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学 第十章 猝死总论

合集下载

法医病理学猝死猝死总论PPT课件

法医病理学猝死猝死总论PPT课件


大阪府監察医事務所死因統計 1996-2002年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年 検案総数 病死 循環器系疾患 虚血性心疾患
第一节

猝死总论
27
生殖系统疾病猝死中女性是男 性的6.3倍,其中羊水栓塞、产
第一节
猝死总论
12
诱 因 的 特 点
2019年4月18日星期四
第一节
猝死总论
13
常 见 的 诱 发 因 素
2019年4月18日星期四
第一节

猝死总论
14
精 神 因 素
情绪激动或感到疼痛时,交感 神经兴奋性增强,血压突然升 高,心脏负荷加重,引起心律 失常或脑血管意外死亡。
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时,乙 酰胆碱增多,心跳骤停或血压 急剧下降。
Cardiovascular System (CVS) Respiratory System (RS) Central Neverous System (CNS) Digestive System Urogenital System Others Total 421 215 141 76 89 75 1017 41.4 21.1 13.9 7.5 8.8 7.4 100.0
2019年4月18日星期四
第一节


猝死总论
19
暴饮暴食
性兴奋
其 它
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内因,诱因是通过 内因起作用的。也有在无诱因作用的
安静状况下,如休息或睡眠时猝死。
法医必须正确分析内因和诱因的关系。
2019年4月18日星期四

法医学--猝死

法医学--猝死
死亡急速:<24 h(6 h) 即时死(instantaneous death);
意外性:最具法医学意义; 自然死亡:根本属性
潜在器质性疾病、突发功能障碍。
猝死概述
猝死的一般统计资料
性别:男性>女性(2:1); 年龄:0~6个月、30~①60医岁院之内间就;诊
②独居一室者
季节:任何季节,寒冷③、旅炎游热/出为差多途;中 场所:任何场所。 ④争吵/斗殴过程
猝死及法医学鉴定
(Sudden Death)
概述
定义——猝死概述
猝死的定义 猝死(sudden death):
是指貌似健康的人由于潜在的疾病或 功能障碍急性发作,所引起的突然的、意 外的自然死亡。
sudden unexpected nature death
特征——猝死概述
猝死的特征
法医鉴定——猝死
5.2 疾病和中毒分析
——自然疾病、体内有毒(药)物同时存在 检出致死量毒(药)物→判定中毒死。 毒(药)物量少:
疾病是否严重并足以致死; 毒物是否与治疗、嗜好或职业接触有关;
法医鉴定——猝死
5.3 自然性疾病与损伤并存:
①单纯因损伤致死(为致命伤); ②如单脾纯肿大因,疾腹病部受致打死击(后致破死裂致性死病。变); ③损伤是主因,疾病是辅助因素;
In sleep In Hospital Walking,Riding Running Athletics and Competition Quarrelling and Exciting Alcohol Drinking, Smoking, Overeating Constipation, Increassing of Abdominal Pressure Bathing,Swimming,Over cooling,Overheating Resting Others

法医学----猝死

法医学----猝死

尸解所见:胸部及体表其他部位未见损伤。心 重525g,左心室肥大,左、右心室扩张。
膈面房室沟以下、后室间沟两侧可见 9.7cm×6cm的透壁性出血梗死区,乳头肌未见断 裂。距室间隔膜部下4cm的室间隔近心尖处见一梗 死后穿孔。此外,在房室沟下方0.5cm处的右心室 后壁梗死区内有2个小囊腔,其直径分别为1.2cm 和0.8cm。
法医学鉴定
出现部位:脑底池 注意与外伤性蛛血区别; 注意疾病与损伤的关系;
6.2.5 自发性脑出血
病因:主:高血压病和动脉粥样硬化 >2/3 次:血管畸形,动脉瘤
诱因:激动、轻微外伤
病理变化
高血压脑出血:基底节(尤其壳核部),该 部位豆纹动脉从大脑中动脉呈直角分出,长 期高血压血流冲出,易破。 基底节 > 丘脑 > 桥脑 > 小脑
病理诊断: ①冠心病,左、右心室后壁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
左主干病变1级,左前降支、左旋支及右主支均为4级, 右主支并发斑块内出血及新鲜血栓形成;梗死区心肌 软化及囊腔形成; ②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大及扩张; ③主动脉粥样硬化症; ④脑动脉粥样硬化症,脑水肿; ⑤慢性肺淤血; ⑥慢性肝淤血(槟榔肝); ⑺脾细小动脉硬化症。
鉴定结论:
在患重症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基 础上,因右主支并发斑块内出血及新近血栓形 成、发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而 死于急性心力衰竭。
6.2.2 原发性心肌病
定义:原因未明而非继发于全身或其他器官系统疾 病的原发于心肌自身的心肌损伤;
分型 (1)肥厚型。 (2)扩张型(充血型) (3)限制型 (4)致心律失常型 (5)未分类型
猝死尸体一般征象
1、尸斑早而显著,暗紫红色。 2、窒息征象。 3、心肌纤维断裂,末梢动脉收缩状。

法医学课件9-猝死

法医学课件9-猝死

五、其它原因
• 异位妊娠
• 羊水栓塞
• 成人急死综合症 SMDS(Sudden
心脏疾患
Manhood Death Syndrome)
• 婴幼儿急死综合症 SIDS(Sudden
呼吸中枢不全
Infant Death Syndrome)
• 抑制死
• 抑制死
由于身体某些部位受到轻微的、对正常人不足以构成死亡 的刺激或外伤,通过神经反射在短时间内(通常不超过2分 钟)引起心跳停止而死亡,尸体剖验不能发现明确死因者 称抑制死(death from inhibition)。这种猝死者,常在受 到某种因素刺激后,突然出现面色苍白,迅速昏厥或神志 丧失,数秒钟或一、二分钟之内心跳停止而死亡。 • (一)原因 导致抑制死的机制可能是某些敏感部位受到刺激,反射性 地引起心脏抑制、心跳骤停而猝死。常见的刺激有:①打 击胸部、上腹部、会阴部、喉头;②颈动脉窦或眼球突然 受到压迫或颈部过度伸展;③声门、喉头等部位受到冷水 刺激;④胸腹腔的浆膜突然遭受牵拉刺激如腹腔手术、胸 腹腔穿刺等;⑤扩张尿道、扩张宫颈或肛周脓肿切开引流 等;⑥极度惊吓、恐惧、悲哀、疼痛等精神刺激。
五、猝死的法医学鉴定
• (一)现场勘查 • (二)案情调查 • (三)尸体解剖和辅助检查(生化、毒物、药物、细 菌等实验室检查) • (四)死因分析及鉴定 • 死因明确(排除暴力死及损伤)—死因鉴定

病变不足以死——排除法确定或分析可能的死因
• 自然疾病与损伤共存——难,损伤与疾病的参与度
第二节
Marfan综合症
猝死机理:儿童多死于感染;成人多死于心血管病,
如心力衰竭、主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破裂等。
鉴定要点:典型的Marfan综合征有上述眼部、骨

《法医学猝死》课件

《法医学猝死》课件

猝死相关指标的检测方法
1 心电图
通过记录心电图,研究死者的心脏功能和心脏病变。
2 血液检测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生化指标,了解死者的身体状况。
3 遗传学检测
部分猝死个案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通过遗传学检测寻找相关基因变异。
法医学常用的猝死鉴定方法
1
外科病例分析
通过分析猝死案例的外科特点,尝试确定猝死的具体原因。
2 非心源性猝死
由于非心脏原因导致的猝死事件,如中风、药物中毒等。
猝死的致死原因
心血管疾病
最常见的猝死致死原因是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和心律失常。
遗传因素
部分猝死个案与家族遗传有关,家族调查非常重要。
药物和毒物
某些药物和毒物的使用、滥用或误用可能导致猝死。
法医学在猝死中的角色
现场勘查与指导
法医学专家通过勘查现场、收集证据,对猝死 案例的调查提供支持和指导。
《法医学猝死》PPT课件
通过本课件,深入了解猝死的定义、分类以及致死原因,并探讨法医学在猝 死研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什么是猝死?
猝死是指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的、未经先兆和无法推测的自然死亡事件,给 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带来极大的困扰。
猝死的分类
1 心源性猝死
由于心脏原因导致的猝死事件,占猝死案例的大部分。
2
心肺复苏过程回顾
回顾心肺复苏过程中的细节,分析猝死的相关要点。
Hale Waihona Puke 3现场证据与目击者证词
收集现场证据和目击者证词,以推断猝死的起因和原因。
猝死血管病变的结构与功能改变
猝死常与心脏血管病变有关,了解血管结构与功能改变对猝死的影响。
突发性心脏性猝死
突发性心脏性猝死指因心脏原因引起的猝死事件,了解其病理变化和危险因 素。

法医学概论 猝死

法医学概论 猝死

第九章猝死第一节概述一、概念猝死又称急死,是指平时看似健康的人,由于潜在性疾病或机能障碍而突然出人意外的非暴力性死亡。

二、猝死检验的目的和意义主要有:①查明死因,区分暴力与非暴力死,解除怀疑,澄清是非。

②揭露谋杀后伪报病死的犯罪案件。

③了解急死在体内的分布,探讨急死发生的机理,丰富和发展法医学科学,提高急死的防治水平。

三、猝死的原因(一) 猝死的内因猝死的内因是指体内引起死亡的潜在性疾病或机能障碍,是急死发生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

(二) 猝死的诱因猝死的诱因指某些诱发猝死的外界或其他因素。

但不论哪种诱因,也只能是作为内因即潜在疾病急性发作的诱因,而不是死亡的直接原因。

猝死的常见诱因有:①精神激动;②剧烈运动;③暴饮暴食;④轻微外伤或感染;⑤过冷过热。

四、猝死尸体的一般征象猝死者尸斑多显著且呈暗红色。

因内出血而死亡者,尸斑常不明显,颜色也较淡。

心脏疾病猝死者,因腔静脉淤血及缺氧,面部、颈部的皮肤呈暗紫红色,眼结合膜可有微小出血点,口唇粘膜及指甲呈青紫色。

心脏及大血管内血液不凝固,各内脏显著淤血,浆膜、粘膜有点状出血等。

上述猝死的一般征象,并无特异性,也可见于其他情况的死亡。

五、猝死的死因判定猝死的死因判定应在进行尸体病理解剖的前提下,结合各方面情况,综合分析判定。

第二节引起猝死的常见疾病引起猝死的常见疾病可发生于不同的系统、器官。

在成人,以心血管系统疾病占首位,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或呼吸系统疾病,再次为消化、泌尿、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

在小儿以呼吸系统疾病占绝大多数,其次为传染病及消化系统疾病。

一、心血管系统疾病血管系统疾病引起猝死最常见的原因是冠心病,除此以外还有心肌病、脂肪心、心瓣膜病、高血压病、动脉瘤破裂及肺动脉栓塞等。

二、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猝死的疾病有肺炎、声门水肿、支气管哮喘、肺结核、肺气肿合并气胸等。

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猝死的疾病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肿瘤、脑脓肿、脑动脉血栓形成和脑栓塞等。

法医学在心脏病猝死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法医学在心脏病猝死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法医学在心脏病猝死鉴定中的应用研究法医学在心脏病猝死鉴定中的应用研究摘要:心脏病猝死是指突然发生并迅速导致患者死亡的一种心脏病。

它是临床急诊中最常见的情况之一,且死亡率相当高。

法医学在心脏病猝死的鉴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通过对尸体解剖、心脏组织病理学分析和法医毒理学检测等手段,帮助确定心脏病猝死的死因,提供司法依据。

本文对法医学在心脏病猝死鉴定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关键词:法医学,心脏病猝死,死因,解剖,病理学引言心脏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主要形式之一是心脏病猝死。

心脏病猝死通常是指突然发生、迅速导致患者死亡的一种心脏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有关。

目前,心脏病猝死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其致死率相当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法医学是一门应用法律、医学、生物学等知识和技术,对因犯罪、事故等原因致使人死亡的案件进行调查、鉴定和审判的学科。

心脏病猝死属于法医学领域的内容之一,对于心脏病猝死的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法医学可以通过尸体解剖、心脏组织病理学分析和毒理学检测等手段来帮助确定心脏病猝死的死因,提供司法依据。

本文将从心脏病猝死的定义、病因、鉴定方法等方面综述法医学在心脏病猝死鉴定中的应用研究,并分析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心脏病猝死的定义和病因心脏病猝死是指突然发生、迅速导致患者死亡的一种心脏疾病。

根据病因不同,心脏病猝死可分为冠心病相关的心脏病猝死和非冠心病相关的心脏病猝死。

冠心病是心脏病猝死的主要病因,其发病机制主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有关。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进而导致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

血栓形成可以迅速阻塞冠状动脉,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并引发心律失常。

非冠心病相关的心脏病猝死主要包括心肌病、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等。

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进而引发心律失常和猝死。

猝死及法医学鉴定-大学课件

猝死及法医学鉴定-大学课件

04
猝死的法医学鉴定方法
尸体解剖
尸体解剖是猝死鉴定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尸体的详细检查,可以了解死者 的身体状况、器官病变等情况,为判断死因提供依据。
尸体解剖应由专业的法医进行,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结 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尸体解剖的结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尸体保存情况、死亡时间等, 因此需要进行综合分析,避免误判。
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潜在疾病
体检的重要性
强调定期进行体检对及早发现潜在疾病的重要性, 预防猝死的发生。
体检项目选择
指导公众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体检项目,如 心电图、心脏超声、血压等。
体检结果解读
提供体检结果解读的指导,帮助公众正确理解体 检报告,及时发现潜在疾病。
改善生活习惯,降低猝死风险
01
法医学鉴定通过病理学、毒理学、病理生理学等方 面的检查,确定猝死的具体原因,如心肌梗死、脑 出血等。
这些死因的确定有助于了解猝死的发病机制,为预 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判断猝死与外部因素的关系
在一些猝死案例中,可能存在 与外部因素有关的嫌疑。
法医学鉴定通过调查死者生前 的生活习惯、健康状况、用药 情况、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等, 判断猝死是否与外部因素有关 。
猝死的分类
根据猝死的病因,可以分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心 源性猝死是指由于心脏疾病导致的猝死,而非心源性猝死则 是由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
根据猝死的诱因,可以分为病理性猝死和生理性猝死。病理 性猝死是指由于病理过程导致的猝死,而生理性猝死则是由 生理变化或环境因素引起的。
02
猝死的常见原因
心脏疾病
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由于肺功能不全,可能导致低氧 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引发猝死 。

《猝死法医学》课件

《猝死法医学》课件

Part One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Part Two
猝死的定义和分类
猝死的定义
猝死是指突然发生的、出乎意料的、 非暴力性的死亡
猝死的发生时间通常在数小时至数 天内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猝死的原因包括心脏疾病、呼吸系 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猝死的发生地点通常在家中、工作 场所或其他公共场所
猝死的法医学鉴定程序
现场勘查:收集现场证据,了解死亡环 境
尸表检查:观察尸体外观,记录损伤情 况
解剖检验:对尸体进行解剖,检查内部 器官和组织
病理学检验:对器官和组织进行病理学 检查,确定死因
毒物学检验:检测尸体中的毒物,确定 是否存在中毒
综合分析:结合现场勘查、尸表检查、 解剖检验、病理学检验和毒物学检验的 结果,综合分析死因。
猝死的分类
心源性猝死:由于心脏疾病引起的猝死,如冠心病、心肌病等 非心源性猝死:由于非心脏疾病引起的猝死,如肺栓塞、脑出血等 遗传性猝死:由于遗传因素引起的猝死,如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 药物性猝死:由于药物使用不当引起的猝死,如抗心律失常药物、抗抑郁药物等
猝死的流行病学
猝死的定义: 突然发生的、 出乎意料的死
医等
猝死的病理生理机制
心脏骤停: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导致血液无法供应全身 心律失常:心脏跳动不规律,导致心脏无法正常工作 心肌梗死: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心肌坏死 脑卒中: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意识丧失、肢体瘫痪等症状 肺栓塞:血栓阻塞肺部血管,导致肺部血液供应不足,引起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 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进入主动脉壁内,导致主动脉破裂,引起剧烈胸痛、休克等症状

猝死及法医学鉴定

猝死及法医学鉴定
猝死及法医学鉴定
目 录
• 猝死的定义与特征 • 猝死的常见原因 • 法医学鉴定在猝死中的作用 • 法医学鉴定方法 • 猝死的预防与控制 • 案例分析
01
猝死的定义与特征
猝死的定义
01
猝死是指在自然状态下,因内在 疾病导致突发死亡,通常在出现 症状后一小时内发生。
02
猝死通常是由心脏疾病、脑部疾 病等内在疾病引起,但也可能与 外部因素如过度疲劳、情绪激动 等有关。
定期进行体检
建立健康档案
为个人建立健康档案,记录身体状况、家族病史等信息,为预防猝死提供依据。
定期进行体检
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相关检查,及早发现潜在的心脏等猝死相关疾病。
及时治疗相关疾病
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 及时治疗
对于高血压、冠心病等猝死高危疾病,应及 早发现并进行治疗,降低猝死风险。
机体功能状态的方法。
在猝死的法医学鉴定中,生化检 验可以帮助发现潜在的代谢异常、 药物中毒等与猝死相关的生化变
化。
生化检验的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 的影响,如样品采集时间、保存 条件等,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实验
条件和操作过程。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 图、脑电图等检查方法,这些方法可 以帮助发现潜在的心脏疾病、脑部病 变等问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长期慢性炎症导致肺功能下降,易发 生猝死。
内分泌系统疾病
糖尿病
严重高血糖或低血糖状态 可引起昏迷、休克甚至猝 死。
甲状腺危象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严重 并发症,可导致心律失常 和猝死。
肾上腺危象
肾上腺功能减退的严重并 发症,可引起血压下降、 昏迷和猝死。
其他原因
药物中毒

《猝死法医学》课件

《猝死法医学》课件

猝死法医学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和安全问 题,其中猝死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猝死可能 涉及多种潜在疾病或病理生理过程,如心肌梗死、脑 出血、肺栓塞等,这些疾病的突然发作可能导致患者 迅速死亡,甚至无法及时救治。因此,猝死法医学的 研究对于预防和减少猝死的发生、提高公众健康水平 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原因引起的猝死
如药物过量、电击伤、溺水等。
02
猝死法医学
猝死法医学的概念
猝死法医学的定义
猝死是指由潜在的疾病或病理生理过程导致的突然和 意外的死亡。法医学是应用医学、生物学、化学和其 他自然科学理论和技能,研究和解决与法律相关的的 人体损伤、死亡和犯罪问题的学科。猝死法医学是这 两者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其研究范围包括猝死的流行 病学、病因学、病理生理学、诊断与鉴别诊断、死亡 证明、死亡调查和相关案例的解决等。
医疗纠纷
在医疗纠纷中,猝死可能成为医疗过失或事故的 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对猝死案例进行法医学分析 ,可以判断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失或不当,为纠 纷的解决提供科学依据。
司法鉴定
在涉及死亡的案件中,猝死可能成为犯罪或意外 事件的重要线索。通过对猝死案例进行法医学鉴 定,可以确定死亡原因和过程,为案件的侦破和 审判提供重要证据。
其他原因猝死
01
02
03
药物中毒
药物过量或滥用药物可导 致心脏毒性作用,如洋地 黄中毒等,可引起猝死。
电解质紊乱
如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等 电解质紊乱可影响心肌的 电生理功能,导致心律失 常和猝死。
肺栓塞
肺动脉发生栓塞后,肺组 织缺血、缺氧、坏死等可 导致猝死。
04
猝死的病理生理
心肌缺血的病理生理
《猝死法医学》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规收集胃内容物、血液、尿液及肝、肾等脏器 作毒物化验,以排除中毒。怀疑为传染病或败血症感染
时,要消毒采取心血或肠内容物作培养。
原因不明的猝死
绝大多数猝死均可查见体内患有致命性疾病,如心 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呼吸系统疾病,但确实也 存在一小部分猝死案例,虽然经全面尸检,仍找不到足以 解释猝死的原因,其死亡机制也都没有统一的认识。
• 2002年10月 ―― 巴西前锋球员多斯·桑托斯在秘鲁联赛 中为万卡队攻入一球之后异常高兴,几个小时之后突发心 脏病死亡。
• 本菲卡队的匈牙利籍前锋球员米克洛什·费赫尔 • 喀麦隆球员马克-维维安·福
• 中国年轻球员江涛遇雷击猝死新加坡 • 两名尤文青年队队员 • 巴西圣卡塔诺队的后卫塞尔吉尼奥
2、呼吸系统疾病 • 肺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等)、喉头水肿、气
管及支气管异物堵塞、急性肺动脉栓塞、脂肪或空气 栓塞、肺结核空洞大出血等。 3、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肿瘤、癫痫等。
三.猝死的特点:
1.时间限度:指从开始发病到死亡的时间,一般以24 小时为限。
2.意外性:猝死死亡的发生常常出乎意料。 3.健康状况:多数猝死者的生前皆有潜在性疾病,只 因症状轻微而未引起本人或家属的注意;或因无明显症状, 不能被察觉,甚至亦被医生忽视。
4.诱因:
• 部分猝死常由于诱因触发所致。 • 某些因素对正常人本无危害或危害较小,但对患有
潜在的严重疾病的人却能引起猝死。
• 能引起猝死的诱因很多: • 常见的有精神激动、剧烈运动或过度疲劳、暴饮暴
食、过冷过热、轻度外伤等。
• 猝死尸体的一般征象:
• 猝死的一般尸体征象,无特异性。与窒息死的一般尸 体征象相似。
④死亡过程迅速,有时突然发现死于母亲怀抱中;
⑤尸体剖验常无特殊改变,仅见内脏瘀血,肺膜及心 外膜点状出血。肺瘀血、水肿,肺泡壁有青壮年猝死综合征(SMDS)
在猝死病例中相当多数为青壮年,而且多死于睡眠 中,称为青壮年猝死综合征,俗称睡眠中猝死。
本类猝死具有下列六个特点: ①都死于睡眠中; ②多为青壮年,主要为30~49岁,20岁以前与60岁以 后均极少见; ③绝大多数为男性,男女之比为13.3:1;
④ 死者生前多身体健康,发育、营养良好,死前多无 明显诱因;
⑤ 死亡迅速,多为即时死,从发现到死亡不过数分钟。 死前有呻吟、尖叫或抽搐;
⑥ 尸体剖验多无明显致命性病变,共同性改变为急性 心力衰竭。
(二)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
有些婴儿突然死亡,无论从病史和尸检都不能发现 确切的死因,因多数死于睡眠中,称为婴儿猝死综合征。
本类猝死,其特点可归纳为: ①年龄以出生后7天至2岁者为多; ②多死于睡眠中,一般在凌晨3时至10时; ③多数身体健康,发育良好。无前驱症状,有时可有 轻微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或胃肠障碍症状;
四.猝死的法医学鉴定:
1.现场勘验:
注意现场有无搏斗现象,有无血迹,残余食物,饮 料,药物或呕吐物等,并取材作毒物分析。
2.案情调查:
了解死前发病情况,调查病例及化验报告等。向死 者家属、亲友和单位保健医生了解死者既往史,家族史, 死亡时间及情绪表现。
3.尸体解剖:
这是判明猝死死因的关键性步骤。争取尽快作全面 尸体解剖,否则要将尸体冷藏起来,以免发生死后自溶 及腐败。
喀麦隆球员维维安·福
一.概念:
猝死,又称急死(sudden death)是指貌似健康
而无明显症状的人,由于潜在的疾病或机能障碍,于 开始感到不适后24小时内发生意外的突然死亡。
二.猝死的原因:
引起猝死的原因很多,几乎所有系统的疾病均可引 起猝死,但其发生率不同。
据资料统计,在成人猝死中心血管系统疾病占首位, 呼吸系统或神经系统疾病为第二位;婴幼儿猝死中呼吸 系统疾病占首位,消化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疾病为第二位。
•一:心血管疾病猝死 •二:呼吸系统疾病猝死 •三:神经系统疾病猝死 •四:消化系统疾病猝死 •五:泌尿生殖疾病猝死 •六:其他疾病猝死
40-50% 16-22% 15-18% 8-10% 5-10% 5- 8%
• 引起猝死的常见疾病 1、心脏血管系统疾病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疾患、心包疾患、 动脉瘤破裂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