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等潜水位线图判读

合集下载

高考二轮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和应用课件

高考二轮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和应用课件

03 等潜水位线图水位线图是表示潜水位高程的等值线图,通过观察等值线的走向、 弯曲和闭合特征,可以判断地势的高低起伏、水系分布和水流方向。
等值线密集的地方表示地形坡度较陡,水流速度较快;等值线稀疏的地 方则相反。
等值线的弯曲方向可以反映水流的方向,如果等值线向低值方向凸出, 则表示水流由两侧向中心汇聚;如果等值线向高值方向凸出,则表示水 流由中心向两侧分散。
02 等潜水位线图的应用
判断地形地貌
总结词
通过等潜水位线图可以判断地形地貌特征,了解地势起伏变 化。
详细描述
等潜水位线图上,潜水位的高低起伏可以反映地表地形的高 低起伏,一般地形较高处潜水位也较高,反之亦然。因此, 通过观察等潜水位线图,可以大致判断出该区域的地形地貌 特征。
判断地下水流向
总结词
等潜水位线图中的潜水位高低变化可 以推断地下水流向。
详细描述
在等潜水位线图上,潜水位由高到底 的连线方向即为地下水流向。通过观 察等潜水位线的分布和变化趋势,可 以推断出地下水的流向。
计算地下水埋深
总结词
根据等潜水位线图可以计算出某一点的地下水埋深。
详细描述
在等潜水位线图上,某点的地下水埋深可以通过该点所在等值线的数值和地形 高程计算得出。具体计算方法为:地下水埋深=等值线数值-地形高程。
总结词
掌握等潜水位线图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场景和作用。
VS
详细描述
等潜水位线图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 用,如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农业灌溉 用水量计算、地下水资源评估与管理、地 质灾害预警与防治等方面。通过等潜水位 线图,可以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变化 规律,为相关工程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 持。
真题三:等潜水位线图判读技巧

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

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

等潜⽔位线图的判读等潜⽔位线图的判读⼀、定义:将潜⽔位海拔⾼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数值:表⽰潜⽔⾯的海拔⾼度。

潜⽔位与地势起伏相⼀致:地势⾼处潜⽔位⾼;地势低处潜⽔位低应⽤1:读数值,判断地势起伏和河流流向上图为某地两河流两侧的潜⽔位等值线⽰意图,图中数字表⽰潜⽔位(单位:⽶),正确反映河流与潜⽔补给关系的是:A、a图河流和b图河流均⾃北向南流B、a图河流⾃北向南流,b图河流⾃南向北流⼩结:潜⽔位线与地势起伏相⼀致:地势⾼处潜⽔位⾼;地势低处潜⽔位低①了解潜⽔位数值的含义;②并推断出潜⽔埋藏深度的公式=H—h应⽤2:读数值,求潜⽔的埋藏深度下图中实线为地形等⾼线,虚线为潜⽔⾯等⾼线(单位:⽶),读图回答。

2、钻井甲的潜⽔埋藏深度约为:A、10⽶B、5⽶C、2.5⽶D、0⽶⼩结:潜⽔埋藏深度=地⾯海拔⾼度—潜⽔海拔⾼度.回顾等压线疏密与风速的关系,得出等潜⽔位线疏密与流速的关系。

三、疏密:应⽤3:读疏密,判断流速3、图中地下⽔流速最⼤处是A.甲B.⼄C.丙D.丁⼩结:潜⽔位线间距⼤的地⽅流速慢,间距⼩的地⽅流速快回顾风向,引出潜⽔的流向:垂直于等潜⽔位线,由⾼处指向低处四、⾛向和弯曲:应⽤4:看⾛向和弯曲,判断潜⽔流向及潜⽔与河流的补给关系上图为某地区1⽉份等潜⽔位线图,读图回答4—5题4、图中河流与地下⽔的补给关系是:A.河流⽔补给地下⽔B.地下⽔补给河流⽔C.河流左岸地下⽔补给河流⽔,右岸河流⽔补给地下⽔D.河流右岸地下⽔补给河流⽔,左岸河流⽔补给地下⽔⼩结:潜⽔流向:垂直于等潜⽔位线,由⾼处指向低处5、在6⽉份,下列关于等潜⽔位线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河流两侧的等潜⽔位线都向南弯曲B.河流东岸的等潜⽔位线将向北弯曲C.河流东岸的等潜⽔位线向北弯曲,西岸向南弯曲D.河流两侧的等潜⽔线不会发⽣变化⼩结:潜⽔位受降⽔影响:⾬季,潜⽔位上升;旱季,潜⽔位下降总结:探究⽔井的位置:(甲处)[A.地下⽔汇集(潜⽔位线类似于⼭⾕处);B.埋藏深度⼩处]⼆.例题剖析【例1】地下⽔是⼀种宝贵的⽔资源。

潜水等水位线图的判读

潜水等水位线图的判读

潜水等水位线图的判读2006-10-23一、基本知识潜水等水位线图即地下水的等值线图。

要对其作出正确的判断,首先必须搞清潜水的几个基本要素。

如图1,潜水面即潜水的自由表面(B);潜水埋藏深度即潜水面至地表的距离(h);潜水位即潜水面上任一点的海拔(H);潜水含水层厚度即潜水面至隔水底板的垂直距离(m)。

图1二、判读方法1. 潜水的流向:潜水是在重力作用下,由潜水位高处向低处作下降运动的,所以潜水的流向就是与潜水等水位线垂直且由潜水位数值大的指向潜水位数值小的短线,如图2中的箭头指向。

图22. 潜水的埋藏深度:埋藏深度=某点地面标高-潜水位,即某点对应的等高线的数值(地表高度)与其潜水水位数值的差。

一般来说,地势越高,潜水的埋藏越深,如图2中P点潜水的埋藏深度为5米,Q点潜水的埋藏深度为10米。

3. 潜水与地表水(如河水)的补排关系:对照图示观察,若潜水等水位线图上的等值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说明河水水位低于潜水水位,潜水补给河水;相反,河水水位高于潜水水位,河水补给潜水。

我们也可以通过确定地表水附近潜水的流向来确定彼此的补排关系,方法是在图上按潜水位数值从大到小方向作潜水等水位线的垂线,若垂线指向河流,说明潜水补给河水;若作出的垂线偏离河流,则说明河水补给潜水,如图3所示,①是潜水补给河水,②是河水补给潜水。

图34. 水井位置的选择:井是开采地下水的管状垂向集水工程的设施。

为增加开采补给量,保证水源地的长期均衡开采,水源地应尽可能选择在可以最大限度拦截区域地下径流的地段,接近补给水源和能充分夺取各种补给量的地段,如水源地尽量靠近补给地下水的河流岸边、区域地下径流的排泄区附近等。

如图2中,要获得充足的地下水资源,图示地区打井的最佳地点应是②处。

根据等值线的特点和有关知识可知,等值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说明该地的数值小,即该地是集水区。

四个地点中,②处的曲率最大,说明此处变化大,且③④等处的潜水流向②处,所以四个地点相比,②处的地下水资源最为充足。

潜水等水位线图的判读

潜水等水位线图的判读

潜水等水位线图的判读一、基本知识潜水等水位线图即地下水的等值线图。

要对其作出正确的判断,首先必须搞清潜水的几个基本要素。

如图1,潜水面即潜水的自由表面(B);潜水埋藏深度即潜水面至地表的距离(h);潜水位即潜水面上任一点的海拔(H);潜水含水层厚度即潜水面至隔水底板的垂直距离(m)。

图1二、判读方法1. 潜水的流向:潜水是在重力作用下,由潜水位高处向低处作下降运动的,所以潜水的流向就是与潜水等水位线垂直且由潜水位数值大的指向潜水位数值小的短线,如图2中的箭头指向。

图22. 潜水的埋藏深度:埋藏深度=某点地面标高-潜水位,即某点对应的等高线的数值(地表高度)与其潜水水位数值的差。

一般来说,地势越高,潜水的埋藏越深,如图2中P点潜水的埋藏深度为5米,Q点潜水的埋藏深度为10米。

3. 潜水与地表水(如河水)的补排关系:对照图示观察,若潜水等水位线图上的等值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说明河水水位低于潜水水位,潜水补给河水;相反,河水水位高于潜水水位,河水补给潜水。

我们也可以通过确定地表水附近潜水的流向来确定彼此的补排关系,方法是在图上按潜水位数值从大到小方向作潜水等水位线的垂线,若垂线指向河流,说明潜水补给河水;若作出的垂线偏离河流,则说明河水补给潜水,如图3所示,①是潜水补给河水,②是河水补给潜水。

图34. 水井位置的选择:井是开采地下水的管状垂向集水工程的设施。

为增加开采补给量,保证水源地的长期均衡开采,水源地应尽可能选择在可以最大限度拦截区域地下径流的地段,接近补给水源和能充分夺取各种补给量的地段,如水源地尽量靠近补给地下水的河流岸边、区域地下径流的排泄区附近等。

如图2中,要获得充足的地下水资源,图示地区打井的最佳地点应是②处。

根据等值线的特点和有关知识可知,等值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说明该地的数值小,即该地是集水区。

四个地点中,②处的曲率最大,说明此处变化大,且③④等处的潜水流向②处,所以四个地点相比,②处的地下水资源最为充足。

高中地理:等潜水位线的分析与判读(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等潜水位线的分析与判读(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等潜水位线的分析与判读(附答案解析)一、潜水的特点二、等潜水位线的绘制等潜水位线是指潜水位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连结成的线;等潜水位线的绘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绘制等潜水位线图时,必须利用同一时期的水位资料,因为潜水面是随时间变化的。

2.在绘制潜水等水位线图时,等潜水位线只能与地形起伏保持一致,在一般情况下绝不能与地形等高线垂直。

3.在沼泽地区,若地下水出露地表,则等潜水位线应与地形等高线重合。

4.等潜水位线不应直接穿过河床,只能连到两岸为止。

三、等潜水位线的应用1.判断某点潜水的埋藏深度潜水的埋藏深度是指潜水面与地表的垂直距离。

它等于该点地表的海拔高度减去该点潜水面的海拔高度,因此任一地点潜水的埋藏深度即是当地等高线数值和等潜水位线数值的差值。

2.潜水位与地势的关系等潜水位线的数值大小可以反映地势的高低,潜水位高低和地形起伏相一致。

等潜水位数值大,表明地势较高;等潜水位线数值小,表明地势较低。

3.判断潜水流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向都垂直于等值线,由高处向低处流动。

地下水从潜水位高处向低处渗流,若在等值线的转折点,流向与其切线垂直,由高处向低处流动。

4.潜水面的坡度确定潜水的流向之后,在流向上任取两点的水位高差除以两点的实地距离,即得潜水面的坡度。

5.判断潜水与河水的补给关系根据河流与等潜水位线的分布特点可以判断河水与潜水的补给关系。

当河水水位高于潜水水位时,则河水补给潜水;当河水水位低于潜水水位时,则潜水补给河水。

或者是先判断出河流两岸潜水的流向,若潜水流向指向河流,则潜水补给河水;若潜水流向背向河流,则河水补给潜水。

如下图所示。

A图中河床两侧潜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潜水流向河流,因此河流两侧潜水补给河流水。

在B图中河床两侧潜水位低于河流水位,河水流向两侧潜水,因此河流水补给两侧的潜水。

6.利用潜水等水位线合理布置水井和排水沟为了能最大限度地使潜水流入水井和排水沟,一般应沿等潜水位线布置水井和排水沟。

高考二轮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和应用课件

高考二轮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和应用课件

B. 在干流兴建水库, 以调节下游径流状况
A. 在干流兴建水闸 ,以改善下游河段凌 汛状况
真题回顾
C. 在支流兴建水库,以改善干流水质 D. 在河流入海口兴建污水处理厂,以改善干流水质
解题思路
对于第一题,要理解河流流量减少与 地形、植被覆盖率的关系,以及流域 内降水、蒸发量的影响。
对于第二题,要结合凌汛现象、河床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等特点,判断河 流的区域位置,并针对问题提出合理 的治理措施。
05
练习与巩固
练习题
总结词
巩固所学知识
详细描述
提供一系列与等潜水位线图判读和应用相关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题型,旨在帮 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答案及解析
总结词
提供解题思路和答案
详细描述
针对练习题提供详细的答案及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解题思路 ,掌握正确的答题方法。同时,解析部分应注重对知识点的 梳理和归纳,帮助学生加深对等潜水位线图判读和应用的理 解。
通过分析等潜水位线图,可以判断地 质构造和土壤含水量等条件,从而预 测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风险。
城市规划与建设
城市给水排水规划
01
等潜水位线图是城市给水排水规划的重要依据,有助于合理规
划城市供排水设施。
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
02
根据等潜水位线图,可以合理规划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避免低洼地带的涝灾风险。
基础设施建设
03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等潜水位线图有助于指导基础设施建设
,确保工程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04
高考真题解析
真题回顾
2018年全国卷Ⅰ第7题:某河流从地 形平坦的东部平原流入地形崎岖的西 部山区,流量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 是河流的()

潜水等水位线图判读

潜水等水位线图判读

4. 水井位置的选择:井应尽可能选择在可以最大限度拦
截区域地下径流的地段,接近补给水源和能充分夺取各种
补给量的地段,如水源地尽量靠近补给地下水的河流岸边、 区域地下径流的排泄区附近等。
4. 水井位置的选择:打井的最佳地点是②处。等值线向
数值大的方向凸出,说明该地数值小,即该地是集水区。
四个地点中,②处的曲率最大,说明此处变化大,且③④ 等处的潜水流向②处,所以四个地点相比,②处的地下水
B.②
C.③
D.④
2.这种陆地水体相互关系可能发生在 D A.里海沿岸 C.密西西比河下游 B.青海湖沿岸 D.黄河下游
下图中实线为地形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高线 (单位:米),读图回答。 3. 钻孔井甲的潜水埋藏深度约 B A.10米 B.5米 C.2.5米 D.0米 4. 地下水流速 C A.①=② B.②=④
8.图中潜水的流向主要是: D A.自北向南 B.自东向西 C.自西向东 D.自南向北 9.在A. C.D. E.四点中可能发育河流的是: C A.A点 B.E点 C.C点 D.D点
10.如果在BCDE四点打井,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仅
考虑地下水水位离地面的距离,最容易打到水是 C
A.E点
B.B点
右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地形 与潜水分布示意图 7、①②③④ 四点中, 潜水埋藏最浅的是( ③ ) 设地面的海拔高度为H,该 地对应的潜水水位线的高 度为h;埋藏深度为M ①

5
10
15
③ 15
25
② 35
20
等高线(米) 1:3000000 潜水等水位线(米)
①地:25<H<35,15<h<20,则5<M<20 ②地:25<H<35,15<h<20,则5<M<20 ③地:5<H<15,10<h<15,则-10<M<5 ④ 地:5<H<15,0<h<5,则0<M<15

补充: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和应用

补充: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和应用

三、读疏密状况,判断潜水的流速 等潜水位线越密集的地方,潜水面坡度越陡,潜水流速越快; 等潜水位线越稀疏的地方,潜水面坡度越缓,潜水流速越慢。
四、读闭合状况,判断人类对潜水的影响
(1)中心潜水位低,地下水开采过度。 (2)中心潜水位高,降水多或大水漫灌。
55 60 65
65 60 55
潜水埋藏深度=地面海拔高度-潜水海拔高度
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和应用
一、读数值大小,判断地势高低、河流流向和潜水埋藏深度
(1)潜水位与地势起伏相一致,潜水位高处地势高,潜水 位低处地势低。 (2)河流总是从地势高的地方流向地势低的地方。 (3)潜水埋藏深度=地面海拔高度-潜水海拔高度
二、读凹凸方向,判断潜水流向、潜水与河流的补给关系 (1)潜水的流向总是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 (2)潜水与河流的补给关系看潜水的流向,通过作垂线来确定。
3、华北地区的河流:年径流总量较 多,雨水补给为主,径流的季节变 化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7-8月 进入汛期,12-2月为枯水期。 4、南方地区的河流:流量大,汛期 长,无结冰期,水位差较小。5月 雨季来临进入第一次汛期,8-9月 受台风的影响进入第二次汛期。
例5、图为我国东部某河流的径流 量季节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 回答: 1、关于两个河流汛期的表述,正 确的是( ) C A.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引起 B.由雪水和冰川补给引起 C.由雪水和雨水补给引起 D.由冰川和降水补给引起
第二部分: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判断
一、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反应的内容: 1、流量的大小——流量是由河水来源决定的。 2、流量的季节变化——我国的河流,洪水期多在夏秋,枯水期多 在冬春。季节变化大的河流,往往受降水的影响大,季节变化 小的河流,多受地下水的补给,也有可能受热带雨林和温带海 洋性气候的影响。 3、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春季汛期时间较短,多由季节性积 雪融水补给;夏季汛期时间较长,除由雨水补给外,也有可能 是冰川融水补给。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小专题 等潜水位线判读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小专题   等潜水位线判读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小专题等潜水位线判读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小专题等潜水位线判读编写:肖军一、.定义:将潜水位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二、数值:表示潜水位的海拔高度。

潜水位与地势起伏相一致:地势高处潜水位高,地势低处潜水位低潜水的埋藏深度=地面海拔—潜水位海拔三、疏密:等潜水位线间距大的地方流速慢,间距小的地方流速快。

四、走向和弯曲:潜水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处指向低处。

应用1:读数值,求潜水的埋藏深度图中实线为地形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高线(单位:米),读图回答。

1.钻井甲的潜水埋藏深度约为:A、10米B、5米C、2.5米D、0米原理:潜水的埋藏深度=地面海拔—潜水位海拔思考:潜水位与地势有何关系?潜水位与地势起伏相一致:地势高——潜水位高,地势低——潜水位低应用2:读数值,判断地势起伏和河流流向2.上图为某地两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潜水位(单位:米),可正确反映河流流向的是:A、a图河流和b图河流均自北向南流B、a图河流和b图河流均自南向北流C、a图河流自北向南流,b图河流自南向北流D、a图河流自南向北流,b图河流自北向南流原理:潜水位与地势起伏相一致,地势高处潜水位高;地势低处潜水位低应用3:读疏密,判断流速3.图中地下水流速最大处是A.甲B.乙C.丙D.丁原理:等潜水位线间距大的地方流速慢,间距小的地方流速快应用4:看走向和弯曲,判断潜水流向及补给关系上图为某地区1月份等潜水位线图,读图回答4—5题4.图中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A.河流水补给地下水B.地下水补给河流水C.河流左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右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D.河流右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左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5.在正常年份,图中地区6月中下旬潜水位会如何变化?7月下旬呢?(潜水位上升或潜水位下降)原理:潜水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从高处指向低处潜水位受降水影响:雨季—潜水位上升;旱季—潜水位下降等潜水位线练习: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小专题 等潜水位线判读1.上图为某地两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双选) 潜水位(单位:米),正确反映河流流向及与潜水的补给关系的是: A 、a 图河流和b 图河流均自北向南流B 、a 图河流自北向南流,b 图河流自南向北流 C 、a 图潜水补给河流,b 图河流补给潜水D 、a 图河流补给潜水,b 图潜水补给河流 图中实线是地形等高线,虚线是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为5米,甲处有一水井。

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和应用

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和应用

季节变化不大
季风气候区
当地夏季(夏雨) 夏汛,径流季节变化大
热带草原气候区 当地夏季(湿季) 夏汛,径流季节变化大
地中海气候区
当地冬季(冬雨) 冬汛,径流季节变化大
(2)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冰雪融水补给——有汛
高纬高山地区和干燥气候区(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回升——春汛——河流径流年际变化较小,
取水井应布置在由密变稀的交界处,与 建设排水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将地下多余 的潜水尽快排出,在潜水等水位线图上, 一般布局在数值较小的一侧。在排水沟 走向的选择上,为增加排水面积,排水 沟一般沿与等潜水位线平行的方向伸展。
题型五:
潜水井的位 置选择
A.地下水汇集处 (潜水位线类似于山谷处) B.埋藏深度最小处
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地下水开采过度
B.地下水污染严重
C.有盐碱化趋势
D.有荒漠化趋势
12.甲地环境问题出现的时间可能是
A.4~5月
B.6~7月
C.7~8月
D.12~1月
五、水井和排水沟位置的选择
(1)水井位置应选在地下水埋藏较浅的地点。 (2)水井位置应选在潜水汇集区。 (3)水井位置应选在潜水汇水面积较大的地点。 (4)一般沿等潜水位线布置水井和排水沟。
题型三:

读疏密,
判断流速
乙 丙

3.图中地下水流速最大处是 D
A.甲
B.乙
C.丙
D.丁
等潜水位线间距大的地方流速慢,间距小的地方流速快
题型四:
看走向和弯 曲,判断潜 水流向 及补给关系
地势高
画河出流河流流向左如右何岸? 潜水的流向

高中地理知识等潜水位线分析和判读

高中地理知识等潜水位线分析和判读

专题九:等潜水位线的判读和分析一、定义潜水:埋藏在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潜水位:潜水面的海拔高度。

潜水的埋藏深度:地面到潜水面的垂直距离等潜水位线:将潜水面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潜水特点补给来源大气降水、地表水渗入排泄方式垂直排泄:蒸发水平排泄:出露为地表水或泉水运动状况有自由水面,且因重力作用,随地形起伏,由高处向低处渗流水质、流量受气候影响大,水量不稳定,易污染二、等潜水位线的判读1.潜水位与地势起伏相一致:地势高处潜水位高;地势低处潜水位低(山高水高)读数值,判断地势起伏和河流流向(1)上图为某地两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潜水位(单位:米),正确反映河流流向的是:()A、a图河流和b图河流均自北向南流B、a图河流自北向南流,b图河流自南向北流2、潜水的流向。

潜水是沿着潜水面坡度最大的方向流动。

因此,垂直于等潜水水位线从高水位指向低水位,就是潜水的流向。

3、潜水埋藏深度。

等潜水位线与等高线相交之点,二者高程之差即为该点的潜水埋藏深度。

潜水埋藏深度=地面海拔高度—潜水海拔高度读数值,求潜水的埋藏深度下图中实线为地形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高线(单位:米),读图回答。

(2)钻井甲的潜水埋藏深度约为()A、10米B、5米C、2.5米D、0米4、等潜水位线疏密:等潜水位线稀疏,潜水流速慢;等潜水位线密集,潜水流速快。

读疏密,判断流速、(3)图中地下水流速最大处是()A.甲B.乙C.丙D.丁5、潜水流向及潜水与河流的补给关系:若潜水流向河流,则潜水补给河流;若潜水流向背向河流,则河流补给潜水。

潜水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处指向低处上图为某地区1月份等潜水位线图,读图回答下题(4)图中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 ()A.河流水补给地下水B.地下水补给河流水C.河流左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右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D.河流右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左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6)下图为某地两条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示意图,可反映河流与潜水补给关系的一般情况。

2020高中地理:等潜水位线的分析与判读(附答案解析)

2020高中地理:等潜水位线的分析与判读(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等潜水位线的分析与判读(附答案解析)一、潜水的特点概念埋藏在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特点补给来源大气降水、地表水渗入排泄方式垂直排泄:蒸发水平排泄:出露为地表水或泉水运动状况有自由水面,且因重力作用,随地形起伏,由高处向低处渗流水质、流量受气候影响大,水量不稳定,易污染二、等潜水位线的绘制等潜水位线是指潜水位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连结成的线;等潜水位线的绘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绘制等潜水位线图时,必须利用同一时期的水位资料,因为潜水面是随时间变化的。

2.在绘制潜水等水位线图时,等潜水位线只能与地形起伏保持一致,在一般情况下绝不能与地形等高线垂直。

3.在沼泽地区,若地下水出露地表,则等潜水位线应与地形等高线重合。

4.等潜水位线不应直接穿过河床,只能连到两岸为止。

三、等潜水位线的应用1.判断某点潜水的埋藏深度潜水的埋藏深度是指潜水面与地表的垂直距离。

它等于该点地表的海拔高度减去该点潜水面的海拔高度,因此任一地点潜水的埋藏深度即是当地等高线数值和等潜水位线数值的差值。

2.潜水位与地势的关系等潜水位线的数值大小可以反映地势的高低,潜水位高低和地形起伏相一致。

等潜水位数值大,表明地势较高;等潜水位线数值小,表明地势较低。

3.判断潜水流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向都垂直于等值线,由高处向低处流动。

地下水从潜水位高处向低处渗流,若在等值线的转折点,流向与其切线垂直,由高处向低处流动。

4.潜水面的坡度确定潜水的流向之后,在流向上任取两点的水位高差除以两点的实地距离,即得潜水面的坡度。

5.判断潜水与河水的补给关系根据河流与等潜水位线的分布特点可以判断河水与潜水的补给关系。

当河水水位高于潜水水位时,则河水补给潜水;当河水水位低于潜水水位时,则潜水补给河水。

或者是先判断出河流两岸潜水的流向,若潜水流向指向河流,则潜水补给河水;若潜水流向背向河流,则河水补给潜水。

如下图所示。

A图中河床两侧潜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潜水流向河流,因此河流两侧潜水补给河流水。

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

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

等潜水位线的判读一、定义:将潜水位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二、判读步骤1、数值:表示潜水位的海拔高度。

潜水位与地势起伏相一致:地势高处潜水位高,地势低处潜水位低潜水的埋藏深度=地面海拔高度—潜水位海拔高度2、疏密:等潜水位线间距大的地方流速慢,间距小的地方流速快。

3、走向和弯曲:潜水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处指向低处。

考点一:潜水的埋藏深度1、Q处潜水的埋藏深度=H-hQ处的海拔高度:H Q处潜水位的海拔高度:h将地形等高线与潜水等水位线绘于同一张地图上时,可以根据地形等高线与等潜水位线确定潜水埋藏深度。

即将地形等高线数据减去潜水水位线数据即为该点的潜水埋藏深度应用1:求潜水的埋藏深度右图中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乙为等潜水位线(单位:米),读图回答。

1、井甲的潜水埋藏深度约为:BA、10米B、5米C、2.5米D、0米2、井乙的潜水埋藏深度可能为:CA、3米B、4.5米C、8.5米D、15米潜水的埋藏深度=地面海拔高度-潜水位的海拔高度考点二:潜水的流向、流速2、潜水位与地势有何关系?地势高——潜水位高地势低——潜水位低潜水是沿着潜水面坡度最大的方向流动的,因此,垂直于潜水等水位线从高水位指向低水位的方向就是潜水的流向,如图中箭头所指的方向应用2:判断地势起伏、河流流向3、下图为某地两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等潜水位线(单位:米),可正确反映河流流向的是:AA 、 a 图河流和b 图河流均自北向南流B 、a 图河流和b 图河流均自南向北流C 、a 图河流自北向南流,b 图河流自南向北流D 、a 图河流自南向北流,b 图河流自北向南流图4应用3:判断流速读右图回答4-5题4、图中地表水流速最大处是 CA 、甲B 、乙C 、丙D 、丁5、图中地下水流速最大处是 DA 、甲B 、乙C 、丙D 、丁【总结】:等潜水位线间距大的地方流速慢,间距小的地方流速快考点三:河流水与潜水的相互补给关系潜水等水位线上的等值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说明河流水位低于潜水水位,则潜水补给河流水;相反,河流水位高于潜水水位,河流水补给潜水。

高考地理专题1.7 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解图释含义含解析

高考地理专题1.7 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解图释含义含解析

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知识点拨]等潜水位线图就是潜水面等高线图,它是根据潜水面上各点的水位高低绘制而成的。

一般绘制在地形图上,绘制方法与绘制等高线图的方法类似。

1.判断某点潜水的埋藏深度潜水的埋藏深度就是潜水面与地表的垂直距离,它等于该点地表的海拔减去该点潜水面的海拔。

2.判断潜水流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向都是垂直于等高线,由高处指向低处;地下水从潜水水位高处向低处渗流。

3.判断潜水流速的大小潜水流速取决于潜水面的坡度,坡度越大,流速越快。

同一幅地图上,等潜水位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大,流速也越快。

4.判断潜水与河水的补给关系当河水水位高于潜水水位时,河水补给潜水;当河水水位低于潜水水位时,潜水补给河水。

如下图所示,a为潜水补给河水,b为河水补给潜水。

[典题示例]地下水埋藏深度对植物影响很大。

假如植物根部长期不能达到地下水位,植物就会因为缺水而死亡。

影响地下水埋藏深度的主要因素是大气降水。

下图中的左图是“青海—四川—江西—台湾”一线的地下水埋藏深度图,右图是左图中乙地的等高线和等地下水位线(单位:m)。

据此回答(1)—(2)题。

(1)左图中的曲线在甲地出现明显的较低值,主要原因是此处A.受海洋影响,降水量增多B.受地形抬升作用的影响,降水量增多C.河道弯曲,排水不畅D.土质疏松,下渗能力强(2)乙区域要对E、F、G、H四地进行绿化,选择4种植物进行种植。

4种植物的根深如下表。

由表可知答案: (1)B (2)A[对点练习]地下水位过高导致会土壤过湿,不利于农业生产,需要排水。

下图示意某地等潜水位线及拟建的排水井和排水沟的位置(图中等潜水位线单位:m)。

据此回答1~3题。

1.土壤过湿对农作物的危害是( )A.气温日较差小,不利营养物质积累 B.土质黏重,不利农作物根系发育C.土壤空气少,不利农作物根系呼吸 D.导致土壤中营养元素减少2.图中排水沟4的排水效率是最低的,其原因最可能是( )A.沟底是倾斜的 B.延伸方向是和等潜水位线垂直的C.沟较浅 D.潜水是向两侧分流的3.综合考虑排水效率和工程量,图中排水沟5的沟底最适宜的海拔高度是( )A. 79m B. 80m C. 81m D. 82m【答案】1.C 2.D 3.C【解析】苋菜,茎叶可作为蔬菜食用,叶色丰富者要供观赏。

高中地理:潜水等水位线图的判读及应用

高中地理:潜水等水位线图的判读及应用

高中地理:潜水等水位线图的判读及应用潜水是指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有一个自由水面。

潜水面的表示方法,可采用绘制潜水等水位线图的形式,先以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作底图,然后按照一定的水位间隔,将某一时间潜水位相同的各点连成等水位线(如下图所示)。

图中地形等高线的数值表示该点的海拔高度(米),潜水等水位线的数值是指潜水面上该点的海拔高度(米)。

潜水等水位线图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它可以用来研究和解决以下问题:1.确定潜水流向。

潜水在重力作用下,垂直于等水位线,由高水位处流向低水位处。

如图示中A点潜水位数值为86米,B点潜水位数值为85米,则潜水的流向为:由A处垂直于等潜水位线流向B处。

2.确定地下水的水力坡度,进而确定地下水流速。

沿水流方向取任意两点的水位差,除以两点间投影在平面上的直线距离,即可得出水力坡度。

水力坡度大,单位距离间水位差大,流速快;反之,流速慢。

如A、B两点间的水力坡度=(86-85)/AB图上距离。

3.查取地下水的埋藏深度。

某一点地表的海拔高度,减去该点潜水位的海拔高度,即为该处地下水的埋藏深度。

如C点的海拔高度为90米,潜水位的海拔高度为85米,则该处地下水的埋藏深度为(90-85=)5米,即该处地下水埋藏在地表以下5米深处。

4.确定潜水与地表水的补给关系。

地表水水位高于潜水水位,地表水补给潜水;反之,潜水补给地表水。

5.研究和布设排水工程的设置等。

建设排水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将地下多余的潜水尽快排出,在潜水等水位线图上,一般布局在数值较小的一侧。

在排水沟走向的选择上,为增加排水面积,排水沟一般沿与等潜水位线平行的方向伸展。

[典例剖析]下图为某地两条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示意图,可反映河流与潜水补给关系的一般情况。

图中数值表示潜水位(米)。

读图判断(双选): A. a图河流和b图河流均自北向南流B.a图河流自北向南流,b图河流自南向北流C.a图潜水补给河流,b图河流补给潜水D.a图河流补给潜水,b图潜水补给河流解析:(1)潜水位是指潜水面上的海拔高度,由图中数值可以看出,a、b两图中,潜水位数值皆为北高南低。

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技巧

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技巧

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技巧JGSLJZ【知识梳理】1. 概念:潜水等水位线即潜水面等高线,根据潜水面上各自的水位标高绘制,一般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2. 河流流向判读:潜水水位往往随地形而有起伏(呈正相关),可根据图中等值线数据递变(递增或递减)顺序判断出地势高低,河流都是由高处向低处流,可知河流流向。

3. 潜水的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处往低处流。

4. 确定引水工程:为了最大限度地使潜水流入水井和排水沟,当等水位线凹凸不平、疏密不均时,取水井应布置在地下水汇流处,当等水位线由密变稀时,取水井应布置在由密变稀的交界处,并与等水位线平行。

5. 潜水的埋藏深度:是指潜水面到地表的距离。

同一幅图上的地形等高线与潜水等水位线相交之点的数值之差(二者高程之差),即为该点的潜水埋藏深度。

6. 潜水流速的大小:取决于于潜水的坡度。

坡度越大,流速越快,坡度越小,流速越慢。

在同一幅地图上,等潜水位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大。

不同地图中要注意比例尺和高差。

7. 潜水与河水补给关系判读:作一垂直于河流的辅助线与等潜水线相交,比较同一水平线上,地下水和河水水位的高低,从而确定补给关系。

潜水位高则地下水补给河水,反之则相反。

如上图所示:a. 潜水补给河水;b. 河水补给潜水;c. 左岸河水补给潜水,右岸潜水补给河水。

8. 闭合等潜水位线:中心潜水位低:地下水开采过度;中心潜水位高:降水过多或大水漫灌。

【典例精析】下图中实线为地形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高线(单位:米),读图回答1~3题。

1. 钻孔井甲的潜水埋藏深度约( )A. 10米B. 5米C. 2.5米D. 0米2. 地下水流速( )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3. 收集潜水的理想水沟位置选择合理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解析】甲位于15米等高线和10米等水位线相交点,潜水埋藏深度为二者的差值;①处比③处坡度大,故地下水的流速更大;③处地势较低,位于谷地,水沟与等水位线平行,且位于等潜水线由密变疏之处,因此是收集潜水的理想水沟。

02-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

02-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

潜水位与地势起伏相一致:地势高——潜水位高 地势低——潜水位低
()
图中实线为地形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高线(单位: 米),读图回答。 1、钻井甲的潜水埋藏深度约为: B A、10米 B、 5米 C、2.5米 D、 0米
读上图,仅考虑地下水的埋藏深度,图中①②③ ④四口井中,最容易打到水的是( ) C A.① 5~10 B.② 5 C.③ 0~5 D.④ 5
潜水的流向总是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

乙 甲

3.图中地下水流速最大处是 D A.甲 B.乙 C.丙
D.丁
等潜水位线间距大的地方流速慢,间距小的地方流速快
确定潜水与河水或湖泊水补给关系:一是作切线法,比较水 位高低,总是由水位高者补给水位低者;二是作出潜水流向 ,若潜水指向河流或湖泊流,则潜水补给河流或湖泊;若河 流或湖泊指向潜水,则河流水或湖泊水补给潜水。
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和应用
一、潜水与承压水比较 1.地下水按照埋藏条件划分为潜水和承压水
类型 位置 流向
从பைடு நூலகம்处 流向低 处
补给
雨水 和地 表水
分布
深度和水质
地表以 潜水 下第一 (重力 个隔水 水) 层以上
分布区 埋藏浅,易 与补给 开采,易污 区一致 染 潜水示意图
1.地下水按照埋藏条件划分为潜水和承压水
类型 位置 流向 补给 分布 深度和水质 埋藏深,水 质好,流量 稳定 从压力 承压水 上下两 大处流 (自流 个隔水 向压力 水) 层之间 小处 分布区 与补给 潜水 区不一 致
承压水示意图
基本概念:
潜水是指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有一个自由 水面(即随着潜水量的多少上下浮动 ),一般由高处向 低处渗流。 潜水面:即潜水的自由表面. 潜水位(线):即潜水面上任一点的海拔高度 潜水含水层厚度:即潜水面至隔水底板的垂直距离 潜水埋藏深度:即潜水面至地表的距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0 70 80 70 80
70
甲图
潜水及等潜水位线判读
一、潜水与承压水比较
二、如何判读等潜水位线图
1.潜水位线的概念:
潜水的自由表面称潜水面;潜水面的高出海平面的垂直高度称为潜水位;潜水面距地面的距离称为潜水埋藏深度。

潜水位与地势起伏相一致:地势高—潜水位高,地势低—潜水位低。

所以可以根据潜水位变化来判断河流流向
2.等潜水位线的判读
①潜水埋藏深度 等潜水位线与地形等高线相交之点,二者高程之差即为该点的潜水埋藏深度。

乙图中①井埋藏深度约为10米; ②井埋藏深度为5米; ③井埋藏深度超过5米,介于5-10米之间;④井埋藏深度超过10米,介于10-15米之间。

②潜水的流向
垂直于等潜水水位线从高水位指向低水位,就是潜水的流向。

甲图中,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潜水等水位线, 图中箭头垂直于潜水等水位线从高水位指向低水位的方向,就是潜水的流向,所以图中箭头都正确表示了潜水的流向。

③潜水的流速
等潜水位线越密集,自由水面坡度越大,流速越快;等潜水位线越稀疏,流速越慢。

④潜水与地表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

实际上潜水和地表水特别是河水之间是互补的关系。

主要是根据两者的水位高低对比。

乙图
确定潜水与河水或湖泊水补给关系:一是作水平线法,比较水位高低,总是由水位高者补给水位低者;二是作出潜水流向,若潜水指向河流或湖泊流,则潜水补给河流或湖泊;若河流或湖泊指向潜水,则河流水或湖泊水补给潜水。

测试题
1.下图为某地两条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示意图,可反映河流与潜水补给关系的一般情况。

图中数字表示潜水位(单位:米)。

读图判断。

①. a图河流和b图河流均自北向南流
②. a图河流自北向南流,b图河流自南向北流
③. a图潜水补给河流,b图河流补给潜水
④. a图河流补给潜水,b图潜水补给河流
A.①③
B.②④
C. ①④
D.②③
右图中,实线是地形等高线,虚线是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
皆为5米,甲处为一口水井。

读图回答2~4题。

2.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面的距离可能为()
A.1.5米 B.2.5米
C.7.5米 D.8.5米
3.从图中内容可知,甲地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地下水开采过度
B.地下水污染严重
C.有盐碱化趋势
D.有荒漠化趋势
潜水是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其运动特点与地表
水相似。

潜水等水位线图就是潜水面等高线图,它是据潜水面上各点的水位标高绘制成的,一般绘制在地形图上,绘制方法与绘制地形等高线方法类似。

读“潜水等水位线图”,回答4~6题。

4. C处潜水位埋藏的深度为
A.5米 B.10米 C.15米 D.20米
5.若该地地下水位上升最可能导致
A.河水倒灌 B.土壤盐渍化
C.洪涝灾害 D.农作物高产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处地下水流速大于C处 B.C处有固定的潜水位
C.B处潜水的流向是由东北向西南流 D.地下水流向与等水位线的关系是斜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