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全蝎的炮制方法历史沿革的探讨
蝎子的炮制与标准
![蝎子的炮制与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7edd03f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c5.png)
蝎子的炮制与标准蝎子是中医传统中药材中的一种,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在中医理论中,蝎子具有息风止痉、通络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小儿惊风、癫痫、中风等疾病。
炮制是中药材使用前的重要步骤,可以改变药材的性味和功效,使其更符合临床需要。
一、炮制方法1.净制:将蝎子洗净,去除杂质和头尾。
2.炒制:将净制后的蝎子放入锅中,用中火炒至表面微黄,有香气逸出时取出。
3.研磨:将炒好的蝎子取出,研磨成细粉。
4.炼蜜:将适量蜂蜜放入锅中,加热至沸,加入蝎子细粉,搅拌均匀。
5.搓制:将炼蜜后的蝎子细粉搓成丸状。
6.干燥:将搓好的丸子放入锅中,用文火炒至表面光滑,水分完全去除,取出晾凉。
二、炮制标准1.净制要干净利落,去除杂质和头尾。
2.炒制时要用中火,避免炒糊或炒不熟。
3.研磨要细而均匀,以提高药效。
4.炼蜜时要掌握火候和时间,避免糖分过多或过少。
5.搓制时要用力均匀,搓成大小一致的丸状。
6.干燥时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避免丸子过硬或过软。
三、使用方法1.内服:将蝎子丸制成胶囊或直接口服。
每次剂量为3-5丸,一日3次。
2.外用:将蝎子丸磨成粉末,敷于患处。
四、注意事项1.孕妇禁用。
2.有过敏史的患者慎用。
3.忌与藜芦、五灵脂等中药合用。
4.存放于阴凉干燥处,避免受潮和阳光直射。
总之,蝎子的炮制与标准是中药材炮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以影响药效的发挥和药物的安全性。
正确的炮制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保证药效的充分发挥,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临床使用时,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药物的药性特点进行合理配伍和剂量调整,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对全蝎的炮制方法历史沿革的探讨
![对全蝎的炮制方法历史沿革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cbc9e900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4f.png)
对全蝎的炮制方法历史沿革的探讨前言全蝎,即指搏击类鞘翅目动物中的中国蝎,它被用于中药制剂的制作中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全蝎具有消肿解毒、祛风镇痛、抗肿瘤等诸多功效,是中药领域中的一味珍贵药材。
然而,全蝎作为有毒动物,使用时需要进行炮制处理。
本文将探讨全蝎的炮制方法历史沿革。
古代全蝎炮制方法在古代,全蝎的炮制方法主要是采用火炙和醋洗两种方式。
根据《本草纲目》记载:全蝎经过烧灼后,味道会变得更加臭臭的,同时受火炮制后,全蝎的毒性也会减弱。
火炙的具体方法是,将全蝎置于火中或炭火上,在火中烤烤干后,再用生姜和细盐混合中和毒性。
此外,还有一种在火炭上加煨的方法。
全蝎在炮制过程中需要不断翻动,以免烤焦变成灰烬。
所以,在这个时期,全蝎的炮制方法比较原始,效果也不够稳定。
另一种古代的炮制方法是醋洗。
全蝎用清水洗净,随后在醋中浸泡一夜,经过醋的处理之后,全蝎的毒性会得到充分中和,同时其味道也变得更加清香。
近现代全蝎炮制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中药炮制技术也逐渐发展完善。
近现代的全蝎炮制方法多以微波炮制、电子炮制、微生物炮制和化学炮制为主。
这些方法都是采用封闭系统进行炮制,不仅节省了时间和材料,同时更加稳定和安全。
其中,以微波炮制的方法较为广泛,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将全蝎放入微波炉中进行加热处理,让其蒸汽以及裂解的毒物浓度被迅速释放掉,从而达到炮制的效果。
此外,还有一种被称为“液化炮制”的新方法,是将全蝎置于一定比例的溶剂中,利用化学溶解的方法来对全蝎进行炮制处理。
全蝎炮制方法的现状现代全蝎炮制方法虽然相对完善,但是在实际应用时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在微生物炮制中,由于加入了微生物菌种,存在着制作过程中污染的可能性。
其次,尽管微波炮制速度较快,但是微波在炮制过程中需要高速运转,易产生放射性污染。
于是,在目前的实际应用中,电子炮制以及化学炮制方法受到广泛关注。
结语在炮制过程中,全蝎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才能发挥其药用价值。
【推荐下载】对全蝎的炮制方法历史沿革的探讨
![【推荐下载】对全蝎的炮制方法历史沿革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f181fcd8ba0d4a7302763a98.png)
对全蝎的炮制方法历史沿革的探讨 【编者按】医药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医药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论文网为您提供医药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对全蝎的炮制方法历史沿革的探讨 【关键词】全蝎炮制方法历史沿革 全蝎,原名蝎,别名蝎子、全虫,《诗经》中称虿,《广雅》称虿尾虫。
北宋《太平圣惠方》始称全蝎[1],该药首见《蜀本草》。
全蝎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的干燥体。
春末至秋初捕捉,除去泥沙,置沸水或沸盐水中,煮至全身僵硬,捞出,置通风处,阴干[2]。
具有祛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作用。
现代全蝎的炮制以水煮法和盐水炙法应用最为广泛,但这些炮制方法是否科学还有待探讨。
全蝎炮制前基本都用清水或盐水浸泡,使之吐出腹中内容物,以便保证用药剂量准确。
盐全蝎在储藏过程中易风干、破碎和打卤,在南方易吸潮,给实际调配工作带来了不便,无法保证用药剂量准确。
本文探讨全蝎的炮制方法的历史沿革,以便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借以参考,共同探讨全蝎的规范科学的炮制方法,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1 古代炮制方法 古代对全蝎的炮制方法比较多,多限于净制、方便储存、改变药性,减毒等目的。
1.1 净制 宋《圣济总录》说蝎入药时去足、去尾,《洪氏集验方》则要求汤浸泡去腹内土,元《世医得效方》说去足翅,明《寿世保元》要求洗去臊。
1.2 不加辅料炮制 1.2.1 炒制 宋《太平圣惠方》中明确规定,蝎需去足,热水洗去盐毒,微炒或将蝎于瓷盒内炒令褐色后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也要求汤润,去土,微炒后配方用;清《本草述》中有瓦炒的记载;清《良朋汇集》中仍保留去足,热水洗去盐毒,微炒的炮制方法。
1.2.2 焙制 明《本草纲目》中有入药去足焙用的记载。
1.2.3 炙制 宋《太平圣惠方》中有微炙的记载;清《修事指南》引用寇宗夷的话凡使全蝎,捕得以慢火逼之,或烈日中晒至蝎渴时,食以青泥即饱,以火逼杀之,用者当去其土。
全蝎的不同炮制方法比较研究
![全蝎的不同炮制方法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4f041fe4693daef5ef73d62.png)
于临床,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7(8):750. [5] 刘万春.综合治疗烧伤 895 例临床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1,24(5):
820. [6] 郭西华.湿润烧伤膏治疗Ⅱ度烧伤的疗效观察[J].中国烧伤创疡杂
志,2008,20(2):117. [7] Winter GD. Formation of the scab and the rate of epithelisation of
中西医结合与祖国医学
参考文献 [1]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第 6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28. [2] 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254-1271. [3] 冯凯,魏平,叶晓莉.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患者 220 例的临床体
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7):133. [4] 陈争光.中西医结合治疗Ⅱ度烧伤 21 例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10,
基层医学论坛 2012 年第 16 卷增刊
中西医结合与祖国医学
规定去除杂质,洗净,笔者认为还应该进一步研究全蝎的质量 标准,对盐的含量有明确规定。研究表明,在各种炮制方法对比 中,沿用传统去杂质办法后,开水烫死并立即捞出,令其干燥后 密封保存,蝎毒蛋白、氨基酸各种元素含量较高[6]。
另外,三九医药、广东一方、北京康仁堂等多家药厂已制出 全蝎免煎颗粒,易于保存,便于携带和服用。但各个药厂炮制提 取标准不一,全蝎有效成分含量难统一,且和传统药材煎煮后 的疗效是否有差异,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全蝎的炮制方法探析
![全蝎的炮制方法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f57b8197d5bbfd0a78567314.png)
全蝎的炮制方法探析作者:崔卫东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4年第10期[摘要]全蝎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为有毒中药,需炮制后入药,本文初步探讨了全蝎的传统与现代炮制方法。
[关键词]全蝎炮制方法中图分类号:P61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0-0385-01全蝎,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体,又名钳蝎、全虫、蝎子,在我国产地达十几个省份,有十五余种,统称东亚钳蝎。
味咸、辛,性平,有毒,入肝经。
功能熄风镇惊,通络止痛,攻毒散结,是治疗惊风抽搐,中风半身不遂、口眼喎斜,偏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疮肿之要药。
现代药理研究全蝎具有抗肿瘤、抗癫痫、镇痛等多种作用。
近年来以全蝎为主的简单复方治疗脑血栓形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骨和关节结核以及乳腺炎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其为有毒中药,需炮制后入药,根据古籍文献记载,全蝎的炮制方法多以炒、去毒为主,如盐制、酒制、姜制、薄荷制等,此外还有焙、炙、去头足等炮制方法,其产地加工和炮制方法对其功效有较大影响,现对全蝎的炮制方法做一简要综述[1]。
1.传统炮制方法1.1 净制始见于宋·《本草衍义》,曰:“医家用之,皆悉去土。
”?而现代对全蝎的净制要求比较明确,去除杂质,用清水洗净,或反复漂洗,或用清水漂去盐质,然后晒干或微火焙干用[2]。
1.2 酒制始见于《圣济总录》,曰:“干蝎酒炒”。
明·《医方考》载有“全蝎生用为末,每服酒调下”的方法。
《云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提出:“全蝎拣净杂质,用酒洗后晒干。
”1.3 薄荷制始见于宋·《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曰:“薄荷裹全蝎,合火上炙,令薄荷焦”。
薄荷水炙见于《湖南省中药材炮制规范》,载:“用薄荷水洗净盐霜,捞出滤干全水,晒干或低温烘干即得。
”1.4 葱制将全蝎用清水洗净,用生葱煎水浸泡,然后晒干备用,1kg全蝎用生葱60g。
1.5甘草、生姜制先将甘草、生姜放锅内煎汤至干备用。
全蝎炮制方法与标准中药饮片炮制
![全蝎炮制方法与标准中药饮片炮制](https://img.taocdn.com/s3/m/30d0a791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77.png)
全蝎炮制方法与标准中药饮片炮制全蝎炮制方法与标准【药材来源】全蝎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的干燥体。
春末至秋初捕捉,除去泥沙,置沸水或沸盐水中,煮至全身僵硬,捞出,置通风处,阴干。
【古代炮制方法】宋代的炮制方法较多,如去足、去尾、酒制、酥酒炒(《总录》),微炒、炙制、制炭、醋制(《圣惠方》),切制(《局方》),米炒制、糯米炒黄(《博济方》),火炮(《旅舍》),焙制(《药证》),姜制、药汁制(《朱氏》)等法。
明代增加了盐制(《普济方》)法。
清代又增加了土炒法。
此时,其炮制方法有20余种。
【现代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或漂去盐质,干燥。
【饮片性状】全蝎头胸部与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皱缩弯曲,完整者体长约6cm,头胸部呈绿褐色,前面有1对短小的螫肢及1对较长的钳状脚须,形似蟹螯,背面覆有梯形背甲,腹面有足4对,均为7节组成,背甲上有5条脊线,背面绿褐色,末节有锐钩状毒刺,毒刺下方无距,气微腥,味咸。
【质量标准】全蝎醇浸出物不得少于20.0%。
【炮制目的】全蝎味辛、性平,有毒。
归肝经。
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能。
生全蝎辛平入肝,息风止痉力较强,用于惊风抽搐,其性走窜,又能祛风通络止痛,以毒攻毒,还能解毒散结,入丸、散宜炒焙干研细粉。
制后可缓其毒性。
【应用选择】生用(1)口眼斜:常与白僵蚕、白附子同用,具有祛风化痰止痉的作用。
用于风痰阻络、经脉不利所致中风口喁或面部肌肉抽动等,如牵正散(《杨氏家藏方》)。
(2)破伤风:常与炙蜈蚣、钩藤、朱砂、僵蚕等同用,可治破伤风,手足抽搐,角弓反张,如撮风散(《准绳》)。
(3)癫痫:常与蜈蚣、石菖蒲、天麻、天竺黄、远志等同用,增强息风止痉的作用,可治痫症。
【现代研究】全蝎含蝎毒(一种类似蛇神经毒的蛋白质),并含三甲胺、甜菜碱、牛黄酸、软脂酸、硬脂酸、胆甾醇、卵磷脂及铵盐等。
小鼠口服全蝎,对五甲烯四氮唑、士的宁及烟碱引起的惊厥均有对抗作用。
全蝎的炮制与临床应用研究(二)
![全蝎的炮制与临床应用研究(二)](https://img.taocdn.com/s3/m/0ccc5458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19.png)
全蝎的炮制与临床应用研究(二)引言概述:全蝎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凭借其独特的药性和丰富的药用价值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全蝎的炮制方法和其在临床上的应用研究成果。
正文:一、全蝎炮制的传统方法1. 火炙炮制:使用开火烘烤的方法,使全蝎发生化学变化。
2. 醋炮炮制:将全蝎泡入醋中进行炮制,以增加其溶解性和稳定性。
3. 白酒炮制:采用传统的以白酒作为溶剂进行炮制的方法,提高全蝎的溶解度和药物活性。
二、全蝎的主要成分和药理作用1. 活性成分分析:探讨全蝎中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如蝎毒素、多肽和生物碱等。
2. 抗肿瘤作用:研究全蝎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凋亡和抑制转移方面的作用机制。
3. 心脑血管保护作用:探究全蝎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保护作用,如抗心肌缺血、抗脑缺血等。
4. 抗炎作用:研究全蝎在抑制炎症反应和减轻炎症损伤方面的作用机制。
5. 其他药理作用:探讨全蝎在抗氧化、免疫调节、抗凝血等方面的作用。
三、全蝎在临床上的应用1. 肿瘤治疗领域:总结全蝎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如单药疗效和联合用药的研究。
2. 心脑血管疾病领域:归纳全蝎在冠心病、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经验。
3. 炎症性疾病领域:总结全蝎在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4. 其他临床领域:探讨全蝎在抗衰老、免疫调节等领域的临床应用研究。
四、临床试验与研究进展1. 临床试验设计:介绍全蝎临床试验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如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2. 临床试验结果:总结全蝎临床试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如针对不同疾病的试验结果。
3. 安全性评价:研究全蝎在临床使用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如药物毒性和副作用的评估。
五、全蝎的临床应用前景1. 发展趋势:展望全蝎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如多学科合作和个体化治疗的发展。
2. 挑战与机遇:探讨全蝎在应用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3. 延伸研究方向:提出全蝎未来研究的方向,如药效物质提取和药物创新形式的研发。
全蝎炮制方法与标准
![全蝎炮制方法与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d6a3a15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fb.png)
全蝎炮制方法与标准前言:在中医药领域中,蝎(Scorpio)作为一味常用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定痛等功效。
全蝎是指指去除蝎尾巴及头部器官后,即可使用的蝎体。
全蝎炮制是对蝎体进行加工处理,以提升其药性和疗效。
本文将详细介绍全蝎炮制的方法与标准,以帮助相关工作者正确操作。
一、全蝎炮制方法1.材料准备:全蝎、醋、生姜。
- 全蝎选用优质成熟蝎体,颜色呈红棕色,质地坚硬,没有异味或变色。
- 醋最好选用米醋,可以去除蝎体中的某些毒性成分。
- 生姜以生姜瓣为宜,能够疏散寒凉,有助于提高蝎体的温度。
2.清洗蝎体:将全蝎用清水彻底清洗干净,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杂质。
- 注意要轻柔地清洗,避免损伤蝎体。
3.蝎体焯水:将清洗干净的全蝎放入热水中焯水煮沸,以去除蝎体内部的杂质。
- 焯水时间一般为1-2分钟,不宜过长,以免影响蝎体的药性。
4.醋泡蝎体:将焯水后的全蝎放入准备好的醋中浸泡,时间为2-3天。
- 醋具有浸泡、软化和消毒的作用,能够促进蝎体药性的激活。
- 浸泡期间需保持容器密封,避免外界污染。
5.晾干蝎体:将泡好的全蝎取出,晾干至蝎体表面无水分,质地稍硬。
- 晾干时可选择阴干或者阳光下晾晒,但不宜暴晒太长时间,以免蝎体药性流失。
6.生姜炒蝎:取适量生姜,放入炒锅中炒香,再将晾干的全蝎放入炒锅中炒热。
- 生姜炒蝎有助于提高蝎体温度,增强其散瘀通络的功效。
7.再晾干蝎体:炒热后的蝎体取出,再次晾干至蝎体干燥、硬度适中。
二、全蝎炮制标准1.全蝎选用标准:全蝎应选用成熟的蝎体,无异味、变色和霉斑。
- 成熟的蝎体颜色呈红棕色,硬度适中。
- 异味、变色和霉斑可能是蝎体质量不好或已变质的表现,不宜选用。
2.炮制温度标准:焯水水温控制在80-100摄氏度之间,以及晾干时的阴干或阳光下的40摄氏度以内。
- 过高温度容易破坏蝎体的有效成分,降低炮制质量。
- 阴干和阳光晾晒都是可行的方式,但要避免过高温度和阳光曝晒时间过长。
3.炒制时间标准:生姜炒蝎的时间一般控制在3-5分钟。
蝎子的历史沿革及药用价值
![蝎子的历史沿革及药用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fdb1ce07a6c30c2259019eb0.png)
目前,用全蝎配制的中成药已达30多种,如“牵正散”、“南通蛇药片”、“再造丸”、“大活络丹”等,全蝎还可以与其它中药配制出100多种药方,用于治疗急慢性惊风、偏头痛、破伤风、高血压、牙痛、动脉硬化、顽疮恶疽、烧烫伤、风湿、中风、结核等,另外,全蝎还中治疗肾炎、血管硬化、乙肝、肝硬化、癌症等疑难病的要药。
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国内外对蝎毒进行分离纯化的研究证明,蝎毒中毒蛋白不仅含量高,而且还具有独特的生理活性;目前已从蝎毒中30多种具有活性的多肽,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对中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肿瘤疼痛、癫痫、乙肝、肝硬化的治疗都有很高的疗效。
药性显示:蝎毒具有抗病毒、抗细菌、抗炎症、抗癫痫、抗肿瘤、抗辐射、抗栓及抗凝血等作用和强烈的心血管生理等效应,世界蝎毒研究鼻祖法国马塞医学院科学家Miranda博士发现:蝎毒对肿瘤、疼痛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有特殊疗效,美国哈佛詹姆斯博士说“蝎毒制品的研究给危害人类生命的心脑血管疾病和疼痛类疾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
本书还详细介绍了蝎毒研究的先行者汉光药业应用伏牛山天蝎及蝎毒活性多肽生产的蝎制品,对肿瘤、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和蝎毒活性多肽先进提取工艺的介绍,相信随着蝎毒的研究深入,蝎毒和其化动物毒素一样,犹如一个车轮的轴心伸向生物科学的各个分支,如神经病学,心脏病学,血液病,免疫学分子生物子和酶学等,从而使蝎毒的用途越来越广,会更好的造福人类,战胜更多疑难病症。
三大名医与伏牛山天蝎的渊源华佗伏牛山天蝎治伤华佗,是东汉杰出的医学家,少时在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
他深入民间,足迹踏遍中原大地和江淮平原。
华佗在游学南阳时,拜南阳当地名医,学会了用伏牛山天蝎治伤,故擅长外科,精于手术。
治伤时,缝好伤口后,用伏牛山天蝎及中草药和鸡蛋清摊于麻纸上,制成药膏敷上,四、五天后,病就好了,不再疼痛,一个月之内,伤口愈合复原。
《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毒”,描写关公在樊城战曹仁中箭落马后,回营拔出臂箭,原来箭头有药,毒已入骨,右臂青肿,不能运动。
全蝎的研究进展
![全蝎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16152135727a5e9856a615c.png)
全蝎的研究进展赖秀平暨南大学附属清远医院,广东,清远【摘要】:全蝎为常用的息风止痉中药,通过介绍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等研究进展,建立其安全有效的治疗窗口,最终为其安全有效用药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关键字】:全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全蝎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 karsch 的干燥全体,又名全虫、虿、茯背虫、主簿虫、杜伯等。
如单用尾,名为蝎尾(蝎梢)。
产于我国各地,长江以北较多。
春、秋均可捕捉。
捕得后,投入沸水中烫死,晒干者,称淡全蝎;加盐煮,晒干者,称咸全蝎。
由于其功效显著,用量小,使用不当易产生不良反应。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全蝎的研究日渐深入。
现将其在化学成分、药理、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方面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一化学成分全蝎的主要活性成分为蝎毒(Scorpion venom),由蛋白质和非蛋白质两部分组成[1],是一类类似蛇毒神经毒的多肽物质,一般含30~70个氨基酸残基及3~4对二硫键,蛋白质部分按作用不同又分为蝎毒素和酶。
酶主要有透明质酸酶、磷脂酶A2、明胶酶和乙酰胆碱脂酶;蝎毒素按作用机理又分为神经毒素和细胞毒素;在非蛋白质部分中各种蝎毒大部分都含有游离氨基酸、脂类、有机酸、组织胺等。
蝎子油中含有棕榈酸甲酸(C17H34O2,35.1%)、硬脂酸甲酸(C19H38O2,26.6%)、油酸甲酯(C19H36O2,25.3%)等脂肪酸,是以饱和脂肪酸为主的酸性成分。
边六交等[2]自蝎毒中分离出纯化抗癫痫肽(AEP分子量为8 300道尔顿)、镇痛肽和抗肿瘤肽。
此外,全蝎还含有Ca、Mg 及Fe、Cu、Zn、Mn 、Pb等多种微量元素[3]。
二药理作用2.1 抗凝、抗血栓、促纤溶正常机体内凝血与抗凝血系统保持动态平衡。
当血小板或凝血因子增多或纤溶活性降低时,血液呈高凝状态,使凝血机制较正常更易受到触发,从而有血栓形成倾向。
实验证明[4]:全蝎提取液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纤维蛋白含量和促进纤溶系统活性(优降蛋白溶解时间缩短)等因素抑制血栓形成。
全蝎加工方法改进
![全蝎加工方法改进](https://img.taocdn.com/s3/m/81f210a9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0b.png)
评估方法三:贮藏时间检测
总结词
通过观察和记录全蝎加工品的贮藏时间,以评估加工方法的改进效果。
详细描述
贮藏时间检测应从全蝎加工品制作完成开始,对其贮藏条件和贮藏时间进行严格控制和记录。在贮藏过程中, 需定期对全蝎加工品进行检查和观察,记录其外观、气味和口感等方面的变化。根据观察结果,可对全蝎加工 品的贮藏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04
加工方法改进效果评估
评估方法一:感官评价
总结词
通过邀请专业评审团队对全蝎加工品进行品尝和评估,以确定加工方法的改 进效果。
详细描述
感官评价主要从色泽、香气、口感、滋味等方面对全蝎加工品进行评价。评 审团队需对每项指标进行打分,并综合各项指标给出总评分。评分标准可参 考相关行业或国家标准,或者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制定。
冻干法
将活蝎子放入低温环境下 进行冻干处理,以保留其 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
加工方法改进的必要性
提高产品质量
传统加工方法存在一些缺陷,如晾晒法易受天气影响,烘箱 法高温会破坏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冻干法成本较高。因此 ,改进加工方法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
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对全蝎的药用价值认识不断提高,全蝎的市场需求 量也在逐渐增加。改进加工方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市 场需求。
评估方法二:营养成分检测
总结词
通过对全蝎加工品进行营养成分检测,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 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检测,以评估加工方法的改进效果。
详细描述
营养成分检测应采用可靠的实验室仪器和方法进行。在检测过程中,需注意控制 实验条件和操作流程的规范性,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根据检测结 果,可对全蝎加工品的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
全蝎新型炮制与传统炮制的对比研究
![全蝎新型炮制与传统炮制的对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b491dbfbe23482fb5da4c72.png)
全蝎新型炮制与传统炮制的对比研究目的:对比新型炮制方法酒炙烘干与传统盐水煮烘在全蝎药材出干率、水与醇浸出物含量、元素含量等方面的差异,为确定新型加工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分别用酒炙烘干、盐水煮烘2种方法对全蝎进行加工,测定其出干率、水与醇浸出物含量、各种元素含量等指标,并依据上述指标对2种加工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盐全蝎出干率优于酒全蝎(P<0.05);两种方法的水浸出物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醇浸出物含量则酒全蝎明显优于盐全蝎(P<0.01);酒全蝎的宏量元素Ca、Mg和微量元素Fe、Cu的含量与盐全蝎无明显差异(P>0.05);酒全蝎的微量元素Zn、Pb、Mn的含量明显高于盐全蝎(P<0.05)。
结论:采用酒炙烘干进行全蝎加工在药物品质方面优于传统盐水煮烘,且酒炙后能除腥和引药上行,值得推广使用。
标签:酒全蝎;盐全蝎;中药炮制学;对比研究全蝎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的干燥全体,具有熄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等功效,属于名贵药材。
产地加工是影响全蝎药材质量的重要环节,目前市场上最常用的加工方法是根据《中国药典》及各地标准,将全蝎置沸水中或沸盐水中,煮至全身僵硬捞出,置通风处阴干。
但用此法炮制的全蝎,土腥味、咸腥味较浓,令人难以服用。
而且贮存时间稍长,就会吸潮变软、变质。
所以笔者改进了其加工方法,建立起新型炮制方法:酒炙烘干法,并进行了全蝎新旧2种加工方法的对比研究。
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与材料KQ- 250E医用超声波清洗器;RX3Q系列箱式电阻炉;AA-261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FS-930型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GZX-DR型电热恒温干燥箱;电热恒温水浴锅。
所用活蝎均购自河南鲁山蝎子养殖基地,经岳阳康尔医药有限公司余天才研究员鉴定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
1.2 加工方法将购回的活蝎投入清水中浸泡3 h,使其吐出部分内容物,然后洗净泥土、除去杂质,得生品;然后分别按照下述方法进行加工。
也说全蝎加工与药典标准
![也说全蝎加工与药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31df602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cc.png)
也说全蝎加工与药典标准今天看到“承继堂论坛”发的“煮蝎子到底有多难?”一文,后面留言咨询问“盐的比例,煮出来的蝎子浸出物合格否”、“营养都在汤里、会不会很咸”等,小编多由感触,因此,在这里对这些问题笔者想补充一点。
在说之前,则先把2015版《中国药典》中全蝎的内容抄录如下:本品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的干燥体。
春末至秋初捕捉,除去泥沙,置沸水或沸盐水中,煮至全身僵硬,捞出,置通风处,阴干。
↓活蝎↓煮好的全蝎(含盐)↓纯清水全蝎【性状】本品头胸部与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皱缩弯曲,完整者体长约6cm。
头胸部呈绿褐色,前面有1对短小的螯肢和1对较长大的钳状脚须,形似蟹螯,背面覆有梯形背甲,腹面有足4对,均为7节,末端各具2爪钩;前腹部由7节组成,第7节色深,背甲上有5条隆脊线。
背面绿褐色,后腹部棕黄色,6节,节上均有纵沟,末节有锐钩状毒刺,毒刺下方无距。
气微腥,味咸。
【鉴别】本品粉末黄棕色或淡棕色。
体壁碎片外表皮表面观呈多角形网格样纹理,表面密布细小颗粒,可见毛窝、细小圆孔和淡棕色或近无色的瘤状突起;内表皮无色,有横向条纹,内、外表皮纵贯较多长短不一的微细孔道。
刚毛红棕色,多碎断,先端锐尖或钝圆,具纵直纹理,髓腔细窄。
横纹肌纤维多碎断,明带较暗带宽,明带中有一暗线,暗带有致密的短纵纹理。
【检查】黄曲霉毒素照黄曲霉毒素测定法(通则2351)测定。
本品每1000g含黄曲霉毒素B1不得过5μg,黄曲霉毒素G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B2和黄曲霉毒素B1的总量不得过10μg。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20.0%。
饮片【炮制】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性状】【鉴别】【检查】(黄曲霉毒素)【浸出物】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辛,平;有毒。
归肝经。
【功能与主治】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
用于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㖞,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对全蝎的炮制方法历史沿革的探讨
![对全蝎的炮制方法历史沿革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2f6122c9f12d2af90342e662.png)
对全蝎的炮制方法历史沿革的探讨摘要】探讨全蝎的历史炮制方法,总结全蝎的古今炮制方法的进展,探讨全蝎的科学炮制方法。
【关键词】全蝎炮制方法历史沿革全蝎,原名蝎,别名蝎子、全虫,《诗经》中称虿,《广雅》称虿尾虫。
北宋《太平圣惠方》始称全蝎[1],该药首见《蜀本草》。
全蝎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的干燥体。
春末至秋初捕捉,除去泥沙,置沸水或沸盐水中,煮至全身僵硬,捞出,置通风处,阴干[2]。
具有祛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作用。
现代全蝎的炮制以水煮法和盐水炙法应用最为广泛,但这些炮制方法是否科学还有待探讨。
全蝎炮制前基本都用清水或盐水浸泡,使之吐出腹中内容物,以便保证用药剂量准确。
盐全蝎在储藏过程中易风干、破碎和打卤,在南方易吸潮,给实际调配工作带来了不便,无法保证用药剂量准确。
本文探讨全蝎的炮制方法的历史沿革,以便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借以参考,共同探讨全蝎的规范科学的炮制方法,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1 古代炮制方法古代对全蝎的炮制方法比较多,多限于净制、方便储存、改变药性,减毒等目的。
1.1 净制宋《圣济总录》说蝎入药时“去足、去尾”,《洪氏集验方》则要求“汤浸泡去腹内土”,元•《世医得效方》说“去足翅”,明《寿世保元》要求“洗去臊”。
1.2 不加辅料炮制1.2.1 炒制宋《太平圣惠方》中明确规定,蝎需“去足,热水洗去盐毒,微炒”或将蝎“于瓷盒内炒令褐色”后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也要求“汤润,去土,微炒”后配方用;清《本草述》中有“瓦炒”的记载;清《良朋汇集》中仍保留“去足,热水洗去盐毒,微炒”的炮制方法。
1.2.2 焙制明《本草纲目》中有“入药去足焙用”的记载。
1.2.3 炙制宋《太平圣惠方》中有“微炙”的记载;清《修事指南》引用寇宗夷的话“凡使全蝎,捕得以慢火逼之,或烈日中晒至蝎渴时,食以青泥即饱,以火逼杀之,用者当去其土。
”1.2.4 制炭宋《太平圣惠方》及《洪氏集验方》中均有“烧炭”、“烧存性”及“煅存性”的记载。
小议全蝎炮制方法
![小议全蝎炮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da7c19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6.png)
小议全蝎炮制方法
张海英;于美贤
【期刊名称】《新疆中医药》
【年(卷),期】2000(018)001
【总页数】2页(P49-50)
【作者】张海英;于美贤
【作者单位】新疆中医研究所;新疆中医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740.2
【相关文献】
1.地产全蝎炮制方法沿革及炮制质量的研究 [J], 汤晓
2.全蝎的不同炮制方法比较研究 [J], 李志敏
3.新型炮制方法酒炙烘干与传统盐水煮烘在全蝎药材出干率和元素含量等方面的差异比较 [J], 花胜利;肖热风;赖怀恩
4.动物药材全蝎、蝉蜕和斑蝥的炮制方法 [J],
5.浅谈全蝎的炮制方法 [J], 高兆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对全蝎的炮制方法历史沿革的探讨
作者:程运扬
作者单位:广西桂平市中医医院,广西桂平,537200
刊名:
医药前沿
英文刊名:YIAYAO QIANYAN
年,卷(期):2011,01(9)
1.田聚成全蝎的加工方法 1986(04)
2.邵林;马湃全蝎的鉴别、加工,储存及使用 1995(11)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辑委员会中华本草 1999
4.北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 1982
5.周淑芳;张玉柱全蝎、穿山甲质量的探讨 1997(02)
6.王琴福;许家军浅谈全蝎的产地加工 1990(12)
7.李晓坤蝎养殖及产品加工利用技术 1994(04)
8.高广生;张立国;刘林增全蝎炮制品质量初步研究 1998(02)
9.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中药炮制经验集成 1974
10.湖南省卫生厅湖南省中药材炮制规范 1983
1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 1995
1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政管理局全国中药炮制规范 1988
13.王孝涛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古代部分) 1998
14.国家药典委员中国药典(一部) 2005
15.谭银合;郭健全蝎的化学成分及其镇痛作用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1(05)
16.高兆锦浅谈全蝎的炮制方法[期刊论文]-社区医学杂志 2006(04)
17.王阁乾全蝎的加工方法及质量探讨 1989(05)
18.张成元全蝎加工方法的改进 1989(08)
19.刘林增;高广生;张立国全蝎炮制方法简述 1998(03)
20.贾印宝;冯树祥;杨磊全蝎有盐与无盐的浅见 1995(05)
本文链接:/Periodical_yiyqy201109038.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