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井小学数学公开课安排表
三下课时具体安排
三年级下册:教案报送进度与课题名称(具体内容参照新课堂课时内容)(共19周)1周:第一单元采访果蔬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第1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笔算(商是两位数);(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2、3页信息窗1第一个红点,新课堂第1、2页)第2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估算与植树问题;(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2页信息窗1绿点1及自主练习,第5页聪明小屋:植树问题;新课堂第2、3页第2课时)第3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综合应用;(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3—5页信息窗1第2个红点自主练习6、7题及新课堂4、5页第3课时)2周:第4课时: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8页信息窗2,第一个红点1和绿点1,“自主练习“第1、2、4、5题。
)第5课时:被除数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页信息窗2 红点2自主练习,新课堂第2课时)第6课时: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练习;(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8-9页信息窗,自主练习5及新课堂9页相关题目)3周:第7课时:连除及乘除混合运算顺序;(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0-11页信息窗3的第1个红点和自主练习的相关题目。
)第8课时:除加、除减混合运算;(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1页信息窗3的“第2个和第3个红点”及自主练习相关题目。
)第9课时:混合运算综合练习;(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12—13页自主练习,新课堂14-15页第3课时)4周:第10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笔算练习;(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15-16页,新课堂16—17页第1课时)第11课时:含有除法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混合运算练习;(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4---17页回顾整理与综合练习)第12课时:搭配问题及探索规律综合练习(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17页的第11题和“聪明小屋”,新课堂19页第3课时)5周:第二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第1课时:对称现象与轴对称图形;(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9、20页信息窗1红点,21页自主练习1-4题,新课堂23、24页)第2课时:镜面对称与练习;(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2页数学故事,新课堂第25页)第三单元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第1课时:整十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数口算;(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24—25页信息窗1,第1和第2红点内容,自主练习”第1-3题,新课堂第三单元第1课时)6周:第2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第25页,信息窗1第3个红点;自主练习4、5、6、7题;新课堂28页第2课时)第3课时:乘法的验算及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25页,信息窗1第4个红点和绿点;自主练习8、9题;新课堂第三单元第3课时。
小学数学公开课活动计划安排表
通过生动有趣的公开课,激发学生对数学 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本次活动目标与期望成果
目标
探索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方法,提高学 生学习兴趣和数学素养。
学生数学兴趣增强
通过公开课,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 情和兴趣。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参与活动的教师能够掌握更多创新教学 方法和策略。
校际合作与交流加强
促进不同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享 教育资源。
家长参与批改过程实施方案
1 2
家长培训
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提高家长对数学知识和批 改标准的认识,使家长能够更好地参与学生的作 业批改过程。
家长批改日
设立定期的家长批改日,邀请家长来到学校参与 学生的作业批改工作,加强家校合作。
3
线上互动平台
建立线上互动平台,方便家长随时了解学生的学 习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同时也方便家长和教师 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明确评估标准,包括学生参与度、互动效果、教学目标达成度等方面,以便对公开课效果进行客观评价。
04
课堂氛围营造与师生互动 技巧
良好师生关系建立途径探讨
01
02
03
互相尊重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 、思想和感受,同时也应 该让学生尊重教师的知识 和经验。
倾听与理解
教师应该倾听学生的想法 和意见,理解学生的需求 和困难,从而更好地指导 学生的学习。
06
活动总结与反思
本次活动成果回顾
教学目标达成
通过本次公开课,学生们掌握了数学基础知识,如加减乘除、分数 和小数的运算等,并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参与度提高
公开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竞赛和小组合作等,激发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部编三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李金城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面试试讲人教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课程名称《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授课人李金城学校名称金城乡刘村小学教学对象三年级科目数学课时安排1课时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小数的含义,理解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
(二)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①理解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②掌握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算理,根据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想通的,学生能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能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经历计算的全过程,同时经过合作交流共同总结笔算的一般方法,理解数位对齐的算理。
三、教学理念及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教学理念1、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注重学生的需求,注重学生的体验,注重学生的行动,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
2、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在体验的基础上内化知识,提高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
3、实行多样化的教学评价,调动不同特点的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多媒体正逐渐成为学生崭新的学习工具,在多媒体辅助下学习拓展了学与教的空间,使学生信息素养和知识水平的提高成为了必然。
本课设计集图、文、等信息于一体,自行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环节)教学内容及课件、资源内容学生、教师活动内容及目标媒体设备资源应用分析一、课前复习二、课前练习三、归纳意义四、探究方法1、填空。
在小数中,小数点左边是()部分,右边是()部分。
?2、笔算下面各题。
1617+2976=2613-268=3、结合上面两道算式,计算整数的加减法要注意什么?(1)相同数位对齐,相同位数要对齐,从低位算起。
2011班级总课程表
放
晚
学
赣榆县
九里小学 星期 班级 科目 一 (1) 午别
语文 1 李静 数学 房娜 语文 张海凤 苏丽娜 数学 语文 李慧 数学 闫琴 闫 琴 语 文 董 岩
石桥镇第二中心
星期三
小学课程总表
(中心小学盖章)
一 (2)
一 (3)
一 (4)
二 (1)
二 (2)
二 (3)
三 (1)
三 (2)
三 (3)
三 (4)
学
习作 尚芹 习作 习作 习作 习作 代娟 习作 陈光 习作 习作 习作 习作 习作
刘晓寒 张乃香
王婧婧 胡秀萍 张雪梅
李春艳 苏高宁 杨红艳 李贤翠 白文志
眼
体育 自习 房娜 校本 自习 苏丽娜 音乐 美术 刘娜 校本 品生 李慧 美术 李贞 美术 李贞 语文 董岩 体育 苏艳 校本 苏静 习作 赵玲 综实 赵玲 习作 张婷 品社 张婷 习作
保
习作
操
习作 尚芹 综实 尚芹 习作 习作 习作 习作 代娟 综实 代娟 习作 陈光 综实 陈光 习作 习作 习作 习作 习作
下 午
5 张雯雯 自习 6 李静 熊化秀 姜秀琳 董淑荣 刘晓寒 崔洋洋 王婧婧 董自娟 张雪梅 李春艳 苏高宁 杨红艳 李贤翠 白文志 刘晓寒 张乃香 综实 音乐 王婧婧 胡秀萍 张雪梅 综实 品社 综实 李春艳 苏高宁 杨红艳 李贤翠 白文志 品社 综实 综实 品社 综实
午
品社
学
美术 英语 科学 卢坚 英语 体育 数学 王玲 数学 英语 数学 英语 李婷 数学 李静
尚兰芳 宋忠诚 王庆霞
姜婷婷 盛贺厚
刘传翠 侍崇玮 尚修军
眼
自习 校本 校本 自习 音乐 体 育 苏 艳 校 本 董 岩 美术 李贞 自习 苏静 品社 赵玲 体育 英语 傅迎迎 体育 科学 卢坚 体育
第6课时通案
难点
理解小括号的意义,会正确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环节
教 学 活 动
二 次 备 课
一、复习导入
二探究
1.直接说得数。
4+3+3=5+0+3=
9-3-4=10-3+7=
2.说说4+3+3=9-3-4=
计算顺序。
1.教师出示例3主题图。
师:图中的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
小学数学学科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课 题
认识小括号
授课时数
1课时
主备人
李继全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认识小括号,初步了解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能准确判断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准确地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3.加强数学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判断地能力。
10 - (2 + 3 )= 5
5
7.师:带上“( )”,这样列式合理了吗?
8.小括号的写法:左边半圆,右边半圆,有小括号的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小括号有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
9.小结。
师: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应该怎样计算呢?
生: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生:两个小朋友在剪纸。
师:对呀,这两位小朋友在剪星星。
现在,图上出现了这些信息。(课件出示对话:有10个星星,先剪掉2个,再剪掉3个。)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提示:现在还剩几个星星?
2.小组讨论。
(1)应该怎样解决“现在还剩几个星星”这个问题。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课程纲要 李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学校名称:棋盘井实验小学课程类型:必修课程设计教师:李庆设计时间:2017.3使用年级:五年级课时数:72一、课程目标:1、数与代数(1)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 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一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3) 了解自然数、整数、奇数、偶数、质(素)数和合数。
(4)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意义,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参见例25)(5)会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转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6)能解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7)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出结果。
(8)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仍然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简算能力。
2、图形与几何(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操作等,在方格纸上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会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3)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能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并运用它们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
(5)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积和表面积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统计与概率(1)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柳屯、官仁店学区小学数学公开课安排表
柳屯镇学区数学教研组听课活动计划为了提高我组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艺术,从而提高每位教师个人的整体素质。
不断地促进教师之间交流学习,、相互提高、互相促进,制定听课计划如下:一、听课目标通过听课,教师之间进行业务交流、切磋、互动,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形成良好教学的风气,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改革深入有效地进行。
1、通过听课,增长知识,精通技艺、建立情感、树立道德、丰富管理经验、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2、通过听课,获取大量可靠的材料,找到生动的实例,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帮助教师端正教育思想,确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观念。
二、听课方式1、参与集体听课和个人听课相结合。
2、听课与评课有效结合。
3、随堂听课和有针对性听课相结合。
三、听课内容1、看授课教师是否明确教学目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授完课后是否达到目的。
2、看授课教师怎样处理和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是否把握住了教材的精神实质。
3、看授课教师用什么方法进行教学,教学结构是否完整,课中各环节安排是否适当;是否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
4、看整个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是否遵循教学规律。
看在传授知识时是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及在布置作业上是否适当、适量。
5、看授课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听课要求1、听课要有目的,或学习、或指导、或研究。
2、听课前要有所准备,听课要有针对性。
3、听课要严肃、认真,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
要记好笔记,要尊重对方的劳动,关闭一切通讯工具,不能互相交谈,每次听课要听完1节课,不得中途离开。
4、听课以后要及时与上课老师交流研讨,真挚诚恳地充分肯定优点,客观公正地指出不足,切磋如何改进,使听课更加有效。
附(柳屯、官仁店学区小学数学公开课安排表)柳屯、官仁店学区小学数学公开课安排表2017年3月9日。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3课时 阅览室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3课时阅览室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第六单元第3课时,阅览室。
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到加减法运算,具体包括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的计算题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方法,难点是让学生们能够理解加减法运算的原理,并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练习本等教具,以及学生们自己准备的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先给学生们展示一个阅览室的情境,比如:“阅览室里有3个小朋友在看书,又来了2个小朋友,现在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让学生们思考并回答。
2. 例题讲解:然后我会给学生讲解一些20以内的加减法题目,比如:3 + 2 = ?,4 1 = ?,让学生们跟随我一起计算。
3. 随堂练习:我会给每个学生发放一些练习题目,让他们独立完成,然后我会逐一讲解答案。
4. 小组合作:我会让学生们分组,互相出题并计算,增强他们之间的互动。
六、板书设计我会用黑板和粉笔,将今天学习的20以内的加减法题目和答案展示出来,方便学生们复习。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3 + 2 = ?2. 4 1 = ?3. 5 + 3 = ?4. 6 2 = ?答案:1. 52. 33. 84. 4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去阅览室实际运用所学的内容,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二、例题讲解在例题讲解环节,我会用简单的语言和清晰的步骤,向学生们展示如何进行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我会注重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运算的原理,而不仅仅是机械地记忆答案。
通过逐步讲解每个步骤,我希望能够让学生们清晰地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并能够自己动手进行计算。
北师版二下数学第1课时--上学时间公开课教案
第1课时上学时间活动目的: 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 每个人都要保护它, 做到节约每一滴水, 造福子孙万代。
活动过程:1.主持人上场, 神秘地说: “我让大家猜个谜语, 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 “愿意!”主持人口述谜语:“双手抓不起, 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 都要请它来。
”主持人问: “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答: “水!”一生戴上水的头饰上场说: “我就是同学们猜到的水。
听大家说, 我的用处可大了, 是真的吗?”主持人: 我宣布: “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水说: “同学们, 你们知道我有多重要吗?”齐答: “知道。
”甲: 如果没有水, 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
小熊说: 我们动物可喜欢你了, 没有水我们会死掉的。
花说: 我们花草树木更喜欢和你做朋友, 没有水, 我们早就枯死了, 就不能为美化环境做贡献了。
主持人: 下面请听快板《水的用处真叫大》竹板一敲来说话, 水的用处真叫大;洗衣服, 洗碗筷, 洗脸洗手又洗脚,煮饭洗菜又沏茶, 生活处处离不开它。
栽小树, 种庄稼, 农民伯伯把它夸;鱼儿河马大对虾, 日日夜夜不离它;采煤发电要靠它, 京城美化更要它。
主持人: 同学们, 听完了这个快板, 你们说水的用处大不大?甲说: 看了他们的快板表演, 我知道日常生活种离不了水。
乙说: 看了表演后, 我知道水对庄稼、植物是非常重要的。
丙说: 我还知道水对美化城市起很大作用。
2.主持人: 水有这么多用处, 你们该怎样做呢?(1)(生): 我要节约用水, 保护水源。
(2)(生): 我以前把水壶剩的水随便就到掉很不对, 以后我一定把喝剩下的水倒在盆里洗手用。
(3)(生): 前几天, 我看到了学校电视里转播的“水日谈水”的节目, 很受教育, 同学们看得可认真了, 知道了我们北京是个缺水城市, 我们再不能浪费水了。
(4)(生): 我要用洗脚水冲厕所。
3.主持人: 大家谈得都很好, 下面谁想出题考考大家, 答对了请给点掌声。
中华路小学一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安排表
12
研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百分数的意义》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教学案。
片区所有六年级数学老师
13
对期中练习卷进行班级,题型,改进措施等综合分析。
中华路六年级全体数学老师
14
金山小学主题研讨课,内容《百分数的意义》。
片区所有六年级数学老师
15
教研组开展“自查自纠”“互查共勉”的改进活动。
中华路六年级全体数学老师
16
研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折扣》《利息》《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有六年级数学老师
17
研讨本学期数学典型错题、难题汇总。
中华路六年级全体数学老师
18
研讨期末复习计划。分轮次研讨复习重点。
片区所有六年级数学老师
19
讨论复习研讨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体的人手》
中华路六年级全体数学老师
20
出期末综合练习卷
片区六年级全体数学老师
中华路小学六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安排表
周次
活动内容
活动范围
记录整理
1
研讨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安排。
片区所有六年级数学老师
2
《分数乘法》教学案研讨。
中华路六年级数学老师
3
观摩《分数与整数相乘》教学实录,并研讨。
中华路六年级全体数学老师
4
《分数除法》教学案研讨。
片区所有六年级数学老师
5
研讨本学期知识点双基过关检测内容。
中华路六年级全体数学老师
7
研讨本学期计算双基过关检测内容。
中华路六年级全体数学老师
8
桃园小学主题研讨课,内容《分数除以整数》
片区所有六年级数学老师
大水井小学一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大水井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计划及进度表( 2018 —— 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班级剖析】一、任教班级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状况剖析本班共有学生 39 名,男生 19 人,女生 20 人,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深入认识,我对班里的孩子已有了必定的认识。
刚步入小学阶段,有很多孩子还不可以立刻适应讲堂学习,个别孩子经常给我的讲堂教学设计带来很多的不便,但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声笑语。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术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必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着手操作、需要合作达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可是在碰到思虑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
这个学期我应当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砺的保持,并逐渐指引的思想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取的乐趣中。
二、学困生基本状况剖析本班级学困生有刘文泽、赵泽洋、冯天太、刘美燕、孙吉成等学生。
这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少勤苦研究的精神,总想偷懒,不造作业或许抄他人的作业。
造成我班的学困生基来源因以下: 1、学习动机问题,致使学习困难 2、学习策略问题,致使学习困难。
3、不良家庭环境致使学习困难。
家长素质广泛不高,对孩子的教育认识不够明确,且大多把重心放在“养”上,他们不会“育”,甚至在“养”上都有问题。
由于教学设计方法、内容等方面的原由,这部分学生广泛跟不上这里的学习,致使学习困难。
【教材剖析】一、教学设计内容这一册教材包含下边一些内容:认识图形(二),20 之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 100 之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想,认识人民币, 100 之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总复习。
二、教材的编写特色1/11的知识。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着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取对知识的理解。
(1)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供给学生熟习的详细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添联系实质的内容,为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觉数学与平时生活的亲密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供给丰富的素材。
大水井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大水井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计划及进度表(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班级分析】一、任教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39名,男生19人,女生20人,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深入了解,我对班里的孩子已有了一定的了解。
刚步入小学阶段,有许多孩子还不能马上适应课堂学习,个别孩子常常给我的课堂教案带来许多的不便,但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声笑语。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
这个学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二、学困生基本情况分析本班级学困生有刘文泽、赵泽洋、冯天太、刘美燕、孙吉成等学生。
这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
造成我班的学困生基本原因如下:1、学习动机问题,导致学习困难2、学习策略问题,导致学习困难。
3、不良家庭环境导致学习困难。
家长素质普遍不高,对孩子的教育认识不够明确,且大多把重心放在“养”上,他们不会“育”,甚至在“养”上都有问题。
因为教案方法、内容等方面的原因,这部分学生普遍跟不上这里的学习,导致学习困难。
【教材分析】一、教案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总复习。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案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1)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丰富的素材。
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材分析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材分析全册教材安排•数与代数领域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不管从课时仍是从内容分量上看,都仍然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这方面内容也是本册教材的要紧内容之一,教材共安排7个单元,分为五个部份。
1. 数的熟悉:第9单元“倍数和因数”,教学倍数与因数的含义,二、5和3的倍数的特点,素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
关于公倍数和公因数,将安排在五年级再学习。
2.数的运算:第1单元“乘法”,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相应的口算,即口算几百乘几十、几百几十乘几十、几十几乘几百。
第4单元“混合运算”,教学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并熟悉中括号。
第7单元“运算律”,教学乘法分派律,并应用乘法分派律进行简便运算,在练习中进一步安排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帮忙学生把握解题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0单元“用计算器探讨规律”,让学生用计算器探讨因数转变引发积的转变的规律和商不变的规律,并应用商不变的规律使除法笔算简便。
3.式与方程:第13单元“用字母表示数”,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求字母式子的值,字母式子的简单加减运算。
4.探讨规律:第6单元“找规律”,要紧教学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解决简单的搭配问题,同时学习并初步熟悉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中的规律。
5.解决问题:第11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要紧教学用画图的策略寻觅解题思路,并注意把列表、画图的策略结合起来应用。
•空间与图形领域新课程里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转变较大,本册的另一个要紧内容确实是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共安排4个单元,分三个部份。
1.图形的熟悉:第3单元“三角形”,教学三角形及其特点,三角形的分类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第5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依次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及其特点,为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打好基础。
2.测量:第2单元“升和毫升”,在教学体积之前,把升和毫升作为计量单位单独设置单元,体会容量的含义,熟悉计量单位升和毫升,和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学会简单的换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教研活动安排表
时间:2019.02
周次
活动内容
具体内容
备注
一
业务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学习
二
集体备课
“图形与几何”专题集体备课,六年级段
结合课程标准研读教参
三
教研课
潘果《圆锥的体积》
四
集体备课
“图形与几何”专题集体备课,五年级段
结合课程标准研读教参
五
教研课
闫西同《圆的认识》
结合课程标准研读教参
十四
教研课
李玲《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
十五
集体备课
“图形与几何”专题集体备课,一年级段
结合课程标准研读教参
十六
教研课
戚志好《多边形的初步认识》
十七
集体备课
期末复习方法专题研讨
重策略、组织形式研讨
十八
业务学习
“图形与几何”专题研究总结经验
十九
期末考试
六
集体备课
“图形与研课
王宗梅《立体图形的整理与复习》
八
期中复习研讨
期中复习策略研讨
期中复习
九
期中考试
十
期中质量分析
班级-年级-全校整体质量分析
十一
集体备课
“图形与几何”专题集体备课,四年级段
结合课程标准研读教参
十二
教研课
周迪《运算律》
十三
集体备课
“图形与几何”专题集体备课,三年级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