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数据分析计算题(二)
化学实验室数据记录与分析考核试卷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在化学实验中,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应该使用__________的仪器。
2.实验数据的记录应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进行实验数据分析时,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两个重要的步骤。
6.实验数据分析应该由实验者独立完成,以保持分析的客观性。()
7.在化学实验中,所有的数据都应该进行多次验证和检查。(√)
8.实验数据记录可以等到实验结束后再进行。(×)
9.在数据分析中,图表的使用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数据。(√)
10.实验室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可以完全由实验者的主观判断来完成。(×)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A.使用电子设备记录数据
B.在记录数据时使用注释
C.仅记录关键数据点
D.让实验助手帮忙记录数据
19.以下哪些统计方法常用于化学实验数据分析?(]
A.描述性统计
B.假设检验
C.相关性分析
D.回归分析
20.在评估实验数据的可靠性时,以下哪些方面需要考虑?(]
A.数据的精确度
B.数据的重复性
C.实验方法的成熟度
1.描述在化学实验中数据记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请举例说明如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讨论实验数据分析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你熟悉的化学实验为例,阐述如何应用这些原则和方法来分析实验数据。
3.解释为什么在实验数据分析中异常值处理非常重要。给出一种处理异常值的策略,并讨论其优缺点。
4.假设你是一名化学实验室的研究员,你需要向一名新加入的同事解释如何撰写实验报告中的数据记录和分析部分。请列出你建议的要点,并简述每个要点的重要性。
中考化学专题13 综合计算(第02期)-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原卷版)
专题13 综合计算1、【2016年北京市】(3分)为测定21.2g某变质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含量,将其配置成500mL溶液,分别取出50mL用两种方法进行测定。
已知:Na2CO3+BaCl2=BaCO3↓+2NaCl请任选1种方法的数据,计算该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2、【2016年四川省资阳市】(5分)某食用纯碱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该纯碱中碳酸钠(Na2CO3)的含量,现取该纯碱样品12.5g,加入150.0g稀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总质量变成158.1g。
计算:(1)反应中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3、【2016年四川省宜宾市】(10分)某铁矿粉,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Fe X Oy),一学生利用实验作进一步分析,过程及数据如下。
(注:铁矿粉中杂质不参与下列过程中的反应)ⅰ.取29g该铁矿粉在CO气流中充分加热,将反应后的气体用烧碱溶液充分吸收,烧碱溶液增重17.6gⅱ.将上述加热后的固体取出后,再向固体逐滴加入稀硫酸,测得产生气体与滴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ⅰ中生成气体的质量 g,过程ⅱ中固体充分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为 g。
(2)所用稀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29g铁矿粉所含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的质量为 g,氧元素的质量为 g。
(4)该铁的氧化物化学式中,x、y的最简整数比x︰y=。
4、【2016年四川省泸州市】海洋是人类千万年来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宝库,图1是海水中化学资源的图示。
请结合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取海水滴加AgNO3溶液的现象是。
(2)下列有关海水及其开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2中海水所含化学资源都是化合物b.蒸馏法淡化海水是化学变化c.海水资源的开发不需要考虑环境保护问题d.海水中含有NaCl和MgCl2(3)海水中含有10个电子的微粒有H2O、Mg2+和。
《化学计算(含解析)》2022年中考复习专练 (2)
山东省2018-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12)——化学计算一.选择题(共1小题)1.(2020•黄石)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干冰升华﹣﹣分子的体积变大B.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冰和水都由水分子构成C.氧化汞受热分解﹣﹣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D.酒精挥发﹣﹣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二.计算题(共26小题)2.(2020•日照)某化工产品的成分是碳酸钙、氢氧化钙和硫酸钡,现取该化工产品样品20g放入锥形瓶内,向其中加适量水,振荡,然后再向锥形瓶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只填空,不列式计算)。
(2)计算该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
3.(2020•威海)某化工厂的废水中含少量氢氧化钠,技术人员欲测其含量。
取废水20g,向其中逐滴滴加9.8%的稀硫酸,利用pH传感器测定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
通过计算判断该废水是否可以直接排放?(排放标准: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0.001%)4.(2020•东营)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盛有固体氢氧化钠的试剂瓶破裂瓶盖处有“白毛”状物质(如图),根据所学知识,他们推断“白毛”状固体物质中含有碳酸钠,依据是。
他们取5g白色固体,加水配成20g溶液倒入烧杯中,将40g氯化钡溶液分成四等份,分4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123410101010加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g烧杯中所得溶液的质量/g(1)第次实验,加入的氯化钡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
(2)求5g白色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5.(2020•潍坊)洁厕灵的有效成分为HCl,李强同学测定某品牌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
他将洁厕灵倒入锥形瓶中,逐次加入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测出每次完全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g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g M请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实验二化学吸收系统气液平衡数据的测定
实验二化学吸收系统气液平衡数据的测定A 实验目的化学吸收是工业气体净化和回收常用的方法,为了从合成氨原料气、天然气、热电厂尾气、石灰窑尾气等工业气体中脱除CO2 、H2S、SO2等酸性气体,各种催化热钾碱吸收法和有机胺溶液吸收法被广泛采用。
在化学吸收过程的开发中,相平衡数据的测定必不可少,因为它是工艺计算和设备设计的重要基础数据。
由于在这类系统的相平衡中既涉及化学平衡又涉及溶解平衡,其气液平衡数据不能用亨利定律简单描述,也很难用热力学理论准确推测,必须依靠实验。
本实验采用气相内循环动态法测定CO2—乙醇胺(MEA)水溶液系统的气液平衡数据,拟达到如下目的:(1)掌握气相内循环动态法快速测定气液相平衡数据的实验技术。
(2)学会通过相平衡数据的对比,优选吸收能力大,净化度高的化学吸收剂。
(3)加深对化学吸收相平衡理论的理解,学会用实验数据检验理论模型,建立有效的相平衡关联式。
B 实验原理气液相平衡数据的实验测定是化学吸收过程开发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也是评价和筛选化学吸收剂的重要依据。
气液平衡数据提供了两个重要的信息,一是气体的溶解度,二是气体平衡分压。
从工业应用的角度看,溶解度体现了溶液对气体的吸收能力,吸收能力越大,吸收操作所需的溶液循环量越小,能耗越低。
平衡分压反映了溶液对原料气的净化能力,平衡分压越低,对原料气的极限净化度越高。
因此,从热力学角度看,一个性能优良的吸收剂应具备两个特征,一是对气体的溶解度大,二是气体的平衡分压低。
由热力学理论可知,一个化学吸收过程达到相平衡就意味着系统中的化学反应和物理溶解均达到平衡状态。
若将平衡过程表示为:A(气)‖A(液)+ B(液)= M(液)定义:m 为液相反应物B的初始浓度(mol/l);为平衡时溶液的饱和度,其定义式为:mB A M 的初始浓度液相反应物组分的浓度形式存在的以反应产物=θa 为平衡时组分A 的物理溶解量。
则平衡时,被吸收组分A 在液相中的总溶解量为物理溶解量a 与化学反应量θm 之和,由化学平衡和溶解平衡的关系联立求解,进而可求得气相平衡分压mp A 和与θ*的关系: 在乙醇胺(MEA )水溶液吸收CO 2系统中,主要存在如下过程:溶解过程: CO 2(g )= CO 2(l ) (1)反应过程: 5.0<θ时, -++=+R N C O O R N H R N H l CO 222)( (2) 5.0>θ时, -+-+=++322222H C O R N H O H CO RNCOO (3)本实验仅讨论5.0<θ时的情况。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和综合计算题2
实验探究与综合计算题1.(4分)小勇同学按以下步骤对她所用的牙膏进行探究:[资料]牙膏中常用氢氧化铝、碳酸钙等物质作摩擦剂。
请回答:(1)你认为用作牙膏摩擦剂的物质应具备什么特点呢?(回答一条即可)(2)小勇选择的试剂X 是( )A .紫色石蕊试液B .pH 试纸C .酚酞试液(3)从探究过程来看,小勇可检验出摩擦剂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
从该牙膏的成分考虑,请你说明该牙膏不使用酸性物质的原因是:2.(5分)小雨在做某次实验时,发现一瓶瓶口敞开不知多久的氢氧化钠溶液(下称试液)。
联想到药品保存注意事项,小雨利用提供的试剂(CaCl 2溶液、盐酸、CaCO 3固体、酚酞)对试液是否变质展开探究。
她首先猜想:试液没有变质,溶液的溶质还是NaOH 。
小雨通过查资料知Na 2CO 3溶液呈碱性。
她根据首先的猜想进行的实验是:取少量试液加入试管,滴入酚酞,观察到试液变红。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原试液没有变质,还是NaOH 。
(1)小雨反思实验验证,觉得不够完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善实验方案后,她从提供的试剂中选取一种试剂进行实验发现原试液确已变质。
请你写出她这次实验的操作、现象 。
小雨是个爱思考的学生,她又有新的疑问:试液中真的没有NaOH 了吗?她又作了探究:(3)猜想:___________ 。
(4)实验验证:(操作及现象) ,试液中还有NaOH 。
(5)通过上述探究,小雨明白:氢氧化钠溶液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故应_____保存。
3.(6分)如图所示,在实验台上摆放着供你选择的如下药品(①稀盐酸②稀硫酸③双氧水④石灰石⑤二氧化锰⑥高锰酸钾)和仪器(实验室常备用品图中略):(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2)请你设计一种制取某气体的实验方案,填写实验报告中的以下几项:a b4.(5分)小明同学在学习酸的性质时,他用大小,外形均相同的铝片分别和H+浓度相同的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化学计算、误差、数据处理测验题与答案
第一章.化学计算、误差、数据处理测验题一、计算及概念题1、用黄铁矿生产硫磺。
黄铁矿中FeS2含量为84%,经隔绝空气加热,生产1吨纯硫磺理论上需要黄铁矿多少吨?如实际生产中用去4.8吨,问原料的利用率是多少?2、市售98%硫酸溶液,密度为1.84g/ml,配成1:5(体积比)的硫酸溶液。
(1)计算这种硫酸的质量分数;(2)若所得稀硫酸的密度为1.19g/ml,试计算其物质的量浓度?3、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1mg,称样量分别为0.05g、0.2g、1.0g时可能引起的相对误差各为多少?这些结果说明什么问题?4、配制以下标准溶液必须用间接法配制的是-------------------------------( )(A) NaCl (B) Na2C2O4 (C) NaOH (D) Na2CO35、系统误差包括如下几方面的误差 。
系统误差的特点是。
偶然误差的特点是 。
6、在未作系统误差校正的情况下,某分析人员的多次测定结果的重视性很好,则他的分析准确度 。
7、滴定管的读数常有±0.01ml的误差,那么在一次滴定中可能有 ml的误差。
滴定分析中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应≤0.1%,为此,滴定时的体积须控制在 ml以上。
8、在少数次的分析测定中,可疑数据的取舍常用 检验法。
9、判断下列情况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正误差,负误差,无影响)(1)标定NaOH溶液浓度时所用的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中含有少量邻 苯二甲酸(2)以K2Cr2O7法测定铁矿石中含铁量。
滴定速度很快,并过早读出滴定管读数 。
(3)用减理法称取试样时,在试样倒出前,使用了一只磨损的砝码 。
(4)以失去部分水的硼砂作为基准物标定HCl溶液的浓度 。
(5)以溴酸钾—碘量法测定苯酚纯度时,有Br2逃逸 。
10、 将0.0089gBaSO4换算成Ba,问计算下列换算因素时取何者较为恰当:0.5884 0.5880.59?计算结果最后应以几位有效数字报出?11、要使在置信度为95%时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不超过±S,问至少要平行测定几次?12、某学生测定矿石中的铜含量时,得到下结果(%)2.50 2.53 2.55,问再测定一次而不应该舍弃的分析结果的界限是多少?13、按有效数字规划,修略下列答案(1)4.1374+2.81+0.0603=7.0077(2)14.37*6.44=92.5428(3)0.0613*0.4044=0.02478972(4)4.1374*0.841÷297.2=0.0117077(5)(4.178+0.037)÷60.4=0.0692334(6)(4.178*0.037)÷60.4=0.00025593714、称取纯CaCO3 0.5000g、溶于50.00ml的HCl溶液中,多余的酸用NaOH溶液回滴,消耗6.20ml。
分析化学实验报告(练习部分)
用碱式滴定管放出约15~18mL NaOH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2滴甲基橙指示剂,用酸式滴定管中的HCl溶液滴定至黄色转变为橙色。记录数据。
4. NaOH滴定盐酸
用移液管吸取25.00mL 0.1mol/L HCl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用碱式滴定管中的NaOH溶液滴定溶液呈微红色,保持30秒为终点。记录数据。
用于称量某一定质量的试剂(称量基准物)。缺点:称量的速度很慢
递减称量法特点:适合于称量易吸水,易氧化或易与CO2反应的样品的称量。用于称量一定质量范围的样品或史试剂。缺点:没有办法称量某一固定质量的试剂。
根据方法特点选用合适的出来的方法。
使用电子天平时,对于任何试样用“去皮称量”法好。
2.在实验室中记录称量数据应准至几位?
偏差(d)
0.001
-0.002
0.001
0.001
平准偏差(d)
0.0012
平准相对偏差/ %
0.12
2. NaOH溶液滴定HCl溶液。指示剂:酚酞
滴定号码
记录项目
Ⅰ
Ⅱ
Ⅲ
VHCl/ mL
25.00
25.00
25.00
VNaOH/ mL
24.12
24.16
24.15
VNaOH/ mL
24.14
n次VNaOHl/mL最大绝对差值/mL
3.在滴定分析实验中,滴定管、移液管为何需要用滴定剂和要移取的溶液润洗几次?滴定中使用的锥形瓶是否也要用滴定剂润洗?
答:在滴定分析实验中,滴定管、移液管如果不用滴定剂和要移取的溶液润洗几次,那么原来的溶液变稀;如果滴定中使用的锥形瓶也用滴定剂润洗的话,放入锥形瓶中的溶液的物质的量变大。
分析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分析化学中常用的缓冲溶液?A. 磷酸盐缓冲液B. 柠檬酸缓冲液C. 硫酸铵缓冲液D. 硫酸缓冲液答案:C2. 标准溶液的配制中,下列哪种操作是错误的?A. 使用分析天平称量B. 使用容量瓶定容C. 直接用自来水稀释D. 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前需摇匀答案:C3. 在滴定分析中,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是:A. 滴定管的刻度B. 溶液颜色的变化C. 溶液的pH值D. 溶液的体积答案:B4.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样品的原子化方式不包括:A. 火焰原子化B. 石墨炉原子化C. 化学气相原子化D.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化答案:C5.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色谱分析中的分离技术?A. 气相色谱B. 液相色谱C. 质谱分析D. 薄层色谱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在酸碱滴定中,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是溶液颜色的______。
答案:突变2. 标准溶液的配制需要使用______天平进行称量。
答案:分析3.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样品的原子化方式包括火焰原子化和______。
答案:石墨炉原子化4. 色谱分析中,常用的检测器有紫外检测器、荧光检测器和______。
答案:电导检测器5. 在滴定分析中,滴定管的校准是为了确保______的准确性。
答案:体积测量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答案:指示剂的选择应基于其变色范围与滴定终点的pH值相匹配,同时指示剂的变色要明显且迅速,以便于观察和判断终点。
2. 为什么在配制标准溶液时需要使用容量瓶进行定容?答案:容量瓶的设计使得溶液在定容时可以保证体积的准确性,从而确保标准溶液的浓度准确无误。
3. 描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答案: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基于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原子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强度来定量分析元素含量的方法。
当特定波长的光通过含有待测元素原子的样品时,原子会吸收与其共振的光,从而减少透射光的强度,通过测量透射光的强度来确定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分析化学习题 (2)
第一章绪论1. 试样分析的基本程序?2. 分析化学的方法根据试样用量可以分为哪几类?每一类的量的要求多少?3. 分析化学的方法根据试样中被测组分的含量可以分为哪几类?每一类的量的要求多少?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一、选择题1. 两位分析人员对同一含SO42-的试样用重量法进行分析,得到两组数据,要判断两人分析的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应用哪一种方法( )A. Q检验法B. F检验法C. u检验法D. t检验法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误差是以真值为标准的,偏差是以平均值为标准的,所谓“误差”实质上是偏差B. 对某项测定来说,它的系统误差大小是不可测量的C. 对偶然误差来说,大小相近的正误差和负误差出现的机会相等D. 标准偏差是用数理统计方法处理测定的数据而获得的3. 可用于减少测量过程中的偶然误差的方法( )A. 进行对照实验B. 进行空白试验C. 进行仪器校准D. 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4. 指出下列各种误差中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A. 滴定时不慎从锥形瓶中溅出一滴溶液B. 使用天平时,天平零点稍有变动C. 砝码受腐蚀D. 滴定时,不同的人对指示剂颜色判断稍有不同5. 当置信度为0.95时,测得Al2O3的置信区间为(35.21+0.10)%,其意义是( )A. 在所测定的数据中有95%在此区间内B. 若再进行测定,将有95%的数据落入此区间内C. 总体平均值μ落入此区间的概率为0.95D. 在此区间内包含μ值的概率为0.956. 下列有关偶然误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偶然误差在分析中是不可避免的B. 偶然误差正负误差出现的机会相等C.偶然误差具有单向性D. 偶然误差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7.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是( )A. 准确度高,精密度不一定高B.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条件C. 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D. 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条件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误差是测量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别B. 误差是不可以传递的C. 误差是可以消灭的D. 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9. 用25mL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 )A. 25mLB. 25.0mLC. 25.00mLD. 25.000mL10. 对某试样进行三次平行测定,得CaO平均含量为30.6%,而真实含量为30.3%,则30.6%-30.3%=0.3%为( )A. 相对误差B. 相对偏差C. 绝对误差D. 绝对偏差11. 按Q检验法(n=4时,Q0.90=0.76)删除可疑值。
化学实验室数据分析与处理技巧考核试卷
B. Origin
C. Photoshop
D. SPSS
5.当分析含有不确定度的数据时,以下哪个方法不适用?()
A.方差分析
B.平均值计算
C.标准偏差
D.直接舍去异常值
6.以下哪个单位不是浓度的常用单位?()
A. g/L
B. mol/L
C. ppm
D. kg/m³
C.数据记录错误
D.实验环境的温度适宜
10.在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定量分析时,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结果?()
A.溶液的吸光度
B.光程长度
C.波长选择
D.实验室湿度
11.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数据处理的基本步骤?()
A.数据清洗
B.数据转换
C.数据集成
D.数据可视化
12.关于实验室安全,以下哪项陈述是错误的?()
化学实验室数据分析与处理技巧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实验数据记录时,下列哪项不是必须包含的信息?()
C.需要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和校准
D.分析结果不需要与标准物质对照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哪些方法可以用来检验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A.重复实验
B.数据交叉检验
C.使用不同方法进行验证
D.忽略异常值
2.以下哪些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数据处理步骤?()
c1v1c2v2配制溶液计算题带解析
c1v1c2v2配制溶液计算题带解析在化学实验中,溶液的配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配制溶液时,需要根据溶液的浓度和体积来计算所需的溶质和溶剂的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c1v1c2v2配制溶液计算题,并提供详细的解析过程。
一、c1v1c2v2的基本概念在配制溶液时,我们通常会用到c1v1c2v2的公式。
其中,c1表示初始溶液的浓度,v1表示初始溶液的体积,c2表示目标溶液的浓度,v2表示目标溶液的体积。
这个公式的意义是,我们需要从一个已知浓度和体积的溶液中取出一定量的溶液,再加入一定量的溶剂,使得最终的溶液达到目标浓度和体积。
二、c1v1c2v2的计算方法1. 溶液的配制假设我们需要配制一种0.1mol/L的盐酸溶液,而手头只有一瓶0.5mol/L的盐酸溶液。
我们需要计算出,从这瓶0.5mol/L的盐酸溶液中取多少毫升的溶液,再加入多少毫升的水,才能制得所需的0.1mol/L的盐酸溶液。
解析:根据c1v1c2v2的公式,我们可以列出如下的方程式:c1v1 = c2v2其中,c1 = 0.5mol/L,c2 = 0.1mol/L。
因此:v1 = c2v2/c1 = 0.1mol/L × v2/0.5mol/L = 0.2v2这个公式的意义是,我们需要从0.5mol/L的盐酸溶液中取出一定体积的溶液(v1),再加入一定体积的水,使得最终的溶液达到0.1mol/L的浓度和所需的体积(v2)。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计算式:v1 + v2 = 1000ml0.2v2 + v2 = 1000ml1.2v2 = 1000mlv2 = 1000ml/1.2 = 833.33ml因此,我们需要从0.5mol/L的盐酸溶液中取出166.67ml的溶液,再加入666.67ml的水,才能制得所需的0.1mol/L的盐酸溶液。
2. 溶液的稀释假设我们有一瓶0.5mol/L的盐酸溶液,需要将其稀释至0.1mol/L,我们需要加入多少毫升的水?解析:同样地,我们可以利用c1v1c2v2的公式来计算:c1v1 = c2v2其中,c1 = 0.5mol/L,c2 = 0.1mol/L,v1 = 100ml。
【精品】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训练★实验数据分析探究题(含答案)
【精品】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训练★--实验数据分析探究题1.(2019武汉)某校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铁屑,其成分是铁、氧化铁和水。
为测定其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固定装置已略去;氮气不与铁屑中的成分反应;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部分实验步骤如下:Ⅰ.称量硬质玻璃管的质量。
将样品放入硬质玻璃管中,称量硬质玻璃管和样品的质量。
II.连接好装置。
缓缓通入N 2,点燃甲处的酒精喷灯,待硬质玻璃管中固体恒重,记录硬质玻璃管和剩余固体的质量。
Ⅲ.再次连接好装置,继续实验。
通入CO,点燃丙处的酒精灯和甲处的酒精喷灯。
待硬质玻璃管中固体恒重,熄灭酒精喷灯,继续通入CO 直至硬质玻璃管冷却。
再次记录硬质玻璃管和剩余固体的质量。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Ⅲ丙处酒精灯的作用是 。
(2)步骤Ⅲ硬质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用m 1、m 2、m 3、m 4的代数式表示)。
若步骤Ⅲ中氧化铁没有完全反应,样品中水的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有关样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标号)。
A.样品中氢元素的质量为1/9(m 2- m 3)B.样品中铁单质和氧化铁的质量总和为m 3-m 1C.样品中铁单质的质量为m 4-m 1D.样品中氧元素的质量为m 3- m 42.(2019黄冈)兴趣小组经资料查询,通常瓦斯气体可能含有CO 、CO 2、CH 4等气体。
为确定该气体是否含有这三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小组组长初步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供大家讨论: (已知:CH 4+4CuO ====△4Cu +CO 2+2H 2O )(1)同学甲认为,氧化钙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 2和H 2O 对实验造成干扰,小组成员一致同意;(2)同学乙认为,若装置C 中CuO 变红,则除了甲烷与CuO 可能发生反应外,还可能发生的反应 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同学丙认为,欲通过D 装置中浓硫酸因吸收水分而增重, 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H 4的思路不严密,认为需要在 (填序号)间再增加一个D 装置(编号为F ),才能证明含有CH 4;(4)同学丁认为,B装置可有可无。
分析化学习题(2)剖析
第一章绪论1. 试样分析的基本程序?2. 分析化学的方法根据试样用量可以分为哪几类?每一类的量的要求多少?3. 分析化学的方法根据试样中被测组分的含量可以分为哪几类?每一类的量的要求多少?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一、选择题1. 两位分析人员对同一含SO42-的试样用重量法进行分析,得到两组数据,要判断两人分析的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应用哪一种方法( )A. Q检验法B. F检验法C. u检验法D. t检验法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误差是以真值为标准的,偏差是以平均值为标准的,所谓“误差”实质上是偏差B. 对某项测定来说,它的系统误差大小是不可测量的C. 对偶然误差来说,大小相近的正误差和负误差出现的机会相等D. 标准偏差是用数理统计方法处理测定的数据而获得的3. 可用于减少测量过程中的偶然误差的方法( )A. 进行对照实验B. 进行空白试验C. 进行仪器校准D. 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4. 指出下列各种误差中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A. 滴定时不慎从锥形瓶中溅出一滴溶液B. 使用天平时,天平零点稍有变动C. 砝码受腐蚀D. 滴定时,不同的人对指示剂颜色判断稍有不同5. 当置信度为0.95时,测得Al2O3的置信区间为(35.21+0.10)%,其意义是( )A. 在所测定的数据中有95%在此区间内B. 若再进行测定,将有95%的数据落入此区间内C. 总体平均值μ落入此区间的概率为0.95D. 在此区间内包含μ值的概率为0.956. 下列有关偶然误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偶然误差在分析中是不可避免的B. 偶然误差正负误差出现的机会相等C.偶然误差具有单向性D. 偶然误差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7.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是( )A. 准确度高,精密度不一定高B.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条件C. 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D. 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条件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误差是测量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别B. 误差是不可以传递的C. 误差是可以消灭的D. 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9. 用25mL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 )A. 25mLB. 25.0mLC. 25.00mLD. 25.000mL10. 对某试样进行三次平行测定,得CaO平均含量为30.6%,而真实含量为30.3%,则30.6%-30.3%=0.3%为( )A. 相对误差B. 相对偏差C. 绝对误差D. 绝对偏差11. 按Q检验法(n=4时,Q0.90=0.76)删除可疑值。
初三化学数字化实验练习题
初三化学数字化实验练习题实验一:酸碱中和反应的定量分析实验目的:通过数字化实验练习,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定量分析方法。
实验原理:在酸碱中和反应中,当摩尔数相等的酸、碱完全反应后,酸碱溶液的pH值会达到中性(pH=7)。
根据爱因斯坦常数和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通过溶液的物质量和化学计量关系计算出酸碱溶液的物质浓度。
实验步骤:1. 准备两个容量瓶,并使用天平称量适量的酸和碱。
2. 将酸倒入一个容量瓶中,记录酸的质量。
3. 同样地,将碱倒入另一个容量瓶中,并记录其质量。
4. 向两个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溶剂,摇匀使酸和碱溶解。
5. 使用pH计测量两个溶液的pH值,并记录下来。
6. 确定酸碱平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出所需反应的摩尔数。
7. 假设酸和碱的摩尔数相等,通过摩尔关系计算出酸和碱的溶液浓度。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实验记录:酸的质量:0.76 g碱的质量:0.64 g溶剂的体积:100 mLpH值测量结果:酸溶液的pH值:2.8碱溶液的pH值:10.5计算酸碱反应的摩尔数:根据计算得出的摩尔关系,我们可以知道酸碱反应中,一个酸分子和一个碱分子会发生中和反应。
根据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推导出酸和碱的摩尔数相等。
根据酸的质量,我们可以使用化学方程式和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出酸的摩尔数:酸的摩尔数 = 酸的质量 / 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根据碱的质量,我们可以使用化学方程式和碱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出碱的摩尔数:碱的摩尔数 = 碱的质量 / 碱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酸和碱的溶液浓度:根据酸和碱的摩尔数相等的假设,我们可以使用摩尔关系计算出酸和碱的溶液浓度。
酸溶液的浓度 = 酸的摩尔数 / 溶剂的体积碱溶液的浓度 = 碱的摩尔数 / 溶剂的体积实验结果:酸溶液的浓度:0.76 mol/L碱溶液的浓度:0.64 mol/L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掌握了酸碱中和反应的定量分析方法。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的酸和碱浓度为0.76 mol/L和0.64 mol/L。
实验二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
实验二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一、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滴定管的使用方法及准确的确定终点的方法。
2.练习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
3.初步掌握酸碱指示剂的选择方法。
二、实验原理滴定分析是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滴加到待测试样的溶液中,直到化学反应完全为止,然后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求得待测试样中组份含量的一种方法。
O 计量点:pH:7.0;突跃范围:pH:4.3~9.7 NaOH+HCl = NaCl+H2甲基橙(MO)变色范围:3.1(橙色)~4.4(黄色);酚酞(pp)变色范围:8.0(无色)~9.6(红色)计算:C1V1=C2V2C1/C2=V2/V1强酸HCl强碱NaOH溶液的滴定反应,突跃范围的pH约为4.3~9.7,在这一范围中可采用甲基橙(变色范围pH3.1~4.4)、酚酞(变色范围pH8.0~9.6)等指示剂来指示终点。
间接配制法:酸碱滴定中常用盐酸和氢氧化钠作为滴定剂,由于浓盐酸易挥发,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故此滴定剂无法直接配制,只能先配置近似浓度的溶液然后用基准物质标定其浓度。
本实验分别选取甲基橙和酚酞作为指示剂,通过自行配制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相互滴定,在HCl (0.1mol/L)溶液与NaOH(0.1mol/L)溶液进行相互滴定的过程中,若采用同一种指示剂指示终点,不断改变被滴定溶液的体积,则滴定剂的用量也随之变化,但它们相互反应的体积之比应基本不变。
因此在不知道HCl和NaOH溶液准确浓度的情况下,通过计算VHCl/VNaOH体积比的精确度,可以检查实验者对滴定操作技术和判断终点掌握的情况。
三、试剂和仪器仪器:滴定管锥形瓶试剂瓶台秤试剂: 6m ol·L-1 HCl溶液 NaOH(固体A.R级)甲基橙指示剂酚酞指示剂四、实验步骤1、溶液的配制(粗称):0.1mol/L的NaOH溶液:在台秤上取约2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约50 mL的蒸馏水,溶解,转入橡皮塞试剂瓶中,加水至500 mL,盖好胶塞塞,摇匀,贴好标签备用。
化学计算与数据处理的练习题
化学计算与数据处理的练习题化学是一门对物质进行研究的学科,其中包含了许多计算和数据处理的内容。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方法和数据处理技巧对于解决化学问题非常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化学计算与数据处理的练习题,帮助读者巩固和提升相关知识。
一、质量计算1. 计算30g氯气和20g氧气混合后,生成的氯化氧气的质量。
2. 有10g氧化铜,含铜量的质量百分比为60%,求氧化铜中铜的质量。
3. 已知一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6H12O6,其中含有30%的碳,计算该化合物中碳的质量。
二、浓度计算1. 有100mL的0.2mol/L的NaOH溶液,取出25mL,加水稀释到100mL,求稀释后溶液的浓度。
2. 有25mL的0.1mol/L的硫酸溶液,加水稀释到100mL,求稀释后溶液的浓度。
3. 有500mL的2mol/L的NaCl溶液,取出50mL,加水稀释到200mL,求稀释后溶液的浓度。
三、氧化还原反应计算1. 将5mol的铜离子还原为铜,需要多少电子?2. 化学方程式2Al + 3CuSO4 → Al2(SO4)3 + 3Cu中,铝原子的氧化数变化了多少?3. 已知反应2AgNO3 + Cu → 2Ag + Cu(NO3)2,加入5g的Cu,生成多少克的银?四、数据处理1. 以下是测定重力加速度时的测量数据:9.81 m/s²,9.82 m/s²,9.79 m/s²,9.80 m/s²,9.82 m/s²,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2. 根据以下数据,计算平均密度和标准偏差:2.70g/cm³,2.72g/cm³,2.68g/cm³,2.75g/cm³。
3. 已知反应A + B → C,重复5次实验,得到以下结果:15.2,14.8,15.0,15.3,15.1,计算平均反应速率和标准偏差。
以上是一些化学计算与数据处理的练习题,通过练习这些题目,可以加深对于化学计算和数据处理的理解与应用。
初中化学表格计算题(含答案)
初中化学表格计算题一、实验数据的分析(求固体质量分数用总数据,求溶液质量分数用第一次数据)答案:75% 1g/4g=75% 14.6%(1)75% 1g/4g=75%(2)解:由表中数据可知第三次加入5 g 稀盐酸后,3 g 碳酸钙与15 g 稀盐酸刚好完全反应。
设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CaC03 + 2HCl === CaCl 2 + H 20 + C02↑ 100 733g x73/100 =" x" / 3 x="2.19" g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
19/15×100%=14。
6%2、现将石灰石样品15 g 与105。
4 g 稀盐酸放入烧杯中充分反应(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反应时间与反应前后烧杯(1)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0.96 (2)81。
7%试题分析:(1)此题是数据分析、处理题,因为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不断产生,故剩余固体质量不断减少,直至不再发生变化,说明 结束,故直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氧气的质量=3g-2.04g=0.96g (2)根据化学反应:2KClO 32KCl + 3O 2↑中氧气和氯酸钾的质量关系,即可求出氯酸钾的质量,进而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解: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2KClO32KCl + 3O2↑245 96x 0.96g答: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81.7%。
4、某样品为Cu和CuO的混合物。
为测定样品中CuO的含量,甲、乙、丙、丁四位学生用同一样品分别进行实验,(1)求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2)求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
CuO+H2SO4=CuSO4+H2O(2)。
由丙丁两人数据得出,在此反应中,混合物中的CuO已完全跟酸反应,最后剩余的固体全部为Cu,所以,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20g—12g)/20g=40%(3)。
中考化学实验数据分析题(新)
实验数据分析题(1)1、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a+、NH4+、Ba2+、Cl-、CO322-。
现取两份2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第一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收-、SO4集到气体0.68 g ②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 g。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A.一定不存在Ba2+,NH4+可能存在B.CO32-一定存在C.Na+一定存在D.一定不存在Cl-2、在100mL稀盐酸中加入混合均匀的NaHCO和KHCO3固体粉末,充分反应后使气体全部逸出。
右图是加入粉末的质量与产生CO2(该状况下,气体的密度为1.964 g / L)体积的关系。
请计算(1)该盐酸中HCl的质量。
(2)若该盐酸为120 mL时,加入粉末为58.5 g,求产生CO2的体积。
(3)若粉末的质量为x g,该盐酸的体积为140 mL,产生的CO2体积为y L。
试写出粉末质量x(g)与产生CO2体积y(L)之间的关系。
3、为了测定水的组成选用下列装置回答问题:(1)为准确测定水的组成,为防止杂质干扰,正确的连接顺序为:己___ ___ 丙。
(2)乙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 __ _____。
(3)若测得丁装置中样品在实验前后减少6.4克,乙装置中药品增加了7.2克,丙装置增加了3.6克,根据此可求出水中H、O质量比为(只写计算式)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若丁处仍有黑色固体,这对实验的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填“氧的质量偏大”、“氢的质量偏大”、“无影响”);(5)装置中的丙能否省去?为什么?。
4、某CuO粉末中混有少量Cu2O,现有一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其中Cu2O的含量,请根据图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⑴X 是常见还原性气体CO 、H 2中的一种气体,请根据组合装置判断,X 的化学式应为__________,(A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⑵(B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数据分析计算题(二)
例1. 为测定某NaCl 、Na 2CO 3固体混合物的组成,小明同学取16g 该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分五次加入稀盐酸(每次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25g ),待反应完全后,得到下面的质量关系。
加入稀盐酸的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烧杯及反应后混合
物的总质量/g
122.2
146.1
170.0
193.9
218.9
请分析以上数据后计算:
(1)原固体混合物中32CO Na 的质量。
(2)当加入稀盐酸至固体混合物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例2.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2.0g 石灰石样品,把25.0g 稀盐酸分五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每次充分反应后都经过过滤、干燥、称量,的实验数据如下:
(1)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____;
(2)计算最后反应生成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计算过程和结果均保留一位小数)。
(3) 计算稀盐酸的质量分数。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稀盐酸的累计加入量/g 5.0 10.0 15.0 20.0 25.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5 1.0 0.5 0.3 0.3
例3: 混合物全部溶于水,将得到的溶液等分为4分,然后分别加入一定量未知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实验数据见下表:
第一份第二份第三份第四份
加入氯化钡溶液质量/g 15 20 25 30
反应得到沉淀的质量/g 1.40 1.86 2.33 2.33 若有关的化学反应为:Na2SO4 + BaCl2 === BaSO4↓+ 2NaCl。
请计算:(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1)未知氯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原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
例4(2010江西南昌)24.(6分) 今年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使用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50g碎纸样品。
分别在5只烧杯中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纸张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烧杯①烧杯②烧杯③烧杯④烧杯⑤
加入样品的质量/g1010101010
加入稀盐酸质量/g1020304050
充分反应后生成气
0.881.76X3.523.52体的质量/g
(1)表中X的值为;
(2)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烧杯④中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例5 .某课外小组,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中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甲、乙、丙三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烧杯的质量为25.0g)。
烧杯+ 盐酸大理石充分反应后烧杯+ 剩余物甲75.0g 13.2g 83.8g
乙75.0g 16.0g 86.6g
丙95.0g 13.2g 103.8g
若甲、乙、丙三同学中有一名同学所取的大理石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所取的盐酸与大理石恰好完全反应。
(2)计算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例6.有一种石灰石样品的成分是CaCO3和SiO2。
课外小组同学将100g盐酸分5次加入到35g石灰石样品中(已知SiO2不与盐酸反应).得到如下部分数据和图象。
请计算:
(1)第2次加入盐酸后,a为 g。
(2)石灰石样品中钙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多少?(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3)10%的CaCl2溶液可作路面保温剂。
欲将第5次实验后的溶液配成10%的CaCl2溶液.可先向此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石灰石粉末,完全反应后过滤,这时还需要向滤液中加入水多少克?(假设实验过程中溶液损失忽略不计)
答案解析 例一
解析:这是一道实验数据分析题。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前四次实验,每滴加25g 稀盐酸,总质量都减少g 1.1g 1.146g 2.122g 25(g 1.1=-+,依次类推),因第五次滴加稀盐酸总质量无变化,说明第四次所加盐酸和32CO Na 恰好完全反应,反应中共产生
g 4.44g 1.1:CO 2=⨯。
根据化学方程式,由CO 2的质量即可计算出原混合物中Na 2CO 3的质
量及反应生成的NaCl 的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除生成的NaCl 外,还包括原混合物中的氯化钠。
解答:由题意,第四次所加盐酸和Na 2CO 3恰好完全反应,则前四次反应共生成CO 2的质量为:g 4.44)g 1.146g 2.122g 25(=⨯=+。
(1)设混合物中Na 2CO 3的质量为x ,反应生成NaCl 的质量为y 。
g
6.1044
g 4.4106x g 4.444
x 106g
4.4y
x
44117106O H CO NaCl 2HCl 2CO Na 2232=⨯==+↑+=+
(2)反应生成NaCl 的质量为:
g 4.444
y 117= g 1.1144
g
4.4117y ⨯=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g 1.17)g 6.10g 16(g 7.11=-+ 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 6.111g 4.44g 25g 16=-⨯+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15%100g
6.111g
1.17=⨯
答:原固体中Na 2CO 3的质量为10.6g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