗效监测。
一、恶性肿瘤的病理分类(分型)尽管,关于肿瘤起源的干细胞理论和去分化理论的争论仍在持续,但是,机体各器官和组织、细胞均可发生肿瘤的事实却不可否认。
肿瘤细胞与其来源组织的相似或接近于正常组织的程度是肿瘤病理学分类(分型)的重要诊断依据,例如,角化型鳞癌出现不成程度的角化、腺癌具有分泌功能、黑色素瘤能够合成黑色素、滑膜肉瘤具有双向分化特征等等。
因此,肿瘤的病理学分型是最能反映肿瘤来源组织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和形态学特征的重要参数。
不同组织类型的肿瘤具有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和侵袭转移能力,例如,来源于消化道的粘液性癌粘液性癌(印戒细胞癌或粘液癌)较管状腺癌更易于发生淋巴结转移、预后更差,而乳腺粘液癌预后良好。
而从肿瘤细胞分化层面讲,低分化肿瘤较高分化肿瘤具有更强的侵袭转移能力、恶性程度更高。
目前,WHO肿瘤分型标准是公认的肿瘤分型方案,通常按照优势成份分型原则进行恶性肿瘤的分型,即以肿瘤主要组织学类型(>50%的组织结构)进行分型诊断。
然而,异质性(heterogeneity)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组织结构特点之一,许多恶性肿瘤(如结直肠癌和胃癌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多方向分化或不同组织学类型并存的现象,肿瘤的异质性也决定了恶性肿瘤复杂的临床生物学行为和预后。
显然,按照优势成份分型原则进行的WHO肿瘤分型方法无疑会在某种程度上忽视恶性肿瘤高度异质性的组织学特征,也掩盖了次要组织性类型对肿瘤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影响;同时,病理组织学诊断也易受恶性肿瘤千差万别的显微镜下形态学表现以及病理医师主观因素判断的影响,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分型不一致性。
此外,即使相同分型、分级和分期的肿瘤,由于其分子表型的差异,显示出完全不同的治疗反应和预后。
可见,按照优势原则进行的恶性肿瘤分型方案在反映肿瘤组织学特征、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满足肿瘤个体化治疗中对于肿瘤诊断精细化的要求。
因此,在传统肿瘤病理学分型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以肿瘤分子表型检测为核心肿瘤的分子分型诊断迫在眉睫[2-8]。
二、肿瘤的分级分化(cell differentiation)是指从胚胎时的幼稚细胞逐步向成熟的正常细胞发育的过程。
肿瘤细胞分化是指肿瘤细胞逐渐演化成熟的过程。
异型性(atypia)[9]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组织学特征,其实质是肿瘤分化程度的形态学表现,反映的是肿瘤组织在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上与其来源的正常组织细胞间不同程度的形态差异。
这种肿瘤组织异型性的大小可用肿瘤的分级(grading,G)来表示。
目前,简明三级方案最为常用:Ⅰ级(G1),即分化良好者(称为“高分化”),肿瘤细胞接近相应的正常发源组织,恶性程度低;Ⅲ级(G3),分化较低的细胞(称为“低分化”),肿瘤细胞与相应的正常发源组织区别大、分化差,为高度恶性;Ⅱ级(G2),组织异型性介于Ⅰ级和Ⅲ级之间者,恶性程度居中。
简明三级分级方案经多用于分化性恶性肿瘤,如腺癌、鳞癌等的异型性分级。
此外,还有学者将部分未显示分化倾向的恶性肿瘤称为未分化肿瘤,属于IV级(G4),为高度恶性。
在实际操作中,肿瘤的分级主要是根据显微镜下HE染色切片中肿瘤组织结构和细胞异型性的大小、核分裂像或增殖指数的多少、坏死范围、侵袭状况等[9-12]参数确定的。
并以分化最好的区域来确定肿瘤的组织学来源(分型),而以分化最差的区域来确定肿瘤的级别,可见,恶性肿瘤的分级反映的是肿瘤的内部特征,对于客观评估肿瘤的分化程度和生物学行为、预测预后具有很大参考价值。
一般说来,肿瘤分级越高,预后越差,但并非完全一致[13]。
然而,由于肿瘤组织结构的复杂性和异质性特征,不同类型肿瘤(例如腺癌、鳞癌、肾细胞癌、乳腺癌等等)均有其不同的结构特征和分级标准,且缺乏定量指标,此外,由于受取材充分程度和对诊断标准、异型性判读的主观性差异的影响,均并不同程度地影响到肿瘤分级的客观性、精确性和可重复性。
因此,精简分级参数、减少分级的级别、简化分级标准,增强可量化参数和临床可操作性及可重复性,是肿瘤分级的必然趋势。
在过去的几十年来,得益于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的卓越贡献,在此取得显著进展。
例如,在上皮内瘤变分级中将3级简化为高低两个级别的分级理念无疑为肿瘤组织学分级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
而核分裂、增殖指数(如Ki-67)等[14]的检测为恶性肿瘤的诊断和分级提供了可靠的可量化参数,其中Ki67作为评价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可量化参数,在肿瘤分级中的价值也日益被接受并广泛应用。
此外,Gleason等按腺体结构异型性提出的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系统[15,16]对于前列腺癌的分级也提供了一种较为合理的可量化分级方案,并被广泛使用。
作者也结合胃癌和结直肠癌WHO分型原则及其分化程度、生物学行为、侵袭转移能力,提出了一种新的胃癌和结直肠癌组织学分级-评分方案[17,18]。
免疫学评分进行的肿瘤分类也为量化分型与分级提供了新的方法[19] 。
三、肿瘤的分期肿瘤的分期(staging)是根据原发肿瘤的大小、浸润的深度、范围以及是否累及邻近器官、有无局部和远处淋巴结的转移、有无血源性或其他远处转移等参数来确定的,其的实质是反映肿瘤的侵袭转移程度,是评价恶性肿瘤侵袭转移范围、病程进展程度、转归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精确的肿瘤分期不仅是准确预测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可靠指标,也能为临床医师提供准确的患者分层管理依据,还是选择辅助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的基本前提。
在众多肿瘤分期方案1929年的Dukes分期中,由美国癌症联合会(The International 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AJCC))提出的TNM分期系统(TNM staging system)是目前被广泛接受和公认的能够反映恶性肿瘤进展、判断预后的最可靠的独立指标。
2010年,第七版 TNM staging (AJCC-7) [20]也已出版。
而肉眼及显微镜下对原发肿瘤的大小及浸润范围(T),局部淋巴结(N)受累情况及远隔脏器、组织中肿瘤转移情况(M)的判读是进行肿瘤TNM分期的三项直接可评价参数。
其中,淋巴结检测对于恶性肿瘤分期的精确性具有直接的影响[21-23],获得足够淋巴结是保证分期精确的前提。
所以,在AJCC第七版TNM分期中对于不同肿瘤推荐了进行可靠分期所需的最少淋巴结数量[24],例如,对于结直肠癌推荐至少10-14 淋巴结才能进行可靠的淋巴结分期. 虽然,不同肿瘤TNM分期中T、N、M判读界值不尽相同,但,一般而言,数字越大,病情越晚,预后越差。
众所周知,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侵袭转移能力取决于其特定的组织学类型(或免疫表型)和分化程度,也就是说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或免疫表型)和分化程度是真正影响TNM 分期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深入探讨恶性肿瘤的组织学分型(或免疫表型)和分级、全面检测肿瘤侵袭转移范围才是精确进行TNM分期的根本。
与肿瘤组织学分型与分级是肿瘤内在的特征参数不同,肿瘤的分期是描述肿瘤特征的外部参数,不仅取决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分级,还明显受到肿瘤所引发的临床症状出现的早晚、患者的临床耐受性、患者经济状况、医疗保障水平和患者就诊时间等主观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可见,患者就诊时间在相当大程度上也决定了肿瘤的TNM分期。
四、肿瘤分型、分级和分期之间的关系既往认为,TNM分期是反映恶性肿瘤进展、判断预后的独立指标,亦是决定手术切除范围、手术方式和合理辅助治疗方案的主要依据,而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分级的临床价值并不明确[13,25]。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恶性肿瘤组织学类型和分级对其侵袭转移能力和肿瘤预后的影响正被逐步认识:如前所述,肿瘤的分型和分级是肿瘤的内在本质特征:肿瘤的分型依赖于肿瘤组织细胞与正常组织细胞的形态相似性,肿瘤的分级取决于肿瘤来源组织的分化程度,均是反映肿瘤来源组织细胞的分化程度、结构特征和生物学行为等内在特征重要参数。
肿瘤的分期以原发肿瘤的大小及浸润范围、局部淋巴结及远隔脏器、组织受累范围为判读依据,是反映肿瘤侵袭转移能力的临床可观察参数。
肿瘤的TNM分期不仅取决于特定的肿瘤组织学类型(或分子表型)和分化程度,同时受到患者就诊时间的显著影响。
简而言之,肿瘤的分型描述的是肿瘤的来源,肿瘤的分级描述的是肿瘤的分化程度,而肿瘤的分型和分级决定了不同类型肿瘤特有的生物学行为和侵袭转移能力,进而决定了肿瘤的TNM分期。
TNM分期反映的是恶性肿瘤的进展程度、预示的患者到达预期生命终点的时间点。
因此,加强恶性肿瘤组织学分型、分级和免疫表型的研究是准确判断肿瘤进展程度、预后、制定临床治疗方案的之关键。
然而,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基因测序、荧光原位杂交、免疫组化、Real-time PCR 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后基因组学时代(post-genenomic era)的来临,对于肿瘤的认识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
基因突变、缺失或过表达以及染色体不稳定性(chromosomal instahility,CIN)、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等遗传学机制和CpG 岛甲基化(The CpG Island Methylator phenotype,CIMP)、蛋白磷酸化等表遗传学机制得以阐明[25-33],一系列肿瘤个性化治疗相关分子靶标被先后发现,大量特异性肿瘤靶向治疗药物也陆续上市,不仅为恶性肿瘤的预后预测和指导治疗提供了新的指标、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案[34],还在不同层面上改变着传统肿瘤病理分型、分级、分期的临床意义和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