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场景设计:应用场景设计四步曲中的方法挖掘机会点
场景设计:应用场景设计四步曲中的方法挖掘机会点
对上面的案例总结归纳后可以得出,格瓦拉是基于用户看电影这一系列场景的判断与分析,理解用户每一场景的痛点及需求,结合上文场景,预期用户下一步的目标及意图,通过设计缩短关键流程,辅助用户提高操作效率。
通过对大量案例进行分析归纳,将场景设计的概念简单归纳为:基于场景,理解需求,预期意图,进行设计。
再来看一个另外一个基于场景的设计案例——拍立淘。
拍立淘是手淘中的一个功能,主要通过对线下产品拍照并识别,辅助用户在淘宝内快速找到该货品。
大家可能经常有这样一种购物场景:在线下店试衣服,到淘宝上找同款购买;在杂志或图片上看到喜欢的单品,在淘宝上找同款。
通过分析这两类相似的场景(基于场景),发现用户在当前场景的需求是快速在淘宝上找到该货品(理解需求),并预期用户下一步的行为是通过淘宝搜索功能搜索该货品(预期行为)。
因此手淘在搜索框添加了拍立淘的功能,可以帮助用户通过拍照或图片识别快速在淘宝中找到目标,提高操作效率,给用户惊喜,让用户感动(进行设计)。
怎样基于场景做设计?基于场景的设计可以帮助设计师分析需求,找到设计机会点,那么怎样基于场景做设计呢?通过对大量案例的分析及归纳,我们总结出了基于场景的设计方法-场景设计四步曲(如图2),以及场景挖掘工具卡片(如图3),场景设计四步曲将场景设计的方法通过四个步骤来表示,包括场景列举、机会点挖、设计策略、衡量标准;场景挖掘工具主要应用在场景设计四步曲中的前两步,对关键场景进行描述,以及帮助设计师更清晰地应用场景设计四步曲中的方法挖掘机会点。
接下来我将对场景设计四步曲进行细分拆解,来讲述每个阶段我们需要做的事情。
第一步:列举场景在列举场景之前我们要现明确什么是场景?场景由以下几个元素组成:谁(who),在什么时候(when),在什么地方(where),做了什么事情(do),周围环境怎么样(how)。
例如用户(who)夜间(when)在陌生的路上(where)开车(do)对路线不熟悉且路况不好(how),再如,买家(who)在线下批发市场(where)批货(do)。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的技能与技巧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的技能与技巧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
这一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市场,但是要想在这个领域获得成功,必须具备一定的技能和技巧。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的技能和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开发者更好地开发移动应用。
一、技术能力技术能力是移动应用开发最基本的要素。
开发者必须具备熟练掌握各种开发语言和技术的能力。
在移动应用开发中,Java和Swift是最为常用的开发语言。
此外,HTML5、CSS3、JavaScript 等网页开发技术也在移动应用开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对于不同的项目,不同的技术都有着不同的优缺点。
开发者需要根据项目需求和面向的用户等因素做出选择。
二、用户体验用户体验是移动应用开发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个好的应用必须能够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
通过丰富的界面设计、交互设计和用户研究,开发者可以有效提高应用的用户体验。
界面设计是移动应用开发中的核心之一。
在设计界面时,开发者需要考虑到用户的使用习惯和感受,从而制定出符合用户需求的设计方案。
同时,界面设计也需要兼顾应用的美观度和易用性,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交互设计是指在用户和应用之间的互动方式。
良好的交互设计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应用的功能和操作方式,提高应用的易用性。
用户研究是移动应用开发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用户行为和需求进行分析,开发者可以有效提高应用的用户体验。
用户研究需要时刻关注用户的反馈和意见,根据用户需求来调整应用设计方案。
三、数据安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数据安全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移动应用开发者需要保证用户的数据安全性,从而提高用户对应用的信任度和忠诚度。
数据安全性需要从应用的开发过程中开始把控。
开发者需要重视代码安全、数据加密和权限管理等方面,确保应用的安全性。
代码安全是指避免应用对用户系统造成破坏的措施。
开发者需要编写代码时注重细节和安全性,避免代码存在漏洞造成攻击。
场景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场景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一、引言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测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设计测试用例,可以验证软件的功能、可靠性、性能等方面是否符合需求和规范。
本文将以场景法为基础,为大家介绍如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二、确定测试目标在设计测试用例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测试的目标。
测试目标可以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性测试等。
根据不同的测试目标,可以确定要测试的功能点和涉及的场景。
三、识别测试场景根据需求文档或产品规范,识别出各种可能的测试场景。
测试场景是指用户在使用软件时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例如输入错误的数据、使用不同的操作系统、网络环境等。
每个测试场景都应该能够完整地覆盖一个或多个功能点。
四、设计测试用例1. 确定测试输入:根据测试场景,确定需要输入的测试数据,包括正常数据、边界数据和异常数据等。
2. 制定预期结果:根据需求文档或产品规范,确定每个测试场景的预期结果。
3. 设计测试步骤:根据测试场景和预期结果,设计测试步骤,包括操作步骤和验证步骤。
五、执行测试用例根据设计的测试用例,逐个执行测试步骤,并记录测试结果。
在执行测试用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记录测试环境、测试数据和测试时间等相关信息。
六、分析测试结果根据测试结果,判断软件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是否符合预期。
如果测试结果与预期不符,需要进行问题分析和排查,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七、优化测试用例根据分析结果,对测试用例进行优化。
可以增加新的测试场景,补充缺失的测试数据,修改测试步骤等,以提高测试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八、循环迭代测试用例的设计和执行是一个循环迭代的过程。
在每次迭代中,根据需求的变化和问题的修复,需要对测试用例进行更新和优化,以保证软件质量的持续提升。
九、总结通过场景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可以帮助我们全面地覆盖软件的各个功能点,发现潜在的问题,并提高测试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重记录和分析测试结果,以及及时优化测试用例,以保证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方法
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方法施工技术是指在建筑、工程等领域中,为了实现工程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手段和方法。
它涵盖了从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是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重要环节。
在实际应用中,施工技术的方法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一、前期准备工作在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前期准备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这包括对施工现场的勘测和测量、对工程材料的选用和验收、以及对施工工艺的规划和设计等。
在这个阶段,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方法主要包括:1. 施工现场的勘测和测量:通过使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和技术手段,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勘测和测量,确定地形地貌、土质情况以及地下管线等信息,为后续的施工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 工程材料的选用和验收:在施工前,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合的建筑材料,并进行验收。
这包括对材料的外观、质量、强度等方面进行检查,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3. 施工工艺的规划和设计: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施工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工艺方案,确定施工的先后顺序、方法和技术要求。
这需要考虑到施工的效率、质量和安全等方面的因素,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二、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应用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方法主要体现在具体的施工工序和操作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施工技术应用方法:1. 土方工程的施工技术:土方工程是指对土壤进行开挖、填筑和夯实等处理的工程。
在土方工程的施工中,常用的方法有机械开挖、爆破开挖、挖掘机操作等。
这些方法需要根据土壤的性质和施工要求进行选择,以确保土方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2. 结构工程的施工技术:结构工程是指对建筑结构进行施工和安装的工程。
在结构工程的施工中,常用的方法有模板支撑、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
这些方法需要根据结构的类型和设计要求进行选择,以确保结构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安装工程的施工技术:安装工程是指对设备和管道进行安装和调试的工程。
在安装工程的施工中,常用的方法有起重机操作、焊接接头、管道连接等。
熟悉建筑工程技术的实际应用场景
熟悉建筑工程技术的实际应用场景引言:建筑工程技术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建筑物的各个方面,包括设计、施工、材料选择、质量控制等。
熟悉建筑工程技术的实际应用场景不仅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重要,也对一般公众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建筑工程技术的实际应用场景,包括建筑设计、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维护等方面。
1. 建筑设计的实际应用场景:建筑设计是建筑工程技术的核心,其实际应用场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建筑规划和布局: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上,建筑设计需要根据实际的用地条件和城市发展需求,合理规划建筑物的布局和结构,确保城市的空间利用效率和建筑物之间的协调性。
- 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在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上,建筑工程技术需要考虑到物理力学和结构力学原理,确保建筑物能够稳定承载自身重量和外部荷载,同时还要考虑到抗震、防火等安全因素。
- 建筑外观设计:建筑物的外观设计不仅要注重美观,还需考虑到建筑物的环境适应性,如采用节能建筑材料、合理利用光线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施工过程的实际应用场景:建筑工程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场景,以下是其中几个例子:- 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技术需要根据建筑设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和方法,确保施工过程的高效率和质量。
- 工程机械的应用:建筑工程技术使用各种工程机械和设备来加速施工过程,如起重机、混凝土搅拌车和挖掘机等。
这些机械的准确操作对提高施工效率至关重要。
- 安全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技术需要进行合理的风险评估和安全管理,以保证工人的安全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这包括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提供必要的安全设备等方面。
3. 质量控制的实际应用场景:建筑工程技术在质量控制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场景,保证建筑物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法规:- 材料选择和检测:在建筑物的质量控制中,建筑工程技术需要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并进行质量检测,以确保材料的性能和质量满足相关标准。
大学智能挖掘机课程设计
大学智能挖掘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智能挖掘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工程领域的应用;2. 掌握智能挖掘机操作流程、维修保养方法及相关安全知识;3. 了解智能挖掘机行业发展趋势及其在智能化、自动化技术方面的创新。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操作智能挖掘机,完成基本作业任务;2. 学会使用智能挖掘机相关软件,进行设备调试与优化;3.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智能挖掘机故障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智能挖掘机事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沟通、协作能力;3. 提高学生对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认识,激发创新精神和探索欲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智能挖掘机的操作、维修及管理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对实际操作及新技术了解不足,学习积极性高,动手能力强。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操作技能的培养,同时关注行业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智能挖掘机概述- 挖掘机发展历程与分类- 智能挖掘机的结构与原理2. 智能挖掘机操作与使用- 操作流程与方法- 常用操作模式及功能介绍- 设备维护与保养3. 智能挖掘机故障诊断与维修- 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 故障诊断流程与维修技巧- 维修工具与设备的使用4. 智能挖掘机行业发展趋势- 智能化、自动化技术进展- 绿色环保与节能技术- 未来挖掘机技术发展方向5. 实践教学环节- 智能挖掘机操作实训- 设备调试与优化实训- 故障诊断与维修实训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智能挖掘机概述第二周:智能挖掘机操作与使用第三周:智能挖掘机故障诊断与维修第四周:智能挖掘机行业发展趋势第五周:实践教学环节(操作实训)第六周:实践教学环节(调试与优化实训)第七周:实践教学环节(故障诊断与维修实训)教学大纲依据教材章节进行制定,确保教学内容与课本关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
开发项目 应用场景 实现效果 流程
开发项目应用场景实现效果流程开发项目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或满足需求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开发项目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软件开发、建筑工程、市场营销等。
不同的项目在应用场景、实现效果和流程上会有所不同。
本文将以开发项目为主题,分别探讨其应用场景、实现效果和流程,并提供一个具体案例进行说明。
一、应用场景开发项目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涉及到各个行业和领域。
以下举几个例子:1. 软件开发项目:当企业或个人需要开发一款手机应用或电脑软件时,就会进行软件开发项目。
比如,某公司要开发一款在线购物应用,这就需要进行软件开发项目。
2. 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一个楼房或者大型工程时,需要进行建筑工程项目。
例如,某个城市计划兴建一个新的地标建筑,就需要进行建筑工程项目。
3. 市场营销项目:当企业需要推出一项新产品或者进行市场宣传时,就需要进行市场营销项目。
比如,某汽车公司要推出一款新车型,就需要进行市场营销项目。
二、实现效果每个开发项目都有自己的实现效果,这取决于项目的目标和需求。
以下举几个例子:1. 软件开发项目:软件开发项目的实现效果是成功开发并投放市场一款功能完善、用户满意的软件。
用户能够通过该软件实现自己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或者享受更多便利。
2. 建筑工程项目:建筑工程项目的实现效果是按照设计图纸建设一座结构稳定、功能完善的建筑物。
该建筑物能够满足人们的居住、工作或娱乐需求,提供舒适的环境和安全保障。
3. 市场营销项目:市场营销项目的实现效果是成功推广一款产品或者提高品牌知名度。
通过市场营销活动,吸引更多用户购买产品,提高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三、流程每个开发项目都有自己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需求分析:确定项目的目标和需求,明确项目的范围和限制条件。
与项目发起人和相关利益相关者讨论,收集、整理和分析需求信息。
2. 规划阶段:制定项目计划,确定项目的目标、时间表、资源需求和风险管理方案。
制定项目组织结构,确定项目管理方法和沟通渠道。
技术应用工程机械行业中的新技术和应用案例
技术应用工程机械行业中的新技术和应用案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程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新技术在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衍生出许多应用案例。
本文将介绍几种在技术应用工程机械行业中的新技术和应用案例,展示其对行业的影响和带来的改变。
一、智能控制系统及人工智能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成熟,智能控制系统在工程机械行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机械的运行状态,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决策,提高了机械设备的效率和性能。
例如,在挖掘机领域,智能控制系统能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挖掘机的工作状态,根据挖掘环境的不同自动调整挖掘机的工作参数,使其在不同地形和材料情况下能够实现最佳的工作效果。
二、无人驾驶技术无人驾驶技术在工程机械行业中的应用也逐渐得到推广。
无人驾驶技术能够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和传感器等设备实现对机械设备的自动控制和导航。
例如,在土地平整机械中,无人驾驶技术可以实现设备在地块中的自动驾驶、作业和导航,大大提高了土地平整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减少人员操作的风险,提高工作安全性。
三、3D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是一种快速制造技术,可以将数字模型转化为实际的零部件或产品。
这项技术在工程机械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工程机械零部件的快速制造和定制化生产。
不仅可以大幅缩短制造周期,还可以减少原材料的浪费和成本,提高了工程机械制造的效率和精度。
四、大数据分析技术在工程机械行业中,大量的数据被生成和收集。
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从这些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和规律,用来指导工程机械的设计和运营。
例如,在工程机械的故障维修方面,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通过对大量的故障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出常见故障的特征和规律,为工程机械的预防性维护提供有力的支持,减少了故障的发生和维修成本。
五、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真实的场景和环境,为工程机械行业中的培训、设计和施工等环节提供支持。
6吨挖掘机课程设计
6吨挖掘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挖掘机的基本结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掌握6吨挖掘机的技术参数和使用说明。
2. 学生能够描述挖掘机操作流程,掌握安全操作的基本知识,了解挖掘机维护保养的重要性及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实际操作6吨挖掘机,完成基本的挖掘、装载和转移土石方任务。
- 学生能够识别并使用挖掘机上的各类操作杆、按钮和仪表,进行安全、准确的作业控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工程机械的热爱和责任感,增强工程意识。
-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强化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操作性课程,结合理论教学,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为中职院校工程机械操作专业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理论基础,动手能力强,对机械设备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课程需结合实际操作,通过案例分析和模拟训练,确保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独立、熟练操作6吨挖掘机,并具备初步的故障排除和维护保养能力。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操作规范与安全意识。
通过课程目标的实现,为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挖掘机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讲解挖掘机的发动机、液压系统、电气系统、行走装置、工作装置等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的工作原理。
2. 6吨挖掘机技术参数与操作流程:详细介绍6吨挖掘机的技术参数,包括尺寸、重量、功率等,并学习挖掘机的操作流程,如启动、行走、挖掘、装载等。
3. 安全操作与维护保养:教授挖掘机操作中的安全知识,如操作规范、安全距离、视线盲区等,以及日常维护保养方法,如检查液压油、黄油、冷却液等。
4. 实际操作训练:安排学生进行挖掘机实际操作,包括基本动作训练、模拟作业训练以及综合作业训练。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 第一周:挖掘机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学习。
- 第二周:6吨挖掘机技术参数与操作流程学习。
基于场景的设计方法
关联知识 用户画像 情感化设计
总结
基于场景分析方法的主要步骤: 1、确定用户⻆色; 2、梳理任务流程,列举出关键场景; 3、通过分析当前场景或预测下文场景,利用T型场景分析卡挖掘机会点; 4、围绕机会点制定设计策略; 5、围绕设计策略确定衡量标准,验证设计效果。 PS:采用此方法前,需明确所要分析的用户⻆色,只有⻆色确定了,才能确定其使用场景。
(1)直接执行 适用于对当前场景下用户的需求或目标非常明确的情况,做用户之所想。
(2)行动点前置插入 通过场景分析预测用户下一步行为并将其前置到当前场景,让用户能直接操作。
(3)行动点替换 将某个在该场景下需求不强的按钮替换为有更强需求的按钮,按钮位置不变但功能发生变化。
(4)行动相关推送 根据用户当前场景需求或下一步目标提供相关推送或提示,辅助用户决策,缩短操作流程。
的目标和意图,通过设计缩短关键流程,帮用户提高操作效率。
Q3:什么通过梳理完整的操作流程来提取关键场景,包含线上和线下场景; (1)线上场景:指app中对某个⻚面,例如首⻚、支付⻚面等; (2)线下场景:指现实中的位置,可通过GPS、蓝牙、Wi-Fi钥匙来检测。
基于场景的设计方法
线索
笔记
场景概念 场景设计四步曲(分析场景、挖掘需求、设计策略、衡量标 准) 机会挖掘工具——T型场景分析卡
Q1:什么是场景? 场景由以下元素组成:谁(who)什么时候(when)在什么地方(where),做了什么事情(do),周围
基于OSG的作业仿真设计
坠 : : : . = : : : : : : = : : - I … … … … …
图1系统框架架构 图
2 . 挖掘机作业环境建模 挖 掘机 作 业环 境建 模就 是利 用 相关 技术 生产和 真实环境形状相似 的虚 拟场景 ,这个是 实现作业 过程的仿真 的非 常重 要任务 。虚拟环 境一般 由三部分构 成 J : 内容 、几何特性 以及 动态特性 。 内容 由对象构成 ,这些对象构成 了 整个虚拟场 景;几何特性包括 维度、度量 以及 和环境 的范围或边界 ;动态特 性由对象之 间的 交互规则 组成。环境模型 的生 成主要有两种方 法 :基 于几何的建模方法和基 于图像的建模方 法 。基于几何 的建模 方法采用数 学几何知识 对对 象的结构进行描述 ,并产 生相应 的图形 。 本 文模 型 的构 建主 要采 用基 于 几何 的建 模方
的仿真技术。本文 以 V s 2 0 0 8 为开发平 台,结合o p e n s c e n e G r a p h ( 以下简称O S G ) 技术实现挖掘机 的作业过程 仿真功能。本文以液式挖掘机为研究对象,构造 了详细的挖掘机 三维模型 ,采用一定 的方法完成场景 组织工作 ,接下来利用更新、回调技术 完成挖掘机作业 的仿真。
象,本文设计 了一个 派生 自o s g : : M a t r i x T r a n s f o r m 的挖掘机 类 ,使 其成为O S G 的一个节 点类 型。然后将该节 点直接加入到场景节 点中,成 为场景根节点 的一个 子节点 ;并将环境场 景整 合 在一起之后加入 到场景中 ;另外还有 一些辅
【 关键词】O S G;作业仿真;更新回调
1 . 挖掘机作业仿真系统体 系框架 转体 以及前端工作装置 三部分。环境模 型主要 挖掘机作业仿 真系统的构建可 以分 以下几 是 指挖 掘机作业 的周 围环境 。为 了方便 实现, 步完成: 把 该 部分模 型 部分 都作 为 刚性 构件 处理 ,本 ( 1 ) 对挖掘机 作业环 境进行 建模 ,其中主 文采 用S o l i d w o r k s 软件 来构建这些模型 ,完成 要包括挖掘 机、物料及其周 围环 境等对象的建 之 后将生成 的模型 导入3 D S M a x 中进行渲染 处 模 。在建模 过程中要根据对 象类 型的特性 ,选 理 ,然后 再利用相 应 的插 件把模 型 以 . i v e 或 择不 同的方法进行分别建模 ,然 后再利用编 写 者 . o s g 格式 的文件 导 出来 ,是 因为这两个 文 的加载模 型的函数将其导入 到虚拟场景中 ,最 件格式便 于模 型的加载和显示 。 后再根据 系统预设 的每个模 型的位置完成真个 对 于 挖掘 机 下部 行走 体 中的履 带 ,属 于 虚拟场景组织构建 。 柔 性构件 ,可 以利用O S G 自带的绘 图功能进 行 ( 2 ) 获取 挖掘机作 业情况 的运行参 数 ,根 实时 绘制 。在 虚拟 场 景 中,柔 性构 件 多利 用 据这些 实际运动参数 ,实 时绘 制场景 图形 ,实 O S G 自带 的绘 图功 能 实 时地 绘 制 柔性 构 件 , 现对挖掘机 作业过程 的仿 真。现场挖掘机作业 如O S G中 自带 的 四棱 柱 ( B o x ) 、圆锥 ( C o n e ) 、 情况 的运 行参数 ,如 回转 支撑 、铲斗 以及履 带 圆柱 ( c y l i n d e r ) 、球 形 ( S p h e r e ) 、组 合 型 C o m p o s i t e S h a p e ) 以及用 更通用 的 三角面 片 等 的位置 、运行速度 、方 向等 ,可 以通过软硬 ( 件系统的交互接 口获取 。 ( T r i a n g l e M e s h ) 等来勾 勒出几何体等方法 来绘 ( 3 ) 通过 以上两 步就可 以实现对挖 掘机作 制 出场景 中用 到的柔性构件 。 业过程 的仿真,若要进 一步提 高虚拟场景 的渲 3 . 挖掘机作业仿真设计 染速度 ,就需要对场景 内的不同模型进行合理 3 . 1场景模 型的组织和管理 的组 织和 管理 。另外为 了增强虚拟场景的逼真 在 实现的过程 中,采用层次建模 的方法进 程度 ,还 需要采用碰撞检 测等技术来达到此 效 行各种模型 的管 理。层次建模方法利用 自上而 果。 下的树形结构来表示 物体的各个组成部 分,可 根据 以上分析,绘制 了作业仿真设计 的体 以有效地描述 、表示 整个虚拟环境 中的三维空 系框架 ,如 图l 所示 。 间关系、场景 图绘制 与渲染 的顺序及属性 。 按 照场 景 图理 论 ,结 合 实 际研 究 对
工程机械数字化协同创新方法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
工程机械数字化协同创新方法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是当前工程机械行业的重要研究方向。
该方法涉及到工程机械的设计、制造、运营、维护等各个环节,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信息的共享、流程的协同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提高工程机械的性能、效率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的方面:1. 数字化设计技术: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软件,进行工程机械的数字化设计。
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进行工程机械的虚拟仿真和展示。
2. 数字化制造技术:应用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技术,实现工程机械的数字化制造。
利用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工程机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监控和优化。
3. 数字化运营技术:应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工程机械的运行数据分析和预测。
利用云计算和边缘计算技术,实现工程机械的远程监控和智能调度。
4. 数字化维护技术:应用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进行工程机械的实时监控和故障诊断。
利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工程机械维护策略的优化。
5. 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建立工程机械行业的协同创新平台,实现设计、制造、运营、维护等各个环节的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工程机械行业内的信任机制和数据安全。
6. 智能化解决方案开发:开发面向特定应用场景的智能化工程机械解决方案,如无人驾驶挖掘机、智能施工管理等。
利用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技术,实现工程机械操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通过以上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工程机械行业可以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转型,提高工程机械的性能、效率和可靠性,满足复杂工程环境下的作业需求。
同时,这也有助于推动工程机械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提升我国工程机械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简述面向应用场景的数据挖掘方法
简述面向应用场景的数据挖掘方法面向应用场景的数据挖掘方法是指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和数据特点,设计合适的数据挖掘算法,以获取有意义的信息和知识。
本文将简要介绍面向应用场景的数据挖掘方法的基本概念、应用场景及数据挖掘流程,并深入探讨数据挖掘方法的应用和拓展。
一、面向应用场景的数据挖掘方法的基本概念面向应用场景的数据挖掘方法是指在特定的业务场景下,针对数据特点、业务需求和模型约束,设计合适的数据挖掘算法,以获取有意义的信息和知识。
它不同于传统数据挖掘方法,更加注重实际应用和业务需求。
在面向应用场景的数据挖掘方法中,常用的数据挖掘技术包括聚类、关联规则挖掘、分类、预测、文本挖掘等。
其中,聚类是一种将数据按照相似度进行分组的方法,适用于对相似度度量要求较高的情况;关联规则挖掘是一种基于数据关联关系寻找模式和规律的方法,适用于寻找业务相关性和因果性的情况;分类是一种将数据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适用于预测和分类问题;预测是一种根据历史数据对未来数据进行预测的方法,适用于时间序列分析和多目标决策问题。
二、面向应用场景的数据挖掘方法的应用场景面向应用场景的数据挖掘方法可以应用于多种场景,包括市场分析、客户细分、供应链管理、金融风险管理、医疗诊断等。
在市场营销领域,面向应用场景的数据挖掘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根据客户需求和偏好,制定个性化的营销计划和策略。
例如,通过分析客户的历史数据和行为模式,可以发现客户的兴趣和需求,进而制定针对性的广告和促销活动。
在客户细分领域,面向应用场景的数据挖掘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根据客户的购买行为和偏好,将客户细分为不同的群体,并针对不同群体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产品。
例如,通过分析客户的历史数据和购买行为,可以将客户分为忠诚客户、新客户和流失客户等不同群体,并针对不同群体提供不同的营销策略和产品方案。
在供应链管理领域,面向应用场景的数据挖掘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根据供应链中的信息孤岛和信息不对称,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互联网项目开发流程及关键步骤
互联网项目开发流程及关键步骤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投身于互联网项目的开发。
然而,互联网项目的开发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流程和关键步骤。
本文将介绍互联网项目开发的流程及其中的关键步骤。
一、需求分析阶段在开始开发互联网项目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确定项目目标和功能的过程,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1 项目目标确定在需求分析阶段,首先需要明确项目的目标。
项目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并且能够衡量。
只有明确的项目目标,才能为后续的开发工作提供方向。
1.2 用户需求调研在确定项目目标之后,需要进行用户需求调研。
通过调研用户的需求,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期望,从而为项目的功能设计提供依据。
1.3 功能规划在了解用户需求之后,需要对项目的功能进行规划。
功能规划是根据用户需求确定项目的功能模块和功能点,为后续的开发工作提供指导。
二、设计阶段在需求分析阶段完成后,接下来是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是将需求转化为具体的设计方案的过程,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系统架构设计在设计阶段的第一步是进行系统架构设计。
系统架构设计是确定项目的整体结构和模块之间的关系,为后续的开发工作提供框架。
2.2 数据库设计在系统架构设计完成之后,需要进行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是根据项目的需求和功能规划,设计数据库的表结构和关系,为后续的开发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2.3 界面设计在数据库设计完成之后,需要进行界面设计。
界面设计是将功能规划转化为用户界面的过程,通过设计美观、易用的界面,提升用户体验。
三、开发阶段在设计阶段完成之后,接下来是开发阶段。
开发阶段是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具体的编码和开发工作,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编码实现在开发阶段的第一步是进行编码实现。
根据设计方案,开发人员进行具体的编码工作,实现项目的功能和模块。
3.2 单元测试在编码实现完成之后,需要进行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是对项目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测试,确保其功能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机械设计中的仿生设计有哪些案例
机械设计中的仿生设计有哪些案例在机械设计领域,仿生设计是一种创新且富有成效的方法,它从自然界中获取灵感,将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应用到机械产品的设计中。
这种设计理念不仅为解决工程问题提供了独特的思路,还为创造更高效、更节能、更适应环境的机械装置开辟了新的途径。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机械设计中的仿生设计都有哪些精彩的案例。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飞机的设计。
飞机的外形和飞行原理很大程度上借鉴了鸟类的身体结构和飞行方式。
鸟类的翅膀具有独特的流线型结构,能够减少空气阻力,实现高效的飞行。
飞机的机翼设计就模仿了鸟类翅膀的形状,通过调整机翼的形状和角度来控制升力和阻力,从而实现平稳的飞行。
此外,鸟类的骨骼轻巧而坚固,为飞机的结构设计提供了启示。
现代飞机采用了高强度、轻量化的材料,以减轻自身重量,提高燃油效率和飞行性能。
再来看汽车领域,仿生设计也有诸多应用。
比如,一些汽车的外形设计借鉴了鱼类的流线型身体。
鱼类在水中游动时能够减少水的阻力,使它们能够快速而轻松地穿梭。
汽车设计师将这种流线型应用到汽车的外观上,降低了风阻,提高了汽车的行驶速度和燃油经济性。
此外,某些汽车的底盘设计模仿了动物的骨骼结构,以提高底盘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机器人设计方面,仿生学的应用更是令人惊叹。
例如,仿照人类手臂结构设计的机械臂,能够实现灵活的抓取和操作动作。
它的关节和肌肉的运动方式被巧妙地转化为机械结构和驱动系统,使其能够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
还有模仿昆虫行走方式的机器人,如六足机器人,能够在复杂的地形中稳定行走。
这些仿生机器人在工业生产、医疗、救援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能源领域,风力发电机的叶片设计也运用了仿生学原理。
一些叶片的形状借鉴了鸟类翅膀的翼型,能够更有效地捕捉风能。
同时,叶片的表面纹理和微观结构也模仿了自然界中的某些生物表面,以减少灰尘和杂物的附着,提高发电效率和设备的可靠性。
在建筑机械中,也能发现仿生设计的影子。
起重机的起重臂结构类似于长颈鹿的脖子,能够灵活伸缩和转动,以适应不同的工作场景和吊运需求。
场景化的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
场景化的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
1、了解用户需求:针对移动互联网产品,首先要搞清楚用户的需求,以及他们想要从产品中获得什么,识别用户的核心任务,并结合用户研究、产品概念构思,建立一系列的用户需求,为产品设计指明方向。
2、分析场景:场景分析,是一种深入了解用户需求的有效方法,结
合用户的行为和情境,从而收集有效的需求信息,做出可行的设计构思,
分析用户可能使用产品的场景,考察每个场景的需求,细化设计思路。
3、设计产品原型:基于收集的数据,开始设计产品原型,构思清晰
的产品架构,包括交互、界面等,完成原型图的设计,绘制出系统流程图,将产品整体框架完成后,即可进行下一步的产品功能完善工作。
4、实现功能:根据原型及用户需求,完善产品的功能模块,实现交
互功能,细化页面元素,进行用户动态模拟,验证和完善产品的功能细节,以完成移动互联网产品的整体实现。
二、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中的场景化
1、了解场景:针对移动互联网产品,首先要了解用户在使用产品的
时候会出现的场景,如何构建完成用户的任务。
互联网产品设计与开发流程
互联网产品设计与开发流程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无论是社交媒体、电子商务、在线游戏还是移动应用程序,我们都离不开互联网产品。
这些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们需要经历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目标和任务。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互联网产品设计与开发的流程,并深入了解每个阶段所涉及的关键步骤和技术。
引言互联网产品设计与开发是将创意和科技融合的过程。
在创建新产品之前,团队需要了解用户需求,并将其转化为创新和实用的解决方案。
这个过程需要紧密合作的跨职能团队,包括产品经理、设计师和开发人员。
互联网产品设计与开发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需求分析在开始设计和开发产品之前,团队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这个阶段的关键是了解用户需求、行业趋势和竞争状况。
产品经理通常负责收集和整理这些信息,并与设计师和开发人员进行沟通,确保大家对项目的目标和约束条件有清晰的理解。
1.1 用户研究用户研究是了解用户需求的重要方法。
通过调查、面试和观察用户行为,团队可以获得有关用户喜好、期望和痛点的有用信息。
这些洞察力将有助于决策者制定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和开发策略。
1.2 竞争分析竞争分析是了解市场上类似产品的竞争对手的过程。
通过研究竞争对手的优点和缺点,团队可以评估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并提供改进的建议。
这种分析还可以帮助进行定位和差异化策略的制定。
第二阶段:概念设计一旦团队对用户需求和市场竞争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就可以开始进行概念设计了。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确定产品的整体架构、功能和用户界面。
设计师和产品经理通常需要密切合作,以确保设计方案符合用户需求和品牌风格。
2.1 信息架构设计信息架构设计是互联网产品设计的基础,它涉及识别关键信息和功能,并组织它们以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通过合理的信息架构设计,用户可以轻松地找到他们需要的信息,并与产品进行互动。
2.2 交互设计交互设计是确定用户如何与产品进行交互的过程。
策划方案的需求挖掘和创新思维
策划方案的需求挖掘和创新思维需求挖掘是策划方案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充分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和期望,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创新的解决方案。
而创新思维则是将这些需求转化为具体的策划内容和实践方法的关键能力。
一、理解目标受众在策划方案之前,我们首先要对目标受众的特点进行深入了解。
这包括他们的年龄、性别、教育背景、消费习惯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调查问卷、市场研究和用户访谈等方法,我们可以收集到大量的信息,从而形成一个全面而准确的目标受众画像。
二、发掘需求痛点在目标受众画像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挖掘他们的需求痛点。
这包括他们的问题、困惑、痛苦点以及他们期望得到的改善和解决方案。
通过与目标受众的深入沟通和关注他们的社交媒体互动,我们可以准确地发现他们的需求痛点。
三、分析竞争环境在设计创新的策划方案之前,我们还需要对竞争环境进行全面的分析。
这包括分析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市场上其他类似方案的优劣势。
通过对竞争环境的准确评估,我们可以找到创新的空间,并避免重复和模仿。
四、激发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策划方案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如何激发和培养创新思维呢?首先,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启发式思维方法来培养创新思维,比如逆向思维、类比思维和便携式思维等。
其次,我们还可以通过与多领域的专家和创意团队合作,融合不同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激发更多的创新灵感。
五、跳脱思维定势在策划方案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时刻注意跳脱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是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常常陷入的一种固定思维模式,它限制了我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挑战自己的思维定势,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尝试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案。
六、引导用户参与策划方案的成功与否也取决于用户的参与度。
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一些能够引导用户参与的策略和活动。
比如,可以组织用户调研、用户体验活动和用户展示等,通过与用户的互动,了解他们的反馈和需求,从而进一步优化策划方案。
七、加强创意融合创意融合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之一。
互联网施工工序
互联网施工工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施工过程,就像建筑施工一样,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工序才能完成。
本文将从互联网施工的角度出发,具体探讨互联网施工的工序。
首先,互联网施工的第一道工序是需求分析。
在互联网项目启动之初,需要明确项目的目标和需求,确定项目的范围和功能。
通过需求分析,可以确保项目团队对项目的目标有清晰的认识,为后续的施工工作奠定基础。
接下来是系统设计。
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项目团队将对项目进行系统设计,包括系统架构设计、数据结构设计、界面设计等。
系统设计是互联网施工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决定了项目后期的实施和开发方向。
然后是编码开发。
在系统设计确定后,项目团队将进行编码开发工作。
编码开发是互联网施工中最具挑战性和技术含量的环节,需要开发人员具备扎实的编码能力和良好的开发经验。
接着是测试调试。
在编码开发完成后,项目团队将对项目进行测试调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
测试调试是互联网施工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只有通过测试调试,才能确保项目的质量和稳定性。
最后是上线部署。
当项目经过测试调试并达到要求后,将进行上线部署工作。
上线部署是互联网项目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项目团队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通过上线部署,项目将正式投入使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体验。
总的来说,互联网施工工序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开发、测试调试和上线部署。
每个工序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只有各个工序有机结合,项目才能顺利完成。
互联网施工工序虽然繁琐,但却是实现互联网项目的关键步骤,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让读者对互联网施工工序有更深入的了解。
策划方案编写中的创意挖掘技巧
策划方案编写中的创意挖掘技巧一、寻找灵感的来源寻找创意的首要任务是找到合适的灵感来源。
可以通过观察生活、阅读书籍、参观展览等方式来获取灵感。
此外,与他人交流、在各种社交平台上浏览有趣的内容也可以激发创造力。
切勿局限于某个领域,多元化的灵感来源可以给策划方案带来更多可能性。
二、拓宽思维边界创意挖掘需要突破常规的思维边界。
可以通过头脑风暴、角色扮演等方法来拓宽思维。
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设想不同的解决方案。
例如,以用户的视角思考,或者从竞争对手的角度思考,都有可能产生不同寻常的创意。
三、培养好奇心和观察力好奇心和观察力是创意挖掘的重要素养。
保持对周围环境的好奇,观察细节,发现平凡事物中的不平凡之处。
可以通过阅读、旅行、参加各种活动等方式来培养好奇心和观察力。
细致观察可以让我们发现真实生活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四、挑战传统观念创意往往与传统观念的突破有关。
要勇于挑战既有的观念和固定模式。
对于一些约束性的规则,可以通过思考反例、对比分析等方法来打破。
例如,将某个行业中惯用的方式转化到另一个领域,可能会产生新的创意。
五、利用多元化的思维工具创意挖掘可以借助多种思维工具来实现。
例如,可以运用画图、思维导图、关联法等方法将头脑中的想法具象化。
还可以使用旁观者思维,设想自己是一个外部观察者,来获得不同的洞察和切入点。
六、注重交叉学科的综合应用创意挖掘常常需要跨领域的综合应用。
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相结合,可以创造出更具创意的策划方案。
例如,将设计、心理学和市场营销知识相结合,可以为产品策划带来新的思路。
七、关注用户需求与体验优秀的策划方案要关注用户的需求与体验。
通过观察用户的行为和反馈,了解他们的痛点和期望,为他们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同时,尝试站在用户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更多切实可行的创意。
八、勇于接受失败与反馈创意挖掘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失败和挫折。
但是,勇于接受失败和反馈是取得创意突破的重要心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场景设计:应用场景设计四步曲中的方法挖掘机会点为了了解用户的痛点及需求,我们需要通过场景设计的方法,对用户使用场景进行分析或预期。
基于场景的设计可以帮助设计师找到用户与场景的内在联系,探索新的功能及交互方式。
本文将以案例为主介绍基于场景的设计方法。
移动终端由于被用户随身携带,变成用户身体的延伸,在每一个场景中,深度陪伴着用户。
也因此,移动终端获得天然的优势,得以针对用户实际所在的场景来设计,以设计出更加贴心的体验。
但是,由于设计师与用户的空间相隔,无法看到用户在真实场景中的使用情况。
为了了解用户的痛点及需求,我们需要通过场景设计的方法,对用户使用场景进行分析或预期。
基于场景的设计可以帮助设计师找到用户与场景的内在联系,探索新的功能及交互方式。
本文将以案例为主介绍基于场景的设计方法。
什么是基于场景的设计?什么才是基于场景的设计呢?以看电影为例,在整个看电影的过程中,涉及到的主要场景有以下六个:线上买票-去电影院-线下取票-检票入座-观影-评论吐槽。
基于看电影涉及到的场景,格瓦拉app设计了一个基于场景的功能:当用户在格瓦拉购票成功后,首页会出现一个人偶小浮标,在不同场景下点击该浮标,会出现不同的内容,例如在去电影院的场景下显示影院地理位置以及滴滴打车入口;线下取票场景显示取票二维码可以快捷取票;线下取票后再点击小浮标显示电影开始时间以及座位号;观影后显示别人的评论以及吐槽入口引导用户去评论(如图1)。
对上面的案例总结归纳后可以得出,格瓦拉是基于用户看电影这一系列场景的判断与分析,理解用户每一场景的痛点及需求,结合上文场景,预期用户下一步的目标及意图,通过设计缩短关键流程,辅助用户提高操作效率。
通过对大量案例进行分析归纳,将场景设计的概念简单归纳为:基于场景,理解需求,预期意图,进行设计。
再来看一个另外一个基于场景的设计案例——拍立淘。
拍立淘是手淘中的一个功能,主要通过对线下产品拍照并识别,辅助用户在淘宝内快速找到该货品。
大家可能经常有这样一种购物场景:在线下店试衣服,到淘宝上找同款购买;在杂志或图片上看到喜欢的单品,在淘宝上找同款。
通过分析这两类相似的场景(基于场景),发现用户在当前场景的需求是快速在淘宝上找到该货品(理解需求),并预期用户下一步的行为是通过淘宝搜索功能搜索该货品(预期行为)。
因此手淘在搜索框添加了拍立淘的功能,可以帮助用户通过拍照或图片识别快速在淘宝中找到目标,提高操作效率,给用户惊喜,让用户感动(进行设计)。
怎样基于场景做设计?基于场景的设计可以帮助设计师分析需求,找到设计机会点,那么怎样基于场景做设计呢?通过对大量案例的分析及归纳,我们总结出了基于场景的设计方法-场景设计四步曲(如图2),以及场景挖掘工具卡片(如图3),场景设计四步曲将场景设计的方法通过四个步骤来表示,包括场景列举、机会点挖、设计策略、衡量标准;场景挖掘工具主要应用在场景设计四步曲中的前两步,对关键场景进行描述,以及帮助设计师更清晰地应用场景设计四步曲中的方法挖掘机会点。
接下来我将对场景设计四步曲进行细分拆解,来讲述每个阶段我们需要做的事情。
第一步:列举场景在列举场景之前我们要现明确什么是场景?场景由以下几个元素组成:谁(who),在什么时候(when),在什么地方(where),做了什么事情(do),周围环境怎么样(how)。
例如用户(who)夜间(when)在陌生的路上(where)开车(do)对路线不熟悉且路况不好(how),再如,买家(who)在线下批发市场(where)批货(do)。
明确了什么是场景后,我们将场景进行了分类,分为线上场景和线下场景两类。
线上场景和线下场景的区分在于场景中对的位置元素“where”,我们认为线下场景的“where”是指现实中的位置,可通过GPS,蓝牙,Wi-Fi钥匙等来检测;而线上场景的“where”指app 中对某个页面,例如首页,支付页面,商品详情页等。
怎样列举场景呢?推荐方法是通过操作流程图来依次提取其中的关键场景,还是以看电影为例,看电影的流程为:买电影票-去电影院-取票-检票找座位-观影-出影院-评论吐槽,根据流程可以抽取列举出看电影涉及到的关键场景为:①美团电影页面(where)购票(do);②电影开始前(when)乘车(do)前往电影院的路上(where);③观影前(when)在电影院(where)通过自助取票机取票(do);④观众(who)拿着爆米花可乐等零食手忙脚乱(how)地掏出电影票(do)在入口(where)排队检票(do);检票工作人员(who)在入口处(where)等到放映前5分钟(when)开始检查每位观众的电影票(do)并撕掉联(do);⑤观众(who)拿着爆米花可乐3D眼镜等手忙脚乱地(how)查看电影票上的座位号(do)并在昏暗的灯光下越过同排其他顾客(how)找到自己的座位(do);⑥坐在座位上(where)将手中的爆米花,可乐,背包等放置好(how),戴上眼镜开始观影(do);⑦观影结束后(where)拿好自己的东西走出影厅(where)将眼镜还给工作人员(do),扔掉手里的垃圾(do),排队上厕所(do);⑧回家的路上(where)和朋友吐槽剧透(do);在朋友圈(where)晒观影照片(do);在购票app上(where)评价吐槽(do)。
对关键场景的描述有利于发现场景中的细节,更好地对场景进行分析判断,在这部分可以通过填写场景挖掘工具的中间部分,对该场景进行描述:谁(who),在什么时候(when),在什么地方(where),做了什么事情(do),周围环境怎么样(how),不涉及到的元素可忽略。
以上文列举出的场景4为例,利用场景挖掘工具进行场景描述(如图4):第二步:机会点挖掘通过第一步对场景的列举与描述,我们对涉及到的场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下面一步是对场景进行判断与分析,挖掘机会点(如图5)。
对于机会点的挖掘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通过分析当前场景用户需求挖掘机会点;第二种是通过对用户下一步目标的预期来寻找机会点。
1.通过当前需求挖掘机会点通过场景列举阶段对场景的描述,分析用户在当前场景的需求并挖掘机会点。
这一部分可以用到场景挖掘工具,在场景描述的基础上,竖向分析当前场景用户的需求(如图6)。
以iOS系统接听电话的交互方式为例。
接听电话存在两种不同的场景,锁屏状态下的场景和非锁屏状态下的场景。
锁屏状下有电话打入时(when)手机放在口袋里(where)处于锁屏状态(how)用户将手机从口袋里取出并接听(do)。
当前场景下,用户的痛点为将手机从口袋取出的时候很容易不小心碰到屏幕产生误操作,因此iOS基于该场景下的用户的痛点与需求,将锁屏状态下的接听设计为滑动接听,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误操作;而在非锁屏的场景下,用户多数情况正在使用手机,注意力较集中,采用点击接听的方式更方便且快捷(如图7)。
再举一个微信语音聊天的例子,当手机处于音量静音的状态(how)在聊天页面(where)点击语音信息(do),用户的需求是清晰听到对方发送的语音信息,但由于手机处于音量静音状态听不到语音且用户无法快速判断为什么没有声音,微信基于该场景的痛点及需求设计了这样的方案:当用户处于该场景下,会有弹框提示用户调高音量后播放,通过特定场景下贴心的提示让用户感动(如图8)。
2.通过预期用户目标寻找机会点第二种挖掘场景的方法为预期用户下一步的目标意图,首先需要对上文场景进行判断,结合对当前场景的描述与分析,预期用户接下来的行为,从而寻求当前场景的设计机会点。
这里也可以使用场景挖掘工具帮助挖掘机会点,首先对上文场景进行简单描述,结合对当前场景的描述,横向预期下一步用户可能做的事情(如图9)。
那么怎样对下一步进行预期呢?我们总结了三种预期的方法:1.通过成组的动作进行预期,例如,复制-粘贴、编辑→保存、收到命令→执行命令、吃饭→付款;2.通过用户的认知流程进行预期,例如,浏览时反向滑动→结束浏览/回到顶部、手机放在耳旁→听筒播放、拍照时摆好姿势不动→准备完毕可以拍照;3.通过产品的使用流程进行预期,例如截图→分享、买票→取票。
以大众点评的旅游版首页为例,场景描述:用户从常居地杭州(上文场景where)来到广州(当前场景where)打开大众点评app(do)。
根据上一场景的地理位置,以及当前场景的地理位置以及用户行为,猜测到用户可能正在旅游状态,预期用户下一步的目标为与旅游有关的一系列操作,如买景点门票、找当地美食、定酒店等,基于该机会点大众点评设计了旅游版首页,与标准版相比,旅游版首页包括当地特色景点、美食、特产等入口,根据当前场景更有针对性地满足用户的需求与期望(如图10 )。
再以谷歌的hangouts为例,场景描述:用户在聊天页面(where)聊天的时候(do)收到对方发送的信息“where are you”(how),根据对当前场景的判断,预期到用户下一步的行为是回复对方自己所在的位置。
怎样帮助用户在接下来更加方便快捷地回复所处位置是当前场景的设计机会点,hangouts将该机会点转化为如下设计点:当检测到对方发送的文字中包含“where are you”的时候就会在原有页面中插入定位按钮,点击定位按钮后发送自己的位置给对方(如图11)。
第三步:设计策略在第二步中我们已经对当前场景的机会点进行了挖掘,那么怎样将机会点转化为设计点呢?在场景设计的第三步,我们给出了一些设计策略,这些设计策略是我们通过对大量案例进行分析归纳,提取总结出来的,可能还不够完善,希望可以帮助你快速产出方案。
在设计策略阶段,我们通过设计目标把策略分为三部分:以贴心为目标的设计策略,以高效为目标的设计策略,以情感化为目标的设计策略(如图12 )。
1.高效以高效为目标的设计策略共有五点,根据行动点明确程度依次为:行动点前置插入、行动点替换、行动相关推送、突出行动点和自动执行,这五个设计策略都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用户操作效率,接下来通过案例依次介绍一下每个设计策略。
行动点前置插入行动点前置插入,指将预期到的用户下一步的行为点前置到当前场景,使得用户在需要的时候就能直接操作,达到缩短关键流程,提高操作效率的作用。
行动点前置到当前页面的形式多数为直接插入,以美团团购电影票为例,放映前将取票二维码前置插入到首页中,作为首页内容的一部分进行展示,点击后可直接弹出取票二维码快捷取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关键流程。
除了这个案例外,上面有提到的谷歌hangouts也属于行动点前置插入的典型案例,检测到对方询问你在哪里的时候,在聊天页面直接插入定位按钮(如图13)。
行动点替换行动点替换,一般是指当前场景下某个行动点的功能不再适合当前场景,因而将其替换为另外的需求较强的行动点,位置不发生变化,而功能变化,为用户提供当前场景需要的或与下一步意图相关的行动点能够帮助用户提高操作效率。