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天佑《无机化学》精编版

合集下载

宋天佑《无机化学》第5章

宋天佑《无机化学》第5章

CH4 分子中
C 元素为 -4 价
H 元素为 + 1 价
各原子轨道在空间的分布方向 固定。
为使成键轨道在对称性一致的 基础上最大程度地重叠
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当然要 具有方向性。
以 HCl 为例 +
3pz
z
1s
+
z
两成键轨道均以 z 轴为对称轴。
Cl 的 3pz 和 H 的 1s 轨道重
叠,只有沿着 z 轴进行,才能在保
E N- H =
= 375.3 kJ•mol-1
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同一种化
学键的键能经常是不同的。
键能表中的某化学键的键能数
据,一般是各种化合物中该化学键
的键能的均值。
2. 键长 键长 分子中成键两原子
核之间的距离叫键长。
键长 / pm C- C C=C CC 154 134 120
键能 / kJ•mol-1 368 682 962
证对称性一致的基础上,实现最大
程度的重叠。
Cl2 分子中成键的原子轨道,也要
保持对称性的一致和最大程度的重叠。 pz
+
pz
z
+
两成键轨道均以 z 轴为对称轴。
pz
+
pz z
+
原子轨道对称性被破坏的重叠 z pz pz
——


z
——
p s
+
+
+
这种方向上不能形成共价键。
5. 1. 3
共价键的键型
于是体系能量降低,即形成
化学键。
一对电子形成一个共价键。
形成的共价键越多,则体系能量

宋天佑《无机化学》第4章.

宋天佑《无机化学》第4章.
若 l = 2,则 m = 0, 1, 2 共 5 个值。
意义 间取向。
m 决定原子轨道的空
l 一定的轨道,如 p 轨道,因 l = 1,m 有 0,+ 1,-1 共 3 种 取值,故 p 轨道在空间有 3 种不同 的取向。
y
x
px
py
z
pz 轨道对应于
m = 0 的波函数
2pz 就是 2,1,0
E = -13.6 eV Z 2 n2
n 的数值大,电子距离原子核 远, 且具有较高的能量。
E = -13.6 eV Z 2 n2
对于 H 原子 n = 1 E = - 13.6 eV
n = 2 E = - 3.40 eV ……
E = -13.6 eV Z 2 n2
n E=0 即自由电子,其能量最大, 为 0。
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4. 1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
原子结构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解决 电子在原子核外的排布与运动方式。
所以研究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 是极其必要的。
4. 1. 1 微观粒子的性质
1924 年,法国年轻的物理学家 德•布罗意(de Broglie)指出:
对于光的本质的研究,人们长 期注重其波动性而忽略其粒子性。
在解方程求 时,要引入三个参 数 n,l 和 m。
且只有当 n,l 和 m 的取值满
足某些要求时,解得的波函数 才
是合理的解。
最终得到的波函数是一系列 三变量、三参数的函数
(r,, ) = R(r)•()•() n,l,m
波函数 最简单的几个例子
1,0,0
=
1
解出每一个原子轨道,都同时解 得一个特定的能量 E 与之相对应。

无机化学宋天佑第三版上册

无机化学宋天佑第三版上册

无机化学宋天佑第三版上册简介《无机化学宋天佑第三版上册》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宋天佑主编的无机化学教材的第三版上册。

该教材是无机化学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适用于大学本科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学与学习。

目录1.第一章:化学量与计量2.第二章:化学反应及其速率3.第三章:化学平衡4.第四章:离子水解与溶液pH5.第五章:弱电解质及其溶液的pH计算6.第六章:共沉淀和氧化还原反应平衡与倾向性7.第七章:无机络合物化学基础8.第八章:无机均相催化剂9.第九章:金属元素的化学品种与应用10.第十章:固体的结构第一章:化学量与计量1.1 物质的质量与量在本章中,我们将学习物质的质量和量的概念。

质量是一个物质所具有的惯性和引力性质的量的度量,质量单位是克。

质量的变化可以通过天平来测量。

物质的量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用符号n表示,量的单位是摩尔(mol)。

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它用来表示物质的量。

1.2 化学计量化学计量是研究化学反应中物质量关系的重要分支。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是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变化的。

化学计量是用来描述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比关系的方法。

化学计量中主要涉及到原子量、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和摩尔质量等概念。

原子量是一个元素中原子质量的平均值,是一个元素的相对质量。

分子量是一个分子中原子质量的总和,是一个分子的相对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物质的分子质量与碳-12的相对质量之比,是一个无量纲的量。

摩尔质量是一个物质的质量与该物质的摩尔数量之比,是一个量的单位是克/摩尔。

1.3 配位化学基础配位化学是无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配位化合物的性质和合成方法。

配位化合物是由一个或多个配体与一个或多个中心金属离子或原子通过配位键结合而成的。

配位化学中涉及到配位数、配位物、配位键等概念。

配位数是指周围配位原子或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或原子的配位键数。

配位物是由一个或多个配位体和一个中心金属离子或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配位键是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或原子之间的化学键。

宋天佑《无机化学》337页PPT

宋天佑《无机化学》337页PPT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宋天佑《无机化学》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说课宋天佑《无机化学》.ppt

说课宋天佑《无机化学》.ppt

.精品课件.
12
从式 R = pV

nT
R = 8.314 J•mol-1•K-1
看出 pV 乘积的物理学单位为 焦耳 (J)
.精品课件.
13
p
Pa N•m-2
V
m3
所以 pV 的单位为 N•m-2•m3
= N•m
=J
从物理学单位上看 pV 是一种功。
.精品课件.
14
pV R = nT 若压力 p 的单位为 Pa 体积 V 的单位为 dm3 温度 T 的单位为 K 物质的量 n 的单位为 mol
.精品课件.
17
1. 1. 2 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体混合在 一起,组成的体系,称为混合气体。
.精品课件.
18
组成混合气体的每种气体,都 称为该混合气体的组分气体。
显然,空气是混合气体,其中 的 O2,N2,CO2 等,均为空气这 种混合气体的组分气体。
.精品课件.
19
第 i 种组分气体的物质的量 用 ni 表示,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 用 n 表示,
显然有 n = ni i
.精品课件.
20
第 i 种组分气体的摩尔分数用
xi 表示,则
xi =
ni n
例如,由 4 mol N2 和 1 mol O2 组成的混合气体, 则其中
.精品课件.
21
x(N2)=
n(N2) n
=
4 5
x(O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n(O2) n
=
1 5
显然有
xi = 1
i
.精品课件.
22
O2
N2 + O2

宋天佑无机化学-第3章

宋天佑无机化学-第3章

a A(aq)+ b B(aq) g G(aq)+ h H(aq)
平衡时
K ⊖=
[ c(c⊖G)]g [ c(c⊖H)]h
[
c(A) c⊖
]
a
[
c(B) c⊖
]
b
2020/8/10
对于只有气体参与的反应
a A(g)+ b B(g)
g G(g)+ h H(g)
平衡时
K

=
[ p(p⊖G)]g [ p(p⊖H)]h
有表可查
用下面公式可计算已知反应的
自由能改变量
r Gm⊖= i f Gm⊖(生)- i f Gm⊖(反)
于是可以利用求得的 rG m⊖判 断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2020/8/10
但各种反应物,生成物并非处于 标准态的情况,如下面的化学反应
aA+bB
gG+hH
怎样判断其自发进行的方向,还是一
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2020/8/10
aA + bB
gG + hH
[ c(G)] g [ c(H)] h K = [ c(A)] a [ c(B)] b
当 (g + h) =(a + b )时, K 的量纲为 1。
2020/8/10
对于仅有气体的反应 a A(g)+ b B(g) g G(g)+ h H(g)
平衡时各物质的分压不变, 有关系式
2 NO2
N2O4 (6)
2 NO + O2
N2O4 (7)
c(N2O4) K7 = [ c(NO)] 2 c(O2)
2020/8/10
2 NO + O2

《无机化学》第3版 宋天佑 第1章化学基础知识

《无机化学》第3版 宋天佑 第1章化学基础知识

= 0.284 mol
放出氮气的物质的量为 n(N2 )= n1 – n2 =10 mol – 0.284 mol = 9.716 mol
放出氮气的质量为 m(N2 ) = nM = 9.716 mol 28 g•mol-1
= 272.0 g
2. 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的体积,是指可以任凭 气体分子在其中运动,且可以无限压 缩的理想空间。
pV T = nR
该式说明,一定量的气体发生状态
变化时 pV 的值保持不变。 T

p1V1 = p( He )V总
T1
T2
p1V1 = p( He )V总
T1
T2
p( He )=
p1V1

T2
T1 V总
160 kPa×3.00 dm3×298 K
=
10.00 dm3×398 K
= 35.9 kPa
p( N2)和 p( He )分别为混合后 体系中组分气体的分压。
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 p总 = p( N2)+ p(He)
= 20 kPa kPa = 55.9 kPa
例1-4 将 4.62 g Cl2 和 4.16 g SO2 混合于2.00 dm3 的反应容器中反应生成 SO2Cl2。在 463 K 体系达到平衡时,混 合气体的总压为 202 kPa。
x( SO2)=
n(nS总O2)=
0.065 – 0.025 0.105
= 0.381
实际气体的压力 p实 是碰撞器壁的分 子受到内层分子的引 力,不能自由碰撞器 壁的结果。
所以 p实 < p
即理想气体的压强应该是 实际气体的压强与由于分子间 引力而减少的压强之和。

无机化学+宋天佑版+化学基础知识

无机化学+宋天佑版+化学基础知识

化学的分类与分支
分类
化学可以根据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类,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 分析化学等。
分支
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有机化学是研究有 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 性质的学科。
02
无机化学基础知识
无机化学的定义与特点
指导材料科学
元素周期表为材料科学提供了指导,例如合 金、半导体等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指导化学反应
通过元素周期表可以预测不同元素之间的化 学反应可能性及反应类型。
指导药物研发
通过元素周期表可以预测药物分子的药效和 毒性等性质,为药物研发提供指导。
04
无机化合物的分类与性质
无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
01
无机化学 宋天佑版 化学基 础知识
汇报人: 202X-12-22
目录
• 化学基础知识概述 • 无机化学基础知识 •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性质 • 无机化合物的分类与性质 • 无机化学反应原理与规律 • 无机化学实验技术与方法
01
化学基础知识概述
化学的定义与性质
化学定义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 构、性质、变化以及能量关系的 科学。
根据组成元素
可分为单质、化合物、配合物等 。
02
根据性质和用途
03
根据化学键类型
可分为普通无机物、金属、非金 属等。
可分为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 、金属键化合物等。
无机化合物的性质特点与变化规律
如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 衡等。
如稳定性、氧化还原性、 酸碱性等。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 点、沸点等。
物理性质
分支
无机化学的研究分支包括矿物学、岩 石学、地球化学、元素化学、配位化 学、无机合成化学等。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宋天佑《无机化学》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宋天佑《无机化学》

x(质)
n(质) 1 kg 0.018 kg•mol-1
n(质)
x(质)
1 kg 1 0.018 kg•mol-1
n(质)
x(质)
1 kg 1 0.018 kg•mol-1
分子是 1 kg 溶剂水所对应的溶质 的物质的量,即质量摩尔浓度 m。
n(质)
x(质)
1 kg
1 0.018 kg•mol-1
第 i 种组分气体的分体积,用
Vi 表示。 应有关系式 p总Vi = n i R T
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分压与总 压的关系
N2
+
O2
N2+ O2
2 dm3
2 dm3
2 dm3
2 105 Pa
2 105 Pa
p总
N2
+
O2
N2+ O2
2 dm3
2 dm3
2 dm3
2 105 Pa
2 105 Pa
m(质) 55.5 mol•kg-1
故 x(质)
这是稀的水溶液中,x(质)与质
量摩尔浓度 m(质)之间的关系。
x(质)
m(质) 55.5 mol•kg-1
对于其他溶剂,分母不是 55.5, 但仍是一个特定的数值。
1. 2. 2 饱和蒸气压 1. 溶剂的饱和蒸气压 在密闭容器中,在纯溶剂的单
p总
将 N2 和 O2 按上图所示混合。 测得混合气体的 p总 为 4 105 Pa。
N2
+
O2
N2+ O2
2 dm3 2 105 Pa
2 dm3 2 105 Pa
2 dm3
p总
按分压的定义 p(N2)= 2 105 Pa p(O2)= 2 105 Pa

宋天佑无机化学08

宋天佑无机化学08

p p Kp p p
g G a A
h H b B
根据理想气体分压与浓度的关系: p = nRT/V =cRT Kp= Kc(RT)Δn
二、标准平衡常数K
ø
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各项浓度用相对浓度 表示 ,此时的常数即为标准平衡常数。 相对浓度:ci/cø, pi/pø — 与标态值比
K

(
二、化学平衡
在可逆反应中,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 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随时间 而改变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如: CO(g)+H2O(g) ≒ CO2(g)+H2(g) 正逆反应达到动态平衡,即: v正 = v逆 就可以说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了。
假设,正逆反应都是基元反应: k正CCOCH2O=k逆CCO2CH2 K = k正/k逆=CCO2CH2/CCOCH2O ①平衡时,生成物浓度积比反应物浓度 积——是常数 ②该常数只与反应温度有关 ③对非基元反应,当达到平衡时,浓度比 同样存在这样一个常数
它们的相对浓度可看成 1 例:CaCO3(s) ≒ CaO(s) + CO2(g)
p Cr2O72-(ag)+H2O(l) ≒ CrO42-+ 2H+ pCO2

Kø =
(
)
K =
ø
2 cCrO 2 c H
4
cCr O 2
2 7
标准平衡常数与经验平衡常数差别
i) 表达式中的平衡浓度是相对浓度,如pA/pø、 cA/c ø ii) Kø 没有单位,与物质的平衡浓度单位无关
标态时:Q=1 ΔrG =ΔrGø
平衡时:Q平=K ø 、ΔrG =0
-ΔG øT=RT㏑Kø
2、ΔG ø与平衡常数K ø的关系

无机化学第三版上册宋天佑课后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第三版上册宋天佑课后习题答案
获取更多课后习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学糕
无机化学第三版上册宋天佑课后习题答案
获取更多课后习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学糕
获取更多课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学糕
获取更多课后习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学糕
获取更多课后习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学糕
获取更多课后习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学糕
获取更多课后习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学糕
获取更多课后习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学糕
获取更多课后习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学糕
获取更多课后习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学糕
获取更多课后习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学糕
获取更多课后习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学糕
获取更多课后习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学糕
获取更多课后习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学糕
获取更多课后习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学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0.5
x(N2)=
n(N2) n
=
0.4 2.0
= 0.2
x(O2)=
n(O2) n
=
0.6 2.0
= 0.3
p(H2)= p总 · x(H2) = 1 105 0.5 = 0.5 105 (Pa)
p(N2)= p总· x(N2) = 1 105 0.2 = 0.2 105 (Pa)
第 i 种组分气体的摩尔分数用
xi 表示,则
xi =
ni n
例如,由 4 mol N2 和 1 mol O2 组成的混合气体, 则其中
x(N2)=
n(N2) n
=
4 5
x(O2)=
n(O2) n
=
1 5
显然有
xi = 1
i
混合气体的体积称为总体积, 用 V总 表示。
当第 i 种组分气体单独存在, 且占有总体积时,其具有的压力, 称为该组分气体的分压。
R = 8.314 103 Pa•dm3•mol-1•K-1
R = 8.314 103 Pa•dm3•mol-1•K-1
这个 R 值用于处理压力与浓度 的关系时,十分方便。
如用在下面的公式中 n
p = RT V
p = c RT 式中 c 是以 mol•dm-3 为单位 的浓度。
1. 1. 2 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
p总 = pi i
此即道尔顿分压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理想气体混合时,由于分子间无 相互作用,故碰撞器壁产生的压力, 与独立存在时是相同的。即在混合气 体中,组分气体是各自独立的。
这是分压定律的实质。
同样基于上述原因,各组分
气体的分压 pi 在混合气体的总 压 p总 中所占有的比例,应该与 其摩尔分数 xi 一致。
N2
+
O2
N2+ O2
2 dm3 2 105 Pa
2 dm3 2 105 Pa
2 dm3
p总
按分压的定义
p(N2)= 2 105 Pa p(O2)= 2 105 Pa
p(N2)= 2 105 Pa p(O2)= 2 105 Pa 测得混合气体的 p总 为 4 105 Pa。
解:根据分压的定义求组分气体的分压,
H2 V1 = 2 dm3 , p1 = 5 105 Pa , V2 = 10 dm3 , p(H2)= p2
p(H2)=
p1V1 V2
=
5 105 2 10
=
1 105 (Pa)
同理
p(N2)=
4 105 5 10
=
2 105 (Pa)
n(H2)=
2.0 2
=
1.0(mol)
n(N2)=
11.2 28
=
0.4(mol)
n(O2)=
19.2 32
=
0.6(mol)
n(H2) = 1.0 mol n(N2) = 0.4 mol n(O2) = 0.6 mol
n = ni = 2.0 mol i
x(H2)=
n(H2) n
=
1.0 2.0
在密闭容器中,在纯溶剂的单 位表面上,单位时间里,有 N0 个 溶剂分子蒸发到上方空间中。
上方空间里溶剂分子个数逐渐 增加,密度增加,压力也增加。
随着上方空间里溶剂分子个数 的增加,分子凝聚回到液态的机会 增加。
凝聚回到液态的分子个数 也在增加。
当密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凝聚 回来的分子的个数也达到 N0 个。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体混合在 一起,组成的体系,称为混合气体。
组成混合气体的每种气体,都 称为该混合气体的组分气体。
显然,空气是混合气体,其中 的 O2,N2,CO2 等,均为空气这 种混合气体的组分气体。
第 i 种组分气体的物质的量 用 ni 表示,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 用 n 表示,
显然有 n = ni i
这是 Raoult 定律的又一种表述 形式。
各种不同物质的稀溶液,其化 学性质各不相同,这是显然的。
但稀溶液的某些共性,与溶质 的种类无关,只与溶液浓度相关。
我们把这类性质称为稀溶液 的依数性。
溶液的饱和蒸气压降低,就 是一种依数性。它与溶质的种类 无关,只与溶液浓度相关。
1. 2. 3 溶液沸点升高 1. 饱和蒸气压图
故有
pi = p总 • xi
pi = p总 • xi 即组分气体的分压等于总压与 该组分气体的摩尔分数之积。
例 1. 1 某温度下,将 5 105 Pa 的 H2 2 dm3 和 4 105 Pa 的 N2 5 dm3 充 入 10 dm3 的真空容器中。
求各组分气体的分压及 混合气体的总压。
其数学表达式为 p = p0 • x(剂)
用 p 表示稀溶液饱和蒸气压 下降值,则有
p = p0 - p = p0 - p0 • x(剂) = p0 [ 1 - x(剂)]
故有 p = p0 • x(质)
p = p0 • x(质) 结合 x(质) m(质)
55.5 mol•kg-1
p(O2)= p总· x(O2) = 1 105 0.3 = 0.3 105 (Pa)
1. 2 稀溶液的性质
1. 2. 1 溶液的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 溶液中所含 溶质 A 的物质的量与溶液的体积之 比,称为溶质 A 的物质的量浓度。
溶质 A 的物质的量浓度用 符号 c(A)表示。
物质的量浓度经常称为体 积摩尔浓度。
对于稀的水溶液,有
m(质)
p = p0• 55.5 mol•kg-1
m(质)
p = p0• 55.5 mol•kg-1 一定温度下,p0 为常数。 故上式可以写成
p = k•m
p = k•m
式中 k 为常数,但不同溶剂 k 值不同。
稀溶液饱和蒸气压下降值,与稀 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
由道尔顿分压定律 p总 = p(H2) + p(N2)
= 1 105 + 2 105 = 3 105 (Pa)
例 1. 2 常压(1.0 105 Pa) 下,将 2.0 g H2,11.2 g N2 和 19.2 g O2 相混合。
求各组分气体的分压。
解:混合气体的总压和组成已 知,可用总压和组成求分压。
p(N2)= 2 105 Pa p(O2)= 1 105 Pa
p(N2)= 2 105 Pa p(O2)= 1 105 Pa 混合气体的总压为 3 105 Pa 亦有 p总 = p(N2)+ p(O2)
道尔顿(Dalton) 进行了大量 实验,提出了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 —— 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各组分 气体的分压之和
从式 R = pV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nT
R = 8.314 J•mol-1•K-1
看出 pV 乘积的物理学单位为 焦耳 (J)
p
Pa N•m-2
V
m3
所以 pV 的单位为 N•m-2•m3
= N•m
=J
从物理学单位上看 pV 是一种功。
pV R = nT 若压力 p 的单位为 Pa 体积 V 的单位为 dm3 温度 T 的单位为 K 物质的量 n 的单位为 mol
第一章 化学基础知识
本章作为化学课程的基 础,包括 5 部分内容。
(1) 气体 (2) 稀溶液的性质 (3) 晶体结构基本概念 (4) 酸碱理论 (5) 化学反应速率
1. 1 理想气体
1. 1. 1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符合下面两条假定的气体,叫做 理想气体:
(1) 气体分子的自身体积可以 忽略,分子可看成有质量的几何点。
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分压与总 压的关系
N2
+
O2
2 dm3 2 105 Pa
2 dm3 2 105 Pa
N2+ O2
2 dm3
p总
N2
+
O2
N2+ O2
2 dm3 2 105 Pa
2 dm3 2 105 Pa
2 dm3
p总
将 N2 和 O2 按上图所示混合。 测得混合气体的 p总 为 4 105 Pa。
这时起,上方空间里溶剂分 子的个数不再改变,蒸气的密度 也不再改变,保持恒定。
此时,蒸气的压力也不再改 变。
这个压力称为该温度下溶剂 的饱和蒸气压,用 p0 表示。
2. 溶液的饱和蒸气压
当溶液中溶有难挥发的溶质 时,则有部分液体表面被这种溶 质分子所占据。
溶剂的表面
溶液的表面
难挥发溶质的分子
x(质)
n(质)
1 kg 0.018 kg•mol-1
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 1 kg
x(质)
n(质)
1 kg 0.018 kg•mol-1
x(质)
n(质) 1 kg 1 0.018 kg•mol-1
x(质)
n(质) 1 kg 1 0.018 kg•mol-1
分子是 1 kg 溶剂水所对应的溶质 的物质的量,即质量摩尔浓度 m。
第 i 种组分气体的分压,用 pi 表示 应有关系式 pi V总 = n i R T
混合气体所具有的压力,称为总 压,用 p总 表示。
当第 i 种组分气体单独存在,且 具有总压时,其所占有的体积,称为 该组分气体的分体积。
第 i 种组分气体的分体积,用 Vi 表示。
应有关系式
p总Vi = n i R T
可见 p总 = p(N2) + p(O2)
再考察一个实验
N2 +
O2
N2 + O2
1 dm3
2 d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